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崇拜”及其他——读《艾叔道》

“英雄崇拜”及其他——读《艾叔道》

一、“英雄崇拜”及其他——读《噫,蜀道》(论文文献综述)

向金红[1](2021)在《宋前“望帝化鹃”传说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望帝化鹃传说是望帝传说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宋前“望帝化鹃”传说流变研究这一论题,通过对宋代之前人们对望帝化鹃传说相关材料的辑录和整理,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勾勒望帝化鹃传说在宋前的流变轨迹、探究其流变内容和特点、分析流变形成原因。望帝化鹃传说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入繁的过程。传说的起源与古蜀人的原始信仰与生活习俗有关,并生成于古蜀人的祭祀与生产活动之中。汉代之前属于故事的口传时代。现在所能见到关于望帝化鹃传说的最早文字着录,始于许慎的《说文解字》,字书的记载无疑加速了望帝化鹃传说的传播,但是并未就此形成定本。许慎之后、隋代之前,望帝化鹃传说进一步发生演变,衍生出了“望帝羽化”、“望帝魂魄化(鹃)鸟”、“望帝隐/亡时子规啼”、“蜀人闻鹃鸣(皆)曰‘望帝’”等不同的故事类型,大大丰富了望帝化鹃的传说,这是望帝化鹃传说演变的早期阶段。此时期望帝化鹃传说体现出以下特点:传说内容展现了浓厚的时代特色,显示出强烈的神异性;传说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传说流传范围逐渐扩大,它从蜀地出发,向东扩延至洛阳等中原之地,向北扩散至内蒙古等地,流传范围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不断扩大。隋朝或许因为时间短暂、文献散佚较多,故而在现在所见的材料中,未见隋人对传说的改变痕迹。唐代是望帝化鹃传说的繁荣阶段。唐人在接受望帝化鹃传说时,会不自觉地植入自我主观意识,将望帝化鹃传说在唐诗中进行再次创造,新生出子鹃啼血、血染成花的故事情节,衍生出悲冤之苦、伤春之思、怀归之愁、忠君之情、亡国之恨等多重情感意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发现了唐诗中存在着将望帝化鹃传说与子鹃啼血、血染成花合用的情况。望帝化鹃传说借着唐人在诗歌中的“再创造”,凝固成了相对稳定的意象,成为诗歌中重要的文化语码。唐代望帝化鹃传说的流传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以蜀地、长江中下游、中原及其辐射之地的流传最为深远。望帝化鹃传说在唐代的流传特点则呈现出裂变与重组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望帝化鹃传说中具有神异属性的望帝,唐代作品中变得普通化、大众化,并且望帝越来越倾向于具有自然、社会属性的子鹃鸟;望帝化鹃传说在唐人诗歌中被融入了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也由此逐渐成为了他们共同表达个体情感的艺术载体,传说内容、意蕴也随之拓展、丰富,呈现出多元化色彩;望帝别称的大量增加,展现出“望帝”的名物文化在唐朝的新变:唐人对望帝的原始图腾崇拜意识减弱,玩味审美意识增强。宋前望帝化鹃传说的流变成因,主要与时代潮流、民众的情感与想象、蜀地地域文化变化等因素有关。时代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倾向,以及不同时代民众的情感与想象偏好,都会对望帝化鹃传说的故事内涵、情感意蕴产生深刻影响。从先秦至唐代,蜀人对先祖望帝原始信仰意识的减弱,使得望帝化鹃传说不再仅仅作为蜀人特有的种族记忆,而是作为中华女儿共同的语言意象,传承着中国古人共同的生命意识。纵观望帝化鹃传说的流变历程,可以发现望帝化鹃传说自产生之时至宋前的所有作品中,均表达了一个不变的主题:望帝肉体腐朽而灵魂得以长存,灵魂通过现实承载方式的改变获得永生,让人在肉体生命终结之前的生命意志得到时间上的永远延续。这种以无限的生命意志对抗有限人生现实困境的精神力量,是所有以望帝化鹃传说寄托情志的古人共同体悟到的生命意义。借望帝化鹃传说发不平之鸣的这种创作手法,勾勒出中国古人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力求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

刘赏月[2](2021)在《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定仙是我国20世纪音乐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高等专业音乐学校自己培养的继黄自、萧友梅等第一代作曲家之后的第二代作曲家之一,同时他又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奠基人,从教时间长达六十多年,自创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以来,他把这里建设为我国作曲家成长的摇篮,为我国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教育和作曲人才,因此江定仙被公认为是第二代作曲家中从教时间最长、学生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位,是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大大向前推进的历时功臣。本文主要研究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技法,以江定仙两首交响乐作品《烟波江上》和《沧桑》为实例进行分析。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江定仙的音乐生涯及主要创作进行简短的介绍;第二、三章把研究对象具体到两部交响乐作品,逐步对其的创作背景及作品结构进行音乐本体上的分析,探究作品中具体运用的作曲技法;第四章将两部作品的创作手法及结构方面进行对比,探索作曲家在不同年代创作同体裁作品上所运用技法方面的不同特征,同时对其创作理念及作品整体风格进行梳理;最后一个章节通过查阅图书馆的书籍、文献以及网上的资料对影响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各种因素做简单的探究。笔者尽可能的通过文献研究、音乐分析等方法,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期刊和研究生论文,对江定仙的交响乐进行研究,以期对其中运用的作曲技法有更深层的认知。

薛文卿[3](2021)在《“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从“古典传统”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徐志摩诗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梳理徐志摩诗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运用的古典诗词意象和作诗技巧。本文以史料研究、文本研究为主,穿插意象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整理了徐志摩诗歌文本中与古典传统一脉相承的部分,探讨中国现代新诗在从古典诗词蜕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论文主要以作家论的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综述部分首先就“古典传统”的概念作了基础性的辨析,以防其与狭义的以理性为特征的“古典主义”相混淆,从而导致后续的研究产生歧义以及因此而发生的无谓的争论,本文的“古典传统”指广义的以节制为创作理念和以和谐均齐为审美特征的包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古典传统;综述第二部分对“现代文学的‘古典传统’”和“‘古典传统’与徐志摩”两个主题作了研究综述。第二章梳理了古典传统与新月派及徐志摩的关系,结合徐志摩传记和史料去分析徐志摩创作思想渊源,分析徐志摩和浪漫性格和古典气质的双重特征。第三章从徐志摩诗歌内容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别从两方面探析徐志摩诗歌内容与古典传统的关系:一是徐志摩诗歌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和古典文学寄情山水的写作传统的关系,二是徐志摩“性灵论”的创作观念与古典文学“以物起兴”的主情抒写的写作传统的关系。第四、五章从徐志摩“怎么写”的创作形式入手,以其诗歌常出现的写作意象和诗歌的写作技法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其创作形式与古典传统的相关性。第四章选取了“秋”、“杜鹃”、“冢”三个意象,梳理了每个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源头以及发展,分析了徐志摩诗歌中这几个古典意象的使用、继承以及变革。第五章从其诗歌的语言韵白和音乐性、重章叠句的诗行建构方式、“造境”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徐志摩在现代新诗创作中对古典文学技法的传承和革新。结语部分总体性评述徐志摩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态度,并将其诗歌放置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去考察,突出徐志摩的诗歌成就与贡献,探讨现代新诗在创作初期所创造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朱云会[4](2021)在《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家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戴乃迭(Gladys Yang,1919-1999)是在中国官方翻译机构任职的英籍翻译家。她的一生译着颇丰,译介的作品体裁丰富,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戴乃迭的翻译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合作翻译”模式(主要合作者为其丈夫杨宪益先生)和“独立翻译”模式。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杨宪益与戴乃迭合作翻译的作品,对戴乃迭独译作品的关注略有欠缺。在中国生活近60年期间,戴乃迭独立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包括短篇作品140余篇,长篇作品20部左右。这些译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翻译家戴乃迭及其译作的研究可以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方面入手。宏观方面,探究戴乃迭的生活背景,梳理其翻译实践活动,寻找时代背景与翻译实践活动、翻译选材之间的关系。微观方面,深入文本内部,从细微处提炼精华,找出戴乃迭作为翻译家的独特性。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整理归纳、文本细读、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全面深入地探讨戴乃迭独译的中国文学作品,着重从翻译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划分、翻译选材的特性、不同体裁的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思想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揭示了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对当今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首先,本研究对戴乃迭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阶段划分,即:非职业翻译阶段和职业化译介阶段。其中,非职业翻译阶段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戴乃迭前往国立编译馆工作时结束;职业化译介阶段起始于四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戴乃迭停止译介工作时结束。非职业翻译阶段是戴乃迭翻译活动的奠基阶段,该阶段的合译者主要是杨宪益。职业化译介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时期:四十年代初至文革前、文革期间、文革结束至九十年代初。本研究从翻译的时代背景、工作环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指出职业化之后,戴乃迭独译作品的数量增多,职业规范性增强,翻译风格日益凸显。其次,总结戴乃迭翻译选材的民族性与文学性的特点。“民族性”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价的标准之一,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身份的彰显和民族文化记忆的传承。“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存在于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构造之中,譬如,语气、修辞、写作技巧、写作结构等。戴乃迭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出发,选择当代着名作家沈从文、孙犁、张洁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叙事结构、叙事方式、作品主题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有利于展现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再次,分析戴乃迭翻译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譬如小说、诗歌、回忆录、单口相声、民间传说。其中,小说的数量占译作总数的一半以上。分析戴乃迭翻译小说时的时代背景,指出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从“红色”小说、女性作家小说、童话体小说三部分入手,分别探究译者在译本中塑造的农民形象、女性形象、儿童形象;分析戴乃迭发表的相关文章,指出译者主体意识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论文指出了戴乃迭翻译小说的四个特色:(1)译本在尊重源语文本语言、内容和形式等的基础上,尽量扫除读者的阅读障碍;(2)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凸显原文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农民形象、女性形象和儿童形象;(3)重视不同年龄段读者受众的需求。在翻译童话体小说时,戴乃迭区分了儿童读者与成年读者在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4)充分考虑中英文的行文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删除冗杂的赘述。本研究将戴乃迭英译的诗歌分为新诗和民间叙事诗。首先,以王书怀诗歌英译本为例,分别从诗歌韵律、诗歌的抒情与叙事特征等角度深入分析戴乃迭英译的新诗。其次,以《阿诗玛》英译本为例分析译者翻译的民间诗歌,探究戴乃迭英译本的底本,进而从诗歌韵律和修辞的翻译入手,分析译本的特征。本研究梳理《阿诗玛》的英译本,并从翻译目的、文本再现、语言艺术三个方面对《阿诗玛》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其中,两个英译本出自戴乃迭。综合来看,戴乃迭英译中国诗歌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形式美;(2)重视诗歌的韵律;(3)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小说和诗歌以外,戴乃迭还英译了回忆录、单口相声和民间传说等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回忆录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文献,本研究以《新凤霞回忆录》为例,分析回忆录的翻译价值,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情感倾向。相声的精华是“包袱儿”,分析《张寿臣单口相声选》中各种类型的“包袱儿”,指出戴乃迭翻译不同“包袱儿”时采用的显化和隐化翻译策略。《北京的传说》中包涵了许多京味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究译者对源语文本京味文化的解读与再现。本章探索出戴乃迭翻译其它体裁文学作品的以下特点:(1)注重文体特色的传输与再现。(2)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添加副文本等方式增强译本的文学性与可理解性;(3)译本篇目的选取顺应了意识形态的需求,符合时代主题。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从翻译选材观、读者审美与接受观、译研结合观、翻译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总结戴乃迭的翻译思想。在翻译选材方面,将译者的翻译选材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每一个阶段的选材特点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在读者审美和接受方面,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戴乃迭遵守职业规范、尊重文化差异、重视读者的阅读接受。她选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译介文化负载词,扫除了读者的阅读障碍。译研结合观是戴乃迭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戴乃迭为许多译本添加《译者序》,主要讲述了译本产生的背景、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简介、译者的翻译感想等。此外,译者还通过添加脚注、撰写评论性文章等方法促进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译介与传播。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戴乃迭强调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研究还发现,戴乃迭的文化修养、审美意识以及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熟知程度等方面同样影响戴乃迭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翻译思想的形成。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出发分析戴乃迭的翻译选材,剖析戴乃迭英译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探究影响戴乃迭翻译实践的主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戴乃迭的翻译思想,有益于促进翻译研究的持续、深入发展。

龚婷[5](2020)在《地缘环境与身份认同:阿来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高磊[6](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提出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杨小松[7](2020)在《清代民国时期平塘碑刻之社会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碑刻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符号,是历史文化记录的重要载体,记载内容丰富,可补充正史或地方志书缺漏,具有较高的文献与学术价值。笔者通过田野调查,爬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了清代民国时期平塘地区碑刻102通。这102通内容丰富,包括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教育、民俗、交通建设、宗教文化、家族历史等内容,是研究清代民国时期平塘地区社会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原始史料。为此,笔者利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以碑文为史料,其他文献相辅,并结合碑刻时代背景,对这102通碑刻深入分析,对碑刻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先对这102通碑刻内容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官府告示类、规约类、地界类、土地买卖类、功德记事类、其他类等六大类型。继而考察碑刻的时空分布情况,整体上看,碑刻主要分布在今金盆街道、平舟镇、者密镇、通州镇、克度镇、塘边等乡镇,且清代碑刻数量略多于民国时期,但清代碑刻多以清中后期为主。又再根据碑刻内容,探讨了碑刻所反映出的清代民国时期平塘境内的地方公益事业建设、社会治安治理、民俗文化、经济活动、移民活动等“地方性知识”。通过对这102通碑刻研究,了解了清代民国时期平塘地方社会运行的过程,勾勒出了当时平塘地区的社会发展面貌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可知碑刻是区域社会不同群体之间长时段的互动、交流、博弈的产物,承载着地方各群体之间的主观诉求与行为活动。也是地方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与实录,记录着地方社会历史演变与进程,对地方社会运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王理超[8](2019)在《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朝觐是清代东北诗人的重要代表,存《三槐书屋诗钞》一部。其诗歌题材丰富,艺术成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金朝觐为清代中叶的东北诗坛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是清代中期辽西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代表性作家,是研究清代东北文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金朝觐及其诗歌展开研究,对金朝觐生平、思想、创作历程及其诗歌主题题材、艺术特色、文学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揭示。除绪论与结语,本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金朝觐的生平、思想与创作历程。本章对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情况进行分期考据,其生平事迹据记载,大致可分为科举求仕、待封闲居、宦游为官、辞官归隐四个时期。其思想以道光七年(1826)辞官还乡为时间节点,前期表现出儒家积极入仕的情怀,后期则体现出释道归隐的愿望。其创作也在嬗变的历程中走向诗艺的成熟:初期诗风雄健壮阔,抒发对仕途理想的追求;中期愈发纯熟,感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宦游为官的艰辛,现实性增强;后期诗歌锤炼精到,多抒归隐之志,风格幽淡澹泊。第二章《三槐书屋诗钞》的题材。本章对金朝觐诗歌题材进行分类研究。其诗歌题材主要为以下几类:山水纪行、交游寄赠、咏物言志、咏史怀古和题画论画等。其山水纪行诗纪实性强,是诗人一生行迹的浓缩;交游寄赠诗类型丰富,情感真挚;咏物言志诗地域性浓,寄寓诗人丰富的主体情志;咏史怀古诗见解独到,不落俗套;题画论画诗真实生动,别开生面。第三章《三槐书屋诗钞》的艺术特色。本章旨在分析金朝觐诗歌的艺术特色,揭示金朝觐在诗歌艺术追求上的丰富性,同时比较金朝觐前后期不同地域环境中创作的诗歌在风格与意象上的变化。金朝觐的诗歌以多样化的诗歌风格、诸体兼备的体裁、丰富多变的艺术手法以及自然凝练的语言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诗人同类题材诗作的诗歌风格在前后期呈现出一种富于变化的态势:前期雄浑劲健,后期清新幽淡。相应地,其意象选择前期浩大宏阔,后期苍冷清寒。第四章金朝觐诗歌的文学意义与文化价值。本章评价金朝觐诗歌在清代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影响与价值。金朝觐在诗中抒写性灵,筹运诗才,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嘉道诗坛经术盛行,体制僵化的弊病。同时,其真善相兼,剔俗取雅的作诗趣向,发扬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保存了诗歌清雅的格调。另外,金朝觐诗歌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价值与地理文化价值,其诗歌在中朝文化、南北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金朝觐一生游历广泛,其作品对于后世研究地方文化、山川河岳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曾纯纯[9](2019)在《初中语文《水浒传》选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浒传》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文小说,它从民国至今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之作,也是中考语文名着阅读考查书目之一。对《水浒传》选文篇目的学习,有利于初中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进对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水浒传》初中教材选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中的选文教学往往显得呆板和局限,缺乏与整本书阅读的联系,不符合中考的考查要求。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力图突破现有的《水浒传》初中选文教学设计模式,与整本书阅读理念相接轨,再结合福建中考进一步探讨《水浒传》的有效阅读教学途径。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小学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分析。民国以来,《水浒传》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史中逐步被接受,是中小学必读书目之一,其故事内容普遍被选录进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选录篇目多样,且又相对集中。现行各版本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选录了《水浒传》篇目。初中《水浒传》选文篇目在内容选编上体现出过渡阶段的特点,初中、小学阶段选文篇目多样,高中相对集中单一;初中《水浒传》选文篇目与小学阶段多重合;初中《水浒传》选文都是精读课文,而且集中于“智取生辰纲”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两篇选文。第二部分,初中语文《水浒传》选文教学问题探究。初中教材《水浒传》选文多样,对于其选文教学问题的探究,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选录的课文《智取生辰纲》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分析整理出《智取生辰纲》的合理教学内容应当满足三个要求:教学内容应扣住小说文体,立足该课文节选自我国古代长篇章回白话文小说的特点;教学内容应能灵活实现单元目标,以满足初三学生小说学习实际需要为落脚点;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应当合理、有效,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以此三个要求为依据,对选取的历年来有代表性的11个《智取生辰纲》课例进行教学内容的评议,总结归纳出课例在教学内容上的不足:缺乏文体意识;未能有效达成单元目标;个别教师过度解读文本。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完成有所创新的《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不仅在紧扣文体的基础上有效达成单元目标,而且系统融入了整本书阅读思想,并在语言文字的感受上添入说书表演。第三部分,以福建中考为例,对文学名着《水浒传》的阅读考查研究。以2016—2018年福建中考语文卷中名着阅读题的统计分析为依据,先系统概述名着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和命题依据,进而梳理分析《水浒传》在福建中考中的试题内容特点和题型特点:自从全省统一中考后,题型由多样转为固定的判断题、简答题,重点考查人物故事情节细节的判断和事件的简述。可见,中考名着《水浒传》的阅读考查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材选文教学的拓展,但试题题型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因此,探讨《水浒传》的有效阅读教学途径显然是必要的,本文提出三个途径:引入说书与吟诵结合的形式;开展“短评集”的征集活动;借鉴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学习理念。依据此三个途径,以期能为其他名着的选文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夏家[10](2019)在《新课标下十堰市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方案出台,以及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核心素养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与此同时,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承继旧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阐释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了进一步的强化。这就要求新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与学生生活关联的真实情境,开发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而乡土教学则符合新时代历史教育的趋势。本文以十堰市为例,进行乡土资源开发,力图在乡土资源开发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的教学案例。本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对十堰市历史教学做了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在充分了解十堰市地方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其中研究现状梳理了乡土教学的研究现状,还简单阐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历史教学运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十堰市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现状调查。第三部分介绍了十堰市历史概况、乡土资源分类等,将十堰市乡土资源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相关部分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了相应总结。第四部分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为中心,结合教材内容,展示了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案例。第五部分是对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总结反思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二、“英雄崇拜”及其他——读《噫,蜀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雄崇拜”及其他——读《噫,蜀道》(论文提纲范文)

(1)宋前“望帝化鹃”传说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望帝传说与“望帝化鹃”传说的来源
    第一节 望帝传说的来源
    第二节 “望帝化鹃”传说的来源
第二章 “望帝化鹃”传说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成与流变
    第一节 “望帝化鹃”传说在历史文献上的首次产生
    第二节 “望帝化鹃”传说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衍生内容
    小结:“望帝化鹃”传说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变特点
第三章 “望帝化鹃”传说在唐代的流变
    第一节 衍生的故事情节
    第二节 衍生出的情感意蕴
    小结:“望帝化鹃”传说在唐朝的流变特点
第四章 宋前“望帝化鹃传说”流变成因
    第一节 时代潮流与民众的情感、想象
    第二节 蜀地地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及水平
        1.关于江定仙所有方面的研究
        2.关于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方面的研究
一、江定仙的音乐生涯及主要创作
    (一)江定仙的艺术生涯简介
    (二)江定仙的主要创作概况
        1.艺术歌曲
        2.钢琴作品
        3.交响乐作品
    (三)江定仙的交响乐创作概况
        1.《烟波江上》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概况
        2.《沧桑》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概况
二、《烟波江上》的创作技法分析
    (一)结构布局
        1.呈示部的结构布局
        2.展开部的结构布局
        3.再现部的结构布局
    (二)调式调性特点
        1.小二度小调式的运用
        2.线性化的调式运用
    (三)旋律音响组合方式
    (四)和声的分布特点
        1.中音和弦的独立运用
        2.复合功能和弦的运用
        3.附加音和弦的运用
三、《沧桑》的创作技法分析
    (一)第一乐章结构分析
    (二)第二乐章结构分析
    (三)第三乐章结构分析
        1.各叠部之间的对比分析
        2.插部的结构分析
    (四)第四乐章的结构分析
        1.呈示部的结构分析
        2.展开部的结构分析
        3.再现部的结构分析
四、江定仙交响乐作品的比较分析及其风格特征
    (一)《烟波江上》及《沧桑》的比较分析
        1.作品结构与调性布局
        2.和声手法
        3.配器特点
    (二)江定仙交响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1.深厚的爱国情感与浓烈的革命氛围
        2.博大的人文精神
        3.抒情性与戏剧性并存
    (三)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理念
五、影响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因素
    (一)从我国交响乐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审视江定仙的交响乐创作
        1.20 年代交响乐创作的起步期
        2.30 -40 年代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4.“文革”期间(1966-1976 年)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5.新时期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6.新世纪以来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二)时代因素对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1.《烟波江上》所受的时代影响
        2.《沧桑》所受的时代影响
    (三)黄自作曲技法对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四)江定仙的教学实践对其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结语
    (一)创作特征
    (二)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一 断裂带的回声:“古典传统”在现当代文学的投影
        二 “古典传统”视域中的徐志摩诗歌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传统的违逆与回归:徐志摩的两副面孔
    第一节 “古典传统”与徐志摩诗歌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徐志摩创作思想溯源
    第三节 “古典与浪漫”:徐志摩创作文本特质
第二章 “前行中的回望”:诗歌文本的传统观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天人合一”
        一 草木本心:寄情山水的哀歌与理想
        二 “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哲学与态度
    第二节 “性灵论”与抒情本位
        一 “性灵”之子:不可言说的“辨”与“忘”
        二 赤子之心:“爱、自由与美”的追求与坚持
第三章 “比”中的“理念世界”:古典意象的现代重构
    第一节 “秋”:“愁性”体验与孤独意识
        一 悲秋与颂秋:古典文学“秋”意象溯源
        二 情苦与反叛:徐志摩诗歌“秋”意象内涵
    第二节 “杜鹃”:为理想殉葬的歌者
        一 望帝与杜鹃:古典文学“杜鹃”意象溯源
        二 哀婉与骄矜:徐志摩诗歌中的“杜鹃”意象
    第三节 “冢”:生死之间的顿悟
        一 荒凉与凄美:古典文学“冢”意象溯源
        二 吊古与隐忧:徐志摩诗歌“冢”意象内涵
第四章 传统艺术形式与新诗文本结构
    第一节 语言韵白及“音乐性”探析
        一 古茂与畅达:诗歌语言的韵白特征
        二 “参差建行”与情绪节奏:诗歌文本的“音乐性”
    第二节 “重章叠句”的现代重构
        一 重复与延展:《诗经》里的时空转换
        二 回环与变奏:徐志摩诗歌的“重章叠句”
    第三节 “造境”传统与诗歌文本
        一 造境与写境:古典诗艺的气韵所在
        二 虚实与悟道:徐志摩诗歌文本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徐志摩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戴乃迭及其翻译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戴乃迭译介活动及翻译选材
    第一节 戴乃迭翻译实践活动的阶段划分
        一、非职业翻译阶段
        二、职业化译介阶段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选材的特性
        一、民族性
        二、文学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戴乃迭英译小说
    第一节 戴乃迭英译小说的时代背景与主题分类
        一、时代背景
        二、主题分类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红色”小说
        一、意识形态与“红色”小说英译
        二、“红色”小说译本中国民形象的塑造——以农民形象为例
    第三节 戴乃迭英译女作家小说
        一、戴乃迭解读中国女性现状
        二、女作家小说英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三、女性译者英译女作家小说主体性的彰显
    第四节 戴乃迭英译童话体小说
        一、戴乃迭英译童话体小说的风格再现
        二、习语的翻译比较研究——以《大林和小林》两英译本为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戴乃迭英译诗歌
    第一节 戴乃迭英译诗歌的背景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新诗——以王书怀诗歌英译本为例
        一、“非格律韵律”:新诗英译本的韵律再现
        二、抒情与叙事:新诗英译的叙事学阐释
    第三节 戴乃迭英译民间诗歌——以《阿诗玛》英译本为例
        一、《阿诗玛》英译本梳理
        二、戴乃迭英译《阿诗玛》的底本选取与间接翻译
        三、“格律韵律”:《阿诗玛》英译本的韵律再现
        四、《阿诗玛》英译本的修辞认知转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戴乃迭英译其它文学体裁
    第一节 戴乃迭英译回忆录——以《新凤霞回忆录》英译本为例
        一、《新凤霞回忆录》及其英译本的历史文献价值
        二、《新凤霞回忆录》英译本中译者的情感倾向
    第二节 戴乃迭英译单口相声——以《张寿臣单口相声选》英译本为例
        一、文学场域与权力场域:翻译文本的选择与归类
        二、翻译策略:英译本的显化翻译和隐化翻译
    第三节 戴乃迭英译民间传说——以《北京的传说》英译本为例
        一、《北京的传说》及其英译本的文化记忆选取
        二、《北京的传说》英译本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戴乃迭的翻译思想
    第一节 翻译选材:文学性和民族性
        一、兴趣驱动型翻译选材
        二、职业化翻译选材
    第二节 翻译受众:读者本位观
        一、文化身份与读者本位
        二、职业规范与读者本位
    第三节 翻译观点:译研结合观
        一、译序与脚注的文献意义与史料价值
        二、戴乃迭评述中国文学作品
    第四节 翻译人才培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戴乃迭独译作品目录
附录二 戴乃迭着述目录
附录三 戴乃迭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第一节 日神之名
    第二节 日出之处
    第三节 日入之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清代民国时期平塘碑刻之社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平塘清代民国时期的碑刻分类与分布
    第一节 平塘清代民国时期的碑刻分类
    第二节 平塘清代民国时期的碑刻时空分布
第二章 碑刻所见清代民国平塘地方公益事业建设
    第一节 公共交通建设
    第二节 文化和教育事业建设
    第三节 公益事业碑刻出现的原因
    小结
第三章 碑刻所见清代民国平塘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及治理
    第一节 清中期以来平塘社会治安混乱的因素
    第二节 官府与民间治理措施
    小结
第四章 碑刻所见清代民国平塘地方经济活动
    第一节 土地买卖与经济纠纷
    第二节 赋税夫马问题
    小结
第五章 碑刻所见清代民国平塘地方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指路碑
    第二节 布依族不落夫家婚俗变迁
    小结
第六章 碑刻所见清代民国平塘族群认同
    第一节 平塘境内的历史移民活动
    第二节 家族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研究现状
    (二)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研究的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三)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金朝觐的生平、思想与创作历程
    (一)金朝觐的生平
    (二)金朝觐的思想
    (三)金朝觐的诗歌创作历程及其嬗变
二、《三槐书屋诗钞》的题材
    (一)山水纪行
    (二)交游寄赠
    (三)咏物言志
    (四)咏史怀古
    (五)题画论画
三、《三槐书屋诗钞》的艺术特色
    (一)多样化的诗歌风格
    (二)诸体兼备的诗歌体裁
    (三)丰富多变的艺术手法
    (四)自然凝练的诗歌语言
四、金朝觐诗歌的文学意义与文化价值
    (一)金朝觐诗歌在清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二)金朝觐诗歌的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金朝觐宦游路线图
致谢

(9)初中语文《水浒传》选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小学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分析
    第一节 中小学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历史概述
        一、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水浒传》选文接受史概述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历史统计分析
    第二节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分析
        一、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统计
        二、现行初中教材《水浒传》编选与小学、高中的关联性
        三、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选文特点
第二章 初中语文《水浒传》选文教学问题探究
    第一节 《智取生辰纲》教学内容综述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发展概况
        二、《智取生辰纲》小说教学内容综述
    第二节 《智取生辰纲》教学内容不足评议
        一、教学内容缺乏文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未能有效达成单元目标
        三、个别教师过度解读文本
    第三节 《智取生辰纲》整本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整本书阅读对名着小说选文教学的突破
        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经验总结与反思
第三章 文学名着《水浒传》阅读考查及启示——以福建中考为例
    第一节 福建中考对文学名着的考查分析
        一、2016—2018 年福建中考语文卷名着阅读题统计分析
        二、福建中考语文统考卷名着阅读命题特点
        三、福建中考语文真题卷名着阅读命题依据
    第二节 福建中考《水浒传》名着阅读题统计分析
        一、《水浒传》中考试题内容特点
        二、《水浒传》中考试题题型特点
    第三节 《水浒传》中考名着阅读考查的利弊分析
        一、知识点的纳入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考查范围的突破有利于教材中《水浒传》选文教学的拓展
        三、试题的题型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水浒传》中考有效阅读教学途径的探讨
        一、引入说书与吟诵结合的形式
        二、开展“短评集”的征集活动
        三、借鉴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学习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10)新课标下十堰市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教育
        2.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脉相承
        3.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理论基础
        1.课程开发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学习动机理论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教学运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及现状调查
    一、历史教学运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
        1.历史学科本质的要求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3.学生个性认知发展的要求
    二、十堰市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现状调查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结果的分析
第二章 十堰市的乡土资源
    一、十堰市历史概况
    二、十堰市乡土资源分类
        1.文本资源
        2.实物资源
        3.历史人物资源
        4.民俗文化资源
        5.口述资源
        6.电子数字化资源
    三、十堰市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教材的对应分析
        1.与国家历史课程必修Ⅰ的衔接
        2.与国家历史课程必修Ⅱ的衔接
        3.与国家历史课程必修Ⅲ的衔接
        4.与国家历史课程选修部分的衔接
第三章 十堰市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实例
    一、基于习得唯物史观素养的教学策略
        1.把史事横向、纵向联系互相比较
        2.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历史评价
    二、基于习得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策略
    三、基于习得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策略
    四、基于习得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策略
        1.神入历史中体验历史理解
        2.认知冲突中实现历史理解
    五、基于习得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策略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十堰市乡土资源的启示与反思
    一、乡土资源有助于唯物史观素养的落实
    二、乡土资源有助于时空观念素养的落实
    三、乡土资源有助于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实
    四、乡土资源有助于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
    五、乡土资源有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实
    六、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乡土资源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十堰市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问卷调查(教师版)
    十堰市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问卷调查(学生版)
致谢

四、“英雄崇拜”及其他——读《噫,蜀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前“望帝化鹃”传说流变研究[D]. 向金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技法研究[D]. 刘赏月.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D]. 薛文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戴乃迭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研究[D]. 朱云会.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地缘环境与身份认同:阿来文学书写研究[D]. 龚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6]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7]清代民国时期平塘碑刻之社会史研究[D]. 杨小松.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研究[D]. 王理超.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9]初中语文《水浒传》选文教学研究[D]. 曾纯纯. 闽南师范大学, 2019(08)
  • [10]新课标下十堰市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研究[D]. 夏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英雄崇拜”及其他——读《艾叔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