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战初期鲁西北新闻出版事业的崛兴及启迪(论文文献综述)
李胜超[1](2021)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宗教统战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昕[2](2021)在《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
张杞茗[3](2021)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根据地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这种相对稳定的根据地环境中,小学教育事业得以发展。小学音乐活动在教育政策、文艺政策的指导下逐渐丰富,对当时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大致可以分为课堂音乐教学活动、课外文娱活动和课外音乐宣教活动。课堂音乐教学活动方面,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均开设有音乐课,为适应抗战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教授抗战歌曲与生产歌曲,音乐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为开展音乐教学,根据地编写小学音乐教材,《小学生唱游集》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音乐教材内容体现了音乐与游戏结合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文娱活动是小学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学生团体如学生会、俱乐部、民革室等组织开展,主要形式包括歌咏、秧歌、戏剧等。小学经常组织歌咏比赛、音乐检阅等音乐竞赛活动,并在节日、纪念日举行庆祝与纪念活动,在课余时间开展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音乐宣教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乐宣传活动,二是社会音乐教育活动。音乐宣传活动主要包括小学组织的宣传抗战音乐活动、宣传生产音乐活动和宣传拥军音乐活动,运用各种音乐形式进行宣传。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小学师生在社会教育组织中开展的音乐活动,小学教师在冬学中教授唱歌、秧歌,领导农村剧团,在夜校、民众学校中教授音乐,小先生教授校外儿童、家长识字与唱歌,吸引校外儿童入学。抗日民主根据地重视小学音乐师资培养、重视小学学生干部培养、注重小学学生音乐团体建设、重视小学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这些经验对当下小学音乐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提出配备小学音乐教师,加强音乐教师培训;强调发挥学生组织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小学音乐团体建设,发挥音乐特长生的骨干作用;将课外音乐活动纳入小学学业要求,这些做法传承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音乐教育的宝贵经验。
张希[4](2020)在《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水利政策影响下的社会史考察。选取经历运河停漕这一历史事件后的鲁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一个具有与众不同背景的区域,为探索考察社会的经济变迁、文化生活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内容,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和开放的研究平台。通过将运河放置在社会发展的脉络中进行审视,利用视角转换、脉络梳理和史料挖掘,多方面考察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运河停漕折射出的鲁西区域社会发展景象,探究山东运河区域社会与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相吻合的共有时代趋势,以及在运河兴衰影响作用下呈现出的独特变迁过程。试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填充运河停漕与区域社会研究的学术体系,以及探究由此形成的区域社会独特的历史发展路径。本文分为七章,加上绪论与结语共分九个部分,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篇,同时又与其他章节存在逻辑关系,共同构成了整篇论文的主体。绪论部分主要是学术史回顾,对此前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探讨,同时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范围和写作方法进行说明与介绍。第一章,将鲁西社会经济的变迁置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导致漕粮河运结束的内外部要素,从多角度立体透视和分析运河停漕的动议及实施过程。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运河停漕前后,为应对运河停漕这一宏大国家政策的时代转折,从中央到地方的水利管理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第三章,通过地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了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以及山东运河工程局围绕地方实际展开的水利治理活动,肯定现代科学技术为水利事业带来的崭新理念。第四章,通过剖析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之间的关系,将水利纠纷放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展示村际、县际、省际相邻利害关系群体之间的博弈,对环境变迁、资源整合、民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对解决水利纠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主要叙述了在自然灾害及兵匪变乱因素的影响下,当社会平衡被打破之后,对鲁西民众的社会心理和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第六章,在新式交通工具兴起的背景下,对运河停漕、航运发展、铁路开通、公路兴筑后的区域社会做出分析,希望以此勾勒出乡村与城市、中心与边缘、鲁西地区与其他地区各层次的动态轨迹,探索鲁西地区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实施路径。第七章,通过士绅活动、民众生活、风俗改良等作为切入点,梳理鲁西地方社会治理中传统与现代并行的应对举措,其中既有政府行政的强制力量,也有士绅民众的自觉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民众信仰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
袁博[5](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提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王鹏飞[6](2020)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一块最大的根据地,根据地坚持对日作战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文化事业,发挥了文化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凝聚了根据地的抗战力量,为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巩固和扩大了抗战文化阵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文化奴役中国的企图。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向当地军民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政治主张,而且为抗战力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展马列主义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引领,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文化意识;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动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发展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上,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创建干部院校和发展中小学教育,培养了根据地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各类报纸、期刊的政治教育功能,指导军民抗战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还大力开展文艺宣传工作,创作抗战歌曲和文学美术作品以及成立剧团为抗日军民提供精神鼓舞。经过当地军民团结一心的努力,根据地抗战文艺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建设,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民族意识,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而且还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传播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更是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对于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依然具有现实启示,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武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建设肩负着时代发展的使命,更需要紧密联系时代的主题;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求加强对抗战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马金萍[7](2020)在《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经历一个性别解放的过程,其中既有国人自身的权利诉求,又有西方女权思想的熏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战争视野下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联系更加密切,女性要求挣脱传统枷锁、获得平等自由,但同时必须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整个抗战时期,山东处于敌后,存在着中共、国民党以及日伪三种势力及其所控制的区域,同时三者之间又互相斗争与纠葛,正是在此环境下山东建成了抗战时期唯一一块以省命名的抗日根据地,这一切都包含了约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各种政权和势力,本着不同目的,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妇女政策,从而影响了她们方方面面的生活。近代以来,女性对于参政议政的呼声虽高,但山东女性却因礼法森严,相对沉寂。抗战全面爆发后,时代赋予女性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国共两党都加紧培训女性,建立妇女组织,帮助女性投入到山东抗日救亡的社会事业中。日伪当局也加紧把妇女纳入战时统治的轨道之中,建立伪妇女组织,维护其殖民统治。抗战全面爆发后,山东女性在中共、国民党的政策引导下进一步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参与社会生产,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自身的地位。但国统区的女性就业,随着国民党中央提倡“妇女回家”兼之山东国统区不断萎缩逐渐走向低潮。日伪政权虽然发动女性参与农业、工业生产,但其目的是将沦陷区女性纳入其殖民劳动力体系,进行剥削和压迫。近代以来,山东的女子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山东农村地区女性的文化素质依然低下,情况不容乐观,难以适应对敌斗争的需求。为此,中共针对妇女干部以及普通妇女群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国统区虽然处在战时恶劣的环境中,却也对女性教育极为重视,竭力恢复学校教育,培训女生家政能力等。日伪政权对山东本土妇女以及集中营的学生推行不同程度的奴化教育,以达到为日本培养“第二顺民”的目的。全面抗战初期,为使山东女性走出家庭,山东中共以及国民党都进行了婚姻自主改革以及新家庭建设,根据地、国统区的女性在婚姻、身体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是山东中共强推婚姻等政策,导致性别与革命的冲突不断,国民党受敌打击,国统区不管萎靡,妇女婚姻家庭政策也未得到很好地贯彻。日伪政权因惧怕沦陷区的女性外出参与社会活动发展成革命势力,故在女性婚姻、家庭方面大肆提倡封建道德礼教,宣扬将日本妇女作为榜样,抨击进步的婚恋观。通过考察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国统区以及日伪沦陷区的女性生活的变化,可知女性生活状态在各个地区虽有差别,但都困苦,女性在沦陷区还要受日伪以及日寇的迫害。另外亦可得知女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女性单向对国家尽责,国家也应该正视女性的诉求,赋予女性权利,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
任晓伟[8](2020)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开展了规模庞大、形式丰富多样的抗战宣传工作,抗战宣传成为党领导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宣传工作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近代以来山东饱受外敌侵略,人民心中存有深厚的反帝爱国情绪,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加深了人民群众的憎恶情绪,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发展及推行的各项政策为山东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都为党在山东开展抗战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宣传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为了最大程度的进行抗战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以宣传抗战为中心工作,通过散发抗战宣传品、发行抗战报纸、抗战期刊、出版革命书籍等新闻宣传,戏剧、歌咏、文学、曲艺等文艺宣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干部教育等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政治宣传、经济宣传、文化宣传、军事宣传,注重运用典型宣传,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及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宣传风格等宣传策略,揭发日本帝国主义的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阴谋,宣传减租减息和动员参加大生产运动,对敌开展政治攻势,促进了山东党组织的壮大与发展,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唤醒了民众参与抗战、服务抗战的民族意识,回击了日伪的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宣传工作为当今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坚持党对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宣传工作要服务于现实需要,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又为我们当下的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重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经验和启示为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李悝悝[9](2020)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社会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是领导阶级以提高国民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以及共同价值观为目的,在全社会开展的普遍的学制外的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教育事业,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社会教育成为启迪民智、动员民众联合抗战的重要手段。回溯历史,在全面抗战之前,中共在山东境内的处境举步维艰。1928年5月25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红军就正式建立,可直至1935年11月前山东省境内还未建立起一支正规红军,民众流离失所,山东共产党人甚至曾与中央失去长达两年多的联系。但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根据地约有3500万民众,30万人的军队,这些军民组成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团结歼敌60万人,占全国人民武装歼敌总数的三分之一,并成为解放战争的主力军。不言而喻,我党如何教育和动员群众,从无到有地创建发展革命根据地并领导抗战胜利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通过回顾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1945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缘由,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传统教化、近代思潮、党的传统和地域条件等方面勾勒出共产党人在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山东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落实中共中央新民主主义社会教育理论政策,突出强调“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要求通过社会教育构筑民众的“铜墙铁壁”。不仅如此,共产党人还根据山东的独特省情将新民主主义社会教育思想“在地化”,总结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山东战时国民教育思想”和“山东新文化运动”思想。纵向追溯,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事业由战前零散发展到九一八事变后的迷茫徘徊,到1936年的转危为安,再到1940年联合大会后的繁荣壮大,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分散到整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山东境内的共产党人围绕思想、政治、国防、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内容,以冬学运动为典型,以俱乐部为中心机构,还配合民校、夜校、读报组、群众剧团、民众教育馆以及具有山东特色的“庄户学”等共同构成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这使得社会教育事业得到了广大积极分子的支持拥护(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中间分子冷漠动摇和落后分子的抵抗反对)。经过不懈努力,根据地社会教育取得极大成效:民众提高了政治觉悟,丰富了文化生活,调动了抗日热情以及促进了妇女解放,等等。当然,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事业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具体执行中方向不够明确,忽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等不足。但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这些偏差,不断进行探索纠正。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在各种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更加凸显,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参与度不高,甚至存在相当严重的政治冷漠。加之国外少数敌对分子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形象进行大肆诋毁,许多民众开始对国家政策产生质疑,社会上往往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从抗战时期根据地社会教育成效来看:人才可以靠学校去培养,但民众的素质和民心的养成只靠学校教育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发展社会教育,提高学校以外民众的素质。教导民众如何正确辨识这些声音,正确抵制这些错误言论是一门学问,需要党进行科学有力的社会教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审视历史,我们能够正视现实与遥想未来。从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研究分析来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实施社会教育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由之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党是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守护者、扬弃者与发展者;理论联系实际,政策的“在地化”;社会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以更好为民谋利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宝贵的经验启示运用到新时代社会教育工作之中,将对我们破解新时代民众思想的问题和困境,为今天党彰显意识形态话语权,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也会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从而推动实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孙路尧[10](2019)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抗日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作为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重要力量,知识分子秉承传统中国读书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强烈影响下,积极投入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地知识分子既有知识分子的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下,抗战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坚实的力量。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理论认知、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政策的特点展开分析。正确科学的知识分子政策,是根据地知识分子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第二章考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政治领域中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知识分子的大量入党、参军参干使得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知识化”;二是知识分子通过参与根据地的创建、参政议政、参加政治宣传,深度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第三章考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主要从工业建设和农业建设两个方面展开:工业建设从工业企业的发展、工业技术的革新、工业人才的培养三个层面展开;农业建设从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考察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热情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积极进行大众文艺创作、促进科技卫生事业发展,是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中的突出表现。第五章是评价与启示,反思了本研究的当代价值,重点突出知识分子自我意识与家国情怀的交融。在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根据地知识分子的表现令人瞩目。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将个人的历史遭遇、人格特质与民族担当融于一体,不计个人荣辱成败,坚守人类文明的成果,并结合时代需要,将自身塑造成民族认同感十分强烈的特殊群体。探究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揭示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抗战期间发挥的历史作用,可以为当代知识分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提供一个历史的参照。
二、抗战初期鲁西北新闻出版事业的崛兴及启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战初期鲁西北新闻出版事业的崛兴及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3)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历史条件、史料来源与活动形式 |
第一节 音乐活动开展的历史条件 |
一、相对稳定的根据地环境 |
二、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第二节 音乐活动研究的史料来源 |
一、档案文件 |
二、报刊 |
三、文集、回忆录、年谱 |
四、书信、日记 |
第三节 音乐活动的形式与制度规范 |
一、音乐活动的形式与界定 |
二、音乐活动的制度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堂音乐教学活动 |
第一节 音乐课程设置与考核 |
一、课程设置以为抗战服务为原则 |
二、广泛开设音乐课程 |
三、音乐课程的精简与合并 |
四、音乐课程的考核方式 |
第二节 音乐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
一、小学教学以“学用一致”为导向 |
二、音乐教学以教授唱歌为主 |
三、教授当地民间音乐 |
第三节 音乐教材的编印与特点 |
一、统编与自编相结合的小学教材 |
二、教材内容反映了抗战与根据地生活 |
三、音乐教材的编印 |
四、音乐教材《小学生唱游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文娱活动 |
第一节 课外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一、小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
二、课外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 |
三、小学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广泛 |
第二节 学生团体是小学课外文娱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
一、学生团体负责组织小学课外文娱活动 |
二、学生团体下设负责组织课外文娱活动的部门 |
三、学生团体开展课外文娱活动的工作流程 |
第三节 课外文娱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
一、开展歌咏与秧歌活动 |
二、学生与群众共同开展音乐活动 |
三、举行庆祝与纪念性音乐活动 |
第四节 小学课外开展音乐竞赛活动 |
一、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二、小学内部与小学之间均开展竞赛活动 |
三、举行唱歌与秧歌竞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音乐宣教活动 |
第一节 组织宣传抗战音乐活动 |
一、宣传抗战是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
二、宣传抗战是小学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 |
三、宣传抗战音乐活动的形式 |
第二节 开展宣传生产音乐活动 |
一、生产是保障抗战粮食供给的基本途径 |
二、小学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
三、小学宣传生产音乐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影响 |
第三节 举行宣传拥军音乐活动 |
一、根据地开展拥军活动促进军民鱼水情 |
二、宣传拥军是小学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 |
三、小学利用各种音乐形式宣传拥军 |
第四节 小学在社会教育组织中开展音乐活动 |
一、开展社会教育是小学与社会结合的重要途径 |
二、小学教师是社会音乐教育的主要力量 |
三、小先生参加社会音乐教育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特点与经验传承 |
第一节 以抗战为中心的小学音乐活动 |
一、小学课堂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抗战内容 |
二、小学课外文娱活动中的抗战内容 |
三、小学课外音乐宣教活动中的抗战内容 |
第二节 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历史经验 |
一、重视小学音乐师资培养 |
二、重视小学学生干部培养 |
三、注重小学音乐团体建设 |
四、重视小学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 |
第三节 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历史经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传承 |
一、配备小学音乐教师,加强音乐教师培训 |
二、重视小学音乐团体建设,发挥音乐特长生的骨干作用 |
三、将课外音乐活动纳入小学学业要求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报刊信息汇编 |
附录B: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大事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三、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复故还是从新:积重难返下的停漕改折 |
第一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外部因素 |
一、黄河铜瓦厢改道的冲击 |
二、漕粮海运的日渐活跃 |
三、各方博弈后开出的“救时方” |
第二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自身原因 |
一、日渐衰败的管理制度 |
二、吏蠹民瘼的漕粮弊政 |
三、难以维系的济运保运 |
第三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深远影响 |
一、政府治水预算大幅削减 |
二、民众生存空间受到侵蚀 |
三、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中央到地方:运河停漕前后管理规制的演替 |
第一节 管理制度的时空对比与分析 |
一、管理机构的调整 |
二、管理方式的变化 |
第二节 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
一、卫所裁撤后的屯田处置 |
二、水域秩序的管理变革 |
三、因时调整下的因地制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民国山东运河的地方治理 |
第一节 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
一、以施工测量为先导的治水策略 |
二、以涸复地亩为目标的工程建设 |
第二节 山东运河工程局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
一、整理前人文献成果 |
二、运河治理前期查勘 |
三、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
第三节 民国山东水利工程的成效与不足 |
一、水利工程取得的明显成效 |
二、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邻为壑: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秩序互动 |
第一节 水利治理体系引发社会关注 |
一、山东水利问题的多方表达 |
二、政策调整背后的经济因素 |
第二节 堤内堤外:以武城县甘泉郑口两村案为例 |
一、甘泉郑口两村诉讼案件始末 |
二、堤内堤外水利纠纷案件分析 |
三、“避水纠纷”呈现出的类型特征 |
第三节 33.6公尺与35.1公尺之争:由来已久的苏鲁运河纷争 |
一、山东疏浚运河引起江苏抗议 |
二、江苏修建大堤引发山东不满 |
三、难以调和的区域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患与内乱:水环境系统变迁与地方动乱 |
第一节 运河区域灾害频仍 |
一、多重交织的自然灾害 |
二、迁徙逃离的无奈之举 |
第二节 土匪叛乱中民众的应对 |
一、土匪聚集的社会根源 |
二、匪患造成的严重后果 |
三、官民应对的策略措施 |
第三节 兵燹带给民众的深重灾难 |
一、兵与匪之间的密切联系 |
二、对地方社会造成的破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运河之外: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
第一节 新式交通工具的驱动作用 |
一、艰难生存的航运业 |
二、铁路运输业的勃兴 |
三、新式公路的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寻求经济增长新的发展路径 |
一、谋求贸易方式的转变 |
二、夹缝中求生的工商业者 |
三、依托优势产业寻找生机 |
第三节 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的新模式 |
一、科学技术指导下的新型棉花种植 |
二、棉花运销带动下的花行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因时而异: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秩序整合 |
第一节 但得蜜成甘众口:热心家乡发展的士绅阶层 |
一、关注参与日常事务 |
二、积极推动各项事业 |
第二节 现代化的压力:乡村危机下的民众生活水平分析 |
一、乡村民众面临的诸多挑战 |
二、鲁西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 |
第三节 被动改变与主动选择:新生活下的老风俗 |
一、延续多年的传统民间信仰 |
二、民国祀神之风仍大有市场 |
三、政府改良风俗的多种手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情况 |
(二)国外研究情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时代之需 |
一、提升根据地军民文化水平,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客观需要 |
二、广泛动员群众参战,以最大可能地凝聚抗战力量的迫切要求 |
三、发展根据地教育事业,以抵制日伪殖民主义奴化教育的使命要求 |
第二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开展马列主义宣传教育,为抗日救亡提供科学理论武装 |
一、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促进对文人思想的改造 |
二、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引领,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文化意识 |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动员,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 |
一、探索新型的社会教育形式——开展冬学运动 |
二、积极发展中小学教育,培养根据地建设的所需人才 |
三、创建干部院校,推动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努力开拓文化传播阵地,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
一、创办各类报纸期刊,发挥报刊政治教育的功能 |
二、出版各种着作,为根据地军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
三、发展印刷事业,完善和扩充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 |
第四节 积极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为抗日军民提供精神鼓舞 |
一、丰富多彩的抗战歌曲,鼓舞了抗战士气 |
二、建立各种抗战剧团,促进抗战文艺的发展 |
三、充满激情的文学创作,反映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 |
四、别具特色的美术工作,推进了抗战政策的宣传 |
第三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质 |
第一节 坚持抗战的时代主旋律,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
一、围绕抗战主题,配合战争的现实需要 |
二、立足根据地的实际,更好地开展抗日宣传 |
第二节 坚持军民共建为导向,文化建设富有群众性 |
一、军民共建,建设主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二、贴近生活,建设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
第三节 坚持党对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文化建设具有先进性 |
一、建立文化管理机构,指导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
二、积极开展文艺运动,八路军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
第四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
一、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政治建设,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
二、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民族意识,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
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传播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 |
四、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武装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搞好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障 |
三、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四、文化建设肩负着时代发展的使命,应紧密联系时代的主题 |
五、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求加强对抗战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三、选题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性别历程:近代以来的山东女性 |
一、性别视野下的女性解放 |
(一)女性与放足 |
(二)女学之兴起 |
二、性别与就业:妇女就业状况 |
(一)山东乡村新兴家庭手工业 |
(二)战前山东城市职业妇女 |
三、性别与婚姻:家庭革命 |
第二章 性别与政治:战时山东女子政治活动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实践 |
(一)妇女组织的普及 |
(二)根据地妇女参政意识 |
二、山东国统区妇女政治实践 |
三、日伪沦陷区的妇女团体 |
(一)山东沦陷区新民会系统的妇女组织 |
(二)山东沦陷区其他妇女组织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性别与生产:战时山东女子经济活动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经济参与 |
(一)动员妇女参与田野生产 |
(二)动员妇女参加合作社 |
(三)动员妇女发展家庭副业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经济活动 |
三、日伪沦陷区妇女就业状况 |
(一)沦陷区妇女参与工农生产 |
(二)沦陷区女子特殊职业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性别与教育:战时山东女子教育 |
一、山东根据地女子教育 |
(一)根据地高级妇女干部的培育 |
(二)基层妇女干部教育 |
(三)根据地妇女群众教育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 |
(一)国统区教育特殊概况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实况 |
三、山东日伪沦陷区女子教育 |
(一)沦陷区的女子教育概况 |
(二)沦陷区女性奴化教育内容 |
(三)潍县集中营中西方女性的“高水平”教育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别与家庭:战时山东女子家庭生活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家庭生活 |
(一)制定条例,深入放足 |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女性婚姻生活 |
二、山东国统区女性婚姻家庭生活 |
三、山东沦陷区的女性家庭生活 |
(一)日伪报刊批判自由婚恋 |
(二)山东沦陷区报刊宣传“贤妻良母”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历史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背景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战宣传工作的历史背景 |
(一)近代以来山东饱受外敌侵略 |
(二)山东人民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 |
(三)重视宣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历史传统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战宣传工作的现实背景 |
(一)中共山东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二)全面抗战爆发前山东人民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
(三)日军对山东的大肆侵略,人民群众生活困苦 |
(四)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国民政府工作人员无能 |
第二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发展历程 |
一、中共山东党组织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初的抗战宣传(1937年7月—1938年10月)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初步发展时期的抗战宣传(1938年10 月—1940年底) |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时期的抗战宣传(1941 年初—1943 年底) |
四、山东抗日根据地后期的抗战宣传(1943 年底—1945 年) |
第三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形式 |
一、新闻宣传 |
(一)简单明了的抗战宣传品 |
(二)通俗易懂的宣传报纸 |
(三)丰富多样的宣传期刊 |
(四)种类丰富的宣传书籍 |
二、文艺宣传 |
(一)形象生动的戏剧宣传 |
(二)鼓动人心的歌咏宣传 |
(三)催人奋进的文学宣传 |
(四)喜闻乐见的曲艺宣传 |
三、教育宣传 |
(一)学校教育 |
(二)社会教育 |
(三)干部教育 |
第四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内容 |
一、政治宣传 |
(一)宣传党的理论,指导抗战开展 |
(二)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民族团结 |
(三)揭发日伪的欺骗宣传,坚定民众抗战信心 |
二、经济宣传 |
(一)推行党的经济统一政策的宣传 |
(二)开展减租减息的宣传 |
(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宣传 |
三、文化宣传 |
(一)注重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 |
(二)注重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
四、军事宣传 |
(一)宣传抗战局势 |
(二)弘扬抗战英雄 |
(三)动员民众参军 |
第五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评价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策略 |
(一)运用典型宣传,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 |
(二)运用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宣传形式 |
(三)运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宣传风格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成效 |
(一)促进了山东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
(二)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
(三)唤醒了民众参与抗战、服务抗战的思想意识 |
(四)回击了日伪的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 |
第六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宣传工作要服务于现实需要,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
(四)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现实启示 |
(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三)要重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资料类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学术论文类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9)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实践意义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大陆学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
(二)港台及海外学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
四、学术要点 |
(一)论文研究拟采取的方法 |
(二)论文创新之处及拟攻克的难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内容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扬弃 |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批判 |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传承 |
二、近代以来持续不断的“开民智”运动的继续推进 |
(一)近代以来“开民智”运动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以来“开民智”的主要思想及路径 |
三、社会教育是巩固统一战线夺取抗战胜利的现实需要 |
(一)唤醒民众爱国意识以巩固统一战线 |
(二)增强民众抗战技能以推动抗战胜利 |
四、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源泉 |
(二)社会教育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
五、山东省的独特省情 |
(一)山东风土人情宜于接受我党理念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地位特殊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教育思想 |
一、中共中央关于社会教育思想 |
(一)社会教育是“长期的大学校” |
(二)民智重于教化,民权大于特权 |
(三)社会教育可以动员民众构建抗战的“铜墙铁壁” |
(四)社会教育为抗战服务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关于社会教育思想 |
(一)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思想 |
(二)山东“新文化运动”理论 |
(三)小学教育协助社会教育 |
(四)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
第三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发展脉络 |
(一)抗战前我党领导的山东社会教育工作 |
(二)局部抗战时期我党领导山东社会教育工作 |
(三)全面抗战初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工作 |
(四)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后的根据地社会教育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的内容 |
(一)围绕树立新价值观进行的思想教育 |
(二)以爱国抗日拥党拥军为中心的政治教育 |
(三)以提升军事战斗技能为主的国防教育 |
(四)以扫盲为主要目标的文化知识教育 |
(五)以养民富民巩固根据地建设成果为中心的生产技术教育 |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的形式 |
(一)冬学运动:最普遍的社会教育形式 |
(二)民校、夜校:最持久的社会教育形式 |
(三)读报组:成本低效率高的好形式 |
(四)庄户学:山东开创的独特形式 |
(五)群众剧团: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
(六)民众教育馆:社会教育的领导实施机关 |
(七)俱乐部:社会教育的中心场所 |
四、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效果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积极影响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群体对社会教育的不同反应 |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不足 |
第四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经验启示 |
一、实施社会教育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由之路 |
(一)以教育总方针指导社会教育走向 |
(二)以改革为基本途径为社会教育续航 |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
(一)社会教育内容要关注群众 |
(二)社会教育形式要贴近群众 |
(三)从群众中选拔社会教育干部 |
三、我党是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守护者、扬弃者与发展者 |
(一)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传承中国传统教化优秀思想 |
(二)批判盲目排外思想,借鉴国外社会教育科学成果 |
(三)在传承借鉴中创新社会教育内容方针 |
四、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政策的“在地化” |
(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二)结合地方特点探寻普遍规律 |
五、社会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以更好为民谋利的重要手段 |
(一)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教育基本目标 |
(二)加大对社会教育的投入力度 |
六、加强社会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
(一)坚持社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
(二)坚持党对社会教育事业的领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4 概念界定 |
1.4.1 知识分子 |
1.4.2 抗日根据地 |
1.5 研究意义 |
1.5.1 学术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2.1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理论认知 |
2.1.1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
2.1.2 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 |
2.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2.2.1 大量吸收和任用知识分子 |
2.2.2 尊重、保护和优待知识分子 |
2.2.3 知识分子的思想再教育 |
2.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特点 |
2.3.1 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及时 |
2.3.2 注重对知识分子的吸引与培养相结合 |
2.3.3 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成效显着 |
第3章 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政治领域中的作用 |
3.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知识化 |
3.1.1 知识分子入党 |
3.1.2 知识分子参军参干 |
3.2 知识分子深度参与政治实践 |
3.2.1 知识分子投入根据地的创建 |
3.2.2 知识分子参政议政 |
3.2.3 知识分子进行抗日政治宣传 |
第4章 根据地知识分子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 |
4.1 根据地知识分子与工业建设 |
4.1.1 工业企业的发展 |
4.1.2 工业技术的革新 |
4.1.3 工业人才的培养 |
4.2 根据地知识分子与农业建设 |
4.2.1 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 |
4.2.2 农业技术的推广 |
4.2.3 农业人才的培养 |
第5章 根据地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 |
5.1 知识分子投身各级各类教育 |
5.1.1 干部教育 |
5.1.2 学校教育 |
5.1.3 社会教育 |
5.2 积极进行大众文艺创作 |
5.2.1 大众文艺创作的基础 |
5.2.2 大众文艺创作的主要形式 |
5.3 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 |
5.3.1 知识分子与科学技术事业 |
5.3.2 知识分子与医疗卫生事业 |
第6章 抗日根据地知识分子历史作用的启示 |
6.1 抗日根据地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特点 |
6.1.1 根据地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
6.1.2 根据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更紧密 |
6.1.3 根据地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 |
6.2 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启示 |
6.2.1 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关键 |
6.2.2 重视知识分子的自我塑造 |
6.2.3 加强党对知识分子的领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抗战初期鲁西北新闻出版事业的崛兴及启迪(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抗日根据地宗教统战工作研究[D]. 李胜超.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研究[D]. 王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研究(1937-1945)[D]. 张杞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D]. 张希. 山东大学, 2020(01)
- [5]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6]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D]. 王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D]. 马金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研究[D]. 任晓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李悝悝.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研究[D]. 孙路尧.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