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浅成热液金矿成矿特征

中国浅成热液金矿成矿特征

一、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奎,莫宣学,张勇,钱烨,刘光莲,张大明,刘智刚[1](2021)在《东昆仑西段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矿田内,具有独特的金矿成矿特点。基于矿床特征分析、成矿阶段划分、金矿主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探讨矿床形成机制和矿床成因,这不仅对区域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对于促进东昆仑区域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工作,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1)金矿石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是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少量为含CO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Ⅱ型)。(2)金矿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60.7~259.9℃)、中低盐度(3.5%~12.9%NaCleqv)的特点。(3)成分测定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是NaCl-H2O体系,其次为NaCl-CO2-H2O体系。(4)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37‰~-72‰,平均为-56‰,δ18OWater=-3.3‰~-0.3‰,平均为-2.08‰,说明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硫同位素组成为δ34S=10.5‰~10.8‰,反映矿石中的硫来源单一,硫主要来自岩浆热液。(5)综合分析认为,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属于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与花岗闪长岩密切相关,多金属矿形成于接触交代作用;金矿形成于石英硫化物晚期,是花岗闪长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结果;金矿石具有细脉浸染型特点(广义斑岩型),该类型金矿在东昆仑西段具有优越的成矿背景,找矿前景巨大。

戴广凯,李秀章,朱学强,秦杰[2](2021)在《栖霞-福山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栖霞高家-香夼-福山邢家山一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床(点)和矿种繁多,尤以多金属成矿作用最为突出,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铜、钼等多金属成矿区,有着十分良好的找矿前景。成矿带内矿床均分布于臧家庄盆地周缘断裂附近,大多赋存于中生代酸性侵入岩和粉子山群、蓬莱群变质地层中的碳酸盐岩接触带处,矿体受地层、构造及岩体三者联合控制。成矿作用受NE向断裂影响较大,除矽卡岩化外硅化、铅锌矿化、铜矿化、黄铁矿化、银矿化和钨钼矿化也较为发育。

杨道堃,孙明明[3](2021)在《安徽省庐江—滁州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方向》文中提出研究区内的矿床类型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大类,内生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矽卡岩型铜金矿、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铊金矿、岩浆型辉绿岩矿;外生矿床主要为:蒸发沉积型白云岩矿、镁矿,化学沉积型石灰岩矿、白云岩矿、泥灰岩矿,生物化学沉积型石灰岩矿,机械沉积型砂岩矿、页岩矿。外生型矿床在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均有产出,主要分布于滁州成矿区和巢湖—含山成矿区,受沉积环境及褶皱构造的控制。内生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主要分布于沙溪成矿区和滁州成矿区,受侵入岩、断裂裂隙构造、褶皱构造、侵入接触带构造和碳酸盐岩建造的复合控制。区内的找矿突破方向主要包括:(1)沙溪—新屯仓一带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钨钼矿床的潜力;(2)继续拓展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找矿空间;(3)早古生界富含有机质的地层是寻找页岩气资源的重要"目标层系";(4)应加强沿滁河断裂分布的地热泉资源的调查评价。

胡新露,姚书振,何谋惷,俎波,曾丽平,丁振举[4](2021)在《富碲化物金矿床中碲的成矿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碲(Te)属于稀散元素,是我国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之一,富碲化物金矿床是碲元素的重要载体.将富碲化物金矿床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分别为造山型金矿床、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以及与碱性岩浆岩有关的金矿床.富碲化物金矿床可以形成于岛弧、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绿岩带等多种构造环境,常受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其围岩专属性不强,矿床中存在大量碲化物,与自然金和硫化物伴生产出.成矿作用常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碲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金和碲主要在第二阶段发生沉淀富集.成矿流体一般为中-低温、中-低盐度,呈弱酸性-中性,具有较高的fTe2.富碲化物金矿床中的碲主要来源于地幔、岩浆热液和赋矿围岩.碲在流体中可以呈碲氯络合物、碲硫络合物、碲氢络合物等形式迁移,也可呈气态迁移.引起碲发生沉淀的因素主要为温度或/和压力的变化、水岩反应、流体混合、流体不混溶(沸腾)、含碲气体的冷凝以及多因素的叠加.在碲的成矿作用研究中,应重视碲化物结构和成分的微区原位分析、碲同位素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

徐良易,刘建中,李应辉,郑禄林,李俊海,王泽鹏,杨成富,陈发恩,王大福,宋威方[5](2022)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床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意义》文中指出泥堡金矿床微量元素的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显示,Au、As、Sb、Hg、Tl、Ag、W、Se相关性好,表明Se与Au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能具有密切联系,硒化物主要出现在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或成矿的中晚阶段。泥堡金矿床Au成矿温度集中于180~260℃,表明泥堡金矿床中Se可能主要以硒化物的形式存在。黔西南地区不同金矿床的黄铁矿、毒砂、辉锑矿、辰砂、雄黄等硫化物中,Se具有一定的富集,Se与S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Se主要以置换硫化物中的S的形式存在。成矿过程中HS-和HSe-均可作为卡林型金矿中Au的载体,Se能为研究该区乃至贵州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中Au成矿环境、成矿机制及成矿流体演化规律提供间接性证据,提出Se可作为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找金的指示元素。

王会胜,唐秀念,李绪俊,王剑平[6](2021)在《福建政和大药坑金矿床脉岩锆石U-Pb测年及金成矿年龄》文中研究表明大药坑金矿床位于福建省政和县城北侧,是目前闽西北地区正在开采的重要金矿床之一。根据脉岩与金矿化的关系,矿区内脉岩可划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3类。成矿前脉岩主要为偏碱性的中酸性脉岩,成矿期脉岩主要为酸性脉岩,成矿后脉岩主要为中基偏碱性脉岩。根据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脉岩中锆石U-Pb测年结果,认为大药坑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7.7±7.0)Ma~(119.3±2.5)Ma,主期成矿年龄大于(112.4±1.9)Ma。脉岩中继承性锆石的U-Pb测年结果表明:闽西北地区深部可能存在较多太古宙地壳。

陈原林,李欢,郑朝阳,努尔喀纳提·马达依普,KHAN Rehan[7](2021)在《吉林海沟金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模式: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证据》文中指出吉林海沟金矿床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交汇部位,处于中生代NE向断裂(太平洋构造域)与EW向断裂构造(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金矿床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前人对其成因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认识,严重制约了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工作。本文以海沟金矿床成矿期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显微观测、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点测试、元素扫面分析和硫同位素实验,揭示黄铁矿中不同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为矿床成因提供新的约束。根据研究区侵入体产状、矿体分布、构造展布特征以及流体演化规律,建立海沟金矿床的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模式,为深部地质找矿提供科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海沟金矿床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的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黄铁矿中的Au与Ag,Te,Bi和Pb相关性较好,指示这些元素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的方式赋存于黄铁矿晶格中;海沟金矿床硫源至少有2种,一种是总硫δw(34S)接近于0的幔源或深部地壳源,另一种是总硫δw(34S)介于-12‰~-6‰之间的中上地壳源,海沟较负的硫同位素值与海沟矿区出现的大量脉岩和围岩(主要为色洛河群地层)直接相关;海沟金矿床是一种与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MANIRAMBONA Alain Jospin,赵忠海[8](2021)在《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经历了多期、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了超常富集的金及多金属成矿系统,尤以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最为发育,但由于研究区构造运动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等影响,导致该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统的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等地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探讨了该区矿床成因、成矿机理及成矿规律,并对东北地区该类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刘家军,王大钊,翟德高,夏清,郑波,高燊,钟日晨,赵胜金[9](2021)在《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熔体超常富集贵金属的机制及其识别标志》文中研究说明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 As、Sb、Bi、Hg、Pb、Se、Te、Tl、Sn等,均具有亲铜性、低熔点、半金属的特性,在成矿过程中可以形成LMCE熔体,并对Au、Ag、PGE等贵金属的高效富集沉淀起到一种重要的桥梁作用。作者对前人研究资料与LMCE热力学相图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浅成低温热液型、造山型、卡林-类卡林型、碱性-偏碱性侵入岩型金矿床的研究成果,探讨了LMCE熔体形成、类型及其对Au、Ag、PGE等贵金属富集成矿的机理,并提出了LMCE熔体参与成矿的矿物组合与结构特征标志。LMCE熔体可以在岩浆过程、(岩浆)热液过程及变质过程中形成,是贵金属矿床重要的成矿机制之一。LMCE熔体中存在大量原子团簇,团簇间的聚集生长会使熔体难以达到相平衡,形成许多非平衡矿物组合,如包含LMCE的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及含LMCE的多相矿物。Au在LMCE熔体中也可以团簇存在,金团簇聚集形成球状或片状,并形成巨富的金矿体。LMCE熔体形成的矿物常以浑圆状、近浑圆状、不规则状的单个或群体组合的乳滴、珠滴、气泡的微粒包体产在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氧化物和硅酸盐矿物内或沿矿物裂隙线形排列,这些LMCE微粒包体是熔体扰动导致熔-熔或熔-液间发生乳化所致,流体沸腾是引起熔体扰动的主要机制。LMCE熔体不能快速淬火结晶,通常在低温下缓慢冷却达到相平衡,形成复杂的矿物组合,该特点即使在微米到纳米级的矿物微粒中也显着存在。熔体-流体包裹体是LMCE熔体参与成矿作用最为直接的证据。固溶体分解结构、熔体退火结构、矿物-熔体二面角结构、溶解-再沉淀结构等也是LMCE熔体参与成矿的标志性结构。

刘兰海,陈静,周涛发,张一帆,李梦梦[10](2021)在《地质冶金学及其在金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中的新应用》文中提出地质冶金学(Geometallurgy)是一门交叉学科,将矿体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与冶金性能联系起来,目标是描述和了解矿体的冶金性质的多样性,并建立三维地质冶金学模型,用于协助矿山开采计划和优化工艺设计流程等。金矿石依据选冶难度可以分为易选矿石和难选矿石,其中难选矿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金的包裹和脉石矿物影响两种因素。金的地质冶金学需要查清金的赋存状态,包括金矿物的种类与矿石难选冶的原因,从而为选矿提供指导。金的赋存形态包括显微金、亚显微金和表面金,研究金的赋存状态需要使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等分析显微金矿物,并结合多种选矿试验来交叉验证,加上对载金矿物中亚显微金的分析,得到金的全部分布特征。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往往具有不同的地质冶金学特征,同时金的地质冶金学研究还可以对矿床的成因和演化过程提供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典型的热液金矿床包括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卡林型和矽卡岩型的地质冶金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于地质冶金学上的新方法如VNIR-SWIR高光谱技术、地球化学数据机器学习。关键金属具有含量低、矿物细小的研究难点,与金的地质冶金学研究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提出将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的流程和新技术方法应用于关键金属矿床,并设计了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的研究流程和规范化表达,进一步延伸了地质冶金学的内涵和外延。

二、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东昆仑西段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2 矿床地质
3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3.1 样品采集
    3.2 流体包裹测试
    3.3 氢-氧-硫同位素测试
4 测试结果
    4.1 流体包裹体
        4.1.1 流体包裹体类型
        4.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4.1.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4.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2.2 硫同位素特征
5 讨论
    5.1 成矿流体特征
    5.2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5.3 矿床形成机制及矿床成因探讨
6 结论

(2)栖霞-福山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成矿带地质背景
2 矿床分布及典型矿床特征
    2.1 成矿带矿床分布特征
    2.2 成矿带典型矿床特征
3 成矿规律
    3.1 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
        3.1.1 地层条件
        3.1.2 岩浆岩条件
        3.1.3 构造条件
    3.2 成矿流体性质
        3.2.1 成矿温度和压力
        3.2.2 成矿物质来源
    3.3 成矿深度
    3.4 成矿时代
4 结论

(3)安徽省庐江—滁州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矿产资源概况及成矿区划
2. 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3. 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
4.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4.1 矿床时间分布
    4.2 矿床空间分布特征
5. 成矿控制条件
    5.1 地层与成矿
        5.1.1 与外生矿产有关的层位
        5.1.2 地层与内生矿产
    5.2 构造与成矿
        5.2.1 构造基底控矿
        5.2.2 断裂控矿
        5.2.3 褶皱构造
        5.2.4 侵入接触构造控矿
    5.3 岩浆活动与成矿
6. 找矿方向
7. 结论

(4)富碲化物金矿床中碲的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碲的地球化学性质
2 富碲化物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3 富碲化物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4 碲的来源
5 碲的迁移形式
6 碲的沉淀机制
7 碲金共(伴)生成因
8 碲的成矿作用研究方向
9 结论

(5)黔西南泥堡金矿床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泥堡金矿床地质概况
2 金、硒相关性分析
3 Au、Se共存指示意义
4 结论

(6)福建政和大药坑金矿床脉岩锆石U-Pb测年及金成矿年龄(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
    1.2 矿区地质
    1.3 主要脉岩特征
2 测年方法及结果
    2.1 样品采集与测年方法
    2.2 测试结果
        2.2.1 长石石英斑岩
        2.2.2 花岗斑岩
        2.2.3 闪长玢岩
3 讨 论
    3.1 成矿年龄
    3.2 矿区内脉岩类型及演化规律
    3.3 华南陆壳结构
4 结 论

(7)吉林海沟金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模式: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
    3.1 微量元素点分析
    3.2 黄铁矿单颗粒元素Mapping分析
    3.3 硫同位素
4 讨论
    4.1 黄铁矿中微量元素赋存形式
    4.2 成矿流体的来源:黄铁矿硫同位素示踪
    4.3 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模式
5 结论

(8)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 研究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及成因
3 研究区浅成低温热液型成岩成矿时代规律
4 研究区成矿动力学背景及找矿前景预测
    4.1 成矿动力学背景分析
    4.2 找矿前景分析
5 结语

(9)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熔体超常富集贵金属的机制及其识别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 LMCE熔体的基本化学性质
    1.1 二元体系熔体
    1.2 多元体系熔体
2 LMCE熔体的形成环境
    2.1 岩浆作用
    2.2 热液作用
    2.3 变质作用
3 LMCE熔体富集贵金属的机理
    3.1 岩浆作用中LMCE熔体吸收贵金属的机理
    3.2 热液作用中LMCE熔体富集贵金属的机理
    3.3 变质作用中LMCE熔体富集贵金属的机理
    3.4 LMCE熔体中Au的存在形式
4 LMCE熔体参与成矿的矿物组合与结构特征标志
    4.1 矿物形态与分布
    4.2 矿物组合
    4.3 标志性结构
        4.3.1 固溶体分解结构
        4.3.2 溶解-再沉淀结构
        4.3.3 熔体退火结构
        4.3.4 二面角结构
    4.4 富LMCE熔-流体包裹体
5 结论与认识

(10)地质冶金学及其在金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中的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冶金学的研究内容
2 金矿石的地质冶金学特征
    2.1 金矿石和金矿物的分类
    2.2 难选矿石的主要原因
    2.3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地质冶金学应用实例
    3.1 地质冶金学在选矿方面的应用
        3.1.1 斑岩型铜金矿床
        3.1.2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3.1.3 卡林型金矿床
        3.1.4 IOCG型矿床
        3.1.5 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3.2 地质冶金学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3.3 地质冶金学的技术发展
        3.3.1 利用VNIR-SWIR高光谱预测回收率和产量
        3.3.2 通过机器学习计算矿物组合
4 讨论
    4.1 地质冶金学在金矿床中的应用
    4.2 地质冶金学在关键金属研究中的应用
    4.3 地质冶金学的发展前景
5 结论

四、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昆仑西段库德尔特金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J]. 张爱奎,莫宣学,张勇,钱烨,刘光莲,张大明,刘智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12)
  • [2]栖霞-福山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J]. 戴广凯,李秀章,朱学强,秦杰. 山东国土资源, 2021(12)
  • [3]安徽省庐江—滁州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方向[J]. 杨道堃,孙明明. 西部资源, 2021(06)
  • [4]富碲化物金矿床中碲的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胡新露,姚书振,何谋惷,俎波,曾丽平,丁振举. 地球科学, 2021(11)
  • [5]黔西南泥堡金矿床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意义[J]. 徐良易,刘建中,李应辉,郑禄林,李俊海,王泽鹏,杨成富,陈发恩,王大福,宋威方. 矿物学报, 2022
  • [6]福建政和大药坑金矿床脉岩锆石U-Pb测年及金成矿年龄[J]. 王会胜,唐秀念,李绪俊,王剑平. 黄金, 2021(10)
  • [7]吉林海沟金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模式: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证据[J]. 陈原林,李欢,郑朝阳,努尔喀纳提·马达依普,KHAN Rehan.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9)
  • [8]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J]. MANIRAMBONA Alain Jospin,赵忠海. 世界有色金属, 2021(18)
  • [9]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熔体超常富集贵金属的机制及其识别标志[J]. 刘家军,王大钊,翟德高,夏清,郑波,高燊,钟日晨,赵胜金. 岩石学报, 2021(09)
  • [10]地质冶金学及其在金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中的新应用[J]. 刘兰海,陈静,周涛发,张一帆,李梦梦. 岩石学报, 2021(09)

标签:;  ;  ;  ;  

中国浅成热液金矿成矿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