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董云鹏,李玮,张菲菲,孙娇鹏,何登峰[1](2021)在《南北构造带北段贺兰山的形成与演化》文中研究说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最为醒目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其形成和演化成为揭示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的重要窗口。该文依据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团队近年来在该区域的深入研究,结合区域研究成果,通过贺兰山地区的岩石学记录和构造变形,解释贺兰山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为全面了解和进一步研究南北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提供非常重要的地质学证据。研究表明:阴山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聚合成为贺兰山形成和演化的最初雏形;随着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在贺兰山地区形成了中元古代以来的贺兰拗拉槽;新元古代末期至中奥陶世,该地区逐渐演化为以缓坡沉积为主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阶段;早古生代末期,发生了被动大陆边缘向活动大陆边缘转变的重要转化;晚古生代晚期是中亚造山带向南增生形成的弧后伸展盆地;早—中中生代盆地的形成与陆内岩石圈伸展有关;发生于侏罗纪末期的北东—南西向挤压是造成贺兰山隆升和盆地改造的重要构造事件。
何登发,包洪平,开百泽,魏柳斌,许艳华,马静辉,成祥[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为典型的克拉通内盆地,油、气、煤、盐、铀等矿产资源丰富。研究构造运动的期次、序列与性质将为揭示克拉通盆地的成因与演化过程奠定基础,同时也将为探讨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的内在机制提供依据。基于近年来的高精度区域反射地震剖面和深井资料,结合周缘地质露头分析,通过厘定鄂尔多斯盆地的关键构造变革时期,建立了盆地演化的时-空框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由下至上发育10个区域不整合面,分别为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底界不整合面;盆地发育中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上石炭统—三叠系、侏罗系、下白垩统和新生界6个构造-地层层序。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控于周缘板块构造作用,经历了中元古代早—中期大陆裂解、寒武纪—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晚奥陶世主动大陆边缘形成与碰撞造山、晚石炭世—二叠纪末期周缘裂解、中生代早期大型陆内坳陷、中生代中—晚期陆内前陆盆地和新生代周缘断陷等演化过程。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深部的构造作用相对活跃,盆地内部发育中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与晚中新世4期中酸性、中基性火山活动,其中,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活动强烈。结合周缘板块构造事件、盆内岩浆活动和盆地沉降-隆升过程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新元古代、晚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5个关键构造变革期,这些构造变革期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
雷超,任建业,裴健翔,刘博文,左翔,刘佳奥,朱士国[3](2022)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结合部记录的红河断裂带向海延伸及其演化过程》文中研究表明红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的重要断裂构造,研究其形成演化过程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演化、地貌变迁、水系演化和含油气沉积盆地形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结合部(简称莺琼结合部)是开展红河断裂带向海延伸属性研究的关键点.本研究以区域长地震剖面、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岩芯资料为基础,对莺琼结合部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地层分析,识别出该区域的隆凹格局及其主要断裂体系,明确了莺琼结合部为走滑变形区和伸展变形区的过渡区域,从北向南以1号断层和中建凸起为分界线,断层走滑作用在渐新世-早中新世活动,其中以早渐新世的断裂活动较为显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提出了莺琼结合部走滑-伸展作用协同演化模式:始新世时期,莺琼结合部受NW-SE向的伸展作用的控制,形成了统一的断陷结构;渐新世以来,由于在印度-欧亚挤压的整体背景下印支地块挤出逃逸,莺琼结合部NW-SE向走滑断层开始发育,活动时间从渐新世早期持续到中中新世早期,该走滑带的发育限制了先前发育的NE-SW走向伸展断裂系统在1号断层和中建凸起的西侧继续发育.研究成果对揭示环青藏高原盆山系统的形成、南海洋盆的演化和油气聚集的关键构造要素具有启示意义.
岳庆友[4](2021)在《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深部勘探的进行,渤海湾盆地中生界、古生界等潜山油气藏取得了重大突破,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东部重要的富烃中心,环渤中凹陷构造带中生界火山岩广泛分布且厚度较大,针对潜山的勘探不可避免的要钻遇中生界火山岩地层,由于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勘探程度较低,亟待深化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相关描述,刻画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及展布规律,明确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等相关认识,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并实现有利目标区预测。本论文在钻井揭示中生界火山岩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刻画了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的展布规律,并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面孔率分析、气测孔渗、X衍射、主量元素分析、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如下认识。1.火山岩岩性、岩相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火山机构发育模式首次完成了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平面分布。其岩石类型丰富,从基性至酸性、从熔岩至火山碎屑岩均有发现,通过钻井岩心描述、镜下薄片分析以及测井解释图版完成了岩性鉴定并建立了不同岩相的地质-测井解释图版,并结合地震包络线及内部反射特征分析,建立了火山岩相地震标识及地质模式,共识别出6相10亚相,在此基础上共识别出5类火山机构,包括酸性穹窿状火山机构、中酸性丘状火山机构、中酸性层状火山机构、基性盾状火山机构和凝灰岩楔状火山机构。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可划分三个喷发旋回,纵向上具有基性-中性-酸性的演化特征。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刻画,解译了渤中凹陷中生界非连续性火山地质格架。2.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储集空间主要以气孔、溶蚀孔和裂缝为主,按成岩作用时期可划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其中原生储集空间包括原生气孔、杏仁孔、炸裂缝、解理缝和收缩缝,次生储集空间包括基质溶孔、晶内溶孔、脱玻化孔、隐爆岩汁溶蚀孔、粘土晶间孔、构造缝、溶蚀缝。研究区火山岩成岩作用划分为早期成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早期成岩作用包括挥发分散逸作用、炸裂作用、冷凝收缩作用、脱玻化作用,晚期成岩作用包括充填作用、溶蚀作用、蚀变作用、构造作用、压实作用。3.火山岩储层物性及矿物组成特征火山岩储层物性由好至差排序为粗面岩和粗面质隐爆角砾岩、流纹岩和流纹质隐爆角砾岩、英安岩、玄武岩、凝灰岩,其中优质储层均发育在中酸性火山岩层段。粗面质火山岩和流纹质火山岩中碱性长石含量较高,而英安岩、玄武岩和凝灰岩中粘土含量较普遍较高,通过全岩分析和气测孔渗结果对比来看,长石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正相关性,粘土矿物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负相关性。4.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成储机理本次针对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方面的研究分别采用了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孔径量化表征的实验方法,通过压汞实验孔径分布峰值与核磁共振T2谱波峰对比,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孔径分布,并联合氮气吸附孔径分布实现了火山岩孔隙结构微观量化表征。初步将研究区火山岩孔径分布以50nm和1μm为界限可划分为三个区间,分别对应为微孔(粘土晶间孔和脱玻化孔)、中孔(溶蚀孔)、宏孔(裂缝和杏仁体内孔),并确定了研究区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以中孔占主导作用。在火山岩溶蚀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不同岩性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等因素,分别探讨了玄武岩、英安岩、粗面质火山岩、流纹质火山岩以及凝灰岩的成储机理及孔隙结构模式,其中英安岩、流纹质火山岩和粗面质火山岩中富含碱性长石,以溶蚀孔为主,而玄武岩和凝灰岩受粘土矿物的影响,以微孔为主,局部发育中孔和宏孔。在火山岩成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火山机构的地质特征,建立了5类储层地质模式。5.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通过对比产能、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发现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为火山地层旋回界面、火山岩性、岩相及火山机构。整体而言,火山岩有效储层均发育于旋回三界面附近,有利岩性为英安岩、流纹岩及流纹质隐爆角砾岩、粗面岩及粗面质隐爆角砾岩,有利岩相则以中酸性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为主。火山机构近源相带为有利目标区,其次为中源相带,远源相带最差。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解析和均方根振幅、波形分类、相干体等地震属性方法刻画研究区火山机构、火山岩相和裂缝等平面展布特征,并联合上述三个要素将火山岩储层划分四类,最终确定了火山岩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研究区断裂带附近。
代晓娟[5](2021)在《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火山地层具有形成时间短、建造快和剥蚀时间长等特点,其形成及建造过程有别于沉积地层。前人对火山地层界面识别以及火山地层刻画,已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在盆地钻井中,缺少基本火山地层单元刻画,导致在地震火山地层解译中,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刻画比较随机且多样。本文以松科2井(SK2)以及长岭断陷典型钻井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基于盆内火山地层界面、火山地层单元的研究,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及其与储层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一些普适性的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盆内钻井中可识别出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以及喷发间断不整合3类火山地层界面。喷发整合界面和喷发不整合界面上下不存在长期的风化面或者沉积夹层等沉积间断产物,前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具有一致性,在岩心上易于识别,后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在岩心及测井易于识别;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一般存在风化面或沉积夹层等间断面,在岩心、测井和地震剖面都比较容易识别。火山地层界面是识别火山地层、刻画地震相单元以及分解描述火山地层的基础。火山地层单元是指受地层界面限制,沿同一火山口喷发,具有一定外形特征和几何内部结构的火山地层,是火山地层中级别最小的单位,可分为简单熔岩流、辫状熔岩流、熔岩穹丘、热基浪、热碎屑流以及再搬运碎屑流六种基本单元。利用营城组火山岩顶面构造图分析火山岩顶面的坡度变化,统计各钻井所控制岩体局部凸起的平均坡度梯度,并对火山地层进行地震刻画,将火山地层划分为丘状、板状以及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钻井揭示,不同地震相单元之间,其充填的火山地层单元不同。丘状地震相单元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熔岩穹丘占比较高;板状地震相单元,也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简单熔岩流占比较高;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中以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为主,其中以辫状熔岩流和热基浪火山地层单元最多,热碎屑流次之。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地质解译可知:地震相单元特征是火山作用和堆积方式的外在表现,与岩浆性质、火山喷发方式以及地形等因素有关。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由熔岩穹丘构成,该类火山岩气孔发育较低,是由挥发分含量较低以及粘度较大的岩浆形成;板状地震相单元以简单熔岩流为主,其岩性多为低粘度、挥发分少的基性熔岩,其在产出过程中由于流动性较好,熔岩沿流动方向厚度变化较小,火山地层单元相互叠置易形成板状外形的地震相单元;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是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而成。储层分布受火山地层影响。火山地层顶界面控制风化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可发育原生型和次生型;火山地层单元对火山内幕储层具有控制作用,多发育原生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火山地层单元,其有利储层分布存在差异。简单熔岩流和辫状熔岩流储层存在上部好下部差的特点,垂向上可分为上部气孔带、中部致密带以及下部管状气孔带;熔岩穹丘上部储层整体好于下部储层,但储层整体孔隙度偏低。整体来看,熔岩流储层分布与地层界面关系密切,表现在储层随着离地层界面距离的增加,其孔隙度有所减小。热基浪和热碎屑流火山地层单元储层发育受界面影响较小,有利储层可见火山地层单元的任何部位,受原生孔隙,特别是原生裂缝的影响更大。不同地震相单元,其储层分布规律不同:板状/丘状、丘状以及板状地震相单元有利储层概率依次减小,板状/丘状和丘状地震相单元其成藏效率较高。以长岭断陷前神字井洼槽为例,基于火山地层单元以及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在储层地质模式的约束下,利用相干体、地层倾角以及波形聚类分析属性对火山机构、火山地层单元以及地震相单元进行地震识别,使其可进行平面预测。最后综合多属性分析对有利储层进行预测,分析认为有利储层多集中在中南部,可作为下一步勘探重点。
祝嵩,姚永坚,李学杰[6](2021)在《南海及邻区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机制》文中指出南海的岩浆作用自始至终高度活跃,岩浆活动规模远远超出以前的想象。根据地壳发展阶段及其产生的岩浆作用强度和类型的差异,结合岩石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南海及邻区划分为前吕梁期、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8个岩浆作用时期,主要分布于南海及周缘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台湾岛、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时代从前吕梁期至喜马拉雅期均有出露。南海及邻区最老的岩浆岩是在中南半岛出现的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紫苏花岗岩和辉长岩;最新的现代岩浆岩海陆均有发现,南海西南部和菲律宾等地区至今还有火山喷发岩浆活动。南海海区岩浆岩以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燕山期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广泛分布于南海陆缘,尤其南海北部和西南部最甚;喜马拉雅期以强烈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遍布于整个南海海区,以玄武岩为主。总体上,海区岩浆活动要比陆区晚。
冯琦[7](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多个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其中又以西缘中南段最为典型。该地区已开发马家滩、大水坑等中生代油田。近年来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奥陶系、二叠系等多个地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显示其在多个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然而,该地区断裂构造特征极其复杂,已发现的油气藏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明显,且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加之前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探井较少,致使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的认识存疑较多,油气赋存、成藏主控因素仍不甚明确。本文以西缘中南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调研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新采集及重处理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剖析,结合野外露头调查,系统研究了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认识:研究区自西向东分别发育青铜峡—固原、青龙山—平凉、韦州—安国和惠安堡—沙井子四条分带断裂。在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东部的烟墩山—马家滩地区,以石炭—二叠系煤层及泥岩层为滑脱面,发育多组次级断裂。此外在天环向斜西部还发育多组与西缘构造演化相关的低序级断层。厘定了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并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区自北向南可划分为石沟驿—马家滩、惠安堡、沙井子三段,呈现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其中,北部的韦州—石沟驿向斜与周边地层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分析认为该复向斜为由南向北滑覆形成,叠加在已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分别以奥陶系顶风化剥蚀面、石炭—二叠系及刘家沟组、延安组的煤层及泥岩层和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滑脱面,并使二叠系砂岩发生脆—韧性变形,由南向北滑移,并在前缘及外缘形成推挤带,该构造形成时间在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沉积前。在上述成果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生长地层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等研究,认为研究区演化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而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以来。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西缘中南段发生了强烈的自西向东逆冲挤压,并由于挤压强度的差异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格局,形成了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叠加其上的拆离滑覆构造。而此后研究区及邻区又经历了早白垩世伸展、晚白垩世区域性隆升、始新世反转伸展断陷、中新世晚期差异升降,使断裂构造格局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藏赋存于多个层位、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有中生界构造油藏、上古生界构造—岩性油气藏、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气藏、中上奥陶统海相页岩气以及煤层气等。构造活动对油气藏赋存控制明显,如控制烃源岩的展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及演化,在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等方面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会造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再分配或破坏散失。
李响,张宗言,张楗钰,罗树文,王首东,蔡柔君[8](2021)在《广东企水镇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文中认为广东企水镇幅(F49E020008) 1:50 000地质图根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利用已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通过野外调查填绘而成。该数据库包含地质路线325.3 km,地质点265个,地质钻孔13个,累计进尺604.3 m,槽型钻揭露点83个;实测火山岩地层剖面3条,累计长度10.7 km;音频大地电磁测深6.95 km,高密度电阻率3.5 km。通过本数据库的建立,整合利用已有的地质资料,将雷州半岛地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重新厘定了石峁岭组的时代;采用岩性-岩相-火山机构填图,划分了火山活动旋回、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并结合琼北火山岩的测试数据对雷琼地区火山岩的岩浆源区、岩石成因、以及岩浆活动与构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高密度电法等物探手段对四会-吴川断裂往南西延伸的北支断裂,即坡头-海康港断裂,在调查区内的展布特征进行了探查。上述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提高调查区基础地质研究水平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张京龙[9](2021)在《河北省燕格柏地区地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燕格柏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北部,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Ⅰ2)之北部陆缘带(Ⅱ22)镶黄旗-赤峰晚古生代活动陆缘(Ⅲ22-1)内,所在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是河北省重要的成矿地段之一。(1)研究区内出露早白垩世张家口组和义县组地层、中新世汉诺坝组、晚更新世马兰组以及晚更新世风积残积物和全新世冲洪积物。张家口组以酸性、中酸性的火山碎屑岩、熔岩、碎屑熔岩为主,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三段;义县组为中性火山岩为主夹沉积岩地层,地层岩石红顶绿底特征明显,可划分出10个喷发韵律,与下伏张家口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汉诺坝组为一套玄武岩,自下而上气孔增多,与下伏义县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晚更新世马兰组浅棕黄色黄土状亚砂土,浅黄色厚层黄土、褐棕黄色含砾亚粘土夹砂砾石,与下伏汉诺坝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风积残积物主要为浅黄色亚砂土、粉砂与残积碎石混杂,与马兰组整合接触;全新世冲洪积物主要为黄灰色、浅灰色松散的砂砾石、亚粘土、亚砂土。(2)研究区划分为2个Ⅳ级构造单元:要路沟二叠纪岩浆弧(Ⅳ1)与燕格柏中新生代断陷盆地(Ⅳ2)。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北北东向、近东西向为主,少量北西向。其中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着研究区构造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及地质体的分布。既有继承性断裂,也有新形成断裂(北东、北西向)。既有深大断裂(切割莫霍面)的次级断裂,也有浅层一般断裂。断裂整体以脆性断裂为主。(3)研究区中生代火山活动最为强烈,可划分出2个Ⅴ级火山机构,分别为锅撑子山破火山和八十号破火山。八十号破火山表现不完整。锅撑子山破火山机构发育完整,表现为1个主火山口、6个次火山口,次火山口总体上环绕主火山口呈卫星状展布。(4)研究区岩浆岩不发育,主要以侵入岩和脉岩为主。侵入岩为中二叠世细中粒二长花岗岩、细中粒正长花岗岩和早白垩世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脉岩主要是华力西晚期的闪长玢岩脉和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脉。(5)研究区火山活动主要表现为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活动,其中中生代火山活动共有2个旋回和3亚旋回,即早白垩世张家口旋回、义县旋回和3个张家口亚旋回;新生代火山活动为汉诺坝旋回。火山岩相表现为爆发相、喷溢相、爆溢相、喷发-沉积相4种类型,其中爆发相中可见崩落堆积(火山集块岩及火山角砾岩)、空落堆积(凝灰岩)、碎屑流堆积(熔结火山碎屑岩)3种堆积方式。
闫纪元[10](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二、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南北构造带北段贺兰山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贺兰山及邻区地质概况 |
2 前寒武纪基底的形成 |
3 元古代构造演化 |
3.1 元古代岩浆作用 |
3.2 中元古代沉积特征 |
4 新元古代末期—古生代构造演化 |
4.1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演化 |
4.2 晚古生代沉积演化 |
5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与演化 |
5.1 中生代盆地沉积充填过程 |
5.1.1 三叠系沉积特征 |
5.1.2 侏罗系沉积 |
5.1.3 白垩系沉积 |
5.2 中生代岩浆作用 |
6 中新生代构造叠加与改造 |
6.1 北北东向贺兰山褶皱逆冲带 |
6.2 东西向走滑断裂带 |
6.3 北西向走滑断裂 |
7 结论 |
1)中元古代贺兰拗拉槽演化阶段。 |
2)新元古代末期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
3)晚奥陶世弧后前陆盆地的形成阶段。 |
4)晚古生代弧后伸展盆地演化。 |
5)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构造改造。 |
(2)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构造背景 |
2 盆地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及其对盆地发育的控制 |
2.1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5期挤压构造作用 |
2.2 鄂尔多斯地块北缘的3期挤压构造作用 |
2.3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2期挤压构造变形 |
2.4 鄂尔多斯地块东缘的燕山期挤压变形 |
3 岩石圈深部岩浆活动及其对盆地演化的影响 |
4 盆地的沉降—隆升过程 |
4.1 盆地构造沉降 |
4.1.1 寒武纪—奥陶纪沉降旋回 |
4.1.2 二叠纪—三叠纪沉降旋回 |
4.1.3 侏罗纪—白垩纪沉降旋回 |
4.2 盆地隆升 |
(1) 长城系底部不整合。 |
(2) 蓟县系底部不整合。 |
(3) 震旦系底部不整合。 |
(4) 寒武系底部不整合。 |
(5) 奥陶系底部不整合。 |
(6) 石炭系底部不整合。 |
(7) 三叠系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 |
(8) 侏罗系底部不整合。 |
(9) 白垩系底部不整合。 |
(10) 第四系底部不整合。 |
5 讨 论 |
5.1 新元古代构造变革期 |
5.1.1 中元古代早—中期大陆裂解阶段 |
5.1.2 新元古代南缘造山事件 |
5.2 晚奥陶世构造变革期 |
5.2.1 寒武纪—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
5.2.2 晚奥陶世主动大陆边缘与碰撞造山阶段 |
5.3 中—晚三叠世构造变革期 |
5.3.1 晚石炭世—二叠纪末期盆地周缘裂解、陆内坳陷阶段 |
5.3.2 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早期缓慢沉降阶段 |
5.3.3 中三叠世构造挤压 |
5.3.4 晚三叠世碰撞后伸展阶段 |
5.3.5 三叠纪末期挤压抬升阶段 |
5.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变革期 |
5.5 新生代构造变革期 |
6 结 论 |
(3)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结合部记录的红河断裂带向海延伸及其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数据和方法 |
4 莺琼结合部新生代盆地结构 |
4.1 乐东凹陷 |
4.2 莺歌海盆地中南部 |
5 莺琼结合部断裂体系和隆凹格局 |
5.1 断裂体系与分布 |
5.2 隆凹格局 |
6 讨论 |
6.1 红河断裂带在莺琼结合部的延伸 |
6.2 莺琼结合部东西变形差异性及其对红河断裂带海域活动时间的约束 |
7 结论 |
(4)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非常规油气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研究进展 |
1.2.3 火山岩储层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开发概况 |
1.3.1 渤海海域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 |
1.3.2 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地层及岩性特征 |
1.3.3 研究区火山岩油气开发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1 火山岩岩性特征 |
2.1.1 火山岩岩矿学分析 |
2.1.2 火山岩测井识别 |
2.2 火山岩岩相特征 |
2.2.1 火山岩相地质特征 |
2.2.2 火山岩相测井特征 |
2.2.3 火山岩相地震特征 |
2.3 火山机构特征 |
2.3.1 火山喷发旋回 |
2.3.2 火山机构类型及模式 |
2.3.3 火山地层分布规律 |
第3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及物性特征 |
3.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1.1 原生储集空间 |
3.1.2 次生储集空间 |
3.2 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
3.2.1 早期成岩作用 |
3.2.2 晚期成岩作用 |
3.3 不同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 |
3.3.1 孔隙度、渗透率及面孔率分析 |
3.3.2 全岩、粘土含量及主量元素分析 |
第4章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成储机理 |
4.1 储层孔隙结构实验 |
4.1.1 氮气吸附实验及结果 |
4.1.2 高压压汞实验及结果 |
4.1.3 核磁共振实验及结果 |
4.2 储层孔隙微观定量表征 |
4.2.1 核磁共振孔径分布 |
4.2.2 孔隙结构微观量化表征 |
4.3 火山岩储层微观成储机理 |
4.3.1 差异性溶蚀作用分析 |
4.3.2 粗面质火山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3 流纹质火山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4 英安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5 玄武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6 凝灰岩微观成储机理 |
4.4 储层地质模式 |
4.4.1 粗面质丘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2 流纹质穹窿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3 英安质层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4 玄武质盾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5 凝灰岩楔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第5章 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 |
5.1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 |
5.1.1 火山地层旋回界面 |
5.1.2 岩性和岩相 |
5.1.3 火山机构 |
5.2 火山岩储层预测 |
5.2.1 火山机构地震识别 |
5.2.2 岩相地震识别 |
5.2.3 裂缝识别及划分 |
5.2.4 典型实例分析 |
第6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火山地层研究现状 |
1.2.2 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松辽盆地概况 |
2.1.2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 |
2.1.3 松辽盆地断陷层地层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章 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类型和特征 |
3.1 火山地层界面 |
3.1.1 喷发整合界面 |
3.1.2 喷发不整合界面 |
3.1.3 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 |
3.2 火山地层单元 |
3.2.1 简单熔岩流 |
3.2.2 辫状熔岩流 |
3.2.3 熔岩穹丘 |
3.2.4 热碎屑流 |
3.2.5 热基浪 |
3.2.6 再搬运碎屑流 |
3.3 火山地层的叠置关系 |
3.3.1 火山机构 |
3.3.2 火山旋回 |
小结 |
第4章 火山地层的地震刻画、地质解译和盆地充填 |
4.1 地震火山地层学概述 |
4.2 火山地层的地震相单元类型 |
4.2.1 丘状地震相单元 |
4.2.2 板状地震相单元 |
4.2.3 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 |
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充填特征 |
4.3.1 岩性、岩相特征 |
4.3.2 火山地层单元特征 |
4.4 火山地层地质属性解译 |
4.4.1 火山地层地质模型及正演模拟 |
4.4.2 火山地层地震相地质成因分析 |
4.5 火山地层的盆地充填与演化 |
小结 |
第5章 火山地层的储层意义 |
5.1 火山地层储集空间类型 |
5.1.1 原生储集空间类型 |
5.1.2 次生储集空间类型 |
5.2 火山地层的储层分布规律 |
5.2.1 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关系 |
5.2.2 火山地层单元与储层关系 |
5.2.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与储层关系 |
5.3 基于地质模型的火山储层反演 |
5.4 基于地震属性的火山储层预测 |
5.4.1 火山机构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2 火山地层单元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4 多属性叠合火山储层预测 |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缘构造属性 |
1.2.2 西缘分段性 |
1.2.3 西缘及邻区构造演化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分布特点 |
2.2.1 中、上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研究区地震地层特征 |
第三章 西缘中南段断裂构造特征 |
3.1 断裂特征 |
3.1.1 边界断裂 |
3.1.2 东西分带断裂 |
3.1.3 南北分段断裂 |
3.1.4 次级断裂 |
3.1.5 低序级断层 |
3.2 构造分段特征 |
3.2.1 马家滩段构造特征 |
3.2.2 甜水堡段构造特征 |
3.2.3 沙井子段构造特征 |
第四章 西缘中南段拆离滑覆构造的发现与厘定 |
4.1 拆离滑覆构造的定义 |
4.2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的确定依据 |
4.2.1 地震反射特征不协调 |
4.2.2 地层厚度与沉积特征不协调 |
4.2.3 构造特征不协调 |
4.3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特征 |
4.3.1 拆离滑覆构造的展布范围 |
4.3.2 拆离滑覆构造变形系统特征 |
4.4 拆离滑覆构造的滑移方向、距离与形成时间 |
4.4.1 滑移方向 |
4.4.2 滑移距离 |
4.4.3 形成时间 |
第五章 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 |
5.1 前中生代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背景 |
5.1.1 早古生代台地边缘阶段 |
5.1.2 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阶段 |
5.2 西缘中南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1 三叠纪—中侏罗世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 |
5.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坳陷盆地 |
5.2.3 晚白垩世以来后期改造 |
5.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赋存的影响 |
6.1 研究区油气藏主要类型与分布特点 |
6.1.1 油气藏类型 |
6.1.2 油气藏分布 |
6.2 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赋存的影响 |
6.2.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演化的控制 |
6.2.2 构造活动对圈闭形成的控制 |
6.2.3 构造活动对油气疏导运聚的控制 |
6.2.4 后期改造对原生油气藏的破坏与调整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广东企水镇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
2.1 数据基础 |
2.2 数据处理过程 |
2.2.1 资料准备 |
2.2.2 数据检查 |
2.2.3 图形初步分离、归类 |
2.2.4 数据预处理 |
2.2.5 数据分类、归并 |
(1)从原图数据中分离提取要素类内容 |
(2)合并图层文件 |
(3)图形数据质量检查 |
(4)拓扑重建 |
2.2.6 空间数据属性赋值 |
2.2.7 属性数据质量检查 |
2.2.8 输出彩色地质图 |
2.2.9 元数据库建设 |
2.2.1 0 提交成果 |
3 数据样本描述 |
3.1 数据的命名方式 |
3.2 图层内容 |
3.3 数据类型 |
3.4 数据属性 |
4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
4.1数据源质量 |
4.2 空间数据库图形质量 |
4.3 属性卡片质量 |
4.4 属性数据库质量 |
5 数据价值 |
5.1 重新厘定了工作区第四纪填图单位和地表填图单位成因类型 |
5.2 划分了火山活动旋回,提出了石峁岭组形成时代的新认识 |
5.3 建立了区域构造格架,提供了区域地壳稳定性信息 |
6 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
7 结论 |
(9)河北省燕格柏地区地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交通位置 |
2.2 地层 |
2.2.1 中生代 |
2.2.2 新生代 |
2.3 断裂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三章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3.1 中生代 |
3.1.1 张家口组(K_(1z)) |
3.1.2 义县组(K_(1y)) |
3.1.3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4 岩石地层格架及特征 |
3.2 新生代 |
3.2.1 汉诺坝组(N_(1h)) |
3.3 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
3.3.1 马兰组(Qp~3m) |
3.3.2 风积残积物(Qp~(3eole) |
3.3.3 全新世冲洪积物(Qh~(alp)) |
第四章 研究区构造特征 |
4.1 构造单元划分 |
4.1.1 要路沟二叠纪岩浆弧(Ⅳ1) |
4.1.2 燕格柏中新生代断陷盆地(Ⅳ2) |
4.2 构造特征 |
4.2.1 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 |
4.2.2 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
4.2.3 北西向断裂 |
4.2.4 近东西向断裂 |
4.3 火山机构特征 |
4.3.1 火山机构划分 |
4.3.2 锅撑子山火山机构 |
第五章 岩浆岩 |
5.1 侵入岩 |
5.1.1 中二叠世侵入岩 |
5.1.2 早白垩世侵入岩 |
5.2 脉岩 |
5.2.1 华力西晚期脉岩 |
5.2.2 燕山晚期脉岩 |
5.3 火山岩 |
5.3.1 火山岩相及岩石学特征 |
5.3.2 火山活动旋回划分及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
2.2 山西地堑系 |
2.3 运城盆地 |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北构造带北段贺兰山的形成与演化[J]. 董云鹏,李玮,张菲菲,孙娇鹏,何登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J]. 何登发,包洪平,开百泽,魏柳斌,许艳华,马静辉,成祥. 石油学报, 2021(10)
- [3]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结合部记录的红河断裂带向海延伸及其演化过程[J]. 雷超,任建业,裴健翔,刘博文,左翔,刘佳奥,朱士国.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2
- [4]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D]. 岳庆友. 吉林大学, 2021(01)
- [5]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D]. 代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6]南海及邻区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机制[J]. 祝嵩,姚永坚,李学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4)
- [7]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D]. 冯琦. 西北大学, 2021(12)
- [8]广东企水镇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J]. 李响,张宗言,张楗钰,罗树文,王首东,蔡柔君. 中国地质, 2021(S1)
- [9]河北省燕格柏地区地质特征分析[D]. 张京龙.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10]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