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Pb-Sr-Ca-Cu-O系反应过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爱晨[1](2021)在《结构调控对脉冲电流诱导钙钛矿溶出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文中认为近年来,溶出型金属纳米粒子氧化物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催化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溶出的金属颗粒和氧化物基体之间存在较为强烈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电子离子在金属-氧化物界面上的传输。通过脉冲电流诱导钙钛矿B位溶出具有效率高,无污染,操作简便以及有效减少反应时间等特点,能够突破高温还原法的局限性,有望成为控制钙钛矿溶出的新技术。本文将对钙钛矿型氧化物基体的结构组成及外部施加条件进行系统调控,主要包括改变制备工艺、元素掺杂与脉冲电流参数,探讨不同结构对脉冲电流诱导钙钛矿B位溶出行为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改变不同制备工艺,研究了结构形貌对脉冲电流处理钙钛矿型氧化物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呈立方结构,在施加脉冲处理后可诱导B位过渡金属Ni单质溶出,溶出颗粒尺寸在20~60nm之间,溶出后基体结构不变且无其它杂相;固相反应法制备的样品施加脉冲电流后并未发现元素析出,其基体呈立方和斜方晶型共存的固溶物,基体结合键紧密不易发生溶出行为。电化学测试表明脉冲电流处理后,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均得到改善。在A位引入缺位对脉冲电流诱导钙钛矿B位的溶出行为也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当A位不掺杂或者掺杂化学计量比时,制得的样品中伴随有NiTi、SrO及Ti3O5杂质生成,施加脉冲电流后部分杂质衍射峰消失,样品致密度较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处理后,可改善材料的CV、LSV、EIS性能;当在A位掺杂52at%的La元素时经脉冲处理后,可以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同时观察到Ni纳米颗粒溶出,脉冲电流处理后电荷转移电阻Rct值减小为2.153Ω·cm2,能加快电荷转移使其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为进一步探讨基于脉冲电流技术构筑钙钛矿型氧化物新的界面结构对钙钛矿溶出行为的影响,以La0.52Sr0.28Ti0.9Ni0.1O3为研究对象,对脉冲参数(电压、时间)进行调控。在脉冲电压为500V时,观察到较为清晰的Ni相特征衍射峰且无其他杂相,增大脉冲电压至700V时,除Ni单质析出外还观察到LaNi纳米合金;处理时间对B位溶出行为也具有一定影响,60s的处理时间即可得到负载在材料表面均匀分布的Ni纳米颗粒。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施加脉冲电流后,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均得到改善,脉冲参数为500V-3Hz-60s时样品的起始析氧电位最负(≈0.505V,vs.SCE),峰值电流可达到266.7mA/cm2,显示出较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开辟了一种新的角度来设计表界面与缺陷、颗粒与基体界面的关系,这对研究高活性、低成本的钙钛矿型催化剂,并在各类能源转换体系都将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李红[2](2020)在《CeCl3溶液直接制备大比表面积CeO2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作为具有实用意义及发展远景的新型能源材料,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我国乃至全球现已查明资源量最大的矿床为以轻稀土资源为主的包头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其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6%左右,其中98%的稀土资源为镧、铈、镨和钕。我国在功能性材料中应用最多的元素是占稀土资源50%的轻稀土铈;传统氧化铈的制备方法是以液相法为主,包括沉淀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和醇盐水解法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液相法制备氧化铈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反应的条件以及过程较苛刻,且在洗涤过程中易引入杂质、造成离子流失、消耗大量水等弊端。以氯化铈为原材料采用新型绿色短流程工艺(喷雾热解-焙烧法)制备大比表面积氧化铈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以上缺点。结合热力学理论分析,对采用喷雾热解法制备大比表面积的氧化铈进行研究;首先在其他工况不变的情况下,即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5,载气压力为0.3MPa,二次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2h条件下,研究喷雾热解温度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设置炉膛温度变量分别为500℃、650℃、750℃、850℃进行研究,当炉膛温度为650℃时,制备得到的氧化铈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晶粒尺寸,分别为40.21m2/g和19.19nm,故此温度为最佳喷雾热解温度。在喷雾热解温度确定的基础上,对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以确定出最佳的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在确定的工况下即炉膛温度为650℃,载气压力为0.3MPa,二次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瞬间焙烧(3min)的条件下,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分别为1:0、1:0.5、1:1、1:1.5、1:2、1:2.5进行研究,当n(CeCl3):n(C6H8O7)=1:1.5时氧化铈为最大比表面积的最佳摩尔比,制备得到的氧化铈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晶粒尺寸,分别为87.02m2/g和11.84nm,故此摩尔比为最佳的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在确定的喷雾热解温度和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的实验参数上对二次焙烧温度对氧化铈比表面积影响进行研究;在确定的实验参数下,即炉膛温度为650℃,载气压力为0.3MPa,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5,二次焙烧为瞬时焙烧,对二次焙烧温度分别为500℃、600℃、700℃、800℃进行研究,当二次焙烧温度为500℃时,制备得到的氧化铈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06.49m2/g和14.27nm,故此温度为最佳的二次焙烧温度。此外,研究中还发现由柠檬酸制备的前驱体溶液经喷雾热解法制备的氧化铈经二次焙烧后产品的氯离子含量明显降低,用SEM-EDS分析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未检出至0.43%(个别最高)之间,其中700℃焙烧下送检样品氯离子含量仅为0.024%(采用化学法测定产品中氯离子的含量),低于稀土生产厂碳酸盐焙烧生成氧化铈产品中的氯离子含量。因此,综上可知以氯化铈为原材料,柠檬酸为添加剂采用新型绿色短流程工艺喷雾热解-焙烧法制备氧化铈的最佳实验工艺条件为:炉膛温度为650℃,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为1:1.5,载气压力为0.3MPa,二次焙烧温度为500℃的瞬时焙烧;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大比表面积氧化铈中的氯离子含量低于稀土生产厂以碳酸盐焙烧生成氧化铈中的氯离子含量。
王明江[3](2020)在《第二代高温超导RE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YBCO为代表的高温超导实用材料不仅具有液氮区的工作温度,且上临界场也高达100 T以上,为其在强电应用领域奠定了优良的基础,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高温超导体REBa2Cu3O7-x(简称REBCO,RE=Y、Sm、Gd等稀土元素)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兼备了REBCO超导体优良的基础物理特性和涂层导体的双轴织构优势,因而在液氮温区表现出优异的超导性能(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和不可逆场)以及优异的机械强度等,因而在超导强电应用领域比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更具前景。为了解决带材在实际应用中超导线材制备的长度限制问题,特别是为了实现基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高温超导磁体的持续电流运行模式,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超导接头技术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围绕着实现第二代高温超导涂层导体超导接头的物理化学工艺探索所展开,从超导接头的工艺探索、接头制备、物理性能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内容:针对第二代高温超导REBa2Cu3O7-x(REBCO)带材超导接头制备的需求,系统研究了REBCO带材金属稳定层的剥离工艺。开发出了一种廉价、快速的化学方法用以剥离Y0.5Gd0.5Ba2Cu3O7-x带材的金属Cu/Ag稳定层,并深入研究了剥离过程的化学反应机制及其引起带材Ic衰减的具体原因。采用该方法剥离的带材,其超导层的结构和超导性能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为后续的超导接头的制备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激光打孔技术作为解决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超导接头区提供渗氧通道的途径,需要弄清带材表面加工的微孔对其自身超导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的电磁性能测量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手段,研究了YGd BCO带材微孔阵列结构(微孔的直径、分布间距及密度等)对带材超导性能(Ic、Tc、最大抗磁信号、低场下Ic的各向异性)及交流损耗的影响,发现优化后的微孔结构可提高带材在低场下的磁通钉扎特性且对带材自身的交流损耗有显着影响。研究了熔融原子扩散技术在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过程中的相关特性和机理,并应用纯氧气氛优化了接头的超导性能,成功制备出了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的超导接头。研究中发现超导层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超导接头表面微观结构和超导电流输运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超导接头处超导电流输运特性主要由超导弱连接特性所支配的理论解释和相关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接头区域原子扩散行为进行了模拟,取得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果。探索了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新途径—“液相辅助烧结和织构融合”接头技术。与熔融原子扩散技术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接头不同,这项新技术是通过YGd BCO熔融分解产生的液相来提高接头界面处的结合强度,并通过这些液相的再结晶生长形成织构界面,因而该技术具有对YGd BCO层表面粗糙度的不敏感等特点。初步研究显示,采用该新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超导性能的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的超导接头,并展示出有较大的优化潜力。
黄英建[4](2019)在《Bi-2223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及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高温超导材料(Bi,Pb)2Sr2Ca2Cu3Ox(简称Bi-2223),又被称为一代高温超导材料,是目前制备工艺最为成熟的实用化高温超导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中获得了示范性应用。Bi-2223作为一种成分复杂的氧化物陶瓷材料,其成相机理较为复杂,成相过程中涉及到多相之间的相互反应,不同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均对带材的最终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热处理工艺的优化,系统研究了粉末装管工艺(PIT)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Bi-2223带材载流性能的影响规律,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首先,分别从CaCuO2颗粒尺寸以及(Bi,Pb)2Sr2CaCu2(MBi-2212)粉末中的Sr含量两个方面对共沉淀双粉法前驱体粉末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下的CaCuO2颗粒尺寸为不超过750 nm,其对应的共沉淀溶液pH值为3.0。同时,对Bi-2212粉末中Sr含量进行优化,最终获得适合于双粉法Bi-2223前驱体粉末制备的最佳Sr含量为1.85,对应带材的临界电流达到128 A,临界电流密度超过21 kAcm-2.其次,采用共沉淀单粉工艺分别制备了美国超导公司(AMSC)和德国Merck公司两种不同配比的前驱体粉末。通过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带材超导性能测试,阐明了粉末成分对带材微结构、相组成以及载流性能的影响并判定粉末的性能。最后,对Bi-2223/Ag带材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分别从装管气氛、拉拔工艺和轧制工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低氧条件更适合Bi-2223相的生成,减少退火次数可改善银包套与超导芯丝之间界面(简称银超界面)的平整度,较大的轧制加工率有利于芯丝密度的提高以及Bi-2223织构度的增强。本文从前驱体粉末制备和加工方面结合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系统优化了Bi-2223带材的PIT工艺过程中的工艺路线和关键参数,并获得了带材性能的显着提升。本文的结论将应用于后续Bi-2223带材的工程化开发中,为我国高温超导材料实用化进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刘晓琴[5](2019)在《铋锶钙铜氧与钇钡铜氧复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温超导异质结可用于超导电子元器件的制备,在超导电子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溶胶-凝胶法将 Bi2Sr2CaCu2O8+δ(Bi-2212)和 YBa2Cu3O7-x(YBCO)复合制备成高温超导多层薄膜,在界面结合处可能会产生一些弱连接效应,可用于一些超导微电子器件的制备。然而,高温超导多层膜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多次热处理会降低薄膜的超导性能,并且超导多层薄膜要实用化,往往需要将其微细结构化,由于YBCO和Bi-2212超导薄膜本身的特点,现有的刻蚀方法可能会破坏薄膜的形貌、降低薄膜的性能。本论文研究了醋酸盐基溶胶-凝胶法制备Bi-2212薄膜的热处理工艺,探讨了 Bi-2212的成相机理。最终在LaAlO3(LAO)基板上制备出具有c轴生长取向、超导临界转变温度(Tc)为88K、临界电流密度(Jc)为1.1×105A/cm2(50K,0T)的Bi-2212超导薄膜。使用一种新的感光修饰剂丙烯酸制备感光Bi-2212溶胶,探讨了丙烯酸作为化学修饰剂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可能性和感光性,研究了利用Bi-2212感光溶胶自身的感光性制备Bi-2212薄膜微细图形的工艺,即感光溶胶-凝胶法。通过感光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出最小分辨率为3μm且具有良好超导性能的Bi-2212薄膜微细图形。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外延特性的Bi-2212/YBCO和YBCO/Bi-2212双层薄膜,并且结合感光溶胶-凝胶微细图形化方法制备了 Bi-2212/YBCO和YBCO/Bi-2212双层薄膜的图形结构。测试研究了双层薄膜的微观结构、超导性能以及界面效应。发现Bi-2212/YBCO和YBCO/Bi-2212双层薄膜中的每层薄膜都具有双轴织构,双层膜的电阻-温度(R-T)曲线中同时出现了 Bi-2212和YBCO的转变台阶,YBCO的转变区间在89~91K,Bi-2212的转变区间在80~84K。电流-电压(I-V)曲线显示出了双层膜具有零压超流特征,且分析结果表明零压超流现象是由SNS(超导层/金属层/超导层)效应导致的。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外延特性的YBCO/Bi-2212/YBCO三层超导薄膜,并且结合感光溶胶-凝胶微细图形化方法制备了 YBCO/Bi-2212/YBCO三层薄膜的图形结构。测试研究了三层薄膜的结构、超导性能以及界面效应。发现每层薄膜都具有双轴织构,三层膜的R-T曲线中同时出现了 Bi-2212和YBCO的转变台阶,其中上层和下层YBCO的超导转变区间在84~89K,中间层Bi-2212转变区间为65~67K。I-V特性曲线出现了零压超流现象。
刘洋[6](2018)在《多孔氧化钼的制备、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文中指出多孔氧化钼是一种兼具良好吸附性能和优异光催化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与传统光催化剂相比,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有利于催化剂对污染物的吸收和浓缩,而且高比表面积拥有高密度的催化活性中心,加快光催化反应速率。多孔的结构还使入射光在孔道内部多次反射和散射,提高光吸收率。目前大部分多孔光催化剂制备技术都局限于水热法等传统工艺,成本高、周期长、污染环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冷冻干燥和溶液燃烧合成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并成功制备了多种孔形貌的氧化钼光催化材料。通过冷冻干燥以及对干燥后的多孔钼酸铵坯体进行煅烧分解得到多孔MoO3。通过研究发现,MoO3存在两种结构的孔,定向孔来自于冷冻干燥过程中冰的升华,堆积孔来自于煅烧过程中MoO3的结晶。煅烧温度对MoO3的晶相、带隙结构和光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400°C下制备的MoO3综合性能最好:暗处理30 min褪色率为53.1%,光催化60 min褪色率为99.2%,四次循环催化后光催化效率仍能达到98.1%。采用喷雾冷冻干燥以及高温煅烧制得了多孔MoO3微球。由于溶液在液氮中急冷,与传统冷冻干燥相比,产物的孔更细小致密。在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冷冻保护剂可制备多种孔形貌的微球颗粒;添加二氯甲烷油性溶剂可制备得到大孔、定向孔和小孔相互连通的MoO3微球;改变喷雾距离,制备得到不同尺寸(1070μm)的多孔微球;添加纳米Ti O2,制备得到MoO3-Ti O2异质结。研究表明,喷雾冷冻干燥制备的多孔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光催化效率都在90%以上。由此可见喷雾冷冻干燥是一种尺寸可控、结构可控、成分可控的新型多孔材料制备方法。根据溶液燃烧合成原理,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提出了超声喷雾溶液燃烧合成工艺,使反应在微米级尺寸下进行,缩短了离子扩散距离,提高了燃烧效率,成功制备出非晶MoO2多孔微球,微球直径在2μm左右。从透射结果中可以看出,溶液的燃烧是从微球表面向心部定向进行,导致微球内部呈网状梯度孔结构,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有利于污染物在催化剂内部的传输。随制备温度的升高MoO2逐渐转变为晶体,并氧化为MoO3,吸附和催化性能也逐渐降低。
冯萌娜[7](2018)在《碳纳米材料/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甲醇燃料电池具备低温快速启动、高效清洁环保等特性,有望成为未来移动和便携设备应用的主流。质子交换膜材料作为甲醇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传递质子和隔离燃料的双重作用。理想的质子交换膜应该同时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高的质子电导率和低的甲醇渗透等性能。商业化的质子交换膜为全氟磺酸膜,以Dupont公司生产的Nafion膜为代表,因其具有高的质子传导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合成工艺,高的制作成本以及高的甲醇渗透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目前科学家已研究出具有高热稳定性和高力学强度的磺化芳香族聚合物,其质子电导率可与Nafion膜媲美,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Nafion膜的材料之一。聚芳醚腈(PEN)作为芳香族聚合物的一员,因其优异的高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而被人们熟知。将磺酸基团引入PEN中可以赋予PEN一定的质子导电性,根据这一特性探讨其作为质子交换膜应用的可能性。基于此,本论文通过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磺化聚芳醚腈(SPEN),并研究了碳纳米材料对磺化聚芳醚腈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分子结构出发,在PEN主链上引入磺酸基团,研究其作为质子交换膜的应用。通过调节不同二元酚单体的结构和磺酸的含量,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结构、不同磺酸含量的SPEN,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SPEN薄膜并研究了作为质子交换膜的基本性能。研究发现联苯型的SPEN具有高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模量,同时当磺酸单体与二元酚单体的摩尔比例为7:3时,SPEN膜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性。2、利用酰氯法制备得到了磺化碳纳米管(S-CNTs)纳米填料,并将其分散在SPEN基体中,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S-CNTs/SPEN复合膜。实验发现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吸水率和溶胀率先降低后增加。常温下,当S-CNTs含量为3 wt%时,复合膜的吸水率和溶胀率最低,分别为26.2%和9.8%。3 wt%含量的S-CNTs/SPEN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和甲醇渗透率分别为0.085 S·cm-1和9.2×10-6cm-2·s-1。3、利用直接磺化法制备得到磺化氧化石墨烯(SGO)纳米填料,并将其与SPEN复合得到SGO/SPEN膜。实验结果表明SGO/SPEN复合膜的界面相容性要优于GO/SPEN复合膜,从而改善了复合膜的综合性能。1 wt%含量的SGO/SPEN复合膜具有最高的质子电导率和最低的甲醇渗透率,分别为0.109 S·cm-1和0.17×10-6cm-2·s-1。4、通过共价键合作用将氨基基团引入GO表面,得到氨基化的氧化石墨烯(NGO),并以此为填料制备了一系列NGO/SPEN复合膜。通过NGO表面的氨基与SPEN中的磺酸基团形成的酸碱质子对作用,改善了复合膜在高温下的质子电导率和尺寸稳定性。当NGO/SPEN复合膜的填料含量为1 wt%时,其在80 oC下的质子电导率达到了0.184 S·cm-1,同时膜的溶胀率为59.31%。5、为了研究两种碳纳米材料对SPEN质子交换膜结构与性能的协同影响,以不同比例的GO和CNTs为填料制备了GO/CNTs/SPEN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GO较大的比表面积阻止了CNTs的团聚,增加了其与CNTs之间相互接触的区域,降低了CNTs和GO的接触电阻以达到协同增强复合膜电导率的目的,使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改性的碳纳米材料掺杂在SPEN基体中表现出优于纯SPEN的综合性能,在质子交换膜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提出的酸碱质子对作用和不同碳材料的协同作用将为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的设计与制备提供有益的参考。
董延[8](2017)在《Bi系超导体的制备及掺杂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铋系超导自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尤其是Bi-2223高温超导相。通过长期的研究,Pb替代部分Bi的掺入有效的解决了独立制备高温超导相的困难。目前,铋系超导是最被看好应用于实际的超导材料之一。对铋系超导的研究,人们主要是从临界转变温度、临界电流密度和临界磁场强度三方面进行,主要的方法就是制备工艺的改善和掺杂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Y2O3的掺杂和Sn替代Pb对BPSCCO超导的微观结构和临界转变温度的影响。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系列的Y2O3掺杂和Sn替代的样品,并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得出:1.Sn替代Pb掺杂的超导特性研究表明:Snx4+替代Pb2+掺入超导体内对超导特性造成了明显的改变。在x=0.2替代时,样品的初始转变温度Tc(onset)不但被提高而且稳定了低温相(Bi,Pb)-2212的形成。通过对SEM照片分析:x=0.2时,样品的结构更加致密化。然而,根据EDS分析,x=0.1和0.3样品没有出现零电阻现象是由于缺氧导致的。2.Y2O3掺杂的超导特性研究表明:高温超导相(Bi,Pb)-2223的体积分数并没有随着Y2O3的掺杂而发生太大的变化。所有Y2O3不同浓度掺杂的样品都出现了临界转变温度并且是一步转变。然而,转变宽度在0.04 wt.%掺杂时减小,而在过量掺杂时急剧增大。SEM图片显示,Y2O3颗粒出现在类似圆盘超导颗粒的表面上,并且样品颗粒之间的孔洞数量在0.04 wt.%掺杂时减小。
印从飞[9](2017)在《铜系列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系列材料由于具有高的介电常数不仅在超导、催化以及存储技术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它们良好的非线性,近些年来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其相关的薄膜材料。主要是因为薄膜材料高透过率和稳定性,结合部分铜系列材料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使其在非线性光学器件制备以及应用方面拥有较大的吸引力。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通过高温固相法、丝网印刷法、射频磁控溅射法结合后续的烧结和退火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的铜酸盐以及铜氧化物复合膜材料,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方法对这些膜材料的表面以及截面的微结构、元素种类以及粒子的分布、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详细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丝网印刷技术,并且结合后续的低温共烧结以及抛光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不同厚度的Ca2CuO3微晶玻璃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技术对在烧结和抛光过程中Ca2CuO3相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同厚度的样品的表面、界面的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表征。同时,采用了单脉冲的Z扫描(Z-scan)技术对Ca2CuO3微晶玻璃膜样品在532 nm处,能量0.1μJ,重复频率20 Hz,脉冲持续时间为190 fs条件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450℃烧结得到的Ca2CuO3微晶玻璃膜,经过120min的抛光,表现出最优的非线性,该微晶玻璃膜表现出非线性自散焦特性和不饱和吸收的非线性行为,对应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可达6.1 ×10-12 esu。2.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和后续的退火,在石英玻璃衬底上生长出了多晶的CaCuO2/CaCu2O3薄膜。通过XRD对新制的和不同温度下退火生长的铜酸盐薄膜的相进行鉴定。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新制薄膜和CaCuO2/CaCu2O3薄膜的表面形貌、截面结构、元素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与探讨。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样品的光学性质,我们测试了该样品在200-800 nm之间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利用了 Z-scan技术在532 nm处测试了薄膜样品的非线性。测试结果表明,在750℃空气中退火得到的CaCuO2/CaCu2O3薄膜质量较好,非线性光学性质显着增强(与新制膜比),对应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约为1.1×10-12esu,比新制薄膜高接近两个数量积。3.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和后续的退火,在单晶衬底SrTiO3(100)上面生长出了 CuO/CaTi4O9(001)[CCTO]薄膜。利用XRD对新制的和相同温度不通气氛下退火的薄膜的晶体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新制的薄膜和CuO/CaTi4O9 (CCTO)薄膜的表面微结构、元素组成、粒子分布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与分析。此外,采用了 UV-vis和Z-scan技术对该薄膜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20 sccm O2中退火得到的CCTO薄膜不仅在薄膜质量上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在非线性光学性质上有明显增强。在650 nm波长下,0.1μJ脉冲能量下测得的最大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6.95×10-10 esu,比新制的薄膜大的多。
王恒[10](2015)在《Bi2212超导体中第二相粒子NiO的微观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Ni掺杂的Bi2Sr2-xNixCaCu208+δ(x = 0.05-0.25)体系的高温超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等综合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产物相组成、主相晶体结构及其晶格常数、第二相NiO形态、大小及分布,进一步研究了 NiO与Bi2212相的取向关系,以及NiO与杂质相CaO的生长关系,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结论:1.产物中存在大量NiO颗粒,尺寸约为400 nm,其数量随着Ni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2.NiO颗粒均为单晶,直径d范围为1.38 μm~2 nm;其中直径在100 nm~400 nm的NiO颗粒具有比较规则的外形,为立方体近球形。3.NiO分布均匀,分布在片层状Bi2212相边缘的NiO和Bi2212相存在一定的取向关系;压片后的粉末样品横截面的上NiO颗粒分布在片层状Bi2212的边缘间隙和层间。4.NiO和Bi2212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取向关系,目前能被实验证实的取向关系有(440)NiO//(460)Bi2212;[001]NiO//[001]Bi2212,在这种取向关系下 NiO 和 Bi2212 的错配度为1.49%,为共格匹配。5.多晶CaO可能促进NiO长大,并且使NiO发生团聚。
二、Bi-Pb-Sr-Ca-Cu-O系反应过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Pb-Sr-Ca-Cu-O系反应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构调控对脉冲电流诱导钙钛矿溶出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型氧化物简介 |
1.3 结构调控及改性研究 |
1.3.1 成分调控 |
1.3.2 形貌调控 |
1.3.3 表面改性 |
1.4 原位溶出型钙钛矿在催化方面的研究应用 |
1.5 脉冲电流技术研究现状 |
1.5.1 脉冲电流对金属凝固的影响 |
1.5.2 脉冲电流粉末烧结技术 |
1.5.3 脉冲电流诱导表面重构 |
1.6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及药品 |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SrTiO_3系列粉体制备 |
2.2.1 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氧化物 |
2.2.2 固相反应法制备钙钛矿型氧化物 |
2.2.3 粉体电脉冲处理 |
2.3 实验方法和参数设计 |
2.4 材料检测与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扫描电镜(SEM) |
2.4.3 透射电镜(TEM) |
2.4.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 基体结构对脉冲电流诱导溶出行为的影响 |
3.1 钙钛矿结构对脉冲电流诱导B位溶出行为的影响 |
3.2 钙钛矿形貌对脉冲电流诱导B位溶出行为的影响 |
3.2.1 形貌变化 |
3.2.2 微观形貌观察 |
3.3 形貌结构对钙钛矿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循环伏安曲线 |
3.3.2 极化曲线 |
3.3.3 电化学阻抗谱 |
3.4 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成分调控对脉冲电流诱导溶出行为的影响 |
4.1 表面缺陷对脉冲电流作用下钙钛矿结构的影响 |
4.2 表面缺陷对脉冲电流作用下钙钛矿形貌的影响 |
4.3 表面缺陷对脉冲电流作用下钙钛矿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1 循环伏安曲线 |
4.3.2 极化曲线 |
4.3.3 电化学阻抗谱 |
4.4 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脉冲参数调控对La_(0.52)Sr_(0.28)Ti_(0.9)Ni_(0.1)O_3溶出行为的影响 |
5.1 脉冲电压对钙钛矿B位溶出行为的影响 |
5.1.1 脉冲电压对钙钛矿结构的影响 |
5.1.2 脉冲电压对钙钛矿形貌的影响 |
5.1.3 脉冲电压对钙钛矿电性能的影响 |
5.2 脉冲时间对钙钛矿B位溶出行为的影响 |
5.2.1 脉冲时间对钙钛矿结构的影响 |
5.2.2 脉冲时间对钙钛矿形貌的影响 |
5.2.3 脉冲时间对钙钛矿电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CeCl3溶液直接制备大比表面积Ce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稀土 |
1.2 世界及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
1.2.1 世界稀土资源概况 |
1.2.2 国内稀土资源 |
1.3 大比表面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1.3.1 负载CeO_2的大比表面积γ-Al_2O_3 的制备及应用 |
1.3.2 大比表面积氧化钕的制备及应用 |
1.3.3 大比表面积α-MnO_2的制备及应用 |
1.3.4 大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 |
1.3.5 Y掺杂CeO_2大比表面积材料 |
1.4 现有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 |
1.4.1 溶胶-凝胶法(Sol-Gel) |
1.4.2 水热法 |
1.4.3 电化学法 |
1.4.4 沉淀法 |
1.4.5 微乳液法 |
1.4.6 尿素水解法 |
1.4.7 其他方法 |
1.5 喷雾热分解技术概况 |
1.6 喷雾热分解法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
1.6.1 喷雾热解法在制备薄膜中的应用 |
1.6.2 喷雾热解法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
1.6.3 喷雾热解法在催化剂材料中的应用 |
1.6.4 喷雾热解法在制备高温超导氧化物薄膜材料中应用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课题创新点 |
2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检测仪器 |
2.2.1 X射线衍射仪 |
2.2.2 双离子场发射扫描电镜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4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 |
2.3 实验原料 |
2.4 实验过程 |
2.5 实验方案设计 |
3 喷雾热解温度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 |
3.1 反应方程的热力学分析 |
3.2 Scherrer公式 |
3.3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
3.4 喷雾热解温度变量下XRD物相分析 |
3.5 二次焙烧样品电镜扫描分析及能谱分析 |
3.6 二次焙烧样品透射电镜分析 |
3.7 二次焙烧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
3.8 粒径分析 |
本章小结 |
4 柠檬酸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 |
4.1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
4.2 柠檬酸变量下XRD物相分析 |
4.3 二次焙烧样品电镜扫描分析 |
4.4 二次焙烧样品透射电镜分析 |
4.5 二次焙烧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
4.6 粒径尺寸分析 |
本章小结 |
5 二次焙烧条件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 |
5.1 二次焙烧时间的影响 |
5.2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
5.3 二次焙烧样品XRD物相分析 |
5.4 不同焙烧温度下电镜扫描分析及能谱分析 |
5.5 二次焙烧样品透射电镜分析 |
5.6 二次焙烧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
5.7 粒径尺寸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第二代高温超导RE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导材料 |
1.2.1 超导电性概述 |
1.2.2 超导材料的探索与发展 |
1.3 REBCO高温超导体 |
1.3.1 基本物理特性 |
1.3.2 REBCO超导带材 |
1.4 REBCO带材接头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非超导接头技术 |
1.4.2 超导接头技术 |
1.5 论文研究工作和安排 |
第2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2.1.1 REBCO带材结构示意图 |
2.1.2 REBCO带材金属稳定层的剥离 |
2.1.3 REBCO带材表面加工微孔 |
2.1.4 REBCO带材熔融扩散原子技术 |
2.1.5 REBCO带材液相辅助烧结和织构融合技术 |
2.1.6 REBCO带材中间介质连接技术 |
2.1.7 连接压力的施加 |
2.2 表征方法 |
2.2.1 酸度计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仪 |
2.2.3 拉曼光谱仪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5 原子力显微镜 |
2.2.6 四端法测量 |
2.2.7 磁性测量 |
2.2.8 COMSOL软件 |
2.2.9 LAMMPS软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腐蚀对YGd BCO带材结构及超导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腐蚀液比例对Ic和腐蚀时间的影响 |
3.3.2 腐蚀温度对带材结构和超导性能的影响 |
3.3.3 腐蚀时间对带材结构和超导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微孔对YGd BCO带材超导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不同微孔直径对带材Ic的影响 |
4.3.2 不同微孔间距对带材Ic和Tc的影响 |
4.3.3 微孔对带材低场下Ic的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4 微孔对带材交流损耗的影响 |
4.3.5 微孔带材的电磁仿真 |
4.3.6 微孔带材接头处的表面微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熔融扩散法制备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Ag层微结构的影响 |
5.3.2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带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3.3 不同带材YGd/YBCO层的表面粗糙度 |
5.3.4 不同带材接头处的表面微结构和超导性能 |
5.3.5 界面处原子扩散的动力学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液相辅助烧结和织构融合法制备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液相辅助烧结工艺的研究 |
6.3.2 织构融合工艺的研究 |
6.3.3 超导接头的界面微结构及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间介质法制备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工艺探索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快速分解热处理 |
7.2.2 成相热处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带材YGd/YBCO层的表面粗糙度 |
7.3.2 不同带材YGd/YBCO层表面薄膜的生长形貌 |
7.3.3 薄膜外延生长的成相热处理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本文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
2.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4)Bi-2223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导材料基本特性 |
1.3 超导发展历程 |
1.4 实用化超导材料发展现状 |
1.4.1 Bi系高温超导材料 |
1.4.2 YBCO高温超导材料 |
1.4.3 MgB_2 超导材料 |
1.4.4 铁基超导体 |
1.5 Bi-2223/Ag带材的制备及研究现状 |
1.5.1 前驱体粉末的制备 |
1.5.2 冷加工工艺 |
1.5.3 热处理工艺 |
1.5.4 Bi-2223/Ag带材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前驱体粉末的制备 |
2.2.1 共沉淀单粉法制备前驱体粉末 |
2.2.2 共沉淀双粉法制备前驱体粉末 |
2.3 Bi-2223 带材加工 |
2.4 Bi-2223 带材热处理 |
2.5 材料表征及测试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XRD) |
2.5.2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
2.5.3 热分析-差热分析法(DTA) |
2.5.4 超导性能测量 |
3 共沉淀双粉法制备前驱体粉末 |
3.1 引言 |
3.2 CaCuO_2 颗粒尺寸优化 |
3.2.1 CaCuO_2 粉末的XRD谱线分析 |
3.2.2 CaCuO_2 粉末的SEM图像分析 |
3.2.3 Bi-2223 生带的SEM图像分析 |
3.2.4 Bi-2223 烧结带材结构表征 |
3.2.5 对三种带材轧制工艺的进一步优化 |
3.3 (Bi,Pb)-2212 粉末成分优化 |
3.3.1 Bi-2212 粉末XRD表征 |
3.3.2 前驱体粉末的差热分析 |
3.3.3 不同Sr含量Bi-2223 带材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共沉淀单粉法前驱体粉末制备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共沉淀单粉法制备前驱体粉末 |
4.2.1 共沉淀单粉制备工艺 |
4.2.2 热力学分析 |
4.3 AMSC成分前驱体粉末及带材制备工艺优化 |
4.3.1 AMSC成分前驱体粉末烧结工艺优化 |
4.3.2 AMSC成分带材热处理工艺优化 |
4.4 Merck成分前驱体粉末及带材制备工艺优化 |
4.4.1 Merck成分前驱体粉末烧结工艺优化 |
4.4.2 Merck成分带材热处理工艺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制备工艺对带材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装管气氛优化 |
5.3 拉拔工艺优化 |
5.4 对轧制工艺的优化 |
5.4.1 初始轧制工艺优化 |
5.4.2 中间轧制工艺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铋锶钙铜氧与钇钡铜氧复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导材料的发展 |
1.2 Bi系超导材料简介 |
1.2.1 Bi系超导材料的结构 |
1.2.2 Bi系薄膜的制备工艺 |
1.2.3 溶胶-凝胶法制备Bi系超导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高温超导异质结的应用 |
1.4 高温超导复层膜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 |
2.3 实验设备及性能表征 |
2.3.1 薄膜制备设备及方法 |
2.3.2 薄膜的性能表征 |
2.4 实验试剂 |
2.5 衬底材料的选择 |
3 溶胶-凝胶法制备Bi-2212薄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Bi-2212溶胶的配置 |
3.3 Bi-2212薄膜的制备工艺 |
3.4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Bi-2212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4.1 升温速率对Bi-2212薄膜表面质量的影响 |
3.4.2 Bi-2212薄膜的相形成机理 |
3.4.3 热处理时间对Bi-2212薄膜相纯度的影响 |
3.4.4 氧分压对Bi-2212薄膜性能的影响 |
3.4.5 热处理工艺对Bi-2212薄膜Jc的影响机制 |
3.5 小结 |
4 Bi-2212薄膜的感光性分析及其微细图形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不同溶液的化学反应机制讨论 |
4.2.1 Bi溶液的化学反应机制 |
4.2.2 Cu溶液的化学反应机制 |
4.2.3 Sr溶液的化学反应机制 |
4.2.4 Ca溶液的化学反应机制 |
4.3 Bi-2212溶胶的感光机理研究 |
4.4 Bi-2212溶胶的紫吸光度研究 |
4.5 Bi-2212凝胶薄膜紫外感光性研究 |
4.6 Bi-2212薄膜的微细图形制备 |
4.6.1 Bi-2212薄膜的微细图形的制备工艺 |
4.6.2 影响Bi-2212微细图形质量的因素探讨 |
4.7 图形化Bi-2212薄膜的性能分析 |
4.8 小结 |
5 Bi-2212与YBCO双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溶胶-凝胶法制备YBCO薄膜 |
5.2.1 YBCO溶胶的配置 |
5.2.2 YBCO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3 Bi-2212/YBCO双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3.1 Bi-2212/YBCO双层薄膜的制备 |
5.3.2 上层Bi-2212薄膜的热处理温度研究 |
5.3.3 Bi-2212/YBCO双层薄膜的结构 |
5.3.4 Bi-2212/YBCO双层薄膜的性能 |
5.4 YBCO/Bi-2212 双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4.1 YBCO/Bi-2212 双层薄膜的制备 |
5.4.2 上层YBCO薄膜的热处理温度研究 |
5.4.3 YBCO/Bi-2212 双层薄膜的结构分析 |
5.4.4 YBCO/Bi-2212 双层薄膜的超导性能测试 |
5.5 小结 |
6 YBCO/Bi-2212/YBCO三层薄膜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YBCO/Bi-2212/YBCO三层薄膜的制备 |
6.3 YBCO/Bi-2212/YBCO三层薄膜的结构及形貌 |
6.4 YBCO/Bi-2212/YBCO三层薄膜的超导性能测试 |
6.5 小结 |
7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多孔氧化钼的制备、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光催化概论 |
1.2 氧化钼光催化剂 |
1.3 多孔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工艺流程 |
2.4 样品表征 |
2.5 光催化性能表征 |
3 冷冻干燥制备多孔MoO_3 |
3.1 冷冻干燥 |
3.2 物相分析 |
3.3 形貌分析 |
3.4 孔结构分析 |
3.5 光谱学分析 |
3.6 光催化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4 喷雾冷冻干燥制备多孔MoO_3微球 |
4.1 喷雾冷冻干燥 |
4.2 添加表面活性剂喷雾冷冻干燥制备MoO_3微球 |
4.3 添加冷冻保护剂喷雾冷冻干燥制备MoO_3微球 |
4.4 油/水混合溶剂喷雾冷冻干燥制备MoO_3微球 |
4.5 喷雾冷冻干燥制备多孔MoO_3-TiO_2微球 |
4.6 本章小结 |
5 超声喷雾溶液燃烧合成制备非晶多孔MoO_2微球 |
5.1 超声喷雾溶液燃烧合成 |
5.2 成分分析 |
5.3 形貌分析 |
5.4 孔结构分析 |
5.5 光催化性能 |
5.6 超声喷雾溶液燃烧反应机理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碳纳米材料/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聚芳醚腈的合成与性能 |
1.1.2 磺化聚芳醚腈 |
1.2 质子交换膜 |
1.2.1 质子交换膜的性能要求 |
1.2.2 质子交换膜的发展 |
1.3 质子交换膜的改性 |
1.3.1 有机物改性 |
1.3.2 无机物掺杂改性 |
1.4 质子传输机理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结构磺化聚芳醚腈的合成与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仪器 |
2.2.3 不同结构磺化聚芳醚腈的合成 |
2.2.4 磺化聚芳醚腈膜材料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结构磺化聚芳醚腈的特性粘度 |
2.3.2 不同结构磺化聚芳醚腈的结构表征 |
2.3.3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
2.3.4 聚合物的溶解性 |
2.3.5 聚合物膜性能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磺酸含量聚芳醚腈的合成与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合成过程 |
3.2.2 测试仪器及分析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磺酸含量聚芳醚腈的特性粘度 |
3.3.2 不同磺酸含量聚芳醚腈的热稳定性 |
3.3.3 不同磺酸含量聚芳醚腈的溶解性 |
3.3.4 聚合物膜的基本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磺化CNTs/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表征方法 |
4.2.3 磺化碳纳米管的合成 |
4.2.4 磺化碳纳米管/磺化聚芳醚腈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CNTs和C-CNTs粉末的表征 |
4.3.2 S-CNTs/SPEN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磺化GO/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以及合成方法 |
5.2.2 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5.2.3 SGO/SPEN和GO/SPEN复合膜的制备 |
5.2.4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GO的表征 |
5.3.2 SGO/SPEN复合膜的形貌结构与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氨基接枝GO/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以及合成方法 |
6.2.2 APTES修饰GO的合成 |
6.2.3 NGO/SPEN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 |
6.2.4 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GO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6.3.2 NGO/SPEN复合膜的形貌与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种碳纳米材料对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协同作用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以及合成方法 |
7.2.2 膜的制备 |
7.2.3 表征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粉末的表征 |
7.3.2 膜的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Bi系超导体的制备及掺杂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导的基本概念 |
1.3 高温超导的分类 |
1.3.1 La-Ba(Sr)-Cu-O系 |
1.3.2 Y-Ba-Cu-O系 |
1.3.3 Bi-Sr-Ca-Cu-O系 |
1.3.4 Tl-Ba-Ca-Cu-O系 |
1.3.5 Hg-Ba-Ca-Cu-O体系 |
1.3.6 铁基氧化物超导体 |
1.4 超导的应用 |
1.5 Bi-Sr-Ca-Cu-O的结构 |
1.6 BSCCO超导体的研究现状 |
1.6.1 金属氧化物掺杂 |
1.6.2 元素替代 |
1.7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B(Pb)SCCO高温超导体的制备方法 |
2.1.1 固相反应法 |
2.1.2 柠檬酸盐自燃法 |
2.1.3 溶胶-凝胶法 |
2.2 样品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谱 |
2.2.2 四引线法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4 能量色散谱 |
第三章 B(Pb)SCCO超导块材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BPSCCO块材的制备流程 |
3.3 前驱粉体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n替代Pb的BPSCCO块材的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XRD分析 |
4.3.2 临界转变温度Tc测试 |
4.3.3 样品断面SEM |
4.3.4 ED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_2O_3掺杂对BPSCCO超导的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RD分析 |
5.3.2 转变温度测试 |
5.3.3 样品断面SEM |
5.3.4 样品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以及参与的论文 |
致谢 |
(9)铜系列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线性光学的概述 |
1.1.1 非线性光学的意义 |
1.1.2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 |
1.2 金属氧化物及含氧酸盐膜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研究进展 |
1.2.1 铜氧化物及含氧酸盐复合膜材料的三阶非线性 |
1.2.2 钛氧化物及含氧酸盐复合膜材料的三阶非线性 |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表征技术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工艺与方法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27]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8] |
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29] |
2.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30] |
2.3.7 Z扫描测试 |
第三章 Ca_2CuO_3微晶玻璃膜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制备 |
3.2.2 样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3.2 表面与截面的微结构分析 |
3.3.3 微晶膜元素组成与价态分析 |
3.3.4 拉曼光谱分析 |
3.3.5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CuO_2/CaCu_2O_3薄膜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新制铜氧化物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过程 |
4.2.2 CaCuO_2/CaCu_2O_3薄膜的退火制备过程 |
4.2.3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2 薄膜的形貌和表面的元素分析(SEM、EDS) |
4.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4.3.5 薄膜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O/CaTi_4O_9薄膜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新制薄膜的制备 |
5.2.2 CCTO薄膜的制备 |
5.3 表征与分析 |
5.3.1 薄膜样品表征 |
5.3.2 不同条件处理下薄膜的相变分析(XRD) |
5.3.3 CCTO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组成分析(SEM、AFM) |
5.3.4 CCTO薄膜的表面元素与价态分析(XPS) |
5.3.5 CCTO薄膜的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分析(含EDX) |
5.3.6 CCTO薄膜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10)Bi2212超导体中第二相粒子NiO的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导体的发展概况 |
1.2 超导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 |
1.3 Bi系超导的研究 |
1.3.1 Bi系超导体的特点 |
1.3.2 Bi系超导体的结构 |
1.3.3 Bi系超导体的元素替代 |
1.3.4 Bi系超导体的掺杂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样品制备的方法原理 |
2.3 样品表征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能谱(EDS) |
第3章 Ni掺杂Bi2212相超导粉体微观结构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Bi_2Sr_(2-x)CaCu_2Ni_xO_(8+δ)粉体的制备 |
3.2.1 实验药剂 |
3.2.2 样品制备过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XRD物相分析 |
3.3.2 SEM表面分析 |
3.3.3 粉末样品TEM微观结构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NiO在Bi2212超导相中的生长 |
4.1 引言 |
4.2 NiO和Bi2212的相对生长取向关系 |
4.2.1 NiO和Bi2212相理论上一种可能的取向关系 |
4.2.2 NiO和Bi2212相一种可能的取向关系 |
4.2.3 NiO和Bi2212的相一种确定的取向关系 |
4.3 NiO与杂质相CaO的关系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Bi-Pb-Sr-Ca-Cu-O系反应过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结构调控对脉冲电流诱导钙钛矿溶出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 许爱晨. 辽宁工业大学, 2021
- [2]CeCl3溶液直接制备大比表面积CeO2的研究[D]. 李红.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3]第二代高温超导RE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明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Bi-2223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及工艺优化[D]. 黄英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铋锶钙铜氧与钇钡铜氧复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晓琴.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6]多孔氧化钼的制备、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D]. 刘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7]碳纳米材料/聚芳醚腈质子交换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冯萌娜.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8]Bi系超导体的制备及掺杂特性的研究[D]. 董延.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9]铜系列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的研究[D]. 印从飞. 温州大学, 2017(03)
- [10]Bi2212超导体中第二相粒子NiO的微观结构研究[D]. 王恒. 东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