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用双金属片技术要求的探讨与决定

制氧机用双金属片技术要求的探讨与决定

一、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 关于制氧机用双金属板材技术要求的讨论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1](1974)在《国外空分设备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嵇训达[2](1998)在《我国板翅式换热器技术进展》文中指出阐述了30年来,我国在板翅式换热器设计、制造和修补与防护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无熔剂真空钎焊取代盐浴浸渍钎焊和8.0MPa高压板翅式换热器的开发是我国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总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最后展望板翅式换热器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攻关组[3](1972)在《发言材料之一:四个月来板翅式换热器攻关情况》文中指出为了贯彻毛主席关于工业“以钢为纲”和农业“以粮为纲”的伟大方针,多快好省地发展制氧机,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支援世界革命。在一机部和省、市委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四月底,在我厂召开了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经验交流会,并且成立了由十一个厂、所、院(校)三十多人组成的“三结合”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四个月来,在厂党委的领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援下,在攻关组全体同志和广大职工的努力下,板式试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4](1972)在《板式攻关试验总结》文中认为根据国内生产制氧机的情况,铝板翅式换热器的制造尚存在质量问题,使一些已安装的全板式制氧机不能正常运转,未安装的无法安装,新的不能继续投产,影响了钢铁、化肥的生产。同时由于全板式制氧机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功效高并能节约大量铜材与不锈钢等一系列优点,有它的发展前途。为此,一机部组织了攻关小组,要求短期内攻克板式制造技术关并投入试生产。

张芸豫[5](2009)在《换热器综合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性能的要求也日益加强。特别是对换热器的研究必须满足各种特殊情况和苛刻条件的要求,对它的研究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换热器的生产及研究开发上除了满足各种必需的工艺条件之外,对它的综合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换热器结构参数、流动参数与换热性能三方面综合性能对换热器参数优化设计,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换热器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换热设备的投资成本、运行状态及性能状况。一个好的换热器设计应能做到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换热效果好。长期以来人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仍然离前面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少人针对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方案,但由于优化设计目标的不确定性及换热器种类的多样性,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目前还不完善。本文打破传统设计方法的思路,从换热器的基本结构与流动传热特性入手,建立了全新思路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方法,以换热器的结构优化和过程可用能分析为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实现换热器的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少以及换热性能佳的优化目标。由于板翅式换热器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换热设备之一,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及坚固耐用、适应性强并可设计成多股流体同时换热等优点。它可以用于各种介质的热交换(气与气、气与液、液与液)以及有相变的冷凝和蒸发。本文研究了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及导致的流动特征,选择平直翅片板翅式换热器为目标,应用换热器综合性能优化设计方法,简化其结构形式,建立了基于实际换热模型基础上的板翅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将综合性能优化设计方法推广到实际应用当中。在建立板翅式换热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以单位传热量的可用能损失率最小为目标函数,寻求流动参数的最佳值,利用换热器两侧流动换热过程的流动与换热的准则关系式,在设定换热热流密度和选定换热器某个结构尺寸的基础上,采用迭代的方式完成对天然气——空气和润滑油——空气单侧翅片的板翅式换热单元的结构参数、流动参数与换热性能的优化设计。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相比,它综合考虑了结构特征和投资费用等影响因素,由于在设计过程中仅用了两项人为设定参数而给设计者带来极大方便,也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因素。

姚力[6](2015)在《钢铁制造流程中空分系统的有用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分产品是钢铁企业重要的二次能源介质,由于空分工艺流程以及操作运行水平的差异,各企业之间能耗水平差别较大,如何降低空分产品能耗和提高空分机组运行经济性一直是钢铁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传统的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衡算节能研究的基础上,升级引入第二定律,采用(?)分析方法指导空分产品节能研究:对空分气体产品在现代钢铁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计算。指出空分系统是现代钢铁企业不可或缺的工艺单元。其电耗在全企业电耗中所占份额超过10%。而在氧气炼钢过程中元素氧化的发热量约为制氧能耗的4-5倍。对唐山钢铁公司的钢铁生产和用氧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得知唐钢目前吨钢耗氧量约为56m3,比理论值冗余量约为5.0%,高炉炼铁富氧量约为每吨生铁40~45m3,总的综合用氧量接近l00m3/t-粗钢。借助于物性参数计算软件包,对唐钢40000m3/h的空分单元进行(?)分析,获得不同产品的产量对普遍炯效率的影响定量规律:液体总产量增加9%(300m3),炯效率可提高0.7~1.0%:氧气产量增加10%,炯效率可提高1.3%。不同的产品组合,其流程(?)效率是不同的,存在最优值。基于炯分析结果,实施内外结合氧/氮互换的变负荷柔性操作,指出唐钢气体应配置液化氧气量为14000m3的液化装置,可以提高系统的炯效率和降低氧气或氮气的放散率。在炯分析的理论指导下,对炼钢供氧输送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在保证炼钢用氧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将输送压力3.0MPa(G)降低至1.5MPa(G)。基于本论文的研究,唐钢气体公司获得了明显的节能、增效的结果,取得专利发明,得到冶金行业的好评。

杨光磊[7](2017)在《66000Nm3·h-1内压缩空分装置扩能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低温精馏空分装置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空分装置流程设计和优化。本论文利用ASPENPLUS软件对我公司66000Nm3·h-1内压缩空分装置进行优化模拟,通过改变进出物料参数实现增产氮气的目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空分装置系统模型,通过调整进、出系统物料参数及调整精馏塔回流比等手段,在高压氧、中压氧、压力氮气等不减产的情况下,将氮气产量由32100Nm3·h-1增加至40000Nm3·h-1,为公司实际增产提供理论依据。2.将模拟成果应用到我公司两套66000Nm3·h-1空分装置中,结果显示通过调整,在保证精馏塔内各馏分运行正常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氮气增产的目的。另外,论文还对低温液体泵运行方式和吸附器运行程序进行优化研究,使空分装置更加高效节能。3.论文对技改后的空分装置进行效益评估,结果显示:(1)氮气增产后,通过调整液氮泵和氮压机运行模式,使氮气管网更加稳定、经济;(2)氮气增产后,A、B空分装置的氧提取率分别下降1.14%、0.10%,氩提取率分别提高7.71%、11.04%;(3)低温液体泵备用模式的调整,使空分装置在保证长周期运行的基础上更加节能;(4)改进后的吸附器优化计算更直观和实际的指导装置操作,保证装置安全运行的同时有效利用吸附器余量。

邢路阳[8](2012)在《复杂液氮洗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模拟计算》文中认为板翅式换热器是紧凑式换热器的一种,拥有传热比表面积高、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而牢固、适应性大、经济性好等特性,近年来在各工业、民用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板翅式换热器在一个单元中可同时进行多股工艺流体的换热,适合单相和多相流体,低温应用中,有利于清洁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热交换。低温液氮洗装置用于对合成氨工业中的原料净化气进行精制,以脱除原料气中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的CO等含氧化合物,它与脱硫、脱碳工序的低温甲醇洗装置在低温下配合使用,能有效降低能耗,具有很大优势,目前已被多家合成氨厂所使用。复杂液氮洗装置比传统液氮洗装置另外多设了尾气回收装置和弛放气回收系统,工艺更加先进,能量集成度高。高压板翅式换热器作为复杂液氮洗工序中最为主要的换热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液氮洗系统处于低温高压状态,其中的板翅式换热器均为多流股、多组分换热并且部分流股处于相变换热状态,导致液氮洗流程中的板翅式换热器计算较为困难,对于计算所使用的物性方法精确性也有较高要求。本文对某合成氨厂的一套复杂液氮洗装置中的八台高压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进行了校核计算,使用了SRK、PSRK、RK-ASPEN、RP-BM和BWRS物性方法用于计算流体的物性参数。计算了换热器的出口温度、换热面积、压力损失等参数。通过计算值与原设计参数的比较,对比讨论了各物性方法的计算结果。最终选用BWRS物性方法描述复杂液氮洗装置中板翅式换热器的流股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与原设计值误差较小,对液氮洗中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校核等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拓宽了BWRS状态方程的应用范围。

张振生[9](2011)在《基于复合形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板翅式换热器是最先进的高效换热设备之一,它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适应性强以及布置灵活方便等优点,所以在工业中使用普遍,可以用于各种介质的热交换以及有相变领域。本文将换热器设计计算、校核计算和复合形优化方法结合起来,建立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开发了一种工程实用的板翅式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用以提高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效率和确定优化方案。本文以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为研究重点,分析了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传热及阻力特性,设计了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和校核计算算法。进而提出完整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数学模型包括:设计变量的确定、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的选择,然后利用复合形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迭代求解。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Fortran开发了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程序,按照结构化编程思想,程序由五部分功能相互独立的模块构成,即:输入/输出模块、设计模块、校核模块、优化模块以及数据库。本文以热电联产系统中空气预热器设计为例,对板翅式换热器进行设计与优化,提出三种优化设计方案分别用于板翅式换热器外形尺寸参数优化、翅片参数优化和指导新翅片的开发。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复合形法板翅式换热器优化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总体来说这种优化方法效率高优化过程稳定,具有计算方便,算法收敛速度快等特点,使得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变得简洁高效,给设计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在工程实际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田园[10](2011)在《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首先介绍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原有的1-4#空分装置工艺流程,并对多年来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比较。结合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原有1-4#空分产能及醋酸配套CO联产甲醇工程(即1#工程)对空分产品的需求,确定配套空分装置的产品规格书。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空分技术,从多方面对一套6万Nm3/h空分和两套3万Nm3/h空分进行了比较,确定1#工程应配套采用两套3万Nm3/h空分,并将5、6#空分装置定型为KDON-29000/9000型。新筹建的5、6#空分装置是由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它是采用工业汽轮机“一拖二”来驱动空压机和增压机的内压缩、膨胀空气进下塔、全精馏无氢制氩流程。从多方面分析了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的技术性能、流程特点、配套机组及设备特点等。并通过几个关键过程的有效能分析,提出若干优化生产的方法。介绍了5、6#空分投产运行情况,并对比了1-4#空分与5、6#空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根据5、6#空分装置选型过程的思考、比较和研究等,提出了空分装置选型的几点见解。5、6#空分设备自2006年6月6日开工建设,2008年4月2日5#空分生产出合格氧气、2008年5月28日6#空分生产出合格氧气,共历时722天。投产两年多来,每套空分装置实际氧气产量均能达到29500Nm3/h,氮气产量为9000Nm3/h,液氧、液氮和液氩三液产品产量、质量都达到了设计指标。与1-4#空分相比,产品纯度、氧提取率等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都有所提高。

二、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 关于制氧机用双金属板材技术要求的讨论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 关于制氧机用双金属板材技术要求的讨论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板翅式换热器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
    1.1 热力计算程序开发
    1.2 优化设计
    1.3 结构设计
2 制造
    2.1 格栅柔性夹具
    2.2 无熔剂真空钎焊
    2.3 高压板翅式换热器的开发
3 修补与防护
4 前景与方向
    4.1 真空钎焊技术研究
    4.2 新型材料的开发研究
    4.3 扩大出口、开拓市场,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5)换热器综合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换热器的重要性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重要意义
        1.2.1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状况
        1.2.2 换热器设计研究的发展动向
        1.2.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小结
第2章 换热器选型及优化设计方法选择
    2.1 换热器选型概述
        2.1.1 换热器选型的原则与评价
        2.1.2 换热器选型常用方法
    2.2 换热器性能评价与优化方程评述
        2.2.1 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2.2.2 评价换热器性能方法概述
    2.3 一种新的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法
    2.4 小结
第3章 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1 传热过程的换热表面最佳匹配准则
        3.1.1 最简单的最佳匹配关系
        3.1.2 在一般情况下的最佳匹配关系
    3.2 流动换热过程的可用能损失率分析
        3.2.1 传热过程一般形式的可用能损失率方程
    3.3 热量传递过程的结构参数优化
        3.3.1 管内流动换热过程的最佳管长管径比
        3.3.2 换热过程最佳结构尺寸与流动换热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法
    4.1 板翅式换热器结构特点
        4.1.1 翅片的作用与形式
        4.1.2 隔板与盖板
        4.1.3 封头与接管
        4.1.4 组装结构
    4.2 平直翅片换热器特点
    4.3 平直翅片换热器结构特征
    4.4 板翅式换热器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理论基础
        4.4.1 传热过程的换热表面最佳匹配准则
        4.4.2 流动换热过程的可用能损失率方程
        4.4.3 换热过程最佳结构尺寸与流动换热的关系式
    4.5 板翅式换热器综合性能优化设计方法步骤
    4.6 板翅式换热器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算例
    4.7 小结
第5章 换热器优化设计计算程序开发
    5.1 程序开发环境
        5.1.1 集成开发环境编程
        5.1.2 软件的开发工具
    5.2 板翅式换热器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程序的开发
        5.2.1 程序的基本设计步骤
        5.2.2 程序的流程图及应用
        5.2.3 程序应用的基本操作
    5.3 优化设计程序应用
        5.3.1 水—空气传热单元优化设计
        5.3.2 天然气—空气传热单元优化设计
        5.3.3 润滑油—空气传热单元优化设计
    5.4 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总结
    本文所作的工作
    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附录B:程序主要代码

(6)钢铁制造流程中空分系统的有用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氧气转炉炼钢是当今粗钢生产的主流炼钢技术
        2.1.1 氧气转炉炼钢技术主导着近代全球粗钢生产的发展
        2.1.2 氧气转炉炼钢方法是中国粗钢生产的主要技术
        2.1.3 近年来中国钢铁生产技术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2.2 氧气制取方法
        2.2.1 空气分离法
        2.2.2 化学法
        2.2.3 电解法
    2.3 低温法空分流程
        2.3.1 空分流程的发展
        2.3.2 外压缩流程的特点
        2.3.3 规整填料塔及新型冷凝蒸发器
    2.4 钢铁企业气体生产供应网络
    2.5 本文研究内容
        2.5.1 研究内容
        2.5.2 研究方法
3 各种气体产品是当代钢铁生产的要素
    3.1 工业纯氧在现代钢铁冶金生产技术中的重要性
    3.2 气体产品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
        3.2.1 氧气在钢铁行业的典型应用
        3.2.2 氮气在钢铁行业的典型应用
        3.2.3 稀有气体的典型应用
    3.3 氧气转炉炼钢过程的物料、能量和用氧量的模拟计算
        3.3.1 氧气转炉炼钢衡算模型
        3.3.2 计算依据及基本假设
        3.3.3 氧气转炉炼钢物料衡算
        3.3.4 吨钢用氧量估算
        3.3.5 氧气转炉炼钢过程热平衡
        3.3.6 氧气转炉炼钢过程中单位氧气提供的热量
    3.4 本章小结
4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气体产品现状调查研究
    4.1 唐钢生产主流程概况
    4.2 唐钢气体产品现状调研
        4.2.1 氧气转炉炼钢用氧实况
        4.2.2 唐钢高炉富氧炼铁用氧实况
        4.2.3 唐钢气体供求特征
        4.2.4 制氧与用氧的匹配研究(连续/间歇)
    4.3 本章小结
5 空分流程的(火用)分析研究
    5.1 (火用)分析原理
    5.2 空分流程(火用)分析物理模型
    5.3 普遍(火用)效率与目的炯效率
    5.4 氧气产品能源单耗分析
        5.4.1 氧的能源单耗指标
        5.4.2 多种气态产品的能耗
        5.4.3 多种液态产品的能耗
        5.4.4 空分产品综合能耗
        5.4.5 等效产量法的评价
    5.5 混合工质(火用)分析模型研究
        5.5.1 混合物相平衡数学模型的筛选
        5.5.2 纯物质的扩散(火用)
        5.5.3 混合物的(火用)
        5.5.4 P-R状态方程
        5.5.5 混合物焓与熵
    5.6 混合工质(火用)计算软件的开发研究
    5.7 精度评价研究
    5.8 本章小结
6 空分系统普遍(火用)效率
    6.1 40000 m~3/h空分装置流程
    6.2 空分产品(火用)
    6.3 空气处理系统普遍(火用)效率
    6.4 冷箱系统普遍(火用)效率
    6.5 增压膨胀系统普遍(火用)效率
    6.6 空分装置变工况条件下普遍(火用)效率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内外结合的空分装置变负荷调节
    7.1 设置外液化装置的意义
    7.2 外置液化装置普遍(火用)效率分析
        7.2.1 液体储罐的最佳配置容量
        7.2.2 外置液化装置的普遍(火用)效率
        7.2.3 变工况条件下空分装置与外置液化装置的目的(火用)效率
        7.2.4 外置液化装置的设计
        7.2.5 氧氮转换装置
        7.2.6 内外结合的氧氮互换的空分装置变负荷操作要点
    7.3 气体输送系统(火用)效率
        7.3.1 气体输送压力对(火用)效率的影响
        7.3.2 气体输送系统的优化
        7.3.3 气体输送系统优化的特点
    7.4 实施效果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66000Nm3·h-1内压缩空分装置扩能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空分装置概述
        1.1.1 空气的性质
        1.1.2 空气分离的几种方法
        1.1.3 低温分离法的主要流程及设备
    1.2 空分装置发展历程
        1.2.1 国外空分装置发展概况
        1.2.2 国内空分装置发展概况
    1.3 空分产品在工业中的应用
    1.4 过程模拟软件在空分装置中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空分装置现有问题分析
    2.1 流程介绍
        2.1.1 空气的压缩
        2.1.2 空气的预先冷却
        2.1.3 空气的纯化
        2.1.4 空气的精馏与分离
        2.1.5 氩的精馏与提取
        2.1.6 现有空分装置主要产品及产量
    2.2 现有空分装置问题分析
        2.2.1 中压氮气产品产量不足的问题
        2.2.2 低温液体泵运行方式的问题
        2.2.3 纯化系统的吸附容量控制问题
    2.3 小结
第三章 内压缩空分流程模拟研究
    3.1 模拟流程的建立与优化
        3.1.1 中压塔K01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2 低压塔K02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3 低压换热器E01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4 过冷器E03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5 高压换热器E35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6 系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2 模拟得到目标工况
    3.3 小结
第四章 扩能改造技术实施
    4.1 中压氮气产品的增产调试
        4.1.1 工况调整的重点及主要手段
        4.1.2 工况调整的步骤
        4.1.3 工况调整的过程与结果
    4.2 低温液体泵运行及备用方式的探索
    4.3 纯化系统吸附器吸附控制的改进
        4.3.1 现有空分装置吸附器优化计算内容
        4.3.2 现有空分装置吸附器优化计算改进
    4.4 小结
第五章 扩能改造效益分析
    5.1 中压氮气产品增产后达到的效果
        5.1.1 工况调整后产品提取率的变化
        5.1.2 中压氮气产品增产后管网运行模式的改变
    5.2 其它技术改造后达到的效果
        5.2.1 低温液体泵备用方式的改变后的效益分析
        5.2.2 吸附器优化控制改进后的效果分析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复杂液氮洗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模拟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板翅式换热器发展概况
        1.1.1 换热器发展概况
        1.1.2 板翅式换热器结构及特点
        1.1.3 板翅式换热器发展概况
    1.2 合成氨工业的气体净化
        1.2.1 气体净化工艺概述
        1.2.2 低温甲醇洗工艺
        1.2.3 低温液氮洗工艺
2 复杂液氮洗装置中的板翅式换热器
    2.1 复杂液氮洗
        2.1.1 液氮洗工艺原理
        2.1.2 复杂液氮洗装置工艺流程
    2.2 板翅式换热器装置的计算模型
        2.2.1 板翅式换热器的几何参数
        2.2.2 传热过程分析
        2.2.3 传热计算
        2.2.4 压降计算
3 板翅式换热器的校核计算
    3.1 设备说明
    3.2 换热面积计算
    3.3 物性方法的选择
        3.3.1 SRK方程
        3.3.2 PSRK方程
        3.3.3 PK-ASPEN方程
        3.3.4 PR-BM方程
        3.3.5 BWRS方程
    3.4 物性方法的比较
    3.5 压降计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复合形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板翅式换热器基本结构介绍
        1.1.1 翅片基本单元
        1.1.2 隔板及盖板
        1.1.3 封头及接管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板翅式换热器设计和校核理论
    2.1 换热器传热及阻力计算方法
        2.1.1 平均温差法
        2.1.2 效率—传热单元数法
        2.1.3 流动阻力
    2.2 板翅式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
        2.2.1 传热和阻力特性理论分析解及经验关系式
        2.2.2 传热和阻力特性试验数据关系式
    2.3 板翅式换热器设计方法
        2.3.1 校核计算
        2.3.2 设计计算
    2.4 小结
第三章 复合形优化基本算法及其改进
    3.1 优化方法的基本理论
        3.1.1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3.1.2 优化设计的迭代算法
    3.2 复合形算法
        3.2.1 基本复合形算法步骤
        3.2.2 复合形算法改进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复合形算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
    4.1 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4.1.1 设计变量的选择
        4.1.2 目标函数
        4.1.3 约束条件
    4.2 基于复合形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方法
        4.2.1 算法基本思想
        4.2.2 算法功能模块
    4.3 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算例分析
        4.3.1 算例问题描述
        4.3.2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论文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2 气体分离的方法
    2.3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
    2.4 大型空分设备技术现状
    2.5 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2.6 煤化工型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的发展现状
    2.7 空气分离行业的国内外现状和突破口
第3章 理论基础分析
    3.1 低温热力学基础
    3.2 获得低温的方法
    3.3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
    3.4 外压缩流程与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简介
    3.5 空分设备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4章 分析应用
    4.1 1~3#空分装置的分析
    4.2 4#空分装置的分析
    4.3 空分装置产品规格的确定
    4.4 6万Nm~3/h空分与3万Nm~3/h空分的比较
        4.4.1 流程比较
        4.4.2 设备比较
        4.4.3 装置的适用性比较
        4.4.4 国内已有装置的使用情况比较
        4.4.5 相关装置物耗的比较
    4.5 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的分析
        4.5.1 技术性能
        4.5.2 流程概述
        4.5.3 主要机泵的选型说明
        4.5.4 流程特点
        4.5.5 配套机组及设备特点
        4.5.6 水、电、汽消耗一览表(以单套空分装置计)
    4.6 有效能分析
        4.6.1 有效能的概念
        4.6.2 几个过程的有效能分析
第5章 5、6#空分装置投产运行情况
    5.1 筹建情况
    5.2 运行情况
        5.2.1 5、6#空分主要设计指标与运行指标比较
        5.2.2 大型机组性能考核
        5.2.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3 新旧装置性能参数比较
        5.3.1 产品纯度对比
        5.3.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第6章 结论
符号名称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卷内备考表

四、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 关于制氧机用双金属板材技术要求的讨论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空分设备铝制板翅式换热器[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简报, 1974(S2)
  • [2]我国板翅式换热器技术进展[J]. 嵇训达. 低温与特气, 1998(01)
  • [3]发言材料之一:四个月来板翅式换热器攻关情况[J].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攻关组. 深冷简报, 1972(S3)
  • [4]板式攻关试验总结[J].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 深冷简报, 1972(S3)
  • [5]换热器综合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张芸豫. 兰州理工大学, 2009(11)
  • [6]钢铁制造流程中空分系统的有用能研究[D]. 姚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7]66000Nm3·h-1内压缩空分装置扩能改造技术研究[D]. 杨光磊.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8]复杂液氮洗装置板翅式换热器的模拟计算[D]. 邢路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9]基于复合形法的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研究[D]. 张振生. 安徽工业大学, 2011(11)
  • [10]KDON-29000/9000型空分装置项目选型的研究[D]. 田园.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标签:;  ;  ;  

制氧机用双金属片技术要求的探讨与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