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单词的重音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高琳,邓耀臣[1](2009)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单词重音位移现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朗读录音样本及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的单词重音错误,旨在进一步研究中国学习者单词重音位移现象。研究表明,多音节词的重音位移最为常见,重音错发在第二音节的倾向也比较明显。本文从语际因素和语内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重音位移的原因。研究结果对英语语音教学有一定启示作用。
朱麟[2](2007)在《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分别描写了汉语、英语的节奏特点,全面地比较了汉语、英语的节奏模式的异同点。文章结合当前实际研究和应用的需要,以数百句真实的英语朗读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对这些英语录音材料的节奏特征的统计分析,对比了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英国发音人和美国发音人)的英语节奏,试图揭示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找出规律,希望以此来推进语音节奏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计算机语音处理技术,对研制一个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识别系统,以及对加快语料库的工作和为中国人学英语提供一个节奏模式,同时还可以验证韵律研究的结果,为将来的机器翻译及语音识别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的第一章为总述,介绍以前学者对节奏的论述和理论,对全文所使用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在对以往学者的理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之后,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论述节奏的特点,重点论述节奏的类型和要素。汉语的节奏被定义为音节节奏模式,它的节奏和音节个数有关,一般音节间的距离基本等时。英语的节奏一般看成是重音节拍模式,也有的叫做重音节奏,即重音间的时长基本上是等时的。在语言节奏分类中除了这两种节奏类型外还有莫拉节奏,如日语。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对汉语和英语的节奏模式分别进行详细地描述,对比两种语言的节奏模式的异同点,进而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节奏教学模式和注意点。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提供了英语重音预测规则及句重音的法则。本章的最后则是对比汉语、英语的节奏特点,总结出规律,并将比较后得到的节奏结果运用到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在论文的第四章,作者主要是详细地介绍本文的语音试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工具、语料的选取、语料的切分、语料库的建成及录取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通过本章,可以为对语音试验感兴趣、进行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参数。论文的第五章主要是对录音的语料进行实验分析,运用统计学知识对大量的语音语料进行节奏对比分析,得出中式英语的节奏模式和本族人所说英语的节奏模式的不同,得到了中式英语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其英语节奏模式为音节节拍的模式,这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所说的英语不同,他们的英语是重音节拍的节奏模式。在论文的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问题和希望,提出了将来的后续研究。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条:首先,综合地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语音学家在节奏上的观点,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语音室录制的多达251个句子,10个人,总数为250*10=2500个英语句子进行了语音切分,为了研究的需要切分到了音素层,对重音的听辨感知分了4层,这为将来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最后,对比中国英语发音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发音人的重音、时长、句焦点的位置,从而得出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论文的创新有以下几点:一、大量性、全面性,尽可能覆盖的句型全面。二、实用性。本文十分重视研究的价值,不仅对英语教学,而且对言语工程有价值。三、研究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现代。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用现代的计算机手段,用pratt对语言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四、录音质量好,全部在专业录音室完成录制工作。对语料的选择严格,经过语音学专家筛选。本文的研究对普通语言学、对内英语教学和言语工程都将有所贡献。当然,由于本人的局限和时间的不足,该论文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对语料库的收集工作还没有很全的覆盖性,只对十名发音人进行了录音、分析,发音人不够全面,覆盖面不广。二、由于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未对音段音位进行对比分析。
杨秋芸[3](2018)在《初中生英语重音错误分析 ——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语音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学生中“哑巴英语”的现象开始引起重视,而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无法正确读出单词,英语作为一门以重音计时的语言,对于中国学生从小以音节计时的汉语为母语来说,在习得时由于语言负迁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研究中国学生的英语重音习得率对语音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例,随机抽取24个初中生作为样本进行数据整理。采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收集到的样本音频进行分析,力求做到科学,研究结果用实验语音学的图谱呈现,包括振幅、音强、音高、共振峰频谱图等。分析后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和SPSS 24.0软件统计初中生在各个词重音、句重音方面的错误率。结果表明,中国初中生在英语重音习得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词重音方面:三音节单词习得率较低,复合词的重音习得率较高,同形异义词的重音习得率低于25%;多音节单词出现惯性重读;重音后置。句重音方面:常规句重音中对“实词重读、虚词弱读”这一规律的习得率在88%,但实际句重音发指派的正确率在30%左右;功能性位移规则习得率较低;语句节奏混乱。笔者根据此次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如加强教师重音理论,增强学生重音意识,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节奏感,利用语音软件提高学生重音感知等,旨在为中小学语音教学提供新的启发。
李景娜[4](2014)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国口音研究 ——以听者对口音的感知为视角》文中认为外国口音或外国腔指操母语者在说二语时由于受到自身母语语音的影响而出现的偏离二语语音规范的现象。外国口音不仅会影响言语的可理解度,较浓重的外国口音甚至会引起听话人语言态度的改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各种英语舞台上操着不同程度的外国口音展现着自我。学习者外国口音的特殊之处在哪?听者是如何感知外国口音的?不同背景的听者对外国口音到底有着怎样的感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清晰地显示出对于外国口音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外对外国口音的感知研究,无论是从理论而言还是就实证来说,成果都较为丰硕,然而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类似研究在国内却甚为鲜见。基于此,本文依据语音范畴感知模型,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以听者对口音的感知作为切入点,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音习得中表现出的外国口音进行了实证性的探究。笔者按照英语中的基本句式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数据库(ESCCL)的朗读语料部分选取了12个对话/句子(平均单词数为20个,平均时长为8080.22毫秒)作为本文的感知语料。每个对话/句子都由2位发音人朗读,构成2种不同的语音形式。随后,通过Praat软件调整音高参数,为每个对话/句子合成出2种新的语音形式。这4种语音形式与1位英语母语者的朗读共同构成了同一个对话/句子的5种不同的语音形式。方便起见,依据这5种语音形式与英语语音范畴的符合度,研究中把它们分别简称为音好调好、音好调差、音差调好、音差调差和英语原声。本研究共获得了60个语音刺激作为感知语料,随后笔者利用E-prime软件设计了口音感知实验,在由英美教师、英美学生、中国教师和中国学生4个组别构成的90名听者中考察了不同背景的听话人对外国口音的感知。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问题有三:(1)发音和语调在听者对外国口音感知判断中的作用如何?(2)听者的自身因素(母语、教学经验(在文中主要指与外国口音的接触量)和性别)对其感知口音有何影响?(3)听者在口音感知中的认知方式以及对口音的语言态度如何?研究发现,发音和语调在听者对外国口音的感知中都具有一定的效应,其中发音的作用具有显著性。发音越符合英语语音规范,听者所感知到的外国口音程度就越低;而在发音符合度一致的情况下,语调越接近于英语语音规范,相应地外国口音程度也会越低。此外,语调的作用存在组别性差异:对英美教师组、英美学生组和中国教师组来说,语调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中国学生组而言,语调在列举句式和主从复合句中对判断音好两种语音形式的口音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就听者的自身因素而言,听者的母语对其感知口音有着显著性影响,英美听者组对口音的敏感度要明显高于中国听者组。教学经验对听者的口音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听者对口音的容忍度,具体表现为英美教师组对外国口音的容忍度普遍高于英美学生组,而中国教师组对外国口音的容忍度则低于中国学生组。研究结果在显示听者的母语背景对口音感知影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中国教师组对语言形式准确性的关注和把握力度。此外,就整体来看,听者的性别对其感知两种音好语音形式和英语原声的口音程度有显著性影响,且女性对口音的敏感度和容忍度普遍高于男性。在口音感知的认知方式上,多数听者采用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交互式认知模式,这反映出听者对带有口音言语的可理解度以及对口音的模式化印象会影响到他们对口音的感知。口音程度判断的过程是听者把听觉输入的语音信息与自己头脑中的目的语语音原型相比较的过程,不同程度的口音反映的是语音信息与相关语音原型感知距离的差异,而不同的感知距离也能够解释英、汉语听者对口音敏感度的差异。对口音感知所需反应时的考察也揭示出不同程度口音的感知难度差异以及不同母语背景的听者在口音敏感度方面的差异。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听者的母语对其语言态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英美听者组对口音的容忍度普遍要比中国听者组高;而教学经验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就英美组而言,与英美学生组相比,英美教师组的容忍度普遍较高,而中国组的情况则刚好相反。总体来看,听者对口音轻重程度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对口音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其中敏感度与听者的母语相关,处于第一位,而容忍度与听者的语言态度和语言经验相关,处在第二位。本文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听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外国口音的感知,定量研究结果得到了定性研究结果的佐证,研究结果可信。本文能够为国内二语语音习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考察视角,有利于语音习得理论的发展,研究结果对语音教学、语音能力评估以及语音教材编写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刘珏英[5](2016)在《高中生英语重音发音错误分析与教学对策 ——以赣州市第三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好的英语使用者不仅仅局限于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还要求语言使用者的发音标准、纯正。纯正的语音和系统的语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根据发音规律结合单词的音、形、义识记单词,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语音基础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实际对话交流中的听力障碍。要想提高高中生对超音段特征在连贯语流中重音节奏模式变化的理解,研究他们对英语重音的习得现状是非常必要而基础的一步,这样才能从习得现状中发现重音习得问题,才能对口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重音教学有所启示,从而保证重音教学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笔者采用分层(类)随机抽样方法。在数据整理和分析方面,本研究的语音分析和标注工具为Praat语音分析软件,分析时主要依照听辨被试者发音的音强和音长,以及频谱语图上的阴影面积和形状、共振峰图像的起伏变化,运用Office Excel 2013和SPSS 16.0软件计算测试样本的平均共振峰的频率值,音节平均时长等。在经过较为系统的数据分析后,笔者发现当今中国高中生在英语重音习得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众多。就词重音而言,具体表现为1.单词重音习得率与单词音节数呈反比;2.同形异义词的重音习得率在78%以上;3.各音节出现惯性重读;4.元音强弱混淆。在英语句重音习得方面的问题为:1.常规句重音规律习得率在93.75%,但实际重音发音的正确率不到68.75%;2.句重音功能性位移规则习得率较低;3.音节时长趋同,语句节奏混乱。
妥洪岩[6](2016)在《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文中认为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 1758-1843),美国著名词典学家,早期美国英语教材编写和英语拼写改革的先驱,也是正式提出"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的第一人。现如今韦伯斯特的名字已经成为美国英语词典的代名词。然而,在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眼中,韦伯斯特的历史影响,远不止他主编的《美国英语词典》(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以下简称《词典》),还在于他编写的基础教育英语拼写书——《美国拼写书》(American Spelling Book,以下简称《拼写书》)。该拼写书的普及率在美国仅次于《圣经》。这部教材按照美国人的自然语言习惯对当时通行的英式英语的发音和拼写进行了系统改革。这是建立统一、纯净的美国语言体系的伟大尝试。《拼写书》是美国英语史上一部用于正音和正字的典范性著作,其在语音和拼写诸方面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前人对其虽有不少研究,但多局限于教材及其教育思想介绍,尚未出现专门探讨其正音、正字方面贡献的论著。有鉴于此,本文从《拼写书》的版本、内容、体例、语音标注、拼写改革等方面入手,采用文献考证、共时参证法、内部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其在正音、正字方面的具体内容,总结其在美国英语上的贡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目前国内外学界对韦伯斯特和《拼写书》的研究的现状,并提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和可能。第二章是对韦伯斯特的生平和其主要的语言类著作的归纳梳理。本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现有的相关历史文献材料考证韦伯斯特的生平经历,二是介绍韦氏主要的语言类著作,梳理出《拼写书》与其语言类著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对《拼写书》作全面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三章是《拼写书》的基本情况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版本的成书历程。首先,通过成书背景,出版概况考订,梳理出各个版本的源流关系及其校勘价值,为深入探讨《拼写书》提供了一份较为可靠的基础性资料。得出的结论是:1804年版《拼写书》最接近原本面貌,使用和传播范围最广。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对1804年版《拼写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进行归纳和介绍。第四章对韦伯斯特《拼写书》中的语音系统进行了描写和分析。第一部分探讨了《拼写书》中韦伯斯特注音方案的缘起。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韦伯斯特的注音方案是在对迪尔沃斯《新指南》注音体系的改造和对谢里丹语音数字标注法借鉴的基础上得来的。但是韦伯斯特无论在音节的划分还在数字标注方面都比前两者有了很大进步,具有简明清晰,容易掌握的特点。第二部分重点描写和分析了韦伯斯特《拼写书》中的元音系统、辅音系统和重音标注规则。其中元音16个,辅音23个,多音节单词分主次重音。在与国际音标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韦伯斯特的元音系统中,长音、短音、双元音相对齐全,相当接近当今英语的元音发音系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示出了韦伯斯特语音系统的细致与严谨;韦伯斯特的辅音系统在辅音划分方面虽然不够精细,但是基本吻合当今英语辅音分类的方法,表现出韦伯斯特较强的语音分类意识。特别是,韦伯斯特在辅音系统中标注的/M/的发音,和辅音/r/发音在元音之后不能省略的规则和现在的美国英语发音规则完全一致;韦伯斯特在多音节单词中标注了主重音和次重音,以便清晰地区别不同音节的发音。这种标注模式对当代美国英语中多音节单词主次重音标注模式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五章《拼写书》的正字法研究。本章的第一部分讨论了 18世纪英国和美国正字学家对韦伯斯特正字法的影响。韦伯斯特在约翰逊和富兰克林这些前辈们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对英语拼写进行了改革,而绝不是"模仿"前人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第二部分中,重点论述了《拼写书》的词汇来源和正字法规则。研究发现韦伯斯特的正字法改革体现了保守性,渐进性的特点。最后一部分是韦伯斯特正字法改革方案与其他不同历史时期英美两国较为有影响的拼写改革方案的对比。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符号标注拼写改革方案、扩充字母拼写改革方案、二合字母拼写改革方案虽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相较于韦伯斯特的正字法改革方案缺乏统一性,经济性和可接受性。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了韦伯斯特及其《拼写书》在美国英语史上的地位及历史贡献,指出《拼写书》统一了语音、确立了美式拼法,无论是在语音标注还在正字法改革方面都对美国英语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客观评价了《拼写书》的不足。最后指出了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李凤杰[7](2010)在《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目的是根据韵律结构层次理论和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界定探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在汉语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依据Selkirk(1986)基于末端理论特殊讨论汉语韵律词和音系短语的界定,并分析音步和黏附组在汉语中的地位。在不同的语言中韵律词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形态句法词。在回答这一点时,我声称把Selkirk(1986)音系作用域的基于末端理论延伸到单词内,支持Cohn(1989)和Rice(1992)的观点。并提出汉语韵律词形成的参数,这些参数被词汇范畴的词汇vs.后词汇的左边界处理。从汉语特定的情况看汉语词内部的音系作用域也是可预测的。为了得出汉语音系短语,我采纳Selkirk(1986)的参数词汇范畴最大投射的左边界。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有可选择性的短语划分与基于末端的参数得出的短语不一致,我提出音系短语的重构——这取决于韵律成分的复杂性、话语速度和暂停。音步在重音语言里反映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交替出现的节奏关系,而对于汉语这样的声调语言来说,重音不是突出的特征,由于重音和音步是共存的,有重音才有音步,有音步一定表示该语言有重音。从这个角度看,音步在汉语韵律结构层次中是不突显的。粘附组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有争议,Hayes(1989b)认为粘附组这个层次是由于单音节的功能词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附属到名词、动词、形容词上才形成。粘附组被定义为一个实词加上同一句法成分内单音节的语法词。根据各个语言不同的情况,粘附组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中不一定位于韵律词和音系短语之间,这样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上粘附组的位置无法确定;另外,黏附词在汉语中附属到实词上构成后词汇层面的韵律词。所以粘附组在汉语韵律结构层次中也没有相应的地位。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下列六点:1)汉语韵律结构层次的分析对韵律结构层次理论(Selkirk 1978,1984; Nespor and Vogel 1986; Hayes 1989b)给出支持性的论据;2)在本篇论文中提出的韵律词构成参数——汉语韵律词是根据词汇中心语的左边界界定的——解释了汉语中形态结构和音系结构的不对称。这是第一次从韵律音系学的角度对汉语韵律词进行界定;3)本论文也支持了假说音系结构独立于句法结构,汉语音系短语是根据词汇中心语最大投射的左边界界定的。这也是第一次从韵律音系学的角度对汉语音系短语进行界定;4)关于音步的地位分析结束了汉语学界长期以来关于音步“左中心”还是“右中心”的争论,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重音不是突出特征,音步在汉语中是不突显的;5)黏附组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虚词只是附属在实词上在后词汇层面构成韵律词;6)在语调短语中上声变调首先在韵律词内发生,然后循环应用到音系短语中,最后在语调短语层面同时应用,这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
张伶俐[8](2012)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它不再是本族语者的专利,作为国际语言,它是理解、交流以及表达不同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作为世界英语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可理解性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理解性的概念于1950年由Cartford首次提出,将其区别于“言语的有效性”。Smith和Nelson将其定义为“对说话人说话意图信息的理解”,并进一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能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和可领会性(interpretability)。可理解性在本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定义包括可理解性和能理解性两个层面。不少学者对世界英语各变体的可理解性进行了研究,如美国英语、印度英语、日本英语、尼日利亚英语、东南亚英语、新加坡英语等等。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既有文献只涉及到香港英语的可理解性研究;多数研究仅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口音进行研究,成果仅局限于某一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对中国英语口音的共性特征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多为定性研究,较为缺乏实证性和科学性。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针对中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而关于在大学生中占很大比重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研究却鲜见于文献。本研究结合英语作为国际语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研究置于全球化的情境中,通过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因素,并对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建议。本研究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水平和特点如何?2)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元音和辅音音素是什么?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地质大学32名二年级学生(16男16女)。他们来自我国七大方言区,即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17个不同专业。他们参加了一次语音测试并录音。语音测试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含44个音标的单词的朗读、短文《北风和太阳》的朗读以及即兴演讲《一次难忘的经历》。录音文件分别由来自全球各地19个国家的32名(16男16女)受教育者进行转写,其中11名来自内圈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南)、11名来自外圈国家(苏丹、博茨瓦纳、塞拉利昂、津巴布韦、多米尼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10名来自扩展圈国家(德国、日本、泰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越南等)。听话者完成四个任务,即对录音文件进行逐字转写,对说话者的可理解性进行评分(1-9),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中国英语口音的特点以及用200词左右表述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我们将听话者的转写稿与说话者的录音原稿进行对比分析,出现不一致的地方被认为是可理解性失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总体可理解性水平为5.6分(总分为9分),虽然带有中国口音,但总体上是可理解的,基本上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用来形容中国口音特点的高频形容词为不清楚、口音重、省音、语速快、犹豫、停顿多等等。(2)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音素是:单元音的音长,如/r/与/i:/以及/(?)/与/(?)/的混淆;单元音的音质,如/e/与/(?)/的混淆、/(?)/与/(?)/的混淆、/a:/与/(?)/的混淆、/(?)/与/(?)/的混淆;双元音与单元音的混淆,如/eI/与/e//(?)//i:/的混淆、/ar/与/(?)/的混淆、/(?)/与/(?)//(?)/的混淆等等。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辅音音素是:辅音间的混淆,如鼻辅音/m//n//η/的混淆、清辅音与浊辅音的混淆、/θ//(?)/与/s//z/和/t//d/之间的混淆、/I/与/r/的混淆、/v/与/w/的混淆、/1/与/n/的混淆、/r/与/w/的混淆、/(?)//d(?)/与/tr//dr/的混淆、/(?)/与/u://(?)/的混淆;词尾辅音的省略、词尾辅音的增音、词尾辅音的混淆;辅音群的省音以及辅音群之间增发元音等问题。此外,中国大学生连续话语中过多地停顿、平调、语速过快以及语法错误也是影响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3)影响我国各大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元音和辅音音素除了一些共性的特点之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问题。世界英语的发展呼吁英语教学范式的转变,可理解性无疑是我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持有多元标准观,以可理解性而不是母语者口音作为语音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全球英语”意识,了解外国口音不等同于不可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国英语口音的自信心。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可理解性的共性特征、各方言区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每位学生的具体发音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堂教学重点集中在共性的核心的语音问题,而个性的非核心的语音问题则在网络化自主学习中解决。最后,我们建议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增设可理解性指标,更多地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和流利性。
韦晓保[9](2017)在《语音和韵律意识在汉语儿童英语单词拼写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79名汉语儿童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了英语语音意识与韵律意识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英语单词拼写中的作用。结论显示,在控制了非言语智力因素的影响后,语音意识中的音位和音节操作均能显著地独立解释汉语儿童英语单词的拼写;韵律意识对语音意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且还通过后者的中介对英语单词拼写产生影响。结论证实了Ziegler&Goswami(2005)提出的微粒理论,即较大单元的音节意识和较小单元的音位意识是汉语儿童英语早期拼写能力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结论给予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应注重培养儿童的韵律意识,特别是利用重音意识提升其音节加工水平以及音节中的音位识别能力,进而促进其拼写能力的发展。
尹敏敏[10](2020)在《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评估指标的构建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常常会引起各种类型的神经性言语障碍(dysarthria),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沟通交流质量。神经性言语障碍在言语产生的呼吸、发声、共鸣、构音或韵律方面所需要运动的力量、速度、范围/幅度、稳定性或准确性均会出现异常。其中韵律异常在各种语言、各种类型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中都有记录。明确并利用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韵律控制能力,可能会改善其沟通的效率。有效的评估是训练的起点,言语韵律评估需要结合使用主观和客观的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主观评估为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评估提供了框架,再通过客观量化的方法进行精准分析,构建了神经性言语障碍主、客观评估指标;另外依据此进行了神经性言语障碍的言语韵律特征分析,提出了干预策略,并验证了其有效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主观评估量表的编制为提取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主观评估指标,编制了言语韵律功能主观评估量表。本研究首先根据国际常用的开发量表的原则,并结合汉语普通话的特征,编制了言语韵律评估的评估材料,确定了节奏、重音、语调和整体韵律印象作为言语韵律评估的四个维度,并进一步制定了22道题目作为具体评估内容,初步完成了《言语韵律功能评估量表》。其次,以40名神经性言语障碍和10名正常成人为被试进行了量表的信效度验证,结果显示:内容效度CVI值为0.96,评分者一致性均为90%以上,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r均在0.90以上。最后以140名20-90岁正常成年人作为被试,将其言语韵律评估原始分进行ICF限制值的转化来明确言语韵律碍的损伤程度,建立了言语韵律功能的参考标准,完成了言语韵律量表的标准化。该量表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针对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能够广泛、快速和全面地评估言语韵律异常。第二部分基于主观评估的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客观声学参数提取通过三个步骤完成了言语韵律客观声学参数的提取。第一,以27名痉挛型言语障碍患者和34名运动不及型言语障碍患者为被试,应用言语韵律主观评估量表,分别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成人相比较,研究了神经性言语障碍常见类型言语韵律的主观特征及并进行了错误分析。痉挛型言语障碍在主观韵律各个维度的损伤较为明显,运动不及型言语障碍在节奏和语调的韵律损伤较为突出,且错误走向也有所不同;第二,通过参考国内外言语韵律声学参数的研究并结合汉语普通话语系的特点,对节奏、重音和语调类言语韵律声学参数进行筛选,再以30名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和15名正常成人为被试,将筛选的客观参数与主观韵律评估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保留与主观韵律评估高度相关的声学参数;第三,通过15名痉挛型言语障碍患者和15名运动不及型言语障碍患者分别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进行言语韵律声学参数的比较研究来提取敏感参数。针对痉挛型言语障碍患者提取了以下参数:非自然停顿次数、平均音节时长等4个参数鉴别节奏异常;焦点重音的平均基频、持续时长等3个参数用来鉴别重音异常;整句的言语基频、整句基频斜率K等3个参数鉴别语调的异常。针对运动不及言语障碍患者提取了以下参数:非自然停顿次数鉴别节奏异常;整句基频斜率K和边界调基频斜率K鉴别语调的异常。此部分在主观评估的基础上,对神经性言语障碍客观声学参数进行了提取,不但可以精准的评估患者的言语韵律损伤,还可以在干预训练过程中监控患者的康复效果。第三部分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言语韵律功能干预策略研究首先探讨了有无节奏的提示对节奏声学参数的影响,前、中、后位置的不同对重音声学参数的影响和四个声调对语调声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痉挛型和运动不及型言语障碍患者的节奏、重音和语调会受到提示、位置和声调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韵律干预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上影响因素来确定训练形式和顺序。另外,还需结合研究一和研究二所获得的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主客观韵律特征,为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制定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言语韵律康复策略。最后通过两名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单一被试研究,采用研究一和研究二所构建的主客观评估指标来验证康复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的创新点及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于:(1)编制了一套适合汉语普通话的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言语韵律主观评估工具。(2)提取了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主观和客观的评估指标,对后续神经性言语障碍韵律的临床诊断、评估和监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3)利用主、客观评估指标,分析了不同类型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的特征,丰富了我国言语韵律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4)探讨了影响韵律表达的主要因素,为后续神经性言语障碍韵律的临床康复训练提供参考。(5)设计了符合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言语韵律特征的干预策略,为临床康复师等相关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二、英语单词的重音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单词的重音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生英语单词重音位移现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研究回顾 |
三、 研究设计 |
1.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2. 研究问题 |
四、 结果与分析 |
1. 单词重音位移倾向 |
1) 重音位移频次统计及总体倾向 |
2) 单词重音位移倾向描述 |
2. 单词重音位移的原因 |
1) 英汉语音体系的差异 |
2) 英语词重音规律 |
3. COLSEC中单词重音位移错误分析 |
五、 结论 |
(2)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公式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四节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 |
第五节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一部分 理论陈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节奏 |
一、节奏的定义 |
二、语言按节奏的分类 |
三、中国人在习得英语时节奏的难点 |
四、前人的节奏研究 |
五、中国人英语节奏模式的假设 |
第二节 重音 |
一、重音的定义 |
二、重音的分类 |
三、重音的声学征兆 |
四、重音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停顿 |
一、停顿的定义 |
二、前人对停顿的研究 |
三、中国学生停顿的误区 |
第四节 时长 |
第三章 中、英文节奏对比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一节 中、英文节奏的比较 |
第二节 英语的节奏 |
一、词重音 |
二、句重音 |
三、停顿 |
第三节 汉语的节奏 |
第四节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节奏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
第五节 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六节 汉、英语节奏对比总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试验——中国式英语节奏模式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一、本研究语料库的简介 |
二、语音室的录音设备 |
三、发音人的法律规范 |
四、数据的测量与处理 |
五、本研究所用语料的选取 |
六、发音人的介绍 |
第三节 语料的标注 |
第四节 对发音人的评分 |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语调短语、中间短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二节 边界一致性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三节 时长、语速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四节 音高与英语节奏的关系 |
第五节 节奏群的比较 |
第六节 中国发音人的英语问题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七章 余论-遗憾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初中生英语重音错误分析 ——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英语重音定义 |
3.2 英语词重音规则 |
3.2.1 双音节单词重音规则 |
3.2.2 多音节单词重音规则 |
3.2.3 带特殊词缀单词重音规则 |
3.2.4 复合词重音分布规则 |
3.2.5 同形异义词重音规则 |
3.3 英语句重音指派规则 |
3.4 英汉重音对比 |
3.5 二语习得理论 |
3.5.1 母语迁移 |
3.5.2 对比分析 |
3.5.3 错误分析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设计 |
4.2.1 数据采集 |
4.2.2 研究对象 |
4.2.3 测试材料 |
4.2.4 实施过程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重音笔试结果分析 |
5.2 重音录音材料分析 |
5.3 词重音研究结果讨论 |
5.3.1 多音节单词重音 |
5.3.2 带特殊词缀单词重音 |
5.3.3 复合词重音 |
5.3.4 同形异义词重音 |
5.4 句重音研究结果讨论 |
5.4.1 常规句重音 |
5.4.2 功能性位移句重音 |
5.4.3 句中音节平均时长评估 |
第6章 结论 |
6.1 初中生英语重音习得现状总结 |
6.1.1 重音后置 |
6.1.2 习惯性重读 |
6.1.3 音节时长趋同 |
6.1.4 元音强弱混淆 |
6.2 英语重音教学对策 |
6.2.1 加强教师的重音理论 |
6.2.2 增强学生的重音意识 |
6.2.3 培养学生的英语节奏 |
6.2.4 提高学生的重音感知 |
6.2.5 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笔试材料 |
附录B 录音材料 |
附录C 调查问卷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国口音研究 ——以听者对口音的感知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国内外二语语音习得研究概况 |
1.1.3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国口音分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术语界定 |
2.1.1 口音 |
2.1.2 感知 |
2.2 言语感知的生理基础 |
2.3 言语感知模型 |
2.3.1 自下而上的感知模型 |
2.3.2 交互式的感知模型 |
2.4 口音感知与二语语音习得 |
2.4.1 错误分析 |
2.4.2 语言迁移 |
2.4.3 语音范畴感知模型 |
2.4.4 感知语法 |
2.5 口音感知研究回顾 |
2.5.1 口音程度的影响因素 |
2.5.2 口音感知的研究方法 |
2.5.3 国内外口音感知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口音感知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3.2 研究受试 |
3.2.1 英美教师组 |
3.2.2 英美学生组 |
3.2.3 中国教师组 |
3.2.4 中国学生组 |
3.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3.3.1 感知语料 |
3.3.2 语音处理和分析工具 |
3.3.3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
3.4 先导研究与正式研究 |
3.4.1 先导研究 |
3.4.2 正式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音要素对听者感知口音的影响 |
4.1 感知语料中的发音和语调错误 |
4.1.1 感知语料中的发音错误 |
4.1.2 感知语料中的语调错误 |
4.2 发音和语调在听者口音感知中的作用 |
4.2.1 发音和语调在口音感知中作用的整体分析 |
4.2.2 发音和语调在各组听者口音感知中作用的分析 |
4.2.3 发音和语调对各种句式中口音感知作用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听者的自身因素对其感知口音的影响 |
5.1 听者的母语在口音感知中的作用 |
5.1.1 母语在口音感知中作用的整体分析 |
5.1.2 母语对各种句式中口音感知作用的分析 |
5.1.3 母语对英语原声口音感知作用的分析 |
5.1.4 母语在口音感知中作用的讨论 |
5.2 听者的教学经验在口音感知中的作用 |
5.2.1 教学经验在口音感知中作用的整体分析 |
5.2.2 教学经验对各种句式中口音感知作用的分析 |
5.2.3 教学经验对英语原声口音感知作用的分析 |
5.2.4 教学经验在口音感知中作用的讨论 |
5.3 听者的性别在口音感知中的作用 |
5.3.1 性别在口音感知中作用的整体分析 |
5.3.2 性别对各种句式中口音感知作用的分析 |
5.3.3 性别对英语原声口音感知作用的分析 |
5.3.4 性别在口音感知中作用的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听者感知口音的认知方式及对口音的语言态度 |
6.1 听者感知口音的认知方式 |
6.1.1 口音感知认知方式 |
6.1.2 听者感知口音的语音范畴认知解释 |
6.2 听者对口音程度判断的标准 |
6.2.1 音段音位优先 |
6.2.2 超音段音位优先 |
6.2.3 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并重 |
6.2.4 言语可理解度 |
6.3 听者对口音的语言态度 |
6.3.1 听者对浓重口音的语言态度 |
6.3.2 英美本族语者对口音的语言态度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内容回顾 |
7.2 本研究的启示 |
7.2.1 对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启示 |
7.2.2 对语音教学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7.4 本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口音感知实验调查问卷 |
附录 2 口音感知实验中的朗读材料 |
附录 3 各组听者对五种语音形式评分的平均值 |
附录 4 各组听者对五种语音形式口音感知判断所需反应时的平均值 |
(5)高中生英语重音发音错误分析与教学对策 ——以赣州市第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EFL学习者英语重音习得现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英汉重音比较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英语词重音规则 |
3.1.1 多音节单词重音规则 |
3.1.2 带特殊词缀单词重音规则 |
3.1.3 复合词重音分布规则 |
3.1.4 同形异义词重音规则 |
3.2 英语句重音指派规则 |
3.3 英语重音的功能性位移规则 |
3.4 二语习得理论 |
3.4.1 母语迁移 |
3.4.2 注意假说 |
3.4.3 对比分析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材料 |
4.2.4 研究实施过程 |
4.3 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重音笔试结果分析 |
5.2 重音录音材料分析 |
5.3 单词重音研究结果讨论 |
5.3.1 多音节单词重音 |
5.3.2 带特殊词缀单词重音 |
5.3.3 复合词重音 |
5.3.4 同形异义词重音 |
5.4 句重音研究结果讨论 |
5.4.1.常规句重音 |
5.4.2 功能性位移句重音 |
5.4.3 句中音节平均时长评估 |
第6章 结论 |
6.1 重音现状研究总结 |
6.1.1 重音后置 |
6.1.2 习惯性重读 |
6.1.3 音节时长趋同 |
6.1.4 元音强弱混淆 |
6.2 英语重音教学启示 |
6.2.1 完善教师重音知识,创造有效输入环境 |
6.2.2 明晰英汉重音差别,增强重音意识 |
6.2.3 英语歌曲趣味教学,培养节奏语感 |
6.2.4 利用可视化教具,提高重音感知度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笔试材料 |
附录2 录音材料 |
致谢 |
(6)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3 韦伯斯特《拼写书》的研究综述 |
1.3.1 有关诺亚·韦伯斯特的传记类作品 |
1.3.2 有关《拼写书》的研究 |
1.3.2.1 美国阅读教材史的研究 |
1.3.2.2 有关《拼写书》语音的研究 |
1.3.2.3 有关《拼写书》正字法的研究 |
1.3.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韦伯斯特生平及其主要的语言类著作 |
2.1 韦伯斯特生平概述 |
2.1.1 儿童时光 |
2.1.2 求学之路 |
2.1.3 教师生涯 |
2.1.4 词典之父 |
2.1.5 其他成就 |
2.2 韦伯斯特主要的语言类著作 |
2.2.1 《英语语法教程》 |
2.2.2 《英语语言论文集》 |
2.2.3 《简明英语词典》 |
2.2.4 《美国英语词典》 |
2.3 小结 |
第三章 韦伯斯特《拼写书》考略 |
3.1 《拼写书》的成书背景 |
3.1.1 国家的独立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
3.1.2 美国两大思想运动下民族语言形成 |
3.1.3 建国初期本土拼写教材的不足 |
3.2 《拼写书》的出版概述 |
3.2.1 始创期(1783—1787):《英语语法教程Ⅰ》 |
3.2.2 完善期(1787-1804):《美国拼写书》 |
3.2.3 改版期(1829—1843):《基础拼写书》 |
3.3 《美国拼写书》(1804版) |
3.3.1 主要内容 |
3.3.2 编写体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拼写书》的语音研究 |
4.1 《拼写书》中韦伯斯特注音方案的缘起 |
4.1.1 《新英语指南》基础上的改造 |
4.1.2 托马斯·谢里丹注音方法的影响 |
4.2 《拼写书》语音系统研究 |
4.2.1 《拼写书》元音系统分析 |
4.2.1.1 《拼写书》的元音及其拟音 |
4.2.1.2 《拼写书》元音系统的特点 |
4.2.2 《拼写书》辅音系统分析 |
4.2.2.1 《拼写书》辅音发音考察 |
4.2.2.2 《拼写书》辅音系统的特点 |
4.2.3 《拼写书》单词重音标注 |
4.2.3.1 双音节单词的重音标注 |
4.2.3.2 多音节单词的重音标注 |
4.3 小结 |
第五章 《拼写书》正字法研究 |
5.1 18世纪英国和美国正字学家对韦伯斯特的影响 |
5.1.1 塞缪·约翰逊的正字法 |
5.1.2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正字法改革 |
5.2 诺亚·韦伯斯特《拼写书》正字法分析 |
5.2.1 《拼写书》的词汇来源 |
5.2.2 《拼写书》正字法分析 |
5.3 韦伯斯特正字法规则与其他早期拼写改革方案的比较 |
5.3.1 符号标注拼写改革方案 |
5.3.2 扩充字母拼写改革方案 |
5.3.3 二合字母拼写改革方案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研究主要的结论 |
6.1.1 韦伯斯特在美国英语史上的地位 |
6.1.2 《拼写书》对美国英语历史贡献 |
6.1.2.1 推动了美国英语发音和拼写的的规范化 |
6.1.2.2 展现了美国英国语音演变的轨迹 |
6.1.2.3 建立了美国英语发音注音体系 |
6.1.2.4 指明了美国英语正字法改革的主流方向 |
6.1.3 《拼写书》的不足 |
6.1.3.1 语音描写较为模糊,准确性不够 |
6.1.3.2 正字法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类推性 |
6.2 本项研究的局限和有待深入的方面 |
附录一 韦伯斯特及其处时代美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 韦伯斯特几部主要版本《拼写书》的封面和部分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介绍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韵律 |
第二节 韵律结构层次的性质 |
2.2.1 韵素 |
2.2.2 音节 |
2.2.3 音步 |
2.2.4 韵律词 |
2.2.5 黏附组 |
2.2.6 音系短语 |
2.2.7 语调短语 |
2.2.8 话语 |
第三节 韵律结构和形态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
2.3.1 句法和音系之间存在大体的一致性 |
2.3.2 句法和韵律结构之间又有一定的差别 |
第四节 基于关系假说和基于末端假说 |
第三章 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第一节 介绍 |
3.1.1 韵律结构层次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研究现状 |
3.1.3 英语音系学 |
3.1.4 本章目的 |
第二节 基于响度的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3.2.1 韵素 |
3.2.2 音节 |
3.2.3 音步 |
3.2.4 结论 |
第三节 基于形态句法的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3.3.1 韵律词 |
3.3.2 黏附组 |
3.3.3 音系短语 |
3.3.4 结论 |
第四节 基于焦点的英语韵律结构层次 |
3.4.1 语调短语 |
3.4.2 话语 |
3.4.3 结论 |
第五节 总论 |
第四章 汉语韵律结构层次 |
第一节 汉语韵律结构层次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汉语音系学 |
4.2.1 音系学——连读变调 |
4.2.2 速度 |
4.2.3 同时应用 |
4.2.4 循环应用 |
4.2.5 韵律循环的起始域 |
4.2.6 词重音的不相关性 |
4.2.7 静止拍 |
4.2.8 词语自主律 |
4.2.9 普通话音高扩展 |
4.2.10 普通话重音和声调的关系 |
第三节 汉语韵律结构层次分析 |
43.1 韵素 |
4.3.2 音节 |
4.3.3 音步 |
4.3.4 韵律词 |
4.3.5 黏附组 |
4.3.6 音系短语 |
4.3.7 语调短语 |
4.3.8 话语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汉英韵律结构层次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相同点 |
5.1.1 音节 |
5.1.2 韵律词 |
5.1.3 音系短语 |
5.1.4 语调短语 |
5.1.5 话语 |
第二节 汉英语韵律结构层次的不同点 |
5.2.1 韵素 |
5.2.2 音步 |
第三节 黏附组的地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8)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3.1 本研究的目标 |
1.3.2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
1.3.3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世界英语理论及其发展 |
2.1.1 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世界英语变体 |
2.1.2 模糊变体间界限的世界英语模式 |
2.1.3 以英语水平为核心的世界英语模式 |
2.2 相关术语及概念 |
2.3 世界英语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
2.3.1 现行二语习得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 |
2.3.2 新旧两种研究范式的对比 |
2.3.3 世界英语与标准 |
2.3.4 世界英语框架下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
第三章 世界英语变体口音的可理解性研究综述 |
3.1 世界英语变体口音特点研究 |
3.1.1 内圈国家英语变体口音研究综述 |
3.1.2 外圈和扩展圈国家英语变体口音研究 |
3.1.3 中国英语变体口音研究综述 |
3.2 可理解性研究综述 |
3.2.1 可理解性概念研究 |
3.2.2 可理解性的测量方法 |
3.2.3 影响可理解性的变量研究 |
3.2.4 世界英语可理解性的实证研究 |
3.2.5 可理解性与英语语音教学 |
3.2.6 可理解性的概括性研究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2.1 说话者 |
4.2.2 听话者 |
4.3 研究工具 |
4.3.1 测试 |
4.3.2 问卷调查 |
4.3.3 可理解性评分 |
4.4 研究设计 |
4.4.1 先导研究 |
4.4.2 分析方法 |
4.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总体水平和特点 |
5.1.1 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总体水平分析 |
5.1.2 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特点分析 |
5.2 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主要问题 |
5.2.1 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问题分析 |
5.2.2 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超音素问题分析 |
5.2.3 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其他问题分析 |
5.3 影响我国各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分析 |
5.3.1 影响我国各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分析 |
5.3.2 影响我国各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的音素的共性和个性特点 |
第六章 对中国高校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
6.1 大学英语语音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6.2 英语作为国际语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 |
6.2.1 大学英语语音的教学目标是可理解性 |
6.2.2 以可理解性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
6.2.3 可理解性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 |
6.3 对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师发展的启示 |
6.3.1 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地位及自信心的提高 |
6.3.2 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7.2.1 理论贡献与创新 |
7.2.2 实践意义及创新 |
7.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7.4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语音和韵律意识在汉语儿童英语单词拼写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研究工具 |
3. 结果 |
3.1 语音和韵律意识对英语单词拼写的预测作用分析 |
3.2 韵律意识对语音意识的预测作用分析 |
3.3 韵律意识对英语单词拼写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影响路径 |
4. 讨论 |
4.1 语音意识在汉语儿童英语单词拼写中的作用 |
4.2 韵律意识与语音意识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汉语儿童英语单词拼写中的作用 |
5. 结语 |
(10)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评估指标的构建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思路 |
第一节 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神经性言语障碍的简介 |
三、言语韵律在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评估与干预相关研究 |
一、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评估相关研究 |
二、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功能干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及框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主观评估量表的编制 |
第一节 言语韵律功能评估框架的构建及内容 |
一、评估材料的编制 |
二、评估工具的编制 |
三、评估内容的形成 |
四、结果及讨论 |
第二节 言语韵律功能主观评估工具的信效度验证 |
一、研究方法 |
二、评估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三、结果及讨论 |
第三节 言语韵律功能评估工具参考标准的建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章 基于主观评估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客观声学参数的提取 |
第一节 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言语韵律的主观特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主客观评估的相关性研究 |
一、言语韵律声学参数的筛选 |
二、研究目的与假设 |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 |
四、研究结果 |
五、讨论 |
六、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三节 神经性言语障碍和正常人言语韵律声学参数比较研究 |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四章 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言语韵律功能干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提示对节奏声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句子位置对重音声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三节 声调对语调声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四节 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功能干预策略的设计 |
一、言语韵律功能干预策略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二、言语韵律功能干预策略制定的原则 |
三、康复策略的制定 |
第五节 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功能干预策略的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案例一研究结果 |
四、案例二研究结果 |
五、讨论 |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英语单词的重音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生英语单词重音位移现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高琳,邓耀臣. 外语界, 2009(03)
- [2]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 朱麟.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3]初中生英语重音错误分析 ——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例[D]. 杨秋芸.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国口音研究 ——以听者对口音的感知为视角[D]. 李景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5]高中生英语重音发音错误分析与教学对策 ——以赣州市第三中学为例[D]. 刘珏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6]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D]. 妥洪岩.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 李凤杰. 南开大学, 2010(07)
- [8]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国际可理解性研究[D]. 张伶俐.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9]语音和韵律意识在汉语儿童英语单词拼写中的作用[J]. 韦晓保.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4)
- [10]神经性言语障碍言语韵律评估指标的构建及干预研究[D]. 尹敏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