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晋宁王家湾震旦系微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柴姝[1](2021)在《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推荐界线层型剖面-高家山剖面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埃迪卡拉纪是生命演化历史上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要了解这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地质事件和生物事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需要精细的年代地层系统。因此,埃迪卡拉纪内部划分问题成为地层划分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在埃迪卡拉系内部建立一个高分辨率的划分和对比的全球标准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扬子地台晚埃迪卡拉纪多个连续演化的真核生物化石库及多条重要剖面的报道均已证明华南是埃迪卡拉系分统建阶的理想研究区。最新的年代学研究将华南埃迪卡拉系划分为2统6阶,每个统和阶的划分标志暂未确定。以高家山生物群为代表的矿化骨骼生物化石库,是研究地球早期生命生物多样化的重要窗口,是建立埃迪卡拉型软躯体生物群向小壳动物群过渡关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开展埃迪卡拉系进一步划分的重要剖面。该生物群已有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化石资料,是建阶的有利场所。本文针对末阶的划分标志及界线位置,选择以高家山剖面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系统古生物学等方面出发,综合论述了该剖面作为埃迪卡拉系末阶候选剖面所具有的优越性,并对其中的微体化石类群瓶状化石和球形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在关于建立埃迪卡拉系末阶的可选性方案中,标准化石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Conotubus hemiannulatus和Cloudina hartmanae的首现目前被学术界广泛讨论。本文认为C.hartmanae分布广泛,易于识别,是具全球意义的地层标志物,并推荐将其首现层位作为埃迪卡拉系末阶底界。本文推荐的点位距灯影组高家山段底部42.6m,即C.hartmanae的首现层位。高家山剖面的δ13C在C.hartmanae的首现层位具高达5.8‰的正漂,这一特征可与扬子地台多个同时期的剖面对比,亦可与全球多个剖面对比,推荐作为辅助标志。陕南宁强地区高家山剖面具备建立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层型的条件,剖面出露完整,构造简单,沉积序列和生物地层序列具连续性,化石丰富并保存良好,高家山生物群在高家山剖面始于灯影组高家山段下部,该生物群中除上述三种化石外,还含有高家山虫Gaojiashania、瓶状化石和其他微体化石,高家山剖面具备合适的生物相以及广泛对比的潜力。此外,高家山剖面的生物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之间具良好的耦合关系,是目前已知的埃迪卡拉系末阶最佳候选层型剖面,为评估埃迪卡拉系末阶的GSSP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对比标准。瓶状化石(Vase-shaped Microfossils,VSMs)是一类在成冰纪后灭绝的原生动物,其个体较大(700μm–2500μm)、口孔形态单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雪球地球前的地层中,是拉伸纪沉积岩中重要化石代表,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本文基于高家山生物群中的400余枚VSM化石标本,系统描述了2属5种,包括Protolagena limbata,P.papillata,P.gaojiashanensis,Sicylagena formosa和S.latistoma,并对P.gaojiashanensis进行了修订。形态学证据表明此类化石缺乏具壳变形虫特有的多边形口孔和纹饰等,与拉伸纪常见的瓶状化石有明显差异。此外,运用扫描电镜、包埋切片以及EPMA等技术手段对其壳壁成分和保存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山剖面中的VSMs保存在粉砂岩中,并通过多种途径保存,包括钙化、硅化和黄铁矿化,壳壁的成分可以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或碳酸盐,虽然二次置换可以解释这些壳壁的某些功能,但VSMs可能具有原始生物矿化作用,我们推测VSMs的原始壳壁主要是有机的(几丁质纤维或胶原蛋白),随后有机质降解和模板诱导化导致矿化壳的形成。而李家沟剖面中的VSMs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在碎屑白云岩中,保存方式为磷酸盐化,代表了VSM新的埋藏学窗口。依据大小、形态以及壳壁超微结构等特征,我们将高家山生物群中的VSMs解释为有孔虫。因此这代表了目前地质历史中最古老的有孔虫化石记录,加强了新元古代晚期真核生物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为海洋生态系统中异养真核生物提供了最早的形态学证据。基于高家山生物群李家沟剖面中球形化石标本,系统描述2新属5新种,包括Pernulosphaera laevis、P.papillata、P.Tuberculata、Aggregatusbulbosus dichoimus以及A.tridens。X射线断层扫描显示其隔室和隔(囊)壁由内向外辐射排列,笔者将其解释为具有复杂装饰和个体发育形成的双层胞囊结构,对它们的功能形态的新解释,再加上细胞超微结构,可以推定它们与绿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房瑞森,梁悦,华洪,张志飞[2](2021)在《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会泽朱家箐剖面的首现及其意义》文中提出陕西迹(Shaanxilithes)见证了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生物演化及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埃迪卡拉纪末期标志性的疑难化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曲靖会泽县大海乡朱家箐剖面灯影组旧城段泥质灰岩中新发现的宁强陕西迹(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Xing, Yue and Zhang, 1984)。所采集的标本整体形态上呈条带状,边缘呈锯齿状参差不齐,可见环状体分布。通过镜下观察,可发现散落圆盘状单元。将大海乡朱家箐剖面与晋宁六街镇王家湾剖面渔户村组旧城段所产出的Shaanxilithes化石对比后发现,朱家箐剖面的标本宽度更窄,长度更长,碎片化更加明显。通过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将朱家箐剖面和王家湾剖面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前者形态在Si、Al、K的元素分布图中显示清晰,而后者的形态主要体现在Fe元素的分布图上;前者化石和围岩中Ca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后者;S元素仅在前者存在微量的分布,在后者中未有信号显示。新的化石证据表明Shaanxilithes并非只产出自碎屑岩中,还可以在灰岩中保存。化石μ-XRF的面扫描和半定量分析表明Shaanxilithes可能为伊利石矿物交代,并且说明在不同岩相背景下,风化作用程度的强弱造成两个产地化石的差异性保存。随着研究区域不断扩大, Shaanxilithes相继在华南板块滇东地区、印度西北缘、纳米比亚、华北板块西南缘等地区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被发现。此次在滇东会泽地区发现的Shaanxilithes,进一步表明该化石分布的广泛性,可作为全球晚埃迪卡拉世地层对比的标准化石。本文结合形态学分析和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讨论了Shaanxilithes的埋藏学信息与亲缘关系,为探索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生物和生态特征提供了更多视角。
闵筱[3](2019)在《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文中提出生命从出现到演化备受各界关注,尤其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而原因同样吸引学者们的瞩目。而寒武纪大爆发前夕的生物群对于研究寒武大爆发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帮助。在距今约35亿年-5.4亿年的时期是早期生命演化历史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原核生物的出现并且发展、真核生物起源与演化、后生动物和后生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等这些地球上的生命进化事件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进化事件(袁训来等,2002),这些都为寒武大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支持。处于前寒武纪-寒武纪界限之下的高家山生物群是以骨骼管状化石为主、兼有瓶状化石、遗迹化石等多门类化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群,近年来,随着化石的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传统实验方法扫描电镜的使用下配合使用新方法和新技术X射线实验在不破坏化石形态和结构的前提下得到珍贵的化石内部结构图像,使得越来越多新类群被发现和揭示出来。它们不仅使以前未解决的问题更加清晰化,更是对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所研究的化石主要产自陕西南部宁强地区李家沟剖面的灯影组高家山段上部碎屑白云岩中。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结论包括:发现了一个颇为多样化的钙化蓝细菌组合,已确定的化石类型包括Epiphyton,Girvanella,Obruchevella,Subtifloria,Cambricodium等。其中Obruchevella和Girvanella在新元古代虽有发现,但数量稀少并仅见零星报道,Epiphyton,Girvanella,Subtifloria则是寒武纪较为常见且十分重要的造礁类群,Cambricodium目前仅见于早寒武世地层中且数量众多,上述多种化石类群在本区灯影组高家山段是首次发现和报道,在世界各地前寒武纪末期也属首次。在前寒武纪末期首次发现了钙化绿藻化石,包括Cyclocrinites和Microcodium等。钙化蓝细菌在新元古代末期的繁盛是解决“前寒武纪之谜”的钥匙。此前普遍认为新元古代存在着所谓钙化蓝细菌类“化石记录缺失”,而原因可能是新元古代末期低的碳酸钙沉淀率或者此时期蓝细菌和藻类不具备钙化的能力,大量磷酸盐化的钙化蓝细菌和钙化绿藻等的发现则表明保存条件或发现不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认为Cambricodium也是钙化蓝细菌的一种,与Subtifloria属于同一个科并且都可归于Girvanella-Group,同时通过丝状体保存类型,提出磷酸盐化交代钙质胶鞘的过程模式假设,并且利用Micro-CT技术复原了Cyclocrinites形态特征。除了磷酸盐化实体化石保存之外,还发现了微生物假形化石,即生物非矿化组织的保存主要依靠于微生物完全替代和不完全替代类型。首次发现了Doushantuo-Pertatataka型大型带刺疑源类及可能的胚胎化石,包括疑源类三个属Meghystrichosphaeridium,Tynnia,Asterocapsoides和胚胎化石两个属Megasphaera和Megaclonophycus。Doushantuo-Pertatataka型大型带刺疑源类化石的发现扩大了陡山沱期疑源类化石的赋存范围和地层分布,同时证明部分大型带刺疑源类越过了前人推断的灭绝界线残存了下来。除已报道的瓶状化石外,还发现了几种新的原生动物化石类型,包括长颈花瓶状和纺锤状等。原生动物新类群的发现大大增加了高家山生物群的生物多样性,为探讨新元古代末期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上述化石类型的发现使高家山生物群在寒武大爆发前夕生命演化中起到了承上(陡山沱期)启下(早寒武世)的连接作用,强化了前寒武纪和寒武纪生命演化的连续性。
王欣[4](2019)在《晚埃迪卡拉世管状化石陕西迹的形态学、生物地层学及埋藏学研究》文中认为在埃迪卡拉纪晚期,遗迹化石开始大量出现预示着动物活动能力的增强,同时也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特别是埋藏学研究的开展,一系列原本被解释成“遗迹”的化石被重新厘定为实体化石或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是一类产自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的疑难化石,整体呈条带状,表面具有一系列密集的横纹,化石宽度范围在0.3-14mm,最大长度可达18cm以上。Shaanxilithes最早报道于陕西宁强地区晚埃迪卡拉世灯影组高家山段。自此,该化石在我国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包括扬子板块、华北克拉通和柴达木板块的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相继被发现和报道。近年来,Shaanxilithes又在印度、纳米比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被发现,进一步扩大了该化石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尽管关于Shaanxilithes的形态复原和亲缘关系尚存在较大争议,然而该化石广泛的分布和较短的延限,使其具备极大潜力成为国际上晚埃迪卡拉世地层进一步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化石。Shaanxilithes通常呈条带状压扁保存于碎屑岩中,其三维形态复原存在较大困难,同时也造成了该化石的分类位置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曾被解释为:须腕动物皱节虫类、沉积构造、遗迹化石、钙化的藻类碎片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后生动物实体化石。同时,在世界范围内,Shaanxilithes通常与一系列与之形态相似条带状“遗迹化石”或“疑难化石”保存在同一岩石层面,大体可分为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type,Helanoichnus-type,Shaanxilithes erodus-type,Palaeopascichnus-type四种形态。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均倾向于将上述条带状化石解释成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的同物异名,但尚无可靠的化石证据进行说明。本文研究的化石材料来自7个不同地区,分别为宁夏贺兰山地区,河南鲁山地区,陕西洛南、陇县和宁强地区,青海全吉山地区以及云南晋宁地区。大量的化石形态学信息倾向于将Shaanxilithes的三维形态复原为“管中管”结构,即化石由一系列套杯结构形成的内管和具褶皱的薄膜状外管共同组成,而并非前人认为的条带状遗迹化石。同时,新的化石形态学信息显示,上述四种保存形态可以共存于同一化石标本的不同部位,更为直观的形态学证据也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推测。此外,大量的化石形态学统计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即上述条带状化石的形态差别实为埋藏差异的结果。基于形态学复原,本文倾向于将Shaanxilithes与现生深海巨型管状蠕虫进行对比,并将Shaanxilithes分类位置归为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综合形态学、岩相学和统计学多方面证据,本文对Shaanxilithes的古生态学进行推测,认为其管体始端可能固着于泥质或砂质基底中营底栖生活。“生物管体”的出现可能源自动物的自我保护,也预示着捕食者的出现和早期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Shaanxilithes作为最早的非矿化“管状”生物代表,无疑在早期生命演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关于Shaanxilithes的三维形态复原,构建了该化石与埃迪卡拉纪最为重要的矿化骨骼生物Cloudina之间的亲缘演化关系。生物“管壳”从非矿化的Shaanxilithes演化到矿化的Cloudina这一过程,也预示着生存压力的加剧和捕食者捕食能力的加强,这些都为矿化骨骼的起源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参考,而生物界的“军备竞赛”可能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诱因之一。埃迪卡拉纪生物群的化石埋藏学存在特殊性,研究意义重大。此次关于Shaanxilithes化石埋藏学研究结果显示,自生粘土矿物在化石最初的保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期的成岩过程以及风化过程中,粘土矿物又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此次研究中,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东坡组中的Shaanxilithes化石属首次发现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该化石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同时也为时代归属存在争议的东坡组以及整合其下的新元古代冰碛岩罗圈组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地层学依据。值得注意的是,Shaanxilithes在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的产出层位,通常与整合其下的新元古代冰碛岩以及平行不整合其上的寒武纪第三阶-第四阶磷块岩如影随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诸多大地构造单元,包括华北克拉通北缘、阿拉善地块、星星峡-旱山地块存在着相似的地层沉积序列。以此为线索,本文对上述大地构造单元可能存在Shaanxilithes的潜力地区进行评估。
顾鹏[5](2018)在《云南东部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生物地层序列及对比》文中研究指明“雪球事件”以来,早期生命呈现多层次、大规模的快速演化,到寒武纪前夕,生命大爆发达到高潮。在我国华南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的生物化石记录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这为解释早期生命的起源到寒武纪生命快速演替这一连续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记录,为我们探究多细胞生物的发展与演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主要对滇东地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地层的划分对比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该界线标志化石的选取提出新建议。通过详细测制滇东地区的江川清水沟剖面、晋宁王家湾偏头山剖面和梅树村剖面,分析各剖面小壳化石的产出层位及其分带性,归纳出小壳化石的组合特征。滇东地区梅树村阶小壳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组合带,分别是:1.Anabarites--Circotheca组合;2.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组合;3.Sinosachites--Eonovitatus组合。根据小壳化石的组合带特征,可以将滇东地区与川西南、黔中、峡东和陕南等地进行地层对比,确定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阶段的地层框架。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及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GSSP)自确立至今,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以遗迹化石Treptichnus pedum作为该GSSP的标志化石,因其跨系、跨阶产出,生物延限长,因而在全球的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中(特别在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南地区)一直质疑声不断,而且以遗迹化石作为标志化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滇东地区灯影组小歪头山段顶部、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底部的条带状的似Shanxilithes化石产出层位稳定,生物延限短,并且在区域上可对比。通过研究滇东埃迪卡拉系顶部化石带的地层分布和地理分布,深入探讨了Shanxilithes作为寒武系底界标志化石所具备的潜力,对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地层界线划分和层型选择提出了更为理想的标准。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认为:(1)滇东地区梅树村剖面小壳化石的分带性在华南地区都有相似的特征,川西南、黔中、峡东和陕南的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边界地层都可与滇东地区进行对比;(2)条带状似Shanxilithes广泛分布于寒武系底部磷块岩之下、埃迪卡拉系顶部地层之中,易于识别与对比,并且又骤然消失灭绝,未见于寒武系,化石延限短,因此可作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的标志化石;(3)稳定出露于寒武系底部的条带状似Shanxilithes化石在区域上可以进行对比,其灭绝(末现)层位是一条明显的界线,因此可将原来定义跨界的小歪头山段划归灯影组。
顾鹏,钟玲,张国栋,宋思存,唐烽,凌茂前,高林志[6](2018)在《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文中提出"雪球事件"以来,早期生命呈现多层次、大规模的加速演化,到寒武纪前夕,生命大爆发达到高潮;在生命剧烈演替的同时,地球环境标志也发生着响应,碳同位素剧烈漂移,并且与各个生命演化节点相对应。但是在划分最重要的地质界线,埃迪卡拉(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及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GSSP)确立的问题上迄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遗迹化石Treptichnus pedum作为该GSSP的标志化石,因其跨系、跨阶产出,生物延限长,因而在全球的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中(特别在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南地区)一直质疑声不断,而且以遗迹化石作为标志化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中国华南地区两类古老的宏体化石——矿化管状的Cloudina和条带状的Shaanxilithes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很好的对比,并且这两种实体化石的出现都对应着碳同位素的明显正漂移。本文通过研究华南震旦系顶部化石带的地层分布和地理分布,综合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点和系统演化意义,深入探讨了Cloudina和Shaanxilithes作为寒武系底界标志化石所具备的潜力,对埃迪卡拉(震旦)纪—寒武纪地层界线划分和层型选择提出了更为理想的标准。
唐烽,高林志,尹崇玉,王约,顾鹏[7](2015)在《华南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建阶层型和界线层型新资料》文中指出新元古代与寒武纪之交,即伊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地质突变期,出现了一系列地质环境变化事件和生物快速演化事件。云南东部位于扬子地区西南缘,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属于开放式浅水台地至台缘斜坡环境,是中国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与底寒武统基本连续沉积的典型地区,也曾是中国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近年来,在此新发现了更为丰富的宏体藻类化石、遗迹化石和伊迪卡拉生物群的疑似后生动物化石等(江川生物群),以及大量以条带状Shaanxilithes为代表的宏体化石层。相关剖面自下而上从灯影组至磷矿沉积层(中谊村段)出露有连续的宏体化石记录,研究后可以细分伊迪卡拉系顶部灯影峡阶的化石带,并与底寒武统晋宁阶、梅树村阶对接,具有作为标准层型剖面的较大潜力,为伊迪卡拉纪末期年代地层单位的建阶分层、对比及确立层型剖面,以及与寒武纪最早期年代地层的界线划分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标准。
唐烽,尹崇玉,刘鹏举,高林志,王自强[8](2009)在《华南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文中研究说明华南的新元古代地层(780~542 Ma)保存有许多经典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宏体化石记录,一直是我国新元古代,特别是南华系和震旦(伊迪卡拉)系地层对比的标准区域。本项研究重新考察了部分重要的标准剖面和化石点,重点采集了近年来开始研究的云南"江川生物群",贵州江口"翁会生物群"的宏体化石,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成了最新的研究进展,综合记录了华南晚新元古代地层中的宏体化石特征,组合面貌,据此提出了华南晚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宏体化石的记录表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显着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多细胞的宏观后生动、植物普遍出现了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和发育创新,以及生物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复杂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震旦(伊迪卡拉)纪的三个宏体化石组合为代表:(1)Anhuiphyton—Thallophyca—Paramecia宏体藻类化石组合,(2)Enteromorphites—Doushantuophyton—Eoandromeda—Sinospongia宏体化石组合,(3)Paracharnia—Gaojiashania—Cloudina—Longfengshania宏体化石组合。由于华南震旦纪宏体化石具有较为独特的组合面貌,与国外末次冰期后大量出现的伊迪卡拉型生物群(阿瓦隆生物群,庞德/白海生物群和纳马生物群)如何对比,还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南、北方对比问题。
唐烽,尹崇玉,刘鹏举,高林志,王自强[9](2009)在《华南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的新元古代地层(780542 Ma)保存有许多经典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宏体化石记录,一直是我国新元古代,特别是南华系和震旦(伊迪卡拉)系地层对比的标准区域。本项研究重新考察了部分重要的标准剖面和化石点,重点采集了近年来开始研究的云南"江川生物群",贵州江口"翁会生物群"的宏体化石,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成了最新的研究进展,综合记录了华南晚新元古代地层中的宏体化石特征,组合面貌,据此提出了华南晚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宏体化石的记录表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显着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多细胞的宏观后生动、植物普遍出现了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和发育创新,以及生物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复杂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震旦(伊迪卡拉)纪的三个宏体化石组合为代表:(1)Anhuiphyton-Thallophyca-Paramecia宏体藻类化石组合,(2)Enteromorphites—Doushantuophyton—Eoandromeda—Sinospongia宏体化石组合,(3)Paracharnia—Gaojiashania—Cloudina—Longfengshania宏体化石组合。由于华南震旦纪宏体化石具有较为独特的组合面貌,与国外末次冰期后大量出现的伊迪卡拉型生物群(阿瓦隆生物群,庞德,白海生物群和纳马生物群)如何对比,还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南、北方对比问题。
郭俊锋[10](2009)在《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文中提出笔者对湖北宜昌下寒武统岩家河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不仅发现了前人所报道的小壳化石、球形类和微古植物,还新发现蓝菌类、宏体藻类和后生动物化石(原锥虫、岩家河虫)。其化石组合特征与寒武纪早期的“梅树村动物群”有明显区别,其加入了宏体动、植物化石的分子,因此作者将产自岩家河组这种宏体动、植物化石和小壳化石的生物组合称为“岩家河生物群”。岩家河生物群首次较完整地展示了早寒武世梅树村期从碳酸盐台地到碳酸盐台地内部的局部凹陷盆地相的生物面貌。岩家河组宏体化石的发现改变了长期以来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小壳化石Ⅰ、Ⅱ组合带之间宏体化石(尤其是宏体后生动物化石)缺乏的传统认识,为研究前寒武-寒武大爆发时期生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1.岩石地层学研究对研究区对2口钻井岩芯和8条剖面进行了研究,依据岩家河组地层发育、分布特征和岩性、岩相特征,对其进行了详细划分与对比。2.岩家河生物群研究综合各剖面上获得的古生物化石资料,按微古植物、蓝菌类、小壳化石、球形类、宏体藻类和后生动物化石等六大类论述了它们的特征、分布和组合特点,并探讨了宏体化石的生物属性。2.1通过对小壳化石上、下组合带及两者之间页岩所夹结核中小壳化石研究,表明结核中的小壳化石是从下组合向上组合的过渡类型,且出现了复杂结构的上组合分子,因此将上组合产出层位下移了23.2m。2.2通过对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化石研究,表明它们无论从保存形式还是形态特征看,都带有浓厚的庙河生物群的色彩,同时与牛蹄塘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可能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为研究宏体藻类的演化提供了化石依据。2.3通过对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中Protoconites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rhytium(或A.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后生动物Protoconites在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发现,丰富了该时期生物多样性,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2.4通过对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后生动物岩家河虫研究,发现其与棘皮动物的某些类别特征相吻合,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为研究早期后生动物乃至后口动物的辐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3.岩家河组沉积环境分析通过研究认为下寒武统岩家河组沉积时主要位于浅海碳酸盐台地内部盆地或局部凹陷区。岩家河组岩相的变化形成了两个完整旋回,反映了岩家河组沉积时期当时海水海进—海退—海进—海退的演化过程。4.年代地层学研究对湖北宜昌滚子坳剖面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界线火山灰层中锆石进行了测试,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1.0±9.1Ma(MSWD=0.40),从而提供了水井沱组与岩家河组界线的准确年龄。
二、云南晋宁王家湾震旦系微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晋宁王家湾震旦系微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推荐界线层型剖面-高家山剖面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埃迪卡拉纪生物圈生命研究综述 |
1.2 埃迪卡拉系年代地层学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埃迪卡拉系内部划分及研究进展 |
2.1 华南埃迪卡拉系内部划分方案 |
2.2 国际埃迪卡拉系末阶(TES)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推荐层型剖面和点位研究 |
4.1 界线的地层等级 |
4.2 推荐界线层型描述 |
4.2.1 地理位置 |
4.2.2 地质概况 |
4.3 岩石地层学研究 |
4.4 用于对比的宏体化石 |
4.4.1 宁强陕西迹 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
4.4.2 半环纹锥管虫 Conotubus hemiannulatus |
4.4.3 哈特曼克劳德管 Cloudina hartmanae |
4.5 生物矿化的环境背景 |
4.6 推荐层型点位 |
第五章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研究 |
5.1 碳同位素地层学 |
5.1.1 碳同位素曲线特征 |
5.1.2 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5.2 磁性地层学研究 |
5.2.1 岩石磁学结果 |
5.2.2 磁滞回线(LOOP) |
5.2.3 交变退磁结果 |
5.2.4 古地磁结果 |
第六章 层型剖面相关化石研究 |
6.1 瓶状化石研究现状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形态分类系统 |
6.1.3 保存方式与埋藏过程 |
6.1.4 壳壁结构分析 |
6.1.5 亲缘关系解释 |
6.2 球形化石 |
6.2.1 研究概述 |
6.2.2 形态分类讨论 |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会泽朱家箐剖面的首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地质背景 |
3 材料与方法 |
4 系统古生物学 |
5 朱家箐剖面与王家湾剖面Shaanxilithes化学元素分析对比 |
5.1 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面扫分析 |
5.1.1 朱家箐剖面的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
5.1.2 王家湾剖面的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
5.2 半定量元素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元素对比与沉积环境分析 |
6.2 亲缘关系讨论 |
6.3 生物地层学意义 |
(3)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剖面详细描述 |
2.3 李家沟剖面灯影组高家山段地球化学特征 |
2.4 研究方法 |
2.5 已完成的工作量 |
第三章 蓝细菌化石类型 |
3.1 蓝细菌的结构特征 |
3.2 钙化蓝细菌研究进展 |
3.3 钙化作用机制 |
3.4 主要钙化蓝细菌类型 |
3.4.1 Epiphyton附枝藻的形态特征 |
3.4.2 Epiphyton的归属和保存方式 |
3.4.3 Girvanella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4.4 Subtifloria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4.5 寒武松藻属(Cambricodium)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4.6 Obruchevella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5 具有钙质胶鞘蓝细菌的类型 |
3.6 磷酸盐化钙质蓝细菌的机制 |
3.7 钙化蓝细菌的意义 |
第四章 钙化藻类类型及其意义 |
4.1 钙化真核藻类研究意义及其进展 |
4.2 化石描述 |
4.2.1 环发藻类研究历史及分布 |
4.2.2 环发藻类cyclocrinitids形态特征 |
4.2.3 微松藻属(Microcodium)特征及分布 |
4.3 钙化绿藻的意义 |
第五章 微生物假形化石类型 |
5.1 微生物假形概念 |
5.2 球状微生物与球状假形化石类型 |
5.3 球状微生物和非球状假形化石类型 |
5.4 丝状微生物和非球状假形化石类型 |
5.5 微生物假形化石意义 |
第六章 疑源类化石类型 |
6.1 疑源类化石研究进展 |
6.2 大型带刺疑源类化石和胚胎化石特征 |
6.3 疑源类化石和胚胎化石意义 |
第七章 原生动物化石类型 |
7.1 原生动物含义及研究进展 |
7.2 原生动物化石描述 |
7.3 原生动物的意义 |
第八章 管状化石无性生殖模式 |
第九章 结论 |
9.1 对于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取得的新认识 |
9.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晚埃迪卡拉世管状化石陕西迹的形态学、生物地层学及埋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早期生命演化意义 |
1.1.2 地层对比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剖面记录 |
2.1 贺兰山地区 |
2.2 豫西地区 |
2.3 陕西洛南地区 |
2.4 陕西陇县地区 |
2.5 青海全吉山地区 |
2.6 陕西宁强地区 |
2.7 云南晋宁地区 |
第三章 Shaanxilithes化石形态学解析 |
3.1 Shaanxilithes研究简史 |
3.2 晚埃迪卡拉世的条带状化石类群 |
3.3 形态学统计 |
3.4 Shaanxilithes埋藏变形 |
3.5 Shaanxilithes三维形态复原 |
第四章 Shaanxilithes亲缘关系及演化意义讨论 |
4.1 晚埃迪卡拉世世管状化石类群 |
4.1.1 克劳德管 |
4.1.2 震旦管 |
4.1.3 锥管虫 |
4.1.4 高家山虫 |
4.1.5 其他管状化石类群 |
4.2 形态学比较 |
4.3 亲缘关系讨论 |
4.4 早期生命演化意义及古生态学推测 |
第五章 埋藏学分析 |
5.1 化石埋藏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4.1 伊利石矿物交代 |
5.4.2 伊利石+埃洛石矿物交代 |
5.4.3 化石埋藏保存方式 |
第六章 Shaanxilithes在我国北方地区地层对比潜力评价 |
6.1 Shaanxilithes地层对比潜力评价 |
6.2 Shaanxilithes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存在潜力评价 |
6.2.1 内蒙古清水河地区 |
6.2.2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佘太镇地区 |
6.2.3 甘肃龙首山地区 |
6.2.4 甘肃北山地区 |
6.2.5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 |
6.3 我国北方地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时空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云南东部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生物地层序列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1.1 华南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1.2 华南埃迪卡拉系灯影组至寒武系底部地层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的科学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学特征及主要剖面描述 |
2.1 概述 |
2.2 岩石地层学特征 |
2.2.1 陡山沱组 |
2.2.2 灯影组 |
2.2.3 寒武系下统渔户村(朱家菁)组 |
2.3 主要剖面描述 |
2.3.1 江川清水沟剖面 |
2.3.2 晋宁王家湾偏头山剖面 |
2.3.3 梅树村剖面 |
第三章 滇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生物地层序列 |
3.1 滇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生物群特征概述 |
3.2 软体动物及其遗迹 |
3.3 小壳化石生物地层序列 |
3.4 江川生物群地层序列 |
3.5 灯影组顶部的似Shaanxilithes化石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国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边界层位对比 |
4.1.1 云南东部地区 |
4.1.2 四川西南部地区 |
4.1.3 贵州中西部地区 |
4.1.4 湖北峡东地区 |
4.1.5 陕西南部地区 |
4.2 对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标志化石选取的思考与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埃迪卡拉 (震旦) 纪—寒武纪古地理背景 |
2 华南地区埃迪卡拉 (震旦) —寒武系无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 |
3 华南埃迪卡拉纪生物的快速演化 |
3.1 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大型带刺疑源类与后生动物休眠卵化石 |
3.2 多种类型的微球状后生动物胚胎和具刺疑源类化石 |
3.3 碳质压膜保存的多细胞藻类化石 |
3.4 宏体藻类化石、遗迹化石以及分类不明的实体化石 |
4 埃迪卡拉 (震旦) 系—寒武系界线标志化石 |
4.1 小壳化石 |
4.2 遗迹化石 |
5 埃迪卡拉 (震旦) 系—寒武系界线附近可广泛对比的宏体化石 |
5.1 Shaanxilithes条带状化石 |
5.2 Cloudina矿化管状化石 |
6 对埃迪卡拉 (震旦) 系—寒武系界线标志化石选取的思考与建议 |
7 结论 |
(7)华南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建阶层型和界线层型新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 界线层型标志 |
1.1 小壳化石与遗迹化石 |
1.2 分异分带显着的江川生物群及Shaanxilithes蠕形化石 |
1.3 建议顶阶层型及界线新标志 |
2 华南滇东地区伊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地层综述 |
2.1 观音崖组(鲁拿寺组) |
2.2 灯影组 |
2.3 朱家箐组 |
3 灯影组旧城段江川生物群面貌及分带 |
3.1 似Helminthopsis遗迹化石 |
3.2 Chuaria-Tawuia-Pumilibaxa |
3.3 Shouhsienia-Vendotaenia-Palaeocystiformis |
3.4 Longfengshaniaceae-Cycliomedusa-Parainaria |
4 江川生物群上覆地层化石带及界线生物标志 |
4.1 白岩哨段的Vendotaenia-Tyrasotaenia |
4.2 朱家箐组待补段/小歪头山段顶部的Shaanxilithes |
5 关于前寒武系顶阶和顶界层型剖面的讨论与建议 |
(10)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地层 |
1.1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底部沉积类型 |
1.1.1 天柱山段碎屑白云岩型 |
1.1.2 岩家河组炭质页岩、石灰岩型 |
1.2 岩家河组研究概况 |
1.3 岩家河组地理分布范围及出露特征 |
1.4 地层剖面 |
1.5 下寒武统岩家河组的划分和对比 |
第二章 岩家河生物群特征 |
2.1 岩家河生物群的含义 |
2.2 岩家河生物群化石组合特征 |
2.3 微古植物与蓝菌类 |
2.3.1 微古植物—规则小刺球藻Micrhystridium regulare |
2.3.2 蓝菌类 |
2.4 小壳化石 |
2.4.1 概述 |
2.4.2 前人研究概况 |
2.4.3 岩家河组小壳化石 |
2.5 球形类化石 |
2.5.1 球形类研究概述 |
2.5.2 球形类化石的分布及组合特征 |
2.5.3 岩家河组的球形类化石 |
2.5.4 关于球形类化石归属和讨论 |
2.6 宏体藻类 |
2.6.1 前人研究概况 |
2.6.2 岩家河生物群中宏体藻类化石特征 |
2.6.3 峡东区宏体藻类从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的辐射演化 |
2.7 宏体后生动物—原锥虫属Protoconites |
2.7.1 埃迪卡拉系—寒武系锥管状化石研究现状 |
2.7.2 岩家河原锥虫(新种)Protoconites yanjiaheensis(sp.nov.)的形态学特征 |
2.7.3 讨论 |
2.7.4 结论 |
2.8 宏体后生动物—岩家河虫属(新属)Yanjiahella(gen.nov.) |
2.8.1 无腕岩家河虫(新属新种)Yanjiahella ancarpa(gen.et sp.nov.) |
2.8.2 单腕岩家河虫(新属新种)Yanjiahella monocarpa(gen.et sp.nov.) |
2.8.3 双腕岩家河虫(新属新种)Yanjiahella biscarpa(gen.et sp.nov.) |
2.8.4 讨论 |
第三章 岩家河组沉积环境 |
3.1 研究区沉积背景及研究现状 |
3.2 岩家河组的沉积环境演变 |
3.3 岩家河组中硅磷质结核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
3.3.1 前人研究现状 |
3.3.2 结核的产出特征及内部结构 |
3.3.3 结核的矿物组成 |
3.3.4 结核的镜下特征 |
3.3.5 结核的生长方式 |
第四章 年代地层学研究 |
4.1 锆石特征 |
4.2 锆石U-Pb年龄 |
4.3 讨论 |
第五章 化石描述 |
5.1 宏体藻类 |
5.2 后生动物 |
5.3 蓝菌类 |
5.4 微古植物 |
5.5 小壳化石 |
5.6 球形类化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四、云南晋宁王家湾震旦系微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埃迪卡拉系末阶推荐界线层型剖面-高家山剖面再研究[D]. 柴姝. 西北大学, 2021(10)
- [2]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会泽朱家箐剖面的首现及其意义[J]. 房瑞森,梁悦,华洪,张志飞. 古生物学报, 2021(01)
- [3]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D]. 闵筱. 西北大学, 2019(01)
- [4]晚埃迪卡拉世管状化石陕西迹的形态学、生物地层学及埋藏学研究[D]. 王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5]云南东部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生物地层序列及对比[D]. 顾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6]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J]. 顾鹏,钟玲,张国栋,宋思存,唐烽,凌茂前,高林志. 地质学报, 2018(03)
- [7]华南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建阶层型和界线层型新资料[J]. 唐烽,高林志,尹崇玉,王约,顾鹏. 地质通报, 2015(12)
- [8]华南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J]. 唐烽,尹崇玉,刘鹏举,高林志,王自强. 地球学报, 2009(04)
- [9]华南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A]. 唐烽,尹崇玉,刘鹏举,高林志,王自强. 《地球学报》邢裕盛先生80华诞和从事地质工作57周年专辑, 2009(总第114期)
- [10]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D]. 郭俊锋. 西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