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宋江的形象

重新认识宋江的形象

一、对宋江形象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徐凌[1](2021)在《从元明水浒戏到《水浒传》探析宋江形象的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宋江是水浒故事的关键人物,从水浒戏的产生到《水浒传》成书,其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宋江形象的演变表现在形象的美化、主导地位的突出及形象性格的复杂等方面,对其形象变迁进行研究,可知形象变迁对促使《水浒传》主题深刻及宋江双重性格定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钟闻[3](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提出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叶兴才[4](2018)在《《水浒传》宋江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丰富而立体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掌故,对《水浒传》中通过故事与情节呈现出来的宋江形象的领袖人格、绿林人格和儒家人格一一进行阐释,并进一步对宋江形象所呈现出来的矛盾性与统一性进行探究。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领袖人格:宋江形象的基本特征》。《水浒传》中宋江形象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是领袖人格,宋江领袖人格的表现,最突出的方面是天下英雄对宋江的归服。正是这种领袖人格的赋予,使宋江自然而然成为梁山聚义的首领,因而,领袖人格是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人物谱系中特殊定位的必然结果。第二章《绿林人格:宋江的“义”》。宋江作为绿林领袖,需要通过“义”来结识天下好汉,进而为其所用,“义”是“真命强盗”宋江所天然具备的人格。第三章《儒家人格:宋江的“忠”与“孝”》。宋江虽为小吏,却有着儒家“忠孝”的追求,这一人格可谓贯穿了宋江的一生,可是忠义难以两全,这也让宋江形象变得矛盾重重。第四章《道路选择:宋江形象的隐喻》。宋江的形象,其实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个人,他的反抗道路是一种社会心态的人格化表现,本文在熊明老师的基础上,从内在逻辑和艺术逻辑两个角度,试对宋江形象所代表的社会心态做一个解析。

冯雅[5](2017)在《《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界的重大课题,这一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历史及走向世界的过程。《水浒传》作为一部广为人知的中国古典名着,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而要涉及《水浒传》在海外传播情况的研究,最先译介《水浒传》的日本,是必须首先提到的国家。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形式独特,其历史源远流长,从秦汉之交迄今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就形式而言,两国人员往来受大海阻碍,书籍成为接受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文是对《水浒传》在日本传播情况的综合论述,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水浒传》的译介、再创作和研究情况及《水浒传》在日本通过绘本、游戏、影视剧和动漫的多元化传播情况进行历时性和专题性的归纳、总结、分析和讨论,探究中日文学交流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本论文采用了既重理论研究,又重个案分析;既重宏观把握,又不失微观探索的写作方法,力争做到论点可靠,论证充实。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水浒传》传入日本的时间、途径和传入后出现的江户时期“水浒热”现象,以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二章选取《水浒传》训读本中最有代表性的平冈龙城的《标注训译水浒传》和幸田露伴的训译本《国译忠义水浒传全书》二书为研究对象,兼论被称为战后译界“两座巨峰”的吉川幸次郎和驹田信二的现代日译本。通过对《标注训译水浒传》和《国译忠义水浒传全书》两书训译方法、训译特点、训译异同性等方面的考察,来归纳各自在训译技巧上的得失。与此同时,结合明治、大正时期日本社会全面西化、文化上东西碰撞的特殊时代背景,从语义学、文体学角度来探讨平冈龙城和幸田露伴的两个训译本在充当《水浒传》在日传播媒介的价值所在。注重将《水浒传》的译介和研究与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考察,使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和普遍性。第三章论述了《水浒传》传入后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及在其影响下产生的文学作品,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接受研究和跨文化传播为基础,辅以文学翻译理论,文化理论等,重视原典材料,采用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分析与实际作品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讨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曲亭马琴的《南总里见八犬传》、吉川英治的《新·水浒传》和北方谦三的《水浒传》。第四章以专题性的形式梳理和客观介绍了日本的《水浒传》研究成果。笔者赴日访学期间,走访各大图书馆和相关研究机构及相关学者,将近年来日本的《水浒传》研究历史进行系统归纳,希望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学者,以期为我国水浒研究提供一些参考。第五章论述了《水浒传》在日本的的多元化传播,从日本的绘画、戏剧、影视、动漫,电子游戏以及传统民俗活动中都能看到《水浒传》的存在。展示了日本人民对于《水浒传》的热爱,也展现了《水浒传》作为一部古典名着持久的文学魅力与生命力。任何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传播,被接受者接受之后才算最终完成,《水浒传》传入日本后主要以翻译、改编、研究等方式进行传播,印刷品、舞台、影视等便构成了其主要传播媒介。从时间上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水浒传》的传播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水浒传》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状况有时强,有时稍弱,而且每个时期的重点也各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社会和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日本民族的精神需求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日本民族在长期的自我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岛国民族特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所以无论中国文学对其影响多么巨大、强烈和持久,日本民族都会自然地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认真地鉴别、甄选最后再审慎地取舍。他们虽以《水浒传》为原典进行了一系列的翻译和再创作,但每部作品都印有日本的痕迹。同时为迎合大众情趣和市场运营对《水浒传》的翻改也五花八门,有的缺少对原着的尊重,使没有阅读过《水浒传》的日本读者产生偏误,这种传播内容已打破甚至是毁灭了原着的本貌,如何打破这种被动传播值得我们思考。

王春月[6](2016)在《《水浒传》的跨文本研究》文中指出《水浒传》作为四大名着之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替天行道精神是全书的核心思想,小说对此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而1998年央视版电视剧和2011年新版电视剧在改编中却出现了偏差。第一章首先对不同文本精神内涵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替天行道是小说中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它与侠义精神一脉相承又存在矛盾,正是替天行道包含的矛盾使得水浒故事更加具有张力,进而显示出小说精神内涵的丰富性。电视剧因为深受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而误入只重言情和武打的歧途,弱化了替天行道的精神。不同的精神内涵是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结局表现出来的。第二章选取《水浒传》中宋江、鲁智深、潘金莲等三个创作者着力甚多且在文本变迁中改变程度巨大的角色进行探讨,发现《水浒传》中作者苦心塑造的宋江这个矛盾形象,被1998年版电视剧塑造得几乎一无是处,一位受争议的人物顿时成了彻底被厌恶的对象。2011年新版电视剧恰恰与其相反,它几乎避开了宋江所有的缺点,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人物形象。鲁智深作为受读者广泛喜爱的人物,被创作者改编得离“英雄”这个称号越来越远,他在电视剧中的琐碎甚至让观众心生反感。潘金莲不在英雄之列,却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她以淫荡出名,却在电视剧中被改编成了值得同情的清纯形象。研究发现,电视剧创作者单凭臆想和取悦观众为标准进行改编不能表现《水浒传》中蕴含的替天行道精神,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颠覆性塑造,导致了偏离甚至背离主题的现象。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精神内涵传达是通过叙事来实现的。第三章从叙事的顺序、情节、节奏、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发现在叙事策略上,不同文本各有千秋。每个文本都会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迹,文本创作者的态度直接映射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与观众的审美偏好,叙事态度决定了叙事者对叙事顺序、情节和节奏的选取。小说中作者为了塑造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以及传达替天行道的精神所选用的叙事顺序、情节和节奏与电视剧中所选取的是有差别的。电视剧运用蒙太奇等手法能比较灵活地用画面来转换文字,其叙事的趋势是去血腥化和重感情化。电视剧制作者和演员对角色现代化的解读,未免使本应快意恩仇的英雄好汉陷入两难境地,使文本缺乏内部逻辑,从而没有了说服力和可信性。文本精神内涵的传达需要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体现,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叙事来实现的,叙事又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第四章对《水浒传》三个文本的修辞手法进行探讨,发现《水浒传》不同文本修辞的方式和风格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个文本都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迹,显示着各自特有的语言风格。《水浒传》小说通过象征和隐喻等手法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活,从而把文本的思想内涵也更深刻地表达出来。修辞在影视剧中同样能发挥作用,如果影视剧能恰当地把文字修辞转化为视听语言,那么影视叙事的优势将更加凸显。然而,《水浒传》电视剧的创作者单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增加收视率,一味追求炫酷的效果,不讲求修辞对文本叙事的贡献率,没能精确刻画人物形象,最后只剩漂亮的形式而失去了精神内涵。

陈檄焌[7](2015)在《宋江形象的演变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宋江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传奇故事从北宋末年开始流传,到元末明初基本定型,历经数百年,宋江这一文学形象也因此融入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社会理想、人生价值和审美情趣。从历史人物到文学作品再到影视作品,宋江的形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水浒传》成书之前,宋江的形象比较模糊。史家笔下的宋江是“盗寇”、“剧贼”,形象单薄。宋元时期文人淡化了宋江的狂悍之气,赋予他鲜明的政治伦理色彩,扶危济困的豪杰侠士与忠君爱国的起义英雄形象基本成型。元末明初,施耐庵编纂《水浒传》,宋江形象更加丰满、复杂,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忠臣义士。明清时期,《水浒传》出现了多种文本同时传播的盛况,许多文人以评论改编、续写仿作等形式对宋江形象进行了阐释与重塑。这一时期对宋江形象的评价与阐释主要围绕“忠义”问题分为两派,李贽和金圣叹是最突出的代表。在续书中宋江以不同的方式一再出现,但形象迥异,这些变化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以及作者不同的经历共同推进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研究者多将宋江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中作政治方面的考察,有的认为宋江是农民起义的“英雄”,有的则认为宋江是农民起义的“叛徒”。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宋江形象作出了多元化的解读,新观点层出不穷。在新媒体环境下,《水浒传》一再成为电视剧改编的热点,不同的编剧者根据自己的理念对宋江形象进行了改造和重塑,使这一形象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温婧[8](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宋江形象研究述略》文中研究表明《水浒》中的宋江,誉之者说他是"农民革命运动的领袖",毁之者说他是"地地道道的投降派",这两种说法深刻揭示了自《水浒》问世以来人们对宋江这一人物的认识。改革开放后,学界对宋江研究视角、方法多样,人们不单纯对其褒或贬,而探究其所处时代背景,认识到其性格的复杂性、多样性。

王晓玲[9](2012)在《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文中指出清代学者对《史记》的文学阐释是对历代以来《史记》文学性研究的总结,从而深入地揭示了《史记》的文学特质。研究清代《史记》的文学阐释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史记》的文学特色、文化意蕴,有助于从文学视域厘清清代特殊政治文化氛围下学术、文化发展的趋势,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有着借鉴意义。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第二章论述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文化、文学语境。三、四、五、六章分别从清人对《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写人艺术、叙事艺术、语言艺术的阐释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清代文化语境与《史记》研究的兴起。面对薤发易服与“道统”的争夺,清初遗民学者从“汲古返经”出发,以史为文化相继的强调,促使了民间史学的兴盛。满清政权为了消弭汉族士人的反抗,开科举、开四库馆、开明史馆等措施使官方史学与民间史学合流。《史记》作为第一部通史,是最具汉族文化意义的历史抒写,《史记》研究被空前地重视,形成了清代《史记》经典化的学术语境。而《史记》史学的经典化促成《史记》的文学经典化高潮。第二章论述清代文学语境与《史记》文学阐释的互文关系。清人在“通经汲古”、“复古守正”的文化倡导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总结清理中,形成了古雅、崇实重质、圆而神的审美趣味。这对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方法、深度与广度有着重要影响。文学理论是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其丰富和发展离不开文学实践。清人把“发愤着书”说、“文气”说、“义法”说作为解读《史记》的理论,全面而深入地探索了《史记》的文学特质,并丰富发展这些理论,进行了历史性总结。第三章论述清人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阐释。清代学者从“泄愤”的思路出发,在艺术的内在动机上找到小说与《史记》内在神韵上的共性与幽通。小说的创作与评点一方面要冲破文化禁锢与“史余”、“史补”等史学话语对小说评论的笼罩,一方面又要借助于《史记》的经史地位来提高其文化地位,这种悖论使金圣叹不再简单地攀附《史记》等经史着作来提升小说的社会意义与文学意义,而是提出“才子书”的观念,从文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来抗衡经史。通过对《史记》的“以文运事”与《水浒》的“因文生事”的比较,他准确地概括了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差异,揭示了《史记》文学性的特点。金圣叹、张竹坡、冯镇峦、孔广德、刘鹗等小说评点家对小说与《史记》的比较强化了《史记》的文学特性。第四章论述清代学者对《史记》写人艺术的阐释。清人丰富发展了“实录”的内涵,认为《史记》人物传神写照,和司马迁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能够选选奇人,写奇事、奇遇,采摭轶事为人物注入灵魂与性格,并通过细节和心理描写使人物性格凸显,达到形神兼备。清人认为《史记》以类写人、以情写人、以议论写人,使人物虚实相映、性格鲜明、形象突出,是司马迁史笔与文心的完美结合。第五章论述清代学者对《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于序事中寓论断”、“义法论”是清人对《史记》叙事的两个理论发明,这对清代《史记》叙事艺术的发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清代学者从《史记》章法结构的秩序、变化、联贯、统一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文章学理论为引导,引入其他文学体裁的术语、方法,还原了《史记》的历史叙事空间,揭示了《史记》的叙事艺术,展现了《史记》的文学特质,深化了《史记》文学性的研究。第六章论述清代学者对《史记》语言艺术的阐释。清人继承了宋、明以来《史记》语言艺术的研究,以文本细读为基础,重视字法与句法的探讨,辨析了叠字、虚字、关键字在人物刻画、语意传达以及结构上的重要作用;探索了长句与短句、叠句与对句对文章情感表述、语气语势以及节奏韵律的重要作用。

张莉[10](2012)在《“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文史结合研究方法为基础,广泛运用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从问题出发,对水浒评话、评书的说话背景、历史面貌与形态特征,进行了立体化考察和理论探讨。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附录四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评话源流研究,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主要从文献入手,重点考察评话的概念与艺术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渊源变迁;第二部分为水浒说话衍变研究,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组成,选取说话艺术中具有传承脉络的水浒故事作为研究个案,将水浒故事放在整个说话系统中,对其流变情况进行全面考察,也即把水浒说话作为一个独立体系看待,结合水浒小说、水浒戏、水浒传说等水浒故事的其他表现形态,对水浒说话进行研究;第三部分为水浒说话的文本研究,由第五章组成,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文本层面入手,对水浒说话的文本形态,以及水浒说话的口头性文本与书面《水浒传》小说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差异性进行考察。第一章从评话的名称出发,结合文献材料,客观展示评话的名称、含义、性质及其指称对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力求建立一个动态的评话概念。“评话”中的“话”字,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但其含义最初指的是可以着之于书的“载道”之言,是上层社会的专门用语,经过汉魏六朝的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话”字使用由雅趋俗,其故事含义和娱乐色彩才逐渐凸显,并形成“说话”一词,在宋代作为演说故事的表演伎艺之称广泛出现。元代“平话”之名的出现及其指称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评话概念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初始阶段,而明清则是评话概念在元代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出现新变的时期,不仅名称和含义出现了由“平”向“评”的转移,指称对象也由口头和书面的说话文本,逐渐扩大到表演伎艺和小说文体,具有了艺术和文学的双重属性。同时,从宋代说话中的口头讲史文本发展而来的元代“平话”和明清“评话”又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明清“评话”在元代“平话”基础上继续发展,是元代“平话”内涵和外延扩大化的产物,它们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正是这种贯穿元明清“评(平)话”的本质内核的存在,使得“评话”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一种形态驳杂但又可以辨别的传承体系。第二章通过对口头说话艺术的渊源及演变进行考察,客观展示评话、评书作为一种口头说话表演艺术,其艺术形态是如何自前代传承、发展和演化而来的。从口头说话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唐代以前是说话艺术基本元素的萌生与本质特征初步形成的阶段。先秦时期,说话艺术最基本的元素——口语说故事已经萌生,在民间及上层社会,以自发状态依附于瞽朦、优人的多种说唱形式中。由汉至隋,瞽朦说唱逐渐式微,以娱乐为主的俳语优戏却日益盛行,并由初具说话基本元素的“优笑”,发展为一种兼具说话基本元素和主要特征的“俳优小说”,在中国本土“说话”伎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到隋唐时期,说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具备“说话”之名、以说为特征的表演方式、以故事为主的表演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表演程式。北宋瓦舍勾栏的兴起,标志着民间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正式形成。宋代说话作为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与瓦舍勾栏一起走向繁荣。元代瓦舍逐渐衰落,勾栏却获得极大发展,但元代说话在勾栏中的重要地位已被杂剧取代,只有讲史一门得以继续发展。明代以降,瓦舍日趋消亡,勾栏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作为民间伎艺的主要表演场所。明清说话在沉潜民间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带有地域色彩的评话、评书,并寻找到了替代瓦舍勾栏的新场所——书场,再次迎来说话艺术的发展高峰。第三章选取说话艺术中具有传承脉络的水浒故事作为研究个案,对今本《水浒传》小说广泛流传以前水浒说话的孕育及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水浒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北宋末年,而水浒说话的孕育与初步形成则在南宋时期,体现为由讲说某一水浒人物的短篇故事逐渐汇聚成以宋江为中心的长篇三十六人故事。在这个环节的考察中,重点探讨了水浒说话为何会在南宋形成、主要具有哪些特点以及与史实相比出现的变化情况。元代至明初水浒说话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传播范围扩大到南北各地,而且不同地域的说话中所讲说的水浒故事在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大差异,明显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水浒故事系统以及多样化的故事文本。在这个环节的考察中,结合元明时期的各类文献所记载的水浒资料以及水浒故事的其他表现形态,对北方水浒说话和南方水浒说话的传播情况、发展特点以及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第四章对今本《水浒传》小说广泛流传以后,水浒说话的逐步成熟与繁荣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明初至明中期,由罗贯中等人改编“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书志》)创作而成的今本《水浒传》小说问世。随着文学性和艺术性均远远高于说话文本的文人改编本《水浒传》的广泛流传,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水浒故事的定型。到明代后期,水浒故事的各种表现形态都已明显受到今本《水浒传》小说的影响,南北各地流传的水浒说话,也纷纷在口头传承的说话文本基础上,以今本《水浒传》小说为框架敷衍故事,水浒说话逐步成熟。明末清初,说书名家柳敬亭的出现,扩大了评话的影响和传播范围,揭开了评话、评书在清代的繁荣序幕。而在说话底本、艺人以及表演伎艺等方面都逐渐发展成熟的水浒评话,也在南北两地出现了备受时人关注的着名评话艺人,并随着说书名家柳敬亭的不断传播,日益兴盛起来。清代以降,“评话”、“评书”逐渐成为说话艺术在南北两地的习称,而且各地说话艺术又与地方方言相结合,形成众多带有地域色彩的子类评话、评书种类,呈现出全面的繁荣态势。与说话艺术发展的大趋势相对应,水浒说话经过明代中后期在底本、艺人、表演以及传播接受等方面的发展成熟,也开始走向繁荣。不仅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中都有改编自《水浒传》小说的评话、评书书目,出现了众多讲说水浒评话、评书的着名艺人,而且南北各地的水浒评话、评书,受地域文化影响,在表演风格以及书目传承、文本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形成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第五章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文本层面入手,对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之间存在的互动交流现象以及内在的差异性进行考察。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历时性发展来看,在口头说话文本和书面小说的不断互动转化过程中,口头说话艺术的伎艺呈现方式决定了水浒说话文本的文本形态、结构方式及叙事特点,而说话艺术本身以娱人为旨归的商业倾向、不同时期的说话艺人与听众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时代文化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的变动,又进一步影响到水浒说话文本的潜在叙事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而造成水浒说话与《水浒传》小说之间,既有不同文学范畴之间的相互承继和吸收,也有各自范畴内的发展和衍变,体现了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之间有同有异、交叉共存、互动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中雅俗之间的对立和统一。

二、对宋江形象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宋江形象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从元明水浒戏到《水浒传》探析宋江形象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江形象演变的表现
    (一)形象的美化
    (二)主导地位的突出
    (三)形象性格复杂
二、宋江形象演变的意义
    (一)使主题更加深刻
    (二)宋江双重性格的定型
三、结语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4)《水浒传》宋江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宋江形象研究综述
    0.2 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 领袖人格:宋江形象的基本特征
    1.1 领袖人格的预设
    1.2 宋江领袖人格的体现
    1.3 宋江的“真命强盗”之路
2 绿林人格:宋江的“义”
    2.1 宋江信义品性的赋予
    2.2 宋江“义”事
3 儒家人格:宋江的“忠”与“孝”
    3.1 宋江“孝”事
    3.2 宋江“忠”事
4 道路选择:宋江形象的隐喻
    4.1 宋江人格的矛盾
    4.2 宋江形象的隐喻
    4.3 宋江形象生成的艺术逻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水浒传》东传日本
    第一节 《水浒传》的传入
        一、传入时间
        二、传入途径
    第二节 江户时期的“水浒热”
        一、和刻本、初译本、注解书的出现
        二、《水浒传》与江户文学
第二章 《水浒传》的日译本研究
    第一节 精训细译的平冈训译本
        一、《标注训译水浒传》
        二、平冈龙城的精训细译
    第二节 雅俗折衷的露伴训译本
        一、《国译忠义水浒传全书》
        二、幸田露伴的雅俗折衷
    第三节 走向现代的日译本
        一、通俗易懂的吉川日译本
        二、正统准确的驹田日译本
第三章 《水浒传》在日本的再创作
    第一节 《水浒传》影响下的日本文学作品群
        一、翻案作品
        二、翻改作品
        三、同名异实型作品
    第二节 曲亭马琴与《南总里见八犬传》
        一、曲亭马琴与《水浒传》
        二、《南总里见八犬传》与《水浒传》
    第三节 吉川英治与《新·水浒传》
        一、吉川英治及其《新·水浒传》创作
        二、《新·水浒传》与《水浒传》
    第四节 北方谦三与《水浒传》
        一、北方谦三及其《水浒传》的创作
        二、北方版《水浒传》与《水浒传》
        三、褒贬不一的北方版《水浒传》
第四章 日本的《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水浒传》的版本研究
        一、对刘兴我刊本和藜光堂刊本的研究
        二、对《英雄谱》的研究
        三、对《文杏堂批评水浒传》的研究
        四、对《钟伯敬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的研究
        五、对容与堂本的研究
        六、对李玄伯藏本的研究
        七、幸田露伴的《水浒传》版本研究
    第二节 《水浒传》的文本研究
        一、对《水浒传》主题的研究
        二、对《水浒传》人物形象的研究
    第三节 对《水浒传》成书及作者的考证
        一、关于《水浒传》成书的研究
        二、《水浒传》作者的研究
    第四节 对《水浒传》语言的研究
        一、对《水浒传》的语言艺术的研究
        二、对《水浒传》的语言学研究
第五章 《水浒传》在日本的多元化传播
    第一节 绘本
        一、19 世纪日本水浒绘本的流行
        二、20 世纪日本水浒绘本的再创作
    第二节 戏剧与影视剧
        一、戏剧(歌舞伎)
        二、影视剧
    第三节 动漫游戏中的《水浒传》
        一、横山光辉版《水浒传》
        二、对梁小龙版《漫画水浒传》的接受
        三、《水浒传》动漫游戏与青少年亚文化
    第四节《水浒传》在日本的其他传播样式
        一、睡魔祭传播中的《水浒传》
        二、刺青文化传播中的《水浒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日本与《水浒传》相关的研究论文目录(1951-2017)
附录二 《水浒传》日译本一览表
附录三 日本所藏《水浒传》一览表
后记

(6)《水浒传》的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精神内涵差异
    第一节 替天行道:《水浒传》小说深刻的精神内涵
        一、侠的渊源
        二、《水浒传》侠文化的影响
        三、《水浒传》中侠义精神与替天行道的辩证关系
        四、《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
    第二节 大众消费文化:《水浒传》电视剧精神内涵缺乏的根源
        一、《水浒传》电视剧谋篇布局的失衡
        二、《水浒传》电视剧对感情戏的大肆渲染
        三、《水浒传》电视剧对武打戏的过度关注
第二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人物形象变迁
    第一节 宋江:由忠义无情到忠义多情
        一、英雄的回归
        (一)人物出场:隆重气派的回归
        (二)人物性格:智谋忠义的回归
        (三)人物气度:狂放不羁的回归
        二、英雄的解放
        (一)心理的解放:从不近女色到怜香惜玉
        (二)肉体的解放:从敷衍到享受
        (三)灵魂的解放:从怒杀到误杀
    第二节 鲁智深:由豪侠仗义到失去风骨
        一、性格:从不拘小节到注重细节
        二、对坏人:从嫉恶如仇到啰嗦说教
        三、对女人:从无动于衷到温情脉脉
        四、结局:从功成身退到虎头蛇尾
    第三节 潘金莲:由淫荡变清纯
        一、大逆转:潘金莲变成良家妇女
        二、拼感情:武松变得不再是冷血汉
        三、不合理:武松杀嫂变得缺乏依据
第三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不同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顺序
        一、预叙
        (一)神异预叙:梦的应验
        (二)命相预叙:偈语应验
        二、插叙
        (一)横云断山法
        (二)文中自注法
        三、补叙
        (一)共时性:对文本内部逻辑性补充
        (二)历时性:对文本外部观众接受与文化延伸
    第二节 叙事情节
        一、血腥程度逐渐减轻
        (一)被杀者总人数减少
        (二)杀人者残忍程度降低
        二、感情成分日益加重
        (一)夫妻感情更加浪漫
        (二)非夫妻感情更加暧昧
    第三节 叙事节奏
        一、由环环相扣到断断续续
        二、打斗慢节奏各有千秋
        三、调节节奏各有所长
    第四节 叙事态度
        一、对女性地位的重视程度不同
        二、对孽缘恶果的批判程度不同
        三、对作品中人物的态度不同
第四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修辞手法
    第一节 象征
        一、杏黄大旗——越来越完善的梁山精神传达
        二、潘金莲的竹竿——越来越精准的越轨标尺
    第二节 隐喻
        一、宋江之死——时代悲剧
        二、红和黄——骚动的心
    第三节 图像
        一、特写——放大的精彩
        二、空镜头——沉静的呼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水浒传》及其续书的各种重要版本书目抄
附录二 根据《水浒传》改编的影视文本
附录三 《水浒传》两版电视剧的集名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宋江形象的演变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宋江形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宋江形象的生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史家笔下的“盗寇”“剧贼”
    第二节 市民文学中的“及时雨”
    第三节《水浒传》对宋江形象的的重塑
第二章 宋江形象在明清时期的改造与接受
    第一节 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第二节《水浒》续书对宋江形象的改造
    第三节 明清时期宋江形象演变的原因
第三章 宋江形象的当代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农民起义语境下的英雄与叛徒
    第二节 宋江形象的多元化解读
    第三节 当代影视剧中的宋江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宋江形象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江乃“封建统治阶级之奴才”
二、宋江性格之多重性、复杂性
    (一) 宋江乃“忠义之烈的艺术典型”
    (二) 宋江乃“农民起义之英雄领袖”
    (三) 宋江性格之复杂性
        1. 宋江性格之“矛盾”
        2. 宋江性格之“统一”
        3. 宋江性格乃“矛盾中统一”
        4. 关涉宋江复杂性格“类型化与个性化杂糅”
    (四) 宋江复杂性格缘由探讨
三、宋江之于金本与其他版本
四、其他观点
    (一) “郓城小吏”说
    (二) “文化心态之外化”说
    (三) “理想化救世主与社教政治的奴才”说
    (四) “悲剧性格”说
五、结语

(9)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文化语境与《史记》研究的兴盛
    第一节 满族专制下的清代学术与文化
        一、薙发易服与满清“部族”政权的巩固
        二、“渐就中国之制”与“道统”的争夺
        三、防猜与文网
    第二节 清代史学观念的变更
        一、清初遗民与《明史》编纂
        二、《四库》与清代历史考据学
        三、晚清经世史学与西方史、边疆志
    第三节 清代《史记》研究的兴盛
        一、《史记》的经典化与清代《史记》研究
        二、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成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文学语境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第一节 清代审美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一、审美趣味与文学阐释
        二、清代古雅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三、清代崇实重质的审美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四、清代“圆而神”的审美趣味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第二节 清代文学观念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一、清代发愤着书说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二、清代文气说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三、清代义法说与《史记》的文学阐释
    第三节 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形式与特点
        一、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形式
        二、清代《史记》文学阐释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阐释
    第一节 清代《史记》史笔、文心的探讨与小说评点
        一、明代中晚期的《史记》评点与小说评点
        二、清代小说评点与《史记》阐释的关系及特点
    第二节 金圣叹对《史记》与小说关系的阐释
        一、金圣叹的“才子书”与《史记》文学性的认识
        二、金圣叹论《史记》“以文运事”与《水浒》的“因文生事”
        三、金圣叹《水浒》评点中对《史记》的解读与艺术手法的强化
    第三节 清代其他小说评点家对《史记》与小说的对比阐释
        一、张竹坡《金瓶梅》评点中的《史记》文学性阐释
        二、清代评点家对《聊斋志异》、《红楼梦》与《史记》的比较阐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写人艺术的阐释
    第一节 宋明时期对《史记》写人艺术的探索与成就
        一、宋前以及宋代对《史记》写人艺术的初步探讨
        二、明代论《史记》写人艺术的成就
    第二节 清代学者论《史记》人物刻画的“实录”与选材
        一、清人对《史记》人物“实录”的文学阐释
        二、清人论《史记》人物塑造的选材
    第三节 清代学者论《史记》的以情写人、以类写人、以议论写人
        一、清人论《史记》的以情写人
        二、清人论《史记》的以类写人
        三、清人论《史记》的以议论写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叙事与《史记》叙事艺术的探讨
    第二节 清代《史记》的叙事艺术阐释的理论发明
        一、“于序事中寓论断”与清代《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
        二、义法论与清代《史记》叙事艺术的阐释
    第三节 清代学者论《史记》的章法结构
        一、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秩序
        二、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变化
        三、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联贯
        四、清人论《史记》章法结构的统一
    第四节 清代学者对《史记》的叙事技法的阐释
        一、清人《史记》文学阐释的重要形式与特点——叙事技法的探讨
        二、清代对《史记》叙事技法的阐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代学者对《史记》语言艺术的阐释
    第一节 清前对《史记》语言的研究
    第二节 清代《史记》语言艺术阐释的内容与特点
        一、清代《史记》语言艺术阐释的内容
        二、清代《史记》语言艺术阐释的特点
    第三节 清代学者对《史记》语言艺术的阐释
        一、清人论《史记》的叠字
        二、清人论《史记》的关键字目
        三、清人论《史记》的虚字
        四、清人论《史记》的长句与短句
        五、清人论《史记》的叠句与对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评话”名实考辨
    第一节 从“以言载道”到“以事娱人”:宋前“话”字含义流变考述
        一、以言载道:先秦之“话”的雅文化色彩
        二、语谈交流:秦汉之“话”的世俗化趋向
        三、以情怡人:魏晋南北朝之“话”的世俗化与审美化
        四、以事娱人:隋唐之“话”的叙事与表演色彩
    第二节 宋元“平话”之名的产生与元代“平话”观念
        一、有关“平话”出现时间的再商榷
        二、元代“平话”含义与性质的现有研究
        三、从域外汉籍看元代“平话”观念
    第三节 明清“评话”观念的多层开拓与新变
        一、由“平”到“评”:承上启下的明代“评话”观念
        二、由“文本”到“伎艺”:清代“评话”观念的新变
第二章 口头说话艺术的渊源及演变
    第一节 说话艺术渊源之一:先秦小说与“说话”伎艺萌芽的早期形态
        一、“说故事”与“街谈巷语”
        二、瞽蒙之诵与小说
        三、“载道”与“示技”:小说与说话的交互性
    第二节 说话艺术渊源之二:优笑俳说与“说话”伎艺的初步形成
        一、优笑:糅杂在戏与乐中的“说话”表演
        二、俳优小说:“说话”伎艺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从戏场到勾栏瓦舍:宋元及明初说话艺术的成熟、繁荣与衰落
        —、瓦舍勾栏的兴起与宋代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形成
        二、瓦舍勾栏的发展变化在宋元明清文献中的反映
        三、宋代瓦舍勾栏的兴盛与“说话”的繁荣
        四、元明瓦舍勾栏的变迁与“说话”的衰落
    第四节 市廛、庙观与书场的空间交错:明末以来说话艺术的再兴
        一、依托市廛、庙观发展起来的明清评话、评书书场
        二、明末清初评话、评书的兴盛与表演方式的基本定型
        三、清代及民国评话、评书的发展繁荣与地方化走向
        四、清代及民国评话、评书的特点
第三章 水浒说话的孕育初成与多元发展
    第一节 南宋:水浒说话的孕育初成
        一、《醉翁谈录》、《宋江三十六赞》与《宣和遗事》中的水浒说话遗存
        二、水浒说话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第二节 元代至明初:水浒说话的多元发展
        一、元代及明初的水浒杂剧与北方水浒说话
        二、“吴读本”《水浒传》与南方水浒说话
第四章 水浒说话的成熟与繁荣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今本《水浒传》的出现与水浒说话的成熟
        一、有关《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争议
        二、今本《水浒传》影响下水浒说话的特点
    第二节 柳敬亭与明末清初的水浒评话
        一、柳敬亭的说书活动
        二、柳敬亭与水浒评话
        三、“水浒人”
    第三节 清代以来水浒评话、评书的兴盛
        一、扬州评话中的《水浒》
        二、苏州评话中的《水浒》
        三、杭州评话中的《水浒》
        四、北方评书和其他地方评书中的《水浒》
        五、清代及民国水浒评话、评书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水浒说话与《水浒传》小说的文本互动
    第一节 《水浒传》小说对水浒话本的书面传承与衍变
        一、水浒话本的文本类型和特点对《水浒传》小说的影响
        二、《水浒传》小说中的表演性口头叙事印记
        三、说话行为的淡出与经典文本的形成
    第二节 水浒评话、评书对《水浒传》小说文本的口头转换
        一、情节结构的拆分和重组
        二、情节内容的增饰与创新
        三、人物形象的丰富与发展
        四、叙事方式的口头性转换
    第三节 水浒说话与《水浒传》小说的内在差异
        一、叙事逻辑的指向差异
        二、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三、化俗为雅与援雅入俗:雅俗互动下的审美离合
余论
附录
    附录一:传统水浒评话、评书知名艺人钩沉
    附录二:各地“评话”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附录三:水浒评话、评书出版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

四、对宋江形象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元明水浒戏到《水浒传》探析宋江形象的变迁[J]. 徐凌. 名作欣赏, 2021(36)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4]《水浒传》宋江形象研究[D]. 叶兴才. 辽宁大学, 2018(01)
  • [5]《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研究[D]. 冯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8)
  • [6]《水浒传》的跨文本研究[D]. 王春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宋江形象的演变与接受研究[D]. 陈檄焌. 陕西理工学院, 2015(01)
  • [8]改革开放以来宋江形象研究述略[J]. 温婧. 运城学院学报, 2013(01)
  • [9]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D]. 王晓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10]“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D]. 张莉. 扬州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重新认识宋江的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