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话说“Nose”(论文文献综述)
梁巧稚[1](2019)在《《木偶奇遇记》英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儿童文学翻译一直是各类翻译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该领域未得到理论家、出版商和进行翻译研究与培训的各大高校的足够重视。新世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意识到了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儿童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技巧在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因此济南出版社发起了重译《木偶奇遇记》的翻译项目,本文作者有幸参与了这次项目的翻译。《木偶奇遇记》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儿童小说,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很有益处。因此,该书的重译对缩短源语文本和当代读者之间在时间和文化上的差异,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报告以作者翻译的详细过程为基础,由准备工作、指导理论、翻译经历和反思这几个部分组成,对《木偶奇遇记》的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拥有文学文本的语言构建,《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多维结合的作品,可以用各种其它领域的分析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文体学向翻译学提供了多种各样的研究方法,能够从语言角度对翻译进行探讨。作者探讨了《木偶奇遇记》的语言风格,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如清晰明确的语音特征,灵活多变的语相特征,各具特色的对话特征和逻辑连贯的语篇特征。本报告基于文体学理论,从语音、语相、语用和认知角度对作者的初稿和修改稿进行了比较,旨在从语言方面找出合适的儿童文学翻译方法。同时,为满足更多当代年轻读者的需求,译者也须采取相应的翻译手法。为向读者展示一版令人满意的《木偶奇遇记》,本文作者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圆满完成翻译任务。本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语音、多模态、语用和认知文体学的指导,对《木偶奇遇记》的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高其接受度,通过译作拉近经典作品与当代读者间的关系,使经典文学作品能在年轻读者当中流传下去。
刘志成[2](2014)在《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汇,而词汇的核心是词义,一词多义是语言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人体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不管是中国古代哲人通过对人类认知规律的探索而提出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还是西方哲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说明了“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作为认知主体在人类的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通过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对比研究,对于揭示英汉民族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差异具有重要的作用。词义延伸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英汉人体词认知取象点和词义延伸的转义范畴的研究。对英汉人体词认知取象点的研究指的是对人体词认知特征的提取,人类会根据词的所指对象在基于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心理意象,也就是“认知取象”,人体名词的认知取象主要是根据形貌、位置和功能三个维度进行取象的,这种取象特征会成为词义拓展和演变的意义基因。对人体词转义范畴的研究包括人体词的转义义项所涉及的范畴的数量,同时也包括每一个范畴所涉及的义项的数量。范畴化涉及到认知主体对世界的划分标准,因此也体现了认知主体的思维模式。因此考察英汉人体词的认知取象和转义范畴就可以考察英汉民族的思维的差异性和共性。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是隐喻和转喻、原型范畴理论。由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因此通过对英汉人体词的词义延伸规律的比较,可以揭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认知规律的异同。正如维科(1989:201)所言:“人类通过隐喻认知方式就把自己变成了整个世界。”一直以来,一词多义往往是认知语言学家内省的结果,缺乏鲜活的语料和实证研究,或者仅仅局限于单语种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权威的英汉词典,通过大量的语料和词义拓展图示证明词义的拓展并不是任意的,词义的拓展蕴含了“人是原因”的重要哲学理念,是在隐喻和转喻的基础上呈辐射式和鱼贯式向外拓展的,其中隐喻对词义延伸的影响是辐射式的,而转喻对词义的影响是鱼贯式的或叫连锁式的。人体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也是其它一切概念的起点,可称为认知的“元概念”,因此对人体词的系统考察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具有溯本求源的作用。同时,语言本身是思维的反映,“思维只不过是脱去了外衣的语言”(萨丕尔《语言论》),认知语言学通过把认知主体“人”纳入研究范围,不仅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也具有重要的触及语言本质的认知属性,目前国内外对于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系统化的实证认知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尤其是从认知取象点和词义拓展的转义范畴的认知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这也是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之一。本论文把英汉人体词分成头部人体词、躯干人体词和内脏器官人体词,分别对词义延伸的数量和转义范畴两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系统化研究。同时从头部、躯干、内脏词中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英汉对比研究,并对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原因方面的探索,这三组人体词分别是头部人体词“鼻/nose”、躯干人体词“手/hand”、内脏人体词“心/heart”,而转义范畴是根据詹卫东(2001)和崔希亮(2002)的实用主义原则和目标驱动的原则下划分为十一个范畴,希望通过个案研究促进系统化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揭示英汉人体词词义拓展的基本规律、认知取象的基本规律、词义拓展后的转义范畴的规律,通过英汉对比,揭示英汉民族的思维异同。本文还阐述了英汉民族在建构词义、词义取象、认知突显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为了更好地说明英汉人体词词义建构的过程,引入了“框架语义理论”,并通过选取英汉人体词的个案进行了实证阐释。本文第六章把隐喻、转喻、原型和框架理论进行整合,构建英汉民族对词义认知拓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词多义的“认知地图”,指出这几者认知属性的一致性。同时对一词多义出现的原因以及隐喻、转喻的工作机制进行了哲学上的反思,这种反思主要是利用中西方哲学中的相似性对一词多义进行了理论提升,指出了隐喻和转喻的哲学身份。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法以及个案与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之,本研究通过把语言现象纳入认知机制而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描写,通过语言的认知性质和词义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展现英汉民族的认知过程。本研究不仅对于了解英汉民族的认知习惯和思维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于丰富语义学理论、对词汇教学、词典编撰、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付宁辉[3](2020)在《《治愈之美》(第一部分)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本选自《治愈之美》一书。该书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免疫学的主要发展历史和免疫的形成机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而免疫学是医学的重要部分,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极大。因此译者选择此书进行英译汉的翻译,以期为国内读者带来西方人对免疫学的解读,帮助其增加免疫学知识,做好预防,增进健康。本翻译实践报告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其内容涵盖了选题意义、材料来源、作者简介和作品简介。第二部分的内容是翻译过程描述,涉及翻译的译前准备、初译、修改过程中的难点、审读、润色和定稿。第三部分主要是翻译案例分析。在此部分,译者结合文本内容,对选取的一些案例进行词汇、句子和语篇等层面的分析。第四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针对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出的经验,译者做出了相应的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深感翻译不易。要完成一项翻译实践,译者不仅需要对源语有深刻的认识,对目的语更要有深刻的理解。涉及到专业术语时,译者需要查阅丰富的资料来了解该词,认真比较分析词义,找到最佳选择。因此,此次翻译使译者对翻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帮助译者积累了更多医学知识,这能为译者以后的相关翻译奠定了基础。
许天虎[4](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陈忠敏[5](2008)在《音变研究的回顾和前瞻》文中指出本文全面回顾19世纪以来音变研究理论以及方法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音变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罗琳[6](2020)在《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著的翻译报告》文中指出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笔者已经出版的三部英译汉译著撰写而成,分别为《燃烧的主世界》、《神秘的宝箱》以及《斯特兰德庄园》。三部译著均为文学著作,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文雅,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笔者作为这三部译著的独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互文性文学翻译策略,故本翻译报告将以此三部译著为分析对象,以期深入阐明翻译心得和经验,为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燃烧的主世界》(原名Overworld in Flames)是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马克·谢弗顿(Mark Cheverton)2018年出版的童书,书中描绘了游戏骑士999及其同伴穿越进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与潜在的敌人斗智斗勇,于熊熊火海中拯救整个主世界的热血故事,是向儿童展现勇气、团结与智慧的范本。《神秘的宝箱》(原名Hidden in the Chest)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温特·摩根(Winter Morgan)的畅销作品,书中讲述了史蒂夫一行人意外发掘了隐藏着黑暗秘密的宝箱,释放出邪恶魔力,让各地备受牵连,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压制并消灭这些宝箱的历险故事,是国内少见的儿童猎奇题材。《斯特兰德庄园》(原名Tell Me You’re Mine)是英裔瑞典作家伊丽莎白·诺尔贝克(Elisabeth Noreb?ck)的畅销悬疑小说,该书围绕着一件一岁女婴失踪案展开,描绘了在女婴伊莎贝尔长大后,生母斯特拉和拐走她的养母克斯廷相遇、揭穿和纠缠之间的爱恨情仇,书中悬念迭起,疑雾重重,却也不乏温情叙述,实属一部悬疑佳作。在阅读分析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比比皆是,故于翻译伊始,便选择了互文性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工作完成后,笔者根据前人的智慧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及策略。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简要描述翻译实践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翻译过程及后期校对;然后,剖析了三部译作中出现的互文性翻译表征;接着,对文学翻译、互文性与文学、互文性与文学翻译三者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的总结;基于该模式与原则,笔者结合四种普适于文学翻译、一种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对三部译作中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翻译进行配对分析。本报告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力证了互文性策略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的结合。经探究,笔者参照N.Fairclough(1992)对互文性的分类,将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列入明显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类。其中,明显互文性总结为反讽、否定、仿拟和预设;篇际互文性则立足于武建国(2010)的研究结论,依次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虽然文中的互文表征并非所有都能各得其所,但大部分都充分契合各大类别,进而推动笔者探索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四足鼎立的互文空间,衍射出文学翻译过程中基于互文性发生的“文学神韵”和“文学意象”的对等演变,并总结出重组、强化、模仿、增补和通俗化五种互文性翻译策略。准确贴切地还原文学著作中的互文性对译者提出了极高要求,除译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外,有的放矢的互文翻译策略更能事半功倍地精进译文。本报告表明,互文性是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学翻译的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互文性原则有助于译者精准地挖掘出原文中的互文性表征,并通过重组、强化、模仿、增补、通俗化五种策略完善贴切地重现文学著作中的神韵和意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可以合理地总结文学翻译中互文性表征的处理策略,并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李一凡[7](2020)在《石墨烯的自组装形貌演变与功能化结构设计》文中认为近些年来,高质量、大面积的石墨烯因其优秀的力学、电学、光学等性能,在纳米科学领域备受关注,在纳米器件、生物医药、储能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开始从实验室测试转向实际应用。这些发展与应用从根本上得益于石墨烯完美的二维纳米结构,而材料自组装与结构密切相关。石墨烯的自组装研究开启了二维原子材料自组装的大门。如何利用石墨烯的自组装行为,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石墨烯纳米工业器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不仅为石墨烯自身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石墨烯与其它纳米或大分子材料的复合结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有关石墨烯的自组装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但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制备工艺,对石墨烯在自组装过程中出现的微观结构、性能演变及驱动机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且对基于这种自组装行为的功能化应用的探索仍不够深入。本文结合了分子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两种计算模拟方法,以石墨烯在外来物质诱导下出现的自组装形貌演变为研究重点,系统地对石墨烯的自组装螺旋、解螺旋、和功能化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构建了从石墨烯自组装机理研究、行为调控到进一步模型设计的计算模拟思路,并展望了其在多个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石墨烯纳米带在碳纳米管诱导下发生的自组装螺旋与构型变换现象,并阐明了范德华力在其自组装动力学演变中起到的机理性作用。发现,多条石墨烯纳米带可以在范德华力的驱动下同步自组装进入到碳纳米管中,并在碳六元环π-π堆积的驱动下自发形成多层多螺旋构型。这种螺旋填充自组装有时伴随着纳米带自发的层间位置调整,而最终的螺旋构型是受三种结构因素——终态结构稳定性,纳米带初始排列情况和碳纳米管内部空间容量——综合影响的结果。在研究中,我们还提出了两个可用来预测石墨烯纳米带自组装螺旋结果的公式,并验证了其准确性。(2)在对自组装螺旋纳米带做进一步的行为调控时发现,向石墨烯纳米带中掺杂部分氮化硼片段可以帮助螺旋纳米带实现自组装解螺旋,当掺杂比例合适时,解螺旋展开的纳米带会再次自发螺旋,进而表现出明显的类简谐式“螺旋-解螺旋”周期变化。这种自组装螺旋振荡是拼接纳米带中石墨烯片段和氮化硼片段相互激烈竞争的结果,并伴随着体系的能量在弹性势能和非键合能之间的反复转移。纳米带的电子传输能力也会随着自组装螺旋振荡而发生变化,帮助将机械信号转换为谐波电信号。纳米带的尺寸、成分等因素都会影响螺旋振荡结果。(3)在自组装机理的基础上,将石墨烯在外来物质诱导下出现的自组装行为与生物仿生学理念相结合,通过功能化设计,提出了一种章鱼形的纳米石墨烯抓取器模型。它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自主捕获多种常见的目标金属粒子,并将其限制在石墨烯笼中以运输到指定位置。体系中的范德华力驱动了这种自组装抓取,而石墨烯抓取器的抓取强度会根据目标粒子的结构和元素种类而发生改变,存在特定的目标元素抓取选择性。在圆形石墨烯衬底和高温回收环境的帮助下,石墨烯抓取器可以实现循环自组装使用,降低单次使用成本。总的来的,本文从原子层面深入探索了石墨烯在自组装形貌演变过程中的动力学细节和演变机理,对于实现其自组装功能化设计与应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将来进一步优化现有石墨烯材料及相关纳米器件提供了理论指导。另外,本研究中提出的相关自组装应用前景,有希望为未来实现真正的石墨烯自组装应用提供思路,尤其是在低成本制备石墨烯相关纳米复合材料、药物/基因转运、纳米材料测试/筛选和精密表面清洁等方面。
何爱晶[8](2009)在《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文中认为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的问题,提出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并据此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探究转喻理据在名-动转类构词过程中的运行规律;二是从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出发探讨这类词的词汇学习特征和学习策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信念之一是“语法是概念化”,认知语义研究也认为“意义结构也是概念化”(Evans,2006);同时,认知语言学还认为,“语言单位是象征单位”。我们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研究就是以这些理论假设为基本出发点的。在我们看来,既然名-动转类构词法知识是语法知识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名-动转类构词的过程当然也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即从表事物的概念发展为表动作的概念,而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转喻的过程。为了说明和论证这个过程,我们具体以徐盛桓最近几年提出的“外延内涵传承”说作为论证的理论基础。对于转喻,有从诸如修辞观、语义观、认知观等进行的研究;在认知观的大框架内,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理论又分别体现为映射观、合成观、逻辑观等。认知框架内转喻研究的逻辑观认为,转喻的本体和喻体作为两个概念,其外延和内涵相互“传承”,成为转喻发生的基本理据。名-动转类本质上是“名-动转喻”,也就是拟转类为动词的那个名词的外延和内涵“传”出去,在名-动转类后所建立的“动-宾”或”主-动”结构的上下文制约下,转类后拟形成的动词“承”受了其中合适的动作的内容,于是发生名-动转类。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以‘hammer’为例的名-动转类转喻理据”的解释框架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这一解释框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象征性说明;第二部分是关于名-动转类构词法的概念化过程的描述。概括起来,我们这一解释框架是从两个方面对名-动转类的构词理据的本质特征加以说明:其一,从概念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实质就是表事物的概念转换为表关系的概念;其二,从语法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实质就是名词的象征符号转换为动词的象征符号的过程。这一解释框架是用来分析和解释名-动转类过程中转喻理据的运行规律,从而说明由外延和内涵的传承所导致的名-动转类构词法所涉及的语法概念化的过程。这一语法化过程的刻画又直接为论文后一部分有关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导向,简单地说就是: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策略和途径来自“语法是概念化”、“意义结构也是概念化”的认识,而意义表征是百科知识化的,因此掌握有关名词和动词所表示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所具有的外延内涵内容对学习名-动转类词汇有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运用这一解释框架,为我们从概念结构的层面对名-动转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可能。与早期其它同类研究的区别在于,我们不仅仅是从语义的角度,而且也从概念和思维的层面对名-动转类词汇的表达式进行研究。我们将转喻视为名-动转类一种最基本的构词理据,分析其运行机制,研究其在名-动转类过程中的促动作用。我们认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概念和动词所代表的是关系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是因为,从抽象意义来说,一种“关系”概念的存在必然是由不止一种的概念来共同构成。换句话说,既然是一种“关系”,必然是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而其中必然隐含了事物概念共同形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动词所代表的关系概念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概念是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一种相邻性,而“相邻性”正是转喻最基本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名-动转类的转化过程中要涉及到多少其他的认知因素(如隐喻、认知突显等),但归根结底,仍然是转喻促使着该构词法的最后形成,具体而言,就是事物代行动的(EVENT FOR ACTION)的转喻模式;而转类后的名词之所以能识解为动词,是因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外延和内涵经过一定的选择和认定,在特定的语境下,将概念外延/内涵特征中的某些同动作有关的内容“传递”给了将要因转类而成的“动词”,使得新“动词”得以表示动作。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从转喻思维、表现方式和外在表征三方面的关系加以说明,即说明转喻思维如何转化为所体现的事件方式,最后再转化为语言的外在表征。初步的观察发现,转喻思维、表现方式、外在表征又分别对应于语言深层、语言浅层和语言表层。就名动转类而言,它所体现的转喻过程表现为:从深层次来说,人们通过对名词所表征的事物的外延内涵内容及其传承的把握,领悟其中隐含的动作概念。在认识上以对指称的认识转指对关系的认识,以事物转指动作,这是一种转喻思维;从浅层来说,在用对指称的认识转指对关系的认识即名词转指动作的过程中,该名转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事物之间以及它们同从句中的其他一些事物或状态之间,可以构成相关事件间的两个相位——主要事件和伴随事件,从而将由事物所隐含的动作通过事件关系比较清楚地表征出来;最后,在表层,通过直接由名词用作动词,将上述的对事件和关系的认识凝固在一事物所隐含的动作里,完成了名词转用作动词的词类转换。上述这些有关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的分析为我们进行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研究提供了启示:既然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那么对转喻思维的训练和转喻理据知识的良好掌握应该有助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进一步对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展开了研究。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概念化过程和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关系,指出从概念化的角度而言,名-动转类的本质特征就是名词所表征的事物概念转化为动词所体现的关系的概念的过程;并说明可以通过认识名-动转类如何以转喻为理据转化成为名-动转类构词法的知识,学会认识和掌握一个从名词转类来的“新”动词:既学习对名-动转类的“新”动词的词义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又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自己造出一个从名词转类来的“新”动词。同时我们还对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可能制约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三大因素:语境、文化、学习者自身的概念整合能力。其次,我们采用有声思维法对6名被试使用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转喻理据在这些策略中的应用情况及限制词汇学习策略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受试进行培训并检测合格后进行了数据的采集、整理、评估和分析等几个阶段,最后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参照Lawson and Hogben(1996)的分类框架,我们将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分为四大类,它们分别对应于11种学习方法。(1)重复策略,包括朗读相关单词和简单操练;(2)词的特征分析策略,包括拼读和词类划分:(3)简单阐释策略,包括句子翻译和情景简单参照;(4)复杂推导策略,包括复杂语境应用、改述、利用记忆术、文化导入法、内涵分析法。其中情景简单参照、复杂语境运用和内涵分析法三种方法属于高频使用的学习方法。2.分析发现,跨文化的语言百科知识、语境因素及学习者的概念整合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名转动词的正确习得。3.转喻理据在学习策略中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内涵分析法和简单情景参照及复杂语境判断等学习方法中借助对概念的内涵特征的把握来实现名-动转类的理解。这一有关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研究为我们进行相关的词汇教学所提供的启示就在于:名-动转类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比较普遍。因此对这一构词法的理据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发现其形成规律,从而提出一些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以使我们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名-动转类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式。师生应共同注意到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完成教和学两方面的任务.综上所述,我们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和词汇学习的研究表明:转喻是名-动转类的一种最根本的构词理据,对转喻理据的良好掌握有助于学习者对名-动转类的正确理解和深层习得。同时,对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研究发现,概念结构的延伸和重组是名-动转类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其形成过程中,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和学习者个人的概念整合能力等制约着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非本族语文化的植入、语境分析、名词所体现的概念的内涵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概念整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则要有意识地主动吸纳异族文化,并尝试借助语境对因素来对名-动转类表达式进行推测和判断。
黎春燕[9](2020)在《基于域自适应的电子鼻系统中传感器漂移补偿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电子鼻系统已经在环境、农业监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电子鼻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传感器的灵敏度会随着环境因素、自身老化、中毒发生改变,因此当相同的气体在不同时间通入电子鼻中时,传感器的响应将随之变化,即发生了传感器的漂移,致使电子鼻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论文主要研究电子鼻系统中传感器的漂移补偿算法,以提高电子鼻的使用寿命。传感器漂移致使先前收集数据(未漂移数据)和后收集数据(漂移数据)的统计分布不一致,进而导致模式识别预测精度下降,故论文解决的问题为如何使未漂移数据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能够更好的在漂移数据上应用。论文围绕提高模式识别精度这一目标,假设未漂移数据为源域,漂移数据为目标域,从域自适应对齐数据分布的角度出发,针对目标域有少量的标记样本和目标域仅有无标记样本两种场景对漂移补偿算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标域有少量标记样本的场景,论文给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估计域不变原型的漂移补偿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模型包含一个由神经网络构成的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并利用熵计算未标记目标域样本特征和估计原型(每一类的表示)的相似度。为了提取目标域可区分性特征,训练分类器最大化熵,训练特征提取器以最小化熵,从而使得标记样本训练的分类模型可以更好的在未标记目标域样本上使用。最后,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补偿电子鼻系统中传感器的漂移。2.针对目标域仅有无标记样本的场景,论文给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距离学习特征表示的漂移补偿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Wasserstein距离度量域之间的差异,首先将神经网络作为一个域判别器用于度量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之间的经验Wasserstein距离,并通过对抗的方式学习一个最优的特征提取器以最小化Wasserstein距离。最后,为了让提取的特征表示具有区分性,将学习特征表示过程与源域的监督信号相结合,从而使得特征提取器学得的特征表示具有域不变的特性和可区分性。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比对比算法更具有竞争力。
易宁,王羽飞[10](2016)在《J.B.伯里的历史偶然性观念》文中提出伯里在1903年就任剑桥大学近代史钦定教授的演讲中,提出了"历史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的著名论断。另一方面,伯里也清醒地意识到,历史学应有自己的独立性。他以历史偶然性为切入点,探讨历史偶然事件与因果规律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历史思想与自然科学思想之不同。伯里认为,神学和思辨哲学逻辑演绎的路数,无法运用于史学实践。他采用"历史综合"的路数,从历史经验中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假说1(历史思想具有独立性),然后归纳大量的史事来验证。由于体现人类自由意志的极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存在无数的偶然事件,存在无数断裂的因果链条,所以伯里没有也不可能完成对其假说的证明。伯里的历史偶然性研究,对于思考史学理论研究的不同路数及其局限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话说“Nos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话说“Nose”(论文提纲范文)
(1)《木偶奇遇记》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Description of the Task |
1.2 Introduction to Pinocchio |
1.3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5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Three 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and Its Applicability |
3.1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
3.1.1 Previous Studies on Stylistics |
3.1.2 Basic Notins of Stylistics |
3.2 Applicability of Stylistic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4.2 Translation of Style in Pinocchio |
4.2.1 Phonetic Style |
4.2.2 Graphological Style |
4.2.3 Pragmatic Style in Dialogue |
4.2.4 Cognitive Style in Discourse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Chinese Version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词多义的文献综述 |
1.2.1 对一词多义的传统研究 |
1.2.1.1 语义学初期的一词多义研究 |
1.2.1.2 古典主义对多义现象的研究 |
1.2.1.3 结构主义对一词多义的研究 |
1.2.1.4 生成语义学对一词多义的研究 |
1.2.1.5 对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 |
1.2.2. 认知与词义的关系 |
1.2.2.1. 词的产生与发展 |
1.2.2.2. 认知与一词多义 |
1.2.3. 为何选择人体词作为一词多义的切入点 |
1.2.4. 目前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研究 |
1.2.4.1.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 |
1.2.4.2. 从语义的角度 |
1.2.4.3. 从文化的角度 |
1.2.4.4. 从词性转移的语法的范畴 |
1.2.4.5. 从词义历时演变的角度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目标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对比研究法 |
1.5.2.2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 |
1.5.2.3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
1.5.2.4 点面结合法 |
1.5.2.5 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法 |
1.5.2.6 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6.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
1.7. 人体名词的定义及考察范围 |
1.8.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词多义的认知理据 |
2.1. 隐喻的认知属性 |
2.1.1 隐喻的四种学说 |
2.1.2 概念隐喻的三类型 |
2.1.2.1 结构隐喻 |
2.1.2.2 本体隐喻 |
2.1.3 概念隐喻的两大属性 |
2.1.3.1 系统性 |
2.1.3.2 文化性 |
2.1.4 小结 |
2.2 隐喻的工作机制 |
2.2.1 隐喻就是转换生成 |
2.2.2 人体是认知存在的物质基础 |
2.2.3 隐喻与相似性 |
2.2.3.1 形貌相似 |
2.2.3.2 位置相似 |
2.2.3.3 功能相似 |
2.2.4 隐喻与映射理论 |
2.2.5 隐喻与意象图式 |
2.3. 转喻 |
2.3.1 转喻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
2.3.2 转喻的类型 |
2.3.2.1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
2.3.2.2 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
2.4. 隐喻与转喻的关系 |
2.4.1. 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
2.4.2. 隐喻和转喻构成一个连续统 |
2.5. 转喻与 ICM |
2.5.1. 理想化认知模型含义(ICM) |
2.5.2. 建构 ICM 的四种原则 |
2.5.2.1. 命题结构原则 |
2.5.2.2. 意象图式原则 |
2.5.2.3. 隐喻映射原则 |
2.5.2.4. 转喻映射原则 |
2.5.3. ICM 与语义解释 |
2.5.3.1. 客观主义的缺陷 |
2.5.3.2. ICM 理论的解释力 |
2.6. 隐喻、转喻、ICM 与一词多义 |
2.6.1 隐喻互动论与一词多义 |
2.6.2 ICM 与一词多义 |
2.6.3 认知体验论的隐喻和转喻与一词多义 |
2.6.4. 以隐喻和转喻机制为基础的一词多义个案研究—以“blood”为例 |
2.7. 原型和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
2.7.1 何为范畴 |
2.7.2 经典范畴理论 |
2.7.3 原型范畴理论 |
2.7.3.1 原型 |
2.7.3.2 家族相似性 |
2.7.3.3 原型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 |
2.7.3.4 原型范畴论对语义研究的影响 |
2.7.3.5 原型理论与一词多义 |
2.7.3.6. 词义延伸的外在因素 |
2.7.3.7. 词义延伸的内在因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汉人体词多义义项系统对比研究 |
3.1 意义与语义特征 |
3.1.1 人体名词的本义 |
3.1.2 人体名词与一般名词的共性 |
3.1.2.1 客观性 |
3.1.2.2 变化性 |
3.1.2.3 多义性 |
3.1.2.4 文化性 |
3.2. “意象”与认知的关系 |
3.3 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义项数量对比 |
3.3.1. 英汉头部人体词对比 |
3.3.1.1.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
3.3.1.2.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
3.3.1.3.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
3.3.1.4.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
3.3.1.5. 英汉头部人体词小结 |
3.3.2. 英汉身体人体词对比 |
3.3.2.1.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
3.3.2.2.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
3.3.2.3.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
3.3.2.4.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
3.3.2.5. 英汉身体人体词小结 |
3.3.3. 英汉内脏人体词对比 |
3.3.3.1.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
3.3.3.2.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
3.3.3.3.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
3.3.3.4.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
3.3.3.5. 英汉内脏人体词小结 |
3.4. 英汉人体词头部、身体和内脏器官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1. 英汉头部人体词“头/head”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2. 英汉身体词“体”和“back”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2.1. 汉语“体”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2.2. 英语“back”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3. 英汉内脏词“心/heart”最高引申义分析 |
3.4.3.1. “心”的功能义项统计 |
3.4.3.2. “heart”的功能义项统计 |
3.5.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 |
3.5.1.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的共性对比 |
3.5.2.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的个性对比 |
3.6.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 |
3.6.1.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共性对比 |
3.6.2.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个性对比 |
3.6.2.1. 形貌隐喻义 |
3.6.2.2. 位置隐喻义 |
3.6.2.3. 功能隐喻义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汉人体词个案研究及转义范畴系统对比研究 |
4.1. “鼻”和“nose”词义比较 |
4.1.1. “鼻”的词义内容 |
4.1.1.1. 由“鼻子”的物理存在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1.2. 由“鼻子”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1.3. “鼻子”的转义语义范畴 |
4.1.2. “nose”词义内容 |
4.1.2.1 由“nose”的物理存在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2.2. 由“nose”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1.2.3. “nose”的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
4.1.2.4. “nose”出现转义范畴空缺的原因 |
4.1.2.5. 英语“nose”与汉语“鼻子”语义范畴分布对比 |
4.1.3. “鼻子”和“nose”通过隐喻和转喻由原型引申的词义引申规律 |
4.1.3.1 “鼻”和“nose”通过隐喻引申的转义义项 |
4.1.3.2 “鼻”和“nose”通过转喻引申的转义义项 |
4.1.3.3 “鼻”和“nose”的隐喻、转喻意义对比 |
4.2 “手”和“hand” |
4.2.1 “手”的义项转义规律 |
4.2.1.1 由“手”的物理特征延伸而来的转义 |
4.2.1.2 由“手”的功能特征延伸而来的转义 |
4.2.1.3 “手”转义义项的范畴规律 |
4.2.2 英语“hand”词义义项分布规律 |
4.2.2.1 由“hand”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2.2.2 由“hand”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义项 |
4.2.2.3.“hand”转义义项的范畴分布 |
4.2.2.4. “手”和“hand”通过隐喻和转喻由原型引申的词义引申规律 |
4.2.2.5. “手”与“hand”词义取象倾向比较 |
4.3. “心”和“heart”语义义项分布规律 |
4.3.1. “心”的义项转义规律 |
4.3.1.1. “心”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3.1.2. “心”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
4.3.1.3. “心”的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
4.3.2 “heart”的语义义项转义规律 |
4.3.2.1. 由“heart”的物理特征引申出的义项 |
4.3.2.2. 由“heart”的功能特征引申出的义项 |
4.3.2.3. “heart”的语义转义范畴分布规律 |
4.3.2.4. “heart”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原因 |
4.3.3. “心”和“heart”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词义引申规律 |
4.3.3.1. “心”和“heart”的隐喻义项 |
4.3.3.2. “心”和“heart”的转喻义项 |
4.3.4. “心”和“heart”词义取象倾向规律比较 |
4.4. 小结 |
4.5. 英汉人体词转义范畴系统对比研究 |
4.5.1. 英汉头部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
4.5.2. 英汉躯干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
4.5.3. 英汉内脏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
4.5.4. 影响转义范畴的认知因素 |
4.5.4.1. 认知的突显性 |
4.5.4.2. 认知的便捷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人体词词义建构的基础 |
5.1. 人类都具有相似的生理经验 |
5.2. 语言与词义的体验性 |
5.3. 英汉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认知思维 |
5.4. 英汉语不同的文化模式 |
5.5. 英汉语不同的文化模式影响下的认知框架 |
5.5.1. 认知框架的界定 |
5.5.2. 框架的语义学性质 |
5.5.3. 框架理论的实用性 |
5.5.4. 英汉不同的文化框架对词义的影响 |
5.5.5. 认知框架理论与一词多义 |
5.5.6. 框架与英汉人体词的一词多义 |
5.5.6.1. 英汉人体词在同一个身体域内的词义拓展 |
5.5.6.2. 英汉人体词在跨越同一个身体域进行的词义拓展 |
5.5.7. 认知框架下英汉人体词个案分析“头”和“eye” |
5.5.7.1. “头”的框架语义分析 |
5.5.7.2. “eye”的框架语义分析 |
5.5.7.3. 小结 |
5.6. 语义范畴的跨界基础 |
5.6.1. 客观上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
5.6.2. 主观上人类的求新求变的意识和隐喻范畴错置的本质 |
5.6.3. 英汉民族认知上的相似性 |
5.6.3.1. 物理上的认知相似性 |
5.6.3.2. 心理上的认知相似性 |
5.6.3.3. 认知取象上的相似性 |
5.6.3.4. 神经-生理机制的相似性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一词多义研究的认知整合和哲学反思 |
6.1. 一词多义的认知整合 |
6.1.1. 对“鼻/nose”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
6.1.2. 对“手/hand”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
6.1.3. 对“心/heart”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
6.1.4. 一词多义研究对英汉民族认知特征的启示 |
6.2. 一词多义的哲学身份:转换生成的三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7.3.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7.3.1. 本研究的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3)《治愈之美》(第一部分)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翻译任务描述 |
1.1 选题意义 |
1.2 材料来源 |
1.3 作者简介 |
1.4 作品简介 |
2.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原文阅读与分析 |
2.1.2 翻译方法的选择 |
2.1.3 翻译辅助工具 |
2.2 翻译中的难点 |
2.3 审读、润色和定稿 |
3.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的翻译 |
3.1.1 医学词汇的翻译 |
3.1.2 词义引申 |
3.1.3 词性转换 |
3.1.4 四字格的使用 |
3.2 句子的翻译 |
3.2.1 盒套句的翻译 |
3.2.2 定语从句的翻译 |
3.2.3 被动句的翻译 |
3.3 语篇层面 |
3.3.1 衔接 |
3.3.2 连贯 |
4.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英语原文 |
附录B:汉语译文 |
附录C:术语表 |
致谢 |
论文作者简介 |
(4)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著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1 Introduction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s |
1.3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Introduction |
2.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3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
2.4 Translation plans established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
3.1 Introduction |
3.2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texts |
3.3 Organizing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texts |
3.4 Proofreading the target text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4.1 Introduction |
4.2 Notes on intertextuality |
4.3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
4.3.1 Irony |
4.3.2 Negation |
4.3.3 Parody |
4.3.4 Presupposition |
4.4 Interdiscursivity |
4.4.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
4.4.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2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
5.2.3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5.3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4 The intertextual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The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6.1 Introduction |
6.2 Realignment |
6.3 Enhancement |
6.4 Imitation |
6.5 Supplementation |
6.6 Popularization |
6.7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
7.2 Limitations |
7.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7)石墨烯的自组装形貌演变与功能化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概况 |
1.2.1 石墨烯的常见类型及制备 |
1.2.2 石墨烯的性能与潜在应用 |
1.2.3 石墨烯的热力学不稳定性与自组装 |
1.3 自组装行为及应用概述 |
1.3.1 自组装原理与特点 |
1.3.2 自组装过程的几种驱动力 |
1.3.3 自组装的分类及应用 |
1.4 石墨烯的自组装研究现状 |
1.4.1 有关石墨烯生长的自组装研究 |
1.4.2 利用石墨烯作为原料的自组装研究 |
1.4.3 基于石墨烯自组装演变的功能化结构设计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分子动力学方法 |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概述 |
2.2.2 本课题使用的几种势函数/力场 |
2.2.3 系综与控温控压方法 |
2.2.4 牛顿运动方程与Velocity-Verlet算法 |
2.2.5 分子动力学计算步骤 |
2.3 密度泛函方法 |
2.3.1 密度泛函基本理论 |
2.3.2 量子输运与非平衡格林函数 |
2.3.3 电子输运计算步骤 |
第三章 石墨烯纳米带的自组装螺旋演变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与计算参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墨烯纳米带的自组装与多螺旋现象 |
3.3.2 螺旋自组装过程中的纳米带构型变换 |
3.3.3 螺旋自组装与自发构型变换的机理 |
3.3.4 螺旋自组装的结果预测模型 |
3.3.5 基于螺旋自组装的功能化设计与应用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纳米带的自组装解螺旋与螺旋振荡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与计算参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掺杂氮化硼的石墨烯纳米带的自组装解螺旋与类简谐振荡 |
4.3.2 纳米带解螺旋与振荡的机理 |
4.3.3 影响纳米带解螺旋的因素 |
4.3.4 基于自组装螺旋振荡的电学应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章鱼形石墨烯抓取器的功能化结构设计与自组装应用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与计算参数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章鱼形石墨烯自组装抓取目标的动力学演变过程 |
5.3.2 石墨烯抓取器的自组装应用机理 |
5.3.3 石墨烯结构、目标粒子结构、外界温度等因素对自组装抓取的影响 |
5.3.4 石墨烯抓取器的循环使用和应用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Ⅱ): 参与项目 |
附录(Ⅲ): 获得奖励 |
外文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哲学背景 |
1.2.2 语言学背景 |
1.3 本研究的目标和对象 |
1.4 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
1.4.1 溯因法 |
1.4.2 内省法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7 本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之争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什么是理据 |
2.2.1 不同学科对“理据”一词的认识 |
2.2.2 构词理据的分类 |
2.2.3 构词理据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3 理据过程中的符号关系 |
2.3.1 内容-形式关系 |
2.3.2 形式-内容关系 |
2.3.3 内容-内容关系 |
2.3.4 形式-形式关系 |
2.3.5 形式/内容-形/内容关系 |
2.4 转喻及转喻理据研究 |
2.4.1 转喻研究的历时性考察 |
2.4.2 转喻理据研究 |
2.5 构词理据与词汇教学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元理论的一般说明 |
3.2 关于认知语言学 |
3.2.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和原则 |
3.2.2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3.2.3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取向 |
3.3 心理模型理论 |
3.3.1 心理模型理论探源 |
3.3.2 心理模型理论介绍 |
3.3.3 类层级结构 |
3.4 外延内涵传承说 |
3.4.1 “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理论源起 |
3.4.2 “外延内涵传承说”的主要观点 |
3.4.3 外延内涵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力 |
3.5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3.5.1 关于构词理据 |
3.5.2 本研究的理论要点 |
3.5.3 名-动转类转喻理据解释框架 |
第4章 作为构词理据的转喻 |
4.1 不同视角下的转喻研究 |
4.1.1 转喻研究的修辞观 |
4.1.2 转喻研究的语义观 |
4.1.3 转喻研究的认知观 |
4.1.4 转喻的逻辑观研究 |
4.2 转喻本质属性的研究 |
4.2.1 转喻的基本特征 |
4.2.2 转喻的定义 |
4.2.3 转喻的分类 |
4.3 转喻的逻辑属性研究 |
4.3.1 转喻产生的逻辑基础 |
4.3.2 转喻的可能世界逻辑特征 |
4.4 转喻思维研究 |
4.4.1 转喻与转喻思维的关系 |
4.4.2 转喻思维的特征与功能 |
4.4.3 转喻思维的机制研究 |
4.5 转喻理据:一种最基本的构词理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分析 |
5.1 作为构词法的名-动转类研究 |
5.1.1 名-动转类的研究回顾 |
5.1.2 名-动转类的构词特点 |
5.1.3 名转动词的分类 |
5.1.4 名-动转类的语义构成 |
5.2 从转喻看名-动转类 |
5.2.1 转喻是名-动转类最基本的认知手段 |
5.2.2 名-动转类的转喻特征 |
5.2.3 名-动转类的构词理据 |
5.3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 |
5.3.1 本节内容简介 |
5.3.2 转喻思维与名-动转类 |
5.3.3 名-动转类的事件关系 |
5.3.4 名-动转类的外在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概念化与名-动转类的词汇学习 |
6.1 前言 |
6.2 词汇与概念结构 |
6.3 构词和概念化 |
6.3.1 构词是概念化 |
6.3.2 各种构词法的概念化过程 |
6.3.3 名-动转类的概念化 |
6.3.4 本节小结 |
6.4 概念化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
6.4.1 概念化需要把握百科知识 |
6.4.2 外语词汇学习需要概念系统的重组 |
6.4.3 构词法与概念的延伸和扩展 |
6.4.4 词汇学习与优化思维 |
6.5 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
6.5.1 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有利条件 |
6.5.2 名-动转类词汇学习的制约因素 |
第7章 名-动转类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
7.1 本章内容说明 |
7.2 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回顾 |
7.2.1 学习策略及词汇学习策略 |
7.2.2 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
7.3 名-动转类词汇策略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
7.3.1 研究问题 |
7.3.2 研究方法 |
7.3.3 研究对象 |
7.3.4 研究工具 |
7.4 试验过程 |
7.4.1 词汇水平测试 |
7.4.2 技术培训 |
7.4.3 数据采集 |
7.4.4 数据评估 |
7.4.5 数据整理 |
7.5 试验结果 |
7.5.1 试验结果的总体描述 |
7.5.2 单项词汇策略使用情况统计 |
7.6 结果及分析 |
7.6.1 研究问题一:名转动词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哪些?这些策略和方法在学习中出现的频度如何? |
7.6.2 研究问题二:文化因素、语境知识及学习者的概念整合能力是否影响着名转动词的习得? |
7.6.3 研究问题三:转喻理据在哪些策略中有所体现?是如何体现的? |
7.7 研究结论 |
第8章 结语 |
8.1 本文研究回顾 |
8.2 发现和结论 |
8.3 问题和不足 |
8.4 对教学的启示意义 |
8.5 后续研究的发展方向 |
参考资料 |
附录1 词汇知识深度测试试卷 |
附录2 有声思维测试词 |
附录3 有声思维的文字转写资料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致谢 |
(9)基于域自适应的电子鼻系统中传感器漂移补偿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电子鼻系统概述 |
1.2.1 生物嗅觉系统 |
1.2.2 仿生嗅觉系统——电子鼻系统 |
1.2.3 电子鼻系统的应用 |
1.3 电子鼻系统研究现状 |
1.3.1 电子鼻传感器类型研究 |
1.3.2 信号预处理研究 |
1.3.3 模式识别研究 |
1.4 电子鼻现存问题 |
1.5 电子鼻系统中传感器的漂移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子鼻系统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特征提取方法 |
2.2.1 主成分分析法 |
2.2.2 线性判别分析法 |
2.3 模式识别方法 |
2.3.1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
2.3.2 支持向量机 |
2.4 域自适应 |
2.5 对抗学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对抗学习估计域不变原型的漂移补偿算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理论 |
3.2.1 半监督学习 |
3.2.2 熵 |
3.3 基于对抗学习估计域不变原型 |
3.3.1 问题定义 |
3.3.2 模型总体结构框架 |
3.3.3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分类器 |
3.3.4 训练过程 |
3.3.5 理论分析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1 方法实现 |
3.4.2 传感器基准数据集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asserstein距离学习特征表示的漂移补偿算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理论 |
4.2.1 Wasserstein距离 |
4.2.2 神经网络的谱归一化 |
4.3 基于Wasserstein距离学习特征表示模型 |
4.3.1 问题的定义 |
4.3.2 模型总体结构框架 |
4.3.3 Wasserstein距离学习特征表示 |
4.3.4 与监督信号相结合 |
4.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4.1 方法实现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0)J.B.伯里的历史偶然性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话说“Nose”(论文参考文献)
- [1]《木偶奇遇记》英汉翻译报告[D]. 梁巧稚. 山东大学, 2019(03)
- [2]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D]. 刘志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3]《治愈之美》(第一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 付宁辉. 郑州大学, 2020(03)
- [4]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音变研究的回顾和前瞻[J]. 陈忠敏. 民族语文, 2008(01)
- [6]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著的翻译报告[D]. 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石墨烯的自组装形貌演变与功能化结构设计[D]. 李一凡. 山东大学, 2020(08)
- [8]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D]. 何爱晶. 西南大学, 2009(03)
- [9]基于域自适应的电子鼻系统中传感器漂移补偿算法研究[D]. 黎春燕.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10]J.B.伯里的历史偶然性观念[J]. 易宁,王羽飞. 史学史研究,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