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耀千古 寂寞身后名——《杨亿年谱》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洁[1](2016)在《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骈偶应用之文的创作名家辈出,成就斐然,不仅彰显着赵宋士子博赡从容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更关系到宋初文章复兴以及对两宋文学发展史程的判断和书写。然而,自宋元以来,由于受到道学家重散轻骈的理念制约,文学研究者却未能给予"四六"创作足够的重视,不但其藻丽典雅、属对精工、音韵谐畅的艺术特点备受贬抑,代表作家的地位和成就也未能得到梳理总结。本文力图摆脱文学史家以"古文运动"为参照的传统研究模式,重新梳理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四六"艺术传承演变的历史进程,还原真相,以成新说。在具体方法上,首先强调通过细读文本,尤其是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充分了解相关作者的艺术特质;进而结合相关史料,深入分析不同作家的人格特点及其在文章创作方面因人而异的审美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四六"谱派的源流因革,并对历代"四六话"及文学史家的相关成说详加辨析,以期对北宋"四六"传承创变的阶段性特点和整体成就作出较为客观公允的分析和描述。此外,本文还涉及"道学之儒"与"文章之士"在文章创作理念上的悬殊差异,以及骈文与"古文"之间的互动交融等更为复杂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也往往与长辈前贤形成商榷之势。全文共分五章。首章《北宋"四六"之渊源考述》对北宋骈文传承自晚唐五代、尤其是南唐俪文的艺术特点和演进轨迹进行了考察和辨析,旨在明确北宋"四六"艺术的源流正变。次章《北宋文坛初兴于骈体的历史进程》,着重考察宋初骈文兴盛的时代动因,探寻宋初文人以"四六"骈体改造五代以来卑弱文风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夏竦:北宋"四六"之集大成者》,则以夏竦这个被誉为"集大成"的骈体作家为个案,重点发掘其"四六"创作在政治思潮、文化重建等时代元素作用下体现出来的承前启后的独特风貌与价值。第四章《馆阁文臣群体与北宋"四六"创作的全面繁盛》,集中讨论真、仁时期馆阁文臣的"四六"创作理念与艺术取向,充分肯定其"颂美"情感对"四六"创作的积极影响,并由此窥探到北宋"四六"艺术探索发展的多个层面。第五章《北宋古文家的"四六"创作成就》,专门讨论"古文"名家的"四六"创作;本文认为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虽不能代表北宋"四六"创作的主要特点与成就,但他们深受"庆历之学"影响,以天下为己任,在"以文体为四六"方面卓有建树,其艺术探索的功绩和影响均值得尊重。
张龙高[2](2016)在《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金元西昆体的接受情况纷繁复杂。典型的西昆体诗只存在于《西昆酬唱集》中,在西昆唱酬期间,参加唱酬的诗人的《西昆酬唱集》以外诗的风格与西昆体之间就产生了疏离,后期西昆派诗人与杨亿等人的门生,都只是受到西昆体的影响而其诗非典型的西昆体诗。北宋前期文人对西昆体评价不一:田况、张方平对西昆体持肯定态度;姚铉、石介、梅尧臣等人批判西昆体;欧阳修对杨亿、刘筠的雄文博学大为倾倒,不过从他发轫的禁体物语诗,是对西昆体等用陈词滥调咏物的革命。另外,朝廷对《西昆酬唱集》的打压和对省题诗风格的纠正,限制了西昆体的影响。北宋前期文人将杨、刘骈文和李商隐诗皆称为西昆体,这增加了后世西昆体接受的复杂性。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包括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在创作上,苏轼和陆佃都受到西昆体影响而又与西昆体不同,黄庭坚诗则表现出与西昆体更多的相似性。苏轼在创作中也大量用典,但注重诗意的锻炼;黄庭坚因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畏祸心理和诗歌唱酬等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作诗环境,使得黄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并且他的咏物诗言用不言体的创作方法也与西昆体咏物诗相近;陆佃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但其境界比西昆体阔大。在理论批评上,王安石、刘攽、苏轼、张表臣等人对西昆体在否定之中有肯定,黄庶、王德臣、魏泰、蔡居厚等人则对西昆体持批判态度。西昆体处在唐宋诗两个高峰之间,这种情况影响了南宋人对西昆体的态度。张元斡、魏了翁以西昆体为唐宋之际诗歌发展的低谷,朱熹、冯去非等人认为西昆体是宋诗风转换的关捩,刘克庄则两种看法兼而有之。另外,陆游、杜旃、方岳等人从学风格上批判西昆体,周必大以西昆唱和为太平盛事,林希逸肯定西昆体的七律创作南宋西昆体的接受较之北宋更加深化和多样化。金元时期西昆体的接受以方回为主,他首次提出“宋初三体”之说,认为西昆“别有一派”,并梳理出宋代西昆体诗史,对西昆体后世的接受起了很大作用,是昆体接受史上重要的一环;另外,他认为西昆体的特点是用事、对偶、藻丽,西昆在这三方面的不自然,导致了西昆体味浅的缺点。金代的王若虚和李纯甫论诗重视意,故对重视用典和挦扯义山的西昆体不满;元代刘埙认为欧阳修受西昆体影响,桷认为欧阳修用自然来纠正西昆体之失,较有见地。
刘洋洋[3](2016)在《宋毕士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着眼于对宋代初期宰相毕士安的全面研究。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通过回顾梳理毕士安的生平仕宦经历和毕氏家族的家世姻亲关系,得出毕氏家族在整个宋代绵延发展的深层原因。第二章主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论述毕士安的政治思想以及在“澶渊之盟”中的政治作为,总结毕士安对于宋初朝政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四个小节择要介绍毕士安在宋初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由此反映的北宋初期的社会政治氛围。毕士安早在太祖朝就荣登进士,因经历了唐末五代十国纷乱割据的局面,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此后的为官生涯中表现出偏于保守、老成持重的政治思想。举进士后,毕士安从不起眼的地方小吏做起,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奉守,积累了丰富的吏治经验。而且得益于年少时继母祝氏对其德行的培养,至宋兴四十年时朝野上下皆以毕士安的德行称首,良好的品行成为毕士安仕途升迁的敲门砖。毕士安先是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官职几经迁转,而后又获得辅佐日后天子真宗的机会,成为真宗的潜邸旧臣,仕途开始平步青云。到真宗执政时期,毕士安已是积累了三十年仕宦经验的三朝元老,又德才兼备,因而受到真宗的格外重用,并最终位极人臣。在任期间,毕士安忠于职守并且知才善任,提携了不少栋梁之才,最重要的政治作为是对“澶渊之盟”的缔结及宋初政局走向产生的深远影响。毕士安身至宰相后,随着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日益隆重,毕氏家族跻身为宋初的名门望族,在北宋时期的发展也更加顺遂。毕氏子孙凭借祖辈的福德,无论是在科举仕途的发展、联姻对象的选择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比普通寻常百姓更具优势。尤其得益于毕氏第二代、第三代成员的家族联姻和人际交往,使毕氏家族规模日益扩大,助力了毕氏家族在北宋时期的持续长远发展。在宋初“举世重交游”的世风下,毕士安长年的为官经历使他在朝野中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与这些人物的交游,构成毕士安漫长仕宦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毕士安为中心,分上级、同级、晚辈和其他四个方面,选取宋真宗、寇准、王禹偁和其他几位代表人物,择要详细论述毕士安与宋初士大夫群体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由此反映的宋初重文轻武、文化繁盛的社会氛围。通过人际交往,不仅对毕士安本人的政治前途大有帮助,而且对于毕氏家族的稳定发展也颇多助益。毕士安一生为官四十载,无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都颇多政绩,政声卓着,虽然于国于家贡献巨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毕士安并非完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同当时许多官吏一样,毕士安也存在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为家族、为亲里故旧谋取私利的现象。尽管存在不足,还是应该客观地评价毕士安,其对于“澶渊之盟”的贡献是主要的,应该肯定毕士安在宋初的历史地位。
楼培[4](2013)在《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初文学上承唐末五代衰飒文风,下启熙宁至元佑的文学高峰,属于唐宋之间一个较受冷落的文学史阶段,但又是考察研讨唐宋文学转变和宋代政治、学术、文学走向不能绕开的历史时期。在唐末五代以至宋初的政治文化格局中,这一时期形成了南北两大文学群体,基本涵盖了宋初近百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宋代政治、学术、文学的演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宋代士大夫大多集官僚、学者、文人三种身份于一体,但相对而言,北方士人重道轻文,南方士人尚文重艺,具有不同的人文品格。在北宋大一统政权建设中,南北双方既有矛盾和冲突,也有协作和融合,既体现在政事上,也反映到学术、文学中。北方文学群体有数支队伍形成文人圈子,颇具道统、文统意识,南方文学群体也代代相传,有主盟斯文的意识和人物。本文尝试揭示宋初南北南大文学群体的形成和文学演进历程,对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作出适当的叙述和评论。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总论,论述唐末五代以来的政治文化格局及其影响下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的构成,在宋初崇文驭武政策下文人士大夫的地位逐渐提高,士风与文风得到改变,北方相继形成以柳开、穆修、石介为首的文学群体,提倡古道,创作古文,入宋南士相继形成以徐铉、杨亿、晏殊、欧阳修为首的文学群体,尚文重艺,推进南文北移,促成南北融合。第二章以丁谓为例,分析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下南方士人逐渐崛起的历史演变,非仅为丁谓翻案,更重在探讨宋初南北士大夫的不同处境和作为,作同情之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当时政治、文学的发展。第三章论述南文北移在官方取得巨大成功的西昆体,分析西昆体作家群如何形成、昆体文学如何兴起及其与政治之关联、昆体文学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相互关系。第四章探讨宋朝立国后的七、八十年间词坛萧条寥落的原因,指出随着北宋大一统政权深入运行,南方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歌妓歌舞佐酒的社会风气日趋盛行,作为南方人擅长的文学的词经过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先后由南入北,从南方送至北方,取得“南词”北进的重大进展,开创宋词一代新风。第五章论述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在北方民间推进南文北移,促进南北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斗争对抗,也有相互砥砺合作。第六章分析了北方文派险怪文风的极端即太学体的产生历程,又揭示了作为新一代文坛领袖的欧阳修之文学理念和创作道路,论述了欧阳修排抑太学体的功绩和意义。
崔延平[5](2011)在《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封建政治、经济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为繁盛的交游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极大可能性,北宋社会出现了“举世重交游”的盛况。作为北宋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主体,随着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全面提升,士大夫群体也依托亲缘、地缘、业缘、趣缘等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机缘,以极大的自信和热情,形成了对象广泛、主题丰富、形式各异的交游活动。士大夫作为北宋社会的中坚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事务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北宋时期士大夫群体的交游为研究对象。对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交游观和交游心态进行了细致考察,并对士大夫之间,以及士大夫与武将、宗室、后妃、外戚、宦官、商人、歌妓、巫觋术士、僧道人士等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交游关系和交游状况进行了微观研究,以期从宏观上把握北宋士大夫所在时代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面貌。北宋时期实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偃武右文,施行文治。官私教育普及,学术文化出现明显的民众化倾向,加之“取士不问家世”的科举制度的大力推行,大量平民知识分子由科举入仕,最终推进了北宋时期士大夫群体的壮大和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政治形态——“士大夫政治”的形成。士大夫政治条件下,作为君权的唯一合作者,士大夫群体在北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统治者对士大夫阶层的倚重、尊崇和优礼,成就了北宋士大夫生存、发展难得的历史际遇,这对其精神风貌、交游心态,乃至交游行为的构建与塑造,均产生了极为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北宋时期,伴随门阀制度的最终破除,社会成员之间的身份差异逐渐缩小,界限进一步模糊,各阶层之间广泛交游渐成社会常态,士大夫交游亦不限士庶。随着社会生产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保守、封闭的社会状态渐为开放、活跃的社会状态所取代,人们的交游对象增加,交游范围扩大,交往能力亦得到增强,交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也更为频繁,遂在北宋社会形成了“举世重交游”的良好时代氛围。士大夫积极投身于各类交游活动,而优越的休假和俸禄制度,则为其交游提供了充裕的闲暇和良好的经济条件。士大夫间的交游形式主要包括日常走访、礼尚往来等。此外,北宋士大夫还经常相约同游山水名胜,其雅集、结社活动亦格外频繁,士大夫倚此进行休闲、创作,并实现感情上的交流。在统治者“厚自娱乐”的政策劝导下,北宋士大夫中逐渐产生了一种极娱心态,交游中即含有众多的娱乐休闲性内容,例如,宴饮。宴饮中又常伴有乐舞、投壶、行酒令和传花等娱乐活动。另外,弈棋亦是士大夫宴席之上和闲暇时分经常进行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对士大夫日常闲暇中具有交际功能的休闲娱乐活动进行探讨,是了解北宋士大夫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依据。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强势崛起,崇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构架,为这一群体营造出与前代截然不同的生存、发展环境,士大夫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气质由此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新貌主要体现在士大夫政治主体意识,即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以及群体意识、个体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上这一时期,士大夫的交游心态呈现出较多的理性色彩,突出表现在自信、平等、包容、开放、平和等几个方面。慎交、淡交,崇尚道义、信义之交,推崇长久不渝的交谊,推崇“君子之交”、“真丈夫之交”,是北宋士大夫几个较为突出的交游理念,在这一时期的士大夫家训中亦有所反映。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交游心态和交游观对其交游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士大夫交游出于不同的动因。性情、志趣相近,以及对对方的仰慕均可构成彼此间的交游。另外,士大夫的政治身份还决定了这一群体在交游中对政治利益的考量。北宋一朝朋党之争如火如荼,士大夫们将良好的交游关系引入政治生活,形成良好的政治伙伴关系,并通过广事交游来壮大朋党。与此相类,“婚姻不问阀阅”的时代新风下,士大夫还通过联姻巩固、发展彼此间的交游和朋党关系,维护已有的政治利益。由交游而朋党、而联姻,成为士大夫间交游关系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针对士大夫间的奔竞、请托与结党交游,统治者通过连坐、禁谒等法制手段进行一定的约束与干预。这与险诐的政治斗争形势一同,大大增加了士大夫交游的政治风险,使北宋士大夫的交游在活跃的交游局面背后,隐约显现出某种淡交的倾向。北宋统治者吸取前代乱离教训,实施“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对武将、宗室、后妃、外戚、宦官等几个政治相关群体进行严密的防范,他们与士大夫的交游亦随之受到一定的限制。伴随政治地位的上升,士大夫在与武将、宗室、后妃、外戚、宦官的关系地位对比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这在士大夫与上述群体的交游中有所体现。另外,士大夫与外戚、宦官等群体的交游还常以政治交结的形式呈现,成为北宋一朝政治斗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提升,士大夫不以从商赢利为耻,同时还与商人、富民结托交游,甚至通婚结姻;此外,北宋士大夫还与以歌妓为主的女性群体进行交游。士大夫狎妓成风,常以妓唱词奏乐、侑觞助兴。士大夫与歌妓诗酒唱和、填词弄弦,扩大了词的传播,刺激了词的创作,使二者间的交游具有了重要的文化意义。此外,宋代巫术活动猖獗,士大夫中亦不乏崇巫信巫之人,士大夫与巫觋、术士进行交游,甚至交结谋逆,受到统治者的高度关注和严厉打击。北宋实行较为宽松的佛、道教政策,佛道二教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士大夫参禅论道、信佛崇道,士、僧,以及士、道之间交游普遍,交游形式亦较为多样。士大夫的释、道方外交,对北宋时期的“三教合流”,以及文学创作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种方外交谊还对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处世心态以及人生态度等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梁永青[6](2006)在《西昆体再认识》文中提出西昆体是宋初三大诗体之一,是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体自问世起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士人。但它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受争议的诗体之一。本文梳理了历代对它的评价认识,从具体文本出发对这种诗体的内容和风格特点作出了分析。西昆体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发展和文学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西昆体作为诗坛的绚丽奇葩,历代对它的认识有偏颇。本文着重从“学问”和“丽”出发,对它的价值作出了重新认识。西昆体诗歌由于典故的运用体现出浓厚的学问之气,它是宋诗三大特点之一——以学问为诗的发端。西昆体是唯美的诗歌,具有与宫体诗和花间词不同的美,开创了以典雅为美的诗歌范式。
廖泓泉[7](2003)在《北宋前期词研究》文中提出在整个词史中,北宋前期词承前启后、革故鼎新的地位无可替代。本文本着尊重历史和词人、词作的原则,从社会和文学的史实、材料出发,运用社会学、史学、美学等方法,重新对北宋前期词坛进行横向审视,力图揭示前期词坛的创作环境、艺术风貌和审美特质,阐释其深层意蕴,以明了其在词史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从地域、享乐风尚和斯文士风的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前期词的生存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域性、应歌性和词格趋雅等总体特征。第二章着重探析了宋初前三朝词坛沉寂的原因,本文认为原因有如下:第一,当时连续大规模战乱和内部危局,以及民间生活状况,没有为歌词的发展提供良性的环境;第二,前三朝皇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视小词为祸国之因;第三,中书、台谏对皇帝、士大夫、社会风尚的监督逐步加强不利于词的发展;第四,儒学的重建等阻碍了词的发展;第五,从事音乐文学的乐工伶人受到限制和裁抑;第六,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使士大夫文人鄙视小词,歌词在诗歌、散文的挤压下生存和流行的空间极其狭窄,故而沉寂。第三章论述了北宋前期词坛开始勃兴的原因和表现:在享乐风气中,以士大夫文人之间交游酬唱为特征的诗文雅会,为歌词的勃兴提供了良性环境;在此环境中,士大夫文人由对歌女唱词的群体性欣赏发展为对歌词文辞部分的文学品鉴;诗歌领域分韵、次韵唱和之风被移植入词中,词成为文坛、官场的社交工具。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的是关于前期词人在歌词本体方面的艺术贡献。第四章从词体功能和美学的角度,论述了北宋前期词坛流行的三种词学观念,一是“敢陈薄伎,聊佐清欢”的词体功能观,二是诗词一体观念的觉醒,三是崇雅的词学审美理想。第五章论述了前期词之文辞部分所表现出的五种基本结构模式,即包括“宋初体”、“瘦硬体”、“层深而浑成”体和“屯田蹊径”以及“檃括体”。本文指出,“前段布景,后半说情”是宋初体的主要特点,其词人包括宋祁、晏殊、欧阳修等;张先的“瘦硬体”是对“上片布景,下片说情”的散化,其成因与张先自身的才情、歌词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有关。本文认为,“层深而浑成”已经突破了单纯的风格学意义,成为结构歌词的一种模式。此类歌词的特点是每片由几个层次构成,各个层次之间相互关联并呈现出逐层递进的逻辑形式,而贯穿其间的则是连续不断的意脉;“情景齐到,相间相融”是其标志,层次的深入和意境的浑成自然是其最高标准,代表性词人为欧阳修。第四种词体结构模式是柳词的“屯田蹊径”,它既包括“上片布景,下片说情”的模式,也包括分散情、景于上、下两片。柳永以赋笔写慢词使其能够打破“上景下情”的单一组合模式或使“上片布景,下片说情”的模式复杂化,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多重时间转换中,层层揉以空间、人事、情景的推移变换,使歌词结构呈现复杂而变幻多姿之美。本文还通过对前期歌词作品的分析,指出“紧括体”在北宋前期就己经开始。第六章分析了前期词题材的新变特点及其表现。第一是继承中有新变,主要体现为从题意和语言两个方面对传统题材的翻新,和在传统题材里注入词人的主体情感;第二是开发了感怀、羁旅行役等新的歌词题材,这类歌词作品主体性增强;第三是在某些歌词中出现理性观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议论说理之风。 第七章论述了北宋前期词人在人格风节、题材选择、结构模式、语言、手法等方面对苏轼等后人的影响。 总之,北宋前期词正处于词史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词人词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杨万里[8](2003)在《文章耀千古 寂寞身后名——《杨亿年谱》出版》文中认为 宋代以前,偏于一隅的福建在中国历史文化版图上一直扮演着默默无闻的配角,这种局面自宋初起开始改变,其标志就是诗人杨亿的出现。其后,吕惠卿、章惇、蔡氏兄弟相继活跃于北宋政坛,福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南宋时,皇亲国戚相继入居泉州等地,同时,大量中原衣冠仕族跟进,因而地方文化随之高涨,福建遂成"海滨邹鲁"。究其始,不能不关注杨亿。
二、文章耀千古 寂寞身后名——《杨亿年谱》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章耀千古 寂寞身后名——《杨亿年谱》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定位 |
二 研究现状述评与反思 |
三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四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宋"四六"之渊源考述 |
第一节 晚唐五代书檄称盛的艺术得失 |
一 强藩割据环境下幕府名士的人生渴求 |
二 "樊南四六"的示范与引领价值 |
三 晚唐五代"四六"骈辞的艺术特点 |
第二节 南唐"四六"艺术的传承与新变 |
一 南唐"四六"繁盛的文化基础和总体成就 |
二 富赡典雅的艺术传承 |
三 融散入骈的时代风采 |
第三节 江南文臣群体的入宋心态及"四六"创作 |
一 南国降臣进退维谷的艰难处境 |
二 以骈俪文章为进身之阶的群体选择 |
三 江南"四六"应时而变的艺术趋向 |
附论 晚唐"四六"和律赋的关联与互动 |
一 兼擅律赋及"四六"的文吏群体 |
二 "四六"创作取法律赋的基本途径 |
三 晚唐"四六"艺术内涵的充实与提升 |
附论 吴淑《事类赋》与宋初骈文的复兴 |
一 "所征既繁,必资笺注"的客观需求 |
二 "事以类义"的基本功用 |
三 赋作示范的价值考察 |
四 双重典范的深远影响 |
第二章 北宋文坛初兴于骈体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北宋"四六"渐至繁盛的时代动因 |
一 皇权重建对于颂美俪文的客观需求 |
二 北上历程中南方士人的集体选择 |
三 诗赋取士环境下时代经典的重构与确立 |
第二节 宋初文士开拓创新的探索实践 |
一 "文士"主体意识的缓慢觉醒 |
二 "四六"辞章承继骈俪传统的艺术表现 |
三 古文风格开创宋调先声的崭新尝试 |
第三节 文公"四六"承继创变的艺术成就 |
一 习效"樊南四六"的传承积累 |
二 骈文与诗歌体裁的交流互通 |
三 杨亿骈体改造文风的时代价值 |
第三章 夏竦:北宋"四六"之集大成者 |
第一节 夏竦成长的人格情感与时代内涵 |
一 变革时期文士情怀的传承与积淀 |
二 盛世文臣人格内涵的不断丰富 |
三 "复合型"主体特征的初步显露 |
第二节 夏竦"四六"的独特风格与艺术表征 |
一 "诗赋苗裔之辞"藻丽赡逸 |
二 王言典章之制步武燕许 |
三 书奏议论之属风骨高秀 |
第三节 夏竦"四六"的价值判断及历史影响 |
一 四库馆臣"因人废言"等传统理念的误区 |
二 夏竦"四六"示范价值的基本判断 |
三 "集大成"地位的历史影响 |
附论 夏竦蒙冤的道学环境与史学背景 |
一 石夏构怨之是非始末 |
二 夏英公的德行与才干 |
三 豪杰含冤终不可雪的深层思致 |
第四章 馆阁文臣群体与北宋"四六"创作的全面繁盛 |
第一节 真、仁时期的文学生态及馆阁文士群体的文化特征 |
一 南文北进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入 |
二 望族心理的逐步成熟与典俪骈辞 |
三 馆阁重臣的盛世情怀与"四六"文章 |
第二节 北宋"四六"全盛时期的艺术成就 |
一 藻丽富赡之辞彰示博雅魅力 |
二 闳衍博大之章尽显盛世气象 |
第三节 多样风格的形成与"盛极而变"的前奏 |
一 晏公首倡:以清丽气象改造浓艳文风 |
二 宋氏兄弟:奇险拗峭之语犹可"自名一家" |
三 潞公、清献:侃侃谠议之论颇见古文气势 |
第五章 北宋古文家的"四六"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庆历"新义"与古文家的"四六"创作 |
一 儒学"新义"的阐发与骈体创作 |
二 "四六"创作与庆历精神的张扬 |
第二节 古文家"四六"创作的艺术得失 |
一 以经史为"王言"者气象恢弘 |
二 以散句为偶对者别具神采 |
第三节 "以文体为四六"的历史定位与价值判断 |
一 有关古文家"四六"创作评论的偏颇与失误 |
一 "以文体为对属"的文学史意义 |
三 "古文"名家"四六"创作的历史影响 |
四 "四六话"批评体系的辨析与重构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北宋前期西昆体的接受 |
一、参加西昆唱和的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 |
(一) 杨亿 |
(二) 刘筠 |
(三) 钱惟演 |
(四) 其它诗人 |
二、后期西昆派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的原因 |
(一) 诗人际遇的不同 |
(二) 取法对象的变化和多样化 |
(三) 题材对诗风的影响 |
三、西昆诗人门生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黄鉴 |
(二) 李遵勖 |
(三) 晏殊 |
(四) 谢绛(附:胡宿) |
(五) 二宋 |
(六) 王质 |
(七) 其它 |
四、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派成员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姚铉 |
(二) 穆修 |
(三) 石介 |
(四) 欧阳修、梅尧臣 |
(五) 西昆体与禁体物语诗 |
五、北宋前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肯定 |
(一) 田况 |
(二) 张方平 |
六、朝廷政令与西昆体接受的关系 |
(一) “祥符文禁”与西昆体 |
(二) 省题诗与西昆体 |
七、“西昆”一词含义在接受中的发展变化 |
(一) 从昆仑之称偏向秘阁之代称 |
(二) 从西昆体诗到李商隐诗 |
(三) 从西昆体诗到西昆体文 |
小结 |
第二章 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 |
一、王安石对西昆体的接受 |
二、苏轼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三、黄庭坚对西昆体的接受(附:朱弁) |
(一) 黄庭坚对西昆体的评价 |
(二) “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 |
(三) “有昆体之变,而不袭其组织” |
四、陆佃对西昆体的接受 |
五、北宋中后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批判 |
(一) 黄庶(附:王得臣、魏泰) |
(二) 刘放 |
(三) 蔡居厚 |
(四) 晁说之 |
(五) 叶梦得 |
(六) 张表臣 |
(七) 《黄鲁直传赞》 |
小结 |
第三章 南宋西昆体的接受 |
一、对西昆体的批判 |
(一) 张元斡(附:王十朋、喻良能、陈造) |
(二) 陆游(附:吕中) |
(三) 魏了翁 |
(四) 黄公绍 |
(五) 对西昆体风格的概括 |
二、对西昆体的肯定 |
(一) 周必大(附:袁说友) |
(二) 朱熹 |
(三) 汪莘[附:韩淲) |
(四) 冯去非 |
(五) 林希逸 |
三、刘克庄对西昆体的接受(附:葛立方、刘克逊、赵与虤) |
(一) “首变诗格者,文公也” |
(二) “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 |
(三) 与西昆体有关史事的记载与考证 |
小结 |
第四章 金元两代西昆体的接受 |
一、金代西昆体的接受 |
(一) 王若虚(附:刘从益) |
(二)李纯甫 |
二、方回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方回对西昆体的评价概况 |
(二) 方回对西昆体的诗学史定位 |
(三) 初步建立宋代西昆体诗史 |
(四) 方回对西昆体的艺术评价 |
三、元代其它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刘埙 |
(二) 袁桷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宋毕士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毕士安的仕宦与家世 |
第一节 毕士安的仕宦经历 |
第二节 毕士安的家世姻亲 |
第二章 毕士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作为 |
第一节 毕士安的政治思想 |
第二节 毕士安的政治作为 |
第三章 毕士安的人际交往 |
第一节 毕士安与宋真宗的君臣之谊 |
第二节 毕士安与寇准的僚友之情 |
第三节 毕士安与王禹偁的忘年之好 |
第四节 毕士安与其他人的交承之雅 |
结语 |
附录 1:毕士安年表简编 |
附录 2:毕士安家世姻亲简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若干技术性说明 |
目录 |
绪论 |
一 本论文的先行研究述略及辨解 |
二 本选题研究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三 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总论: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的构成 |
第一节 “没有五代,何来宋初”:五代时期的文人与文学 |
第二节 宋初北方文学群体的构成 |
第三节 宋初南方文学群体的构成 |
第二章 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中南方士大夫崛起的演进历程——以丁谓为中心 |
第一节 丁谓的文才与吏能 |
第二节 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下南北士大夫的不同境遇与作为 |
第三节 真宗朝“天书”事件与南北党争 |
第四节 余论:丁谓成为“奸邪”与北宋南北之争 |
附录 丁谓《凤栖梧》词与宋真宗“天书”事件发微 |
第三章 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中的西昆体 |
第一节 引言:西昆体兴起前的政治文化格局 |
第二节 杨亿与昆体作家群的形成 |
第三节 大雅颂声的西昆体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第四章 词坛沉寂与“南词”北进——宋初百年词坛考察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 |
第三节 宋初词坛兴起的生态环境 |
第四节 宋初四大词人崛起的词史意义 |
第五章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南北文学的冲突和融合 |
第一节 南士主导与北人加盟 |
第二节 南北文学的汇流与新变 |
第三节 南北文学的冲突与整合 |
第六章 北宋古文运动中的太学体 |
第一节 缘起 |
第二节 北方文派险怪文风与太学体 |
第三节 庆历新政前后与太学体 |
第四节 欧阳修排抑太学体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北宋士大夫生存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北宋"士大夫政治":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第二节 "取士不问家世"的科举考试制度 |
第三节 统治者对士大夫群体的尊崇与礼遇 |
第二章 北宋社会特质与士大夫交游 |
第一节 门阀制度的破除与士大夫交游 |
第二节 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北宋之"举世重交游" |
第三节 士大夫交游量增加的实现 |
第三章 北宋士大夫间几种主要交游形式 |
第一节 走访与礼尚往来 |
第二节 雅集与结社 |
第三节 结伴同游 |
第四节 交游中的其他休闲内容 |
第四章 北宋士大夫的交游心态与交游观 |
第一节 精神风貌与交游心态 |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的交游观 |
第三节 士大夫家训中蕴含的交游理念 |
第五章 从交游到朋党、婚姻关系的结成 |
第一节 交游的动因——交游对象的选择以及交游的目的性 |
第二节 交游的政治意图与朋党的结成 |
第三节 从交游到婚姻关系的结成 |
第四节 北宋士大夫的"二重角色"与交游 |
第六章 北宋士大夫与几个特殊群体的交游 |
第一节 与武将的交游 |
第二节 与宗室、后妃、外戚、宦官的关系及交游状况 |
第三节 北宋时期的士商关系与士商交游 |
第四节 与以歌妓为主的女性群体的交游 |
第五节 与巫觋、术士的交游 |
第六节 北宋士大夫与方外僧、道的交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西昆体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西昆体研究学术回顾 |
第二章 西昆体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 |
第二节 诗歌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 |
第三章 西昆体的特点 |
第一节 从内容看,闲适为主、不乏讽谕 |
第二节 从风格看,富丽精工、宏博典雅 |
第三节 从方法看,用典用事、对仗粘连 |
第四章 西昆体的价值 |
第一节 西昆体是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发端 |
一、关于宋诗特点的的几种理论 |
二、以学问为诗特点的形成 |
第二节 西昆体开创了以典雅为美的诗歌范式 |
一、唯美文学的理论 |
二、西昆体与宫体诗、花间词之比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北宋前期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北宋前期世风与歌词创作 |
第一节 “江山之助”--北宋前期词的地域性特征 |
第二节 “狂心贪燕乐”--享乐风尚与词的应歌性和香艳性 |
第三节 “尤以斯文为急”--斯文士风的兴起与词格 |
第二章 宋初词坛沉寂原因探析 |
第一节 “宜为社稷自重”--君主好尚与台谏的监督 |
第二节 “雅正之音,可以治心”--文化道德系统的重建 |
第三节 “人囿于气化之中”--乐工词人的萎顿 |
第四节 “方之曲艺,尤不逮焉”--文学内部的原因 |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的勃兴 |
第一节 “歌台舞席,竞赌新声”--享乐与歌词的勃兴 |
第二节 “举世重交游”--北宋前期文人的交游 |
第三节 “谈艺者亦深有裨”--文学交游对于歌词的意义 |
第四章 北宋前期的词学观念 |
第一节 “敢陈薄伎,聊佐清欢”--佐欢娱乐的词体功能观 |
第二节 “其间作用,理且一焉”--诗词一体观念的觉醒 |
第三节 “全没些脂腻气”--崇雅的词学审美理想 |
第五章 北宋前期词的结构模式 |
第一节 “宋初体”与张先的“瘦硬体” |
第二节 “层深而浑成”--欧阳修的词体结构艺术 |
第三节 “屯田蹊径”--柳词结构的创新和复杂化 |
第四节 “稍加櫽括,使就声律”--北宋前期开始的檃括体 |
第六章 北宋前期词题材的新变 |
第一节 “因翻旧阕之辞”--传统题材的继承和翻新 |
第二节 “将自身放顿在里面”--前期词新题材的主体性 |
第三节 “大有理趣,却不庸腐”--北宋前期词的理性特征 |
第七章 北宋前期词的影响 |
第一节 “公却学柳七作词”--柳永词的影响 |
第二节 “定应师法授微辞”--张先对苏轼歌词的影响 |
第三节 “绝似醉翁游乐意”--欧阳修词的影响 |
结束语 |
附录 北宋前期词人交游简编 |
参考书目 |
致谢 |
声明 |
四、文章耀千古 寂寞身后名——《杨亿年谱》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D]. 李海洁. 浙江大学, 2016(07)
- [2]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D]. 张龙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3]宋毕士安研究[D]. 刘洋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4]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D]. 楼培. 浙江大学, 2013(04)
- [5]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 崔延平. 山东大学, 2011(11)
- [6]西昆体再认识[D]. 梁永青. 南昌大学, 2006(11)
- [7]北宋前期词研究[D]. 廖泓泉.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8]文章耀千古 寂寞身后名——《杨亿年谱》出版[J]. 杨万里. 全国新书目,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