一、干旱条件下的堤防保证设计压实干密度的施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郄玥颖[1](2018)在《膨润土改性宁夏黄土的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在宁夏地区分布广,湿陷性强烈,且易发生冲蚀、潜蚀和管涌等渗透破坏。我区黄土地基上的建筑和水利工程常因防水失效而引起黄土地基发生湿陷、冲蚀和潜蚀,冻胀加剧。建筑物或构筑物因黄土湿陷、渗透变形和冻融变形而沉降、开裂,甚至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宁夏地区干旱,水资源匮乏,水是宁夏工农业发展的命脉,节约用水显得极其重要。渠道和景观湿地防渗是节水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现有防渗措施都不甚理想。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具有较高的遇水膨胀性,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掺入土中可显着提高土的抗渗性。目前将膨润土掺入黏性土作为防渗材料,提高黏性土的抗渗性研究己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满足强度特性、压缩性和湿陷性的同时将其掺入宁夏黄土来提高宁夏黄土抗渗性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研究改性黄土的抗渗性、强度特性、压缩性和湿陷性来提高宁夏地区建筑和水利工程的抗渗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黄土与膨润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将膨润土掺量作为主要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方案,以压实度、饱和度和膨润土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45),研究压实度、饱和度和膨润土掺量对改性黄土抗渗性、力学性能和湿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膨润土掺量小于3%时,试样的渗透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变化较大。试样的渗透系数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整体呈减小趋势。压实度对渗透系数的减小产生有利影响,且压实度越大,渗透系数减小的幅度越大。压实度和膨润土掺量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均很显着,膨润土掺量对渗透系数的作用极差最大,是影响渗透系数的最主要因素。(2)黏聚力随压实度和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各因素对于黏聚力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压实度、饱和度、膨润土掺量。内摩擦角随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饱和度和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各因素对于内摩擦角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饱和度、压实度、膨润土掺量。膨润土掺量的变化不会对黄土抗剪强度产生明显作用。(3)压缩模量与压缩系数成反比。压缩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加而减小,所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亦呈增大趋势。各因素对于压缩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压实度、饱和度、膨润土掺量。(4)宁夏同心黄土湿陷性强烈,增加土体的压实度可降低黄土的湿陷量。将膨润土掺入黄土亦可有效降低宁夏同心黄土的湿陷量,将其作为防渗材料掺入宁夏同心黄土并改善黄土的湿陷性具有重要意义。(5)最优组合应综合考虑经济性和膨润土改性黄土的抗渗性、强度特性、压缩性及湿陷性。黄土工程一般要求压实度为0.94-0.96,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膨润土应尽量少掺,据此确定膨润土的合理掺量约为3.0%,饱和度约为35%。
焦卫国[2](2015)在《西北黄土/碎石覆盖层水分存储—释放机理及防渗设计方法》文中认为土质覆盖层以天然非胀缩性土为主要原料,利用非饱和土的水分存储及传导特性实现防渗功能,其造价及后期维护费用显着低于含土工膜的复合型覆盖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条件以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为主,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固废填埋场有前景的封顶覆盖材料。本文收集了我国西北地区近50年的气候特征,测试了黄土的持水与导水特性,据此评估了黄土作西北地区封顶覆盖层材料的可行性。依托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顶覆盖工程,建设了国内首个土质覆盖层现场试验基地。在试验基地开展了黄土/碎石毛细阻滞覆盖层现场极端降雨试验和自然干湿循环条件下的长期监测,测试了覆盖层中水分和孔压随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及水量平衡关系,测定了黄土/碎石覆盖层的最大储水能力,验证了黄土/碎石界面间的毛细阻滞作用,阐明了植被条件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针对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提出了毛细阻滞型黄土覆盖层的设计方法,并对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的长期服役性能进行了预测。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黄土持水特性受颗粒级配和压实程度(干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颗粒级配的黄土持水性能略有不同且干密度越大其持水量越低。其中砂性黄土有效持水率约17%,粉性黄土有效持水率约23~25%,粘性黄土有效持水率约20%。粘性黄土持水特性的室内和现场尺度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尺度黄土持水量略有差异,室内测得粘性黄土(Pd=1.45g/cm3)田间持水率θc为34.6%,植被枯萎点持水率θr12.1%,植被可利用的有效持水率θa22.5%。现场尺度测得黄土(Pd=1.45g/cm3)田间持水率θc31.5%,植被枯萎点持水率θr12.1%,植被可利用的有效持水率θa19.4%。粘性黄土具有良好的持水性,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填埋场封顶覆盖材料具有技术可行性。(2)黄土饱和渗透系数受颗粒级配和压实程度(干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砂性黄土饱和渗透系数在10-3~10-4cm/s数量级,粉性黄土饱和渗透系数在10-5~10-4cm/s数量级;粘性黄土饱和渗透系数10-6~10-7cm/s数量级。粘性黄土渗透系数的室内和现场尺度测试结果表明:室内和现场尺度黄土饱和渗透系数基本接近。现场尺度测得干密度1.30 g/cm3和1.45 g/cm3的黄土饱和渗透系数分别为8.1×10-7m/s和1.8-2.0×10-7m/s。植被条件对黄土渗透系数略有影响,植被种植前、后其渗透系数分别为8.3×10-7m/s和8.1×10-7m/s。(3)在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土质覆盖层现场试验基地。实验区长宽分别为30m×20m,覆盖层结构由0.3m植被层,0.6m黄土储水层和0.3m碎石层组成。核心测试区(24m×1Om)覆盖层底部与四周围衬土工膜以实现雨水渗漏量监测,安装了TDR含水率探头、张力计、气候站、气压计、温度计、填埋气收集与注入管件以及地表径流和渗漏量收集系统,实现了对覆盖层水分、孔压、气候条件、温度、填埋气以及各水量的实时监测。(4)黄土/碎石覆盖层的现场极端降雨试验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湿润锋逐步向下运移,并在后方形成“近饱和区”;当湿润锋运移至黄土/碎石界面,毛细阻滞效应开始发挥作用,阻滞水分下渗,水分在界面以上聚集导致黄土层含水率和孔压升高,当界面处孔压升高至碎石层进水值时水分击穿细-粗粒土界面发生渗漏。(5)极端降雨试验过程水量平衡监测结果表明:有、无植被条件下试验施加的总降雨量分别为214.8mm和194.9mm,监测得到的土层存储量(含蒸发)分别为199.57mm和157.81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92.9%和81.0%。有、无植被条件覆盖层实测得到可用储水量Sfac分别为259.82 mm和251.95mm,实测值比理论值小6.7%~9.5%;实测毛细阻滞覆盖层可用储水量比同厚度单一型覆盖层储水量高47.2~51.8%,毛细阻滞效应显着提升了黄土的储水能力。(6)自然干湿循环条件下覆盖层水力响应监测结果表明:植被条件对覆盖层防渗服役性能影响显着,腾发作用是土质覆盖层水分释放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后覆盖层蒸腾量显着大于无植被条件裸土的蒸发量,夏季期间前者比后者大70%。此外植被对土体具有改良作用,使土体结构均匀化,减弱优势流现象;根系吸水作用使深层土体基质吸力增加从而增强了覆盖层的毛细阻滞作用。(7)基于Chen(1999)提出的水量平衡分析模型,提出了西北地区黄土/碎石毛细阻滞覆盖层设计厚度确定方法。在我国西北地区:4~11月雨季降雨较多气温高覆盖层储水量波动变化较大,易渗漏。旱季12月至次年3月旱季降雨较少土体蒸发作用可观覆盖层储水量呈下降趋势,不易渗漏。按年降水量最大值(Ptw)确定的土质覆盖层厚度最厚,为厚度设计控制条件;而年降雪量最大值(Pts)、植被非生长期降水量最大值(Pow)和植被非生长期降雪量最大值(Pos)为非控制条件。按室内吸湿土水特征曲线确定覆盖层的设计厚度最厚且偏于保守,室内脱湿曲线确定的厚度则最薄且偏于危献,有条件时建议采用现场吸湿土水特征曲线,在西北半湿润气候区(如西安)毛细阻滞型覆盖层中黄土储水层厚度建议取值1.30米,粗粒土建议采用0.5-1.Ocm粒径的碎石。(8)黄土/碎石覆盖层的长期服役性能预测结果表明:在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雨季气温较高且植被腾发作用强烈,旱季相对湿度低蒸发作用可观;东干夏湿雨热同期,有助于土质覆盖层水分存储与释放作用。最近50年中最湿润10年(1980~1990年)累计降雨6081.62mm,计算得到的植被蒸腾和土体蒸发量分别为3002.26mm和2439.95mm,两者累计5442.21mm占总降雨量的89.49%,坡面径流703.66mm,占总降雨量的11.57%,渗漏量仅为7.16mm,占总降雨量的0.12%。在西北半湿润气候区采用本文推荐的黄土/碎石覆盖层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
杨眉[3](2015)在《内蒙古西北地区路基干压实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而少雨,水资源的匮乏给路基压实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以该地区的三种典型土样为研究对象,对路基土进行干压实技术分析,开展了室内干压实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通过室内与现场转化,得出三种土样现场施工的碾压控制指标,提出内蒙古西北地区干压实技术下现场回弹模量推荐值。土样的标准击实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土样均具备了干压实和湿压实双重特性。室内干压实试验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击实功的增大,土样密度也随之增大的结论,提出了干压实下三种土样的最佳击实功和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基于室内干压实试验与现场施工机具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不同吨位下振动碾压机具的碾压控制指标,并得到碾压遍数与压实度、松铺厚度之间的关系。作为现场压实度检测的补充,本文针对不同压实度的试件进行回弹模量的测定,通过试验确定了预定单位压力的大小,得到压实度与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通过室内试验修正系数的建立,得出内蒙古西北地区干压实技术下现场回弹模量推荐值,并将推荐值作为路基压实度现场检测的控制标准。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路基干、湿压实技术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表竖向位移值、各结构层的剪应力、层底拉应力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干压实技术在该地区的适用性。
何村染[4](2011)在《柔性支护技术治理百色膨胀土路堑滑坡及其有效性分析》文中认为广西百隆路穿越百色膨胀土分布区,施工过程中K154+760处发生膨胀土滑坡,滑坡后缘距坡脚33m,滑体长100m,高19m,达3万多方。尽管柔性支护技术已成功处治了广西多条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但多针对小型坍滑,如此大型滑坡能否用柔性支护治理,值得实践检验和理论探索。以此为对象,本文开展柔性支护技术治理百色膨胀土路堑滑坡及其有效性研究。对滑坡土样开展基本土性和强度试验,获得其抗剪强度、膨胀力与含水率以及吸附强度的关系,为处治方案设计及边坡处治前后稳定分析提供必要参数,并分析了该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滑坡具体地质条件和破坏状况,进行柔性支护处治方案设计,注重了清除塌方体、基底和坡面排水,坡面加筋宽和清方分层回填压实,通过对施工的全程监控,保证了设计意图的完全实现,成功地应用柔性支护技术快速经济地治理了该膨胀土滑坡。若该边坡直接用坍方土回填坡面不设格栅加筋,建立考虑吸附强度和膨胀力的修正毕晓普公式,按边坡土体含水率不变(短期稳定性)、干燥开裂(吸附强度增大)、开裂后雨水入渗(膨胀力作用)三种状态分别进行稳定分析,得到第三种状态下边坡失稳,证明了回填反压修建膨胀土堑坡时坡面采取稳定技术措施的必要性。为检验采取柔性支护处治该滑坡的效果,根据温度场与湿度场的相似性,利用FLAC热-力耦合实现膨胀力的模拟,土工格栅采用FLAC软件中的锚索(Cable)单元,对修复后边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治理后的边坡稳定,从而证明用柔性支护技术治理膨胀土滑坡是有效的。推介柔性支护技术治理大型膨胀土滑坡的典型案例,并对其必要和有效性加以分析论证,目的是促进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施戈亮[5](2009)在《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边坡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室内大型拉拔试验研究格栅与膨胀土界面的摩擦特性,提出了土工格栅与压实膨胀土的简化界面模型及其参数,结合膨胀土三轴试验结果,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坡率为1:1、高为20m的膨胀土边坡应力与变形进行数值分析,探讨不同加筋方式对边坡的加固效果以及吸湿和风化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筋土相对位移达到1~2cm时,界面摩阻力出现峰值,峰值后界面平均摩阻力没有明显的软化现象。筋土界面平均摩阻力—相对位移曲线呈理想弹塑性特征。(2)膨胀土的含水量对筋土界面的似粘聚力有显着影响,随含水量升高,似粘聚力急剧降低;而含水量对界面似摩擦系数影响不显着。膨胀土的压实干密度显着影响筋土界面的似摩擦系数,而对似粘聚力的影响不显着;界面似摩擦系数随压实干密度增大而显着提高。(3)选取风化层厚度4m进行边坡加筋效果分析,计算表明:格栅处理深度应穿透大气长期影响的风化层,否则加固作用不明显;当处理深度超过风化层厚度时,增大格栅处理深度对边坡的应力及位移抑制作用增强,边坡安全系数提高52%,关键滑弧位置向土坡深层移动。(4)当格栅穿透风化层且处理深度在2m以内时,土工格栅竖向间距对加筋区应力状态的影响明显,格栅布置越密,加筋区附近的剪应力越小,水平变形也越小。与未加筋相比,加筋间距0.4m和1.2m时时边坡安全系数分别提高约36%、28%。格栅处理深度超过2m时,竖向间距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5)膨胀土吸湿膨胀能引起坡面较大的水平位移,当吸湿宽度3m时,吸湿区深度越大,边坡水平变形越大。吸湿膨胀过程中边坡剪应力均有一定的增大,其中入渗影响区内增大较明显,并且分布向坡脚处集中,坡面中间部位剪应力等值线大致平行于坡面。(6)边坡坡面表层吸湿时,土工格栅对边坡水平位移的侧限作用随加筋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加筋长度越长筋土界面摩阻力越小,格栅对土体的水平侧限作用也增强。筋土界面摩擦应力与格栅长度成反比,加筋层界面发生屈服的位置均位于吸湿区含水量趋于饱和的位置。
黎平[6](2008)在《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林业发展正面临历史性的选择,传统林业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八山一水一分田”所赋予贵州林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既没有使贵州林业的比较优势得到彰显,也没有使广大的山区农民摆脱贫困落后的现实,甚至在一些严重石漠化地区,老百姓还面临极其严重的生存危机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悄然兴起,人们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现代林业便成为贵州林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贵州现代林业建设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而有着较强竞争力的林业发展道路,必须审时度势,对贵州省情林情有一个清醒而客观的认识,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发展道路,并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构建起贵州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建设、林业文化建设的新格局。本文通过着力于实证角度,采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研究、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对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开展研究。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代林业及贵州现代林业的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提出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现代林业理论基础部分,对现代林业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研究。第三章、第四章是对贵州省情林情的介绍,明确贵州现代林业建设的现实条件。第五章、第六章是对贵州林业的历史贡献、现实地位研究及对贵州林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研究,明确贵州建设现代林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七章、第八章是贵州现代林业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研究,对贵州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同时对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进行选择,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现措施。第九章是案例分析,对三个不同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贵州建设现代林业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第十章是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针对结论展开思考提出建议。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贵州林业必须走现代林业的发展道路。传统林业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贵州林业及贵州经济的发展,以全新的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建设贵州林业是历史的选择和现实的需要。(2)贵州发展现代林业要以生态优先、注重效益为主攻方向。失去了生态也就失去了贵州林业发展的根基,没有效益林业发展就没有活力,贵州林业要从过去的木材林业、生态林业走向生态经济林业和综合协调林业。(3)贵州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必须突出特色、对接高端市场。因地制宜,以贵州特有优势品种对接林业高端市场,提高林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靠利益机制激活贵州林业市场。(4)贵州现代林业建设是贵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省情决定了贵州农村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贵州林业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在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及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大展宏图。(5)石漠化治理是贵州发展现代林业的攻坚战。贵州林业一定要在这场攻坚战中积极作为,并从中探索出贵州喀斯特山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共同发展的新路子。(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贵州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之举。集体林业是贵州林业的大壁江山,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只要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跟上,并搭建起开放有序的市场平台,贵州林业就会焕发出巨大的潜力。(7)贵州现代林业建设要有风险意识。贵州现代林业建设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林业的抗风险水平,同时借助现代金融手段,积极开展森林灾害的保险工作,减少极端灾害给林业生产者带来的损失。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角度透视出贵州现代林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还不高,贵州现代林业的理论指导还有待加强,贵州林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因此建议贵州林业要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力量,借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要加大现代林业理论研究,集中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尽快形成较为完善的贵州现代林业建设思路和理论;要加大贵州现代林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林业管理队伍、林业科技队伍、林业企业家队伍和林农队伍,形成庞大的人才资源,从而顺利推进贵州现代林业建设。
叶瑛[7](2006)在《高速铁路膨胀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膨胀土遇水体积膨胀,失水收缩开裂,工程性质差,会产生较大的地基沉降。列车行驶速度高,为了保证上部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并减少运营期间的维护工作量,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列车高速行驶对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对膨胀土路堤及地基进行处理。本文就此目的,进行了以下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和计算:1.对合宁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的膨胀土进行了室内试验,得到了矿物成分、液限、塑限、自由膨胀率、阳离子交换量等一些室内试验指标。以石灰作为改良剂对膨胀土进行了性质改良,比较了改良前后的物理性质和膨胀性变化,可以看出改良后土体性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膨胀性得到很好的抑制。2.根据不同路基结构形式和地基土的膨胀性,分别进行地基土的原位膨胀力试验,以了解膨胀土地基的膨胀力、膨胀量等膨胀特性,为膨胀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原则及路堑基床换填深度、最小路堤高度设计提供依据。3.介绍了沉降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和经验推算法,根据实测的沉降~时间曲线用指数法和Asaoka法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了工后沉降,工后沉降包括三部分:列车和轨道荷载下路堤沉降量;列车和轨道荷载下地基沉降量;上覆路堤荷载下地基剩余沉降量。前两部分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后一部分用最终沉降量减去铺轨时沉降量得到,最后的计算结果满足工后沉降限值要求。
慈红卫,李元富[8](2003)在《干旱条件下的堤防保证设计压实干密度的施工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干旱条件下的堤防保证设计压实干密度的施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条件下的堤防保证设计压实干密度的施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膨润土改性宁夏黄土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宁夏黄土地区的特性及工程病害 |
1.1.2 膨润土的产量及应用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案设计 |
2.1 原材料 |
2.1.1 黄土 |
2.1.2 膨润土 |
2.1.3 水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方案分析 |
2.2.2 因素水平分析 |
2.2.3 方案设计 |
第三章 膨润土改性黄土的抗渗性 |
3.1 单因素试验 |
3.2 正交试验 |
3.2.1 直观分析 |
3.2.2 方差分析 |
3.2.3 回归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润土改性黄土的强度特性 |
4.1 单因素试验 |
4.2 正交试验 |
4.2.1 直观分析 |
4.2.2 方差分析 |
4.2.3 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膨润土改性黄土的压缩性 |
5.1 单因素试验 |
5.2 正交试验 |
5.2.1 直观分析 |
5.2.2 方差分析 |
5.2.3 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膨润土改性黄土的湿陷性 |
6.1 压实度效应 |
6.2 膨润土掺量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人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2)西北黄土/碎石覆盖层水分存储—释放机理及防渗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封顶覆盖层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
1.1.1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封顶覆盖层的功能 |
1.1.2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封顶技术要求 |
1.2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封顶覆盖系统发展历程 |
1.2.1 传统覆盖层 |
1.2.2 替代型土质覆盖层 |
1.3 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毛细阻滞效应和水分阻滞原理 |
1.3.2 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土料种类 |
1.3.3 毛细阻滞型覆盖层水分运移和储水能力研究 |
1.3.4 毛细阻滞型覆盖层长期服役性能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质覆盖层水分运移分析理论及水量平衡分析方法 |
2.1 非饱和土质覆盖层中水分运移规律 |
2.1.1 非饱和土质覆盖层水分运移渗流控制方程 |
2.1.2 土水特征曲线测试方法及其预测模型 |
2.1.3 非饱和渗透系数及其预测模型 |
2.2 土质覆盖层与大气间的蒸发与蒸腾作用 |
2.2.1 土质覆盖层水气传递 |
2.2.2 植被蒸腾模型 |
2.2.3 水热耦合运移 |
2.3 土质覆盖层初步设计厚度计算方法与水量平衡 |
2.3.1 土质覆盖层水量平衡分析方法 |
2.3.2 土质覆盖层初步设计厚度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黄土水力特性和气候数据收集与分析 |
3.1 西北地区黄土分类和水力特性 |
3.1.1 西北地区黄土分布和黄土分类 |
3.1.2 西北地区各类黄土持水特性分析 |
3.1.3 西北地区各类黄土导水特性分析 |
3.2 西北地区近50年关键气候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
3.2.1 西北地区近50年关键气候特征 |
3.2.2 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发展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北地区粘性黄土水力特性测试 |
4.1 粘性黄土现场取样 |
4.1.1 填埋场概况 |
4.1.2 边坡土层信息和取样方法 |
4.2 粘性黄土基本性质测试 |
4.2.1 原状黄土基本性质 |
4.2.2 重塑黄土的基本性质 |
4.2.3 黄土碳酸钙质结核含量测试 |
4.3 西北粘性黄土导水特性测试研究 |
4.4 西北粘性黄土持水特性测试研究 |
4.4.1 测试方法 |
4.4.2 测试结果 |
4.5 西北粘性黄土导水、持水能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北粘性黄土覆盖层现场试验基地建设 |
5.1 覆盖层现场试验基地建设概况及试验方案 |
5.2 覆盖层现场试验基地尺寸和总平面布置 |
5.3 覆盖层现场试验基地结构和粗粒土土料分析 |
5.4 覆盖层现场试验基地结构 |
5.4.1 HDPE膜下气体收集层和膜上碎石层的铺设 |
5.4.2 黄土核心储水功能层的铺设 |
5.4.3 植被土层铺设 |
5.4.4 植被建植 |
5.5 地表径流与渗漏收集系统 |
5.6 张力计和TDR仪器埋设与标定 |
5.6.1 张力计的埋设 |
5.6.2 TDR探头埋设和标定 |
5.7 现场试验基地气候测试系统 |
5.7.1 试验区气候站和国家气候网泾河气候站概况 |
5.7.2 气候信息对比 |
5.8 施工完毕到首场极端降雨试验前覆盖层状态 |
5.8.1 建造完毕到首场极端降雨前覆盖层状态 |
5.8.2 建造完毕到首场极端降雨前的气候条件 |
5.8.3 建造完毕到首场极端降雨前覆盖层含水率变化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黄土-碎石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现场极端降雨试验 |
6.1 覆盖层现场极端降雨试验方案 |
6.1.1 极端降雨雨强及总降雨量的确定 |
6.1.2 极端降雨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
6.1.3 仪器检查与测试项目和频率 |
6.2 覆盖层无植被条件极端降雨试验 |
6.2.1 降雨前的覆盖层初始条件 |
6.2.2 覆盖层水量分配规律和平衡分析 |
6.2.3 覆盖层孔压响应 |
6.2.4 覆盖层水分响应 |
6.3 有植被条件极端降雨试验前覆盖层的状态 |
6.3.1 有植被条件极端降雨试验前覆盖层经历的气候条件 |
6.3.2 有植被条件极端降雨试验前覆盖层植被参数 |
6.4 覆盖层有植被条件极端降雨试验 |
6.4.1 有植被条件极端降雨前的覆盖层初始条件 |
6.4.2 覆盖层水量分配规律和平衡分析 |
6.4.3 覆盖层孔压响应 |
6.4.4 覆盖层水分响应 |
6.5 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6.5.1 试验结果数据检查与校核 |
6.5.2 覆盖层土层导水特性分析与校核 |
6.5.3 毛细阻滞覆盖层中湿润锋运移规律和毛细阻滞作用 |
6.5.4 植被条件对覆盖层渗透系数及水力响应的影响 |
6.5.5 毛细阻滞覆盖层储水能力以及植被条件对储水能力的影响 |
6.5.6 毛细阻滞作用对覆盖层储水能力提升效果评估 |
6.5.7 植被对土质覆盖层作用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自然条件覆盖层干湿循环及植被生长特征水力响应监测研究 |
7.1 监测试验方案 |
7.2 自然气候条件下干湿循环监测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
7.2.1 场地气候条件 |
7.2.2 土层孔压对气候响应规律 |
7.2.3 土层含水率对气候响应规律 |
7.2.4 覆盖层干湿循环原位测试土水特征点 |
7.2.5 现场覆盖层黄土土水特征曲线 |
7.2.6 自然干湿循环过程水量平衡分析和服役性能评估 |
7.3 植被生长特征及其对覆盖层水分运移影响监测 |
7.3.1 植被生长特征监测 |
7.3.2 植被对覆盖层水分蒸发速度的影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黄土-碎石覆盖层水力参数率定、设计方法改进和长期服役性能预测 |
8.1 粘性黄土-碎石覆盖层水力参数分析率定 |
8.1.1 数值模拟参数 |
8.1.2 采用现场土水特征曲线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8.1.3 采用室内土样土水特征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8.1.4 有植被条件极端降雨模拟试验的数值模拟 |
8.2 西北黄土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厚度初步设计方法 |
8.3 黄土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厚度初步设计方法的分析与验证 |
8.3.1 模型参数 |
8.3.2 设计方法的分析与验证 |
8.3.3 土性参数讨论 |
8.4 西北地区推荐黄土覆盖层结构 |
8.5 西北粘性黄土覆盖层长期服役性能预测与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
9.2 主要结论 |
9.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3)内蒙古西北地区路基干压实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干压实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土基回弹模量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4 本文技术路线图 |
2 工程概述及土样特性研究 |
2.1 工程概述 |
2.2 土样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
2.2.1 土样颗粒组成 |
2.2.2 含水率 |
2.2.3 土样物理参数c、φ 值的确定 |
2.2.4 天然稠度 |
2.3 本章小结 |
3 土样干压实试验及施工碾压控制研究 |
3.1 室内标准击实试验 |
3.1.1 击实试验类别选取 |
3.1.2 土样标准击实曲线 |
3.2 室内干压实试验及结果分析 |
3.2.1 室内干压实试验方案 |
3.2.2 室内干压实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现场施工碾压控制 |
3.3.1 室内试验与现场施工参数关系建立 |
3.3.2 现场施工碾压遍数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分析及现场施工回弹模量值推荐 |
4.1 概述 |
4.2 土样室内回弹模量试验分析 |
4.2.1 试验仪器 |
4.2.2 试验方案 |
4.2.3 室内回弹模量试验 |
4.3 室内与现场回弹模量的转换 |
4.3.1 室内与现场承载板法对比 |
4.3.2 室内与现场试验转换关系的建立 |
4.3.3 查表法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路基土干、湿压实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1.1 路面路基结构参数选择 |
5.1.2 荷载参数选择 |
5.1.3 ABAQUS有限元模型 |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及分析 |
5.2.1 路表竖向位移与剪应力分析 |
5.2.2 层底拉应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研究成果及进一步设想 |
6.1 主要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柔性支护技术治理百色膨胀土路堑滑坡及其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膨胀土破坏理论研究 |
1.2.2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研究 |
1.2.3 柔性支护处治膨胀土边坡的分析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膨胀土滑坡的地质、土性、强度及破坏特点 |
2.1 路段地理特征 |
2.1.1 自然气候 |
2.1.2 地质构造 |
2.1.3 水文条件 |
2.2 滑坡土土性特点 |
2.3 滑坡土强度试验 |
2.3.1 试样制备 |
2.3.2 滑坡土直接剪切试验 |
2.3.3 滑坡土膨胀力(率)试验 |
2.4 K154段滑坡破坏及原因 |
2.4.1 破坏现象 |
2.4.2 破坏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滑坡路段柔性支护设计及施工过程 |
3.1 柔性支护的概念及技术原理 |
3.1.1 加筋土理论 |
3.1.2 柔性支护技术原理 |
3.2 大型滑坡的柔性支护设计方案 |
3.3 K154+760段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过程 |
3.4 柔性支护处治大型滑坡的优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加筋的回填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 |
4.1 分析方法的提出 |
4.2 三种情况的分析求解 |
4.2.1 刚填筑边坡的短期稳定分析 |
4.2.2 填筑边坡经久旱开裂后的稳定分析 |
4.2.3 降雨入渗后填筑边坡的稳定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柔性支护处治滑坡有效性的FLAC分析 |
5.1 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法) |
5.1.1 显式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5.1.2 FLAC的强度折减法 |
5.2 模型建立与参数的选取 |
5.2.1 建模及边界条件 |
5.2.2 参数选取 |
5.2.3 柔性支护后的数值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5)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边坡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膨胀土边坡研究现状 |
1.3 膨胀土边坡防护方法研究现状 |
1.4加筋土结构界面特性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膨胀土与土工格栅及其界面特性 |
2.1 膨胀土样物理特性 |
2.1.1 膨胀土击实试验 |
2.1.2 膨胀土三轴压缩试验 |
2.2 土工格栅特性 |
2.3 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界面拉拔试验 |
2.3.1 试验原理和方法 |
2.3.2 拉拔试验方案 |
2.4 筋土界面强度变形特性 |
2.4.1 筋土界面强度特性 |
2.4.2 土体的变形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LAC~(3D)加筋膨胀土边坡的计算分析方法 |
3.1 FLAC~(3D)有限差分法简介 |
3.2 膨胀土的本构模型 |
3.3 土工格栅及膨胀土相互作用模拟及界面模型 |
3.4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3.4.1 强度折减系数法 |
3.4.2 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失稳判据 |
3.5 吸湿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3.5.1 温度场等效湿度场计算方法 |
3.5.2 温度场等效湿度场计算方法 |
3.5.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期风化作用对加筋边坡应力应变及稳定性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3 计算方案 |
4.4 不同处理深度对边坡应力变形与稳定性的影响 |
4.4.1 边坡水平变形分析 |
4.4.2 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力分析 |
4.4.3 典型滑弧与安全系数 |
4.5 格栅间距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6 格栅与填土界面强度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吸湿作用对加筋边坡应力变形影响分析 |
5.1 湿度场边界的确定 |
5.2 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案 |
5.3 不同吸湿深度对边坡应力变形的影响 |
5.3.1 边坡水平变形 |
5.3.2 边坡水平应力分布分析 |
5.3.3 边坡剪应力分布分析 |
5.4 表层吸湿时不同加筋长度对边坡应力变形影响 |
5.4.1 边坡水平位移分析 |
5.4.2 筋土界面摩阻应力分析 |
5.4.3 边坡应力场分析 |
5.5 加筋层后部土体吸湿对边坡应力变形影响 |
5.5.1 边坡水平位移分析 |
5.5.2 筋土界面摩阻应力分析 |
5.5.3 边坡应力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现代社会人们对林业的需求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 |
1.1.2 贵州林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
1.1.3 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代林业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现代林业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及思考 |
1.2.4 贵州现代林业理论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
2.1.1 林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
2.1.1.1 世界林业及其理论发展 |
2.1.1.2 中国林业及其林业理论的发展 |
2.1.1.3 建设现代林业是中国林业的历史选择 |
2.1.2 现代林业的内涵和目标 |
2.1.3 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意义 |
2.1.3.1 建设现代林业有利于自然生态的恢复 |
2.1.3.2 建设现代林业使我们重新认识林业经济产品 |
2.1.3.3 建设现代林业有助于不同地域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
2.1.3.4 建设现代林业将有利于防范和减少自然灾害 |
2.2 现代林业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2.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2.1.4 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进程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2.1 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
2.2.2.2 区域经济理论战略模式 |
2.2.2.3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 |
2.2.2.4 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
2.2.3 现代化理论 |
2.2.3.1 现代化的由来 |
2.2.3.2 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
2.2.3.3 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
2.2.3.4 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4 和谐林业理论 |
2.2.4.1 和谐林业的内涵 |
2.2.4.2 和谐林业的六大特征 |
2.2.4.3 我国林业和谐发展的途径 |
3 贵州省基本情况 |
3.1 特殊的地理环境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自然资源 |
3.1.3 行政区划 |
3.2 悠久的发展历史 |
3.2.1 从古夜朗到贵州 |
3.2.2 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 |
3.2.3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的新发展 |
3.3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
3.3.1 人口发展与多民族共同繁荣 |
3.3.2 贵州民族文化的主要特点 |
4 贵州林业基本情况 |
4.1 贵州林业发展历史 |
4.1.1 明、清时期 |
4.1.2 民国时期 |
4.1.3 新中国成立以来 |
4.2 贵州林业发展现状 |
4.2.1 贵州省林业资源现状 |
4.2.2 贵州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4.2.3 贵州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
5 贵州林业的贡献及地位 |
5.1 贵州林业的贡献 |
5.1.1 从贵州省植树造林情况看贵州林业的贡献 |
5.1.2 从贵州木竹调拨销售看贵州林业的贡献 |
5.1.3 从贵州主要林产品产量看贵州林业的贡献 |
5.1.4 从贵州木材税费比重分析看贵州林业的贡献 |
5.1.5 从国家对林业的投入与林业上交税利比较看贵州林业的贡献 |
5.1.6 从贵州森林资源情况看贵州林业的贡献 |
5.2 贵州林业的地位 |
5.2.1 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及林业发展看贵州林业的地 |
5.2.2 从贵州农业总产值构成看贵州林业的地位 |
5.2.3 从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构成看贵州林业地位 |
5.2.4 从贵州林业总产值构成看贵州林业的地位 |
5.2.5 从贵州林业在全国林业中的比重看贵州林业的地位 |
5.2.6 从贵州林业在西部几省中的比较看贵州林业的地位 |
6 贵州林业的SWOT研究 |
6.1 贵州发展现代林业的特殊优势 |
6.1.1 气候优势 |
6.1.2 生物多样性优势 |
6.1.3 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优势 |
6.2 贵州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劣势) |
6.2.1 过度采伐造成原始植被的大量破坏 |
6.2.2 “杀鸡取卵”导致许多珍贵树种濒临灭绝 |
6.2.3 林业产业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并逐步被边缘化 |
6.2.4 机制不活、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低 |
6.3 贵州发展现代林业的机遇 |
6.3.1 生态文明理念的悄然兴起 |
6.3.2 新农村建设的如火如荼 |
6.3.3 贵州旅游的蓬勃发展 |
6.3.4 林业生态工程的大力实施 |
6.3.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 |
6.3.6 政府对石漠化治理的高度重视 |
6.3.7 雨雪冰冻灾害带给林业人的深刻反思 |
6.4 影响贵州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面临的严峻挑战) |
6.4.1 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现象 |
6.4.2 政府财力有限和老百姓的贫穷 |
6.4.3 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 |
7 贵州现代林业的目标定位 |
7.1 贵州现代林业的定位 |
7.1.1 生态优先、突出特色、注重效益 |
7.1.2 面对高端市场、培育高端产品、激活林业经济 |
7.1.3 高起点、高目标、高科技 |
7.1.4 形成生态与产业互动,经济与文化互补、政府企业林农三方共赢 |
7.1.5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收获高效益 |
7.2 贵州现代林业的目标 |
7.2.1 贵州现代林业的远景目标 |
7.2.2 贵州林业发展的近期目标 |
8 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与举措 |
8.1 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选择 |
8.2 贵州建设现代林业实现途径及举措 |
8.2.1 充分考虑贵州林业分类经营的特殊性 |
8.2.2 贵州林业发展必须破解喀斯特地貌的石漠化问题 |
8.2.3 借助高科技和新理念架构贵州林业产业新格局 |
8.2.4 依托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大力发展贵州的绿色健康旅游 |
8.2.5 贵州现代林业发展要借助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
8.2.6 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是激活贵州林业的重中之重 |
8.2.7 下大力提高贵州林业的管理水平 |
8.2.8 建立健全贵州林业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机制 |
9 案例分析 |
9.1 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对林业的影响研究 |
9.1.1 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及其影响 |
9.1.2 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因及相关现象分析 |
9.1.3 雨雪冰冻灾害中暴露出的贵州林业存在问题 |
9.1.4 贵州现代林业的抗风险研究 |
9.2 贵州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9.2.1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地质特点 |
9.2.2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地貌景观 |
9.2.3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水文地质特征 |
9.2.4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生物多样性特征 |
9.2.5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的植被特点 |
9.2.6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对贵州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
9.3 贵州省锦屏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
9.3.1 锦屏林业在贵州林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及基本情况 |
9.3.2 锦屏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及现实条件 |
9.3.3 锦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 |
9.3.4 锦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
9.3.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贵州现代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
10 结论和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高速铁路膨胀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速铁路的发展及现状 |
1.2 膨胀土的分布及其危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高速铁路对工后沉降的要求 |
1.5 本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意义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膨胀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及判别标准 |
2.1 膨胀土的胀缩特性 |
2.1.1 膨胀土的胀缩机理 |
2.1.2 膨胀土的膨胀与收缩指标 |
2.1.3 影响膨胀土胀缩变形的因素 |
2.1.4 膨胀速度 |
2.1.5 反复胀缩效应 |
2.1.6 胀缩各向异性 |
2.2 膨胀土的多裂隙性 |
2.3 膨胀土的超固结性 |
2.4 膨胀土的强度衰减性 |
2.5 膨胀土的其它特性 |
2.5.1 膨胀土的渗透性与崩解性 |
2.5.2 膨胀土的风化特性 |
2.5.3 膨胀土的压缩性 |
2.6 膨胀土判别方法与标准 |
2.6.1 国外对膨胀土的判别 |
2.6.2 国内对膨胀土的判别 |
第三章 合宁铁路路堤填料的膨胀性质及分类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点选择 |
3.1.2 工点工程地质特征及气候特征 |
3.2 合宁线填料的膨胀性质 |
3.2.1 填料来源 |
3.2.2 填料的物质组成 |
3.2.3 填料的界限含水率 |
3.2.4 填料的自由膨胀率 |
3.2.5 填料的阳离子交换量测试 |
3.3 填料的判别与分类 |
3.3.1 填料的判别 |
3.3.2 填料的膨胀性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胀土的石灰改良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膨胀土的石灰改良机理 |
4.3 全椒试验段填料室内改良试验 |
4.3.1 填料改良前后物理性质的变化 |
4.2.2 填料改良前后膨胀性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膨胀土地基原位膨胀力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与关键技术 |
5.2 试验方法 |
5.2.1 场地准备与试坑制作 |
5.2.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观测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路堑弱膨胀土原位膨胀力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2 路堤弱膨胀土原位膨胀力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3 中膨胀土原位膨胀力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4 膨胀土路基合适处理深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基沉降计算 |
6.1 概述 |
6.1.1 分层总和法 |
6.1.1.1 主固结沉降计算 |
6.1.1.2 瞬时沉降计算 |
6.1.1.3 次固结沉降计算 |
6.1.2 路堤沉降推测方法 |
6.1.2.1 用实测沉降曲线值来推算沉降量 |
6.1.2.2 Asaoka 法 |
6.2 沉降计算实例 |
6.2.1 路堤沉降计算 |
6.2.2 地基沉降计算 |
6.2.2.1 分层总和法 |
6.2.2.2 沉降曲线预测法 |
6.2.3 工后沉降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干旱条件下的堤防保证设计压实干密度的施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清基分段开工 |
(2) 土料开采采用立面开挖 |
(3) |
(4) 针对不同分部工程选用土料不同 |
四、干旱条件下的堤防保证设计压实干密度的施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膨润土改性宁夏黄土的性能[D]. 郄玥颖. 宁夏大学, 2018(05)
- [2]西北黄土/碎石覆盖层水分存储—释放机理及防渗设计方法[D]. 焦卫国. 浙江大学, 2015(01)
- [3]内蒙古西北地区路基干压实技术分析[D]. 杨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4]柔性支护技术治理百色膨胀土路堑滑坡及其有效性分析[D]. 何村染.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5)
- [5]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边坡的效果研究[D]. 施戈亮.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6]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研究[D]. 黎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7]高速铁路膨胀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D]. 叶瑛. 东南大学, 2006(04)
- [8]干旱条件下的堤防保证设计压实干密度的施工方法[J]. 慈红卫,李元富.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