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

一、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曾淑婉[1](2013)在《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以来,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区域经济差异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和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方保护和区际市场分割以及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分割等问题的产生与市场失灵有着必然的联系。政府部门为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所提出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即区域产业规划,是纠正市场失灵、发挥政府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的区域产业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及可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区域产业规划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了区域产业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区域产业规划理论发展滞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紧迫性和战略性的命题。在文献梳理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存在区域经济差异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规划的相关理论工具和方法。首先,以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产业规划的关联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的产业维度和空间维度分解,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的两大主线,即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其次,采用动态分解技术,从区域经济差异产业维度分解的视角剖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理,构建了“区域关联、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潜力”三维互动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提出了开放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路径。复次,基于省区、地区和城乡三个地域空间层级的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解,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空间组织机制,并在此机制框架下设计了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向协调发展转变的双重实施路径,即区域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策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模式与战略。再次,以区域产业规划系统设计的研究为落脚点,分析了区域产业规划的组织机制,亦即讨论了区域产业规划的多元主体及其在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规划的客体;在总结区域产业规划一般方法和传统区域产业规划弊端之后,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模式;构建了一个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的全过程、动态评估模式和框架,最后,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主导产业选择、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等方面对前文的区域产业规划内容安排与区域产业规划系统设计理论进行验证。

荆洪文[2](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研究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如何在一国的前提下处理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法治问题。随着2009年《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等作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政策反复覆盖粤港澳地区,其中最直接覆盖粤港澳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政策。除了区域政策的制定实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内地、香港、澳门之间签署CEPA及附件,粤港澳之间联席会议的定期召开和合作协议的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大将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等等变化,为粤港澳大湾区解决区际法律冲突,进而逐步实现区域法治一体化提供了环境和土壤。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于粤港澳地区,湾区作为一个区域是一个整体,是国家把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国家战略安排。在这种背景下,应当结合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内不同法域的法治状况,建构区域法治一体化的理论,寻找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有效解决区际法律冲突。湾区的逻辑起点是区域,是区域的一种特殊形态。粤港澳大湾区的理论依据是区域一体化的理论。伴随着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的发展,以巴拉萨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理论模型最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借鉴。区域一体化主要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区域法治而不是区域法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因为单纯的区域法律制度不足以支撑和解决区域一体化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是指粤港澳三地法治从开始合作到最终融合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个部分发生的变化,并向新整体特征演化的阶段性的过程或者状态。在这里,法治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法治的融合才是一体化,一体是目标,化是过程或者状态。这个过程或者状态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模式化的理想类型。借鉴巴拉萨关于区域一体化的阶段和表现形式的论述方式,区域法治一体化的阶段可分为区际法律合作、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制度、统一区域法律标准以及区际法律融合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是对区域法治一体化理论的具体化。区域与法治的概念自洽性来源于中央和地方的分权,这种分权不是主权的分割而是治权的让渡。治权让渡的是限于存在一定外部性的公共产品上的治权。香港、澳门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围绕这些公共产品所进行的合作、分配与调整,既是法治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不会影响港澳的高度自治和司法独立。借鉴涵洞的原理,在维护现有文明和一国两制现状的基础上,实现法治交融,平衡各种力量,逐步实现法治一体化是现实选择。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需要路径。在路径的选择上,应当以软法为主,硬法为辅。在硬法路径、软法路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硬法和软法之外的松散型法制协调路径中,可以依照一定的选择方法,排除松散型法制协调、区域共同规章、赋予法律效力的行政协议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区域政策、区域协议、区域示范法、区域判例法和区域立法,可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主要路径。我国区域法治丰富的实践证明,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不是一个需要讨论是否可行的问题。作为法治一体化路径,区域政策群、具备区域法治特征是对区域政策形式和内容的要求,而区域政策和区域法律之间的角色交互与相互实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法治化的重要考量因素。区域协议可分为区域行政协议、区域司法协议和区域民事协议三种类型,其法律效力及等级、履行和纠纷解决方式各有不同。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范法和区域判例法是推进法治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在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全面管治权理论的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粤港澳制定实施示范法的实践,以及粤港澳法律语义规范结构与示范法相匹配等因素为区域示范法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在实体法——程序法——冲突法的链条中,制定区域实体法示范法有利于根据双方的意思自治原则,化解部分区际法律纠纷,减少区际法律冲突。判例法模式分为英美判例法模式、判例式司法解释模式、指导性案例模式和专门法院判例模式。在这四种模式之外,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建立区域判例法。区域判例法是通过对区域内判例或案例一定形式的确认,使判例或案例背后所体现的法律规则、原则或者解释,成为指导区域内各法院审判案件时统一适用的标准和要求。区域判例法可分为元判例和共通例,应当是粤港澳的共同先例,并为粤港澳共同遵循。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区域立法具有宪法和授权立法的依据。可供粤港澳大湾区选择的区域立法模式主要有国家统一立法、区域合作立法、区域认可立法、区域内特别合作区立法和区域单边立法。

黄茂钦[3](2014)在《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软法之治——以包容性发展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软法之治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发展滞后问题的有效制度方案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软法在结构、功能与效力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软法与硬法之间所形成的制度包容性发展乃是区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法治语境下,区域经济软法在融入法治的过程中需要在价值取向上秉持善治的旨归,在实施依据上彰显制度的包容,在完善路径上顺应法治的嬗变。

阮氏明月(NGUYEN THI MINH NGUYET)[4](2014)在《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借鉴》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来,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深刻变化,国民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649亿元猛增至2012年的516282亿元,34年间增长14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8%,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人均GDP达到38420元,比1978年的381元增长了100倍,折合美元为6086美元,已初步进入了工业化高级阶段。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和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的伟大社会实践随伴随行的,并从区域空间结构的变迁和经济景观特征上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鲜明的特点与突出的经验有三:一是伴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央政府简政放权,实行“二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二个积极性,利益主体逐步地方化和多元化,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发展地区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二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方针,先后实施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从非均衡发展逐步走向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和“开发利用保护并重”的方针政策,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注重城市群、城市带的培育和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增长极、增长轴的引领带动作用,从城市单一发展到组合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大幅增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一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都带来了区域经济面貌的巨大变化,并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的改革与发展大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越南是中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又同属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越南开始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培育多种经济成分,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成为工业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越南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各地不同的地情、省情,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如何充分调动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通过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来促进和带动全国经济的整体提升。为此,深入开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系统研究,认真概括总结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宝贵经验,将对越南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以及主要的创新之处,对区域、区域发展、区域政策等关键词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对中越区域发展政策的异同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综述及其理论基础。对区域发展政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从亚国家、国家和超国家等三个层面对中外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综述,并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政策的一般理论以及相关理论等多理论视角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第三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成就、经验与政策。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演进历程,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政策,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归纳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第四章,越南区域经济发展概述。系统归纳了越南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从人口分布与劳动力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特征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越南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社会经济基础。第五章,越南区域发展成就与政策。本章全面回顾总结了越南自1986年改革至今的主要成就和主要政策措施,通过七大经济区域、四个重点经济区以及港口经济区、沿海经济区、贫困地区等若干区域发展概况的分析介绍来归纳总结越南经济区域的规划与管理状况,并从外商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六章,中国区域发展的经验启示与中越经济发展展望。归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对越南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制定的启示与借鉴,重点从中越/越中边境贸易的视角分析了中越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概况,以及中越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未来展望。

刘书明[5](2013)在《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域中,跨行政区政府合作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引起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给各国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复杂变化,各国政府都在进行适应性转变,并且进行了各种层次、方式和模式的跨行政区合作,正在从根本上塑造着政府治理的价值、运作、责任和结果。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同行政区划的政府通过彼此间积极务实的合作,以应对单一政府部门或机构难以应对的复杂多变的公共事务;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组织中,打破政府科层制的垄断以提升公共组织绩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尤以欧盟各国政府合作最为典型,也最为值得学习与借鉴。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地方政府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一行政区域或单一行政部门所能够独立应对和分散解决的公共问题,更多的则是跨地区、跨部门的具高度外溢性和辐射性的区域公共问题。强化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促进政府功能的有效整合和部门资源的共享,以合作实现共赢,最大限度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整体绩效,已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在社会转型中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无论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同样给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保持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维持和扩大政府合法性基础,提高政府回应性与责任性,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区域自然和历史条件,如地理环境、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交通运输、人口结构、产业特色、发展基础、分工模式等,与行政区划和行政管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且受这种客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需要突破一切人为的体制性的障碍才能持续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行政区划界限,要求在不同的省、市之间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组织和分配生产要素,形成了跨越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域。但是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都不完全一致,经济区往往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要求从更为宽广的地域空间范围来审视区域整体发展,实现区域内的合理分工协作与联动协调发展。区域之间能否形成和建立协调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相互协作,对区域经济格局形成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行政区域以特定辖区为载体、以行政层级为依托、以属地管辖为原则的管理特点,使得政府的行政管辖权仅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之内。行政区划导致的市场条块分割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与阻力。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量跨行政区的区域公共问题出现,而地方政府的单边行动对此类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创新政府合作治理机制,消除行政壁垒,实现跨行政区域合作治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正式获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成立,解决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由于无核心经济区所导致重点不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有利于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优化和构建区域合作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关中一天水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逐渐向毗邻行政区域外溢、渗透和延伸,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无界化的发展趋势。区域公共问题的渗透性、外溢性与辐射性的特点,超出单一地方政府的能力域限,地方政府单边治理模式已力不从心。构建针对区域性公共问题的跨域合作治理体系就成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实际构成来看,该经济区横跨陕西与甘肃省两个省份,包括陕西省的7个市(区)和甘肃省的1个市。整体而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为处于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国家级经济区,同时又是发展实力极不平衡的典型的“7+1”构成模式,陕西省以及经济区涉及的西安等7市(区)发展潜力普遍高于甘肃省以及天水市。无论是从区位条件还是从发展状况来看,都具有不同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国家级经济区。就区域合作这一主题而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只是两省之间发展实力较为悬殊部分市区之间的合作,而非陕甘两省之间的全面合作。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中政府合作具有不同于国内其他经济区发展中政府合作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整体落后、发展差距大且非全面合作三个方面。因此,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以该经济区为例分析和研究政府合作问题,对于探索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跨省区政府合作模式与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论文围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两个主题进行系统的文献述评后,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机制基础理论阐释基础上,分析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区域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度测度。运用锡尔指标及方法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区域发展差异及其演变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运用区域经济一社会一人口一资源一环境综合系统协调度测度方法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各主要城市协调度进行测度,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政府合作目标科学具体。同时基于产业关联在政府合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2个主要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为加强陕西与甘肃两省合作进而推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找到产业依据。通过投资环境评价,以政府合作改善区域整体投资环境,拓宽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领域。重点分析目前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现实依据、主要领域、方式以及加强合作的对策。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实证研究。最后以治理理论为指导,就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中政府跨区域合作治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同时构建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跨省区政府合作模型与机制,并对于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合作治理中行政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政府合作开始成为经济区发展中重要问题。区域政府合作在完善区域公共事务治理机制,应对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关中一天水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政府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区域政府合作方式多样,合作成效逐渐显现。但是存在着行政区域分割、利益协调困难;合作时间晚;合作领域相对单一;合作体系不完善、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区域政府合作意识、完善区域机制,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创新区域合作方式以实现区域合作持续推进。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现实,地方政府在共同利益和认同基础上的实现跨省区合作,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借助科层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组织间网络、自组织等混合机制,通过合作、协调、谈判、伙伴关系、确立集体行动的目标以实现区域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将是区域治理的主要方向。

吴威[6](2014)在《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创意产业从概念提出、政策制定再到实践探索,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不可抵挡的经济浪潮,对包括欧美、亚太地区,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创意经济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蓬勃发展态势。目前,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表现和经济的新增长点,凭借其高速蓬勃的增长态势和日益深远的影响范畴,业已成为英国、美国、韩国、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型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创意产业这种蓬勃发展态势已经蔓延至中国。在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和相关政策扶持下,随着多元化优势资源的持续投入和创意企业发展的日趋成熟,我国创意产业正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萌芽到发展,从起步到飞跃的历史时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如今,我国创意产业不仅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国际化都市,也进一步扩展到国内各地中心城市,并形成环渤海、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三个创意产业带,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尤其是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实体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一直依赖的出口导向型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出现产业发展受阻、城市产业空心化、商务成本剧增、城市生态严峻以及经济滑坡迅速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创意产业优势凸显,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出口驱动型的粗放式外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以创意和创新为内生增长要素的、以消费和投资为主导驱动力的集约式“内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迈向新台阶。近几年,创意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被各地方政府广泛重视,并积极通过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政策推进创意产业更好地发展,实现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但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与固有矛盾尚未得到缓解。我国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创意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创意理念、创意设计等要素投入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尚未显现出来。面对经济成就与文化发展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增长总量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匹配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等问题,本文将突破从经济现象本身去寻找经济增长原因的局限,对经济发展背后的区域环境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从创意产业发展视角阐释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与源泉,解释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推进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首先,开拓经济学与城市地理和规划学交叉前沿研究领域,拓宽创意产业研究视野、完善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其次,重塑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区域空间作用机理,开拓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新领域、新视角和新方法。最后,在对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城市地理和规划学等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提出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耦合论,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首先,实现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实现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二者的相互促进。其次,通过分析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为创意城市的空间规划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改革思路。最后,充分发挥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缩小区域间差距,切实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本文通过对比中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方面的先进经验,探寻更符合中国国情和区域发展特征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缩小区域间差距,切实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全文以创意产业发展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联机制为主题线索,共分为七个部分逐一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及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系统梳理有关创意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文献,在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第二部分为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准备。首先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清晰界定本文所指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概述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几个基本理论为下文论述作理论铺垫。再次,在对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分析与归纳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阿罗的“干中学”模型等理论分析模型,作为创意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第三部分为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机理的经济学分析。首先,将波特的“钻石模型”运用到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分析当中,初步揭示创意产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创意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区域环境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两个回路,论证创意产业发展各个层面与区域环境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联互动性。最后,系统演化为思路,建立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动态耦合模型。第四部分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典型案例,遵循两条线索,即: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和区域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理,从理论层面阐述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功能耦合的作用机理。第五部分为中国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研究。首先,对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简要概括。其次,介绍中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再次,分析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复次,阐述创意产业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探寻创意产业所体现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以及与区域经济二者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最后,以中国上海为例,针对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的互动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第六部分为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耦合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首先,分别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为例,汲取其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其次,遵循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区域空间的重构和区域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两条线索,对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经验进行总结与借鉴。第七部分为实现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的对策建议。基于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与互动性,该部分将在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探讨实现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第一,创意思想史和创意产业改革史并重,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改革定位。第二,从区域空间视角切入,将波特建立的原用于揭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置于区域范围内,得到经过相关要素替代和修正的创意产业主导下的区域竞争力“钻石模型”。第三,首次借用“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来研究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问题。建立创意产业与其余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耦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互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因果关系模型,揭示创意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动态耦合关系所呈现的周期性变动规律。第四,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将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的传统分析范式分解为“作用”与“响应”的研究范式,以“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区域空间重构”为逻辑框架,将创意产业政策、创意城市战略和区域空间重构问题融为一体加以研究和探索,具有较强的学科前沿性和理论创新性。

俞建群[7](2012)在《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历来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道最具有特色、最彰显活力、最亮丽精彩的风景线。所谓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实际,借鉴他国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和谐稳定,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以区域发展战略为主纲,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区域经济政策为主导,以省级地方政府为主角,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地方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渐进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点线面稳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勇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理界定入手,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为主题,追溯理论渊源,回顾实践过程,借鉴国外经验,总结亮点特色,分析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展望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五项对策建议:一要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二要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三要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四要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五要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本文展望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认为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从“陆地经济区”延伸到“海洋经济区”,从“城市群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从“普遍明显改善”走向“实现共同富裕”。

马浩[8](2013)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八大战略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协调,山东东、西部经济差别好像是整个中国大陆东、西部差别的一个缩影,山东地区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为了落实和实施“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解决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就需要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提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内各区域问的经济差异,探索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机理,借鉴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经验,提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对实现山东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经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论文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静态分析山东GDP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投资状况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演变、区位指向、产业指向和效率指向,并从资源和区位、产业和企业、政策与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借鉴系统理论,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分析了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以及山东区域经济系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特性,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的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和山东区域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系统分析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概况基础上,建立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以及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以系统评价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地提出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市场机制以及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科学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毕秀晶[9](2014)在《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对企业空间组织以及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城市-区域的全球联系网络与内部空间组织演变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议焦点,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不断出,丰富了新时期城市-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但多数理论与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城市化(五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与区域空间组织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逐渐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国内背景使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环境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背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典型城市-区域发展演化的空间特征、过程与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系统分析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特征、过程与机理也是我国国家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需求。国家十一五计划以来,“城市群战略”多次被写进国家级战略规划之中,强调城市群作为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促进区域的城市化与一体化进程。地方政府也积极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城市群的发展是能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发挥其扩散效应、哪些因素影响了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成为城市群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国内外城市群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入手,采用“理论演绎—假说提出—数据采集分析—模型模拟验证”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城市群在不同空间尺度集聚扩散过程以及主要的动力机制,为后发的以及正在建设的城市群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论文有三个核心议题:一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空间演化特征如何?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以及内部的区域差异是如何演变的,是否表现出与国外城市-区域类似的多中心、网络化、均衡化态势?二是,城市群的集聚扩散态势如何,作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否已经显现?城市群内部的大都市区与城市群在更大的区域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是否与空间分工演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是,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论文共分为八章对上述三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前三章为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部分,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四、第五章分别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第七章则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行为主体的作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一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缘起和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的数据来源和所用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在梳理城市群概念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别分析。其次进一步明确空间演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城市地理学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区域非均衡理论到新区域主义学说)以及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三个视角对城市群演进过程与机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第三章是对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研究新进展的综述。着重关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区域国际研究的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以及所发现的新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假说,并确定后文的分析框架。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演化规律、集聚扩散过程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从多尺度的空间视角出发,首先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次,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与空间差异三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呈现出“多中心化”、“均衡化”、“点-面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特征趋势特征。第五章则以第四章划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空间层次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经济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集聚与扩散态势,并对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然后,结合人口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进一步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的集聚扩散的主要内容。研究证实了大都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了制造业空间扩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与扩散特征。第六章与第七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第六章从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理论出发,探讨了该理论框架下城市群作为一个空间系统的演化过程、通道与关键的行为主体,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政府与劳动者三个能动主体与城市群区域空间格局与空间联系演化的关联分析框架。其次,论文在第六章中实证分析了企业区位与再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力,检验企业空间组织演变与城市专业化和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耦合性。第七章则重点探讨各级政府的相关行为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宏观层面,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联系演变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开发区(政府力量的集中体现)间的产业分工与联系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对城市分工与联系的作用以及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探讨政府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直接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分析了政府通过对企业、产业的影响进而推动城市群演化的间接作用。第八章为总结和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1)以空间演化为桥梁将区域发展演变与生产空间演化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只注重格局而忽略联系的不足。(2)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注重将不同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宏观与微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从动态化、多尺度、多机制的综合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进行系统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在数据指标上采用了基于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引入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滞后模型,更加客观、准确地模拟了区域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3)通过对大都市区在城市群内部“集聚与扩散”的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周边县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增长极战略的空间效应,进而为城市群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4)从区域空间演化的能动者行为出发,以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为理论基础,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个行为主体的交互作用视角,将由城市群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逻辑一致地统一在动态兼容的理论框架体系之中,并实证分析了三个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联系演化的作用机理。在弥补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微观作用机制、缺少政府作用的实证支持等方面的不足的同时,为城市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刘银[10](2014)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间出现经济增长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收入差距拉大、利益冲突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焦点和热点。这些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固然有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制度安排不合理等制度问题,即没有一个全方位、系统性、长效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如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制约,产业转移和生产力布局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资源输出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利益协调关系受到财税、价格体制的制约,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匹配不合理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完善阶段,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尚未完全消除,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法律体系、财税体制、激励约束、评价体系等制度还不健全,这些体制性、机制性等制度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地区自我发展的动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把制度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起成为能够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更深层次的需求来自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不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研究不足。并且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仍然不足。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尚未统一明确的概念、内涵;二是缺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三是缺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7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这部分主要是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介绍了本文所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并提出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综述及评析。这部分主要是概述了国内学者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财税、法律、金融、户籍、区域政策等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国外学者对制度的定义、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进行简单的评析。第三部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所应用到的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进行简述,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第四部分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分析。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特点、方式、动因、绩效,理清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脉络。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构成、制订、实施、效率等基础上,梳理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在市场制度、财税制度、对外开放制度、金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影响、法律制度缺乏、中央与地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博弈和制度制订松散化等。第五部分为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及启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理清了美国、欧盟、德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方面的做法。二是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启示。归纳总结出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组织架构、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制度、推进区域合作制度建设等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为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对策。这部分主要从完善法律制度、互利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市场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制度建议。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健全专项法律制度、清理规范现有法律制度、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定程序;互利制度包括创新发展区域合作机制和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激励约束制度包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市场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评价制度包括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七部分为结论与讨论。这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的未来发展、研究趋势作简单的展望。

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0 选题背景
        1.1.1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区域的概念
        1.2.2 区域产业的概念
        1.2.3 区域规划与产业规划
        1.2.4 区域产业规划的内涵
        1.2.5 区域产业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综述
        2.1.1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与描述
        2.1.2 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2.2.2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展
        2.2.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三节 规划评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3.1 规划评估理论研究进展
        2.3.2 规划评估的有关方法和工具
    第四节 简要评述
第三章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产业规划的关联机制
    第一节 规划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3.1.1 以省域为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3.1.2 不同规划时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
        3.2.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3.2.2 地方保护和区际市场分割
        3.2.3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分解与区域产业规划
        3.3.1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产业规划的内在关联
        3.3.2 区域经济差异分解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规划路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分解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机理分析
        4.1.1 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差异的产业分解
        4.1.2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内在机理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内在规律
        4.2.1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演进过程
        4.2.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一般轨迹
        4.2.3 产业价值链提升的基本路径
    第三节 开放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路径设计
        4.3.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基本方向
        4.3.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实施路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主导产业选择三维基准模型
    第一节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三维基准
        5.1.1 区域关联基准
        5.1.2 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基准
        5.1.3 区域产业发展潜力基准
    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指标化
        5.2.1 区域关联维度的指标
        5.2.2 产业发展基础维度的指标
        5.2.3 产业发展潜力维度的指标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5.3.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中权重的确定
        5.3.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过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间分解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设计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解
        6.1.1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经济差异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空间组织机制构建
        6.1.3 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走向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第二节 区域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
        6.2.1 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联
        6.2.2 区域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第三节 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模式及其发展战略
        6.3.1 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模式
        6.3.2 不同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部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系统设计
    第一节 区域产业规划的组织结构
        7.1.1 区域产业规划的主体
        7.1.2 区域产业规划的客体
    第二节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模式
        7.2.1 区域产业规划的一般方法
        7.2.2 传统区域产业规划方法的主要弊端
        7.2.3 考虑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模式
    第三节 全过程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规划评估体系
        7.3.1 区域产业规划的全过程
        7.3.2 基于全过程的区域产业规划评估的阶段划分
        7.3.3 多维度的区域产业规划评估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产业规划的案例分析:以滨海新区为例
    第一节 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8.1.1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
        8.1.2 国内经济条件约束
        8.1.3 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
        8.1.4 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新格局
    第二节 滨海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战略
        8.2.1 滨海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思路
        8.2.2 滨海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过程及结果
        8.2.3 滨海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滨海新区产业布局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
        8.3.1 滨海新区产业布局的总体思路
        8.3.2 滨海新区产业布局战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9.1.1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总体思路
        9.1.2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路径设计
        9.1.3 区域经济差异下主导产业选择的三维基准框架
        9.1.4 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力空间布局策略
        9.1.5 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模式及其发展战略
        9.1.6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系统
    第二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2.1 主要创新点
        9.2.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文献
        (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文献
        (三)关于区域法治一体化的研究文献
        (四)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研究文献
        (五)关于区际法律冲突的研究文献
        (六)关于区域政策的研究文献
        (七)关于区域协议的研究文献
        (八)关于区域示范法的研究文献
        (九)关于区域判例法的研究文献
        (十)关于区域立法的研究文献
        (十一)香港澳门学者的有关研究文献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二)历史研究方法
        (三)比较研究方法
        (四)案例分析方法
        (五)逻辑推理方法
第一章 粤港澳大湾区和区域法治一体化概述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的由来和依据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演变
        (一)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大珠三角
        (四)泛珠三角区域
        (五)国家级新区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六)粤港澳大湾区
        二、作为经济区域的湾区:湾区的逻辑起点
        三、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区域法治一体化解析
        一、法制与法治、区域法制与区域法治的区别
        二、“一体化”概念的界定
        三、区域法治一体化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四、区域法治一体化的阶段及表现形式
        (一)“握手”——区际法律合作阶段
        (二)“穿衣”——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制度阶段
        (三)统一标准——区域法律标准阶段
        (四)法律融合——区际法律融合阶段
        五、是否存在区域法治一体化?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法治情况的比较
        一、世界三大湾区的区域组织
        (一)纽约湾区的区域组织
        (二)旧金山湾区的区域组织
        (三)东京湾区的区域组织
        二、世界三大湾区的政策和法律制度
        (一)纽约湾区的政策法律制度
        (二)旧金山湾区的政策法律制度
        (三)东京湾区的政策法律制度
        三、各湾区区域组织、政策法律制度的比较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是否属于伪命题?
        (一)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是否违背港澳基本法精神
        (二)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能否实现
        二、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一)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二)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构成要素
        一、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概念
        二、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目标
        三、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内容
        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组织
    第四节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现有路径之梳理
        (一)硬法路径
        (二)软法路径
        (三)硬法和软法之外的松散型法制协调路径
        二、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路径的选择方法
        (一)解决一国内不同法域法律冲突而不是解决一国内同一法域不同区域法律冲突的方法
        (二)中央协调为主而不是地方协调为主的方法
        (三)法律为主而不是政治为主的方法
        (四)软法为主而不是硬法为主的方法
        (五)发现自然法法则而不是逻辑演绎推理的方法
        (六)政府主导与民间推动并行而不是单一的方法
        (七)紧密型而不是松散型的法制协调方法
        (八)区别对待而不是全面调整的方法
        三、可供选择路径之排除
第三章 区域政策: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之一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政策的现状
        一、国家级区域政策群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政策群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政策群
        (三)国家级新区政策群
        (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政策群
        (五)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群
        (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政策群
        (七)“一带一路”政策群
        (八)其他国家级区域政策
        二、省级区域政策群
        (一)广东省政策群
        (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策群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政策的法治化考量
        一、区域政策群——区域政策法治化的结构形式要求
        (一)区域政策群具有完整科学的政策体系结构
        (二)以“群”作为归类手段有利于协调区域政策间的冲突
        二、具备区域法治特征——区域政策的内在要求
        (一)区域法治的空间属性
        (二)区域法治依赖区域政策之治
        (三)区域法治的自发性和区域政策的引导性
        三、角色交互——区域政策与区域法律的衔接融合
        (一)区域政策与区域法律的关系:角色交互
        (二)区域政策与区域法律的相互实现
第四章 区域协议: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之二
    第一节 粤港澳地区签署区域协议的现状
        一、区域行政协议
        (一)内地、香港、澳门相互之间签署的CEPA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三)《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四)《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二、区域司法协议
        (一)内地与香港的区域司法协议
        (二)内地与澳门的区域司法协议
        (三)香港与澳门的区域司法协议
        三、区域民事协议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议操作分析
        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等级
        (一)区域行政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等级
        (二)区域司法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等级
        (三)区域民事协议的法律效力及等级
        二、粤港澳法律规范与区域协议的关系
        三、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议的履行
        (一)区域行政协议的履行
        (二)区域司法协议的履行
        (三)区域民事协议的履行
        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
        (一)区域行政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
        (二)区域司法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
        (三)区域民事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
第五章 区域示范法: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之三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范法概述
        一、粤港澳地区制定实施区域示范法的现状
        (一)大陆地区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民事法律适用示范条例
        (二)深圳经济特区涉港澳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条例(建议稿)
        (三)统一区际海事冲突法(草案)
        (四)两岸四地合同法示范法·通则(编纂中)
        二、区域示范法的发生语境
        (一)粤港澳区域一体化的逐步形成
        (二)殖民地历史下一国多法域的法律冲突
        (三)中央立法大部分不能适用于港澳的现实
        (四)现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缺失
        三、区域示范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区域示范法的概念
        (二)区域示范法的特征
    第二节 区域示范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路径的障碍
        一、观念和理论的障碍
        二、法律技术的差异和法律专家的缺失
        三、区域示范法涉及事权的局限
        四、示范法制定思路的局限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范法的可适用性探究
        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二、粤港澳大湾区适用区域示范法的政策依据
        三、粤港澳三地制定实施示范法的实践
        四、粤港澳法律语义规范结构与区域示范法功能相匹配
        五、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改革的需要
    第四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范法的操作分析
        一、美国和欧盟制定示范法的两种模式
        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范法的制定主体
        三、区域示范法应表现为判例法还是成文法?
        四、区域示范法应主要应用于区域实体法还是区际冲突法?
        五、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范法的适用领域
        (一)示范法适用领域是否包含公法?
        (二)示范法的自治性与示范法适用领域的关系问题
        六、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范法的制定程序
        (一)选题
        (二)开展示范法立法题目的可行性研究
        (三)成立示范法起草专家工作组
        (四)开展示范法的起草工作
        (五)审议通过并公布
        七、区域示范法被粤港澳大湾区立法采用的问题
        (一)立法权限是否有障碍
        (二)是否会破坏与其他内地区域的法治一体化
第六章 区域判例法: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之四
    第一节 粤港澳制定实施判例法的现状
        一、香港制定实施判例法的情况
        (一)香港判例法的制定主体及效力
        (二)香港判例法在香港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三)香港判例法的形成方式和载体
        二、澳门制定实施判例法的情况
        (一)澳门的判例与统一司法见解制度
        (二)澳门统一司法见解制度基本情况
        三、广东省制定实施判例法的情况
        (一)法院系统的案例指导制度
        (二)检察系统的案例指导制度
        (三)公安系统的案例指导制度
    第二节 粤港澳判例制度的比较
        一、名称上的差别
        (一)判例概念群
        (二)先例概念群
        (三)案例概念群
        (四)司法解释群
        二、效力上的差别
        三、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别
        (一)香港判例法的形式和内容
        (二)澳门统一司法见解的形式和内容
        (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 判例法的模式分析
        一、英美判例法模式
        二、判例式司法解释模式
        (一)日本的统一法令解释制度
        (二)澳门的统一司法见解制度
        (三)中国内地的判例式司法解释
        三、指导性案例模式
        四、专门法院判例模式
    第四节 粤港澳大湾区适用各种判例法模式的可行性
        一、英美判例法模式能否在广东、澳门适用
        (一)英美判例法模式能否在广东适用
        (二)英美判例法能否在澳门适用
        二、判例式司法解释模式能否在粤港澳大湾区适用
        三、指导性案例模式能否在香港、澳门适用
        四、专门法院模式能否在粤港澳大湾区适用
    第五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判例法模式的建构
        一、区域判例法的概念
        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判例法的构成条件
        (一)区域判例法应当是粤港澳的共同先例
        (二)区域判例法应当为粤港澳共同遵循
        三、区域判例法的适用主体
        四、区域判例法的制定程序
        (一)粤港澳三地法院签署协议
        (二)筛选和确认区域判例法
        (三)报请程序
        五、区域判例法的适用领域
第七章 区域立法: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的路径之五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立法的现状
        一、广东省立法现状
        (一)我国的现行立法体制
        (二)广东省及珠三角九市的地方立法权
        (三)广东省范围内区域立法的实践
        二、香港立法状况
        (一)香港成文法的制定主体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的特点
        三、澳门立法状况
        (一)殖民统治时期的立法状况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状况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立法的合法性依据
        一、宪法
        二、授权立法
        (一)授权国务院立法
        (二)授权经济特区立法
        (三)调整适用法律授权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立法模式
        一、国家统一立法
        二、区域合作立法
        三、区域认可立法
        四、区域内特别合作区立法
        五、区域单边立法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3)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软法之治——以包容性发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区域经济的包容性发展与软法之治的回应
    (一)区域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二)软法治理之于区域经济包容性发展的价值
    (三)从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到制度的包容性发展:正在发生的法治变革
二、区域经济发展领域软法的结构、功能与效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领域软法的结构
    (二)区域经济发展领域软法的功能
        1. 区域经济领域的软法以不同于硬法的方式实现法律的基本功能
        2. 区域经济领域的软法通过弥补硬法的不足来促进区域经济治理结构的均衡化
        3. 软法之治可以降低区域经济的治理成本
        4. 软法之治有助于回应公共治理的需求
    (三)区域经济发展领域软法的效力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软法之治的样本考察
    (一)《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软法的实施探路硬法之治
    (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软法方案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发挥承东启西区位优势的软法治理模式
    (四)“三大四小”系列规划:东部地区升级发展的软法治理依据
四、寻求制度的包容与和谐———区域经济软法治理的法治路向
    (一)善治旨归:区域经济软法治理融入法治的价值取向
    (二)制度包容:区域经济软法治理融入法治的实施依据
    (三)法治嬗变:区域经济软法治理融入法治的完善之路
结语

(4)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录
图录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社会经济概述
    1.1 区域概述
        1.1.1 区域界定
        1.1.2 区域的特征
        1.1.3 区域的类型
    1.2 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发展
        1.2.1 区域经济结构
        1.2.2 区域发展
    1.3 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
        1.3.1 政策概述
        1.3.2 区域发展中政府的调节作用
    1.4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3 本文的研究目标
        1.4.4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6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综述及其理论基础
    2.1 区域发展政策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区域发展政策的定义
        2.1.2 区域发展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系
        2.1.3 本文对区域发展政策的理解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亚国家层次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2.2.2 国家宏观视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2.2.3 超国家层次的区域发展政策
        2.2.4 总结与评述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2.3.1 均衡发展理论
        2.3.2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3 资源禀赋决定论
        2.3.4 经济增长空间影响论
        2.3.5 选择性空间封闭理论
        2.3.6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3.7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4.1 古典区位理论
        2.4.2 现代区位理论
        2.4.3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4.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4.5 新古典区域分工理论
    2.5 区域发展政策的相关理论
        2.5.1 区域政策理论
        2.5.2 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2.5.3 区域战略管理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成就、经验与政策
    3.1 中国区域发展概述
        3.1.1 建国后前3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政策概述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进与成就
        3.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
        3.2.1 向东倾斜阶段的区域发展政策(1979-1990年)
        3.2.2 均衡协调发展启动阶段的区域发展政策(1991-1998年)
        3.2.3 全面实施均衡协调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政策(1999以后)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越南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4.1 越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概述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形、地势
        4.1.3 气候
        4.1.4 主要自然资源
    4.2 越南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社会经济基础
        4.2.1 劳动力资源与人口分布
        4.2.2 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
        4.2.3 民族文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越南区域发展成就与政策
    5.1 越南改革至今的成就和政策措施
        5.1.1 越南自1986年改革至今的主要成就
        5.1.2 越南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
    5.2 越南经济区域的规划与管理
        5.2.1 越南七大经济区域发展概况
        5.2.2 越南四个重点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5.2.3 越南其他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5.3 经济全球化浪潮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
        5.3.1 外商投资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
        5.3.2 国际贸易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
        5.3.3 国际经济合作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区域发展的经验启示与中越经济发展展望
    6.1 中国区域发展主要经验及其对越南的启示
        6.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6.1.2 中国区域发展经验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启示
    6.2 中越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情况
        6.2.1 中越两国1991年关系正常化后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6.2.2 中越两国边境经济发展合作现状
    6.3 中越边境贸易发展展望
        6.3.1 总述
        6.3.2 联接中越-越中领空-领土的合作项目
    6.4 中越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就与未来展望
        6.4.1 越-中贸易合作关系取得的成就
        6.4.2 越-中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展望
    6.5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论文所取得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政府合作的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政府合作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政府合作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与内容
        一、区域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性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容
        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率
        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一、贯彻和落实国家区域政策
        二、编制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
        三、维护和协调区域公共利益
        四、缩小和遏制区域发展差距
        五、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制度
        六、引导和扶持区域主导产业
        七、干预和调控区域经济运行
        八、参与和推动区域创新活动
    第三节 政府与政府合作
        一、政府内涵与本质
        二、现代政府运作的基本原则
        三、政府合作内涵与层次
        四、政府合作主要形式
        五、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占优策略均衡博弈分析
        六、基于区际外部性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作博弈模型
    第四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机制
        一、政府合作机制内涵
        二、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成要件
        三、区域政府合作有效运行的条件
        四、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机制
    第五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相关理论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区域发展与政府合作相关理论
第四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与概况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背景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历程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基本情况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行政区划比较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六、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目标与综合定位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优势与机遇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比较优势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机遇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度测度
    第一节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测度
        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二、区域经济差异类型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测度
    第二节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预测
        一、指标选取
        二、测度方法
        三、测度结果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未来区域经济差异演变预测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一、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二、基于索洛生产函数的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区域政府合作
    第四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协调度量化测度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协调度量化测度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协调发展类型划分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协调发展主要特点
第六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现实依据
        一、区域政府合作是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客观需要
        二、区域政府合作是提供区域公共物品的必然要求
        三、区域政府合作是协调地方政府利益的现实需要
        四、区域政府合作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五、区域政府合作是推进区域合作纵深发展的现实选择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实践
        一、陕西省与甘肃省的战略合作
        二、西安市与天水市的战略合作
        三、陕西与甘肃省市间专项合作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主要形式
        一、行政首长联席会议
        二、区域发展座谈会
        三、区域发展合作论坛
        四、区域发展市长论坛
    第四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主要特点
        一、政府合作意识逐渐形成,合作受到省级政府重视
        二、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高
        三、政府合作方式多样,合作成效逐步显现
        四、省级政府非全面合作,区域政府合作异常艰辛
        五、政府合作组织化程度低,合作法制化进程缓慢
        六、政府平等沟通,合作互利共赢
    第五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障碍及其破解
        一、行政区划分割以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协调困难的解决
        二、缺乏由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与省级政府联合组成的区域协调机构的解决
        三、尚未建立和形成以激励与约束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合作机制问题的解决
        四、现实的地方发展水平差异影响政府间合作积极性的解决
        五、地方保护主义与恶性竞争影响政府间合作稳定性的解决
    第六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领域选择
        一、基础领域:建立和培育统一市场体系合作
        二、核心领域: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合作
        三、重点领域:区域旅游开发和流域治理合作
        四、关键领域:人力资源与干部交流合作
        五、扩展领域: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合作
第七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政府合作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调研基本过程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二、抽样样本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八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与政府合作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产业分布与概况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产业地区分布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产业概况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市区产业总量分析
        一、西安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二、咸阳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三、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四、铜川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五、商洛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六、渭南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七、宝鸡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八、天水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分析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
        四、加强区域政府合作,发挥区域产业优势
    第四节 陕西与甘肃两省产业关联与区域政府合作
        一、产业关联分析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
        二、陕西省与甘肃省产业关联分析
    第五节 产业合作与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政府间产业合作的目的在于消除企业进入障碍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产业合作受制于省级行政区划的限制与约束
        四、陕西与甘肃产业关联度较高,为区域政府合作提供了较好产业基础
        五、地方利益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使得地方政府间产业合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六、加强陕西与甘肃省级政府合作是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的关键
    第六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投资环境评价与政府合作
        一、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与步骤
        三、评价过程与结果
        四、加强政府合作,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第九章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机制
    第一节 治理理论及其意义
        一、治理与善治
        二、治理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三、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
        四、治理理论与政府职能定位和治理工具
    第二节 区域治理及其比较分析
        一、区域治理与公司治理比较分析
        二、区域治理与区域管理比较分析
        三、区域治理与全球治理比较分析
        四、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治理机制
    第三节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跨省区政府合作模式构建
        一、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两种思路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模式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
        四、以上政府合作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的制度创新
        一、建立多元化的区域治理组织体系
        二、建立科学的区域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三、选择合适的区域治理模式
        四、推进区域管理体制创新
        五、创新区域治理手段——设立区域发展基金
        六、重视和发挥公民社会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第五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跨行政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体制改革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变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机构改革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干部人事改革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运行机制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服务创新
        六、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绩效管理
        七、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问责改革
        八、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审批改革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基础理论方面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与发展方面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度量化测度方面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实践与探索方面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实证研究方面
        六、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与政府合作方面
        七、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方面
        八、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体制改革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关中—天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二、关中—天水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空间平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五、基于产业关联的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
        六、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变化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0.2.1 理论价值
        0.2.2 现实意义
    0.3 文献综述
        0.3.1 创意集聚的思想发展脉络
        0.3.2 创意产业集聚的研究
        0.3.3 创意产业园区的研究
        0.3.4 创意阶层的研究
        0.3.5 创意城市的研究
        0.3.6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0.3.7 文献综述简评
    0.4 研究内容
    0.5 研究方法
        0.5.1 比较研究
        0.5.2 耦合分析
        0.5.3 案例分析
    0.6 创新
第1章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1.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1.1.2 创意产业的外延
    1.2 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1.2.1 文化经济学理论
        1.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1.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1.2.4 发展经济学理论
        1.2.5 知识经济理论
    1.3 创意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1.3.1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1.3.2 阿罗的“干中学”模型
        1.3.3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1.3.4 基于文化向度的空间经济增长模型
        1.3.5 文化禀赋与经济绩效分析框架
第2章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2.1 创意产业与区域竞争力模型
        2.1.1 波特的“钻石模型”
        2.1.2 区域竞争力与“钻石模型”
        2.1.3 创意产业主导下的区域竞争力“钻石模型”
        2.1.4 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动力:创意产业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
    2.2 创意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2.2.1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2.2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泉
        2.2.3 对城市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和拓展作用
        2.2.4 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作用
        2.2.5 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作用
        2.2.6 对城市就业的拉动作用
        2.2.7 对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2.2.8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2.9 对城市功能转型的推动作用
    2.3 区域空间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2.3.1 区域文化环境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2.3.2 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2.3.3 区域数字技术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2.3.4 区域城市化发展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2.3.5 区域基础产业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2.3.6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2.3.7 区域竞争力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2.4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耦合模型构建
        2.4.1 耦合的涵义
        2.4.2 耦合的理论模型
        2.4.3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耦合模型
第3章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功能耦合的作用机理
    3.1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机理
        3.1.1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时空秩序
        3.1.2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载体与关联要素
        3.1.3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规律
    3.2 区域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理
        3.2.1 区域空间响应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内涵与类型
        3.2.2 区域空间响应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3.2.3 区域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规律
第4章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研究
    4.1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4.1.1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4.1.2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问题
    4.2 中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4.2.1 中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综合数据对比分析
        4.2.2 中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及趋势
    4.3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发展为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历史机遇
        4.3.2 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稳步发展实现文化消费需求的跨越式提升
        4.3.3 数字技术革命丰富创意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4.3.4 消费结构升级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市场空间
    4.4 创意产业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4.1 创意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新经济增长点
        4.4.2 创意驱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泉
        4.4.3 创意产业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4.4.4 科技与创新的高度融合是引发新一轮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契机
    4.5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
        4.5.1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概要
        4.5.2 上海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4.5.3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更新的互动
第5章 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经验
    5.1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5.1.1 美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5.1.2 英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5.1.3 日本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5.2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区域空间的实证分析
        5.2.1 伦敦西区:单个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区域空间重构
        5.2.2 曼哈顿: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区域空间重构
        5.2.3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区域空间的经验借鉴
    5.3 区域空间响应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实证分析
        5.3.1 东京都空间响应练马区动漫产业区演化的实证分析
        5.3.2 伦敦市空间响应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实证分析
        5.3.3 区域空间响应创意产业区演化的经验借鉴
第6章 实现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6.1.1 创意产业的主导地位凸显,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等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化的主要形式
        6.1.2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
        6.1.3 创意产业集中度加剧,企业组织集团化成为创意产业集发展的主要形式
        6.1.4 创意产业的内容不断深化,作为新型业态将赶超传统产业占居主体地位
        6.1.5 创意产业集群的城市集聚功能显着,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6.2 我国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2.1 国家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6.2.2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6.2.3 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6.2.4 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发展天地
    6.3 推动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发展策略
        6.3.1 健全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6.3.2 构建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6.3.3 创造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环境
        6.3.4 完善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
    6.4 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6.4.1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抢占创意产业发高地
        6.4.2 实施集团化战略,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
        6.4.3 实施品牌化战略,形成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6.4.4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创意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6.4.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7)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努力方向
第一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学理界定
        一、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域发展战略
        三、区域发展规划
        四、区域经济政策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协作
        二、合理布局生产力原则
        三、促进再生产协调发展
        四、城市中心和城乡融合
        本节小结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
        二、平衡发展理论
        三、不平衡发展理论
        本节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均衡而缓慢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一五”时期(1953-1957年)
        二、“二五”时期(1958-1962年)
        三、“三五”时期(1966-1970年)
        四、“四五”时期(1971-1975年)
        五、“五五”时期(1976-1980年)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六五”时期(1981-1985年)
        二、“七五”时期(1986-1990年)
        三、“八五”时期(1991-1995年)
        四、“九五”时期(1996-2000年)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较好较快协调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十五”时期(2001-2005年)
        二、“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
第三章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二、美国的西部开发
        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
    第二节 欧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欧盟的区域经济发展
        二、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三、法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日本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二、日本的六次国土开发计划
        三、日本国土开发的特点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视区域立法工作
        二、创新区域管理体制
        三、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四、健全区域经济政策
        五、改善区域基础设施
第四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鲜经验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曾经出现的发展模式
        一、东莞模式
        二、温州模式
        三、泉州模式
        四、苏南模式
        五、铁西模式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的新亮点
        一、东部地区——“天津奇迹”
        二、中部地区——“安徽现象”
        三、东北地区——“辽宁道路”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若干特色
        一、深圳——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排头兵
        三、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五、福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者
第五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策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二、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区域合作步伐日益加快
        四、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完善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
        一、区域经济管理政出多门
        二、区域发展规划遍地开花
        三、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
        二、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
        三、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
        四、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五、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第六章 未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一节 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优先推进“西部开发”,提升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
        二、全面实施“东北振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大力促进“中部崛起”,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四、积极支持“东部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
        五、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努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
    第二节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
        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第三节 未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展望
        一、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
        二、从“陆地经济区”延伸到“海洋经济区”
        三、从“城市群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
        四、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
        五、从“普遍明显改善”走向“实现共同富裕”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创新点
    1.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2.1 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2.2.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区域与区域经济
        3.1.2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1.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3.2 基本理论评析
        3.2.1 经济学中的均衡和非均衡论
        3.2.2 区域经济中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理论
        3.2.3 自然科学中的非均衡理论
    小结
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4.1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分析
        4.1.1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概述
        4.1.2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机制
    4.2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分析
        4.2.1 巴西印度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析
        4.2.2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析
    小结
5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静态和动态分析
    5.1 山东发展概况
    5.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静态分析
        5.2.1 GDP差异
        5.2.2 区域产业结构不协调
        5.2.3 城市化水平差异
        5.2.4 投资状况差异
    5.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分析
        5.3.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动态演变
        5.3.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区位指向
        5.3.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产业指向
        5.3.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效率指向
    5.4 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
        5.4.2 产业及企业因素的影响
        5.4.3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
        5.4.4 区域间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小结
6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
    6.1 系统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6.1.1 系统理论
        6.1.2 系统理论对山东区域经济研究的指导作用
    6.2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内涵及性质
        6.2.1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内涵
        6.2.2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
        6.2.3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非均衡协调发展
    6.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6.3.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6.3.2 山东区域经济的动力系统因果链分析
    小结
7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
    7.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特点
    7.2 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7.2.1 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7.2.2 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在评价中的应用
    7.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评价
        7.3.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7.3.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7.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可持续发展评价
        7.4.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7.4.2 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小结
8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科学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非均衡协调发展
        8.1.1 以打造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明晰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8.1.2 推进蓝色经济区与半岛城市群衔接与发展
        8.1.3 发挥蓝色经济区对山东中西部地区辐射作用
        8.1.4 加强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与其它经济圈协同发展
    8.2 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
        8.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
        8.2.2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
    8.3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的合作
        8.3.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区域山东各区域间的合作
        8.3.2 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8.4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8.4.1 完善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体系
        8.4.2 加强对山东中西部扶持政策
    小结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结论
    9.2 论文的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信息化与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全球背景
        1.1.2 市场化、分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国内环境
        1.1.3 城市群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新空间单元
        1.1.4 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型空间形态
    1.2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篇章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篇章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数据来源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群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2.1.1 城市群概念的缘起
        2.1.2 国外早期的城市群研究与相关概念的提出
        2.1.3 城市群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2.1.4 本文对城市群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2.2 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概念和内涵
        2.2.1 空间、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
        2.2.2 空间重组、空间重构与空间演化
        2.2.3 本文对区域空间演化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2.3 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2.3.1 传统城市地理理论回顾
        2.3.2 区域发展理论
        2.3.3 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与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2.4 小结
第三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研究进展综述
    3.1 专业化、多中心与网络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区域空间
        3.1.1 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的研究起源与进展
        3.1.2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内部格局与内部网络)
        3.1.3 文献总结与启示
    3.2 从能动者-结构理论到行动者网络:解释城市-区域空间演化机制的新视角
        3.2.1 行动者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3.2.2 行动者网络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与关系经济地理的兴起
        3.2.3 从能动者-结构到行动者网络的发展对城市-区域空间演化机制的启示
    3.3 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国内文献综述
        3.3.1 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综述
        3.3.2 城市群内部功能分工与空间联系的研究综述
        3.3.3 城市群集聚扩散研究
        3.3.4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3.4 论文的理论假设与框架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4.1 范围界定、空间说明与分析框架
        4.1.1 长三角空间范围的历史演变及本文的空间界定
        4.1.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三个空间层次划分
        4.1.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特征的分析框架
    4.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发展整体概况
        4.2.1 长三角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与区域发展
        4.2.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国际国内地位不断提升
    4.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3.1 人均GDP空间演变特征:经济重心北移与形态多中心化
        4.3.2 基于地均GDP(经济密度)的多中心化趋势验证
    4.4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部差异演变特征分析
        4.4.1 分析框架及数据方法说明
        4.4.2 多尺度、多层级视角下的区域差异演化特征
        4.4.3 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p收敛检验
    4.5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部城市联系演化特征分析
        4.5.1 研究方法
        4.5.2 数据处理
        4.5.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宏观城市经济联系演变:网络化趋势明显
        4.5.4 微观企业联系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特征:多样化特征显现
        4.5.5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城市联系的演变特征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群集聚扩散与大都市区空间溢出检验
    5.1 集聚与扩散的理论基础
    5.2 长三角不同空间尺度下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总体态势
    5.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大都市区的空间格局演变
        5.3.1 2010年长三角区域内大都市区的分布
        5.3.2 2000年-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大都市区空间演变特征
    5.4 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张与新增长空间
        5.4.1 大都市区空间扩张与快速人口增长空间
        5.4.2 大都市区空间集散与城市经济的核心-边缘关系演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机理与企业行为对演化过程的影响
    6.1 城市群空间演化机理的理论框架
        6.1.1 基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城市群空间演化理论模型
        6.1.2 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基本过程
    6.2 基于空间系统内行为主体视角的实证分析框架
        6.2.1 企业、政府与劳动者是城市群空间演化的重要行为主体
        6.2.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机理实证检验的框架
    6.3 企业区位决策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作用
        6.3.1 企业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6.3.2 企业区位决策与城市群功能分工的耦合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行为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作用
    7.1 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
    7.2 政府作用的一般模式
    7.3 长三角城市群演化过程中中央政府的作用分析
        7.3.1 中央政府宏观引导了长三角城市群体系的框架构建
        7.3.2 中央政府的地区政策倾斜推动了核心城市的发展
        7.3.3 中央政府的区域规划、投资建设促进了城市群基本骨架的形成
        7.3.4 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了城市群整合发展
    7.4 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城市群集聚扩散
        7.4.1 地方政府战略规划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集聚与扩散——以上海为例
        7.4.2 地方政府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方针为城市间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7.4.3 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7.5 政策空间载体——开发区对城市群分工联系与合作的实证分析
        7.5.1 开发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城市联系
        7.5.2 开发区的扩张与合作途径构建了新型城市关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化”、“均衡化”、“网络化”趋势明显
        8.1.2 城市群发展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空间范围所处的阶段不同
        8.1.3 大都市区溢出效应显着,制造业空间扩散的态势明显
        8.1.4 企业作为区域系统自组织的关键行为主体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影响巨大
        8.1.5 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方向
    8.2 主要启示
        8.2.1 引导构建合理的增长极网络,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溢出效应
        8.2.2 鼓励和引导产业转移,形成合理分工格局
        8.2.3 加快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城市群治理制度
    8.3 研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10)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0.2.1 研究方法
        0.2.2 框架结构
    0.3 可能创新与不足
第1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综述
    1.1 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
    1.2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
    1.3 简要评析
第2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理论
        2.1.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2.1.2 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理论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1 制度创新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制度的经济发展功能
    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2.3.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内涵
        2.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功能
        2.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变迁
        2.3.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成本与收益
第3章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分析
    3.1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
        3.1.1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特点
        3.1.2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方式
        3.1.3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动因
        3.1.4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绩效
    3.2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现状
        3.2.1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构成
        3.2.2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制订
        3.2.3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实施
        3.2.4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效率
    3.3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存在的问题
        3.3.1 市场制度问题
        3.3.2 财税制度问题
        3.3.3 对外开放制度问题
        3.3.4 金融制度问题
        3.3.5 人口管理制度问题
    3.4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问题的形成原因
        3.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影响
        3.4.2 法律制度缺乏
        3.4.3 中央与地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博弈
        3.4.4 制度制订松散化
第4章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及启示
    4.1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4.1.1 美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4.1.2 欧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4.1.3 德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4.1.4 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4.2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启示
        4.2.1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组织架构
        4.2.2 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
        4.2.3 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制度
        4.2.4 推进区域合作制度建设
第5章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对策
    5.1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度
        5.1.1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
        5.1.2 建立健全专项法律制度
        5.1.3 清理规范现有法律制度
        5.1.4 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定程序
    5.2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利制度
        5.2.1 创新发展区域合作机制
        5.2.2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
    5.3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激励约束制度
        5.3.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5.3.2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5.3.3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制度
        5.4.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5.4.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5.4.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5.5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制度
        5.5.1 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5.5.2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5.5.3 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5.6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制度
        5.6.1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5.6.2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研究[D]. 曾淑婉. 南开大学, 2013(07)
  • [2]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一体化路径研究[D]. 荆洪文. 吉林大学, 2019(02)
  • [3]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软法之治——以包容性发展为视角[J]. 黄茂钦.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4)
  • [4]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对越南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借鉴[D]. 阮氏明月(NGUYEN THI MINH NGUYET).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5]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 刘书明. 兰州大学, 2013(10)
  • [6]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D]. 吴威. 吉林大学, 2014(09)
  • [7]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D]. 俞建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8]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D]. 马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9]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 毕秀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10]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D]. 刘银. 吉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