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块状结石1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块状结石10例

一、中西医药治疗胃食团石10例(论文文献综述)

袁梦鑫[1](2021)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中风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患者的年龄、性别、中医证型等资料,以分析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发病特点,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新思路,同时观察“透刺吞咽针法”临床疗效,以探索新疗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四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中风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资料,对年龄、性别、并发病、临床治疗等资料进行整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男性65例(54.2%),女性55例(45.8%),比例为1.18:1,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45岁、85岁,平均年龄(66.53±9.45)岁。65岁以上患者61例(50.8%),男性31例(25.8%),女性30例(25.0%);55-64岁阶段45例(37.5%),男性26例(21.7%),女性19例(15.8%);45-54岁阶段14例(11.7%),男性8例(6.7%),女性6例(5.0%)。2.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相关基础疾病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病89例(74.2%)、糖尿病68例(56.7%)、卒中史49例(40.8%)。3.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发病季节依次为冬季36例(30.0%)、春季32例(26.7%)、秋季30例(25.0%)、夏季22例(18.3%)。4.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病程最短8d,最长为113d,平均病程(61.48±30.05)d,0-14d、15-89d及90d以上分别为30例(25.0%)、41例(34.2%)、49例(40.8%)。5.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发生吸入性肺炎49例(40.8%)。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男性18例(36.7%),女性31例(63.3%),年龄大于65岁者36例(73.5%),糖尿病史40例(81.6%),留置胃管30例(61.2%),意识障碍25例(51.0%),误吸36例(73.5%),长期卧床28例(57.1%)。经单因素分析统计发现大于65岁、男、留置胃管、意识障碍、糖尿病、长期卧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表明,上述各因素为本病并发的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6.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证型分布为风痰阻络证54例(45.0%)、气虚血瘀证38例(31.6%)、肝阳上扰证14例(11.7%)、痰热腑实证9例(7.5%)及阴虚风动证5例(4.2%)。各型与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其与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经分析处理将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29例伴有意识障碍而较难评估者脱落,最后“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者91例。经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分级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89.0%,基本痊愈19例,显效28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结论:1.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多发生于65岁以上,最常见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病、糖尿病、卒中史为主,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节,病程多集中于15-89d及90d以上。2.吸入性肺炎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大于65岁、留置胃管、长期卧床、糖尿病、误吸、意识障碍等。3.中风后吞咽障碍证型以风痰阻络证和气虚血瘀证为主,中医证型与病程存在相关性。4.“透刺吞咽针法”可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是一种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龙丹[2](2021)在《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辨证属肝胃不和证的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检测项目的评估情况,客观评价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丰富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仙葫院区脾胃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并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和胃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慢性胃炎的复发率。在两组治疗期间,禁止给予任何其他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单项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情况,收集全部试验数据后,对此次研究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和胃汤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前可比性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观察项目、胃炎的诊断分型、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脘胁胀满或胀痛、吐酸嘈杂、嗳气呃逆、纳呆食少、胸闷或善太息、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大便稀溏(P<0.01)、烦躁易怒(P<0.05)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对大便不畅症状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完成4周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在治疗后,整体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着性改善;单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脘胁胀满或胀痛、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嗳气呃逆这一症状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吐酸嘈杂、纳呆食少、胸闷或善太息、烦躁易怒、大便稀溏几个症状积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综合疗效比较上,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总体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15.63%,对照组复发率为65.38%,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1)。(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25.7%;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脘胁胀满或胀痛、吐酸嘈杂、嗳气呃逆、纳呆食少、胸闷或善太息、烦躁易怒、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或大便稀溏等临床症状。(2)和胃汤组和西药组均能有效治疗慢性胃炎,但和胃汤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总体疗效方面显着优于西药组。(3)和胃汤在治疗慢性胃炎的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其复发率低,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任梓林[3](2021)在《伴咽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反流高敏感中医证候及食管功能差异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对伴咽喉症状的GERD、RH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联合pH监测,研究不同证候特点及不同证候间食管功能的差异。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均是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RSI量表、RFS量表、电子胃镜、食管测压及24小时pH阻抗监测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其中伴咽喉症状的GERD患者共79例,伴咽喉症状的RH患者共140例,收集一般情况资料及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伴咽喉症状的GERD组年龄、BMI显着高于伴咽喉症状的RH患者(P<0.05)。伴咽喉症状的RH组压力显着高于GERD组(P<0.05)。伴咽喉反流的GERD组与RH组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咽喉症状的GERD、RH在性别、病程、教育程度、每周在外就餐次数、饮食急慢、是否饱餐、饮酒情况、吸烟、食管裂孔疝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布:本研究一共纳入219例患者,GERD组79例,RH组140例,其中GERD组肝胃郁热16例(20.25%)、胆热犯胃24例(30.38%)、气郁痰阻29例(36.71%)、中虚气逆7例(8.86%)、脾虚湿热3例(3.80%);RH组肝胃郁热36例(25.71%)、胆热犯胃41例(29.29%)、气郁痰阻38例(27.14%)、中虚气逆19例(13.57%)、脾虚湿热6例(4.29%)。两组在中医证型间差异无统计性意义(P>0.05)。3、西医分组食管功能比较:①食管压力:伴咽喉症状的RE组无效吞咽百分比显着高于RH组(P<0.05)。伴咽喉症状的RE、NERD及RH在其余食管括约肌功能、食管收缩力、食管运动协调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反流情况:伴咽喉症状的RH组DeMeester评分、总反流时间、总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酸暴露时间占比、立位及卧位酸暴露时间占比、远端及近端酸反流次数显着低于RE组、NERD组(P<0.05),RH组远端反流次数显着低于RE组(P<0.05)。三组在远端弱酸反流次数、远端非酸反流次数、近端反流次数、近端弱酸反流次数、近端非酸反流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种疾病不同证型食管功能比较:①食管压力:胆热犯胃组波幅平均值显着低于肝胃郁热组、气郁痰阻组、中虚气逆组(P<0.05),胆热犯胃组正常蠕动百分比显着低于中虚气逆组(P<0.05),胆热犯胃组无效吞咽百分比显着高于中虚气逆组(P<0.05)。不同证型在其余食管括约肌功能、食管收缩力、食管运动协调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反流情况:不同证型间反流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同一疾病不同证型食管功能比较:①伴咽喉症状的GERD组:脾虚湿热组LES静息压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不同证型在其余食管括约肌功能、食管收缩力、食管运动协调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组总反流时间、总酸暴露时间占比显着高于中虚气逆组(P<0.05)。肝胃郁热组、胆热犯胃组近端酸反流次数显着高于气郁痰阻组(P<0.05)。不同证型在其余反流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伴咽喉症状的RH组:胆热犯胃组、气郁痰阻组正常蠕动百分比显着低于中虚气逆组(P<0.05),胆热犯胃组无效吞咽百分比显着高于中虚气逆组(P<0.05),不同证型在其余食管括约肌功能、食管收缩力、食管运动协调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间反流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下的食管功能特点不同。①伴咽喉症状的GERD、RH患者胆热犯胃证的食管收缩力较其他证型下降明显。②肝胃郁热证的GERD患者酸反流程度更重,病变范围更广。中医辨证与西医客观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蒋扬青[4](2020)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变化,说明PBRG的胃十二指肠功能动力改变可能影响食管的功能动力变化。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PBRG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设置: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50例、混合型(PBRG合并GERD)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10例。50例PBRG的患者按内镜下反流及炎症程度分为:I度PBRG亚组、II+III度PBRG亚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高分辨食管测压,分析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等,并观察PBRG组、GERD组、混合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观察不同PBRG亚组的食管动力学变化特征。结果:(1)PBRG组患者的LES静息压、残余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GERD组、混合组显着增高(P<0.05);PBRG组、GERD组及混合组的收缩前沿速度(CFV)、远段潜伏时间(DL)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UES静息压及残余压、远段收缩积分(DCI)、食团内压(IBP)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BRG组、GERD组及混合组食管蠕动功能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BRG组的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率低于GERD组、混合组(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PBRG组、GERD组、混合组三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亚组的PBRG患者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PBRG组的食管、胃部症状积分比咽喉及呼吸道症状积分明显增高(P<0.05)。(3)在不同PBRG亚组之间,反流及炎症程度越高收缩前沿速度(CFV)越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逐渐升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PBRG亚组患者的收缩前沿速度(CFV)、远段潜伏时间(DL)、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度PBRG亚组及II+III度PBRG亚组患者LES静息压、TLESR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相似(P>0.05);且与GERD组及混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较GERD组和混合组低(P<0.05),而II+III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比例与GERD组和混合组相似(P>0.05)。结论:1、PBRG可以引发食管动力学改变,并具有其特征。PBRG患者胃十二指肠功能动力改变可能通过引起食管动力紊乱、蠕动功能异常致廓清能力降低从而造成胆汁相关性胃食管反流,说明了PBRG可能常常并发胃食管反流。2、不同程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明显增多,而中-重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的模式接近于GERD患者。3、PBRG患者以食管部及胃部症状为主,与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区别,但临床症状与内镜下反流及炎症程度不一致。

王东方[5](2020)在《清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清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远期疗效(复发率)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纳入诊断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采用清肝和胃方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期间停用一切其他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药物。使用病例报告表(CRF表)记录患者的症状积分,每周一次复诊,疗程结束后第4周进行1次随访,每次复诊及随访均记录各项症状积分。通过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总积分以及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心烦易怒、嘈杂易饥、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各项症状积分,对比治疗有效率,以总结出清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停药后症状及复发情况,以及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1研究资料: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纳入73例患者,完成疗程60例,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2一般情况: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数量差距不大,年龄在46-75岁,病程在10年以内的患者较为多见。3治疗有效率:60例患者中治愈4例、显效27例、有效23例、无效6例,分别占5.00%、33.75%、28.75%、7.50%,总有效率为 90.00%4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同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清肝和胃方能有效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5不同治疗阶段症状积分变化:在疗程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患者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第一周治疗后,每一周的症状均较上一周有所好转。6清肝和胃方治疗单一症状的疗效评价:清肝和胃方治疗6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其烧心、反酸、胸骨后疼1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心烦易怒、嘈杂易饥、口干口苦、大便秘结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88.10%、90.00%、50.00%、64.00%、73.00%、77.50%、85.70%、100.00%、88.00%、77.30%.7随访情况:清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复发率为25.0%。由此可见,清肝和胃方治疗该病证的疗效较好。8清肝和胃方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清肝和胃方对不同性别治疗总有效率相差不大,其对26-35岁、36-45岁、56-65岁、66-75岁患者的有效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其与何种因素相关,还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其对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1-10年病程的患者,因10-20年、20-30年患者数量较少,故总有效率不具有参考意义,说明病程较短的病人治疗效果较好。研究结论清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而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安全性好。

丁军威[6](2020)在《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功能性食管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功能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中医证型下NERD、RH及FH的食管功能特点差异性的比较,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食管功能的相关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中医的治疗。研究方法:临床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的患者,根据胃镜、食管测压及pH阻抗监测结果,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并经过排除标准筛选NERD、RH及FH各48例,收集其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并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为肝相关证型及脾相关证型组。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NERD患者年龄显着高于R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H中女性多于NER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RD患者吸烟百分比高于F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职业、教育程度、婚姻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工作时间、上班路程时间、生活工作学习压力、每周在外就餐次数、饮食急慢、饱餐、饮酒及是否伴有食管裂孔疝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分布比较:NERD患者肝胃郁热24例(50%)、胆热犯胃7例(14.6%)、气郁痰阻10例(20.8%)、中虚气逆6例(12.5%)、脾虚湿热1例(2.1%),其中肝相关证型31例(64.6%),脾相关证型17例(35.4%);RH患者肝胃郁热18例(37.5%)、胆热犯胃5例(10.4%)、气郁痰阻22例(45.8%)、中虚气逆2例(4.2%)、脾虚湿热1例(2.1%),其中肝相关证型23例(47.9%),脾相关证型25例(52.1%);FH患者肝胃郁热18例(37.5%)、胆热犯胃4例(8.3%)、气郁痰阻19例(39.6%)、中虚气逆1例(2.1%)、脾虚湿热6例(12.5%),其中肝相关证型22例(45.8%),脾相关证型26例(54.2%)。三组在证候分布及肝脾相关证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功能比较:①NERD、RH及FH三组在食管括约肌功能(LES长度、LES静息压、LES残余压、UES静息压及UES残余压)、食管收缩力(波幅平均值、持续时间平均值、无效吞咽百分比、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及DCI)、食管运动协调性(同步收缩百分比、双峰吞咽百分比、远端收缩延迟、提前收缩百分比及快速收缩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ERD组DeMeester、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长反流次数(>5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直立酸反流时间(%)、仰卧酸反流时间(%)、酸反流及全部反流事件显着高于RH及F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组酸反流次数、全部反流事件显着高于F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在弱酸反流、非酸反流事件及食管近端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同一疾病下肝相关证型与脾相关证型食管功能比较:①NERD脾相关证型组LES长度明显大于肝相关证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肝相关证型组LES静息压高于脾相关证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H患者肝相关证型与脾相关证型食管动力无显着差异(P>0.05)。②NERD、RH及FH的肝相关证型与脾相关证型在酸反流(DeMeester、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长反流次数(>5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直立酸反流时间(%)及仰卧酸反流时间(%))、反流事件(酸反流、弱酸反流、非弱酸反流及全部反流事件)及食管近端反流(食管近端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及总反流)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肝及脾相关证型下NERD、RH及FH食管功能比较:①肝相关证型下NERD、RH及FH三组在食管括约肌功能、食管收缩力及食管协调性运动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脾相关证型下,FH组LES静息压明显高于RH组(P<0.05),在其余食管功能方面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无论肝相关证型还是脾相关证型,NERD组DeMeester、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长反流次数(>5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直立酸反流时间(%)、仰卧酸反流时间(%)显着高于RH及FH组(P<0.05);而在弱酸反流事件、非酸反流事件、食管近端弱酸反流事件及食管近端非酸反流事件方面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相关证型下NERD酸反流事件明显高于RH及F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脾相关证型下NERD及RH组酸反流及全部反流事件显着高于F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的反流次数明显高于F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NERD患者肝相关证型的食管括约肌功能弱于肝相关证型,RH患者脾相关证型的食管括约肌功能低于肝相关证型,脾相关证型下RH的食管括约肌功能弱于FH。

王燕[7](2019)在《行气清降方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利用Gerd Q量表、中医证候评分表,研究行气清降方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研究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导师门诊中符合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2例,脱落12例,有效入组人数60例,按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予行气清降方颗粒剂(服用方法:1日2次,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2小时各一袋冲服),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服用方法:1日1次,1次1粒,早饭前半小时空腹口服),药物治疗时间为8周;记录治疗前、治疗8周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Gerd Q量表、中医证候评分表的评分情况,将记录的评分数据录入Excel系统建立数据库,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行气清降方在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方面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 一般资料分析比较性别、年龄、病程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2 Gerd Q量表分析比较2.1实验组、对照组各组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Gerd Q量表积分比较,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均有效。2.2实验组、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组间Gerd Q积分比较,P=0.0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评分表分析比较3.1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各组内比较,P值均小于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能有效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中医症状。3.2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疗效上要优于对照组。3.3实验组在改善反酸(P=0.016)、嘈杂(P=0.002)、两胁胀满(P=0.04)、心烦(P<0.01)、口苦(P<0.01)、大便秘结(P<0.01)单项症状上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有效率分析比较4.1实验组痊愈7人,显效16人,有效5人,无效2人,临床有效率为93.33%。4.2对照组痊愈3人,显效1人,有效23人,无效3人,临床有效率为90%。4.3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比较,P=1.00,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均有效,但无显着差异。5两组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药物安全性较好。结论:通过分析比较纳入本课题6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Gerd Q量表及中医证候评分表数据资料,表明行气清降方能较好的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的症状,无不良反应,体现了行气清降方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疗效确切。

张静[8](2019)在《加味丹参饮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为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气滞血瘀证)的遣方用药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以及更广阔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2例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气滞血瘀证)分为对照组(共30例)、治疗组(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共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雷尼替丁抑酸护胃、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抑酸护胃、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味丹参饮,采取开放性临床试验方法,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中药干预治疗后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对比组内及组间的吞咽困难程度、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体重、EORTCQLQ--C30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OES18食管癌特异模块量表变化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研究结束时,共有2例脱落病例,为治疗组两例,其余60例均为可参评的有效病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1.在吞咽困难疗效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2.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在胸胁刺痛、饮食减少、口渴不欲饮及舌脉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两胁窜痛方面,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嗳气反酸方面,两组的疗效都比较好,考虑对照组在常规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包含雷尼替丁以抑酸护胃所致,但是治疗组效果仍略优于对照组;3.在KP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方面,治疗组升高20例,稳定10例,对照组升高3例,稳定25例,降低2例,用药后治疗组的KPS评分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在体重的变化方面,治疗前、后两组的体重变化都相对比较稳定,治疗组(P=0.000)在增加体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7);5.在QLQ-OES18方面,治疗组对吞咽困难、进食、反流、疼痛、食欲减退、口干、食欲减退、咳嗽、言语功能症状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尤其是对吞咽困难、食欲减退的作用最好。对照组在吞咽困难、返流、食欲减退等症状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进食、口干的症状改善方面显示出了一定作用,但未获得统计学差异(P>0.05);6.在QLQ-C30方面,治疗组对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恶心呕吐、疼痛、疲倦、食欲丧失、失眠方面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总体上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经济困难方面都较治疗前加重,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未获得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肿瘤是长期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7.安全性分析:两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了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及凝血全套检查,都没有发现和试验药物有关的异常变化,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配合度较好,仅有2例治疗组患者服药初期出现汗液分泌增多,服药2天后症状自行消失,考虑本研究采用的加味丹参饮中含较多辛味药物所致,予以解释疏导后患者表示可接受,未终止实验。两组没有明显的不良事件发生,说明加味丹参饮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气滞血瘀证)安全性良好。结论:加味丹参饮在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显着提高吞咽困难疗效的有效率,且有效的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体重指数、KPS评分、QLQ-OES18、QLQ-C30评分等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良好。

万常俊[9](2019)在《小柴胡合宣痹汤治疗气郁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小柴胡合宣痹汤治疗气机郁滞、湿热闭阻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60例患者,选取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的门诊及住院的符合气机郁滞、湿热闭阻型GERD患者,并且符合西医纳入标准者,釆用随机法分组,按照就诊顺序编好数字号码,1、3、5……在治疗组,2、4、6……在治疗组。治疗组:在雷贝拉坐肠溶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30)的基础上加用(柴胡lOg,黄芩lOg,法半夏10g,生姜3片,党参10g,甘草6g,郁金10g,淡豆豉10g,射干6g,枇杷叶15g,通草8g,)每日一剂,由江西省中医院内提供的中药配方颗粒,每日9点及15点口服配方颗粒,用150ml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每日一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研究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着意义。2从治疗后患者改善病情来看,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研究采用小柴胡合宣痹汤治疗气机郁滞湿热闭阻型的反流性食管炎,取得的疗效满意。结论:对于本次研究,导师运用小柴胡汤合上焦宣痹汤治疗气机郁滞、湿热闭阻型GERD患者疗效可靠,而且当代此一证型GERD患者较多,在临床中值得推广运用。

王军平[10](2019)在《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中医证型间食管动力变化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医证型与食管动力参数值,观察不同中医证型间食管动力的变化特点,为GERD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GERD患者200例,采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填写中医证候问卷表,根据问卷调查和中医证型评判标准由副主任以上中医师辨证分型,共分为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中虚气逆证、脾虚湿热证6个证型组,并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记录食管动力参数值,对不同中医证型间食管动力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本组200例GERD患者,肝胃郁热证33例,占16.5%;胆热犯胃证55例,占27.5%;气郁痰阻证28例,占14%;中虚气逆证28例,占14%;脾虚湿热证35例,占17.5%;瘀血阻络证21例,占10.5%。性别方面,男性97例(48.50%),女性103例(51.5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年龄40-60岁之间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64%。各证型间体重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组研究患者食管动力参数比较(1)食管收缩强度:脾虚湿热证异常收缩占比最高,各证型间食管收缩强度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P)及分布:在LESP方面,脾虚湿热证低于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瘀血阻络证(P<0.05);瘀血阻络证高于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P<0.05);在LESP分布方面,脾虚湿热证LESP降低占比高于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瘀血阻络证(P<0.05)。(3)蠕动波参数:蠕动波起始速度中虚气逆证低于肝胃郁热证(P<0.05);蠕动波持续时间气郁痰阻证低于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中虚气逆证(P<0.05);脾虚湿热证低于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P<0.05);远端波波幅脾虚湿热证低于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P<0.05)。肝胃郁热证高于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瘀血阻络证(P<0.05)。(4)吞咽百分比参数:无效吞咽百分比肝胃郁热证低于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脾虚湿热证(P<0.05)。胆热犯胃证低于脾虚湿热证(P<0.05)。(5)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on integral,DCI):脾虚湿热证低于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瘀血阻络证(P<0.05)。气郁痰阻证低于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P<0.05)。结论:本研究200例GERD患者证型分布以胆热犯胃证最为常见。证型与体重指数有关。不同中医证型间的食管动力存在差异,脾虚湿热证下食管括约肌动力不足、食管收缩力度减低;气郁痰阻证食管收缩力下降;中虚气逆证与蠕动波起始速度减低有关;肝胃郁热证在食管收缩力、食管廓清方面优于其他证型;胆热犯胃证轻微吞咽功能障碍。

二、中西医药治疗胃食团石1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药治疗胃食团石1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2.西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2.1 吞咽生理过程
        2.2 吞咽神经机制
        2.3 中风后吞咽障碍定义及表现
        2.4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神经机制
        2.5 中风后吞咽障碍评估
        2.6 西医学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研究方法
        5.1 治疗研究方法
        5.2 观察方法
        5.3 疗效评定标准
        5.4 数据分析
结果
    1.性别及年龄
    2.发病季节情况
    3.病程情况
    4.基础病情况
    5.中风后吞咽障碍吸入性肺炎与危险因素
        5.1 临床特点
        5.2 单因素分析
        5.3 多因素分析
    6.中风后吞咽障碍中医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
        6.1 中医证型分布
        6.2 中医证型与年龄分布
        6.3 中医证型与性别分布
        6.4 中医证型与病程分布
    7. “透刺吞咽针法”疗效效果
        7.1 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分级情况
        7.2 疗效评定
讨论
    1.中风后吞咽障碍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2.中风后吞咽障碍与发病季节的关系
    3.中风后吞咽障碍与病程的关系
    4.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与基础病的关系
        4.1 高血压病
        4.2 糖尿病
        4.3 卒中史
    5.中风后吞咽障碍吸入性肺炎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5.1 性别
        5.2 年龄
        5.3 留置胃管
        5.4 长期卧床
        5.5 意识障碍
        5.6 误吸
        5.7 糖尿病
    6.中风后吞咽障碍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7.导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辨治思路与理论基础
        7.1 脏腑失调、元神失用、经筋失调为本病病机
        7.2 理论创新,提出“三区三线”学说
        7.3 取穴精简,首创“颈前区五穴”
        7.4 透刺为主,操作简便
    8. “透刺吞咽针法”疗效评价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2)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CG的认识
        1.1 概述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治疗
    2 中医对CG的认识
        2.1 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2.4 对肝胃不和型CG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案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纳入病例情况
    2 一般情况比较
        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2.2 两组年龄比较
        2.3 两组病程比较
        2.4 两组CG分型情况
    3 两组治疗前指标比较
        3.1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4 两组治疗后指标评价
        4.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临床症状积分的组内比较
        4.3 两组治疗后单项症状积分的组间比较
        4.4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的组内比较
        4.5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的组间比较
    5 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6 安全性指标观察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目前CG治疗的主要方向与不足
    2 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CG的理论依据
    3 和胃汤的组方意义及药理研究
        3.1 组方意义
        3.2 药理研究
    4 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CG的疗效评价分析
        4.1 两组可比性分析
        4.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3 临床症状总积分分析
        4.4 单项临床症状积分分析
        4.5 复发率分析
        4.6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5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慢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3)伴咽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反流高敏感中医证候及食管功能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伴咽喉症状的GERD、RH的研究现状
        1、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
        3、治疗
        4、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伴咽喉症状的GERD、RH中医研究进展
        1、中医病名的认识
        2、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3、中医内治法
        4、中医外治法
        5、现代医学与中医证候相关研究
        6、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研究方法
    1 试验设计类型
    2 样本量设计
    3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4 多通路腔内阻抗联合pH监测
    5 观测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性别、年龄
        1.2 体重指数
        1.3 病程
        1.4 职业、教育程度
        1.5 压力
        1.6 饮食习惯
        1.7 食管裂孔疝
    2 伴咽喉症状的RE、NERD、RH食管功能比较
        2.1 食管压力
        2.2 食管反流
    3 伴咽喉症状的GERD、RH中医证型分布及食管功能比较
        3.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2 两种疾病不同证型食管功能比较
        3.3 同一疾病不同证型食管功能比较
讨论
    1 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1.1 年龄与性别
        1.2 体重指数
        1.3 职业及教育程度
        1.4 饮食习惯
        1.5 压力
        1.6 食管裂孔疝
    2 古文记载及证候分布
        2.1 古文记载
        2.2 证候分布
    3 伴咽喉症状的RE、NERD、RH食管功能比较
        3.1 食管压力
        3.2 反流情况
    4 伴咽喉症状的GERD、RH不同证型食管功能比较
        4.1 食管压力
        4.2 反流情况
    5 同一疾病不同证型与食管功能比较
        5.1 食管压力
        5.2 反流情况
    6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反流症状评分量表
    附录2 反流体征评分量表
    附录3 一般情况表
    附录4 食管测压表
    附录5 反流情况表
    附录6 中医症状积分表
个人简历

(4)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观察指标
    2.1 入选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食管动力学相关参数
    2.2 评估临床症状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PBRG、GERD、混合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食管动力情况比较
        4.1.1 PBRG、GERD、混合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表2)
        4.1.2 食管上、下食管括约肌舒缩状态的压力及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 3)
        4.1.3 其他食管动力学相关参数变化(见表 4)
        4.1.4 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见表 5)
        4.1.5 PBRG组、GERD组、混合组的症状积分情况
    4.2 不同分度的 PBRG 之间以及与健康对照组、GERD 组、混合组的食管动力参数比较
        4.2.1 不同分度 PBRG 组的一般资料
        4.2.2 不同分度 PBRG 患者食管上、下括约肌舒缩状态的压力及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 6)
        4.2.3 不同分度的 PBRG 其他食管动力学参数变化(见表 7)
        4.2.4 不同分度 PBRG 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见表 8)
        4.2.5 不同分度 PBRG 亚组与 GERD 组、混合组的症状积分情况(见图 7)
        4.2.6 不同分度 PBRG 亚组之间的食管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结果(见表9)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5)清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西医治疗进展
        1 发病机制
        2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疗法
        3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非药物疗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进展
        1 RGERD病因病机的认识
        2 RGERD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治疗方法与药物
        3.3 疗程
        3.4 评分标准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评定标准
    4 质量控制方法
        4.1 病例报告表
        4.2 研究者资格
        4.3 随访方法
        4.4 偏倚控制
        4.5 中医辨证方法
    5 统计学处理
    6 研究结果
        6.1 临床资料
        6.2 基本情况比较
        6.3 疗效评价
        6.4 清肝和胃方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6.5 随访情况
        6.6 不良反应情况
    7 讨论
        7.1 理论依据
        7.2 对RGERD病因病机的认识
        7.3 针对RGERD的治疗方法探讨
        7.4 清肝和胃方组成及分析
        7.5 同类研究结果
        7.6 临床研究结果讨论
    8 研究总结
    9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6)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功能性食管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功能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研究现状
        1、NERD流行病学
        2、NERD发病机制
        3、治疗
        4、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反流高敏感研究现状
        1、反流高敏感的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
        3、治疗
        4、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烧心的研究进展
        1、功能性烧心的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
        3、治疗
        4、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四: NERD与功能性食管病中医研究进展
        1、中医病名的认识
        2、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3、辨证分型的研究
        4、现代医学与中医证候相关研究
        5、中医药治疗吐酸病的研究
        6、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研究方法
    1 试验设计类型
    2 样本量设计
    3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4 24小时pH阻抗监测
    5 观测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年龄及性别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1.1 年龄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1.2 性别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2 职业及教育程度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3 婚姻及家庭经济情况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4 工作及上班路程时间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5 压力(生活工作学习)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6 饮食习惯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1.7 食管裂孔疝与NERD、RH及FH的相关性
    2 NERD、RH及FH食管功能的比较
        2.1 食管压力的比较
        2.2 反流情况的比较
    3 NERD、RH及FH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 NERD、RH及FH中医肝脾相关证型食管功能的相关性
        4.1 同一疾病中医肝脾相关证型食管功能的相关性
        4.2 NERD、RH及FH中医肝脾相关证型食管功能的比较
        4.2.1 NERD、RH及FH中医肝相关证型食管功能的比较
        4.2.2 NERD、RH及FH中医脾相关证型食管功能的比较
讨论
    1 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1.1 年龄
        1.2 性别
        1.3 职业及教育程度
        1.4 婚姻状况
        1.5 家庭经济情况
        1.6 工作及上班路程时间
        1.7 生活工作学习压力
        1.8 饮食习惯
        1.9 吸烟饮酒
        1.10 食管裂孔疝
    2 证候分布
    3 NERD、RH及FH食管功能比较
        3.1 食管压力
        3.2 反流情况
    4 同一疾病中医肝脾相关证型食管功能的相关性
        4.1 食管压力
        4.2 反流情况
    5 NERD、RH及FH中医肝脾相关证型食管功能的比较
        5.1 食管压力
        5.2 反流情况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一般情况表
    附录2 食管测压表
    附录3 24小时食管pH-阻抗表
    附录4 中医症状积分表
    附录5 辨证分型
致谢
个人简历

(7)行气清降方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西医认识
        1 NERD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2 发病机制
        3 辅助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中医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辨证论治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对象
    4 数据资料
    5 疗效评价指标
    6 安全性观察
    7 统计学方法
    8 数据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课题相关数据资料讨论
    2 导师诊疗经验
    3 课题存在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加味丹参饮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选择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病例脱落、剔除及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临床证候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入选方法
        1.3.2 随机分组方法
        1.3.3 材料及药品
        1.3.4 治疗方法
    1.4 临床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观察
        1.4.1 安全性观察指标
        1.4.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1.4.3 疗效评定标准
        1.4.4 安全性判定标准
    1.5 质量控制与保证
    1.6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分析
    2.1 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2.1.1 性别、年龄(见表1、2)
        2.1.2 病理分型、病变部位、分期(见表3、4、5)
        2.1.3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2.1.4 两组治疗前吞咽困难程度的比较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及剔除情况
    3.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 两组吞咽困难疗效比较
    3.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
    3.5 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比较
    3.6 两组治疗前后QLQ-OES18 评分比较
    3.7 两组治疗前后QLQ-C30 评分比较
    3.8 两组安全性比较
第四部分 分析讨论
    4.1 分析
        4.1.1 临床资料分析
        4.1.2 结果分析
    4.2 讨论
        4.2.1 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西医病因及治疗
        4.2.2 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与噎膈的相关性
        4.2.3 中医对食管的解剖与功能的概述
        4.2.4 中医对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的治法论述
        4.2.5 立方依据
        4.2.6 加味丹参饮的组成及方义分析
        4.2.7 加味丹参饮组成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
结论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研究的不足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食管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附录2 Stooler分级标准(结合电子纤维食管镜下观察,分为5 级
    附录3 食管癌的分段标准
    附录4 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QES18 中文版
    附录5 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
    附录6 中医症候积分疗效评定方法
    附录7
    附件8 KPS评分疗效标准
    附录9 吞咽困难疗效评定标准

(9)小柴胡合宣痹汤治疗气郁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病因病机
    2 治则治法
    3 现代中医研究 GERD 的进展
    4 古方专用
    5 其他外治法
    6 展望
    7 现代医学对 GERD 的认识
    8 分型
    9 相关检查
    10 治疗
    11 其它治疗
    12 小结
1 基本资料
2 诊疗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不良事件随访
7 统计分析
8 安全性评估
9 治疗方法
    9.1 基础治疗(两组均采用)
    9.2 中药治疗组
    9.3 观测项目与指标
10 研究结果
    10.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10.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10.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10.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症候积分比较
    10.5 两组患者治疗前次症症候积分比较
    10.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证候积分比较
    10.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症积分比较
    10.8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比较
小结
讨论
    1.认识胃食管反流病
    2 病因病机
    3 体质因素
    4 症状表现
        4.1 基本表现
        4.2 兼夹症状
    5 治法与方药
        5.1 基本治法
        5.2 辨证选方
        5.3 柴胡宣痹汤的认识及方药分析
        5.4 辨证加减
        5.5 灵活运用对药
    6 案例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答辩委员会名单
作者简介

(10)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中医证型间食管动力变化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1.7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食管动力参数分析
    3 讨论
        3.1 中医学对GERD病因病机认识及辨证分型
        3.2 不同中医证型食管动力特点分析
        3.3 中医证型间食管动力差异的原因及现代医学探究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GERD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GERD的诊断
        1.4 GERD与食管动力障碍的关系
    2 中医学对GERD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GERD中医证型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中西医药治疗胃食团石1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D]. 袁梦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龙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伴咽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反流高敏感中医证候及食管功能差异研究[D]. 任梓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D]. 蒋扬青.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5]清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D]. 王东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功能性食管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功能特点分析[D]. 丁军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行气清降方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8]加味丹参饮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术后吞咽困难(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小柴胡合宣痹汤治疗气郁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D]. 万常俊.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中医证型间食管动力变化特点的研究[D]. 王军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块状结石1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