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产勘查中要重视新矿床类型的预测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于萍萍[1](2015)在《基于知识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矿产资源找寻难度的不断加大,新的成矿理论与方法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核心竞争内容。仅以找矿标志为主体的找矿模型法成矿预测评价已不能很好的来指导找矿实践,概念模型与成因模型用于指导找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论文将数据一体化储存与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工作流等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矿产资源预测中,提出了基于知识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新方法以及模型流程建模技术贯穿整个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全过程的新思路。以地质理论和地质数据为驱动,将成矿理论与矿床模型知识结合构建预测概念模型,将概念模型与GIS空间数据库结合实现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定量表征的预测数字模型,应用数学模型与信息技术实现成矿有利信息分析提取的预测定量化模型,最终实现定位、定量和定概率预测评价。基于找矿模型GIS工作流技术实现了预测评价过程的自动化与可视化,给地质勘查、预测评价、定量建模、GIS分析等人员提供综合研究与技术探讨的共同平台,真正实现了地质理论和实际问题解决、数学应用和数学模型研究与信息技术应用三结合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本文涉及的成果主要包括:(1)系统归纳并建立了知识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方法体系和技术流程,大致分为:数据模型构建—预测模型构建—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定量分析提取—定位、定量、定概率预测评价—成果集成表达与信息再挖掘;(2)基于微软的WPF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找矿模型GIS工作流,提出了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全过程使用模型流程建模技术,不仅实现了找矿模型的可视化、预测过程的可视化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可视化,还实现了预测过程的可重复、可再现,以及预测方案的可修改与可完善;(3)提出了地质理论与地质数据相结合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定量表征方法,拓展了岩性(层)界面、构造分层解析、构造形态特征等新变量,实现了三维尺度上的相关成矿有利信息定量分析提取、预测单元最佳尺度确定、成矿有利度阈值划分以及钻孔元素插值时搜索椭球体参数确定等关键技术;(4)探索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成果集成表达方式,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结合3S技术、数据库技术、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等实现了多元信息的集成与信息再挖掘,其切剖面功能可辅助验证工程设计,挖掘出的新数据可以再次作为数据输入。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2](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郝兴中[3](2014)在《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鲁西隆起区)地处中朝准地台东缘,其东界以NNE向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西界为NNE向的聊考断裂,北界为近东西向的齐—广断裂,南界为山东省南界。区内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矿集区之一。鲁西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多样,地域分布广泛。铁矿主要类型有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岩浆型和沉积型等。本文通过全面收集鲁西地区地质、矿产等相关资料,系统总结铁矿成矿地质条件,详细阐述地球物理特征与铁矿床的对应关系。通过解剖韩旺铁矿床、苍峄铁矿带、单县铁矿床、济宁铁矿床、张家洼铁矿床、金岭铁矿床、莲子汪铁矿床、店子铁矿床、肖家沟铁矿床等典型铁矿床,详尽阐明了各类铁矿的矿床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分类总结铁矿成矿模式和区域预测模型。通过划分区内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圈定了铁矿找矿靶区,指明了铁矿找矿方向。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主要分布于鲁西地块中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赋矿围岩以泰山岩群、济宁岩群为主;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层控现象明显。矽卡岩型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其中包括与中基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高温热液型磁铁矿矿床和与中酸性侵入岩、浅成岩有关的接触交代—高温热液型磁铁矿矿床;前者主要分布于济南、莱芜和淄博等地,后者分布于苍山、沂南等地;赋矿地段位于碳酸盐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带。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多分布于淄河断裂一带,形成于燕山晚期。岩浆型钛铁矿床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内及其附近,形成于古元古代,铁矿石类型为含钛铁辉石角闪石岩。沉积型铁矿受控于中奥陶统灰岩风化面上及上石炭统底部,规模小、品位低、工业价值和找矿意义都不大。通过对鲁西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同时与成矿预测模型进行对比,本文对鲁西地区铁矿进行了成矿预测,按照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出以韩旺、苍山—枣庄、东平—汶上、单县和济宁等地区为代表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靶区24处;以莱芜、金岭、苍山地区为代表的矽卡岩型铁矿找矿靶区14处;以淄河地区铁矿为代表的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找矿靶区6处;以莒县天宝钛铁矿为代表的岩浆型钛铁矿找矿靶区3处。在上述47处铁矿找矿靶区中,A类靶区19处,B类靶区15处,C类靶区13处。通过本次研究工作,对鲁西地区铁矿找矿靶区进行了圈定,指导了区内今后铁矿找矿方向,通过部分找矿靶区的铁矿勘查工作表明,区内圈定的铁矿找矿靶区划分较为合理、有效。
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王登红,陈郑辉,娄德波[4](2013)在《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文中指出铅锌原本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但随着国内铅锌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中国铅锌的后备资源难以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文章通过总结中国铅锌矿的主要特征,分析中国铅锌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铅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矽卡岩型、层控热液型、岩浆热液型、风化(壳)型7类不同的预测类型,共计48个矿床式。基于此,对目前已发现的的潜在铅锌矿集区进行了潜力分析,在全国范围内共划分出28个铅锌资源战略接续区,并对重点接续区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资源潜力分析,对中国铅锌矿床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张士红[5](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川滇裂谷系中段之会理-东川拗拉槽西端,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如何充分利用海量多源地学空间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挖掘内在的、深层次的找矿预测信息,提高找矿预测效果是当前成矿预测的重要研究方向。论文在收集、整理四川会理地区多源地学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机器学习算法在目标类型矿床找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探讨了系统样本集构建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方法流程,圈定了 5处找矿远景区。研究工作对于创新矿产预测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会理地区拉拉式铜矿勘查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综合“拉拉式”铜矿成矿地质条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和航磁数据的分布模式及其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关系,筛选出河口群地层、基性岩体临近度、Cu元素含量、主成份分析第二主分量和航磁△T化极异常5个重要预测变量,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开展证据权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隐层感知机模型的成矿预测性能对比研究。(2)构建了—套系统、规范的样本数据集,为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奠定了基础。以研究区内代表性矿床勘探所获取的矿体平面投影范围网格化单元为中心,通过样本扩充,得到1468个矿化窗口样本;与随机获取的同等数量的非矿窗口样本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可用于深度学习的样本数据集。研究表明利用代表性矿床勘探获取的矿体范围构建样本集,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可行的,模型也更有针对性,对特定类型的找矿预测工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引入集成学习的思想,结合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创新性地提出了“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Random Samples Integrating CNN,RSI-CNN)成矿预测技术。并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了从基本预测要素数据处理、矿化与非矿窗口样本集形成和随机组合,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成矿预测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在数据层面增加了训练样本的多样性,在模型层面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稳定性。(4)使用最大值和均值基学习器组合策略,依据成矿有利度,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嵩枝坝、落凼—红泥坡、打厂坡西、黎洪、吊井洞等5片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的铜矿找矿勘探提供了决策依据。
朱裕生[6](2016)在《矿产区划——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勘查结合的新形式》文中研究说明矿产区划是"研究成矿规律、进行矿产预测、提出选区和地质工作部署建议"的工作,属基础性、公益性、科研性、先导性融合一体的矿产勘查前期工作。矿产区划工作在我国已实施了三轮,每一轮矿产区划工作都是由国土资源部领导直接部署,即由政府提出、政府下属的地勘单位、科研单位实施。矿产区划成果是部署矿产勘查,编制地质矿产保证工程和地质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资料基础及科学依据;矿产区划成果直接引领地质找矿突破和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勘查。矿产区划的指导理论是区域成矿学,特别是矿床成矿系列理论最有效。三轮矿产区划的成果证实:矿产区划工作成果促进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实现了地质找矿的突破;创建了我国独有的矿产预测新理论,发展和充实了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带动了计算机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实现了地质矿产理论研究与矿产勘查的一体化。
赵鹏大,张寿庭,陈建平[7](2004)在《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若干问题探讨》文中指出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面临难识别、难发现、难利用和新类型、新深度、新工艺等问题,不但需要以科学的资源观、求异的思维、系统的观念和超前的意识为指导,而且必须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联合攻关。开源与节流并举是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的基本原则;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外围找矿和矿内找矿是三大战略方向;新类型或"地区性新类型"矿床是危机矿山找矿预测的主要目标。针对危机矿山,"三联式"矿产预测评价理论研究与方法实践,关键问题在于:新型的、隐性的和深层次的致矿地质异常信息的有效提取,以及地质多样性与成矿多样性的有机关联分析。
王柳松[8](2013)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加速,很多大中型矿山的可采资源储量加速消耗,特别是许多老矿山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不仅影响到国家发展对于资源需求的保障,同时也带来老矿山企业生存、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职工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国家高度重视老矿山接替资源的问题,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目前我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效益评价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缺乏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不利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其实施效益,因此,有必要针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效益评价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理论和财政投资评价等相关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危机专项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总结,对工作成果和产出指标、政府财政专项投资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在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危机专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河北迁安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提高危机矿山专项社会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危机专项实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在系统总结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实施的基本情况和效果的基础上,采用关键效益指标法,选择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稳定就业人口(职工)数、中央财政资金拉动效益等作为关键指标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危机专项总体社会经济效益明显。(2)构建了危机专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理论和财政投资评价等相关理论,结合危机专项实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构建了危机专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从矿产资源贡献、管理技术经济贡献、直接社会贡献和间接社会贡献四个方面选取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资源潜力、储量、服务年限等二十个具体指标构成。(3)提出了提高危机专项社会经济效益的建议:以河北迁安典型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需进一步深化矿业和矿山企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危机专项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与矿山资源开发有机结合,推动现有“一矿一企”型矿山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转变;制定相关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师红聪[9](2013)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管理研究 ——以云南省矿产资源为例》文中指出生态环境补偿原理是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有机融合,是当前资源、环境、经济领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生态环境补偿原理在矿业经济中的运用,就是关心如何用经济的手段,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或者由于他们开展的经济活动的直接受益者破坏了生态环境,政府或社会强制地采取一定的征税形式或收取相关费用,对环境保护者或影响者进行经济补偿,用来合理调控或适度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矿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最终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的发展。而生态环境补偿实质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要求对生态环境的直接或间接享用者,按照公平负担原则承担相应义务。因此,其中相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达到既保护环境,又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特别是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合理评价矿产资源的价值问题,如何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对矿产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与管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矿产资源管理过程中最为紧迫和困惑的问题之一。论文从理论和前人研究的基础出发,从文献综述中学习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寻找可供论文写作的内容,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积累,借鉴他们对该领域的研究,参考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为重点,针对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问题进行研究。矿产资源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问题,需要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结合。论文研究分析的理论层面的探讨,实质上就是在寻找对矿产资源价值评估过程中,是解决将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效地体现在评价分析的方法上、技术上、指标上和模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采矿业的利益者和受益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恢复责任问题。希望通过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管理过程中,考虑到生态环境补偿的要素。理论上讲,生态环境补偿可以采取经济补偿所需要承担的成本折现的经济价值来衡量。同时以矿产资源价值评估原理为基础,重点分析各种主要的评估方法以及生态环境补偿估值方法。并且通过前人的研究经验和相关评估理论方法,本文探讨了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模型的设计问题。一般而言,矿产资源价值的实际评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光要遵守既定的评价原则,并且有许多的方法和模型,而且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模型的确定,参数的选择,指标的选定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都对评估结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结果,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矿业行业的投资和绩效提供决策参考,为国家进行矿产资源的管理提供支撑。论文整体包含有七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介绍论文选题与研究的目标;重点是对前人在论文研究方向所做的研究性工作进行总结,以文献综述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详细地介绍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过程结构,也对论文的研究工作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进行展望。第二章,研究所需的理论与相关分析方法。实现以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基础,重点是分析论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章重点介绍论文撰写的相关的理论与研究分析的原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补偿研究的相关理论,是本研究论文的基础。论文综合分析了生态环境补偿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矿产资源的价值评估的依据和分析方法以及生态环境补偿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第三章,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和生态环境补偿分析。论文从具体的补偿原理出发,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过程中,如何运用生态环境补偿理论进行相关研究。以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原理为基础,介绍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各种分析方法和原理。重点分析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价原理与模型,对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评估方法和生态环境补偿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了各种评估原理、方法和计量模型,研究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过程中运用生态环境补偿理论的内容。第四章,基于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机制下的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论文从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体系和相关内容出发,对不同的分析理论与模型进行比较和研究。试图通过模型分析,实现最优价值评估模型的选取,为矿产资源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估提供可以参考使用的基本模型。同时,通过分析生态环境的价值问题研究,综合考虑进矿产资源评价体系,为生态环境补偿提供具体的可供利用的方法。第五章,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矿产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研究。论文试图通过分析矿产资源的管理问题,以矿产资源的价值评估为主要的依据,研究中国对矿产资源三位一体管理内容,试图运用价值形成机制与相关的管理问题,解决当前中国矿产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第六章,案例分析。以云南省滇东南地区钨矿价值评估和云南铜矿可持续性管理为案例展开实证分析,借助案例的形式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管理问题对认识。第七章,论文研究的结论与展望。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论文通过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模型的设计,进一步分析矿产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与管理实践的问题。其中针对中国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问题,提出了关于矿产实行“三位一体”管理的思考,通过对其管理本质、管理过程、基本要求和管理的障碍的分析,提出中国目前需要尽快建立和发展矿业资本市场,只有充分运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才能实现矿业经济的发展,促进矿业经济有序和稳定发展。在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机制下,实现矿业管理的市场化,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业经济发展。并且试图运用价值形成机制探讨相关的管理问题,为解决当前中国矿产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同时以云南省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问题为例,分析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探究云南矿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在关于云南省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问题中,本文以云南省滇东南地区钨矿价值评估和云南铜矿可持续性管理为例,运用相关的地质、矿产勘探的数据和相关的参数为依据,进行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综合分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矿产资源价值分析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围绕生态环境补偿条件下的矿产资源价值评估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生态环境补偿原理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领域应用分析,结合矿产资源管理问题,试图将生态环境要素融入矿产资源价值评估过程中。创新点有:1)论文选题是当前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的学科研究前沿。探索生态环境补偿原理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领域的运用问题,在借鉴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分析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中如何将生态环境因素加入评价体系问题;2)研究内容是目前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在分析生态环境补偿原理的基础上,设计生态环境补偿条件下的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试图将生态环境补偿原理运用到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具体环节;3)研究注重实证分析。对论文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检验,将具体的案例引入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当前矿产资源价值评估过程中,存在着重效益与效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分析云南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可持续管理问题。
肖克炎,孙莉,李楠,王琨,范建福,丁建华[10](2015)在《大数据思维下的矿产资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思维方法,结合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具体工作,探索了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基本理论基础。认为大数据的相关性预测方法和常用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是一致的,矿产预测模型理论、多学科信息相关性分析、预测地质求异理论、矿产区域趋势分析方法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四项基本理论。总结了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主要工作流程。建立数字化预测数据平台、根据预测矿产模型进行数据清洗、编制预测要素图件、建立预测模型、圈定预测靶区和成矿远景区、进行资源潜力估算等是预测评价的基本任务与流程。
二、矿产勘查中要重视新矿床类型的预测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产勘查中要重视新矿床类型的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 |
1.5 小结 |
2 知识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 |
2.1 知识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流程 |
2.2 数据模型构建 |
2.3 预测模型构建 |
2.3.1 预测概念模型 |
2.3.2 控矿要素与找矿标志的定量表征 |
2.4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定量表征的关键技术实现 |
2.4.1 预测单元划分与赋值 |
2.4.2“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 |
2.4.3 成矿有利信息分析与提取的关键技术 |
2.5 定位、定量、定概率预测评价 |
2.5.1 定位预测—预测靶区圈定 |
2.5.2 定量预测—预测资源量估算 |
2.5.3 定概率预测—预测结果可靠性评价 |
2.6 成果集成与信息再挖掘 |
2.7 小结 |
3 软件研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系统数据模型及存储 |
3.2 找矿模型工作流实现 |
3.2.1 建模器(Model Builder)技术 |
3.2.2 基于WPF的工作流程实现 |
3.2.3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定量预测流程 |
3.3 控矿要素与找矿标志分析与提取 |
3.3.1 断裂构造成矿有利条件定量化分析 |
3.3.2 褶皱构造成矿有利信息分析提取 |
3.3.3 岩浆成矿有利条件定量化分析 |
3.4 定量预测评价方法实现 |
3.5 元素品位分布的OBB包围盒计算 |
3.6 小结 |
4 成果集成与信息再挖掘技术研究 |
4.1 多元信息集成与分析流程 |
4.2 多元信息可视化集成管理与综合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
4.2.1 资料收集、预处理与数据格式转换 |
4.2.2 三维可视化—数据管理一体化建模 |
4.2.3 多元信息可视化集成管理与综合分析 |
4.3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3)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鲁西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1.5 区域矿产特征 |
2.2 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
2.2.1 控矿地层 |
2.2.2 控矿构造 |
2.2.3 控矿岩浆岩 |
2.2.4 铁矿与重、磁特征关系 |
2.2.5 铁矿基本特征 |
第3章 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3.1 鲁西地区铁矿概述 |
3.1.1 铁矿成因类型划分 |
3.1.2 铁矿空间分布特征 |
3.1.3 铁矿时间分布特征 |
3.2 典型矿床选择依据 |
3.2.1 沉积变质型铁矿 |
3.2.2 矽卡岩型铁矿 |
3.2.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 |
3.2.4 岩浆型钛铁矿 |
3.3 典型铁矿床特征 |
3.3.1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
3.3.2 矽卡岩型铁矿床 |
3.3.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床 |
3.3.4 岩浆型钛铁矿 |
第4章 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4.1 铁矿成矿规律 |
4.1.1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 |
4.1.2 矽卡岩型铁矿成矿规律 |
4.1.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成矿规律 |
4.1.4 岩浆型钛铁矿成矿规律 |
4.2 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1 沉积变质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2 矽卡岩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4 岩浆型钛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第5章 铁矿成矿系列与预测模型 |
5.1 铁矿成矿系列 |
5.1.1 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
5.1.2 矿床成矿系列基本特征 |
5.2 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1 沉积变质型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2 矽卡岩型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4 岩浆型钛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3 铁矿区域成矿谱系 |
第6章 区域铁矿成矿预测 |
6.1 矿产预测类型和成矿远景区的划分 |
6.1.1 矿产预测类型划分 |
6.1.2 成矿远景区划分 |
6.1.3 铁矿成矿区带划分 |
6.2 铁矿成矿预测依据及靶区选定依据 |
6.2.1 铁矿主要矿产地简介 |
6.2.2 各类型铁矿预测基本依据 |
6.2.3 低缓磁异常区铁矿预测依据 |
6.2.4 靶区选定依据、分类及命名原则 |
6.3 铁矿找矿靶区圈定 |
6.3.1 沉积变质型铁矿靶区圈定 |
6.3.2 矽卡岩型铁矿靶区圈定 |
6.3.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靶区圈定 |
6.3.4 岩浆型钛铁矿靶区圈定 |
6.3.5 铁矿找矿靶区总述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地质成果及创新点 |
7.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中国铅锌矿床分布及成矿条件 |
1.2 中国铅锌矿床主要特点 |
(1) 资源丰富, 分布地区广, 但相对集中 |
(2) 探明资源储量大, 贫矿多, 富矿少 |
(3) 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 共伴生组分多, 综合利用价值大 |
(4) 现有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
(5) 成矿条件优越, 找矿潜力大 |
1.3 中国铅锌矿床主要成因类型 |
2 中国铅锌矿战略接续区划分 |
2.1 预测类型划分 |
2.2 战略接续区划分 |
3 重要铅锌资源接续区特征 |
3.1 川滇黔接续区 |
1) 含矿建造形成 |
2) 流体形成阶段 |
3) 流体运移阶段 |
4) 卸载成矿阶段 |
3.2 西秦岭接续区 |
3.3 三江中北段类乌齐—左贡接续区 |
3.4 三江南段兰坪接续区 |
3.5 冈底斯接续区 |
4 主要接续区潜力评述 |
4.1 潜力分析 |
4.1.1 西部新矿区潜力初步显现 |
4.1.2 东部老矿区深部找矿潜力不容忽视 |
4.2 典型类型铅锌接续区潜力评述 |
4.2.1 矽卡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冈底斯矿集区为例 |
4.2.2 碳酸盐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川滇黔接续区为例 |
4.2.3 海底喷流沉积型铅锌接续区——以西秦岭接续区为例 |
4.2.4 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接续区——以西藏类乌齐—左贡矿集区为例 |
4.2.5 砂 (砾) 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兰坪矿集区为例 |
5 下步勘查建议 |
(1) 加大资金投入, 实现国家找矿目标。 |
(2)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率。 |
(3) 实施资源整合,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
(4) 重视物探工作, 进一步提高找矿效果。 |
(5) 重视矽卡岩型和层控型铅锌矿床勘查工作, 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 |
(6) 依靠老区、发展新区, 重视东、西部两种资源。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矿产资源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机器学习及其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
1.2.3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 |
3 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矿床规模 |
3.1.2 赋矿层位与岩性 |
3.1.3 构造对矿体的控制 |
3.1.4 基性侵入岩体对成矿的意义 |
3.1.5 矿体与矿石特征 |
3.2 矿床成因与控矿要素分析 |
4 综合数据处理及异常分析 |
4.1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提取 |
4.1.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4.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
4.1.4 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
4.2 地球物理异常分析及提取 |
4.2.1 地球物理方法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 |
4.2.2 岩(矿)石磁性特征 |
4.2.3 航磁异常处理 |
4.2.4 航磁异常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 |
5.1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
5.2 ROC曲线 |
5.3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
5.4 小结 |
6 经典算法综合信息集成与成矿预测 |
6.1 训练样本 |
6.2 预测变量 |
6.3 证据权方法 |
6.3.1 证据权方法原理 |
6.3.2 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
6.4 多层感知机 |
6.4.1 多层感知机原理 |
6.4.2 多层感知机建模 |
6.4.3 多层感知机成矿潜力制图 |
6.5 支持向量机 |
6.5.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6.5.2 支持向量机建模 |
6.5.3 支持向量机成矿潜力制图 |
6.6 随机森林 |
6.6.1 随机森林原理 |
6.6.2 随机森林建模 |
6.6.3 预测变量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分析 |
6.6.4 随机森林成矿潜力制图 |
6.7 模型性能评价 |
6.8 成矿潜力分析 |
6.9 小结 |
7 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 |
7.1 深度学习发展历程 |
7.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7.3 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 |
7.4 数据 |
7.4.1 预测变量 |
7.4.2 样本扩充 |
7.4.3 集成学习模型 |
7.5 结果与讨论 |
7.5.1 训练单元选择的有效性 |
7.5.2 性能评价 |
7.5.3 模型集成 |
7.5.4 成矿潜力分析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主要成果 |
8.1.2 创新点 |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历 |
(7)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危机矿山的概念与可接替资源的研究范畴 |
2 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的若干思想方法 |
2.1 动态的资源观 |
2.2 求异的思维 |
2.3 系统的观念 |
2.4 超前的意识 |
3 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主要目标与研究内容 |
3.1 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主要目标 |
3.1.1 矿下找矿 |
3.1.2 矿外找矿 |
3.1.3 矿中找矿 |
3.2 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 |
4 “三联式”矿产预测评价在危机矿山的实践探讨 |
4.1 地质异常与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 |
4.2 成矿多样性与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 |
4.3 矿床谱系与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 |
5 结 语 |
(8)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危机专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
2.1 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相关理论 |
2.1.1 矿产资源价值 |
2.1.2 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理论 |
2.1.3 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理论 |
2.1.4 矿产经济多目标决策理论 |
2.2 财政投资评价相关理论 |
2.2.1 公共投资的增长效应理论 |
2.2.2 财政投资经济效率和效益 |
2.2.3 “3E”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危机专项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3.1 危机矿山类型与特点 |
3.1.1 矿山接替资源类型 |
3.1.2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途径 |
3.1.3 危机矿山找矿特殊性 |
3.2 危机专项基本概况 |
3.2.1 专项主要特点 |
3.2.2 专项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
3.2.3 专项主要任务 |
3.2.4 专项实施阶段 |
3.2.5 专项制度建设 |
3.2.6 专项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
3.3 危机专项的实施效果 |
3.3.1 危机专项实施以来的总体情况 |
3.3.2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的实施效果 |
3.4 危机专项的效益分析 |
3.4.1 危机专项关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3.4.2 危机专项关键效益指标测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危机专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总体思路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层次 |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迁安接替资源找矿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基本情况 |
5.1.2 项目主要目标任务 |
5.1.3 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果 |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1 评价方法 |
5.2.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3 基于 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接替资源找矿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
5.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3.2 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
5.3.3 确定评价集 |
5.3.4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5.3.5 模糊矩阵运算 |
5.3.6 评价结果的综合判定 |
5.4 评价结果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管理研究 ——以云南省矿产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2 代表性研究内容 |
1.2.3 相关研究的重点 |
1.2.4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态环境补偿与矿产资源价值理论分析 |
§2.1 生态环境补偿基本理论 |
2.1.1 生态环境补偿的实质 |
2.1.2 生态环境补偿的性质 |
2.1.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的内容 |
2.1.4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原则 |
2.1.5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矿产资源价值分析 |
2.2.1 矿产资源价值原理 |
2.2.2 矿产资源价值的结构 |
2.2.3 矿产资源价值形成机理 |
2.2.4 影响矿产资源价值的因素 |
2.2.5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环境补偿与矿产资源价值评估 |
§3.1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
3.1.1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依据 |
3.1.2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条件 |
§3.2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模型 |
3.2.1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原理 |
3.2.2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与计量模型 |
§3.3 生态环境补偿在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3.3.1 生态环境补偿价值评估原则 |
3.3.2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的定价依据 |
3.3.3 生态环境补偿价值评估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模型 |
§4.1 模型设计与参数分析 |
§4.2 影响因素与评估过程 |
§4.3 评估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矿产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研究 |
§5.1 矿产资源管理与矿产资源资产管理 |
5.1.1 中国矿产资源状况与管理 |
5.1.2 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产资源的区别 |
5.1.3 矿产资源资产的特性 |
§5.2 矿产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与管理实践 |
5.2.1 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 |
5.2.2 中国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问题 |
§5.3 矿产实行“三位一体”管理的思考 |
5.3.1 矿产“三位一体”管理的本质 |
5.3.2 矿产资本化过程与管理 |
5.3.3 中国实现矿产三位一体管理的障碍 |
5.3.4 实现矿产三位一体管理的基本要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云南省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问题 |
6.1.1 云南省矿产资源基本状况 |
6.1.2 云南省矿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
6.1.3 云南省矿业发展有待完善的措施 |
§6.2 云南省滇东南地区钨矿价值评估 |
6.2.1 地质与矿产成矿分析 |
6.2.2 物探、化探、遥感、重砂分析 |
6.2.3 矿产资源量的预测 |
6.2.4 预测过程与预测结果 |
6.2.5 资源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补偿因素 |
§6.3 云南省铜矿资源可持续性管理 |
6.3.1 云南省铜资源状况 |
6.3.2 中国铜矿资源与利用状况 |
6.3.3 基于生态环境补偿的云南省铜矿资源可持续性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成果 |
§7.2 论文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大数据思维下的矿产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下矿产资源评价理论 |
1.1矿产预测地质模型理论 |
1.2矿产预测相关性理论 |
1.3矿产预测趋势理论 |
1.4矿产预测求异性理论 |
2大数据下的矿产预测工作流程 |
(1)矿产预测数据库建立与管理 |
(2)矿产预测类型划分 |
(3)综合信息提取与预测要素图编制 |
(4)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建立 |
(5)矿产预测区圈定及资源量估算 |
(6)地质找矿勘查部署建议 |
3结论 |
四、矿产勘查中要重视新矿床类型的预测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 于萍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3]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D]. 郝兴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4]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J]. 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王登红,陈郑辉,娄德波. 中国地质, 2013(01)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D]. 张士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矿产区划——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勘查结合的新形式[J]. 朱裕生. 地质学报, 2016(09)
- [7]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预测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 赵鹏大,张寿庭,陈建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8]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效益评价研究[D]. 王柳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管理研究 ——以云南省矿产资源为例[D]. 师红聪.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10]大数据思维下的矿产资源评价[J]. 肖克炎,孙莉,李楠,王琨,范建福,丁建华. 地质通报,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