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是怎样建设实验中心的(论文文献综述)
察应坤[1](2021)在《基层权力组织的再造——民国乡村建设实验的“菏泽模式”》文中指出基层社会建设有赖于治理组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即组织效能的活跃与持续提升。民国乡村建设实验的"菏泽模式"建立了一套以"乡农学校"为权力中心的实行"全面责任制"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该模式下,菏泽实验县实施民众"自卫训练"赋能政权建设,树立基层权力组织权威,在政权和民众之间建立权益关联和政治认同;以"精神陶炼"重塑乡村道德氛围,强化意识形态服从和文化认同;以"互助合作社"连接民众生产生活需求,进行公共资源分配。这一模式适应了转型时期社会条件的变化,重建了基层社会秩序,各项社会改革举措卓有成效。在当时抗战趋紧的局势下,该模式相对于"邹平模式"后来居上,很快进入省政府主政者视野,并在全省推广,以求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
宗德媛,朱炯,李兵[2](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朱永新[3](2021)在《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李阳[4](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墨竹[5](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谢峻林,冯小平,彭敏红[6](2021)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回顾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了高等学校本科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高校实验室的发展经历了调整重建、规范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现在正处于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阶段,实验教学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李晓飞[7](2021)在《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而中学校园规模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对于中学校园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建设用地资源下科学合理的整合校园建筑功能与空间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建筑空间利用率能够得到显着提升,使得建设用地能够得到科学的、合理的使用,进而创造出更优的中学校园空间环境,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策略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建设中学校园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学校园集约化产生的原因,发现当前国内中学校园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分析了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的学生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中学校园建筑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通过中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模式分析以及对部分中学校园进行实地调研,从而制定出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学生行为与校园建筑空间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空间会对使用者行为产生影响,在不同的空间中人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使用者的行为能够创造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进而能够激发使用者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中学生行为的特征以及该行为发生的条件,来指导进行中学校园建筑的集约化设计。本文从四个层面提出基于学生行为模式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分别是规划合理的校园建筑形态布局、清晰高效的校园建筑交通流线、复合多样的校园建筑空间、复合叠加的校园建筑功能组织。得出设计策略后,以管城区二中项目为设计实践,从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结合项目面临的具体问题,探索如何运用理论策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刘金库,盛潇潇,黄婕,裴小琴,张先梅,耿胥,彭新初[8](2021)在《融合前瞻性视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基于OBE理念的实践路线》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高教40条"的实施,各高校愈加重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高校与时俱进地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满足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OBE理念"预期成果—流程设计—产出评估"的内在逻辑,在总结当前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按照"预期目标—措施制定—成果检验"的顺序,着重阐述融合前瞻性视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陈凯[9](2021)在《高铁开通对西南地区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 ——基于DID与网络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里程迅速增加,开通高铁的城市数目与线路密度不断增加,高铁一方面变革了大众出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运输成本作为影响经济集聚的重要因素,高铁开通后各地的时空距离极大缩短,区域间经济集聚定会发生新的变化。西南地区作为我国的七大地理分区之一,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经济社会都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在高铁开通背景下区域间经济集聚特征的不同。本文研究高铁开通对西南地区经济集聚的影响及特征,首先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发现高铁开通导致西南地区高铁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水平的上升;在分省讨论中发现这种集聚作用在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都是显着的,但在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并不显着。此外高铁对经济集聚的促进作用会随高铁开通年限的变化而变化,在开通的前几年这种集聚效应并不显着,之后高铁带来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在达到峰值后又逐步降低,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倒“U”型趋势;同样在分省讨论中发现高铁对经济集聚影响的时间变化趋势在不同省市有不同特征,对四川省和云南省也呈现出倒“U”型变化的趋势;在贵州省则表现为影响作用一直递减;对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影响并不存在时间趋势。之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西南各地区间的经济集聚空间关系网络,发现在高铁开通后该地区的经济集聚空间关系网络的密度显着增加,各地区由以往单一的向地区中心城市集聚的方式转变为地区之间多方向的集聚,地区间经济集聚的相互关系明显增多;在高铁开通后尤其高铁沿线城市能够影响的经济集聚关系明显增加,对中心城市的中转依附关系也明显降低;其中高铁开通对于昆明市,贵阳市,南宁市在经济集聚空间网络关系中的影响力增幅最为明显。最后得出高铁开通使得西南地区高铁沿线城市集聚经济资源的能力得到提高,且这种集聚作用在不同省市间存在异质性;区域间的经济集聚关系网络更为密切复杂,改变了传统的集聚关系。因此应该合理布局西南地区的高铁线路,推动区域间联动发展、协同发展,以经济圈和城市群为主要的发展极,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协调良性发展。
李爽[10](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经管类高校实验教学政策研究》文中认为
二、我们是怎样建设实验中心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怎样建设实验中心的(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权力组织的再造——民国乡村建设实验的“菏泽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验计划:以“学治精神”复兴实现政权与社会良好互动 |
二、成立乡农学校:再造地方政治架构 |
三、全省推广:从“有效社会改进”到“全面社会控制” |
四、结语 |
(2)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3)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
(一)实验酝酿期(1986年—1999年) |
(二)实验初创期(1999年—2002年) |
(三)实验建构期(2002年—2013年) |
(四)实验深化期(2013年至今) |
三、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
(一)新教育实验的使命 |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
1. 愿景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
2. 愿景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
(三)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 |
1. 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 |
2. 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
3. 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
4.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
四、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
(一)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 |
(二)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 |
(三)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 |
五、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
(一)营造书香校园 |
(二)师生共写随笔 |
(三)聆听窗外声音 |
(四)培养卓越口才 |
(五)构筑理想课堂 |
(六)建设数码社区 |
(七)推进每月一事 |
(八)缔造完美教室 |
(九)研发卓越课程 |
1. 新生命教育课程 |
2. 新智识教育课程 |
3. 新德育课程 |
4. 新艺术教育课程 |
5. 特色教育课程 |
(十)家校合作共育 |
六、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
(一)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 |
1. 通过教师“三专”培养模式,使大批普通教师得以成长提升 |
2.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使大批乡村学校、普通孩子获得优质发展 |
3. 通过家校社政共育,形成多元协同教育效应,使许多实验区教育生态得以改变 |
4.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
(二)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反思 |
1. 关于大规模教育实验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
2. 关于新教育实验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 |
3. 关于新教育实验话语体系与学派建设的问题 |
4. 关于如何提高新教育实验年会水平与成效的问题 |
(三)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 |
1. 继续加强新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新教育课程体系 |
2.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
3. 继续深化新教育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师培养体系再造探索 |
4. 继续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 |
(4)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宏观政治因素 |
3.1.2 贸易发展因素 |
3.1.3 投资发展因素 |
3.1.4 绿色金融因素 |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
4.2.1 政府管理指标 |
4.2.2 经济投资指标 |
4.2.3 金融发展指标 |
4.2.4 贸易水平指标 |
4.2.5 营商开放指标 |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
4.3.1 线性SVM模型 |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6)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概况 |
2 三校合并组建初期的材料实验室建设 |
2.1 材料类本科专业的演变 |
2.2 契合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室调整重组 |
2.3 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全面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
3“五先进”“一突出”内涵引导,实验室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
3.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
3.2 实验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
3.3 实验支撑条件不断完善 |
4 改革体制,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
4.1 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 |
4.2 大型仪器的管理改革与创新 |
4.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5 展望 |
六结束语 |
(7)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对象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范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概况及现状问题研究 |
2.1.1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概况 |
2.1.2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现状与特征 |
2.1.3 当前我国中学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 |
2.2 中学校园集约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校园规划理论 |
2.2.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 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的发展历程 |
2.3.1 空间的紧凑型集约化阶段 |
2.3.2 功能复合多元化发展阶段 |
2.3.3 空间集中和功能复合多元化综合发展阶段 |
2.4 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的意义 |
2.4.1 利于探索新的校园空间组织模式 |
2.4.2 激发校园空间活力,促进交流互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生行为调研与建筑案例解析 |
3.1 中学学生基本行为模式分析 |
3.1.1 中学生在校园的需求 |
3.1.2 中学生的校园行为类型 |
3.1.3 中学生在校园的行为特征 |
3.2 中学校园相关案例调研 |
3.2.1 调研的思路及方法 |
3.2.2 调研问卷的结果统计 |
3.2.3 调研的总结分析 |
3.3 集约化中学校园优秀案例解析 |
3.3.1 复旦大学新江湾第二附属学校 |
3.3.2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学校 |
3.3.3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学校 |
3.3.4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解析 |
4.1 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的学生行为影响因素 |
4.1.1 建筑形态布局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2 交通流线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3 空间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4 建筑功能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2 中学校园建筑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 |
4.2.1 校园建筑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
4.2.2 学生行为对校园建筑设计影响的反馈 |
4.2.3 校园空间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 |
4.3 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 |
4.3.1 形态布局集约高效 |
4.3.2 多层次的交通流线 |
4.3.3 公共空间复合多样 |
4.3.4 功能组织复合叠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生行为模式下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 |
5.1 规划合理的校园建筑形态布局 |
5.1.1 有效结合用地情况合理布局 |
5.1.2 创造丰富多样的形态布局 |
5.2 清晰高效的校园建筑交通流线 |
5.2.1 效率疏导的校园建筑内部流线 |
5.2.2 建筑外部交通立体复合 |
5.2.3 合理运用标识系统 |
5.2.4 空间界面的引导 |
5.3 复合多样的校园建筑空间 |
5.3.1 廊空间复合多样 |
5.3.2 节点空间集约共享 |
5.3.3 多功能空间营造 |
5.3.4 创造丰富的外部空间 |
5.4 复合叠加的校园建筑功能组织 |
5.4.1 完善功能需求,整合同质功能 |
5.4.2 灵活空间更替,复合多义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实践——郑州市管城区二中方案设计 |
6.1 背景介绍 |
6.1.1 项目概况 |
6.1.2 项目任务书 |
6.2 郑州市管城区二中校园建筑设计 |
6.2.1 形态布局集约化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2 交通流线的合理疏导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3 复合多样性的建筑空间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4 功能的整合叠加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学校园满意度评价问卷 |
附录B 中学校园建筑学生使用需求与行为方式调查 |
附录C 图录 |
附录D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8)融合前瞻性视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基于OBE理念的实践路线(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照OBE理念,总结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预期成果实现:明确实验教学体系的预期建设目标 |
三、教学流程设计:制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措施 |
(一)拓展实验教学视野,突出前瞻性 |
1.落实理念,更新内容。 |
2.三级平台,逐级递进。 |
3.科教转化,引导创新。 |
4.产教融合,强化实践。 |
5.教材建设,积淀凝练。 |
6.课程思政,培养情怀。 |
(二)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
(三)推动专项教改,构建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
1.专项教改,引导投入。 |
2.质量监管,投入保障。 |
四、学习产出评估:实验教学育人效果 |
(9)高铁开通对西南地区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 ——基于DID与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渐进双重差分模型 |
三、社会网络分析法 |
第四节 文章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二、运输经济学理论 |
三、经济集聚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高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二、高铁对区域空间关系的影响 |
三、高铁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四、高铁对经济集聚的影响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西南地区高铁建设现状 |
第四章 高铁对西南地区经济集聚影响的实证与检验 |
第一节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指标构建 |
一、经济集聚指标的构建 |
二、控制变量指标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因子法构建经济集聚指标 |
三、渐进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
四、加入时间趋势项后渐进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实证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随机性检验 |
二、平行趋势假定检验 |
三、反事实检验 |
四、PSM-DID 回归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铁开通对于西南地区经济集聚空间关系网络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经济集聚空间关系网络模型构建 |
一、经济集聚空间关系网络矩阵构建 |
二、经济集聚空间关系网络密度 |
三、网络中心性指标 |
第二节 高铁开通对西南地区经济集聚网络结构影响分析 |
一、经济集聚整体网络结构分析 |
二、经济集聚网络中心性分析 |
(一)点入度分析 |
(二)中间中心度分析 |
(三)接近中心度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我们是怎样建设实验中心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权力组织的再造——民国乡村建设实验的“菏泽模式”[J]. 察应坤. 山东社会科学, 2021(12)
- [2]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3]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J]. 朱永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11)
- [4]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6]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回顾及展望[J]. 谢峻林,冯小平,彭敏红.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04)
- [7]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D]. 李晓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8]融合前瞻性视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基于OBE理念的实践路线[J]. 刘金库,盛潇潇,黄婕,裴小琴,张先梅,耿胥,彭新初. 化工高等教育, 2021(03)
- [9]高铁开通对西南地区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 ——基于DID与网络分析[D]. 陈凯.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8)
- [10]政策工具视角下经管类高校实验教学政策研究[D]. 李爽. 贵州财经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