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应该被遗忘——杨振生小姐

他不应该被遗忘——杨振生小姐

一、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怀念杨振声师(论文文献综述)

陶野[1](2018)在《杨振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初年,陈独秀、胡适等人掀起了宣扬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与思想。其中,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新时代文人墨客的努力下,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了。现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教育家、作家的推动,而杨振声就是这样一位对于新文学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杨振声在近现代史上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但是,杨振声对中国新文学以及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应该被铭记的。杨振声先后接受了私塾、新式中小学、大学、国外留学教育,成为了民国时期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将民主、科学的精神作为执着的信仰。在结束学生生涯后,杨振声投身大学教育事业,先后在国立中山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及从事行政工作,一生致力于将新文学引入大学课堂,改革大学国文教育。在近现代的社会变迁中,杨振声作为一名“五四”闯将,不仅在“五四”运动时身先士卒践行民主、科学的精神,更是将“五四”精神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在之后的诸多场合下都体现出了对民主、科学精神的坚守。在思想上,他经历过封建礼教的束缚,对腐朽的旧文化道德嗤之以鼻,对新兴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热烈欢迎;在课堂上,他教学民主,与学生平等交流,深受学生喜爱;在生活中,他待人平和、风度翩翩,与很多文人结交朋友,又非常洒脱,不与人争锋。杨振声作为一名教育家,吸收了前辈的先进办学经验,在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时,从严治校,广招人才,身体力行传道授业,打造了山东大学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在其他学校,杨振声也是积极改革中文系教育,力图将现代文学教育引入大学课堂。他用新颖的教育思想、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众多新文学人才。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外,杨振声还积极参与新文学作品的创作、新文学刊物的编辑及国文教科书编写等工作,用文学作品剖析社会,用文学理念改造思想,为推广现代文学奉献了毕生精力。以《玉君》为代表的反对封建旧俗、提倡婚姻自由,反映民间疾苦的小说,已成为杨振声文学作品的名片。杨振声淡泊名利、正气凛然、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平等待人、甘于奉献,他对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文学事业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着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也是“五四”精神的代表性人物。然而这样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现在却慢慢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其中的深层原因,也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探究。通过对杨振声的整体研究,希望能将一个饱满的杨振声的形象呈现出来,将他的文教思想及历史影响发扬光大。

李宗刚[2](2015)在《杨振声的文学教育与文学的代际传承》文中研究表明杨振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型教授,除了作家和教授身份之外,还曾掌控着大学教育资源,因之其对文学教育和文学生产的作用就更加特殊。正是依托杨振声在民国教育体制中的行政资源,一些没有得到广泛社会认同的青年作家得以进入大学,既在大学体制内进行着自己的文学创作,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传承责任。这不仅改变了作家的文学创作赖以展开的社会生态,而且也改变了大学内部的文学教育和文学传承的文化生态,由此使得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文学传承获得了有机的对接。

傅宏远[3](2009)在《杨振声与国立青岛大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振声1930年代初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长校期间采取了多项有力办学措施,各项办学措施体现了他当时的大学理念,杨振声的办学理念和措施受到了他早期经历的影响。

傅光明[4](1999)在《沈从文和萧乾:从师生到陌路》文中研究说明 沈从文用毛笔在莱单上写下莱名,萧乾唤住转身欲走的伙计:“这个莱单您给我吧,我再给您抄一遍。” 萧乾的第一个文学师傅是沈从文,他们结识于1931年。当时,萧乾正在辅仁大学同安澜合编《中国简报》,经国文课老师杨振声介绍,去采访沈从文。已是着名小说家的沈从文对这位文学青年十分热情,头一次见面便请他到东安市场下馆子吃饭。沈从文从伙计手里要过菜单,用毛笔在上面写起菜名。萧乾很崇拜这位作家,见他写的一手秀逸的书法,急忙唤住转身欲走的

陈燕桦[5](2021)在《杨振声《玉君》的批评史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振声的小说《玉君》于1925年出版后盛传一时,鉴于种种原因有着较为曲折的批评史。1920年代批评家基于自身的文学理念或肯定或否定《玉君》,呈现了"五四"时期"理想新文学"的两种想象。1930年代以后,有关该小说的批评几乎处于沉寂、消遁的状态,只有零星几处的评论,其中以沈从文、朱自清为代表的审美鉴赏式批评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性批评为主。1980年代以后,随着文艺界的思想大解放,学界对杨振声及其作品的研究才重浮历史的地表,有关《玉君》的研究视角较之此前有了不少突破。全面考察和梳理1925年以来学界对《玉君》的批评史,无疑有助于发掘和延伸该小说的研究。

萧乾[6](1993)在《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怀念杨振声师》文中指出 1956年春间,作协决定让冰心、董秋斯二位和我去参加中直党委的马列主义学习班。当时规定要全面脱产,不许请假,甚至嘱咐连电话也尽可能不接。 一天,正当我在啃《反杜林论》时,忽然接到讣告:我的恩师杨振声(今甫)先生不幸逝世了。我愣

宫立[7](2015)在《“十七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化书写 ——以任访秋、钱谷融、唐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十七年”(1949-1966)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研究,一向注重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已经公开出版、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学史着。因此,关于它们的研究也相对比较多。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中,还有一些各高校内部流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讲义、教材等值得关注和研究,它们也许未能最终出版,只是一某种草稿、大纲、征求意见稿等各类原初文本与未刊稿存在,例如,任访秋的《中国新文学史讲稿》、钱谷融参与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讲义》、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纲要(草稿)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以及他个人公开出版的《书话》等,正是属于这类长期被湮没、也未引起学界关注的代表,它们都是“十七年”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重要参考文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十七”年时期现代文学史编纂的研究空间。从对已有的任访秋、钱谷融、唐弢研究成果的梳理中,可以看出,这三位学人的现代文学史编纂方面的着述和贡献,很有文学史研究价值,亟待深入开掘。本文尝试在对唐弢、任访秋、钱谷融或主编或参与或独自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着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不同学术风格,从版本和文本变迁的角度切入,在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性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研究、书写的复杂性提供一个新的、可以补充前说的观察和思考,促进对现代文学研究史、学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任访秋在1944年、1953年、1957年写出了三本不同的现代文学史,并且格外注重对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渊源关系的考察与梳理。其所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业已引起学界瞩目,笔者着重对新发现的《中国现代文学论稿》进行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学界对钱谷融的文学史研究的讨论是一个空白。以往关注的焦点都放在《论“文学是人学”》和《<雷雨)人物谈》等几部名作上,几乎很少人注意到他也曾参与编纂过现代文学史。从钱谷融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讲义》中的曹禺专章中可以看出,他虽然无意于建构新的文学史框架,但是在讲义中有意识地把重心放在了作家作品的细读和鉴赏方面,例如,钱谷融在《中国现代文学讲义》曹禺专章中对《雷雨》、《日出》的分析,就为我们提供了从文本细读阐释文学史的范例。而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出版时间,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所以过去的研究者一般都把它视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恢复期的文学史着的代表而进行研究。但是,这部文学史的编纂经历十分坎坷,时间跨度也较大,因此,笔者借助新找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纲要草稿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以及相关的史料,对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过程中所经历的诸多曲折、坎坷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以此分析它所折射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艰难历程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辛苦跋涉。并在对唐弢书话的撰写史作整体描述的基础上,试着将唐弢在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期间公开出版的《书话》的版本变迁作细致梳理,并与内部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作一对读,来探讨唐弢书话的别样的文学史意义。可以看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中,唐弢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搜寻和文学史叙述语言的精炼,任访秋注重对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渊源关系的考察与梳理,钱谷融注重从文本细读阐释文学史、注重对作家作品的经典研读、在文学史论述中更关注对文学性的追求。尽管唐弢、任访秋、钱谷融三位学者在“十七年”时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探索,在当时文学史研究趋于政治化的大环境中,未必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他们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编纂实践,对于后来的现代文学史编纂及其研究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二、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怀念杨振声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怀念杨振声师(论文提纲范文)

(1)杨振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杨振声的早年生活和求学之路
    第一节 家世及早年生活
    第二节 求学北大
        一、从古板到灵活的教育经历
        二、早期朋友圈的影响
        三、新潮社与《新潮》杂志
    第三节 “五四”闯将
    第四节 留学深造
第二章 职业生涯
    第一节 初出茅庐:早期高校从教经历
    第二节 渐入佳境:国立清华大学
    第三节 从教生涯第一个高峰:国立青岛大学
        一、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出任校长
        二、开展学校工作,促进学术繁荣
        三、经费困难、学潮危机,黯然离职
    第四节 回归北平
        一、教育工作:从编写教科书开始
        二、文学工作:在刊物编辑中迎来创作高峰
        三、其他工作
    第五节 从教生涯的第二个高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一、抗战开始后的内迁
        二、不辱使命,主持工作
        三、文学事业的新发展
    第六节 不辞劳苦,从教至终
        一、北大复校,坚持工作
        二、跨越新时代的教育家
        三、为教育事业奋斗至终
第三章 杨振声与社会政治变迁
    第一节 宏大时代:“五四”运动
    第二节 风起云涌:大变革浪潮
    第三节 存亡关头:“教育”抗日
    第四节 历史选择:留守北平
第四章 杨振声与“五四”启蒙思潮
    第一节 对封建思想的摒弃及对启蒙思潮的支持
    第二节 对“五四”精神的坚守
    第三节 对“五四”思潮精神的思考
第五章 杨振声教育思想及实践
    第一节 从严治校,规范管理
    第二节 广罗人才,不拘一格
    第三节 科学设科,创新文教
    第四节 教研教辅,平衡发展
    第五节 教学灵活,激励学子
第六章 杨振声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
    第一节 文学创作
    第二节 文学思想及文学贡献
第七章 杨振声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与文人同事朋友的往来
    第二节 与后辈的交往
结语:杨振声为什么会逐渐被人们淡忘?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杨振声的文学教育与文学的代际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3)杨振声与国立青岛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务会议为主的教授治校
二、“三院八系”中的守正出奇
三、北大、清华之外的名校名师
四、从学生到校长:对待学潮的不同态度
结语:

(5)杨振声《玉君》的批评史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1920年代:“理想新文学”的两种想象与《玉君》的批评
    (一)1920年代的主要批评
    (二)1920年代的两种批评模式
        1.以“中西融合”为标准建构“理想新文学”
        2.以“人生写实”为旨归构筑“理想新文学”
二、1930年代:艺术性与社会性并存的批评格局
    (一)1930年代的主要批评
    (二)1930年代的两种批评观
        1.审美鉴赏式的批评观
        2.鲁迅式的社会性批评观
三、1980年代至今:百家争鸣、互渗互补式的批评
    (一)1980年代以来的主要批评
        1.反思与重估
        2.开拓与延伸
    (二)1980年代以来批评的时代特征
四、余论

(7)“十七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化书写 ——以任访秋、钱谷融、唐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任访秋的现代文学史三部曲
    第一节 编纂文学史的准备和积累
    第二节 新发现的《中国新文学史讲稿》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论稿》及其特色
    第四节 文学史写作的贡献和局限
第二章 钱谷融:从《中国现代文学讲义》到曹禺研究
    第一节 别样的治学风格及“文学是人学”的提出
    第二节 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讲义》(初稿)的编写
    第三节 曹禺作品细读:《雷雨》篇
    第四节 曹禺作品细读:《日出》及其他
第三章 唐豉《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前后
    第一节 文学史编撰的酝酿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的“修订”
第四章 唐弢的《书话》:别样的文学史书写
    第一节 书话的产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 《读书月报》上书话的版本变迁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中书话的版本变迁
    第四节 《书话》的文学史价值和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任访秋集外文三篇
    附录二 钱谷融着译目录初编
    附录三 唐弢书话原刊一览
    附录四 唐弢集外文八篇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怀念杨振声师(论文参考文献)

  • [1]杨振声研究[D]. 陶野.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2]杨振声的文学教育与文学的代际传承[J]. 李宗刚.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9)
  • [3]杨振声与国立青岛大学[J]. 傅宏远. 云梦学刊, 2009(05)
  • [4]沈从文和萧乾:从师生到陌路[J]. 傅光明. 纵横, 1999(02)
  • [5]杨振声《玉君》的批评史述评[J]. 陈燕桦.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07)
  • [6]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怀念杨振声师[J]. 萧乾. 了望周刊, 1993(01)
  • [7]“十七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化书写 ——以任访秋、钱谷融、唐弢为例[D]. 宫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他不应该被遗忘——杨振生小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