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辽宁省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批复(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说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杨卫东[2](2010)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建立后,鉴于革命后全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紊乱状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于1913年初颁布了《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拉开了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序幕。在这种背景下,东北地方政府按照中央政府的设计框架开始构建东北地方的行政制度。本文在积极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广泛搜集档案资料、报刊资料、论文资料和一些外文资料的基础上,对1912至1928年“东北易帜”前后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本文首先以省为单位对东北三省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道、县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作了具体的阐述,总结了东北三省行政区划变迁的特点及原因。然后着重从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及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省、道、县三级公署的行政体制及其特点,考察了各级行政机构职官的选任与管理情况,并对这一时期东北地方发展中的区乡行政制度也进行了一番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方行政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变迁的历史动因,总结了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最后总结出了研究本课题的几点认识。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具体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变迁、全国以及东北地方政治局势、中央与地方关系调适、传统与现代政治模式蘖合、中西方文化碰撞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还适应了当时东北地区社会转型的需要,为东北地区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与保证。与此同时,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的实践也为我们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民政部[3](1993)在《关于辽宁省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批复》文中指出 民行批[1992]16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你省一九九二年九月九日《关于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铁岭市管辖的康平、法库两县划归沈阳市管辖。两县只变更隶属关系,不增加机构、人员编制和财政支出。民政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马斌[4](2008)在《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地方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分析中国的权力结构和变迁轨迹入手,指出,中国的地方治理是一个政府权力调整与职能重新界定的过程,即治理权威在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分化和扩散,以及在政府体系内部通过行政权力和责任的下放来增进地方(下级)政府的积极性、灵活性、回应性,其实质是治理权从国家单中心主义向多中心化和多层次化的变迁过程。因此,地方治理是一种实践、一套规则体系,也是一种理念,其不仅要求在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确立起合作主义的政治框架,而且也应将上下级政府间关系纳入协商与合作的关系模式之中,走向府际治理。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省市县政府间纵向关系,通过分析政府间权力配置与职能履行情况,指出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面临困境的根源在于没有触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管理体制,即没有调整和改革传统的权力结构,层级政府间权力配置滞后于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政府间责权利不匹配,使得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政府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和治理能力不足的困境。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间权力结构的变迁与政府角色的转变以及省市县政府间的权力配置模式、职能定位与治理工具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省市县政府间的治理机制,指出,在省市县政府间既有财政管理、项目审批、干部管理、绩效考核、信息沟通等一整套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由于政府间正式制度的供给不足和低效率,使得政府间治理的非制度化现象十分严重。在研究案例的选择上,以浙江省、市、县三级政府间关系为主要案例,考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先后于1992年、1997年和2002年以及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经济强县扩权改革的制度背景和运作模式,分析浙江省管县体制的经济基础、财政管理体制、“强县扩权”政策体系、省管县体制的绩效和制度条件。同时,以2006年启动的浙江义乌市扩权改革试点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扩权过程中政府间的利益博弈、角色差异和制度效应,探讨了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制度困境,即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本文认为,优化省、市、县政府间关系必须从根本上调整权力在上下级政府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配置,构建多中心治理的格局,在政府间治理结构中更多地嵌入合作、沟通、协商机制,形成府际治理,改变命令—控制的单一行政模式,实现地方治理。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首先,政府间关系的重塑必须跳出行政权力在政府层级间纵向配置的传统思维,将权力配置放到政府—市场-社会的大格局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规约政府的治理边界,改变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治理格局,改革资源行政化的配置模式,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地方治理。其次,要在改革行政层级体制,实行市县分治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间职责,确立以县为主体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体系,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政府间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包括政府间公共服务的财权配置机制、监管机制和评价机制。最后,还应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调整省级行政建制,缩小省域行政范围;积极培育大城市,实施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加快乡镇体制改革,理顺县乡关系。
汪宇明[5](2000)在《中国市管县(市)体制的区域结构关系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本文在探讨市管县 (市 )体制发生机制的基础上 ,分析了市管县 (市 )体制的区域结构关系模式 ,揭示了市管县 (市 )体制的发展趋势。
张鹏[6](2008)在《建国以来沈阳市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变一直是国内外地理学者研究的热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因城市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而呈现多元化。本文从新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沈阳市社会变迁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重建,着重探讨了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特征,并构建二者的藕合关系理论框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简要介绍了新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概念体系。二、该部分首先对社会变迁的相关内容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力机制做了简要概述,其次简要介绍了沈阳市的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对建国以前的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历史重建。三、在分别对1949—1978年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和社会变迁进行历史重建后,分析了社会变迁中的制度变迁、经济变迁、人口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特征,并对这一时期铁西区在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分析。四、在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和社会变迁进行历史重建后,在第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藕合状态进行了浅析,并探讨了在新时期的铁西区对沈阳市城市发展的影响。五、在前四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藕合关系的理论框架。
胡先学[7](2013)在《水资源短缺地区资源评价体系及综合开发分析》文中指出本文运用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土地整理和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针对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资源评价问题,以康平县为例,建立资源评价体系,对资源短缺地区的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综合开发利用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获得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全面的调查分析,按地形地貌特征、水系形成及经济区划,将康平县划分为东部平原区、北部风沙区和南部丘陵平岗区,分别计算了各区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储量。得到康平县水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西南部少,东北部多;地表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丘陵地区,地表径流年际分配不平衡,可利用调节水量较小;地下水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是地表水的2倍,但地下水可利用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各区域单位水资源量占比为1(南部):3.7(东部):4.5(北部)。2.以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程度、控制率、客水引用率,地下水的补给量、储量、可开采量,水体质量等为基本度量,建立对水资源的开发现状、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的评价体系,能较好地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后续规划做出定量分析。3.以水资源评价为基础,准确计算出水资源的质、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再以土地资源评价为补充,整理计算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特点、存在主要问题、开发潜力分析,辅以其它资源评价,构建水土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开发利用。康平县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以水资源为主构建的水土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东北平原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也可供类似地区水土资源评价参考。
付龙昌[8](2018)在《辽宁省协同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路径和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其对于经济的驱动作用已取得了广泛共识。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协同创新这一衍生性的新型创新形式因更适于目前复杂的经济脱颖而出,业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在国家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之际,辽宁经济处于爬坡过坎、筑底企稳的关键时期,研究如何破解辽宁省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一条与本省条件相适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对于进一步提升辽宁本省协同创新实力,实现创新对经济发展更为有效的驱动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在前文理论铺垫的基础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从辽宁省协同创新能力、省内各创新主体效用发挥协同度、省内区域协同创新均衡度三个方面对辽宁省的协同创新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得出了辽宁协同创新水平较低、各主体协同效应不明显等系列结论。指出辽宁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本省通用协同创新模式优化,结合本省各地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协同创新相关理论,设计出“点—群—线—面”这样一条与本省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协同创新路径。另外,以前文所归纳的问题为导向,提出涵盖顶层设计、要素集聚、机制优化、生态构建等四大方面在内,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施政建议。藉此希望本文所进行的研究能对辽宁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建设,助力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储念念[9](2014)在《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及其纠正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统治者对于民族地区进行专门的管理,古已有之。民族区域型政区,作为我国行政区划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整个国家的不可分离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这些变化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的冲击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需求,都对现存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萌动了改革的需要。但由于针对民族区域型政区建制面临新问题、新情况的法律法规缺位,民族地区寻求发展但是缺乏正确的引导,部分地区领导者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建制特殊性的认识不足等原因,致使民族地区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日益突显。目前,我国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行政建制的研究仍处于摸索时期。因此,我们如果认真研究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可供借鉴的参考意见,这对于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以及促进该地区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民族区域型政区及其一般化倾向这一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笔者大量收集查阅有关资料,认真分析领会了我国设立民族区域型政区的初衷,参考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民族问题、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的现状。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存在一般化倾向的问题,比如撤销自治县(州)设一般市(区)、市辖民族区被形式化、民族乡被改设镇(街)建制等等,这一问题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民族区域型行政区划制度的完善以及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都具有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地区领导人对于民族区域型政区特殊性的认识不足;当前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民族区域型政区建制法律法规不甚健全且得不到应有遵循;民族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等。最后,针对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存在的一般化问题,作者提出了纠正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供参考和借鉴的对策建议。
赵浩文[10](2019)在《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研究》文中认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地区各地兴起的抗日义勇军构成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14年抗战初期的主力军。由此,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研究,尤其是2017年1月,教育部行文将“8年抗战”统一改为“14年抗战”后,东北义勇军的有关研究,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有关抗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事实上,困扰当时东北义勇军发展的,当属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的后勤供养的军需问题。进而从目前我国的相关学术研究中,对于东北义勇军的后勤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有鉴于此,本文以在本溪桓仁兴起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问题为线索。拟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收集,以探讨辽宁民众自卫军从成立之日起的后勤军需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有关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同时就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资料来源、理论与现实意义等。第二部分,主要以辽宁民众自卫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辽宁民众自卫军在辽宁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本部分中主要探讨了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兴起发展历程、军政建设、组织架构,及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对日作战情况和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和结局等方面。第三部分,随着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建设强大的后勤军需供应也成为重中之重,后勤军需供给主要是在通化会议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在这一部分主要探讨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发展状况,如财税征收、货币发行、商民捐助、工厂建设、战斗缴获和救国会援助等情况。第四部分,对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战略地位的论述以及对整个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后勤军需情况的整体评价。第五部分,结语。
二、关于辽宁省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批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辽宁省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批复(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中华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研究的现状 |
1.2.2 关于近代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旨、意义、理论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旨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3 论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范围与框架结构 |
1.4.1 论文研究的范围 |
1.4.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5 论文的资料搜集 |
1.5.1 档案资料 |
1.5.2 官、私修地方志 |
1.5.3 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等资料 |
1.5.4 政协文史资料 |
1.5.5 民国时期出版的专题研究论着 |
第2章 东北三省的行政区划 |
2.1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行政区划的改革 |
2.1.1 民初北京政府改革行政区划的历史背景 |
2.1.2 北京政府行政区划改革方案的制定 |
2.1.3 《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等法令的颁布与省道、县三级制的实施 |
2.2 奉天省行政区划及其变革 |
2.2.1 北京政府时期奉天省道级政区及其变革 |
2.2.2 北京政府时期奉天省县级政区及其变革 |
2.3 吉林省行政区划及其变革 |
2.3.1 北京政府时期吉林省道级政区及其变革 |
2.3.2 北京政府时期吉林省县级政区及其变革 |
2.4 黑龙江省行政区划及其变革 |
2.4.1 北京政府时期黑龙江省道级政区及其变革 |
2.4.2 北京政府时期黑龙江省县级政区及其变革 |
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方省公署的行政体制 |
3.1 省级政区的行政权力构成 |
3.1.1 省公署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 |
3.1.2 中央直辖机构的设立及其职权 |
3.1.3 特殊行政机构的设置 |
3.1.4 省级政区行政机构设置的特点 |
3.2 省公署的行政地位 |
3.2.1 省公署与中央各行政机关的关系 |
3.2.2 省公署与省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 |
3.3 省公署的运行体制 |
3.3.1 省公署的领导与决策体制 |
3.3.2 公文及其处理程序 |
3.3.3 省公署的日常运作 |
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方道公署的行政体制 |
4.1 道公署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 |
4.1.1 道行政长官及其职权 |
4.1.2 道公署的行政机构及其职掌 |
4.2 道公署的行政地位 |
4.2.1 与省公署的关系 |
4.2.2 与中央政府及中央在地方直辖机构的关系 |
4.2.3 与县公署的关系 |
4.3 道公署的运行体制 |
4.3.1 领导与决策体制 |
4.3.2 道公署的公文程式 |
4.3.3 道公署日常政务的开展 |
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方县公署的行政体制 |
5.1 县级政区的行政权力构成 |
5.1.1 清末“新政”期间东北地方的县政改革 |
5.1.2 县公署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 |
5.1.3 县其他行政机构及其职权 |
5.1.4 县佐和佐治局制度 |
5.2 县公署的行政地位 |
5.2.1 县公署与上级权力机关的关系 |
5.2.2 县公署与县其他行政机构的关系 |
5.2.3 与县佐的关系 |
5.3 县公署的运行体制 |
5.3.1 县公署的领导与决策体制 |
5.3.2 公文程式及其处理程序 |
5.3.3 县公署日常政务的开展 |
小结 |
第6章 东北三省职官的选任与管理 |
6.1 省级政区职官的选任与管理 |
6.1.1 省公署行政长官 |
6.1.2 省公署及其他行政机构职官 |
6.2 道公署各级职官的选任与管理 |
6.2.1 道行政长官 |
6.2.2 行政长官以下各级职官 |
6.3 县级政区各级职官的选任与管理 |
6.3.1 县知事 |
6.3.2 县公署内各级职官 |
6.3.3 县佐 |
6.3.4 县其他行政机构职官 |
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方县以下的区乡行政制度 |
7.1 东北地方区乡行政产生的社会背景 |
7.2 单一职能类型的区乡行政 |
7.2.1 区乡教育行政 |
7.2.2 区乡警察行政 |
7.3 综合职能类型的区乡行政 |
7.3.1 自治模式下的区乡行政 |
7.3.2 奉天省的区村制 |
小结 |
第8章 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的综合分析 |
8.1 东北地方行政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8.2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东北地方行政制度 |
8.3 比较视域中的东北地方行政制度 |
8.4 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4)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政府职能与政府间权力配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概况 |
1.2.2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研究路径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2 地方治理:分析视角与理论综述 |
2.1 治理与地方治理:内涵与特征 |
2.2 理解地方治理的两种纬度:横向的多中心治理与政府间的纵向分权 |
2.2.1 横向的多中心治理 |
2.2.2 政府间的纵向分权与治理 |
2.3 政府间关系与权力配置:基于中国背景的地方治理分析框架 |
2.3.1 地方治理的体制背景:行政主导型的层级控制结构 |
2.3.2 地方治理的多元主体:以公共权力为主导的治理主体 |
2.3.3 理解中国地方治理的几个关键概念 |
3 地方分权、职能定位与政府角色变迁 |
3.1 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与职能履行 |
3.1.1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三种路径 |
3.1.2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权力的合理配置 |
3.2 分权改革与公共权力结构变迁:地方政府角色变迁的制度背景 |
3.2.1 宪政秩序的变化 |
3.2.2 经济管理权限的下放 |
3.2.3 财政体制的变革 |
3.3 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增强与角色变迁 |
3.3.1 制度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 |
3.3.2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强化 |
3.3.3 地方政府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 |
3.4 省市县政府的权力配置、职能定位与治理工具 |
3.4.1 省市县政府的权力配置 |
3.4.2 省市县政府的职能定位 |
3.4.3 省市县政府的治理工具 |
4 地方政府的科层结构与政府间治理机制 |
4.1 科层制与地方政府层级关系 |
4.2 省市县政府间的财政管理体制 |
4.2.1 省市县政府间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
4.2.2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成效及特点 |
4.3 省市县政府间的干部管理体制 |
4.4 省市县政府间的项目审批制度 |
4.5 省市县政府间的绩效考核和监督制度 |
4.6 省市县政府间的信息沟通和决策机制 |
4.7 省市县政府间公共资源配置 |
4.7.1 以转移支付为重点的财政资源配置 |
4.7.2 以先行试点权为重点的政策资源配置 |
4.7.3 以土地指标为重点的要素资源配置 |
4.8 科层制不足与政府间治理的非正式化 |
5 市管县体制:国内省市县政府间权力配置的一般模式 |
5.1 市管县体制的历史沿革 |
5.2 市管县体制的实现模式与效应 |
5.3 市管县体制的制度困境 |
6 渐进式的省管县体制改革:省市县政府间权力配置的浙江模式 |
6.1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浙江经验:制度变迁与特征 |
6.1.1 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省管县体制的经济基础 |
6.1.2 不断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省管县体制的核心环节 |
6.1.3 积极实施"强县扩权"战略:省管县体制的权力结构 |
6.2 县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省管县体制的治理绩效 |
6.3 浙江实施省管县体制的制度基础与条件 |
6.3.1 浙江的地理特征和交通状况适宜实行省管县的体制 |
6.3.2 浙江的行政区划适宜实行省管县的体制 |
6.3.3 浙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适宜实行省管县的体制 |
6.3.4 浙江相对合理的政府职能定位和政府规模适宜实行省管县体制 |
6.3.5 省级政府实行中心城市和强县经济并重的发展战略有效地平衡了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 |
7 新一轮的县级政府扩权改革试点:以浙江义乌市为例 |
7.1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发展:理论阐述 |
7.2 义乌扩权改革的背景: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崛起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 |
7.2.1 日益扩大的市场交易规模和国际化程度与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7.2.2 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和社会矛盾与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7.2.3 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和不断扩大的制度创新需求与制度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7.3 扩权改革的过程:市县竞争、利益博弈与政府间角色差异 |
7.3.1 扩权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
7.3.2 改革过程与政府间角色差异 |
7.3.3 扩权改革的制度效应:市县政府间关系的变革趋势 |
7.4 走向省管县体制的制度困境:如何破解制度化利益格局 |
8 优化省、市、县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
8.1 目标模式:走向府际治理模式 |
8.2 域外经验:美国大都市区政府间关系的变革趋势 |
8.2.1 传统改革主义者与改革实践 |
8.2.2 多中心治理与改革实践 |
8.2.3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
8.3 制度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
8.3.1 完善市场机制,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8.3.2 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8.3.3 构建公共事务多元治理的制度规则,重塑政府运行机制 |
8.4 权力配置:以县为基础合理划分政府间职责权限 |
8.4.1 地方分权: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
8.4.2 改革政府层级体制,实行市县分治 |
8.4.3 确立以县为主体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8.5 制度配套: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 |
8.5.1 调整省级行政建制,缩小省域行政范围 |
8.5.2 积极培育大城市,实施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 |
8.5.3 加快乡镇体制改革,理顺县乡关系 |
9 总结与探讨:政府间权力配置与中国的地方治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中国市管县(市)体制的区域结构关系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市管县 (市) 体制的发生机制 |
2 市管县 (市) 体制的区域结构关系 |
3 市管县 (市) 体制的发展趋势 |
3.1 探讨“市管县 (市) ”体制的法律依据 |
3.2 “市管县 (市) ”体制条件下的地级市行政管辖幅度问题 |
3.3 中国城市化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即广域市制的创新问题 |
(6)建国以来沈阳市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视角 |
1.2.1 新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 |
1.2.2 新区域地理学的概念体系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创新之处 |
2 社会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1 社会变迁相关理论概述 |
2.1.1 社会变迁的概念 |
2.1.2 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 |
2.1.3 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
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相关概述 |
2.2.1 国外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 |
2.2.2 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 |
2.2.3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
3 1949—1979 年沈阳市社会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3.1 沈阳市概况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
3.1.1 沈阳市地理简介及地形地势 |
3.1.2 沈阳市历史沿革及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3.2 1949—1979 年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3.2.1 1949—1958 年沈阳市城市建设和空间结构演变 |
3.2.2 1958—1965 年沈阳市城市建设和空间结构演变 |
3.2.3 1966—1979 年沈阳市城市建设和空间结构演变 |
3.3 1949—1979 年影响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社会变迁 |
3.3.1 制度变迁 |
3.3.2 经济变迁 |
3.3.3 人口变迁 |
3.4 这一时期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影响的特征分析 |
3.4.1 制度变迁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 |
3.4.2 经济变迁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原因 |
3.4.3 人口变迁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直接原因 |
3.5 铁西工业区空间结构演变是沈阳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缩影 |
3.6 小结 |
4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社会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1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1.1 1979—1990 年改革开放时期沈阳市城市建设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1.2 1990 年代以来沈阳市城市建设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2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社会变迁 |
4.2.1 制度变迁 |
4.2.2 经济变迁 |
4.2.3 人口变迁 |
4.3 这一时期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影响的特征分析和二者藕合关系探究. |
4.3.1 制度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藕合关系浅析 |
4.3.2 经济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藕合关系浅析 |
4.3.3 人口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藕合关系浅析 |
4.4 铁西工业区是新时期沈阳市城市发展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助推器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社会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藕合关系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水资源短缺地区资源评价体系及综合开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评价及资源评价体系的涵义 |
1.2.2 国外水资源评价发展过程和现状 |
1.2.3 国内水资源评价发展过程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基本方法 |
2.1 水资源评价基本理论 |
2.1.1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
2.1.2 水资源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2.2 水资源评价的工作步骤与基本工作内容 |
2.2.1 水资源分区 |
2.2.2 资料的可靠性检查 |
2.3 水资源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
2.3.1 地表水资源评价 |
2.3.2 地下水资源评价 |
2.3.3 水资源总量评价 |
2.4 水环境评价 |
2.4.1 水环境质量评价简介 |
2.4.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及开发潜力分析 |
2.5.1 水资源开发现状评价 |
2.5.2 水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
2.5.3 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第三章 康平县水资源评价与分析计算 |
3.1 康平县概况 |
3.1.1 气候 |
3.1.2 水文 |
3.1.3 地质地貌 |
3.1.4 行政区划 |
3.1.5 工农业状况 |
3.1.6 经济状况 |
3.2 康平县水资源评价 |
3.2.1 康平县水资源分区情况 |
3.2.2 康平县地表水资源评价 |
3.2.3 康平县地下水资源评价 |
3.2.4 康平县水资源总量评价 |
3.2.5 康平县水环境质量评价 |
3.3 康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及开发潜力分析 |
3.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及潜力分析理论 |
3.3.2 康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潜力分析 |
第四章 土地资源和其它资源评价 |
4.1 康平县土地资源评价 |
4.1.1 康平县土地利用现状 |
4.1.2 康平县土地利用特点 |
4.1.3 康平县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 |
4.1.4 康平县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康平县其它资源评价 |
4.2.1 地理位置优势 |
4.2.2 农副产品资源 |
4.2.3 矿产资源 |
4.2.4 旅游资源 |
4.2.5 电力资源 |
4.2.6 历史文化 |
第五章 资源评价体系构建及综合开发分析 |
5.1 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5.1.1 资源评价体系的涵义 |
5.1.2 资源评价体系的组成 |
5.1.3 康平县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 康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分析 |
5.2.1 以治水为重点发展“种养加型”种植畜牧业 |
5.2.2 发展“种养加型”的综合种植、畜牧业 |
5.2.3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乡镇及乡镇企业 |
5.2.4 经济开发区 |
5.2.5 劳务输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6.2.2 资源评价体系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6.2.3 资源评价体系中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辽宁省协同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路径和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理论综述 |
1.2.1 协同理论综述 |
1.2.2 创新驱动理论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
2.1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
2.1.1 协同创新的内涵 |
2.1.2 协同创新的特点 |
2.2 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阐述 |
2.3 协同创新协同度测定方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辽宁协同创新水平的测度分析 |
3.1 辽宁省协同创新的区域划分及介绍 |
3.1.1 区域划分依据 |
3.1.2 划分区域的介绍 |
3.2 辽宁协同创新的基础及优势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辽宁省协同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实证研究 |
3.4.1 数据处理以及协同度评定标准的设定 |
3.4.2 辽宁省协同创新水平 |
3.5 辽宁省协同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
3.5.1 归于创新举措的问题 |
3.5.2 归于协同创新模式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宁省协同创新模式的分析与优化 |
4.1 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及分类 |
4.2 辽宁省协同创新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
4.2.1 辽宁省协同创新模式的应用现状 |
4.2.2 辽宁省协同创新模式的应用评析 |
4.3 辽宁省协同创新模式的优化 |
4.3.1 协同创新模式的主体优化 |
4.3.2 协同创新模式的流程优化 |
4.3.3 协同创新模式优化的预期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辽宁省协同创新驱动的路径及政策研究 |
5.1 辽宁省协同创新驱动路径选择的产业基础及特点 |
5.1.1 本省协同创新驱动路径选择的产业基础 |
5.1.2 本省协同创新路径选择产业基础的特点 |
5.2 辽宁省协同创新驱动路径的制定思路 |
5.3 辽宁协同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取向 |
5.4 辽宁省协同创新驱动的政策措施 |
5.4.1 顶层规划设计增强创新定力 |
5.4.2 创新要素集聚提升创新实力 |
5.4.3 体制机制优化激发创新活力 |
5.4.4 营造创新氛围构建生态圈层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本文所选指标之名词解释(摘自辽宁省统计局官网之“统计知识”栏目) |
附录2: 本文实证研究所搜集的数据 |
(9)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及其纠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及其纠正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政区的含义及其分类 |
2.1.2 民族区域型政区的内涵、范围及其特殊性 |
2.1.3 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的内涵 |
2.2 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问题的理论依据 |
2.2.1 国家结构形式理论 |
2.2.2 行政区划理论 |
2.2.3 地方自治理论 |
2.2.4 民族自治理论 |
2.3 当前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重要意义 |
2.3.1 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有关法律的权威性 |
2.3.2 有利于保障民族地区的政治社会稳定 |
2.3.3 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
2.3.4 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3章 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
3.1 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具体体现 |
3.1.1 撤自治县(州)设一般市(区) |
3.1.2 市辖民族区被形式化 |
3.1.3 民族乡改镇(街)建制 |
3.2 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带来的主要危害 |
3.2.1 撤自治县设市(区)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
3.2.2 城市民族区性质和法律地位不甚明确带来的危害 |
3.2.3 民族乡改镇(街)建制陷入尴尬境地 |
3.3 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成因分析 |
3.3.1 一些地方领导人对民族自治政区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
3.3.2 民族自治区域的法律不健全且得不到应有遵循 |
3.3.3 城市化浪潮的冲击 |
3.3.4 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未能得到正确回应 |
第4章 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对策建议 |
4.1 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4.1.1 民族平等团结原则 |
4.1.2 实事求是原则 |
4.1.3 法治原则 |
4.2 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具体建议 |
4.2.1 提高领导干部对民族区域型政区特殊性与重要性的认识 |
4.2.2 依法增设民族自治市建制 |
4.2.3 健全宪法及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法律规定 |
4.2.4 增强民族区域型政区自身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内动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国内外学术研究总结 |
0.2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主要成就 |
0.3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主要问题或不足 |
0.4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
0.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 |
1.1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成立 |
1.1.1 成立背景 |
1.1.2 成立经过 |
1.1.3 辽宁民众自卫军组织架构 |
1.2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 |
1.2.1 1932年5 月—1932年8 月的辽宁民众自卫军 |
1.2.2 最盛时期的辽宁民众自卫军 |
1.2.3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其后 |
1.3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对日作战 |
1.3.1 合力进攻沈阳 |
1.3.2 联合进攻清原、新宾城 |
1.3.3 上书国联调查团 |
2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军需 |
2.1 军需组织与伤亡人员抚恤 |
2.1.1 支应局的成立与军需官 |
2.1.2 军械修理 |
2.1.3 伤员救助与伤亡人员抚恤 |
2.2 经费筹军的来源 |
2.2.1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资助 |
2.2.2 当地的捐税、捐助与战斗缴获 |
2.2.3 纸币的发行与企业的开设 |
2.3 军需与辽宁民众自卫军 |
2.3.1 军需与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对日作战 |
2.3.2 军需与辽宁民众自卫军的组织发展 |
3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军需评价 |
3.1 军需成为辽宁民众自卫军发展的核心问题 |
3.2 军需对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辽宁省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批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 杨卫东. 吉林大学, 2010(08)
- [3]关于辽宁省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批复[J]. 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01)
- [4]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 ——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D]. 马斌. 浙江大学, 2008(12)
- [5]中国市管县(市)体制的区域结构关系及发展趋势[J]. 汪宇明. 经济地理, 2000(03)
- [6]建国以来沈阳市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D]. 张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7]水资源短缺地区资源评价体系及综合开发分析[D]. 胡先学.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4)
- [8]辽宁省协同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路径和政策研究[D]. 付龙昌.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 [9]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及其纠正研究[D]. 储念念. 湖南大学, 2014(04)
- [10]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研究[D]. 赵浩文. 辽宁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