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

一、糖尿病的血脂改变及其与冠心病易患性关系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穆晓敏[1](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石兆峰[2](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孙桂阳[3](2021)在《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sICAS是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深刻影响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与预后。其致病机制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狭窄、闭塞以及血栓的形成等。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sICAS的西医治疗主要以血压管理、抗栓和调脂为主;中医相关研究缺乏,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痰湿、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同,故中医治疗以益气、化痰、通络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其中不稳定型斑块,是决定动脉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西医方面,斑块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斑块的成分及其比例、斑块的受力情况、炎症反应等;中医方面,斑块的稳定性与痰湿、气虚、血瘀密切相关。经查阅文献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清因子CD40L、TNF-α、MMP-9、SAA、NO和ET-1与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它们在血中的水平可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在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治疗手段方面:西医目前以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氧化药物的应用为主,发挥其抗炎、调脂、抗凝等的作用,来保护斑块的稳定性。中医则认为斑块易不稳定的患者,其证候一般与气虚、痰湿和血瘀三个证素密切相关。故中医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或祛瘀解毒等治法改善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其效果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都有证实。同时,经临床研究证实,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脑灌注的改善疗效显着,故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血清因子的水平,来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斑块稳定性改善的效应机制。临床研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目的:初步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在保护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的效应机制。方法: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危险因素进行西医基础干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安慰剂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外周血CD40L、TNF-α、MMP-9、SAA、NO和ET-1的水平。结果:因疫情等的原因,最终纳入患者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中医证候要素方面,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安慰剂组证候总积分,以及气虚、痰湿、血瘀单独证素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相较安慰剂组降低程度明显更大(p<0.01)。血清因子水平方面:两组经治疗后,外周血CD40L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血TNF-α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无更明显的疗效(p>0.05);血MMP-9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血SAA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在血NO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升高(p<0.01),安慰剂组有所升高(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在血ET-1水平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p<0.01)。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气虚痰瘀型sICAS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CD40L、SAA、MMP-9、ET-1、NO的水平从而对保护斑块稳定性等机制产生疗效。

郭福佳[4](2021)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MCP-1在早发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独立危险因素。2-通过ELISA法检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含量以探讨MCP-1在PCAD中的诊断价值。第一部分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冠脉造影特征信息,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按 PCAD 组、晚发冠心病(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CAD)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组(对照组)分组分析显示(1)PCAD 组独立危险因素(Independent Risk Factor,IRF)为吸烟(OR=2.20,95%CI:1.29~3.75)、TC(OR=1.99,95%CI:1.06~3.75),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s,PF)为 HDL-C(OR=0.28,95%CI:0.09~0.88)。(2)MCAD 组 IRF 为男性(OR=1.63,95%CI:1.08~2.44)、高血压(OR=2.22,95%CI:1.63~3.03)、糖尿病(OR=2.34,95%CI:1.46~3.76)、TC(OR=1.93,95%CI:1.10~3.38),PF为 APOA(OR=0.15,95%CI:0.06~0.42)。2.按性别分组显示(1)PCAD 组:男性患者 IRF 为吸烟(OR=2.74,95%CI:1.28~5.86),PF 为HDL-C(OR=0.07,95%CI:0.01~0.51);女性患者 IRF 为高血压(OR=2.33,95%CI:1.15~4.74)、APOB(OR=6.68,95%CI:2.00~22.32)。(2)MCAD 组:男性患者 IRF为高血压(OR=1.99,95%CI:1.21~3.30)、糖尿病(OR=2.45,95%CI:1.07~5.61)、APOB(OR=25.46,95%CI:1.17~553.30),女性患者 IRF为高血压(OR=2.55,95%CI:1.49~4.3)、HCY(OR=1.04,95%CI:1.01~1.08),PF 为 APOA(OR=0.24,95%CI:0.09-0.65)。3.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显示(1)PCAD 组:单支病变 IRF 为吸烟(OR=3.70,95%CI:1.14-11.95);双支病变IRF为高血压家族史(OR=3.56,95%CI:1.35~9.39);多支病变IRF为TC(OR=1.91,95%CI:1.04~3.52)、糖尿病家族史(OR=19.78,95%CI:1.54~254.09),PF 为 APOA(OR=0.01,95%CI:1.001~0.15)。(2)MCAD 组:单支病变 IRF 为高血压(OR=232,95%CI:1.46~3.68)、HCY(OR=1.04,95%CI:1.01~1.07);双支病变 IRF 为男性(OR=2.41,95%CI:1.28~4.53)、高血压(OR=1.89,95%CI:1.16~3.06);多支病变 IRF 为高血压(OR=2.22,95%CI:1.46~3.37)、糖尿病(OR=2.80,95%CI:1.63~4.81)、脑血管疾病(OR=2.24,95%CI:1.03~4.86)、HCY(OR=1.04,95%CI:1.02~1.07),APOB(OR=4.85,95%CI:2.07~11.33),PF 为 APOA(OR=D.24,95%CI:0.10~0.59)。4.按诊断分型分组显示(1)PCAD 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 IRF为糖尿病家族史(OR=14.51,95%CI:1.13~186.71),PF为 HDL-C(OR=0.08,95%CI:0.01~0.60);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 IRF为吸烟(OR=2.21,95%CI:1.002~4.85)、高血压家族史(OR=2.68,95%CI:1.11~6.49)、PLT(OR=1.01,95%CI:1.002~1.01),PF 为 APOA(OR=0.14,95%CI:0.02~0.89)。(2)MCAD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RF为高血压(OR=2.40,95%CI:1.44~3.99)、HCY(OR=1.03,95%CI:1.01~1.06);UAP 患者 IRF 为男性(OR=2.34,95%CI:1.31~4.17)、高血压(OR=2.22,95%CI:1.35~3.65)、HCY(OR=1.03,95%CI:1.002~1.06);AMI患者 IRF为高血压(OR=2.43,95%CI:1.49~3.97)、糖尿病(OR=3.61,95%CI:1.49~8.77)、HCY(OR=1.03,95%CI:1.003~1.06),PF 为 APOA(OR=0.16,95%CI:0.06~0.43)。结论:1.PCAD的发生可能与吸烟、血清高水平TC有关,HDL-C可能在其中起着保护作用。2.PCAD不同分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亦不相同,其中家族遗传因素大大增加了冠脉双支、多支病变及UAP、AMI等严重临床分型发生的可能,而MCAD组则无此特征。第二部分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收集其血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冠脉造影信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CP-1含量,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分析 MCP-1 对 PCAD 的诊断价值。结果:1-将160例患者按PCAD组、MCAD组以及对照组进行分组分析显示(1)PCAD组血清MCP-1水平较对照组以及MCAD组明显升高(P<0.05),MCP-1(OR=1.01,95%CI:1.001~1.013)以及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OR=1.54,95%CI:1.02~2.32)水平升高增加PCAD的患病风险(P<0.05)。(2)男性性别(OR=4.00,95%CI:1.24~12.89)增加MCAD的患病风险,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ymphocytes-to-Monocytes Ratio,LMR)(OR=0.73,95%CI:0.54~0.99)升高降低MCAD的患病风险(P<0.05)。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1)PCAD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与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s Ratio,NLR)成正相关(P<0.05)。(2)MCAD组患者Gansini评分与其血N水平成正相关(P<0.05)。3-ROC曲线显示(1)PCAD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显示:单核细胞(Monocytes,M)、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Mon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Monocytes-to-Lymphocytes Ratio,MLR),APOB/APOA曲线下面积大于0.5但小于0.7,对PCAD有较低的诊断价值(P<0.05)。MCP-1、N、NLR曲线下面积大于0.7但小于0.9,对PCAD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其中MCP-1曲线下面积为0.720,当约登指数取最大值0.359,截断值为246.63 pg/ml时,其诊断价值最大,其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57.6%。(2)MCAD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显示:1L曲线下面积大于0.5但小于0.7,对MCAD有较低的诊断价值(P<0.05)。N、NLR、MLR曲线下面积大于0.7但小于0.9,对MCAD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MCP-1对MCAD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将160例患者以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erction,MI)、非心肌梗死(Non-Myocardial Inferction,Non-MI)以及对照组进行分组分析显示(1)MI组MCP-1水平较对照组及Non-MI组明显升高(P<0.05);高血清水平 MCP-1(OR=1.01,95%CI:1.001~1.013)以及 NLR升高(OR=1.92,95%CI:1.34~2.76)增加MI组患病风险(P<0.05)。(2)MI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显示,MCP-1、APOB/APOA、MHR、空腹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M、APOB曲线下面积大于0.5但小于0.7,对MI组有较低的诊断价值(P<0.05)。其中MCP-1曲线下面积为0.658,当约登指数取最大值0.297,截断值为268.84pg/ml时,其诊断价值最大,其灵敏度为63.0%,特异度为66.7%。NLR、MLR、N曲线下面积大于0.7但小于0.9,对MI组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结论:1.PCAD的发生可能与血清高水平MCP-1、N有关。2.血清MCP-1是PCA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CAD有一定诊断价值。

夏章[5](2021)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目前有关小组活动长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较为少见,小组活动长期效果尚不明确。对已有研究检索发现,多数研究报告了临床指标,对糖尿病预后不良事件报告较少,故本次研究将分两部分开展,通过系统综述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长期影响,通过随访研究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长期影响,以补充系统综述分析结果的不足。研究目的1.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生存质量、心血管病事件、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死亡事件的长期影响。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2.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影响。分析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3.探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改进方法和干预重点。研究方法1.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7月28日发表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随机对照试验和群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与研究质量评价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开展。使用Cochrane Q检验和不一致指数检验评估异质性,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小或异质性大但异质性来源可识别,则选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指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总体效应值,并进行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大且来源无法识别,则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评估证据质量。使用Revman5.3、Microsoft Excel 2019 绘图,使用 Stata16.0、GRADE Profiler 3.6 分析数据。2.采用现场调查和信息系统匹配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年7月-11月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试验的500名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信息,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确认患者存活情况,通过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患者死亡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组活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关系。以自我管理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使用SAS9.4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综述共纳入25项研究5 071名随访患者。2项研究为低风险,1 1项研究为风险不确定,12项研究为高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MD=-0.39%(95%CI:-0.56,-0.21)]、舒张压[MD=-1.32 mmHg(95%CI:-2.44,-0.21)]、收缩压[MD=-1.92 mmHg(95%CI:-3.47,-0.37)]的长期效果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开展后12个月降低效果最显着,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不够稳健。小组活动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体重的长期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体质指数结果不够稳健且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心血管病事件、死亡事件无法进行Meta分析。除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重证据质量等级为中外,其他指标证据质量等级为低或极低。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MD=-0.53%(95%CI:-0.79,-0.27)]、小组活动持续开展[MD=-0.87%(95%CI:-0.79,-0.27)]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家属/好友参与、小组患者数≤1 0人、患者年龄<60岁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可能有利因素。2.现场调查随访362人,随访率为72.40%,信息系统匹配483人,随访率为96.60%。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协变量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自我管理患者而言,自我效能得分≥80分是防止糖尿病肾病[OR=0.06(95%CI:0.01,0.59)]、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OR=0.06(95%CI:0.01,0.55)]发生的保护因素;生活在城镇[OR=0.24(95%CI:0.07,0.89)]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相比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收入在 1000-3000 元[OR=0.28(95%CI:0.08,0.98)]是防止高血脂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OR=0.36(95%CI:0.14,0.88)]、≥3000 元[OR=0.15(95%CI:0.03,0.70)]、入组前自报发生某些合并症[OR=0.20(95%CI:0.07,0.52)]是防止其他合并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居住地为城镇[OR=0.16(95%CI:0.04,0.55)]是防止入组后死亡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自我效能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入组前合并症自报情况、居住地与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加效应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一定的长期效果,对血压降低可能有长期效果,对血脂、体重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未见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的长期影响尚无法定论。2.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自我效能高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3.建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由医生/护士/专家来组织开展,以患者自我效能提高为核心目标,同时建立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机制,以期实现自我管理效果长期维持。4.建议把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居民作为今后糖尿病干预重点人群。

从祥丰[6](2021)在《中国11省队列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目前我国脑卒中现患人数1300万,约占全球脑卒中患者人数的五分之一。我国脑卒中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有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性别等特征人群脑卒中发病及患病存在差异。因此,了解不同特征人群脑卒中发病状况,尽早识别脑卒中及其亚型影响因素是脑卒中防控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年龄、性别、血压水平等是影响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如高血压亚型、糖尿病前期、自评健康等,及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的关系因研究证据不足需要深入分析。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有效识别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帮助明确预防重点。但我国基于队列研究的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仍较少,需要更多队列研究加入。研究目的:(1)利用11省队列数据分析我国不同基线特征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2)探索肥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高血压亚型、血脂异常、自评健康影响因素,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的关系;(3)建立适宜的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用于高效识别脑卒中高风险人群,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脑卒中防控模式提供关键技术。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国成人主要慢性病风险评估体系研究(以下简称“慢病风险评估体系研究”)项目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以下简称“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项目”)。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慢病风险评估体系研究从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项目中选取11个项目省60个监测点(农村监测点35个,城市监测点25个)共36195名非脑卒中患者构建随访队列。2016-2017年对该基线人群进行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问卷和个人问卷。结局事件是首发脑卒中,脑卒中亚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连续性资料描述使用x±s,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类资料描述采用n(%),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使用发病密度描述发病率,发病率置信区间估计使用泊松分布。率之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Cochrane-Armitage方法。利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敏感性分析时剔除死亡者和第1年内确诊的脑卒中患者,模型调整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一致。亚组分析交互作用检验采用似然比检验,比较有无交互项模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包括相乘交互作用和相加交互作用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拟合,本研究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年限定为6年。根据未发生结局事件人群的风险预测概率值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利用AUC和Brier得分评价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AUC>0.7,则模型区分度良好;Brier得分在0-0.25,则模型校准度良好。内部验证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模型展示采用列线图。以上分析均在SAS9.4(SAS Institute Inc.)和R4.0.2(2020-06-22)软件中进行。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2010年基线调查36195名研究对象,2016-2017年实际随访27436名研究对象。剔除基线癌症患者、基线腰围缺失者、随访结局缺失者、结局诊断日期错误者、基线BMI和腰围异常者,最终纳入27112名研究对象进入分析。其中死亡者576人(2.1%),男性12259人(45.2%),女性14853人(54.8%)。2.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本研究共发生首次脑卒中事件1333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128例,出血性脑卒中205例。总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7.78/1000人年,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6.58/1000人年,出血性脑卒中为1.20/1000人年。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为7.73/1000人年,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6.36/1000人年,出血性脑卒中为1.37/1000人年。女性脑卒中发病率为7.82/1000人年,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6.77/1000人年,出血性脑卒中为1.05/1000人年。男性和女性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率最高;农村地区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人群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均P<0.05)。3.脑卒中及其亚型影响因素分析肥胖状态与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分别采用BMI、腰围和腰围身高比三个指标评价肥胖状态,超重和肥胖(BMI<24kg/m2为参照)、中心性肥胖Ⅰ期和Ⅱ期(正常为参照)、腰围身高比在0.46~和≥0.50(<0.46为参照)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 17%(95%CI:3%-32%)和 21%(95%CI:3%-42%)、19%(95%CI:2%-38%)25%(95%CI:10%-42%)、18%(95%CI:-2%-42%)和 33%(95%CI:13%-57%),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肥胖状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三个指标评价的肥胖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均增加,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肥胖状态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未发现肥胖人群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高血压亚型与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以血压正常组为参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收缩期合并舒张期高血压组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 50%(95%CI:28%-75%)、45%(95%CI:6%-97%)和 125%(95%CI:97%-158%),敏感性分析仅显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43%,95%CI:22%-68%)和收缩期合并舒张期高血压组(119%,95%CI:91%-151%)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高血压亚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以血压正常为参照,仅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39%,95%CI:17%-65%)和收缩期合并舒张期高血压组(108%,95%CI:80%-140%)发病风险增加,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高血压亚型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以血压正常组为参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135%,95%CI:54%-257%)、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223%,95%CI:72%-506%)及收缩期合并舒张期高血压组(281%,95%CI:166%-445%)发病风险均增加,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亚组分析中仅发现年龄对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存在效应修饰作用(P交互<0.001)。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与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以血糖正常组为参照,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95%CI:-10%-20%)和20%(95%CI:4%-40%),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6%(95%CI:-9%-23%)和24%(95%CI:6%-46%),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亚组分析仅发现年龄(P交互=0.017)和性别(P交互=0.030)对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存在效应修饰作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均未发现发病风险增加,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分析显示,分别以总胆固醇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组为参照,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组均未发现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增加;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组为参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组未发现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降低;仅发现甘油三脂在1.13~mmol/L组(以<1.13 mmol/L为参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0%(95%CI:6%-35%)和18%(95%CI:4%-35%),敏感性分析结果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自评健康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分析显示,仅自评健康差组(自评健康非常好组为参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分别增加 61%(95%CI:17%-121%)、42%(95%CI:2%-97%)和 404%(95%CI:52%-1570%),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未发生变化,亚组分析仅发现年龄对自评健康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存在效应修饰作用(P 交互=0.005)。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两两之间交互作用与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5)和相加交互作用,RERI=1.39(95%CI:0.32-2.47),AP=0.52(95%CI:0.29-0.74),S=5.50(95%CI:1.36-22.36)。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两两之间交互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显示,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0.05)和相加交互作用,RERI=1.50(95%CI:0.30-2.69),AP=0.53(95%CI:0.29-0.76),S=5.22(95%CI:1.35-20.15)。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两两之间交互作用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分析未发现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两两之间存在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4.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建立6年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本研究拟合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n[λ(t|Xi)/λ0(t)]=0.073492934*年龄+0.168407120*文化程度+0.007396615*收缩压+0.013696342*舒张压+0.150932388*糖尿病十0.006669641*腰围+0.432685727*自评健康差。6年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概率值:P=1-0.999947^exp(0.073492934*年龄+0.168407120*文化程度+0.007396615*收缩压十0.013696342*舒张压+0.150932388*糖尿病+0.006669641*腰围十0.432685727*自评健康差)。风险等级:低危风险:<1.5%,一般风险:1.5%-7.9%,中危风险:8%-17.9%,高危风险:>18%。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区分度指标AUC和校准度指标Brier得分平均值分别是0.7415和0.0475。研究结论1.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仍较高,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农村地区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于青年人群,东部地区发病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脑卒中防控措施。2.肥胖人群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均增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期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均增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均增加。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均增加。自评健康差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均增加。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对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存在正向相加交互作用。3.建立6年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作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初筛工具。

刘欣[7](2021)在《隔药饼灸通过调节ABCA1和LCAT对AS兔易损斑块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韩婷婷[8](2021)在《基于CCTA定量冠周脂肪与冠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

张婷[9](2021)在《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贤华[10](2021)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热量限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认为

二、糖尿病的血脂改变及其与冠心病易患性关系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的血脂改变及其与冠心病易患性关系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共病的概念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2.3 复杂网络理论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2.4 协同管理理论
        2.4.1 协同理论
        2.4.2 协同管理理论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生物因素
        3.1.2 心理因素
        3.1.3 社会环境因素
        3.1.4 生活行为因素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3.4.1 DIKW体系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4.4.1 评价原理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预处理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5.3.1 共病关系抽取
        5.3.2 共病网络
        5.3.3 共病模式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5.4.1 结果评价
        5.4.2 方法对比评价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6.1.1 现状分析
        6.1.2 存在问题
    6.2 共病防控机制
        6.2.1 基本原则
        6.2.2 模式构建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6.3.1 政府层面
        6.3.2 医疗机构层面
        6.3.3 社区层面
        6.3.4 个人层面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局限性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sICAS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sICAS的危险因素
        3.sICAS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3.1 MCA区域
        3.2 ACA区域
        3.3 VA区域
        3.4 BA区域
        3.5 PCA区域
        4.sICAS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4.1 sICAS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4.2 sICAS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sICAS斑块稳定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及分类
        2.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
        2.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类
        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1 内部因素
        3.2 外部因素
        4.血清因子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4.1 炎性因子
        4.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4.3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
        5.西医治疗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现状
        5.1 他汀类药物
        5.2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5.3 抗氧化药物
        5.4 其他药物
        6 中医对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现状
        6.1 痰湿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6.2 血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6.3 痰瘀互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6.4 气虚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7.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机制研究 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
    前言
    1.临床资料与标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随机设盲方法
        2.3 分组及样本数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及采集时点
        2.6 疗效判定标准
    3.统计分析
    4.技术路线图
    5.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结果
        5.3 作用机制指标——CD40L、TNF-a、MMP-9、SAA、ET_1、NO
        5.4 TESS量表
    6.讨论
        6.1 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可能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
        6.2 益气化痰通络方在气虚痰瘀型sICAS斑块稳定性改善方面效果较为明显
        6.3 关于血清因子选择的探讨
        6.4 本次临床研究的不足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本研究主要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痰湿
    附录3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气虚
    附录4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血瘀
    附录5 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个人简历

(4)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MCP-1在早发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MCP-1在早发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CP-1与早发冠心病及其传统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随访效果: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定义
        4.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4.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4.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4.5 文献质量评价
        4.6 统计分析
        4.7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文献检索结果
        5.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5.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5.4 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5.5 证据质量评价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关系
        6.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脂关系
        6.4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压关系
        6.5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体重控制关系
        6.6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生存质量关系
        6.7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关系
        6.8 国内外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差异比较
        6.9 本研究的可靠性与局限性
    7 小结
第二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5年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随访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现场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5 质量控制
        4.6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5.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
        5.4 自我管理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3 自我效能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6.4 低收入、农村居住地与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5 农村居住地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6 随访研究结果与系统综述研究结果关系
        6.7 本研究的局限性
    7 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6)中国11省队列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量计算
        1.2 基线调查
        1.3 随访调查
    2. 结局事件及相关指标定义
        2.1 脑卒中结局事件的确定
        2.2 影响因素指标定义
    3. 数据库清洗与统计分析
        3.1 数据库清洗
        3.2 统计分析
    4. 质量控制
    5. 技术路线图
三、结果
    1. 研究对象特征
        1.1 研究对象基线特征
        1.2 随访人群与失访人群特征比较
    2. 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分析
        2.1 不同性别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2.2 不同年龄、不同地区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2.3 不同文化程度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2.4 不同BMI、腰围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2.5 不同血压情况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2.6 不同血糖情况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2.7 不同血脂情况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2.8 不同生活方式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
    3. 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3.1 肥胖状态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
        3.2 高血压亚型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
        3.3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
        3.4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
        3.5 自评健康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
        3.6 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关系
    4. 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4.1 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4.2 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内部验证
        4.3 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展示
四、讨论
五、创新性和局限性
六、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糖尿病的血脂改变及其与冠心病易患性关系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D]. 孙桂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MCP-1在早发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D]. 郭福佳.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5]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D]. 夏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6]中国11省队列人群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从祥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7]隔药饼灸通过调节ABCA1和LCAT对AS兔易损斑块的影响[D]. 刘欣.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8]基于CCTA定量冠周脂肪与冠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韩婷婷. 西安医学院, 2021
  • [9]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 张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热量限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研究[D]. 陈贤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标签:;  ;  ;  ;  ;  

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