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新条件下的企业道德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聂增民[1](2016)在《企业道德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面对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企业治理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使得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疏于“软实力”培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缺德经营等问题。也有些企业在道德实践上存在着形式主义或虚无主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企业道德实践作专门研究,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打造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厚植发展优势,推进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基于我国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新常态,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思路。为此,本文运用管理学、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道德实践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为现代企业改革的深入,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本文首先阐释了企业道德实践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及其价值,作为立论的前提和基础。企业道德实践是指在企业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坚持“德利合一”原则,协调利益关系,规范道德行为,并以提升“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其次,明确了“企业道德实践”这一核心概念的使用。由于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它是精神的,但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意识的精神层面,必须实际践行,所以说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精神”,是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再次,在阐明企业道德实践概念内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企业道德实践的价值。企业道德实践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战略性资源,有助于形成奋发向上、崇德扬善的正能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水平。中外企业道德实践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道德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秉承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等道德原则和规范,坚持以义兴利为前提,以诚实无欺为核心开展商企道德实践;在西方,工商经济发展早,市场经济发达,经济伦理思想丰富,西方经济伦理主要基于理性、崇尚科学知识,追求贸易自由,强调契约公平,尊重人权、重视“功利”,肯定经济与道德的内在关联。但存在价值冲突以及神、人二元问题,存在道义与功利两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理论等,为我们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常态下的企业道德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企业道德实践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就企业道德实践系统而言,它涉及到企业道德实践主体、企业道德规范、企业道德客体及环境等基本要素。企业道德实践主体指涉作为独立法人的企业及其内部所有成员。企业主体是企业道德实践的承担者和践行者,它是企业道德实践的首要因素。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还要讲道德,并且对企业行为的选择必须承担道德责任;企业道德规范是企业道德实践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是企业道德实践的准绳。我国企业道德规范包括一般规范和具体规范。一般规范基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规范旨在讨论企业以怎样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团队意识、公平公正、德利并重、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等;企业道德环境也是企业道德实践的重要因素。企业道德实践环境主要指涉企业道德实践的社会环境,即企业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内外部社会条件的总和。企业道德环境影响企业道德实践,同时企业道德实践也不断地改变着企业道德环境。就企业道德实践内容的层次结构而言,主要涉及到企业发展道德实践、企业交往道德实践、企业运行道德实践和企业管理道德实践。企业道德实践层次与企业道德实践系统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企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企业道德实践系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企业道德实践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企业经营观和价值观,塑造以“诚信”为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推进企业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要是理论的原动力,问题与需要促使人们思考并寻找求解路径,因此,对企业道德实践现状的考察和问题分析非常必要。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企业道德实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如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实践转变,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社会责任的履行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等等。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道德实践基于“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使得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存在疏于“软实力”培育、价值取向偏离,以及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诟病和道德教育乏力等症结,也引发了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有些企业利润至上,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使得道德实践难以发挥范导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企业道德实践认知不到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错位,极端利己主义的影响,企业道德理论和道德教育与企业实践脱节。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创新、融合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企业道德实践也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企业道德实践“模式”需要从“主体”本位向“交往”本位转变,从“依法治企”模式向“德法并举”模式转变,从被动行动过程向主动行动过程转变,最终推进企业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将企业道德力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认识方法上,企业要基于系统方法透视企业道德实践,并探求分形理论在企业道德实践系统认识中与系统方法的互补性问题;在实践上,企业要加强企业道德实施规划的管理,探寻企业道德实践运行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企业道德实践纳入企业战略管理、有助于推进企业与国民经济共同发展,将企业道德实践融入过程管理、打造富于价值创造力的“名牌企业”,将企业道德实践具体化为企业的责任担当、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经济运行新形势新要求,要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培育,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企业道德实践进路,突出道德素质养成、努力打造企业经济发展新坐标。同时,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努力塑造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袁梓友[2](2016)在《国有企业的道德问题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在各个国家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业化道路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青岛输油管爆炸、三聚氰胺事件、不良垄断竞争、大批管理层贪腐,国有企业所获得的资源保证与其所作出的贡献相比较,则显示出十分的不对称。本文通过对于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分析认为国有企业有别于普通企业的特质在于其公益性,而我国生产资料为全民所有,公益性与公有制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不是企业效益而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直接使得国有企业在经营中出现“义利”分歧时,应当“以义取利”。同时文章为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研究探索相关的研究路径,在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研究上应该明确的是相关概念的真正内涵,也即国有企业道德是秉承德本财末的经营理念,以国家、社会、公民、行业及自身所共同包含的利益为自身经营生产目的所形成的一系列规范监督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道德标准,其具体表现形式则是企业的文化与规章制度。由于企业道德这一论题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视角是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从与国有企业有相关关系的社会、消费者、员工等角度来分析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文章首先阐明了文章的选题来源、背景及意义;文章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文章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其次的内容为文献综述部分,文章的一大重点在于明确我国国有企业道德问题上的相关概念的辨析。这一部分从道德、企业、国有企业、企业道德、国有企业道德五个部分来辨析含义。同时梳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异同点,并阐述文章研究的视角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章依据的论点为东方管理理论。随后介绍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介绍了国有企业近代诞生到发展至今的沿革,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将国有企业道德范畴分为内部与外部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探究,分别阐明了企业道德的重要作用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我国国有企业到的培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证明国有企业公益性的重要本质与面对义利矛盾所应该采取的措施。接下来是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实证分析,选取上市国企进行相关的模型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紧接着为我国国有企业道德问题产生原因的探析,分别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探讨内部与外部相关因素的成因。最后为总结部分,阐明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研究的基本里路;对回归模型的总结陈述与对国有企业道德培育的相关建议。在相关性分析中,内部因素的实际控制人持股占比、资产、审计是否为四大、独立董事占比、董事人数为负相关关系。在外部因素中与社会责任评分、法治透明度、市场化指数、每股收益、速动比率、财务杠杆、可持续成长率为负相关。最终进入模型变量为上市公司年数、资产、审计是否为四大、公司质量得分、市场化指数、速动比率。这里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道德问题产生是由于内在与外在原因共同作用。对于国有企业道德问题这一庞杂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存在的目的性不同于其他各国,其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主要的特质在于其公益性的体现。因此国有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追求目标不是简单的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其利益相关者总体的利益最大化。而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国有企业有相应的道德去规范它。在这里,国有企业道德存在的目的就是内在的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约束及外在的对国有企业产品质量、公司行为的监督,规范国有企业在符合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内行动,而不出现道德问题。本文在对于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梳理及讨论后提出了相应的观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一、综合探讨道德、企业道德、国有企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尚未对国有企业道德这一重要研究课题没有相对明确的内涵界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相关含义的解释及研究视角的探讨。二、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国有企业道德问题影响因素。对于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实证分析,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即以沪深股市在交易所被诚信披露为企业道德问题的揭示标准,综合分析并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提出对上市国有企业道德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假设推论,并搜集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三、本文对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研究路径,即首先明确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内涵界定,其次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研究由于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带有我国自身的特色,所以遵循的研究框架为东方管理的思想体系。然后对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下进行假设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实证结果,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对国有企业道德问题进行建设性的意见提出。
郑新宇[3](2012)在《基于食品安全形势下的企业道德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是人类存在繁衍的基础,食品安全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引起各方的关注,而食品安全危机的产生,主要是企业道德缺失、政府监管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本文着重研究食品安全形势下的企业道德建设,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消费者身心健康、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解决企业道德血液流失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企业道德责任意识、树立道德楷模,有效的缓解义利之争等多种角度,力图化解食品安全危机。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食品安全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的背景以及进行企业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论述了企业道德的含义,深入分析企业道德建设对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企业道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内在原因。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企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人文关怀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德治与法治统一原则、义利并重原则,为维护食品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除了要坚持上述基本原则,还要结合企业、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进行企业道德建设,并提出德法并济、道德模范的引导、利用新闻媒体和舆论引导、树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企业“道德认证”制度和道德审计制度等道德实践体系来切实维护食品安全。
高耀芳[4](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着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许彦华[5](2013)在《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干扰了市场秩序,也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以食品企业的诚信问题令人堪忧。本文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以静态分析和概念研究为主的局限,尝试将生命科学中的“基因”概念引入企业诚信文化研究中,运用文献、类比及实证等分析方法,将企业视为生命体,探索和揭示其诚信文化基因的生成渊源、衍变过程和变异选择,在深入分析当代中国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与病变的现状及根源的基础上,系统论证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失信的危害,最后提出培育与重塑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策略与方案,以期发展和完善目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在社会领域具有基因色彩的遗传因子。文化基因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具有多维传承性、变异性和无形性等基本属性的文化表征与传承单位。位于企业惯习深层结构之中的诚信文化基因是决定企业生命体生成的根本内在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命体的基本性状及寿命,其同样具有多维传承性和变异性。我国现代许多企业重视诚信建设,使企业的诚信文化基因保持着健康状态,如海尔集团和联想集团等,但也有一些企业违背诚信,使得诚信文化基因出现了严重的病态,如地沟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就说明我国当代企业的诚信文化基因出现了弱化、矮化和癌化等病症。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包括基因传承复制和进化变异两种形式。价值观的认同决定着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复制与传承,而传承中企业培训、连锁、加盟等内部变异或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企业伦理价值观的进化。从长寿企业北京同仁堂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长寿原因的考证中,可知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复制传承和正向变异的内容和路径。企业诚信文化基因退化即指基因病变,这主要包括基因结构缺陷化、基因绌养化以及基因病态化三种表现。究其病变根源,主要有三:其一,文化冲击与冲突致使社会道德危机;其二,企业单纯利益最大化观念致使价值观扭曲;其三,制度缺失致使规范不力。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不仅仅危害企业自身生存,还危及他人安全,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破坏社会良好秩序,并有损国家形象和声誉。为此,我们急需培育和重塑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这需要从资源攫取、制度建构和路径选择三方面着手,具体包括:第一,传承中华儒家思想之精华,汲取晋商的商业诚信文化精髓和徽商的诚信文化营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借鉴西方文化和契约制度及法治机制;第二,健全企业外部诚信相关立法和企业内部诚信激励机制,这包括建立政府诚信制度,用公权来示范企业诚信建设,建立社会各相关机构诚信制度,用环境氛围来约束企业诚信建设,以及建立企业失信惩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企业诚信管理监控机制和公开民主决策机制;第三,要完善企业诚信思想建设,通过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共信圈”,在企业员工中营造自律自制的诚信文化氛围,以及完善诚信文化沟通的工作渠道,来积极塑造企业内部的诚信价值观。这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优势,营造诚信文化基因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和道德氛围,以从根本上修复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因子,使其健康、繁荣地传承下去。
王彦嘉[6](2013)在《儒家仁道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道德建设》文中认为企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是否以人为本、遵守道德规范,能否生产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的安全产品,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引发了众多的社会矛盾,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构建企业伦理道德体系,用什么样的伦理更适合我国的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呢?本文通过对儒家仁道思想的深入分析,认为应用儒学伦理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有机结合是建设企业伦理道德体系,解决企业伦理道德问题,保障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企业管理中的道德建设问题越来越重要,企业道德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任何以道德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企业社会责任感差,用工不规范,缺乏职业道德、企业伦理等,哪怕其产品再价廉物美,也不可能长久赢得市场。所以无论是企业管理者也好,企业员工也好,都应该自觉遵守个人职业道德,企业各个应该遵守商业道德,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经济,维护可持续发展,领导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企业用人制度,对外企业文化宣传,个人修养的培养都应结合儒家仁道思想的内容,做到以人为本,诚信经商。员工个人应做到结合儒家仁道思想的君子人格,进行自我约束,遵守职业道德。从而高效的完成任务。企业达到良好的企业管理道德建设,是维护国家以及社会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仁道思想对于现代我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的借鉴作用,希望对我国企业道德管理建设产生积极意义。
李少兵[7](2005)在《转型时期企业伦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法律和道德经常被践踏,投机、败德等不信用行为造成我国的社会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其它发达国家的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对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和探讨,以企业存在的伦理问题为主题,采用描述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社会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道德困惑和道德问题——企业败德行为——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考察,找到了企业克服败德问题的方法,提出了解决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企业伦理问题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在此基础上的博弈与重复博弈问题。要减少或消除败德行为,既要以减少信息的阻塞和扭曲,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加大败德行为的机会成本,又要进行道德教化,以引起和促进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 2、转型时期我国法律、法规建设落后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投机行为多,是企业道德问题是高发期,随着道德规范的法律化,企业伦理问题将逐渐减少,但不可能消失。 3、我国转型时期的主要伦理问题是贿赂、胁迫、欺骗、偷窃、不公平歧视五类问题,针对五类问题,采取加强立法和执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增加执行结果的透明度方法来逐步减少败德问题。 4、我国的企业伦理文化与国外不同,中西伦理文化差别在于中国企业伦理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是道德舆论规则;西方企业伦理文化是建立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的,是商品交易规则,并转化为一种法律制度。 5、企业伦理建设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创新的地方在于从职业经济人市场入手,完善企业家道德人格建设;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完善员工道德人格建设:从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入手加强企业伦理建设。通过博弈的方法,让道德诚信成为企业及员工行为的主动选择。从而解决企业伦理问题。
程月明[8](2012)在《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市场经济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这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审视新时期的市场经济新特征,寻找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企业获利能力。企业作为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体,不仅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而且承担着社会道德发展的使命,这两者构成了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必然要与外部和内部发生各种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中包涵着各种伦理关系。企业伦理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处理企业与内部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利润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命运。因此,有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不惜采取各种非道德甚至非法途径去达到目的,如假冒仿制、欺诈行骗、行业垄断、非人性化、以及肆意破坏生态和浪费资源等不正当行为,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既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社会,也制约企业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学框架中,伦理和道德问题亦是管理学的逻辑内涵之一,随着管理的科学化,以数量分析为主的科学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在管理实践中,企业越来越推崇以数量研究方法为主要特征的所谓科学管理的科学理性,以便为管理活动提供可操作性的决策程序和方法,进而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提供分析依据。然而,由于企业管理的对象主体是人,而人是有限理性的,具有人文主义和灵性主义的思维,信念和情感的力量有时大于科学理性的力量。因此,理性的科学管理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它很难解决管理中人文和价值观的问题。在已有的关于企业持续发展研究中,一般都是从企业的获利能力指标如资产、产值、利润、人才、技术、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些以数量指标为主的分析当然是必要且有效的,但也是不全面的。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管理早已超越了企业的范围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现代管理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组织技术方面,而应注意反映现代人性的人文价值的研究。在新的时代和经济新的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企业和学界必须探索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我们既要继续研究人才、技术、资产等这些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硬因素;还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商业道德、生态环境伦理、社会责任等这些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软因素,这些软因素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能促使企业持续发展的伦理因素。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不同的国家均关心企业的伦理和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是从企业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伦理。企业就是通过产品、技术、管理、组织、文化的创新,不断提升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持续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从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来看可知,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就是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从国内外企业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来看,企业要想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必须要构建一个持续有效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可以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展开分析,由于外部因素是企业不可控因素。因此,内部竞争优势是企业自身可控因素,是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竞争优势,即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而企业内部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技术、企业组织、企业营销力、企业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尽管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研究的起因和方法,以及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有所不同,而企业伦理却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企业伦理具备了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属于企业文化的高层次意识。企业只有培育良好的企业伦理,才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伦理有助于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所以,企业伦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实际上,企业持续竞争能力是由企业各种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协调、有机整合形成的,在这形成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不仅起着统领的作用,而且又渗透到其他各种因素中,影响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伦理管理对象和目标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因而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也成为必要。经过详细的分析和结合当今的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别为:生态环境,属于企业的自然环境利益相关者;顾客和消费者,是企业外部核心利益相关者;企业雇员,则是企业内部核心利益相关者。这三者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的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从企业三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外部——消费者、内部——员工、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入手,分别全面分析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营销伦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和企业生态伦理,并对企业生态伦理、企业营销伦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构建提出了有益的对策。
汤梅梅[9](2019)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工伤预防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企业完全承担责任的基本现实。政府通过实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与职业安全健康项目,激励企业采取预防措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与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各国实践经验也表明了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安全效益。作为劳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工伤预防管制工作,保护劳动者安全权益。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工伤预防、工伤待遇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形成,并主要通过工伤保险待遇修正依靠劳动市场无法完全补偿劳动者遭受风险损失的缺陷,保障受伤工人的医疗救治与基本生活。同时,政府设置激发企业内部动力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转变企业工伤预防理念。在政府干预和企业担责的协同作用下,截至2017年底,全国总工伤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2%和12.1%(1);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07亿元,覆盖人数达22742万人,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然而,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加快,激烈的企业竞争引发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全球变暖与频发的极端天气恶化了工作条件等,使得工伤事故率与职业患病率居高不下,我国劳动者面临的工伤风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职业安全健康的格局正发生着改变,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被打破,大量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被排除在保障覆盖范围之外,加之工会组织无法形成与企业、政府进行集体协商的社会力量,使得受伤工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落后和产能过剩的企业正面临兼并甚至破产危机,考验着企业支付能力。如对于正处在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的企业,在无过失责任原则要求下,他们必须承担工伤事故后的伤亡劳工医疗、误工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一系列经济费用,这必然会加重实体企业的用工成本。面对劳动安全保障不完全、企业经济负担重的双重难题,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只强调工伤预防管制所带来职业工作环境改善的社会安全效益,而忽视企业经济发展。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文献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工伤预防管制目标内涵应当包括在改善职业安全与健康环境的同时,又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两方面。那么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如何?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又如何影响企业经济绩效?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如何通过提高现有工伤预防管制效率,来实现“共赢”局面?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推进未来政府政策调控,实现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对促进工伤预防管制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遵循从社会管制经济学理论中探索“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作用机理—在现实中寻求“共赢”管制理论存在的可能性—以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实现“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而深化改革的逻辑思路,并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证两大核心层面展开研究。(1)理论层面。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首先,从社会管制经济学发展脉络的视角出发,追寻政府进行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缘由。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者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达到最佳安全保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受伤工人安全权益,政府通过工伤预防管制强制要求企业承担所有责任,保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对称的安全工作信息,以此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政府实施不适宜的管制强度使得企业对工伤预防管制措施不满,引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叠错,加重了企业经济负担。为了消除政府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政府调整工伤预防管制力度,激发企业形成安全激励机制,并通过提升自身安全技术达到“共赢”局面。然后,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中国当下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从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两方面剖析中国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2)实证层面。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发现“共赢”局面的关键是设置适宜的管制强度,引发高效率的工伤预防管制,从而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若管制强度设定过低,劳动者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若管制强度设定过高,企业则无法从工伤预防安排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研究选取工伤保险费率作为政府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代理变量(1),基于分步评价的思路,先评估实施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的安全效应水平,再对企业经济绩效评估,检验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原因是否由不适当的管制强度,引起微观经济主体安全投资行为的转变,进而导致宏观安全效应的下降。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8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然后以工伤预防管制发展路径为主线,按照其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显示,不合理的政府激励机制易引发道德风险,造成企业经济负担,降低了工伤预防管制效率。在政府优化管制资源的基础上,工伤预防管制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才是实现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共赢”局面的根本动力,并探讨了概念移植我国实现的可能性。最后给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本章首先清晰界定了工伤预防管制及其相关概念,并阐明其属性、特征及激励措施。然后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探讨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来研究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其中:(1)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安全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企业生产成本理论与风险期望理论,本文建立企业利润与劳动者效用同时最大化的拉格朗日函数,在库恩-塔克一阶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重补偿,轻预防”的工伤保险现状与不完善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不存在以最低工伤保险待遇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的临界点;相对高管制费率,政府实行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伤害率的影响程度更大;且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是造成安全效应低的主要原因。(2)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将成本价格运用于索洛剩余估算的双重生产理论,本文建立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并结合谢波德引理,在对时间求导的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严格管制引发企业调整用工结构以此降低用工成本,且管制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与成本增长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说明,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变化引起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降。第3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基于将政府间接市场激励手段扩展为工伤保险待遇的事后预防和工伤保险费率的事前预防的界定基础上,本章打破了固有工伤预防演化的路径,按照事后工伤预防管制—事前工伤预防管制—完善事前工伤预防管制的逻辑,将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体制划分为四个时期。在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过程中,阐述了政府如何引导企业从被动转向主动预防的管制过程,并探究现有工伤预防管制低效率的成因。研究发现,参保企业在面临更加严峻的工伤风险时,道德风险突出;统筹层次低与覆盖范围窄限制了企业预防的积极性;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降低了企业激励动力;不精确的工伤预防激励机制无法形成企业内部动力;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的脱离不利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造成目前偏向社会安全效益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管制现状,其原因可能来自于工伤预防管制的立法、条例设置、机构设置、组织间互联性等。第4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本章采用2006-2016年省级行业及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工伤保险费率指标,使用门槛模型评估了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事故率而取得的安全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实施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会显着降低工伤伤害率,而当管制费率超过0.15%时,安全激励系数不再显着,甚至出现负面效应。进一步分析安全效应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保险待遇的预防作用发挥,事前名义道德风险不仅无法消除事后真实道德风险,反而加剧了企业道德风险程度。研究启示:遏制企业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完善工伤预防管制机制,激发企业进行安全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以及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企业工伤保险成本。目前高水平的工伤保险费率抑制了企业内在安全激励动力,因而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帮助企业减少劳动力损失和生产成本。如果政府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大易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小,会造成工伤待遇资源的浪费。因此,适宜的工伤保险费率结合工伤保险待遇才能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第5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本章采用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并且使用2011年中国《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在一个标准β条件收敛框架下去检验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研究发现,2007-2014年期间该修订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具有强烈的负效应,工伤预防管制对于生产效率没有滞后效应,其中国有企业相对私营和外资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这次修订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政府实施严格管制,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后,可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并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延缓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启示:目前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设定造成了政府管制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或引发创新力度不足。提倡完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构建,通过费率机制、奖惩机制与管理监督体制等调整政府管制强度。一方面不仅能提高企业参保的积极性,有利于避免现实中企业逃避参保或退保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其生产率。当工伤预防管制与外部经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时,可促进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可持续发展。第6章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本章首先系统梳理了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后,发现目前主要形成了以劳动者与企业雇主充分参与的典型德国模式,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为一体的典型日本模式及联合私营与公共保障系统预防的典型美国模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了三个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法律体系、激励机制、管理与监督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伤预防管制均呈现立法层次高、立法详细、可操作性强和动态及时调整的特点;外部干预结合内部激励构成了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建立在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分析之上,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伤预防项目、工伤保险费率与工伤保险待遇等进行全面评估;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定位清晰、高自主程度及执法严格构成了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研究启示:重视工伤预防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提条件,而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运行基础;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关键核心,是引发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必要条件;工伤预防的绩效评估反映工伤预防管制政策运行问题,帮助并提高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效率,缩短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进程;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保障,是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坚实基础。第7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为了达到“共赢”工伤预防管制制度,本文在借鉴典型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力求系统地将广泛且复杂影响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因素,归纳并整合在政府管制机制的设置之内进行综合考虑。在构建一个三维立体概念框架下,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安全技术创新,以及劳动者充分参与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前置条件;第二,通过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整合组织机构、精确设置工伤预防激励机制与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基础设置;第三,通过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及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措施,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后置保障。第8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概括全文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研究内容创新:本文提出工伤保险待遇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补偿受伤劳动者损失的收入再分配作用,且具有预防事故的安全激励作用。将工伤保险待遇的激励作用纳入工伤预防中,以此区分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内涵。基于“波特假说”理论,本文进一步提出工伤预防管制应当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力,深化了工伤预防管制目标。为了实现“共赢”的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政府应充分利用以降低费率使得企业获得短期利益的契机,实现以创新驱动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转变。因此,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边界。(2)研究视角创新:本文首先从政府管制的宏观效应出发,论证了安全效率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预防管制作用的发挥。然后,基于微观经济活动层面,刻画了保护人力资本安全减少工伤伤害的预防管制与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因管制政策的实行而降低,且短期内又无法通过安全技术创新内部化其缴纳工伤保险费与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工伤保险成本,是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根本原因,最终造成了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重负面局面。在结合宏微观研究基础上,通过构建三维立体概念框架,系统讨论了实现“共赢”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基础设置及后置措施的优化路径,以期精确调整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达到在充分保障劳动者安全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健康与持续发展的目的。(3)研究方法创新:第一,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既有相关文献主要基于企业规模越大工伤保险费率越高的假设而展开研究。然而,实践中工伤伤害率会随着政府管制程度呈现非线性关系及区间效应,若遗漏某种企业规模或保险费率情形下的工伤保险待遇的安全效应,会造成估计结果偏误。因此,为了修正以企业规模作为管制费率代理变量的假设缺陷,本文作了进一步拓展,以中国各省区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率构建综合保险费率指标,并按照数据本身的特征采用门槛模型自动划分样本。第二,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成本-收益法是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佳选择。然而,工伤预防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测量值在实践中一般难以直接获得,且测算选取指标也可能存在遗漏或偏差。因此,本文选用双重差分模型克服成本-收益法中遗漏变量和不利因果关系的缺陷。进一步,为了精确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微观经济绩效的影响,将企业间生产率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纳入其中,重新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
孙瑛[10](2006)在《我国企业道德建设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企业道德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灵魂。论文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企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功能,并提出了企业道德建设的方法途径,指出严格制度管理,注意利益诱导是其实现的重要手段,而领导重视,依靠职工则是关键。
二、浅论新条件下的企业道德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新条件下的企业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道德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一)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 本文的创新点 |
四、本文研究的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调查研究方法 |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
(四) 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
(五) 案例分析方法 |
第一章 企业道德实践内涵及价值 |
一、道德实践概念的解读 |
(一) 道德实践的词源解析 |
(二) 道德实践的学理解读 |
二、企业道德实践概念的厘定 |
(一) 企业道德实践概念的界定和使用 |
(二) 企业道德实践的特征 |
三、企业道德实践的本质 |
(一) 企业道德实践是主体性活动 |
(二) 企业道德实践是贯彻“实践精神”的活动 |
(三) 企业道德实践是义利共生的活动 |
四、企业道德实践的价值 |
(一) 企业道德实践与企业效益具有内在统一性 |
(二) 企业道德实践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三) 企业道德实践有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章 企业道德实践思想资源及其理论依据 |
一、企业道德实践的思想资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商企思想资源 |
(二) 国外企业道德实践思想资源 |
(三) 国内外企业道德实践思想资源的思考 |
二、企业道德实践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理论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理论 |
第三章 企业道德实践的要素及层次结构 |
一、企业道德实践的要素 |
(一) 企业道德实践主体 |
(二) 企业道德规范 |
(三) 企业道德实践客体及环境 |
二、企业道德实践层次结构 |
(一) 企业发展道德实践 |
(二) 企业交往道德实践 |
(三) 企业运行道德实践 |
(四) 企业管理道德实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道德实践现状分析 |
一、企业道德实践新变化 |
(一) 企业道德实践突出正向价值追求 |
(二) 企业员工道德素质培养向能力提升转变 |
(三) 企业社会责任的践履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
二、当前企业道德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急功近利 |
(二) 企业在道德实践上知而不行 |
(三)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缺失 |
(四) 部分企业管理者道德素质不高 |
三、企业道德实践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未能合理把握近期与远期利益的关系 |
(二) 未能正确区分义与利的价值关系 |
(三) 企业道德实践“虚无化”的根源 |
(四) 企业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脱节 |
第五章 企业道德实践路径 |
一、企业道德实践模式改进 |
(一) 企业道德实践模式思考 |
(二) 企业道德实践模式转变 |
二、企业道德实践有效运行的方法创新 |
(一) 企业道德的实践规划设计 |
(二) 企业道德实践方法探究 |
三、企业道德实践的管理与调控 |
(一) 将道德实践纳入战略管理 |
(二) 将道德实践融入过程管理 |
(三) 将道德实践具体化为责任担当 |
(四) 完善企业道德实践管控机制 |
四、企业道德实践文化“软实力”的培育 |
(一)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企业道德实践进路 |
(二) 突出道德素质养成,唱响崇德扬善正能量 |
(三) 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
(四) 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企业道德的价值引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国有企业的道德问题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来源、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及设计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设计方案 |
1.4 研究重点、难点 |
1.4.1 本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国有企业道德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有企业道德相关文献综述 |
2.1.1 道德 |
2.1.2 企业 |
2.1.3 国有企业 |
2.1.4 企业道德 |
2.1.5 国有企业道德 |
2.2 企业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东方管理相关理论 |
2.4.1 以人为本——人本管理 |
2.4.2 以德为先——人德管理 |
2.4.3 人为为人——人为管理 |
2.5 国有企业道德本质 |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现状 |
3.1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 |
3.2 企业道德的作用-约束功能 |
3.3 国有企业的道德问题及原因 |
3.3.1 国有企业的道德问题 |
3.3.2 国有企业道德问题产生原因 |
3.3.3 国有企业道德培育 |
3.4 我国国有企业道德范畴 |
3.4.1 国有企业内部道德范畴 |
3.4.2 国有企业外部道德范畴 |
3.4.3 国有企业道德范畴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道德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4.1 样本选取 |
4.2 模型介绍 |
4.3 变量分析 |
4.3.1 因变量 |
4.3.2 内部变量 |
4.3.3 外部变量 |
4.4 数据处理 |
4.4.1 数据可靠性分析 |
4.4.2 描述性统计 |
4.5 数据分析 |
4.5.1 相关性分析 |
4.5.2 国有上市公司道德问题与企业相关要素的回归分析 |
4.6 上市国企内部因素与产生道德问题的影响 |
4.6.1 企业所有权 |
4.6.2 上市年数、资产规模 |
4.6.3 审计是否为四大 |
4.7 上市国企外部因素与产生道德问题的影响 |
4.7.1 每股收益 |
4.7.2 可持续成长能力 |
4.7.3 公司质量得分、市场化指数 |
4.7.4 速动比率 |
4.8 实证分析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道德的分析 |
5.1 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研究的基本范式 |
5.1.1 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本质 |
5.1.2 国有企业道德问题的基本视角 |
5.2 国有企业实证分析的结论 |
5.2.1 公司控制力与监督对国企道德的影响 |
5.2.2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基本面信息对国企道德的影响 |
5.2.3 市场行为规范对国企道德的影响 |
5.3 我国国有企业道德建设的未来方向 |
5.3.1 以员工为本,充分发挥管理者潜能 |
5.3.2 贯彻政府执政理念,对社会、人民负责 |
5.3.3 服务消费者,促进行业发展 |
第六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食品安全形势下的企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食品安全与企业道德概述 |
2.1 食品安全的概念及现状 |
2.1.1 食品安全的概念 |
2.1.2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 |
2.1.3 食品安全的现状 |
2.2 企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
2.2.1 道德的含义及功能 |
2.2.2 企业道德的含义 |
2.2.3 企业道德的特点 |
2.3 食品安全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
2.3.1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
2.3.2 是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
2.3.3 是强化企业道德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需要 |
2.3.4 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
2.3.5 是提高企业生产者道德素质的需要 |
2.4 本章小结 |
3 食品安全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食品安全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的相关成就 |
3.2 企业道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企业自身层面存在问题 |
3.2.2 社会层面存在问题 |
3.2.3 国家监管层面存在问题 |
3.3 食品安全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 |
3.3.1 企业自身原因 |
3.3.2 社会总体环境影响 |
3.3.3 国家监管体系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4 食品安全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
4.1 提高对企业道德建设的认识 |
4.2 坚持企业道德建设的原则 |
4.2.1 人文关怀原则 |
4.2.2 诚实守信原则 |
4.2.3 德治与法治统一原则 |
4.2.4 义利并重原则 |
4.3 食品安全形势下企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
4.3.1 从企业层面上加强企业道德建设 |
4.3.2 从社会层面上维护企业道德建设 |
4.3.3 从国家层面上促进企业道德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劳动立场”创新 |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
三、理论主线创新 |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理论分析 |
2.1 基因基本理论 |
2.1.1 基因的概念 |
2.1.2 基因的特性 |
2.1.3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
2.2 文化基因 |
2.2.1 文化基因的内涵 |
2.2.2 文化基因的特征 |
2.2.3 文化基因的作用 |
2.3 企业文化基因 |
2.3.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3.2 企业文化基因的涵义 |
2.3.3 企业文化基因的特征 |
2.3.4 企业文化基因的结构 |
2.3.5 企业文化基因的功能 |
2.4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 |
2.4.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内涵 |
2.4.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特征 |
2.4.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现状 |
3.1 诚信文化基因的历史演变 |
3.1.1 古代诚信文化基因 |
3.1.2 现代诚信文化演变 |
3.2 诚信文化基因良性发展的现代企业 |
3.2.1 海尔集团诚信文化基因的传承 |
3.2.2 联想集团诚信文化基因的复制 |
3.3 诚信文化基因问题企业分析 |
3.3.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弱化 |
3.3.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矮化 |
3.3.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癌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进化 |
4.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传承(复制) |
4.1.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传承(复制)决定因素 |
4.1.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传承(复制)路径 |
4.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进化变异 |
4.2.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变异的动因 |
4.2.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变异的内容及路径 |
4.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进化案例分析 北京同仁堂考证 |
4.3.1 以诚信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
4.3.2 诚信者以“仁”为本 |
4.3.3 诚信者以“义”至上 |
4.3.4 诚信者以“质”为根 |
4.3.5 诚信者以“和”凝聚力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退化 |
5.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态势 |
5.1.1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缺陷化 |
5.1.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绌养化 |
5.1.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态化 |
5.2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根源 |
5.2.1 思想与文化的冲击致使社会道德危机 |
5.2.2 企业单纯利益最大化观念致使价值观扭曲 |
5.2.3 制度缺失致使规范不力 |
5.3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病变的危害 |
5.3.1 危害人身健康与安全 |
5.3.2 危害社会经济发展 |
5.3.3 危害国家良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经验借鉴 |
6.1 传承我国优良诚信文化基因 |
6.1.1 传承儒家思想文化之精髓 |
6.1.2 汲取晋商的商业诚信文化精华 |
6.1.3 汲取徽商的商业道德及诚信文化营养 |
6.2 借鉴西方文化理念 |
6.2.1 鉴西方契约规则理念 |
6.2.2 鉴西方伦理保障机制 |
6.3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之精髓 |
6.3.1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体系模式 |
6.3.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及管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的培育 |
7.1 传承诚信价值观——指导企业诚信文化基因有机复制 |
7.1.1 向企业传承(复制)政策导向 |
7.1.2 向企业家传承诚信价值观 |
7.1.3 培育员工诚信价值观 |
7.2 健全诚信制度——保障企业诚信文化基因有序传承 |
7.2.1 企业外部诚信制度 |
7.2.2 企业内部诚信制度 |
7.2.3 诚信激励机制 |
7.3 完善诚信思想建设——促进企业诚信文化基因良性进化 |
7.3.1 企业道德建设 |
7.3.2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
7.3.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7.4 培育企业诚信影响因子——推动企业诚信文化基因健康发展 |
7.4.1 政府诚信 |
7.4.2 个人诚信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儒家仁道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写作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儒家仁道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 |
一、殷商时期 神权至上 |
二、西周时期 神人互补 |
三、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
第二节 思想文化背景 |
一、“人性”论哲学思想上的萌芽 |
二、“天道”与“人道”分离 |
三、“民”的地位变化 |
第二章 仁道思想的基本要义 |
第一节 “仁”与“道” |
一、“仁”的内涵 |
二、“仁”与“道”的关系 |
第二节 仁道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以人为本”——仁道思想的伦理原则 |
二、“仁者爱人”——仁道思想的本质 |
三、“为仁由己”——仁道思想的道德主体 |
四、“仁者无敌”——仁道思想的实现途径 |
第三节 儒家仁道思想的价值思考 |
一、仁道思想的历史价值 |
二、仁道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三章 我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的现状 |
一、企业道德之于企业管理的价值维度 |
二、我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的概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企业管理者伦理道德缺失 |
二、企业社会责任感欠缺,企业对社会欠缺”诚信”原则 |
三、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道德决策的忽视 |
四、企业员工对道德规范认识模糊 |
第三节 我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管理者伦理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
二、无法平衡商业利益与商业道德的关系 |
三、企业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道德管理原则的重要性 |
四、企业员工没有得到良好的道德规范培养 |
第四章 仁道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的启示作用 |
第一节 “以人为本”道德伦理原则 |
一、对企业管理者伦理道德修养方面的影响 |
二、对企业管理者用人原则方面的借鉴 |
第二节 “仁者爱人”道德行为准则 |
一、对现代企业承担外部社会责任的影响作用 |
二、对于企业内部企业与员工道德行为关系的影响作用 |
第三节 “为仁由己”企业道德文化修养 |
一、培养优秀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
二、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企业道德决策 |
第四节 “仁者无敌”企业员工职业道德 |
一、对企业中员工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 |
二、对企业中员工职场法则方面的示范作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转型时期企业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伦理的历史回顾 |
1.1.2 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征 |
1.1.3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的认识误区 |
1.2 研究目的 |
1.2.1 分析企业伦理存在的原因 |
1.2.2 寻找企业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
1.2.3 探索企业伦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启发企业进行道德思考 |
1.3.2 激发企业的道德追求 |
1.3.3 改进和提升企业道德品质 |
1.3.4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1.4 研究内容 |
1.4.1 分析企业伦理问题的原因 |
1.4.2 提出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
1.4.3 探索企业伦理的基本发展规律 |
1.5 研究方法 |
1.5.1 描述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相结合 |
1.5.2 社会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相结合 |
1.5.3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企业伦理理论及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企业伦理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1 伦理评价的一般理论 |
2.1.2 国外企业伦理理论 |
2.1.3 国内企业伦理的主要思想 |
2.2 国内、外企业伦理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企业伦理研究进展 |
2.2.2 国内企业伦理研究进展 |
第三章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发展状况 |
3.1.1 中国企业伦理的现状 |
3.1.2 中国企业伦理的进步 |
3.2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存在的问题 |
3.2.1 贿赂 |
3.2.2 胁迫 |
3.2.3 欺骗 |
3.2.4 偷窃 |
3.2.5 不公平歧视 |
3.3 中国企业伦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
3.3.1 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 |
3.3.2 中国历史沿袭的无形障碍 |
3.3.3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
3.3.4 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
3.3.5 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和缺失 |
第四章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
4.1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制约因素 |
4.1.1 宏观因素 |
4.1.1 微观因素 |
4.1.1 转型期腐败行为的制约 |
4.2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目标、原则与方法 |
4.2.1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目标 |
4.2.2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原则 |
4.2.3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方法 |
4.3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
4.3.1 政府在伦理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
4.3.2 政府应建立企业信用制度 |
4.3.3 推行“SA8000”—企业道德责任标准 |
4.3.4 完善当代企业家的道德人格 |
4.3.5 完善员工的道德人格 |
4.3.6 激发员工的道德行为 |
4.3.7 加强企业道德管理 |
4.3.8 让道德诚信成为博弈者的主动选择 |
4.4 绿叶公司实行伦理经营的实践 |
4.4.1 绿叶公司成立时期的社会背景 |
4.4.2 绿叶公司成立时期的企业理念 |
4.4.3 绿叶公司存在的伦理问题 |
4.4.4 绿叶公司实行伦理经营的措施 |
4.4.5 绿叶公司实施伦理经营的成果和启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企业伦理的概念、模式和类型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企业伦理与企业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企业生态伦理的研究综述 |
1.3.4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研究综述 |
1.3.5 关于企业营销伦理的研究综述 |
1.3.6 小结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论文的不足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企业伦理理论 |
2.1.1 企业伦理的概念和内涵 |
2.1.2 企业伦理的经济学分析 |
2.2 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1 企业持续发展的概念 |
2.2.2 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企业伦理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 |
2.3.1 企业伦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
2.3.2 企业伦理的功能 |
2.3.3 企业伦理对企业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
2.4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1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4.2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2.4.3 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伦理 |
3. 企业的自然环境利益相关者伦理——企业生态伦理 |
3.1 企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
3.1.1 企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分析 |
3.1.2 企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3.2 生态伦理理论的演进与企业生态伦理的内涵 |
3.2.1 生态伦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
3.2.2 生态伦理理论的演进历程 |
3.2.3 企业生态伦理的内涵 |
3.3 企业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中西哲学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3.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分析 |
3.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分析 |
3.4 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生态伦理 |
3.4.1 企业生态伦理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 |
3.4.2 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生态伦理构建对策 |
4. 企业的外部核心利益相关者伦理——企业营销伦理 |
4.1 企业发展中的营销伦理问题 |
4.1.1 企业发展中的营销伦理问题分析 |
4.1.2 企业发展中的营销伦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4.2 企业营销伦理理论的演进与企业营销伦理的内涵 |
4.2.1 企业营销伦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
4.2.2 企业营销伦理理论的演进历程 |
4.2.3 企业营销伦理的内涵 |
4.3 企业营销伦理的哲学基础—中西哲学思想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
4.3.1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分析 |
4.3.2 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分析 |
4.4 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营销伦理 |
4.4.1 企业营销伦理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 |
4.4.2 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营销伦理构建对策 |
5. 企业的内部核心利益相关者伦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 |
5.1 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 |
5.1.1 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分析 |
5.1.2 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5.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演进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内涵 |
5.2.1 企业人事管理阶段的人事管理伦理理念 |
5.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理念 |
5.2.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内涵 |
5.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哲学基础——中西哲学思想中的人本管理思想 |
5.3.1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分析 |
5.3.2 西方哲学理论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分析 |
5.4 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 |
5.4.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 |
5.4.2 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对策 |
6. 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案例分析 |
6.1 正面案例:北京同仁堂药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
6.2 反面案例:三鹿乳业集团的破产 |
7. 本文的研究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 |
2.1 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1 工伤预防管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工伤预防管制的属性及其特征 |
2.1.3 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措施 |
2.2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共赢”局面的逻辑演化 |
2.2.1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美好愿景 |
2.2.2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设定困境 |
2.2.3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机制调整 |
2.3 现阶段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作用机理 |
2.3.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 |
2.3.2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 |
3.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变迁 |
3.1.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萌发期 |
3.1.2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确定期 |
3.1.3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调整期 |
3.1.4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完善期 |
3.2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现状 |
3.2.1 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现状 |
3.2.2 工伤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
3.2.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现状 |
3.2.4 工伤预防管理体制现状 |
3.2.5 试点地区的工伤预防现状 |
3.3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
3.3.1 工伤风险严峻,道德风险突出 |
3.3.2 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 |
3.3.3 不精确的事前工伤预防激励机制设置 |
3.3.4 脱离的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 |
3.4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问题成因 |
3.4.1 不完备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
3.4.2 不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组织设置 |
3.4.3 不适宜的工伤预防管制实施力度 |
3.4.4 单一的工伤预防管制效率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4.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 |
4.1 门槛模型构建 |
4.1.1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
4.1.2 门槛值选择 |
4.1.3 门槛回归具体模型 |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1 变量选择 |
4.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
4.3 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
4.3.1 1%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
4.3.2 0.9%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
4.3.3 0.75%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
4.3.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
4.4 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
4.4.1 1%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
4.4.2 0.9%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
4.4.3 0.75%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
4.4.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与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
4.5 低安全效应的内在作用机理 |
4.5.1 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
4.5.2 低安全效应的估计方法 |
4.5.3 企业事前与事后道德风险的边际弹性 |
4.6 本章小结 |
5.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 |
5.1 双重差分模型构造 |
5.1.1 双重差分模型选择依据 |
5.1.2 双重差分基本模型 |
5.1.3 微观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
5.1.4 重新构造双重差分模型 |
5.2 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5.2.1 TFP测算方法选择 |
5.2.2 状态空间具体模型 |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选择 |
5.3.3 变量统计描述 |
5.4 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5.4.1 自然实验性质的检验结果 |
5.4.2 1%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
5.4.3 1%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
5.4.4 0.9%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
5.4.5 0.9%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
5.4.6 不同工伤预防管制强度下经济效应比较 |
5.5 稳定性检验 |
5.5.1 不同体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
5.5.2 剔除人力资本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
5.6 本章小结 |
6.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6.1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 |
6.1.1 工伤预防管制的背景 |
6.1.2 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类型 |
6.2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法律体系 |
6.2.1 “完全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
6.2.2 “自我”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
6.2.3 “协同”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
6.3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 |
6.3.1 工伤保险待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
6.3.2 工伤预防项目及其激励效应 |
6.3.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
6.4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4.1 “民主自治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4.2 “偏重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4.3 “完全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
6.5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体系 |
6.5.1 绩效评估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依据 |
6.5.2 奖惩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手段 |
6.5.3 制衡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力量 |
6.6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
6.6.1 高度重视工伤预防管制 |
6.6.2 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
6.6.3 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
6.6.4 全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 |
6.6.5 统一的工伤预防管制监管体制 |
6.7 本章小结 |
7.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 |
7.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三维立体概念框架 |
7.1.1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时间维度 |
7.1.2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管理层次维度 |
7.1.3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事故因素维度 |
7.1.4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双重管制方向 |
7.2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 |
7.2.1 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 |
7.2.2 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 |
7.2.3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技术创新 |
7.2.4 劳动者充分参与工伤预防管制 |
7.3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基础设置 |
7.3.1 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
7.3.2 整合工伤预防管制组织结构 |
7.3.3 精确设置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
7.3.4 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 |
7.4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后置保障 |
7.4.1 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 |
7.4.2 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 |
7.4.3 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 |
7.4.4 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我国企业道德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企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
1. 从企业管理现代化是生产社会化的结果看, 社会要求企业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
2. 从管理的本质看, 管理道德现代化要求企业加强道德建设 |
3. 从企业的任务和目标看, 企业道德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
三、企业管理现代化中企业道德建设的功能 |
1. 企业道德建设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灵魂和动力 |
2. 企业道德建设为企业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精神支柱 |
3. 企业道德对企业管理者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
四、企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
1. 社会价值导向是企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土壤 |
2. 企业文化是企业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
3. 严格制度管理, 注意利益诱导是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
4. 领导重视, 以身作则, 依靠职工是企业道德建设的关键 |
四、浅论新条件下的企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道德实践研究[D]. 聂增民.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2]国有企业的道德问题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D]. 袁梓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2)
- [3]基于食品安全形势下的企业道德建设研究[D]. 郑新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4]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5]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D]. 许彦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5)
- [6]儒家仁道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道德建设[D]. 王彦嘉. 青海师范大学, 2013(03)
- [7]转型时期企业伦理研究[D]. 李少兵. 湖南农业大学, 2005(06)
- [8]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D]. 程月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2(06)
- [9]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D]. 汤梅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0)
- [10]我国企业道德建设探析[J]. 孙瑛. 商场现代化,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