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茶话会和中秋联欢晚会两首即兴歌曲

国际茶话会和中秋联欢晚会两首即兴歌曲

一、国际茶会中秋晚会即席二首(论文文献综述)

谢依伦(CHIA JEE LUEN)[1](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王唯力[2](2016)在《《晨报副刊》新诗史论》文中提出本文以《晨报副刊》所发表的新诗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史论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梳理《晨报副刊》上的新诗创作,为上世纪二十年代新诗在《晨报副刊》的历史状况作总体性勾勒。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了《晨报副刊》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晨报副刊》的主编变动、样式变化以及“刊中刊”情况。第二章对《晨报副刊》发表的新诗作整体概述。首先介绍了当时其他刊物发表新诗情况并由此分析《晨报副刊》早期发表新诗的历史环境,再对《晨报副刊》的诗人群以及其新诗数量做出大概的数据统计,以便对《晨报副刊》新诗有直观的认识。第三章论述李大钊时期的新诗创作。本章选取了朱自清、康白情、品今三位诗人,分析了他们该时期在《晨报副刊》上的新诗发表情况,并对最具代表性的新诗进行文本分析。第四章论述孙伏园时期的新诗创作。本章重点介绍了小诗写作群体,如冰心、王统照、何植三等,此外对刘氏三兄弟以及周作人、胡适等人的新诗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五章论述徐志摩时期的新诗创作。本章以《诗镌》为中心,对“内”重点介绍了《诗镌》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刘梦苇、“清华四子”的新格律诗创作;对“外”选择了新诗创作较为活跃的绿波社、无须社成员的如焦菊隐、蹇先艾等人的创作。胡也频是徐志摩离开《晨报副刊》后发表新诗最多的诗人,因此胡也频也是重点介绍的诗人之一。

王金伟[3](2013)在《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与诗歌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不同于前的一些新的特点。其形成有特定的复杂原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外界因素以及当时文人的心理状态等内在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此间文人群体的分野。这一时期的文人结盟群体,主要有苏门文人群、江西派文人群、理学派文人群和徽宗御用文人团体及蔡京集团等,而其中尤以前二者为代表。各文人群体在结盟的方式、特点上有同有异。此间因党禁等政策造成了苏门、江西派与理学派文人生存境况的不稳定,使得其结盟在顺、逆境中表现出差异,也带有分期的特点。与元佑时期的繁盛相比,苏门文人群在北宋晚期有代表性的结盟活动较少,群体趋向松散,多数后辈成员表现出了“无所适从”,使得先前的诗坛主导地位让于他人,其影响也渐趋式微,但对东坡风格进行了保守性的传承。江西派文人较为积极,是此间诗坛之主流,其结盟是由“点”、“线”交织成“网”的过程,并为山谷诗风的推广与宋诗的定型起到了较大作用,引导了诗歌高度典型化,诗风得以凝定但也因此走向僵化,进而萌生求变的趋向。理学派文人以师承授受为主要特点,在北宋晚期诗歌成就不高;御用文人群与政治结党文人主要借助于政治势力,诗歌成就亦有限;此两者的主要价值在于提供了较为别样的结盟类型。而诗社是此间重要的结盟形式,尤以徐俯诗社与叶梦得诗社为代表,前者属江西派,后者则较为独立。地域性考察角度,这一时期的广西(广南西路)有较为独特的意义。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有得有失,而不同文人结盟团体之间在交流中也客观上推动了诗歌进一步的发展,在诗学思想的交融、某些特定样式作品的繁荣上表现出对诗歌嬗变的影响。结盟所引起的盟主指导作用、团体存在影响的两面性也是重要特点。靖康间文人群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动地重新整合,而诗歌也在其影响下展现出新的面貌。文人结盟可被视为北宋晚期文人活动的最主要内容,也可作为考察此间文学主流的重要视角。

冯雷[4](2010)在《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后迁至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之前就提出了“抗战建国”的大政方针,一为面对当时之抗战军兴,二为着眼于战后之国家建设,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诸领域,理所当然地是这一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作为抗战建国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政府虽没有明确指出“乐教”为其音乐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但在各位掌权的统治阶层言论,及推行的音乐文化政策中表明,国民政府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是采取传统“乐教”思想来教化民众的。于是迁都重庆后重组或新筹建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分别为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音教委)、国立礼乐馆和(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以上三个机构均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音教委扮演国民政府教育部智囊团角色,其主要功能是为推行“乐教”出谋划策,并在一段时期内也肩负了执行部分政策的功能;国立礼乐馆是国家级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乐教”中的制礼作乐;国立音乐院为其培养“乐教”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的基地。这三个音乐教育机构均是国民政府“乐教”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撑点。此三者的研究,将会对了解陪都重庆各种零散音乐现象间的关联,以及“生发”原因,起到提纲挈领作用。本文应用历史文献学、系统论、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意图从之前尚未得到全面开发运用的民国音乐挡案史料入手,对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机构之组织、制度、工作流程、运作模式,和各种相关法律、法令、规章及其执行情况等,从音乐教育制度建设层面上作详考细察,并联系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乐教”思想以作评说,考察抽象的国民政府“乐教”思想,是如何通过具体机构实现的。企望能对中国近琪代音乐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以往未被关注的史料和开拓新的学术视角。

车守同[5](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黄淑美,欧阳中一[6](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张羽[7](2002)在《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文中认为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带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这让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东方话语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注意。受西方和日本“泰戈尔热”的影响,从1913年起,泰戈尔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就开始在中国文学的园地上传播开来,到了1923年,“泰戈尔在中国,不仅已得普遍的知名,竟是受普遍的景仰。”(徐志摩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泰戈尔对中国文学存在着广泛的影响。1924年,泰戈尔来华讲学,一时间,各大报纸、杂志纷纷刊登欢迎泰戈尔的专号,文学青年们竟相翻译、介绍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戏剧,还有一些团体排演了泰戈尔的剧本,泰戈尔在中国所做的20次公开讲演及数十次小型谈话被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掀起了中国的“泰戈尔热”。 今天看来,泰戈尔在中国的影响本身已经蒙上了历史尘埃,但只要拭去灰尘,我们就会发现,泰戈尔研究还有很多“问题点”,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当前,一些学者即使研究泰戈尔,也是把兴趣集中在泰戈尔的个体研究和泰戈尔与中国作家的比较方面,而相对忽略了泰戈尔在中国文学转型期间所起到的虽不十分重要,但也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就是说,泰戈尔在中国现代文学转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始终未被中国人看清过。其人其文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中国文学对其的“学习”程度,以及这其中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我所关注的,我想在重新审视、重新评价、重新思考中,将泰戈尔影响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展现出来。 本文主题是在两个层次上展开的,共分六章。在第一个层次上,做史实层面的梳理,具体阐述泰戈尔传入中国的过程;他与中国知识界发生关系的历史过程,有关他的种种论争,力求从历史的横截面上再现历史的真实。在这一层次上,共分二章: 第一章论述泰戈尔传入中国的种种情况;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翻译中的频繁论战。 第二章围绕泰戈尔来华所引起的激烈论争做史实的描述,论述泰戈尔对中国思想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他是如何被卷入了“科学与玄学”的论争、传统与现代的论争、“东西方文化”的论争以及救国话语论争的漩涡之中的。 在第二个层次上,我将梳理泰戈尔对“五四”前后文学的影响,意在从中国文学流变的大势中考察泰戈尔的艺术精神、创作机制和创作方法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从而将泰戈尔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加以重新定位,共分以下四章: 第三章研究泰戈尔文学主题基本倾向的三大方面:“爱”的福音。“梵”的现实,“我”的尊严,如何影响了现代文学中的情爱观、自然观和生命观。分析泰戈尔的审美意识、文学思想与中国作家的接受心理形成了怎样的对接,中国现代文学与泰戈尔创作的基本主题或从属主题具有了怎样的渊缘关系。 第四章从“五四”时期新诗、小说和戏剧的横切面,分析泰戈尔。对中国文学体式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泰戈尔与中国的散文诗、小诗和诗剧的因缘关系。 第五章分析泰戈尔小说的叙事形式与审美取向和小说、戏剧中的女性形象为中国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怎样的潜在范本。一方面,作家阅读泰戈尔的文学作品后,会留下深刻印象,在写作过程中成为不易觉察的背景力量,潜在地影响或指导他们的写作理念;另一方面,中国作家对泰戈尔小说的结构形态、人物形象的模拟写作,往往与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叙事习惯有关,学习和接受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我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选取的小说、诗歌、戏剧都是抽样提取的,并且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受到泰戈尔叙述策略影响的,因而这些作品的数量是有限的。 第六章从宏观角度分析泰戈尔研究在20世纪中国所走过的历程,我将重点分析泰戈尔研究的历史概况,力求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中国文学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其人其文的接受态度等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在泰戈尔影响发生的同时,始终伴随着中国思想 界的过分抵制和文学者的过分模仿,在中外文学交流和批评史上,还 没有哪个外国作家在中国受到过如此矛盾的批评和模仿。但不可否认 的是泰戈尔文学作品为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适宜 的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体现了泰戈尔影响中国文学的独特性。

张开政[8](1996)在《国际茶会中秋晚会即席二首》文中指出

二、国际茶会中秋晚会即席二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茶会中秋晚会即席二首(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晨报副刊》新诗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晨报副刊》史
2 《晨报副刊》新诗概述
3 李大钊时期
    3.1 朱自清
    3.2 康白情
    3.3 品今
4 孙伏园时期
    4.1 小诗写作群体
        4.1.1 冰心
        4.1.2 王统照
        4.1.3 何植三
        4.1.4 汪静之及其他诗人
    4.2 刘氏三兄弟
    4.3 周作人的儿童诗
    4.4 其他诗人
5 徐志摩时期
    5.1 徐志摩
    5.2 闻一多
    5.3 刘梦苇
    5.4“清华四子”
    5.5 绿波社及无须社
        5.5.1 焦菊隐
        5.5.2 于赓虞
        5.5.3 蹇先艾
        5.5.4 朱大枬
    5.6 胡也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与诗歌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北宋晚期文人结盟的背景
    第一节 北宋晚期的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节 文人结盟风气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文人群体分野与结盟情况概览
第二章 苏门文人结盟与东坡诗风之传承
    第一节 对苏门的研究概况与补充认定
    第二节 苏门文人的结盟活动及其特点
    第三节 苏门对东坡诗风的保守性传承与结盟意义
第三章 江西派文人结盟与山谷诗风之推广
    第一节 江西派成员来源及其境况考察
    第二节 江西派结盟的方式与特点
    第三节 山谷诗风的推广及江西派结盟于诗坛的意义
第四章 其他文人团体的结盟活动
    第一节 理学派文人在北宋晚期的结盟
    第二节 御用文人群与蔡京集团的结党
    第三节 北宋晚期文人其他结盟形式及地域性考察
第五章 北宋晚期文人结盟于诗歌嬗变之影响
    第一节 北宋晚期文人结盟的特点与得失
    第二节 不同文人结盟团体间交流与诗歌发展
    第三节 靖康间文人群体重新整合与诗歌新面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4)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意义、范围及结构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体例
    第二节 陪都重庆简介
        一、重庆开埠
        二、近代化市政建设
        三、陪都的确立
        四、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意义
第一章 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
    第一节 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概况
        一、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沿革
        二、组织机构及经费概算
    第二节 音教委九次会议
        一、九次会议简介
        二、历次会议重要提案略举
    第三节 研究组工作简记
        一、研究组工作计划的制定
        二、研究组工作之展开
    第四节 社会组
        一、实验巡回歌咏团
        二、地方歌咏运动
    第五节 教育组与李抱忱
        一、李抱忱与音乐教育工作计划书
        二、调研活动
        三、音乐师资培训
        四、学校音乐教育
        五、音乐教育之推广
    第六节 编订组工作
        一、教材出版物编审
        二、厘定音乐名词及编辑音乐辞典
    第七节 音教委会议部分提案实施略举
        一、战时音乐教育三年实施计划
        二、万人大合唱
        三、音乐比赛
        四、音乐节
第二章 国立礼乐馆及乐典制作
    第一节 国立礼乐馆沿革
    第二节 国乐礼乐馆下属机构
        一、礼制组主要工作及成果
        二、乐典组主要工作及成果
    第三节 乐典制作
        一、乐典制作标准
        二、委约全套"典乐"作品
        三、国乐礼乐馆的后续工作
    第四节 国民政府"制礼作乐"之思考
        一、乐典制作的特点
        二、乐典制作的局限性
        三、"礼乐"和"乐教"
第三章 陪都重庆国立音乐院
    第一节 (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及附属单位简介
        一、总院简史
        二、分院简史
        三、附属实验管弦乐团沿革
        四、附属幼年班
    第二节 国立音乐院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
        二、系科、课程设置与学习成绩管理
        三、音乐院学位制度的缺失
        四、教员聘任及待遇
    第三节 学术奖励与措施
        一、战前相关重要法律的颁布
        二、音乐院国家级研究成果及奖励
        三、音乐院学术奖助金及其它奖励措施
    第四节 国立音乐院之思考
        一、音乐教育三级衔接的学制定型
        二、从幼年班反思中国音乐教育学制的特点
        三、高等音乐院校管理制度定型
结语
    一、国民政府推行"乐教"思想最终目的是为其统治服务
    二、逐渐走向成熟的现代音乐教育制度
附录一:1909—1949年设置音乐专业高等院校之梳理
附录二:(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师生学术论着及作品统计表
附录三:(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师生演出与音乐活动统计
图表目录
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一、专着参考文献
    二、论文参考文献
    三、档案文献
    四、口述史资料

(5)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论文选题说明。
    三、论文取材说明。
    四、研究思路。
    五、附带说明。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第二节 艰难岁月。
    第三节 胜利复员。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第二节 酒与人生。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第三节 前后去世。
    第四节 回到故土。
    第五节 安贫乐道。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7)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 泰戈尔与“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论争
    第一节 泰戈尔同中国“五四”时期科学与玄学、传统与现代的论争
    第二节 泰戈尔与中国“五四”时期东西方文化的论争
    第三节 泰戈尔与中国“五四”时期救国话语
第三章 泰戈尔影响下的中国“五四”时期文学观的流变
    第一节 泰戈尔的“爱的哲学”影响下的中国文学的情爱观
    第二节 泰戈尔的“梵的现实”影响下的中国文学的自然观
    第三节 泰戈尔的“我的尊严”影响下的中国文学的生命观
第四章 泰戈尔与中国“五四”时期文学体式的变革
    第一节 泰戈尔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散文诗
    第二节 《飞鸟集》与中国的小诗气象
    第三节 泰戈尔影响下的中国诗剧
第五章 泰戈尔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的叙事与美学特征
    第一节 泰戈尔影响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与审美取向
    第二节 泰戈尔影响下的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第六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泰戈尔研究述评
附录一 泰戈尔研究资料选目
附录二 泰戈尔在中国的行程和讲演表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国际茶会中秋晚会即席二首(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2]《晨报副刊》新诗史论[D]. 王唯力.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3]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与诗歌嬗变研究[D]. 王金伟. 广西师范学院, 2013(S2)
  • [4]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D]. 冯雷. 上海音乐学院, 2010(05)
  • [5]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6]《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7]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D]. 张羽.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2)
  • [8]国际茶会中秋晚会即席二首[J]. 张开政. 农业考古, 1996(04)

标签:;  ;  ;  ;  ;  

国际茶话会和中秋联欢晚会两首即兴歌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