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东战火将燃之际 沙特阿拉伯第一部电影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顾坚[1](2012)在《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题为“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旨在从认知层面较为系统和深入地考察1949-2009这60年间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中国与阿拉伯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曾是连接双方的纽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过60年的发展,中阿关系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新高度。学术界对于中阿关系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但目前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停留在历史层面,更多是对史实的还原与再现;或是聚焦于现实问题,致力于对中阿关系中的热点加以评论、跟踪和展望,对双方关系的深度考察和探讨还显得薄弱。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将认知学运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尝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阿拉伯的双向认知,以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论文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对认知的概念、表现、层次、影响因素加以辨析,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和恢复的全部过程,并尝试将其运用于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中。论文认为,在国际关系领域,根据认知主体的不同,认知可以分为政府层次、精英层次和民间层次。论文结合案例,分析中阿认知各个层次的特点,指出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阿之间的双向认知,进而影响到外交政策的制定和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认知,根据其领域又可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的层面。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对对方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对对方的政策,以及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在心理学层面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等,这些因素作用于中阿相互认知,主要体现在: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国内政治与国际格局等三个层面。论文以中阿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以搜集的中文、阿文和英文文献为基本依托,以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将1949-2009这60年间的中阿关系区分为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国改革开放前)、1978-2001(中国改革开放-“9·11”事件)、2001-2009(“9·11”事件以来)等三个时期;分别从政府、精英、民间三个视角,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个层面,以及信仰体系、国内政治和国际格局三个角度,对中阿双向认知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考察。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①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为: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层次占主导地位,精英层次主要体现为领袖人物和外交官的影响力,民众参与中阿认知还有所不足;改革开放后,民间层次的地位上升,出现了以学者为核心的精英群体;“9·11”事件后,中阿认知呈现出政府主导、精英引导和民众参与的特征;②中阿认知在层面上随着各个时期重心不同,经历了从“政权合法性”向“国家利益为中心”向“国际共同利益攸关体”的演变;③在影响因素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意识形态在中阿认知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内因素的地位提升,“9·11”事件后,反恐战争引发的国际格局的转型在中阿认知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何华玲[2](2014)在《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年底的中东北非地区,发生了一场持续至今、波及到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大动荡。这场源起于一位突尼斯年轻人自焚的偶发事件,最终点燃了长期以来中东北非地区强人政治下民众积压的愤怒之火,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蔓延到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给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历史变革。它吹皱了阿拉伯地区看似一潭死水的专制体制,给许多研究者不曾看好的中东地区的民主转型带来了可能。然而,这场被许多西方媒体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社会运动,却在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具有相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后果。在出现一系列社会抗争运动的国家中,影响最大的是突尼斯、埃及、也门、叙利亚和利比亚这五个威权体制国家,而海湾地区如沙特和巴林等君主制国家则在经历短期的社会振荡之后,以不同方式恢复了之前的统治秩序。发生政治转型的5个国家,都是伊斯兰信仰的威权主义国家;除叙利亚的巴萨尔在2000年才继承执政30多年的父亲,执政时间稍短之外,其他四个国家的执政者都在20年以上;经济发展问题很大,但是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场政治转型,力图分析在该地区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威权体制下的国家,发生政治转型的相似的条件、行动者的不同策略选择及引发的不同转型的过程、绩效以及转型的前景。政治转型进程中,五个国家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各异,造成了不同的具体的转型途径,埃及和突尼斯的统治者退出政坛,也门的执政者通过谈判下台,叙利亚和利比亚发生了大规模的内战,叙利亚的内战还在继续;不同的转型路径导致完全不同的绩效和转型前景。本文旨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什么样的具体转型过程把不同国家引向不同的未来,以及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对转型过程的决定性意义。本文正文一共包括7个部分。导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对有关中东地区政治转型和民主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直到2010年之前,“中东例外论”是西方民主化问题研究的主流认知,尽管中东地区及伊斯兰世界的民主化并非没有一点成绩,如土耳其的民主化成果,但中东在亨廷顿所说的民主化“第三波”中的缺位,则似乎进一步强化了民主不适于中东的偏见。尽管存在着这些偏见,但对于中东北非地区政治民主化问题的研究,仍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和相对比较集中的核心主题。对于中东北非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性、伊斯兰教传统与民主化的关系以及影响中东北非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因素和条件(包括石油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公众态度、公民社会、政体类型和地缘政治格局等)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相关文献的积累也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而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高质量的研究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的成果不多见。第二章是全文的重点,尝试对本文的理论框架进行初步构建,提出了政治转型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结构-行动者-过程-绩效”。这其中,民主化的周期论和条件论属于政治转型的结构分析,主要分析了经济、文化传统、体制和制度这些结构性因素对政治转型的影响;“行动者-过程-绩效”分析则是政治转型的过程分析,指出政治转型中的各方行动者和他们的策略选择建构了转型进程、路径和方式,也最终影响到不同国家政治转型的绩效。结构性条件对政治转型的作用举足轻重,但行动者及其行为才是决定政治转型过程及其结果的最具能动性的变量。第三章具体分析了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政治转型的结构情境:该地区盛行的强人-威权体制,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的威权体制的类型、盛行原因和特点;伊斯兰的文化传统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真主主权”、政教合一及部族政治对民主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威权政体下,经济的发展或不发展,都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我们称为发展的悖论,经济畸形的发展伴随着严重的政治危机;与之相对的是权贵的奢靡和民生凋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现象经过新媒体的报道发酵,酝酿出越来越浓厚的抗争情绪。第四章通过各方行动者在此次事件中的行动策略与博弈,分析了行动者及其行为对政治转型路径及其结果的决定性影响。政权当局的政治领袖、政党、军队和警察等行动者中,领袖及军队的行动选择是事件发展过程的关键,决定转型代价的大小,以及转型发生后民主能否建立并得到巩固;抗争群体在此次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大众的抗争,就不可能有威权体制的垮台,然而政治转型中的抗争群体不是转型节点上的决定性因素;中东北非地区,反对派一直活跃在政治的舞台,2010年底以来的政治变局,给他们带来了问鼎政权的机会,然而反对派自身也问题重重,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西方的支持下才艰难地推翻了卡扎菲的独裁政权,埃及的穆兄会通过民选获取政权一年后又失去了政权,叙利亚的反对派鱼龙混杂等等。但无论如何,政治反对派作为此次事件的行动者是个赢家;外部势力作为重要的行动者,一直是政治转型的考量因素,其干预行动在有的国家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在利比亚,在有的国家则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如在叙利亚。所以,行动者在政治转型进程中的不同策略选择和博弈,型构了各国独特的转型路径和方式。第五章通过对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收益和代价的梳理,对该地区政治转型的绩效及前景进行了分析评价。政治转型的阵痛带来了无尽的伤害,无论经济上、社会上还是潜在心理上,同时也开启了无限种可能的未来空间。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断言某一具体国家政治转型的成功或是失败,是走向阳光的民主大道还是在民主的边缘苦苦徘徊,但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弥足珍贵。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此次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转型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分析。对于同样正处在伟大现代化征程中,关键历史转折点上的中国来说,对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得与失的思考,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马雪[3](2020)在《瓦哈比主义政治伊斯兰内部分歧的构成性分析 ——以沙特与卡塔尔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宗教矛盾一直是中东地区动荡不断的源头之一,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一直具有很深的矛盾。其中,在逊尼派内部的瓦哈比派之下又产生出政治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分歧,致使中东政治局势愈加复杂。沙特作为保守派瓦哈比主义的代表,与改革派瓦哈比主义的代表卡塔尔之间的矛盾比较有代表性,他们由此引发的海湾断交危机更是引发世界关注。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卡塔尔与邻国沙特在政策上保持一致。1995年,哈马德成为卡塔尔的埃米尔,逐渐显示出在宗教政治理念上偏离卡塔尔与沙特的共同认知,并逐渐进行现代化改革。在卡塔尔积极进行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与沙特在各领域的观念差异不断突显,并且在“阿拉伯之春”期间全面呈现,当双方的观念分歧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导致了激烈的冲突。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强调观念因素和构成性作用在解释国际政治事件中的重要性,重点梳理了1995年到2017年这一段时间里,沙特与卡塔尔在政治层面上通过互动不断建构分歧性观念认知的历史现实,试图呈现出沙特与卡塔尔是如何一步步建构政治分歧观念的,从而从根本上解释两国从昔日兄弟成为今日仇敌的演变过程。
常贝贝[4](2015)在《冷战初期美国的心理战与海外图书项目(1945-1961)》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冷战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对立和军备竞赛的领域,然而随着冷战研究的深入,其中最具隐蔽性和伪装性的部分逐渐被揭露出来,为学界重新审视冷战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本而言,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构成了冷战的基础和驱动力。这是一场以民意论得失而非以血洒战场论成败的战争。冷战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日益频繁,其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也随之迅速传播,不仅对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其他地区的民心倾向。为了扭转不利的局势,美国政府很快启动了一场以“削弱共产主义影响,加强亲西方导向”为宗旨的全球心理战,在攻击和贬损苏联及共产主义的同时,向他国民众灌输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建立美国在国际舆论中的优势地位。因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领域充满了心理行动与政策。事实上,心理战已不再是政治、经济、军事的辅助手段,而是冷战的核心内容,被誉为冷战的“第四种武器”。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心理战中,美国之音、教育与文化交流、出版物和印刷品的传播、科技与艺术成就的输出、海外图书馆与文化中心的建立、学术研究与学术机构、旅游、展览会等都成为美国政府推行冷战宣传的工具。其中,作为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书始终被视为实现海外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此,美国制定了庞大的海外图书项目,针对铁幕两侧的美国盟友和苏联集团,以及广大的第三世界,展开了一场试图引导民众“亲美反共”的图书宣传战。本文以美国的海外图书项目作为考察对象,详细阐述冷战初期美国全球图书宣传活动的具体情况,并深入探讨背负着政治使命的图书如何促进美国心理战略和国家目标的实现。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对本课题的缘起、基本内容、研究意义、相关概念、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阐释,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空间。正文由四章组成,论述了冷战初期美国发动的心理战和海外图书项目的实施。具体如下:第一章展现的是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整体冷战背景,主要叙述了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杜鲁门政府奠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心理战略和行动的基础。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心理战很快便纳入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议事日程。1951年,杜鲁门总统建立心理战略委员会,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下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心理战的政策规划及项目的制定与实施。艾森豪威尔总统上台后,对已有的心理战机制进行了强化,成立行动协调委员会取代心理战略委员会,统一协调不同机构间的心理行动;同时建立了冷战时期美国最大的宣传机构——美国新闻署。更重要的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将美国的心理战与宣传渗透在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广泛意义上的“冷战共识”,开启了总体冷战时代。第二章的主题是冷战初期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支持性因素,围绕着立法保障、组织体系、评估与调查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在立法保障方面,《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共同安全法》、《国际文化交流与贸易参展法》以及总统紧急基金为心理战和海外图书项目的实施与活动经费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在组织体系方面,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协调、执行机构和广泛参与的非政府组织与民间力量之间紧密联合,共同推动海外图书项目的发展与壮大。评估与调查机制则是海外图书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和行之有效的必要条件。第三章系统论述了美国政府层面的海外图书宣传活动,分为常规性图书项目和特殊性图书项目两部分。美国海外图书项目主要由国务院和美国新闻署负责,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协助,在海外各地普遍实施图书翻译项目、廉价图书项目、信息中心项目、信息媒体担保项目等常规行动,将符合美国利益的图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此外,美国还以特殊的主题、群体、领域、事件为出发点,开展极具针对性的图书宣传活动,如教科书项目、纯粹的意识形态图书项目、海外华人图书项目等。这些小众而特殊的图书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弥补了常规图书项目触及不到或比较薄弱的地方,使美国海外图书项目更加全面与完善。第四章主要从政府——私人合作的视角阐述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充分参与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私人出版公司、基金会、学术机构、公共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承担起大规模的海外图书活动。私人因素一方面为美国政府的图书宣传事业披上掩饰的外衣,从事官方不便插手的活动,并将美国图书传播到政府力量难以渗透的地区;另一方面为美国图书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建立了大量的商业联系和传播渠道,促进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持续发展。美国非政府组织与个人作为隐蔽的宣传工具广泛融入心理战,既是总体冷战战略的一种体现,也是美国国内冷战共识形成的重要标志。结语部分梳理了文章的总体脉络,总结了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特点,同时对图书作为冷战宣传武器的心理意义进行评估。海外图书项目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性工具,其有效行动取决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它对心理战目标的贡献虽然迟缓,但影响却是世代相承。本文通过对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和海外图书项目的解读,力图还原美国将心理行动纳入国家安全与外交战略,利用图书进行冷战宣传和争夺世界民心的真相,从而揭示出美国宣扬西方价值观和推广资本主义模式,同时攻击苏联和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总体目标,以及潜移默化影响国外民众思想与行动,使公共舆论朝着对美国有利的方向发展的险恶用心。
程春梅[5](2012)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20世纪百年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如何与政治合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衍变之路。贞节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给予“贞节”的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从古代至20世纪文学的阅读经验中发现,贞节观念从古至今的衍变说明了它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政治、社会心理等复杂内容,贞节观念已经不仅代表贞节本身,而且是影响与制约社会上男女两性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从20世纪初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潮流接轨开始,文学中的贞节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也有了曲折辗转的衍变历程,贞节观念的这种衍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社会风气中呈现出复杂各异的面貌。论文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回顾东西方贞节观念的历史衍变过程,从历史上来梳理贞节观的来龙去脉。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历史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对贞节观念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及各种与贞节有关的习俗,有的甚至绵延至今。西方国家大多受基督教等宗教影响,历史上也曾经有严酷的贞节制度,但随着西方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及性解放运动带来的影响,贞节的绳索逐渐松绑,西方人突破了贞节观对人情欲的束缚,获得了崭新的男女两性关系。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慢慢地贞节不再成为一个全球性太过沉重的话题,东方社会也逐渐摒弃了严酷的贞节制度,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性关系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期至五四时期贞节观念上历史的觉醒,人们打破性禁忌的坚冰,从理论批判到文学形象的塑造,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揭示传统贞节观的劣根,宣传西方新的性解放思想,一潭死水开始初泛微澜。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是清末狭邪小说等世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世纪初贞节观念的变化。狭邪小说中以妓院为中心描摹世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封建道德传统相左的思想倾向。鸳鸯蝴蝶派小说很多已把男女的婚姻自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表现年轻人挣脱封建传统礼教桎梏的艰难,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的婚恋观、贞操观,他们既不满于父母专制的包办婚姻,又希望获得父母恩准他们的自主婚姻,既渴望婚姻自由不容人干涉,又不能像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青年人那样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新旧交替时代青年的情感真实写照。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现代文学30年中除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之外的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状况。如果说激情飞扬的五四时期令千百年来由根深蒂固的传统贞节观念一统天下的中国社会死水微澜的话,那么这30年表现出来的便是勇敢的反抗与犹疑徘徊双重奏的30年,现代文学中的贞节观念表现出的极为复杂的情态是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总体来说,男女作家们在表现这一主题时遵循了非常不同的创作思路。面对传统中国典型的贞节观念造成女性的千年苦难,角度的不同认识的不同使男女作家在对题材的把握上也存在差异。男性作家往往从客观的角度深刻地揭示这种苦难的社会根源,而女性作家往往会以感性的笔调,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抒写这种苦难的哀痛。另一方面,男性作家笔下那些被传统贞节观束缚的女性大多数是弱者形象,是无法自救逆来顺受的可悲可怜的社会牺牲品,而在女性作家笔下,这些受害者往往表现出顽强的个性,惊人的生命力,她们的抗争闪耀着追求人性的精神光辉。从作家本身的贞节观念来看,现代文学中男性与女性作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男性作家受社会整体上男性中心主义习惯思维的影响,他们一面表现着传统贞节观压迫下女性的悲苦,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却不自觉地在赞美维护这种贞节的观念,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贞节观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态度。而相对来说,女性作家对传统贞节观的反抗性更为强烈,态度更为坚定。第四章主要梳理了贞节观从革命文学开始经过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发展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这一长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新的畸变现象,这种畸变直到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便是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学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断受到规范,开始追求女性的忠贞纯洁,爱情是有小资情调的不能提,性是有伤风化的东西不能表现,那些追求性解放的女人便是落后的反动的,当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并取得了政权之后,性的正面描述就基本消失了,这部分地是缘于男权主义与极左政治相结合给文学中贞节观带来的深刻影响。20世纪的文学从最初赞美勇敢猛烈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的现代女性,到此时竟然出现了极端的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学创作规则,这种变化的答案就隐藏在20世纪中国走的现实道路中。革命,抗战,救亡,就存这为拯救国家危机进行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文学逐渐地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空间,变成了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即变成了革命的宣传工作,因而不可避免地,中国20世纪文学进入了很长时间的与政治纠结在一起受规整的发展时期,它严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深刻地反映着政治对它的严格要求,20世纪文学由此走上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贞节观念与政治合谋的曲折衍变之路。第五章论述的是新时期文学如何对贞节观进行再度的反省。在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双重影响下的新时期文学又接受了一场西方思想的启蒙,极端保守的贞节观念得到了松绑,但松绑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彻底获得解放,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迂回曲折。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求稳定不求激进,所以对于些在贞节观念上表现新锐的作品往往会采取规训的方式以期减少思想影响。但社会毕竟是从极端的一元慢慢趋向多元发展,不同的音调开始获得发声的机会,尽管这样的一些突围不断的受到来自主流的批判与规训,但并没有阻挡作家们从小心翼翼到义无反顾的突围,直到走向另一个极端:性泛滥,特别是1990年代后被认为是一个欲望叙事的时代,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贞节观发展的另一种走向。总体来看,在20世纪初在国门开放、人心思变的五四前后以及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时期,知识界流行的是谴责封建贞节观残害中国女性的罪恶史的文学表达,新知识分子憎恶封建贞节观,他们与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性解放思潮相呼应,拥有较为开放的性观念。但毕竟古老的因袭沉重而顽固,在社会的下层以及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封建大家族里,这股清新的风气吹来后仅现若有若无的涟漪,前者表现在大量描写农村贞妇惨剧的新文学作品中,后者体现在凌叔华等作家描写“高门望族精魂”的一系列作品中。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开始便已经埋下了“禁欲”的种子,到了延安文学、建国初社会主义文学时期我们会看到“解放”的婚姻观念与“保守”的性观念并存,“禁欲”因为有严酷的战争而获得了“正当”的理由。我们能看到对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宣传作品,但已经很少看到对爱情的叙说,更少看到对情欲的描写,人们把这些个人的情愫都抛在一边,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了统一思想有利于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洪流中。这时连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都极少出现,主人公变成了英雄的工农兵,而这些没有接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工农兵主体所尊崇的贞节观念仍然是传统的。这种状况在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反拨,甚至又发展到了另一个性泛滥的极端。但实际上对这种所谓“性泛滥”我们也勿需用“全民道德沦丧”的惊呼来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因为在社会转型期,泥沙俱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一种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能觉察到那种生机与死寂并存的尴尬。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贞节观的角度切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打通了20世纪文学中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研究脉络。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贞节观深深地与政治相纠结的发展轨迹,对这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做整体研究是本文倾力进行的重点所在。二是迄今未见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完成的对贞节观念在20世纪文学中的衍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本论文在理论视角和研究对象方面有突破。三是本论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综合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大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突破。
马明良[6](2005)在《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交往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在过去13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二者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交流和交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中日益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二者只有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存共荣,才能为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多元文化的构建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交相辉映,异彩纷呈,二者的交往、对话,有着现实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 首先,两大文明的交往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和平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新疾病(如爱滋病)蔓延问题、跨国犯罪问题等等。 第二,两大文明的交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求安宁、促和平、谋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诉求,然而,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仍然为战争的阴影所笼罩,核扩散和核威胁的问题依然存在。伊斯兰文明内在的和平精神和中华文明“和为贵”的思想,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一旦为更多的人们所领悟所接受,将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第三,两大文明的交往,有助于构建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世界文明新秩序。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的形势下,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极端主义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文明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严峻挑战。以世界十多亿人口为载体,影响遍及西亚、中亚、北非、东南亚乃至欧美许多国家的伊斯兰文明与以十多亿人口为载体影响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华人圈的中华文明的密切交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谐相处,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最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是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极端主义最有力的回击,是对建立“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人类文明秩序的最大贡献。
孙立峰[7](1991)在《在中东战火将燃之际 沙特阿拉伯第一部电影问世》文中研究表明 直到1989年年底,中东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还根本没有电影业这一行当。它不但没有任何电影作品,甚至境内连电影院也没有一家,它更不曾准许外国电影外景队入境拍片。过去那部英国着名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虽然号称以沙国沙漠为故事舞台,但拍摄地点其实在约旦。如今,沙国终于迈出第一步,和日本合作拍片,沙国支出日币6亿圆的费用,日方则包办影片剧本、演员、摄影等专业实务工作。合作之初,沙国提出三个必须即主人公必须是小孩、内容不得有色情及暴力,必须有利于沙特阿拉伯的国家正面形象。这部名为《小小冒险家》的艺术电影,共有三个年轻的主角,一个扮演驻马来西亚日本商人的儿子,一个扮演马来西亚的打鱼少年,后者的父亲赴沙特阿拉伯工作后失去消息,于是,两少年便
方长明[8](2010)在《美国外交政策与英国在埃及地位的衰落——(1940-1954)》文中研究说明关于英帝国史的研究是英国史学界,乃至世界史学界一个热点的问题,而英帝国的瓦解也同样备受学者的关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实力的衰退,英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进入一种收缩状态,英帝国逐步走向瓦解,学者们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到帝国瓦解问题的研究。其中中东地区就是其中备受关注的地区之一。就整个中东而言,埃及对于英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被称为是“大英帝国的生命线”,英国为确保能顺利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印度于1882年开始了对埃及的“暂时”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趁机将埃及纳为英国的“保护国”,战争结束后,在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压力下,于1922年给予埃及名义上的独立。到三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欧洲局势的紧张以及意大利向非洲的入侵,英埃于1936年签订条约,再次确认埃及的独立地位,但与此同时给予了英国在埃及驻军等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向英国显示出埃及在世界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英国本土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丘吉尔毅然决定抽出大量资源补给埃及。在战争进程中,当英国发现埃及的亲轴心国倾向威胁到英国的军事行动时,断然采取行动发动政变稳定住英国在埃及的基地。那么,埃及对于英国是如此的重要,英国为什么会最终放弃埃及呢?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英国实力的衰退以及埃及民族主义要求成为研究的重点。英国实力的衰退使英国无力应对埃及的民族主义要求,只得做出妥协,而埃及政府在面临国内民众强烈要求并熟知英国实力下降的情况下,不愿向英国做出任何妥协,最终英国同意从埃及撤军,经过数年谈判,双方于1954年签订条约。然而,在英埃关系中,学者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而事实上,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于英国从埃及的撤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在英国势力逐渐从中东衰退时伴随着的是美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强,这也不禁使人们思考英国影响力的衰退与美国影响力的上升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从美国的战时外交文件来看,二战爆发后,随着英国在北非军事上的失利以及英国在埃及威望的下降,美国驻埃及的特使就考虑积极取代英国,希望借助战争的机会扩大美国在埃及的影响力和利益范围,而当英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美国又通过其他途径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战争后期罗斯福开始着手埃及的政策规划,然而罗斯福的逝世和冷战的爆发改变了美国的政策,为了应对共同的对手美国调整了对埃及的政策,支持英国在埃及的驻军和基地,尽管如此,美国并没有完全的无条件的支持英国,而是在支持英国的同时也向其施加压力,要求其在谈判中向埃及做出一定的妥协以维护埃及的稳定。在冷战进程中,尽管英美在总体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具体而言他们各自的打算也并非完全一致。美国政策目标是防止苏联向中东渗透;维护中东的稳定,特别是解决阿以冲突;确保中东的石油能顺利的运往西方;而英国的政策目标除防止苏联的渗透外,更多的是希望维护英国在中东的威望,确保英国在中东国家的特殊地位,维系英帝国的存在。因此英美的目标必然会产生摩擦。在冷战激烈的时期,在英国的政策不至于影响到美国的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在美国自身无力承担而必须需要英国承担在中东的战略指责的条件下,美国能容忍英国的做法,而当英国的政策开始阻碍美国的战略目标的情况下,美国毅然坚决的向英国施加压力,迫使英国改变其政策。这也是英国最终从埃及撤出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美国外交政策对于英国的重大影响,对此进行全面分析,不仅能还原历史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对英美特殊关系的一次剖析。在同盟的背后,两国也存在着复杂的斗争。此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而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解决美国外交出现的这种断层现象。即人们往往都认为美国在中东是支持英国政策的,为什么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其态度有了质的转变?英美之间虽然在二战和冷战中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战略,但两国又各有其独自的目的。美国和英国争夺埃及由来已久。只是这种争夺一直处于一种亚显现状态。美国渐进的扩大自身在埃及的影响。但美国政策和英国政策产生冲突的时候,美国没有坚决的反对英国,但也没有采取维持英国在埃及利益的政策。由于冷战的限制,美国在非根本利益问题上不可能公开开罪于其盟友。因此美国之前的这种渐进式的取代英国的政策也就很容易被忽视。本文就是找出这种渐进式的美国政策目标。通过这些分析也告诉我们,美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所采取的态度是两国关系演变以及两国政策目标的一个必然结果,它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
曾艳梅[9](2014)在《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文中提出“布什主义”是美国21世纪第一位总统乔治·w·布什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探索和实践,具有浓厚的帝国主义色彩。本文尝试以美国大战略为研究视角,主要研究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核心内涵、全面实践以及历史影响等内容。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状况;文章的框架、写作方法、重难点和力图创新之处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大战略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了其与布什主义之间的关系。布什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组成部分,是在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进行探索基础上的一种实践。第二章阐述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美国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强大无比的军事实力;思想基础是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和新保守主义思潮;它还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布什总统个人因素的烙印;“9·11”事件是“催化剂”,最终促使布什主义成型并出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作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布什主义包含反恐(近期)和称霸(中长期)两大战略,由反恐、先发制人及单边主义三个核心要素组成。这三个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如下:“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的重点是反恐、遏制“无赖国家”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采用先发制人或预防性战争的军事手段;这个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连接途径就是单边主义对外政策行为。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布什主义的实践情况。本章分两个阶段探讨了布什在其两届执政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第一阶段从“9·11事件”发生到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结束,关键词是“反恐”、“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代表性事件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其中伊拉克战争是对布什主义的全面实践。第二阶段主要介绍布什政府在第二任期内,针对前一阶段实施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整、修补和“善后”,被学界称为“新布什主义”。第五章主要从美国大战略视角出发审视、剖评析布什主义,并对其历史遗产和历史影响作出评价。布什主义是一种野心勃勃、充满冒险因素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纲领,它的实质是后冷战时期新时代背景下的帝国战略,对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它自身存在的若干缺陷及其面临的种种限制决定了它有限的生命力。结语部分,对正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朱全红[10](2004)在《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政治诉求始终是美国政治、外交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特殊的建国历程、民族种族结构的变化和多元族裔关系的调整、以及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必然产物。多民族、多种族的多元文化社会以及开放、民主的政治体制是美国这一独有政治文化现象的基础。“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就是反映美国整个历史进程中族裔群体为了其祖籍国、祖籍民族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同族群体(民族、种族或宗教)的利益而试图通过美国合法的政治程序影响并参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从而推动美国政府制定和实施反应其政治诉求的外交政策。这一研究的特点就是以美国多元族裔关系为背景,体现美国外交政策因族裔群体的影响和参与而表现出的多元文化特性。 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和民主开放的政治体制分析入手,通过具体的历史实例综合分析了少数族裔群体在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参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并在涉及其祖籍国利益的外交政策上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情况,然后具体分析了影响族裔群体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的各种相关因素和所采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强调族裔群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是美国特殊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丰富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更是有益于而非有损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外交政策的多元文化特色将会在越趋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世界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全文以理论、实例、分析和总结为脉络分为导言、正文六章和结束语: 导言部分首先提出了“多元文化外交政策”这一新的术语,并对此进行了界定,认为“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恰当地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因族裔群体的参与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特色。导言的第2、3节对涉及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研究的美国文化、政治和外交三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强调从多元文化这一新的视角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它所表现出的文化风格,并对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是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研究的切入点,是整个问题研究的基础。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从殖民时代开始,移民历程持续不断,几乎包容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民族和种族,使美国最终逐步成为现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多元文化特色的社会。有着共同民族文化认同的族裔群体便是美国这种多元文化特性的最直接表现。各族裔成员在移民经历、创业历程以及美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等条件下形成了不同于美国社会中其它利益群体成员的特征,即始终保持着对美国和祖籍国或祖籍民族的双重文化认同。这种双重文化认同既是族裔群体融入美国社会、提高政治和经济地位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他们积极追求涉及祖籍国或民族的外交政策目标并试图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影响力的基本文化动因。 第二章从美国传统的主流政治文化和开放的政治体制出发,研究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得以产生的政治基础,强调早期美国政治文化中主权在民思想、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宪法原则以及美国信念是族裔群体能够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政治和法理依据。在现实的政治进程中,族裔群体作为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利益群体之一是美国政治体制架构中不同于政党的非政府组织,是体现民主、沟通选民和政府的重要工具。在美国外交政策深受国内政治影响的今天,族裔群体是参与和影响美国外交决策过程的重要国内政治因素之一。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发展变化,并根据美国多元族裔社会的发展和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不同历史角色而将这一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1、建国初期至20世纪初;2、两次世界大战时期:3、冷战时期;4、冷战后时期。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在这四个时期中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历史特征:20世纪之前,由于美国国力弱小,族裔群体参与美国外交政策的效果有限;进入20世纪之后,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逐步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族裔群体便分别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有了十分突出的表现:随着美国社会民族、种族结构的变化,其影响力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第五章对族裔群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诸多因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以犹太裔美国人和其它几个现代较有影响的族裔群体或事件为例,说明族裔群体的人口规模、人口分布、经济地位、组织能力、有效的政策目标等内部因素以及美国的国际地位、对外安全战略、祖籍国的状况以及美国其它利益群体的态度等外部因素都是影响族裔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而选举、政治捐献和游说则是族裔群体充分整合和调配其族裔资源去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第六章专门分析在遭受“9 .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外交战略的重新布局以及国内政治和民族种族关系的新变化对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影响,强调美国针对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而出现的外交政策目标高度一致给目前族裔群体参?
二、在中东战火将燃之际 沙特阿拉伯第一部电影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中东战火将燃之际 沙特阿拉伯第一部电影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阿认知研究概述 |
二 中阿认知研究评析 |
三 发展良性认知的方式 |
四 认知的跨学科性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研究法 |
三 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研究的方法 |
四 借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会聚性证明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五节 论文架构 |
小结 |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认知 |
第一节 认知的概念 |
第二节 认知的对象——从个体到国际行为体 |
第三节 认知的内涵与外延 |
一 认知的内涵 |
二 认知的外延 |
第四节 认知的研究凭据 |
第五节 认知的研究层次 |
第六节 认知的影响因素 |
第七节 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认知中的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中阿关系中的认知 |
第一节 中阿认知的概念 |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研究凭据 |
一 文本 |
二 媒体 |
第三节 中阿认知的层次 |
一 政府层次 |
二 精英层次 |
三 民间层次 |
第四节 中阿认知的影响因素 |
一 信仰体系 |
二 国内政治 |
三 国际格局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中阿认知(1949-1978)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表现 |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
第三节 典型案例 |
一 中国对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态度 |
二 中国对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态度(1948-1973) |
三 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与阿拉伯世界 |
第四节 本时期中阿认知的特点 |
一 层次—政府主导 |
二 层面—政权合法性 |
三 影响因素—信仰体系占主导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阿双边认知(1978-2001)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阿双方诉求的变化 |
第三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表现 |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
第四节 典型案例 |
一 1983 年穆巴拉克访华 |
二 1993 年李岚清的海湾之行 |
第五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特点 |
一 民间、精英层次的上升 |
二 层面—国家利益型认知 |
三 认知影响因素—国内政治 |
小结 |
第五章 “9·11”以来的中阿认知(2001-2009)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一 “文明冲突论” |
二 “9·11”事件和美国反恐战争 |
第二节 本阶段的中阿认知 |
一 政治认知的新特点 |
二 安全认知的新特点 |
三 经济认知的新特点 |
四 文化认知的新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 |
一 中国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态度 |
二 中国海军索马里海域护航(2008-2009) |
三 阿卜杜拉国王访华—中沙能源共同利益 |
第四节 本阶段认知的特点 |
一 中阿认知层次的互动 |
二 “利益攸关体”认知 |
三 本阶段认知影响因素的变化—国际格局的“催化剂”作用 |
小结 |
结论 |
(一)认知在中阿关系中的应用 |
(二)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 |
(三)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重心演变 |
(四)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 |
(五)研究心得 |
附:中阿首脑互访记录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一)档案文献: |
(二)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二、 英文文献 |
三、 阿拉伯文文献 |
(2)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核心概念 |
三、 研究设计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文献回顾 |
一、 国内外研究文献概览 |
(一) 国外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概览 |
(二) 国内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概览 |
二、 国内外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一)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的内容分析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的主题与内容分析 |
三、 国内外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的评论与展望 |
(一) 西方中东政治民主化研究中的“中东例外论”:傲慢与偏见? |
(二) 国内中东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的评析 |
(三) “阿拉伯之春”与中东北非政治转型研究的转向 |
第二章 结构-行动者-过程-绩效:一个政治转型研究的新框架 |
一、 政治转型的历史分析:民主化的周期论 |
二、 政治转型的结构情境:民主化的条件论 |
(一) 政治转型的体制根源:威权政体的绩效悖论 |
(二) 政治转型的经济动因:经济增长与资源分配 |
(三) 政治转型中的文化传统:宗教与习俗 |
(四) 政治转型的制度基础:秩序与能力 |
三、 政治转型中的行动者:构成与互动 |
(一) 政治转型中行动者的构成 |
(二) 政治转型中行动者的策略与博弈 |
四、 政治转型的过程分析:解构与重构 |
(一) 政治转型的阶段论 |
(二) 政治转型的过程论 |
(三) 政治转型的路径类型 |
五、 政治转型的绩效分析:目标与维度 |
(一) 政治转型的目标诉求:建立有效的民主政体 |
(二) 政治转型绩效分析的三个维度 |
第三章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的结构情境 |
一、 强人-威权体制格局下的“民主赤字” |
(一)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威权政体的类型学 |
(二)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权威主义的盛行 |
(三)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威权体制的特点与影响 |
二、 伊斯兰文化传统影响下的“民主疏离”? |
(一)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与“真主主权” |
(二) 政教合一抑或政教分离纠葛中的“有限民主化” |
(三) 部族政治对权威主义心理的形塑和现代国家认同的阻滞 |
三、 经济畸形发展与社会转型压力下的政治危机 |
(一) 威权政体下的经济绩效与发展悖论 |
(二) 政治权贵的腐败奢糜与底层的民生凋敝 |
(三) 社会转型风险引发全面政治危机:公众参与诉求的扩张与政治僵化 |
第四章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的“过程-行动者”分析 |
一、 行动者Ⅰ:政权当局——“山雨欲来风满楼” |
(一) 领袖:政治强人终身掌权,世袭传承 |
(二) 组织:政党、军队与警察 |
(三) 政权当局的行动选择 |
二、 行动者Ⅱ:抗争群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
(一) 危机中挣扎的底层民众 |
(二) 观念冲突中的知识精英 |
(三) 网络新媒体塑造的“新青年” |
(四) 社会抗争群体认同的聚合:偶发事件引发认同共鸣 |
三、 行动者Ⅲ:政治反对派——“从乌合之众到众志成城” |
(一)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逐步整合 |
(二)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初次执政的失败尝试 |
(三) 叙利亚:鱼龙混杂的反对派势力 |
四、 行动者Ⅳ:外部势力——干预抑或旁观中的抉择 |
(一) 风云际会的大国角力 |
(二) 变局中的地缘竞争:“阿拉伯国家联盟”与卡塔尔;土耳其;伊朗 |
(三) 媒体:半岛电视台的“第五纵队” |
(四) 极端势力:“基地”组织的渗透搅局 |
五、 政治转型的路径生成 |
(一) 抗争-镇压-退出:突尼斯-本·阿里;埃及-穆巴拉克 |
(二) 抗争-镇压-谈判:也门-萨利赫 |
(三) 抗争-镇压-崩溃:利比亚-卡扎菲 |
(四) 抗争-镇压-僵持:叙利亚-巴沙尔 |
(五) 中东北非地区政治转型的类型学 |
第五章 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政治转型的绩效与前景 |
一、 转型代价:经济停摆与社会割裂 |
(一) 转型的经济代价 |
(二) 转型的社会阵痛 |
(三) 转型的潜在伤害 |
二、 转型收益与前景:不确定性的未来 |
(一) 政治转型演进前景的不确定性 |
(二)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不利因素 |
(三)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有利因素 |
结论与启示 |
一、 变革是威权体制的根本出路 |
二、 行动者的策略与博弈构建了政治转型的进程 |
三、 “结构-情境-行动者”的不同组合形塑了差异化的转型路径和结果 |
四、 中东政治转型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部分 |
(一) 着作 |
(二) 学术论文 |
(三) 博士/硕士论文库 |
二、 英文部分(主要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瓦哈比主义政治伊斯兰内部分歧的构成性分析 ——以沙特与卡塔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课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瓦哈比主义内部的政治理念分歧 |
第一节 建构主义中的观念因素 |
第二节 瓦哈比主义内部存在政治观念分歧 |
第二章 沙特与卡塔尔政治理念分歧的产生 |
第一节 卡塔尔对于沙特瓦哈比主义政治文化的态度转变 |
第二节 沙特与卡塔尔政治理念分歧的产生 |
第三章 沙特与卡塔尔政治理念分歧的发展 |
第一节 民主改革与政治理念分歧 |
第二节 半岛电视台与政治理念分歧 |
第三节 以色列、伊朗问题与政治理念分歧 |
第四章 “阿拉伯之春”与政治理念分歧的强化 |
第一节 埃及动乱与政治理念分歧 |
第二节 叙利亚内战与政治理念分歧 |
第三节 也门、巴林动乱与政治理念分歧 |
第四节 沙特与卡塔尔政治理念分歧的全面显现 |
第五章 政治理念分歧与矛盾激化 |
第一节 矛盾激化的表现:撤回外交大使事件 |
第二节 矛盾激化的表现:海湾断交危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冷战初期美国的心理战与海外图书项目(1945-196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相关概念 |
(三)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综述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研究空间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杜鲁门政府的心理战行动 |
一 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关于心理战略系列文件的出台 |
二 杜鲁门总统发动“真理运动”的宣传攻势 |
三 心理战略委员会(PSB)的成立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的调整与发展 |
一 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新面貌”冷战战略 |
二 美国国内冷战共识的形成 |
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机制的强化 |
第三节 海外图书项目在美国冷战和心理战战略中的定位 |
一 海外图书项目的缘起与属性 |
二 海外图书项目的预期心理战目标 |
第二章 冷战初期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支持性因素 |
第一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立法保障 |
— 1948年通过的《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 |
二 1951年通过的《共同安全法》 |
三 总统紧急基金 |
四 1956年通过的《国际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易会法》 |
第二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运作的组织体系 |
一 政策的制定与协调机构 |
二 政策的实施与协作机构 |
三 广泛参与的非政府组织 |
第三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评估与审查机制 |
一 海外图书项目的调查与评估 |
二 海外图书的挑选准则与审查机制 |
第三章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主导的海外图书项目 |
第一节 常规性图书项目 |
一 图书翻译项目 |
二 廉价图书项目 |
三 信息服务中心(ICS)项目 |
四 信息媒体担保项目 |
第二节 有的放矢:特殊性图书项目 |
一 科学技术成就的输出:援外事务管理署图书项目 |
二 意识形态图书项目 |
三 教科书项目 |
四 针对特殊群体的图书项目——以海外华人为例 |
第四章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利用非政府组织实施海外图书项目 |
第一节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 |
一 富兰克林出版公司的成立 |
二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在中东的实施 |
三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的扩展 |
第二节 美国私人基金会与海外图书项目 |
一 洛克菲勒基金会 |
二 福特基金会 |
三 亚洲基金会 |
第三节 其他非政府力量与海外图书项目 |
一 CARE图书项目 |
二 USBE图书交换项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相关机构与组织简表 |
附录二:相关立法名称 |
附录三:相关项目简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与贞节观相关的问题 |
三、前人关于贞节观的不同论述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野蛮与文明:回眸东西方贞节观的历史衍变 |
第一节 东西方国家贞节观的衍变 |
一、古代中国及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贞节观衍变状况 |
二、西方国家的贞节观衍变状况 |
第二节 东西方贞节观念的比较 |
一、东西方贞节观的共同点 |
二、东西方贞节观的差异 |
第二章 桎梏与呐喊:中国人在贞节观念上的觉醒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贞节观状况 |
一、新文化运动中对贞节观的理论批判 |
二、打破性禁忌的坚冰 |
第二节 清末民初文学中的贞节观衍变 |
一、狭邪小说等清末世情小说中的贞节观 |
二、鸳鸯蝴蝶派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三、清末谴责小说中的贞节观 |
第三章 反抗与徘徊:贞节观衍变的现代标本 |
第一节 他们的目光——现代男性作家笔下的贞节观 |
一、为旧礼教牺牲品叹惋:鲁迅、叶绍钧、杨振声、柔石等作家的创作 |
二、新女性的命运挽歌:鲁迅、王统照、曹禺、巴金等作家的创作 |
三、另类理想新女性:胡适、茅盾、杨振声等作家的创作 |
四、湘西世界别样的人生故事:沈从文的创作 |
五、直面欲望:郁达夫、张资平及新感觉派的创作 |
第二节 她们的体验:现代女性作家的贞节观 |
一、在母爱与情爱的天平上:陈衡哲、冰心、冯沅君、苏雪林的创作#112 |
二、“五四”女儿的艰难出走:庐隐、白薇、丁玲等的创作 |
三、描述那些“高门巨族的精魂”:凌叔华的创作 |
四、乱世男女的凡俗人生:张爱玲、苏青、梅娘的创作 |
五、悲悯的女性情怀:萧红的创作 |
第四章 红色迷雾与黑色魔影:贞节观新的畸变 |
第一节 埋下畸变的种子:左翼文学中的禁欲倾向 |
一、革命加恋爱与青春一起飞扬 |
二、那些被革命理性压抑了的爱情 |
第二节 传统观念与革命战争的结合:延安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延安文学中丁玲的创作 |
二、延安文学的双葩:赵树理与孙犁 |
三、延安其他作家和作品 |
第三节 规训中的畸变:“十七年”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 |
二、争取婚姻自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三、社会主义的爱情新篇章 |
四、社会主义文学中贞节观的畸形变异 |
第四节 登峰造极: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 |
一、“爱的文学”遭遇灭顶之灾 |
二、充满“无性人”形象的革命样板戏 |
三、闪耀着人性之光的地下文学潜流 |
第五章 灵与肉:新时期文学对贞节观的再度反省 |
第一节 迂回的挑战与持续的规训 |
一、对封建道德与革命传统的反思 |
二、面对规训的迂回突围 |
第二节 反思婚姻与爱情 |
一、寻找爱情的位置 |
二、追问婚姻、爱情、家庭与道德 |
第三节 书写人欲:从苏醒到狂欢 |
一、人欲的苏醒 |
二、“性禁忌”的魔盒开启之后 |
三、“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 |
第四节 政治与性的另类叙事 |
一、行走在“性禁地”的边缘 |
二、对政治与性的再叙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交往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上篇 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和现实走向 |
第一章 伊斯兰文明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 |
一、伊斯兰文明的奠基时期——穆罕默德时代 |
二、伊斯兰文明的巩固时期——四大正统哈里发时代 |
三、伊斯兰文明的发展时期——伍麦叶王朝时代 |
四、伊斯兰文明的全盛时期——阿拔斯王朝时代 |
五、伊斯兰文明的衰落时期——近代伊斯兰世界 |
六、伊斯兰文明复兴初期——现当代伊斯兰世界 |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和现实走向 |
一、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定型时期——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 |
二、中华文明的发展时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中华文明的全盛时期——隋唐时期 |
四、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明清(鸦片战争之前)时期 |
五、中华文明由盛而衰而兴时期——近代至现当代 |
中篇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 |
第一章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早期交往——唐宋元时期的政治、经贸、文化和军事交往 |
一、唐宋期伊斯兰国家与中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两个文明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 |
二、怛逻斯战役与造纸术西传——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暴力交往的个案 |
三、蒙古人西征与伊斯兰文明东渐 |
第二章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深层交往——明清时期的“以儒诠经”活动 |
一、学贯东西:王岱舆等几位主要穆斯林学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 |
二、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在宇宙生成理论和认识论领域的沟通与交往 |
三、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在伦理道德领域的整合 |
四、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在交往中表现出的异同 |
五、“以儒诠经”尝试的社会影响及其对当代文明交往的启示 |
第三章 近现代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广泛交往——“回教新文化运动”及其它 |
一、中国回教新文化运动 |
二、中国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 |
第四章 当代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全面交往 |
一、政治交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
二、经贸往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
三、文化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
下篇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前景 |
第一章 全球化——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的新视野 |
一、全球化的特征 |
二、全球化的影响 |
三、全球化呼唤全球价值视野 |
四、全球价值视野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 |
第二章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领域之一——生态环境问题 |
一、全球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 |
二、解决全球生态环境的努力 |
三、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环境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
第三章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领域之二——世界和平问题 |
一、过往战争的灾难 |
二、全球和平努力——“和平运动” |
三、当代世界战争的危险和隐患 |
四、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和平理念及其当代意义 |
第四章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领域之三——全球伦理问题 |
一、全球性问题的凸现呼唤全球伦理 |
二、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伦理资源与全球伦理的构建 |
三、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伦理资源对构建全球伦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美国外交政策与英国在埃及地位的衰落——(1940-195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三、几个相关问题的界定 |
四、本文的中心论点与基本结构 |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美与埃及的关系 |
第一节 二战前英国在埃及的地位 |
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与英国对埃及的占领 |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对埃及"保护"地位的确定 |
三、1936年英埃条约的签订与英埃传统关系的维护 |
第二节 二战前美国在埃及的利益 |
一、战前美国在埃及非政治利益的发展 |
二、"孤立主义"与美国的"政治不卷入"政策 |
小结 |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美在埃及地位的变化 |
第一节 英国在埃及地位的动摇、回应与结果 |
一、战争爆发与英国在埃及的困境 |
二、英国加强对埃及的控制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美国进入埃及及其与英国的竞争 |
一、战争爆发与美国在埃及势力的增强 |
二、美国与中东补给中心 |
三、战时美国国务院的对埃及政策 |
四、卡伯特森经济代表团与英美在中东的紧张状态 |
小结 |
第三章 战争后期到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埃政策规划及其对英埃谈判的回应 |
第一节 战争后期到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埃及政策的规划 |
一、罗斯福与法鲁克国王的会见 |
二、杜鲁门政府初期关于对埃政策的规划 |
第二节 英埃谈判与美国的政策 |
一、英国的中东战略与英埃谈判 |
二、美国拒绝协助英国参与英埃谈判 |
三、美国与英埃在联合国的冲突 |
小结 |
第四章 冷战爆发美国对英埃政策的调整与困境 |
第一节 冷战爆发与英美对埃及政策的协调 |
一、冷战的爆发与埃及对西方的重要价值 |
二、五角大楼会谈与美英政策的协调 |
三、1948年早期美英对埃政策的一致 |
第二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美国中东政策的窘境 |
一、英埃基地谈判及武装埃及的问题 |
二、朝鲜战争与美国的对英埃问题的态度 |
小结 |
第五章 埃及严竣形势与美国"一揽子计划"的提出 |
第一节 解决英埃冲突的新途径 |
一、埃及的民族主义与中东司令部的提出 |
二、中东司令部的破产 |
第二节 美国对埃及政策的转变 |
一、英埃冲突及其对西方国家战略利益的冲击 |
二、美国"一揽子计划"的提出 |
三、美国支持埃及革命 |
小结 |
第六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英埃协议的签署 |
第一节 英埃谈判及其失败 |
一、英国的撤军要求与美国的态度 |
二、英埃谈判失败 |
第二节 杜勒斯访问中东与美国中东防御政策的调整 |
一、杜勒斯关注中东 |
二、杜勒斯出访中东 |
三、"北层"战略的出台 |
四、美国与英埃基地协议的签署 |
小结 |
综述 |
一、美国介入中东与英国撤出埃及的历程 |
二、美英在中东及埃及问题上合作与矛盾共存的特点 |
三、美国埃及政策目标及美英分歧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重难点和力求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大战略演进视角下的布什主义 |
第一节 美国大战略及其历史演变 |
一、美国大战略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的争鸣与思考 |
一、罗伯特·阿特的八种战略模式 |
二、克里斯托弗·莱恩的四种战略模式 |
三、巴里·波森和安德鲁·罗斯的四种战略模式 |
四、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构想 |
第三节 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 |
一、布什与布什主义 |
二、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布什主义形成的四大因素 |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 |
一、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 |
二、强大无比的军事力量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思想基础 |
一、国家安全战略理论 |
二、新保守主义思潮 |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个人因素 |
一、布什总统的个人特点 |
二、布什总统的执政风格 |
第四节 “9·11事件”与布什主义的产生 |
一、“9·11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冲击 |
二、“9·11事件”对布什总统的影响 |
三、布什主义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 |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战略目标:反恐称霸 |
一、布什主义的两大战略目标 |
二、国际恐怖主义与“9·11”以前美国反恐政策的演变 |
三、布什政府的反恐观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主要手段:先发制人 |
一、先发制人的历史溯源与合法性考察 |
二、“9·11”事件后先发制人政策的提出 |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行为方式:单边主义 |
一、单边主义的历史渊源 |
二、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 |
三、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根源探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什主义实践的两个阶段 |
第一节 布什主义在反恐战争中全面展开 |
一、初步反应阶段 |
二、战略谋划阶段 |
三、全面实践阶段 |
四、挑战初见端倪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调整、修补和“善后”(“新布什主义”) |
一、胜选初期的强势调整 |
二、反恐共识的消解与修补 |
三、布什主义的终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什主义的历史评析 |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实质 |
一、关于帝国、帝国主义和新帝国论的论述 |
二、布什主义是21世纪的军事帝国主义 |
三、布什主义本质上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主义 |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得失 |
一、布什主义的短期成效 |
二、布什主义的内在矛盾 |
三、布什主义的后果与影响 |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遗产 |
一、布什主义的遗产与奥巴马外交 |
二、布什主义的遗产与中美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10)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内容提要 |
英文内容提要 |
导言 |
一、 “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定义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意义、方法和内容概要 |
第一章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 持续不断的移民历程 |
二、 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 |
三、 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 |
第二章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政治基础 |
一、 制宪者们的民主理想与美国宪政原则 |
二、 美国的政治体制架构 |
三、 美国的外交政策 |
第三章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一) |
一、 20世纪之前白人少数族裔群体的文化融入与抗争 |
二、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族裔矛盾与爱国精神的考验 |
第四章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二) |
一、 冷战时期新的少数族裔群体的崛起 |
二、 冷战后的多元文化主义与多元化的政策诉求 |
第五章 影响美国族裔群体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诸因素分析 |
一、 决定族裔群体影响力的内部因素 |
二、 决定族裔群体影响力的外部因素 |
三、 族裔群体影响美国外交决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
第六章 “9.11”恐怖袭击事件与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 |
一、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
二、 美国政治和族裔关系的新变化 |
三、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新特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在中东战火将燃之际 沙特阿拉伯第一部电影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D]. 顾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2]结构、情境与行动者: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研究[D]. 何华玲. 苏州大学, 2014(09)
- [3]瓦哈比主义政治伊斯兰内部分歧的构成性分析 ——以沙特与卡塔尔为例[D]. 马雪. 外交学院, 2020(08)
- [4]冷战初期美国的心理战与海外图书项目(1945-1961)[D]. 常贝贝.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5]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D]. 程春梅. 山东大学, 2012(12)
- [6]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交往前景[D]. 马明良. 西北大学, 2005(03)
- [7]在中东战火将燃之际 沙特阿拉伯第一部电影问世[J]. 孙立峰. 电影评介, 1991(01)
- [8]美国外交政策与英国在埃及地位的衰落——(1940-1954)[D]. 方长明. 武汉大学, 2010(09)
- [9]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D]. 曾艳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10]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D]. 朱全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