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片湿地岌岌可危

湖南一片湿地岌岌可危

一、湖南一湿地危在旦夕(论文文献综述)

龙玥竹[1](2021)在《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并倡导社会发展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城市中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境的功能。湿地不仅对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还对地域文化、历史文脉有传承作用。湿地不仅仅是城市之肾,还是城市与人类之间的纽带,在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传递城市精神及地域文化。目前,吉林省湿地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挑战。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湿地生态修复问题成为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生态修复理论,从城市湿地景观重塑角度入手,针对湿地面积缩减、水质污染、生物种类单一、缓冲带资源匮乏、核心区域划分不明确、弱化城市风貌现象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国内外优秀实际案例,参考借鉴其优秀策略。针对吉林省湿地的现存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案和策略,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希望能为吉林省湿地生态长远性发展提供参考。并期待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完善生态圈、提升绿化质量、营造人地情感互动,打造集活力性、参与性、生态性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尽微薄之力。

熊敏[2](2021)在《泸沽湖摩梭民俗文化中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泸沽湖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母系文化承载之地,以“和谐、包容、开放”的文化特色吸引着世人的关注。随着外来主流文化的传入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摩梭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如今,新一代的摩梭青少年对传统文化逐渐陌生,传统文化技艺的维护与延续已经岌岌可危。本研究基于对摩梭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注,挖掘摩梭民俗文化中与生物科学知识相关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教学实践法,挖掘整理出摩梭民俗文化中与初中生物学科相关的内容作为生物课程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调查结果显示,摩梭和非摩梭学生对于摩梭民俗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素养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对于将摩梭民俗文化与生物课程相结合方面,摩梭学生和非摩梭学生都表示希望能将民俗文化带进生物课堂。通过挖掘摩梭民俗文化,一共整理出可运用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民俗文化共7类16项,包括摩梭宗教礼俗、传统技艺、民间医药以及与其生活环境相关的泸沽湖本地的特色动植物等,将这些民俗文化与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物课程资源。将形成的课程资源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种子的萌发”三节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将民俗课程资源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促进对于摩梭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张郝晨[3](2020)在《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工业革命过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使所积累的生态危机越来越明显和深刻。目前,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污染严重、可用淡水资源不断被污染消耗、森林覆盖面积逐年减少、全球极端气候现象频发、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物种灭绝速度快速增加等等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才能彰显出人民美好生活的质量,因此建设当代生态文明就显得极其重要。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在习近平生态思想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中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来源之一,本文对其中蕴含着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范围进一步缩小到对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孟荀三人的生态思想进行研究梳理。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对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从自然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对习近平生态思想理论进行基础梳理。以及对习近平生态思想与先秦儒家生态思想之间的关联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在对先秦儒家经典文献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梳理了孔子的自然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孟子的的自然观、消费观和发展观;以及荀子的的自然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对三位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梳理阐述。第四部分,从自然观、消费观和发展观三方面来主要阐述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第五部分,是文章的总结,学习了解先秦儒家生态思想,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自然观、消费观以及发展观,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先秦儒家生态思想的局限性,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先秦儒家生态思想要与当代的先进思想进行结合,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对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构建一个符合当代我国历史与国情的全新社会主义生态伦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与社会现实意义。

朱清扬[4](2020)在《城市触媒视角下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以及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部分地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大量煤矿企业关停,众多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也随之产生。面对着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用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这些延伸在城市、工厂及矿区之间的煤矿专用铁路和相关附属建筑和设施,在面临被城市淡忘和拆除的夹缝中寻求着“回归”城市的一线生机。城市触媒作为城市更新中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其倾向于通过最小干预的方式引入新元素来影响既有元素,从而刺激并引导后续开发,进而引发城市复兴。煤矿铁路工业遗存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所特有的存量资源,其再利用方式能够在区域内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计划通过运用城市触媒理论,讨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的应用策略,达到挖潜和发挥工业遗存的多元价值的目的,最终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论文首先针对工业遗产、工业遗存、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铁路工业遗产相关研究中的理论和实践,对铁路工业遗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本文通过对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现状的整理,对其概念和运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从触媒元素的选取、塑造以及动态控制与引导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一套煤矿铁路工业遗存触媒再利用的应用模式。紧接着,文章从历史发展和空间分布特征两个方面着眼,针对性地对本文所选取的徐州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发展沿革以及其触媒再利用的潜力特质进行研究。最后,本研究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作为实际案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选取不同种类的触媒元素,并对触媒塑造策略进行分类,最终提出了完整的动态控制与引导再利用的实施建议,探求城市触媒理论在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中的作用。本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利用城市触媒理论针对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更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实践,以期以上成果能为今后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再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及应用示范作用。

黄茜[5](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江之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在治理长江的进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做出的不同历史选择,如以治理为主或开发为主或保护为主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当今中国,长江的作用、影响、地位、功能产生了长足的变化,中国当今治理长江,对长江进行开发的能力、条件、水平也昨今不同,洪水不再是长江治理的主要对象,污水因主要矛盾转换而成为治理的主要对象,开发利用长江不再局限于水动能和水资源的汲取,而是拓展到水生态、水环境,这样快速的发展、巨大的变化、深远的作用,是长江以往不曾展露在任何历史时期过的,其罕见在世界大江大河发展史上也鲜少出现。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长江进行的治理作回顾和分析,并从整体上对治理长江的思想脉络作较为系统的阐述,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内长江的功能和地位,对习近平长江大保护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长江治理展开研究,有助于为防洪提供参考,结合长江生态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帮助打开长江开发新局面具有借鉴意义。文章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正文第一章围绕长江治理的历史起点和历史经验来写。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思想的思想来源、历史起点、近代长江水患治理的历史经验来论述。以理论视角阐明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思想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治水的生态思想。以现实视角从长江由古至今的经济地位和重要作用来论述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的历史渊源。第二章主要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江治理。从建国初期的实际出发,消除长江水患。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的现实基础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举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论述综合开发利用长江的探索。主要从三峡工程从构想到实现、水利措施结合生物措施综合治理、沿江开发开放战略的逐步开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问题等内容论述。第四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思想最新成果长江大保护思想的形成及其内容,以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治理成效。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过度索取的人类活动影响了长江生态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共抓长江大保护是时代的要求,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行并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

姜韬[6](2018)在《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豚保护项目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提及非政府组织,将其视为在公共管理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新兴组织形式。非政府组织“是指非官方的、非营利的、与政府部门和商业组织保持一定距离的专业组织,它们通常围绕特定的领域或问题结成团体,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张,代表社会某些集团或阶层的愿望或要求。”而环保非政府组织就是对以保护环境为宗旨,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这一类非政府组织的总称。环境传播这一新兴的、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为我们关注日益崛起的环保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使得我们得以有机会回到国内的环境传播语境和传播实践中,去把握环保非政府组织这一日益重要的传播主体在促进环境善治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传播的本质是不同的传播主体在公共领域话语空间中的博弈。公共领域中的绿色话语不仅诉说着人类对环境的理解,对环境理念不断展开的文化探讨和斗争,同时也促使各种绿色行动的产生,包括公民自身的环境保护行动和对环境立法的促进行动,这恰恰符合环境传播的建构和使用功能。为了成功地传播组织的环保理念,各种传播主体必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相应的传播策略,以期在话语的博弈中取得主动权。作为环境传播主体之一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开展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势必要采取各种各样的传播策略来传播自己的环保理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以达成组织的目标。但长期以来,学界对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其实际领域中使用传播策略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和透彻,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媒介传播策略上,缺少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政府传播策略和公众传播策略的研究。而与此同时,作为日益崛起的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又日渐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选取了作为环境传播主体之一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在中西方不同的传播语境之下,如何根据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媒体格局进行传播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以达到传播组织的环保理念的目的。在过往的学术研究中,对环保非政府组织传播策略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且主要集中于对媒体传播策略的研究,而忽略了非政府组织的政府传播策略和公众传播策略。本研究尝试弥补过往研究在这方面的不足,对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媒体传播策略、政府传播策略和公众传播策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笔者在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办公室所参与的江豚保护项目的传播工作以及硕士期间的学术研究中所积累的大量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对国内外环境传播和环保非政府传播策略进行了脉络梳理和文献综述。运用大量国内外环境传播案例,从传播策略的角度考察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一大型的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国内外所使用的媒体传播策略、政府传播策略和公众传播策略的异同,基于中国的传播语境对其江豚保护项目的传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批判性的分析。与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国外的实践相比,在中国活动的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非常务实的战略选择。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行动路径越来越明晰,那就是最大程度地动员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环保非政府组织采取的传播策略和行动也逐渐扩展,呈现出专业、理性和多样化的趋势。

胡科翔[7](2018)在《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得益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推进,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预期,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生态旅游的发展缺少法律规制的紧贴跟进和密切配合,以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丛生,违法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肆意滥用与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污染方面,可谓是殊为突显。跟传统产业相比较,作为被长期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旅游业,按理说应属于环境保护责任负担较轻的产业之一,作为其升级发展的孕育产物,生态旅游的破茧而出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己任,从而实现旅游效益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双赢。不过由于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理念模式与我国目前法律规制的现实状况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同步的地方,因此其很多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而被广为知晓,所以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导致了各种损害环境资源的现象频发。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旅游资源的损害问题,紧紧抓住法律规制这一“牛鼻子”才是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特定行业领域和专门实践范畴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要领之一。本文着眼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乱象,引申并总结出当前面临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制难点,然后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内涵阐述了基于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适用于法律规制的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静态与动态属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制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旅游规划的法治本质原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确立和加强旅游规划环境处置职能、确认和厘定旅游规划环境责任、设计和完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来达成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环境问题防治机制建构;第五部分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设想了利用旅游环境税和国家公园分别作为管治工具与管治平台,并在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基础上,为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公共治理的路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六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损害产生以后的法律救济角度出发,基于对旅游环境权的甄别和梳理,探讨了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设想,并讨论了怎样利用司法救济渠道来助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塑。本文的立论基础先是从理论上扎实阐明何谓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特征表现,然后借助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为本文架构起有理有据、条理得当的论据要素,同时通过分析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使用问题而生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识别出它们背后的利益主体来为后续研究定下依据基调,紧接着就是立足于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式从各种典型案例中找到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需要破解的诸多难点,最后围绕这条规制难点的逻辑主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公共治理和损害救济等三大程序环节中,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谢平[8](2017)在《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利工程是祸首,酷渔乱捕是帮凶》文中提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全长达6300 km.长江是一条生命之河,它的活力来自于干流、支流、湖泊和湿地的血脉沟通形成的独特生命系统.长江流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分布有鱼类400余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特有鱼类多达156种.长江中下游是东亚季风气候下形成的洪泛平原区域,湖泊星罗棋布,并与江河相连,生活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和江豚.1980s初中下游湖泊面积约有23123 km2.1950—1970年间,沿江大建闸节制,除鄱阳湖(2933 km2)和洞庭湖(2625 km2)等外,绝大多数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自然联系,江湖阻隔使支撑长江鱼类的有效湖泊面积减少了76%.1981年,长江上建成了第一个大坝——葛洲坝;2003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量从1954年的43万t下降到1980s的20万t,最后到2011年的8万t(降幅为81%).与此完全不同的是,1950s以来,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渔产量分别在24万t之间徘徊.长江干流的饵料生物丰度不足两湖的1/7,因此干流对物种的承载力十分有限,以鱼为生的白鱀豚和江豚种群的衰退属于情理之中,加上酷捕误杀,白鱀豚已经灭绝,江豚也危在旦夕.葛洲坝的建设阻挡了鲟鱼和胭脂鱼等的生殖洄游通道,中华鲟和白鲟的灭绝已近在咫尺.长江上游建有1万多座水坝,大部分鱼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根据对长江生物多样性危机成因的粗略估算,节制闸和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贡献"了70%,酷渔乱捕等其它因素"贡献"了30%.所谓的生态调度、鱼道或人工放流等也难以拯救膏肓之疾,即使在长江干流十年禁渔也难有根本改观.如果鄱阳湖和洞庭湖相继建闸,将使长江中下游的渔业资源量进一步衰退,江豚的灭绝在所难免,其它物种的灭绝将难以预料.长江在哭泣,众多的物种需要生态文明的呵护!

梁艳[9](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李春雷[10](2017)在《水中国(上)》文中研究说明水滴,映照日月沉浮,映照大国命运!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方式最浪费的国家之一。节水,不仅仅是生产、生活和生命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民族生存问题!革命,势在必行!改变,迫在眉睫!节水,是回黄转绿的必由之路!节水,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题记引言我居住的楼下,有一台自动售水机。每每经过,总会看见人们陆陆续续地排队接水。这常常使我想象古人提着陶罐到泉边汲

二、湖南一湿地危在旦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一湿地危在旦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归纳总结法
        1.5.4 多学科研究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吉林省湿地理论认知及现状调研
    2.1 湿地概念
    2.2 吉林省湿地重塑相关理论
        2.2.1 基础理论
        2.2.2 辅助理论
    2.3 吉林省湿地相关内容
        2.3.1 吉林省湿地概况
        2.3.2 吉林省湿地类型
        2.3.3 吉林省湿地特征
        2.3.4 吉林省湿地作用
    2.4 吉林省湿地现存问题
        2.4.1 生态环境遭受损害
        2.4.2 景观缺乏地域特色
        2.4.3 湿地路线规划不当
        2.4.4 配套设施欠完善
        2.4.5 保护管理力度薄弱
    2.5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价值
        2.5.1 生态价值
        2.5.2 文化价值
        2.5.3 美学价值
        2.5.4 使用价值
        2.5.5 经济价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策略
    3.1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要点
        3.1.1 生态环境重塑
        3.1.2 历史人文重塑
        3.1.3 物质形态重塑
    3.2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多样性原则
        3.2.3 可持续原则
        3.2.4 因地制宜原则
    3.3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方法
        3.3.1 引用再野化修复的方法
        3.3.2 运用师法自然的方法
        3.3.3 结合形式美法则的方法
        3.3.4 融入地景艺术设计的方法
        3.3.5 沿用园林造景的方法
    3.4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思路
        3.4.1 遵循修复性的重塑理念
        3.4.2 实行多元化的综合治理
        3.4.3 创新地域性的城市文脉印记
        3.4.4 创造环保型的前沿景观设施
    3.5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措施
        3.5.1 结合地域,配置多样化物种
        3.5.2 优化水质,构建生态净化区
        3.5.3 营造生境,缓冲带植被全覆盖
        3.5.4 合理规划,构建人性化路线
        3.5.5 整合需求,完善服务设施
        3.5.6 提炼元素,传承地域文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设计——以长春市南溪湿地为例
    4.1 南溪湿地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历史沿革
        4.1.3 自然条件
        4.1.4 基地分析
    4.2 南溪湿地景观重塑目标
        4.2.1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4.2.2 物种资源丰富多样
        4.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2.4 城市风貌充分展现
        4.2.5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4.3 南溪湿地景观重塑总体方案设计
        4.3.1 总平面图设计
        4.3.2 空间布局设计
        4.3.3 功能分区设计
        4.3.4 交通流线设计
        4.3.5 景观节点设计
    4.4 南溪湿地景观重塑专项设计
        4.4.1 植被绿化专项设计
        4.4.2 水景专项设计
        4.4.3 园区铺装专项设计
        4.4.4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4.4.5 地域文化专项设计
    4.5 南溪湿地公园景观重塑应用建议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泸沽湖摩梭民俗文化中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民族教育的国家政策导向
        二、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民族教育与生物学课程的改革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传承摩梭优秀民俗文化
        三、保护特色生物资源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五、增进教育公平的实施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田野工作法和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三、课堂实践法和对照实验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资源
        二、民俗与民俗文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认知学习理论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泸沽湖地区摩梭民俗中生物学知识的挖掘整理
    第一节 地域环境类
    第二节 植物类
        一、珍稀植物与生物学知识
        二、药用植物与生物学知识
    第三节 动物类
        一、鱼类与生物学知识
        二、鸟类与生物学知识
        三、哺乳动物类与生物学知识
    第四节 宗教礼俗类
        一、宗教信仰与生物学知识
        二、转湖节与生物学知识
        三、人生礼仪与生物学知识
    第五节 传统技艺类
        一、摩梭服饰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二、花花糖制作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三、苏里玛酒酿造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四、青娜油加工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五、猪膘肉制作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第六节 民间医药类
    第七节 传统农作物类
第四章 泸沽湖地区摩梭民俗资源及当地特色生物资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初中学生摩梭民俗文化及当地特色生物资源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摩梭民俗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访谈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内容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摩梭民俗资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效果评价
        五、实验结果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增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广泛、深入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摩梭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开发摩梭民俗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方面
    第三节 对策建议
        一、政府和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保护和延续摩梭民俗文化
        二、多方联合开发摩梭民俗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
    第四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与先秦儒家生态思想之关联
    2.1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1.1 “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2.1.2 “严法减耗”的消费观
        2.1.3 “绿色和谐”的发展观
    2.2 当代生态文明思想与先秦儒家生态思想之关联
        2.2.1 当代生态文明思想与先秦儒家生态思想之间的逻辑关联
        2.2.2 先秦儒家生态思想穿越时空之何以可能
第3章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生态思想之要义
    3.1 孔子的生态思想
        3.1.1 “知天畏天”的自然观
        3.1.2 “适度索取”的消费观
        3.1.3 “节用而爱人”的发展观
    3.2 孟子的生态思想
        3.2.1 “知天顺天”的自然观
        3.2.2 “时”与“养”的消费观
        3.2.3 “仁民而爱物”的发展观
    3.3 荀子的生态思想
        3.3.1 “天行有常”的自然观
        3.3.2 “以时禁发”的消费观
        3.3.3 “节用裕民”的发展观
    3.4 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小结
第4章 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4.1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自然观
        4.1.1 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4.1.2 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中的生态情怀
    4.2 形成适度消费和节俭的生态消费观
        4.2.1 提倡适度消费的习惯
        4.2.2 提倡节俭的生活习惯
    4.3 构建生态型政府和立法“爱物”的发展观
        4.3.1 构建生态型政府
        4.3.2 立法“爱物”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4)城市触媒视角下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径
    1.5 创新点与难点
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2.1 铁路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2.2 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的城市触媒应用分析
    3.1 城市触媒的运作原理
    3.2 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中触媒元素分析
    3.3 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中城市触媒的塑造研
    3.4 城市触媒作用下的动态控制与引导
    3.5 本章小结
4 徐州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发展沿革
    4.1 历史发展沿革
    4.2 空间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触媒视角下徐州市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再利用设计
    5.1 现状背景概述
    5.2 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城市触媒元素分析
    5.3 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城市触媒的塑造设计
    5.4 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城市触媒的动态控制与引导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江之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长江治理的历史起点和历史经验
    第一节 长江治理的理论起点
        一、在气象变化和农业发展中治水起着重要作用
        二、治水是亚细亚生产模式的鲜明特点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生态观
    第二节 历史上的重心南移及长江承载的重任
        一、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宋代后长江流域承载的历史重任
    第三节 近代以来治理长江水患的历史经验
        一、历史上长江严峻的防洪形势
        二、近代长江治理的失败经验带来思考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江治理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的历史地位
        一、长江发展亟待复兴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长江水患
        三、长江流域成为新中国的经济重心
    第二节 工程驱动下的长江治理
        一、荆江分洪工程成功分洪
        二、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的兴建及成效
第三章 综合开发利用长江
    第一节 综合开发利用长江的探索
        一、全面治理长江—高峡出平湖的伟大构想
        二、大型水利工程与其他治理举措相结合
    第二节 以开发开放驱动长江之治
        一、沿江开发开放战略推动长江历史性巨变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问题
第四章 长江大保护成为历史主题
    第一节 长江大保护思想的形成
        一、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习近平长江大保护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长江大保护的成效
        一、长江大保护成为长江治理的主线
        二、长江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豚保护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环境传播的概念
        1.3.2 环保非政府组织与环境传播的关系
        1.3.3 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传播策略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2 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常规传播策略
    2.1 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媒体传播策略
        2.1.1 充当媒体信息的主要来源
        2.1.2 重建信息认知框架
    2.2 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政府传播策略
        2.2.1 杠杆政治
        2.2.2 责任政治
    2.3 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公众传播策略
        2.3.1 认知和态度层面的倡导、宣传和教育
        2.3.2 推动行为层面的改变
    2.4 小结
3 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所处的传播语境
    3.1 环保非政府组织与媒体的天然亲密关系
        3.1.1 欧美国家环保非政府组织与媒体的常规关系
        3.1.2 中国主流媒体的环境新闻发展历程
    3.2 环保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协商式的共生关系”
        3.2.1 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3.2.2 “自上而下”发起的中国环保运动
        3.2.3 社会转型期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3.3 环保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的关系
        3.3.1 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
        3.3.2 环保非政府组织与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4 环境传播的中国实践——对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豚保护项目所进行的研究
    4.1 江豚保护议题的传播历程梳理
        4.1.1 议题的出现(2006-2010):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引发全社会对长江豚类的关注
        4.1.2 议题的爆发(2011-2012):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4.1.3 议题的后续发展(2013-2017):江豚保护工作的持续稳定推进
    4.2 江豚保护议题传播历程中国家意志与官方话语的转变和递进
    4.3 案例分析: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豚保护项目的传播策略
        4.3.1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江豚保护项目
        4.3.2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江豚保护项目中的传播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或传播官员的访谈提纲
致谢

(7)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阐述
    2.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2.1.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2.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
        2.2.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
        2.2.2 生态旅游驱动并引发环境问题的辨析
    2.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理论架构
        2.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法理学理论分析
        2.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2.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伦理学理论分析
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内容体系分析
    3.1 生态旅游资源适于法律规制的特征分析
        3.1.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浅析
        3.1.2 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属性再检视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关系主体分析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益关系主体识别
        3.2.2 生态旅游资源利益主体的冲突起源
    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静态分析
        3.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微观分析
        3.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宏观分析
    3.4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动态分析
        3.4.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3.4.2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4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法律规制难点剖析
    4.1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现状概述
        4.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态势
        4.1.2 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总体状况
    4.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总揽
        4.2.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总述
        4.2.2 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框架
    4.3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剖析
        4.3.1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总结分析
        4.3.2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透析
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的健全
    5.1 从法治视角溯源探究旅游规划实质
        5.1.1 旅游规划的缘起与本质
        5.1.2 旅游规划法治体系的诉求与甄别
        5.1.3 旅游规划立法的导向性演进历程
    5.2 境外旅游规划立法概况与经验借鉴
        5.2.1 美国的旅游规划立法
        5.2.2 日本的旅游规划立法
        5.2.3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立法
        5.2.4 国际组织有关旅游规划的公约协定
        5.2.5 域外旅游规划立法给予我国的启示
    5.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实现
        5.3.1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与发展背景概况
        5.3.2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剖析
        5.3.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防控因应
6 生态旅游资源公共治理的法律建构
    6.1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工具——旅游环境税的建构设想
        6.1.1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6.1.2 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6.1.3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6.1.4 建构旅游环境税制度的具体设想建议
    6.2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平台——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设想
        6.2.1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矛盾
        6.2.2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启迪
        6.2.3 基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的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立法建议
    6.3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对象——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设想
        6.3.1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6.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6.3.3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6.3.4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7 生态旅游资源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7.1 以保障视角创新旅游环境权益法律制度的理念转变
        7.1.1 旅游环境权概念立意
        7.1.2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分析
        7.1.3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识别和认定
        7.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7.2 从法律适应性角度看旅游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可行性
        7.2.1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7.2.2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化探讨
    7.3 基于司法救济渠道重构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再审视
        7.3.1 旅游生态补偿的驱动机理
        7.3.2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7.3.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7.3.4 旅游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利工程是祸首,酷渔乱捕是帮凶(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1 长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
    1.2 长江是鱼类资源的宝库与渔业的支柱
2 长江之殇———水坝林立
    2.1 河流连续统一体的瓦解
    2.2 长江复合生态系统的肢解
3 水坝之争
    3.1 利与弊
    3.2 建坝与反坝的较量
4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从源头到河口
    4.1 源头———生态脆弱
    4.2 上游———水电疯狂
    4.3 中下游———枝叶断裂
5 漂流性卵———游刃有余
6 物种灭绝———孑遗当先
    6.1 豚的哀嚎———饥饿与误杀
    6.2 鲟道被断———葛洲坝难辞其咎
    6.3 其它孑遗物种
7 即将失守的最后阵地———洞庭湖和鄱阳湖
8 灭绝———无法阻挡?
    8.1 王牌纷纷倒下
    8.2 水坝是祸首, 酷捕是帮凶
    8.3 为什么保护?
    8.4 如何保护?
    8.5 杯水车薪———人工放流、生态调度、保护区与十年禁捕
    8.6 以人为本———为“野蛮”撑腰
    8.7 灭绝———木已成舟
    8.8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需要生态文明的呵护与维持

(9)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一、天一生水
        二、人水合一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二、"施暴者"形象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三、荒原是"谜"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水中国(上)(论文提纲范文)

1、罗布泊之死
2、又见“北大荒”
3、梦里水乡
4、可耻的全球第一
5、天津问水
6、滴水藏海

四、湖南一湿地危在旦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吉林省湿地景观重塑研究[D]. 龙玥竹.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泸沽湖摩梭民俗文化中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案设计[D]. 熊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D]. 张郝晨.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4]城市触媒视角下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朱清扬.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江之治[D]. 黄茜. 三峡大学, 2020(06)
  • [6]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豚保护项目为例[D]. 姜韬. 武汉大学, 2018(06)
  • [7]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D]. 胡科翔. 重庆大学, 2018(04)
  • [8]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利工程是祸首,酷渔乱捕是帮凶[J]. 谢平. 湖泊科学, 2017(06)
  • [9]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10]水中国(上)[J]. 李春雷. 时代文学, 2017(01)

标签:;  ;  ;  ;  ;  

湖南一片湿地岌岌可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