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坳陷系统与油源

二连盆地坳陷系统与油源

一、二连盆地的拗陷体系与油源(论文文献综述)

谢鸣谦[1](1990)在《二连盆地的拗陷体系与油源》文中认为根据天然气热发光、微量元素、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的对比,二连盆地可划分为南北两个拗陷体系。二连-贺根山岩石圈断裂和西拉木伦岩石圈断裂对拗陷体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拗陷的形态、延伸均依附于此两断裂。南北带的油源同属下白垩统,但成熟度不同,南带有上二叠统油混入的可能。上二叠统或古生界地层的油源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历史事件(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的不平衡发展是地槽褶皱带的普遍规律。在古生界找油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凤旭,姚欢,张兴洲,刘喜恒,崔永谦,韩江涛[2](2012)在《二连盆地“三明治”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对古生界的研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海西期褶皱带或碰撞造山带,而一直被作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成为油气勘查的禁区,限制了古生界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佳木斯—兴蒙地块"新认识及二连盆地赛51井取得的石炭纪碳酸盐岩油藏的发现,开辟了二连盆地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本文对二连盆地3条典型的CEMP电测量资料进行了二维电阻率反演,结合研究区地震反射资料、钻孔电测井资料、钻井岩芯资料、岩石露头资料,揭示了二连盆地具有"三明治"的电性结构特征,同时指出二连盆地古生界广泛分布,在古生界与中生界之间广泛分布一套以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等为主的火山岩.这种"三明治"电性结构特征不但给古生界的研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而且火山岩(高阻层)与其下伏古生界地层(低阻层)之间可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或生储盖组合),其对于古生界油气勘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认为二连盆地中、新生界和古生界的构造沉积演化主要经历了4个重要阶段,即:泥盆纪的南北差异性升降阶段、石炭-二叠纪的地层稳定沉积阶段、三叠纪-晚侏罗世的古生代盆地被改造和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格架形成的重要演化阶段以及中新生代的地层沉积阶段.

王婧韫[3](2006)在《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白音查干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西缘,是川井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主要沉积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本论文以“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为指导方法,在凹陷构造背景、沉积背景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研究孔隙流体压力、沉积旋回和烃源岩分布等将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自下而上划分为五套系统,论文分析了该凹陷的成藏条件、成藏作用和成藏控制因素,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并预测了有利勘探目标。根据白音查干凹陷地层发育具有明显的旋回特征、大套泥岩具有明显的欠压实特征和较高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在凹陷范围可以追踪对比等特点以及油源特征、封闭性等可将白音查干凹陷自下而上分为五套成藏动力学系统:I底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II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III中部高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Ⅳ上部高压~常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Ⅴ顶部常压他源半封闭-开放成藏动力学系统。烃源岩有机质含量、类型和成熟度确认有三套烃源岩:都红木组一段、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二段。都一段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而成熟度低,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烃源岩则有机碳含量偏低而成熟度比较高。根据油层和油气显示的分布、热史、埋藏史分析以及盆地模拟生、排烃史分析认为,都一段沉积末、都三段沉积末和赛汗塔拉组沉积末为三个成藏阶段,分别对应阿二段、腾格尔组和都一段三套烃源岩的主要成藏期。多期次构造活动有利于多套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形成,断层活动和不整合面构成油气运移的联络体系和输导体系。白音查干凹陷内由主洼槽控制油气富集,其周边是油气富集区。主断裂及其控制的坡折带是油气富集带,白音-翁特断裂带与塔拉断裂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区。构造样式控制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储层与沉积微相控制油藏的油气丰度与井的产量。该凹陷油气勘探,应坚持围绕主力生油洼槽的周边进行不断的探索,北部的古尔、桑合、桑合西地区和南部的翁特、达尔其、锡林好来地区是新的油气发现的攻关方向。

韩伟,李文厚,李玉宏,陈高潮,张云鹏,王欣,贺政阳[4](2020)在《河套盆地临河拗陷西缘陡坡带石油勘探前景》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究河套盆地临河拗陷的石油勘探前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井下样品分析,对研究区的石油地质条件开展研究,圈定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临河拗陷西缘陡坡带紧邻两套烃源岩沉积中心,伴有切穿基底的狼山断裂作为运移通道,上覆良好的新生界盖层,并且陡坡带还发育冲积扇和基岩裂缝储层,整体具有近油源、邻优势运移通道和封盖体系佳的特点,石油成藏条件良好。此外,狼山断裂上的阿贵庙—苏布腊根庙一带受构造控制,形成多条断裂相互接触的"调节带",可能发育"复合花状构造"等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张雷[5](2010)在《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庆油田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然而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已进入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中后期阶段,目前正面临着储采失衡、资源接替不足的严峻局面,而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大庆油田精细勘探和近期提交石油储量的主战场。因此,在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开展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总结该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对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本论文以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对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规律研究及研究区扶余油层各种成藏地质要素分析为基础,从多因素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确定油气成藏过程中各阶段的主控因素,建立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总结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油气富集规律,进而对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有利目标区带进行预测。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如下:(1)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技术方法,首次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基本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总结了短、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布模式。研究区扶余油层可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剖析基础之上,结合研究区扶余油层沉积时期特殊的多物源汇聚的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总结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不同沉积相带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变化与对比关系模式。(2)通过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变化特征研究,结合研究区岩石结构特征与砂岩展布特征,对研究区泉头组三、四段沉积时期的物源方向和物源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时期各物源体系在研究区内的主要控制范围进行厘定,认为研究区扶余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受6个物源体系控制,以南、北两大物源体系为主,各物源体系在不同时期影响范围有所变化。(3)通过岩芯观察、描述和大量的钻测井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扶余油层的岩石相和测井相模式,建立了反映不同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岩—电响应关系。(4)在岩石相和测井相模式及岩—电响应关系建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研究区扶余油层以发育独具特色的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为特征,主要发育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浅水湖泊相,并结合以各中期基准面半旋回为单元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研究,总结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的沉积模式,并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5)应用化学动力学模型对研究区青一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期及生排烃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青一段烃源岩在上白垩统嫩江组末期至四方台组沉积初期开始生烃,在明水组沉积末期开始达到生烃高峰期;青一段烃源岩生排烃量集中分布在二级构造带三肇凹陷中东部、朝阳沟阶地以及研究区外的王府凹陷内,生排油中心基本上分布在三肇凹陷中心部位,而朝阳沟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生排油能力,这与前人对本地区研究的认识有所不同。(6)通过朝阳沟地区扶余油层油源对比表明,朝阳沟地区青一段烃源岩属于成熟型烃源岩,朝阳沟地区扶余油层的油源主要有两个:三肇凹陷青一段烃源岩和朝阳沟本地区青一段烃源岩,且二者对扶余油层的贡献量可能基本相同,这与生排烃史研究的结论相一致,证实朝阳沟地区青一段源岩具有生排油能力及生排烃史研究的准确性。(7)以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将油气成藏过程划分为油气生成排出、油气“倒灌”运移、油气侧向运移和油气聚集四个阶段,并从多因素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确定油气成藏过程各阶段的主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烃源岩有效排油范围控制扶余油层油气来源以及源内、源外区油气运移方式与聚集条件的差异;青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向下“倒灌”运移的范围、距离及层位;古构造背景、T2断层走向与储层砂体展布方向配置关系控制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格局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垂向及平面规律。(8)结合油气成藏地质过程各个阶段主控因素分析、构造发育史、油源条件及沉积微相等研究成果,将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概括为以下4种类型: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9)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在研究区扶余油层中划分出3大类6亚类油气成藏区带,并优选出2个有利目标区、4个有利目标圈闭。

谢鸣谦[6](1992)在《褶皱造山带油气》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地壳稳定区的边缘带及活动造山带发现了大量油气资源,使人们对传统的稳定地台区油气富集的观念有所更新。重视造山带的油气,已成为油气勘探的新的趋势。造山期前的快速沉降和造山期后的不均衡活动是造山带油气富集和保存的主要条件。另外,造山带油气聚集的深度随造山带的年代变晚而加深,其生油门限深度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

李广龙[7](2013)在《哈山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哈山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特征的研究较为薄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不明确。针对研究区存在的这些问题,以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采用成藏要素数理统计、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和方法,重点开展油源分析、油气运移研究,探讨哈山地区火成岩油气成藏特征,查明研究区石炭系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建立成藏模式,指导下步勘探方向评价。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主要发育6条断裂以及多个不整合,前人在山前带地质构造模型约束下,建立了该区早期逆冲推覆叠加、后期走滑的构造模式;早期的逆冲推覆作用使得外来推覆系统石炭系地层覆盖于二叠系烃源岩地层之上,构成了源下储上的有利成藏组合,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哈浅6井、哈山1井等井的钻探证实了哈山地区外来推覆体下部存在一套好的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油源对比表明石炭系原油主要来自于风城组烃源岩;石炭系储层岩性主要有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玄武岩、安山岩等,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构造裂缝为主、溶蚀孔其次,综合评价为低—中孔低渗储层;运移路径分析认为石炭系的原油来自深处准原地叠加系统中的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且是从下向上进行充注的,F3逆冲推覆断裂沟通了下部的二叠系烃源岩和上部的石炭系火成岩裂缝性储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的通道;研究区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主要有裂缝性圈闭、背斜圈闭、断层圈闭等圈闭类型;石炭系火成岩地层逆冲推覆相互叠置,形成了特殊的火成岩储盖组合。在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油气富集特点,认为哈山地区石炭系油气成藏受到烃源灶、断裂、储层等3个因素控制,具有下部油源供烃,微裂缝体系与断层不规则双重输导,沿断裂带裂缝性储层发育段富集成藏的特征。由此建立了复杂冲断带火成岩油藏下生上储、双重输导、沿断裂带富集的裂缝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康玉柱[8](2010)在《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石油天然气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并自主创新建立了七大油气地质理论,即:构造体系控油理论、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叠合盆地成油理论、前陆盆地成藏理论、天然气成藏理论及火山岩成藏理论等。笔者总结并概要论述上述油气地质理论的内涵。

赵乐强[9](2011)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多个规模不等的不整合,为地层油藏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近些年,济阳坳陷相继发现了多个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探明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充分展示了该类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勘探实践也表明,目前对不整合输导与遮挡性能、地层油藏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模式、地层油藏分布规律等认识程度还很低,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地层油藏的深化勘探。本文基于区内大量探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典型地区油藏解剖,分析了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样式结构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研究了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过程与成藏模式,总结了盆缘地层油藏分布规律,探索建立了地层油藏含油高度量化预测模型,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地层油藏的勘探实践。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宏观样式有四种,分别为削超、削平、平超、平行。其中,削超样式主要分布在凹陷边坡地区,平行样式主要分布在凹陷内部,其它类型样式分布局限。垂向上发育三层结构,即不整合顶板岩石、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风化粘土层缺失时成为二层结构,部分半风化岩石顶部因后期完全充填而形成一层致密“硬壳”。不整合结构层在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风化程度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特征。以岩心分析为约束,应用有序数列最优分割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不整合结构测井量化判识图版,实现了无岩心情况下的不整合结构识别。不整合结构的形成与原岩岩性、间断时期、古地形、保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多种因素在盆地发育过程中的相互耦合,控制着不整合结构层的空间展布。不整合宏观样式与垂向结构是决定不整合在油气成藏中遮挡、储集、控圈或输导作用的关键。其中,遮挡作用主要取决于不整合结构层中的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岩石“硬壳”、顶板正常沉积的泥岩,当上述结构层存在时,不整合起遮挡作用,不整合面上、下油气运聚相对独立。储集作用主要取决于不整合结构层中的渗透性岩石,类型主要有不整合顶板砂砾岩、半风化砂岩、半风化碳酸盐岩、半风化火成岩以及半风化变质岩。控圈作用与不整合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渗透性、非渗透性结构层的对接方式密切相关。其中,地层超覆圈闭形成于削超样式、平超样式的不整合中,不整合面上、下为渗透性结构层、非渗透性结构层对接;不整合遮挡圈闭则主要形成于削超样式、削平样式的不整合中,不整合面上、下为非渗透性结构层、渗透性结构层对接。输导作用取决于不整合结构中渗透层及其顶部非渗透层的横向连续性。由于陆相断陷盆地以砂泥岩互层为主,泥岩层风化后物性改善不大,不利于油气沿不整合长距离横向输导,而只在局部地区起横向或垂向输导作用。古近系-新近系地层圈闭圈源距离较远,油气运聚过程复杂,其成藏过程可概括为:它源供油,复式输导,晚期充注,压-浮转换驱动,非渗透不整合结构层遮挡。盆缘地层油藏具有不整合样式结构控制地层圈闭类型及分布、源岩供烃能力控制油气分布范围及规模、正向构造背景控制油气富集区的分布规律。在有输导体系存在的条件下,地层油藏含油高度受控于四大因素,即烃源岩排烃量、运移距离、输导层倾角、输导层毛细管阻力。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地层油藏含油高度预测模型。基于地层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与油藏含油高度预测模型,确定出了6个地层油藏有利目标区,预计储量规模超过1.5×108t。课题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2006-2009年,以研究成果及认识为指导,部署探井31口,成功17口,累计探明储量2362×104t,预测储量3684×104t,勘探效果显着。

孙永壮[10](2007)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斜坡层序地层与地层油气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区地处盆地边缘,构造活动频繁,形成了多次地层剥蚀与超覆,发育多期不整合,同时研究区内油源十分丰富,油气可以沿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体运移至各层系,具有形成地层油气藏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岩心、录井等资料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盆地演化和构造运动特征,建立了东营凹陷南斜坡的层序地层学格架,将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区古近系划分为一个一级层序,四个二级层序,八个三级层序。 在关键井单井相和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区的沉积演化和展布特征,认为其表现出了明显的规律性:在横向上,沉积体系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靠近盆地边缘部位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相沉积,向盆地内部方向发育有三角洲、滩坝、远岸浊积扇等沉积体系类型;在垂向上,沉积体系的演化具有旋回性,从孔一段和沙四下亚段的冲积扇沉积,到沙四上亚段的滨浅湖滩坝沉积,到沙三下亚段和沙三中亚段的浊积扇沉积,到沙三上亚段和沙二下亚段的三角洲沉积,再到沙一段的生物滩坝沉积和东营组的三角洲沉积,表现出了明显的旋回性。 详细研究了东营凹陷南斜坡的地层油藏输导体系,认为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层圈闭的输导体系由断层、不整合和高渗透输导性骨架砂体组成。分析了南斜坡主要断层石村断层、陈官庄北断层和陈官庄南断层的封闭性;研究了不整合的类型、结构、分布特征及其在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地质意义,认为不整合的类型可以分为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两大类;不整合在纵向上具有三层结构,分别是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风化粘土层及半风化岩石即风化林滤带;不整合的分布具有差异性、继承性和迁移性的特征;不整合在油气的运聚过程中主要起到五个方面的作用,使得油气能够发生长距离的运移,改善了储集层储集性能,改变了油气运移的方向,不整合的

二、二连盆地的拗陷体系与油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连盆地的拗陷体系与油源(论文提纲范文)

(2)二连盆地“三明治”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对古生界的研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二连盆地CEMP (连续电磁阵列剖面) 二维视电阻率反演
    2.1 数据质量检查及预处理效果分析
    2.2 CEMP剖面测量资料的二维反演
3 二连盆地二维电阻率反演结果的地质-地球物理解释依据
    3.1 钻孔电测井电阻率测量依据
    3.2 岩石露头依据
    3.3 地震剖面及钻井岩芯资料的中、新生代盆地底界面约束依据
4 二连盆地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4.1 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的电性特征
        4.1.1 CEMP1线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特征
        4.1.2 CEMP2线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特征
        4.1.3 CEMP3线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特征
    4.2 二维电阻率反演结果的地层分布特征
        4.2.1 CEMP1线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的地层分布
        4.2.2 CEMP2线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的地层分布
        4.2.3 CEMP3线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的地层分布
5 二连盆地“三明治”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5.1 二连盆地“三明治”电性结构的发现
    5.2 二连盆地“三明治”电性结构特征对古生界研究的意义
6 二连盆地中新生界与古生界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7 结 论

(3)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白音查干凹陷构造研究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凹陷构造特征
第三章 白音查干凹陷沉积背景研究
    3.1 地层层序
    3.2 沉积环境特征
第四章 孔隙流体压力与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研究
    4.1 白音查干凹陷的压实特征
    4.2 异常流体压力特征
    4.3 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依据
    4.4 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和特征
    4.5 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的联络体系
第五章 白音查干凹陷成藏条件研究
    5.1 烃源岩类型与空间展布
    5.2 储层和盖层条件
    5.3 圈闭发育特征
第六章 白音查干凹陷成藏作用研究
    6.1 烃源岩生烃史
    6.2 白音查干凹陷生排烃期研究
    6.3 白音查干凹陷排烃效率研究
    6.4 油藏类型
    6.5 成藏模式
第七章 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勘探方向研究
    7.1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7.2 油气富集规律
    7.3 有利目标预测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河套盆地临河拗陷西缘陡坡带石油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 西缘陡坡带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2.1 距油源更近
    2.2 良好的运移通道
    2.3 储层类型多样
        1)基底裂缝储层。
        2)冲积扇储层。
        3)潜在的花状构造。
3 陡坡带石油成藏模式
4 结 论

(5)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2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优势与研究现状
        0.2.3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4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0.4 完成工作量
    0.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构造背景
        1.1.1 构造位置及区划
        1.1.2 构造运动及演化特征
    1.2 地层发育特征
    1.3 古气候条件与沉积演化特征
        1.3.1 古气候条件
        1.3.2 沉积演化特征
    1.4 研究区概况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2.1.1 地层基准面原理
        2.1.2 沉积物的体积分配原理
        2.1.3 “相”分异作用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2.2.1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2.2.2 基准面旋回对比
第三章 沉积环境及相类型分析
    3.1 沉积背景
    3.2 物源体系分析
    3.3 岩石相分析
        3.3.1 岩石相类型
        3.3.2 岩石相组合
    3.4 测井相分析
        3.4.1 测井相曲线优选
        3.4.2 测井相要素
        3.4.3 测井相模式
    3.5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3.5.1 浅水湖泊三角洲相
        3.5.2 浅水湖泊相
第四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1 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及旋回级次
    4.2 界面的选取与识别
        4.2.1 界面的选取
        4.2.2 界面的识别标志
        4.2.3 主要界面识别
    4.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样式与特征分析
        4.4.1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4.4.2 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4.4.3 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4.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五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与储层砂体综合研究
    5.1 典型单井相分析
    5.2 联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5.3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
        5.3.1 MSC1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2 MSC2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3 MSC3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4 MSC4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5 MSC5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6 MSC6 旋回沉积相分布
    5.4 沉积模式
    5.5 储层砂体分布规律
        5.5.1 储层砂体垂向分布规律
        5.5.2 储层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第六章 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6.1 油气藏类型
    6.2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6.2.1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条件
        6.2.2 储层特征
        6.2.3 盖层特征
        6.2.4 油气运聚条件分析
    6.3 油气成藏过程主控因素分析
        6.3.1 烃源岩有效排油范围控制扶余油层油气来源以及源内、源外区油气运移方式与聚集条件的差异
        6.3.2 青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 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向下“倒灌” 运移的范围、距离及层位
        6.3.3 古构造背景、T2 断层走向与储层砂体展布方向配置关系控制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
        6.3.4 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格局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垂向及平面规律
    6.4 油气成藏模式
        6.4.1 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
        6.4.2 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
        6.4.3 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
        6.4.4 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
第七章 有利区预测
    7.1 油气成藏区带类型划分
    7.2 有利目标区及有利圈闭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7)哈山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概况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哈山地区构造特征
        2.3.1 断裂特征
        2.3.2 不整合特征
        2.3.3 地质结构特征
        2.3.4 哈山地区构造演化
第三章 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条件
    3.1 油源条件
        3.1.1 烃源岩评价标准
        3.1.2 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
        3.1.3 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
        3.1.4 哈山地区二叠系烃源岩
        3.1.5 原油地化特征与成因类型
        3.1.6 油源对比
    3.2 储集条件
        3.2.1 储层岩性物性分析
        3.2.2 储集空间类型
        3.2.3 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3.2.4 储盖组合分析
    3.3 圈闭及保存条件
        3.3.1 圈闭类型
        3.3.2 保存条件
    3.4 油气输导条件
        3.4.1 输导要素特征
        3.4.2 输导体系时空配置关系
        3.4.3 输导路径分析
第四章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4.1 油藏特征
    4.2 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4.2.1 烃源灶控藏作用
        4.2.2 断裂控藏作用
        4.2.3 储层控藏作用
    4.3 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模式
        4.3.1 成藏期分析
        4.3.2 成藏演化过程分析
        4.3.3 油气藏成藏模式
第五章 勘探有利区带及方向
    (1)推覆体前端裂缝性油气藏
    (2)推覆体转折端背斜油气藏、断背斜油气藏
    (3)沿 F3 断裂带中的断层油气藏
    (4)小结
第六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1.3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济阳坳陷基本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层序
        2.2.1 前古近系构造层
        2.2.2 古近系构造层
        2.2.3 新近系构造层
    2.3 沉积充填特征
        2.3.1 古近纪断陷期
        2.3.2 新近纪拗陷期
3 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样式结构及空间展布
    3.1 不整合级别划分
        3.1.1 一级不整合
        3.1.2 二级不整合
        3.1.3 三级不整合
    3.2 不整合宏观样式及空间展布
        3.2.1 不整合宏观样式类型
        3.2.2 不整合宏观样式分布
    3.3 不整合结构特征及空间展布
        3.3.1 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
        3.3.2 不整合结构测井判识方法
        3.3.3 不整合结构发育主控因素及空间展布
4 地层油藏形成机制及成藏模式
    4.1 已探明地层油藏地质特点
    4.2 典型地区地层油藏成藏过程
        4.2.1 太平地区
        4.2.2 乐安南区
        4.2.3 王庄地区
    4.3 探井落空地质原因
        4.3.1 不整合遮挡性能差
        4.3.2 油气运移条件差
        4.3.3 油藏含油高度预测不准
    4.4 不整合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4.4.1 遮挡作用
        4.4.2 储集作用
        4.4.3 输导作用
        4.4.4 控制圈闭
    4.5 地层油藏成藏模式
        4.5.1 它源供油
        4.5.2 复式输导
        4.5.3 晚期充注
        4.5.4 压-浮驱动转换
        4.5.5 非渗透不整合结构层遮挡
5 地层油藏分布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5.1 地层油藏分布规律
    5.2 地层油藏含油高度预测模型
        5.2.1 主控因素确定
        5.2.2 主控因素量化表征
        5.2.3 表征参数与含油高度统计关系
        5.2.4 含油高度预测模型及检验
    5.3 有利区预测
    5.4 勘探实践效果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从事的主要科研活动

(10)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斜坡层序地层与地层油气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地层圈闭(油气藏)研究进展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位置及构造格局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其演化
    2.3 沉积演化与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层序地层发育特征
    3.2 层序地层单元界面的识别
    3.3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4 层序地层学模式
第4章 沉积体系研究
    4.1 沉积演化及其特征
    4.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3 沉积格架及其演化
    4.4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4.5 沉积演化规律
    4.6 沉积充填模式
第5章 成岩演化与储层发育特征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孔隙类型
    5.3 孔隙结构
    5.4 东营凹陷南斜坡古近系孔隙演化
    5.5 东营凹陷南斜坡次生孔隙发育规律
    5.6 东营凹陷南斜坡成岩作用类型
    5.7 东营凹陷南斜坡成岩阶段划分
    5.8 储层分类与评价
第6章 输导体系研究
    6.1 断层
    6.2 不整合面
    6.3 骨架砂体
    6.4 复合输导系统
    6.5 输导体系评价
第7章 地层油藏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
    7.1 油源条件
    7.2 储层发育特征
    7.3 盖层发育特征
    7.4 油气成藏动力特征
    7.5 生油期与地层圈闭定型期的配置关系
    7.6 王74井失利原因分析
    7.7 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层圈闭类型与成藏模式
    7.8 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层油藏成藏规律
    7.9 有利勘探目标分析
    7.10 圈闭评价及储量预测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着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二连盆地的拗陷体系与油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二连盆地的拗陷体系与油源[J]. 谢鸣谦. 地质科学, 1990(01)
  • [2]二连盆地“三明治”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对古生界的研究意义[J]. 张凤旭,姚欢,张兴洲,刘喜恒,崔永谦,韩江涛.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9)
  • [3]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D]. 王婧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2)
  • [4]河套盆地临河拗陷西缘陡坡带石油勘探前景[J]. 韩伟,李文厚,李玉宏,陈高潮,张云鹏,王欣,贺政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张雷.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6]褶皱造山带油气[J]. 谢鸣谦.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2(02)
  • [7]哈山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D]. 李广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8]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J]. 康玉柱. 地质学报, 2010(09)
  • [9]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D]. 赵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10]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斜坡层序地层与地层油气藏研究[D]. 孙永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5)

标签:;  ;  ;  

二连盆地坳陷系统与油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