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企政经济行为协调机制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占永志[1](2022)在《引入互惠偏好的平台型供应链金融激励契约》文中认为以平台型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反向保理融资业务为背景,以银行与反向保理平台的委托授信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经典HM模型,分析了完全理性假设下银行对平台的最优激励契约;在此基础上,将行为经济学的互惠偏好理论引入模型,提出了基于平台互惠的激励契约;最后通过参数赋值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银行作为善意向平台提供额外固定报酬时,具有互惠偏好的平台会付出额外努力,为银行创造更大收益,从而理性人假设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实现新的帕累托均衡;(2)在一定范围内,银行提供的额外固定报酬不变时,互惠偏好越强的平台付出的努力越大,为银行创造的收益越多,反之,则越少。
林莉,韦英,严建华,姜蕴硕,曾菊兰,范展,曹文琳,陈子瑞[2](2021)在《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基于战略导向的财务精益管控体系》文中指出中国航发南方财务管理团队聚焦发展战略,开展财务精益管控体系建设,以提升财务管控能力、实现财务共享为目标,以优化业务流程为主线,以机构整合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人力资源为保障,规范业务标准,整合财务机构,优化人员配置,搭建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对大量分散式的具有共享效益的财务业务,通过实施系统性的流程整合,形成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会计工厂化作业,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持续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支撑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钟凯,刘一寒,苏嘉莉[3](2021)在《立足新发展格局 推动财务理论创新——财务理论前沿2021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新形势、新变化要求财务学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25日,
崔佳[4](2021)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分析》文中指出2020年以来,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态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六稳"、"六保"的重要战略部署。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中心支行紧抓政策窗口期,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有效稳定市场主体,加快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本文以鄂尔多斯市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为着眼点,从金融宏观调控运行机制和金融指标量化两大维度对政策传导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以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梁友[5](2021)在《自贡市实施“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
蒋超凡[6](2021)在《民营企业的社会资本对其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蒙草生态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许明威[7](2021)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
申彦龙[8](2021)在《西藏小微企业副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红生[9](2014)在《基于博弈视角的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银行和企业是经济社会两个重要的实体,是信贷资金循环系统的重要参与者。信贷资金循环系统成员的协调管理贯穿信贷资金循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其协调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贷资金循环系统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和活力。信贷资金循环系统是基于利益冲突-合作-利益协调机制的系统,银企利益协调是信贷资金循环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博弈视角的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本文采用博弈论、运筹学、统计学、微分决策、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工具,对信贷资金循环系统银企利益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第三方参与机制等深入研究。本文按从单一的银企关系到引进第三方的多边关系、再到政府作为约束方参与展开。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利用风险地图工具,找出影响银企利益不协调的影响因素。另外,针对在企业层面存在融资难和银行层面惧怕“风险”的惜贷行为,通过logistic风险预警模型,用案例探讨银企不协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讨论银企双方利益协调问题入手,在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构建了能够激励企业如实表明企业资信类型,银行努力提供信贷资金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实现银企利益的协调。同时指出银行在重视正向信贷资金循环系统的基础上,也应重视逆向信贷资金循环。开展了银行间合作环境下的银企信贷资金循环利益激励研究,引入微分对策博弈模型,研究了区域内银行间的合作联盟问题,提出合作联盟的利益共享。在银行区域合作情况下,银行间合作可防止企业囤积资金和贷款用途违规概率的上升,促进企业积极履约。引入利益共享机制,解决了银行合作稳定问题,明确了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的融资策略。在银企双方博弈的基础上,将博弈方扩展到第三方。将第三方增信机构引进企业信贷循环模型,设计增信成本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分担比例,确立增信运营模式的可行边界。得出了企业承担的增信成本比例能够帕累托改进银行和企业的收益,企业全部承担增信成本,系统收益达到最优,从而通过合理的分担增信成本,达到优化信贷循环模型收益的目的。同时,在企业信贷资金循环中,银行向企业投放信贷资金规模受银行资金来源的约束,引入第三方机构,向银行提供存款资金,构建了银行与第三方机构收益博弈激励模型,研究表明第三方机构努力水平和运作能力、银行激励因子与银行和第三方机构收益的变动具有相关关系。最后将政府作为激励机制的约束方,引进到银企信贷资金循环博弈模型,给出了正向激励(奖励)、负向激励(限制措施)、混合激励的模型,分析激励方式对银企双方的影响,得出在业务限制因子和奖励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政府获得期望收益最大的最优选择是奖励、业务限制同步实施的激励合约。银行在此激励合约下,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加大中小企业贷款资金投放力度,使政府与银行的利益关系实现整体协调。在信贷资金循环系统中本文还分析了银行是否履行延伸责任对系统收益的影响。在信贷资金循环系统六种决策环境下,履行延伸责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于不履行延伸责任的情况;银行履行延伸责任的情况优于非银行贷款投放人履行延伸责任;集成化决策环境履行延伸责任的系统收益最好。同时,通过传导利率实现博弈各方利益协调和参与人经济效益的帕累托改进。
隋敏[10](2012)在《企业社会资本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发生了变化,企业日益注重利用其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处理为自身创造价值,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本形态——企业社会资本。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指导,对企业社会资本领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实现企业自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新的增长点,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本文沿着“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资本的本质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企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脉络展开研究。首先,在借鉴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企业边界的理论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科学的概念重构,明确企业社会资本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相应的分类研究,并进一步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和构成要素进行归结,以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其本质特征;其次,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来具体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再次,按照不同维度的企业社会资本,选取相应的度量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企业社会资本指数,分别以它们作为解释变量,考虑相应的控制变量,通过实证模型的构建来检验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最后,在对企业社会资本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开发策略,以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的快速生成与增长;并且,就“如何有效地利用开发出来的企业社会资本”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增值功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集体选择,企业所有权的配置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企业的所有权)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自有资本的差异,外部利益相关者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但由于他们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活动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则决定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差异。企业社会资本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实现。第二,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具有双重属性,从自然属性看,凡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都应当称之为资本,而不论其是物质形态还是非物质形态;从社会属性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最终目标是趋于一致的,他们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殊属性主要体现为其嵌入于企业与其边界之外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所结成的关系网络结构的这种“社会性”,具有其他类型资本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殊属性,例如:黏着性、互惠性、属于公共物品、循环再生性、不确定性以及难以被观察和测量。第三,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主要应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所决定,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得企业社会资本的具体分类表现为多种形式。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企业社会资本,其均由网络、信任与规范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信任是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第四,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通过重复博弈而逐渐形成的,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是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重要动力机制,通过对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进行相应的构建,全面揭示了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由低层次合作关系向高层次合作关系的动态演进;并进一步采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是如何形成的。第五,企业社会资本通过对契约履行程度、资源获取与整合、交易成本节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影响来实现其价值增值的功效;并进一步选取2007-2010年在沪深两地发行A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在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进行衡量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面而细致的企业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证实了政企关系资本、银企关系资本、供应商关系资本、客户关系资本、竞争者关系资本、管理者关系资本、员工关系资本以及社区关系资本等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企业社会资本综合指数对企业价值创造水平所产生的影响。第六,企业的社会资本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建构与维护,然而企业社会资本的消逝却是顷刻间的,企业应当对其社会资本进行积极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防范企业社会资本潜在的风险,充分发挥其价值增值的功效,从而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概念重构与重新分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指导,对企业和社会的边界给予清晰的界定,从而对企业自有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边界进行清晰的划分,论证企业社会资本的目标应当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重新分类,指出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主要应由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所决定,由于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得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表现为多种形式。(2)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本质进行创新性的诠释。紧密结合以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和生产模块化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背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学说加以继承与创新,从现代企业所涵盖的利益关系出发,对现代意义上的资本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揭示,从而深入地剖析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对企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比较分析,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殊属性。(3)揭示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态演进机制。引入利益共同体的概念,构建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基于声誉模型(KMRW)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的建立和维持,从而深入诠释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4)从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结成联盟的视角出发,深入地分析不同类别的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来直接获取与整合存在于企业边界之外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且更进一步解析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以对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获取与整合产生间接影响。
二、银企政经济行为协调机制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企政经济行为协调机制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引入互惠偏好的平台型供应链金融激励契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关研究述评 |
2 问题基本描述 |
3 完全理性下的激励契约 |
3.1 模型基本假设 |
3.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4 引入平台互惠偏好的激励契约 |
4.1 模型基本假设 |
4.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1 γ与δ无函数关系时的激励契约。 |
4.2.2 γ为δ函数情形下的激励契约。 |
5 数值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2)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基于战略导向的财务精益管控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背景 |
(一)是落实党中央实施自主研发制造发展战略的需要 |
(二)是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提升”“向管理要效益”活动的需要 |
(三)是推动企业财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
(四)是适应公司管理变革转型要求,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需要 |
1. 成本管理不精细。 |
2. 定额价格管理落后。 |
3. 财务信息建设共享不足。 |
4. 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
二、基本内涵 |
三、主要做法 |
(一)整体策划,设计财务精益管控模式 |
1. 明确财务精益管控目标和职能定位 |
2. 明确财务精益管控模式的建设重点 |
3. 明确财务精益管控基础业务选取原则 |
4. 明确财务精益管控建设的实施原则和策略 |
5. 明确财务精益管控建设的实施步骤 |
(二)稳步推进,实施财务精益管控体系建设 |
1. 规范业务标准,统一会计核算系统 |
2. 重塑组织架构,奠定集中管控基础平台 |
3. 再造业务流程,实现管控与服务并重 |
4. 建设信息平台,助力集中管控落地 |
5. 优化人员配置,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 |
四、实施效果 |
(一)统筹资金资源,助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
(二)发挥管理职能,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 |
(三)规范会计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
(四)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
五、工作探讨 |
(3)立足新发展格局 推动财务理论创新——财务理论前沿2021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高质量财务理论研究 |
二、促进学术交流,搭建财务理论研究平台 |
(一)第一分会场:宏观财务 |
(二)第二分会场:微观财务 |
(三)第三分会场:新技术等与财务 |
(4)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基本情况 |
(一)强化组织建设,周密部署抓推进 |
(二)强化平台建设,多措并举提质效 |
(三)强化货币政策,真金白银稳实体 |
(四)强化金融创新,对症下药惠民生 |
二、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
(一)宏观调控运行机制角度成效分析 |
(二)金融指标量化角度分析 |
1. 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资源“增量”作用有效发挥。 |
2. 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可获得信贷资源“降费”效果显着提升。 |
3.2020年鄂尔多斯金融业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效”作用逐步显现。 |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
(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相关工作再推进 |
(二)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再加强 |
(三)各项金融政策执行中多部门再协同 |
(9)基于博弈视角的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银企利益关系失调问题 |
1.1.2 信贷资金循环参与方失调问题利益的协调 |
1.1.3 银企博弈行为的激励机制设计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1 信贷契约设计 |
1.3.2 信号传递博弈 |
1.3.3 银行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 |
1.3.4 银企利益失调 |
1.3.5 微分对策博弈 |
1.3.6 银行责任延伸 |
1.3.7 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组织架构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 银企利益协调 |
2.2 银企利益协调的相关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信贷契约理论 |
2.2.3 银企利益博弈 |
2.2.4 闭环信贷资金循环 |
2.2.5 第三方增信 |
2.2.6 第三方资金 |
2.2.7 银行延伸责任 |
2.3 银企利益失调原因分析 |
2.4 银企利益协调问题分析 |
2.5 银企利益激励机制实现方法:激励机制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研究 |
3.1 银企的利益关系 |
3.2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的文献研究 |
3.2.1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形成因素分析 |
3.2.2 构建银企利益失调问题分析的风险地图 |
3.2.3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风险地图实证分析 |
3.2.4 文献研究梳理出的银企利益失调问题 |
3.3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的案例研究 |
3.3.1 问题的提出 |
3.3.2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及样本选取 |
3.3.3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分析模型 |
3.3.4 银企利益失调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结果分析 |
3.4 银企利益失调问题聚焦 |
3.5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
第四章 非合作环境下信贷资金循环中银企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4.1 非合作环境下正向信贷资金循环中银企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信号传递模型假设及说明 |
4.1.3 在对称信息下集中决策银企信贷资金供求模型 |
4.1.4 利润协调共享非对称信息下的机制设计 |
4.1.5 数值分析 |
4.2 非合作环境下逆向信贷资金循环银企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4.2.1 逆向信贷资金模型说明 |
4.2.2 建立模型与求解 |
4.2.3 模型分析 |
4.2.4 数值分析 |
4.3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
第五章 合作环境下信贷资金循环中银企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银行非合作时收益目标 |
5.2.2 银行所服务企业群的收益目标 |
5.2.3 银行间合作时的总收益目标 |
5.2.4 区域内综合贷款利率变化率 |
5.2.5 银行贷款利率的价格 |
5.3 区域内银行间不合作 |
5.3.1 银行和企业最优策略 |
5.3.2 银行与企业的最优策略整合模式 |
5.4 区域内银行间的相互合作 |
5.4.1 区域内银行间合作和银行所服务企业群的最优策略 |
5.4.2 区域间银行博弈双方最优策略的讨论和比较 |
5.5 利益协调共享机制的设计 |
5.5.1 区域内银行合作状态时利益协调不共享机制 |
5.5.2 区域内银行合作状态时利益协调共享机制 |
5.6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
第六章 基于第三方增信和资金的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 |
6.1 基于第三方增信的信贷循环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模型假设 |
6.1.3 增信成本分摊策略及决策步骤 |
6.1.4 仿真分析 |
6.2 基于第三方资金的信贷资金循环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基本假设 |
6.2.3 建立模型与求解 |
6.2.4 模型均衡分析 |
6.2.5 数值分析 |
6.2.6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
第七章 基于社会责任的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 |
7.1 问题提出 |
7.2 模型的假设及条件 |
7.3 集成化和分散化环境下的决策模型 |
7.3.1 在银行与非银行贷款投放人不履行延伸责任环境下的集成化决策 |
7.3.2 在银行与非银行贷款投放人履行延伸责任环境下的集成化决策 |
7.3.3 银行筹资投资并履行延伸责任的模型 |
7.3.4 银行投资非银行贷款投放机构的模型 |
7.3.5 非银行贷款投放人筹资投资银行履行延伸责任的模型 |
7.3.6 非银行贷款投放人筹资投资并履行延伸责任的模型 |
7.4 信贷资金循环系统六种决策模型比较分析 |
7.4.1 分散化决策模型效益分析 |
7.4.2 集成化决策模型效益分析 |
7.5 利率传导机制对延伸责任履行的作用分析 |
7.5.1 传导利率的作用机制 |
7.5.2 银行承担延伸责任决策环境下传导利率的均衡分析 |
7.5.3 银行承担延伸责任环境下信贷资金循环系统利益的协调实现条件 |
7.6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
第八章 政府约束下信贷资金循环中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模型假设和分析 |
8.3 建立模型与求解 |
8.3.1 奖励和业务限制共同实施的模型 |
8.3.2 仅业务限制措施实施的模型 |
8.3.3 仅激励措施实施的模型 |
8.4 对激励模式的讨论 |
8.5 数值分析 |
8.6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1.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9.1.2 本文的局限性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1.1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发展 |
2.1.2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和性质的文献述评 |
2.1.3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分类和构成的文献述评 |
2.1.4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形成和作用机理的文献综述 |
2.2 企业价值创造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企业价值内涵的文献述评 |
2.2.2 关于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文献述评 |
2.3 综合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集体选择理论 |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3.2.2 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 |
3.2.3 本文对于利益相关者概念和分类的界定 |
3.3 企业资源理论 |
3.3.1 资源基础理论 |
3.3.2 资源依赖理论 |
3.3.3 扩展的资源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及其分类 |
4.1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
4.1.1 企业本质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4.1.2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重构 |
4.2 企业社会资本的性质 |
4.2.1 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属性 |
4.2.2 对易混淆概念的比较分析 |
4.3 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 |
4.3.1 政企关系资本 |
4.3.2 供应商关系资本 |
4.3.3 客户关系资本 |
4.3.4 竞争者关系资本 |
4.3.5 债权人关系资本 |
4.3.6 其他关系资本 |
4.4 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 |
4.4.1 网络 |
4.4.2 规范 |
4.4.3 信任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 |
5.1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型 |
5.1.1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因:利益需求 |
5.1.2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合作关系的建立 |
5.1.3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有效载体:利益共同体 |
5.1.4 企业社会资本的最终生成 |
5.2 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动态博弈模型 |
5.2.1 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构 |
5.2.2 基于无限次重复博弈的信任机制的形成 |
5.2.3 基于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声誉机制的形成 |
5.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资本动态演进路径 |
5.3.1 “强关系——内生——横向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生成路径 |
5.3.2 “弱关系——外生——纵向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生成路径 |
5.3.3 “纵横结合式信任关系网络”型积累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 |
6.1 企业社会资本对契约履行程度的影响 |
6.2 企业社会资本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获取与整合的影响 |
6.2.1 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重要载体:联盟的形成 |
6.2.2 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直接影响 |
6.2.3 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对其他资源获取与整合的间接影响 |
6.3 企业社会资本对交易成本节约的影响 |
6.3.1 企业社会资本——信任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
6.3.2 企业社会资本——信息传递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
6.3.3 企业社会资本——机会主义防范机制——交易成本节约 |
6.4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6.4.1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理念的影响 |
6.4.2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影响 |
6.4.3 企业社会资本对商业模式创新手段的影响 |
6.5 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5.1 企业社会资本——利用式学习——渐进式技术创新 |
6.5.2 企业社会资本——探索式学习——突破式技术创新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 |
7.1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假设 |
7.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3 变量的定义及度量 |
7.2.4 回归模型构建 |
7.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7.3.3 企业社会资本综合因子的提取 |
7.3.4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7.3.5 进一步的讨论 |
7.3.6 稳健性测试 |
7.4 研究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8 企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
8.1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现状 |
8.1.1 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来源单一化 |
8.1.2 企业社会资本的存量普遍较低 |
8.1.3 企业社会资本的扩张性不足 |
8.1.4 企业社会资本的风险防范机制缺失 |
8.1.5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的手段落后 |
8.2 企业社会资本开发策略 |
8.2.1 设置专门的联盟管理机构 |
8.2.2 提升企业诚信水平 |
8.2.3 创建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与信任的企业文化 |
8.2.4 确立供应链融资模式 |
8.2.5 充分利用制度环境 |
8.3 企业社会资本利用策略 |
8.3.1 立足已有条件,从小处入手 |
8.3.2 明确发展目标,善于利用模式创新 |
8.3.3 社会资本积累要与企业价值创造紧密结合 |
8.3.4 建立企业社会资本的风险预警机制 |
8.3.5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网络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银企政经济行为协调机制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引入互惠偏好的平台型供应链金融激励契约[J]. 占永志. 物流技术, 2022(01)
- [2]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基于战略导向的财务精益管控体系[J]. 林莉,韦英,严建华,姜蕴硕,曾菊兰,范展,曹文琳,陈子瑞. 创新世界周刊, 2021(12)
- [3]立足新发展格局 推动财务理论创新——财务理论前沿2021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 钟凯,刘一寒,苏嘉莉. 财务研究, 2021(05)
- [4]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分析[J]. 崔佳. 北方金融, 2021(09)
- [5]自贡市实施“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案例研究[D]. 梁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6]民营企业的社会资本对其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蒙草生态公司为例[D]. 蒋超凡.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7]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 许明威.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8]西藏小微企业副融资问题研究[D]. 申彦龙. 西藏大学, 2021
- [9]基于博弈视角的银企利益协调与激励机制研究[D]. 刘红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12)
- [10]企业社会资本研究[D]. 隋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