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NTRANET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软件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芳[1](2021)在《H教育机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
李莹[2](2021)在《教育信息化企业PR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
邓晶艳[3](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姜雪[4](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陆佳钰[5](2021)在《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以教学当做是主体,教学的质量将会直接与学校的发展和生存有关联,学校的教务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秩序。教务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环节中关键一环,需要重视。伴随着教务管理不断革新,学分制教学模式被广泛推广,教务管理会面临较多的挑战,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务管理水准,可以给教学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和策略,希望对高校教务管理有所帮助。
张亚飞[6](2021)在《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的教育行业快速发展,教育培训机构为我国的教育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连锁教育机构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发展模式。对于连锁教育机构来说,门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机构的市场竞争力。连锁型教育机构的门店管理主要面临着课程管理复杂、门店客户信息维护困难、工作人员管理混乱等问题。为了提高连锁教育机构的门店管理水平,需要设计和实现一款面向于连锁教育机构的门店管理系统。本文从帮助中小型连锁教育机构如何高效的对下属门店进行日常管理的角度出发,运用软件工程相关知识详细介绍了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实现、测试的整个过程。需求分析阶段,明确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对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总体设计阶段,对系统的层次架构进行了划分,并完成了系统的工程目录设计、数据库设计。在详细设计与实现阶段,对划分好的模块,借助UML图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采用Java作为主要的后台开发语言,结合Spring Boot、MyBatis等技术框架完成了后台系统的开发。系统测试阶段,首先完成功能测试,之后使用Apache Jmeter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目前本系统已经基本完成了开发及测试工作,交付给客户进行验收使用。系统功能基本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系统运行稳定流畅,为客户节约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王鑫铭[7](2021)在《信息化背景下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的建设 ——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应用到体育教学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渐的形成。公共体育课程的管理是复杂多样的,课程的设置及类别也比较丰富,这就给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原来的教务管理系统基本上采用半自动化与线下手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并不能满足现阶段我校体育学院对体育教学的有效管理,公共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率低、公共体育课程成绩手工录入较为繁琐且出错率较高、监考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使得各相关管理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并没有达到理想化的效果。如何有效的将现代化管理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管理中来,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开展教师人性化自主管理的理念是每一位体育管理人员及校院领导值得深入思考的永恒话题。本文所设计与讨论的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服务模式,应用了HBuilder开发工具与Mysql 5.6数据库建设完成教师选课系统、监考系统、成绩处理系统三大功能系统。本研究选取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建设完成以后,将使用此系统的教师及教学工作者作为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对象。基于此问卷进行了数据整理、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建设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结果:1.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的建设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不同学历及职称对系统满意度使用评价关联性较低,而不同职务对于系统建设及运行的满意度相关性较大。3.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对系统建设及运行使用满意度较高。其中选课系统满意度最高,系统总体使用满意度达87%。4.系统使用前的流程培训将极大提高教师自身使用需求及对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而对提高系统评价起到促进作用。结论:1.上海师范大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的应用对促进体育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2.本研究开发的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公共体育课教师自主选课、专业课自主监考、公共体育课成绩信息化处理系统三大系统,实现了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强化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自主管理意识。3.系统使用前的流程培训将有效提高使用者使用系统进行操作的熟练度,且使得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更为有序的在线上进行开展。4.教务工作人员也降低了以往手工安排公共体育课程资源调配、期末监考的工作量,减轻了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快实现了体育学院体育教务管理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的进程。
童薇[8](2021)在《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务管理处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是维护高职院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科学、高效的教务管理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务管理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增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推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效科学的教务管理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措施,以提高教务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
尹慧慧,郭海龙,马越[9](2021)在《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平台市场调研与采购标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网络建设的普及,数字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近些年,部分高校的教务管理数字平台由于软件自身功能、角色用户的对接、实施方案不彻底、售后维护不完善、频繁更换平台等因素,造成频繁发生教学事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教学产生负面的冲击。笔者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的教务管理数字平台的市场调研,归纳总结采购教务管理数字平台的策略研究,对我国高校在教务管理数字平台的选用方向提供参考。
赵鸣[10](2021)在《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与每位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息息相关。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作为所有高校中最基础、每天大量师生需要使用的信息系统,经历20余年发展迭代,本应与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充分磨合,成为提升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可以看到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与实际工作要求不一致、简单的管理过程复杂化等反而增加了教学管理人员及师生工作量的情况。绝大多数高校和师生将此类情况归咎于教学管理模式的业务逻辑或者系统开发商的技术不成熟等。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以上所述并非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问题的症结所在,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开发技术等的问题,而是在于被忽视的工程项目管理上。项目管理理论中将项目管理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十大过程,而范围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前置性基础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一个好的工程项目,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均建立在良好的范围管理的基础上。本文以Z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究,着重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范围管理的影响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建立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本文首先使用文献研究法,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结合案例分析法,阐述分析了Z高校教学管理项目的现状和特点,以及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范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使用调查研究、德尔菲专家调查法,结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中范围管理相关理论,初步获得了影响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的因素42个,经过三轮轮询式调研,使用AHP层次排序并进行权重值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归并得到包含6个二级因素和20个三级因素的AHP层次结构模型。最后使用模型法,对得到的AHP层次结构模型进行关键影响因素矩阵构建并通过ISM方法,得到Z高校教学管理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明确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该模型应用于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的改进中,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一般项目范围管理为基础,结合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立足于提高高校教学管理项目范围管理的水平,以解决高校教学管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丰富了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中范围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则能够为其他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中的范围管理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基于INTRANET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软件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NTRANET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问题 |
(一)信息化系统更新不够及时 |
(二)机构职能与教务管理流程不符 |
(三)执行力缺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
(一)引入工作流技术,重视软件开发和运用 |
(二)完善教务管理运行规则与管理制度 |
(三)改变教务管理的方式,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 |
(四)吸引专业的技术人才,建立专业化团队 |
三、结语 |
(6)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内容 |
1.4 本人承担任务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后台框架 |
2.1.1 Spring与Spring Boot介绍 |
2.1.2 MyBatis介绍 |
2.1.3 Shiro介绍 |
2.2 前端框架 |
2.2.1 Vue.js介绍 |
2.2.2 Element UI介绍 |
2.3 Redis介绍 |
2.4 MySQL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周境与用户角色分析 |
3.1.1 系统周境分析 |
3.1.2 用户角色分析 |
3.2 系统业务驱动的功能分析 |
3.2.1 开店业务分析 |
3.2.2 排课业务分析 |
3.2.3 招生授课业务分析 |
3.3 功能与用例分析 |
3.3.1 门店客户管理功能 |
3.3.2 工作人员管理功能 |
3.3.3 上课记录管理功能 |
3.3.4 教室管理功能 |
3.3.5 课程管理功能 |
3.3.6 评测管理功能 |
3.3.7 课程规划管理功能 |
3.3.8 其他功能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系统性能 |
3.4.2 系统的易用性 |
3.4.3 系统的安全性 |
3.4.4 系统的可维护性 |
3.5 与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系统层次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工程目录组织结构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Redis缓存方案设计 |
4.4.2 MySQL连接方案设计 |
4.4.3 E-R图设计 |
4.4.4 数据库表设计 |
4.5 与相关系统数据共享方案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门店客户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1 模块类设计, |
5.1.2 模块功能设计与实现 |
5.2 工作人员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工作人员模块类设计 |
5.2.2 模块功能设计与实现 |
5.3 上课记录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1 模块类设计 |
5.3.2 模块功能设计与实现 |
5.4 教室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1 模块类设计 |
5.4.2 模块功能设计与实现 |
5.5 课程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5.1 排课问题的介绍 |
5.5.2 周期性排课算法 |
5.5.3 非周期性排课算法 |
5.5.4 模块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6 评测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6.1 模块类设计 |
5.6.2 模块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6.3 与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6.1 系统测试概述 |
6.2 系统的功能测试 |
6.3 系统的性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5 系统应用情况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信息化背景下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的建设 ——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
1.1.2 高校体育个性化改革的需要 |
1.1.3 现阶段体育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管理 |
2.1.2 教务管理 |
2.1.3 云平台 |
2.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2.1 教务信息化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
2.2.2 信息化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证研究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使用者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 不同层次调查对象对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使用情况比较 |
4.2.1 不同职务教师对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使用情况比较 |
4.2.2 不同职称教师对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使用情况比较 |
4.2.3 不同学历教师对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使用情况比较 |
4.2.4 不同培训教师对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使用情况比较 |
4.3 信息化管理云平台的建设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
4.3.1 体育教师工作需求的满足 |
4.3.2 体育教师心理需求的满足 |
4.3.3 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使用与手工排课对比性分析 |
4.4 信息化教务管理云平台的使用满意度调查分析 |
4.4.1 体育教师对系统评价调查分析 |
4.4.2 体育教师对系统满意度调查分析 |
4.5 使用需求与使用情况影响使用满意度的结构方程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系统使用情况调查表》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8)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一)教务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成效 |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
2. 教务管理系统有待优化 |
3. 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4. 资金投入不够 |
三、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
(一)加强规划和管理 |
(二)联系学校实际,改善教务管理系统 |
(三)加强对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
(四)增加资金的投入,提升物质基础水平 |
四、小结 |
(9)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平台市场调研与采购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平台市场调研 |
二、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平台采购标准 |
(一)教务管理数字平台的后期维护及售后服务标准。 |
(二)教务管理数字平台与校一卡通、数据共享平台等多平台的兼容协议。 |
(三)教务管理数字平台开发公司的综合实力。 |
(四)教务管理数字平台对学校个性化问题的开发原则及费用。 |
(五)教务管理数字平台子系统兼容问题。 |
(六)教务管理数字平台的架构设计。 |
(七)教务管理数字平台的排课选课功能算法。 |
三、总结 |
(10)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现状研究分析 |
1.2.2 国内现状研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现状分析 |
2.1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工程简介及特点 |
2.2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
2.2.1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工程项目范围管理概况 |
2.2.2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工程项目范围管理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影响因素识别 |
3.1 德尔菲法的使用 |
3.1.1 德尔菲法简介 |
3.1.2 德尔菲法实施流程 |
3.2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研究问题形成 |
3.2.2 资料多重循环收集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4.1 AHP层次分析法的使用 |
4.1.1 AHP层次分析法简介 |
4.1.2 AHP层次分析法实施流程 |
4.2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体系建立 |
4.2.1 构建关键影响因素体系AHP结构模型 |
4.2.2 相对权重计算及其一致性检验 |
4.2.3 层次排序及结果分析 |
4.3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4.4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问题的解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1 解释结构模型的使用 |
5.1.1 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
5.1.2 解释结构模型工作原理 |
5.1.3 解释结构模型实施流程 |
5.2 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的关系 |
5.2.1 ISM专家小组的组建 |
5.2.2 确定系统要素与通用问题 |
5.2.3 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关键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2.4 建立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
5.2.5 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
5.2.6 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的优化措施及案例启示 |
5.3 模型的实施与应用成效 |
5.3.1 项目范围管理改进方案实施 |
5.3.2 项目范围管理改进方案实施成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德尔菲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2 德尔菲专家调研表 |
附录3 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4 关键影响因素关系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5 Z高校教学业绩考核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 |
四、基于INTRANET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H教育机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玉芳. 河北经贸大学, 2021
- [2]教育信息化企业PR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 李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5]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和策略研究[J]. 陆佳钰. 作家天地, 2021(15)
- [6]教育机构门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亚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信息化背景下体育教务管理云平台的建设 ——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D]. 王鑫铭.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 童薇. 试题与研究, 2021(11)
- [9]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平台市场调研与采购标准[J]. 尹慧慧,郭海龙,马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08)
- [10]Z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项目范围管理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 赵鸣. 浙江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