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北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郭韬,余泓,邱杰,李家洋,韩斌,林鸿宣[1](2019)在《中国水稻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分子设计育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粮作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在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水稻复杂农艺性状基因解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开创了以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复杂性状基因调控网络的新领域.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我国科学家率先践行了分子设计育种理念,为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营养高效利用的"绿色超级稻"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程萌杰[2](2019)在《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选用课题组选育的新品种(新品系)及其对照品种进行根系结构、产量、品质特征特性的研究。利用KASP平台、重测序技术对小站95、小站96、小站97、越光、越优16bulk1(越光型)、越优16bulk2(早恢16型)等6个品种(品系)进行了标记开发、育种及机理机制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对于产量而言,根重、总根长、表面积与生物学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总根长、单位立方米土壤总根长与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对于RVA谱特征值而言,主要为:根重与糊化温度,根尖数与消减值,分支数与保持粘度、最终粘度、消减值、回复值,单位立方米土壤总根长与最终粘度、消减值、回复值等表现为极显着负相关。2.采用KASP平台和重测序技术对课题组选育的代表性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分析和基因模块解析,鉴定了小站95、小站96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第1染色体的代换片段携带NOG1基因,第5染色体上的代换片段携带Chalk5、GS5、qw5基因。对小站95、小站96、小站97三个近缘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进行了基因组结构分析,小站96在部分性状上向现代品种演化,小站95携带部分高产基因,具有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以小站95作为亲本之一,在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伟27,再与U-1杂交产生强优势的组合津稻294(津优294)。3.对越优16(越光A/早恢16)后代进行了集团选择,选出了越优16bulk1(多系品种)和越优16bulk2(多系品种),越优16bulk1与越光相似(如优质食味)。越优16bulk2比越优16bulk1更高产、抗倒伏、多态性高、异质化,为偏早恢16型,后代可选育出高产类型和优质类型。4.以位于第1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1目标区,以位于第5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2目标区,以位于第2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3目标区,作为性状控制和性状组合的模型,建立了NOG1、Chalk5、GS5、qw5、优质食味等基因模块,通过对GS5、Chalk5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鉴定与组合,选育出津稻294、越优16bulk1、越优16bulk2等新材料和新品系。5.建立了以常规育种技术(包括创造变异和后代性状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包括基因和QTL聚合、模块育种等)相结合的育种程序。在研究中,正向育种(性状选择优先)和反向育种(基因选择优先)相结合,在育种的定向性和高效性方面做了有力尝试,取得了品种选育和方法探索的双重效果。
杨宇尘[3](2019)在《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杂交可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因此,众多育种工作者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视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籼稻花时早,粳稻花时晚,籼粳亚种间花时不遇严重影响异交结实,导致亚种间杂交稻制种产量难以提高。前人研究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对籼粳稻开花均有显着的促进效果,可使花时提前。为使籼粳亲本间花时相遇,MeJA只能施用于粳型亲本上,而粳稻类型多种多样,来自不同生态区的粳稻材料对MeJA调控的响应和敏感性是否有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试验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35份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MeJA调控不同生态区粳稻花时性状的效果及其对株型、产量、米质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利用MeJA调控杂交亲本的花时,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的制种产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花时性状均有显着的促进效应。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第一天,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粳稻开花时间均显着提前,且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粳稻始花时、盛花时、终花时均显着提前,始-盛持续时间、始-终持续时间均显着缩短,效应大小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盛-终持续时间也显着缩短,但效应大小与浓度呈负相关。2.不同生态区粳稻品种对MeJA调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辽宁稻区粳稻品种的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敏感,黑龙江稻区第三积温带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迟钝。这可能与辽宁稻区开展籼粳稻杂交育种较早,育成品种中含籼性成分多,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处寒地,粳性成分多有利于提高抗寒性有关。3.喷施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株型性状有显着影响。株高、颈穗弯曲度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着;剑叶长、倒二叶长随MeJA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喷施MeJA可显着降低粳稻产量,且浓度越大,降低程度越明显。MeJA对产量结构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着影响,但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显着,尤其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均随MeJA浓度的升高极显着下降,可以推断,喷施MeJA后,结实率与千粒重的显着下降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喷施MeJA可显着降低粳稻品质。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精米率、整精米率均显着下降,且浓度越大,降低程度越明显。喷施MeJA对垩白粒率、垩白度影响未达显着水平。蛋白质含量随MeJA喷施浓度升高而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随MeJA浓度升高而下降。6.MeJA在籼粳杂交稻上的应用,应坚持培育“籼不粳恢”的原则,这样可以将MeJA应用于仅提供花粉的粳型恢复系上,减少对籼型不育系上杂交种产量和米质的不利影响;在保证花时相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MeJA浓度,以节约成本,减少杂交亲本产量、米质上的损失。
李志彬[4](2019)在《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落后于育种实践,在籼稻和野生稻有杂种优势相关QTL定位的报道,粳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以北方杂交粳稻辽优5218(5216A×C418)为最初材料,与母本回交一次后连续自交形成的BC1F6重组自交系为基础群体(RIL 167个株系),与母本测交一次形成测交BC2F1群体(F1),以F1和RIL群体为QTL定位群体。测定分析F1和RIL群体6个产量性状数据,发掘恢复系C418中产量优势位点和基因互作效应;进一步选择RIL中的强优势株系与不同类型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划分不同优势类群,并提出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配组模式,为杂种优势群理论在水稻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F1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影响,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与父本显着正相关,尤其是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更密切。F1超原F1优势与父本超原F1优势变化大趋势基本相同,但并不是随父本呈线性变化,说明仍有一些F1由于具有较高的正向或负向超亲优势而表现与父本变化趋势不同。父本各性状处于较高水平时,F1普遍具有中亲优势,但超亲优势不明显,各性状表现以加性效应为主。随着父本各性状水平逐渐降低,父本在中高水平时F1超亲优势逐渐明显,很多性状表型值都高于父本高水平下的F1,此时杂合优势位点的显性效应显着高于加性效应。当父本表型值低于母本时,F1多数表现为中亲优势,部分性状超亲优势仍然显着。高水平的父本在某些性状上应该是聚合了父母本的多个优良基因,或原有的杂合优势位点已被母本置换,再与母本杂交时无法形成有效的杂合优势位点。用RAD-seq方法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共筛选到40968个SNP标记,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检测到3个株高优势相关QTLs,3号染色体2个,5号染色体1个;2个穗长优势相关QTLs,都在4号染色体上;2个实粒数优势相关QTLs,分别在5号和11号染色体上;4个千粒重优势相关的QTLs,分别在1号、4号、6号和10号染色体,10号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最大;3个有效穗数相关QTLs,分别在5号、10号和11号染色体上,10号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最大;4个单株产量优势相关QTLs,5号染色体上有2个而且位置很近,10号、11号染色体各有一个。没有定位到与总粒数、结实率优势显着相关的QTLs。最终预测了9个与产量优势相关的QTLs,其中4个位于3号染色体,2个位于10号染色体。在产量优势相关QTL中,ITPK3和EGY3与株高有关,CYP724B1、GAPC2、TRS120、BADH1、AOX1a、AOX1b和COLD1与平均穗长有关,ACT2和BAMY1分别与千粒重和分蘖数相关。这9个产量优势相关QTLs可能对水稻杂种优势候选基因的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价值。利用INDEL及SSR标记对74份东北的粳稻资源进行了分群及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以分成4个小群,黑龙江和吉林品种中的龙粳30、垦稻20、通823等品种与籼型品种9311及偏籼型材料C418聚在一群,其余的粳稻品种分布在不同的3个小群,3个小群中的粳稻材料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试验结果与田间表现及测定结果相一致,实际育种可以参照聚类图中信息,选择亲缘关系稍远的偏籼型材料进行杂交配组。进一步选择RIL中强优势株系与国内外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202份材料划分为9个群。其中1群为北方稻区母本群,表现为粳型背景、温光钝感、小穂多穂型;第5群为黄淮稻区的母本群,表现为粳型背景、感光或中等感光、小穂多穂型;第2群(R1群)为偏粳型父本群表现为粗杆、大穗、后期耐低温、抗早衰;第7群为父本群,表现为偏籼背景、感温型、大穂型。RIL群体主要分布在第9群,为优势父本群。据此提出配组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划分:一是遗传背景的籼粳互作优势群,二是生态反应的感温与感光互作优势群,三是产量构成因素(穗蘖型互补)互作优势群。
房闵[5](2018)在《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分析北方杂交粳稻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而产量优势不突出的原因,用杂交粳稻笹优418连续自交构建对BT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140份F9恢复系,与株型理想、异交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BT型粳稻不育系辽99A杂交组配构建140个杂交组合,分别将这两套群体种植在逆境(低肥)与正常肥力条件下,分析产量性状、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穗部性状的差异、杂种优势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正常肥力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生物产量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和生物产量与剑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除千粒重外产量及相关性状与倒二节间长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倒二节间粗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基本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及其结实率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经济系数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产量与测定的物质生产特性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与倒二、三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株型性状基本表现为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关系不密切,生物产量与上三叶面积正相关,经济系数与上三叶面积负相关;产量相关性状与一、二次枝梗粒数基本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相对正常肥力条件而言,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更依赖于齐穗后干物质生产。2.正常和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39 t/hm2和8.72t/hm2,后者较前者增产3.9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穗粒数表现为显着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相对正常肥力而言,低肥条件更有利于茎鞘干物质的积累,特别是鞘部干物质的积累。不同肥力条件下F1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大多并不密切。3.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上三叶面积均表现为负相关,其中倒二、三叶达到显着水平;正常肥力条件更多依赖于生物产量,而低肥条件下更多依赖于经济系数。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结实率、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4.正常和低肥条件下恢复系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6.82 t/hm2和7.17t/hm2,前者较后者减产5.1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相关性不显着,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为显着负相关,穗粒数和结实率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F1群体类似,恢复系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也大多没有达到显着水平。
高扬,宋微,步金宝,李海静,李秀峰[6](2018)在《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别以龙粳21和龙稻5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和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对照,通过20个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发现两系杂交粳稻普遍存在穗大粒多、结实率差的问题,同时,肯定了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存在杂种优势,且优势的发挥应当从大穗优势调整至穗数优势,合理控制穗粒数,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
石晓华[7](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韦还和[8](2017)在《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于2013-2015展开大田试验,第一阶段以江苏兴化(里下河稻区)、扬州(沿江稻区)、常熟(太湖稻区)、浙江宁波(宁绍平原稻区)为试验点,以15个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为参试材料和各试验点当地具有较大推广面积的常规粳稻与杂交籼稻为对照,依据各地水稻安全成熟期和籼粳杂交稻在当地的增产潜力,明确其在长江下游的适种区域。第二阶段在其适种区域(浙江宁波),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型、籽粒灌浆特征、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花后干物质积累等方面阐明其产量优势形成的形态生理特征,并从钾肥与硅肥适宜施用量探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措施。本研究为晚熟类型籼粳杂交稻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合理布局以及揭示其产量优势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在兴化点均未安全成熟;扬州点可安全成熟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有6个;常熟点除甬优12未安全成熟外,其余均可安全成熟;宁波点则均可安全成熟。将在当地可安全成熟且产量较对照高出8%以上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定义为高产品种,扬州点中2013和2014年高产品种均为1个,常熟点2013和2014年分别为8个和9个,宁波点两年均为9个。高产品种的颖花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品种。此外,高产品种抽穗至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高于对照。综合考虑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各点的生育安全性以及产量表现,太湖地区(以常熟为代表)和宁绍平原(以宁波为代表)是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区域。大库容,较长的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天数是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的重要特征。(2)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其次、常规粳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在着粒密度和穗部6个部位的籽粒数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上部三张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上三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均低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株高、穗高和秆长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单茎茎、鞘干重则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3)籼粳杂交稻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亦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播种-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实产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均以常规粳稻最高、杂交籼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抽穗和成熟期植株磷素吸收量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播种-拔节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实产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钾素吸收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氮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显着线性负相关,钾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茎鞘氮素转运与产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与产量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元素吸收总量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较高。促进花后茎鞘氮素转运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而促进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不利于提升水稻产量。(4)甬优538中,上部一次枝梗(UP)与中部一次枝梗(MP)、中部二次枝梗(MS)与上部二次枝梗(US)、下部一次枝梗(LP)与下部二次枝梗(LS)为同步灌浆,但两两之间为异步灌浆。中浙优1号和秀水09中,UP、US和MP为同步灌浆,而UP、US、MP与LP、LS为异步灌浆。与对照相比,甬优538异步灌浆特征更为明显。穗部6个部位米粒终极生长量的平均值以秀水09最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的平均值呈中浙优1号>秀水09>甬优538,有效灌浆时间呈甬优538>秀水09>中浙优1号。尽管甬优538灌浆速率偏低,但依靠较长的有效灌浆时间以及较多的穗粒数,提高了穗部的灌浆充实量以及单穗重,最终产量较高。(5)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为8.9 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19.1%和25.8%(两年平均值)。不同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花后天数(抽穗当天为0 d)均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0);各品种花后干物重积累速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花后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和平均干物重积累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达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花后43-44 d,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则在花后27-28 d;籼粳杂交稻在花后渐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在花后快增期和缓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快增期和缓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则以杂交籼稻最高。本研究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体现在渐增期,而花后渐增期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渐增期持续天数。(6)针对宁波土壤硅元素缺乏现象,旨在探讨籼粳杂交稻在该地区适宜硅肥用量及其对产量形成影响。以甬优籼粳交超级稻甬优12和甬优15为试材,设置了不同硅肥施用量(0、75、150、225、300kghm-2)处理。甬优12和甬优15产量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硅肥用量225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穗数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之递减。甬优12和甬优15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茎蘖成穗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225 kg hm-2处理最高。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也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倒1、倒2、倒3叶的叶长和叶宽随之递增,倒1、倒2、倒3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随之递减。此外,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茎、鞘干重及单位节间干重。(7)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538为试材,设置不同钾肥用量(0、75、150、225、300 kg hm-2)处理。与对照(0 kg hm-2)相比,两年中施钾处理对甬优12产量增幅为8.5%-14.5%,对甬优538产量增幅达8.4%-15.0%,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钾肥用量的增加,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随之增加,拔节至抽穗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抽穗至成熟期阶段光合势亦随之递增;抽穗至成熟期干物重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最高。施钾处理增加了花后各时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随钾肥用量增加,植株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kghm-2处理下最高。施钾处理下,钾素偏生产力、钾素籽粒生产率和钾素农艺效率均随钾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0kg hm-2)相比,施钾处理对甬优12和甬优538有较明显的增产效益,且两年中两品种均以钾肥用量225 kg h-2处理产量最高;施钾主要通过增加群体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主要生育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延缓了花后叶片和根系衰老,且提高了植株主要生育期的氮素和钾素吸收量。
马科[9](2014)在《粳稻多基因型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强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探讨F2代或F3代利用杂种优势的可行性,本研究从16组不同类型杂交组合中选取6组F2代整齐度较高、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组合,从整齐度分析,杂种优势分析,相关及灰色关联度分析,遗传背景分析等角度对整齐度、产量、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整齐度调查分析表明:亲本间农艺性状越接近,其F2代整齐度越高。配组的亲本株型、穗型等表型性状保持一致、抽穗期差异在3d以内是F2代分离不明显的前提。F2代保持较高的整齐度对亲本间株高差异要求并不严格,12cm都是在可允许的范围。但抽穗期和株高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株高差异在12cm时,亲本抽穗期需要保持一致,若株高差异小于12cm,亲本间抽穗期差异需在3d以内。杂种F3代无论怎样的配组模式,都会有较大或极大的分离,在生产上很难应用。2.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2和F3代与F1代相比产量上衰退明显,但品质上却有着提高且F2代产量上仍保留一定的杂种优势,有利用的价值。产量因素中,单穴有效穗和穗粒数的衰退是引起F2和F3代相比F1代产量衰退的主要原因。亲子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说明:F2代的单穴有效穗和穗粒数的表现,可以用F1代单穴有效穗和亲本的穗粒数来预测。因此,选取穗粒数多、F1代单穴有效穗表现好的亲本组合,有利于降低F2代杂种优势的衰退。3.典型相关分析揭示:F2代产量性状中千粒重和穗粒数是影响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即F2代千粒重越小,穗粒数越多,其大米的品质也会越好。4.产量是多因素互作的结果,高值亲本的单穴产量对F1、F2代的单穴产量影响最大,但同时也要注意低值亲本的表现,太低也会引起F1、F2代的单穴产量表现。产量性状中,亲本和F1代的穗粒数和单穴有效穗对F2单穴产量影响一直在前两位,而F2代的穗粒数是影响其本身单穴产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应重视穗粒数多的亲本选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F2代的产量,还可以提高其品质。5.利用66对SSR引物对21个亲本材料和2个对照(籼粳对照)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1份材料均属粳稻,聚类分析结果和其系谱关系一致;田间分离严重、整齐度不高的10个F2代组合,其亲本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整齐度高的6个组合亲本,因此,F2代若想保持较高的整齐程度,其亲本间遗传距离不能过大;亲本间遗传距离无法解释杂种优势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钱前,瞿礼嘉,袁明,王小菁,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10](2013)在《2012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认为2012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继续快速发展。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多个领域中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包括植物基因组研究、植物天然免疫抗性及其应答环境的信号转导机制以及植物去甲基化作用和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研究等,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该文对2012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性评述,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并展现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二、对北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北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水稻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分子设计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复杂农艺性状基因的分离克隆和机理解析 |
1.1 产量、品质调控基因 |
1.2 育性调控基因 |
1.3 抽穗期调控基因 |
1.4 非生物胁迫调控基因 |
1.5 生物胁迫调控基因 |
1.6 营养高效利用调控基因 |
2 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和复杂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 总结与展望 |
(2)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模式植物 |
1.2 水稻根系形态与根系结构 |
1.3 水稻超高产育种与品质育种 |
1.4 水稻籼粳分化与基因交流 |
1.5 水稻遗传育种学的新进展与新趋势 |
1.6 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应用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条件及试验设计 |
2.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3 试验数据及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根系结构及特征特性 |
3.2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产量结构、增产潜力与适应性 |
3.3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品质特性 |
3.4 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特征与产量、品质特征特性的关系 |
3.5 应用靶向测序产生分子标记用于分子设计育种 |
3.5.1 KASP标记 |
3.5.2 利用重测序策略发展新的育种标记 |
3.6 应用新型分子标记、育种信息实施模块育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优良品种的根系特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
4.1.2 分子设计育种及其相关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品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稻花时的定义 |
1.1.2 花时性状的调查方法 |
1.2 水稻花时性状的研究进展 |
1.2.1 花时性状的影响因素 |
1.2.1.1 自身遗传背景差异 |
1.2.1.2 外界环境因素 |
1.2.2 花时性状的调控方法 |
1.2.3 花时性状的遗传基础 |
1.3 MeJA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 |
1.3.1 MeJA的发现历史 |
1.3.2 MeJA的生理作用 |
1.3.3 MeJA调控花时性状的效果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指标与测量方法 |
2.3.1 花时性状 |
2.3.2 株型性状 |
2.3.3 产量性状和穗部性状 |
2.3.4 稻米品质性状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态区粳稻抽穗开花期及田间天气记载 |
3.2 MeJA对不同生态区粳稻花时性状的调控效果 |
3.2.1 不同生态区粳稻间花时性状对MeJA的响应 |
3.2.2 同一生态区内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的差异 |
3.2.3 各粳稻品种在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花时性状的调节效果 |
3.2.4 各粳稻间花时对MeJA调控响应的敏感性差异 |
3.3 MeJA对粳稻株型性状的影响 |
3.4 MeJA对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5 MeJA对粳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6 MeJA对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应用MeJA调控粳稻花时的利与弊 |
4.2.2 MeJA在水稻杂交制种上的应用前景 |
4.2.3 本试验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4)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杂交粳稻育种近年研究方向 |
1.3.1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
1.3.2 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的利用 |
1.3.3 水稻叶片和根系抗衰性的利用 |
1.3.4 大穗型杂交粳稻灌浆特性研究 |
1.3.5 大穗型杂交粳稻抗倒性研究 |
1.3.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二章 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F_1产量性状及优势与双亲相关性分析 |
2.2.2 F_1各性状优势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2.3.1 F_1产量相关性状与双亲的相关性 |
2.3.2 F_1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第三章 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s定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种植设计 |
3.1.3 分析方法 |
3.2 结果及分析 |
3.2.1 标准生物信息分析 |
3.2.2 基因分型及图谱构建 |
3.2.3 QTL定位结果分析 |
3.2.4 优势QTL定位结果汇总 |
3.3 本章小结 |
3.3.1 测序和遗传图谱分析 |
3.3.2 农艺性状及相关基因的QTLs分析 |
第四章 北方粳稻资源优势群分类研究 |
4.1 寒地粳稻资源聚类分析初步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分析 |
4.1.3 结论 |
4.1.4 分析讨论 |
4.2 利用SNP技术进一步对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群体遗传学分析 |
4.2.5 典型试验材料配组结果及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5.1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
5.1.1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
5.1.2 “杂种优势正、负向优势位点”共存理论 |
5.2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杂种优势相关QTLs分析 |
5.3 杂种优势群构建为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
5.4 创新点与不足 |
5.4.1 本研究创新点 |
5.4.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
(5)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粳稻的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水稻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外杂交粳稻研究进展 |
1.2 杂交粳稻抗性研究概况 |
1.2.1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抗性研究 |
1.2.2 杂交粳稻纹枯病抗性研究 |
1.3 杂交粳稻恢复系研究进展 |
1.3.1 恢复系测交筛选 |
1.3.2 基因测定恢复系选育 |
1.4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4.1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 |
1.4.2 杂交粳稻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杂交粳稻理想株型研究 |
1.5.1 理想株型的提出与发展 |
1.5.2 理想株型性状指标的研究 |
1.5.3 理想株型模式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方法 |
2.2 指标测定 |
2.3 肥料及水平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肥力对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 正常肥力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1.3 株型性状 |
3.1.4 穗部性状 |
3.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2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2.3 株型性状 |
3.2.4 穗部性状 |
3.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3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4 小结 |
3.4.1 不同肥力条件F_1干物质积累及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3.4.2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产量及产量结构 |
3.4.3 不同肥力条件F_1抽穗期干物重、抽穗期后产生干物重与产量、经济系数的关系 |
3.4.4 杂交粳稻株型性状 |
3.4.5 穗部性状 |
第四章 肥力对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 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1.3 株型性状 |
4.1.4 穗部性状 |
4.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2 低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2.3 株型性状 |
4.2.4 穗部性状 |
4.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2.7 产量及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3 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分析 |
5.1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1.3 株型性状 |
5.1.4 穗部性状 |
5.2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2.3 株型性状 |
5.2.4 穗部性状 |
5.3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3.3 株型性状 |
5.3.4 穗部性状 |
5.4 低肥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4.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4.3 株型性状 |
5.4.4 穗部性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干物质积累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6.1.2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
6.2 结论 |
6.2.1 不同肥力处理条件下杂交粳稻各主要农艺性状特性 |
6.2.2 相同肥力条件下杂交粳稻对其亲本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6)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内容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两系杂交粳稻在寒地生态条件下是否存在杂种优势 |
3.2 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发挥的有效途径 |
3.3 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育种技术探讨 |
(7)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2 主要发文期刊 |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思路 |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 研究数据 |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6.3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
7.3 模型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8.3 模型估计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杂交稻在生产上的高产表现 |
2.2 籼粳杂交稻增产潜力和生育期 |
2.3 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2.4 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 |
2.5 籼粳杂交稻穗部特征与籽粒灌浆特性 |
2.6 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7 籼粳杂交稻关键栽培措施 |
2.7.1 适当稀植 |
2.7.2 增施钾肥和硅肥 |
2.7.3 注重稻曲病的防治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及安全成熟期 |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产量与生育期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的区域适应性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以及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穗部性状 |
2.3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 |
2.4 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产量表现 |
3.2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穗部特征 |
3.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上部高效叶片和茎秆特征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生育期吸氮量、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产量 |
2.2 各生育期吸磷量、生育阶段磷素积累量 |
2.3 各生育期吸钾量、生育阶段钾素积累量 |
2.4 氮、磷、钾素籽粒生产率 |
2.5 花后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花后叶片磷素转运与产量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穗部籽粒灌浆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籽粒增重动态及拟合方程 |
2.2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灌浆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籽粒灌浆特性 |
3.2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较高结实率的形态生理特征及栽培调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1.3.2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 |
2.2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2.3 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4 花后单茎茎鞘重变化动态 |
3 讨论 |
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差异 |
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单茎茎鞘重的变化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施硅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
2.3 主要生育期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4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5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及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3.3 甬优籼粳杂交晚稻硅肥高效施用技术的探讨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钾肥用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3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4 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根系伤流变化 |
2.5 植株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阶段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及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氮钾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
3.3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1.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1.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特征 |
1.4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 |
1.5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1.6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硅肥适宜用量 |
1.7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钾肥适宜用量 |
2 讨论 |
2.1 关于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适种区域与产量潜力 |
2.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2.2.1 株型特征 |
2.2.2 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与转运 |
2.2.3 籽粒灌浆结实特性 |
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今后应用推广中应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
3.1 籼粳杂交稻米质的科学评价 |
3.2 适当降低种植成本的绿色生产技术 |
4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粳稻多基因型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发展和问题 |
1.1 三系杂交粳稻的发展 |
1.2 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 |
1.3 两系杂交粳稻的发展 |
1.4 两系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 |
第二章 水稻杂种优势的表现 |
第三章 杂种优势机制 |
第四章 杂种 F2 代利用的可行性 |
第五章 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遗传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农艺性状的调查和分析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分析 |
1.3 小结和讨论 |
第二章 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小结和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对北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稻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分子设计育种[J]. 郭韬,余泓,邱杰,李家洋,韩斌,林鸿宣.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0)
- [2]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D]. 程萌杰.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3]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D]. 杨宇尘.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4]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D]. 李志彬.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5]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D]. 房闵.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6)
- [6]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高扬,宋微,步金宝,李海静,李秀峰. 北方水稻, 2018(04)
- [7]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8]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D]. 韦还和. 扬州大学, 2017(06)
- [9]粳稻多基因型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马科.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10]2012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钱前,瞿礼嘉,袁明,王小菁,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 植物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