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损伤合并截瘫的治疗

胸腰椎损伤合并截瘫的治疗

一、胸腰段脊柱损伤合并截瘫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雷延发[1](2021)在《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胸腰段爆裂骨折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不同时间点的Cobb角、伤椎前体高率(AHIV)、伤椎中体高率(MHIV)、伤椎后体高率(PHIV)、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探讨椎体内双相磷酸钙(Bis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与减少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矫正后凸角度的损失及胸腰背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因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T11~L2)行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诊断明确,病例资料完整,均由同一医疗组实施手术,术后随访13~20个月;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未出现不良并发症。分为2组:研究组(n=35):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n=36):单纯经后路伤椎置钉固定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受伤时间、术后末次随访时间、骨折节段、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同时记录患者在手术中所用时间、手术期间的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AHIV、MHIV、PHIV、Cobb角、VAS疼痛评分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AHIV、MHIV、PHIV、Cobb角在术后改善、末次丢失上的变化。所有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Chi-square test)。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受伤时间、随访时间、损伤原因及损伤节段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对比,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椎体高度的比较3.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AHIV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56.82±3.84%、57.60±5.2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8.10±1.08%、97.62±0.9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5.56±1.01%、88.89±3.8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41.28±3.68%、40.01±5.4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2.54±1.32%、8.73±3.7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HIV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69.17±1.53%、68.74±1.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6.10±1.46%、95.71±1.9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4.27±1.66%、86.48±1.6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26.93±1.95%、26.97±2.3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83±0.80%、9.22±2.3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HIV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1.26±1.76%、90.59±1.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9.25±0.69%、98.89±1.2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8.30±0.71%、97.87±1.4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7.99±1.77%、8.29±2.2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0.96±0.21%、1.00±0.5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Cobb角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21.09±1.50°、20.78±2.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7.14±1.24°、7.08±1.5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1.09±1.52°、15.00±1.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3.94±1.92°、13.69±2.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3.94±1.39°、7.92±1.7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的比较术前VAS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7.97±1.10、7.72±1.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VAS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5.11±0.80、4.72±0.9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VAS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20±0.41、2.25±0.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的手术方式可以更好的减少末次随访时伤椎前、中体的丢失、减少后凸角的矫正丢失及减少胸腰背部疼痛。2.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固定与单纯经后路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后凸角的矫正上效果一致。3.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与不植骨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并无差别。

秦进[2](2021)在《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单双侧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与双侧椎弓根植骨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收治的60例单节段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植骨方式分为两组,单侧组(n=30)即经伤椎椎弓根单侧植骨,双侧组(n=30)即经伤椎椎弓根双侧植骨。限定手术入路均采用Wiltse入路。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节段、AO分型、受伤原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量、住院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3天、术后3月、术后6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等研究数据。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格式为(c?±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方差齐性数据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则采取两两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两组性别、年龄、病因、伤椎节段、骨折AO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双侧组较单侧组能够植入的同种异体骨量更多(P<0.05);3.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4.两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双侧组患者在术后3天、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椎前缘高度比均明显优于单侧组(P<0.05);两组在术后3天及术后3月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双侧组在术后6月时矢状位Cobb角优于单侧组(P<0.05);5.分别比较术前与术后3天、术后3月及术后6月两组骨折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术后3天与术后3月、术后3天与术后6月、术后3月与术后6月的伤椎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单节段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2.经伤椎椎弓根双侧植骨对比单侧植骨能够植入的骨量更多,远期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位Cobb角恢复效果更好。

陈林[3](2020)在《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术前短程强化化疗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手术治疗的123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术前化疗时间分为短程强化化疗组(1~7天)和传统四联化疗组(2~4周)。其中短程强化化疗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14~75岁,平均 45.3 岁,术前应用异烟肼(Isoinazid,INR)、利福平(Rifampicin,RFP)(INR300mg、RFP 600 mg 静脉滴注/天)、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EMB 750mg、PZA750mg,晨起顿服/天),强化抗痨;传统四联化疗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12~77岁,平均46.4岁,术前传统四联化疗。通过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血沉(Eryr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水平(C-reactive protein,CRP)、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率、结核复发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上述两组患者ESR、CRP、术后并发症率及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所有收集的123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I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短程强化化疗组53例,手术时间195~478 min,平均313 min;出血量50~1800 mL,平均338 mL;传统四联化疗组70例,手术时间197~498 min,平均327 min;出血量65~1500 mL,平均312 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组患者手术无死亡及脊髓受损病例,术后切口无延迟愈合,无结核杆菌的播散,术前经短程强化化疗与传统四联化疗后,血清ESR、CRP水平呈多样性,ESR于术后1~3个月降至正常水平、CRP于术后1~2.5个月至正常水平,上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ESR、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上述两组患者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短程强化化疗组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无截瘫的加重;除复发的患者外,上述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植骨融合时间,短程强化化疗组平均4.5个月,传统四联化疗组平均4.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复发共5例,其中术前短程强化化疗组2例,术前传统四联化疗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经术前短程强化化疗与传统四联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对出现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应在术前强化抗结核治疗后,一般情况良好,化疗时间不足2周,可积极手术治疗。

朱建平[4](2020)在《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一期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与传统前后路联合术式的对比研究,探讨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脊柱组共收治的66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资料,其中采用一期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34例(A组),采用传统的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一期后正中入路无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前后路联合术式)32例(B组)。两组患者手术由相同主刀医师完成,比较A、B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术后药物化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术前、术后ASIA功能分级,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Cobb角及其矫正率及丢失率,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前及术后分别1、3、6、12个月JOA评分、JOA改善率及ODI评分,记录两组病人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均完整完成术后门诊随访记录,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6.75±5.80)个月,至末次随访时结核均治愈且无结核复发病例;通过分析A、B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得知,在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化疗时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血沉和C-反应蛋白、术前和术后ASIA分级、术前和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及结核复发情况等指标方面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A组少于B组(P<0.05);在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Cobb角的矫正及丢失方面,A组均优于B组(P<0.05);在术后1个月JOA、ODI评分和JOA改善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3、6、12个月JOA、ODI评分和JOA改善率方面,A组改善情况较B组好(P<0.05)。结论:一期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形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术式和传统前后路联合术式在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上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改良的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疗效显着,且在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

席金涛[5](2020)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单平面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验证单平面螺钉的力学性能。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证明在临床中运用经皮单平面螺钉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疗效比较确定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采用微创方式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1.首先采用新鲜猪腰椎多节段椎骨标本24例,随机分为8组并造模:A1、A2组采用万向螺钉联合伤椎万向钉固定,B1、B2组采用固定钉联合伤椎万向螺钉混合固定,C1、C2组采用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单平面螺钉固定(C组),D1、D2组采用跨伤椎固定钉固定。然后利用万能试验机测定8组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情况,A1、B1、C1、D1四组行静态实验,A2、B2、C2、D2行疲劳实验;2.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一2018年5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23例(经皮单平面组)采用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单平面钉治疗,B组(经皮万向组)42例采用经皮万向钉联合伤椎置万向钉治疗,C组40例(混合固定组)采用经皮单向钉联合伤椎置万向钉治疗。分别记录三组组术前术后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后凸矫正程度。3.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患者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另一组为对照组(22例),患者自主锻炼,无理论的指导。结果:1.四组内固定均能对腰椎骨折进行有效固定,伤椎置钉的最大载荷均明显高于伤椎未置钉,A1、B1、C1、D1四组最大载荷大小分别为:3751.64N,5226.45N,6592.15N,2275.24N;四组行四种内固定对于腰椎骨折均有明显撑开复位作用,加压撑开实验,B1、C1、D1三组均完成了三次撑开实验,A1组在加压300N时出现钉尾的滑移终止实验,C1组的复位效果明显优于A1、B1、D1组统计学有差异,A1组与D1组复位效果相当统计学无明显差异;A2、B2、C2、D2组经过疲劳实验后,四种内固定系统载荷后椎体前缘高度(AVBH 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shift)变化组内比较,B2、C2、D2组术后AVBH较术前略低统计学无差异。A2组载荷前较载荷后AVB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5例中均例获得12-16个月随访。2.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伤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三组组间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前VAS评分较术后明显降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均明显恢复(P<0.05),术后1周、3月、12月,A、B、C三组,两两比较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最优,B组最弱(P<0.0 5)。组内比较术后一周与末次随访比较,A组、C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一周优于末次随访;三组组内比较术前Cobb角较术后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比较1周、3月无明显差异(P>0.05),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后ODI(Oswestry)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统计学有差异;两组组间比较术后、1周、3月、12月,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1.三种椎弓根螺钉均可以承载胸腰椎大部分应力,伤椎置钉方式能提供更有效的稳定、伤椎形态恢复更好,其中单平面螺钉的内固定效果优于其它两中内固定螺钉;2.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固定在微创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中效果确切,并且具备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3.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恢复。

冯俊飞[6](2020)在《腰1椎体爆裂骨折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影像学形态改变及圆锥位置高低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腰1椎体爆裂骨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因急性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住院治疗,且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6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测量椎体前缘高度(A)、椎体后缘高度(P)、椎体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LK)、椎体平移距离(translation distance,TD)、X 线正位片的椎弓根间距(interpedicular distance,IPD)、CT横断面的椎管中矢状径(mid-sagittal canal diameter,MSD)、MRI矢状位的脊髓末端位置。根据ASIA评分量表将所有纳入资料分为A~E 5个等级。对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TD、LK、IPD、CC参数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参数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参数间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对有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并判断其诊断价值,再进一步行各参数组合判断各组合诊断效力,确定最佳诊断组合并进行平行、系列诊断试验。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资料分为脊髓圆锥高位置组(L1中横截面或以上)及低位置组(L1中横截面以下),分别对两组间脊髓损伤评分采用t检验。结果: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LK参数与神经损伤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TD(γ=0.574,P<0.001)、IPD(P=0.408,P=0.001)、CC(γ=0.648,P<0.001)与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对上述参数绘制ROC曲线分别确定各参数敏感度(TD:77.40%;IPD:74.19%;CC:70.97%)、特异性(TD:70.00%;IPD:56.67%;CC:83.33%)和界值点(TD:2.55 mm;IPD:21.80%;CC:39.00%),各参数间诊断价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参数组合的敏感度(TD+IPD:73.33%;TD+CC:73.33%;IPD+CC:76.67%)、特异性(TD+IPD:77.42%;TD+CC:80.65%;IPD+CC:87.10%),各组合间诊断效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IPD+TD和IPD+CC组合参数进行平行、系列诊断试验,其中IPD>21.80%或 TD>2.55 mm 的敏感度为 93.55%,IPD>21.80%或 CC>39.00%的敏感度为93.55%。脊髓圆锥低位组较高位组神经功能更易受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LK参数与神经损伤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IPD、TD及CC参数与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之间呈显着相关,证明IPD、TD、CC值越大则脊髓损伤程度越重,IPD>21.80%、TD>2.55 mm以及CC>39.00%作为界值点对评估患者神经是否受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诊断效力排序为CC>TD>IPD。三种参数间的联合预测价值较单一参数有所提高且诊断效力无统计学差异。在无CT、MRI检查支持的情况下可采用IPD>21.80%或TD>2.55 mm作为初筛神经损伤预测指标;若仅无MRI检查支持则可采用IPD>21.80%或CC>39.00%作为初筛指标。脊髓圆锥位于低位者较高位者的神经更易遭受损伤。

曲泊霖[7](2020)在《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3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病人,其中观察组治疗43例患者采用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治疗4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所有患者分别评定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变化。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12个月通过X线片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估术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和丢失情况,然后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组内术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与同组术前结果两两相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着少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显着多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随时间推移而降低,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显着低于同组术前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与同组术前相比较,Cobb角显着减小、椎体前缘高度显着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Cobb角恢复值和丢失值,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和丢失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住院费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纠正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2.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对结构性破坏较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控制上有明显优势。在新型脊柱椎弓根体表定位器的辅助下可有效控制术中X线暴露次数。

陈曦[8](2020)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采取肌间隙入路方式16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后正中入路方式16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伤椎恢复高度情况以及术后的ODI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在手术时间,伤椎恢复高度上(t=0.87,t=0.97,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ODI评分上(t=2.74,t=4.71,t=4.6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方式上,采用肌间隙手术入路,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住院日,极少地损伤软组织,加速脊柱脊髓功能恢复,可作为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治手段的选择之一。

郑博隆,张志成,高杰,孙维,郭航,董补怀,高子军,黄大耿,李静,郑林宏,闫航,孟浩,蔡思逸,贺宝荣,郝定均,刘浩,杨惠林,孙宇,李淳德,沈建雄,孙天胜,邱贵兴[9](2019)在《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文中提出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是脊柱损伤常见的手术之一。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能优化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为了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在《成人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的特点,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达成了相关实施流程的专家共识,供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林志刚[10](2019)在《对比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临床上脊柱骨折主要有6种类型,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导致胸腰椎骨质出现连续性损伤的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脊柱损伤,以脊柱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及压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致截瘫、致死,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后遗症。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受伤,青年人多因车祸、高空坠落等原因导致患者臀部或足先着地而受伤。目前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跨伤椎固定术,但是随着随访时间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该术式具有矫正度丢失、内固定失效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经伤椎固定是在跨伤椎固定治疗方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没有根本上改变手术方式,但是可以有效的减少内固定失效率以及矫正丢失现象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探究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96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将自愿加入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经伤椎固定的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价及影像学等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将所采集数据输入2013Excel表建立证候量表数据库;将所有资料导入计算机,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JOA评价均无显着性差异,二者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其中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研究组显着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价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等影像学检查情况均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Cobb角及椎管占位显着性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显着性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采用跨伤椎固定法和经伤椎固定法治疗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显着缓解了腰背疼痛、明显恢复了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且经伤椎固定法的复位效果更佳,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二、胸腰段脊柱损伤合并截瘫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腰段脊柱损伤合并截瘫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语简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2.4 术后疗效的评价
        2.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1.1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
        3.1.2 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受伤时间和随访的时间对比
        3.1.3 两组骨折原因的对比
        3.1.4 两组骨折节段的对比
    3.2 研究资料的对比
        3.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3.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椎体高度的比较
        3.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Cobb角的比较
        3.2.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目的及治疗方法
    4.2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作用
    4.3 经椎弓根植骨后疗效的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单双侧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一般资料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方式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组间比较
        2.4.1 伤椎前缘高度比组间比较
        2.4.2 矢状面Cobb角组间比较
    2.5 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组内比较
        2.5.1 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的组内比较
        2.5.2 两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组内比较
第3章 讨论
    3.1 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3.2 经伤椎椎弓根单、双侧植骨联合伤椎置钉的优缺点
    3.3 展望与不足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Wiltse 手术入路及术中植骨照片
    单侧组影像资料1例
    双侧组影像资料1例
附录3
致谢

(3)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及步骤
        2.3.1 术前准备
        2.3.2 手术方法
        2.3.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2.4.1 观察指标
        2.4.2 疗效评价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A、B组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
    3.2 A、B两组手术前后ASIA分级情况
    3.3 A、B组 VAS评分情况的比较
    3.4 Cobb角纠正及丢失情况
    3.5 A、B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对比
    3.6 A、B组 JOA评分情况的比较
    3.7 A、B组 ODI的比较
    3.8 A、B组术后化疗时间及植骨融合时间比较
    3.9 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经典病例
第4章 讨论
    4.1 前后联合术式的优势、不足及适应症
    4.2 Wiltse入路的优势
        4.2.1 胸腰段椎旁肌的解剖及作用
        4.2.2 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的损害
        4.2.3 Wiltse入路保护椎旁肌、减少出血
    4.3 结合病椎置钉的后路内固定矫形
    4.4 彻底病灶清除与短疗程化疗问题
    4.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5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经典病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5)“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单平面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三种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1 设计
    2 时间及地点
    3 材料与方法
        3.1 标本制备
        3.2 实验设备
    4 实验分组
    5 生物力学测试
        5.1 静态实验
        5.2 动态实验
        5.3 动态实验
        5.4 统计分析
    6 结果
        6.1 静态实验
        6.2 动态实验
    7 讨论
        7.1 胸腰椎损伤机制
        7.2 胸腰椎骨折分型
        7.3 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
        7.4 研究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术前准备
        1.5 手术方法
        1.6 术后处理
        1.7 评价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情况
        2.2 随访结果
    3 讨论
        3.1 胸腰椎骨折常规治疗方案
        3.2 置钉选择
        3.3 新型微创螺钉的优势
        3.4 经皮“靶向”置钉复位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术后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标准
        1.3 实验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筋骨的定义及功能
        3.2 中医对“筋骨并重”的认知
        3.3 中医对于“筋骨并重”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3.4 现代医学对于“筋骨并重”的认知及运应用
        3.5 临床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硕士毕业发表文章
致谢

(6)腰1椎体爆裂骨折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典型病例资料图片
附录
    文献综述 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分型及微创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8)胸腰段脊柱骨折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手术方法
    3.术后处理
    4.观察指标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定义
2 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
3 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的目的及围手术期ERAS进程的主要问题
4 术前评估和管理
    4.1 损伤严重程度评估和合并伤评估
    4.2 脊柱外科手术基本评估和管理
        4.2.1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评估:
        4.2.2 心肺功能评估:
        4.2.3 凝血功能评估:
        4.2.4 血糖评估:
        4.2.5 高血压评估:
        4.2.6 营养评估:
        4.2.7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评估(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
        4.2.8 术后谵妄易感因素评估:
        4.2.9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4.3 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专项评估和管理
        4.3.1 骨折损伤类型评估:
        4.3.2 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评估:
        4.3.3 创伤后疼痛和功能评估:
        4.3.4 骨密度评估:
        4.3.5 患者心理评估:
        4.3.6康复评估:
5 术前宣教
6 麻醉要点
7 手术时机
8 手术要点
    8.1 正确的体位摆放
    8.2 手术减压固定融合的原则
    8.3 术中出血控制
    8.4 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
    8.5 切口闭合原则
9 围手术期血液管理
1 0 术后引流管的管理
1 1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1 2 围手术期尿管的管理
1 3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 3.1 血栓的预防
    1 3.2 压疮的管理
    1 3.3 肠道功能管理
1 4 术后康复锻炼
    1 4.1 不合并脊髓损伤的康复
    1 4.2 合并脊髓损伤的康复
专家组成员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

(10)对比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分组
    2.4 治疗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 VAS 评分与 JOA 评价比较情况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比较情况
4 讨论
    4.1 胸腰段骨折研究
    4.2 跨伤椎固定研究
    4.3 经伤椎固定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胸腰段脊柱损伤合并截瘫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观察[D]. 雷延发. 大理大学, 2021(09)
  • [2]Wiltse入路经伤椎椎弓根单双侧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D]. 秦进.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3]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研究[D]. 陈林.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4]Wiltse入路结合病椎置钉的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朱建平. 南昌大学, 2020(08)
  • [5]“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单平面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D]. 席金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腰1椎体爆裂骨折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D]. 冯俊飞.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7]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D]. 曲泊霖.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8]胸腰段脊柱骨折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疗效对比[D]. 陈曦.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J]. 郑博隆,张志成,高杰,孙维,郭航,董补怀,高子军,黄大耿,李静,郑林宏,闫航,孟浩,蔡思逸,贺宝荣,郝定均,刘浩,杨惠林,孙宇,李淳德,沈建雄,孙天胜,邱贵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12)
  • [10]对比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D]. 林志刚.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胸腰椎损伤合并截瘫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