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物群落研究

加强生物群落研究

一、加强生物群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修祥[1](2014)在《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资本市场是由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其发展状况取决于法律制度设计与建设的成败。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设计和建设主要依靠从域外引进并“嵌入式”移植到原有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具体制度和程序的技术性问题,在许多基础性、本土性问题尚未厘清情况下,域外观念、知识和经验的引进和借鉴已经纷至沓来,呈现“碎片化”繁荣。然而,由于制度环境、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企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很多法律制度引进以后出现功能变异,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断自我强化,形成“制度陷阱”,演化为制约资本市场发展障碍。问题不仅如此,近十年来全国上下不断掀起“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热潮,市场各方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收效甚微,资本市场多层次化发展推进艰难,法律制度内生繁衍机能脆弱。上述现象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存在系统性不协调和整体性功能异化等诸多的问题,迫切需要从资本市场应有建构理念确定法律制度功能,进而确定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国情下“嵌入式”法律制度移植所导致的特殊现实需求,国内外没有可用之理论或可鉴之经验。康德有句名言:“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源于先哲的指点,考虑到生态学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替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已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生态学视角类比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应然性构建的规律性问题,可以探索解决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在系统性、功能性等方面存在弊端和问题的路径。基于此,本论文按照“探索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逻辑顺序展开。内容设计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讨论类比研究方法,建立研究模型,构建本论文研究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应然性构建规律和方法;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以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为实证进行生态学考察,检验构建规律,探索构建经验;第四部分为第七章,以生态学类比研究的应然性构建规律和美国资本市场法治实践经验为参照系,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进行全方位透视,指出其生态缺陷,并提出生态优化设想。具体内容设计如下:第一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逻辑基础。经过对类比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资本市场具有的生命特质分析,说明以生态学类比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具有逻辑上的可行性。通过功能结构和依存关系的对比筛选,确定“林地生物群落”为研究模型,并解读群落模型的概念、内涵和边界,以此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的生态学逻辑基础。在此基础上,以近年来世界金融监管的法治实践,验证了以群落模型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性。第二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承担孕育资本市场产生和发展环境功能的法律制度既是其他法律制度赖以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关键因子,也是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认为,限制性环境因子对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其决定性的作用,种群数量取决于环境提供的生态幅宽度,物种能否有效抵御环境风险取决于其内稳定状态。类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产生和发展的限制因子是市场主体的趋利性,其功能性选择为产权法律制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者数量和质量休戚相关,能够实现投资者生态幅状况改善功能的是投资者保护制度;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公司内稳定状况,能够实现这一功能性要求的是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以上述三种法律制度有机组合,就可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第三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在生态环境中诞生的资本市场,天然具有多层次发展趋向,法律制度配置应符合其架构特征。生态学认为,群落发展形成的空间结构必然呈现垂直分布现象,种群营养级习性随食物链延伸发生衍变现象。类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理想层级分布是四层级金字塔状态,从法域属性来看,资本市场法律关系与民法的主体平等、契约自由、诚实信用、公序良俗、权利不得滥用等基本特质相契合,随着层级从塔底到塔顶上升,法律关系逐渐与经济法的权利主体具体性、客体广泛性、权力配置倾斜性、权利行使的正外部性和保护主体多元性等基本特质相契合,刑法规制重点从防止欺诈衍变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整体安全性。以民法、经济法、刑法予以有针对性地组合配置,就可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第四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资本市场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市场主体自由公平竞争,各层级市场形态是竞争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法律制度对市场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匹配应符合这种组织特征。类比研究发现,群落竞争原理与转板法律制度、捕食和寄生原理与投资者适当性法律制度、协同进化原理与诚信法律制度分别具有高度契合性,以上述三种法律制度有机组合,就可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第五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法律制度变迁遵循其内在逻辑规律,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演替具有耦合现象。生态学认为,群落演替动力来源于种群竞争优势改变,群落演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方向性,演替稳定状态是形成顶级群落。类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于市场创新,顺应这一趋势的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内生动力机制是立法程序公正及市场化;在资本全球化配置内生动力和国际竞争外部压力下,世界资本市场终将实现一体化,顺应这一趋势的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外生动力机制和趋向是国际化。第六章: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考察。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符合生态学规律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传统体制下完备的产权法律制度,无处不在的权利保护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法律制度环境;自然发展的金字塔架构,公法、私法配置适当,政府与市场边界清晰;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诚信是各种监管制度的基本准则;交易机构有序竞争法律制度,保障各市场互通互连,使得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到极致;市场化创新机制保障其赢得先发优势,国际竞争优势地位强化其对未来全球金融法的影响力。考察结果表明,以生态学视角类比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应然性构建思路和方案具有正确性,美国经验值得借鉴。第七章: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缺陷与优化。从环境、架构、组织和演替四个纬度的透视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生态缺陷主要有:“嵌入式”移植的法律制度为适应原有制度环境而产生功能扭曲;利益博弈形成局域次优均衡导致法律制度层级单一;市场功能片面性定位导致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缺失;市场自由与行政规制关系不当导致民事救济和诚信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法律制度变迁缺乏程序正义导致市场化创新不足,意识禁锢导致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外部牵引和导向不足。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生态优化重点包括:以混合经济体制改良产权法律制度;以投资者保护理念贯穿法律制度体系;以契约精神重塑政府与市场法律关系,以诚信维护为轴心改革监管法律制度;以创新市场化增强法律制度演替内生动力机制,以导向国际化增强法律制度体系演替外部动力机制,不断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王教元[2](2019)在《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日益增强的人为水文调控导致云南部分湖泊出现了明显的水库化特征,造成湖泊水质下降、湖滨带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水文调控及其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比研究受到监测数据不足的制约,需要结合多学科方法对湖泊水文调控生态环境效应的基本特征进行识别,并系统甄别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本研究以滇西北地区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影像、监测数据、文献记录等研究手段,首先甄别了过去30年来区域湖泊水体面积的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与驱动过程。随后选取了受到不同强度水文调控影响的三个湖泊:姐湖(没有水文调控的高山湖泊)、海西海(多次水文调控)和洱海(水文调控和富营养化)作为代表湖泊进行古湖沼学研究。在建立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开展理化指标分析,建立了湖泊与流域环境变化的时间序列;结合硅藻、沉积物色素等生物代用指标,识别了硅藻群落结构、指示物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变化模式。进一步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湖泊之间、湖泊内部湖盆之间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识别主要影响因子,最终甄别出不同水文调控强度下湖泊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与关键驱动机制。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近30年来滇西北地区湖泊面积呈现波动变化特征,并受到极端干旱事件影响显着。自然调控为主的湖泊面积变化幅度小于人为调控影响的湖泊,人为水文调控不仅使湖泊面积增大,面积变化幅度也显着增加。气候变化是驱动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同时流域开发对湖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叠加影响了湖泊面积的长期波动。(2)未受人类扰动直接影响的高山浅水湖泊(姐湖)1980s以来呈现水动力显着增加、水位下降的特征,促进了底栖硅藻百分比持续增加,但对硅藻群落变化的独立作用弱于气温与营养盐的驱动强度。1950s以来滇西北高山地区气候明显变暖,促进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内源有机质的增加。流域降水增多、流域侵蚀搬运等过程增强影响了湖泊水动力的变化。湖泊水体营养水平升高、气温升高和水动力条件增强是驱动姐湖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根据粒度-水深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海西海过去200年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多次水文调控导致了湖泊沿岸带生境逐渐丧失、底栖硅藻持续减少,湖泊有机碳的内源贡献率增加。同时,随着蓄水强度的增加,湖泊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加快、埋藏量明显降低,加速了有机碳向无机碳的转化和温室气体的释放。水文调控导致的湖泊水位波动对硅藻群落演替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当水深达到10 m阈值或水深变化超过±2 m时,硅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异质性均出现显着降低。(4)洱海不同湖盆间营养元素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结构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西洱河节制闸、梯级水电站的建成运行等人为调控事件显着改变了洱海湖泊水文状态,导致了湖泊水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显着增加。自1970年代以来,湖泊富营养化、区域气候变暖与水文调控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大型水生植物大幅减少,导致了藻类初级生产力的升高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洱海硅藻群落转变为浮游种占优的单一群落构成,多样性明显降低。水深较浅的南部湖盆对人为调控导致的水位波动更为敏感,湖泊水深变化是硅藻群落结构变化和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5)滇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高山湖泊(姐湖),人为水文调控显着地改变湖泊水深及其变化幅度,是沿岸带生境退化和底栖藻类降低的重要驱动因子。湖泊高水位运行和水动力减弱使营养盐滞留效应增强,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泊有机碳源出现了由底栖通道向浮游通道的转变。同时,不同水文调控类型与强度对湖泊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了差异性的影响。随着人为调控强度的增加,湖泊水文变量对姐湖、洱海和海西海硅藻群落变化的单独解释量由约6%增加至大于25%。湖泊水深变幅和硅藻生物多样性关系符合典型的中度干扰假说理论模型,水深变化幅度增大将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将显着降低。综上所述,水文调控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自然状态下水文波动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且水文波动、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滇西北典型湖泊生态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随着水文调控的频次和幅度增加,水文条件与营养盐、气温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表明了水文调控类型及其强度对其他类型环境压力的调控作用。此外,在湖盆形态与流域开发类型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的湖泊中,不同湖盆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在区域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增强的背景下,对湖泊水文的合理调控是对滇西北湖泊开展有效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

史本泽[3](2016)在《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底栖环境中数量最占优势的类群,在海洋底栖食物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线虫作为小型底栖生物的主要成员,具有极高的丰度和多样性,通常占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60%–90%以上。线虫是目前动物界中分类最为困难也是研究最欠缺的少数几个类群之一,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更是十分欠缺。我国的海洋小型底栖生物研究大多集中于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的研究明显偏少,对于西太平洋深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则几乎空白;对海洋线虫的分类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量线虫仍然未知并亟待发现。线虫形态分类存在着天然的困难,鉴定过程费时费力,DNA Barcoding提供了实用、简便而又准确的途径。探索一种适合的固定方法来满足单条海洋线虫的形态特征和分子信息的完全匹配,为后续DNA Barcoding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利用2012年12月在位于南海的东寨港红树林潮间带采集的4个站位、2013年11月–2014年8月分4个季节在位于东海的南麂列岛潮间带采集的48个站位、2012年7–8月在东海陆架水深约30–104 m海域采集的16个站位、2014年4月在冲绳海槽水深约1500 m深海采集的2个站位和2014年12月–2015年1月在西太平洋雅浦海山区周边水深4042 m和4566 m深海采集的2个站位,共计72个站位的小型底栖生物(含线虫)样品,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及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利用青岛太平角潮间带的藻类附着线虫,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海洋线虫的形态和DNA的保存、提取和测序结果的影响。对所涉的海洋线虫新种进行了分类描述,对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及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进行了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海洋线虫DNA提取实验方法的探索,为将来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如下三部分:1.海洋线虫分类在东海和南海以及西太深海海域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202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14属。建立线虫3新属,并描述10新种和2新组合。似毛线虫Parachaetonema gen.nov.属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具分节的唇刚毛,长沟形化感器具横纹,约13个肛前附器,单后卵巢,雌孔位于体长的约26.5%处;异八齿线虫属Paroctonchus gen.nov.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口腔约有30个齿,左亚腹齿最大,无德曼氏系统,具两排各10个肛前附器;拟共齿线虫属Parasynodontoides gen.nov.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化感器环形,具2根很长的亚头刚毛位于口腔基部的体侧,口腔无齿,双卵巢,具德曼氏系统,双精巢,交合刺弓形具骨突,两个背尾向引带突。新种和新组合名录如下:多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hirsutum Shi&Xu,2016长尾尖刺线虫Epacanthion longicaudatum Shi&Xu,2016簇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fasciculatum Shi&Xu,2016疏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sparsisetae Shi&Xu,2016多乳突似毛线虫(新属、新种)Parachaetonema multipapillata gen.nov.,sp.nov.南麂异八齿线虫(新属、新种)Paroctonchus nanjiensis gen.nov.,sp.nov.大伽马线虫(新种)Gammanema magnum sp.nov.多齿共齿线虫(新种)Synonchium multidentis sp.nov.波形螺旋球咽线虫(新种)Spirobolbolaimus undulatus sp.nov.德曼氏拟共齿线虫(新属、新种)Parasynodontoides demani gen.nov.,sp.nov.梳尾皮咽线虫(新组合)Molgolaimus pecticauda(Murphy,1966)comb.nov.螺旋皮咽线虫(新组合)Molgolaimus spirifer(Warwick,1970)comb.nov.2.小型底栖生物生态通过对从近海潮间带到陆架海域到深海的多种海洋生境的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探讨了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特点及其驱动因素。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在东寨港红树林泥质潮间带(1711 ind/10 cm2)高于南麂列岛潮间带(731 ind/10cm2),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在东海陆架海域泥沙质底中(1203 ind/10 cm2)远高于深海的4个站位,并随着水深的增加而数量剧减,其中冲绳海槽的丰度为304ind/10 cm2,而雅浦海山区深海的丰度仅为121 ind/10 cm2。小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具有相似的趋势。所涉的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底质、有机质含量和水深的影响。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是所涉生境中优势度最高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线虫在深海占比最高(约94.5%–96%),东寨港红树林(91.3%)和东海陆架海域(94.1%)次之,南麂列岛保护区最低(62%)。潮间带线虫桡足类比值(N/C)的研究结果表明,南麂列岛大沙岙沙滩和东寨港红树林北港的沉积环境比较清洁,南麂列岛火焜岙沙滩受到轻度的有机质污染,南麂列岛国姓岙泥滩和东寨港红树林三江的沉积环境受到较重的有机质污染,与其现况相符。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生物多样性指数(H’)对沉积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在南麂列岛大沙岙沙滩和东寨港红树林北港与N/C值的指示结果不一致。3.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单条海洋线虫DNA提取方法探索乙醇-甘油溶液对海洋线虫的形态和DNA的固定效果均较好,能可靠地将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形态鉴定相结合从而获得匹配的形态分类数据和基因序列数据,是潜在的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研究的固定方法。主要创新点:本论文涉及了从近海潮间带到陆架海域到深海的多种生境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通过对东海和南海的线虫群落的细致分析,发现并描述线虫3个新属、10个新种和2个新组合;补充完善了我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数据,填补了我国在西太平洋深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空白,为深入开展深海小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先行基础;初步探索了在准备鉴定海洋线虫形态特征条件下的单条线虫DNA提取方法,初步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学基础。

刘友金,袁祖凤,周静,姜江[4](2012)在《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集群式转移———一种"企业的抱团迁徙"已经成为产业转移主导模式。企业之所以抱团迁徙,是由于在现代经济集群化发展背景下,企业在集群中形成了强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极其相似,产业集群式转移类似于生物群落的共生迁徙。本文引入共生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式转移与生物群落共生迁徙的相似性,构建出产业集群式转移一般演进过程DLSN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的阶段特征与条件,并通过案例作进一步验证,从而揭示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基本规律,为制定产业转移引导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王倩[5](2019)在《黄河口浮游生物群落特征与水文连通的关系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原因,黄河口湿地水文连通受到严重影响,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日益下降,因此对水文连通及生物多样性恢复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在黄河口湿地选取35个典型水文节点,通过对黄河口湿地水文连通及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探究浮游生物与水文连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口湿地的整体连通性指数(ⅡC)和可能连通性指数(PC)值分别为0.08和0.10。对比各个区域的水文连通度发现,恢复区的水文连通度整体高于潮汐区。研究区域内浮游植物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浮游动物以轮虫类为主。CCA分析结果显示,EC、TP、DO、TN和水深是影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长的主要因子。各区域浮游动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以及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整体呈现恢复区>潮汐区的规律,与水文连通性的规律一致。浮游生物群落相似性对水文连通有一定的表征作用,各节点的群落组成越相似,说明节点间的水文连通的可能性越大。浮游生物多样性和水文连通的拟合结果显示,当0.04<水文连通度<0.14时,浮游生物多样性可达到区域内的平均水平,基于这一结果将大汶流潮汐区和大汶流恢复区筛选为优先恢复区域,同时,以“水体斑块重要等级达到中等及以上,且该节点上浮游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该点与其他节点间的浮游生物群落相似性均低于平均水平”为条件,筛选出14个需要优先恢复的水文节点,包括6个Ⅰ级优先恢复节点和8个Ⅱ级优先恢复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黄河口湿地的水文连通状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黄河口湿地浮游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参考。

温广玥[6](2020)在《1997-2018年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河口滨海湿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口湿地之一,其境内生长着独具特色的翅碱蓬生物群落,形成了风景独特的“红海滩”景观。翅碱蓬生物群落是辽河口滨海湿地内重要的先锋植被和优势植被,对辽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近十几年内,辽河口滨海湿地内的翅碱蓬生物群落急速消亡。本文基于1997-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卫星影像,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与目视解译相结合,充分利用翅碱蓬生物群落的特征提取研究区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分布信息。根据22年间研究区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景观指数,定量分析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基于遥感影像的湿地植被信息提取及动态监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翅碱蓬生物群落年际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对于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其最佳监测季节为秋季;(2)研究区内的翅碱蓬生物群落沿海岸线呈条带状或块状聚集生长,并随海岸线变迁,有明显向海迁移的趋势;(3)1997年至2018年期间,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共经历了一个稳定增长期(1997年至2001年)、三个快速消亡期(2001年至2005年、2008年至2010年、2014年至2016年)和三个缓慢回升期(2005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4年、2016年至2018年),总体生长面积减少12.79km2,整体呈现衰退趋势;(4)1997年至2018年期间,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生长斑块面积明显减小,斑块破碎严重,共有三次由大斑块聚集生长破碎为小斑块分散生长的过程(1997年至2005年、2005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8年),群落呈现萎缩退化趋势。(5)1997年至2018年期间,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稳定性较差,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翅碱蓬景观优势度下降,人类活动对其干扰程度增加。

纪海婷[7](2014)在《沉水植物对附植藻类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附生现象普遍存在于大中型浅水湖泊中,大型沉水植物表面经常附着生长着由藻类、真菌、细菌等有机群体组成的复杂群落。附植生物群落具有特定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与宿主沉水植物及周围水体环境联系密切,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沉水植物外来种和乡土种对植物叶片表面附植藻类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沉水植物种间竞争以及水生植物-附植藻类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和外来种入侵生态影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乡土沉水植物叶附植藻类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差异,研究不同浓度的沉水植物外来种与其同科(或同属)的乡土种叶片浸提液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生长和群落组成的影响;进一步比较沉水植物外来种同乡土种叶片浸提液组分的差异,探究沉水植物共有和外来种特有的不同浓度的浸提液组分对几种常见附植藻类生长的影响,对比分析沉水植物外来种和乡土种对乡土叶附植藻类影响的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比分析乡土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叶表面附植藻类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到12种和26种藻类,主要包括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和裸藻门以及黄藻门的少数种类。穗状狐尾藻叶附植藻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别为3.696和3.117)均高于轮叶黑藻(分别为2.061和2.028)。(2)沉水植物外来种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聚叶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乡土种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的生长均有显着影响,经叶片浸提液处理后附植藻类的细胞总数显着减少,群落组成结构趋于简单化。外来沉水植物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的影响比乡土种本身更显着,且高浓度叶片浸提液的抑制效应更强。四种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均降低乡土叶附植藻类的细胞总数,对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总体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现象,且外来沉水植物的抑制更显着。另外,植物鲜样制备的叶片浸提液较植物干样制备的叶片浸提液具有更强的化感抑藻作用。(3)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伊乐藻和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叶片浸提液的化感组分,发现沉水植物外来种和乡土种叶片浸提液组分存在较大差异。四种沉水植物共有的N-苯基-2-萘胺、伊乐藻特有的苯丙酮以及水盾草特有的苯并呋喃均显着降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细胞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生长的抑制较弱。总体上化感物质作用效果:苯丙酮>苯并呋喃>N-苯基-2-萘胺,相比四种沉水植物共有的组分N-苯基-2-萘胺,外来种伊乐藻和水盾草叶片浸提液中特有的苯丙酮、苯并呋喃具有更强的抑藻效应,表明外来种特有物质可能比广谱性物质对附植藻类有更好的抑制效果。(4)附植藻类的不同生长指标(相对生长率、藻细胞浓度、叶绿素含量)对浸提液组分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附植藻类随时间推移显示明显的生长趋势。这可能与水生植物化感抑藻效应具的积累效应有关,宿主释放的活性物质达到一定含量时才会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通过研究沉水植物对叶附植藻类的影响,发现外来种比乡土种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生长的抑制更显着,外来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的特有组分具有强烈的化感抑藻作用。这对沉水植物附生现象、沉水植物种间竞争以及外来沉水植物入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阿娜[8](2008)在《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河流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通道,河流健康则是全面审视河流生态系统的崭新概念。随着河流管理从单一的污染防治及工程整治向综合考虑水体修复与生态保护的河流生态系统管理方式转变,旨在从水质、生物、生态等众多角度综合评估河流系统状况、改进河流管理的河流健康概念得以提出并受到更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河流或流域管理的国际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区,河网水系不但是具有区域地理地貌特征的生态廊道和重要生境,而且也是体现典型江南水乡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但伴随着区域近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论文以河流健康为主线,从环境科学、生态学、水利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河流健康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以期补充和完善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河流健康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为区域河网水系的合理保护和恢复提供有效工具。论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河流健康与河流管理的研究历程,运用内容分析法辨析了河流健康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基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明确了河流健康的时空维度,探讨了河流健康的基本特征与关键问题、学科基础与相关理论、评价原则与管理原则,从主要手段、基本程序、关键方法等角度尝试提出河流健康评价的方法体系。论文以上海地区为案例区域,结合历史环境质量数据、河流整治数据、遥感解译数据的收集,通过2007年野外调查及实地监测,开展河流健康评价的实证研究;以苏州河水系为重点开展河流健康状况评估,以中心城区河流为重点进行河流健康恢复评估,并从管理框架、管理目标、管理策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上海地区河流健康的适应性管理对策。论文主要研究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点辨析和解构河流健康内涵,识别河流健康评价的时空特征。论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外文献近10-15a内有影响力的36个河流健康概念进行分析,将河流健康进行重新架构:河流健康是指河流系统特定的良好状况,可以作为河流基准状态以及河流管理的目标,在这一状态下,河流系统能够维持其结构完整性,充分发挥其自然生态功能,并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功能;基于河流系统的时空特征,明确河流健康评价的点(断面、微生境)、线(河流、河段)、面(流域、水系)空间尺度以及短、中、长时间尺度,剖析不同时空尺度河流健康评价的维度特征和评价重点。(2)基于相关概念和基本特征识别,初步构建河流健康评价的理论框架。论文在辨析河流健康、生态完整性、生态系统健康等基本概念以及明确河流系统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和连续性等特征的基础上,识别河流健康的时空差异性、动态性、阈值性、针对性以及可控性等基本特征;结合河流等级理论、河流连续体概念和四维模型、生态系统管理和适应性管理等理论基础,尝试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尺度综合评价、面向适应性管理、多利益方共同参与等河流健康的评价原则以及生态可持续性、尺度综合性、系统整体性、动态适应性以及多方参与性等河流健康的管理原则。(3)尝试提出包含评价手段、基本程序和关键方法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体系。论文在深入剖析和借鉴国外河流健康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水质监测、水文评估、生物评价、生境调查等河流健康评价的主要手段;设计基于资料收集和目标设定、系统分析和框架设计、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以及管理对策和优化措施等4个基本环节的河流健康评价程序;提出参照状态确定、表征因子识别、评估模型构建等河流健康评价的关键方法;并从目标集成、尺度集成以及程序集成三个维度探讨河流健康评价在河流管理中的应用。(4)以苏州河水系为例开展河流健康状况评估。苏州河干流6个监测点及支流28个监测点的河流健康综合指数(RHI)基本分布在18.24-33.36范围,相应的河流健康状况级别在“较差”-“一般”-“较好”之间,其中76.5%河段的河流健康处于“一般”级别,水质理化参数、河岸带状况是主要的制约因子;城市化进程、河流整治等原因使得苏州河水系不同等级(苏州河干流、市级支流、区县级支流、镇村级支流)、不同流域区位(上游、中游、下游)以及不同用地类型(农田、城镇)下河流的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程度分异,主要体现在河流水文参数、河流形态结构以及河岸带状况方面,而河流水质理化参数以及生物群落由于受到水文调度等区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差异并不显着;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HI与RBPs生境指数(HI)、河床表层生境和河床泥沙组成等形态结构参数、河岸植被保护和河岸植被带宽度等河岸带指标呈极显着相关,与河床稳定性、河道水流情况以及河流形态改造指标显着相关;尽管河流生物群落对于河流水质理化参数具有较为明显的响应,但RHI和HI各项指标均与水质理化参数以及河流生物群落表现出较差的相关性。(5)以上海中心城区河流为例开展河流健康恢复评估。基于传统水质参数的河流整治后评估结果显示,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整治对各项污染指标削减效果显着,典型河道水质改善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但水体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遏制;基于不完善数据的理想目标对照法静态评估结果显示,上海中心城区23条河流整治后69.6%河段的河流健康处于“一般”级别,整治后河道水质理化参数距健康状况仍存在较大距离,中小河道水系连通性有待改善,河流形态结构亟需修复,河岸带空间尚待规划,生态群落仍需恢复:基于系列数据的简单前后对比法动态评估结果显示,中心城区23条整治后河流RHI以及各表征参数均显着优于整治前,特别是中小河道在水文条件、河流形态结构以及河岸带状况等方面整治成效显着优于骨干河道,主要体现在水量状况、河流形态结构、河岸带结构完整性以及纵向连续性等指标。(6)结合河流健康评估结果和河流管理现状及趋势,给出上海地区河流健康的适应性管理对策。河流管理现状分析结果显示,现状调查方面,污染源复杂与现状调查系统性缺乏制约河流环境问题有效识别:目标设定方面,社会需求高度重视与河流健康缺乏关注影响河流系统健康的恢复;管理策略方面,工程倾向突出与水生态修复关注并存体现多元化特征;监测管理方面,动态评估滞后与公众参与缺乏限制河流整治效果维护:效益评估方面,尺度考虑欠缺与干扰程度偏大阻碍河流恢复持续性;基于此,提出整治目标的科学设定、综合系统方法的实施、适应性管理的应用、流域尺度的拓展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等上海地区河流管理的重要方向;并以管理框架、管理目标、管理策略、管理机制为重点给出上海地区河流健康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汪华[9](2015)在《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植茶年限、施肥和高温条件的响应研究》文中认为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的生长过程和施肥等茶园管理措施逐渐改变了茶园土壤性状(如土壤酸化、富含铝离子等),进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将会导致高温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这也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因此,研究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植茶年限、施肥和高温条件的响应,对深入了解茶园土壤微生物生态,促进茶叶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茶园酸性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手段,运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微生物研究方法,在比较具有相近土地利用年限的茶园生态系统与其他红壤典型农林生态系统(竹林、林地和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基础上,研究茶树种植年限、施肥以及高温条件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相关功能酶基因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相比,种植茶树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全氮等养分含量、降低土壤pH并减少土壤细菌丰度。土地利用方式显着影响土壤细菌(Global R=0.997, P<0.01)和古菌(Global R=1,P<0.01)的群落结构。茶园土壤具有较高的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并具有独特的优势菌群。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土壤细菌和古菌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与土壤碳氮比(C:N)和土壤pH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综合考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保持,种植茶树是一种红壤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方式。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和荧光定量PCR(Quan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技术研究了龙井茶区植茶年限分别为8年(Y8)、20年(Y20)、34年(Y34)和56年(Y56)的茶园和酸性林地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和丰度。研究结果表明,低龄茶园(Y8和Y20)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度显着大于高龄茶园(Y34和Y56),高龄茶园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较大,且与Y8和Y20茶园不同,说明高龄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茶园土壤细菌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 s)等菌群构成,其中Proteobacteria 在茶园土壤细菌中的含量达到50%。茶园土壤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构成,两者约占90%的土壤真菌物种组成,其中Ascomycota在茶园土壤真菌中的含量达到42.67%-67.37%。从低龄茶园到高龄茶园,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向以下方向演替:Acidobacteria、 Actinobacteria、Chloroylexi 和 Ascomycota菌群含量更高,Proteobacteria何Bacteroidetes含量更低。在1年的田间试验中,用有机肥(OF)、化肥(CF)和不施肥(CK)处理40年种植年限的茶园,每两个月取一次土壤样,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分析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同时,采用qPCR技术检测细菌、古菌和功能酶基因(细菌和古菌amoA基因、细菌narG、nirK、nirS和nosZ基因)的丰度。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优势菌群的变化,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随季节和所用肥料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P<0.01),并且受到土壤温度的显着影响(P<0.01)。所检测基因的丰度也随季节而变化,有的在7月份最低(细菌、古菌和古菌amoA基因),有的在9月份最低(细菌amoA基因和反硝化功能酶基因(除nirK基因))。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磷等的含量,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茶园土壤环境,但是化肥处理对这些基因丰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土壤养分以及土壤pH等化学性状综合影响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丰度,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化学性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子,与除古菌amoA和nirK基因外的其余基因丰度均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采用6周的实验室模拟培养试验,研究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高温的响应,培养条件包括:两种培养温度(25℃和35℃),每一培养温度下,设置3种土壤孔隙含水量,即30%、55%和80% WFPS (water-filled pore space)。采用qPCR分析3大菌群(细菌、古菌和真菌)及与氮素转化相关的功能酶基因(细菌和古菌amoA,细菌nirK)的丰度。用T-RFLP分析土壤细菌、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高温影响氮素转化过程,抑制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并提高了土壤pH。高温、干旱减少硝化和反硝化功能酶基因(细菌和古菌amoA、细菌nirK)的丰度。但在80%WFPS条件下,在培养末期,35℃培养条件下的所有基因(除细菌amoA基因)的丰度均高于25℃培养条件。高温和土壤水分通过改变优势菌群(T-RFs)的相对丰度及选择新的优势菌群,从而对3大菌群的群落结构有显着的影响(P<0.01)。此外,不同水分条件下3大菌群对高温的响应还受培养时间的影响(P<0.01)。

李晓静[10](2020)在《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海岸带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围填海成为各沿海国家解决土地短缺的重要手段。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区域,围填海活动频繁,曹妃甸规划区是我国围填海典型区域,龙口离岸岛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海上人工岛群。为了掌握围填海影响下渤海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和受扰动状况,本文利用2013年10月、2014年4月和8月渤海南部现场调查数据以及1958-2011年文献发表数据,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临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以及常见经济种对围填海影响的生物响应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利用2013年10月调查数据分析了渤海各典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发现黄河口、莱州湾和渤海湾不同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性显着,渤海湾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较黄河口和莱州湾差,但渤海湾和莱州湾内围填海工程区附近站位和周边海域生物群落差异并不明显。分析自1958年来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发现,群落的主要类群由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逐渐被多毛类替代,优势物种由个体较大、寿命较长的经济种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演替为个体较小、寿命较短的多毛类和小型甲壳动物机会种。自2010年以来,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逐渐变差,单一、小型机会种蔓延占据主导地位,生物群落变得脆弱不稳定。二、利用2013年数据对曹妃甸围填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发现距离围填海工程较近站位的物种数、生物多样性均较低。围填海工程对曹妃甸工业区西南侧站位影响最大,该区域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最低。同时发现围填海面积较大的年份,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群落健康状况较差。利用2010-2013年龙口离岸岛施工前后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龙口离岸岛建设后,沉积物和海水环境因子以及生物群落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沉积物中油类浓度、海水盐度和悬浮物浓度明显上升。群落小型化、群落结构相似性增加明显。优势种由2010年的多毛类转变为2013年的小型软体动物。生物群落健康状况依距离围填海远近而出现差异,距离龙口离岸岛较远的站位底栖生态健康状况有变好趋势,而距离人工岛较近的站位底栖生态健康状况有变差趋势。三、围填海疏浚等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悬浮物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经济种幼体的存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的种群补充。模拟实验表明,高浓度的悬浮物对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幼体具有明显的急性致死作用,生物存活率与浊度呈现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悬浮物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生物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但随着暴露时间的持续增加,生物存活率与浊度的相关显着性逐渐下降。四、围填海疏浚等工程建设中的掩埋作用也对渤海底栖动物经济种在行为和生理方面具有显着的影响,影响大小与掩埋深度和掩埋泥沙粒径有关。在30cm以浅的掩埋深度,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具有良好的垂直迁移能力,且耐受力很强。但随着掩埋深度增加以及掩埋泥沙粒径的减少,掩埋作用会对等边浅蛤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最终导致死亡。30 cm的泥样掩埋深度,等边浅蛤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上调。同时发现,添加淤泥处理组的底层和中层间隙水的质量状况较差,具有较低的酸碱度和更高的铵盐浓度,同时也有死亡个体出现。五、我们发现,渤海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演替,围填海活动明显加剧了群落的不稳定,而且围填海施工中产生的悬浮物和掩埋作用对大型底栖动物幼体的成活和种群的补充具有明显的负效应。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的变化不是围填海单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渤海入海河流众多,特别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以及黄河口附近的石油开采,加上近年来养殖、捕捞、底拖网等活动的加剧,另外,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都会对生物群落造成影响。所以,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的变化是气候变化和各种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大面积围填海则进一步加剧了群落的退化和演替。

二、加强生物群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生物群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现实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综述与评析
    三、 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逻辑基础
    第一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内涵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概念及构成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范畴及基本属性
    第二节 生态学类比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 类比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二、 资本市场的生物属性分析
    第三节 类比研究的生态学模型构建
        一、 模型选择的基础分析
        二、 资本市场模型的对比筛选
        三、 资本市场群落模型的解读
        四、 资本市场群落边界的界定
    第四节 生态学逻辑基础的法治实践检验
        一、 检验方案设计
        二、 实践检验过程
        三、 检验结论分析
第二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一、 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二、 资本市场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选择
        一、 限制因子定律的法律制度选择
        二、 生态幅定律的法律制度选择
        三、 内稳定定律的法律制度选择
    第三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构建
        一、 产权法律制度的配置
        二、 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配置
        三、 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配置
第三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
    第一节 群落架构的基础要素
        一、 生物群落架构的基础要素
        二、 资本市场群落架构的基础要素
        三、 资本市场基本法律关系特征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分层现象
        一、 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二、 资本市场群落的分层现象
        三、 资本市场法律关系的衍变现象
    第三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生态架构探索
        一、 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探索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生态架构特征
    第四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构建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域选择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域的特征
        三、 生态架构的法律制度配置
第四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
    第一节 群落的共生关系
        一、 生物群落的共生关系
        二、 资本市场群落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关系
        三、 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共生关系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探索
        一、 竞争原理的法律制度选择
        二、 捕食与寄生原理的法律制度选择
        三、 协同进化原理的法律制度选择
    第三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构建
        一、 转板法律制度的配置
        二、 投资者适当性法律制度的配置
        三、 诚信法律制度的配置
第五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
    第一节 群落的演替现象
        一、 生物群落的演替现象
        二、 资本市场群落与法律制度体系的耦合演替现象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探索
        一、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动因探索
        二、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趋向探索
    第三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促进
        一、 市场化动力机制的配置
        二、 国际化导向机制的配置
第六章 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考察
    第一节 美国资本市场群落的层级考察
        一、 美国资本市场群落的层级分布
        二、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群落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美国资本市场群落的法治考察
        一、 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构成
        二、 美国针对各层级资本市场的监管执法
    第三节 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评价
        一、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评价
        二、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评价
        三、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评价
        四、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评价
第七章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缺陷与优化
    第一节 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与法治实践回顾
        一、 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建设回顾
        二、 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实践回顾
    第二节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缺陷
        一、 法律制度体系环境的生态缺陷
        二、 法律制度体系架构的生态缺陷
        三、 法律制度体系组织的生态缺陷
        四、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生态缺陷
    第三节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优化
        一、 法律制度体系环境的生态优化
        二、 法律制度体系架构的生态优化
        三、 法律制度体系组织的生态优化
        四、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生态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
    二、 外文参考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部分研究成果

(2)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湖泊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压力
        1.1.2 湖泊水文调控下生态环境变化评价的方法体系
        1.1.3 湖泊水库化生态环境评价的沉积物代用指标
        1.1.4 云南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提取及样品采集
        2.2.1 水位监测数据
        2.2.2 湖泊遥感数据
        2.2.3 现代气象数据
        2.2.4 历史文献
        2.2.5 湖泊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建立
        2.3.2 湖泊环境代用指标测定方法
        2.3.3 湖泊生物代用指标分析方法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水文调控下滇西北地区湖泊水位变化的时空模式
    3.1 近30 年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趋势
        3.1.1 滇西北湖泊面积提取
        3.1.2 滇西北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对应关系
        3.1.3 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模式
        3.1.4 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因子识别
    3.2 沉积物粒度重建湖泊水位的可靠性评价
        3.2.1 海西海表层沉积物现代调查
        3.2.2 表层沉积物粒度-湖泊水位转换函数建立
        3.2.3 海西海湖泊水位变化历史的重建及其可靠性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丽江姐湖对气候变化和水文波动的响应模式
    4.1 姐湖概况
    4.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4.3 姐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3.1 区域气候、沉积物磁化率及粒度变化
        4.3.2 沉积物总氮和叶绿素的变化
        4.3.3 全样碳稳定同位素(δ~(13)C)和C/N的变化
    4.4 姐湖硅藻群落及多样性长期变化历史
    4.5 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
        4.5.1 硅藻群落对湖泊水动力过程的生态响应
        4.5.2 湖泊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的生态响应
        4.5.3 硅藻群落变化的驱动因子与驱动强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文调控下大理海西海的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特征
    5.1 海西海概况
    5.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5.3 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5.3.1 湖泊水位和沿岸带生境的长期变化
        5.3.2 沉积物粒度、营养元素及碳、氮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5.3.3 湖泊有机碳来源及其通道的识别
        5.3.4 湖泊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长期变化
    5.4 海西海生态系统响应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长期模式
        5.4.1 湖泊生境结构对水文波动的长期响应模式
        5.4.2 碳氮元素循环对湖泊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5.4.3 硅藻群落及多样性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5.4.5 不同阶段水文调控的生态影响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洱海对水文调控、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响应的时空模式
    6.1 洱海概况
    6.2 洱海水文调控及水位变化历史
    6.3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6.4 不同湖盆沉积物记录的洱海环境变化历史
        6.4.1 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的长期变化历史
        6.4.2 碳氮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6.4.3 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长期变化历史
        6.4.4 沉积物色素记录的蓝藻爆发时空模式
        6.4.5 硅藻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模式
    6.5 水文调控强度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模式
        6.5.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6.5.2 硅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6.5.3 湖泊蓝藻爆发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特征
    6.6 不同湖区对水文调控强度长期响应的空间差异性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特征比较
    7.1 湖泊水位波动及生境变化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7.2 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7.3 湖泊生产力、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响应特征
    7.4 滇西北典型湖泊环境生态长期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强度的识别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沉积物钻孔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
        1.1.1 小型底栖生物简介
        1.1.2 小型底栖生物研究概况
        1.1.3 我国小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现状
        1.1.4 小型底栖生物取样方法的研究
    1.2 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1.2.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简介
        1.2.2 海洋线虫的基本特征
        1.2.3 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概况
        1.2.4 我国海洋线虫分类研究现状
    1.3 单条海洋线虫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1.3.1 DNA固定方法的研究
        1.3.2 单条海洋线虫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1.4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海洋线虫的分类
    2.1 研究方法
    2.2 尖刺线虫属4新种
    2.3 多乳突似毛线虫 (新属、新种)
    2.4 南麂异八齿线虫 (新属、新种)
    2.5 大伽马线虫 (新种) 和多齿共齿线虫 (新种)
    2.6 波形螺旋化感球咽线虫 (新种) 和皮咽属二新组合
    2.7 德曼氏拟共齿线虫 (新属、新种)
第三章 不同海洋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1 南麂列岛保护区潮间带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1.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1.2 南麂列岛保护区潮间带的沉积环境
        3.1.3 秋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4 冬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5 春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6 夏季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与分布
        3.1.7 南麂列岛保护区软相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3.1.8 讨论
    3.2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2.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2.2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沉积环境
        3.2.3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分布
        3.2.4 讨论
    3.3 东海陆架海域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3.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3.2 东海陆架海域的沉积环境
        3.3.3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分布
        3.3.4 讨论
    3.4 深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3.4.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3.4.2 沉积环境
        3.4.3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分布
        3.4.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单条海洋线虫的DNA提取方法
    4.1 实验目的和意义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海洋线虫固定方法
        4.2.2 海洋线虫形态鉴定
        4.2.3 海洋线虫DNA提取、基因扩增和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5.1.1 海洋线虫的分类
        5.1.2 不同海洋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
        5.1.3 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单条海洋线虫的DNA提取方法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产业集群式转移与生物群落共生迁徙的相似性
    1.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生物群落迁徙的行为主体相似
    2.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生物群落迁徙的总体特征相似
    3. 生物群落迁徙与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共生阶段相似
三、产业集群式转移一般演进过程机理的生态学分析
    1. 先行企业试探转移形成“点共生”阶段
        (1) 点共生阶段的特征
        (2) 点共生阶段形成的条件
    2. 产业链相关企业跟随转移形成“线共生”阶段
        (1) 线共生阶段的特征
        (2) 线共生阶段形成的条件
    3. 群外企业嵌入集群形成“面共生”阶段
        (1) 面共生阶段的特征
        (2) 面共生阶段形成的条件
    4. 相关产业转移形成“网络共生”阶段
        (1) 网络共生阶段的特征
        (2) 网络共生阶段形成的条件
四、典型案例:无锡特种装备制造业向郎溪集群式转移
    1. 无锡先行企业试探性转移形成“点共生”阶段
    2. 无锡相关与配套企业跟随转移形成“线共生”阶段
    3. 郎溪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嵌入产业集群形成“面共生”阶段
    4.“一区多园”经济的发展形成“网络共生”阶段
五、结论

(5)黄河口浮游生物群落特征与水文连通的关系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浮游生物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1.2.2 水文连通的研究进展
        1.2.3 湿地恢复优先性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处理
        2.2.1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2.2.2 浮游生物样本采集与处理
    2.3 水文连通及水文节点重要值计算
    2.4 优先恢复节点的筛选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黄河口湿地典型水文节点的水文连通与浮游生物群落特征
    3.1 黄河口湿地水文连通特征
        3.1.1 黄河口湿地水体理化性质特征
        3.1.2 黄河口湿地整体的水文连通度
        3.1.3 黄河口湿地内不同区域的水文连通度
    3.2 黄河口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3.2.1 浮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3.2.2 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分析
        3.2.3 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3.3 黄河口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3.3.1 浮游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3.3.2 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分析
        3.3.3 浮游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3.4 讨论
        3.4.1 黄河口湿地不同区域水文连通度差异
        3.4.2 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湿地水环境的指示意义
4 水文连通与浮游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4.1 浮游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4.2 浮游生物群落与水文连通间的关系
        4.2.1 浮游生物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与水文连通的关系
        4.2.2 浮游生物群落相似性对水文连通的表征
    4.3 讨论
        4.3.1 水环境因子对浮游动植物分布及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水文连通度对浮游动植物分布的影响
5 黄河口湿地优先恢复节点的筛选及浮游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5.1 各水文节点所在水体斑块的重要值
    5.2 黄河口湿地优先恢复节点的筛选
    5.3 讨论
        5.3.1 浮游生物群落及水文连通特征对筛选优先恢复节点的指示
        5.3.2 优先恢复节点的浮游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1997-2018年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遥感研究现状
        1.2.2 湿地遥感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
        2.2.2 资源概况
        2.2.3 经济概况
第3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数据来源与简介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简介
    3.2 数据处理
        3.2.1 辐射定标
        3.2.2 大气校正
        3.2.3 坏条带修复
        3.2.4 图像裁剪
第4章 翅碱蓬生物群落植被信息提取及景观指数提取
    4.1 植被信息提取及分类
        4.1.1 人工神经网络
        4.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植被信息提取
    4.2 分类精度验证及分析
    4.3 翅碱蓬生物群落植被信息统计分析
    4.4 景观指数的提取
第5章 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1 最佳翅碱蓬生物群落监测季相
        5.1.1 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确定
        5.1.2 不同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对比
    5.2 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分析
        5.2.1 翅碱蓬生物群落空间分布及面积统计分析
        5.2.2 研究区翅碱蓬生物群落演替分析
        5.2.3 翅碱蓬生物群落空间格局和景观指数分析
        5.2.4 典型区域翅碱蓬植被变化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沉水植物对附植藻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中型浅水湖泊
    1.2 沉水植物附植生物群落
    1.3 附植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1.3.1 附植生物群落的结构
        1.3.2 附植生物群落的动态
    1.4 附植生物群落的关键制约因子
        1.4.1 沉水植物对附植生物群落的影响
        1.4.2 牧食作用对附植生物群落的影响
    1.5 附植生物群落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1.6 附植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意义
    2.1 本研究的意义
    2.2 本研究的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5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沉水植物
        3.1.2 藻类培养基
    3.2 研究方法
        3.2.1 沉水植物叶附植藻类分离
        3.2.2 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制备
    3.3 实验设计
        3.3.1 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的影响
        3.3.2 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组分对常见附植藻类的影响
    3.4 测量指标
        3.4.1 藻类细胞计数及种类鉴定
        3.4.2 藻类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计算
        3.4.3 藻液光密度测定
        3.4.4 藻液叶绿素含量测定
        3.4.5 藻细胞相对生长率计算
    3.5 数据处理
第四章 沉水植物外来种和乡土种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的影响
    4.1 沉水植物叶附植藻类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4.2 沉水植物叶片鲜样浸提液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的影响
        4.2.1 沉水植物外来种和乡土种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生长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4.2.2 不同浸提液处理条件下乡土叶附植藻类群落的组成结构
    4.3 沉水植物叶片干样浸提液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沉水植物叶附植藻类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差异
        4.4.2 沉水植物外来种和乡土种对乡土叶附植藻类的影响
        4.4.3 植物叶片鲜样和干样浸提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五章 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组分对常见附植藻类的影响
    5.1 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组分分析
        5.1.1 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的GC-MS分析
        5.1.2 几种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组分
    5.2 沉水植物叶片浸提液组分对附植藻类的影响
    5.3 化感物质对三种常见附植藻类生长的影响
        5.3.1 N-苯基-2-萘胺对三种藻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2 苯丙酮对三种藻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3 苯并呋喃对三种藻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化感活性物质对附植藻类生长的影响
        5.4.2 外来沉水植物的化感抑藻作用
        5.4.3 沉水植物化感活性物质的浓度效应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名目录
表名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Ⅰ):河流健康相关基础研究
        1.2.2 国外研究进展(Ⅱ):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和实践
        1.2.3 国外研究进展(Ⅲ):河流健康评价与河流管理
        1.2.4 国内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河流健康基本内涵与时空特征
    2.1 河流健康的基本内涵: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辨析
        2.1.1 河流健康基本概念
        2.1.2 河流健康文献来源
        2.1.3 河流健康内涵辨析
    2.2 河流健康的时空特征:基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探讨
        2.2.1 河流健康的时空特征
        2.2.2 河流健康评价的空间尺度
        2.2.3 河流健康评价的时间尺度
3 河流健康评价的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
        3.1.1 概念界定
        3.1.2 概念解析
    3.2 基本特征
        3.2.1 河流系统基本特征
        3.2.2 河流健康基本特征
        3.2.3 河流健康影响因子识别
        3.2.4 河流健康评价关键问题
    3.3 理论基础
        3.3.1 学科基础
        3.3.2 相关理论
    3.4 主要原则
        3.4.1 河流健康的评价原则
        3.4.2 河流健康的管理原则
4 河流健康评价的方法基础
    4.1 河流健康评价的主要手段
        4.1.1 水质评估
        4.1.2 生物评价
        4.1.3 水文评估
        4.1.4 生境调查
    4.2 河流健康评价的基本程序
        4.2.1 资料收集与目标设定
        4.2.2 系统分析与框架设计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
        4.2.4 管理对策与优化措施
    4.3 河流健康评价的关键方法
        4.3.1 参照状态确定
        4.3.2 表征因子识别
        4.3.3 评估模型构建
    4.4 河流健康评价与河流管理的集成方法
        4.4.1 目标集成
        4.4.2 尺度集成
        4.4.3 程序集成
5 上海地区河流健康状况评估:以苏州河水系为例
    5.1 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5.1.1 资料来源与数据采集
        5.1.2 苏州河及其支流概况
        5.1.3 苏州河综合整治回顾
        5.1.4 苏州河环境状况回顾
    5.2 苏州河及其支流河流健康评价
        5.2.1 河流系统现状初步分析
        5.2.2 苏州河水系河流健康评价
        5.2.3 苏州河水系河流健康比较
        5.2.4 河流健康表征因子相关分析
    5.3 综合评估
6 上海地区河流健康恢复评估:以中心城区河流整治为例
    6.1 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6.1.1 资料来源与数据采集
        6.1.2 研究方法
        6.1.3 区域概况
        6.1.4 河流整治回顾
    6.2 基于传统水质参数的河流整治后评估
        6.2.1 河流整治成效的综合评估
        6.2.2 典型河流恢复的过程评估
    6.3 基于河流健康方法的河流整治后评估
        6.3.1 理想目标对照法:基于不完整数据的静态评估
        6.3.2 简单前后比较法:基于系列数据的动态评估
    6.4 综合评估
        6.4.1 评估方法特点分析
        6.4.2 河流整治成效诊断
        6.4.3 河流整治问题识别
7 上海地区河流健康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7.1 河流管理的现状特征
        7.1.1 现状调查和问题诊断
        7.1.2 规划目标设定
        7.1.3 管理策略制定
        7.1.4 监测管理评估
        7.1.5 效益评估
        7.1.6 综合评价
    7.2 河流管理的国际趋势
        7.2.1 目标层面:整治目标的科学设定
        7.2.2 技术层面:综合系统方法的实施
        7.2.3 时间层面:适应性管理的应用
        7.2.4 空间层面:流域尺度的拓展
        7.2.5 参与层面: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7.3 上海地区河流健康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7.3.1 管理框架
        7.3.2 管理目标
        7.3.3 管理策略
        7.3.4 管理机制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9)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植茶年限、施肥和高温条件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特征
        1.1.1 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1.1.2 茶园土壤酶活特征
    1.2 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群落结构
        1.2.1 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
        1.2.2 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1.3 茶园土壤氨氧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
        1.3.1 茶园土壤硝化作用菌群一氨氧化菌群
        1.3.2 茶园土壤反硝化菌群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
        1.4.1 基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4.2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背景、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2 茶园等红壤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
        2.2.2 土壤化学性状分析
        2.2.3 土壤DNA提取
        2.2.4 土壤细菌和古菌丰度分析
        2.2.5 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分析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化学性状
        2.3.2 土壤细菌和古菌丰度
        2.3.3 土壤细菌群落
        2.3.4 土壤古菌群落
        2.3.5 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与土壤化学性状的关系
    2.4 讨论
        2.4.1 茶园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2.4.2 茶园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和古菌丰度的影响
        2.4.3 茶园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
        3.2.2 土壤化学性状分析
        3.2.3 土壤DNA提取
        3.2.4 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
        3.2.5 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分析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化学性状
        3.3.2 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度
        3.3.3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
        3.3.4 分类学分析
    3.4 讨论
        3.4.1 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化学性状及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3.4.2 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4.3 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3.4.4 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施肥处理下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季节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试验设计和取样
        4.2.2 土壤属性分析
        4.2.3 DNA提取和qPCR分析
        4.2.4 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分析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茶园土壤化学性状
        4.3.2 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的丰度
        4.3.3 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amoA基因的丰度
        4.3.4 茶园土壤反硝化功能酶基因的丰度
        4.3.5 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分析
        4.3.6 土壤属性和微生物丰度及群落之间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不同施肥处理下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季节变化
        4.4.2 不同施肥处理下茶园土壤AOA和AOB丰度的季节变化
        4.4.3 不同施肥处理下茶园土壤反硝化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季节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水分条件下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高温条件的响应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试验地点和取样
        5.2.2 土壤培养
        5.2.3 土壤化学性状分析
        5.2.4 土壤D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5.2.5 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分析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pH,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
        5.3.2 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丰度
        5.3.3 土壤功能酶基因丰度
        5.3.4 T-RFLP群落结构分析
        5.3.5 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
    5.4 讨论
        5.4.1 30%WFPS水分条件下,高温对茶园土壤细菌、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4.2 55%和80%WFPS水分条件下,高温对茶园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5.4.3 高温对茶园土壤功能菌群、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茶园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利用年限对土壤徽生物群落的影响
        6.1.2 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3 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6.1.4 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高温条件的响应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10)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围填海工程及其生态影响
        1.2.1 国内外围填海开发活动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2.2 围填海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1.3 大型底栖动物
        1.3.1 大型底栖动物定义以及生态作用
        1.3.2 大型底栖动物在环境检测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
    1.4 研究区域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渤海典型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站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2.1.2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渤海南部不同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2.2.2 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年际变化
        2.2.3 渤海南部底栖生态健康状况
    2.3 讨论
        2.3.1 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空间差异性原因
        2.3.2 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长周期演替原因探讨
    2.4 结论
第3章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站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3.1.2 优势种分析
        3.1.3 群落结构分析
        3.1.4 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1.5 群落健康状况评价
    3.2 结果
        3.2.1 曹妃甸及临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
        3.2.2 曹妃甸围填海区各站位间生物群落比较
        3.2.3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渤海湾围填海工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3.3.2 围填海对大型底栖动物影响的原因
    3.4 结论
第4章 龙口离岸岛工程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区域和采样方法
        4.1.2 环境变量分析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龙口离岸岛及临近海域环境因子时空变化
        4.2.2 龙口离岸岛及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
        4.2.3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4.2.4 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潜在因子
    4.3 讨论
        4.3.1 围填海影响下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
        4.3.2 莱州湾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
        4.3.3 沿海围填海工程的建议
        4.3.4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意义
    4.4 结论
第5章 围填海悬浮物对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Kuster,1860)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环境因子
        5.2.2 悬浮物暴露下幼体成活率
        5.2.3 幼体存活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5.3 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沉积物掩埋对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Sowerby,1825)生理和迁移行为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生物样品和沉积物收集
        6.1.2 实验组设置
        6.1.3 沉积物和间隙水环境变量测量
        6.1.4 抗氧化酶分析
        6.1.5 数据统计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环境因子
        6.2.2 实验个体大小差异
        6.2.3 等边浅蛤的垂直迁移
        6.2.4 实验个体的存活率
        6.2.5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
    6.3 讨论
        6.3.1 掩埋对等边浅蛤生存和垂直移动的影响
        6.3.2 掩埋作用下等边浅蛤的酶活适应
    6.4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四、加强生物群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D]. 王修祥.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2]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D]. 王教元.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史本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8)
  • [4]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J]. 刘友金,袁祖凤,周静,姜江. 中国软科学, 2012(08)
  • [5]黄河口浮游生物群落特征与水文连通的关系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D]. 王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1997-2018年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温广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7]沉水植物对附植藻类影响研究[D]. 纪海婷. 南京大学, 2014(08)
  • [8]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D]. 吴阿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9]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植茶年限、施肥和高温条件的响应研究[D]. 汪华. 浙江大学, 2015(10)
  • [10]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D]. 李晓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

标签:;  ;  ;  ;  ;  

加强生物群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