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闭幕词(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钧[1](1977)在《坚决响应华主席、党中央的伟大号召为在全国测绘部门普及大庆式企业而奋斗》文中研究表明同志们: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大文件,宣传贯彻十一大精神,热烈欢庆十一大和十一届一中全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大喜日子里,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的心情分外激动。党的十一大,是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大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团结、坚持光明正大的大会。大会总结了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经验,制定了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抓纲治国,继续革命,为建设社会主
齐光波[2](1977)在《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闭幕词》文中研究说明同志们:我们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从九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幕,历时二十天,圆满完成了会议任务,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这次会议,是测绘部门盛况空前的一次会议。是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十一大文件、深刻领会十一大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十一大路线的一次盛会;是推动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一次盛会;是树雄心,立壮志,大鼓干劲,大鼓实劲,推动我们测绘事业迅速向前发展的一次盛会。这次盛会,将作为十分光荣的一页载入我国的测绘史册。
张明师[3](2012)在《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模表彰是对英雄奉献精神和劳动者“劳动价值”的肯定。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评选英模和表彰先进活动。40年代中期,陕甘宁边区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党和政府在运用战争年代的工作经验组织社会生产的过程中,逐步把英模评选工作制度化和常规化,不断树立典型人物,授予英雄模范等荣誉称号,以激励本人和促进社会生产。1950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评选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和劳模。这一英模群体堪称是新社会的第一代英模。工人、农民和军人中的杰出代表一一英模群体,开始变成新中国革命叙事的主角。他们逐渐成为新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启蒙者”和“布道者”,成为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民间代言人。第一代英模不仅彰显着新中国对“劳动价值”和爱国主义的肯定,而且在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中,英模形象还具有了泛政治化的效果,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的符号象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又涌现出了新一批的英模人物。这一新英模群体在时代的映衬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他们最基本的形象特征是:热爱集体、忠于职守、埋头苦干、钻研业务、技术革新、吃苦耐劳、助人为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英模人物的“技术特征”,从强调体力劳动转变到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技术革命作为一个新的劳动观念被提出。这一时期的英模人物之所以为英模,不仅仅看重的是劳动,更看重的是劳动中的技术含量。“技术”作为英模人物新的话语构成,说明新中国的英模群体逐渐成熟,并开始全面发展。“文革”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阶级斗争、反对走资派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强调“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宣扬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要求英模人物必须“高大、丰满、光彩照人、完美无缺”。因此,英模人物无一例外地都是“纯而又纯”、“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光辉形象,英模人物都是社会发展的主宰和扭转乾坤的力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英模人物并不都是真正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是从观念出发,人为地净化和拔高,丧失了英模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性。建国后一批批英模人物被不断的树立起来,这些英模人物既外在的彰显着政治、劳动和道德的特征意义,又内在的对自己的劳模身份高度认同,自觉地承担起国民的责任和义务。英模群体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做”,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比、学、赶、帮”。英雄模范不仅是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榜样,更是革命、党性和胜利的一个能指,他们典型而又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主流,他们的品质与思想是大大超出一般群众的思想水平,从而具有榜样的力量。英模群体既是普通民众在价值意义上认同的对象,也是需要学习和效仿的模范。这种认同和学习,具有历史和未来的双重时空。不同时期的英模群体不仅在特定历史时划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在时间的解构和结构下,不断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营养和载体。英模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导向,也是未来的指引。从开国建国功臣、先进生产者,到政治性的红色英模,再到实干家英模,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英模形象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英模形象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不断发生着胶合与同构,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也越来越显著。从这一问题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作为沟通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意识的桥梁,英模建构过程不仅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还必须参照民众意识的需求。只有取得民众的认可和认同,英模群体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利益的最火化,实现英模群体价值的最大化。
杨宏雨,周瑞瑞[4](2014)在《中共十一大平议》文中研究说明十一大是在粉碎"四人帮"、中国进入拨乱反正的新时期召开的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大会产生的四个文献——政治报告、修改党章的报告、新党章和闭幕词都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十一大正式宣布结束"文革",实现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化;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党的工作重点,初步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重建了一个有活力、勇于担当、敢于探索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干部基础。十一大虽然没有在理论上否定"文革",但也没有采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口号,此后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也没有任何要继续进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行动部署。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十一大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从总体上看,是一次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大会。
韩承鹏[5](2007)在《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动员,是古今中外常见的现象。中国堪称标语口号大国。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架上还是在奔驰的车体上,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还是在穷乡僻壤里那些斑斑驳驳的泥墙上,你都能找到标语的身影。研究标语口号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这些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效用、成因及改进形式,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政治动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收集整理标语口号,可以积累史料,为他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标语口号在我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群体心理感应和标语口号较好的动员传播效果。在我国历史上标语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用标语来昭示天下,彰显政绩,动员民众,服从统治。从此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均仿效之。在封建朝代,口号发挥威力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太平天国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要求政治、经济、社会等全面平等,将口号在封建社会发挥作用推向了极至。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这一千古绝唱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动力引擎。在中国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撰写的标语口号遍布红色区域,是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参加革命队伍的强大武器。标语口号在建国后仍然发挥作用,在“文革”期间,标语口号的喧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标语口号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重要原因就在于:标语口号的目标对象是群体。群体在一定的氛围下,具有易于激情冲动、随大流及群体情绪相互感染的的特征。标语口号就象荷尔蒙一样,能加速催化群体特征的显现。标语口号一般使用简单常用的汉字,这就与中国普通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相契合。加之,标语口号一般工整对仗,琅琅上口,易于识记,便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标语口号具有内容的时代性、来源的特定性、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效果的鼓动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等特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语口号。如土改时期的斗争性,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性,“文革”时期的狂热性等,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是哪一时期写的。在我国,有能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主要是权威人士、特定的组织机构、一些重要会议和个别群众。标语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既可以因陋就简,也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书写标语可以用墨汁、油漆等传统材料,还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材料;标语可以写在石块、木板、横幅、墙壁上,也可以在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上传播。标语口号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的放矢,一定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结合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和特定目标群体的需要创造性提出。标语口号主要发挥导向功能、动员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将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动员激励社会力量朝既定的方向努力,从而争取达到预期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标语口号随处可见。透视这些标语口号,我们会发现,在浩瀚的标语口号之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动员力强大但内容欠妥。一些标语口号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但有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缺少人文关怀,有的法治意识淡薄,还有的泛政治化严重等。还有,个别标语口号制作者动机不纯,形式主义严重,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想通过张贴标语,喊喊口号来虚张声势,不求实效,但求虚功。标语口号作为一种有效的动员方式,在现时代不但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且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语境下,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能力增强,不再盲目跟着标语口号跑了。这就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利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社会提出了挑战。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标语口号有待于转型和变脸。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标语口号的特点规律,把握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原则理念,懂得正确使用方法,撰写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反映时代要求的标语口号,推动社会进步。
王弘[6](2011)在《“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文中指出英雄模范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孙万代的楷模。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使得他们成为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旗帜。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效仿古之如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皆以此鼓舞士气、团结力量、共筑大业。时至“文革”,“英雄崇拜”更加泛滥。有学者说“文革”是一个“造神”的年代。伴随各类政治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榜样、标兵。他们与那些经受过“文革”洗礼幸存下来的老英雄、老模范,褶褶闪耀在时代的天空,而那些不幸被定性为“假劳模”的个体,不管之前他们的业绩有多辉煌,瞬间陨落。回归至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从六十年代开始,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国社会政治气味愈加浓厚。国内反修防修运动的急速推进,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逐渐达到顶峰,他的振臂一挥,得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响应,由此导致了“文革”中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演变。红卫兵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支两军”,无不带有这方面的因素。另外,国际上与苏联关系的恶化升级,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外交战略转移思路的初步构成。在此大环境下,置身在其中的英模人物,因缘际会的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众多英模人物相涌而出的同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经历了一番荣辱沉浮的岁月。文章正是以此为主线展开考察论述。英模文化的存在意义在于他是一种具有正面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由此典型的挖掘确立,除了要符合人民大众的传统尊崇观外,也须突出执政党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英模人物的培育机制、宣传推广机制以及表彰机制的历史考察,比较客观的还原了这一文化机制当时的状况。在今天很多人眼中,英雄只不过是一瞬间的行为成就其英名。三国刘备文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马克思唯物辩证论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平时的点滴服务奉献精神的累积,又何谈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基于此,在对英模人物的家庭、职业等个体因素考察的同时,对其心态、品德进行了概括梳理,总结自身成就其英雄壮举道路的点点滴滴。另外,诸如党的领导、教育、传统文化的客观引导、个人的社会实践也是其重要因素。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人性中的某些消极成分在某些因素的引导下被无限扩大,甚至于被曲解走向极端。这种双向成分的存在暴露是时代性的深刻体现。英模文化作为执政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当政的政治思想无疑会是文化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文革”时期风云变幻的政局注定了这一文化机制的非正常走势。林彪担任国防部长以后在军队系统大肆推出“突出政治”,在这一标准被推广至各行各业以后,政治因素渐成评价忠诚与否、先进与否的硬性指标;“九一三事变”后,周恩来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左”倾思想的克服工作,重提实干精神。这一思想转轨为英模文化步入正轨提供了可能;“文革”后期,“四人帮”日益猖獗,出于打倒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目的,他们授意树立了一批“反潮流英雄”。思想政治领域难得的一点曙光再次遭到扼杀。文章通过对这一时期政治思想领域的历史考察,总结得出英模文化阶段性特征的呼唤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英模文化从思想引导、实践榜样等方面实现其社会效应。受时代局限性影响,在取得某些正面效应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诸多负面影响。在观其利弊基础上,进而对这一文化机制进行初步的总结评价。总之,考察这段时期的英模文化现象,便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象地勾画时代特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考察总结“文革”时期英模文化,不仅对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定位“文革”时的这一现象意义重大,对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亦颇有重大现实关照性和理论借鉴意义。
文世芳[7](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袁振东[8](2008)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中国当代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文中认为"文革"结束后,由华国锋提议,经过充分的筹备,中共中央于1978年3月组织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提出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战略决策,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明确了科技队伍又红又专的标准,规定科学研究机构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分工负责制,制定并通过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八年规划,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了优秀科学成果。这次会议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当代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邢宇宙[9](2012)在《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树典型”是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它包括了典型的培养与塑造、宣传与学习等过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家建设过程中,从上个世纪直到今天横跨两个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诞生了不同时期的“新农村”典型。本研究以国家对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动员为切入点,结合1950-60年代我国农村社会变革的背景,以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农村样板“大寨”为个案,通过对此一典型的塑造过程进行讨论,来展示典型是如何被“发现”、“培养”和“建构”出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地方社会中的村庄、农民如何与国家权力进行互动。首先,在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上,各级政府以分类排队为基础的乡村治理,选择村庄进行试点和蹲点,培养先进和改造落后。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村庄内部的模范和积极分子等,并利用“先进和模范”进行农民动员,推动农业合作化的进程。正是在以分类试点为基础的政策推进过程中,大寨作为地方典型得到“培养”。其次,在毛泽东时代持续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动员民众进行农业生产和政治参与。大寨正是在人民公社化与大跃进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其作为昔阳县“地方典型”的地位。在后来的“比学赶帮”运动中,大寨和陈永贵作为地方“先进”,逐步升级成为晋中地区和山西省的重要农村典型,一场“学赶大寨”的运动已经在地方拉开帷幕。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在如此众多的地方典型之中,大寨典型最终“跃升”为国家样板,也有偶然性“事件”起着重要作用。第三,在树立典型的过程中,典型的建构依靠广播和报纸等高度组织化的宣传网络。在对于样板的典型报道中,典型村庄和模范人物都抽离成为一种“符号”,并根据运动或政策宣传的需要,不断地再生产各种“典型经验”,来制造舆论动员民众。同时,大寨作为新农村样板,村庄本身成为参观学习的对象。原本的村庄建设,实质上已经演变成打造村庄景观和组织民众参观的国家工程,各级干部、模范和积极分子以及农民,都在这种仪式化的参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四,国家在典型塑造中构建“先进”和“模范”为主体的宣传话语,呈现出“英雄化”的特点,有关村庄的叙事也逐步背离村庄现实。尽管国家的话语体系在典型叙事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但是那些村庄中“消失”的模范人物、无名化甚至被污名化的村民等,与崇高的典型叙事共同构成了村庄叙事的多重变奏。最后,树典型作为国家进行社会动员的一种路径,不仅是源自革命战争年代的传统,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产物。在“新农村建设”的话语动员体系下,大寨作为国家样板和学习对象,按照国家大共同体的目标构建了样板,通过参观学习的动员模式,来尝试改造一个个村庄共同体。由此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社会和动员民众的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王扬宗[10](2018)在《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转变——回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3月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经过"十年动乱"后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通过全国科学大会的筹备和召开,我国科技事业恢复了正常的体制和秩序,党和政府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确立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重要论断,是对"十年动乱"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科技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也为20世纪80年代科技事业的开放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闭幕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闭幕词(论文提纲范文)
(3)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起 |
2、选题的意义 |
3、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问题的说明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1、英模人物传记和人物辞典 |
2、研究著作与论文 |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研究方法 |
2、文章结构与内容 |
3、特色与创新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英模群体 |
1、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工人运动兴起时期的英模人物 |
2、农民运动和红色政权中的英模人物 |
3、“长征一代”英模人物 |
4、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 |
5、解放战争时期的英模群体 |
第一章 建国以来英模群体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建国以来英模人物表彰大会的概况 |
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年) |
二、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56年) |
三、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即全国群英会,1959年) |
四、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即全国文教群英会,1960年) |
五、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77年) |
六、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 |
七、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1978年) |
第二节 历次劳模大会中的英模结构分析 |
一、性别分析 |
二、年龄结构 |
三、政治面貌 |
四、所属行业 |
五、品质特征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英模人物(1949-1956)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英模人物成长的历史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二、社会主义信仰: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身份地位 |
三、严峻的国际形势:保家卫国的现实使命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英模人物的群体特征 |
一、新中国第一次英模会议 |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成就和贡献 |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英模人物的群体特征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英模人物的思想特征 |
一、革命的主色调:极具革命激情的英模一代 |
二、时代精神:从感恩到爱国的转变 |
三、英模道德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模人物(1956-1966) |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英模人物成长的历史背景 |
一、中共八大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
三、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英模人物成长的群体特征 |
一、第二次英模会议 |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成长历程及思想特征 |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英模人物的群体特征 |
第三节 工人模范与技术话语:建设时期的特殊英雄 |
一、先进生产者运动 |
二、“技术”:英模人物新的话语构成 |
第四章 “文革”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英模人物 |
第一节 “文革”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英模人物成长的历史背景 |
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
二、饱受摧残的社会经济文化 |
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总口号 |
四、拨乱反正时期“左”倾思想的继续发展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英模人物成长的群体特征 |
一、第三次英模会议 |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成长历程及其思想特征 |
第三节 “不在场”的英模一代:“文革”时期英模人物的思想特征 |
一、被绝对化、抽象化的“存在者” |
二、英模人物个体“不在场”与符号性存在 |
三、英模人物与接班人 |
第五章 历史与未来:英模精神的二元意义 |
第一节 历史的导向:英模精神的历史意义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英模精神的历史意义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英模精神的历史意义 |
三、“文革”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英模精神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未来的指引:英模精神的恒久意义 |
一、历史的贯穿:英模精神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
二、英模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三、未来的指引:英模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 |
第六章 胶合与同构:英模形象变迁与国家意识形态 |
第一节 英模形象的变迁轨迹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国功臣、建国功臣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先进生产者 |
三、“文革”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红高于专的英模 |
四、1978年以后:实干家英模 |
第二节 英模形象变迁与国家意识形态 |
一、雷锋与雷锋精神的变迁 |
二、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英模 |
结语 走出扁平化时代 |
一、英模评选社会化 |
二、英模监督多元化 |
三、英模管理制度化 |
参考文献 |
博士攻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4)中共十一大平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一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
二、十一大召开的历史诉求 |
(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去世,“四人帮”的垮台,导致中共党内巨大的权力真空,中共迫切需要重建中央领导核心 |
(二)适应“文革”结束后中国发展的需要,让国家的政治生活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
(三)承接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制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
(四)为解决“文革”中的是是非非定下基调 |
三、十一大文献述评 |
(一)十一大的政治报告(1) |
(二)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 |
(三)中国共产党章程(1) |
(四)闭幕词(2) |
1. 肯定十一大“是坚持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 |
2. 强调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党树立的五大 |
3. 肯定粉碎“四人帮”以来“全党全国面目一新”, |
四、十一大的贡献与不足 |
(一)在重建中央领导集体方面 |
(二)在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方面 |
(三)在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方面 |
(四)在如何看待“文革”问题上 |
五、评价十一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正确评价十一大的历史地位 |
(二)要看到十一大对文化大革命的肯定是一种历史的惯性 |
(三)大转折需要缓冲期 |
六、结论 |
(5)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提要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的语义略解 |
第二节 标语口号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本领域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选题意义 |
注释 |
第二章 标语口号的成因考察 |
第一节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第二节 强大的群体心理效应 |
一、群体心理特征:激情盲从易感染 |
二、群体力量探源:爆发强大潜能 |
第三节 显著的动员传播效果 |
一、标语口号契合了常人的文化知识水平 |
二、标语口号易于识记 |
三、标语口号能创设力量氛围 |
四、口号能凝聚人心 |
注释 |
第三章 动员型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内容的时代性 |
一、古代中国 |
二、近代中国 |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 |
第二节 动员性标语口号来源的特定性 |
一、权威人士 |
二、组织机构 |
三、重要会议 |
四、人民群众 |
第三节 动员类标语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
一、工农红军时期的标语制作 |
二、改革开放前的标语制作 |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标语制作 |
第四节 标语口号动员效果的鼓动性 |
一、情感型鼓动 |
二、目标型鼓动 |
三、理想型鼓动 |
四、利益激励型鼓动 |
第五节 标语口号动员目标的针对性 |
一、针对中心工作 |
二、针对特定人群 |
三、针对特定需要 |
注释 |
第四章 标语口号的动员效果透视 |
第一节 动员导向功能 |
一、政治动员导向功能 |
二、政策动员导向功能 |
三、政治社会化动员功能 |
第二节 政治动员功能 |
一、实现政治决策动员 |
二、实现政治目标动员 |
第三节 动员激励功能 |
一、目标式激励动员 |
二、激情迸发式动员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动员力强但内容不妥 |
一、动员力强大但却有碍社会发展 |
二、虚幻理想但却昙花一现 |
三、有强烈的震慑力但却缺少人文关怀 |
四、权威动员但显法治意识淡薄 |
五、动员目的明确但内容滑稽荒诞 |
六、动员内容引起岐义 |
七、动员内容泛政治化 |
八、动员面太广缺乏针对性 |
第二节 标语位置失当 |
第三节 动员目的欠佳 |
一、观念误区,以虚抵实 |
二、作风不实,上行下效 |
三、跟风应景,敷衍塞责 |
四、频换口号,误导社会 |
五、劳命伤财,华而不实 |
注释 |
第六章 发挥标语口号动员功能的有效办法与措施 |
第一节 把握制定标语口号的原则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满足利益需求的原则 |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四、可行性原则 |
五、准确把握口号时机的原则 |
六、正确把握口号转换的原则 |
第二节 正确表达标语口号 |
一、明确标语口号的特性 |
二、符合规范要求 |
三、正确掌握表达方法 |
第三节 加强对标语口号的监管 |
一、端正思想,以人为本 |
二、务求实效,力戒“虚功” |
三、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
第四节 现时代标语口号的发展取向 |
一、更新观念,依法动员 |
二、创新发展,推陈出新 |
注释 |
附录:中国近现代动员类标语口号例举 |
第一节 政治动员 |
第二节 社会动员 |
第三节 科教文卫建设动员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动员 |
第五节 军事领域动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论证 |
(一) 选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理论意义 |
(四) 学术价值 |
(五) 现实关照性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研究成果及现状 |
(二) 有关英模文化研究的各种原始资料来源 |
三、学术要点 |
(一) 学术切入点 |
(二) 学术考量重点 |
(三) 学术探讨难点 |
(四) 学术创新点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界定 |
(三) 内容、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背景 |
一、英模文化形成的国内因素 |
1、极端的个人崇拜引发泛滥的英雄崇拜 |
2、建国十七年教育成果与“教育革命”的碰撞 |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狂热再兴 |
4、人民解放军参与地方“革命”—“三支两军” |
5、当权者命运的沉浮 |
二、国际因素 |
1、中苏关系的恶化升级 |
2、中国外交策略的转移 |
第二章 “文革”英模文化之人物谱系 |
一、“文革”中认可的中共成立后到建国前的英模 |
二、“文革”中认可的建国后到“文革”前的英模 |
三、“文革”期间涌现的英模 |
1、军队英雄序列 |
2、群众劳动模范系列 |
3、知青系列模范 |
四、“文革”中被打倒的英模 |
五、“文革”期间举国尊崇的模范群体 |
1、“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
2、“老三篇” |
六、“文革”中受到推崇的“另类英模” |
1、“红卫兵闯将”、“反潮流英雄” |
2、“伪英模” |
第三章 “文革”时期英模的宣传 |
一、“文革”英模的培育机制 |
1、英模人物的发现 |
2、当权人物巩固权势的刻意所为 |
3、英模形象的树立 |
4、英模人物的安置 |
二、英模的宣传推广 |
1、媒体的宣传 |
2、报告、事迹展览会以及演讲 |
3、组织召开各类英模集会 |
4、创作各类宣传英模的文艺作品 |
5、出版英模日记、格言 |
6、将英模事迹编入教材中 |
7、设立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物来纪念缅怀英模人物 |
三、英模人物的表彰形式 |
1、授予政治荣誉 |
2、领导人接见、评价或题词 |
3、建立纪念馆、纪念堂、陵园,或以英模名义发行邮票、连环画等 |
4、附属政治待遇 |
第四章 “文革”英模之家庭及职业审视 |
一、“文革”英模人物的家庭审视 |
1、英模人物的家庭出身 |
2、家庭观念 |
二、“文革”英模人物职业、地域出身审视 |
第五章 英模人物之心态探究 |
一、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 |
二、坚定的政治信仰 |
1、对领袖的无限忠诚与敬畏 |
2、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
3、崇高的思想觉悟 |
4、坚强的党性 |
5、富于献身的心态 |
三、强烈的感恩意识 |
1、新旧社会的对比 |
2、运动前后的遭遇 |
四、积极向上的心理诉求 |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2、强烈的使命感 |
3、艰苦奋斗的心态 |
五、革命英雄主义情结 |
六、光环荣耀下的隐性心理 |
1、自我欲望的膨胀 |
2、极端的“英雄梦” |
第六章 英模人物之品德考察 |
一、品德展现 |
1、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
2、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高尚品德 |
3、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的高尚情操 |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5、待人真诚、谦逊朴实的处事原则 |
6、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 |
二、“文革”时期英模品德的培育 |
1、党的领导教育、鼓励 |
2、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3、个人主动的社会实践 |
第七章 英模文化与政治思想 |
一、林彪主政下大肆宣扬“突出政治”以及在与江青、康生相勾结过程中打造的“红卫兵闯将” |
二、周恩来主政下思想领域方面的部分革新以及维护、安置老英模 |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兴风作浪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领域的再次混乱-“反潮流英雄”的横行 |
第八章 英模文化与社会效应 |
一、社会引导 |
二、社会激励 |
1、积极影响 |
2、消极影响 |
三、社会教化 |
1、树立社会参照 |
2、社会规范 |
四、社会凝聚 |
五、英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1、经济建设的社会动力 |
2、对精神文明的影响 |
六、社会觉醒 |
1、对大寨经验的渐次抵制与反思 |
2、对“反潮流英雄”的抵制 |
七、英模文化对外交工作的影响 |
第九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定位 |
一、强烈的时代印记 |
二、“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正面影响 |
1、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 |
2、对英模个体的影响 |
三、英模文化的局限性 |
1、政治干预成分的激增 |
2、英模形象的绝对化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新农村”与典型 |
一、研究缘起 |
二、典型、社会动员与国家 |
三、当社会学遭遇历史,或方法的思考 |
四、“大寨”:个案介绍和资料说明 |
第二章 典型:萌生与催发 |
一、合作化运动:从试点开始 |
二、先进与落后:分类的治理 |
三、村庄代理人:发现与培养 |
四、从试点到典型 |
第三章 典型的升级或拔擢 |
一、人民公社与大跃进:升级的氛围 |
二、地方学赶大寨运动:典型的推广 |
三、天时地利与人和:成为国家样板 |
四、运动中的典型 |
第四章 典型的建构 |
一、搭建宣传网络 |
二、从典型报道到展览 |
三、大寨:新农村的样板 |
四、作为符号与景观的村庄 |
第五章 典型的叙事 |
一、老陈的模范之路 |
二、大寨式“新农民” |
三、集体主义的劳动 |
四、村庄叙事的变奏 |
第六章 结语 |
一、“树典型”:一种社会动员的路径 |
二、“大寨”:从样板到名村 |
三、尾声:新农村何处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转变——回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从“整顿科学院”到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决策 |
2全国科学大会的动员与筹备 |
2.1会议筹备和动员的启动 |
2.2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
2.3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宣传工作 |
2.4预备会议和会议通知正式发表 |
3恢复科技工作的正常秩序 |
3.1恢复科研机构的学术委员会 |
3.2恢复技术职称 |
3.4恢复研究生招生 |
3.5制订科学技术规划 |
4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5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与科技工作开放改革的开启 |
5.1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
5.2我国科技工作开放改革的开启 |
四、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闭幕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坚决响应华主席、党中央的伟大号召为在全国测绘部门普及大庆式企业而奋斗[J]. 王大钧. 测绘通报, 1977(S1)
- [2]全国测绘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闭幕词[J]. 齐光波. 测绘通报, 1977(S1)
- [3]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D]. 张明师.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4]中共十一大平议[J]. 杨宏雨,周瑞瑞.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2)
- [5]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 韩承鹏. 复旦大学, 2007(06)
- [6]“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D]. 王弘.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7]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中国当代科技史上的里程碑[J]. 袁振东. 科学文化评论, 2008(02)
- [9]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D]. 邢宇宙. 南京大学, 2012(12)
- [10]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转变——回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J]. 王扬宗.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