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搞好政务信息对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卢治雕,覃永众[1](1990)在《谈搞好政务信息对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文中认为政务信息是领导决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其对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作用万万不可忽视。卢治雕、覃永众在其《谈搞好政务信息对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文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样三点认识:一是"开掘政务信息之源,会对领导科学决策产生促进作用"。二是"提供优质政务信息,会减少领导决策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三是"确定政务信息的编发重点,会更好地满足领导决策的需求"。值得从事政务信息工作的同志一阅。
宁连举[2](2007)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摩尔的速度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信息化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在各国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中,高效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往往成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建立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日臻完善的博弈论理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适用性越来越强,运用博弈论研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理论模型,并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特点、运行原理、评价指标、分析流程等几个方面审视了共享系统。然后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作为研究出发点,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 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 G-G、Extra 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 G-G、Extra 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三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
范拥军[3](2016)在《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文中认为为政之道以农为先,农村承载着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厚重的内涵,是民族存续根脉、国家发展根基、人类衣食之源。郡县治则天下安,乡级政权机关是国家与农村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具有基础性、直接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特征。乡级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没有乡级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为基础,吸收当代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在对中国传统治理理论扬弃的基础上,结合对“百村千户”(263个村2617户)农民的调查和对一些乡镇干部的调查访谈,深入剖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其对乡级治理的诉求,结合中国乡级政治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现状,从四个维度对乡级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乡级治理的历史变迁。任何治理创新都不能脱离历史文化和已有的治理路径。在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经历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演变。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孕育了皇权、族权和绅权三权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乡村治理特质。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从清末乡镇自治制度创设到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的实践,其虽有历史局限性,但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富民强的有益尝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成功开展乡级民主治理。苏区民主治理从选举法创设到实践探索卓有成效。抗日根据地乡级民主选举富有特色,创造了画圈法、投豆法等选举办法。建国初期普选产生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由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级人民政府,乡级政府有效地开展土改和社会经济文化管理。从1958年到1983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这一治理模式超越了生产力,违背农民的意愿,扼杀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乡政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文化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历史性变革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大农业的历史性变革,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在农村较为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也要求政府为其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农村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新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农村企业主、职业农民、农民工、村干部、传统农民等社会阶层,不同阶层利益诉求不同,新兴阶层参政愿望较强;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使农村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深深地影响着乡级治理;农民的民主素养、法律素养、文化素养显着提高,对乡级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整体讲,农村生产力、生产方式、人口结构、社会阶层、农民素养等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既为乡级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乡级治理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要求构建治理主体多元化、权力生成民主化、权力运行法治化、利益表达制度化、绩效考核科学化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培育建设现代农村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现代治理能力。第三部分:剖析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入21世纪,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确立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取消农业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逐渐凸显,在农村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由于制度路径依赖,治理理念、治理体制机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变化而创新,乡级治理仍然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如下: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一是治理主体单一,农民、新型社会组织处于被治理状态,缺乏参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乡级治理权力分割为“七站八所”,碎片化严重,缺乏整体性、协调性。二是考评体制不科学,治理客体评价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群众监督缺乏平台和制度保障。三是农民利益表达非制度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四是乡政府和村委会之间法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扭曲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五是县乡关系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呈现“随意性”“人治化”。六是乡级官员权力产生机制存在缺陷。目前一些地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形式上是由党代会和人代会选举产生,实际上是由上级党政领导任命,造成了一些乡镇领导唯上级领导命令是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一是部分乡镇干部素质低,服务意识、奉献精神有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不够,组织协调能力较差,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甚至少数乡镇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重。二是乡级治理主体在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能力不强。三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政治权益能力有待提升。四是供给公共产品能力不足,发展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精神家园能力较差。五是保护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村镇,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不够。第四部分:从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构建多元治理机制,为农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参与乡级公共事务管理、监督的平台和制度保障;科学界定乡级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责和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能力;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备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让群众成为考评乡镇干部的主体;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民主恳谈制度,维护群众的话语权和正常利益诉求;依法界定县乡政府间权责,实现权责法定;理顺乡级政权机关与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构建现代国家和社会关系。乡级治理的中枢是乡级党委政府,推进乡级党政领导干部权力生成体制改革,是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以下路径:提升乡级干部的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依法治理的能力;提升乡级治理主体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具有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体系的美丽特色村镇的能力;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政治文明的能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涵养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精神家园的能力;维护乡村治安、化解乡村矛盾,应对乡村突发事件,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的能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综上所述,要通过创新乡级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多元、民主、法治、透明、高效的现代化乡级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美丽村镇建设,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相得益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
王中汝[4](2002)在《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农村政治发展为基本脉络,结合经验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政权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乡镇政权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解决乡镇政权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全文由导言和五章正文组成。导言主要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乡镇政权在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乡镇问题的基本视角——农村政治发展。以政治发展的视角研究乡镇政权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意味着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将成为本文的逻辑起点,乡镇政权的行为、功能、结构将成为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乡镇政权的权力和农村居民的权利将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换言之,本文是从政治发展的视野中研究乡镇政权的。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重点分析了基层政权的设置、运转和利弊得失。分析表明,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民国时代,以基层政权为核心的农村治理体制都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主要是农村特权阶层借助专制的基层政治权力对农民进行压榨和盘剥,其直接后果是从社会底层动摇并埋葬了一个又一个中央政权——在封建时代表现为王朝治乱循环,在近代表现为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改造了基层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初步建立了民主政治这一崭新的利益关联机制——主要是自下而上发动普通群众参与到基层政权的运行中去,从而争取到农民的衷心拥护,赢得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样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公社的设置和运行却是不成功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第二章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基层政权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分离和基层政权自身的结构分化,这也是新时期农村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农村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一系列转型时期特有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表现在乡镇政权的运转上,本文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乡镇政权的违法行政行为;乡镇干部的腐败行为;乡镇政权社会控制功能弱化;乡镇政权经济功能上的偏差。其中,有些问题明显带有历史的烙印,如乡镇干部(基层政治权力的拥有者、行使者)的腐败问题;有些问题是新时期政治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如乡镇政权违法干涉村民自治的问题。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问题所导致的政治后果,不仅是乡镇政权的“离土”、“离农”倾向和相应的合法性危机,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演变为党在农村执政的危机和整个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危机。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乡镇政权诸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乡镇政权(以及乡镇干部)之所以在治理行为、功能履行上产生严重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中央偏向城市和工业的政策,是乡镇诸问题产生的宏观政策背景;其次,乡村之间、县乡之间以及乡镇政权内部权力关系失衡,权力结构分化不充分所导致的不稳定,是乡镇诸问题产生的体制根源;<WP=4>第三,现行乡镇干部政治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是乡镇诸问题产生的机制根源;第四,以家族文化为核心的农村非正式制度的消极影响,是乡镇诸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乡镇政权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性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需要进行配套性的综合改革加以解决。第四章探讨了乡镇政权的行政改革措施。乡镇行政改革的目的,是根据责权一致的原则解决乡镇政权的效率问题。第一,坚持完善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政务公开制度,规范乡镇政权的权力行为和权力过程,为乡镇政权依法行政奠定微观制度基础。第二,改革县乡行政管理体制,在县乡之间实行法律化分权,彻底废止现行的“条”“块”管理体制,增强乡镇政权的行政协调能力。第三,最根本的是科学界定乡镇政权经济功能,以及根据功能合理设置乡镇机构。通过上述措施,巩固乡镇政权的基层政权地位,提高乡镇政权的行政效率。第五章探讨了乡镇政权的政治改革问题。乡镇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巩固乡镇政权的合法性,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本文认为,由基层政权的特点所决定,乡镇政治改革的重点是乡镇选举制度的创新,特别是乡镇长选举制度的创新。通过乡镇选举制度改革,规范乡镇政权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权力与权利关系,理顺乡镇党委、人大、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建立既能够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又能够规范乡镇政权的施政权力的民主政治新体制。
杨发祥[5](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王鼎[6](2014)在《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基于中国A省D市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证考察》文中认为反腐败是当前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无论是实践发展还是理论的探究,对当前全国反腐倡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廉政建设的现状,从风险管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廉政风险防控实践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在我国当前行政生态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廉政风险防控。在技术路线上,遵循“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构建”的路线展开研究。在研究逻辑思路上,从一般理论分析到典型案例,再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在案例选取的口径上,选取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地市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样本,其做法和经验具有显着的代表性,参考价值较高。在主体分析结构上,本研究不仅仅只关注于廉政风险如何防控这一实践层面的问题,还从行政生态的形成和法制体系的构建两个层面进行考察,形成“生态-制度-实践”三层式的分析架构。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说明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和整理,提出了本选题的研究主题和视角,同时也对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基础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从风险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内容和运用方法三个层次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回顾,为全文展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廉政风险防控进行总体阐述,说明了我国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的依据,界定了廉政、廉政风险、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等核心概念,并对廉政风险的类别、主客体、作用以及我国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的现状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对A省D市的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从A省D市的基本情况和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的背景入手,对该市风险防控的具体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并其实践结果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了该样本廉政风险防控所取得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对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阐释。第五章提出了改进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廉政防控的若干建议,主要从营造优良的行政生态,构建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创新廉政风险防控技术手段等等几个方面展开。
郭睿[7](2013)在《论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与其职能的实现》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观,农村社会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巨变,从最初的贫穷到解决温饱再到现在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昭示着农村的巨大发展。乡镇政府处于我国行政系统金字塔的最底部,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党和国家的各项举措的最终落实都是由乡镇政府来推动和执行,可以说,乡镇政府在在农村近年来的的巨大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作为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我国政府改革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政府思想在新时代的突破性发展和创造性丰富。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核心目标转变为乡镇的公共利益;开展工作中以农民群体为根本立足点;树立全方位的服务理念;其追求目标以乡镇公共利益为核心,以农民为本位,全面树立服务理念;以人本、民主、公平、法制、透明等价值为基础;提高农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并在农民群众的监管机制下推进解决乡镇以及基层社会的公共问题;基层政府的努力树立起负责、廉洁、高效、优质、民主的形象。构建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论;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论;权责关系理论;欧文休斯的新公共管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冲突理论。当前乡镇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现状主要是:乡镇政府的使命艰巨,三农发展负重前行;关注民生是重中之重,民主法治有所改观。存在的问题有: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职能存在缺位,管理体制亟待完善等。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乡镇政府履职现状得出了一些转变职能的策略,主要包括: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理念;理顺管理体制,规范用人制度;完善政务互动,增强整体效能;深化政务公开,树立良好形象;创新服务方法,改进服务方式;完善考核机制,转变角色意识;关心群众生活,提高民生质量等。
李科[8](2010)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导者和决策者,如何在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做到统筹兼顾,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这都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课题。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来源,然后再分析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综述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全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并阐释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现阶段地方政府职能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阐释了地方政府职能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的具体表现和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第三章: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目标定位。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转变其职能的必要性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第四章:两型社会建设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分析。从更新政府执政理念,制度创新和政策协调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在两型社会背景下转变其职能的具体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是:系统的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地方政府职能在两型社会建设这个新的城市建设理论中转变的趋势和有效路径。
陈世伟[9](2016)在《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政务服务中心,推动行政审批制度创新,并以此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务服务中心仅对行政审批权力实现了形式上的集中,属于形式创新范畴。大部制改革自2008年实施以来,就一直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大部制改革思维优化行政审批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难点。论文所研究的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问题,是大部制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的一个交叉点,是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的一大创新。从政务服务中心到行政审批局的改革之路,体现了行政审批制度创新的演进过程。论文通过对案例大部制机构再造后“宽职能、低成本、高效能”的典型性进行深入分析,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回顾了国内外大部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制度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运用政府再造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研究分析工具,分析研究成都市武侯区在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中的政府职能、行政成本、审批效能三个关键因素。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这一做法,体现了地方政府较强的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得出了三点启示:一是政府职能是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组建的主要基础;二是降低行政成本是行政审批局组建的重要核心;三是提升审批效能是行政审批局组建的关键目的。论文总结了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经验,提出了可供地方政府参考借鉴和选择的行政审批制度创新路径。
黄庆辉[10](2013)在《马克思主义反腐理论的透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腐败与马克思主义水火不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格不入。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揭示,必须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用三项透明机制强化监督、源头反腐的有关问题。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意义,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反腐败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反腐败的基本问题。首先指出腐败的本质,剖析其危害,分析其发生的根源。随后对我国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斗争整体态势进行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的分析。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的反腐败思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的基本精髓:发展民主是前提、权力制约是核心、广泛监督是保障、透明机制是必然路径。第四至第六部分,分别阐述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三项透明机制:权力公开、财产公开、道德公开。这三方面的公开透明,抓住了干部有什么权、是什么人、有多少钱这三个关键问题,加强对干部用权过程、用权倾向、用权结果的监控,以求从根本上达到防治腐败的效果。
二、谈搞好政务信息对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搞好政务信息对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
1.1.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性 |
1.1.3 博弈论的广泛应用和实用性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概念 |
2.1 政府信息资源相关概念和内容 |
2.1.1 信息、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概念 |
2.1.2 政府信息资源主要内容 |
2.1.3 政府信息资源类型 |
2.1.4 政府信息资源来源和归属 |
2.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界定与特点分析 |
2.2.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
2.2.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分析 |
2.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含义 |
2.4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境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例与分析 |
3.1 美国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例 |
3.2 新加坡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例 |
3.3 香港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例 |
3.4 从境外电子政务实例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之经验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电子政务资源共享系统”的提出及基础理念 |
4.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观点的相关理论 |
4.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模型”的提出 |
4.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特点 |
4.4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运行原理 |
4.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价指标 |
4.6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分析流程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 |
5.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博弈分析框架 |
5.2 政府机构内部(Intra G-G)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 |
5.2.1 Intra G-G(平级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模型与求解 |
5.2.2 Intra G-G(上下级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模型与求解 |
5.2.3 Intra G-G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结果分析 |
5.3 Extra 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 |
5.4 Extra G-G(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博弈分析 |
5.5 改进方案及方案选择 |
5.5.1 可行改进方案 |
5.5.2 改进方案的选择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成果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 |
(二) 乡级治理、乡村治理、农村城镇化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理论 |
(三) 国外基层治理理论 |
第一章 乡级治理的历史沿革 |
一、传统社会农村乡级治理及其特征 |
(一) 夏商至隋唐乡官治理模式 |
(二) 唐宋至清末的职役制模式 |
(三) 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的特征 |
二、清末至民国的乡级自治 |
(一) 清末乡级自治的尝试 |
(二) 民国时期的乡级治理 |
三、中国共产党乡级治理的发展 |
(一) 革命根据地的乡级治理 |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级治理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级治理 |
第二章 当前农村社会变革对乡级治理的影响 |
一、农村生产力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一)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二) 非农产业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影响 |
(一)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
(二)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积极影响 |
(三)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消极影响 |
三、农村社会阶层变化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四、农民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一) 农民法律素养增强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二) 农民民主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三) 农民文化素养提高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
第三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
一、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 |
(一) 乡级治理结构单一化和碎片化 |
(二) 乡级治理职权界定不够规范化 |
(三) 乡级治理权力生成不够民主化 |
(四) 利益表达回应机制缺乏制度化 |
(五) 信息公开缺乏真实性和常态化 |
(六) 乡级官员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化 |
(七) 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关系行政化 |
(八) 县乡治理主体关系有待法治化 |
二、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及其表征 |
(一) 一些乡级干部素质差行为失范 |
(二) 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不足 |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低 |
(四)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能力欠缺 |
(五)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能力不够强 |
第四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 |
一、构建农村乡级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 |
(一) 构建乡级现代多元治理体制 |
(二) 科学界定乡级治理主体职能 |
(三) 健全乡级权力民主生成机制 |
(四) 构建群众利益表达回应机制 |
(五) 健全乡级政务信息公开机制 |
(六) 完善乡级民主监督检查机制 |
(七) 构建乡级多元并重考评机制 |
二、构建治理主体层级间现代运行机制 |
(一) 构建乡村之间良性互动机制 |
(二) 构建县乡间法治化运行机制 |
第五章 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干部素质、培育现代治理能力 |
(一) 提升干部素质优化干部队伍 |
(二) 培养乡级干部现代治理能力 |
二、培育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能力 |
(一) 打造现代特色宜居农村城镇 |
(二) 构建农村城镇现代产业体系 |
(三) 建设农村城镇现代服务体系 |
三、培育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 |
(一) 培育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
(二) 提升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能力 |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 |
(四) 培育建设现代美丽乡村能力 |
(五)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
(六) 涵养乡级依法依规治理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我国基层政权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官绅合治”:近代以前农村基层政权的设置与运转 |
一、 设置:以县级政权为中心的农村统治网络 |
二、 运转:专制政治下的“官绅合治 |
三、 利益关联:“官绅合治”治理模式的稳定性分析 |
四、 “官绅合治”治理模式运转中存在的问题 |
五、 明代学者顾炎武对县制和“官绅合治”模式的批评及提出的对策 |
第二节 ”内卷化”:近代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设置与运转 |
一、 设置:近代国家政权向社会基层渗透的努力 |
二、 运转:“地方自治”幌子下的专制统治 |
三、 利益关联:基层政权的“内卷化”——弱化与断裂 |
第三节 民主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
一、 设置:以乡政权为主体的新型基层政权 |
二、 运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级民主制 |
三、 利益关联:基层政权的民主化革命 |
第四节 1949-1984:从乡(村)政权到”政经合一”的人民公社 |
一、 设置:区-乡体制下的乡政权和“政经合一”的人民公社 |
二、 运转:缺乏民主的高度集权体制 |
三、 公社的政治危机:利益关联断裂中的乡村政治冲突 |
小结:民主建政——历史的呼唤 |
第二章 乡镇政权的重建与运转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权建设的成就 |
一、 村民自治:基层政权与农民之间的纵向权力分化 |
二、 党政分开:基层政权自身权能的横向分化 |
三、 政企分开:基层政权与乡镇集体企业之间的分权 |
第二节 乡镇政权违法行政与自利化倾向 |
一、 乡镇政权违法行政阻碍农村政治发展 |
二、 乡镇政权违法行政行为的几种表现 |
第三节 严重的个人和群体性腐败 |
一、 腐败、违法行政与自利化的区别 |
二、 乡镇政权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基本表现 |
三、 乡镇政权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基本特征 |
四、 权力腐败:基层政权的政治病 |
第四节 乡镇政权的社会控制功能弱化 |
一、 农村社会控制是乡镇基层政权的首要功能 |
二、 乡镇政权与村级组织的涣散、瘫痪 |
三、 乡镇政权与农村宗族组织的复苏 |
四、 乡镇政权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 |
五、 作为农村社会控制主体的乡镇基层政权的畸变 |
第五节 乡镇政权经济功能的非农化偏失 |
一、 乡镇政权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的作用以及中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
二、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要素流动与城镇化战略的偏失 |
三、 乡镇政权“农政”功能的萎缩 |
小结:”少予多取”与乡镇基层政权的”离土”倾向 |
第三章 乡镇政权运转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财政体制分析:乡镇政权诸问题的经济背景 |
一、 乡镇政权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
二、 乡镇财政收支困境的政策背景 |
第二节 乡村关系:乡政村治格局下行政权对自治权的侵蚀 |
一、 农民的自治权 |
二、 乡镇政权的行政权 |
三、 行政权对村民自治的侵蚀与渗透 |
第三节 县乡关系:条块分割格局下的乡镇政权 |
一、 条块矛盾的一般表现 |
二、 条块关系对人民公社的影响 |
三、 条块关系的演变及对乡镇政权的影响 |
第四节 党政关系:不均衡的乡镇权力结构 |
一、 宪政性权力结构 |
二、 体制性权力结构 |
三、 人格化权力结构 |
第五节 机制因素:干部激励机制的负面影响 |
一、 现行政治激励机制的负面激励作用 |
三、 现行乡镇干部政治激励机制的致命缺陷 |
第六节 文化因素:农村非正式制度的消极影响 |
一、 农村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内容 |
二、 农村非正式制度影响着乡镇干部的价值观 |
三、 农村非正式制度对乡镇干部行为的影响 |
小结:权力结构失衡是乡镇政权诸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四章 行政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
第一节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思路 |
第二节 制度建设:规范乡镇权力运行 |
一、 税费改革:乡镇行政权力行为的法治化 |
二、 政务公开:乡镇行政权力过程的透明化 |
三、 税费改革与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三节 体制改革:理顺县乡权力关系 |
一、 县乡之间的法律化分权 |
二、 取消“条条”的垂直行政管理 |
第四节 功能调整:乡镇政权的”农政”性质和时代内涵 |
一、 乡镇政权的“农政”性质 |
二、 乡镇政权的“农政”功能 |
第五节 服务于”农政”功能的乡镇机构改革 |
一、 乡镇机构改革必须吸取的历史教训 |
二、 乡镇机构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
三、 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
小结:以乡镇政治改革来巩固乡镇行政改革的积极成果 |
第五章 政治改革:改革选举制度,推进乡镇民主政治建设 |
第一节 乡镇选举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 |
一、 选举与民主政治 |
二、 乡镇选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三、 乡镇选举制度改革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关于乡镇选举制度改革的思路 |
一、 中央: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健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制度 |
二、 地方:乡镇长选举制度的改革实验及不同的评价 |
三、 在稳定中求变革,在统一性中追求多样性 |
第三节 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政治实验 |
一、 1998-1999年乡镇政府换届选举中的选举制度改革实验 |
二、2001-2002年乡镇政府换届选举中的选举制度改革实验 |
三、 各地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实验的深度及成效分析 |
四、 乡镇选举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现有制度资源的积极利用 |
第四节 乡镇选举制度改革对现行乡镇政治体制的冲击 |
一、 乡镇政府直选对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功能的冲击与相应的改革 |
二、 乡镇政府直选对现行党管干部体制的冲击与相应的改革 |
三、 乡镇政府直选对党的执政方式的冲击与相应的改革 |
四、 乡镇政府直选对干部回避制度的冲击与相应的改革 |
小结:让乡镇基层政权“扎根”到农村社会中去 |
主要参考文献 |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6)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基于中国A省D市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评述 |
0.3 论文基本结构 |
0.3.1 篇章结构 |
0.3.2 研究重点 |
0.3.3 研究难点 |
0.3.4 研究创新点 |
0.4 研究方法 |
1 风险管理理论:背景、内容与应用 |
1.1 风险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1.1.1 风险与风险管理概念的产生 |
1.1.2 风险管理理论演进的历史进程 |
1.2 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1.2.1 传统风险管理理论 |
1.2.2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1.2.3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 |
1.3 风险管理理论的运用方法 |
1.3.1 风险识别 |
1.3.2 风险分析 |
1.3.3 风险评估 |
1.3.4 风险处理 |
2 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概述 |
2.1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依据 |
2.1.1 政策依据 |
2.1.2 理论依据 |
2.1.3 实践依据 |
2.2 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的相关概念 |
2.2.1 廉政 |
2.2.2 廉政风险 |
2.2.3 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
2.3 廉政风险防控:风险分类、主客体与作用 |
2.3.1 廉政风险的来源与分类 |
2.3.2 廉政风险防控的主体与客体 |
2.3.3 廉政风险防控的地位与作用 |
2.4 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的现状 |
2.4.1 多地进行了廉政风险防控的试点并形成了具体做法 |
2.4.2 新技术和理论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应用逐步深化 |
2.4.3 不同地域间廉政风险防控实践的水平不均衡 |
3 基于中国A省D市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证分析 |
3.1 A省D市情况简介 |
3.1.1 A省D市简介 |
3.1.2 A省D市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的背景 |
3.2 A省D市廉政风险防控的操作程序 |
3.2.1 廉政风险的查找 |
3.2.2 廉政风险的防范 |
3.2.3 廉政风险的监控 |
3.3 A省D市廉政风险防控的评估 |
3.3.1 廉政风险防控专项考核的概念和内容 |
3.3.2 专项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
3.3.3 廉政风险防控评估结果的运用 |
3.4 A省D市廉政风险防控的成效 |
3.4.1 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 |
3.4.2 健全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3.4.3 巩固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制机制 |
3.4.4 提升了预防腐败工作成效 |
3.4.5 保障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4 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
4.1.1 党员干部个人利益诉求与廉洁从政要求的矛盾 |
4.1.2 市场改革滞后与法制体系的缺陷 |
4.1.3 权力的易腐蚀性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
4.2 我国预防腐败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
4.2.1 预防腐败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 |
4.2.2 预防腐败制度建设不健全 |
4.2.3 权力监督机制不得力 |
4.2.4 预防腐败的监督和惩戒力度不够 |
4.3 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中面临的问题 |
4.3.2 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的对策与建议 |
5.1 通过党风廉政教育为规范权力运行打牢思想基础 |
5.1.1 创新党风廉政教育 |
5.1.2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
5.1.3 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
5.2 通过机制制度建设为权力监督提供政策支持 |
5.2.1 建立党员干部财产申报制度 |
5.2.2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
5.2.3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5.2.4 完善纪检监察体制 |
5.3 通过信息技术和方法为预防腐败提供技术支撑 |
5.3.1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
5.3.2 建立市场交易信息电子监控系统 |
5.3.3 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与其职能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概述 |
2.1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涵 |
2.2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
2.3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 |
3 当前乡镇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乡镇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
3.1.1 乡镇政府使命艰巨,三农发展负重前行 |
3.1.2 民生关注重中之重,民主法治有所改观 |
3.2 乡镇政府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3.2.2 政府职能存在缺位,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
4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构的意义和基础 |
4.1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构的意义 |
4.1.1 更新政府管理理念是大势所趋 |
4.1.2 转变政府角色定位是改革方向 |
4.2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构的基础 |
4.2.1 国家政策全方位提供不竭动力 |
4.2.2 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展望 |
5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构及职能实现的策略 |
5.1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
5.1.1 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理念 |
5.1.2 理顺管理体制,规范用人制度 |
5.1.3 完善政务互动,增强整体效能 |
5.2 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实现的策略 |
5.2.1 深化政务公开,树立良好形象 |
5.2.2 创新服务方法,改进服务方式 |
5.2.3 完善考核机制,转变角色意识 |
5.2.4 关心群众生活,提高民生质量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研究 |
1.2.1 关于两型社会 |
1.2.2 关于政府职能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现阶段地方政府职能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 |
2.1 两型社会与政府职能的概念 |
2.1.1 两型社会的定义和内涵 |
2.1.2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
2.2 地方政府职能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
2.2.1 地方政府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 |
2.2.2 行政观念滞后,和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相违背 |
2.3 地方政府职能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产生的原因 |
2.3.1 政府主导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深蒂固 |
2.3.2 法治基础薄弱,法制建设滞后 |
2.3.3 不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地方政府领导存在过大压力 |
第3章 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目标定位 |
3.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定位的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3.1.3 科学发展观 |
3.1.4 系统论 |
3.1.5 公共管理理论 |
3.2 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转变职能的必要性 |
3.2.1 转变政府职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3.2.2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
3.2.3 转变政府职能是保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
3.2.4 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3.3 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的目标定位 |
3.3.1 向节约型政府转变 |
3.3.2 向友好型政府转变 |
3.3.3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
第4章 两型社会建设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
4.1 更新执政理念,强化服务两型社会发展的意识 |
4.1.1 摒弃行政区划思维,树立区域服务理念 |
4.1.2 转变政府管制观念,树立区域治理的价值导向 |
4.1.3 培养政府团队精神,树立长远大局意识 |
4.1.4 转变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
4.2 力求管理创新,建立推进两型社会的有效机制 |
4.2.1 建立资源节约机制 |
4.2.2 建立环境保护机制 |
4.2.3 完善两型产业发展的体制建设 |
4.3 深化制度改革,保障两型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顺利推进 |
4.3.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4.3.2 建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制度 |
4.3.3 建立完善不同形式的区域性非政府组织 |
4.3.4 政策透明化,向阳光型政府转变 |
4.3.5 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效能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大部制 |
1.3.2 地方政府创新 |
1.3.3 行政审批局 |
1.4 理论基础 |
1.4.1 政府再造理论 |
1.4.2 制度变迁理论 |
1.4.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发展状况及案例的典型性 |
2.1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审批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1 职能定位不明 |
2.2.2 行政成本较高 |
2.2.3 审批效能偏低 |
2.3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典型性 |
2.3.1 职能定位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
2.3.2 行政资源整合集约 |
2.3.3 服务效能提升明显 |
2.3.4 促进发展成效显着 |
第三章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案例描述 |
3.1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背景 |
3.1.1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动因 |
3.1.2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驱动力 |
3.2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组建过程 |
3.2.1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成功因素 |
3.2.2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阶段 |
3.3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举措与机制 |
3.3.1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主要举措 |
3.3.2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工作机制 |
3.4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主要成效 |
3.4.1 审管分离,催生行政管理新模式 |
3.4.2 职能整合,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3.4.3 减员增效,有效控制行政成本 |
3.4.4 高效透明,显着提升审批效能 |
第四章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职能定位分析 |
4.1 职能定位决定大部制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方向 |
4.1.1 构建服务型政府 |
4.1.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4.2 职能定位是大部制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基础 |
4.2.1 定位于推动审批监管分离 |
4.2.2 定位于规范审批权力运行 |
4.3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转变政府职能的典型做法分析 |
4.3.1 再造大部制审批机构 |
4.3.2 实行“一章化”审批 |
4.3.3 重塑价值理念 |
第五章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的成本分析 |
5.1 行政成本决定大部制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质量 |
5.1.1 提高运行效率 |
5.1.2 强化绩效评估 |
5.2 行政成本控制是大部制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核心 |
5.2.1 精简机构组织 |
5.2.2 合理配置人员 |
5.3 成都市武侯区改革组建大部制行政审批局降低行政成本的典型做法分析 |
5.3.1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
5.3.2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
5.3.3 推进政府服务外包 |
第六章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效能分析 |
6.1 效能决定大部制行政审批机构改革成效 |
6.1.1 实现权责一致 |
6.1.2 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 |
6.2 提升审批效能是大部制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目的 |
6.2.1 转变政府职能是根本路径 |
6.2.2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重要保证 |
6.3 成都市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提升审批效能的典型做法分析 |
6.3.1 开展持续化创新 |
6.3.2 实施标准化服务 |
6.3.3 加强多元化监督 |
第七章 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案例的借鉴与启示 |
7.1 通过大部制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能 |
7.1.1 推动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型 |
7.1.2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7.2 通过大部制机构改革降低行政成本 |
7.2.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
7.2.2 积极推进政府外包 |
7.3 通过大部制机构改革提升审批效能 |
7.3.1 优化工作流程 |
7.3.2 加大监督力度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马克思主义反腐理论的透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基本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腐败与反腐败概述 |
2.1 腐败现象的本质、危害及原因 |
2.1.1 腐败现象的本质 |
2.1.2 腐败现象的危害 |
2.1.3 腐败现象的原因 |
2.2 当前我国反腐败的基本态势 |
2.2.1 整体形势 |
2.2.2 主要特点 |
2.2.3 反腐败的战略方针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反腐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腐思想 |
3.1.2 列宁的反腐思想 |
3.2 中国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反腐思想 |
3.2.1 毛泽东的反腐思想 |
3.2.2 邓小平的反腐思想 |
3.2.3 江泽民的反腐思想 |
3.2.4 胡锦涛的反腐思想 |
3.2.5 习近平的反腐思想 |
3.3 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的主要特点 |
3.3.1 发展民主是前提 |
3.3.2 权力制约是核心 |
3.3.3 广泛监督是保障 |
3.3.4 深化透明机制是必然选择 |
第4章 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
4.1 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作用分析 |
4.1.1 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加强对权力监督的前提 |
4.1.2 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可以提高防治腐败的效益 |
4.1.3 外国的权力透明运行制度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
4.2 我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现状 |
4.2.1 初级阶段的权力公开运行全面展开 |
4.2.2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稳步推进 |
4.2.3 党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积极试点 |
4.3 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主要措施 |
4.3.1 规制权力结构,体现约束制衡 |
4.3.2 科学设置流程,实现规范运行 |
4.3.3 建立透明平台,接受广泛监督 |
第5章 实行领导干部财产公开透明 |
5.1 官员财产公开的反腐作用 |
5.1.1 官员财产公开反腐作用的机理分析 |
5.1.2 其他国家和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的成功实践 |
5.2 我国干部财产申报和公开存在的困难 |
5.2.1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领导干部不积极 |
5.2.2 对合法财产安全的担忧 |
5.2.3 片面强调保护隐私权 |
5.2.4 防止不实申报的物质技术力量薄弱 |
5.3 我国推行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基本路径 |
5.3.1 明确申报的财产范围 |
5.3.2 明确申报财产的领导干部范围 |
5.3.3 建立申报财产核查制度 |
5.3.4 扩大申报资料的公开程度 |
5.3.5 逐步将财产申报制度上升为国家法律 |
第6章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透明度 |
6.1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对预防腐败的作用 |
6.1.1 道德建设是预防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
6.1.2 道德和法律发挥不同的反腐作用 |
6.1.3 道德反腐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实践 |
6.2 建立领导干部道德评价透明制度 |
6.2.1 完善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模式 |
6.2.2 实行领导干部道德评价公开 |
6.2.3 用好领导干部道德评价结果 |
6.2.4 用法律提升道德反腐的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谈搞好政务信息对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谈搞好政务信息对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J]. 卢治雕,覃永众. 广西政报, 1990(12)
- [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D]. 宁连举.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6)
- [3]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D]. 范拥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4]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 王中汝.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5]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6]地方政府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基于中国A省D市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证考察[D]. 王鼎. 武汉大学, 2014(06)
- [7]论乡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与其职能的实现[D]. 郭睿.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8]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李科. 湘潭大学, 2010(05)
- [9]成都市武侯区大部制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的案例研究[D]. 陈世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10]马克思主义反腐理论的透明机制研究[D]. 黄庆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