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光对绿豆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宫金礼[1](2021)在《红光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色泽是柑橘果实重要的品质特征。柑橘果实中丰富多彩的黄色,橙色和红色归因于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大量积累。在柑橘果实中,存在众多果肉果皮不能同步成熟的现象,有些品种当果肉达到可食用的成熟度时,果皮不能完全转色,甚至果实达到完全成熟,果皮仍然不能正常褪绿,这严重影响了果实的上市期以及商品价值。我国的柑橘品种虽然众多,但是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大多数品种集中在11月份成熟,导致成熟期间市场销售压力较大。对于一些较早熟或特晚熟的柑橘品种上市时着色参差不齐,因而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研究以滑皮金柑果实(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为实验材料,阐释了一种采用红光照射使柑橘外果皮均匀着色的方法,探究红光调控果实色泽形成机理。并且,本研究成功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柑橘果实瞬时转化体系,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研究创造新平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柑橘果实瞬时表达体系用于基因功能验证以及细胞生物学研究。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被选为农杆菌介导的柑橘瞬时转化的理想材料;与其他柑橘类果实相比金柑表现出更高的转化效率和更长的表达时间。使用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因瞬时转化果实,比如微丝(GFP-Lifeact),内质网(GFP-HDEL),高尔基体(GFP-ST和RFP-ST),质体(RFP-PT)和核(H2B-GB),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活细胞成像来研究它们在果实细胞内的定位和动态。进一步,在柑橘果实里瞬时超表达PSY,显着提高了柑橘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表明瞬时表达体系也可以用来快速验证基因功能。2.红光促进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积累,从而改善采后柑橘果实着色。以采后褪绿不均的滑皮金柑果实为材料,评估了红光、乙烯利以及红光结合乙烯利的使用对果实褪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处理均显着促进了柑橘果实外果皮的褪绿。比较褪绿效果,红光优越于乙烯利的应用。红光显着促进了柑橘果实转色,伴随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当红光应用于其它果实类型,比如温州蜜柑、皇帝柑,甚至番茄果实,均可以促进果实转色,表明红光促进果实褪绿是普遍现象。3.挖掘响应红光促进果实转色的关键基因,并解析Fcr NAC22调控果实转色机理。在红光促进金柑果实褪绿转红的过程中,通过转录组数据挖掘到特异响应红光的转录因子Fcr NAC22,并和蓝光处理的果实做对比,发现Fcr NAC22仅在红光辐照过程中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Fcr NAC22定位于细胞核,并在果实转色时期上升表达。超量Fcr NAC22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Fcr NAC22促进烟草叶片褪绿转黄,加速番茄和柑橘果实转色,促进类胡萝卜素积累以及质体转化。在本源遗传转化柑橘愈伤中发现Fcr NAC22促进愈伤转黄,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干扰Fcr NAC22的表达抑制了红光诱导的果实转色。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酵母单杂(Y1H)以及凝胶阻滞迁移(EMSA)实验分析,Fcr NAC22可直接结合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LCYB1和BCH2的启动子,以及ABA合成通路上NCED5的启动子,并激活这些基因的转录表达,导致果实类胡萝卜素水平以及ABA含量提高。上述结果不仅为改善柑橘类果实着色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从多个角度为调控柑橘色泽品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柑橘果实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为果实细胞生物学及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单莹[2](2021)在《烯效唑缓解绿豆始花期低温胁迫的效应和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始花期是绿豆响应低温胁迫较为复杂的阶段,低温胁迫会限制绿豆碳的同化、分配和转移,最终影响绿豆的产量形成。烯效唑(S3307)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作物的一系列代谢过程,以应对非生物胁迫从而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增加产量。为明确始花期低温胁迫对绿豆的影响以及S3307的调控效应及分子机制,本研究的试验材料为绿豆绿丰2号(L2)和绿丰5号(L5),于始花期进行15℃的低温胁迫处理,叶喷S3307作为调控手段,采用盆栽方式试验,平行测定两绿豆品种的产量构成、碳代谢相关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活性氧及清除系统和光合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对比分析可能的调控机制,研究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的调控效应和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绿豆于始花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导致两品种绿豆叶片光合能力降低、阻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过程。S3307处理后,L2和L5叶片内的净光合速率(Pn)均提高,改善了两品种绿豆叶片内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显着提高了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并提高了碳代谢关键酶(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提高碳水化合物(蔗糖、淀粉)含量,提高碳素同化和转运水平;解除低温胁迫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表现为与胁迫期间相反的变化趋势。2、低温胁迫处理后,绿豆L2和L5叶片内活性氧含量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类物质(AsA、DHA)、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升高。喷施S3307处理后,上述活性氧含量和MDA含量的升高得到缓解,增强了保护酶活性,减缓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但仍然高于对照(CK)处理;恢复正常温度管理后,上述各项指标表现为与低温胁迫期间相反的变化趋势。3、低温胁迫处理后,绿豆L2和L5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喷施S3307后可以使L2和L5叶片内的上述各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一步增加。恢复正常温度管理后,上述各项渗透调节物质指标均表现为与胁迫期间相反的变化趋势。4、低温胁迫导致L2和L5叶片内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并且在胁迫的1~4 d,产量逐渐呈现递减的趋势。在低温胁迫的4 d内,L2和L5的产量相比于各自对照分别降低13.31%、21.66%、36.25%、58.25%和8.53%、19.50%、32.61%、46.60%,由此可见,L2产量的降幅大于L5,说明L2对低温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喷施S3307后,L2和L5的产量较胁迫处理而言分别提高8.06%、12.13%、6.36%、20.12%和4.42%、13.42%、1.00%、10.65%,说明低温胁迫后喷施S3307可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绿豆造成的损伤,进而缓解胁迫造成的产量严重下降。5、转录组结果分析表明,与低温处理相比,正常温度和低温胁迫下喷施S3307处理的绿豆叶片共同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有27和11个。上调的基因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参与糖类物质代谢的功能基因。代谢组结果分析表明,CK/D和D+S/D两两比较中显示绿豆叶片共同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有16个和67个,上调的代谢物中绝大部分属于脂质、碳水化合物,进一步揭示了S3307能够提高绿豆碳代谢水平与抵抗低温的能力。转录组和代谢组的联合分析结果显示,S3307通过调节绿豆体内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Amino sugar and nucleotide sugar metabolism)和半乳糖代谢(Galactose metabolism)途径,促进低温胁迫下ASD1基因和URGT4表达量的增加,提高了N-乙酰基尿酸、乳糖等糖类物质的含量,最终提高绿豆的抗寒能力。
张妍[3](2021)在《外源EBR和NO增强华北驼绒藜耐盐及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为藜科(Chenopodiaceae)驼绒藜属(Ceratoides)多年强旱生半灌木,常生长于干旱地区。华北驼绒藜的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饲用价值高,是荒漠地区重要的饲用牧草,对盐、碱和干旱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油菜素内酯(BRs)是一类多羟基化类固醇植物激素,可诱导植物对多种胁迫的耐受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调控等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论文以华北驼绒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不同浓度中性盐(Na Cl)、碱性盐(9Na HCO3:1Na2CO3)和干旱(PEG-6000)处理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华北驼绒藜响应不同环境胁迫的生理特性;通过对盐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外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NO供体SNP,观测组合处理下幼苗的生长指标、膜损伤程度,同时检测渗透调节、光合作用、离子平衡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EBR和NO增强华北驼绒藜耐盐耐旱性的生理效应和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阐明华北驼绒藜的逆境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利用该植物改良荒漠盐碱土壤,改善草地资源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检测不同浓度中性盐(Na Cl)、碱性盐(9Na HCO3:1Na2CO3)和PEG-6000胁迫处理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的生长指标,发现三种胁迫均导致其叶绿素含量、鲜重、根长以及相对含水量有不同程度降低,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有显着升高,其中碱性盐处理对华北驼绒藜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影响较大,说明三种胁迫均造成华北驼绒藜幼苗的生长抑制和膜损伤,其中碱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大于盐和干旱胁迫。2.检测三种胁迫处理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和MDA、O2-和H2O2含量在碱性盐处理下均显着高于中性盐和干旱处理,表明碱性盐对华北驼绒藜造成更大的氧化损伤。光合特性分析显示,盐和干旱胁迫对华北驼绒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不同,盐胁迫会导致华北驼绒藜叶片Ci值先升后降,而Pn持续降低,而干旱胁迫会使叶片Ci和Pn持续下降。3.外源EBR预处理通过提高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的生物量,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POD、SOD、CAT、APX活性并降低MDA、O2-和H2O2含量缓解胁迫对华北驼绒藜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外源EBR显着提高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说明EBR可能通过促进气孔的开放提高植物光合效率诱导华北驼绒藜植株产生对盐和干旱胁迫的抗性;外源EBR处理显着降低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Na+含量,提高叶片中Ca2+和Mg2+含量并降低Na+/K+,表明外源EBR通过提高了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离子稳态和光合效率,提升植株在胁迫环境中的生存能力。4.低浓度的SNP对华北驼绒藜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SNP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以70μM SNP处理华北驼绒藜幼苗效果最好。SNP预处理可显着提高三种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的鲜重、根长、叶片相对含水量等生长指标,缓解了胁迫对植物的生长抑制和损伤程度。与单一胁迫相比,组合处理下幼苗的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GSH、GSSH以及渗透调节物质Pro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着增加,活性氧积累和MDA含量均降低,说明外源NO提高了植物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外源NO显着降低了根和叶片中Na+含量,显着提高叶片中K+、Ca2+和Mg2+含量,维持了细胞中较低水平的Na+/K+比;同时光合系统中的Pn、Tr和Gs也显着升高,表明外源NO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的离子稳态和光合效率,提升植株在胁迫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毕伟伟,赵贵兴,夏晓雨,王广金,卞开鑫,张丰屹[4](2020)在《光照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异黄酮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大豆芽苗菜的品质,促进其工业化生产,以黑暗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12个大豆品种萌发后生长性状、蛋白含量及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利用光照和黑暗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异黄酮的含量,利用近红外分析仪检测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光照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着,光照有利于大豆芽长和产量的增加,光照增加了大豆芽蛋白质的含量。随着光照处理时间的延长,12个品种大豆芽中的异黄酮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萌发第2天异黄酮含量增加较多的品种为黑农50、黑农48、黑农52、黑农63和黑农43,与籽粒相比,分别增加了174.33%、126.47%、107.05%、105.90%和104.89%,其中黑农52在萌发第2天时异黄酮含量达到最大,为10.87mg·g-1。光照有利于大豆芽中异黄酮的积累,控制光照时间可以获得较多的异黄酮积累。
徐瑶[5](2020)在《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在我国广泛种植,且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大豆消费持续增加,实现大豆优质、稳产和高产,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发生倒伏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倒伏不仅会造成大豆减产,降低大豆品质,还会增加机械收获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产量损失。大豆植株的力学特性是最重要的抗倒伏性状,而大豆植株的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以及其调控的激素水平所调节。为此,开展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及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生产意义。本试验于2014-2017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展开。通过田间小区种植30个大豆品种,分析大豆植株形态指标与抗倒伏性的关系,并筛选出两个植株形态、抗倒伏性、适宜密度差异较大的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密度试验和光环境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较系统地研究了大豆抗倒伏力学特性的变化特点及冠层光谱通过内源激素对力学特性的调节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在大豆的抗倒伏性状中,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大豆的抗倒伏能力。其中茎秆弯矩和植株重力矩在大豆的生育时期内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R5-R6期。大豆的抗倒伏系数的变化趋势呈“U”型曲线,在R6期降至最低值,说明大豆在R6期最容易发生倒伏。大豆的形态指标中,植株鲜重和茎粗与茎秆挫折力和弯矩呈极显着正相关,并且茎粗/株高(D/H)与抗倒伏系数、茎秆挠度和茎秆转角呈显着正相关,说明茎粗/株高能够较全面反映大豆抗倒伏能力的定性形态指标。茎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茎秆弯矩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茎秆中纤维成分的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茎秆强度,但与重力矩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纤维含量高也增加了植株自身的致倒伏力。(2)增大种植密度,大豆表现出典型的避阴反应。主要表现为茎秆节间伸长,株高增加,植株鲜重和茎秆直径降低。大豆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弱,茎秆单位长度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着降低,植株单产降低,供试的两个大豆品种在试验的密度范围内,群体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黑农48和合农60分别在30万株/hm2和40万株//hm2达到最高产量。(3)增大种植密度,茎秆挠度和转角呈现下降趋势,大豆茎秆的挫折力、弯矩、重力矩和抗倒伏系数显着降低,在D20和D50处理间差异显着。(4)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和冠层深度增加,大豆冠层光谱中的光合有效辐射(PAR,400-700nm)、红光(645-655nm)和蓝光(455-465nm)强度大幅降低,而远红光(730-740nm)强度降幅较小,导致冠层中光质红光与远红光比例(R/FR)显着降低,形成遮阴光环境。(5)减少PAR或降低R/FR能够诱导大豆幼苗茎秆中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增加,水杨酸和茉莉酸的含量降低,调节大豆幼苗茎秆节间和下胚轴的伸长生长,株高增加,地上植株鲜重增加,茎粗和根重降低,并且两种遮阴光信号对大豆的诱导作用能够叠加,在遮阴+远红光的处理中,大豆的内源激素水平和形态变化显着大于其他处理。(6)增加红光和蓝光的照射,诱导大豆幼苗茎秆中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降低,水杨酸和茉莉酸的含量升高,明显抑制茎秆节间的伸长,降低幼苗株高,并且蓝光的抑制作用更强烈。照射红光和蓝光有增加大豆幼苗地上植株鲜重、茎粗和根鲜重的趋势,并且根鲜重在遮阴+红光和遮阴+蓝光中与遮阴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水平。
贾云乾[6](2020)在《H2S信号响应蓝光调节拟南芥胚轴的生长》文中研究表明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环境因素,植物通过光受体介导的光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自身的生长发育。蓝光受体隐花色素(cryptochromes)参与下胚轴抑制,光周期控制的开花,气孔和叶绿体发育,生物钟调控,向性生长等生理过程。H2S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并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其作用机理是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S-sulfhydrylation),作用位点是半胱氨酸残基。本论文以拟南芥野生型Col,蓝光受体突变体cry1、cry2和cry1/2为实验材料,分别在蓝光处理5、10、15 min取样,检测H2S含量、产生速率和主要内源H2S产生酶编码基因转录变化;比较黑暗和蓝光处理H2S对种子萌发、胚轴伸长的影响;并对生物素开关法检测蛋白质巯基化修饰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如下:(1)生物素开关法:改进后的方法比Mustafa的方法减少了丙酮沉淀、HEN缓冲液重悬的操作;减少蛋白质样品的损失,节省实验时间。该方法适用于从植物总蛋白或来自大肠杆菌的纯化重组蛋白。(2)蓝光对拟南芥H2S含量的影响:野生型Col和突变体cry1的H2S含量在蓝光照射5 min时就显着增加;cry1比Col增加更快,在5-10 min趋于稳定,Col在5-15 min持续上升;突变体cry2的H2S含量在5-15 min有升高的趋势,但升高程度和升高速度低于Col和cry1;在双突变体cry1/2中,H2S含量从黑暗到蓝光照射15 min变化不明显。(3)蓝光对拟南芥H2S产率的影响:蓝光照射的前5 min时间段,野生型Col中H2S产率升高,之后下降到与黑暗条件下相近,并趋于稳定;突变体cry1的H2S产率在蓝光照射的前10 min内无明显变化,在10-15 min时间段迅速升高;突变体cry2和cry1/2的H2S产率在蓝光处理的15 min时间段,无明显变化。(4)At-LCD磷酸化:蓝光处理拟南芥后的总蛋白与原核纯化的At-LCD蛋白反应40 min、60 min有微弱磷酸化条带。(5)蓝光对拟南芥内源H2S产生酶编码基因转录的影响:在蓝光处理后,Col、cry1、cry2中At-LCD、At-DES1基因表达量上升,cry1/2的At-LCD、At-DES1表达量无明显变化。(6)蓝光下外源H2S对拟南芥萌发的影响:黑暗条件下10μmol/L H2S抑制萌发,蓝光条件下10μmol/L H2S没有明显作用。(7)蓝光下外源H2S对拟南芥胚轴伸长的影响:相同H2S处理浓度下,各植物材料的胚轴长度无明显差异;黑暗条件下,40、60μmol/L H2S明显抑制拟南芥下胚轴伸长;蓝光条件下,H2S处理浓度越高胚轴长度越短;与黑暗条件下的结果比,蓝光照射后H2S抑制胚轴生长的作用更加明显。
于娅[7](2019)在《光质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影响初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棉所24为研究材料,从光质和油菜素内酯两个角度对棉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角度进行了实验,旨在提高棉花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效率,为棉花生物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红光较白光比愈伤组织黄褐色体积适中,能明显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表现为分化时间缩短,10天-20天左右即可,分化率为白光的1.5x-3x,EC分化状态良好。愈伤组织鲜重:蓝光>红光>白光>黑暗;酶活:蓝光下POD、SOD活性最高,其活性越高,愈伤组织增殖越大,其酶活性与愈伤组织增殖成正比关系,CAT活性最低,红光下三种酶活性居中。蓝光下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较低。多胺和激素含量:红光处理下腐胺含量较少,总胺含量、精胺和亚精胺含量较高。激素含量,红光处理下生长素较高,且差异显着IAA/ZT比值对胚性愈伤组织发生有正效应;ABA适中水平,可能有利于胚性细胞发生,而较高ABA含量可能不利于胚性细胞的发生。红光下体胚基因AGL15、LEC2、WUS表达量上调,红光处理下的愈伤组织开始具有了胚性细胞的特征,标记基因已明显上调表达。2不同浓度BRZ外施于培养基中,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出现显着差异,随着BRZ浓度0-60nm增加,EC分化率逐渐增加;当BRZ浓度为60nm时,EC分化率最高,可以达到89.6%。转录组学、生理生化结合转基因株系实验表明:BR对于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是必须的,适当浓度的BR能够明显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可能原因是由于BRZ抑制作用,使得BRX上调,AUX升高,生长素浓度升高,导致BR合成基因上调,BR浓度适当升高;由于BRZ的作用,导致乙烯相关信号基因ETR1、CTR1、EBF1、ERN3和ERF1/2明显下调,相关不饱和脂肪酸基因ACC、FAD和KCS明显上调,乙烯水平的降低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都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升高。
问涛[8](2015)在《光谱能量分布对组培大豆和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并参与了植物体中生理反应的诱发及生长发育的控制过程。目前,光谱能量分布作为重要物理影响因子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植物光形态建成及各种反应机理的研究。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主要光源是荧光灯,但其光谱分布不能完全符合植株生长需求,发热量大,生物能效较低,导致很大程度上的电能损耗和浪费。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可以发射出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光源,可用较低的成本调控植株的光形态建成,并且体积较小、波长较精确、散热较少、寿命较长。近年来,运用LED研究光照对组培植物生长影响的报道很多,但很少系统报道组培植株从愈伤阶段、组培苗营养生长阶段到生殖生长阶段对不同光照的响应,特别是离体开花方面。本文首先综述了光谱能量分布对组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光调节模式,大豆和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和LED在植物组培中的应用前景等。并在此基础上以大豆和铁皮石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组培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大豆再生体系建立以及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和离体开花的LED光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下胚轴再生体系中,630 nm红光有利于两个品种大豆愈伤生物量的积累,3000 K荧光灯、黄光以及红蓝绿(R660BG)可作为南农99-6愈伤及丛生芽诱导的光源,3000 K荧光灯、红蓝绿和红蓝黄(R660BG和R660BY)可作为辽鲜1号愈伤及丛生芽诱导的光源。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复合光谱中630 nm红光会抑制丛生芽之间相互伸长,而660 nm红光能显着缓解相互抑制作用,并且有利于丛生芽形态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干物质积累以及生根苗形态生长、干物质积累和根系发育。添加绿光或黄光均抑制丛生芽相互之间的伸长,且添加黄光抑制更强,添加绿光可促进丛生芽的叶绿素合成、干物质积累及生根壮苗,添加黄光可提高菜用大豆蔗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总之,R660B适宜用作大豆子叶节丛生芽诱导阶段的光源,有利于提高丛生芽伸长率,后续的丛生芽生长和生根阶段可在R660B适当添加绿光。2.在光密度对大豆组培苗生长影响的试验中表明,在红蓝光60μmol·m-2·s-1光密度处理下,大豆子叶节再生丛生芽多,伸长率高,并且丛生芽的长度、茎粗和生物量积累达到最佳状态;在红蓝绿光60 μmol·m-2·s-1光密度处理下,大豆生根苗茎粗、主根长度、生物量积累、根冠比、根系活力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40 μmol·m-2·s-1光密度处理下丛生芽生物量积累、生根苗茎粗、主根长、根系活力、根冠比以及光合色素、蔗糖、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着较低,而70 μmol·m-2·s-1光密度处理下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且气孔出现关闭现象,植物已开始自我保护状态。结果表明:过低或过高的光密度均不利于大豆组培苗的生长,本试验筛选出的适宜光密度为 60 μmol·m-2·s-1。3.在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影响的试验中表明,复合光谱中的630 nm红光能加快铁皮石斛组培苗茎的伸长并促进植株提早进入成花阶段,660 nm红光更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生物量的积累,蔗糖的转运和花器官的生长发育,添加白光更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营养生长期的生物量积累,植株生根壮苗和移栽成活以及茎部食用品质,添加黄光有利于蔗糖在植株成花阶段的转运、花器官的发育和类胡萝卜素在花瓣中的积累。红蓝白(R660BW)有利于铁皮石斛营养生长,尤其是提高茎部品质,而红蓝黄(R660BY)有利于石斛离体开花及花部生长发育。4.光密度对铁皮石解组培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50 μmol·m-2·s-1处理下铁皮石斛组培苗蔗糖、淀粉含量、净光合速率、茎粗、根系活力和生物量积累量均达到最优。低光密度下,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和叶面积显着增大,而茎粗、叶厚及生物量积累均较低。高光密度下植株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减小叶面积、降低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增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适应性反应来使自身生理生态反应免受高光密度光照的破坏。综上所述,R660B适宜用作大豆子叶节丛生芽诱导阶段的光源,有利于提高丛生芽伸长率,R660BG可用于后续的丛生芽生长和生根阶段的光源;光密度为60μmol·m-2·s-1的复合光谱可用于大豆组织培养;R660BW有利于铁皮石斛营养生长及移栽成活,尤其是提高茎部的品质,而R660BY有利于石斛离体开花及花部生长发育;光密度为50 μmol·-2·s-1的复合光谱可用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因此,LED光谱能量调控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大豆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铁皮石斛的生产及研究中。
唐丽[9](2013)在《LED光质在植物组织培养和芽苗菜栽培中的调控作用及机理》文中提出光质对植物的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等均有调控作用。LED光质调控应用于组织培养及芽苗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花烛愈伤组织、组培苗以及苜蓿和香椿种子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LED对花烛组织培养、花烛移栽苗生长发育以及对苜蓿和香椿芽苗菜生长发育、物质代谢、营养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为花烛组织培养及芽苗菜的工业化生产中光质调控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LED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分化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试验表明,蓝光和红蓝组合光有利于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缩短分化培养天数;培养28d,蓝光和红蓝光下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达到100%;红光、蓝光和红蓝光有利于不定芽进一步生长;蓝光和红蓝光下培养14d和28d的愈伤组织SOD活性显着低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培养14d,蓝光和红蓝光下的愈伤组织P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培养28d,红蓝光下的愈伤组织CAT活性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2、LED光质对花烛移栽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相比,红/蓝(7:1)显着提高花烛移栽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红/蓝(2:1)、红/蓝(7:1)和红/远红(1:2)显着提高移栽苗可溶性糖含量;红/远红(1:2)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红/蓝(7:1)和红/蓝(2:1)显着降低花烛移栽苗的MDA含量。与其他LED光质相比,红/蓝(7:1)显着提高花烛移栽苗的叶面积和根长;蓝光、红/蓝(1:2)和红/蓝(7:1)有利于花烛移栽苗Fv/Fm、Fv/Fo、Fv’/Fm’、ΦPSII、ETR和qP的提高;红/蓝(1:2)和红/蓝(7:1)显着提高花烛移栽苗地上部干质量和植株干质量。综合考虑,红/蓝(7:1)有利于花烛组培苗品质和移栽成活率的提高。3、LED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长、营养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红光显着提高苜蓿芽苗菜鲜质量产量,白光显着提高芽苗菜干质量产量;蓝光显着提高苜蓿芽苗菜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类和总黄酮的含量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着降低芽苗菜硝酸盐的含量;白光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苜蓿芽苗菜在黄光下槲皮素含量与PAL活性显着正相关;综合考虑认为应用蓝光照射适合于培养高品质的苜蓿芽苗菜。4、LED光质对香椿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白光下香椿芽苗菜可食干质量、全株干质量、可食率、V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蓝光下香椿芽苗菜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红光显着降低硝酸盐含量,其次是白光和蓝光;白光和黄光显着提高香椿芽苗菜地上部分的总黄酮含量,白光显着提高芽苗菜地下部分的总黄酮含量;红光有利于香椿芽苗菜子叶中花青苷含量的积累,其次是黄光。总体而言,应用白光照射有利于香椿芽苗菜的生长,提高可食率,改善部分营养品质。
马超[10](2012)在《光环境调控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目前芽苗菜工业化生产中光环境控制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入系统地研究光环境(光强、光质、光周期)调控对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Glycine max)芽苗菜生长发育、物质代谢、营养品质等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对发展芽苗菜工业化生产光环境调控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理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促进安全、高效的光环境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并为研制和开发设施栽培系列光环境调控产品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大豆品种“南农10-2”和“南农07C-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强条件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强超过15μmol·m-2·s-1时,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的下胚轴长和地上部鲜质量均受到显着抑制。在0-30μmol·m-2·s-1的光强范围内,两个品种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光强增大都显着增加,光强超过30μmol·m-2·s-1,其含量都趋于稳定。“南农10-2”在15μmol·m-2·s-1光强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蔗糖都达到最大且显着高于对照。“南农07C-2”在15μmol·m-2·s-1光强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且显着高于对照,在30μmol·m-2·s-1光强处理下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蔗糖含量达到最大且显着高于对照。光强能显着提高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的异黄酮含量。综合各项指标,两个品种的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对光强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15~30μmol·m-2·s-1的光强处理适合培养高品质的绿瓣型大豆芽苗菜。2.以荧光灯为对照,采用LED调制光质和光强,研究光质对“南农10-2”和“南农07C-2”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的影响显着,蓝光处理可以显着提高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地上部鲜质量和下胚轴直径,显着抑制根长。红光处理可以显着提高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的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但会抑制下胚轴的横向生长。荧光和FR:R=2:1显着提高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蓝光和UV-B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光质处理。R:B=7:1处理显着增加了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的维生素C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蓝光更有利于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的种植。3.用LED蓝光作光源,研究4、8、12、16、20h.d-1光照处理下,“南农10-2”和“南农07C-2”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苗菜形态及营养品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延长光周期可以显着抑制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的伸长,增加下胚轴的直径,抑制根的伸长。光照时间大于8h.d-1时能显着抑制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的地上部和根鲜质量,但能显着提高地上部和根的干质量。延长光周期可显着提高叶绿素、VC和异黄酮的含量,显着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两个品种的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对光周期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但对光周期的敏感度不同,综合形态和营养指标,12~16h·d-1光照处理下绿瓣型大豆芽苗优于其它光周期处理,适宜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的生长。
二、蓝光对绿豆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光对绿豆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红光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前人研究进展 |
2.1 柑橘果实色泽研究进展 |
2.1.1 柑橘果实外观品质构成相关色素代谢物 |
2.1.2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
2.1.3 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转录调控 |
2.1.4 环境因素对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
2.1.4.1 乙烯对柑橘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
2.1.4.2 ABA对柑橘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
2.1.4.3 光对柑橘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
2.1.5 质体在类胡萝卜素代谢中功能 |
3 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柑橘果实瞬时表达体系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质粒和载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2.2.2 目的基因全长克隆 |
2.2.3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2.2.4 实时定量PCR分析 |
2.2.5 基因组DNA粗提取及PCR阳检 |
2.2.6 蛋白提取与Western杂交分析 |
2.2.7 农杆菌侵染烟草及果实的瞬时表达分析 |
2.2.8 光学显微镜观察 |
2.2.9 类胡萝卜素提取及测定 |
2.2.10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柑橘果实瞬时转化流程 |
3.2 柑橘果实瞬时转化条件的优化 |
3.3 柑橘果实的活细胞成像 |
3.4 瞬时表达体系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3.5 瞬时表达体系在研究植物代谢途径中的应用 |
3.6 瞬时表达体系适用于其它柑橘品种的转化 |
4 讨论 |
第三章 红光处理对果实转色及质体转化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处理方法 |
2.1.2.1 红光处理 |
2.1.2.2 蓝光处理 |
2.1.2.3 乙烯利处理 |
2.1.2.4 乙烯利结合红光共同处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色泽评价 |
2.2.2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
2.2.3 ABA和JA提取及定量检测分析 |
2.2.4 乙烯释放速率测定 |
2.2.5 呼吸速率测定 |
2.2.6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2.7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2.2.8 类黄酮总量测定 |
2.2.9 透射电镜(TEM) |
2.2.1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2.2.11 冰冻切片 |
2.2.12 BN-PAGE |
2.2.13 Western blot |
2.2.14 蛋白提取及二维电泳(2-DE) |
2.2.15 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外源红光及乙烯利处理促进果实转色 |
3.2 蓝光处理对柑橘果实着色的影响 |
3.3 外源处理对柑橘果实色泽指标的评价 |
3.4 外源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5 外源处理对果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6 外源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率及呼吸速率的影响 |
3.7 红光处理对果实激素含量的影响 |
3.8 红光处理对果实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9 红光处理对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10 红光处理对果实质体结构的影响 |
3.11 叶绿体-有色体分化过程中质体超微结构的观察 |
3.12 质体的分离和纯度评估 |
3.13 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过程中的质体色素分析 |
3.14 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过程中的质体蛋白模型分析 |
3.15 红光处理对果实质体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红光是一种优越于乙烯的采后褪绿处理方法 |
4.2 红光改善采后柑橘果实着色 |
4.3 红光促进果实质体转化 |
第四章 红光诱导的转录因子Fcr NAC22 对类胡萝卜素及ABA代谢的调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光照处理 |
2.1.3 菌株、质粒和载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2.2.2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2.2.3 实时定量PCR分析 |
2.2.4 Fcr NAC22 基因克隆 |
2.2.5 Fcr NAC22 基因序列分析 |
2.2.6 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杂交分析 |
2.2.7 烟草及柑橘果实的瞬时转化 |
2.2.8 亚细胞定位 |
2.2.9 透射电镜 |
2.2.10 果实色差的测定 |
2.2.11 类胡萝卜素提取及测定 |
2.2.12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和测定 |
2.2.12.1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步骤 |
2.2.12.2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 |
2.2.13 柑橘愈伤的遗传转化 |
2.2.14 番茄的遗传转化 |
2.2.15 烟草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
2.2.15.1 Fcr LCYB1, Fcr BCH2, Fcr NCED5 启动子克隆及载体构建 |
2.2.15.2 转录因子Fcr NAC22 报告载体构建 |
2.2.15.3 烟草双荧光素酶瞬时检测 |
2.2.16 酵母单杂 |
2.2.16.1 猎物载体及诱饵载体构建 |
2.2.16.2 转化酵母及互作验证 |
2.2.16.3 筛选Ab A浓度 |
2.2.16.4 转化AD载体 |
2.2.16.5 查验互作 |
2.2.17 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
2.2.18 凝胶阻滞实验(EMSA) |
2.2.1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光处理有色层类胡萝卜素及AB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2 红光处理转录组分析 |
3.3 转录组验证及候选基因筛选 |
3.4 FcrNAC22 特异响应红光分析 |
3.5 FcrNAC22 瞬时烟草表型验证 |
3.6 FcrNAC22 序列分析 |
3.7 FcrNAC22 亚细胞定位分析 |
3.8 FcrNAC22 基因表达分析 |
3.9 FcrNAC22 转化番茄功能分析 |
3.9.1 转FcrNAC22 基因番茄阳性植株的获得和表型分析 |
3.9.2 转基因FcrNAC22 超表达番茄系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3.9.3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皮类胡萝卜素及ABA代谢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
3.9.4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皮质体超微结构分析 |
3.9.5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实乙烯释放速率及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
3.9.6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实红光处理表型分析 |
3.10 转录因子FcrNAC22 遗传转化柑橘愈伤功能分析 |
3.10.1 FcrNAC22 转基因柑橘愈伤组织的获得及表型鉴定 |
3.10.2 FcrNAC22 转基因愈伤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
3.11 转录因子FcrNAC22 转化柑橘果实功能分析 |
3.12 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FcrNAC22对FcrLCYB1,FcrBCH2 和Fcr NCED5 启动子的调控 |
3.13 Y1H验证FcrNAC22对FcrLCYB1,FcrBCH2和FcrNCED5 启动子的调控 |
3.14 FcrNAC22 蛋白DNA结合序列及EMSA分析 |
3.15 沉默FcrNAC22 表达分析红光对柑橘果实转色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光调控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 |
4.2 红光诱导FcrNAC22 的表达 |
4.3 FcrNAC22 调控类胡萝卜素和ABA代谢 |
4.4 FcrNAC22 调控果实成熟 |
4.5 FcrNAC22 参与红光介导的果实转色和成熟的调控机制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部分实验操作步骤 |
附录 Ⅱ 本研究克隆序列 |
附录 Ⅲ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烯效唑缓解绿豆始花期低温胁迫的效应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
1.2.1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
1.2.2 低温胁迫对植物碳代谢的影响 |
1.2.3 低温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2.4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1.3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应用 |
1.4 代谢组测序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应用 |
1.5 S3307调控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绿豆品种 |
2.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
2.1.3 盆栽土壤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
2.3.2 绿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3.3 绿豆相关光合参数测定 |
2.3.4 绿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5 代谢组、转录组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光合生理的调控效应 |
3.1.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1.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1.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3.1.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胞间CO2 浓度(Ci)的影响 |
3.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碳代谢的调控效应 |
3.2.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蔗糖含量的影响 |
3.2.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转化酶(AI、NI)和总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 |
3.2.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
3.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活性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调控效应 |
3.3.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3.3.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调控效应 |
3.4.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 |
3.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控效应 |
3.5.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产量的影响 |
3.5.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单株荚数的影响 |
3.5.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单株粒数的影响 |
3.5.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百粒重的影响 |
3.6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的分子调控作用 |
3.6.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分析 |
3.6.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代谢组学的影响 |
3.6.3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
4 讨论 |
4.1 低温胁迫对作物光合生理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
4.2 低温胁迫对作物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
4.3 低温胁迫对作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
4.4 低温胁迫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
4.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学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外源EBR和NO增强华北驼绒藜耐盐及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碱和干旱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1.1.1 渗透调节 |
1.1.2 离子稳态 |
1.1.3 氧化平衡 |
1.1.4 光合作用 |
1.2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调控 |
1.2.1 油菜素内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 |
1.2.2 油菜素内酯在调控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
1.3 NO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调控 |
1.3.1 NO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 |
1.3.2 NO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 |
1.4 华北驼绒藜的研究进展 |
1.4.1 华北驼绒藜的生物学特征 |
1.4.2 华北驼绒藜逆境响应生理特征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华北驼绒藜对不同浓度中性、碱性盐和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华北驼绒藜幼苗的培养 |
2.2.2 试验材料处理 |
2.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对华北驼绒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2.3.2 华北驼绒藜幼苗对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
2.3.3 干旱胁迫对华北驼绒藜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4 华北驼绒藜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
2.4 讨论 |
第三章 油菜素内酯对盐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耐盐性和耐旱性的调控效应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植物 |
3.1.2 主要化学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华北驼绒藜幼苗的培养 |
3.2.2 试验材料处理 |
3.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浓度EBR对华北驼绒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3.3.2 外源EBR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3.3.3 外源EBR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
3.3.4 外源EBR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3.5 外源EBR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离子平衡的影响 |
3.3.6 外源EBR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光合系统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NO对华北驼绒藜耐盐性和耐旱性的调控效应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植物 |
4.1.2 主要化学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华北驼绒藜幼苗的培养 |
4.2.2 试验材料处理 |
4.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浓度SNP对华北驼绒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4.3.2 外源NO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4.3.3 外源NO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
4.3.4 外源NO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3.5 外源NO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离子平衡的影响 |
4.3.6 外源NO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幼苗光合系统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光照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异黄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大豆萌发 |
1.2.2 样品预处理 |
1.2.3 大豆异黄酮提取 |
1.2.4 大豆异黄酮总含量测定 |
1.2.5 发芽后粗蛋白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照对萌发大豆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 光照对大豆萌发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3 光照对大豆萌发过程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5)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倒伏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2.2 作物力学特性与植株特性的关系 |
1.2.3 作物植株力学特性与倒伏关系 |
1.2.4 冠层光谱分布对植株形态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
1.2.5 激素对作物形态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品种植株力学特性的比较与筛选试验 |
2.1.1 试验设计 |
2.1.2 取样方法 |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2 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冠层光谱分布与密度关系试验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取样方法 |
2.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3 大豆苗期植株形态、内源激素与光环境关系的模拟试验 |
2.3.1 试验设计 |
2.3.2 取样方法 |
2.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相关计算 |
2.5 分析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品种抗倒伏性状差异 |
3.1.1 供试大豆品种的形态指标 |
3.1.2 大豆抗倒伏性相关力学特性指标 |
3.1.3 大豆的抗倒伏系数 |
3.1.4 大豆抗倒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 大豆冠层叶面积指数与植株形态指标随密度变化 |
3.2.1 大豆冠层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变化 |
3.2.2 大豆株高随密度变化 |
3.2.3 大豆鲜重随密度的变化 |
3.2.4 大豆茎粗随密度的变化 |
3.2.5 大豆茎粗/株高随密度的变化 |
3.3 大豆抗倒伏力学性状随密度的变化 |
3.3.1 大豆茎秆挫折力随密度的变化 |
3.3.2 大豆茎秆挠度随密度的变化 |
3.3.3 大豆茎秆转角随密度的变化 |
3.3.4 大豆茎秆弯矩随密度的变化 |
3.3.5 大豆植株重力矩随密度的变化 |
3.3.6 大豆抗倒伏系数随密度的变化 |
3.4 大豆茎秆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4.1 大豆茎秆单位长度纤维素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4.2 大豆茎秆单位长度半纤维素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4.3 大豆茎秆单位长度木质素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5 大豆植株形态指标和茎秆纤维含量与力学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6 大豆冠层中光谱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1 大豆冠层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2 大豆冠层中蓝光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3 大豆冠层中红光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4 大豆冠层中远红光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5 大豆冠层中红光/远红光比值(R/FR)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6 大豆冠层中光谱的降幅随密度的变化 |
3.6.7 大豆冠层叶面积指数与光谱分布的相关性 |
3.7 密度及冠层光谱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7.1 密度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7.2 密度对大豆节位结荚数的影响 |
3.7.3 密度对大豆节位籽粒数的影响 |
3.7.4 冠层光谱与大豆结荚数和籽粒数的相关性 |
3.8 大豆苗期植株形态指标随光环境的变化 |
3.8.1 大豆苗期株高随光环境变化 |
3.8.2 大豆苗期植株地上鲜重随光环境变化 |
3.8.3 大豆苗期节长随光环境变化 |
3.8.4 大豆苗期下胚轴长度随光环境变化 |
3.8.5 大豆苗期茎粗随光环境变化 |
3.8.6 大豆苗期根鲜重随光环境变化 |
3.9 大豆苗期内源激素含量随光环境变化 |
3.9.1 大豆苗期生长素含量随光环境变化 |
3.9.2 大豆苗期赤霉素含量随光环境变化 |
3.9.3 大豆苗期水杨酸含量随光环境的变化 |
3.9.4 大豆苗期茉莉酸含量随光环境的变化 |
4 讨论 |
4.1 种植密度对大豆冠层光谱分布的影响 |
4.2 冠层光谱对成熟期大豆株高及产量的影响 |
4.3 冠层光谱分布对大豆内源激素的影响 |
4.4 内源激素对大豆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4.5 冠层光谱成分对植株力学特性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H2S信号响应蓝光调节拟南芥胚轴的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光信号与植物生长发育 |
1.1.1 光是植物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因子 |
1.1.2 光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1.1.3 蓝光受体及其功能 |
1.1.3.1 隐花色素的结构特征 |
1.1.3.2 隐花色素的光反应机制 |
1.1.3.3 隐花色素在拟南芥中的生理作用 |
1.2 H_2S与植物生长发育 |
1.2.1 气体信号分子 |
1.2.2 气体信号分子H_2S的发展 |
1.2.3 植物内源H_2S的生成 |
1.2.4 H_2S信号对植物体的生理功能 |
1.2.5 H_2S的作用机理 |
1.3 本实验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生物素开关法检测蛋白质巯基化修饰的改进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拟南芥内源H_2S对蓝光信号的响应 |
3.1 材料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3 H_2S含量检测 |
3.1.4 H_2S产率检测 |
3.1.5 At-LCD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3.1.6 At-LCD磷酸化体外实验检测 |
3.1.7 H_2S产生酶基因表达的检测 |
3.1.7.1 提取拟南芥RNA |
3.1.7.2 反转录合成c DNA |
3.1.7.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蓝光对拟南芥幼苗下胚轴H_2S含量的影响 |
3.2.2 蓝光对拟南芥幼苗下胚轴中H_2S产生酶活性的影响 |
3.2.3 His-LCD蛋白磷酸化体外实验检测 |
3.2.4 蓝光对拟南芥幼苗下胚轴中H_2S产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蓝光和H_2S对拟南芥萌发、胚轴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和仪器 |
4.2 实验结果 |
4.2.1 蓝光和外源H_2S对拟南芥萌发的影响 |
4.2.2 黑暗条件下外源H_2S对拟南芥胚轴生长的影响 |
4.2.3 蓝光下外源H_2S对拟南芥胚轴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就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光质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影响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棉花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
1.1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
1.2 激素与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分化 |
1.3 光质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光照与光质 |
1.3.2 光质对蛋白叶绿素的影响 |
1.3.3 光质对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
1.3.4 光质对植物内源多胺的影响 |
1.3.5 光质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
1.3.6 光质细胞水平相关研究 |
1.3.7 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3.8 光质对体胚发生的影响 |
1.3.9 光质对胚状体的影响 |
1.3.10 光受体相关研究 |
1.3.11 体胚发生相关基因 |
1.4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研究 |
1.4.1 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 |
1.4.2 油菜素内酯与植物生理效应 |
1.4.3 油菜素内酯与植物光形态建成 |
1.4.4 油菜素内酯与生长素调节 |
1.4.5 油菜素内酯与植物组织培养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光质对棉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棉花组织培养 |
2.1.4 生长曲线 |
2.1.5 可溶性糖蛋白测定 |
2.1.6 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1.7 叶绿素测定 |
2.1.8 多胺的测定 |
2.1.9 内源激素的测定 |
2.1.10 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 |
2.1.11 体胚相关基因定量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曲线 |
2.2.2 可溶性糖和蛋白 |
2.2.3 抗氧化酶 |
2.2.4 叶绿素含量 |
2.2.5 多胺含量 |
2.2.6 内源激素 |
2.2.7 生长素的分布 |
2.2.8 体胚相关基因定量 |
2.2.9 相关基因动态变化 |
2.3 讨论 |
2.3.1 光质和光制度 |
2.3.2 抗氧化酶的活性 |
2.3.3 叶绿素的含量 |
2.3.4 内源激素 |
2.3.5 多胺浓度 |
2.3.6 体胚相关标记基因 |
第三章 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棉花组织培养 |
3.1.3 体视显微镜观察 |
3.1.4 扫描电镜观察 |
3.1.5 乙烯含量测定 |
3.1.6 脂肪酸含量测定 |
3.1.7 BL和CS激素测定 |
3.1.8 RNA的提取与检测 |
3.1.9 转录组测序 |
3.1.10 关键基因验证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菜素内酯对分化的影响 |
3.2.2 转录组学分析 |
3.2.3 体胚相关基因的定量 |
3.2.4 BRAUXBRX |
3.2.5 外施BL对Pag1突变体和转化株系分化的影响 |
3.2.6 NPA外施和PIN基因 |
3.2.7 乙烯相关基因 |
3.2.8 脂肪酸相关基因 |
3.2.9 假想模型 |
3.3 讨论 |
3.3.1 油菜素内酯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
3.3.2 油菜素内酯与其他激素的互作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后期间的论文及专利 |
个人简历 |
永久通信地址 |
(8)光谱能量分布对组培大豆和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光与组培植物生长发育 |
1.1 光谱分布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1.2 光谱能量分布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1.3 光谱分布对离体成花的影响 |
1.4 光谱能量分布对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的影响 |
2 光调节学说 |
2.1 光受体 |
2.2 光信号传导及光调节基因表达 |
3 大豆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4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5 LED的特征及其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与前景 |
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光谱分布对组培大豆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种子萌发 |
1.2 愈伤及丛生芽诱导阶段 |
1.3 丛生芽伸长及生根阶段 |
1.4 试验装置及光谱分布处理 |
1.5 指标测定方法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单色光对两个品种大豆下胚轴愈伤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2.2 组合光对两个品种大豆下胚轴愈伤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2.3 光谱分布对辽鲜1号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2.4 光谱分布对辽鲜1号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
2.5 光谱分布对辽鲜1号生根苗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谱分布对大豆下胚轴愈伤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3.2 光谱分布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3.3 光谱分布对大豆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
3.4 光谱分布对大豆生根苗生长的影响 |
第三章 光密度对组培大豆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种子萌发 |
1.2 愈伤及丛生芽诱导阶段 |
1.3 丛生芽伸长及生根阶段 |
1.4 试验装置及光密度处理 |
1.5 指标测定方法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密度对辽鲜1号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
2.2 光密度对辽鲜1号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
2.3 光密度对辽鲜1号生根苗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密度对大豆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3.2 光密度对大豆组培苗光合色素合成的影响 |
3.3 光密度对大豆组培苗碳氮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
3.4 光密度对大豆组培苗气孔特性的影响 |
第四章 光谱分布对组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原球茎增殖分化阶段 |
1.2 生根及开花阶段 |
1.3 试验装置及光谱分布处理 |
1.4 指标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影响 |
2.2 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分化苗生长的影响 |
2.3 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生根苗营养生长的影响 |
2.4 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离体开花的影响 |
2.5 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的影响 |
3.2 光谱分布对铁皮石斛生根苗营养生长的影响 |
3.3 光谱分布对体外皮石斛生根苗离体开花及花部发育的影响 |
第五章 光密度对组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培养方法 |
1.2 试验装置及光密度处理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密度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2 光密度对铁皮石解组培苗光合色素合成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3 光密度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碳氮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密度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3.2 光密度对铁皮石斛组培苗光合色素合成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光密度对铁皮石斛碳氮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
第六章 全文讨论 |
1 光谱分布对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 |
2 光谱分布对组培植物生长的影响 |
3 光密度对组培植物生长的影响 |
4 光谱分布对植物离体开花的影响 |
5 今后的研究设想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9)LED光质在植物组织培养和芽苗菜栽培中的调控作用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花烛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方法 |
2 花烛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3 光环境调控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3.1 光质对组织培养植物的影响 |
3.2 光照强度对组织培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光周期对组织培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 LED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前景 |
4 光调控在芽苗菜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
4.1 芽苗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2 光质对芽苗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4.3 光照强度对芽苗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4.4 光周期对芽苗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4.5 LED应用于芽苗菜生产中的研究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光谱能量分布 |
1.4 指标测定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 |
2.2 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抗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
2.3 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与抗氧化物酶活性相关性系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 |
3.2 光质对花烛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过程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3 LED光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及前景 |
参考文献 |
图版 |
第三章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光谱能量分布 |
1.4 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生长的影响 |
2.2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鲜干质量的影响 |
2.3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4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5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6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生长的影响 |
3.2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4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5 光质对花烛移栽苗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图版 |
第四章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长、营养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光谱能量分布 |
1.4 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2.2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理特性和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 |
2.3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总酚类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5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长过程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
2.6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长过程中PAL、CHI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2.7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槲皮素含量与PAL、CHI酶活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3.2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生理特性和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总酚类、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3.4 光质对苜蓿芽苗菜槲皮素积累与PAL、CHI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图版 |
第五章 光质对香椿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光谱能量分布 |
1.4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质对香椿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2.2 光质对香椿芽苗菜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质对香椿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3.2 光质对香椿芽苗菜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LED光调控在芽苗菜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全文总结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10)光环境调控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光环境与植物 |
1.1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
1.1.1 光照强度对植物形态建成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2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3 光照强度对植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
1.2 光周期对植物的影响 |
1.2.1 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
1.3 光质对植物的影响 |
1.3.1 自然光的光谱组成及特性 |
1.3.2 光质对植物形态建成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光质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4 光质对植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
2. 光环境调控在芽苗菜生产中的应用 |
2.1 芽苗菜设施栽培发展研究现状 |
2.1.1 芽苗菜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
2.1.2 芽苗菜营养品质的研究现状 |
2.2 芽苗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 LED应用于芽苗菜生产的研究 |
2.3.1 光环境调控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3.2 LED光环境调控技术的优势 |
2.3.3 LED调控对芽苗菜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绿瓣型大豆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1.3.2 绿瓣型大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2.1.1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长的影响 |
2.1.2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直径的影响 |
2.1.3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根长的影响 |
2.1.4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鲜干质量的影响 |
2.2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1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品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2.2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2.2.3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2.2.4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3.2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1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2.2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2.3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4 光强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糖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第三章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质对两个品种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品种生长状况的影响 |
2.1.1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长的影响 |
2.1.2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直径的影响 |
2.1.3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根长的影响 |
2.1.4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鲜干质量的影响 |
2.2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1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2.2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2.2.3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2.2.4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3.2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1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2.2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糖含量的影响 |
3.2.3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2.4 光质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第四章 不同光周期蓝光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2.1.1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长的影响 |
2.1.2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直径的影响 |
2.1.3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根长的影响 |
2.1.4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鲜干质量的影响 |
2.2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1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2.2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光周期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糖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全文总结 |
创新之处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四、蓝光对绿豆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光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D]. 宫金礼.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烯效唑缓解绿豆始花期低温胁迫的效应和机制[D]. 单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3]外源EBR和NO增强华北驼绒藜耐盐及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 张妍. 内蒙古大学, 2021
- [4]光照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异黄酮的影响[J]. 毕伟伟,赵贵兴,夏晓雨,王广金,卞开鑫,张丰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12)
- [5]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D]. 徐瑶.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H2S信号响应蓝光调节拟南芥胚轴的生长[D]. 贾云乾. 山西大学, 2020(01)
- [7]光质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影响初析[D]. 于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9)
- [8]光谱能量分布对组培大豆和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D]. 问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LED光质在植物组织培养和芽苗菜栽培中的调控作用及机理[D]. 唐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 [10]光环境调控对绿瓣型大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D]. 马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