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尝试

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尝试

一、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李紫薇[1](2021)在《特定功能性训练对大众马拉松跑者综合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吴婷婷[2](2021)在《悬吊训练对特种人群射击精确性及机体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

潘欣玥[3](2021)在《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潘欣玥2019-2020年度周期训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

王国忠[4](2021)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400米栏前八名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对比分析》文中认为

孙川[5](2021)在《近三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分析》文中认为

代梧佑[6](2021)在《上海市大学生优秀射艺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研究上海市大学生优秀射艺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方面的指标,为选拔具有射艺天赋的运动员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以上海市各高校射艺队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且参加过上海市的大学生射艺比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差异性分析方面。男子身体形态有3项基础指标具有显着差异性:拇指长、手宽和肩宽,有4项派生指标具有显着差异性:拇指长/身高*100、食指-拇指、手宽/身高*100和肩宽/身高*100;女子身体形态有4项基础指标具有显着差异性:拇指长、手长、手宽和肩宽,有5项派生指标具有显着差异性:肩宽/身高*100、拇指长/身高*100、食指长-拇指长、手长/身高*100和手宽/身高*100。男子心理特征指标有7项指标具有显着差异性:特质自信心、兴奋性、社交性、进取性、灵活性、主动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女子心理特征指标有6项具有显着差异性:兴奋性、社交性、进取性、特质焦虑、主动性和注意力稳定性。(2)相关性分析方面。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男子身体形态有3项基础指标和4项派生指标与运动员的成绩具有相关系,分别为拇指长、手宽、肩宽、拇指长/身高*100、食指-拇指、手宽/身高*100和肩宽/身高*100;女子身体形态有4项基础指标和5项派生指标与运动员的成绩具有相关系,分别为拇指长、手长、手宽、肩宽、拇指长/身高*100、手长/身高*100、食指-拇指、手宽/身高*100和肩宽/身高*100。男子心理特征方面有7项指标与成绩具有相关性,分别是自信心、特质性自信心、兴奋性、社交性、自觉性、主动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女子心理特征方面有7项,分别为兴奋性、进取性、特质焦虑、坚韧性(意志品质)、主动性、意志品质整体性和注意力稳定性。最后筛选出兼具差异性和相关性的指标,从单指标方面得出结果。(3)判别分析方面。根据差异性和相关性两种方法共同筛选后的指标,进行费希尔判别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Y1对应优秀组,Y2对应普通组,通过代入对应指标的数据,可对射艺运动员水平的高低进行大致预测。从多指标结合方面得出以下结果。男子身体形态的费希尔判别函数包含5个指标参数,对应的判别函数如下:Y1=-1192.15+193.81X1-246.85X2+81.13X3+251.85X4+35.15X5Y2=-1217.27+195.17X1-246.49X2+87.10X3+245.01X4+36.98X5女子身体形态的费希尔判别函数包含了6个指标参数,其判别函数如下:Y1=-4412.64+273.59X2+43.05X3-999.89X4+234.62X5+194.09X6+727.09X7Y2=-4631.71+279.64X2+39.74X3-1024.59X4+239.92X5+198.95X6+747.32X7男子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判别函数包含5个指标参数,对应的判别函数如下:Y1=-96.06+1.69XA+6.85XB+2.65XC-7.27XD+0.95XEY2=-82.37+1.89XA+5.67XB+2.28XC-4.12XD+1.003XE女子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判别函数包含5个指标参数,对应的判别函数如下:Y1=-105.55+0.60XA+4.53XB+4.70XC+0.53XF+0.92XGY2=-98.2+0.66XA+3.79XB+4.37XC+0.68XF+1.05XG研究结论:(1)优秀射艺运动员和普通射艺运动员在部分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的指标上是具有差异性的,而且这些指标和运动员成绩的高低是具有相关性的。(2)根据兼具差异性和相关性的指标,可从单指标方面得出优秀运动员具有的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男子有拇指长等7项身体形态和兴奋性等5项心理特征的指标,女子有手长等9项身体形态和进取性等5项心理特征的指标。由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组成的判别函数,可从多指标结合方面对运动员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类预测。将数据代入函数,满足Y1>Y2的有大概率成为优秀运动员。

杜文娟[7](2021)在《田径体能训练要点分析》文中提出我们都知道好的结果离不开练习,田径比赛的成绩也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训练。体能训练是日常训练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体能的好坏程度可以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好坏,所以教练们需要科学合理的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本文对田径体能训练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体能训练中的要点。

杜沅潼[8](2020)在《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指标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竞技体育理论不仅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助推器,也是新时代各个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强项”的根本之法。武术散打从探索到成熟,历经四十载,其竞技水平得到“跨越式”的提高,但与其密切相关的竞技状态研究与运用,受人体影响的复杂因素太多,相关指标很难量化研究,使得影响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指标成为研究重点,也是研究难点,成了运动员保持与获得竞技武术散打优异成绩的“核心因素”。作为运动队的教练,有着丰富的训练经验,也往往是凭着这些平时实践总结的经验,判断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从而指导训练和比赛,但是这种判断毕竟是感性认识,和实际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在竞技水平相对差距大时,这种判断的误差大小对运动员的成绩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比赛水平的接近,教练员对竞技状态的判断误差大小就成了决定比赛胜利与否的关键因素。解决这种感性认识造成的误差判断,科学的方法就是找出竞技状态的影响因素,对各因素进行科学量化。本研究通过调研、文献综述和实验法确定了影响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初步指标框架,通过专家访谈法,综合多轮的专家访谈意见,对指标进行了多次问卷筛选,确定了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最终诊断指标。本文主要结论:(1)确立科学合理的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指标,理应以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为原则,以提高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为现实依据、以运动训练知识为理论依据,还应以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运动时间把握和运动积极配合为指导,才能获得科学有效诊断。(2)散打运动员不同负荷强度训练前后,唾液slgA指标变化趋势不同,中小强度负荷,唾液slgA浓度和分泌率的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强度负荷训练,唾液slgA浓度和分泌率明显降低(P<0.05)。在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中,唾液slgA可以作为一项新的诊断指标,监测散打运动员在训练时承受的运动负荷强度。(3)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诊断最终确定5个一级指标诊断,按权重比程度排序:技术能力、战术能力、体能、心理状态、身体机能。(4)二级指标共有13项,按权重比以及对诊断结果决定性程度排序为:技术效果、击打数量;战术效果、战术意识;速度、协调、力量、灵敏、耐力;运动焦虑、心理疲劳;运动负荷承受能力、呼吸机能。(5)三级指标共有36项,均与散打项目的项目特点密切相关,其中腿法得分率、拳法得分率、摔法得分率、20秒组合击打数量、10秒腿法击打数量、10秒拳法击打数量、反击得分率、抢攻得分率、拳腿摔协调能力、出拳速度、踢腿速度十一项指标是诊断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核心指标。

张涵[9](2020)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形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运动员产生了运动性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个体的运动成绩和生活状态,甚至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难以去除的阴霾。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备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完成指定任务前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该任务的自我判断和评价。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自我效能感水平关乎其在专项训练和比赛中的应对方式,如若其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其所持有的自信和付出努力的动机水平越高,也会有相应卓越的运动成绩。相反,如若其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便会对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负性事件产生抵触情绪,将其视为一种威胁,逐渐避而远之,其运动成绩也会随之下降。在持有消极情绪,运动成绩无法提高反而下降的情况下,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极易产生运动性心理疲劳,因此探讨如何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降低其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本研究将探究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并深入分析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目标群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修订适用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研究对象选取以河北省为主的全国各大少年体育学校和羽毛球俱乐部的12至18岁羽毛球运动员,初测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复测回收有效问卷289份。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第二部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了河北省部分市级少年体育学校和羽毛球俱乐部的302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在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并分析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设计并验证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其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的有效性。设计三个组别进行实验对比,对实验组被试实施以自我效能感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与此同时,对安慰剂组被试实施以时间管理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对照组被试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再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安慰剂组的前后测数据以及三组之间的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修订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共含有十项题目,包含“比赛效能”和“训练效能”两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第二,在运动等级这一人口学变量上,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总体自我效能感和比赛效能维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第三,在年龄这一人口学变量上,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总体自我效能感及比赛效能维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第四,在性别、年龄和运动等级这三个人口学变量上,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总分和成就感维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其中,性别在情绪/体力耗竭维度上也存在显着差异,运动等级在运动负评价维度上也存在差异。第五,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存在负性相关关系。第六,针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其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其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是存在相关关系,且训练效能和比赛效能均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有着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改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和运动性心理疲劳方面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以便更好的应对训练和比赛。

张翌星[10](2018)在《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在党中央的政策引导下,我国建立从“业余体校(初级)、省市体工队(中级)、国家队(高级)”三级训练体制,然而,该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学训矛盾”、运动员就业安置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尤其是“学训矛盾”,国家出台了“体教结合”政策,该政策历经20余年的实践,运动员学训矛盾依然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又出台了“教体结合”政策,该政策的执行与实施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初具规模,在世界级大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也同样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是衡量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训练质量的指标之一。因此,研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问题无疑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命题。本研究以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为视角,选取了来自湖北地区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94名田径运动员为调研对象,其中男性田径运动员68名,女性田径运动员26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了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整体满意度水平偏低。从训练经费投入来看,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服装及运动装备的投入满意度较高,对训练伙食营养补贴和竞赛奖励经费投入的满意度均比较低。从教练员指导训练来看,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和执教能力的满意度并不高。从训练的场地设施来看,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在田径训练场地设施的数量上满意度较高,而在质量的满意度上偏低。从训练科研监控来看,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科研人员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低,对运动训练监控的满意度也比较低。从心理训练来看,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教练员心理训练方法安排并不满意,对教练员心理训练效果的满意度较低。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经费保障、运动员自身、场地设施、心理训练、体育科研保障是影响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建立“能上能下”的高水平田径教练员考核用人机制;加大对高水平田径运动队专项经费的力度;增加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实战和理论培训机会;加大高校的田径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科研保障制度和科研体系。

二、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6)上海市大学生优秀射艺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射箭类运动员的选材研究
        2.1.1 运动选材的概念
        2.1.2 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的选材研究
        2.1.3 射箭的运动特点
        2.1.4 国内外射箭运动的选材研究现状
    2.2 射艺运动项目的概述
        2.2.1 射艺运动项目的定义
        2.2.2 射艺的起源与现代的恢复
        2.2.3 射艺与现代射箭的联系和区别
        2.2.4 大学生射艺运动现状
    2.3 射艺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现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样本的选取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测量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思路
    3.4 射艺运动员指标测量的前期准备
        3.4.1 射艺运动员的选择
        3.4.2 射艺运动员各项指标的确定
        3.4.3 射艺运动员指标的测量和测试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指标的正态性检验
        4.1.1 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4.1.2 射艺运动员成绩的正态性检验
    4.2 射艺运动员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4.2.1 射艺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差异性分析
        4.2.2 射艺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4.2.3 小结
    4.3 射艺运动员各项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3.1 射艺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3.2 射艺运动员心理特征与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3.3 小结
    4.4 射艺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的判别分析
        4.4.1 射艺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判别分析
        4.4.2 射艺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判别分析
        4.4.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二:专家访谈名单
    附录三:心理问卷与量表
    附录四:上海市大学生射艺比赛成绩册
    附录五:相关性分析矩阵

(7)田径体能训练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田径体能训练的意义
二、田径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
    (一)速度训练
    (二)耐力训练
    (三)力量训练
    (四)灵敏度训练
    (五)柔韧度训练
三、田径体能训练的策略
    (一)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
    (二)训练的方法要做到科学合理
    (三)注重体能训练的趣味性
    (四)锤炼运动员意志
    (五)将体能专项和基础训练结合
四、结语

(8)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指标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诊断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论述
        2.1.1 诊断
        2.1.2 诊断指标
        2.1.3 竞技状态的概念论述
    2.2 关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研究现状
        2.2.1 有关运动员竞技状态科研论文发表量的现状
        2.2.2 关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时间段研究
        2.2.3 关于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的相关研究
        2.2.4 关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控研究
    2.3 关于散打运动项目的研究进展
        2.3.1 有关竞技散打科研论文发表量的现状
        2.3.2 关于散打运动员选材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散打运动员训练的相关研究
    2.4 有关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的研究进展
        2.4.1 国内研究进展
        2.4.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特尔菲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指标确立
        4.1.1 指标确立的原则
        4.1.2 指标确立的依据
        4.1.3 确立指标诊断指导
    4.2 高校散打运动员诊断指标确立流程
        4.2.1 诊断指标的选择与筛选
        4.2.2 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指标一致性检验(肯德尔和谐系数)
        4.2.3 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指标权重
        4.2.4 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指标的确定
        4.2.5 最终确定竞技状态诊断指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专家问卷调查表(第一轮)
    附录三 初步选取诊断指标
    附录四 专家问卷调查表(第二轮)
    附录五 肯德尔和谐系数编号表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1.1.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1.1.2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1.1.3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综述
        1.2.1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
        1.2.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测量
        1.2.3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
    1.3 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
    1.4 有关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1.4.1 团体心理辅导
        1.4.2 针对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1.5 问题提出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假设
        1.5.4 研究流程
2 研究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工具
        2.3.3 研究程序
        2.3.4 统计工具
    2.4 研究结果
        2.4.1 项目分析
        2.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2.4.3 效度分析
        2.4.4 信度检验
    2.5 讨论
3 研究二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及分析
        3.4.1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3.4.2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3.4.3 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
        3.4.4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3.5 分析与讨论
        3.5.1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结果分析
        3.5.2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结果分析
        3.5.3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分析
4 研究三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的理论依据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4.3.3 干预设计
        4.3.4 研究工具
    4.4 研究过程
        4.4.1 准备阶段
        4.4.2 干预过程
        4.4.3 后测
    4.5 实验组干预的个案观察记录
        4.5.1个案资料介绍
        4.5.2 被试父母及教练访谈摘要
        4.5.3 观察记录与分析
    4.6 结果分析
        4.6.1 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变化
        4.6.2 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的变化
    4.7 讨论
    4.8 研究结论
5 总讨论
    5.1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分析
    5.2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分析
    5.3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分析
6 建议
    6.1 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6.2 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
    6.3 加强教体结合,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现状
        3.1.1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在训练满意度各维度上满意情况
        3.1.2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经费投入的满意度情况
        3.1.3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教练员指导训练的满意度情况
        3.1.4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场地设施条件的满意度情况
        3.1.5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训练科研监控的满意度情况
        3.1.6 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教练员心理训练的满意度情况
    3.2 影响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成因分析
        3.2.1 教练员执教能力
        3.2.2 机制建设
        3.2.3 经费保障
        3.2.4 竞赛体系
        3.2.5 发展理念
        3.2.6 文化氛围
        3.2.7 运动员自身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建立“能上能下”的高水平田径教练员考核用人机制
        4.2.2 加快推动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机制建设步伐,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训练提供制度保障
        4.2.3 加大对高水平田径运动队专项经费的力度
        4.2.4 借鉴美国田径竞赛体系,建立健全“以赛代练”的高校田径竞赛体系
        4.2.5 充分汲取国外田径先进发展理念,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田径训练体制
        4.2.6 精心打造田径特色校园文化,着力提升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满意度
        4.2.7 增加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实战和理论培训机会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四、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定功能性训练对大众马拉松跑者综合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D]. 李紫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悬吊训练对特种人群射击精确性及机体稳定性的影响[D]. 吴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潘欣玥2019-2020年度周期训练特征研究[D]. 潘欣玥.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4]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400米栏前八名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对比分析[D]. 王国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近三年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有关田径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分析[D]. 孙川.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6]上海市大学生优秀射艺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心理特征研究[D]. 代梧佑.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7]田径体能训练要点分析[J]. 杜文娟. 体育风尚, 2021(07)
  • [8]高校散打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指标构建研究[D]. 杜沅潼.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 张涵.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湖北地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张翌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标签:;  ;  ;  ;  

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