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热导检定器气固色谱仪总结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汪洋[1](2018)在《废弃PCB拆解过程尾气治理装置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器电子产品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其使用周期也越来越短,因此产生了大量废弃的印刷电路板(PCB)。回收废弃PCB时通常采用加热的方式拆除其表面的电子元件,废弃PCB在加热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甚至致癌的尾气,若不加以适当的治理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为了确定废弃PCB在加热拆解时产生尾气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离子色谱(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尾气进行成分检测,发现其主要成分为苯酚等有机物,含S、N、Cl等元素的无机酸性气体,以及含Sn、Sb、Pb、Hg、Cr等元素的重金属烟尘等。采用吸附、吸收和高温燃烧等方法,分别去除尾气中的重金属粉尘、无机酸性气体和有机气体等污染物。提出了合适的尾气治理方案,设计了尾气处理关键设备——喷淋吸收塔,搭建了尾气处理平台。应用CFD软件对进入吸收塔的尾气进行了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分别研究了尾气入口速度v、入口倾角β、入口偏心距P等参数对吸收塔内流场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入吸收塔的尾气入口速度v=10m/s、入口倾角β=5°、入口偏心距P=15cm时,塔内尾气流场分布比较均匀,有助于尾气与净化液充分接触并发生中和反应。最后对喷淋塔内部关键结构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别进行了入口水平烟道的设计、入口形状的设计、喷淋母管的布置、喷嘴的分布设计以及除雾器的设计等。
许育铭[2](2016)在《深部启封综放面回采期间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大力推广及在各个矿井的普遍使用,使得矿井实现了高效高产,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综采放顶煤技术存在遗煤较多的缺点,也使得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问题相对较严重。由于采空区范围较大,且采空区内部空间情况复杂,无法探明,所以综合性的防治矿井火灾技术对于预防煤炭自然发火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现场参数测定,实验室测定及数值的模拟的方法,对孔庄煤矿7354综放工作面和8353E7353W综放工作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火技术,对于孔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漏风对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的影响机理,结合孔庄煤矿工作面实际情况,采用能位测定与示踪气体相结合的漏风检测技术,对孔庄煤矿7354综放工作面和8353E7353W综放工作面的漏风情况进行了检测,为之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数值模拟及制定相应的漏风治理措施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其次对孔庄煤矿7354综放工作面和8353E7353W综放工作面所取煤样进行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和指标气体优选,通过程序升温实验,综合考虑各指标气体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后确定了以CO作为首选指标气体,以C2H4作为主要指标气体,以C2H6、C2H4/C2H6为重要辅助指标的煤层自然发火预报体系。再次对孔庄煤矿7354综放工作面和8353E7353W综放工作面进行现场铺设温度传感器进行自燃“三带”的测定,进而计算出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指导矿井安全开采。并依托测定的漏风参数及工作面实际情况,对7354综放面采空区“三带”进行数值模拟,对比采取和未采取罗克休对隅角进行封堵两种情况下,7354工作面采空区流场、氧气浓度场分布情况。最后对现场实测数据,实验室测试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处理分析,提出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其中包括以温度分析法和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组成的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体系,以及含有以罗克休对隅角进行封堵的采空区漏风控制技术、灌注泥浆防灭火技术、喷注氮气泡沫防灭火技术和凝胶(胶体)防灭火技术在内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
周天潇[3](2014)在《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实验室配置模拟二氯甲烷气体,用自制的一套吸附装置,探索了初始浓度、气速、吸附温度、树脂高度等因素对大孔树脂吸附二氯甲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穿透时间变短,但饱和吸附量增大;气体气速的增大或者吸附温度的升高会使穿透时间变短,饱和吸附量减小;改变树脂的高度也几乎不改变吸附穿透曲线的形状,只是引起吸附穿透曲线的左右平移。此外,还比较了XAD16, XAD1600, I#和SD600四种不同类型树脂的吸附效果,发现SD600树脂对二氯甲烷的吸附效率最高。对比研究了利用热空气法和溶液洗涤法对大孔树脂进行再生实验,比较两种方法的再生效果,研究表明,溶液洗涤法对大孔树脂的再生效果较好,但综合考虑技术性、经济性、回收性等因素,热空气法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实用性更强。将大孔树脂的吸附等温线与几种理论等温线做了对比,考察各个模型对大孔树脂吸附二氯甲烷的契合程度。结果显示,吸附等温线与BET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的较好,而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Freundlidn吸附等温线、D-R吸附等温线拟合得不理想。最后,采用传质区长度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对大孔树脂吸附二氯甲烷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传质区长度随温度的升高、气体气速的增大和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且,Yoon-Nelson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大孔树脂吸附二氯甲烷的吸附过程。
刘帆[4](2013)在《局部放电下六氟化硫分解特性与放电类型辨识及影响因素校正》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的局部放电检测和识别方法均存在各种不足,难以满足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要求。脉冲电流法、超声波法和光测法抗干扰能力较弱,测量精度不高,且超声波法和光测法都不能进行放电量的标定,超高频法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但其模式识别的性能还需继续提高才能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其放电量标定问题也未完全解决。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SF6气体在局部放电下会发生分解并与GIS气室中的微量水分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系列化学物质,通过检测GIS气室中的SF6分解组分即可判断是否有局部放电发生,且不同类型绝缘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其导致SF6分解产生的组分在含量、产气速率、含量比值等各方面会有所差异,可以通过检测SF6分解组分对放电故障类型进行识别。此外SF6气体的分解总量与放电量之间存在联系,通过检测SF6气体的分解速率及放电重复率可以大致判断放电量水平。这种局部放电检测和识别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化学方法,可以避免现场强烈的电磁干扰和噪声干扰,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选取何种分解组分作为特征分解组分,如何利用组分分析来诊断故障类别,如何消除各种因素对识别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分解速率来确定放电量,目前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综合考虑分解组分的稳定性、易检测性以及所表征的物理意义等各方面,从SF6众多的分解组分中选取了SO2F2、SOF2、CF4和CO2作为特征分解组分,用于分析各种局部放电下SF6的分解特性。利用SF6局部放电分解实验装置,进行了包括金属突出物、自由导电微粒、绝缘子表面污秽和绝缘子气隙四种绝缘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下的SF6分解实验,在每种局部放电下都测量了四种特征分解组分的含量,分析了各种局部放电下特征分解组分含量以及特征组分含量比值的特点,发现各种局部放电下特征分解组分在含量、产气率以及含量比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用SF6分解组分对局部放电类型进行识别。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作为分析方法,分别以四种特征分解组分含量和三组特征组分含量比值作为特征量,对四种局部放电下得到的SF6分解组分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特征组分含量比值作为特征量时的聚类结果要优于以特征分解组分含量作为特征量时的结果,因此本文选择特征组分含量比值作为识别局部放电的特征量,所选取的三组特征组分含量比值为c(SO2F2)/c(SOF2)、c(CF4)/c(CO2)和c(CF4+CO2)/c(SO2F2+SOF2),结合SF6在局部放电下的分解过程,分析了它们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利用决策树理论,以上述的特征量作为输入量,构建了用于局部放电识别的决策树,并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同时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构建了用于识别不同局部放电的智能识别系统,采用粒子群优化理论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验证结果显示,该智能识别系统比决策树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利用金属突出物缺陷,进行了不同微水和微氧含量下的SF6分解实验,得到了不同微水和微氧含量下的四种特征分解组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发现,SOF2、SO2F2和CO2三种特征分解组分的含量都是随着水分和氧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CF4的含量几乎不随着水分和氧气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不同微水和微氧含量下的c(SO2F2)/c(SOF2)、 c(CF4)/c(CO2)和c(CF4+CO2)/c(SO2F2+SOF2)三组特征组分含量比值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值都是随微水和微氧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微水微氧含量对基于SF6分解组分的局部放电识别系统影响非常显着,当微水微氧含量变化时,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识别系统的识别率大幅下降,甚至完全不能识别。结合各种分解产物的生成过程,并利用化学动力学理论分析发现,SF6与O2和H2O反应生成SOF2和SO2F2的化学反应属于二级反应,有机绝缘材料和金属中所含有的C与O2和F原子反应生成CO2和CF4的化学反应也为二级反应。基于二级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得出三组特征组分含量比值与气室中初始O2和H2O含量的关系可以统一写成幂函数的形式,结合各种O2和H2O含量下特征组分含量比值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得到了O2和H2O含量对特征组分含量比值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提出了通过校正来消除微水微氧影响的思想,并建立了微水和微氧对特征组分含量比值影响的校正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校正公式,可以将一种水分和氧气含量下得到的特征组分含量比值数据校正到另外一种氧气和水分含量下。利用构建的局部放电支持向量机识别系统,对比了数据在校正前和校正后的识别正确率,结果显示,通过所提出的微水微氧校正方法校正后,识别正确率大幅提升,表明所提出的微水微氧校正方法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
王方敏[5](2012)在《农田节水灌溉N2O排放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N20是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对全球气候增温的贡献率为5%。学术界对N20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机理和影响因素,然而对其测定方法的讨论及在喷灌草地中的应用还能更加的深入和全面。本文基于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南方耕地低碳环保型高产节水农业集成模式研究,讨论了N20的简化测定方法,并对喷灌条件下草地的N20排放进行了观测和讨论。文中对几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比较,详细叙述了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仪的试验方法,并且对喷灌草地进行了N20排放的观测及分析,最后对N20排放测定方法在节水灌溉模式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预测。本文首先讨论了N20的排放机理和影响因素,其次调研了箱法、微气象学法等主要的气体采样方法以及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箱法中的静态箱法由于有单点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易行、机动性强,造价低等优点,成为比较普及的测定方法。微气象学法受到风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他方法则利用了相似性假设或者经验关系,导致不能普及应用。静态箱是收集气样的主要设备,针对气体排放的特点定时的收集气体。气相色谱仪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对各个组分进行分离,从而得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最后,利用调研的方法,对喷灌草地进行了日观测和五日观测,并且对得出的结果做出分析。论文最后对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壤N20的排放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以及静态箱结合气相色谱仪测定的方法在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本文仅在高羊茅草地上观测研究了N20排放的日变化和五日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草地系统的N20排放,还需要在不同草地、不同气候和不同灌溉制度条件下开展类似的长期观测研究,为研究节水灌溉草地系统N20排放的调控途径与措施提供观测与实验基础。
付文俊[6](2010)在《矿井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研发》文中研究指明矿井火灾是三大灾害之一,又是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封闭火区后,由于缺少有效监测手段或方法不当极易造成二次复燃和瓦斯爆炸事故。当矿井采取封闭火区灭火方法时,由于其特殊性,救灾工作难度非常大。因此,除了迅速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救灾队伍外,还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有效的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矿井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研发,是我国矿山安全及矿山救护的一项急需解决的新课题,也是封闭火区救灾技术的主导研究方向。对丰富和完善矿井火灾救灾技术和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主要指导作用。本文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本人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继承并创新了沈阳研究院多年来在矿井火灾防治及救灾方面研究成果,并借鉴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煤矿的地质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进行了矿井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技术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次研发了基于3D-GIS平台的车载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具有井下近距离火源点预测、密闭区温度场实时监测、密闭区发生火灾危险程度实时预测、密闭区发生瓦斯爆炸危险程度实时预测、封闭火区救灾专家方法库及专家决策技术。(2)首次提出了集取气、分析及爆炸三角形显示预警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用于矿井火灾封闭火区救灾,具有瓦斯爆炸早期预测功能的束管监控分站技术。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予以软件、硬件实现。克服现有束管监控,布管困难、连接费时,不能满足火灾抢险救灾的需求。(3)首次提出了用于煤矿井下隐蔽火源点探测和密闭区温度场实时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软硬件设计进行研发。(4)为了实现快速救灾及解决现场救灾中的重复布线和便于系统维护,设计了阻燃、抗静电并集取气、通讯、信号传输(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光信号)于一体的新型管缆,实现了灾区救灾管缆的快速铺设。(5)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勇于创新,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经过国家正规防爆检测中心对井下设备进行本安防爆性能试验,产品合格。在煤矿进行了联机试验,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煤矿封闭火区救灾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而且对我国非煤矿山应急救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文平[7](2007)在《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及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气组成的常规方法和延伸分析方法,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天然气分析方法标准,即GB/T 13610-2003“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和GB/T 17281-1998“天然气中丁烷至十六烷烃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两个标准方法是天然气组分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利用标准气体,采用外标法是国内外分析天然气组成的主要方法。GB/T 13610主要介绍了外标法进行天然气常规分析的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GB/T 17281主要介绍了天然气延伸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本文采用3台气相色谱仪,分别分析了5个天然气样品,获得了天然气组成分析结果,并重点考察了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分析方法获得的分析结果能够满足标准规定的精密度要求。采用延伸分析方法分析了8个天然气样品,获得了天然气组成分析结果,样品中烃类碳数达到了C14,检测组分的最低浓度达到了10-6级;另外,通过GB/T 11062由组成数据计算的物性值也能满足天然气计量的要求。
袁建新[8](2007)在《地下洞室有害气体测试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 ——以新疆天池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的水能资源位居世界第一,且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随着水电开发的重点向西部倾斜,大型水电站往往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地下洞室成为主要的建筑物形式。而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方兴未艾,厂房的布置也往往选用地下式。由于地下洞室埋深和规模的增加,需要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愈趋复杂。有害气体问题即为其中之一。对有害气体的勘探、测试、评价及其安全防护技术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全新的、特殊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紧密结合新疆天池抽水蓄能电站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展开,广泛收集借鉴了煤炭、石油、铁道等行业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研究常见有害气体的种类与特征入手,探索有害气体的来源、运移、积聚的方式;对天池蓄能电站厂房探洞进行了定期、定点监测,初步查清了有害气体的种类、危害、运移途径以及富集成害的特征、动态变化规律;根据其来源、运移通道、积聚特点和测试的结果,寻求到合适的有害气体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分析其危害,提出了针对天池蓄能电站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也对水电水利地下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等阶段,针对有害气体测试、评价、安全防护等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桂光燕[9](1980)在《稀有气体中痕量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导以钯管扩散氢纯化器纯化的氢为载气,用较高灵敏度的钨丝热导池检测器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为主的气相色谱法,用直接法测定纯氪、氙、氦、氖中痕量杂质,最小检出浓度为:氢5 ppm、氧5~6ppm、氮7~10ppm、氪8~10 ppm、氙25 ppm、甲烷0.5 ppm、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1 ppm。用浓缩法测定氖、氦中痕量氢、氧、氮杂质,其最小检出浓度为:氢、氧、氨小于1 ppm以下。
北京氧气厂[10](1967)在《交流热导检定器气固色谱仪总结报告》文中指出毛主席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且破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目前全国正在开展一个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的新高潮。毛泽东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是前进的方向,胜利的保证。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大抓狠抓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结果。
二、交流热导检定器气固色谱仪总结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热导检定器气固色谱仪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PCB拆解过程尾气治理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经济意义 |
1.2.2 环境意义 |
1.3 废弃PCB资源化国际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废弃PCB回收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废弃PCB回收装置研究现状 |
1.3.3 废弃PCB回收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废弃PCB拆解尾气成分检测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废弃PCB拆解过程 |
2.2.1 废弃PCB拆解设备 |
2.2.2 废弃PCB拆解工艺 |
2.3 废弃PCB拆解尾气的收集 |
2.3.1 废弃PCB试样的选取与分析 |
2.3.2 废弃PCB拆解尾气收集提取 |
2.4 废弃PCB拆解尾气有机成分分析 |
2.4.1 废弃PCB拆解尾气FTIR分析 |
2.4.2 废弃PCB拆解尾气GC-MS分析 |
2.4.3 溴化环氧树脂的分解过程 |
2.5 废弃PCB拆解尾气无机成分分析 |
2.5.1 废弃PCB拆解尾气IC分析 |
2.5.2 废弃PCB拆解尾气ICP-MS分析 |
2.5.3 废弃PCB拆解尾气XPS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PCB拆解过程尾气处理方案 |
3.1 引言 |
3.2 废弃PCB拆解尾气处理工艺 |
3.3 废弃PCB拆解尾气处理平台的搭建 |
3.3.1 尾气处理装置的选型 |
3.3.2 尾气处理平台的搭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尾气吸收塔设计及流场分析 |
4.1 引言 |
4.2 吸收塔的理论与设计 |
4.2.1 吸收塔的基本理论 |
4.2.2 吸收塔设计计算 |
4.2.3 吸收塔结构设计 |
4.3 吸收塔尾气流场数值模拟 |
4.3.1 吸收塔模型分析 |
4.3.2 吸收塔流场模型建立 |
4.3.3 吸收塔流场分析 |
4.3.4 吸收塔基本性能要求 |
4.3.5 尾气入口速度分析 |
4.3.6 尾气入口倾角分析 |
4.3.7 尾气入口偏心距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收塔关键结构和参数的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吸收塔入口烟道形式及入口形状 |
5.2.1 吸收塔入口烟道形式 |
5.2.2 吸收塔入口形状 |
5.3 喷淋管路的布置与喷嘴分布 |
5.4 喷嘴选型与设计 |
5.5 吸收塔除雾器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深部启封综放面回采期间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 Introduction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Current Research Status in Domestic and Abroad) |
1.2.1 工作面漏风检测技术研究 |
1.2.2 自燃倾向性及标志性气体优选研究 |
1.2.3 采空区煤自燃数值模拟研究 |
1.3 工作面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Mining Face) |
1.4 主要研究内容(Main Content in Present Study)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Methodology and Technical Route) |
2 工作面漏风测定与分析 |
2.1 工作面周围能位测定(Energy Measurement around Mining Face) |
2.1.1 测定方法 |
2.1.2 测定程序 |
2.1.3 测定过程及结果 |
2.2 工作面漏风测定与分析(Leakag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MiningFace) |
2.2.1 SF_6示踪气体测定漏风的具体方案 |
2.2.2 测定仪器 |
2.2.3 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3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及标志性气体分析 |
3.1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ndency Identified) |
3.2 煤矿自燃标志性指标气体分析(Analysis of Spontaneous Iconic Index Gas) |
3.2.1 煤自然发火气体产物及其生成规律 |
3.2.2 煤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优选方法 |
3.2.3 实验装置与条件 |
3.2.4 实验过程 |
3.2.5 指标气体分析 |
3.2.6 自然发火预报体系 |
4 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与数值模拟研究 |
4.1 采空区自燃“三带”及划分方法概述(The Method of Division of“ThreeZones”in The Goaf) |
4.2 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The Measurement of“Three Zones”in The Gob) |
4.2.1 实验仪器设备的选择 |
4.2.2 现场实验方案制定 |
4.2.3 注意事项 |
4.2.4 7354工作面测定结果及分析 |
4.2.5 8353E/7353W工作面测定结果及分析 |
4.2.6 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 |
4.3 综放面采空区“三带”数值模拟研究(The Research of Numerical Simulationof Caving Goaf’s "three zones") |
4.3.1 基本假设 |
4.3.2 数学模型 |
4.3.3 求解工具与方法 |
4.3.4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
4.3.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 综放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 |
5.1 自然发火原因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pontaneousCombustion) |
5.2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体系(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ediction System) |
5.2.1 温度分析法 |
5.2.2 火灾束管监测 |
5.3 综合防灭火技术(Comprehensive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
5.3.1 采空区漏风控制技术 |
5.3.2 灌注泥浆防灭火技术 |
5.3.3 喷注氮气泡沫防灭火技术 |
5.3.4 凝胶(胶体)防灭火技术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文献综述 |
2.1 二氯甲烷废气的治理 |
2.1.1 二氯甲烷的危害 |
2.1.2 二氯甲烷废气的治理工艺现状 |
2.2 吸附技术研究进展 |
2.2.1 吸附原理 |
2.2.2 吸附过程的测定 |
2.2.3 吸附技术的应用 |
2.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 |
2.3.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2.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流程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大孔树脂处理 |
3.3.2 二氯甲烷色谱分析方法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1 饱和吸附量计算 |
3.4.2 传质区长度计算 |
4 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二氯甲烷研究 |
4.1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
4.2 气速对吸附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
4.3 温度对吸收效果和吸附量的影响 |
4.4 树脂高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 不同种类树脂的吸附效果研究 |
4.6 树脂再生的实验研究 |
4.6.1 热空气再生法 |
4.6.2 溶液洗涤再生法 |
4.6.3 热空气再生法和溶液洗涤再生法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孔树脂的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
5.1 大孔树脂的吸附等温线 |
5.2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拟合 |
5.3 Freundlidn吸附等温线拟合 |
5.4 BET吸附等温线拟合 |
5.5 D-R吸附等温线拟合 |
5.6 本章小结 |
6 大孔树脂吸附传质速率模型研究 |
6.1 传质区长度模型 |
6.2 Yoon-Nelson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局部放电下六氟化硫分解特性与放电类型辨识及影响因素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于 SF6分解组分的局部放电检测研究意义 |
1.1.1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检测及识别的研究意义 |
1.1.2 SF6分解组分法的研究意义 |
1.1.3 SF6分解影响因素的研究意义 |
1.2 SF6分解研究现状 |
1.2.1 SF6气体性质 |
1.2.2 SF6放电分解组分 |
1.2.3 PD 下 SF6分解机理 |
1.2.4 SF6分解组分检测方法 |
1.2.5 SF6分解影响因素 |
1.2.6 基于 SF6分解组分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故障诊断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四种 PD 下的 SF6分解特性 |
2.1 SF6放电分解实验装置 |
2.1.1 实验接线 |
2.1.2 SF6放电分解气室 |
2.1.3 绝缘缺陷模型 |
2.1.4 气相色谱检测系统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2.1 SF6特征分解组分的选取 |
2.2.2 放电前气室中杂质含量测定 |
2.2.3 不同绝缘缺陷下的 SF6分解实验 |
2.3 特征分解组分含量 |
2.4 分解组分含量比值 |
2.5 不同绝缘缺陷下放电量和产气率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 SF6组分分析的 PD 类型辨识 |
3.1 特征量的选取 |
3.1.1 模糊 C 均值聚类分析 |
3.1.2 特征分解组分含量作为特征量 |
3.1.3 分解组分含量比值作为特征量 |
3.2 基于决策树理论的 PD 类型识别 |
3.2.1 决策树的生成 |
3.2.2 决策树的剪枝 |
3.2.3 基于特征组分含量比值的决策树的建立 |
3.2.4 基于决策树的 PD 识别 |
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 PD 类型识别 |
3.3.1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构建 |
3.3.2 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 |
3.3.3 训练及测试数据 |
3.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 PD 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4 微水微氧对 SF6分解特性的影响 |
4.1 不同微水微氧含量下 SF6分解实验 |
4.1.1 实验平台 |
4.1.2 微水和微氧的测量与注入 |
4.1.3 实验流程 |
4.2 不同微水含量下 SF6分解实验结果 |
4.2.1 特征分解组分含量 |
4.2.2 特征组分含量比值 |
4.3 不同微氧含量下 SF6分解实验结果 |
4.3.1 特征分解组分含量 |
4.3.2 特征组分含量比值 |
4.4 微水微氧对特征分解组分含量的影响规律 |
4.5 微水微氧对特征组分含量比值的影响规律 |
4.6 微水微氧对 PD 模式识别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微水微氧对 PD 模式识别影响的校正 |
5.1 化学动力学分析 |
5.1.1 零级反应 |
5.1.2 一级反应 |
5.1.3 二级反应 |
5.2 微水微氧对特征组分含量比值影响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
5.2.1 PD 下 SF6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级数 |
5.2.2 二级反应产物浓度与反应物初始浓度之间的关系 |
5.2.3 特征组分含量比值与初始微水微氧浓度之间的关系 |
5.3 微水微氧对特征组分含量比值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 |
5.3.1 数学模型的形式 |
5.3.2 数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
5.4 微水微氧对特征分解组分比值影响的校正 |
5.4.1 微水影响的校正 |
5.4.2 微氧影响的校正 |
5.4.3 微水微氧影响同时校正 |
5.4.4 微水微氧校正实例 |
5.5 微水微氧校正在 PD 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5)农田节水灌溉N2O排放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N_2O的源与汇、环境效应及浓度变化趋势 |
2.1.1 N_2O的源与汇 |
2.1.2 N_2O的环境效应 |
2.1.2.1 温室效应 |
2.1.2.2 臭氧层破坏 |
2.1.2.3 酸雨及光化学烟雾 |
2.1.3 N_2O的浓度变化趋势 |
2.2 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及N_2O排放机理 |
2.2.1 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 |
2.2.2 农田N_2O排放机理研究 |
2.2.2.1 硝化作用 |
2.2.2.2 反硝化作用 |
2.2.2.3 化学反硝化 |
2.3 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主要因素 |
2.3.1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3.2 土壤氮素状况与氮肥施用的影响 |
2.3.3 土壤温度的影响 |
2.3.4 pH值的影响 |
2.3.5 土壤通气状况的影响 |
2.3.6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2.3.7 土壤耕作制度的影响 |
2.3.8 气候因子的影响 |
2.3.9 其他因素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田N_2O测定方法的分析及选择 |
3.1 引言 |
3.2 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特征 |
3.3 测定方法简介 |
3.3.1 箱法 |
3.3.2 微气象学法 |
3.3.3 超大箱长光程红外光谱法 |
3.4 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
3.4.1 箱法 |
3.4.2 微气象学法 |
3.4.3 对比分析 |
3.5 农田N_2O排放通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仪器的简介及使用方法 |
4.1 静态箱技术与试验方法 |
4.1.1 静态箱技术 |
4.1.2 静态箱规格 |
4.1.3 取样时间策略及气体的取样 |
4.2 气相色谱仪及其使用方法 |
4.2.1 色谱法与气相色谱仪发展 |
4.2.2 气相色谱仪简介 |
4.2.3 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及图例分析 |
4.2.4 气相色谱仪重要部件 |
4.2.5 仪器的使用方法 |
4.3 气体进样的方法和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水灌溉草地N_2O排放观测与分析 |
5.1 研究区域 |
5.1.1 地理位置 |
5.1.2 气候 |
5.1.3 土壤特点 |
5.1.4 研究区域的草地种类 |
5.2 研究方法 |
5.2.1 采样点(可以加图) |
5.2.2 气体样品的采样 |
5.2.3 气体样品的测试方法 |
5.2.4 通量计算方法 |
5.3 喷灌草地N_2O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5.3.1 喷灌草地N_2O排放通量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2 喷灌草地N_2O排放通量五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节水灌溉方式下农田N_2O排放研究的预分析 |
6.1 N_2O排放研究的必要性 |
6.2 水分管理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
6.3 土壤水分状况对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 |
6.3.1 土壤水分状况对N_2O产生途径的影响 |
6.3.2 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3 土壤水分状况对N_2O排放途径的影响 |
6.3.4 土壤水分状况对N素形态及浓度的影响 |
6.4 节水灌溉方式下农田N_2O排放研究的预分析 |
6.4.1 淹灌条件下N_2O排放预测 |
6.4.2 无水层灌溉条件下N_2O排放预测 |
6.4.3 天然降雨条件下N_2O排放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矿井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早期封闭区火灾预防监测方法 |
1.2.2 矿井火灾救灾技术现状 |
1.2.3 发展方向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2 矿井采取封闭火区救灾专家系统建立 |
2.1 基于3DGIS 系统平台的构建 |
2.1.1 平台的构建标准 |
2.1.2 平台的设计 |
2.1.3 平台的关键技术 |
2.1.4 平台的基本功能 |
2.2 三维虚拟环境系统 |
2.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2 系统功能设计 |
2.3 专家知识库设计 |
2.3.1 数据库系统 |
2.3.2 演示系统 |
2.4 封闭火区方法救灾决策支持系统 |
2.4.1 最佳物资运送路线选择 |
2.4.2 封闭提醒及防火墙位置优化 |
2.4.3 封闭顺序选择 |
2.4.4 封闭结构的选择 |
2.4.5 封闭管理 |
2.4.6 封闭效果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火区温度场数学模型及火源判定技术 |
3.1 火源探测现状 |
3.1.1 温度、辐射能量测定法 |
3.1.2 其它探测方法 |
3.2 火源探测数学模型及判定技术 |
3.2.1 煤巷道自燃火源的热传导方程的建立 |
3.2.2 煤巷道自燃火源位置判定优化 |
3.2.3 煤巷道煤炭自燃火源位置的反演算法 |
3.3 封闭区气体温度场数学模型 |
3.3.1 封闭区气体温度场数学模型建立 |
3.3.2 模型的求解 |
3.4 光纤温度判定技术 |
3.4.1 测温点的定位 |
3.4.2 分布式测温的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封闭区火灾危险、瓦斯爆炸危险程度识别 |
4.1 煤炭自燃指标气体的预报技术 |
4.1.1 煤炭自燃指标气体的选择原则 |
4.1.2 火灾指标及分析原理 |
4.1.3 火灾危险程度数学模型 |
4.2 矿井密闭区可燃气体爆炸危险性识别 |
4.2.1 火灾与瓦斯爆炸的关系 |
4.2.2 封闭火区内瓦斯爆炸性变化趋势 |
4.2.3 矿井可燃气体组成 |
4.2.4 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
4.2.5 矿井可燃气体爆炸性识别原理 |
4.2.6 爆炸三角形数学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密闭墙构建决策技术 |
5.1 封闭警示系统模型 |
5.1.1 系统原则 |
5.1.2 系统的算法模型 |
5.2 密闭墙位置决策模型 |
5.2.1 密闭墙位置要求 |
5.2.2 密闭墙位置选择模型 |
5.3 密闭墙封闭顺序决策模型 |
5.3.1 复杂风路火区封闭时,封闭顺序选择 |
5.3.2 根据通风方式和瓦斯涌出量确定封闭顺序 |
5.4 密闭墙结构决策模型 |
5.4.1 根据巷道墙体倾角进行选择 |
5.4.2 根据墙体受力特点及使用性能选择 |
5.4.3 根据应用目的选择 |
5.4.4 根据墙体材料结构选择 |
5.5 最佳救灾物资运送路线选择 |
5.5.1 最近及最畅通路线选择 |
5.5.2 最安全物资运送路线的选择 |
5.6 本章小结 |
6 矿井采取封闭火区救灾决策系统的硬件开发 |
6.1 系统开发原则 |
6.2 系统硬件平台构成及功能 |
6.2.1 救灾指挥车设计 |
6.2.2 车载束管式封闭区火灾监测系统的设计 |
6.2.3 气体采集装置设计 |
6.3 井下密闭区火灾束管监测分战设计 |
6.3.1 分站结构设计 |
6.3.2 数据采集及通讯模块设计 |
6.3.3 气体分析模块 |
6.3.4 显示模块 |
6.3.5 气样采集模块 |
6.3.6 供电电源模块 |
6.4 光纤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
6.4.1 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6.4.2 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6.4.3 感温光缆 |
6.4.4 感温光缆的布置法 |
6.5 本章小结 |
7 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软件开发 |
7.1 软件开发的原则 |
7.2 软件功能 |
7.3 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 |
7.4 系统软件构成 |
7.4.1 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性识别模块 |
7.4.2 火灾危险程度识别模块 |
7.4.3 火源识别及温度场监控模块 |
7.4.4 专家知识库模块 |
7.5 本章小结 |
8 系统试验 |
8.1 辅助决策专家系统测试 |
8.2 系统联机试验 |
8.3 本安防爆性能试验 |
8.4 应用案例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查新项目报告书 |
(7)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及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天然气计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天然气计量技术的现状 |
1.2.2 天然气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概况 |
1.3.1 天然气分析溯源的计量学特点 |
1.3.2 标准气混合物(RGM)的制备 |
1.3.3 我国RGM的研制现状 |
1.3.4 能量计量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天然气常规分析方法研究 |
2.1 方法提要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剂与材料 |
2.4 操作注意事项 |
2.5 典型色谱图 |
2.6 数据处理 |
2.6.1 戊烷和更轻组分 |
2.6.2 己烷和更重组分 |
2.7 分析结果精密度考察 |
2.8 天然气物性值的计算 |
3 天然气延伸分析方法研究 |
3.1 延伸分析方法提要 |
3.2 仪器和设备 |
3.2.1 GB/T 17281-1998对仪器和材料的要求 |
3.2.2 SY/T 0529-93对仪器的要求 |
3.3 操作步骤 |
3.3.1 取样 |
3.3.2 GB/T 17281-1998推荐的仪器操作条件 |
3.3.3 定性鉴别和外标 |
3.3.4 样品分析 |
3.4 数据处理 |
3.4.1 GB/T 17281-1998的处理方法 |
3.4.2 SY/T 0529-93的处理方法 |
3.5 实际样品分析 |
4 结论和展望 |
4.1 实验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天然气组成分析计算示例 |
附录B 天然气组成分析结果精密度考察 |
附录C 天然气样品物性值计算结果 |
附录D 天然气组成延伸分析结果 |
附录E 天然气组成延伸分析结果(续表) |
(8)地下洞室有害气体测试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 ——以新疆天池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常见有害气体的特征及危害 |
2.1 空气中气体来源及其基本组成 |
2.2 常见气体的特征及其危害 |
2.3 常见有害气体的危害分类及其危害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害气体的来源、运移、积聚方式 |
3.1 有害气体的主要来源 |
3.2 天然有害气体形成的地质基础 |
3.3 天然气的运移与积聚成藏 |
3.4 天然气中非烃气体的运移成藏 |
3.5 放射性气体的来源、运移与积聚 |
3.6 天然气气源岩、储层在我国的分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见有害气体的测试与评价 |
4.1 一般气体的测试方法 |
4.2 放射性气体氧及其子体的测定方法 |
4.3 煤矿安全监测方法 |
4.4 冶金等其它工业企业有害气体监测方法 |
4.5 水电地下洞室有害气体测试方法选择原则 |
4.6 有害气体的评价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有害气体测试与评价 |
5.1 天池抽水蓄能电站概况 |
5.2 国内其它水电工程测试成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害气体的安全防护措施初步研究 |
6.1 工程建设中有害气体危害及其防护的几个实例 |
6.2 水电地下工程建设中防护有害气体的思路 |
6.3 工程防护措施的研究 |
6.4 天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防护措施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的科研、生产情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获奖情况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四、交流热导检定器气固色谱仪总结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PCB拆解过程尾气治理装置设计[D]. 汪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2]深部启封综放面回采期间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许育铭. 华北科技学院, 2016(02)
- [3]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D]. 周天潇. 浙江大学, 2014(07)
- [4]局部放电下六氟化硫分解特性与放电类型辨识及影响因素校正[D]. 刘帆. 重庆大学, 2013(02)
- [5]农田节水灌溉N2O排放测定方法的研究[D]. 王方敏.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6]矿井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研发[D]. 付文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05)
- [7]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及标准化研究[D]. 曾文平. 重庆大学, 2007(06)
- [8]地下洞室有害气体测试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 ——以新疆天池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袁建新. 河海大学, 2007(05)
- [9]稀有气体中痕量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J]. 桂光燕.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1980(03)
- [10]交流热导检定器气固色谱仪总结报告[J]. 北京氧气厂. 深冷简报, 19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