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环境监测用色谱仪的发展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辛野,刘志龙,于晓涛,邹琦,吴春元,肖昌,苏高申[1](2021)在《旅大油田A井液控管线腐蚀分析及管材优选》文中指出旅大油田A井为稠油热采井,注350℃高温高压蒸汽,井下监测设备液控管线腐蚀严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电子能谱分析(EDS)对现场液控管线腐蚀试样进行分析,对采出液水样进行离子及腐蚀性气体成分分析,得出该管线腐蚀主要原因是在高温、高压和高矿化度条件下的H2S腐蚀,并伴有氯离子腐蚀和少量CO2腐蚀。在模拟现场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挑选316L、Inconel 625、P110、9Cr1Mo材质的试片,进行动态模拟腐蚀实验,用失重法对4种材料的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稠油热采环境中,Inconel 625材料抗温耐蚀效果最优。
乐昊,李海玮,盖鑫磊[2](2021)在《恶臭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恶臭污染所引起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相关监测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恶臭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嗅觉感知法和仪器测定法,其中嗅觉感知法是通过对气味特征和感官的刺激程度来进行恶臭判断,仪器测定法则是应用色谱、质谱和光谱等分析监测仪器获得异味气体的物质组成及浓度;重点归纳了嗅觉感知法和仪器测定法的适用条件、研究现状和应用场景等相关内容。并进一步阐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不同除臭方法的作用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通过对不同的恶臭监测方法进行客观对比,讨论其实际适用范围,并对未来恶臭监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刘彪[3](2021)在《东北某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臭氧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加之臭氧污染的危害性极大,使之受到了广泛关注,臭氧污染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臭氧污染在城市中的特征及来源具有重大实际意义。本论文选择我国东北腹地某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城市臭氧污染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前体物来源进行研究,并提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以期能为我国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防控提供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东北地区臭氧污染逐年加重的趋势。分析臭氧污染小时变化规律和年度变化规律,得出臭氧浓度小时变化呈“单峰型”趋势,峰值出现在下午15:00时左右;年度变化规律亦呈“单峰型”趋势,臭氧浓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候因素会对臭氧污染的生成造成很大的影响,总体上,较强的太阳辐射、较高的温度、相对较低的湿度以及较小的风速,有利于臭氧污染生成;研究臭氧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之间的关系发现,臭氧与氮氧化物呈正相关关系,和颗粒物呈反相关关系。以城市中VOCs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的臭氧生成潜势法来估算VOCs转化生成O3的能力,得出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量为26.5μg/m3,烯烃类的臭氧生成潜势量最大(18.5μg/m3),占70.1%,其次是烷烃类(5.2μg/m3)和芳香烃类(2.4μg/m3),分别占19.8%和10.1%。总体上臭氧生成潜势表现为:烯烃>烷烃>芳香烃。绘制了EKMA等值曲线,确定城区范围内,O3污染为VOCs主导控制,控制臭氧污染应重点控制VOCs的排放、尤其是烯烃的排放。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对VOCs污染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来源中油气挥发源贡献23.2%,植物排放源贡献10.0%,工业生产源贡献50.6%,交通移动源贡献5.7%,溶剂使用源贡献10.5%。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我国颁布的大气污染物防治相关的政策标准,结合该城市对臭氧污染防治的具体办法,提出了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建议。一是开展行业企业精准减排,抓好产业园区和企业群管理;二是大力开展源头替代,深化工艺技术改革;三是加强VOCs治理相关政策法规宣传,组织企业开展VOCs的自行监管;四是推动燃煤锅炉执行更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五是编制东北地区城市重污染天气VOCs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
冯学珍[4](2021)在《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化学合成的ACE抑制剂,如赖诺普利、卡托普利等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从海洋食源生物中筛选ACE抑制肽成为众学者研究的热点。ACE抑制肽在酶解活性肽组分中存在含量相对较少、分离纯化步骤繁琐等问题,且有关抑制肽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裙带菜为研究对象,基于“蛋白改性-亲和介质制备-生物亲和纯化”的思路,运用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采用磁性金属有机骨架(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固定化ACE构建亲和介质,亲和分离获得新颖ACE抑制肽,研究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以解决亲和材料制备复杂、使用前仍需活化等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超滤、凝胶过滤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等对裙带菜蛋白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质谱仪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Tyr-Lys-Tyr-Tyr(YKYY),IC50=71.88±1.43μM,经检索为已报道的抑制肽。实验纯化步骤相对较少,用于酶解的菠萝蛋白酶更安全、经济。(2)运用超声预处理对蛋白进行改性,改性蛋白酶解后产物具有更高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ACE抑制率:在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工作间歇比1:2(s/s)的条件下,裙带菜蛋白(4.0mg·m L-1)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由41.2±2.0%提高至88.1±2.1%,DH由9.2±0.2%提高至15.6±0.3%,肽含量由13.6±0.2%提高至19.5±0.2%。运用紫外、红外、荧光光谱等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可诱导裙带菜蛋白结构由α-螺旋转向β-折叠,蛋白结构变得松弛,酶解产物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同时,显着提高了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活性、表面疏水性等性质。(3)采用磁性MOF材料(Fe3O4@ZIF-90)吸附-交联猪肺ACE,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蛋白浓度为10.0 mg·m L-1,固定化pH值为8.0,温度为45℃,时间为2.0 h,Fe3O4@ZIF-90-ACE活力可达0.028±0.006 U·g-1。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3,最适温度为45℃,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ACE增强了对温度的抵抗力,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ACE具有较好的热、pH和储存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的相对酶活保留率为54.05%,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光电子能谱等方法从结合能、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成键等方面探讨了Fe3O4@ZIF-90分离、固定化ACE机理,结果表明Zn2+可与ACE中的咪唑基(His)、硫醇基(Trp)和吲哚基(Cys)等配位结合亲和分离猪肺ACE,ACE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固定在Fe3O4@ZIF-90上。(4)采用Fe3O4@ZIF-90-ACE磁性亲和分离结合RP-HPLC从裙带菜蛋白酶解液中分离纯化获得具有较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为未报道的ACE抑制肽:Lys-Asn-Phe-Leu(KNFL),IC50=225.87±2.7μM。与传统分离纯化方法相比,亲和纯化时间短,过程简化,亲和介质Fe3O4@ZIF-90-ACE的制备无需活化,且固定化粗提ACE具备成本低、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5)运用初始速率法、等温滴定量热法、紫外、荧光、圆二色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解析抑制肽KNFL与ACE的作用机理。抑制肽KNFL对ACE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模式;KNFL与ACE多位点结合,且结合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二者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模式为熵、焓双驱动模式,KNFL可与ACE的活性中心和非活性中心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使ACE分子直径增加;KNFL对ACE产生荧光猝灭效果,影响ACE的Trp-、Tyr-残基周围的微环境;使ACE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向β-折叠结构转变,引起肽链重排,导致ACE空间构象发生变化,ACE活性下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对接复合物进行稳定性考察,通过根均方偏差、均方根涨落和回旋半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接复合物在模拟条件下是稳定的,最终建立KNFL与ACE相互作用模型,KNFL与ACE通过多步的诱导契合和构象选择形成相对稳定的复合物。
刘杰[5](2021)在《肥大细胞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高原低氧环境是引发高原肺水肿(HAPE)的关键因素,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急性低氧性肺动脉压(PAP)异常增高密切相关。近年有诸多文献报道肥大细胞(MCs)参与了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但对于MCs在急性低氧性PAP增高、HAPE的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文献报道较少。MCs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肺免疫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哨兵”作用。MCs活化可以合成大量颗粒(多种生物活性介质)、脱颗粒释放胞内活性介质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如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可作为MCs活化和脱颗粒的特异性激活标志物,直接反映MCs数量多少和活性程度,MCs分为MCT(只富含Tryptase)和MCTC(富含Tryptase和Chymase)两型。Tryptase可以和IL-4,6等炎症介质触发MCs活化的级联“瀑布效应”,Chyptase可以不依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促进局部Ang II的生成;5-羟色胺(5-HT)、组胺(His)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改变血管的通透性等。基于文献调研的基础,本研究开展急性低氧应激下肺MCs活化脱颗粒在HAPE相关PAP增高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二、研究的科学问题急性缺氧应激下肺MCs(数量、活性、分型、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MCs的变化是否参与了HAPE相关PAP增高的过程?→肺MCs参与HAPE相关PAP增高过程的可能机制?三、研究内容设计为了开展实验研究,选用MCs脱颗粒抑制剂色苷酸钠(SCG)——作为工具药开展本实验。选用RBL-2H3细胞(大鼠嗜碱性白血病细胞,是文献报道作为研究MCs的模型细胞株)替代MCs开展有关MCs的体外研究。通过SCG预处理SD大鼠和SCG培养RBL-2H3细胞进行机体整体、组织、细胞三个层面开展本研究。四、结果1、整体层面:研究肺MCs活化脱颗粒在急性低氧性PAP增高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气管插管15%O2通气复制急性常压低氧动物模型,Power Lab系统实时、动态监测SD大鼠PAP和Psa(系统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发现:SCG预处理后可降低PAP升高的幅度,但对Psa降低无明显改善,提示肺MCs活化在SD大鼠急性低氧性PAP升高的过程中起到参与甚或促进的作用。2、组织层面:肺MCs活化在HAPE相关的PAP增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HE、TB染色和IHC实验,研究不同急性低压低氧条件[低压舱,不同海拔高度(5000 m、7000 m)、不同低氧刺激时间(12、24、48、72 h)]下SD大鼠肺水肿发生情况、肺MCs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急性低压低氧应激下SD大鼠肺组织中MCs数量增多、活性增强;(2)(MCTC型)MCs在肺微小血管旁、细小支气管旁、气管粘膜下间质、肺被膜等处分布增多;(3)低压舱,海拔7000 m高度复制急性低氧性肺水肿效果优于5000 m,7000 m-12 h时MCs数量最多、活性最强。通过TB染色、透射电镜(TEM)、Western Blot(WB)、免疫荧光(IF)、ELISA实验结果发现:(1)选择给予SD大鼠SCG(100 mg/kg,i.p.)预处理、低压舱(海拔7000 m),持续刺激12 h为SCG预处理和急性低压低氧动物造模条件;(2)急性低压低氧刺激下MCT和MCTC型MCs都增多,肺微小血管旁MCTC型MCs增多尤为明显;(3)肺MCs活化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IL-6增多和Tryptase一起启动MCs活化的“瀑布效应”;直接和间接释放His、5-HT、Ang II等缩血管物质增多参与甚至促进了急性低氧性PAP增高的发生。3、细胞层面:低氧培养的RBL-2H3细胞(MCs)上清液的代谢组学研究通过SCG处理低氧培养的各组RBL-2H3细胞(MCs)WB实验、细胞上清液ELISA实验,结果发现:(1)低氧环境下RBL-2H3细胞数量增多、活性增强、释放缩血管物质His增多;(2)确立选择37℃,1%O2+5%CO2培养RBL-2H3细胞48 h为细胞低氧培养的条件,SCG 10-6 g/ml为低氧培养RBL-2H3细胞48 h的药物浓度。通过SCG处理低氧(1%O2+5%CO2)培养RBL-2H3细胞上清液进行非靶代谢组学测序,结果发现:(1)低氧刺激可引起RBL-2H3细胞氨基酸、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相关通路明显变化;(2)SCG处理后能减缓氨基酸尤其是组氨酸相关代谢物的不利影响、调节脂质代谢和糖代谢;(3)SCG处理可调控氨、组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功能通路;(4)推测低氧刺激影响了RBL-2H3细胞(MCs)组氨酸代谢,通过组氨酸增多,生成His增多,促进肺小血管收缩的发生,PAP增高。六、实验结论急性低氧应激下肺MCs快速发生募集、在肺微小血管旁数量增多,活性增强、脱颗粒释放IL-6促进增多,与Tryptase参与肺MCs活化的“瀑布效应”,直接或间接释放缩血管物质His、5-HT、Ang II增多,参与甚至促进了低氧性PAP增高的过程;急性低氧应激下MCs活化后通过调节组氨酸代谢通路,促使His生成增多,导致肺小血管收缩,PAP增高,进一步促进HAPE的发生。
李昊阳[6](2021)在《局部过热故障下的C4F7N/N2混合气体分解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氟异丁腈(C4F7N)气体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且GWP值相对现用的SF6气体较低,但存在液化温度过高的问题。作为各项性质都表现良好的绝缘气体,有极大的潜力完全替代SF6气体,目前国内对于C4F7N及其混合气体的分解情况尤其是过热情况发生时的分解机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选择N2作为C4F7N的缓冲气体开展研究。本文首先对混合气体的各分子在Gaussian16软件中进行了详细建模,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6-311G(d,p)基组对C4F7N/N2混合气体的体系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全面计算,详细说明了混合体系的演化步骤与机理,获得反应路径中所涉及变化的能垒及粒子的振动频率、几何参数等,并通过频率分析法及内禀反应坐标法分辨确定了反应体系的过渡态结构信息。反应体系涉及35个反应其中包含10个粒子与N原子结合的优化反应以及25个粒子扫描分解反应,扫描分解反应又包含7个包含明显过渡态结构的反应与18不含明显过渡态结构的反应。其次本文基于过渡态理论及变分过渡态理论对其进行了反应速率的仿真,得到了300K-3500K(26.85℃-3226.85℃)温度范围内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此后又对反应体系的平衡常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个反应的正逆发展方向状态。最后通过开展不同工况的试验,分析了局部过热故障中温度以及混合气体混合比对主要分解产物的影响,对C4F7N/N2混合气体进行了过热故障分解进行了实验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结果气体组分进行了特征气体组分诊断,确定了C3F6及C2F3N(CNCF3)作为重要的分解特征组分,并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采用该混合气体的绝缘设备故障状态监测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工程指导。
刘伟[7](2021)在《色谱自动取油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
董海燕[8](2021)在《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腕臂绝缘子是接触网上带电体与接地体间保持电气绝缘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积污特性和电场特性是衡量绝缘子性能的两大重要指标,可预测绝缘子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积污程度,并判断其绝缘状况。为了解决高污秽度环境下接触网绝缘子污闪问题,本文选取兰新铁路达坂城盐湖风区为高污秽度环境,接触网腕臂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从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目标区域运行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物特性、绝缘子积污分布特性、染污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和新型绝缘子设计等五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腕臂绝缘子等比例几何模型,以电准静态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清洁绝缘子电场计算数学模型。根据电场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洁净状态下不同伞型结构绝缘子的电位和电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伞间距、伞倾角及伞裙个数等结构参数相同时,伞型结构对绝缘子沿面电位和电场分布无明显影响;单个伞裙表面的电位和电场分布具有圆周对称性,电位和场强从伞根部到边缘逐渐减小。(2)采集了兰新铁路达坂城-乌鲁木齐区间盐湖风区腕臂复合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样本,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污秽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离子色谱仪分析了污秽可溶盐中主要的阴、阳离子组成;运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污秽不溶物的主要成分;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首次分析了腕臂绝缘子平、斜两种特有布置方式下污秽颗粒粒度分布特性。大多数污秽颗粒的形状不规则,只有少量的污秽颗粒呈球状;可溶性污秽的主要成分是二价盐Ca SO4;污秽不溶物中晶体的主要成分为Si O2;平安装方式下,粒径集中在8~32μm;斜安装方式下,粒径集中在8~25μm。(3)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描述绝缘子的积污过程,建立了电场-流场-粒子追踪场三者单相耦合的颗粒轨道数学模型,以盐湖风区污秽物特征参数为前提条件,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上构建了腕臂复合绝缘子风洞积污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平、斜两种布置方式下风速、风向及粒径对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影响。以碰撞系数表征绝缘子的最大积污程度,粒径越大或风速越大或气流角度[0°,±30°]时,布置方式对碰撞系数的影响越明显。(4)洁净复合绝缘子积污受潮后呈现分离水珠和湿污层两种染污状态,在分离水珠作用下,分析了水珠静态接触角、位置及间距对绝缘子电位和电场分布的影响;针对附有均匀湿污层的绝缘子提出了电场计算新方法,分析了污层厚度和电导率对电场分布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洁净、分离水珠以及附有湿污层三种状态下绝缘子电场特性,揭示了绝缘子表面电场特性演变规律。(5)从绝缘子结构高度不变、绝缘子有效爬电距离最大、伞间平均场强最小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绝缘子结构,采用数值仿真和自然积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新型伞裙结构绝缘子防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型伞裙结构绝缘子有效改善了不同风向下绝缘子的积污能力,作为主动防污措施,从源头降低污闪事故率,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卢元月[9](2021)在《功能化纳米材料固相萃取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的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氟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有机污染物。含氟有机污染物的毒性较大,对生物体和人体具有伤害性;它们由于工业生产的大量使用和环境迁移,从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最终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PFAAs)是一类典型的含氟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检出率较高。鉴于此,对残留于环境中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准确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在环境中浓度极低,且基质复杂,在检测之前通常需要样品前处理技术来达到消除干扰和富集浓缩的效果,从而满足环境实际样品的检测要求。本文通过利用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结构可设计的特性和氟化碳纳米管(F-CNTs)的含有氟原子的特点,开发了多种功能化的吸附剂材料应用于固相萃取技术,联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对环境水样中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进行高效富集浓缩与检测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研究工作一:基于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含有的羧基和磺基的结构特征,设计了新型氨基功能化磁性共价有机骨架纳米复合材料(Fe3O4@[NH2]-COFs)。以含有叠氮基的对苯二甲醛衍生物为氨基化功能单体,1,3,5-三(4-氨基苯基)苯和对苯二甲醛为辅助功能单体,以四氧化三铁为核,在室温下制备了氨基功能化的壳核结构Fe3O4@[NH2]-COFs,并将其作为磁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用于富集环境水样中的PFAAs。采用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表征,探究了该材料吸附剂和PFAAs间的吸附机理。结果证明,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对该吸附过程做出了主要贡献,有效提升了对PFAAs的萃取效率。详细研究了影响MSPE对目标PFAAs萃取性能的各种参数,例如解析液种类及其体积、解析液的氨水含量、吸附剂用量、样品p H、吸附时间等,选择最优参数。由此建立了基于Fe3O4@[NH2]-COFs的磁固相萃取技术与HPLC-MS/MS结合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对于环境水样中PFAAs的富集检测:得到了低的方法检出限为0.05-0.38 ng L-1,定量限为0.16-1.26 ng L-1,宽线性范围10-10000 ng L-1,满意的相关系数(≥0.9990),富集因子(EFs)为36-59之间,良好的日间RSD(3.7%–9.2%)和批次RSD(2.8%–9.1%),实际环境水样的回收率为72.1%-115.4%,RSD为0.4%-9.8%。研究工作二:由于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特有的氟原子替代氢原子的结构,采用氟化碳纳米管(F-CNTs)作为吸附剂,结合固相萃取(SPE)方法和HPLC-MS/MS来富集和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PFAAs。由于氟化碳纳米管和PFAAs之间存在强的氟-氟作用,以及疏水作用力和氢键的相互作用增强了F-CNTs的吸附能力,与碳纳米管相比,其对PFAAs的吸附效果增加了18.4%-60.0%。对影响萃取效率的相关重要参数进行了详细优化,例如解析液种类及其体积、解析液的氨水含量、吸附剂用量、样品p H、水样流速等。选择最优参数进行了实验,得到了线性范围(0.2-2000 ng L-1),相关系数R2(0.9990-0.9999)。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12-0.049 ng L-1和0.040-0.163 ng L-1,当日RSD为2.1%-9.4%和批次柱RSD为2.8-8.3%。用本方法对实际环境水样中的7种PFAAs的进行富集分析,回收率可达71.8%-117.0%,RSD为1.4%-9.9%。上述实验结果为F-CNTs从多种样品中富集分析其他含氟类有机污染物提供了良好选择。
蔡琼[10](2021)在《漆酶动态透析降解布洛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的典型代表之一,是目前第三种世界上使用次数最多的消炎药,同时是废水中最广泛的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污染之一。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的布洛芬虽然减轻了人类痛苦,但是给环境带来了许多污染危害。尽管布洛芬在环境中的浓度仅为ng/L~μg/L,但在长时间的污染下,布洛芬引起的慢性毒性效应及混合毒性效应却显而易见。因此,对布洛芬的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漆酶(EC 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对底物具有广泛的专一性,可以降解多种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催化剂,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纺织行业废水处理等领域。而透析技术是通过将酶在反应过程中被封闭或束缚于透析膜内,而底物与产物经扩散作用可自由穿梭于透析膜内外,以此区别于常规的均相反应体系,实现高效降解、产物与酶快速分离。本文以酶催化和透析膜相结合构建动态透析酶催化反应器,对布洛芬进行连续处理研究,探讨静态透析漆酶催化反应器(static dialysis laccase catalytic reactor,SDLC)的可行性,进而引导设计动态透析漆酶催化反应器(dynamic dialysis laccase catalytic reactor,DDLC),然后进一步阐明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影响机制、降解机理以及动力学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布洛芬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即为安捷伦Eclipse XDB-C18(5μm,4.6×250 mm)色谱柱、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 L/min、柱温25℃、紫外的检测波长为263 nm,流动相为0.82%醋酸钠(冰醋酸调节p H值至2.5)和乙腈,优化的逐步梯度检测条件为:以30%乙腈为流动相体系,首先在15 min内线性变化为50%乙腈,然后在25 min内线性变化为70%乙腈。实验结果表明,布洛芬在0.1~2.4 m M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7),同时并对布洛芬的检测方法进行精密度、准确度验证以及考察溶液稳定性。结果表明检测布洛芬的HPLC方法符合《中国药典2020:四部》中对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说明这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度高的检测方法。通过透析膜内外漆酶、布洛芬扩散行为的比较以及SDLC降解布洛芬中初步筛选透析膜研究,得到透析膜内蛋白质含量约为初始含量的84%,反应24 h后漆酶酶活从347.6 U/L变为约7.8 U/L,反应6 h后,透析膜内外布洛芬浓度保持平衡状态,而透析膜外却未检测到漆酶活性并检测到少量的蛋白质含量,从而明确了SDLC对漆酶蛋白质与酶活具有保留作用。同时确定了透析膜的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MWCO)、透析膜表面积与漆酶样品体积比(surface area-to-volume ratio,SA:V)对布洛芬降解效率的影响,其结果为透析膜的MWCO为14000 Da,SA:V为23.6 cm2/m L,其布洛芬的降解率34.7%,从而弱化透析膜对漆酶性能的影响,为建立漆酶动态透析反应器奠定基础,提供可行性策略。基于SDLC工艺得到的最佳透析膜MWCO、SA:V,采用DDLC进一步研究了对布洛芬的降解效果。以布洛芬的降解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其工艺条件,漆酶浓度0.24 g/m L、布洛芬浓度1.25 m M、p H值为7、流速15 m L/min,此时降解率为76.0%,透析膜在重复使用6次后布洛芬的降解率仍能达到64.1%。测得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的主要产物为1-异丁基-4-乙烯基苯,结果表明,布洛芬的降解主要是由于布洛芬丙酸侧链的脱羧反应。利用漆酶对布洛芬进行酶促反应和动力学研究,其中,漆酶对布洛芬降解反应的米氏方程为V=2.558[S]/(6.213+[S]),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2.558 m M?h-1,米氏常数Km为6.213 m M。而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当布洛芬初始浓度为1.25 m M时,该反应不遵循零级动力学反应方程,随着底物初始浓度的增加到2.5 m M时,漆酶酶量相对于底物量不再过量,此时反应为混合级动力学反应,而以上研究不仅为动态透析与酶催化技术耦合奠定理论基础,还为连续处理布洛芬废水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日本环境监测用色谱仪的发展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环境监测用色谱仪的发展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旅大油田A井液控管线腐蚀分析及管材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仪器 |
1.2 水样分析 |
1.3 腐蚀产物分析 |
1.4 动态模拟腐蚀实验 |
2 液控管线腐蚀原因分析 |
2.1 腐蚀介质组分分析 |
2.2 腐蚀产物形貌分析 |
2.3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3 材料优选 |
4 结论 |
(2)恶臭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恶臭监测的研究现状 |
2 嗅觉感知法 |
2. 1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2. 2 动态嗅觉测定 |
2. 3 异味地图 |
2.3.1 网格法 |
2.3.2 烟羽法 |
3 仪器测定法 |
3.1 气相色谱(GC)仪法 |
3.2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法 |
3.3 气相色谱-嗅觉(GC-O)测试仪法 |
3.4 电子鼻(EN)法 |
3. 5 光谱法 |
4 化学测定法 |
5 恶臭气体去除方法 |
6 结 语 |
(3)东北某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臭氧的性质 |
1.1.2 臭氧污染形成及其危害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方法和设备 |
2.1 研究地域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监测站点选择 |
2.3 监测数据分析 |
2.4 选用的仪器设备 |
第3章 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目标城市臭氧污染现状 |
3.2 臭氧污染特征分析 |
3.2.1 臭氧污染日变化规律 |
3.2.2 臭氧污染月变化规律 |
3.3 臭氧污染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臭氧污染与氮氧化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3 臭氧污染与颗粒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臭氧污染生成潜势研究及污染控制区分析 |
4.1 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
4.1.1 VOCs组分分析 |
4.1.2 臭氧生成潜势(OFP)计算方法 |
4.1.3 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分析 |
4.1.4 烯烃对臭氧生成贡献分析 |
4.2 臭氧污染控制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
5.1 VOCs来源解析 |
5.2 臭氧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
5.2.1 我国大气污染物政策标准发展历程 |
5.2.2 研究地域臭氧污染治理手段 |
5.2.3 东北地区城市臭氧污染控制策略建议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
6.2.2 对未来臭氧污染治理工作的几点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研究成果 |
致谢 |
(4)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1.2.1 ACE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
1.2.2 ACE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作用 |
1.3 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
1.3.1 海洋来源的ACE抑制肽 |
1.3.2 ACE抑制肽的制备 |
1.3.3 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 |
1.3.4 ACE抑制肽的构效关系 |
1.3.5 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1.4 裙带菜的研究进展 |
1.4.1 裙带菜的主要化学成分 |
1.4.2 裙带菜的药理作用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 |
2.3.2 裙带菜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3 蛋白酶的筛选 |
2.3.4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
2.3.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ACE抑制肽 |
2.3.6 高活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
2.3.7 ACE抑制肽的分子对接 |
2.3.8 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及马尿酸的标准曲线 |
2.4.2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及酶解蛋白酶的筛选 |
2.4.3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
2.4.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2.4.5 结构鉴定分析 |
2.4.6 分子对接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
3.3.2 水解度(DH)的测定方法 |
3.3.3 多肽含量的测定方法 |
3.3.4 浊度和粒径的测定方法 |
3.3.5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3.6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
3.3.7 裙带菜蛋白的功能特性的研究 |
3.3.8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
3.4.2 裙带菜蛋白浊度的测定和粒径分布 |
3.4.3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4.4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
3.4.5 裙带菜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
3.4.6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Fe_3O_4@ZIF-90 的制备 |
4.3.2 猪肺ACE的提取 |
4.3.3 Fe_3O_4@ZIF-90 固定化 ACE条件优化 |
4.3.4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
4.3.5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
4.3.6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Fe_3O_4@ZIF-90-ACE的制备工艺研究 |
4.4.2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
4.4.3 Fe_3O_4@ZIF-90-ACE的稳定性研究 |
4.4.4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
4.4.5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滤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2 Fe_3O_4@ZIF-90-ACE亲和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4 ACE抑制肽的结构鉴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滤法分离 |
5.4.2 磁性亲和分离 |
5.4.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 |
5.4.4 MALDI-TOF/TOF MS分析 |
5.4.5 ACE抑制肽KNFL的构效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CE抑制肽的抑制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研究 |
6.3.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
6.3.3 ITC法测定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参数 |
6.3.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8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分析 |
6.4.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
6.4.3 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分析 |
6.4.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8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9 ACE抑制肽KNFL与 ACE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肥大细胞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肺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在急性低氧性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饲养 |
2.1.2 实验动物分组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1.5 手术器械 |
2.2 实验方法 |
2.2.1 常压低氧实验动物造模方法 |
2.2.2 SD大鼠肺PAP、Psa指标监测方法 |
2.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SCG预处理后在不同氧浓度、不同时间下PAP的变化结果 |
3.2 SCG预处理后在不同氧浓度、不同时间下Psa的变化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急性低压低氧条件下SD大鼠肺肥大细胞的变化趋势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饲养 |
2.1.2 实验动物分组 |
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急性低压低氧大鼠模型的制备 |
2.2.1 大鼠肺组织取材 |
2.2.3 肺组织HE染色 |
2.2.4 肺组织TB染色 |
2.2.5 肺组织IHC实验 |
2.2.6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肺组织HE染色结果 |
3.2 肺组织TB染色结果 |
3.3 肺组织IHC实验结果 |
3.3.1 肺组织Tryptase IHC实验结果 |
3.3.2 肺组织Chymase IHC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三部分 肺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饲养 |
2.1.2 实验动物分组 |
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急性低压低氧大鼠模型制备 |
2.2.2 大鼠肺组织取材 |
2.2.3 肺组织TB染色 |
2.2.4 肺组织TEM实验 |
2.2.5 肺组织WB实验 |
2.2.6 肺组织IF实验 |
2.2.7 肺组织ELISA实验 |
2.2.8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肺组织TB染色结果 |
3.2 肺组织TEM实验结果 |
3.3 肺组织WB实验结果 |
3.4 肺组织IF实验结果 |
3.5 肺组织ELISA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四部分 SCG对低氧应激下RHL-2H3 细胞影响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株和细胞分组 |
2.1.1 细胞株 |
2.1.2 细胞分组 |
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收集细胞上清和细胞 |
2.2.3 RBL-2H3 细胞WB实验 |
2.2.4 RBL-2H3 细胞上清ELISA实验 |
2.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RBL-2H3 细胞低氧培养时间的摸索结果 |
3.2 SCG低氧培养RBL-2H3 细胞的浓度选择结果 |
3.3 低氧培养的RBL-2H3 细胞活化脱颗粒情况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五部分 低氧培养的RBL-2H3 细胞上清液代谢组学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株和分组 |
2.1.1 细胞株 |
2.1.2 RBL-2H3 细胞分组 |
2.2 细胞培养条件 |
2.3 细胞上清液的收集 |
2.4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5 实验仪器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
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实验质量的监控 |
4.1.1 QC样本UHPLC-Q-TOF MS总离子流色谱图(TIC)的比较 |
4.1.2 PCA分析 |
4.1.3 QC样本相关性图谱 |
4.2 数据分析和结果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PCA分析 |
4.2.3 PLS-DA分析 |
4.2.4 OPLS-DA分析 |
4.2.5 单变量统计分析 |
4.2.6 显着性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4.3 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4.3.1 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
4.3.2 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4.3.3 差异代谢物功能通路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肥大细胞脱颗粒与肺动脉高压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局部过热故障下的C4F7N/N2混合气体分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SF_6替代气体研究现状 |
1.2.1 SF_6混合气体 |
1.2.2 常规替代气体 |
1.2.3 强电负性气体 |
1.2.4 新型替代气体及其混合气体 |
1.3 C_4F_7N及其混合气体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框架 |
2 量子化学计算理论 |
2.1 量子化学理论基础 |
2.1.1 Schrodinger方程 |
2.1.2 三种近似方法 |
2.2 密度泛函理论及基组选择 |
2.2.1 密度泛函理论 |
2.2.2 基组选择 |
2.3 过渡态理论简述 |
2.4 量子化学软件介绍及C_4F_7N、N_2分子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3 C_4F_7N/N_2混合气体体系微观特征计算 |
3.1 粒子结构优化 |
3.2 过渡态结构验证 |
3.3 粒子微观信息 |
3.4 本章小结 |
4 C_4F_7N/N_2混合气体体系分析及相关常数研究 |
4.1 C_4F_7N/N_2混合气体体系反应机理 |
4.1.1 C_4F_7N/N_2体系主要分解路径分析 |
4.1.2 C_4F_7N/N_2体系分解产物再分解分析 |
4.2 C_4F_7N/N_2混合气体体系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计算 |
4.2.1 C_4F_7N/N_2混合气体体系反应速率 |
4.2.2 C_4F_7N/N_2混合气体体系平衡常数 |
4.3 本章小结 |
5 C_4F_7N/N_2混合气体过热分解实验研究 |
5.1 C_4F_7N/N_2混合气体局部过热分解实验平台 |
5.1.1 混合气体局部过热分解实验区 |
5.1.2 混合气体局部过热分解组分检测区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局部过热故障中温度对主要分解产物的影响 |
5.3.2 局部过热故障中混合气体混合比对主要分解产物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绝缘子电场特性研究 |
1.2.2 绝缘子表面污秽特性研究 |
1.2.3 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 |
1.2.4 绝缘子防污闪措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
2.1 典型伞型结构的腕臂复合绝缘子 |
2.2 洁净绝缘子电场计算模型 |
2.2.1 绝缘子电场计算控制方程 |
2.2.2 绝缘子电场计算有限元原理 |
2.2.3 绝缘子电场计算有限元仿真步骤 |
2.3 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
2.3.1 电位分布 |
2.3.2 电场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3 绝缘子表面污秽物特性分析 |
3.1 兰新铁路典型环境绝缘子样本 |
3.2 污秽微观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 |
3.3 污秽的化学成分 |
3.4 污秽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
3.4.1 污秽颗粒粒度的对数正态分布特征 |
3.4.2 不同布置方式下污秽颗粒粒径分布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绝缘子表面积污分布的风洞数值模拟 |
4.1 绝缘子积污过程的气固两相流计算模型 |
4.1.1 连续相控制方程 |
4.1.2 离散相控制方程 |
4.1.3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
4.2 绝缘子外部流场特性 |
4.2.1 流速分布 |
4.2.2 静压分布 |
4.3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 |
4.3.1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的影响因素 |
4.3.2 绝缘子表面积污分布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染污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
5.1 分离水珠作用下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
5.1.1 静态接触角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1.2 水珠位置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1.3 水珠间距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2 附有均匀湿污层的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
5.2.1 绝缘子电场计算模型 |
5.2.2 电位分布 |
5.2.3 电场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新型绝缘子设计及防污性能分析 |
6.1 新型绝缘子结构 |
6.2 不同伞裙结构绝缘子积污特性仿真分析 |
6.2.1 平安装绝缘子 |
6.2.2 斜安装绝缘子 |
6.3 新型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
6.3.1 绝缘子自然积污收集方法 |
6.3.2 绝缘子污秽度测量方法 |
6.3.3 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功能化纳米材料固相萃取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的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0 含氟有机污染物的简介 |
1.1 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危害及污染现状 |
1.2 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1 样品前处理技术概述 |
1.2.2 萃取技术的分类 |
1.3 基于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开发的新型吸附剂 |
1.3.1 碳纳米管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1.3.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发展及应用前景 |
1.3.3 共轭微孔聚合物发展及应用前景 |
1.3.4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发展及应用前景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室温合成的氨基功能化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磁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的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九种全氟烷基酸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3 仪器条件 |
2.2.4 Fe_3O_4@[NH_2]-COFs材料的合成过程 |
2.2.5 磁固相萃取操作过程 |
2.2.6 实际水样的来源及预处理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磁固相萃取的优化过程 |
2.3.3 磁固相萃取过程的方法学验证 |
2.3.4 实际样品的分析 |
2.4 实验方法比较 |
2.5 吸附机理讨论 |
2.6 实验结论 |
第3章 氟化碳纳米管材料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的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七种全氟类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3 液相色谱仪-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仪器条件 |
3.2.4 固相萃取操作过程 |
3.2.5 实际水样的来源及预处理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氟化碳纳米管的材料表征 |
3.3.2 单因素优化固相萃取的实验参数 |
3.3.3 固相萃取过程的方法学验证 |
3.3.4 方法比较 |
3.3.5 吸附机理 |
3.3.6 实际样品的分析 |
3.4 实验结论 |
第4章 论文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10)漆酶动态透析降解布洛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PPCPS污染物研究进展 |
1.1.1 PPCPs概述 |
1.1.2 PPCPs来源及危害 |
1.2 布洛芬研究进展 |
1.2.1 布洛芬概述 |
1.2.2 布洛芬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3 布洛芬处理方法 |
1.3 漆酶概述 |
1.3.1 漆酶来源 |
1.3.2 漆酶结构和性质 |
1.3.3 漆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
1.4 透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布洛芬HPLC检测方法构建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布洛芬HPLC色谱条件构建 |
2.2.1 流动相系统筛选 |
2.2.2 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筛选 |
2.3 布洛芬HPLC方法验证 |
2.3.1 精密度 |
2.3.2 准确度 |
2.3.3 溶液稳定性 |
2.4 布洛芬标准曲线绘制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HPLC检测布洛芬的流动相系统优化 |
2.5.2 HPLC检测布洛芬的流动相洗脱程序优化 |
2.5.3 精密度验证 |
2.5.4 准确度验证 |
2.5.5 溶液稳定性的考察 |
2.5.6 标准曲线绘制 |
2.6 小结 |
第3章 SDLC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步骤 |
3.2 漆酶对布洛芬的降解可行性分析 |
3.2.1 漆酶降解布洛芬可行性分析 |
3.2.2 样品溶液前处理方式 |
3.2.3 漆酶降解布洛芬的时间曲线 |
3.3 漆酶与布洛芬在透析过程中的扩散行为评价 |
3.3.1 漆酶在透析过程中的扩散行为评价 |
3.3.2 布洛芬在透析过程中的扩散行为评价 |
3.4 SDLC工艺降解布洛芬中透析膜筛选 |
3.4.1 SDLC工艺的一般程序 |
3.4.2 透析膜MWCO的筛选 |
3.4.3 透析膜SA:V的筛选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漆酶降解布洛芬可行性验证 |
3.5.2 样品溶液前处理对布洛芬检测的影响 |
3.5.3 反应时间对漆酶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3.5.4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
3.5.5 溶液体系对漆酶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5.6 透析过程对漆酶保留性的影响 |
3.5.7 透析过程对布洛芬渗透性的影响 |
3.5.8 透析膜MWCO对 SDLC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3.5.9 透析膜SA:V对 SDLC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 |
4.2.1 DDLC工艺的一般程序 |
4.2.2 漆酶降解布洛芬工艺比较 |
4.2.3 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的影响因素 |
4.3 透析膜的循环使用 |
4.3.1 透析膜的循环使用次数 |
4.3.2 透析膜使用前后的形貌比较 |
4.4 DDLC工艺对布洛芬降解产物分析 |
4.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4.2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
4.5 DDLC工艺对布洛芬的降解动力学试验 |
4.5.1 漆酶对布洛芬的酶促反应试验 |
4.5.2 漆酶降解布洛芬的动力学试验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工艺流程对漆酶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4.6.2 漆酶浓度对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4.6.3 pH值对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4.6.4 布洛芬浓度对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4.6.5 流速对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的影响 |
4.6.6 透析膜循环使用的影响 |
4.6.7 DDLC工艺降解布洛芬的产物分析 |
4.6.8 漆酶对布洛芬酶促反应的结果分析 |
4.6.9 漆酶降解布洛芬动力学的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取得成果 |
四、日本环境监测用色谱仪的发展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旅大油田A井液控管线腐蚀分析及管材优选[J]. 辛野,刘志龙,于晓涛,邹琦,吴春元,肖昌,苏高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05)
- [2]恶臭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乐昊,李海玮,盖鑫磊.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1(05)
- [3]东北某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D]. 刘彪. 吉林大学, 2021(01)
- [4]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D]. 冯学珍. 广西大学, 2021
- [5]肥大细胞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刘杰. 青海大学, 2021
- [6]局部过热故障下的C4F7N/N2混合气体分解特性研究[D]. 李昊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7]色谱自动取油装置的设计与开发[D]. 刘伟.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8]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D]. 董海燕.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9]功能化纳米材料固相萃取全氟烷基酸类污染物的新方法研究[D]. 卢元月.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10]漆酶动态透析降解布洛芬研究[D]. 蔡琼.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