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纯液体亚硫酸钠(论文文献综述)
章雅[1](2022)在《一种撬装纳滤膜预处理装置的研制》文中指出设计了一种撬装纳滤膜预处理装置,主要包括顺序连接的淡盐水储槽、淡盐水泵、一级钛板换热器、二级钛板换热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等部件。其中,设置于一级钛板换热器前端的第一管道混合器和亚硫酸钠罐通过亚硫酸钠计量泵连接,且第一管道混合器同时与淡盐水泵和一级钛板换热器连通;设置于活性炭过滤器前端的第二管道混合器和高纯盐酸罐通过盐酸泵连接,且第二管道混合器同时与二级钛板换热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连通。该装置采用整体撬装式结构,将前处理部分的所有设备安装固定在集装箱框架内,框架内部的管道、仪表、阀门等均在出厂前安装完成,解决了系统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宗利[2](2021)在《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发现、表征、改造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细胞色素 P450 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monooxygenases,CYPs)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古细菌、细菌和病毒的血红素依赖的单加氧酶超家族,CYPs可在各种底物上实现生物转化反应,包括羟基化、脱羧、环氧化、还原脱卤、脱烷基、亚砜化和反马氏氧化等。CYPs介导的脂肪酸羟化反应是化学合成羟基脂肪酸(HFAs)的绿色替代方案,羟基脂肪酸是一种高价值的油脂化学品,在材料工业和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许多CYPs需要额外的还原酶蛋白的存在来实现催化活性,但自给自足的CYPs可以将其还原酶伙伴融合到催化区域中,从而大大的简化了生物转化过程。然而,大多数CYPs的热稳定性差以及有限的区域选择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缺陷。因此,获得性能优良和新型区域选择性的CYPs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通过基因组挖掘技术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SM 7)中获得2个新型自给自足型CYP102家族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分别命名为Bamf2522和Bamf0695。采用全细胞催化的方式探究了它们对不同脂肪酸的区域选择性催化能力,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表征。此外,通过对Bamf2522和Bamf0695进行同源建模及理性、半理性设计获得了一系列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发生改变的突变体。通过分子对接分析了部分突变体催化脂肪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可能原因。最后本研究初步探究了 Bamf2522和Bamf0695对可再生资源微藻中脂肪酸混合物的催化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借助于基因组数据库挖掘技术,基于实验室现有菌种资源,以来自于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自给自足型P450BM3(CYP102A1)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挖掘到了两个来自于同一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SM 7的新型CYP,分别命名为Bamf2522和Bamf0695。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它们均属于CYP102A亚家族。通过对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的催化研究,发现Bamf2522和Bamf0695对脂肪酸的羟基化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区域选择性倾向,Bamf0695倾向于在大多数脂肪酸的亚末端ω-1,ω-2和ω-3位发生羟基化反应,而Bamf2522在催化脂肪酸时表现出更广泛的产物多样性,特别是在催化棕榈酸时,能够在其碳链的ω-1~ω-7位点上进行羟基化,使其成为目前唯一一种能对棕榈酸的ω-6和ω-7位点进行羟基化反应的野生型CYP102家族成员酶。2.通过对Bamf2522和Bamf0695进行光谱学性质表征,发现这两种酶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在450 nm波长下均具有明显的吸收峰。表明这两种酶可能具有P450单加氧酶的酶学活性。进一步探究这两种酶的最适温度、pH和热稳定性,发现Bamf2522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Bamf0695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时,Bamf0695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Bamf0695更具有工业应用潜力。3.本研究基于氨基酸序列比对、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分析,对Bamf0695底物结合口袋内的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F89、1266、和A331进行定点突变。通过对一系列脂肪酸底物谱测定后发现,A331V和F89I单点突变对棕榈酸的区域选择性没有改变,而A331V/F89I双位点的叠加使棕榈酸ω-1位的产物从野生酶的31%增加到61%。表明这两个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对棕榈酸的区域选择性。通过对A331位点进行饱和突变获得的突变体A331I,其在催化月桂酸和棕榈酸时产生的ω-1位的HFAs占总产物的比例高达81.9%和89.6%,具有高度区域选择专一性。此外,其他突变体催化C12~C18直链脂肪酸羟化时也能够在脂肪酸的亚末端位置达到超过50%的区域选择性。使其成为生产纯羟基脂肪酸的良好候选酶。为了探究脂肪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可能原因,本文以突变体A331V/F89I为研究对象,选用棕榈酸作为配体分子,通过将野生酶和突变体分别与棕榈酸进行分子对接,对接后的结果显示,与野生酶相比,突变导致棕榈酸ω-1位碳原子距离血红素铁催化中心的距离更近。推测A331V和F89I位点的叠加效应导致棕榈酸的羟化产物向ω-1位点偏移。4.基于文献对P450 BM3(CYP102A1)的研究以及结合Bamf2522同源建模的结构分析,本研究除了对Bamf2522活性位点氨基酸F89、1266和A331进行了定点突变外,还引入了位于血红素结构域远端的热点残基S49、F53、N72、M187、V218和M240。通过对单个位点或多个位点组合突变探究了其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点突变体F891催化棕榈酸时使脂肪酸的羟基化产物由野生酶的ω-1~ω-7拓宽到ω-1~ω-9。Bamf2522的一些突变体对脂肪酸链内位置的区域选择性(ω-4~ω-9)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含有6个突变位点的突变体 R41(A331V/F89I/N72S/M187T/V218A/M240L)催化棕榈酸时产生的ω-7、ω-8和ω-9 HFAs之和占总产物的84%,实现了高度链内HFAs的富集。这是迄今为止观察到的自给自足型CYP的最高链内选择性。同样,为了探究脂肪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原因,将野生酶和突变体F89I分别与棕榈酸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野生酶相比,突变导致棕榈酸ω-8和ω-9位距离血红素铁催化中心的距离更近,这可能是催化棕榈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原因。5.为了探究CYPs对可再生资源中的脂肪酸的催化性能,以期扩大CYPs催化脂肪酸底物的来源,本文以微藻脂肪酸提取物作为Bamf2522和Bamf0695的催化底物进行反应,结果表明,Bamf0695能够将复杂的微藻提取物中的脂肪酸转化为高价值的HFAs,而Bamf2522没有表现出相应的酶活性。简言之,本研究发现的Bamf2522和Bamf0695及其突变体在绿色和可持续生产多种高价值羟基脂肪酸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邹建柏[3](2021)在《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硒在医疗保健、电子工业、农业、玻璃行业、催化剂行业等应用前景广阔,而回收硒的主要原料为铜阳极泥,且铜阳极泥富含金、银等金属,具备极高的综合回收价值。在处理铜阳极泥回收硒的火法和湿法中,硫酸化焙烧-还原具有硒碲分离效果好且回收率高、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复杂物料等优点,因此半数的铜阳极泥通过硫酸化焙烧-还原来回收硒。本论文以低砷锑铋铜阳极泥为原料,研究其硫酸化焙烧-还原回收硒过程的热力学及工艺,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硫酸化焙烧-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在低温时硒化银和硒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时存在中间产物硒,在高温时不存在中间产物硒,且硒发生了固液的相变,在温度高于700℃时铜、银的氯化物和碲的氧化物挥发明显;焙烧温度应控制在350~650℃,此时硒化物转变为二氧化硒进入气相,而铜、银等金属的化合物化物转变为硫酸盐等留在固相。硒会与二氧化硫生成硒代硫酸根进入溶液,在强酸时硒代硫酸根分解得到单质硒,并且通过二氧化硒还原的反应常数计算,可知在强酸溶液中亚硫酸钠、二氧化硫能将亚硒酸全部还原为硒单质。最佳硫酸化焙烧蒸硒条件:焙烧温度500℃、保温时间25 min、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0倍、固液比20:9,蒸硒率为99.39%,且铜、铅、金和银的残留率在99.5%左右。响应曲面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22℃、焙烧时间22.34 min、硫酸用量1.11倍,蒸硒率平均值为99.12%。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时动力学数据很好地拟合Avrami Erofeev方程模型,反应的活化能是28.118 k J/mol,其反应速率方程为k=3.607e-3382/T,受内扩散控制。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55℃、反应时间20 min、硫酸浓度为2mol/L、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硒的还原率为99.66%。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硫酸浓度为1 mol/L、二氧化硫通入速度为55 m L/min,硒的还原率为99.56%。对比二者,二氧化硫还原得到的硒纯度更高,且产物硫酸能循环利用。采用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时,硒的还原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的活化能是6.80 k J/mol,其动力学方程-ln(1-X)=2.36(e-817.9/T)t,受内扩散控制。
王俊娜[4](2021)在《超声波微波作用下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的解吸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面临SO2污染和硫资源贫缺的问题,开发具有高效脱硫和回收硫资源特点的可再生脱硫技术尤为重要。鉴于碱式硫酸铝(碱铝)解吸法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硫资源可回收利用、脱硫剂可再生循环使用、无毒及在酸性条件下不易使设备堵塞等良好的综合性能,碱铝解吸法脱硫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SO2气体的回收和脱硫剂的再生就成为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脱硫剂再生的新方法,与常规热解吸对比,分别在超声波、微波和超声微波协同场环境下研究了碱铝脱硫富液的解吸性能。在单超声波解吸系统下,开展了不同解吸液温度、超声频率和功率的超声解吸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可有效提高解吸率、解吸速率并缩短解吸时间。解吸温度60℃、70℃和80℃条件下:超声频率20 k Hz时,最优超声功率的解吸率比同温度热解吸分别提高了19.08%、25.35%和22.67%,最优超声功率达到同温度热解吸终点解吸率时解吸时间分别缩短了44.5 min、47.5 min和42 min;频率30 k Hz时,最优超声功率的解吸率比同温度热解吸分别提高了21.03%、35.21%和27.29%,最优超声功率达到同温度热解吸终点解吸率时解吸时间分别缩短了45.5 min、51 min和44 min。超声增强热解吸性能的最大发挥要利用稳态空化作用,存在最佳稳态空化功率。同一解吸时间,解吸功率小于最佳稳态空化功率时,解吸性能随超声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大于最佳稳态空化功率时,这一提高幅度有所减弱。基于不同频率下评价指标的对比,综合分析得到最优和最差的超声参数组合分别为80℃30 k Hz 540 W和70℃20 k Hz 360 W。在单微波解吸系统下,开展了不同解吸液温度和微波功率的微波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在提高解吸率和解吸速率方面均具有优势,解吸温度60℃、70℃和80℃条件下,终点解吸率和最大解吸速率比同温度热解吸分别提高了6.96%、16.91%、12.41%和1.99×10-4 mol·L-1·min-1、5.32×10-4 mol·L-1·min-1、4.81×10-4 mol·L-1·min-1。微波解吸率、解吸速率均随着解吸液温度、微波功率等级的提高而提高。在超声波微波协同解吸系统下,开展了最差和最优超声参数组合分别协同微波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场可提高解吸率、解吸速率并缩短解吸时间,但促进程度不同。最差超声协同微波时解吸率、解吸速率比单超声的提高幅度和缩短解吸时间明显大于比同功率单微波,协同解吸性能的提高体现在增强超声波解吸性能上。最优超声协同微波时解吸率、解吸速率比同功率单微波的提高幅度和缩短解吸时间明显大于比单超声,协同解吸性能的提高体现在增强微波解吸性能上。基于解吸性能和协同时单位能耗增加带来的解吸率增幅指标的对比,综合得最优和最差的协同解吸方案分别为30 k Hz 80℃540 W超声协同720 W微波和20 k Hz 70℃360 W超声协同360 W微波。
李慧[5](2021)在《产电细菌及碳/铁基导电材料促进微生物电子传递强化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发酵制氢烷气开发清洁燃料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发酵微生物群落内部电子流动和种间相互作用机制亟待阐明以设计高效的发酵产气过程。本文探究了产电细菌与产氢细菌互营代谢产氢系统的微生物电子传递途径,揭示了产电细菌与产甲烷古菌共培养体系的生物膜对添加导电碳毡及外加电压的响应机制,利用碳化金属有机骨架、磁铁矿纳米颗粒等导电材料强化微生物电子传递和互营代谢,显着促进了生物质厌氧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揭示了产电细菌(金属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与产氢细菌互营代谢发酵产氢机理,阐明了产电细菌作为外部氧化还原平衡调节器对产氢菌群代谢路径、电子传递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金属还原地杆菌培养物与产氢混合菌群的接种体积比为60 m L/30 m L(总挥发性固体TVS之比为0.08)时发酵产氢量达到327.1 m L/g,相比未接种金属还原地杆菌培养物的对照组提高了65.2%。产氢菌降解葡萄糖产生的乙酸等可溶性代谢产物被金属还原地杆菌氧化产生电子改善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NADH/NAD+比值从1.03提高到1.26,有利于强化NADH产氢途径(NADH++→++H2)。金属还原地杆菌胞外聚合物中存在的细胞色素c(c-Cyt)作为电子穿梭体/氧化还原介体提高了产氢菌的胞内电子传递系统(ETS)活性和胞外电子传递(EET)能力。添加金属还原地杆菌培养物使菌群中主要产氢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的相对丰度从61.5%增加到76.7%,两者形成良好的互营共生关系,从而显着提升系统发酵产氢性能。探明了产电细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硫还原地杆菌)与产甲烷古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甲烷八叠球菌)共培养体系的生物膜在添加导电碳毡/外加电压时的电子传递响应机制。添加导电碳毡后的共培养体系甲烷产率从191.5 m L/g提高到358.1 m L/g;而将碳毡作为电极施加0.5 V电压后,甲烷产率仅能达到222.7 m L/g。SEM分析表明:硫还原地杆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共同在导电碳毡表面富集;而施加0.5 V电压的阳极碳毡上仅附着了硫还原地杆菌,该菌降解底物乙酸产生电子传递给阳极,阴极碳毡上仅附着了甲烷八叠球菌,该菌接受阴极产生的电子结合质子还原CO2产甲烷。当施加的电压超过析氢电位后一部分质子在阴极直接结合电子生成氢气。电化学分析表明:附着了硫还原地杆菌的阳极碳毡电容比无菌碳毡提升了1.1倍;而附着了甲烷八叠球菌的阴极碳毡电容降低了19.8%;未施加电压时附着两种菌生物膜的碳毡电容提高了23.9%,这主要与碳毡附着的生物膜成分有关。三维荧光光谱及多糖成分测试表明:阳极碳毡生物膜中血红素类物质的含量最高,有利于提升电化学性能;而阴极碳毡生物膜中血红素类物质的含量低且多糖类物质含量高,不利于甲烷八叠球菌接受电子产甲烷;未施加电压时碳毡的生物膜血红素类物质含量介于二者之间,微生物接受电子产甲烷性能优于碳毡阴极,因此甲烷产率更高。提出将沸石咪唑酯骨架(ZIF-67)衍生多孔碳用作微生物高速电子传递通道,揭示了微生物多层胞外聚合物的荧光和电化学响应机制。添加100 mg/L在碳化温度800℃下制备的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PC-800)时,厌氧发酵获得的生物甲烷产量提高了28.2%达到614.0 m L/g。电化学分析表明:添加PC-800使产甲烷菌群的氧化还原峰值电流和电导率增加,自由电荷传递电阻降低。PC-800可充当非生物导电介体以促进种间直接电子传递,从而导致与导电菌毛(e-pili)和血红素蛋白相关的功能基因表达丰度降低。此外,PC-800刺激了产甲烷菌群产生更多的氧化还原活性腐殖质胞外聚合物。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紧密粘附的胞外聚合物(TB-EPS)中腐殖质的荧光响应百分比增加最大,这主要归因于多孔碳颗粒对TB-EPS中腐殖质成分的羟基/羧基/酚基官能团的强络合能力。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添加PC-800后,互营/产电细菌以及氢营养/摄取电子的产甲烷菌得到富集,从而提升了发酵产甲烷能力。将导电磁铁矿纳米颗粒加入到分别接种了产气肠杆菌和产甲烷混合菌群的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系统中。添加200 mg/L磁铁矿纳米颗粒后,在产氢阶段中产气肠杆菌的NADH/NAD+比值、氢酶活性和电子传递系统活性均得到提高,有利于通过NADH途径产氢,氢气产量提高了21.1%。随后产甲烷阶段的甲烷产量提高了22.9%,电化学分析表明:加入磁铁矿纳米颗粒后,产甲烷混合菌群的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提高,这主要归功于磁铁矿纳米颗粒及其诱导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胞外聚合物(类腐殖酸和类黄腐酸)。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互营单胞菌和甲烷八叠球菌是磁铁矿纳米颗粒存在时富集起来的主要共生菌。参与CO2还原产甲烷途径的功能基因表达丰度显着提高。故通过添加磁铁矿纳米颗粒改善了微生物的电子传递性能,建立了一个更高效的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系统。采用产电细菌与纳米磁铁矿杂化体系促进生物质厌氧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产电地杆菌通过还原水铁矿得到生物磁铁矿纳米颗粒,细菌与磁铁矿纳米颗粒形成杂化体系。电化学分析表明:杂化体系的氧化还原峰值电流提高,面积电容从25.3提高到27.5 m F/cm2。该杂化体系应用于生物质原料(水花生为例)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系统中。九月份收获的水花生碳氮摩尔比(26.8)适宜,纤维素含量(20.3%)较高,灰分与挥发分的质量比(0.1)较低,适用于发酵产气。利用此水花生通过两阶段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得到氢气产率48.4 m L/g VS,甲烷产率209.9 m L/g VS,总能量转化效率44.8%。当加入产电细菌与纳米磁铁矿杂化体系后,水花生发酵产气的能量转化效率提高到64.9%。
董坤[6](2021)在《旋转填充床强化肉桂醛纳米催化加氢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米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催化剂相对易分离回收等优势,已经应用于工业催化过程中。但由于纳米催化剂的颗粒尺寸较小和活性较高,在纳米催化过程仍存在混合/传质与反应不匹配问题,进而影响其催化效果。本文利用旋转填充床强化微观混合和多相传质的特性,将其用于纳米催化反应过程,以强化纳米催化过程传质/混合使之与反应相匹配。具体如下:开展了旋转填充床内纳米颗粒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旋转填充床的液-固传质规律研究;通过液相还原法可控制备Ni-Pt纳米颗粒,并将其应用于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体系中,探索旋转填充床内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加氢规律,并研究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加氢的动力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动态测量水中溶解氧和亚硫酸钠氧化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旋转填充床内纳米颗粒对气-液体积传质系数和有效传质面积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不同纳米颗粒下气-液传质增强因子(E)和有效传质面积增强因子(Earea)均随着转速增加而降低;液膜厚度随着转速增加而降低,纳米颗粒在液相中的粒径分布尺寸接近液膜厚度时纳米颗粒对气-液传质系数和有效传质面积均没有强化效果;不同纳米颗粒的Earea≥E,说明旋转填充床内纳米颗粒可以强化气-液传质性能主要体现于强化气-液有效传质面积。2.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体系研究旋转填充床的液-固传质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液-固传质系数随着转速和填料厚度增加而增加;离子交换树脂的固含量对液-固传质系数没有影响;液-固传质系数随着液体流量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并建立了液固传质系数的无因次关联式,其计算值和实验值的误差控制在±15%以内,可以用于预测旋转填充床内悬浮液的液-固传质系数。3.采用旋转填充床作为反应器,在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可控制备Ni-Pt 纳米颗粒,所制备的 Ni-Pt 纳米颗粒无需煅烧和还原可直接可应用于肉桂醛加氢反应体系中,并对其进行了 XRD、TEM、TPR、TPD以及XPS等表征。肉桂醛加氢反应结果表明,掺杂微量的Pt可以提高肉桂醛的转化率,但对苯丙醛的选择性影响不大;温度或压力增加,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的转化率提高;搅拌速率增加,肉桂醛的转化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肉桂醛浓度增加,肉桂醛的转化率降低,苯丙醛的选择性增加;Ni-Pt 纳米颗粒的循环使用次数增加,Ni-Pt 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先降低后趋于平稳。获得了反应釜内较优的操作条件:Ni-Pt纳米颗粒为2g,搅拌速率为1000 rpm,温度为100℃,氢气压力为2 Mpa,反应时间为1h,在该条件下,肉桂醛的转化率达到95.5%,苯丙醛的选择性达到92%。此外,获得了 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加氢的动力学参数,肉桂醛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0.99 kJ/mol,表观指前因子为3.22×1011。4.采用内循环旋转填充床作为反应器,对比研究了内循环旋转填充床内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加氢反应的强化效果,相对于传统反应釜,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肉桂醛加氢反应速率提高了近2倍,苯丙醛的选择性略微降低,苯丙醇的选择性略微增加。
查国正[7](2021)在《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世界90%的硒产自铜电解阳极泥,铜阳极泥经综合处理产出杂质种类多、赋存状态复杂的粗硒。如何清洁高效提纯硒,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采用传统氧化挥发法等手段提纯硒,存在流程长、精硒直收率低、污染严重等缺点。论文以铜阳极泥湿法提硒过程产出的硒渣为研究对象,根据元素的赋存及热力学特性,提出了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硒新思路,实现硒渣的清洁高效提纯,同时富集银、金等贵金属,为粗硒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提供参考。论文围绕“氧化调控-真空挥发”的思路,开展了粗硒中杂质赋存特性、杂质氧化调控、硒的真空挥发特性以及真空挥发提纯硒等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并进行了扩大化实验。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采用SEM-EDS、XPS、EPMA等手段研究了硒渣中元素的赋存特性,开展了杂质饱和蒸气压、分离系数及真空下的热稳定性等热力学研究,阐明真空高温蒸发过程中杂质挥发特性。结果表明:粗硒的主要物相为单质硒,碲、铜、铅等杂质以单质碲、TeO2、PbTe、Cu2Se、PbSe形式赋存。这些杂质与硒的饱和蒸气压接近,Se-Te分离系数相对较小,PbTe、Cu2Se和PbSe在真空下难分解为单质,因此直接采用真空蒸馏提纯硒难度大。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98K和373K下Se-H2O、Te-H2O、Se-Cu-H2O、Se-Pb-H2O和Te-Pb-H2O体系的电位E-pH图,探讨了杂质在湿法体系中的热力学行为及氧化调控杂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酸性体系中,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可使单质碲、PbTe、Cu2Se、PbSe氧化调控为难挥发的TeO2、PbSeO3和CuSeO3,而单质硒物相不变。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开展了氧化调控的实验研究。在过氧化氢与硒渣的液固比为0.15:1的条件下进行杂质氧化调控后,单质硒的化学状态均未发生改变,硒的直收率为90.01%;13.6%碲、6.4%铜和0.9%铅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其余碲铜铅被氧化为高价氧化态,形成聚集体分散在硒基体中,实现了易挥发的单质碲、PbTe、PbSe、Cu2Se向难挥发的TeO2、CuSeO3和PbSeO3的定向转变。采用真空差重法测定了硒在250℃、300℃、350℃、400℃、450℃和2.3~1500Pa条件下的蒸发速率,获得了不同蒸馏条件下硒的挥发规律:系统压力一定时,硒蒸发速率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存在线性关系;蒸馏温度一定时,硒蒸发速率随系统压强的变化出现最大区、加速区以及缓慢区,蒸发速率与压强存在Logistics非线性关系。同时获得了250~450℃条件下硒的临界压强分别为5.34Pa、12.96 Pa、14.20Pa、33.49Pa和37.06 Pa,临界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为lgcrit=-4751.3/T+2.6341,当系统压强低于临界压强后,硒以最大蒸发速率挥发。硒最大蒸发速率随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关系为lgωe·m=-9385.6/+3.5887。实验最大蒸发速率始终小于理论最大蒸发速率,凝聚系数α介于0.003~0.1之间。针对杂质氧化调控后的粗硒开展了真空蒸馏提纯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蒸馏条件对提纯效果的影响。60g级小型真空蒸馏提纯实验研究表明:各影响因素对物料挥发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蒸馏时间>高径比,各影响因素对挥发物中杂质碲铜铅总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在蒸馏温度260℃、蒸馏时间50min、系统压强10Pa、物料高径0.67的条件下,物料的挥发率为92.8%,挥发物中含2.72ppm碲,0.83ppm铜和5.18ppm铅,不同物料提纯后纯度均大于99.98%。0.7kg的公斤级实验结果表明,在460℃、60min、10Pa的蒸馏温度条件下,物料挥发率为89.0%,获得纯度为99.98%的精硒,精硒的直收率为97.44%。残留物中硒、碲、铜和铅的含量分别为19.5%、3.35%、3.29%和10.63%,其主要物相为Na2SO4、PbSeO3和CuSeO3。残留物中银和金分别由原料中的0.27%和103g/t提升至2.42%和937g/t,分别富集了8.96倍和9.0倍;银的回收率为99.7%,金的回收率为99.8%。对一次蒸馏挥发物进行二次真空蒸馏,可获得纯度为99.995%的精硒。通过开展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放大实验,获得纯度为99.993%的精硒,并产出滤液、冷凝水、熔渣和富银金渣四种副产物。精硒的综合直收率为83.80%,银金的回收率均大于99.4%,生产每吨精硒能耗估算约为1700k W·h。经工艺对比分析,本工艺具有流程短、精硒直收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本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始终比氧化还原法小,是更具可持续、更清洁的生产工艺。综上,本研究开发的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解决了高碲粗硒真空分离硒碲的难题,可由含硒约70%的硒渣提纯制备纯度大于99.99%高品质精硒,同时富集碲、银、金等高附加值金属,实现了粗硒清洁高效提纯,具有很大的工艺应用前景。
耿旭[8](2021)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性能的提升及新型固定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果糖浆(High Fructose Syrup,HFCS)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糖类,因口感清爽价格低廉、溶解度高、保湿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生产HFCS的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GI)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商业化最成功的固定化酶,全球每年消耗量超过500吨。工业上生产HFCS时,葡萄糖经GI异构化成为果糖这一步被认为是HFCS生产的关键步骤。HFCS的生产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每次装柱后固定化GI的使用周期长达10个月左右。目前,HFCS生产企业在使用固定化GI的过程中主要以酶制剂供应商给出的活性参数作为标准,生产过程中较为粗放的使用方式使得固定化GI活性流失较快,多数情况下达不到酶制剂供应商给出的酶活性效能的理想值,造成酶活性浪费。在固定化GI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定期维护GI使用条件,能减缓酶活性损失。因此研究并优化影响HFCS生产过程中固定化GI反应体系中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可以减缓固定化GI的活性损失,进而提高酶的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周期。目前我国HFCS生产中所使用的固定化GI大部分依赖进口。研制能够商业化的国产固定化GI,以逐步替代进口酶,能够降低国内HFCS企业生产成本,增强技术竞争力。纳米金属-有机骨架结构(MOFs)作为一种新兴材料不但具有金属的刚性还保留了有机配体的一些特性,在氢气存储、气体吸附与分离、药物缓释、催化反应等领域都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MOFs不仅能利用自身多孔结构吸附固定酶,内部不饱和金属位点还能与氨基、羧基配位,以共价配位的形式将游离酶牢牢固定住,未来MOFs在固定化领域具有广泛的作为。本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筛查了影响现有两种常用固定化GI活性的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底物浓度、床层高度、反应温度、p H及离子浓度等的参数范围。接着以一种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A)为例,通过响应面法对葡萄糖转化过程的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了优化。经响应面优化后确定出较佳条件:活化时间3.5 h、反应温度70℃、p H值7.5、床层高度96%、底物浓度48%、SO32-浓度21m M、Mg2+浓度28 m M、料液流速为每柱体积/3 h(1.42 m L/min)时,模拟异构柱出口处果糖浓度最高可达601.2 mg/m L。接着进行模拟异构柱中固定化GI压力调节实验。在模拟实验中利用料液反洗,调节异构柱中固定化GI受到的压力,结果表明:固定化GI经长时间使用后活性下降利用反洗调节异构柱压力能够显着提升酶的活性,反洗10 min时后,酶的活性较对照组最高提升了6.63%。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异构酶使用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对异构柱进行压力调节可以提升酶的活性。根据实验结果并参照国标GB/T 23533—2009提出了固定化GI质量的判断标准及使用时应当注意的事项,以便于企业对不同批次、不同质量的固定化GI做出合适的生产参数调整,避免因固定化GI质量问题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我们从Serratia marcescens中提取GI粗酶:SmGI,经测定其活性为58.7U。合成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化载体MOF-525,经TEM、红外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表征,证明合成的固定化载体是正确的。以MOF-525为固定化载体通过吸附、共价配位相结合的方法将提取的GI固定化,酶的负载率为37.5%,并对固定化后的GI进行了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利用MOF-525固定化的GI在酸性条件下更加稳定p H 7.0时固定化GI具有最佳活性,经MOF-525固定化后6次重复使用GI的活性降低13%,具有很好重复使用性。为未来研究具有应用潜力的固定化GI奠定了基础。
刘孟潇[9](2021)在《间二氯苯生产及原料提纯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间二氯苯是化工行业不可或缺的精细化工原材料,主要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和颜料生产等化工领域,随着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医药领域中新药的推陈出新,导致间二氯苯的需求连年增加,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间二氯苯工业上一般以混合二硝基苯为主要原料,通过磺化方法提纯即可得到间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经氯化反应得间二氯苯产品,此方法在原料提纯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严重污染环境,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用甲氧基化反应对原料进行提纯,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并选用环流式反应器进行了间二硝基苯光催化氯化反应制备间二氯苯的研究,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混合二硝基苯甲氧基化提纯间二硝基苯工艺和间二硝基苯光催化氯化反应工艺的影响,选用实验室的方法探索出了较优的反应条件。原料提纯工艺的较优反应条件为:选用甲醇作为反应溶剂,邻、对二硝基苯和甲醇钠的摩尔比为1:1.05,混二硝基苯和甲醇的质量比为1:0.3,保持反应温度为76℃,控制滴加甲醇钠的时间为30min,搅拌回流反应时间为50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对产物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间二硝基苯产品。在此条件下对得到的产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目的产物(间二硝基苯)纯度高达99.9%,邻、对二硝基苯的转化率在99.8%以上。光催化氯化反应制备间二氯苯的反应条件为:光源为25W紫外灯,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9h,氯气流量控制在210ml/min,在该反应条件下制得间二氯苯粗产品,通过精馏装置对间二氯苯进行分离提纯,真空度为-0.097Mpa,回流比控制在12左右。经气相色谱分析,间二氯苯的收率为91.2%,精馏提纯后的纯度高达99.9%,满足间二氯苯的产品质量要求。
黄宇辉[10](2021)在《用于烟气CO2化学吸收技术的混合胺吸收剂降解研究》文中认为化学吸收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燃烧后捕集技术,但目前仍存在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开发新型低能耗低降解吸收剂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以乙醇胺(ME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水溶液(后面简称MAH)及AMP+无水哌嗪(PZ)水溶液(后面简称APH)两种具有高CO2吸收量、高再生率以及低解吸能耗的混合胺吸收剂为研究对象,分为氧化降解和热降解两部分,通过强制降解实验,研究混合胺吸收剂降解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复杂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反应机理,并筛选适合新型混合胺吸收剂的抗降解剂。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吸收剂组分(MEA、AMP、PZ)、热降解温度(120℃-140℃)、CO2负荷(0-2mol/L)对混合胺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AH组分间相互作用抑制了MEA和AMP的降解;APH组分间相互作用促进了PZ的降解,抑制了AMP的降解。混合胺吸收剂各组分降解速度随着温度负荷升高而加快,组分MEA、AMP存在降解所需最低CO2负荷。对于混合胺MAH,组分MEA和AMP无交叉反应,各自通过氨基甲酸酯的聚合进行降解;对于混合胺APH,PZ无法独立发生热降解,而是与AMP及其降解产物发生反应,因此AMP存在促进了PZ的热降解进程。对于混合胺吸收剂的氧化降解,本文研究了组分间相互作用和Fe2+含量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并筛选了合适的抗氧化剂。结果表明,MAH组分间相互作用抑制了MEA的降解,促进了AMP的降解;APH组分间相互作用促进了AMP和PZ的降解。Fe2+对混合胺吸收剂各组分的氧化降解存在明显催化作用,对于MAH,Fe2+的加入使得MEA总降解率提升80.3%,AMP总降解率提升81.7%;对于APH,Fe2+的加入使得AMP总降解率提升181%,PZ总降解率提升37.3%。Fe2+含量不同,各组分降解过程中存在略微差异,但最终总降解率相近。在MAH氧化降解过程中,MEA首先发生降解,降解产物会继续与AMP和MEA发生反应,加快降解反应的进行;在APH氧化降解过程中,降解产物中未检测到AMP和PZ互相反应生成的物质,但PZ作为良好的亲核试剂,降解过程中可以与AMP的降解产物(如甲酸、丙酮)等发生反应,导致了AMP和PZ混合时,PZ降解率增加。最后,通过衡量吸收剂降解率、CO2担载量、溶液碱度等参数变化,筛选出金属捕获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MAH和APH的抗氧化剂。
二、高纯液体亚硫酸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纯液体亚硫酸钠(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撬装纳滤膜预处理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技术方案 |
2 具体实施方式 |
3 实施效果 |
4 结语 |
(2)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发现、表征、改造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研究概况 |
1.1.1 P450单加氧酶简介 |
1.1.2 P450单加氧酶的结构 |
1.1.3 P450单加氧酶的催化机制 |
1.1.4 P450单加氧酶的分类 |
1.1.5 P450单加氧酶催化的反应类型 |
1.1.6 P450单加氧酶的应用 |
1.2 P450单加氧酶的分子改造 |
1.2.1 蛋白质改造策略 |
1.2.2 定向进化 |
1.2.3 理性设计 |
1.2.4 半理性设计 |
1.3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 |
1.3.1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研究进展 |
1.3.2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分类 |
1.3.3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改造 |
1.4 羟基脂肪酸概述 |
1.4.1 羟基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 |
1.4.2 羟基脂肪酸的应用 |
1.4.3 羟基脂肪酸的合成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基因挖掘及底物谱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2.3 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菌P450单加氧酶的基因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序列比对及进化树的构建 |
2.3.3 基因组提取 |
2.3.4 引物设计 |
2.3.5 重组细菌P450单加氧酶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6 重组P450单加氧酶的表达与SDS-PAGE分析 |
2.3.7 脂肪酸底物谱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P450单加氧酶的基因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2 序列比对及进化树的构建 |
2.4.3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2.4.4 底物谱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amf2522和Bamf0695的纯化表征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P450单加氧酶的蛋白纯化 |
3.3.2 P450单加氧酶的光谱学表征 |
3.3.3 P450单加氧酶的酶学性质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P450单加氧酶的纯化 |
3.4.2 P450单加氧酶光谱学的表征 |
3.4.3 P450单加氧酶的酶学性质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mf0695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改造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Bamf0695的序列比对、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 |
4.3.2 引物设计 |
4.3.3 突变体的构建 |
4.3.4 突变体蛋白的表达及SDS-PAGE分析 |
4.3.5 Bamf0695突变体催化脂肪酸区域选择性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Bamf0695序列比对与同源建模 |
4.4.2 Bamf0695突变位点的选择 |
4.4.3 Bamf0695突变体蛋白SDS-PAGE分析 |
4.4.4 Bamf0695突变体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分析 |
4.4.5 分子对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amf2522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改造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2.3 试剂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Bamf2522序列比对、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5.3.2 引物设计 |
5.3.3 Bamf2522突变体的构建 |
5.3.4 Bamf2522突变体蛋白SDS-PAGE分析 |
5.3.5 Bamf2522突变体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序列比对与同源建模 |
5.4.2 Bamf2522突变位点的选择 |
5.4.3 Bamf2522突变体蛋白SDS-PAGE分析 |
5.4.4 Bamf2522突变体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分析 |
5.4.5 分子对接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amf2522和Bamf0695催化微藻生物质探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材料 |
6.2.3 试剂配制 |
6.3 实验方法 |
6.3.1 微藻的培养 |
6.3.2 微藻中脂肪酸混合物的提取 |
6.3.3 气相色谱分析微藻中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 |
6.3.4 Bamf2522和Bamf0695催化微藻脂肪酸的羟基化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微藻中脂肪酸的含量测定及鉴定 |
6.4.2 Bamf2522和Bamf0695催化微藻脂肪酸羟基化产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硒的应用及提硒的原料 |
1.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有色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1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钴镍的研究进展 |
1.3.2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钒的研究进展 |
1.3.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铝的研究进展 |
1.3.4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锌的研究进展 |
1.3.5 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的研究进展 |
1.4 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现状 |
1.4.1 二氧化硫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
1.4.2 亚硫酸钠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药剂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4 分析与检测 |
第三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提硒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3.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吉布斯自由能分析 |
3.1.1 硒化铜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2 硒化银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3 硒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同时存在的反应 |
3.2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反应平衡分析 |
3.2.1 硒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2 硒化铜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3 硒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4 碲化铜、氯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3 二氧化硒还原的热力学 |
3.3.1 在水中二氧化硫各组分与p H的关系 |
3.3.2 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4.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单因素研究 |
4.1.1 温度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2 保温时间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3 硫酸加入量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4 固液比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2 焙烧产物的微观结构研究 |
4.2.1 焙烧产物的XRD图 |
4.2.2 焙烧产物的SEM-EDS图 |
4.3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响应曲面法优化 |
4.3.1 实验设计与结果 |
4.3.2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4.3.3 响应曲面及等高线分析 |
4.3.4 实验优化及验证 |
4.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动力学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还原二氧化硒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5.1 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
5.1.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3 亚硫酸钠的加入量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4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5 亚硫酸钠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
5.2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
5.2.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3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4 二氧化硫通入速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5 二氧化硫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
5.3 两种还原剂的结果对比 |
5.4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动力学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超声波微波作用下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的解吸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SO_2 的危害及排放现状 |
1.1.2 中国硫资源利用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可再生型脱硫技术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热解吸的超声波微波解吸强化机理 |
2.1 碱铝解吸法脱硫化学反应机理 |
2.2 超声波解吸强化机理 |
2.3 微波解吸强化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评价指标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3 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作用下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的解吸性能 |
4.1 频率20 kHz的超声波解吸性能 |
4.1.1 解吸率 |
4.1.2 解吸速率 |
4.2 频率30 kHz的超声波解吸性能 |
4.2.1 解吸率 |
4.2.2 解吸速率 |
4.3 基于不同频率对比的超声参数组合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作用下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的解吸性能 |
5.1 解吸温度对微波解吸性能的影响 |
5.2 微波功率对微波解吸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下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的解吸性能 |
6.1 最差超声波协同不同功率微波的解吸性能 |
6.1.1 解吸率 |
6.1.2 解吸速率 |
6.2 最优超声波协同不同功率微波的解吸性能 |
6.2.1 解吸率 |
6.2.2 解吸速率 |
6.3 基于综合对比的协同解吸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产电细菌及碳/铁基导电材料促进微生物电子传递强化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氢烷气的研究意义 |
1.2 微生物发酵制氢机理及电子传递强化 |
1.2.1 微生物发酵制氢气的反应机理 |
1.2.2 产氢菌NADH平衡调控及电子传递强化 |
1.3 微生物发酵制甲烷机理及电子传递强化 |
1.3.1 微生物发酵制甲烷的反应机理 |
1.3.2 产甲烷菌群种间电子传递机制与比较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菌种的分离和培养 |
2.1.1 纯菌培养基的配制 |
2.1.2 纯菌培养方法 |
2.1.3 混合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
2.1.4 混合菌种的分离和富集 |
2.2 实验设备 |
2.2.1 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 |
2.2.2 其他实验设备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生物质成分测试方法 |
2.3.2 微生物及导电材料微观理化表征 |
2.3.3 溶解性成分测试方法 |
2.3.4 微生物氢酶、电子传递系统活性及NAD(H/~+)含量测试方法 |
2.3.5 微生物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6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提取与表征方法 |
2.3.7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方法 |
2.3.8 气相成分和液相代谢产物测试方法 |
2.3.9 发酵产气及底物代谢的数据分析与计算 |
3 产电细菌与产氢细菌组成互营产氢体系的电子传递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2.1 金属还原地杆菌、混合产氢菌种及细胞色素c材料 |
3.2.2 暗发酵产氢 |
3.3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促进暗发酵产氢 |
3.3.1 金属还原地杆菌与产氢菌不同接种比下的发酵产氢性能 |
3.3.2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多层胞外聚合物对暗发酵产氢影响 |
3.4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对产氢菌的胞内代谢影响 |
3.4.1 产氢菌的氢酶活性 |
3.4.2 产氢菌的电子传统系统活性 |
3.4.3 产氢菌的NAD(H/~+)水平 |
3.5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提升产氢系统电化学性能 |
3.6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对产氢菌群结构的影响 |
3.7 金属还原地杆菌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3.8 细胞色素c促进暗发酵产氢 |
3.9 金属还原地杆菌与产氢菌互营代谢促进暗发酵产氢机理 |
3.10 本章小结 |
4 产电细菌与甲烷古菌互营产甲烷:生物膜成分与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菌种及材料 |
4.2.2 硫还原地杆菌与甲烷八叠球菌共培养产甲烷 |
4.3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下共培养体系产气性能 |
4.4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下共培养体系生物膜的微观形貌 |
4.5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下共培养体系电化学性能的响应机制 |
4.5.1 碳毡生物膜的电化学性能 |
4.5.2 悬浮液的电化学性能 |
4.6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对共培养体系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4.6.1 碳毡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4.6.2 碳毡生物膜胞外聚合物中多糖浓度变化 |
4.6.3 悬浮液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促进发酵产甲烷的电子传递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2.1 沸石咪唑酯骨架及其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5.2.2 厌氧发酵菌种 |
5.2.3 厌氧发酵产甲烷 |
5.3 沸石咪唑酯骨架及其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微观表征 |
5.4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促进乙醇发酵产甲烷 |
5.5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提升产甲烷系统的电化学性能 |
5.6 多孔碳弱化纳米导线/血红素蛋白介导的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
5.7 多孔碳强化氧化还原胞外聚合物介导的种间间接电子传递 |
5.7.1 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5.7.2 胞外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5.7.3 胞外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变化 |
5.8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对菌群结构的影响 |
5.9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促进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机理 |
5.10 本章小结 |
6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氢菌及产甲烷菌电子传递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案 |
6.2.1 发酵细菌及磁铁矿纳米颗粒 |
6.2.2 第一阶段暗发酵产氢 |
6.2.3 第二阶段厌氧发酵产甲烷 |
6.3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第一阶段暗发酵产氢 |
6.3.1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气肠杆菌的细胞微观形貌影响 |
6.3.2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气肠杆菌的产氢路径和氢酶活性影响 |
6.3.3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气肠杆菌的胞内电子传递 |
6.3.4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气肠杆菌发酵产氢 |
6.4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第二阶段厌氧发酵产甲烷 |
6.4.1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氢尾液厌氧发酵产甲烷 |
6.4.2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甲烷菌电子传递能力及胞外聚合物影响 |
6.4.3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 |
6.4.4 产甲烷代谢功能分析 |
6.5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机理 |
6.6 两阶段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能量转化效率 |
6.7 本章小结 |
7 产电细菌与纳米磁铁矿杂化体系促进生物质联产氢气和甲烷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案 |
7.2.1 水花生原料及发酵菌种 |
7.2.2 水花生原料发酵产氢/产甲烷实验 |
7.2.3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的制备 |
7.2.4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促进水花生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 |
7.3 水花生原料成分及发酵产气性能 |
7.3.1 水花生原料成分随收获月份的变化规律 |
7.3.2 不同月份收获的水花生发酵产氢性能 |
7.3.3 发酵产氢尾液联产甲烷性能 |
7.3.4 不同月份收获的水花生单阶段发酵产甲烷性能 |
7.3.5 不同月份收获的水花生发酵产气的能量转化效率 |
7.4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表征 |
7.4.1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的表观形貌 |
7.4.2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
7.5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提升水花生发酵产气性能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工作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旋转填充床强化肉桂醛纳米催化加氢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催化反应过程简介 |
1.2.1 均相催化反应 |
1.2.2 非均相催化反应 |
1.2.3 纳米催化反应 |
1.3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分析 |
1.4 多相催化反应器 |
1.4.1 填充床 |
1.4.2 鼓泡塔 |
1.4.3 搅拌釜 |
1.5 超重力反应器 |
1.5.1 旋转填充床的结构与分类 |
1.5.2 旋转填充床强化传质和微观混合性能研究 |
1.5.3 旋转填充床的应用研究 |
1.5.4 旋转填充床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二章 旋转填充床内纳米颗粒对气-液传质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旋转填充床内气-液传质模型 |
2.2.1 旋转填充床内气-液传质系数模型 |
2.2.2 旋转填充床内有效传质面积模型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3.2 实验装置与流程 |
2.3.3 纳米颗粒表征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转速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4.2 A1_2O_3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4.3 SiO_2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4.4 TiO_2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4.5 Fe_3O_4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4.6 C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4.7 表观气速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4.8 液体流量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转填充床内悬浮液的液-固传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2 实验原理 |
3.2.3 离子交换树脂颗粒表征 |
3.2.4 实验装置与流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散时间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 |
3.3.2 转速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 |
3.3.3 填料厚度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 |
3.3.4 液体流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 |
3.3.5 固含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 |
3.3.6 液-固传质系数关联式 |
3.3.7 与微通道反应器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应釜内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加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2 Ni-Pt纳米颗粒制备的实验装置与流程 |
4.2.3 Ni-Pt纳米颗粒表征 |
4.2.4 肉桂醛催化加氢反应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Ni-Pt纳米颗粒的表征 |
4.3.2 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加氢性能研究 |
4.4 肉桂醛加氢动力学研究 |
4.4.1 不同温度下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效果 |
4.4.2 肉桂醛加氢动力学 |
4.4.3 肉桂醛加氢的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旋转填充床内Ni-Pt纳米颗粒催化肉桂醛加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Ni-Pt纳米颗粒的制备 |
5.2.3 旋转填充床内催化加氢实验装置与流程 |
5.2.4 反应物分析及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转速对肉桂醛加氢效果的影响 |
5.3.2 氢气压力对肉桂醛加氢效果的影响 |
5.3.3 与传统反应釜对比 |
5.3.4 分散效果对肉桂醛加氢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的性质、应用及资源 |
1.1.1 硒的性质 |
1.1.2 硒的应用及需求 |
1.1.3 硒的资源及产量 |
1.2 国内外硒的提取现状 |
1.2.1 铜阳极泥中提取硒 |
1.2.2 工业酸泥中回收硒 |
1.2.3 其他硒资源中回收硒 |
1.3 硒的提纯现状 |
1.3.1 化学法提纯 |
1.3.2 物理法提纯 |
1.4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硒渣中元素赋存特性及热力学分析 |
2.1 硒渣中硒及杂质的赋存状态分析 |
2.1.1 原料 |
2.1.2 分析方法 |
2.1.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2.2 粗硒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2.2.1 饱和蒸气压 |
2.2.2 Se-Te二元体系分离系数 |
2.2.3 Cu_2Se、PbSe和PbTe的热稳定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质氧化调控过程的热力学及实验研究 |
3.1 调控过程热力学分析 |
3.1.1 E-pH图的绘制 |
3.1.2 Se-H_2O系E-pH图 |
3.1.3 Te-H_2O系E-pH图 |
3.1.4 Se-Cu-H_2O系E-pH图 |
3.1.5 Se-Pb-H_2O系E-pH图 |
3.1.6 Te-Pb-H_2O系E-pH图 |
3.2 杂质氧化调控实验研究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方法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硒的真空挥发特性实验研究 |
4.1 金属在真空状态下挥发规律 |
4.1.1 真空状态及其特点 |
4.1.2 硒在真空状态下蒸发过程 |
4.1.3 金属在真空状态下的挥发规律 |
4.1.4 金属的蒸发速率 |
4.2 硒在真空下的蒸发速率测定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4 数据的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硒蒸发速率测定结果 |
4.3.2 硒蒸发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
4.3.3 硒蒸发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
4.3.4 最大蒸发速率和凝聚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空挥发提纯硒实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 |
5.2 实验方法与检测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分析与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型实验研究 |
5.3.2 公斤级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放大实验及技术对比 |
6.1 放大实验 |
6.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6.1.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技术对比 |
6.2.1 工艺对比 |
6.2.2 可持续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性能的提升及新型固定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果糖浆(HFCS) |
1.1.1 HFCS的分类 |
1.1.2 HFCS的特点 |
1.1.3 HFCS的生产工艺 |
1.2 葡萄糖异构酶 |
1.2.1 葡萄糖异构酶简介 |
1.2.2 葡萄糖异构酶发展历程 |
1.2.3 葡萄糖异构酶作用机制 |
1.2.4 葡糖糖异构酶的发展趋势 |
1.3 酶的固定化研究 |
1.3.1 酶固定化的优点 |
1.3.2 酶的固定化研究 |
1.3.3 纳米固定化载体 |
1.4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影响固定化GI活性因素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溶液的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装置 |
2.3.2 果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活化时间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2.3.4 活化温度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2.3.5 底物浓度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2.3.6 反应体系中酶量对GI酶活的影响 |
2.3.7 反应温度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2.3.8 pH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2.3.9 金属离子对GI酶活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果糖标准曲线的适用性 |
2.4.2 不同活化时间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2.4.3 不同活化温度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2.4.4 不同底物浓度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2.4.5 固定化GI的量对异构化反应进程的影响 |
2.4.6 不同反应温度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2.4.7 不同pH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2.4.8 不同离子浓度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拟异构柱中固定化GI反应条件的优化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3.4 实验方法 |
3.4.1 模拟异构柱装置的搭建 |
3.4.2 果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3 活化时间、离子强度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3.4.4 温度、pH、底物浓度、床层高度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3.4.5 进料浓度提高对料液流速的影响 |
3.4.6 压力调节时间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3.4.7 异构柱压力调节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果糖标准曲线的适用性 |
3.5.2 响应面优化活化时间、离子强度对酶活的影响 |
3.5.3 响应面优化温度、pH、底物浓度、床层高度对酶活的影响 |
3.5.4 提高进料浓度对料液流速的影响 |
3.5.5 压力调节对固定化GI活性的影响 |
3.5.6 异构柱压力调节时间对固定化GI酶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定化GI的标准化建议及应用规程 |
4.1 外观要求 |
4.2 机械强度 |
4.3 活性要求 |
4.4 卫生要求 |
4.5 酶的活力检测 |
4.5.1 取样规则 |
4.5.2 实验试剂 |
4.5.3 实验方法 |
4.5.4 酶活计算 |
4.6 固定化GI的应用规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新型MOF载体的SmGI固定化技术 |
5.1 实验试剂 |
5.2 实验仪器 |
5.3 GI的提取及活性测定方法 |
5.3.1 Serratia marcescens的培养 |
5.3.2 SmGI的提取 |
5.3.3 SmGI活性的测定 |
5.4 MOF-525 的合成及表征方法 |
5.4.1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MOF-525 的合成 |
5.4.2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MOF-525 的谱学表征 |
5.5 GI的固定化及性能研究 |
5.5.1 GI的固定 |
5.5.2 MOF-525 固定化SmGI负载率 |
5.5.3 MOF-525 固定化SmGI的 TEM表征 |
5.5.4 固定化SmGI稳定性研究 |
5.5.5 pH对固定化SmGI活性影响方法 |
5.5.6 温度对固定化SmGI活性影响 |
5.6 SmGI活性测定结果 |
5.7 MOF-525 的表征结果 |
5.8 SmGI的固定化及性能研究结果 |
5.8.1 MOF-525 固定化SmGI负载率计算结果 |
5.8.2 TEM表征结果 |
5.8.3 固定化SmGI重复使用性测试结果 |
5.8.4 不同pH对固定化SmGI活性影响 |
5.8.5 不同温度对固定化SmGI活性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间二氯苯生产及原料提纯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物料性质和用途 |
1.1.1 间二氯苯的性质 |
1.1.2 间二氯苯的用途 |
1.1.3 间二硝基苯的性质 |
1.1.4 间二硝基苯的用途 |
1.2 间二氯苯的合成方法 |
1.2.1 以间苯二胺或者间氯苯胺为原料的重氮化法 |
1.2.2 以苯磺酰氯为原料的氯化法 |
1.2.3 以1,3,5-三烷基苯为原料的氯化法 |
1.2.4 苯硝化高温氯化法 |
1.2.5 苯或氯苯定向氯化法 |
1.2.6 异构化生产方法 |
1.3 间二硝基苯提纯方法 |
1.3.1 亚硫酸钠磺化法 |
1.3.2 相转移催化法 |
1.4 间二硝基苯光催化氯化反应 |
1.4.1 光催化氯化反应机理介绍 |
1.4.2 间二硝基苯催化氯化反应机理 |
1.4.3 光催化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1.4.4 光催化氯化反应的应用 |
1.5 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
1.5.1 课题提出背景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1.5.3 课题提出意义 |
2 间二硝基苯提纯工艺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反应过程机理阐述 |
2.1.2 影响因素 |
2.2 甲醇钠的制备 |
2.2.1 实验所用试剂 |
2.2.2 反应方程式 |
2.2.3 实验步骤 |
2.2.4 甲醇钠含量的测定 |
2.3 间二硝基苯提纯实验 |
2.3.1 实验方案 |
2.3.2 实验所用试剂 |
2.3.3 实验所用仪器及装置 |
2.3.4 实验步骤 |
2.4 分析方法 |
2.4.1 反应生成物物性 |
2.4.2 样品分析方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常压下单因素实验 |
2.5.2 产物分析结果 |
2.5.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5.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2.5.5 溶剂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
2.5.6 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 |
2.5.7 甲醇钠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间二氯苯生产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反应过程介绍 |
3.1.2 影响因素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方案 |
3.2.2 实验所用试剂 |
3.2.3 实验所用仪器 |
3.2.4 实验所用装置 |
3.2.5 实验操作步骤 |
3.3 分析方法 |
3.3.1 反应生成物物性 |
3.3.2 样品分析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光照强度对反应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4.4 氯气流速对反应的影响 |
3.4.5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用于烟气CO2化学吸收技术的混合胺吸收剂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温室效应与CO_2排放 |
1.1.2 CO_2排放控制技术路线 |
1.2 CO_2捕集技术与工艺 |
1.2.1 燃烧前捕集技术 |
1.2.2 富氧燃烧技术 |
1.2.3 燃烧后捕集技术 |
1.3 化学吸收法 |
1.3.1 化学吸收法研究现状 |
1.3.2 混合胺吸收剂 |
1.4 吸收剂降解研究现状 |
1.4.1 降解行为研究 |
1.4.2 热降解机理研究 |
1.4.3 氧化降解机理研究 |
1.4.4 抗氧化剂研究 |
1.5 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系统和方法介绍 |
2.1 实验试剂与气体 |
2.2 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
2.2.1 CO_2吸收实验装置 |
2.2.2 强制热降解实验装置 |
2.2.3 强制氧化降解实验装置 |
2.2.4 阳离子色谱 |
2.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2.3 重要参数定义 |
2.3.1 吸收剂降解率 |
2.3.2 CO_2担载量 |
2.3.3 相对碱度 |
2.4 本章小结 |
3 混合胺热降解 |
3.1 MAH热降解 |
3.1.1 组分间相互作用 |
3.1.2 温度及CO_2负荷对MAH热降解影响 |
3.1.3 MAH热降解产物及机理分析 |
3.2 APH热降解 |
3.2.1 组分间相互作用 |
3.2.2 温度及CO_2负荷对APH热降解影响 |
3.2.3 APH热降解产物及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混合胺氧化降解 |
4.1 MAH氧化降解 |
4.1.1 组分间相互作用 |
4.1.2 Fe~(2+)对氧化降解影响 |
4.1.3 MAH氧化降解产物及机理分析 |
4.1.4 MAH的抗降解研究 |
4.2 APH氧化降解 |
4.2.1 组分间相互作用 |
4.2.2 Fe~(2+)对氧化降解影响 |
4.2.3 APH氧化降解产物及机理分析 |
4.2.4 APH的抗降解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高纯液体亚硫酸钠(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撬装纳滤膜预处理装置的研制[J]. 章雅. 机电信息, 2022(01)
- [2]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发现、表征、改造及应用[D]. 宗利. 吉林大学, 2021(01)
- [3]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D]. 邹建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超声波微波作用下碱式硫酸铝脱硫富液的解吸特性研究[D]. 王俊娜.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产电细菌及碳/铁基导电材料促进微生物电子传递强化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研究[D]. 李慧. 浙江大学, 2021
- [6]旋转填充床强化肉桂醛纳米催化加氢反应研究[D]. 董坤.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7]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的研究[D]. 查国正.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8]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性能的提升及新型固定化技术研究[D]. 耿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9]间二氯苯生产及原料提纯工艺的研究[D]. 刘孟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10]用于烟气CO2化学吸收技术的混合胺吸收剂降解研究[D]. 黄宇辉. 浙江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