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南地区林业投资重点转移

论华南地区林业投资重点转移

一、试论南方林业投资的重点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曹兰芳[1](2014)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认为集体林是中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确权发证)基本完成后,农户成为集体林区主要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对中国林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乃至推进生态文明都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研究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是一个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是发展林业、推进绿色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研究。本文主要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国家林业局“湖南省林改跟踪监测”课题组2011-2013年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深入研究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研究进展;其次,对研究区域—湖南省的林业及林改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并分析了样本县林改前后林业生产的动态变化;第三,对林改前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进行了动态对比分析和总结;第四,从林业基本生产过程角度和林业投入角度实证研究了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了描述性分析、面板似不相关回归(XTSUR)、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面板Logit模型、面板Tobit模型、Biprobit模型(seemingly unrelated bivariate probit regression model)等计量方法。其中,主要对林改前后林业生产行为动态变化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面板似不相关回归(XTSUR)、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主要分析农户造林、抚育和采伐行为的影响因素;面板Logit模型、面板Tobit模型、Biprobit模型主要分析农户林业资金、劳动力投入行为影响因素。本文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林改前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比较来看,第一林改后样本农户造林和抚育行为积极,采伐更加理性;第二,林改后农户林业投入意愿增强、投入规模增加;第三,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多元化,采伐不再是唯一林业收入来源。(2)从林业基本生产过程来看,第一,造林补贴面积(+)、是否加入林业合作组织(+)对农户造林行为显著正相关;第二,抚育补贴面积(+)、政策性森林保险面积(+)、林权抵押贷款评价(+)对农户抚育行为显著正相关;第三,林权流转评价(-)、木材采伐指标审批评价(-)、税费负担程度评价(+)对农户采伐行为有显著影响。(3)从林业生产投入角度来看,第一,户主职业(-)、家庭林业收入(+)、耕地面积(+)、是否加入林业合作组织(+)、木材采伐指标评价(+)、有造林补贴林地面积(+)对农户林业资金投入决策有显著影响;第二,户主年龄(-)、家庭林业收入(+)、木材采伐指标评价(+)、林权抵押贷款评价(+)对农户林业劳动力投入决策有显著影响;第三,家庭林业收入(+)、有造林补贴林地面积(+)、是否加入林业合作组织(+)、政策性森林保险林地面积(-)对林业资金投入规模有显著影响;第四,家庭林业收入(+)、政策性森林保险林地面积(+)、林改后获得林地面积比例(-)对林业劳动力投入规模有显著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普及林业补贴政策和营造良好的林业税费环境;(2)促进林业收入多元化,以缓解不同主体追求效益最大化矛盾;(3)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农户林业生产经营能力;(4)建设和完善林业市场林业市场保障和支撑体系;(5)维持林业产权的持续与稳定。

刘毅[2](2007)在《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研究 ——基于森林丰富地区的村级案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集体林区围绕产权主体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森林产权变化,始终体现“合”与“分”的转换轨迹。南方集体林区由于地域上的多元化特征和产权变革的路径依赖差异,使得森林产权问题错综复杂,加之森林产权本身是权利组合,或曰“权利束”,简单地对森林产权安排进行“合”与“分”的调整,难以真正解决产权安排的根本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实证,以经济人理性假说为前提,以南方集体林区商品林产权为研究对象,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该区域森林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考察和对村级案例的“解剖”,揭示了南方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实质和农户与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探求实现利益多元化的产权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关系,为实现林区森林经营和农户收益的持续性奠定制度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林业“三定”至今,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过于频繁,且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给社区经济和森林经营造成了一些难以逆转的不利后果。集体林所在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集体林产权安排必须兼顾农民利益、社区经济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三者的相互依赖性要求集体林权制度必须从内在机制和保障措施上满足多重目标实现的条件。(2)森林资源需求的层次性对公平与效率目标的侧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集体成员的生活保障,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投资价值更为显著。现阶段森林产权改革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初始产权在集体成员间的公平分配问题,应体现公平优先原则;而产权流转则侧重在效率提升,应体现效率优先原则。(3)利益相关者分析表明,林区政府对林业的干预和“寻租”过强,农民在林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外部性”的大量存在,收益权受到严重限制,林地承包经营制度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财产权问题,林区政府成为集体林地实际的“所有者”。因此,在集体林产权安排中,关注收益权和处分权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排他性问题。(4)在森林资源农民集体所有的现行制度框架下,农民参与决策权是其产权内容之一,也是其经济利益实现的保障。因此,在目前农村和林业行政管理体制下,切实落实以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决策制度是保障农民利益、缓解利益冲突的重要工作。(5)一项制度总是有其适生的环境,产权制度安排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的所有问题,产权制度的变迁需要配套制度的相应变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限额采伐制度已不是实现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经营目标的最有效制度,反而有可能成为制约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因此,设计与新型的集体林权制度相匹配的采伐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肖庆业[3](2013)在《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涉及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任务量最重、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然而,各退耕区工程建设究竟处于什么水平?退耕还林工程究竟对各地产生了什么影响?下一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策略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工程的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研究不系统、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一致、不科学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活动的现实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在总结已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准确性,将当前热点的组合评价方法引入到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并利用组合评价法,对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调查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导下,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内涵的深入理解,按照构建总体框架—理论预选评价指标—专家筛选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四个步骤,建立最终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共20项指标。2、应用组合评价方法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对多种单一评价法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单一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而确定本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四种单一评价方法。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组合评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一些常见的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均值组合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组合评价理论体系。3、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国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18)课题的支撑下,以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为研究区,通过植被及林分调查、土壤调查、林地水文调查,收集有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资料、统计资料、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总结材料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料、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对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静态、动态以及综合、分项细致的实证分析,得出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得分和排名,以及近五年发展变化态势,实证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典型县退耕还林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各县域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各县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整体的健康发展。4、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结果,探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徐秀英[4](2005)在《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林权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集体林区是我国主要林区,分布着我国重要的江河湖泊,其森林资源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解放以后,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经过了多次变革,遗留下来许多问题。20世纪80、90年代后,各地出现了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通过市场来配置生产要素,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但存在着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的问题。1996年,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我国开始进行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将森林资源按照其主导利用功能人为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后,产生了公益林的产权不安全问题。南方集体林区的产权问题错综复杂,已严重地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本文旨以已有的新制度经济学、法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比较静态分析,通过调查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存在的产权问题,针对存在的产权问题,研究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结论是: (1)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制度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制度执行中的问题。综合来看,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权界定不明确,产权缺乏安全性,产权的市场化运行受阻。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地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2)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设计包括改革的方向、目标、主要内容和变迁的方式。改革的方向是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林权明晰化,林权的有效保护,林权的市场化运作,改革的方式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3)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应明确林权主体,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设置新的权能,合理分配各项权能,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4)需要规范和弱化政府权力和建立相应的法律来保障林权的安全性,集体林区林权的安全性研究需突破产权制度本身的范围,改革林地征用制度,建立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坚持公民财产权与政府行政权平衡的观点,从私人财产权法律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公益林补偿问题。 (5)必须从拉动林权市场需求与供给、合理确定价格、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来推动林权市场化运作。南方集体林区公益林产权的市场化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应根据各地实际探索公益林补偿市场化、建设与管护市场化的新形式。

付寿康[5](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张炜[6](2019)在《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1999年中央政府实施了建国以来投资最大、覆盖面积最广、造林最多的退耕还林工程。为了补偿退耕给农户造成的福利损失,政府建立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工程实施近20年来,完成退耕还林任务5亿亩,生态总价值超过1万亿元。但是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攻坚时期,仍存在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实施多年后大部分退耕面积已经进入生态补偿延长期,亟需建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二是由于未能实现退耕农户收入结构转换的目标,且一部分农户已经处在补贴延长期,那么如何解决这部分(以及其他)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保障其收入增长可持续性,已经迫在眉睫。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要解决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需要评估退耕还林对保障农户收入增长的劳动供给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利用全国调研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以及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作用。退耕还林不仅减少农户的耕地面积,还会改变农户劳动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农户收入。基于这一逻辑,本文聚焦于农户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理论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及其作用机理、调整退耕区农业产业政策和构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全国调研数据,从农户劳动参与、劳动时间和家庭收入三方面,研究了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主要内容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一是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存在何种影响,这种影响在农业劳动参与与非农劳动参与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且非农劳动参与是否存在劳动力区位选择差异;二是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分配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与劳动力区位选择有关;三是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存在地区差异;四是退耕还林通过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是:在短期退耕还林会提高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其中,对非农劳动参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但在长期会降低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退耕还林会增加农户的农业劳动时间,而减少非农劳动时间,未能完全实现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目标,对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增加外地非农就业时间,减少本地非农就业时间,对退耕区非农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作用有限;退耕还林会降低农户收入,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农业劳动参与促进了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而非农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均缓解了这种不利影响。一方面,退耕还林尚未建立一个退耕农户收入增长的内生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和构建退耕还林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完善劳动力转移制度,降低退耕农户非农就业的转换成本,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和劳动时间。第一,退耕行为会提高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退耕行为对农户总体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会显著提高退耕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率和非农劳动参与率。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对农户的总体劳动参与率没有影响,但均会显著提高农户的非农劳动参与率。总体来说,短期内退耕还林对农户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均起到了促进作用;长期来看退耕还林会降低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率,说明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转移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区位选择来看,退耕参与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均会显著降低农户的本地非农劳动参与率,但会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率。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劳动参与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第二,退耕还林会减少农户劳动供给时间。退耕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对农户总体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时间均会产生负向影响,但对农业劳动时间会产生正向影响。从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的综合影响来看,退耕还林增加了农户的农业劳动广度(劳动参与)和农业劳动深度(劳动时间),因此,退耕还林增加了农户农业劳动供给强度。退耕还林提高了农户非农劳动广度(劳动参与),降低了农户非农劳动深度(劳动时间)。综合两方面影响,退耕还林导致农户更加依赖于农业就业,未能完全实现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经济目标。第三,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区位选择来看,退耕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均会显著减少本地非农劳动供给时间,增加外地非农劳动供给时间,表明外地非农劳动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本地非农劳动供给。结合退耕还林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区位选择来看,退耕还林会减少农户的本地非农劳动供给,提高外地非农劳动供给。从南北方地区差异来看,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增加总体劳动供给时间和非农劳动供给时间,而南方退耕农户会更倾向于提高农业劳动供给时间;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本地非农劳动供给,而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外地非农劳动供给,说明南北方地区退耕农户的非农就业在劳动力区位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第四,退耕还林会显著降低参与农户的收入。无论从退耕参与行为还是退耕参与度来看,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均产生了负向影响。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均会减少农户收入。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来看,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从全国样本来看,退耕还林对东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对中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负,而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影响并不显著。从黄河流域来看,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而对中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负,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从长江流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禀赋差异,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从家庭结构异质性的角度来看,非老年家庭(家庭人口中仅有年轻人和中年人、无老年人的家庭)会显著影响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作用。第五,劳动参与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退耕行为来看,农业劳动参与率部分中介了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非农劳动参与则抑制了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从退耕参与度来看,农业劳动参与部分中介了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而非农劳动参与部分抑制或遮掩了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此,从劳动参与来看,农业劳动参与是退耕还林导致农户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农劳动参与则缓解了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第六,劳动时间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从退耕行为来看,劳动时间在退耕行为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部分抑制或遮掩作用,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20.03%。劳动时间在退耕参与度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也存在抑制效应,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17.99%。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

陈念东[7](2008)在《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私有林是非公有制经济在林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公有制林业共同构成中国林业的统一整体。大力发展私有林,努力提高林农林业经营意愿,这不但有利于林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有利于增加林农收入,加快林农脱贫致富的步伐,这是缓解林区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大力发展私有林,对于推进林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需求,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私有林已成为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央提出要把“放手发展私有林”作为实现新世纪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后,私有林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然而产权残缺、税费不规范、融资体制不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私有林进一步发展的制度障碍。本研究以我国私有林补贴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我国私有林的发展状况及制度障碍因素,提出私有林补贴制度是促进私有林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并对林农补贴偏好进行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林情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私有林补贴制度框架,以期为私有林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供给。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相关概念做界定等问题。第二章在对我国私有林发展现状描述中提出私有林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针对私有林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运用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公共品理论分析提出补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制度安排。第四章基于南方集体林区林农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林农补贴偏好做实证研究,得出林农选择补贴的方向,为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第五章为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的总体框架。指出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的立足点,并由此对我国私有林补贴的总体框架做构想及对补贴制度设计的原则做分析。第六章至第八章为私有林补贴制度的具体设计,包括私有林间接补贴制度和直接补贴制度以及补贴额度测算案例。第九章为研究结论及不足。本论文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私有林补贴是政府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整价格与边际私人成本之差或政府通过调整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之差,而直接或间接地给予私有林经营者以各种财政支持的各种干预措施的总称。私有林进一步发展存在的主要制度障碍是产权残缺、税费体制、融资体制、社会服务体系等。私有林补贴是促进私有林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林农对私有林补贴主要偏好在于直接补贴、免费或优惠提供优良树种、免费或优惠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免费或优惠提供相关市场信息、国家出资帮助修建林道、免费提供培训、补助贷款利息(贴息贷款)和税费优惠。在病虫害防控和防火设施建设上也希望国家也给予补贴。私有林补贴制度的设计的立足点应该一要改善私有林投资环境,降低林农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二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据这一起点,私有林补贴制度应按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分别设计。私有林直接补贴的目的就是要在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补贴来矫正市场调节造成的偏差。根据影响林农营林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建议直接补贴应按树种进行,其补贴额度为林农经营林业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与林农经营私有林所获平均投资报酬率的差额。林业间接补贴制度主要为私有林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重塑林业一般政府服务支出框架,包括林业科技投入优先、夯实林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大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和深化社会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构建私有林补偿性补贴制度,如发展林业保险网络、完善自然灾害补贴、环境计划补贴等;完善私有林激励性补贴制度如信贷扶持、轻税薄费。

周峻[8](2010)在《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林农成为森林经营的主体,林户超小规模的森林经营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要求的规模经营相矛盾,如何解决之一矛盾?如何帮助和引导林农控制和组织森林经营过程,从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这些都是林改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在对福建、江西和湖南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研究林农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机制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当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改后如何引导和帮助林农科学地管理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提供了现实指导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了PRRA方法、定性分析、层次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PRRA方法主要运用于调查区的林户调查,定性分析主要用于阐述了集体林权改革后森林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当前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在实证研究中,运用了统计描述方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编制和推行林农森林经营方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历史,包括建国以来历次林权改革、森林经营管理体制以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情况的历史脉络。(2)运用林农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调查中获得的第二手资料对调查区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包括林农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现状、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林农融资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统计描述和客观分析,并对它们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分析。(4)从森林可持续经营宏观管理机制的角度,将各种影响因素作为其内在有机组成部分的子机制,构建了一套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的框架,分析了框架构成各子机制的地位及相互关系。(5)研究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框架构成中的每一个子机制。具体研究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组织保障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引进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包括:(1)林农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行为受林农的受教育程度、营林收入、是否参与森林经营合作组织、掌握营林技术情况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2)技术因素、组织因素、资金因素以及人力资源因素是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3)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框架构成是由四个子机制组成,即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及执行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引进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体制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组织保障机制。(4)较系统地构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5)设计了森林经营协会的组织体系。(6)设计了林学专业大学生林农培训制度。(7)构建与农林生产相协调的义务教育培养机制。(8)设计了专项基金制度。

朱臻[9](2018)在《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与决策行为异质性研究 ——基于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林业功能的多元化特点相比农业更加明显,林业经营既有助于林农生计改善,又有重要的生态效应。随着林农非农就业增加和林区劳动力转移,林农的林业经营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林业粗放经营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林业经营效益。在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因被中央政府视为提升林地利用和产出效率的主要途径,获得了大量林业扶持政策支持。那么,林业经营规模户与普通户在营林效益上是否有显著差别?获得大量政策扶持的林业规模经营是否在林地经营的私人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都优于普通户?农户非农就业和规模化经营带来的雇工增加又是如何影响不同规模林农的营林效益、投入与采伐决策的?不同规模林农的营林投入产出决策行为存在怎样的异质性?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优化林业扶持政策,实现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可持续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新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非农就业和劳动雇工角度分析其对不同规模户营林效益的影响、原因与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在构建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对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南方集体林区浙江、福建、江西三省450户林农调查数据,以杉木营林为案例,比较分析了不同规模林农私人经济效益(林地产出率和林地单位面积利润)和社会生态效益(单位面积碳汇价值)差异,研究了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通过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和采伐决策变化影响来解释非农就业给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带来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不同规模林农扶持政策的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规模户与普通户在用材林经营目标上存在差别。规模户一般以培育大径材为经营目标,而普通户一般以培育小径材为主。双方在种植选择和地块立地条件上存在区别,规模户地块种植密度明显低于普通户,而林地质量条件优于普通户。(2)规模户相比普通户单位面积营林成本更高,高投入环节存在一定区别,但是规模户的单位产品成本要小于普通户。规模户平均单位面积营林成本要高于普通户,主要原因在于其承担较高的雇工和地租成本。在营林成本投入环节方面,普通户重视密植,种植成本较高,规模户则更重视营林抚育管理,抚育成本较高。但是,规模户的单位产品成本小于普通户,体现一定的规模经济。(3)规模户的营林的单位面积材积量和碳汇价值要高于普通户。但由于规模户雇工和地租成本较高,普通户单位面积营林利润净现值反而高于规模户。南方集体林区地区差异明显,三省相比,作为杉木的主要产区,福建省不同规模林农的单位面积材积、收入、利润净现值与碳汇价值都要高于其他两省。(4)非农就业增加导致普通户用材林经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下降,规模户用材林经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增加。造成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存在异质性的主要原因是,非农就业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收入效应对普通户与规模户存在差异。对于普通户,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发挥主要作用;而对于规模户,非农就业增加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发挥主要作用。由此可见,在目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南方集体林区推动林业规模化经营有其必要性。(5)规模化后雇工增加导致的劳动质量问题是影响规模户营林效益的重要负面因素,是制约林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瓶颈之一。就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异质性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劳动力供给一定情况下,由于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雇工劳动比例的提升直接导致了规模户营林产出、利润净现值和碳汇价值的下降。(6)非农就业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并没有显著带动林农的用材林经营投资,且造成林农对林地投资意愿减弱,这一影响对普通户尤为明显。从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成本及其结构的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抑制了不同规模林农的营林投资,且对普通户而言更为明显,这是非农就业背景下细碎化经营不利影响的又一表现。同时,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也降低了林农流入林地的面积和意愿。(7)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别,导致普通户采伐时间提前,规模户采伐时间延后,这是造成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存在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对于普通户,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使其将家庭劳动力资源更多分配到非农就业中时,在营林劳动力供给约束的情况下由于延后采伐成本上升和规模限制导致的延后采伐边际收益增加有限,普通户会选择采伐时间提前;对于规模户,非农就业带来的收入效应可以缓解其流动性约束,且延后采伐的规模效益可以明显带来可观收益,因此会选择采伐时间延后,继而造成了两类农户营林效益之间的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规模化经营可以作为南方集体林区用材林经营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建议:以规模化经营为政策导向,推动南方集体林区商品林经营;通过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和建立现代林业管理机制,加大和提升南方集体林区营林要素投入和效益;促进“规模经济”向“分工经济”,“土地规模经营”向“服务规模经营”的转变。本研究在系统比较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差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的影响、原因、作用机制和差异,理解了非农就业背景下不同规模林农营林决策行为的变化和差异,以及对营林效益的影响,为林业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思路和分析框架,不仅具有一定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涵义,在林权配套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和林业被更多地赋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任的背景下,可为明确林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思路、优化林业支持政策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田杰[10](2014)在《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随着生态建设问题的国际化及政治化,各个国家都提高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因此,面对国际和国内木材供需市场的紧张矛盾,提高本国林地出材量才是根本且有保障的解决路径,而提高林地生产率的关键就是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近年来,为了加强本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的公共投入,正在全国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实践。因此,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及如此有利的宏观大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来达到提高林地生产力的目的。本文在明确界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内涵的基础之上,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制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文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研究紧密结合了林业产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即自然属性和规模属性,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探讨林业产业自然属性和规模属性与效率分析之间的关系,在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测算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以期来改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对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评价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之上,将自然因素(4-10月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纳入到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体系之中,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对我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测算。研究发现,我国四大林区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603,整体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不同林区之间以及林区内部的平均效率值发展不平衡,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然因素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的产出弹性均为正值,且4-10月平均气温对四大林区的产出弹性值均明显高于年平均降水量的产出弹性值。第二,运用随机前沿分析一步法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多个影响因素变量分析后发现,人均GDP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的影响程度最大;财政支林比重对四大林区的效率损失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都略有差异;基层林业工作站平均文化程度对四大林区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都起到负向影响作用;制度虚拟变量对东北林区的效率损失未产生显著影响,对其他三个林区的效率损失均产生显著影响作用。第三,在对宏观层面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基于林业产业的特殊规模属性对典型地区(四川省雅安市)的样本农户进行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补充研究。研究发现,所有样本农户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604,整体水平低下,这表明,在现有林业生产技术条件和要素配置现状下,样本农户的营林效率值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农户林地经营规模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并没有呈现水平或是单调递增递减的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即中等规模样本农户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0.673)高于小规模农户(0.586)和大规模农户(0.497)。第四,对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组效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方向都存在显著差异。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对三个规模组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都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林地经营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对小规模和中等规模样本农户的效率值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大规模样本农户的效率值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外出务工对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农户的效率值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林地细碎化对三个规模组的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都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作用及影响方向呈现不确定状态。

二、试论南方林业投资的重点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南方林业投资的重点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数据来源
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研究
        2.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解析
        2.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2.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2.2. 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2.2.1.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
        2.2.2. 农户经济行为的经典理论
        2.2.3. 中国农户行为经济学研究
    2.3. 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研究
        2.3.1. 农户造林行为研究
        2.3.2. 农户抚育行为研究
        2.3.3. 农户采伐行为研究
        2.3.4. 农户林业投入行为研究
        2.3.5. 农户林改配套改革响应行为研究
    2.4. 相关研究方法
    2.5. 研究文献及方法评述
    2.6. 相关概念界定
        2.6.1. 集体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6.2. 农民、农户与林农
        2.6.3. 林业生产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
3. 研究区域林业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3.1. 湖南省林业基本情况
    3.2. 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概况
        3.2.1. 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3.2.2. 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情况
        3.2.3. 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动态变化
    3.3. 研究样本县概况
        3.3.1. 2012年样本县基本概况
        3.3.2. 林改前后样本县林业动态变化
    3.4. 小结
4. 林改前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动态分析
    4.1. 样本分布及数据说明
    4.2. 从林业基本生产过程看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动态变化
        4.2.1. 农户造林行为动态变化
        4.2.2. 农户抚育行为动态变化
        4.2.3. 农户采伐行为动态变化
    4.3. 从林业投入角度看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动态变化
        4.3.1. 农户林业投入结构及动态变化
        4.3.2. 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行为动态变化
    4.4. 从林业产出角度看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动态变化
    4.5. 小结
5. 从林业基本生产过程看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影响因素
    5.1. 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置
    5.3. 变量界定
        5.3.1. 因变量
        5.3.2. 自变量
    5.4. 变量影响假设
        5.4.1. 农户造林行为方程自变量影响假设
        5.4.2. 农户抚育行为方程自变量影响假设
        5.4.3. 农户采伐行为方程自变量影响假设
    5.5. 估计方法
    5.6.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5.7. 实证结果
        5.7.1. 林改后农户造林行为影响因素
        5.7.2. 林改后农户抚育行为影响因素
        5.7.3. 林改后农户采伐行为影响因素
    5.8. 小结
6. 从林业投入角度看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影响因素
    6.1. 理论分析
    6.2. 模型设置
        6.2.1. 农户林业投入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设置
        6.2.2. 农户林业投入规模影响因素模型设置
    6.3. 变量界定及影响假设
        6.3.1. 被解释变量界定
        6.3.2. 解释变量界定及影响假设
    6.4. 估计方法
    6.5.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6.6. 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影响因素而板Logit模型实证结果
        6.6.1. 农户林业资金投入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6.2. 农户林业劳动力投入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6.3. 农户林业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比较
    6.7. 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影响因素Biprobit模型实证结果
    6.8. 林改后农户林业投入规模影响因素面板Tobit模型实证结果
        6.8.1. 农户林业资金投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8.2. 农户林业劳动力投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6.8.3. 农户林业资金和劳动力投入规模影响因素比较
    6.9. 小结
7. 引导和激励农户林业生产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7.1. 普及林业补贴政策和营造良好的林业税费环境
        7.1.1. 普及补贴政策
        7.1.2. 维持良好的林业经营税费环境
    7.2. 促进林业收入多元化,以缓解不同主体追求效益最大化矛盾
    7.3. 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农户林业生产经营能力
    7.4. 建设和完善林业市场保障和支撑体系
        7.4.1. 普及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7.4.2. 落实林权抵押贷款政策
        7.4.3. 完善林权流转市场
        7.4.4. 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发展
    7.5. 维持林业产权的持续与稳定
    7.6.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思考
    8.1. 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的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
        8.2.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研究 ——基于森林丰富地区的村级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 研究目标
        1.3.1 研究总目标
        1.3.2 研究的具体目标
    1.4 研究边界和数据采用说明
        1.4.1 研究边界
        1.4.2 数据采用说明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规范分析法
        1.5.3 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
        1.5.4 参与式评价分析法
    1.6 研究的路线与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路线
        1.6.2 主要内容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
        1.7.1 研究创新
        1.7.2 存在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核心概念的讨论与界定
        2.1.1 南方集体林区
        2.1.2 森林产权
    2.2 森林产权研究回顾
        2.2.1 国内产权研究回顾
        2.2.2 国外产权研究回顾
3 森林产权制度分析
    3.1 假说
        3.1.1 林农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3.1.2 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
        3.1.3 经济人政府,经济人林农
    3.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沿革及评述
        3.2.1 改革开放前的森林产权安排(1949年-1978年)
        3.2.2 改革开放以来的森林产权安排(1978年12月-至今)
        3.2.3 小结
    3.3 南方集林林区森林产权体系分析
        3.3.1 森林稀缺性与森林产权价值
        3.3.2 森林生产的外部性与森林产权安排
        3.3.3 森林产权可交换性、排他性的分析
        3.3.4 森林产权制度安排的绩效分析
        3.3.5 森林产权配置绩效分析
    3.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体系建设分析
        3.4.1 森林产权体系构建的基础
        3.4.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制度形成主体分析
        3.4.3 森林产权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3.4.4 自律型森林产权体系的构架与作用
4 案例研究过程及主要发现
    4.1 案例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做法
        4.1.1 案例研究的目标
        4.1.2 案例研究的主要内容
        4.1.3 案例调研的主要做法
    4.2 福建邵武市案例研究
        4.2.1 邵武市概况
        4.2.2 周源村调查结果
        4.2.3 上坪村调查结果
        4.2.4 高南村调查结果
        4.2.5 杨家墟村调查结果
        4.2.6 样本村调查比较与主要发现
    4.3 浙江省遂昌案例研究
        4.3.1 遂昌县概况
        4.3.2 安口村调查结果
        4.3.3 枫树突村调查结果
        4.3.4 小忠村调查结果
        4.3.5 样本村调查比较与主要发现
    4.4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案例
        4.4.1 田林县概况
        4.4.2 八渡村调查结果
        4.4.3 博峨村调查结果
        4.4.4 东朋村调查结果
        4.4.5 样本村调查比较
5 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与基本结论
    5.1 三个案例县产权改革的过程和效果分析
        5.1.1 案例县区集体森林产权改革的过程分析
        5.1.2 三县产权现状比较
        5.1.3 集体森林产权的变化特点
        5.1.4 三个案例县商品林产权演进中利益主体的分析
        5.1.5 三个案例县现有产权类型及优劣势比较
        5.1.6 集体林产权安排的局限性分析
    5.2 案例研究的基本结论
        5.2.1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改革的背景
        5.2.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改革目标
        5.2.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改革方案
        5.2.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改革影响
        5.2.5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改革路径
        5.2.6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体系的建设
6 全文总结与讨论
    6.1 小结
    6.2 讨论
        6.2.1 政府主导型的集体林产权改革
        6.2.2 集体林产权改革的受益核心的确定
        6.2.3 集体林产权改革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3)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线路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公共政策学理论
    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 系统科学理论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6 外部性理论
    2.7 公共产品理论
    2.8 绿色发展理论
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基本状况
    3.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程
        3.1.1 试点阶段
        3.1.2 全面启动阶段
        3.1.3 优化调整阶段
        3.1.4 成果巩固阶段
    3.2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
        3.2.1 生态目标
        3.2.2 社会经济目标
    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3.1 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3.3.2 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3.4 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3.4.1 生态效益
        3.4.2 社会经济效益
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
        4.1.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4.1.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4.1.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4.1.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4.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4.2.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2.4 评价指标的内涵
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单一评价方法
        5.1.1 单一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1.2 单一评价方法介绍
        5.1.3 单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1.4 本文所选用的单一评价方法
    5.2 组合评价方法
        5.2.1 组合评价法简介
        5.2.2 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2.3 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
        5.2.4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介绍
        5.2.5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2.6 本文所选用的组合评价方法
        5.2.7 基于平均值法的组合评价基本思路
6 研究区基本状况与各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简析
    6.1 研究区基本状况
        6.1.1 研究区分布
        6.1.2 研究区基本状况
    6.2 研究方法
        6.2.1 生态效益研究方法
        6.2.2 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方法
    6.3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2 湖北秭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3 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4 江西信丰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5 湖南慈利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6 广西平果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7 云南巧家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8 贵州黎平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9 海南儋州市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0 安徽全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4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 洪雅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2 秭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3 合川区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4 信丰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5 慈利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6 平果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7 巧家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8 黎平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9 儋州市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0 全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
    7.1 分析方法
        7.1.1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
        7.1.2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7.2 研究使用的软件及其特点
        7.2.1 SPSS
        7.2.2 DPS
        7.2.3 EXCEL
    7.3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1 生态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2 经济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3 社会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4 综合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Kendall一致性系数分析
    7.4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1 生态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2 经济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3 社会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4 综合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5 综合效益水平变动情况分析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理论研究方面
        8.1.2 实证研究方面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思路
        8.2.2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主要策略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8.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林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提出
        1.1.2 产权制度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
        1.1.3 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
        1.2.1 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1.2.2 关于林业产权制度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全文的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全文的框架
        1.4.2 全文的主要内容
    1.5 创新之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制度
        2.1.2 制度变迁
        2.1.3 产权
        2.1.4 产权制度
        2.1.5 国家理论
    2.2 林权制度相关理论
        2.2.1 林权、林权制度概念
        2.2.2 林权要素
        2.2.3 林权的特点
    2.3 理论总结
3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1 建国后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革历史
        3.1.1 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3)
        3.1.2 初级合作社时期(1953-1956)
        3.1.3 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1956-1978)
        3.1.4 林业“三定”时期(1981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3.1.5 林权的市场化运作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3.2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2.1 土地改革时期——实现了制度的暂时均衡
        3.2.2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制度处于极不均衡状态
        3.2.3 林业“三定”及市场化运作时期——对制度的不均衡进行不断的调整
    3.3 结论与启示
4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运作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浙江省的调查
    4.1 调查的方法、目的和主要内容
        4.1.1 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关键信息人访谈——把握林权运作状况
        4.1.2 二手资料收集与农户调查——掌握林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林权运作状况
    4.3 林权的实践形式
    4.4 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4.4.1 林权界定不明晰
        4.4.2 林权缺乏安全性
        4.4.3 林权的市场化运行受阻
    4.5 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影响分析
        4.5.1 对未来缺乏稳定的预期,助长了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短期化
        4.5.2 林地使用权分散性严重,不利于林地的规模经营
        4.5.3 农户把责任山当作“私有山”,阻碍责任山的开发利用
        4.5.4 公益林产权的不安全,影响了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
        4.5.5 林权的市场化运行受阻,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
5 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林权制度改革总体设计
    5.1 林权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5.1.1 基本社会经济制度的约束
        5.1.2 国家宏观背景的变化
        5.1.3 林业生产的特殊性
        5.1.4 南方集体林区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和林权初始配置的不同
        5.1.5 广大农户意愿的约束
        5.1.6 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
    5.2 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5.3 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
        5.3.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5.3.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途径——分类经营
    5.4 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5.4.1 林权明晰化
        5.4.2 林权有效保护(安全性)
        5.4.3 林权市场化运作
    5.5 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式——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相结合
6 林权制度改革之一:林权明晰化
    6.1 林权明晰化的基本要求
        6.1.1 林权明晰化的首要任务是关于权利和主体的设置
        6.1.2 林权明晰化的关键是各项权能的分配
        6.1.3 林权明晰化的核心是划清集体和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6.1.4 林权明晰化需要规范和弱化政府权力及法律制度作保障
    6.2 林权明晰化的主要内容
        6.2.1 明确林权主体
        6.2.2 设置新的权利
        6.2.3 合理分配各项权能,明确界定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6.3 林权的法律保护
        6.3.1 产权保护的法律原则
        6.3.2 林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6.3.3 林权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
7 林权制度改革之二:规范和弱化政府行政权
    7.1 财产权利观的历史演变——从绝对到相对
    7.2 政府行政征用理论概述
        7.2.1 行政征用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7.2.2 征用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7.2.3 行政征用的程序
    7.3 改革林地征用补偿制度
        7.3.1 土地征用权设立的原由
        7.3.2 我国林地征用补偿制度
        7.3.3 我国现行林地征用补偿制度对集体林地产权的侵害
        7.3.4 我国林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
    7.4 建立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
        7.4.1 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提出的依据
        7.4.2 我国现行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的缺损
        7.4.3 我国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设计
    7.5 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7.5.1 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及改革状况
        7.5.2 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
        7.5.3 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改革建议
8 林权制度改革之三:林权市场化运作
    8.1 林权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
        8.1.1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8.1.2 是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的一条蹊径
        8.1.3 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分散的山林形成规模经营的"载体"
        8.1.4 是实现公益林补偿市场化和提高管护质量的必然要求
    8.2 林权市场化运作的主要条件
        8.2.1 有效的供给与需求
        8.2.2 合理的价格
        8.2.3 明晰的产权,较低的交易费用
    8.3 林权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
        8.3.1 国内外森林环境服务产权市场的实践基础
        8.3.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环境服务产权市场建立的经济基础
    8.4 商品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对策措施
        8.4.1 商品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两级市场,多种方式
        8.4.2 推动商品林产权市场化的对策
    8.5 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对策初探
        8.5.1 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方式——三种方式
        8.5.2 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的对策建议
9 案例研究——临安市林权制度改革
    9.1 临安市基本情况
        9.1.1 地理条件
        9.1.2 社会经济状况
    9.2 林权制度的变革历史
    9.3 临安市林权制度改革
        9.3.1 延长承包期、核发《林权证》,明晰产权关系
        9.3.2 制定林地使用权交易规则,规范林地流转行为
        9.3.3 风景林经营权的市场化运作
    9.4 临安市林权改革的成效分析
        9.4.1 延长承包期、核发林权证,规范山林流转的效果
        9.4.2 临目乡风景林经营权转让的效果
    9.5 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9.5.1 操作程序有待于改进,交易中介组织缺乏
        9.5.2 森林资源的价格确定不合理
        9.5.3 承包合同需进一步规范
10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6)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1.1.2 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来源,使农户收入增长复杂化
        1.1.3 退耕还林促使农户调整劳动供给及其结构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退耕还林相关文献
        1.3.2 退耕还林与农户劳动供给相关文献
        1.3.3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相关文献
        1.3.4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
        2.1.2 生态补偿
        2.1.3 退耕农户及其异质性
        2.1.4 劳动供给
        2.1.5 劳动力区位选择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生态理性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2.2.4 退耕还林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2.2.5 劳动供给相关理论
    2.3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三章 退耕区农户劳动供给与收入特征分析
    3.1 退耕区农户基本特征及退耕状况
        3.1.1 退耕区农户概况
        3.1.2 农户退耕状况
    3.2 退耕区农户劳动供给特征分析
        3.2.1 农户家庭劳动力特征
        3.2.2 劳动参与特征
        3.2.3 劳动供给时间特征
    3.3 退耕区农户收入差异分析
        3.3.1 非退耕农户与退耕农户家庭收入比较
        3.3.2 农户家庭收入的地区异质性特征:东中西部地区
        3.3.3 农户收入的家庭结构异质性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设置
        4.2.3 计量模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3.2 退耕面积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3.3 退耕年限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的影响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总体分析
        5.1.2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结构效应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5.3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时间的影响
        5.3.1 退耕行为对农户总体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3.2 退耕行为对农户农业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3.3 退耕行为对农户非农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3.4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力区位选择的影响
        5.3.5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供给影响的内生性与稳健性分析
    5.4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4.1 退耕面积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4.2 退耕年限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5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影响的空间异质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6.2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6.2.1 模型设定
        6.2.2 数据来源
        6.2.3 变量设置
    6.3 农户退耕参与的影响因素与样本匹配
        6.3.1 退耕还林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6.3.2 倾向值估计与共同支撑域条件
        6.3.3 样本匹配的平衡性检验
    6.4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4.1 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4.2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5 退耕还林收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6.5.1 家庭结构异质性对退耕行为收入效应的影响
        6.5.2 地区差异对退耕行为收入效应的影响
        6.5.3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地区差异
    6.6 小结
第七章 劳动供给对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的中介作用
    7.1 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的理论分析
        7.1.1 中介作用及其原理
        7.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7.1.3 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7.2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7.3 劳动参与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7.3.1 劳动参与在退耕行为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7.3.2 劳动参与在退耕参与度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7.4 劳动时间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7.4.1 农户收入的多元回归分析
        7.4.2 劳动时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7.4.3 中介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若干概念界定
        1.3.1 私有林
        1.3.2 补贴的内涵
        1.3.3 私有林补贴本质
        1.3.4 与私有林补贴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可能的创新
2 私有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私有林发展历程
    2.2 私有林发展现状
    2.3 我国发展私有林的意义
    2.4 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南方集体林区问卷调查分析
        2.4.1 产权受限
        2.4.2 融资体系不健全
        2.4.3 税费不合理
        2.4.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2.5 本章小结
3 私有林补贴制度理论分析
    3.1 理论假定
    3.2 私有林产权残缺使个人利益受损
        3.2.1 产权基本理论
        3.2.2 完善受限产权需要补贴
        3.2.3 生态效益内部化的实现需要补贴
    3.3 国家角色:经济人特性和公共品提供者
        3.3.1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特性—国家的经济人假设
        3.3.2 国家是公共品提供者
        3.3.3 补贴有利于经济人目标实现
        3.3.4 私有林公共品的提供需要补贴
    3.4 本章小结
4 林农补贴偏好的影响因素—基于南方集体林区林农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Logistic回归模型介绍
    4.3 影响林农补贴形式偏好的指标选择
    4.4 补贴偏好Logistic模型的建立
    4.5 结果解释
    4.6 本章小结
5 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框架
    5.1 国外私有林补贴制度经验及启示
        5.1.1 国外私有林补贴制度形成历程
        5.1.2 国外私有林补贴制度梳理
        5.1.3 国外私有林补贴制度评述与借鉴
    5.2 补贴制度设计的立足点
    5.3 补贴制度设计总体框架
        5.3.1 补贴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5.3.2 总体框架:私有林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5.4 本章小结
6 私有林直接补贴
    6.1 农林业直接补贴依据及标准的梳理
        6.1.1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及启示
        6.1.2 农业直接补贴模式及启示
    6.2 私有林直接补贴方案
        6.2.1 影响私有林经济效益的因素
        6.2.2 私有林直接补贴模式
        6.2.3 私有林直接补贴额度
    6.3 本章小结
7 私有林直接补贴额度计算案例—以福建树种为例
    7.1 补贴额度计算案例之一—桉树
    7.2 补贴额度计算案例之二—马尾松
    7.3 补贴额度计算案例之三—杉木
    7.4 本章小结
8 私有林间接补贴
    8.1 私有林间接补贴的意义
    8.2 我国林业间接补贴现状及特点
        8.2.1 我国林业财政支出的状况
        8.2.2 我国林业间接补贴的现状
        8.2.3 我国林业间接补贴政策的特点
    8.3 私有林间接补贴制度设计
        8.3.1 重塑林业一般政府服务支出框架
        8.3.2 构建私有林补偿型补贴制度
        8.3.3 完善私有林激励型补贴制度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8)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独创或新颖之处
    1.6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经营
        2.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2.1.3 机制和管理机制
        2.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3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2.2.4 机制方面的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动态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历史回顾
    3.1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
    3.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体制演变的历史
    3.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执行的历史回顾
    3.4 本章小结
4 南方集体林调研地区森林经营管理的调查分析
    4.1 林改后南方集体林调查区概况及林农调查
        4.1.1 调查区概况
        4.1.2 林农调查
    4.2 调查区森林经营管理调查分析
        4.2.1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调查分析
        4.2.2 林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
        4.2.3 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的统计分析
        4.2.4 林农森林经营融资情况的统计分析
    4.3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4.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4.3.2 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不足
        4.3.3 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3.4 林农森林经营融资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排序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和界定
        5.1.1 技术因素
        5.1.2 组织因素
        5.1.3 资金因素
        5.1.4 人力资源因素
    5.2 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5.2.1 影响因素的排序
        5.2.2 排序结果分析
    5.3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的框架设计
    6.1 框架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6.1.1 框架设计的目标
        6.1.2 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6.2 框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6.2.1 框架构成各要素的选择及解释
        6.2.2 框架构成要素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7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
    7.1 方案的基本内涵及实施的意义
        7.1.1 方案的基本内涵
        7.1.2 方案编制与实施的意义
    7.2 完善方案编制理念传播机制
        7.2.1 发挥林业合作组织的宣传作用
        7.2.2 开展结合林农实际的多种宣传形式
        7.2.3 建立方案编制单位与林农的互动机制
    7.3 创新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机制
        7.3.1 方案编制的主体
        7.3.2 方案编制的程序
        7.3.3 方案编制的具体内容构成
    7.4 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审批制度
        7.4.1 审批单位
        7.4.2 审批的程序及内容
    7.5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实施机制
        7.5.1 方案解释机制
        7.5.2 方案督促机制
    7.6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监控机制
        7.6.1 方案内部管理和监督
        7.6.2 方案外部监督和控制
    7.7 本章小结
8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森林经营合作组织
    8.1 日本的森林组合及启示
        8.1.1 日本森林组合的基本情况
        8.1.2 日本森林组合的启示
    8.2 发展森林经营合作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8.2.1 坚持以产权明晰为基础
        8.2.2 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8.2.3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8.3 构建和完善森林经营合作组织体系
        8.3.1 横向组织结构
        8.3.2 纵向组织结构
    8.4 健全森林经营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8.4.1 健全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
        8.4.2 健全组织的内部决策机制
        8.4.3 明晰组织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
    8.5 森林经营合作组织外部保障措施
        8.5.1 立法规范方面
        8.5.2 政府扶持方面
    8.6 本章小结
9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引进机制
    9.1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
    9.2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9.2.1 构建分级分类培训机制
        9.2.2 建立人才示范带动机制
        9.2.3 构建林学专业大学生林农培训机制
    9.3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9.3.1 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的重要意义
        9.3.2 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模式
    9.4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后备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9.4.1 构建与农林生产相协调的义务教育培养机制
        9.4.2 构建技术骨干培养机制
        9.4.3 后备人力资源培养动力保障机制
    9.5 本章小结
10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机制
    10.1 专项基金制度的设计
        10.1.1 专项基金制度的内涵及设计的必要性
        10.1.2 专项基金制度的制定
    10.2 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信贷融资机制
        10.2.1 完善林权证抵押贷款制度
        10.2.2 发展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
    10.3 创新林业合作组织合作融资机制
        10.3.1 改善林业合作组织的融资环境
        10.3.2 吸引民间借贷向合作社内聚集
        10.3.3 加大林业合作组织内部的集融资
    10.4 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风险防范机制
        10.4.1 发展森林保险的政策建议
        10.4.2 发展林产品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10.5 本章小结
11 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结论
    11.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一: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调查资料清单
附表二:林农情况调查表
附表三:森林经营措施规划设计一览表
附表四:林农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问卷
附表五: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
附表六:南方集体林区林农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与决策行为异质性研究 ——基于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假说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
        2.1.2 委托代理理论和道德风险模型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简要评述
    2.2 文献综述
        2.2.1 农林地流转和不同规模经营的相关研究
        2.2.2 森林经营效益评估相关研究
        2.2.3 非农就业对林农农林业生产决策行为和经营效益的相关研究
        2.2.4 雇工劳动对农林业产出效益影响的相关研究
        2.2.5 研究述评
3.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计量经济模型
    3.1 分析框架
    3.2 研究假说
        3.2.1 基于非农就业视角的相关研究假说
        3.2.2 基于雇工劳动视角的相关研究假说
    3.3 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3.3.1 林农营林效益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
        3.3.2 林农营林要素投入行为和采伐决策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
    3.4 数据来源
        3.4.1 样本点选择
        3.4.2 数据收集方法
4. 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的差异分析
    4.1 南方集体林区及森林经营状况分析
        4.1.1 南方集体林区概况分析
        4.1.2 案例省的森林资源和林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4.2 样本点不同规模林农杉木经营状况分析
        4.2.1 南方集体林区杉木经营情况
        4.2.2 不同规模林农杉木经营状况
    4.3 不同规模林农私人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差异分析
        4.3.1 不同规模林农私人经济效益的差异分析
        4.3.2 不同规模林农社会生态效益的差异分析
    4.4 小结
5.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5.1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描述统计分析
        5.1.1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经济效益交叉统计分析
        5.1.2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生态效益交叉统计分析
    5.2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影响的计量分析
        5.2.1 计量经济模型和变量指标选取
        5.2.2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5.2.3 非农就业、雇工劳动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生态效益的影响分析
    5.3 小结
6.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投入行为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1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成本的交叉统计分析
        6.1.2 非农就业与林农林地流入面积及意愿的交叉统计分析
    6.2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
        6.2.1 计量模型和变量指标选取
        6.2.2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要素投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分析
        6.2.3 非农就业对林农流入面积及意愿的影响分析
    6.3 小结
7.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采伐决策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7.1 不同条件下林农营林理论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的测算
        7.1.1 模型选择
        7.1.2 不同条件下林农理论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测算
    7.2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轮伐期的描述性统计
        7.2.1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的交叉统计
        7.2.2 非农就业与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与理论最优轮伐期偏差交叉统计
    7.3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轮伐期影响的计量分析
        7.3.1 计量经济模型和变量选取
        7.3.2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的影响分析
        7.3.3 非农就业对不同规模林农营林预期轮伐期与理论最优轮伐期偏差影响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政策涵义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涵义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生产效率研究
        1.3.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
        1.3.3 林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的原因研究
        1.3.4 提升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路径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产效率理论及测度方法
    2.1 生产效率理论
        2.1.1 生产效率的概念
        2.1.2 生产效率的数学描述
    2.2 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
        2.2.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2.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
        2.2.3 分析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3 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
        2.3.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3.2 线性生产函数
        2.3.3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2.3.4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业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
    3.1 林业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
        3.1.1 林地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3.1.2 劳动力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3.1.3 资本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3.1.4 林业产值与林业生产现状
    3.2 中国各区域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1 东北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2 西南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3 南方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4 其它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3 林业生产资源要素集约度分析
        3.3.1 林地资源集约度分析
        3.3.2 劳动力资源集约度分析
        3.3.3 资本资源集约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各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4.1 基于 SFA 模型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模型的选择
    4.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4.2.1 产出指标
        4.2.2 投入指标
        4.2.3 数据来源
    4.3 基于 SFA 模型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测算
        4.3.1 模型估计结果
        4.3.2 分析与讨论
    4.4 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体系影响的初步界定
        4.4.1 研究方法
        4.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4.3 实证结果分析
    4.5 考虑自然因素投入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
        4.5.1 考虑自然因素投入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4.5.2 模型估计结果
        4.5.3 各个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比较分析
        4.5.4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聚类分析
        4.5.5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各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
    5.1 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5.1.1 经济发展特征变量
        5.1.2 财政支林变量
        5.1.3 劳动者素质变量
        5.1.4 自然灾害变量
        5.1.5 生产技术变量
        5.1.6 制度因素变量
        5.1.7 地区因素变量
    5.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5.2.1 四大林区影响因素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分析
        5.2.2 四大林区效率影响因素变量时间变化趋势
    5.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5.4 中国各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测算分析
        5.4.1 模型估计结果
        5.4.2 东北、西南、南方、其它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地区样本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现状
    6.1 相关概念界定
        6.1.1 农户及农户家庭成员
        6.1.2 林地
        6.1.3 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6.2 典型样本区调查情况分析
        6.2.1 样本农户区域分布及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6.2.2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描述
    6.3 样本农户林地经营规模与收益状况
        6.3.1 农户家庭林地经营规模状况
        6.3.2 农户家庭林地经营规模分布
        6.3.3 农户家庭林地经营收益状况
    6.4 样本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现状
        6.4.1 农户林业生产资金配置现状
        6.4.2 农户林业生产劳动力配置现状
        6.4.3 农户林业生产技术配置现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7.1 不同林地经营规模作为分析视角的理由及划分依据
        7.1.1 不同林地经营规模作为分析视角的理由
        7.1.2 农户不同经营规模的划分依据
    7.2 研究假设
        7.2.1 农户“经济理性”假设
        7.2.2 林业资源“稀缺性”假设
        7.2.3 林地“规模经济”假设
    7.3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说
        7.3.1 变量选取与定义
        7.3.2 关于投入要素的研究假说
    7.4 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7.4.1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7.4.2 模型构建
    7.5 不同规模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估计与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
    8.1 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8.2 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
    8.3 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8.3.1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8.3.2 模型构建
    8.4 不同规模农户效率影响因素的估计与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试论南方林业投资的重点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曹兰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1)
  • [2]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研究 ——基于森林丰富地区的村级案例[D]. 刘毅.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3]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 肖庆业.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4]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林权制度研究[D]. 徐秀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7]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研究[D]. 陈念东.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
  • [8]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D]. 周峻.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效益与决策行为异质性研究 ——基于非农就业和雇工劳动视角[D]. 朱臻.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10]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D]. 田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论华南地区林业投资重点转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