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ery和much修饰分词(论文文献综述)
吴永文[1](2019)在《形式与意义兼顾视域下高中英语紧缩子句习得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形式”与“意义”是二语教学中需要权衡的两个要素。教学中只关注前者往往会使学习者在语言产出的准确性很高,但流利度会受很大的影响;而只关注后者会使学习者的流利度很高,但是准确性低。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折衷两者的优点,即在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在语言形式上,这为达成学习者目的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双赢提供了契合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宏观理论指导,旨在发展学习者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语篇意义解读活动中,依托语篇意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达成解读语篇意义,同时引导学习者关注语言形式,实现双高的可能。英语紧缩子句是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并列句或从句的简化或者紧缩阶段,是句子的深层结构经历了不同的转换规则,最后生成语义等值于并列句或者从句的子句。它包括名词性紧缩子句、形容词性紧缩子句和副词性紧缩子句。从认知角度上来讲,紧缩子句是学习者较难习得目标语言形式,而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为紧缩子句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即在以“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的自然课堂环境中,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宏观理论指导,引导学习者在以语篇意义的交互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聚焦策略,构建融合式的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环境,引导学习者在文本解读活动中关注目标语言形式,最后促使促使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最终实现目的语的发展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新疆某中学高二年级两个自然班级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紧缩子句为目标语言结构,进行5次教学实验干预整个实验历时5个星期。A班为实验班,采用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式;B班为对照班,采用以形式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探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的紧缩子句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和自由运用语法能力即时效应和延迟效应。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2个问题:1)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即时后测、后测和延时后测中,在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项目上的结果如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自由运用语法能力上,写作基本单位、紧缩子句使用总量和频次、句法复杂度指标和紧缩密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2)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中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的延迟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两个班级书面表达中的自由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上,句法写作基本单位、复杂度指标和紧缩密度指标的延迟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1)在前测、即时后测和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项目上均值上存在大小差异,但达不到显著差异水平;在延时后测中,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语法能力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在自由运用语法能力上,写作基本单位在前测中(除S和T)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后测中(除CP之外)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在延时后测中所有指标(除CP)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班;紧缩子句使用频次和总量在5次即时后测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5项句法复杂度指标(除T/S之外)均在前测中存在显著差异、后测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延时后测中(除MLS和T/S)C/S、C/T和DC/C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班;在紧缩密度比率上,前测中(除ERS/DC和ERS/CT之外)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后测中(除ERS/CT)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延时后测中(除ERS/CP)均呈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班。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即时效应和延时效应呈不同的发展趋势。首先,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的即时效应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班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延时维持效果较好,而对照班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下降较大。在语法识别能力项目上,实验班能维持即时习得效果,而对照班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在语法判断能力项目上,两者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实验班下降明显度低于对照班。第二、在控制性语法能力项目上,两个班级的即时效应均无显著差异,但延时效应差异显著,实验班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对照班下降较大。在单句语法填空能力项目上,实验班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并在后测基础上持续些许的增长,而对照班也能维持后测效果,但维持度不够;在语内转写能力项目上,实验班能维持习得效果,而对照班下降明显;在语际翻译能力项目上,实验班的习得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均优于对照班。第三、在自由运用紧缩子句的能力上,由于紧缩子句的大量使用,学习者的书面语的句法复杂度和紧缩密度呈不同趋势的发展:(1)写作基本单位呈显著差异,实验班总体大于对照班;(2)两个班级的句法复杂度发展指标不一致,实验班由于紧缩子句的使用,句法指标均减小,表明句法更为简化和紧缩子句,而对照班呈线性发展,表明句法更加复杂,还未实现紧缩;(3)紧缩密度指标均差异显著,实验班紧缩指标(除与并列短语比率指标外)均呈线线性增长,表明紧缩子句的自由运用能力维持效果较好;而对照班紧缩密度指标(除与并列短语比率指标外)均呈线性下降,表明紧缩子句自由能力保持效果较弱。最后,本研究讨论了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的即时效应和延时效应的原因,并提供了三条教学建议:即构建“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教学”环境、设置典型的文本解读活动和同时兼顾目标语言形式和创设语境以及为目标语言形式的使用提供真实语用环境,为教学提供新的参考。
傅伟锋[2](2017)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程度副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学界对汉语程度副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且成果丰硕。但总而言之,对汉语程度副词的研究基本局限于单语言维度下,且更多的是集中于某些个体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这种现况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对汉英程度副词进行系统的梳理,全面的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差异之处,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汉语和英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建立一套既系统又科学和实用的汉英语法体系,以此丰富汉英程度副词比较研究。也将大大促进我国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及翻译事业,从而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论文由九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的基本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其中研究现状阐述了汉英程度副词总体研究情况以及比较性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汉英程度副词对齐语料库的建立。在这一部分,我们以北京大学双语语料库为基础,对封闭的100个汉语程度副词一一进行检索,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汉英程度副词对齐语料库”,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语料检索,形成了四个对比语料:“汉语程度副词+名词”语料;“汉语程度副词+形容词”语料;“汉语程度副词+动词”语料;以及若干以英语程度副词为条件进行的检索形成的语料。这些语料的形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语料基础。第三部分为语料库建立后的初步研究。以极低频汉语程度副词与对应英语程度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单、双音节汉语程度副词与英语程度副词在对译语料中语义和语法层面的比较,初步地揭示了部分汉英程度副词的差异,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分析基础。第四部分对汉英程度副词的程度量进行了比较,包含了程度量等级实现方式以及量级等级比较。主要研究汉英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动词的情况,修饰名词因在对译语料中出现情况极少,只做描述性分析。第五部分研究了汉英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时的制约机制,包含了语义制约以及句法制约两个层次,其中句法制约上是从动词有界/无界角度切入来探究受到句法制约的因素。第六部分比较了汉英程度副词否定形式在对译语料中的情况,包含否定形式的比较,以及否定语义指向比较两个层面。第七部分比较了汉英程度副词作补语时在对译语料中的异同。包含了句法单位、句中位置以及语义指向三个层面的研究。第八部分为汉英程度副词重叠的比较。简要地比较了汉英程度副词重叠的形式以及语义。最后一章为结论,对前文每一章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进行了一定的评述。文章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在理论方法上,主要以对比语言学理论和搭配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但处于对比环境下对于一些组合难以做出有效地解释,因此为了解释一些语料现象,还引入了普遍语法理论作为分析理论,以解释这些问题。对于其它一些难以解释的部分,我们运用了语言类型学理论。实证方法上,采用的是语料库分析方法。通过对真实语料的分析,以挖掘汉英程度副词的异同。
邓奇[3](2018)在《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感知经验是人通过身体感官,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获取的经验。人们常通过感知经验来理解心理和抽象经验,逐步发展了对物理、心理及抽象世界的认识。感知经验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又受到生存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语言对比研究愈加重视认知机制的对比,试图比较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少学者通过认知的研究视角对比英汉语义范畴,且卓有成效,为英汉语义对比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感知形容词,它表述人们通过五大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性质、状态及变化。本文首先在共时层面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语义层面对比并解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然后通过历时研究讨论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和理据。本文对比英汉感知经验范畴的组织和形成,希冀可以更好地探究感知经验与概念表征及语言表征之间的关联,更全面地理解原型、认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和概念基块(Halliday&Matthiessen,1999)都体现了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在范畴和范畴化研究上具有一致的对象和目标,都旨在考察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识解经验。原型范畴理论关注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都关涉经验识解和范畴化,三者具有交叉点,且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它们在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上又具有互补性。我们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主体,融合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的理论和概念,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我们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本文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和数据,结合共时与历时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共时语料采自英国国家语料库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历时语料取自英汉历时词典和历时语料库。历时词典包括《牛津英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及《汉语大词典》。历时语料库主要包括赫尔辛基历史英语语料库和北大中文古代汉语语料库。我们在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早期现代英语时期及现代英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在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及现代汉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调查问卷包括自由列举问卷和典型性评分量表,考察了英汉语言使用者对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认知。我们得出以下发现:(1)原型成员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即触觉和空间觉形容词。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具有相同的生理感知机制,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英汉触觉、空间觉及嗅觉形容词范畴具有不同的原型成员。汉语味觉形容词的典型性显著高于英语同类词。子类词范畴中,英汉温度觉类词、宽窄类词、明亮类词、辣类词及香类词的典型程度相差较大,因为这些类感知经验在英汉文化模型中的显著性具有较大差异。感知经验不只是生理的产物,也是社会的、文化的产物。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差异源自英国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变迁。(2)原型特征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原型都是感官感知义,语义功能原型都是<描述语>和<属性>。英汉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构成原型关联,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构成原型关联。英汉温度觉类词的环境和触觉温度义与<描述语>存在原型关联,个体感受温度义与<属性>存在原型关联。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对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识解也具有一些共同点。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也具有一些差异。首先,英汉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存在差异,尤其是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形容词。在英汉文化模型中,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经验与认知域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同的紧密度和重要性。其次,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与语义功能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同。英语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和认知扫描存在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与其子类词在原型特征上的差异不是“客观”经验的对立,而是源自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上的差异。(3)原型成员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一直是触觉与空间觉形容词。在子类词中,英汉空间觉、视觉及听觉形容词范畴一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时期的变化最大,汉语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变化更显著。英汉味觉和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历时演变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文化模型中,感知经验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先验性存在,而是随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改变。原型成员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感知经验在社会文化中的变化。原型特征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语义特征原型一直是感官感知义。从子类词来看,英汉触觉、空间觉、味觉及听觉形容词的原型特征一直是感官感知义。由于受到英汉社会、历史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视觉形容词语义特征原型的演变存在较大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子类词范畴语义功能原型的演变存在差异,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认知扫描有所不同,表征的经验变化也存在差异。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变化,英汉语言使用者为了满足自身经验表达的需要,不断调整词的语义功能。总之,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的演变呈现出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可见,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是认知和文化的统一体。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具有相似性,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的识解具有共性。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又具有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文化模型方面也具有区别。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共同影响着原型的产生和发展。(4)范畴化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机制一直都是以转喻为主;都含有从目标域向始源域进行映射的隐喻,体现了隐喻的双向性。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以转喻为主。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依赖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而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是转喻,关联的理据性逐渐增强。汉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更多样。在上古汉语时期,汉语感知形容词通过转喻、形象象似等多种机制与原型实例关联在一起。自中古汉语时期起,汉语新增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显著减少,关联的理据性也逐渐减弱。这些差异与英汉语言体系的性质特点和整体演变有关。英语属于音素文字,是他源文字,英语字母与所指对象之间不存在象似性关联。而汉语是语素文字,作为自源文字,直接体现了汉先民对经验的划分和识解。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演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经验表达的需要,顺应语言内部自我调节机制。英语通过派生词来扩展词形,汉语通过复合词来增加音节。派生词和复合词分别满足了英语屈折语和汉语语素文字的特点。从认知视角来看,派生词的范畴化依赖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异同是英汉语言系统的特点、经验的表达需求、语言接触及认知机制等多个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综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源自英汉语言系统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又反映了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语言接触及社会变迁的需要,是语言系统内外“合力”的结果。本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几点创新:(1)本文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来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理论基础涵盖了共时和历时层面的研究,为今后的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理论借鉴;(2)本文通过语料库与问卷调查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两者的结合使用提高了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3)本文结合频率统计、标记性、历时研究及语言习得研究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该研究思路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余承法[4](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禹小溪[5](2020)在《《5G神话》(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全球各国争相发展5G通信技术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开始了加快推进5G网络覆盖的步伐,目前,全国5G商用加速,各省也在加快5G建设的布局,与5G技术相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译者以威廉·韦伯教授的新作《5G神话》为翻译材料,希望通过英汉翻译实践能够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以期对国内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5G神话》中的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翻译素材。这几章主要阐述了实现5G网络覆盖一致性的途径,且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文本中非谓语动词的数量较多,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一定困扰,是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探究重点。非谓语动词在句中可担当除谓语之外的所有句子成份,不同的类型可对应不同的翻译手段,这与变译理论中“变通”的特点较为符合,即依据不同情况,灵活变动。因此译者选取了变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详细探讨文本中非谓语动词的翻译。本报告着重于案例分析部分,译者在变译理论指导下,探讨了动名词作主语、分词短语作定语时的改译;动名词作介词宾语、不定式作主语时的编译;不定式作状语、分词短语作状语时的增译,译者将变通手段对应非谓语动词的不同类型,使案例与理论的结合更有针对性。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归纳了一些应对通信文本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为同类文本的汉译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田延明[6](2012)在《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把图式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相结合来构建语言多个维度中存在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以往的关于语法规则的研究要么停留在语法规则的表面,强调语言的形式化的操作,要么只是聚焦于交际者的心智空间,抽象地论证语言的心智加工过程,没有充分挖掘语言形式表征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本文在图式理论和范畴化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连续认知表征现象,识解语言连续变化表征背后的认知理据,最后构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为多维度对语言进行认知识解提供了可操作的认知模式。应用图式理论研究语言的最大优势在于,图式可以为我们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和连续现象做出合理和有效的解读。图式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反复的反应就会形成图式、图式是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图式具有重复性、可激活性、层次性、网络性、动态更新性、具象到抽象的级阶性。图式具有预测、推理、选择、计划提取和组织记忆的功能。由此可见,图式是我们有效解读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平台。范畴是概念单位;范畴表征的是一系列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类似的体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展关涉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我们对于一些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将其归入不同的范畴,然后用语言来反映这一事实。范畴化就是指语言范畴得以建立的认知过程。范畴由成员组成,是灵活的,其边界是模糊的,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具有典型性,故称其为原型。语言范畴是由典型成员向非典型成员过渡的连续统。有证据表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使我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范畴化。范畴是概念群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形成等级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框架和认知域。隐喻和转喻是一种互补认知思维方式,通过隐喻和转喻使得语言范畴的延展成为可能。以上所述的图式和范畴化的理念成为了本研究的指导思想。本文的基本理论假设如下:·语言离散-连续图式模式是基于以下认知操作机制建立起来的:识解(观察框架、信息表征的精密阶、视角、交际信息的主-客体性级阶、事件情景阶段的心理扫描、静-动场景扫描、突显);语言编码者心智空间的建构、语言解码者的心智空间推定。·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是我们进行语言解码和编码的重要认知模式。离散和连续图式认知方式具有互补性,既要把握语言图式的相对离散性,又要认清图式成员特征发展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语言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机制在语言中有多维度的表征。这使得语言学习者能够以一种辩证客观的态度来审视语言,探索语言的奥秘。探究语言系统的规律只靠语言自身是难以诠释清楚的。我们必须在现实世界和人的认知方式中来挖掘认知模式产生的根源。·语言的语法是基于用法的,因为语法为言者呈现某一场景提供了多样化的结构选择。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明确划分语言各维度范畴之间的界限,即把握语言图式的离散性,找到语言中的规化内容,又要以连续的观点探究边缘成员的特点以及非范畴化现象,为探究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发现:·提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这一认知模式对于我们学习和探究语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弥补以往语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在语言的每个维度都构建了可供语言学习者选择的原型语言图式,也会构建边缘图式。并识解其存在的认知理据。·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意识。没有对这一认知模式的深刻认知,就是当前外语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用连续的观点来观察、研究语言,我们将无法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大量的异化的、非常规现象。更无法解读语言范畴连续性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语言各个维度范畴动态演变的连续统。这可以使语言学习者以语言离散-连续认知模式为参照点,理解和分析语言中的大量的规化和异化的现象,为语言的理解和输出找到合理的认知理据。让语言学习者把握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从而克服语言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重表现轻能力的弊端。·厘清语言范畴内部要素间以及语言各个维度间的关系。以表征事体的名词和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为中心,分别建立了名词的指称、数化和属性表征的连续统,同时又以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与表征事体的名词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事件、体、时态、情态和语气表征的连续统。名词语言范畴连续统和动词语言范畴连续统的互动,为语言实现情景表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提炼大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自己系统性的反思。·通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发现学生解码和编码阶段出现的语言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动因;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反思和对语言的认知规律思考。·借鉴认知心理学的会聚性证明法来观察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加工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用自我内省法探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是十分有效的。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和广大外语教师来说,回顾自己学习英语的亲身体验和对学习过程的深刻体会,有助于重新认识英语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照他人的经验及有关理论,可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识解是语言信息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为交际者建构心理空间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概念范畴与语言范畴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洞察语言范畴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以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模式解读语言,语言的语法表征了母语交际者全部的母语词汇范畴知识和语法结构知识。现实、认知和语言三要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任何一个要素的解读都离不开另外两个要素的支撑。
王鹏舒[7](2020)在《《纽约时报》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新闻报道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疲劳综合征是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的一组综合征。该病是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低热、咽痛、肌痛、关节痛、头痛以及精神神经症状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征候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测该病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翻译实践选取了英文版《纽约时报》科学版面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11篇新闻报道,这些报道介绍了美国医学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历程以及近期的研究结果。希望本次翻译实践能为中国读者提供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知识。英语医学新闻报道具有专业术语多、语言简练、逻辑缜密的特点,同时这些报道中经常出现复杂状语和定语修饰语。本实践报告将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为三类:词汇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修饰语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和否定结构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针对第一类翻译问题,笔者采用还原代词法、选择专业词义法和动态汉语转换法;针对第二类问题,本文提出复杂状语修饰语译为非修饰语和复杂定语修饰语译为非修饰语的方法;针对第三类问题,本文使用否定位置转移法和暗含否定结构显性化的方法。希望本实践报告能为今后的译者翻译此类文本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金铭[8](2019)在《人类学著作Media Anthropology for the Digital Age(Chapter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学和媒体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来研究传媒。加强人类学和新闻传播学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为媒体人类学在国内的发展作出贡献。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是Anna Cristina Pertierra所著的Media Anthropology for the Digital Age(数字时代的媒体人类学)。根据原文的文本特征,该翻译实践报告重点分析讨论了抽象名词、状语性分词结构以及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希冀此文本的翻译能让更多人深刻理解这一领域的产生、发展以及最新动向,以此来指导国内媒体人类学的实践与进步,为媒体人类学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郑荔荪[9](1995)在《Very和Much的若干用法初探》文中提出 very和much以及very much是看似简单的、常用的多频率的副词和副词词组。但在语言实践中,有时却使人感到捉摸不定,不知该选用哪一个是好。例如,She is(very)calculating中的very可以任意省略,但在She is calculating our salaries中,不能加上very。我们可以说I much prefer…,但不可以说I much like…;然而,I very much like…却是可以的。又如,The man was very exhausted,是标准的英语,但My patience Was very exhausted by his behavior,却被认为是非正式英语,甚至有人认为是错误的。在a very tired man和a much discussed question的词组中,very和much能交换使用吗?诸如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各种英语刊物发表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拟结合多年教学中所积累的资料,并参考有关文献就very和much的若干用法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周悦[10](2019)在《教育类著作The Random House Writing Course for ESL Students(Chapter6)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此次英译汉翻译材料选自Amy Tucker和Jacqueline Costello合著的教育类著作The Random House writing course for ESL students《ESL学生英语写作教程》,这是一本写作教程,专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量身定制。本实践报告选用本书中的第6章内容:Writing and Revising the Narrative Essay(记叙文写作与校订)作为翻译材料进行翻译,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每一知识点的讲解后附有相应的学生范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较强。此次翻译材料是教育类著作,具有信息型文本的特征,此次翻译实践采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作为翻译策略。针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本实践报告从词性转换、语境下的词语翻译和词意具体化三方面入手对文本中的特点词汇进行分析;在句法层面,主要从主语转移和语序调整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并从逻辑联系语、代词的翻译入手介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本实践报告是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归纳和总结,希望为日后研究ESL写作相关翻译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very和much修饰分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ery和much修饰分词(论文提纲范文)
(1)形式与意义兼顾视域下高中英语紧缩子句习得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源起和发展 |
(一)以形式为中心的的教学(FOFs) |
(二)以意义为中心(FOM)的教学 |
(三)以形式与意义兼顾(Focus on Form)的教学 |
二、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活动 |
三、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分类 |
(一)抢先式FOF(Preemptive FOF)和反应式FOF(Reactive FOF) |
(二)内隐的(Implicit)FOF与外显的(Explicit)FOF |
(三)说教式(didactic)FOF和会话式(conversational)FOF |
四、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
(一)协商 |
(二)反馈 |
五、国内外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研究现状 |
(一)形式与意义 |
(二)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 |
(三)任务类型 |
(四)输入与输出 |
(五)形式聚焦类型 |
六、国内外形式与意义兼顾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紧缩子句核心概念界定与形式与意义兼顾理论基础 |
一、紧缩子句与紧缩子句语法能力核心概念 |
(一)紧缩子句核心概念 |
(二)紧缩子句的语法能力核心概念 |
(三)紧缩子句的转换生成机制 |
(四)紧缩子句的类型 |
(五)句法复杂度与紧缩子句的关联性 |
(六)紧缩子句在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环境中运用的契合点 |
二、理论依据 |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 |
(二)课堂二语习得的理论 |
三、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式构建 |
(一)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
(二)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型构建 |
(三)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式构建例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验法 |
(二)测试法 |
(三)文本分析法 |
四、变量 |
(一)因素变量和因变量 |
(二)无关变量说明 |
五、研究工具和材料 |
(一)研究工具 |
(二)测试工具 |
(三)干预材料 |
六、研究过程和步骤 |
(一)实验干预流程说明 |
(二)实验教学干预 |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前测中结果与对比分析 |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
二、即时后测数据分析 |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
三、后测数据统计和分析 |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
四、延时后测数据统计对比 |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
第五章 紧缩子句的习得延时效果讨论 |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紧缩子句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
(二)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的延迟性 |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
(二)紧缩子句的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的延迟性 |
三、自由运用紧缩子句的能力 |
(一)句法复杂度对比 |
(二)自由写作的句法复杂性发展变化 |
(三)紧缩子句使用总量对比分析 |
(四)紧缩子句与写作基本单位比率对比 |
(五)紧缩子句与写作基本单位比率的延时发展变化 |
四、不同教学模式的习得效应讨论 |
(一)不同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紧缩子句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的习得效应讨论 |
(二)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紧缩子句的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的习得效应讨论 |
(三)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紧缩子句的自由运用语法能力的习得效应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教学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学启示 |
(一)构建“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环境 |
(二)设置典型的文本解读活动,同时兼顾目标语言形式 |
(三)创设语境,为目标语言形式的使用提供真实语用环境 |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紧缩子句知识与运用能力测试(前测) |
附录2:形容词紧缩子句能力测试卷(Ⅰ) |
附录3:名词性紧缩子句能力测试(Ⅱ) |
附录4:副词性紧缩子句-分词分句能力测试卷(Ⅲ) |
附录5:With复合结构能力测试卷(Ⅳ) |
附录6:副词性紧缩子句-独立主格能力测试卷(Ⅴ) |
附录7:紧缩子句能力测试卷-后测(Ⅳ) |
附录8:紧缩子句能力测试卷-延时后测(Ⅳ) |
附录8:干预材料Ⅰ |
附录9:干预材料Ⅱ |
附录10:干预材料Ⅲ |
附录11:干预材料Ⅳ |
附录12:干预材料Ⅴ |
附录13:实验教学活动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2)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程度副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汉英程度副词总体研究概述 |
1.3.2 汉英程度副词比较研究概述 |
1.4 研究理论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汉英程度副词语料库建立 |
2.1 汉语程度副词的选取与鉴别 |
2.1.1 汉语程度副词的选取 |
2.1.2 汉语程度副词的鉴别 |
2.2 汉英程度副词对齐语料库的建立 |
2.2.1 语料库的处理 |
2.2.2 生语料的处理 |
2.2.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3 汉英程度副词对比层次的语料形成 |
2.3.1 检索规则 |
2.3.2 对比语料的形成 |
2.4 检索说明 |
2.5 小结 |
第三章 低频汉英程度副词比较研究 |
3.1 低频汉语程度副词的选取 |
3.1.1 单音节汉语程度副词的选取 |
3.1.2 双音节汉语程度副词的选取 |
3.2 低频汉语程度副词与对应英语程度副词比较 |
3.2.1 以单音节汉语程度副词为基准展开的比较 |
3.2.2 以双音节程度副词为基准展开的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程度副词程度量比较 |
4.1 汉英程度副词的程度量划分等级 |
4.1.1 汉语程度副词的程度量划分等级 |
4.1.2 英语程度副词的程度量划分等级 |
4.1.3 汉英程度副词的程度量等级对应区域 |
4.2 语料库汉英程度副词修饰词类的程度量差异 |
4.2.1 修饰形容词 |
4.2.2 修饰动词 |
4.3 汉英语程度副词量级方式的比较 |
4.3.1 抽取词汇 |
4.3.2 个案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英程度副词修饰动词的制约机制比较 |
5.1 受语义制约 |
5.1.1 有界、无界动词 |
5.1.2 程度有界/无界与有界/无界动词 |
5.1.3 汉英程度副词与动词搭配比较 |
5.2 受句法制约 |
5.2.1 “有界/无界”的制约 |
5.2.2 语法功能的制约 |
5.3 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程度副词否定形式比较研究 |
6.1 汉英程度副词否定形式比较 |
6.1.1 词汇选取 |
6.1.2 个案比较分析 |
6.2 汉英程度副词否定指向比较 |
6.2.1 否定语义指向程度副词 |
6.2.2 否定语义指向否定副词 |
6.3 小结 |
第七章 汉英程度副词作补语比较 |
7.1 词汇选取 |
7.2 汉英补语句法单位的比较 |
7.3 汉英补语在句中位置的比较 |
7.4 汉英补语语义指向的比较 |
7.5 小结 |
第八章 汉英程度副词重叠比较研究 |
8.1 形式的比较 |
8.1.1 词汇选取 |
8.1.2 个案比较分析 |
8.2 语义的比较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 |
9.2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程度副词整理 |
附录2: 单音节汉语程度副词检索结果及统计 |
附录3: 双音节汉语程度副词检索结果及统计 |
附录4: 低频程度副词“稍”对应英语语料 |
(3)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感知形容词的界定 |
1.2.2 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分类 |
1.3 研究问题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
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3 英汉感知形容词原型的对比研究 |
2.2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3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对比研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本文的理论基础 |
3.1.1 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 |
3.1.2 理论基础与论文研究的关联 |
3.2 研究方法 |
3.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选取和分类 |
3.2.2 共时与历时的对比分析法 |
3.2.3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1 基于语料库的原型成员对比 |
4.1.1 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划分 |
4.1.2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1.3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2 基于自由列举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
4.2.1 自由列举词项的筛选 |
4.2.2 自由列举任务的研究结果 |
4.2.3 自由列举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
4.3 基于典型性评分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
4.3.1 典型性评分的信度 |
4.3.2 典型性评分任务的研究结果 |
4.3.3 任务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
4.3.4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层级结构 |
4.3.5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成员 |
4.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与阐释 |
4.4.1 原型成员的对比小结 |
4.4.2 原型成员异同的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 |
5.1 语义特征原型的对比 |
5.2 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
5.2.1 语义功能的划分 |
5.2.2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的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
5.3 语义特征和语义功能之间的原型关联的对比 |
5.3.1 感官感知义与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
5.3.2 情感与认知感知义和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
5.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与阐释 |
5.4.1 原型特征的对比小结 |
5.4.2 原型特征异同的阐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1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 |
6.1.1 英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1.2 汉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 |
6.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 |
6.3.1 英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3.2 汉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4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 |
6.4.1 英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4.2 汉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5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 |
6.5.1 英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5.2 汉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6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 |
6.6.1 英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6.2 汉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7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历时对比的小结 |
6.7.1 原型成员的历时对比 |
6.7.2 原型特征的历时对比 |
6.7.3 原型—认知约束抑或文化选择?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1 英汉触觉形容词 |
7.1.1 英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1.2 汉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 |
7.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3 英汉视觉形容词 |
7.3.1 英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3.2 汉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4 英汉听觉形容词 |
7.4.1 英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4.2 汉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5 英汉味觉形容词 |
7.5.1 英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5.2 汉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6 英汉嗅觉形容词 |
7.6.1 英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6.2 汉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7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小结 |
7.7.1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相同点和阐释 |
7.7.2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差异和阐释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应用价值 |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4)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
一、全译定义 |
二、全译原则 |
三、全译过程 |
四、全译单位 |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
二、“化”之哲学通解 |
三、“化”之美学专解 |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
五、“化”之译学新解 |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
一、全译核心之“化” |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
第一节 等化机制 |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
第二节 繁化机制 |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三节 简化机制 |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节 移化机制 |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
第五节 换化机制 |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
第六节 分化机制 |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七节 合化机制 |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合机制 |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第三节 多合机制 |
一、三合机制 |
二、四合机制 |
三、五合机制 |
四、六合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5G神话》(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
2.1 文本内容 |
2.2 文本特点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1.1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
3.1.2 平行文本的阅读 |
3.2 翻译过程 |
3.2.1 翻译原文的通读 |
3.2.2 翻译难点的分析 |
3.3 译后审校 |
3.3.1 自我审校 |
3.3.2 他人审校 |
第四章 非谓语动词变译案例分析 |
4.1 变译理论 |
4.1.1 变译理论的背景 |
4.1.2 变译理论的内涵 |
4.1.3 变译理论的特征 |
4.1.4 变译理论的核心 |
4.2 非谓语动词的改译 |
4.2.1 作主语的动名词改译为动词 |
4.2.2 分词短语的被动语态改译为主动语态 |
4.3 非谓语动词的编译 |
4.3.1 动名词作介词宾语时的语序调整 |
4.3.2 作真正主语的不定式与形式主语换序 |
4.4 非谓语动词的增译 |
4.4.1 作状语的不定式增加连词 |
4.4.2 作状语的分词短语增加连词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翻译辅助工具及平行文本列表 |
致谢词 |
(6)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主要假设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2.1 图式概念的发展历史 |
2.2 图式的特征 |
2.3 图式与语言解码之间的关系 |
2.4 图式与语言解码失误 |
2.5 图式的差异性 |
2.6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 |
2.6.1 语言图式认知模式研究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 |
2.6.2 范畴化与图式表征级阶性 |
2.6.3 非范畴化与非典型图式 |
2.6.4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运行机制 |
2.6.5 词的分类标准 |
2.6.6 意义的提取方式 |
2.6.7 语义研究范式 |
2.6.8 语言结构中的突显关系 |
2.6.9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 |
第3章 离散-连续图式在词汇维度表征中的认知研究 |
3.1 音义理据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认知音位学的基本观点 |
3.3 元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
3.4 辅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
3.5 语言图式与词汇认知表征 |
3.5.1 词汇象征单位的语义解读参数 |
3.5.2 语言象征单位的自治性与依附性 |
3.5.3 语言象征单位的语义压制与整合 |
3.5.4 词、意义与概念表征关系 |
3.5.5 英语词类通转的认知动因 |
3.5.6 英语词汇语素序列图式认知模型构建 |
3.5.7 隐-转喻认知机制与词汇语义延展 |
第4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名词范畴认知表征 |
4.1 事物范畴化与名词范畴图式表征 |
4.1.1 事物属性与名词表征 |
4.1.2 区分物体与物质的核心标准 |
4.1.3 物体与物质的语言表征认知识解 |
4.1.4 “物体-物质”互动认知连续统表征 |
4.2 事物宏观背景信息的指称表征认知研究 |
4.2.1 指称、指称物和指称表达的界定 |
4.2.2 指称的类型 |
4.3 事物量化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研究 |
4.3.1 量化的分类 |
4.3.2 集合量化 |
4.3.3 级阶量化 |
4.3.4 集合量词和级阶量词的序列关系 |
4.4 离散-连续图式与事物属性认知表征 |
4.4.1 限定语和修饰语的界定 |
4.4.2 限定和非限定修饰语 |
4.4.3 限定的类型 |
4.5 前置修饰语的离散-连续统序列表征 |
4.6 形容词和分词前后置及其语义表征 |
4.7 谓语形容词与属性分配 |
4.8 事体关系的限定:所属表达短语和介词短语表征 |
4.9 事体情景的限定:关系小句表征 |
第5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动词情景表征认知研究 |
5.1 动词体范畴的事件情景类型表征 |
5.1.1 情景和基本体范畴类型 |
5.1.2 完成型事件和正在完成活动 |
5.1.3 有界和无界活动 |
5.1.4 实现性和集聚性活动 |
5.1.5 行为和重复性活动 |
5.1.6 状态的类型 |
5.1.7 英语动词时态符号表征认知识解 |
5.2 动词时范畴的认知研究 |
5.2.1 时间和时态 |
5.2.2 一般现在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
5.2.3 一般过去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
5.2.4 现在完成时:衔接过去与现在的时态 |
5.2.5 过去完成时:事件时间序列关系图式表征 |
5.2.6 将来情景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
5.3 情态认知表征研究 |
5.3.1 情态的界定 |
5.3.2 情态的表达方式 |
5.3.3 强制情态 |
5.3.4 赋予能力情态 |
5.3.5 英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图式表达 |
第6章 离连-续散图式与句子认知表征 |
6.1 英语动词义值研究:构式意义 |
6.2 事件图式与参与角色 |
6.2.1 存在图式 |
6.2.2 发生图式 |
6.2.3 行为图式 |
6.2.4 体验图式 |
6.2.5 归属图式 |
6.2.6 运动图式 |
6.2.7 迁移图式 |
6.3 句子多维结构图式中的动词义价 |
6.3.1 零义价动词图式 |
6.3.2 单义价动词图式 |
6.3.3 双义价动词图式 |
6.3.4 三义价动词图式 |
6.3.5 动词义价整合图式研究与句法教学 |
6.4 动词核心句式衍生机制研究 |
6.4.1 核心句式的衍生的认知动因 |
6.4.2 原型句嬗变类型 |
6.4.3 独立与非独立句的互补呈现 |
6.4.4 焦点位移与句式转化 |
6.4.5 英语句式嬗变动因 |
6.4.6 英语句式嬗变的认知机制 |
小结 |
第7章 语言图式表征认知模式构建与外语教学 |
7.1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词汇教学 |
7.2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构式教学 |
7.3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时体教学 |
7.4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情态教学 |
7.5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建构与识解 |
第8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内涵陈述及研究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8.4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7)《纽约时报》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新闻报道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翻译任务描述 |
2.1 任务来源 |
2.2 任务背景 |
2.3 任务意义 |
2.4 任务描述 |
三、翻译任务过程 |
3.1 译前准备 |
3.1.1 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现状 |
3.1.2 译作分析 |
3.1.2.1 词汇特点 |
3.1.2.2 句式特点 |
3.1.2.3 语篇特点 |
3.1.3 翻译工具及相关书籍 |
3.1.4 术语表的制定 |
3.2 翻译过程 |
3.2.1 初译阶段 |
3.2.2 改译阶段 |
3.2.3 审校阶段 |
四、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 翻译问题 |
4.1.1 词汇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1.1 人称代词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1.2 多义词词义选择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1.3 英语静态词语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2 修饰语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2.1 复杂状语修饰语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2.2 复杂定语修饰语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3 否定结构翻译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3.1 否定词位置不同引发的逻辑转换问题 |
4.1.3.2 否定结构表现方式不同引发的逻辑转换问题 |
4.2 解决方案 |
4.2.1 词汇翻译逻辑转换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1.1 完整还原代词法 |
4.2.1.2 选择专业词义法 |
4.2.1.3 动态汉语转换法 |
4.2.2 复杂修饰语翻译逻辑转换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2.1 复杂状语修饰语译为非修饰语 |
4.2.2.2 复杂定语修饰语译为非修饰语 |
4.2.3 否定结构翻译逻辑转换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3.1 否定位置转移法 |
4.2.3.2 暗含否定结构的显性化 |
五、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的收获与经验 |
5.2 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 |
附录2:译文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8)人类学著作Media Anthropology for the Digital Age(Chapter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 |
二、原文体裁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抽象名词的翻译 |
一、抽象名词转译为动词 |
二、增加范畴词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
三、用具体的词语表达抽象词义 |
第二节 状语性分词结构的翻译 |
一、译成动词并列式分句 |
二、译成前置无主句 |
三、译成包孕式 |
第三节 定语从句的翻译 |
一、前置法 |
二、分译法 |
三、状语从句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经验总结 |
第二节 翻译感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10)教育类著作The Random House Writing Course for ESL Students(Chapter6)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及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翻译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及写作计划 |
二、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汇层面的翻译 |
一、词性转换 |
二、语境下的词语翻译 |
三、词义具体化 |
第二节 句法层面的翻译 |
一、主语转移翻译法 |
二、语序调整翻译法 |
第三节 语篇衔接与连贯 |
一、连接 |
二、指称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的收获 |
第二节 翻译实践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译文 |
附录2 :平行文本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四、very和much修饰分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形式与意义兼顾视域下高中英语紧缩子句习得实验研究[D]. 吴永文.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2]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程度副词比较研究[D]. 傅伟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5)
- [3]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D]. 邓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4]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5G神话》(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禹小溪. 湘潭大学, 2020(02)
- [6]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D]. 田延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7]《纽约时报》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新闻报道的汉译实践报告[D]. 王鹏舒.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人类学著作Media Anthropology for the Digital Age(Chapter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金铭.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9]Very和Much的若干用法初探[J]. 郑荔荪. 福建外语, 1995(04)
- [10]教育类著作The Random House Writing Course for ESL Students(Chapter6)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悦.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