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化学学会18种杂志实现全文检索(论文文献综述)
肖金花[1](2021)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五氧化二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成本分析》文中指出钒-素有“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之称,已经作为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至关重要的材料被普遍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钢铁冶金行业等其他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航空航天、市政交通以及国家科技军事领域等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普遍应用,对五氧化二钒的需求日益增大。钒生产过程可能带来的工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重大社会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不容小觑。在目前节能减排任务非常艰巨的形势下,识别五氧化二钒工业的经济影响因素及环境影响因素、减少成本投入及污染排放,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作为一种对环境评价及经济分析的工具,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环境和经济管理方法,且能够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全面且科学地评估企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及关键成本因素。本文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建立我国北部某企业五氧化二钒产品的生命周期清单,对其环境影响值进行特征化及归一化处理,识别出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及经济产生影响的关键流程及关键物质。最后,将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的煤替换为天然气,对其“气代煤”后的部分环境影响类型进行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产生最大的环境影响为环境酸性化,其次为富营养化。其中,环境酸性化的影响占总影响的29.7%,富营养化的影响占总影响的27.37%。从经济的角度看,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生产所占费用比例较大,其中生石灰的原材料费用中占比例较大。研究了采用天然气在不同比例下替代煤对环境-成本效益的影响情况,对原材料不同比例下进行环境影响及成本-效益的对比。结果表明,将煤全部换成天然气,可降低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效应达19.17%,降低了4.85×10 t·t-1。
付新彦,张玉韬,王修来[2](2020)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效益——基于SCI论文产出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认为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08—2018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CPSF)SCI论文产出数量、被引频次、作者机构、学科门类、期刊来源、区域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利用SPSS 21.0进行配对资料Wilcoxon检验,验证相关参数的显着性。研究发现:2008—2018年共发表CPSF-SCI论文59434篇,高水平科研产出越来越多,高被引论文水平略高于全球基准值,CPSF-SCI论文数量与CPSF资助人数在机构、学科门类、区域分布上基本一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也存在CPSF-SCI论文人均数量少、资助成本高、刊载期刊总体水平不高、学科门类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王伟[3](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丁佐奇,王雅棋[4](2019)在《ESCI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特征及对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启示》文中提出研究我国被ESCI收录的科技期刊的发展特征、被引指标和提升策略,预测已被ESCI收录期刊的发展潜力与趋势,为ESCI收录期刊早日迈入世界一流期刊行列提供参考和借鉴。以ESCI最新收录的中国81种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站查询、期刊编辑部调研等方法研究各刊的发展特征,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各刊的被引指标,参考SCI收录标准,预测ESCI期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绝大多数ESCI收录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均实现了编委、审稿系统、出版商等要素的国际化,进而被PubMed、Scopus等权威国际数据库收录,部分期刊引证指标不俗,预估影响因子可进入SCI Q1或Q2区。通过分析E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化进程,探讨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和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发展策略。
黄湾湾[5](2018)在《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文中提出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是近代大学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近代知识女性的精英代表,她们勇敢挣脱传统家庭的羁绊,寻求独立的自我,接受系统的中外教育,融汇中西文化,在学术研究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厚造诣。然而,女性自古以来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女教师在学术领域不被重视,关于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因此,本研究针对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展开探讨,以期彰显女性学术风采,丰富女性学术的研究资料。论文以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她们的学术信息以展现其学术整体概况,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学女教师进行深入探索,全面、具体地呈现她们的学术历程及学术特征,凸显大学女教师在近代学术研究领域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基于此,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剖析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是时代发展推动的结果,伴随着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子职业思想的渗入以及近代大学职能的转变,女教师凭借自身顽强不屈、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跻身于男性霸权的学术圈,逐渐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队伍。论文又从学科背景、学术成果、参与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等方面,概述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发展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林徽因的建筑学术风采。通过对林徽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探究冯沅君的文学学术风采。通过对冯沅君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俞庆棠的教育学术风采。通过对俞庆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民众教育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民国中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研究的几点思考,包括其对大学学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她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戴慧娴[6](2017)在《基于WoS的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科技论文产出表现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科研的研究,不断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想要将我国打造成农业科技强国。而为了实现此目标,需要了解我国目前农业科研的总体情况,才能明确知晓未来农业科研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做好规划。农业科研系统作为我国农业的中坚力量,其科研生产力情况恰恰能反应我国目前的农业科研水平。在目前的农业科研研究领域中,较多的是对宏观国家层面产出和微观机构层面产出情况的研究,很少有关于农业科研系统层面的产出情况研究。因此,对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的产出情况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农业科研系统的角度出发,以WoS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基础,使用文献计量、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科研系统产出现状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该研究以我国农业大学系统与农业科学院系统2006-2016年11年间发表的论文为分析主体,发表论文数、论文被引用次数、2年影响因子为标准研究指标,分别从发表论文的年代分布、来源出版物分布、分支机构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国际合作分析、研究主题分布等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科研系统的产出现状。作者在研究中发现,从科研产出和被引用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目前科研实力与影响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文献合作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科研系统具有较强的科研合作能力;从文献作者分布来看,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的科研人员数量比较庞大,但是真正的核心科研人员比较少;从来源出版物的分布来看,我国农业科研系统发文的出版物数量多,但是具有高影响力的文献比较少;从论文的研究主题来看,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的研究主题依旧较多集中在遗传学上,新兴农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从机构来看,我国农业大学系统的科研产出大于农业科学院系统,并且从发文来看,我国农业大学系统研究产出分布比较平均,而农业科学院系统的区域性比较强。另外,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分析中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系统与国际的合作愈加密切,国际化成果突出。
吴锦雅,江霞[7](2017)在《广东省医学期刊SWOT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意义]了解广东省医学期刊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方法/过程]以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60种广东省医学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出版周期、出版语种、有无网站、有无公众微信号、是否核心期刊等。对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39种核心期刊相关评价指标进行SWOT分析。[结果/结论 ]在大数据融合媒体交互应用的时代,广东省医学期刊具有众多优势,也存在优质稿件流失、国际化合作不高、网络传播和交流平台不足等劣势。广东省医学期刊既面临着机遇,也受到来自国内外期刊竞争、复合型人才缺乏及市场营销冲击的各种挑战。广东省医学期刊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才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金淑兰[8](2017)在《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文中认为化学工业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生活生产必需品以及国防建设和应对战争等密不可分,不仅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华化学工业会由欧美归国留学生于1922年在北京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学术团体,它荟聚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不仅为后来相继成立的专门学术团体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而且还推动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与化工教育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现代化工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发掘大量第一手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文献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学会承担的社会角色为主线,研究了中华化学工业会自1922年创建至1949年整个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我国化学工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首次全面系统地厘清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创立、发展以及组织变迁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条件。这部分内容为完善我国近代化工体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弥补了我国化工史和技术史史界对相关专题研究的不足。(2)运用社会学方法探讨学术团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随社会变迁所进行的角色调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从化工知识普及向化工知识研究的转变,而另一种社会角色——服务于化工实业界则一直伴随并贯穿始终。通过分析认为,除以上所述,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还表现在: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与化学工业有关的产业经济方面,甚至还涉及与化学工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学术团体,其社会角色具有多元性和可变性。(3)详细地梳理了1922-1949年中华化学工业会的主要工作成就及其对中国化工事业的影响。包括化学工业普及方面,如搜集并发布化学工业新闻、举办通俗演讲、翻译化工着作,创办化工普及类刊物《化学世界》;化学工业研究方面,如学会的科研体制化过程、化工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建设、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和会刊为主所进行的化工学术研究等;促进实业界与化学界相结合所做的各种努力,如组织学者参观工厂、调查国内化工业现状、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举办化工展览。这些史料的挖掘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于中国化工事业建设的突出贡献,以及推动中国化学工业建制化的积极作用。(4)对中华化学工业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客观的评价。受条件所限,民国时期国内关于化工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并不多见,但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为主、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为载体刊发的大量文章实用性极强,对于科研同行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作用。(5)在挖掘中华化学工业会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特点。总体上看来,1922-1949年,我国国内的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多为传统手工制作或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国内许多储备丰富的生产原料,仍处于粗放式加工阶段。通过分析影响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剖析政府在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专门学术团体对于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探讨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体制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成观星,江霞[9](2017)在《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状况,为提高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上官网查阅、查最新现刊、上数据库检索、上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网站查相关被收录的新闻报道等调查广东省67种医药卫生科技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结果:67种期刊中,只有28种期刊被国外数据库收录,其中24种为核心期刊;有12种期刊被10或10个以上数据库收录,其中11种期刊为核心期刊;有14种期刊被4或4个以下数据库收录,其中4种为核心期刊,10种为非核心期刊。结论:被更多的相关数据库尤其是国外数据库收录可提高期刊影响力。
赵亚玲[10](2017)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QSAR模型在混合物联合毒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是一种研究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物化性质或生物活性间关系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研究热点。从QSAR提出至今不过80余年的时间,该方法就已经在化学、毒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等领域有了重要的应用。考虑到实际生态环境中化合物大多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近些年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混合物的QSAR研究,用QSAR模型来预测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是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论文的第一章详述了本研究的意义,QSAR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论文的第二章介绍了QSAR的发展史、几种经典的QSAR模型、QSAR模型的建模步骤、QSAR方法的应用、混合物的QSAR研究现状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不同的混合物进行了QSAR建模研究,简单叙述如下:(1)选择了12种苯系物,包括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与极性麻醉型化合物,不同的混合物就在这些化合物中分类生成,然后对不同的混合物进行QSAR模型的建立。(2)计算混合物的混合分子结构描述符,其中拓扑参数需要先分别计算出单一化合物的描述符再进行数学运算得到混合物的描述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混合描述符的计算方法。将分子结构描述符分为物理化学参数、拓扑参数和量子化学参数三类,分别通过查阅文献、软件E-dragon和软件Gaussian09计算获得。最终选取了33个常用的、经典的描述符,物化参数、拓扑参数与量化参数的个数分别为10、12和11。(3)结合多种筛选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变量筛选规则。采用软件SPSS19.0里的多元线性回归(包括前进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子结构描述符的筛选,剔除存在严重自相关的变量。由于非极性与极性物质之间的结构、性质差异,两类混合物选出的描述符不尽相同,个数分别为6和7。对单一描述符和毒性数据间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不同描述符对混合物毒性的贡献值不同,而同一描述符在不同的混合物中对混合物毒性的贡献值也不相同。(4)采用R语言建立模型并验证,分别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与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内、外部方法同时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了相关系数QCV2、均方根误差RMSEV和QF12三个统计量。结果表明两类混合物所建的4个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性,但综合指标来看,不管是在非极性混合物还是极性混合物中,BP神经网络模型还是要优于其它3个模型,说明ANN方法适用于混合物的QSAR模型建立。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在QSAR模型中引入了不同种类的分子结构描述符,比起单一或单类的描述符要更加全面。对描述符进行变量筛选的时候,采用了结合几种方法的综合选择结果,得到的描述符与混合物毒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描述符间相互独立。关于混合拓扑描述符,现今还没有相关计算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计算方法。建模采用的监督学习型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简单的线性建模方法相比能更好地处理非线性关系,结果也表明ANN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
二、美国化学学会18种杂志实现全文检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化学学会18种杂志实现全文检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五氧化二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钒工业现状 |
1.2.1 我国的钒资源概况 |
1.2.2 我国钒的产量及消费 |
1.2.3 钒冶炼工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1.3.2 生命周期成本研究进展 |
1.3.3 生命周期集成评价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2.2 功能单元 |
2.3 数据质量及来源 |
2.4 数据处理 |
2.5 生命周期清单 |
2.6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
2.7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2.7.1 影响分类 |
2.7.2 数据特征化 |
2.7.3 选择性步骤 |
2.8 结果解释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氧化二钒的生命周期评价 |
3.1 研究目的与范围 |
3.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3 清单分析 |
3.4 环境影响评价 |
3.4.1 分类 |
3.4.2 特征化 |
3.4.3 归一化 |
3.5 结果解释 |
3.5.1 关键流程 |
3.5.2 关键物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五氧化二钒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4.1 生命周期成本分类 |
4.2 研究范围、目的及清单分析 |
4.2.1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4.2.2 成本影响清单 |
4.3 模型建立 |
4.4 五氧化二钒产品成本的计算 |
4.5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4.5.1 系统动力法 |
4.5.2 参数法 |
4.5.3 类推法 |
4.5.4 详细法 |
4.5.5 作业成本法 |
4.5.6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代煤”的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
5.1 五氧化二钒生产中“气代煤”的环境影响分析 |
5.1.1 “气代煤”的温室效应环境影响潜值 |
5.1.2 “气代煤”的环境酸性化影响潜值 |
5.1.3 “气代煤”的可吸入无机物影响潜值 |
5.2 五氧化二钒生产中“气代煤”的成本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学术成果 |
附录 B 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 |
(3)《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ESCI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特征及对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出版年和更名分析 |
2.2 刊期及出版语言分析 |
2.3 主办单位及出版单位情况 |
2.4 编委会组成情况 |
2.5 审稿系统情况 |
2.6 国际上主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
2.7 开放获取情况 |
2.8 影响因子和区属分布预测 |
2.9 提升计划资助期刊分析 |
3 讨论 |
3.1 ESCI收录对孵化一流期刊的关键作用 |
3.2 主办单位的支持对一流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 |
3.3 英文出版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关键要素 |
3.4 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
3.5 填补学科空白的新刊发展潜力巨大 |
3.6 专业化办刊快速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4 结语 |
(5)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的研究 |
2.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的研究 |
3. 关于当代大学女教师学术状况的研究 |
(三) 概念界定 |
1. 大学 |
2. 学术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历史研究法 |
3. 个案分析法 |
一、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 |
(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 |
1. 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 |
2. 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催化 |
3. 近代大学职能转变的促进 |
4. 大学女教师主观意志的诉求 |
(二)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概况 |
1. 学科背景概况 |
2. 学术成果概况 |
3. 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概况 |
二、林徽因:灵性建筑,诗化学术 |
(一) 走进林徽因 |
(二) 林徽因的学术特征 |
1.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学术 |
2. 探索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 |
3. 在建筑学术领域注入诗意 |
三、冯沅君:细腻文学,柔美学术 |
(一) 走进冯沅君 |
(二) 冯沅君的学术特征 |
1. 细腻情感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丰富 |
2. 关注细节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准确 |
3. 中西比较使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
四、俞庆棠:心系民众,爱之学术 |
(一) 走进俞庆棠 |
(二) 俞庆棠的学术特征 |
1. 带着母爱研究民众教育 |
2. 在民众教育实验中进行学术研究 |
3. 参考国外教育经验进行学术研究 |
五、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 学术贡献 |
1. 打破了近代大学学科学术的性别隔阂 |
2. 丰富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风格 |
3. 拓宽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领域 |
(二) 学术困境 |
1. 学术与家庭难协调 |
2. 学术与教学难兼顾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基本信息一览表 |
附录二: 民国时期主要大学女教师学术成果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部分大学女教师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主要情况 |
附录四: 1949年以前林徽因的建筑与相关艺术设计 |
附录五: 1949年10月以前林徽因发表的中国古建筑专着与论文 |
附录六: 1949年以前冯沅君发表的古典文学研究专着与论文 |
附录七: 1949年以前俞庆棠发表的民众教育研究专着与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WoS的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科技论文产出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农业 |
1.3.2 农业科研系统 |
1.3.3 科研产出表现 |
1.4 框架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国家层面的科研产出表现研究现状 |
2.1.1 基于国家层面的国外科研产出表现研究现状 |
2.1.2 基于国家层面的国内科研产出表现研究现状 |
2.2 基于机构层面的科研产出表现研究现状 |
2.2.1 基于机构层面的国外科研产出表现研究现状 |
2.2.2 基于机构层面的国内科研产出表现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1.1 遴选原则 |
3.1.2 数据来源 |
3.2 产出表现的研究内容 |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3.1 数据采集策略 |
3.3.2 数据清洗策略 |
3.3.3 数据统计策略 |
第四章 农业科研系统的论文产出分析 |
4.1 农业科研系统发表论文的年代分布 |
4.2 农业科研系统发表论文的来源出版物分布 |
4.2.1 农业大学系统发表论文的来源出版物分布 |
4.2.1.1 农业大学系统高发文数来源出版物与高被引来源出版物 |
4.2.1.2 农业大学系统高影响因子来源出版物 |
4.2.1.3 农业大学系统主要来源出版物随时间变化情况 |
4.2.2 农业科学院系统发表论文的来源出版物分布 |
4.2.2.1 农业科学院系统高发文数来源出版物与高被引来源出版物 |
4.2.2.2 农业科学院系统高影响因子来源出版物 |
4.2.2.3 农业科学院系统主要来源出版物随时间变化情况 |
4.2.3 两种系统发表论文来源出版物分布的对比分析 |
4.3 农业科研系统各机构发文的分析 |
4.3.1 农业大学系统的分支机构发文情况分布 |
4.3.1.1 农业大学系统发表论文的分支机构排名情况 |
4.3.1.2 农业大学系统各分支机构在各大出版物的发文情况 |
4.3.2 农业科学院系统的分支机构发文情况分布 |
4.3.2.1 农业科学院系统发表论文的分支机构排名情况 |
4.3.2.2 农业科学院系统各分支机构在各大出版物的发文情况 |
4.3.3 两种系统分支机构发文情况的对比分析 |
4.4 农业科研系统的核心作者分布分析 |
4.4.1 农业大学系统的核心作者分布 |
4.4.2 农业科学院系统的核心作者分布 |
4.4.3 两种系统核心作者分布的对比分析 |
4.5 农业科研系统的国际合作分析 |
4.5.1 农业大学系统的国际合作情况 |
4.5.2 农业科学院系统的国际合作情况 |
4.5.3 两种系统国际合作情况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科研系统的研究热点和主题结构分析 |
5.1 农业大学系统发表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 |
5.1.1 农业大学系统的ID和DE关键词主题分布 |
5.1.2 农业大学系统发文主题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 |
5.1.3 农业大学系统发文主题随时间变化情况 |
5.1.4 农业大学系统发文在各个来源出版物中的主题排名情况 |
5.1.5 农业大学系统机构的主题词分布情况 |
5.2 农业科学院系统发表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 |
5.2.1 农业科学院系统的ID和DE关键词主题分布 |
5.2.2 农业科学院系统发文主题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 |
5.2.3 农业科学院系统发文主题随时间变化情况 |
5.2.4 农业科学院系统发文在各个来源出版物中的主题排名情况 |
5.2.5 农业科学院系统机构的主题词分布情况 |
5.3 两种系统发表论文研究主题分布的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工作与不足之处 |
6.2.1 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2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农业大学系统不同发展阶段发文来源出版物分布 |
附录2 我国农业科学院系统不同发展阶段发表论文的来源出版物分布 |
附录3 农业大学科研系统核心作者的年份分布 |
附录4 农业科学院科研系统核心作者的年份分布 |
附录5 排除中国农科院后的农业科学院科研系统核心作者的年份分布 |
附录6 农业大学系统共词矩阵(部分) |
附录7 农业大学系统相异矩阵(部分) |
附录8 我国农业大学系统各个发展阶段的主题词分布和聚类分析 |
附录9 农业科学院系统共词矩阵(部分) |
附录10 农业科学院系统相异矩阵(部分) |
附录11 我国农业科学院系统各个发展阶段的主题词分布和聚类分析 |
致谢 |
(7)广东省医学期刊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医学期刊概况 |
1.1数据来源和处理 |
1.2广东省60种医学科技期刊描述性分析 |
2广东省医学期刊发展的优势 |
2.1广东省对医疗投入越来越重视 |
2.2有高水平大学和医学重点学科的支撑 |
2.3医学期刊各有侧重点 |
3广东省医学期刊发展的劣势 |
3.1评审机制导向使高水平稿源流失 |
3.2国际化程度不高 |
3.3网络传播和交流平台不足 |
3.4缺乏行业联盟与集约式发展 |
4广东省医学期刊面临的机遇 |
4.1科技期刊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日益成熟 |
4.2大数据时代促进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 |
4.3促进信息传播平台转变 |
5广东省医学期刊面临的挑战 |
5.1综合竞争力不强 |
5.2缺乏复合型人才 |
5.3市场和营销模式不成熟 |
(8)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建与发展 |
2.1 创建背景与条件 |
2.1.1 社会条件 |
2.1.2 宏观背景 |
2.1.3 人才基础 |
2.2 学会的创建与发展 |
2.3 组织机构的变迁 |
2.3.1 对学会章程的不断修订与完善 |
2.3.2 内部结构的变迁 |
2.4 历任理事(评议员) |
2.5 会员分析 |
2.5.1 全体会员分析 |
2.5.2 代表性会员分析 |
第3章 化工宣传与普及工作 |
3.1 搜集、发布化学工业新闻,提供化工消息 |
3.2 举办通俗演讲,推动化工知识传播 |
3.3 翻译化工着作,引进西方先进化工技术 |
3.4 创办科普刊物《化学世界》 |
第4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
4.1 会刊简史 |
4.2 历任编纂 |
4.3 发展历程 |
4.3.1 化学工业调查阶段 |
4.3.2 化学工业述评阶段 |
4.3.3 化学工业应用研究阶段 |
4.4 会刊的历史作用 |
第5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科研体制化探索 |
5.1 创立化工图书馆,为化工研究提供基础 |
5.2 发行化工专业期刊,鼓励学术研究 |
5.3 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
5.3.1 历届年会概况 |
5.3.2 年会发展历程 |
5.3.3 联合年会纪实 |
5.3.4 年会的演变及其特点 |
5.4 协助审定化学名词,推进化学用词规范化 |
5.4.1 化学讨论会的缘起与成果 |
5.4.2 与会人员中的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分析 |
5.4.3 化学工程名词的统一与审定 |
第6章 对中国传统工业的改进与研究 |
6.1 肥皂工业 |
6.2 造纸工业 |
6.3 油脂工业 |
6.4 橡胶工业 |
6.5 油漆工业 |
6.6 制革工业 |
第7章 联络并服务于化学工业实业界 |
7.1 组织参观工厂,促进学企结合 |
7.2 调查国内化工产业,掌握化工发展现状 |
7.2.1 调查实录 |
7.2.2 关于化工调查的总结与反思 |
7.3 服务于实业界,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
7.4 协助化工展览,推动化工产业发展 |
7.4.1 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 |
7.4.2 举办化学工艺品展览会,暨组建化学工艺研究会 |
7.4.3 吴承洛对化学工艺品展览会的评价 |
第8章 结语 |
8.1 对学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评价 |
8.2 关于中华化学工业会社会角色的探讨 |
8.2.1 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
8.2.2 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学工业人才 |
8.2.3 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10)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QSAR模型在混合物联合毒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
2.1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的发展史 |
2.2 几种经典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
2.2.1 Hansch模型 |
2.2.2 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 |
2.2.3 Free-Wilson可加性模型 |
2.2.4 其他几种模型 |
2.3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的建模步骤 |
2.3.1 化合物生物活性数据的获取 |
2.3.2 分子结构描述符 |
2.3.2.1 分子结构描述符的分类 |
2.3.2.2 分子结构描述符的计算 |
2.3.3 变量的筛选 |
2.3.3.1 多元线性回归法 |
2.3.3.2 主成分分析法 |
2.3.3.3 遗传算法 |
2.3.3.4 模拟退火法 |
2.3.4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建立的方法 |
2.3.4.1 多元线性回归 |
2.3.4.2 主成分回归 |
2.3.4.3 偏最小二乘法 |
2.3.4.4 遗传算法 |
2.3.4.5 支持向量机 |
2.3.4.6 人工神经网络 |
2.3.5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的验证方法 |
2.3.5.1 内部验证方法 |
2.3.5.2 外部验证方法 |
2.4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的主要应用 |
2.4.1 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
2.4.2 毒理学中的应用 |
2.4.3 生态科学中的应用 |
2.4.4 化学中的应用 |
2.5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2.6 混合物联合毒性的研究 |
第三章 非极性麻醉型混合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
3.1 数据获取 |
3.2 变量筛选 |
3.3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3.1 多元线性模型建立与验证 |
3.3.2 偏最小二乘模型建立与验证 |
3.3.3 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与验证 |
3.3.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与验证 |
3.4 与已有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麻醉型混合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
4.1 数据获取 |
4.2 变量筛选 |
4.3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3.1 多元线性模型建立与验证 |
4.3.2 偏最小二乘模型建立与验证 |
4.3.3 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与验证 |
4.3.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与验证 |
4.4 与已有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非极性麻醉型混合物的描述符值 |
附录2 非极性与极性麻醉型混合物的描述符值 |
附录3 非极性混合物的建模代码 |
附录4 非极性与极性混合物的建模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美国化学学会18种杂志实现全文检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五氧化二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成本分析[D]. 肖金花.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效益——基于SCI论文产出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付新彦,张玉韬,王修来.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2)
- [3]《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ESCI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特征及对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启示[J]. 丁佐奇,王雅棋. 科技与出版, 2019(01)
- [5]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D]. 黄湾湾.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6]基于WoS的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科技论文产出表现研究[D]. 戴慧娴.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广东省医学期刊SWOT分析[J]. 吴锦雅,江霞. 情报探索, 2017(07)
- [8]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D]. 金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11)
- [9]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现状分析[J]. 成观星,江霞. 科技传播, 2017(10)
- [10]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QSAR模型在混合物联合毒性中的应用研究[D]. 赵亚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