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力量办学必须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论文文献综述)
戚静[1](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王庆如[2](2012)在《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陕西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高原期”。根据对陕西省现有的18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其症状表现为:发展态势正在衰减,生存空间日趋局促,前途命运未卜难测。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走出“高原期”就成为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田野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有机结合,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以此为框架,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具体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分析架构。通过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概念的厘定,指出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由大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内部管理、办学效益五个核心要素构成。依照这五个核心构成要素,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五维要素结构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第二,梳理了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历程、成就及特征。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经历了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和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大靓点,被称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陕西现象”。第三,扫描了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问题与症结。利用分析框架,选取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通过田野研究等方法,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扫描。其主要表征是: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着办学理念模糊、办学定位失当、校园文化淡漠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学生管理重管轻教的问题;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着办学经费日趋拮据、经费用途偏失、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的问题。第四,剖析了制约和影响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生源数量萎缩与质量下降、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健全、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来看,由于政策制定存在缺陷、政策执行不力、政府管理中存在问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制度性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逐利性动机和理念、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自身原因。第五,提出了新时期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建立整体的改革图景,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共同协作。具体来讲:一是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实行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二是端正办学思想,淡化逐利色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考核及激励、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四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参与、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五是加强财政资助,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引导其提高质量、培育办学特色。
陈爱香[3](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青年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生力量。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强、情怀深、思想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证。本研究从“是什么”角度深度论说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其相关问题和理论依据,从“为什么”角度探究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从“怎么办”角度探讨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可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深度论述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相关问题。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师通过自主发展和学校、院系、政府促进而增强教学责任意识、丰富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优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以及达到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状态。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包括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过程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鲜明特征体现为目标指向上具体性与多元性相统一、发展内容上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发展动力上内驱力与外推力相统一、发展过程上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发展性质上教学性与学术性相统一。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青年教师扮演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实施有效教学和实现教学学术性的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安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矛盾、加速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成长以及打赢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攻坚。科学梳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依据。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根本,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学说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论述之中;坚持以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传承,合理继承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功能、教师教学功能和教师素质等理论中蕴含的教学发展思想;坚持以西方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借鉴,辩证吸收古希腊教育家、中世纪教育家、近代和现代西方教育家之教学发展思想精华;坚持以当代教育理论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主体,以当代教师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学学术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直接理论依据,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创新。全面论说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包括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教学改进意识、教学实效意识和教学发展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时事政治知识和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准备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以及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合理选取、教学方法合理选用、教学效果显着改善)。客观审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实。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培训逐步健全、措施逐步完善、效果逐步显现,但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发展满意度、教学责任意识、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现状不很理想并存在问题。造成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思政课青年教师主体努力不够、高校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院系培养与帮扶措施有待加强、政府相关政策与投入尚待落实。全面探寻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可行对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根本在于主体努力,要增强教学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知识学习、重视教学能力提高、落实课后教学反思、开展教学学术攻坚、加强教学人格修为;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保障在于学校作为,要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完善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制度;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关键在于院系支持,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改进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实施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帮扶团队、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氛围;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条件在于政府助力,要加强政策落实与评价、提高经费投入精准度、加强项目宣传与推广。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陈金秀[5](2014)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认为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健全决定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普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它既包括民办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组织等外部关系的处理,也包括民办高职院校内部各种关系的处理。具体包括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融资体制与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本论文基于治理理论与三螺旋理论的理论研究,重点分析了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民办高校自身五因素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并力图在五因素视角下研究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本研究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是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分析。通过治理理论与三螺旋理论的分析,本文提炼了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五个关键性影响因素: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与民办高校自身。论文在第三部分抛砖引玉,先对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重点梳理了山东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接着从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融资体制与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等维度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基于大量的政协提案与访谈调研分析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法律地位不清、管理机构不完善、办学自主权不足、投资产权欠明晰;在办学体制方面,教育培养体系衔接不够,“双证互通”规模小、障碍多,“政产学研用”结合还处于尴尬境地;在投融资体制方面,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投融资渠道单一,经费来源不稳定,公共财政扶持不到位,财务支出结构不合理;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形成,课程建设缺乏特色,师资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不成熟是内部原因,政府政策滞后、缺位与悬浮是外部原因,传统教育观、人才观、管理观与经济观制约是观念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发达国家私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中寻找启示,有助于解决当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诸多问题。论文在第五部分主要选取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私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启示;第六部分主要是在前面各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总的来说,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走向和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现实问题。本研究认为,建立以优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更加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结构为核心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将有利于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五因素框架,政府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企业应该在学校发展中发挥需求导向作用,社会中介组织应该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发挥支撑纽带作用,另外,作为主体的民办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解决内部管理问题。
童书玮[6](2018)在《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发展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元的民族特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也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解决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实践已充分证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仅就经济讲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有出路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又直接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闯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条发展新路径,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更是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支撑点进行分析,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即边疆民族地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必要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要“做什么”,解决方向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怎么做”,解决可行性问题。研究视角上,努力把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着力克服就普洱讲普洱、就经济讲经济、就教育讲教育的弊端,强调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提出在局部区域、在特定阶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是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老大难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育优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理清了理论的认识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操作问题。三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措施上,既有针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下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有如何调整和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体系的措施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供教育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四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论证。案例和数据,都来源于实际工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形成的主要观点,也是作者8年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真切感受和体会,是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后的成果体现,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力图在对局部区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套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实践经验,争取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徐小容[7](2016)在《以“共治”求“善治”: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理性逻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逐步过渡到“提优增质”的新发展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为顺应这一发展变化,也应当调整姿态,通过增幅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而实现本身的“提优增质”。然而,近年来持续存在的“就业难”与“技工荒”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得社会各界开始不断审视并诘问职业教育质量及其质量管理工作。事实上,职业教育的核心工作在于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核心也相应地落到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上。而在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和实现机制,主要以职业学校“自系统”实现的质量管理为主,但这种相对封闭的“自系统”式质量管理,又往往因受个体理性的有限性限制,而存在“闭门造车”之嫌,以致于职业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出现低效循环的问题。为此,推进在职教教学质量管理领域的变革,使其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治理,便成为未来职教教学质量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实现在职教教学领域的质量治理,势必要着眼于职教教学系统本身。而受职业教育本身“跨界”性特质的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学系统而具半开放性,这不仅为多元、多维主体共同参与质量治理提供了契机和现实可能性,也为多元力量共同推进职教领域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沟通合作的平台。在“大职教”观视域下,推进对职教教学系统的质量治理,势必需要着手于从宏观层面的以职业学校为核心的集政府、行业企业、评估机构、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中观层面以机构部门为核心的集教务处、教学委员会、督导处等构成的学校教学质量治理;微观层面的以课堂为核心的集职教教师、学生、教学指导人员等共同构成的教师教学质量治理。然而,为何要实现在职教教学质量上的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是什么?实践中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状况如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发展向何处?通过何种力量推进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如何过程性地实现职教教学质量治理?职教教学质量治理要达成何种状态?如何保障职教教学质量的治理实现?等问题便构成了本研究包括“缘何”、“是何”、“何状”、“何向”、“何人”、“何以”、“何态”和“如何”等八大问题域,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在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统一的基础上,以“公共性”向“善性”的发展为主线,逐级展开对职教教学质量的治理研究。若从研究的核心领域来看,则本研究主要着力于四大板块的研究,即“共治求善治”的逻辑研究、“共治生善者”的主体研究、“共治保善于”的过程研究、“共治成善态”的效果研究,以保证职教教学质量在“共治”中逐渐向善治发展,从而最终进入发展的“善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共治求善治”的逻辑研究。“共治求善治”的逻辑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引领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理性逻辑,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在于探讨了“公共”与“理性”的逻辑因应,并设定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经由“公共性”逻辑起点,到“善性”逻辑终点的过程性发展,通过指明指引从起点到终点的逻辑向道,以最终确立职教教学质量在公共理性指引下以“共治”求“善治”的“善道”,从而为全文在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发展线索奠定基础。第二,“共治生善者”的主体研究。“共治生善者”的主体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推进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内外部治理主体及其作用关系,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形成一致力量,共同致力于职教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研究内容在于探讨如何实现在职教教学质量共治中“善者”的生成,具体通过确立治理主体在身份上、文化上、价值上的对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归属认同,进而明晰各治理主体在质量治理上的间性关系及各自所拥有的权力和职责,再而通过组构治理主体之间在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上的“产学研用”共同体,并建立相应的对各治理主体权责关系和外在行为进行规制的权责秩序、过程秩序、课程秩序和课堂教学秩序,从而确保各治理主体在内在意识层面对质量治理的认同,和外部行为层面对质量治理的行为协同,从而最终以保证“善举者”和“善治者”的过程性生成。第三,“共治保善于”的过程研究。“共治保善于”的过程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在职教教学质量生成的整个过程中,全方位确保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有效实现,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治理过程的高效率运作。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在于沿着职业学校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学输出质量这一整体过程,通过充分整合内外部力量,以建构“输入共担”、“过程共理”、“输出共保”的整体共治格局,具体实现以共谋职教教学目标、共商职教教学内容、共议职教教学方法、共理职教教学过程和共评职教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各治理主体在教学质量治理上的能力,并逐步在各阶段质量目标的共同保证中,最终推进“善于”治理的实现。第四,“共治成善态”的效果研究。“共治成善态”的效果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提升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效率和效益,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共治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态中。具体内容主要围绕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后,对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结果生成的效果治理,以推进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工作从“点”状治理,逐渐发展成一种“线”状,进而到“环”状的治理发展循环,并通过建构一种针对治理工作本身治理的“元治理”机制,以及对治理各种关系的协调协同机制,以促使职教教学质量共治能够产生持续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从而使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在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走向“善态”。总之,本研究构建了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理论框架;指明了职教教学质量的发展逻辑、明晰了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和间性关系;明确了各自在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上的责任、义务、作用;建构了针对职教教学系统特性的质量共治体系;以及创造了针对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元治理”机制,这些研究从理论层面对于后续研究者认清职教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基础,从实践层面也为职教教学质量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诚然,推进职教教学质量的共治发展之路仍艰辛,向善治发展也更漫长,但推进在职教教学质量上的共治愿景已然成雏。
何彬生[8](2007)在《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高等教育的初期始源于民办,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演化,世界发达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国家已办成了一流的民办大学而闻名于世界。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恢复民办高等培训教育机构,并不断发展民办普通高等教育。本文主要从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基本原理、战略要素、投入与产出、发展路径、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全面质量效益、良性循环发展的角度开展讨论,从而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最后从实证分析体现民办高校的发展潜力。论文首先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要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生态原理、生命周期原理、竞争力原理、生态整体效应和生态环境协同原理。利导因子促进生物发育,限制因子则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而民办高校就必须充分利用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数量和质量科学管理,有序地发展,形成民办高校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统一体,构建相互依赖生存的整体。从而体现民办高校的社会价值,建立一个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和谐稳定良性循环发展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其次是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战略要素从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和质量效应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为基层社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立足服务社区为目标,建立人才质量、规模、就业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社会效益,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奉献精神与服务理念。倡导民办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节约办学成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育质量新途径、课堂教学新方法。并阐明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与学的融合,是高素质人才质量、数量和人才率的体现。在分析民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与产出时首先探索国家对民办高校政策性的投入、自筹与软资源投入,建议允许民办高校按教育成本收费、引进社会富裕资金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并运用博弈学理论分析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的对应关系,并从师生违约伤亡率的事例进行比较,体现高效管理对产出的价值影响。第三,本论文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研究进行了探讨。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现有财力应对大教育需要民间资金的发展路径以及人们群众对多元化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阐明了民办高校必须走自主创新、自我积累、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借鉴先进办学经验的发展路径。着力点是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多渠道、多样化的发展战略,挖掘自身和社会的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径。在分析民办高校综合评价时对评价目的与意义以及评价对发展民办高校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阐明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规范管理为原则,分析了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以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优质发展的共同目的。二是构建民办高等院校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评价公式和客观评价法,在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择的单位进行解释。建立民办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权重标准的基本评价框架。第四,对我国现阶段民办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苗玉宁[9](2014)在《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分支,有关生命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伦理学逐步发展起来,其研究视域也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逐步转向教育总体的道德性质、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以及教育的各个局部和各种要素的伦理矛盾及其道德实践。随着管理学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义。当关注人性、关注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时,以伦理道德为调节手段处理人际间关系的伦理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也必然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方法。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已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现代管理发展的伦理化趋势,推动了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而伦理是对社会理想和人的崇高价值的追求,这种精神正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为此,提倡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管理伦理是指独立学院管理者在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在尊重人性、弘扬人道的基础上,借助道德的手段与力量协调独立学院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与冲突,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促进独立学院及相关主体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本研究以影响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特殊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期望从伦理追问的角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的新思维、新方法。伦理追问是一种道德关怀,是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事物,从而对事物进行伦理审视和价值判断,旨在厘清高校教育管理一般伦理意义上的独立学院特殊管理伦理问题,以此探索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与建构。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一是理论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通过对伦理学、教育学、教育伦理学、管理学和管理伦理思想与方法等基础理论的递进研究,在教育价值与伦理价值趋同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立场追问大学教育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管理的伦理审视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二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在时下多元文化价值共生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独立学院相关利益主体基于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综合理论与知识指导下的调查研究,从体制认知、机制评价、组织氛围、员工态度、劳动关系、学生收益等方面获得资料,进而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管理现状做出价值判断。三是系统分析的方法。在理论梳理、实证研究和制度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求解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实证研究在全国选择5所独立学院为被调查样本单位,针对相关利益群体设计4套调查问卷,总设问114题,在5个被调查单位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92份,总有效回收率90.5%。从伦理的角度对调查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独立学院办学的教育公益性质疑;独立学院董事会的价值导向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独立学院全额收费与自负盈亏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教育价值追求;独立学院教师的离职倾向;学生对独立学院的整体认同度偏低等问题。本研究经过理论准备、调查研究,从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各个侧面基本把握了独立学院目前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从中梳理出具有价值排序和道德选择的伦理学问题。就独立学院管理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梳理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基本经验,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难点,从伦理的视角进行制度价值判断。运用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从七个方面提出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相关价值命题,以期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基于伦理价值判断的管理路径选择。第一,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独立学院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其教学管理中必须贯彻教育公益性的原则。第二,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独立学院大学伦理品性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主体价值的人本伦理精神;独立学院经营理念的自主伦理精神;独立学院应用思想的求真伦理精神。第三,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独立学院自身组织的特殊性产生了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组织伦理冲突。应以组织伦理之维从组织使命、权力机制、教学模式、教育共同体、和谐秩序等方面建构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第四,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独立学院运行机制是市场法则的必然。兼顾高等教育的教育性、社会性和经济性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坚持教育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坚持社会性就是要坚持以质量为根本,突出教育的社会效应,突出民生收益和国家收益;坚持经济性就是要坚持经营办学,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自身办学的经济收益。第五,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正确认识独立学院的三种利益关系: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关系是在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的理念转换。第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在以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目标定位、以增加学生收益为根本的目标定位、以办学特色为竞争力的目标定位、以文化促进力为内涵的教师培养机制定位的结合上,探求转型发展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第七,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典型的先产生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路径模式。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行政立法,应把规范独立学院外部制度环境的重点放在教育公益性、利益均衡性和价值公平性三个方面。同时,对进一步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规范行政伦理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盛欣[10](2015)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或经合并或经升格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新大学运动”的产物,产生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具有特殊性。“十二五”以来,经济趋势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大量输送人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面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而如何正确设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并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成为关系到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的综合运用厘清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现状,确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提出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分析了管办评分离框架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体系构建。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的研究可以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的设立及保障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同时也积极响应了政府要求提高高校治理能力的政策要求,尤其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于地方经济、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启示。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进程及人才培养制度变迁的分析,发现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主要是身份认同危机、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质量评价失范;而导致这些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理念滞后、制度障碍和结构局限。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应遵循个体发展特点、社会发展阶段要求、院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应是适应与超越、通才和专才、共性与个性的合理结合,所培养的应当是具有成人品格、应用能力和创新品质的服务于地方的人才。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政府、社会以及院校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地方政府发展目标会牵制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地方政府评价的价值取向、实施过程及评价结论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格、资源占有、发展目标生成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会产生重大制约。与此同时,社会认可也会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形成,它通过利益相关者、社会中介组织的介入而发挥作用。老牌高校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示范作用,而同类院校也存在同质化竞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强力介入。因此,在政府、社会、院校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之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秉持适应与超越的理念。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探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与机制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由上到下的推进路径:即由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示范点推广等方式进行;二是由外及内的包围式路径:即由外界的作用与影响而促使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由内向外的放射状路径: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会主动向那些获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成功经验的兄弟院校或者省部级高校取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要适应时代、形势而转型,应从获取文凭向以发展能力转型、从学科教学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型、从学校中心向社会网络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制创新可以从院校治理结构和高教体系制度的完善创新,以及学科专业特色的持续培育、学生个性特征的培育鼓励四个方面出发。管办评分离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厘清政府、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提供了机会,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逻辑支点和分析框架。而且西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也为其提供了重大的启示。在基于管办评分离的质量保障环境下,本文从多元平衡共治的外部质量保障、大学自治的内部质量保障、统筹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并论证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框架设计,讨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制度创新。
二、社会力量办学必须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力量办学必须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协同相关理论 |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需要深化该项研究 |
1.1.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极具代表性 |
1.1.3 休戚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相关概念及边界 |
1.4.1 民办高校 |
1.4.2 办学水平 |
1.4.3 策略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架构及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理论关照 |
2.1 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价值诉求 |
2.1.1 民办高等教育本质属性 |
2.1.2 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
2.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 |
2.2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办学水平五维核心构成要素的论证 |
2.3.2 办学水平核心构成要素的概念解析 |
2.3.3 制约办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陕西省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回顾 |
3.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历程 |
3.1.1 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1984—1995年) |
3.1.2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1996—1999年) |
3.1.3 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2000—2004年) |
3.1.4 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2005—2010年) |
3.1.5 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2011年—) |
3.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取得的成就、特点和经验 |
3.2.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特点 |
3.2.3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
3.3 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 |
3.3.1 陕西民办高校目前的社会地位 |
3.3.2 陕西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影响力 |
第4章 现阶段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4.1 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办学理念模糊 |
4.1.2 办学定位失当 |
4.1.3 大学文化淡漠 |
4.2 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 |
4.2.2 专业结构不合理 |
4.2.3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4.3 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师资结构不合理 |
4.3.2 师资队伍不稳定 |
4.3.3 师资管理不完善 |
4.4 内部管理方而存在的问题 |
4.4.1 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 |
4.4.2 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 |
4.4.3 学生管理重管轻教 |
4.5 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办学经费日趋拮据 |
4.5.2 经费用途存在偏差 |
4.5.3 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 |
第5章 制约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原因分析 |
5.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5.1.1 生源数量萎缩、质量下降 |
5.1.2 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5.1.3 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 |
5.2 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1 政策制定存在的缺陷 |
5.2.2 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
5.2.3 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 民办高校办学动机和办学行为存在缺陷 |
5.3.1 逐利性的办学动机占据主导地位 |
5.3.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5.3.3 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要求 |
第6章 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
6.1 完善制度设计,为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6.1.1 理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让其公平竞争 |
6.1.2 实行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机制 |
6.1.3 健全市场机制,为民办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6.2 端正办学思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办学水平 |
6.2.1 淡化逐利色彩,强化公益属性 |
6.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6.2.3 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为立校之本 |
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优质师资提升办学水平 |
6.3.1 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 |
6.3.2 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 |
6.3.3 积极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
6.4 完善治理结构,依靠科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
6.4.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 |
6.4.2 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
6.4.3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 |
6.5 加强财政资助,积极扶持民办高校提升办学水平 |
6.5.1 纳入公共政策框架,积极扶持发展 |
6.5.2 以财政资助引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
6.5.3 培育办学特色,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相关概述 |
2.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涵义 |
2.1.1 思政课青年教师的界定 |
2.1.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界定 |
2.1.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 |
2.1.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特征 |
2.2.1 目标指向:具体性与多元性相统一 |
2.2.2 发展内容: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 |
2.2.3 发展动力:内驱力与外推力相统一 |
2.2.4 发展过程: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 |
2.2.5 发展性质:教学性与学术性相统一 |
2.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
2.3.1 思政课青年教师扮演教师角色的要求 |
2.3.2 思政课青年教师履行教师职责的要求 |
2.3.3 思政课青年教师有效教学的要求 |
2.3.4 思政课青年教师实现教学学术性的要求 |
2.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意义 |
2.4.1 维护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安全 |
2.4.2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4.3 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矛盾 |
2.4.4 加速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成长 |
2.4.5 打赢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攻坚战 |
第3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
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根本 |
3.1.1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学发展的理论学说 |
3.1.2 涵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教学发展的理论论述 |
3.2 坚持以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传承 |
3.2.1 赓续道德教育功能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2.2 接续教师教学功能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2.3 延续教师素质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3 坚持以西方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借鉴 |
3.3.1 吸收古希腊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髓 |
3.3.2 汲收中世纪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义 |
3.3.3 摄收近代西方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华 |
3.3.4 选收现代西方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粹 |
3.4 坚持以当代教育理论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主体 |
3.4.1 教师发展理论的铺设 |
3.4.2 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奠基 |
3.4.3 教学学术理论的夯实 |
3.4.4 有效教学理论的供给 |
第4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 |
4.1 教学责任意识增强 |
4.1.1 教书育人意识增强 |
4.1.2 教学改进意识增强 |
4.1.3 教学效果改善意识增强 |
4.1.4 教学发展意识增强 |
4.2 教学知识丰富 |
4.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丰富 |
4.2.2 教育专业知识丰富 |
4.2.3 时事政治知识丰富 |
4.2.4 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丰富 |
4.3 教学能力提高 |
4.3.1 教学准备能力提高 |
4.3.2 教学操作能力提高 |
4.3.3 教学反思能力提高 |
4.4 教学实践优化 |
4.4.1 教学目标合理确定 |
4.4.2 教学内容合理选取 |
4.4.3 教学方式方法合理选用 |
4.4.4 教学效果显着改善 |
第5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实诊断 |
5.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调查方法 |
5.1.1 调查对象的统计学特征 |
5.1.2 调查问卷及信效度分析 |
5.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 |
5.2.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责任意识现状 |
5.2.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知识现状 |
5.2.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
5.2.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实践优化现状 |
5.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5.3.1 思政课青年教师自身努力不够 |
5.3.2 学校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 |
5.3.3 院系培养与帮扶措施有待加强 |
5.3.4 政府相关政策与投入尚待落实 |
第6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提升对策 |
6.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主体努力 |
6.1.1 增强教学发展意识 |
6.1.2 加强教学知识学习 |
6.1.3 重视教学能力提高 |
6.1.4 落实教学反思 |
6.1.5 开展教学学术攻坚 |
6.1.6 加强教学人格修为 |
6.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学校作为 |
6.2.1 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
6.2.2 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学情分析能力 |
6.2.3 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机构 |
6.2.4 完善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制度 |
6.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院系支持 |
6.3.1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 |
6.3.2 改进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培训 |
6.3.3 实施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项目 |
6.3.4 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帮扶团队 |
6.3.5 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氛围 |
6.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政府助力 |
6.4.1 加强政府政策落实与评价 |
6.4.2 提高经费投入精准度 |
6.4.3 重视项目后续宣传与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调查问卷 |
致谢 |
(5)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 |
二、 基于政协委员连年来的提案呼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特点 |
三、 存在的问题与缺憾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 |
二、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
一、 三螺旋理论 |
二、 治理理论 |
第三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
一、 政府的作用 |
二、 企业的因素 |
三、 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 |
四、 市场的影响 |
五、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 |
第三部分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及其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萌芽复兴阶段 |
二、 快速增长阶段 |
三、 稳定规范阶段 |
第二节 山东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
二、 办学规模快速发展 |
三、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突出 |
四、 办学条件日益完善 |
五、 师资队伍结构日益优化 |
六、 学科结构日趋合理 |
第三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 |
一、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
二、 办学体制的现状 |
三、 投融资体制的现状 |
第四部分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
二、 办学体制 |
三、 投融资体制 |
四、 内部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内部原因: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不成熟 |
二、 外部原因:政府政策滞后、缺位与悬浮 |
三、 观念原因:传统教育观、人才观、管理观与经济观制约 |
第五部分 发达国家私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经验与走向 |
第一节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一、 私立高校的发展及其管理体制 |
二、 社区学院的发展及其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其他发达国家私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一、 双元制模式 |
二、 工读交替模式 |
三、 TAFE 模式 |
四、 CBE 模式 |
第三节 发达国家私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与走向 |
一、 管理体制的特点 |
二、 管理体制的走向 |
第六部分 优化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创设新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
一、 重构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社会认识 |
二、 去除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多元化 |
三、 制定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与法规 |
四、 保障现有扶持政策有效实施 |
第二节 优化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
一、 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 |
二、 优化人才管理运行体制 |
三、 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四、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创新投融资体制 |
一、 健全公共财政扶持政策 |
二、 拓宽投融资渠道 |
三、 严格财务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发挥社会组织的支撑纽带作用 |
一、 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制度 |
二、 发挥职业指导和职业资格考核评价功能 |
三、 实施分类管理 |
四、 推动招生和专业教学改革 |
第五节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一、 注重捕捉市场需求信息 |
二、 按市场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三、 立足国际市场办学 |
附录:访谈提纲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一) 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全面发展“短板”问题的新需要 |
(二) 国际背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 |
(三) 国内背景:顺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四) 省内背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
(五) 地区背景:扶贫先“扶智”和“扶志”的新需要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
(二) 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优先关系,具有理论价值 |
(三) 有利于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新理论: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科学指南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 |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合理性与可行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依据分析 |
第一节 国情和省情: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优先发展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符合云南省情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教育优先发展”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现实需求和基础 |
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章 回顾与总结: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1949—1977年) |
一、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
二、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二节 建立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1978—2008年) |
一、政策演变和成效 |
二、发展历程和特点 |
第三节 推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至今) |
一、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
二、主要成效和变化 |
三、需要继续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现状与问题: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普洱教育事业现状调查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困难和问题 |
一、学前教育 |
二、九年义务教育 |
三、普通高中教育 |
四、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探究 |
一、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立德与树人: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构想 |
第一节 均衡与公平: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
二、立德树人,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全民素质:普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路径 |
一、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 |
二、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典型与示范: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探索 |
第一节 普洱基础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宁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普洱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思茅师专升格组建普洱学院的主要做法 |
案例二: 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普洱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二: 加快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七章 政策与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撑保障 |
第一节 国外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崛起的启示与借鉴 |
一、美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二、日本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三、德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四、国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变化 |
二、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新定位 |
三、增强政策的民众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实效 |
第三节 谋划好边疆民族地区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完善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投入机制 |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五、严格依法治教 |
六、全面加强教育督导 |
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
第四节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 |
一、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
二、适时进一步调整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框架 |
三、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 |
四、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提高监督和执行效果 |
五、继续实施支教工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
六、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用好边疆民族地区本地人才 |
七、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以“共治”求“善治”: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理性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指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治理 |
一、问题缘起 |
(一)时代境域之必然:职业教育阶段性发展的应然选择 |
(二)现实困境之诉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现状之需要:职业教育治理相关理论的丰富发展 |
二、文献述评 |
(一)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 |
(二)学校治理的研究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治理 |
(二)质量治理 |
(三)职业教育教学 |
(四)教学质量治理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和框架 |
(六)研究价值和创新 |
第一章 追本溯源: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意蕴诠释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立论探源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发展溯源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理论筑基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方法架轨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内在意蕴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基本意涵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本质表征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要素系统 |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功能特质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生成逻辑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的渐进萌生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生成和发展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动态生成 |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价值取向 |
(一)多元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价值目标 |
(二)多向共生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价值判断 |
(三)多维整合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价值选择 |
五、“教学-服务-产品”质量治理层次推进模式: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层次推进模式的建构分析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层次推进模式的内容框架 |
第二章 现状扫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实然表征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调查的工具开发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理路 |
(三)项目的德尔菲法筛选 |
(四)初始问卷的编制 |
(五)问卷项目的预测 |
(六)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统计分析 |
(一)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治理的描述性统计 |
(二)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治理的差异性推断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相关性统计分析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调查的结论与讨论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状态分析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内容和要素的状态分析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发展的状态分析 |
第三章 治理逻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引“善道” |
一、产品品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公共”缘起 |
(一)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公共产品”属性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性”逻辑起点 |
(一)公共社会性:公开性-公义性-公益性 |
(二)公共教育性:共在性-共育性-共进性 |
(三)公共政治性:公正性-公理性-公责性 |
(四)公共文化性:共同性-共意性-共生性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善性”逻辑终点 |
(一)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善性”质量目标 |
(二)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的“善性”质量目标 |
(三)职业教育教学产品的“善性”质量目标 |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理性”逻辑向道 |
(一)个体理性向公共理性的发展走向 |
(二)公共理性推引“理性善”的生成 |
(三)“共治”求“善治”的治理逻辑 |
第四章 治理主体: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生“善者” |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主体的归属认同 |
(一)身份认同:治理主体归属认同的基础 |
(二)文化认同:治理主体归属认同的核心 |
(三)价值认同:治理主体归属认同的统整 |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主体间性与权责关系 |
(一)调控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政府权责 |
(二)自主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学校权责 |
(三)协同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企业权责 |
(四)监测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评估机构职责 |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产学研用”共同体组构 |
(一)治“学”: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教学-学习共同体 |
(二)治“产”: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教学-生产共同体 |
(三)治“研”:以“教研共促”为重心的教学-研究共同体 |
(四)治“用”:以“行动导向”为指引的教学-实践共同体 |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主体的规制秩序 |
(一)制度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权责秩序 |
(二)功能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过程秩序 |
(三)内容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课程秩序 |
(四)角色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课堂教学秩序 |
第五章 治理过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保“善于” |
一、输入共担:职业教育教学输入质量的偕同保证 |
(一)职业教育教学人力资源输入系统偕同保证 |
(二)职业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输入系统偕同保证 |
(三)职业教育教学物资资源输入系统偕同保证 |
二、过程共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监控 |
(一)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策划 |
(二)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监测 |
(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控制 |
(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改进 |
三、输出共保:职业教育教学输出质量的携手“把关” |
(一)职业教育教学产品的治理 |
(二)职业教育人才产品的治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产品的治理 |
第六章 治理效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成“善态” |
一、治于“结果”与“效果”之间:职教教学质量本身的“善态”推进 |
(一)信息获取:职教教学质量结果调查 |
(二)差距认定:职教教学质量结果分析 |
(三)反馈调节:职教教学质量结果回馈 |
(四)循环发展:职教教学质量结果改进 |
二、治于“共治”与“善治”之间: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工作的“善态”推进 |
(一)元治理与职教教学质量的元治理 |
(二)职教教学质量元治理结构运作模式 |
(三)职教教学质量元治理的“善态”推进 |
三、治于“私益”与“公益”之间: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关系的“善态”推进 |
(一)私益到公益:职教质量治理主体间的关系调和 |
(二)共治到共赢: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的共同发展 |
第七章 机制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向善治的推进 |
一、制度推进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推进器” |
(一)职教教学质量治理正式制度的规约和保障 |
(二)职教教学质量治理非正式制度的推进和激励 |
二、合作动力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动力源” |
(一)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利益激励机制 |
(二)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合作博弈机制 |
(三)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资源共享机制 |
三、利益协调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润滑剂” |
(一)职教教学质量共治利益关系的调节机制 |
(二)职教教学质量共治利益的公平分配机制 |
(三)职教教学质量共治利益的合理补偿机制 |
四、权责明晰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平衡仪” |
(一)公共权力制约机制: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权责协调的支配之“力” |
(二)民主权利规约机制: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权责协同的民主之“手” |
五、督导评估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监控器” |
(一)目标本位治理:宏观统筹层面督导评估机制的治理重心 |
(二)过程本位治理:中观指导层面督导评估机制的治理重心 |
(三)能力本位治理:微观执行层面督导评估机制的治理重心 |
结论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协同共治与携手共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专家征询问卷 |
附录 2: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3: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情况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8)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1.1.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外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基本原理 |
2.1 民办高等院校的界定 |
2.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2.1 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的必要性 |
2.2.2 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的可行性 |
2.3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生态原理 |
2.3.1 生态位原理 |
2.3.2 生态整体效应原理 |
2.3.3 生态环境协同原理 |
2.4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周期原理 |
2.5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竞争力原理 |
2.5.1 民办高校应制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部署 |
2.5.2 运用创新杠杆促进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2.5.3 发展特色是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 |
2.5.4 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几种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战略要素 |
3.1 民办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 |
3.1.1 专业设置 |
3.1.2 办学规模 |
3.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效益分析 |
3.2.1 社会效益 |
3.2.2 经济效益 |
3.3 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效应 |
3.3.1 探索教学质量新途径 |
3.3.2 全面质量管理效应 |
3.4 民办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
3.4.1 民办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理论探析 |
3.4.2 组建高素质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与产出 |
4.1 民办高校的投入 |
4.1.1 民办高校的政策投入 |
4.1.2 民办高校自筹与软资源投入 |
4.2 民办高校的产出 |
4.2.1 民办高校的教学产出 |
4.2.2 民办高校的高效管理对产出的影响 |
4.2.3 民办高校的科研产出 |
4.3 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的对应关系 |
4.3.1 转型时期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对应关系的三个阶段 |
4.3.2 民办高等院校投入与产出的博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 |
5.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路径分析 |
5.1.1 在原点结构理论分析中找出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
5.1.2 合作共建引进的发展路径 |
5.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依据 |
5.2.1 中国的国情为民办高校发展路径提供了巨大空间 |
5.2.2 内涵建设路径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
5.3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路径选择 |
5.3.1 走合作联合借鉴发展之路是上规模上效益的有效途径 |
5.3.2 不断优化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是上质量上水平的必经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分析 |
6.1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依据和目的与意义 |
6.1.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现状与综合评估的重要性 |
6.1.2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依据与目的 |
6.1.3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意义 |
6.2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民办高校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民办高等院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6.3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湖南福建21世纪初的民办高等院校 |
7.2 案例分析之一—长沙医学院 |
7.2.1 明确目标定位制定战略规划 |
7.2.2 树立大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 |
7.2.3 构建人才基地打造自身品牌 |
7.2.4 狠抓质量工程培育核心竞争力 |
7.2.5 优化管理机制凝聚管理活力 |
7.2.6 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和谐发展 |
7.3 案例分析之二—仰恩大学 |
7.3.1 树立崇高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
7.3.2 创建民办高校自身特色铸造核心竞争魅力 |
7.3.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民办高校核心竞争活力 |
7.3.4 狠抓教学质量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生命力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 |
1.1 独立学院的产生背景 |
1.1.1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示 |
1.1.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回顾 |
1.2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 |
1.3 独立学院的管理特征 |
第二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理论探讨 |
2.1 伦理学基础 |
2.1.1 伦理学基本问题在大学管理中的应对 |
2.1.2 道德追求与大学社会责任 |
2.2 教育伦理学基础 |
2.2.1 教育伦理学概说 |
2.2.2 伦理精神——教育的应有之义 |
2.2.3 教育伦理的核心范畴与之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对应 |
2.3 管理伦理学基础 |
2.3.1 管理理论的沿革与伦理价值的演进 |
2.3.2 管理与伦理的交叉与同构 |
2.3.3 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 |
2.3.4 独立学院道德共同体管理的合理性拓展 |
第三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实证研究 |
3.1 调查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样本 |
3.1.2 调查工具 |
3.1.3 调查实施 |
3.2 描述性分析 |
3.2.1 管理者问卷分析 |
3.2.2 教师问卷分析 |
3.2.3 学生问卷分析 |
3.2.4 家长问卷分析 |
3.3 独立学院管理现状的伦理感知 |
3.3.1 独立学院教育价值的公益性质疑 |
3.3.2 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人本缺失 |
3.3.3 独立学院办学体制的伦理冲突 |
3.3.4 独立学院教师信念的价值失序 |
3.3.5 独立学院学生的认同度偏低 |
3.3.6 独立学院教育收费的政策博弈 |
第四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环境分析 |
4.1 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制度现状 |
4.1.1 民办教育的概念 |
4.1.2 民办教育法规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
4.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4.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 |
4.2.1 独立学院规范管理的制度沿革 |
4.2.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 |
4.3 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难点 |
4.3.1 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缺陷 |
4.3.2 民办高等教育认知的伦理缺失 |
第五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建构 |
5.1 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 |
5.1.1 教育的公益性及其时代特征 |
5.1.2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 |
5.1.3 独立学院的教育公益性管理 |
5.2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 |
5.2.1 大学的伦理品性 |
5.2.2 独立学院的大学伦理品性体现 |
5.2.3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考量 |
5.3 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 |
5.3.1 独立学院组织的特殊性 |
5.3.2 独立学院的组织伦理冲突 |
5.3.3 独立学院组织的伦理重构 |
5.4 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 |
5.4.1 独立学院管理的经济属性 |
5.4.2 独立学院的经营伦理回归 |
5.5 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 |
5.5.1 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调节: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 |
5.5.2 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调节: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 |
5.5.3 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的伦理调节: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 |
5.6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 |
5.6.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
5.6.2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 |
5.7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 |
5.7.1 完善独立学院制度建设的伦理秩序 |
5.7.2 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结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独立学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
二、人才培养质量 |
三、管办评分离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研究述评 |
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
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成人与成才:人才培养的定位 |
第一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其人才培养概况 |
一、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历程及人才培养的制度变迁 |
二、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 |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
一、理念滞后 |
二、制度阻障 |
三、结构局限 |
第三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合理选择 |
一、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 |
二、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原则 |
三、人才培养的定位 |
第三章 适应与超越:人才培养秉持的理念 |
第一节 政府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
一、地方政府发展目标牵制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
二、地方政府评价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设立的制约因素 |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地方政府人才质量观的超越 |
第二节 社会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
一、社会环境变迁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 |
二、地方发展和群体认同对人才培养标准形成影响 |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社会人才质量观的引领 |
第三节 院校系统内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相互影响 |
一、老牌高校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示范 |
二、同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竞争 |
三、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力介入 |
第四章 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与机制 |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选择的理念变革 |
一、从获取文凭向以发展能力转型 |
二、从学科教学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型 |
三、从学校中心向社会网络转型 |
第二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 |
一、自上而下的推进路径 |
二、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 |
三、由外及内的包围路径 |
四、由内向外的放射路径 |
第三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制创新 |
一、学生个性特征的培育鼓励 |
二、学科专业特色的持续培育 |
三、院校治理结构的优化完善 |
四、高教体系和制度的全面创新 |
第五章 分离与制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基于管办评分离的质量保障背景 |
一、西方高校不断加大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力度 |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重视质量保障建设 |
三、深化改革发展的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基于管办评分离的质量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
一、多元平衡共治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构 |
二、大学自治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构 |
三、统筹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制度创新 |
一、管办评分离的体制机制改革 |
二、大学章程的建立与完善 |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情况 |
后记 |
四、社会力量办学必须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D]. 王庆如.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 陈爱香. 湖南大学, 2019(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陈金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6]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D]. 童书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7]以“共治”求“善治”: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理性逻辑[D]. 徐小容. 西南大学, 2016(01)
- [8]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 何彬生.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9]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D]. 苗玉宁. 山西大学, 2014(12)
- [1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 盛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