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福全,陈明华,王冬霞,太佳良[1](2022)在《地方工科院校依托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形势下,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仍然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分析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指出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完善实践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实践基地群、加强"校内外双导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实践的分量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措施。这有利于新形势下持续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袁俊岭,张启坤,张秋闻,黄立勋[2](2022)在《基于全方位量化监控与动态演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目前研究生扩招给研究生培养单位带来的挑战,提出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介绍该培养机制的设计过程,通过最近3年的教学应用,说明该研究生培养机制可以大幅度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刘红姣,黄姜燕[3](2021)在《借鉴PDCA循环构建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文中指出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是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研究生学业预警机制现状,分析了预警机制中亟需改进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PDCA循环理论原理,构建了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
王晓微[4](2021)在《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文中研究指明黄汉升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组专家。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五届、六届、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其科研成果荣获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和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赵丁选,王敏,卢辉斌[5](2021)在《多主体协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多主体协同是打通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壁垒,实现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构建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三位一体、三层融合、五个共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1335"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在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力、服务产业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肖模昕,池海红,刘志林,王辉,梁洪[6](2021)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各种因素,建立有效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和监测体系,有利于发现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和改革培养方式,以期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乔刚,杨旭婷,娄枝[7](2021)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科学内涵、转变维度与实践路径》文中研究说明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的研究生教育需求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活动。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应实现治理理念从质量管理转向质量治理,治理目标从政府构建转向共建共享,治理主体从一元自治转向多元共治,治理范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治理文化从制度约束转向文化自觉。新时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探索以"质量为本"为理念,以共建共享为目标,以多元主体协调参与为基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文化自觉为重点的实践路径。
金春江,陈惠敏,郭凤娇,陈艳娜,米红宇[8](2021)在《从教学环境、导师学术素养和科研实训浅谈如何提高化工专业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经济和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学工程技术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是高层次化学工程领域人才的缺失,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化工专业人才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总结在昌吉学院及山东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经历,从优化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导师的学术素养与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训练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要提高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尽可能地运用优质的教育学和研究学的理论方法,充分开发研究生的专业个人潜能,从而推进化工领域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徐云姬,周桂生[9](2021)在《提升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文中提出作物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关乎国家脱贫减贫、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从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和导师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作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特征及其存在问题和原因,从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生素质提升和培养环境优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与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作物学学科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魏淑艳,张博文,武育芝[10](2021)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与思考——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生是国家创新型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历程、演进逻辑与发展理路,对优化我国研究生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政策范式变迁理论为研究框架,将1949—2020年间中央层面颁布的研究生培养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的范式变迁与演变逻辑。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经历了探索起步、创新发展、提质增速以及内涵式发展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具有差异性。政策范式在体制改革和执政理念转变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变迁,形成了政策问题由"结构"到"要素"、政策目标由"单一"到"多元"、政策工具由"严格计划"到"宏观引导"的演变逻辑。
二、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工科院校依托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
(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需求 |
(三)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
(四)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要 |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形式化比较普遍 |
(二)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增 |
(三)“校内外双导师”队伍建设不够规范 |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三、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措施 |
(一)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机制 |
(二)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群 |
(三)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双导师”队伍建设 |
(四)提升专业实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的分量 |
(2)基于全方位量化监控与动态演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
2 基于全方位量化监控与动态演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
2.1 基于全方位线性累积的研究生水平衡量方法 |
2.2 基于多维度动态衰减更新的导师素质评价制度 |
2.3 基于多方位全程督促的学术委员会高效监管方式 |
3 研究生培养效果 |
4 结语 |
(3)借鉴PDCA循环构建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研究生学业预警机制的现状 |
二、PDCA循环理论指导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的适切性 |
三、PDCA循环理论下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管理理念和政策支持缺位,预警方案有待建立 |
(二)预警系统和程序缺陷,预警方案实施困难 |
(三)过程中检查监督不到位,预警机制缺乏监管 |
(四)缺少预警后的反思与总结,预警机制亟需改进 |
四、基于PDCA循环构建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的建议 |
(一)计划阶段(Plan):转变理念,加强支持,建立预警方案 |
(二)实施阶段(Do):建立系统,明确程序,提高实施绩效 |
(三)检查阶段(Check):内外联动,规范监管,以督导促提升 |
(四)改进阶段(Action):立足全局,反思整体,改进预警体系 |
(4)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 |
二中国体育学的学科属性特征与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条件 |
三中国体育学科体系构建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 |
四 中国体育学发展的关键点与建议 |
(5)多主体协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主体协同培养的内涵和必要性 |
1.多主体协同培养的内涵 |
2.多主体协同培养的必要性 |
二、多主体协同的“1335”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一)1个核心目标 |
1. 联合论证培养方案 |
2. 联合论证课程设置 |
3.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
4. 联合开展专业实践 |
(二)3个培养主体 |
1. 厘清主体关系 |
2. 组织保障 |
3. 制度保障 |
(三)3层融合培养 |
1. 第一阶段:校内课程学习阶段 |
2. 第二阶段:校外专业实践阶段 |
3. 第三阶段: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
(四)5个共同举措 |
1. 共同设定培养目标 |
2. 共同建设课程体系 |
3. 共建双师型导师团队 |
4. 共建专业实践平台 |
5. 共建质量保障体系 |
三、多主体协同的“1335”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
1.实践基地建设日臻完善 |
2.实践创新能力显着提升 |
3.毕业生质量显着提高 |
4.服务社会发展成果丰硕 |
5.社会认同度明显提升 |
(6)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
二、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
1.学生质量控制方面 |
2.导师规范方面 |
三、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 |
(一)从生源质量抓起,提高研究生入学水平 |
1. 生源选择方面 |
2. 导师分配方面 |
(二)加强研究生课程改革,夯实课程建设基础 |
1. 课程建设方面 |
2.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
(三)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整体水平 |
1. 导师建设方面 |
2. 导师遴选方面 |
(四)依托学科优势,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平台 |
(五)健全研究生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科研学术积极性 |
(六)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
五、结束语 |
(7)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科学内涵、转变维度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逻辑起点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科学内涵 |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转变维度 |
(一)理念维度:从质量管理转向质量治理 |
(二)目标维度:从政府构建转向共建共享 |
(三)主体维度:从一元自治转向多元共治 |
(四)范式维度: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
(五)文化维度:从制度约束转向文化自觉 |
四、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实践路径 |
(一)树立“质量为本”的治理理念 |
(二)确立共建共享的质量治理目标 |
(三)形成多元主体共治的质量机制 |
(四)构建数据驱动的质量治理范式 |
(五)打造自觉的质量治理文化 |
(8)从教学环境、导师学术素养和科研实训浅谈如何提高化工专业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实验室管理制度,培养研究生工作能力及责任意识 |
1.1 定期开展学术讨论 |
1.2 加强实验室贵重仪器和重要试剂使用管理 |
1.3 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
1.4 提高学生实验安全意识 |
1.5 加强研究生工作管理 |
1.6 学术讲座 |
2 导师的学术素养对研究生质量水平有着重大影响 |
2.1 立德树人以身作则 |
2.2 引导学习探索科学 |
2.3 各尽其能各挥所长 |
2.4 弘扬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 |
3 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训练 |
3.1 强化创新意识,学会独立思考 |
3.2 学会自己动手,培养自己实践能力 |
3.3 重视积累,学会归纳总结 |
3.4 注重交流与团队协作 |
4 结语 |
(9)提升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 |
(一)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
(二)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特征 |
1. 培养目标层次化。 |
2. 研究方向多样化。 |
3. 培养方式导师化。 |
4. 课程设置专业化。 |
5. 培养监管全面化。 |
(三)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研究生专业知识不扎实。 |
2. 研究生科研兴趣不浓厚。 |
3. 导师培养能力不均衡。 |
4.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
二、提升作物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与措施 |
(一)提升作物学教师能力 |
1. 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 |
2. 加强导师能力建设。 |
(二)提升作物学研究生素质 |
1.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
2.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
3. 强化研究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
(三)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 |
1.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教师、研究生工作和学习条件。 |
2.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
3. 引领科研评价新方向。 |
三、结语 |
(10)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与思考——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二、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变迁历程 |
(一)探索起步:1949—1977年 |
(二)调整改革:1978—1992年 |
(三)规模扩张:1993—2009年 |
(四)内涵式发展:2010—2020年 |
三、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 |
(一)体制改革是我国政策范式转变的基础 |
(二)执政理念转变是我国政策范式变迁的动力 |
四、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变迁规律 |
(一)政策问题:从“结构”到“要素” |
(二)政策目标:从“单一”到“多元” |
(三)政策工具:从“严格计划”到“宏观引导” |
五、结论与展望 |
四、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工科院校依托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究[J]. 王福全,陈明华,王冬霞,太佳良.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基于全方位量化监控与动态演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J]. 袁俊岭,张启坤,张秋闻,黄立勋. 计算机教育, 2022(01)
- [3]借鉴PDCA循环构建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J]. 刘红姣,黄姜燕.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1(04)
- [4]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J]. 王晓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 [5]多主体协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赵丁选,王敏,卢辉斌.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2)
- [6]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 肖模昕,池海红,刘志林,王辉,梁洪. 高教学刊, 2021(34)
- [7]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科学内涵、转变维度与实践路径[J]. 乔刚,杨旭婷,娄枝.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
- [8]从教学环境、导师学术素养和科研实训浅谈如何提高化工专业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 金春江,陈惠敏,郭凤娇,陈艳娜,米红宇. 广东化工, 2021(22)
- [9]提升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J]. 徐云姬,周桂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21(47)
- [10]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与思考——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 魏淑艳,张博文,武育芝. 现代教育管理,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