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3万下岗职工炒邮票有关部门对此表示忧虑(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超[1](2021)在《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文中指出
丁安琪[2](2021)在《新世纪辽宁作家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作家在现当代文学工业题材的书写、工人形象的塑造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在不同时期留下了重要的文学遗产。尤其是“十七年”时期,工人题材小说成为辽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明的《乘风破浪》、艾芜的《百炼成钢》等作品都在这一时期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上个世纪80年代,国企渐进式改革开始,辽宁作家的工人题材写作也随之发生变化。在90年代国有企业大规模的下岗潮中,胡小胡和孙春平在作品中对于下岗工人的描写突破了传统工人题材小说的创作范式。新世纪以来,李铁、孙春平等在工人题材创作有卓越积累的作家延续并拓宽了自己的创作视野,一批青年作家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为这一题材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在作品中对底层工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生存境遇与艰难选择的关注都表现出了作家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对这一题材小说进行相对全面和综合的研究。绪论部分结合学界对于底层写作的研究,确立以新世纪作为研究的时间范畴,并对论文所涵盖的作品范围和底层工人这一身份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梳理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特色、研究意义与研究难点。第二部分从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的文学意义和现当代文学中辽宁作家的工人题材小说创作这两个角度展开论证,为论文写作建构起立体化的文本参照系,挖掘底层工人题材小说在工人题材小说大框架下表现出的新的美学特质,进而思考辽宁作家在这一题材作品的创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底层工人的个体生存困境和“工人共同体”的重建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孙春平、子铁、鬼金、双雪涛、班宇、郑执和李宏林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在与底层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后,从辽宁作家的温情叙事手法和对于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这两个层面,探讨他们的创作表现出的人文主义关怀,以及重建工人共同体的深层创作动机。第四部分以东北当下的精神危机和外界对于东北的地域想象为切入口,分析底层工人身上东北地域精神新的表现和作家为东北地域形象正名的创作目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论文的不足与缺陷,以及这一话题未来可能的开拓空间。结语部分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以及这一话题未来可能的开拓空间。
金任顺(Kim Im Soon)[3](2019)在《汉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中最具特色的词类之一,同时也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其中,“形状量词”是在语义上能够体现形状特征的一类量词,这类量词和名词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性。本文从现代汉语量词系统中选取了十四个语义相近的形状量词作为考察对象,具体考察它们的语义特征和搭配规律,并进一步了解语义相近的形状量词的异同点。全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总结与本文相关的前人的量词研究成果,并且简述了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和语料来源,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回顾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的一些概念。首先总结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的特点;其次总结汉语形状量词和韩语形状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然后探讨汉语形状量词和相应的韩语形状单位名词之间的异同点。并对汉韩语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进行探讨,以此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点状量词。本文选取“颗”“粒”“滴”这三个量词,分析了它们的语义特征和搭配的差异,发现它们在语义上虽然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使用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四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线状量词,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为了进一步考察,本文选取了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条”“根”“道”“丝”“股”这五个量词,考察了这些汉语线状量词的语义特征和所搭配对象的差异。第五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面状量词。本文选取“张”“面”“片”“块”这四个量词进行分析,发现它们都具有平面形状,所以有些名词性成分可以互换搭配使用,但也有一些名词性成分不能随便互换使用。因此,本文分析了这些量词的语义特征和搭配的特点,试图找到它们在使用上的差异。第六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体状量词。本文选取“块”“团”“堆”这三个量词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立体性都比较强。因为这三个量词所搭配的名词性成分的范畴并非是完全独立,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所以进一步考察了它们之间的语义特征和搭配对象的差异。第七章主要是对比分析汉语形状量词与其相对应的韩语形状单位名词之间的差异,如,体积小的“?(al)”、“?(tol)”、“??(bangwool)”;长条形的“??(gadak)”、“??(gaebi)”、“??(joolgi)”;平面形的“?(jang)”、“?(myeon)”;立体性的“??(ogak)”、“??(deongyi)”、“???(moodeogi)”。本章在前文对汉语形状量词所搭配名词性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比汉语形状量词和韩语形状单位名词所搭配名词性成分的使用差异。第八章是结语,包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说明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钟靖[4](2014)在《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张召[5](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指出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进入了消费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政策推动力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进步显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为提高消费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全球化的拓展,消费社会的主流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借助广告、消费品和跨国财团等载体强势登陆我国,对部分较发达地区的居民和中高收入群体影响深刻,并且有逐渐向欠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群体蔓延的趋势。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如何规避消费异化、人的异化以及资源和环境危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消费文化体系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包括导言共分九章,其中导言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其中,在第二章对与消费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消费、文化、消费社会等概念界定的成果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消费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消费社会的出现及其历史逻辑和特征以及消费文化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变迁机制重点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指出消费文化是人类消费生活中深层的、内在的程序和取向,是内化于人的消费活动之中并历史地凝结成的消费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比较有代表性的炫耀性消费文化理论、异化消费文化理论、审美消费文化理论、符号消费文化理论等,对先秦以来主张以俭为主、反对浪费的中国消费文化发展史做了介绍。第三章在消费的内涵、消费的属性、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消费需求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社会制度与消费、供求关系与消费、生产理论与消费、积累与消费、自然与消费、消费力理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第四章对与消费文化密切关联的需要、消费需要以及消费需要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做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了需要的内涵以及消费需要的内涵和特征,借鉴了马尔库塞的消费文化理论,将需要分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认为人们只有不被虚假需要所迷惑,意识到自己的真正需要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消费文化与消费需要的关系问题:消费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消费实践,而不断发展的消费文化有创造出新的消费需要。因此,消费文化对城乡消费需要、物质和精神消费需要、近期和远期消费需要、个人和公共消费需要、消费需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五章从我国的国情、民情出发对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做了论述。我国中东部及部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节约消费观念对这一地区的居民影响力愈来愈小,加上现代媒体对人们消费热情的极力煽动,使得我国一些较发达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伴随着这一变化,消费主义文化在我国逐渐蔓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消费观并存,消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共存,消费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与全民统一性共存,以及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与阶层差异共存的发展现状。正是由于消费主义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影响使我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化,所以多层次化、多样化、个性化、审美化成为了新时期中国消费文化发展的特征。第六章以全球化视野,对中西方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做了对比研究。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甚至一个人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都可以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迅速普及,人们将某一明星作为自己消费模仿对象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因此消费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中西方的消费文化必定有碰撞,有冲突,也有融合。虽然中西方消费文化之间在消费利益观、消费价值观和对待传统消费观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消费文化对我国居民的影响在逐渐加深,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消费文化的同时保持我国消费文化的精髓。第七、八两章以北京为案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与消费文化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北京在消费领域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居民的消费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北京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一次变迁中,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居民消费结构显着改善,并且随着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进入家庭,新的生活方式随之产生。在北京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二次变迁中,居民的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消费者的利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消费层次已经逐渐拉开,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使消费者的自主权益保护意识得到加强。在北京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三次变迁中,由于其收入水平出现了整体性的提升,在不同时期掀起了一阵阵的消费热潮,住房消费持续升温;汽车消费爆炸性增长;信息、通讯等电子数码类消费品迅猛增长;教育消费持续走高;休闲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今社会,消费品生产的强力扩张,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都促进了北京市消费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人们的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审美水平等方面毕竟存在差异,面对异彩纷呈、快速发展的当代消费文化,难免对其优与劣、先进与落后、有益与无益等产生混淆,因此造成了北京市消费文化发展过程中公款消费、炫耀消费、畸形消费、“四高”消费,崇洋消费,以及部分农村地区消费不足、消费水平呈两极分化趋势和高收入群体低层次消费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找出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给与解决。因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民情的新型消费文化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九章论述了建设当代新型消费文化是促进我国消费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消费文化体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引导人们逐渐由掠夺性消费向可持续性消费,由重视消费数量向重视消费质量,由注重物质享受向注重精神追求转型。第二,要具备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统一,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统一的核心理念。第三,要把握好适度性、公正性、功利性、审美性、主体性等构建新型消费文化体系的基本原则。第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硬实力建设,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城乡消费文化一体化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低碳消费理念;尊重自然价值;理性对待技术。
徐剑[6](2012)在《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文中研究表明书上说,塞北皆胡地也。于是有了秦开戍边,有了万里长城,有了关里关外。其实,秦开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有了新乐文明,那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就近说,2700多年以前,就有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早了秦开到来400年。辽河孕育了红山文化,与长江、黄河并行,辽河也孕育了太阳鸟和青铜剑,只是不像关里人那样把历史写在纸上,刻在碑上,而是消解在人们的血肉里、魂魄里。于是有了东北人的旷达、豪放和诚恳,有了金戈、长风和塞北。书上还说,东北人倘能近于文而不失尚武时代留下的坦荡气魄的余韵,是很有出息的一类。题记——东北无名氏(摘自《铁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程雷[7](2012)在《基于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多集中于对个人经济生活的维系,即生存权是社会保障的第一要义;二战以后随着凯恩斯经济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的涌现,使得政府责任形象得到加强;而社会保障与国民福利待遇相一致,体现出“福利国家”的公民资格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由此造成的“福利依赖”病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冲击下遭到质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自由主义强烈要求“去福利化”的背景下,政府干预行为和政府责任遭到多方诘责,而中国就在这样的世界经济格局和自由主义思潮背景下打开了国门,我们也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面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转型,新中国成立以来那种立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体制遭到市场力量的冲击。中国中央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手段,试图通过市场方式完成经济和社会转型,同时把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包袱”甩给市场,对于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则付阙如。而市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各地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公共物品处于完全不平等发展的状态,甚至使得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成为无法利用当地财政支持的重要负担。因此笔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的递进与公民权利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同时,笔者也倾向于把政府责任与公民权利看作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本研究在挖掘政府责任的前提下,把社会保障的最终主体明确起来,同时廓清公民权利意识的真正觉醒正是社会保障体现政府责任的潜在促动力量。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存在及其困局,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指引下,将我国人数众多的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群体纳入到一个更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来,这些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或至少省一级公共政策的制定议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对于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安全网”——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需求也日益迫切。本论文将由如下一些章节构成: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源起和现实意义,作者力图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做出新的解读,同时立足于社会保障从维持生存权利,逐步成长为护佑公民各项社会权利的一棵“参天大树”。同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之间,始终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争论,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摆脱单纯追求效率的目标,回归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在引言部分,作者对国内外有关社会保障、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文献做了梳理和回顾,并阐发了自已的见解。第二章:国家起源和政府责任的确立。简要论述了国家的几种起源学说:自然产生、暴力掠夺、社会契约学说。当代人类均生活在国家、政府管理之下,社会保障的福利享受也有赖于某一政府执政能力的改善。国家责任可以简单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国家责任对内方面体现了一个政府有能力对属地内居民施加保护,从征税、徭役到施以法律制裁;即在对内方面,国家责任转化为政府责任。笔者在探讨政府责任的契约理论基础上,提出政府责任是社会保障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之一。同时,笔者定义了政府责任在本文中的使用范围。第三章:笔者溯及了公民权利的历史:从个人主义的财产权利、生命权利到政治权利中的选举与被选举权,目前发展成为一种包含多种要素的社会权利。社会保障成为维系公民权利的制度性安排,公民权利从消极的被保护角色演变成为积极的权利索取,政府责任则从被动的“守夜看护”到积极干预和维护公民权利,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出现使得政府责任的形象饱满起来。文中着重介绍了罗斯福倡导的公民“四大自由”和T.H.马歇尔的公民资格问题。在反思世界大战的杀戮、经历美国黑人运动和女权运动的过程中,罗尔斯提出了“基于分配的公平正义”理念、英国学者A.J.M.米尔恩提出了“实践理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对公民权利给予这样的要求:“同样的情况应该总是被同样地对待,只存在相关差别的地方,才应该有不同的待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战游行、黑人运动和女权主义兴起都表明了公民权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地。作为公民权利在社会保障中的对照,笔者试着把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层次”学说与社会保障中的公民权利做了略有新意的对比,同时揭示出社会保障的演变也是公民权利逐步提升的过程。在中国本土方面,笔者对皇权时代的臣民做了简明扼要的交代,揭示出依附于治河民族的“大一统、超稳定”结构很难自发产生公民权利意识。当晚清的衰败引起列强的侵入给我们以生存压力和冲击,同时带来了公民权利“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故,笔者探析了民国以来的公民权利发展变化,特别是新中国城乡分治下的不平等公民待遇以及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的促醒,而这一切又与当时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态势相匹配。第四章: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来历及福利国家变迁,包括古代的慈善制度和民间互助行为以及宗教在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中的影响。政府从事社会保障发轫于1601年的英国《济贫法》是当前中国学界的公认事件,而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创立揭开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序幕,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则对当代各国社会保障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贝弗里奇报告》把“福利国家”的概念植入欧洲国家的社会实践。不惟如此,笔者探求了社会保障相关的理论基础有:1.利他主义、互助行为;2.自由主义的不干涉原则;3.父爱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六项扣除”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理论基础。从生存权利入手,分析了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对公民权利的维护,论述生存权实为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同时指出公民权利一直在发展变化,而社会保障制度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早期的《济贫法》到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全民保险,乃至二战以后的福利国家出现。本章重点介绍了英国《济贫法》、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父爱主义”倾向和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以及凯恩斯经济干预学说和《贝弗里奇报告》暨二战以后的福利国家建设。第五章:探讨在政府责任的原则下,社会保障制度何去何从。公民权利从历经屈辱的受助、以丧失其他权利为代价获得最起码的生存救助开始,政府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底层民众施以援手,多包含了恩赐的成分。同时,笔者在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之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做了简单概括。特别是在新型的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保障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保障不仅有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更大程度上具有体现公平正义的伦理学意义。特别是,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滞胀”引发的社会保障变革和自由主义势力再度兴起。在追求经济效率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迎来了自已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第六章:中国工业主导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建设。本章回顾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即在政治指导思想上接受苏联模式影响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劳动保险)制度也带有苏联影响的痕迹,而不乏自已民族国家的特色。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二元身份制的确立,城镇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成为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最大受益群体;农民则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二等公民”身份,他们的福利缺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竞争冲击,脆弱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面临崩溃,而新型的社会保障、全民享有的制度体系迟迟不能建立。同时,笔者挖掘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国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深刻的外部环境因素。单纯追求效率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力图回到更加公平正义的理想选择。同时依循《社会保险法》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谈了自已的看法:1.养老保险偏离公平正义的价值初衷;2.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偏低,好在近年逐步加大投入用以改善民生问题。最后紧紧围绕政府责任在财富转移过程中的困局,指出如何保证财富转移中避免财富损失和对经济效率的侵害,即在公平-效率当中如何把握一个适当的“度”。第七章:对构建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建议。笔者反复强调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应当迈向公平正义的指归。在此情况下,中国应当努力回归社会保障的公平正义目标,而不是仅仅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经济蛋糕的做大、做强更要强调在于对蛋糕——经济财富的分配更加合理。其中分析了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因素:强大的财力、国力支撑与民间储蓄力量;有效低廉的政府运行成本、强大的政党力量和民心所向的政治保证。笔者用社会保障支出和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所占比例,对中国社会保障功能作了量化分析,并且与发达国家做了历史性对比,指出中国发展和壮大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利条件。在对中国社会保障能力的比较分析中,笔者认为中国国民消费率多年来一直趋于下降,从社会保障角度看,表明国民没有解除后顾之忧,有钱也不敢花;在不能指望政府提供有效帮助的情况下,国民个人只好求助于自已的积蓄,所以持续走高的储蓄积累同样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最后,指出中国社会保障与世界的比较中,中国的社会保障各项指标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第八章:对未来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做了一些初步展望,即在前几章铺垫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期待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
张霁雪[8](2011)在《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 ——基于C市东村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分析与访谈资料中的行动再现,本文以静态之社会样态与动态之空间实践两个层次展现东村这一城乡结合部的社会变迁。探讨如何尽可能减少城乡结合部空间构型过程中的不平等与不公正,从而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底层社会群体能够获得公正的空间待遇。对国内外城乡结合部相关文献的整理,得到本文研究的若干启示,但其研究还有几点缺憾:对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样态的研究尚缺乏“深层肌理”的抽象概括与结构透视;对于城乡结合部主体实践的研究缺乏“一以贯之”的学术语境与理论逻辑;对于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的互构过程缺乏主体性诉求与主动性分析。所以,本文以东村为典型个案,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以口述史研究的方法再现城乡结合部三个主要群体的空间实践与社会样态的互构过程,将“社会样态”、“空间实践”与“主体能动性”融合在具体的空间语境中去分析城乡结合部形成过程与结果,透视其内在的社会肌理与结构,从而赋予其新的理论意蕴,使我们对于城市扩张中的城乡结合部的良性运行机制有一个更新和更高的理解。在理论框架构建上,以“空间理论”为线索,梳理了西方城市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脉络。笔者认为空间理论并非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转向,空间维度贯穿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始终,空间理论只是在纵向上经历了空间维存向空间维权的理论深化过程。相比古典城市社会学对空间维存与空间秩序的关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将空间权益融入城市社会学的异彩纷呈的十年,七十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异军突起,以空间维权为研究重心,透视了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空间生成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一流派的空间研究剥离了空间权益之上的笼统与暧昧,直指个人空间权益得以公平实现的空间正义之路。相比这一宏大叙事,笔者进一步指出,通向空间正义的空间实践需要在空间生产、空间分配、空间交换与空间消费这一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正义原则。并分析了社会样态这一概念的理论传统与当下推进,认为社会样态相比社会类型更能体现城乡结合部复杂混合的动态图景以及传统与现代、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空间重合状态,可以克服社会类型划分中的二元对立及其纯净化方式。笔者着重指出,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不能用简单的客体与主体来衡量,二者之间以行动主体为连接中心,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通过空间生产、空间分配、空间交换与空间消费的空间实践可以不断对社会样态进行改造,同时,社会样态也决定空间实践的方式与内容。本文通过调查数据与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为东村的社会样态做出了概括。认为东村的社会样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从乡村向城市的过渡,主要表现在物质景观与社会生态的转变;二是从静止向流动的变迁,引发的是家园归属感的消逝;三是从一元向二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社区管理模式的转型;四是从异质向同质的固化,指的是东村社会的底层结构化动向。在空间实践分析中,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实践可以视为一种自发自维的现代性谋划,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流动与身份过渡的机会空间,他们以低成本的空间消费获得居住和生活的立足点,以边缘非正规就业空间的生产获得后续生活的支撑,以空间交换过程中所形成业缘与地缘的社会关系建构获得虽然是暂时的,但却是相对有益的网络重构,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空间实践努力背后的他们所承受的自我身份再造的阵痛;本地村民将城乡结合部视为可资利用的工具空间,在“旱涝保收”的心理状态下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房”,这种空间生产在获得稳妥收益的房租之下带有一定的投机心理,期望以空间的占有,分享土地开发所带来的空间收益,面对房屋拆迁,一些村民“无赖式”的空间抗争,体现的是本地村民空间维权的弱势地位以及缺乏上下协商的缓冲空间与信息渠道,这也造成城乡结合部有序的日常生活背后所潜在的无序的空间冲突;社区管理者在资本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中,将城乡结合部的空间视为利益空间,关注的是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改造所产生利益格局的协调与参与,以红头文件的话语解读、乡村的隐规则的运用以及团结大部分利益一致者屏蔽了“他者”,实现了“寸地不失”的战略目标;在土地征收中,对于本地村民相关者的抗争,以“工作岗位换取土地”、“拖”、“瓦解动员精英”“寻求合法性文本”等诸多控制与安抚的方法促成异议者的妥协,但国家征收机制、补偿标准与本地村民意愿之间的张力依旧存在;对于因集体土地出租收益中的寻租行为所产生的上访事件,社区管理者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地回应上级的督察,但缺乏公正透明的集体用地空间消费的程序依旧难以防止集体土地出租收益的流失。无论是作为底层群体的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还是作为精英群体的社区管理者,他们很少将城乡结合部视为生活的家园进行建设,往往是在汲取城乡结合部空间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空间权益,这种空间实践的取向造成城乡结合部传统集体意识瓦解后,难以重建新集体意识,在缺失集体意识的社会样态影响下,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人们缺乏应对现代性冲击的联合力量,难以维护自身在居住空间、教育空间、就业空间、交往空间、消费空间等方面的空间权益,成为漂浮于城乡结合部的底层个体,城乡结合部渐趋成为一个无根的社会。在集体意识失落与个人空间权益弱化的空间里,国家应当通过流动公共性构建和新集体认同重构等社会生根工程,抑制资本对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再生产与日常生活殖民化倾向,从而实现对城乡结合部集体意识的重建;个体应当通过积极地进行从边缘空间走向核心空间的社会扎根行动,使城乡结合部的居民有能力迫使不符合正义的空间实践与底层妥协,从而实现城乡结合部空间权益的获取与分享。文末,笔者以乌托邦的想象融合罗尔斯的正义观,认为空间实践的正义原则可以引申为“以人为本的空间生产,开放透明的空间分配,自由平等的空间交换,健康适度的空间消费”。从而抵抗资本在空间中的肆意复制,在城乡结合部空间生成的经验上探求民生导向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之路,寻求可替代性方案。
刘嘉[9](2007)在《奥运经济与北京就业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北京奥运经济。充分就业作为北京乃至整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自然也属于奥运经济的研究范畴。本文从奥运会对北京就业的影响入手,运用理论模型、案例分析等实证方法展开深入分析,分别从前奥运阶段、奥运会中与后奥运阶段三个时期进行论证。并从投入产出理论、劳动力供求理论、GDP年增长率与劳动力年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等独特视角来分析"奥运后失业潮"这一人们关注的问题。之后,作者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一方面,以此服务于奥运会筹备期间的相关工作,即给奥运前后北京市就业工作的进行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为实现2008年奥运会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朴千荣[10](2007)在《浅论不当消费和社会问题》文中认为我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浅论不当消费和社会问题》。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广义的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消费社会学是研究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及消费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因素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消费是一个容纳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经营学、文化人类学等都从各自角度,用自己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学科分支体系。消费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它又与经济学存在亲缘关系,一般认为它是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消费社会学的研究以生活消费为主体,主要在个人、群体和社会3个层面展开。一般百姓对“消费”的理解就是花钱购买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及文化用品和服务。不当消费指的是不该花钱的地方花了钱,或是浪费了物质资料。具体来说,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破坏环保的商品、影响健康的商品或购买了破坏社会和谐的服务等,都属于不当消费、错误消费、消费误区或消费黑洞。把不当消费与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是我的学位论文的创新之处。不当消费产生社会问题;有些社会问题又反过来加剧不当消费。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合理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行为,也有助于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消费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法,我作为韩国留学生,以大量的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不会引起误会,因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一直倡导实事求是,提倡从客观事实中总结出指导实践的理论来。另外,我还采用了一些民族学的文献研究法和社会调查(田野调查)法。有个别章节运用了文化学的文化比较研究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谈了选题的动机、选题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饮食消费与食品安全”,主要谈大吃大喝浪费惊人、食品安全尚需加大监管力度、食品安全应从环境保护抓起和食品安全事关国民身体素质。第三章是“医疗、保健消费与社会问题”,主要谈医患关系紧张的表现、医药费太贵的原因、医疗事故黑幕惊人、值得借鉴的洋大夫态度和保健品消费误区。第四章是“教育消费与学生消费”,主要谈高学费和浪费、学生消费误区造成家长不堪重负、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第五章是“赌博消费危害社会”,主要论及官赌现象严重、民间赌博成风、家庭赌博堪忧、赌博的社会学分析和治理。第六章是“腐败消费祸国殃民”,主要介绍权钱交易与贿赂、职务消费的巨大消耗、百姓痛恨腐败误国、中共领导狠抓反腐倡廉斗争。第七章是“端正消费观念,促进社会和谐”。主要目的是想为解决消费不当引起的社会问题提供些建议。建议不为助长腐败花钱,不买假冒伪劣商品,坚决抵制破坏环保的商品,消费者要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北京3万下岗职工炒邮票有关部门对此表示忧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3万下岗职工炒邮票有关部门对此表示忧虑(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世纪辽宁作家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辽宁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的文学贡献 |
第二节 现当代文学中辽宁作家的工人题材小说创作 |
第二章 困境与破解 |
第一节 底层工人的个体生存困境 |
第二节 “工人共同体”的重建 |
第三章 辽宁底层工人题材小说与“东北重构” |
第一节 底层工人题材小说中的东北地域精神重构 |
第二节 底层工人题材小说中的东北地域形象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汉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思路和拟采用的方法 |
1.3 理论背景与语料来源 |
1.3.1 理论背景 |
1.3.2 本文的语料来源 |
1.4 已有的研究成果 |
1.4.1 汉语量词的宏观研究 |
1.4.2 形状量词研究成果 |
1.5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二章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及分类 |
2.1 引言 |
2.2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 |
2.2.1 汉语量词的概念 |
2.2.2 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 |
2.3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分类 |
2.3.1 汉语量词的分类 |
2.3.2 韩语单位名词的分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点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3.2.1 “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3.2.2 “颗”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3.2.3 “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3.3 “粒”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3.3.1 “粒”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3.3.2 “粒”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3.4 “滴”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3.4.1 “滴”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3.4.2 “滴”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3.4.3 “滴”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3.5 点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
3.5.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
3.5.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
3.6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线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条”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4.2.1 “条”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4.2.2 “条”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4.2.3 “条”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4.3 “根”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4.3.1 “根”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4.3.2 “根”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4.4 “道”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4.4.1 “道”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4.4.2 “道”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4.4.3 “道”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4.5 “丝”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4.5.1 “丝”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4.5.2 “丝”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4.5.3 “丝”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4.6 “股”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4.6.1 “股”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4.6.2 “股”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4.6.3 “股”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4.7 线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
4.7.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
4.7.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
4.8 小结 |
第五章 汉语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张”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5.2.1 “张”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5.2.2 “张”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5.3 “面”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5.3.1 “面”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5.3.2 “面”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5.4 “片”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5.4.1 “片”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5.4.2 “片”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5.4.3 “片”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5.5 “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5.5.1 “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5.5.2 “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5.6 面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
5.6.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
5.6.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
5.7 小结 |
第六章 汉语体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
6.1 引言 |
6.2 “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6.2.1 “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6.2.2 “块”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6.2.3 “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6.3 “团”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6.3.1 “团”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6.3.2 “团”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6.3.3 “团”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6.4 “堆”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6.4.1 “堆”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
6.4.2 “堆”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
6.4.3 “堆”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
6.5 体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
6.5.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
6.5.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
6.6 小结 |
第七章 汉语量词与韩语相应单位名词的使用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语点状量词与韩语点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
7.2.1 “颗”和“?(a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2.2 “粒”和“?(to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2.3 “滴”和“??(bangwoo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3 汉语线状量词与韩语线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
7.3.1 “条、丝”和“??(gadak)”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3.2 “根”和“??(gaeb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3.3 “道、股”和“??(joolg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4 汉语面状量词与韩语面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
7.4.1 “张”和“?(jang)”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4.2 “面”和“?(myeon)”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5 汉语体状量词与韩语体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
7.5.1 “片、块”和“??(jogak)”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5.2 “团”和“??(deongy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5.3 “堆”和“???(moodeog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 |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 |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 |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 |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 |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 |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 |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 |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 |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 |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 |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 |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 |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 |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 |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 |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 |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 |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 |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 |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 |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消费文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消费文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消费文化 |
2.1 消费 |
2.1.1 消费的内涵 |
2.1.2 消费的属性 |
2.2 文化 |
2.2.1 文化的界定 |
2.2.2 文化的特征 |
2.2.3 文化的分类与层次 |
2.2.4 文化观 |
2.3 消费社会 |
2.3.1 消费社会的出现及其历史逻辑 |
2.3.2 消费社会的特征 |
2.4 消费文化理论 |
2.4.1 消费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2.4.2 消费文化的变迁机制 |
2.4.3 西方消费文化理论 |
2.4.4 中国消费文化理论 |
3 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 |
3.1 消费的内涵 |
3.1.1 消费的概念 |
3.1.2 消费的分类 |
3.1.3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
3.2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
3.2.1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
3.2.2 分配和交换因消费而存在 |
3.2.3 消费使再生产得以完成 |
3.3 消费需求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 |
3.3.1 消费是人民最重要的需要 |
3.3.2 消费是最主要的历史活动之一 |
3.4 消费的属性 |
3.4.1 消费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3.4.2 消费的阶级差别 |
3.5 社会制度与消费 |
3.5.1 所有制与消费 |
3.5.2 私有制与消费 |
3.6 供求关系与消费 |
3.6.1 需要与需求 |
3.6.2 消费需求的分类 |
3.6.3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 |
3.7 生产理论与消费 |
3.7.1 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 |
3.7.2 生产对消费的作用 |
3.7.3 消费对生产的作用 |
3.8 积累与消费 |
3.8.1 积累的负面影响 |
3.8.2 积累财富与生产力发展 |
3.8.3 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
3.9 自然与消费 |
3.10 消费力理论 |
3.10.1 消费力的内涵 |
3.10.2 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关系 |
3.10.3 消费力与自由时间 |
4 需要与消费文化 |
4.1 需要与消费需要 |
4.1.1 需要的内涵 |
4.1.2 消费需要的内涵及特征 |
4.1.3 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 |
4.1.4 消费需要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
4.1.5 消费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 |
4.2 消费需要与消费文化 |
4.2.1 消费需要与消费文化的辩证关系 |
4.2.2 消费文化对消费需要的影响 |
5 中国消费文化现状及其基本特征 |
5.1 中国消费文化现状 |
5.1.1 中国正逐渐进入消费社会 |
5.1.2 消费主义在我国逐渐蔓延 |
5.1.3 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种消费观并存 |
5.1.4 消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共存 |
5.1.5 消费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与全民统一性共存 |
5.1.6 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与阶层差异共存 |
5.2 新时期中国消费文化的基本特征 |
5.2.1 物质基础愈益丰富 |
5.2.2 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 |
5.2.3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 |
5.2.4 消费的个性化 |
5.2.5 消费的审美化 |
6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6.1 全球化的内涵 |
6.2 消费文化呈全球化发展趋势 |
6.3 中西方消费文化比较研究 |
6.3.1 中西方消费观念比较 |
6.3.2 中西方消费习惯的比较 |
6.3.3 中西方消费方式比较 |
7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经济增长与消费文化的演进 |
7.1 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一次变迁(1978年-1984年) |
7.1.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 |
7.1.2 居民消费结构显着改善 |
7.1.3 新的生活方式产生 |
7.2 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二次变迁(1985-1997年) |
7.2.1 居民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 |
7.2.2 消费者利益出现分化 |
7.2.3 收入与消费预期趋紧 |
7.2.4 居民消费层次差距拉大 |
7.2.5 消费者自主权益受到保护 |
7.3 居民消费生活的第三次变迁(1998年至今) |
7.3.1 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提高 |
7.3.2 住房消费持续升温 |
7.3.3 汽车消费爆发性增长 |
7.3.4 信息、通讯等数码电子类消费品迅猛发展 |
7.3.5 休闲消费掀起热潮 |
7.3.6 教育消费继续走高 |
8 当前北京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
8.1 当前北京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1 追求享乐的公款消费 |
8.1.2 炫耀性消费逐渐蔓延 |
8.1.3 畸形消费泛起 |
8.1.4 “四高”消费方式依然存在 |
8.1.5 部分农村地区消费不足 |
8.1.6 崇洋式消费日益增多 |
8.1.7 高收入群体低层次消费矛盾突出 |
8.1.8 消费水平呈两极分化趋势 |
8.2 当前北京消费领域主要问题的根源分析 |
8.2.1 经济根源 |
8.2.2 政治根源 |
8.2.3 思想根源 |
9 建设当代中国的新型消费文化 |
9.1 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
9.1.1 从掠夺性消费到可持续性消费 |
9.1.2 从重视消费数量到重视消费质量 |
9.1.3 从物质享受到精神追求 |
9.2 当代中国新型消费文化应具备的核心理念 |
9.2.1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9.2.2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9.2.3 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
9.2.4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统一 |
9.3 构建当代中国新型消费文化的基本原则 |
9.3.1 适度性原则 |
9.3.2 公正性原则 |
9.3.3 功利性原则 |
9.3.4 审美性原则 |
9.3.5 主体性原则 |
9.4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硬实力建设 |
9.4.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9.4.2 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
9.4.3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9.4.4 加快城乡消费文化一体化发展 |
9.4.5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9.5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
9.5.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
9.5.2 提倡低碳消费理念 |
9.5.3 尊重自然价值 |
9.5.4 理性对待技术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3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4 文献综述 |
2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 |
2.1 国家的诞生与人类群居的内在需求 |
2.1.1 先民的初期认识:自然产生国家 |
2.1.2 为生存斗争而形成的国家 |
2.1.3 从权利让渡到公民身份意识的觉醒:社会契约与国家 |
2.2 国家意志的执行——政府责任与治国方略 |
2.2.1 国家意志与政府执行力 |
2.2.2 政府责任在本文中的界定 |
2.3 政府责任及其理论基础 |
2.3.1 责任与政府责任 |
2.3.2 政府责任的契约理论基础 |
3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民权利 |
3.1 公民权利的确认 |
3.1.1 何谓“公民” |
3.1.2 文艺复兴与公民权利苏醒 |
3.1.3 自由主义的权利观 |
3.2 当代公民权利运动 |
3.2.1 罗斯福倡导的公民“四大自由”及其影响 |
3.2.2 T.H.马歇尔的公民权利及其资格问题 |
3.2.3 社会保障中公民权利与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学说 |
3.3 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 |
3.4 中国百姓由臣民到公民的转变 |
3.4.1 古代的臣民 |
3.4.2 晚清民国的公民意识觉醒 |
3.4.3 新中国以来的公民权利意识:城乡分治与逆城市化 |
3.4.4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公民权利意识苏醒 |
4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对公民权利的维护 |
4.1 古代的社会救助:以生存权利为目的 |
4.1.1 原始互助和慈善救济 |
4.1.2 中国古代的政府赈济 |
4.2 欧洲社会保障的诞生与成长 |
4.3 社会保障中的宗教文化影响 |
4.4 社会保障的思想溯源:互助、利他、父爱及其它 |
4.4.1 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助:源于动物群体的本能 |
4.4.2 社会保障的利他主义思想 |
4.4.3 社会保障的父爱主义倾向 |
4.4.4 自由主义及其社会保障理念 |
4.4.5 马克思的劳动六项扣除暨中国的社会保障(福利)框架评析 |
4.5 社会保障对公民权利的制度性保护 |
4.5.1 作为制度存续的社会保障法:生存的歧视代价 |
4.5.2 国家-政府干预公民权利的肇始 |
4.5.3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民权利保护 |
4.6 从《济贫法》到《贝弗里奇报告》 |
4.6.1 《济贫法》的诞生:安抚民众,稳定压倒一切 |
4.6.2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创建:父爱主义的滥觞 |
4.6.3 美国《社会保障法》:凯恩斯主义经济干预措施对自由放任经济的反抗 |
4.6.4 英国《贝弗里奇报告》:把福利国家的公民权利扩展到全体国民 |
5 政府责任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及福利国家演变 |
5.1 政府责任的制度性体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
5.1.1 制度定义的多样性 |
5.1.2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及历史定位 |
5.2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
5.2.1 社会保障的安抚作用:消除贫困和降低犯罪 |
5.2.2 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国内消费和人口政策执行 |
5.3 作为公共物品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
5.3.1 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 |
5.3.2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
5.3.3 公共物品弥补市场失灵:社会保障的“底线公平” |
5.3.4 社会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化解“二元户籍”危机 |
5.4 世界经济“滞涨”引发的社会保障改革 |
5.4.1 石油危机与经济“滞涨” |
5.4.2 福利国家面对的经济形势 |
6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存在问题 |
6.1 (重)工业化主导下的新中国社会福利建设 |
6.1.1 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 |
6.1.2 农民阶级及户籍制度分析 |
6.1.3 基于身份户口差别的中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建设 |
6.2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传统社会保障(福利)制度解体 |
6.2.1 人民公社解体和农村脆弱的福利保障消失 |
6.2.2 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缺失 |
6.2.3 初步的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6.3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不同探索 |
6.3.1 城镇社会保障从放弃到行业自保 |
6.3.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6.4 现行《社会保险法》制度下的不平等养老保险待遇 |
6.4.1 养老保险概要 |
6.4.2 现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
6.5 医疗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支出 |
6.5.1 医疗保险——特殊行业的信息不对称 |
6.5.2 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分析 |
6.6 作为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及其困局 |
6.6.1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与公民关系: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博弈 |
6.6.2 财富转移中的损失计量:奥肯漏桶效应 |
7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设计 |
7.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归公益初衷,与公平正义的理念同行 |
7.1.1 公平正义的理念分析 |
7.1.2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理念暨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之争 |
7.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保证条件 |
7.2.1 国力、财力支撑与民间储蓄力量 |
7.2.2 有效低廉的政府运行成本值得期待 |
7.2.3 政党力量和民心所向的政治保证 |
7.2.4 社会保障具有的总体能力分析 |
7.3 中国社会保障与世界的比较 |
7.4 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设计 |
8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后记 |
(8)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 ——基于C市东村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关于城乡结合部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城乡结合部概念界定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 |
1.2.2 关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的研究 |
1.2.3 关于城乡结合部本地村民的研究 |
1.2.4 关于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研究 |
1.2.5 总体评价 |
1.3 典型个案与研究方法 |
1.3.1 个案简介 |
1.3.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本土化思考 |
1.3.3 底层记忆的口述史研究 |
1.3.4 论文结构与主要观点 |
第2章 从空间维存到空间维权: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社会学 |
2.1 空间维度的发现与深化 |
2.2 空间维存:关注适应与秩序的城市生态学 |
2.2.1 帕克及其同事的贡献 |
2.2.2 新传统城市生态学的新取向与范式修订 |
2.2.3 疲惫的城市生态学:未完成的学术理想 |
2.3 异彩纷呈的十年:将空间权益融入城市社会学的六十年代 |
2.3.1 人本主义社会性规划的城市研究 |
2.3.2 “住房阶级”的形成: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分析 |
2.3.3 拒绝走向城市空间的边缘: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先声 |
2.3.4 空间权益的沦陷与争取 |
2.4 空间维权:指向抗争与正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 |
2.4.1 空间生产与阶级斗争: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替代方案 |
2.4.2 集体消费与新都市社会运动:卡斯特尔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
2.4.3 空间构型与资本积累:哈维的辩证乌托邦 |
2.4.4 洛杉矶学派的集结号:后现代大都市的批判 |
2.4.5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的价值取向与理论缺憾.. |
2.5 空间正义的进路和中国经验的嵌入 |
2.5.1 空间生产的正义原则 |
2.5.2 空间分配的正义原则 |
2.5.3 空间交换的正义原则 |
2.5.4 空间消费的正义原则 |
2.6 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的双向建构 |
2.6.1 社会样态的传统与推进 |
2.6.2 空间实践的维存与维权 |
2.6.3 建构过程的制约与再造 |
第3章 东村的社会样态 |
3.1 从乡村向城市的过渡:物质景观与社会生态的转变 |
3.1.1 历史视角下的空间变迁 |
3.1.2 横向视角下的物质景观 |
3.1.3 生态视角下的职业转型 |
3.2 从静止向流动的变迁:家园归属感的消逝 |
3.2.1 人口结构的倒挂现象 |
3.2.2 公共空间的精英缺失 |
3.3 从一元向二元的融合: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 |
3.3.1 服务体系的双重覆盖 |
3.3.2 公共参与的上下动员 |
3.4 从异质向同质的固化:东村社会的底层结构化 |
3.4.1 就业方式的非正规性 |
3.4.2 经济地位的自我认同 |
3.4.3 消费结构与压力评估 |
3.4.4 休闲方式的群体特征 |
第4章 他者的世界:东村的外来人口 |
4.1 就业空间的生产与生存伦理的选择 |
4.1.1 非正规就业空间的自发生产 |
4.1.2 非正规就业空间的竞争与合作 |
4.1.3 非正规就业空间的职业风险 |
4.2 城乡的空间分配与个体的空间流动 |
4.2.1 空间流动的推拉分析:户籍制度的弱化 |
4.2.2 空间流动的个体意愿:生存方式的改变 |
4.2.3 空间流动的身份际遇:融入城市的可能 |
4.3 居住空间的交换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
4.3.1 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生成机制 |
4.3.2 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文化构成 |
4.3.3 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
4.4 边缘空间的消费与底层的自我诉求 |
4.4.1 边缘的区隔符号:消费与权力 |
4.4.2 琐细的日常生活:隐忍与越轨 |
4.4.3 国家的消费视角:开放与适度 |
4.5 小结:城市融入与机会空间 |
第5章 失衡的乡土:东村的本地村民 |
5.1 “种房”:投机行为与租房阶层 |
5.1.1 “种房”的动机:补偿与房租的权重 |
5.1.2 “种房”的干预:权力的在场与不在场 |
5.1.3 “种房”的结果:“租房阶层”的现实与想象 |
5.2 务农:乡土情结与文化自觉 |
5.2.1 自给自足与新乡土主义 |
5.2.2 村庄的面向与内源性资源 |
5.2.3 重寻乡土文化的自性 |
5.3 迁移:空间转换与成本制约 |
5.3.1 迁移的本意 |
5.3.2 迁移的前提 |
5.3.3 迁移的实质 |
5.4 消遣:闲暇空间与道德秩序 |
5.4.1 消遣的主要方式 |
5.4.2 消遣的空间蔓延 |
5.4.3 消遣的伦理重建 |
5.5 小结:乡土蜕变与工具空间 |
第6章 权力的技术:东村的社区治理 |
6.1 公共服务的空间生产:城乡供给模式的融合 |
6.1.1 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共性与均等化 |
6.1.2 社会关系的空间再生产 |
6.1.3 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选择 |
6.2 现有农地的空间分配:隐规则与利益排斥 |
6.2.1 地价预期与要地风波 |
6.2.2 自理口粮的双重困境 |
6.2.3 土地分配的公平抉择 |
6.3 土地征收的空间交换:本地村民与征收代理人的博弈 |
6.3.1 东村土地征收现状 |
6.3.2 空间维权的策略与权力消解的技术 |
6.3.3 合乎空间交换正义的土地征收机制 |
6.4 集体用地的空间消费:资本、身份与权力的逻辑 |
6.4.1 本地村民的态度:空间资源的寻租行为 |
6.4.2 社区管理者的回应:合情、合理、合法 |
6.4.3 集体用地出租收益的流失 |
6.5 小结:服务管理与利益空间 |
第7章 东村的辩证乌托邦:迈向空间正义的城乡结合部 |
7.1 东村的社会样态: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变迁 |
7.1.1 旧辄已破而新轨未立的过渡空间 |
7.1.2 人口膨胀而精英缺失的流动后果 |
7.1.3 形式有余而内容不足的二元管理 |
7.1.4 身份异质而生活同质的底层社会 |
7.2 东村的空间实践:城乡结合部的主体建构 |
7.2.1 空间生产:社会样态的基础构型 |
7.2.2 空间分配:社会样态的权益分享 |
7.2.3 空间交换:社会样态的关系互动 |
7.2.4 空间消费:社会样态的资本映像 |
7.3 无根的社会:城乡结合部空间构型过程中的现代性命运? |
7.3.1 作为社会之根的集体意识与空间权益 |
7.3.2 社会之根的失落:集体意识的瓦解与空间权益的沦陷 |
7.3.3 社会生根与社会扎根:集体意识的重建与空间权益的争取 |
7.4 迈向空间正义的乌托邦想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地村民问卷 |
附录2:外来人口问卷 |
附录3:本地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4:外来人口访谈提纲 |
附录5:本地村民访谈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6:外来人口访谈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10)浅论不当消费和社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动机 |
1.为了符合专业要求 |
2.为了结合自己的工作业务 |
3.为了巩固所学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 |
4.为了给中国朋友一些善意的建议 |
二、选题的理论依据 |
三、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饮食消费与食品安全 |
一、大吃大喝浪费惊人 |
二、食品安全问题尚需加大监管力度 |
三、食品安全应从环境保护抓起 |
四、食品安全事关国民身体素质 |
第三章 医疗、保健消费与社会问题 |
一、医患关系紧张的表现 |
二、医药费太贵的原因 |
三、医疗事故黑幕惊人 |
四、值得借鉴的洋大夫态度 |
五、保健品消费误区 |
第四章 教育消费与学生消费 |
一、高学费和浪费 |
二、学生消费误区造成家长不堪重负 |
三、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五章 赌博消费危害社会 |
一、官赌现象严重 |
1.个人思想方面的原因 |
2.组织方面的原因 |
3.制度方面的原因 |
4.社会方面的原因 |
二、民间赌博成风 |
三、家庭赌博堪忧 |
四、对赌博的社会学分析 |
1.赌博现象严重的社会原因 |
2.赌徒的心理分析 |
3.治理赌博的措施 |
第六章 腐败消费祸国殃民 |
一、权钱交易 贿赂公行 |
二、职务消费 黑洞难堵 |
三、腐败误国 百姓痛恨 |
四、中共领导狠抓反腐倡廉斗争 |
第七章 端正消费观念 促进社会和谐 |
一、不为助长腐败花钱 |
二、不买假冒伪劣商品 |
三、坚决抵制破坏环保的商品 |
四、消费者要勇于维权 |
参考文献 |
四、北京3万下岗职工炒邮票有关部门对此表示忧虑(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D]. 李鹏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新世纪辽宁作家底层工人题材小说研究[D]. 丁安琪. 山东大学, 2021
- [3]汉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D]. 金任顺(Kim Im Soon).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 钟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张召.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2)
- [6]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J]. 徐剑. 中国作家, 2012(20)
- [7]基于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程雷.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8]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 ——基于C市东村的调查研究[D]. 张霁雪. 吉林大学, 2011(08)
- [9]奥运经济与北京就业的实证分析[A]. 刘嘉. 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 2007
- [10]浅论不当消费和社会问题[D]. 朴千荣.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