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莲[1](2003)在《表达血清1、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病毒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自上世纪70年代,通过接种MDV非致瘤株或火鸡疱疹病毒(HVT)活疫苗以来,MD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当前,预防接种仍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但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不断增强,降低了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50年代,温和MDV转变为强毒MDV(vMDV),70年代,从vMDV转变为超强毒MDV(vvMDV),90年代早期,出现超超强毒致病型(vv+MDV),该致病型病毒的出现导致溶细胞活性增强,不同寻常的器官嗜性,而且免疫抑制和T淋巴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能力增强并引起宿主早期死亡,给养禽业带来了更大的损失,养鸡业迫切需要更有效的MD疫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广泛使用,人们一直很看好MD基因重组疫苗的前景,MDV疫苗株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病毒载体之一,通过构建表达外源基因抗原的多价活疫苗达到预防禽病的目的。本文利用MDV1疫苗株CVI988作为载体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以及不同血清型MDV主要保护抗原基因的抗原表位,构建了几株重组病毒,分别并检测它们对SPF鸡抵抗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表达GFP的重组CVI988病毒的构建及其在体内外的生长状态 提取马立克氏病病毒Ⅰ型疫苗毒株CVI988/Rispens的总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病毒生长非必需区US2基因,克隆入T-easy载体。将CMV启动子控制的含GFP基因表达盒克隆入US2基因中,成功构建了含GFP基因的转移质粒载体pGUS2GFP。用脂质体将其与CVI988株共转染CEF细胞,用96孔板稀释法得到纯化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CVI988病毒株rCVIGFP,并分别测定其在体内和体外的生长情况。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病毒在细胞上生长曲线与亲本毒CVI988类似,从观察重组病毒在感染细胞上的蚀斑数(PFU)来看,重组病毒在接种细胞后第5天的蚀斑数最高,随后则出现下降趋势。体内实验表明,1日龄腹腔接种该重组毒后,可以从鸡体内分离到表达绿色荧光的病毒。该重组病毒的获得,证实以CVI988病毒作为病毒载体在短独特区插入外源基因构建的重组病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探讨构建MD重组病毒疫苗奠定基础。 2.表达HVT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病毒的构建 据报道,CVI988与HVT联合使用可以提高鸡群对MDV的免疫保护作用,同时有研张雪莲表达血清l、3型MDvgB主要抗原表位基因的重组cvI988病毒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究表明,MDV生长非必需区USIO基因是插入表达外源基因的最稳定区,且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因此我们选择HVTgB基因主要抗原表位作为靶基因,通过插入US10基因中构建CVI988重组病毒。扩增CVI988株MDV包括部分s。rfZ和sorf3基因及全部USI和US10基因约2.skb,构建包含重组臂基因的重组载体pBUS10。通过引物中添加外源短片段序列的方法,在火鸡疤疹病毒(HVT)gB基因主要抗原表位的前端及后端分别加上血凝素基因Tag(HA)及终止子TAA,并克隆到已构建好的质粒载体PIREgPtB多克隆位点,构建出在CMv启动子和增强子控制下包含gPt基因和gB3基因主要杭原表位的双顺反子基因表达盒。对含HA Tag和gB3主要抗原表位的融合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中含有HA序列和gB3主要杭原表位基因,且两者融合后阅读框不变,基因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未发生碱基的突变。将双顺反子基因表达盒插入重组臂载体paUS10质粒的US10基因中,获得转移质粒载体pBUSzogptgB3。该载体转染CHO细胞,用杭HvT的多抗与之反应,同时采取兔抗鸡工gY荧光二杭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证实该转移质粒载体可有效地表达HVTgB基因。转移质粒载体转染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存在霉酚酸一次黄噪吟一HAT(MXHAT)的条件下筛选出表达gpt和gB3基因的重组病毒::CVIUS10一g一gB3。对重组病毒在选择性培养基和正常培养基中生长滴度以及重组毒与亲本病毒在细胞上形成的病变大小比较表明: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因插入外源基因而发生改变。利用HA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可有效表达插入的外源基因。3.串联表达血清1型MDv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病毒的构建 比较MDV三种血清型糖蛋白B的抗原性,选择编码血清1型GA株病毒糖蛋白B主要抗原表位2 50一460位氨基酸的核普酸序列作为目的基因,将该基因通过一个9个氛基酸(GSLAGALGL)的1 inker在SK(+)载体中重复串联一次,并对该串联片段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单个片段主要位于gBI基因的7 50一1 380 nt,将串联片段的基因序列转换为氨基酸和两片段之间的L 1 nker,转换成氨基酸后,经DNASta: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此片段的杭原性较强,且富含a螺旋,p一折叠及转角,亲水区与疏水区交替出现,该Linker编码的9个氨基酸,是由丙氨酸、甘氨酸和亮氛酸组成,因为这三种氨基酸是结构比较简单的疏水性氨基酸,通过杭原性和结构分析,它几乎没有任何抗原性,对整个蛋白的结构和免疫原性不会产生影响,且由于这几种氨基酸的柔韧胜较好,对维持表达蛋白的空间结构有?
胡序明[2](2014)在《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是一个高度致癌的α-疱疹病毒,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和T细胞淋巴瘤。尽管人们认识到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MD)潜伏感染和转化是疾病的关键阶段,但是,关于T淋巴细胞免疫和致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MDV感染后引起胸腺萎缩并最终导致免疫抑制,因此胸腺可以作为理想的研究器官以探索MDV感染宿主的免疫和致病机理。MDV潜伏感染主要与CD4+T细胞有关,而且最终发展成为淋巴瘤的也是T细胞。因此,T细胞免疫在MDV感染宿主的免疫和致病过程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 TLR3)在抗病毒T细胞免疫以及肿瘤免疫中起主导作用,而且TLR3激活的T细胞免疫应答对抵抗疱疹病毒感染是必须。TLR3在MDV感染后亦发生显着改变,其变化可能涉及MDV诱导的T细胞免疫。最近关于:microRNA研究发现:microRNA-155涉及TLR3信号途径的调控。而MDV编码的致癌microRNA mdv1-mir-M4是一种microRNA-155类似物,其作用靶位点与gga-mir-155完全相同。MDV是否通过mdvl-miR-M4调控宿主TLR3信号,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通过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和microRNA研究方法,探索了MDV超强毒RB1B株感染鸡胸腺组织后不同致病阶段蛋白质组和转录组的差异变化,以及microRNA-155调控的TLR3信号在RB1B感染和复制中的作用,为解答RB1B感染宿主的免疫和致病机理提供了重要数据和线索。1.RB1B感染鸡胸腺蛋白质组表达变化本研究用MDV超强毒株RB1B感染SPF鸡,研究了感染鸡胸腺的蛋白质组学变化。研究证明RBIB感染SPF鸡后,胸腺组织在感染后第21天、28天和35天呈现严重萎缩,在第42天逐渐恢复正常。以胸腺/体重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攻毒组在第7天、21天、28天和35天差异显着(P<0.05)。在胸腺组织蛋白样品制备、水化、等电聚焦、平衡等条件的摸索并建立鸡胸腺蛋白质组学方法测定的基础上,利用二维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共鉴定出11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点主要集中在感染MDV后21、28和35天,与病理结果一致。GO注释结果显示:这些蛋白涉及到广泛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代谢、免疫、细胞凋亡和死亡、应激以及肿瘤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七类蛋白共20个差异蛋白点(包括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热休克蛋白90等),与免疫、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等直接相关。Real-time PCR对这些主要差异蛋白进行了验证。对主要差异蛋白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进一步研究MDV-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胸腺蛋白质组图谱,2. RB1B感染鸡胸腺病毒和宿主基因转录组表达变化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 GeneChip Chicken Genome Arrays(包含32773个鸡转录物和684个病毒转录物)对MDV超强毒RB1B感染鸡胸腺进行了全基因组芯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RB1B感染后第7、14、21和28天的鸡胸腺有86个病毒差异表达基因。在感染后第7天,检测到47个主要涉及病毒复制和免疫逃避的病毒基因。大多数病毒基因的表达在第21和28天增加,而在14天减少。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我们发现在鸡胸腺组织中,病毒潜伏感染期建立时间在第14天。该研究结果提供了马立克氏病毒在鸡胸腺组织中的动态表达规律。鸡胸腺对MDV反应的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期共有594个与免疫、肿瘤、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的差异基因,这些差异基因涉及到22条信号通路。GO分析显示在第7天上调表达的基因涉及免疫和炎症应答,而在第21和28天上调表达的基因涉及血管发生、细胞骨架重排、细胞粘附、信号转导。GAzer分析显示上调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基质粘附、血管发生、免疫和炎症应答,其他生物学过程包括凋亡、细胞周期、有丝分裂、DNA复制、信使RNA加工、蛋白折叠、修饰和转运等发生下调。Pathway分析发现:与免疫、细胞周期与凋亡途径下调,而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途径上调。本研究结果提供了病毒感染对宿主基因表达的差异表达图谱,为进一步解释马立克氏病毒发病机制和致癌机理提供了线索。3.TLR3特异性应答识别RB1B感染和复制MDV感染主要引起T细胞免疫抑制,而Toll样受体在抗病毒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并不清楚MDV引起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是否与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相关。本研究利用MDV超强毒株RB1B感染SPF鸡,检测了不同时间宿主的TLR和CD4、CD8分子的转录水平变化。研究发现,在RB1B感染后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的鸡胸腺组织中,有28个与Toll受体介导的免疫以及MHC介导的免疫相关的基因呈现显着变化;其中24个与免疫相关的基因在感染后第7天显着上调,然而,其中大多数基因在第21和28天下调;CD4和CD8分子表达与TLR3信号呈正相关,均显着下调。该结果揭示了MDV可能通过TLR3信号影响了MDV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为了进一步了解RB1B感染细胞对TLR3影响,我们利用MDV RB1B感染CEF细胞,检测TLR3基因表达变化;研究发现,RB1B感染CEF后96小时,TLR3表达极显着上调,高达40多倍。而TLR2、TLR4、TLR7、TLR15和TLR21基因表达没有出现显着改变,提示RB1B病毒对TLR3基因表达有着特异性调控。以TLR3配体ploy (I:C)激活TLR3信号后,检测病毒基因(gB和Meq)表达、病毒饰斑形成单位(PFU)等的结果进一步证实RB1B的感染和复制被显着抑制。通过RNA干扰抑制TLR3信号发现,干扰TLR3后可以显着促进RB1B的感染和复制。然而,其他TLR配体(LPS, Imiquimod口CpG)处理或TLR2/4抑制剂和MyD88抑制剂处理对RB1B感染和复制并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对TLR3信号的调控可以显着影响RB1B病毒的感染和复制。4. TLR3是RB1B编码的mdv1-miR-M4-5p靶基因TLR3激活产生的免疫应答与MDV感染和致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TLR3表达调控机制将有助于对病毒的控制和治疗。本研究通过生物学信息学方法发现在鸡TLR3基因(NCBI编号为NM001011691)编码区存在mdv1-miR-M4-5p和gga-miR-155和种子序列AGCATTA(位于第967-973位核苷酸)。根据这一理论基础,将鸡TLR3基因编码区构建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V-272产生重组质粒pGV-272-TLR3-ORF-WT。同时,将鸡TLR3基因编码区第968-972位核苷酸GCATT突变为CGTAA构建产生pGV-272-TLR3-ORF-MU。另外,分别将gga-mir-155和mdv1-mir-M4-5p前体序列构建至pGV-268产生pGV-268-mdv-mir-M4-5p和pGV-268-gga-mir-155。然后,将质粒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48小时后收集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发现:gga-miR-155和mdv1-miR-M4显着下调pGV-272-TLR3-ORF-WT荧光素酶活性,而对照组mir-NC对此无显着改变;在反向实验中,无论是gga-miR-155和mdv1-mir-M4还是对照组mir-NC均未能改变pGV-272-TLR3-ORF-MU荧光素酶活性。这表明TLR3mdvl-miR-M4-5p和gga-miR-155的靶基因,后者可以直接与TLR3编码区第967-973位核苷酸结合。Vest-blot结果进一步证明外源性mdv1-miR-M4-5p和gga-miR-155mimic显着抑制TLR3基因表达。本研究证明mdv1-miR-M4-5p和gga-miR-155mimic直接作用于TLR3编码区抑制TLR3表达;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microRNA通过作用于基因编码区发挥作用,特别是首次证实MDV编码的microRNA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基因编码区发挥调控功能,这极大地丰富了microRNA调控理论。5. MicroRNA-155调控的TLR3信号介导RBlB感染和复制MDV编码致癌microRNA-155类似物ndv1-miR-M4,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RB1B感染CEF后mdv1-miR-M4-5p并不与病毒基因(gB和Meq)表达一致,而是与TLR3的表达趋势一致,这暗示mdv1-miR-M4-5p的表达对TLR3表达可能存在特定调控作用。分别用50nM、100nM和200nM mdv1-miR-M4-5p mimic转染CEF,结果显示:与对照组NC mimic相比,TLR3基因表达显着减少,并且IFN-β的释放被显着抑制。然后,我们观察到通过外源性gga-miR-155mimic转染CEF显着降低TLR3表达,而通过TLR配体刺激HD11细胞产生的内源性gga-miR-155与TLR3表达之间存在负调控关系;而且,TLR3配体激活TLR3产生的信号如IFN-p可以诱导gga-miR-155产生。最后,通过mdv1-miR-M4-5p和gga-miR-155mimic转染实验观察到二者过表达促进RB1B感染和复制,反之,抑制RB1B感染和复制。本研究结果证明,microRNA-155调控的TLR3信号可以介导RB1B感染和复制,而这种机制被RB1B编码的类似物mdv1-miR-M4-5p所利用。
张志[3](2004)在《我国近年来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我国近年来鸡群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流行毒株的致病性变异状况及其分子衍化规律,本文采用细胞培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斑点杂交和 PCR 扩增的方法从我国各地不同省份的鸡场采集样品进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分离和鉴定。从 63 只疑似肿瘤鸡采集的全血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分离到 19 株 MDV 野毒株。这 19 株 MDV 野毒株的细胞培养中,有 7 株MDV 感染的细胞不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的单抗 11B154 和 11B118 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也扩增不出 REV 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另有 7 株 MDV 感染的细胞既能与 REV 的单抗反应,又可以用 PCR 扩增出 REV 的 LTR,表明这 7 株 MDV 感染的细胞中含有完整的 REV 游离病毒;另有 5株 MDV 感染的细胞与 REV 核酸标记的探针呈现阳性反应,也能扩增出 REV 的 LTR,但却不与 REV 的单抗反应,表明这 5 株 MDV 的基因组中可能已整合了 REV 的基因组成分;这些结果表明我国 MDV 野毒株中 REV 的共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并且很可能部分 MDV 毒株的基因组中已经整合了 REV 的基因组成分。 为了研究 MDV 和 REV 在对鸡的致肿瘤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本文用 REV 和 MDV共感染 1 日龄雏鸡,结果表明,雏鸡共感染 MDV 和 REV 后 24 天即可发生死亡,到 94日龄时死亡率已达 63.3%;而单独感染 MDV 和 REV 后的死亡日龄分别出现在感染后47 日龄和 45 日龄,且 94 日龄时的死亡率分别为 33.3%和 36.7%。共感染 REV 和 MDV鸡的体重在 21 日龄、38 日龄和 76 日龄时的体重分别为 153、397、920 克;而单独感染MDV 或 REV 同日龄鸡的体重分别为 200、494、1197 和 173、410、1107 克,表明共感染 REV 和 MDV 后对鸡生长性能的不良影响较单独感染 MDV 或 REV 时更为明显。共感染 MDV 和 REV 死亡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等可以形成两种外观明显不同的散在的大肿瘤结节和弥漫性的小肿瘤结节。取发病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和腺胃等组织样品用石蜡包埋后进行连续切片,HE 染色后发现这些脏器均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增生。对这些连续切片分别用 MDV 和 REV 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荧光试验,在同一份样品同时存在可以与 REV 和 MDV 分别呈现阳性反应的肿瘤细胞团,这说明 REV 和 MDV 可以在感染鸡的体内分别诱发形成肿瘤。在接种后 76 日龄随机采集3 只鸡的全血分离白细胞进行血液中 MDV 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 MDV 单独感染引起 3<WP=9>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平均阳性率为 3.4%,而共感染 REV 以后的阳性率仅为 7.67%。 将 REV 和 MDV 共感染 CEF 或将 MDV 单独感染的 CEF 比较 REV 对 MDV 体外增殖的影响,连续 4 代以后,单独感染 MDV 的病毒含量为共感染 REV 的 MDV 病毒含量的 5 万倍,表明 MDV 在 REV 感染的 CEF 中的复制能力被显着抑制。 根据MDV基因组上易插入REV的LTR的高频位点的序列合成7条引物,根据REV的 LTR 合成 4 条引物,由此交叉组成 28 对引物,分别从两个 MDV 野毒株 GX0101 和GD0202 中扩增和克隆到已整合进 MDV 基因组的 REV-LTR 序列及其相连的 MDV 序列。测序证明,二株中的 REV-LTR 插入序列及在 MDV 基因组中短独特序列(US)上的插入位点完全相同。这表明,这二个毒株很可能是一次重组事件在鸡群中形成的流行毒株。这是国内外首次从病鸡中分离和鉴定到整合有 REV-LTR 的重组 MDV 野毒株的报道。 本文运用差异表达显示技术(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的方法对我们分离和鉴定的含有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成分的 MDV 天然重组毒株 GX0101 和 GD0202 进行病毒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 GD0202 的gB 糖蛋白基因和 GX0101 的肿瘤相关的 1.8KB mRNA 为差异表达基因。 在对分离和鉴定到的两株MDV天然重组毒株GX0101和GD0202进行致病性试验中,1 日龄雏鸡分别接种 GX0101 和 GD0202 以及 GA 株,在接种后 21 日龄、38 日龄、76 日龄和 94 日龄分别采血、称重和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GX0101、GD0202和 GA 株的致死率为 64%、38%和 33%,接种鸡最早的死亡时间分别为 22 日龄、54日龄和 48 日龄;3 种 MDV 引起的病变主要为内脏肿瘤型和皮肤肿瘤型,极少见神经肿瘤型;组织学检查表明 GX0101 在 14 日龄就已经出现显着的病理变化;而 GD0202 在21 日龄才能在组织中看到肿瘤细胞团。3 种 MDV 中以 GX0101 对鸡的体重增长和免疫器官抑制影响最大,其次是 GD0202 和 GA。鉴于 GX0101 的致死率显着高于强毒参考株 GA,可以推测 GX0101 可能为超强毒株,但尚需进一步鉴定。同时,本文还比较了REV 共感染对 MDV 重组毒株 GX0101 和 GD0202 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感染REV 后,94 日龄时 GX0101 和 GD0202 的致病性分别为 78%和 48%,最早出现死亡的时间分别为 17 日龄和 48 日龄。感染后 21 日龄、38 日龄和 76 日龄时,单独接种 GX0101和 GD0202 鸡的体重分别为 168、308、958 和 171、454、1039 克;而共感染 REV 同日龄
石梦雅[4](2020)在《2017-2019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分离株GX18NNM4的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s,MD)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s virus,M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在过去的六十年,随着MD疫苗的成功研制及广泛应用,有效控制了疾病的发生。但近年来,特超强毒株的出现和野毒株毒力的增强成为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给养禽业带来新的威胁以及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鸡群中自然流行的MDV进行流行病学监控,对了解病毒的进化趋势以及现有MD疫苗保护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广西是我国优质鸡的生产大省,具有品种繁多和饲养周期长等特点,在生产中更容易发生MDV的感染。本课题对2017-2019年广西及其周边地区MDV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IFA鉴定和致瘤基因meq的序列测定,共分离到23株MDV分离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3株分离株相似性较高,与中国广西早期分离株GX0101亲缘性较近;根据其氨基酸位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均有中国超强或特超强毒株的特点;对分离株病例背景进行分析发现,均从免疫过MD疫苗的鸡群中所分离,且多以与其他两个肿瘤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混合感染(73.9%,17/23)。结合本课题所分离的23株MDV的meq基因和Gen Bank数据库里过去55年(1964-2019)已发表的149株MDV meq基因序列,分别构建三个数据集,通过贝叶斯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系统发育树显示,全球172株MDV被分为2个clusters,Cluster 1有71株,包括温和型毒株、疫苗毒株和国外强毒株;Cluster 2有101株,主要以中国强毒分离株为主,本课题的23株分离株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进化簇;地理系统分析显示,揭示中国早期的MDV源自国外(美国、日本),并呈现由北方到南方蔓延扩散的趋势;种群动态分析发现,自2005年起,中国分离株meq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并分别在2007-2012和2015-2019呈现强的上升趋势。本课题对从免疫了MD疫苗的种鸡群中临床暴发MD病鸡中分离到的GX18NNM4分离株进行了致病性研究,内容包括人工感染试验和商品疫苗免疫保护试验,从临床肿瘤发生及其病理组织学观察、MDV病毒载量的动态检测、细胞因子PD-1和PD-L1的m RNA表达水平检测、免疫保护指数(protection index,PI)等方面进行评价,探究分离株的致病性以及现有商品疫苗的保护效果。未免疫攻毒组鸡只出现垂翅、羽毛粗乱、消瘦、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最早于攻毒后16天出现死亡,剖检发现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胰腺等器官有肿瘤;免疫CVI988和814疫苗攻毒组的鸡只最早出现死亡分别在攻毒后22天和18天,剖检发现部分鸡只心脏、胰腺等器官有肿瘤;未免疫攻毒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病毒载量在攻毒后28天达到峰值103.7copies/106个细胞,而两个疫苗免疫攻毒组的病毒载量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均低于未免疫攻毒组的;对MDV感染鸡的脾脏和盲肠扁桃体进行PD-1和PD-L1 m RNA表达水平检测,发现PD-1或PD-L1 m RNA脾脏的表达明显高于盲扁(P<0.05),但总体趋势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未免疫攻毒组中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免疫攻毒组(P<0.05)。未免疫攻毒组肿瘤发生率为70.7%(41/58),CV1988疫苗攻毒组的肿瘤发生率为42.5%(17/40),保护指数39.9%。免疫814疫苗攻毒组的肿瘤发生率为27.5%(11/40),保护指数61.1%。本课题研究揭示了早期中国MDV的来源及其传入我国后的传播扩散方向以及中国分离株meq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证明目前MD在南方优质鸡中仍呈地方性的流行并严重危害养鸡业,出现了目前的商品疫苗已不能提供完全保护的vv或vv+MDV的分离株。
丁家波[5](2005)在《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及其上游双向启动子的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说明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是一种对鸡群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度致肿瘤性的疱疹病毒。与MDV 致肿瘤相关的pp38 是一个独特的基因。迄今为止,在其它疱疹病毒以及其它生物体中均未发现与其有同源性的基因。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pp38 与维持MDV 诱发的肿瘤细胞的转化状态、MDV 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和淋巴细胞的溶细胞感染相关,但对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未见任何报道。在pp38 基因和另一个与肿瘤相关的1.8-kb mRNA 家族转录子基因间有一大小仅为300-bp 左右的双向启动子,但其核酸序列中却含有多个增强子元件,并且包含了MDV 基因组DNA 复制的原点。已有报道发现与MDV 感染相关的某些因子参与了该双向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但这些因子的性质还不清楚。在以上背景下,本研究就该双向启动子的结构与转录活性的关系,pp38 与该双向启动子在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及其对MDV 复制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不仅积累了一些数据,还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些新的观点: 1.比较了不同致病型MDV 毒株和野毒株pp38 上游双向启动子的序列。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9 株不同致病型MDV 毒株双向启动子序列。这些毒株包括:弱毒疫苗株CVI988 和814,强毒参考株GA,超强毒参考株RB1B、Md5 和Md11,特超强毒参考株648A 及2 个中国野毒株GD2 和J-E。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毒株间双向启动子的同源性大于95.9%,突变主要发生在MDV 复制原点附近。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CVI988 和814 两个弱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是在强毒株、超强毒株及特超强毒株间没有显示出与致病型相关的规律性同源关系。CVI988 株的双向启动子有5 个核苷酸(5′-AGCCG-3′)缺失,从而导致一个sp1 位点的破坏。根据CVI988 双向启动子的5-bp 缺失区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了能区分CVI988 疫苗株和其它MDV 毒株的PCR 诊断方法。2.以pp38 自身为报告基因,在细胞转染试验中证明了该双向启动子在二个方向的转录活性。将MDV pp38 基因插入到pUC18 质粒中,构建质粒pUC-pp38。再将包含双向启动子的长度为789-bp的核酸序列,分别按正、反两个方向克隆到pp38基因的上游,获得重组质粒pP(pp38)-pp38 和pP(1.8kb)-pp38。用这2 个重组质粒分别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24h 和48h 后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pp38 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P(pp38)-pp38 和pP(1.8kb)-pp38 在
李俊平[6](2015)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A亚群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的致病性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鸡群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的感染比较普遍,且存在共感染现象。禽源活疫苗中污染REV被认为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主要传染源。本论文从鸡马立克氏病(MD)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中分离到1株REV,完成了其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建立了REV与ALV-A共感染试验模型,分析了共感染对鸡的致病性;成功构建了REV的感染性克隆,初步分析了碱基突变对病毒拯救的影响;建立了检测鸡MD活疫苗中污染REV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完善了禽源活疫苗中外源病毒检验的国家标准。从鸡MD火鸡疱疹病毒冻干活疫苗中分离到1株REV,命名为MD-2。对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MD-2与美国野鸡源毒株APC-566、中国台湾鹅源毒株3410/06和中国东北鸡源分离毒株HLJR090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以上,而与我国南方分离毒株HA9901同源性为96.7%,与美国鸭源毒株SNV同源性相对最低,为93.5%。用REV、ALV-A进行了1日龄SPF鸡的单感染和共感染试验,分析了REV和ALV-A共感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REV和ALV-A共感染对鸡呈现出明显的协同致病作用,表现为共感染组鸡的病死率较高,体重下降,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法氏囊比重和胸腺比重显着降低。在常规免疫、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状态下,低日龄(1日龄)和高日龄(10日龄)感染均会引起免疫鸡的体重下降和一定的死淘率,其中共感染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常规免疫下,共感染组会引起低日龄感染鸡胸腺比重和法氏囊比重显着下降,各种感染组对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影响均不显着,但共感染组CD4+/CD8+比值一直低于其他各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出抑制体液免疫的趋势。灭活疫苗免疫下,共感染和REV单感染引起新城疫(ND)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显着下降,其中共感染组下降幅度更大,此外,共感染和REV单感染还均引起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阳性率降低。活疫苗免疫下,ND首免后共感染和REV单感染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显着高于ALV-A单感染组和对照组,加强免疫后又低于后两组。总体而言,REV感染对灭活疫苗免疫造成的免疫抑制作用强于对活疫苗免疫造成的抑制,ALV-A单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较弱。此外,试验还表明,REV感染未发生垂直传播,而ALV-A能够引起严重的垂直传播。ALV-A单感染与共感染组到达产蛋日龄时(131日龄),ALV-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和48%,子代9日龄鸡胚ALV-A分离阳性率分别为57.9%(11/19)和20%(3/15),7日龄雏鸡ALV-A分离阳性率分别为66.7%(6/9)和36.4%(4/11)。随着日龄的增大,鸡对ALV-A耐受感染迅速下降,10日龄鸡单感染或共感染ALV-A后,ALV-A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各感染组对血清中9种细胞因子浓度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7种Toll样受体mRNA转录水平总体影响不明显,无明显规律性。构建了REV MD-2的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的生长特性与亲本毒一致,且遗传标记能够稳定遗传。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对env基因中5个碱基进行了分别突变,发现第1433位碱基由T突变为G,导致env前蛋白第47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精氨酸,为致死性突变。建立了鸡MD活疫苗中污染REV的IFA检测方法。该方法对Ⅰ型MD活疫苗、MD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和MD二价活疫苗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每500羽份疫苗中污染5、10和15TCID50的REV。综上结果,本研究揭示了REV和ALV-A共感染对鸡的协同致病作用,为养禽生产中重视其共感染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亚[7](2019)在《禽β-防御素7和10抗三种病毒感染研究》文中提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猪圆环病毒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这三种病毒都可以引起被感染动物免疫抑制,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利于其它病原菌的入侵,引起两种或多种疾病的并发感染,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目前MDV与PCV2主要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防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但同时也加剧了毒株的变异速度。ALV-J主要通过淘汰方式来进行净化,但2018年中国几个省份几乎同时爆发由ALV-J引起的髓细胞瘤病,使得ALV-J的净化之路愈发艰巨。而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严重破坏了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药物残留也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和人类健康。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无毒副作用又不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来解决这一问题。防御素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对肿瘤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且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病菌株对其产生耐药性。许多证据表明,防御素对囊膜病毒有显着抑制作用。β-防御素是禽类中唯一的防御素,目前已经发现的禽β-防御素已经超过25种,而鸡β-防御素有14种。鸡β-防御素在鸡体内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存在于鸡的各个组织器官中。为研究鸡β-防御素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根据鸡β-防御素在鸡体内分布情况以及其特性等从14种鸡β-防御素中挑选鸡β-防御素7(Av BD7)、鸡β-防御素10(Av BD10)进行抗ALVJ、MDV、PCV2作用研究。本研究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分别从鸡的肝脏、睾丸组织中扩增得到Av BD7、Av BD10基因,将两种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 ET-32a上,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表达菌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超声破碎诱导后菌体,并离心取上清和沉淀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破碎菌体的上清和沉淀中均有目的蛋白表达。用镍柱法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得到Av BD7、Av BD10蛋白。首先在体外验证这两种蛋白的抗病毒作用,具体方法为:培养DF-1/PK-15细胞,接种ALV-J、MDV和PCV2,确定细胞感染病毒后,接入适宜浓度的Av BD7、Av BD10蛋白,培养一段时间后,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试验组病毒载量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发现,Av BD7、Av BD10蛋白对MDV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对ALV-J和PCV2的抑制效果不明显。为进一步验证Av BD7、Av BD10蛋白的抗MDV作用,本试验设计并进行了体内试验,体内试验共分为6个组,分别为MDV、MDV+Av BD7、MDV+Av BD10、Av BD7、Av BD10以及Normal,其中Normal组接入与防御素蛋白同等剂量的咪唑。前三个组在雏鸡3日龄时接种MDV,后三组不做处理。确定接毒成功后,根据组别分别注射相应的蛋白和咪唑。最后统一剖杀处理,分别从大体剖检病变观察、血液学观察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对不同组别进行症状分析。大体剖检病变结果显示MDV感染组鸡的脾脏、胸腺、法氏囊有一定程度的萎缩,腺胃有轻度的纤维素性渗出,肝脏可见白色点状灶,其它组织器官则相对正常;另外三组没有出现明显的眼观病变。血液学观察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血液中炎性细胞数量增多,主要是淋巴细胞增多,两个防御素治疗组的血液中,也有少量炎性细胞存在。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3个感染MDV组鸡的肝脏中均有炎性灶出现,而且MDV组最严重;MDV感染组腺胃的腺管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另外几组炎症反应较轻微;MDV感染组的肾脏有大的炎性灶,MDV+Av BD7和MDV+Av BD7组的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空泡变性。综上所述,体内注射Av BD7/Av BD10能够减轻MDV感染所造成的病理损伤。本研究运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成功建立AvBD7、AvBD10体外表达方法。体外试验探索Av BD7、Av BD10对三种引起免疫抑制的病毒(ALV-J、MDV、PCV2)的抵抗作用,体内试验探索对MDV的抵抗作用。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对鸡β-防御素功能的认识,为开发新型抗病毒类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佩琪,李真诚,王宜平,岑美珍,孙若兰,刘进辉,纪春晓[8](2018)在《马立克氏病毒致病机理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MDV在各种压力刺激下出现变异和毒力增强的现象,导致部分疫苗功效降低,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的MDV分子生物学特征与致病机制、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尚月丽[9](2007)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4号染色上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病的检测,但是应用微卫星技术研究马立克氏病病毒,致瘤型的病毒感染引起基因组变化的还未报道。本实验通过应用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强毒株RBlB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应用鸡4号染色体上20个微卫星标记,旨在发现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是否引起基因微卫星的改变,研究病毒感染早期阶段的基因组变化,为此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方法用鸡4号染色体上20个微卫星标记为引物。做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获得含实验和对照的32组样本,提取细胞中的基因组DNA。利用20个微卫星引物,以同源的自体作为对照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采用12%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后观察结果,观察微卫星条带的改变。结果20个微卫星标记,有18个标记发生不同百分率的MSI,18/20(90.00%)表现出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有2个标记没有检测到变化,占微卫星标记2/20(10.00%)。检测到MSI的微卫星位点,表现出不同的百分率,4个位点发生较高的MSI,这4个位点分别为:ABR0622,MCW0174,ADL0266,和ABR0382,MSI发生率分别为37.50%,31.75%,31.75%和31.75%。6个微卫星标记,检测到MSI发生率大于20%,占总微卫星标记的6/20(30.00%).微卫星标记检测到MSI较集中在15.00%-30.00%之间,此阶段的微卫星标记有8个,占总微卫星标记的8/20(40.00%)。检测到的微卫星标记发生MSI最低为3.13%,这样的位点仅有2个,占微卫星标记比率的2/20(10.00%)。接种马立克氏病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样本有30/32(93.06%)表现出MSI.不同样品MSI统计结果表明11号样品,MSI发生率最高为45.00%。3号样品的发生率也较高为35.00%;有16组样本检测到MSI+,占测样本总量的16/32(50.00%),有14组样本检测到低频的MSI(MSI-L),占总检测样本量的14/32(43.75%),只有两组没有检测到MSI变化表现为MSS,占总检测样本量的2/32(6.25%).结论发现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4号染色体上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大量的研究发现,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基因组发生广泛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本研究同样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为马立克氏病的早期阶段研究提供一些基因不稳定方面的参考,有助于此病早期阶段的研究,和为进一步研究马立克氏病的致病机理,以及用马立克氏病作为模型动物来研究人类淋巴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苏春霞[10](2004)在《含NDV F基因的MDV CVI988株转移质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文中研究指明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 世纪40 年代就开始使用新城疫疫苗,通常使用的疫苗为活病毒苗。但活疫苗会导致鸡群产生轻微呼吸道症状,从而继发细菌感染。这些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短,必须进行多次免疫接种;且雏鸡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会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构建重组病毒来表达与新城疫病毒免疫有关的抗原基因,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病。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株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病毒载体之一,通过构建表达外源基因抗原的多价活疫苗来诱导免疫达到预防禽病的目的。 考虑多价重组疫苗的诸多优点,本试验利用马立克氏病病毒的 gB 启动子控制新城疫病毒 F 基因的表达来构建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使其能有效地预防新城疫和由马立克氏病病毒超强毒株引起的马立克氏病,且既可以避免病毒对外源启动子的排斥作用,又可以避免母源抗体的影响来提高疫苗对商品鸡的免疫保护作用。 根据 GenBank 己发表的新城疫病毒 F48E9 株 F 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含有新城疫病毒 F48E9 株 F 基因的质粒 pz1/z2 为模板,将扩增的 F 基因(1 678bp)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IRES 中,构建成表达 F 基因的载体 pIRESF。再根据 GenBank己发表的载体 pIRES 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载体 pIRESF 为模板将扩增的包含 F 基因及其上游的内含子和下游的 polyA 的 2 900bpDNA 片段,再克隆入包含马立克氏病病毒的 gB 启动子的 pBluescriptⅡSK 载体中,并使其克隆到 gB 启动子 580bp的下游,最后将包含gB 启动子和F基因表达盒3 500bp克隆到马立克氏病病毒CVI988非必需区 US10 基因中,并命名为 pUS10F。 在试验中,我们选择 CVI988 疫苗株作为病毒载体来构建重组病毒,原因是致弱的 MDVI 型疫苗如 CVI988,它们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 HVT,同时疫苗株 MDVI 型与 vvMDV的抗原有较高的同源性,理论上可以比其他血清型更能诱导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应答反应,特别是针对 vvMDV 和 vv+MDV。为进一步提高重组病毒的表达水平,将成功构建的转移质粒载体转染 293T 细胞后,对转染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利用转染后 293T细胞的基因组作为模板进行 PCR,结果说明真核细胞中已有带 F 基因的细胞存在,质粒载体已经进入细胞 DNA。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转染质粒载体后的 293T 细胞可特异性地表达 NDV 的 F 基因,所表达基因的抗原性较好,能够与抗 NDV 的标准血清反应。从而说明转移质粒载体中的基因表达盒可以在细胞中有效地表达,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抗 ND 和 MD 疫苗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表达血清1、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病毒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名称及缩写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马立克氏病历史及其病原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
1 马立克氏病的历史 |
2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生物学进展 |
3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
4 对马立克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马立克氏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1 疫苗与疫苗毒株的类型 |
2 疫苗的生物学原则 |
3 MD疫苗的免疫、抗肿瘤作用机制 |
4 疫苗免疫失败剖析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重组马立克氏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1 MDV作为一种病毒载体 |
2 MDV生长的非必需区 |
3 预防禽病的重组MDV疫苗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马立克氏病病毒CVI988/Rispens株重组病毒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第五章 表达血清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株病毒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第六章 串联表达血清1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株病毒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第七章 表达血清1和3型MDV 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病毒的免疫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2)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英对照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马立克氏病病毒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2 MD遗传抗病基因型蛋白质组学 |
3 马立克氏病病毒蛋白质组学研究 |
4 小结 |
综述二 马立克氏病病毒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综述三 马立克氏病病毒microRNA研究进展 |
1 病毒microRNA发现及意义 |
2 禽类抱疼病毒microRNA的鉴定 |
3 禽类抱疼病毒microRNA的功能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鸡胸腺蛋白质组学二维电泳方法建立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RB1B感染鸡胸腺蛋白质组学研究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鸡胸腺转录组学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MDV RB1B对Toll样受体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TLR3免疫应答对RB1B感染和复制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TLR3表达调控生物信息学分析 |
摘要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七章 RB1B株编码的mdv1-miR-M4-5p和宿主gga-miR-155与TLR3编码区互作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八章 MicroRNA-155调控的TLR3信号介导RB1B感染和复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论文 |
(3)我国近年来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注释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我国近年来MDV野毒株的分离鉴定和REV共感染状态的调查 |
试验一 我国 MDV 野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
试验二 我国 MDV 野毒株中 REV 共感染的研究 |
第二部分 REV 共感染对 MDV 的影响 |
试验三 REV和MDV共感染对鸡致病性的影响 |
试验四 REV共感染对MDV体外培养的影响 |
第三部分 整合 REV 基因组的重组 MDV 野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
试验五 整合进 REV 基因组片段的鸡 MDV 重组野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
试验六 用 DD-PCR 研究MDV重组野毒株差异基因的表达 |
第四部分 重组野毒株的致病性试验 |
试验七 MDV 天然重组野毒株致病性的研究 |
试验八 REV 共感染对 MDV 天然重组毒株致病性的影响 |
第五部分 MDV野毒株pp38、meq、gI和gE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试验九 我国 MDV 野毒株 meq 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试验十 我国 MDV 野毒株 gI 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试验十一 我国 MDV 野毒株 gE 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试验十二我国 MDV 野毒株 pp38 基因的克隆及其点突变株的构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2017-2019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分离株GX18NNM4的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所用缩写符号说明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M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1.1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
1.1.2 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
1.1.3 病毒的主要致瘤基因概述 |
1.2 MD的致病机制 |
1.2.1 病毒早期的溶细胞感染 |
1.2.2 病毒的潜伏感染 |
1.2.3 病毒的第二次溶细胞感染 |
1.2.4 病毒转化T细胞形成肿瘤阶段 |
1.3 MD的流行病学 |
1.3.1 病毒的流行情况 |
1.3.2 病毒的毒力进化特征及毒株致病型的界定 |
1.3.3 病毒的自然感染宿主 |
1.3.4 病毒感染的发病日龄 |
1.3.5 病毒的传播方式 |
1.3.6 病毒与其他肿瘤性疾病病毒的共感染 |
1.4 MDV的诊断 |
1.4.1 临床诊断 |
1.4.2 病毒分离 |
1.4.3 病毒抗原检测 |
1.4.4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 |
1.4.5 DNA探针技术 |
1.5 针对MDV的防控措施 |
1.5.1 疫苗接种方案 |
1.5.2 生物安全 |
1.6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2017-2019广西及其周边地区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试验所需的主要材料 |
2.1.2 试验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临床样本信息及来源 |
2.2 方法 |
2.2.1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制备与培养 |
2.2.2 病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分离 |
2.2.3 组织病料的处理 |
2.2.4 病毒的接种与分离 |
2.2.5 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检测 |
2.2.6 病料组织或细胞培养物基因组总DNA的抽提 |
2.2.7 肿瘤病病原PCR鉴定 |
2.2.8 MDV meq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2.3 结果 |
2.3.1 送检病鸡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
2.3.2 肿瘤病病原鉴定及MDV病毒分离结果 |
2.3.3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检测结果 |
2.3.4 MDV分离株meq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 |
2.3.5 基于meq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2.3.6 广西地区MDV毒力变化趋势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meq基因系统动力学分析揭示MDV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 |
3.1 材料 |
3.1.1 样本序列及信息来源 |
3.1.2 处理数据所用的软件 |
3.2 方法 |
3.2.1 MDV meq基因序列数据集 |
3.2.2 最佳核苷酸替代模型分析 |
3.2.3 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 |
3.2.3.1 构建全球最大似然树 |
3.2.3.2 构建全球MDV早期地理系统动力学分析 |
3.2.3.3 构建中国MDV强毒分离株地理系统动力学分析 |
3.2.3.4 中国MDV强毒分离株种群动态分析 |
3.3 结果 |
3.3.1 MDV meq基因序列最佳核苷酸替代模型的选择 |
3.3.2 MDV系统发育分析 |
3.3.3 MDV地理系统分析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分离株GX18NNM4的致病性及疫苗免疫保护试验 |
4.1 材料 |
4.1.1 相关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毒株 |
4.1.4 实验动物和疫苗 |
4.2 方法 |
4.2.1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制备及培养 |
4.2.2 GX18NNM4分离株的复苏和病毒增殖 |
4.2.3 GX18NNM4分离株纯化 |
4.2.4 GX18NNM4 分离株PFU测定 |
4.2.5 对试验鸡分组及疫苗免疫方案 |
4.2.6 对各试验组鸡生长增重情况的检测 |
4.2.7 对试验鸡免疫器官发育情况的检测 |
4.2.8 对试验鸡PBLs中病毒载量表达水平的动态检测 |
4.2.9 对鸡细胞因子PD-1、PD-L1的标准曲线的构建 |
4.2.9.1 PD-1和PD-L1引物合成及标准样品质粒的获得 |
4.2.9.2 PD-1、PD-L1 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9.3 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 |
4.2.10 对试验鸡组织中细胞因子PD-1和PD-L1的m 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
4.2.11 对试验鸡临床症状、鸡只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
4.2.12 对试验鸡发病情况及疫苗保护指数和毒力等级的测定 |
4.3 结果 |
4.3.1 GX18NNM4 分离株PFU的测定结果 |
4.3.2 试验鸡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 |
4.3.3 试验鸡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结果 |
4.3.4 MDV感染后PBLs中病毒载量动态检测结果 |
4.3.5 鸡细胞因子PD-1和PD-L1的标准曲线 |
4.3.5.1 鸡细胞因子PD-1、PD-L1 基因的RT-PCR扩增及克隆结果 |
4.3.5.2 质粒浓度及拷贝数结果 |
4.3.5.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的获得 |
4.3.5.4 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 |
4.3.6 MDV感染后试验鸡组织中PD-1、PD-L1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7 试验鸡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
4.3.8 试验鸡发病情况及疫苗保护指数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及其上游双向启动子的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中构建并用于转染的24个质粒一览表 |
英文缩写注释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 言 |
一、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研究进展 |
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一)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二)马立克氏病病毒结构蛋白及相关基因 |
(三)马立克氏病病毒致肿瘤基因研究 |
(四)肿瘤发生过程中马立克氏病病毒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研究 |
(五)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衍化及毒力相关基因研究 |
(六) 马立克氏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
一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和 1.8-kb mRNA转录子间核酸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二、区分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株 CVI988 与其它毒株的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三、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上游双向启动子的体外活性及其精确位点的锚定 |
四、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和 1.8-kb mRNA转录子之间双向启动子结构与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
五、 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基因产物对其上游双向启动子活性的增强作用 |
六、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 和 pp24聚合体结构的研究 |
七、马立克氏病病毒 pp38/pp24 聚合体的反式作用因子活性研究 |
八、 pp38/pp24 聚合体与双向启动子结合位点的锚定及pp38 基因对马立克氏病病毒复制速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2: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6)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A亚群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的致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鸡马立克氏病HVT活疫苗中污染REV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
摘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REV与ALV-A共感染对SPF雏鸡的致病性分析 |
摘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REV与ALV-A共感染对疫苗免疫鸡的致病性分析 |
摘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REV分离株MD-2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突变分析 |
摘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鸡MD活疫苗中污染REV检测方法的建立 |
摘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第八章 创新点 |
第九章 文献综述 |
9.1 病原学 |
9.2 流行病学比较 |
9.3 检测与诊断 |
9.4 生物制品中的病毒污染 |
9.5 预防和控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禽β-防御素7和10抗三种病毒感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抗菌肽简介 |
1.1.1 抗菌肽的定义 |
1.1.2 抗菌肽的分类 |
1.2 抗菌肽家族成员-防御素简介 |
1.2.1 防御素的定义 |
1.2.2 防御素的分类 |
1.2.3 防御素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 |
1.3 禽β-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
1.3.1 禽β-防御素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1.3.2 禽β-防御素的研究展望 |
1.4 ALV-J、MDV、PCV2 简介 |
1.4.1 ALV-J的病原学与致病性 |
1.4.2 MDV的病原学与致病性 |
1.4.3 PCV2 的病原学与致病性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病毒、载体、菌种、细胞和试验动物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4 主要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AvBD10 目的基因的获取 |
2.2.1.1 AvBD10 蛋白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1.2 组织总RNA的提取 |
2.2.1.3 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取目的片段 |
2.2.1.4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2.2 重组AvBD7和AvBD10 的原核表达 |
2.2.2.1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2.2 重组AvBD7和AvBD10 的诱导与表达 |
2.2.3 AvBD7 蛋白和AvBD10 蛋白的纯化与检验 |
2.2.3.1 AvBD7 蛋白和AvBD10 蛋白的纯化 |
2.2.3.2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2.3.3 SDS-PAGE和 western blot检验蛋白纯化结果 |
2.2.4 重组AvBD7和AvBD10 蛋白的体外抗病毒试验 |
2.2.4.1 重组AvBD7和AvBD10 蛋白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2.2.4.2 qPCR检测AvBD7和AvBD10 蛋白体外抗病毒效果 |
2.2.4.3 Western blot检测AvBD7和AvBD10 蛋白体外抗病毒效果 |
2.2.5 AvBD7和Av BD10 蛋白体内抗MDV试验 |
2.2.5.1 体内抗病毒试验设计 |
2.2.5.2 大体剖检病变观察 |
2.2.5.3 血涂片观察 |
2.2.5.4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目的基因的获取 |
3.1.1 设计引物提取目的基因 |
3.1.2 重组质粒鉴定及序列对比 |
3.2 AvBD7和AvBD10 蛋白原核表达 |
3.2.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2.2 AvBD7和Av BD10 蛋白的诱导表达 |
3.2.3 纯化AvBD7和AvBD10 蛋白的浓度测定 |
3.2.4 纯化AvBD7和AvBD10 蛋白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 |
3.3 AvBD7和AvBD10 蛋白体外抗病毒试验 |
3.3.1 AvBD7和AvBD10蛋白对细胞的毒性检测 |
3.3.2 qPCR检测AvBD7和AvBD10 蛋白体外抗病毒效果 |
3.3.3 Western blot检测AvBD7和AvBD10 蛋白体外抗病毒效果 |
3.4 AvBD7和AvBD10 蛋白体内抗MDV试验 |
3.4.1 大体剖检病变观察 |
3.4.2 血涂片观察 |
3.4.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马立克氏病毒致病机理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马立克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2 马立克氏病毒的致病机制 |
2.1 MDV结构蛋白基因与病毒感染 |
2.2 MDV的第3类致病基因对致病机制的影响 |
3 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 |
3.1 羽髓中疫苗与超强毒的复制动力学研究 |
3.2 羽髓中蛋白质组学的分析 |
4 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
4.1 MD传统疫苗 |
4.2 MD新型疫苗的发展 |
4.2.1 重组DNA疫苗和重组病毒疫苗 |
4.2.2 vv+MDV致弱株 |
4.2.3 弱化前毒株 |
4.3 天然植物提取物抗马立克氏病的兴起 |
4.3.1 抗病毒作用 |
4.3.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
5 展望 |
(9)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4号染色上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中所引部分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马立克氏病研究进展 |
1 马立克氏病病毒 |
2 发病机理 |
3 疫苗 |
4 抗性基因的选育 |
5 MDV感染早期阶段研究的重要性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卫星与肿瘤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MS改变 |
2 MS改变与肿瘤 |
3 MS改变的检测方法 |
4 MS改变在肿瘤中的应用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三章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病毒感染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4号染色上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致谢 |
(10)含NDV F基因的MDV CVI988株转移质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新城疫病毒研究进展 |
1.1 新城疫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
1.1.1 分类地位 |
1.1.2 形态特征与理化学特性 |
1.1.3 生物学活性 |
1.2 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1 NDV 的基因组结构 |
1.2.2 NDV 的结构蛋白与功能 |
1.3 新城疫病毒的致病性及其分子基础 |
1.3.1 NDV 的致病性 |
1.3.2 NDV 致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1.4 NDV 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1.5 新城疫疫苗研究现状 |
1.5.1 活疫苗 |
1.5.2 灭活疫苗 |
1.5.3 DNA 疫苗 |
1.5.4 亚单位苗 |
1.5.5 ND 的活载体疫苗 |
1.6 小结 |
第二章 马立克氏病病毒研究进展 |
2.1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生物学进展 |
2.1.1 MDV 的分类 |
2.1.2 致病型和毒力的进化 |
2.1.3 致病机理 |
2.2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
2.2.1 MDV 基因组特点 |
2.2.2 MDV 编码蛋白 |
2.3 马立克氏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2.3.1 常规疫苗 |
2.3.2 新型疫苗的研制 |
2.3.3 MD 疫苗的免疫机理 |
2.3.4 目前 MD 疫苗存在的问题 |
2.4 小结 |
实验研究 |
第三章 表达 NDVF48E8 株F基因的 MDVCVI988 株转移质粒载体的构建 |
3.1 材料 |
3.1.1 菌株与质粒 |
3.1.2 工具酶与试剂 |
3.1.3 PCR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 方法 |
3.2.1 gB 启动子的克隆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3.2.2 NDV F 基因的扩增、亚克隆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3.2.3 含有 NDV F 基因表达盒转移质粒载体的构建 |
3.3 结果 |
3.3.1 gB 启动子的亚克隆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3.3.2 NDVF 基因的扩增、亚克隆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3.3.3 含有 NDVF 基因表达盒转移质粒载体的构建 |
3.4 讨论 |
第四章 含 NDVF48E9 株 F 基因的 MDVCVI988 株转移质粒载体的表达 |
4.1 材料 |
4.1.1 细胞及培养用品 |
4.1.2 转染试剂 |
4.1.3 试剂 |
4.2 方法 |
4.2.1 pUS10F 质粒的大量提取 |
4.2.2 pUS10F 质粒的纯化 |
4.2.3 293T 细胞的转染 |
4.2.4 表达结果检测 |
4.3 结果 |
4.3.1 转染用质粒 DNA 的制备 |
4.3.2 转染条件的选择 |
4.3.3 转染 293T 细胞的 IFA 及 PCR 鉴定结果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表达血清1、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gB主要抗原表位的重组CVI988病毒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D]. 张雪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4)
- [2]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D]. 胡序明. 扬州大学, 2014(01)
- [3]我国近年来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张志.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4]2017-2019马立克氏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分离株GX18NNM4的致病性研究[D]. 石梦雅. 广西大学, 2020(02)
- [5]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及其上游双向启动子的生物学特性[D]. 丁家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7)
- [6]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A亚群白血病病毒共感染的致病性分析[D]. 李俊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7]禽β-防御素7和10抗三种病毒感染研究[D]. 张亚.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马立克氏病毒致病机理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J]. 张佩琪,李真诚,王宜平,岑美珍,孙若兰,刘进辉,纪春晓.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06)
- [9]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4号染色上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D]. 尚月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10]含NDV F基因的MDV CVI988株转移质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D]. 苏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