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沙漠化农田能转化效率及潜力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雪莹[1](2019)在《近30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自相关研究》文中认为选取1990-2017年共7期毛乌素沙地遥感影像,以ENVI 5.3,ArcGIS 10.2为平台,通过监督分类-神经网络法,提取毛乌素沙地不同时期不同沙漠化土地面积与空间分布,对毛乌素沙漠化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基于OpenGeoDa软件,以乡镇为单位对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时间动态变化:1990-2017年沙漠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发展阶段:1990-2000年,重度、极重度沙漠化土地不断增加;快速逆转阶段:2000-2010年,中度、轻度沙漠化成为沙漠化类型的主体;稳定逆转阶段:2010-2017年,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均呈现稳定逆转趋势,年变化率较小。近30年,共减少沙漠化土地面积1684.09km2,沙漠化指数逐年减小,总体处于逆转趋势,但局部地区恶化严重。2、空间分布演化规律:1990-2017年间,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相对比较稳定仅向西迁移3.42km;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8.80km;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偏移5.42km;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东南方向延伸9.90km。截止到2017年,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沙漠化程度最为严重;鄂托克前旗、神木县、榆阳区、盐池县、伊金霍洛旗主要以轻度、中度沙漠化为主;鄂托克旗以中度、重度沙漠化为主;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以轻度、中度、非沙漠化土地为主。3、乡镇沙漠化土地空间自相关:在p<0.05的显着性水平下,全局自相关指数Moran’s I均大于0.2446,空间正关联性较高,且沙漠化程度越严重空间相关性越强,不同程度沙漠化在空间上多呈HH聚集,LL聚集,研究区内无LH异常出现。沙漠化土地HH聚集主要发生在在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下属乡镇,LL聚集主要发生在榆阳区、靖边县、横山县等下属乡镇。
罗宝华[2](2016)在《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沙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全球生态健康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沙区面积辽阔,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滥采、滥伐、滥垦使得土地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广袤的可治理沙地上建设沙生灌木能源林、利用其大量的平茬枝条进行生物质发电,既能治沙、提供清洁能源,还能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沙产业的路子。但是一直以来,我国以沙生灌木为燃料的几个生物质电厂却屡屡面临亏损和薄利的窘境,与理论上的分析和业界的期望大相径庭。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总结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并厘清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层级关系,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沙生灌木发电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核算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生态补偿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目前存在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从资源方面来说,经治理后的沙地每年实际可获得的沙生灌木平茬量达2.12~2.83万亿t,资源潜力巨大。从技术方面来说,灌木平茬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技术基本可行,生物质发电技术较成熟。从政策方面来说,我国已有一系列针对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利好政策,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2)以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为案例从其发展进程、项目特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展示了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仅有的儿家以沙生灌木为全部或者部分原料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基本上都处于未能实现盈利的生产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电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发电成本过高挤压利润空间、生物质能源政策特别是补贴机制还不完善。(3)通过对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政策相容性”等四个方向上的综合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表明,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效益皆为“良好”等级,政策相容性效益达到“优秀”等级,总的社会效益为“良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是对沙生灌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具备比较优势。和农作物秸秆发电相比,具有土地、资源集约化优势;和沙生灌木造纸、生产人造板产业相比,更环保并且能提供新能源。(4)影响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因素遍及思想观念、政策制定、技术管理、资源环境、市场供求等方面,选取了 1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5层,其中资源禀赋和经济激励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人们对该产业综合效益的认知和沙地生态治理需求是深层次影响因素,其它影响因素为中间层因素。(5)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产生了两种外部性。一是资源外部性,主要包括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电厂建设、原料获取、运输、发电四个阶段单位电力的资源消耗节约量;二是环境外部性,既包括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建设对沙地产生的防风固沙、保育土壤、水文调节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外部性,也包括发电阶段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CO2、NOx、CO、SO2等污染物的减排量。通过外部性的核算数据表明灌木切断耗能较多、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阶段的污染物排放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比最高,该产业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6)利用演化博弈论对沙区生态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发现,建立沙区生态补偿机制十分必要,而合理确定沙区的生态补偿金额、然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渠道或措施对从事土地沙化治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沙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公平性和动态性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能源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牧民参与基地建设的机会成本、农牧民和发电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发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和资源外部性。补偿的过程中应对各年实际的生态价值增量、直接成本投入费用和根据发电产能与实际原料消耗导致的资源消耗节约量和污染物减排量进行动态的操作,合理补偿。
王建丽[3](2015)在《洪水资源化利用及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同时洪涝灾害严重,洪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必然选择。对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分析表明:水权不明晰、水价过低、供水单位和用水户的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源化洪水的有效利用。本文基于产权理论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方法构建了水权分配模型,并以黑龙江省大庆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应主要分配给生态用水,这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解决了制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还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资源化洪水补给龙凤湿地进行了案例研究,结论表明:资源化洪水补给湿地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最后本文从生态补偿、水权交易市场、风险应对等三个角度对洪水经营模式进行了探索。
李金亚[4](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沈宏益[5](2013)在《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在西藏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地位与战略作用,而农牧民则是西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及合作程度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诸如生态资源枯竭、生产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及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等,继而影响着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面临新时期、新任务的挑战和根据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战略任务要求,从根本和长远解决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等问题,并探讨由“输血型”财政向“输血型+造血型”经济职能转化的新型财政支农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以下几点假设:(1)如果能够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挑战并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财政支农政策,就有助于降低和消除影响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因素与制约机制,则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将是必然的;(2)如果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必将进一步带动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3)如果西藏农业经济和农牧民持续增收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则整个西藏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也是必然的。本论文采取系统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西藏农牧民收入构成、增长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就现行西藏财政支农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不足,在结合国内外有关财政支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相关财政政策与对策建议等。本论文研究内容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及技术难点等;第二部分为有关概念界定及财政支农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概念的界定、计算,以及财政支农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相关理论等;第三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战略背景分析。主要从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与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西藏和谐与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作用;第四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结合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农牧民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西藏农牧民在增收过程中还存在速度滞缓、后劲不足、动力缺乏、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而。内部因素主要是教育落后、观念陈旧、基础薄弱和农业弱质性等,外部影响主要有地域限制、生态脆弱、资源贫乏、创新不足和农业发展空间狭小等,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第五部分为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对农牧民持续增收效应分析。在立足于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变动格局基础上,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得出西藏财政支农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有着较强的直接、间接效应关系,通过对其现行财政支农政策进行评述,发现尚存在政策不灵活、体系不健全、效益不突出、保障力较低、长效机制缺乏和生态税缺失等问题;第六部分为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及经验借鉴。在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东中部和西部云南等一些省份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及典型做法,结合西藏实际区情进行比较分析,其对西藏的启示是:应地方财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和提升财政支农效益等,以建立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七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即在借鉴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基础上,立足西藏实际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结合财政支农效应分析结果和有关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该政策包括财政支农目标、原则、途径和内容等,具体内容主要从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提升农牧民增收潜力、改善农牧民增收环境、降低农牧民经营风险、提高农牧民增收软实力创新农牧民增收途径等方面入手,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与管理办法等;第八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在西藏现实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落后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下,需结合西藏生态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科学、合理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并逐步由“输血型”财政向“输血型+造血型”经济职能转化,最终建立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等。本论文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采取调查问卷与其它研究方法等相结合,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推导和分析西藏财政支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各种直接、间接效应关系及作用,对于研究财政促进西藏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2)立足西藏现实生态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深入、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论证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及其相关财政政策等,在研究视角和内容上具有创新性;(3)能够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及对策建议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地区特色和西藏地域特点,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穆少杰[6](2013)在《气候变化和LUCC对内蒙古草地碳循环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的影响》文中认为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同时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多的地区。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区内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引起了剧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进而导致耕地、草地大面积退化,沙漠化进程加速,使区域碳循环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以修复、改善退化的生态环境。内蒙古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的主要实施地区之一,其首要任务是促进退化耕地、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及控制沙漠化的发展。本研究以探讨生态恢复工程驱动下内蒙古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区域碳素循环变化为目的,一方面,基于气象数据和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并将CASA模型模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视为表征区域碳素循环的主要指标,分析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内蒙古地区NPP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其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内蒙古地区主要植被类型—草地的面积变化及类型转化、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净初级生产力等的变化情况,并对变化过程中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对驱动作用进行了定量化、空间化区分。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并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内蒙古植被覆盖度自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0.2/10°N。10年间森林、草原和沙漠生态区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57、0.4和0.16。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年际水平上,内蒙古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月际水平上,降雨量和温度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作用相当,说明年内植被生长更依赖于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而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2.利用CASA模型对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的NPP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10年间内蒙古植被年NPP的平均值为340.0 gCm-2yr-1,且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由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200.5 gCm-2yr-1/10°。不同植被类型NPP有较大差异,森林、草地、农田和荒漠植被的NPP平均值分别为521.9、270.3、405.7和85.3 gCm-2yr-1。不同植被类型NPP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森林植被NPP主要受温度的限制,而农田、草地和荒漠植被NPP主要受降水量控制。3.利用CASA模型逐像元模拟了 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地的NPP时空变化,分析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2001-2010年内蒙古草地多年平均NPP为281.3 gCm-2yr-1,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其中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单位面积平均NPP分别为431.8 gCm-2yr-1、288.7 gCm-2yr-1 123.5 gCm-2yr-1。2001-2010年间内蒙古草地NPP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草甸草原NPP与降水量、温度的关系均很密切,而与温度的相关性更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NPP则主要受降水量控制,其中荒漠草原NPP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4.利用MODIS-IGBP 土地利用图和CASA模型对2001-2009年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NPP的驱动作用进行了研究。2001-2009年内蒙古草地面积增加最大,荒漠和农田面积大量减少。由荒漠和农田向草地的转化是最明显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约占总变化量的66.04%。2001到2009年间,内蒙古地区的平均NPP由290.5 gCm-2yr-1增加到322.8 gCm-2yr-1 NPP总量则由275,877.4 GgC增加到309,538.0 GgC。草地NPP总量的增加量占所有植被总增加量的87.4%,其中未变化草地NPP总量的增加量占总增加量的44.4%。5.2001-2009年间,内蒙古草地的土地覆盖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在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9年间全区草地面积增加了 77,993 km2,其中由沙漠、农田转化而来的草地分别占新增草地面积的47.6%和41.1%。草地转化为农田是原有草地的主要转出方向,转化面积为36,135.9 km2。内蒙古草地NPP总量9年间增加了 29,432.71 GgCyr-1,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增加量约占80.23%。在剔除气候变化引起的NPP变化之后,由农田和沙漠转化而来的新增草地的NPP总量分别为18,926.34 GgCyr-1和8,604.39 GgCyr-1;由草地转化为农田导致的NPP损失量为14,529.92 GgCyr-1。对于未变化草地而言,管理措施的改善是NPP增加了 11,230.21 GgCyr-1。6.对1985、1995、2000和2009年四个时期内蒙古草地的面积变化、NPP变化和LSI变化进行了研究。1985、1995、2000和2009年的内蒙古地区草地面积分别为54、75、53、61万km2。总体而言,1985-2009年间内蒙古草地面积增加了 71,898 km2,约占1985年草地面积的13.39%,而在2000-2009年间草原区草地面积的显着增加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与1985-1995年和1995-2000年相比,内蒙古草地在2000-2009年的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草地在所有景观中的主导地位有所提高。内蒙古草地的平均NPP在 1985-1995 和 1995-2000 年间分别减少了 4.33%和 7.17%,而在 2000-2009年间则增加了 36.55 gCm-2yr-1,相当于2000时全区草地NPP的15.55%。内蒙古草地的NPP总量在2009年达到最高,比1985和2000时分别增加了16.36%和 32.91%。7.通过对比蒙古和内蒙古地区2001-2009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NPP变化的影响,从整体上探讨了广域空间尺度下气候条件和土地政策的差异对该过程的驱动作用。2001-2009年间,草地是蒙古地区面积增加最大的植被类型,增加量为88,798km2。9年间最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转化方式为由沙漠转化为草地,转化面积为81,741km2,集中发生在蒙古中部草地-沙漠过渡区域。2001-2009年间蒙古地区所有植被的平均NPP增加了 4.5 gCm-2 yr1,NPP 总量由 2001 年的 322,498.0 GgC 增加到 2009 年的 334,365.6GgC,其中,草地NPP总量增加了 31,719.8 GgC。8.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模拟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4种草地群落年际间和年内逐日NEP的变化规律。1954-2012年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和羊草群落的多年平均NEP分别为11.41、-7.82、-5.03、和9.30 gCm-2yr-1。总体而言,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日NEP的年内动态均呈先释放、后固碳、再释放的变化特征。4种草地群落的NEP和年降水量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其中大针茅、克氏针茅和羊草群落的NEP和年降水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NEP为0时,4种草地群落年降水量平均值为295.76 mm,说明在年降水量大于该值时NEP多为正值,而小于该值时NEP多为负值。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从草地发生学和碳源汇演变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草地植被生产力时空演变的驱动作用,明确了草地生产力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对外界驱动因素响应过程的时空异质性与内在机理。第二,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为基础,结合实际NPP和潜在NPP,定量化、空间化的区分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包括草地覆盖类型转化、草地管理方式转变)在NPP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第三,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对草地生态学系统影响的评价。以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内蒙古的草地植被覆盖面积、覆盖度、NPP、景观格局变化为基础,结合内蒙古统计年鉴,综合评价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给内蒙古带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变化,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生态恢复工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可能方向。内蒙古地区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动态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尽管1985-1995年间的短暂湿润期使内蒙古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沙漠面积有所减少,但在1995之后,随着区域气候暖干化趋势加速,草地沙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1985-2000年间,过度放牧使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低,而大规模的草地开垦使该区域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较高。随着2000年左右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草地面积有所增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有所提高,同时农田和沙漠面积有所减少,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降低。退耕还草和沙漠区人工种草是促使内蒙古农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禁牧、划区轮牧、人工打草场建设及圈舍养殖等管理利用方式的提高促使原有草地的生产力和覆盖度有显着提高。然而,针对日益增加的放牧压力,生态恢复工程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特别是要对原本未退化、轻度退化的草地引起足够重视,而在人工植被建植过程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如果能够合理的、持续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无疑将在退化草地恢复、增加生态系统碳蓄积能力和沙尘暴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么红杰[7](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赵志强[8](2010)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农田和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不同乔木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各类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乔木、灌木林地以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基本特征和分异规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各地类土壤肥力质量存在问题,为土壤植物修复措施的推优提供了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质地粗化度和团聚度在乔木林地之间、灌木林地之间以及农田之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就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能力而言,二白杨、小美旱杨、香花槐3种乔木树种和沙拐枣、柠条、沙棘3种具有固氮作用的灌木树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较好,是沙区造林的优势树种;农田可以考虑种植紫花苜蓿或改变施肥方式和管理措施来提高土壤结构状况。2.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农田三大地类整体有机质、氮素和磷素都比较贫乏,多数属于“低”水平;二白杨、香花槐、小美旱杨、柽柳、沙枣、花棒6种乔灌林地和籽瓜、油葵、紫花苜蓿、番茄4种农田表层速效钾含量是“3级”,属中等偏上水平,其他地类均为“4级”,属缺钾水平;CEC、CaCO3和pH值在各地类间变异性不大,相比对照也无显着变化。就改善土壤化学性质的能力而言,二白杨、香花槐以及小美旱杨和固氮灌木树种(柽柳、花棒、沙棘、沙枣)对土壤整体养分的提高和改善作用较好,是沙区造林的良好树种,而新疆杨、旱柳、柠条、沙拐枣、沙木蓼和霸王较差;各农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分布极不均衡,这主要与施肥、灌溉、作物类型等有关,因此,要改变耕作制度和施肥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水平。3.有机质与绝大多数化学性质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显现出有机质的肥力主导作用;全氮是碱解氮的主要储备源(极显着相关);全磷对速效磷的贡献率很小(不相关);各形态钾素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动态转化关系;CEC对各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H值、CaCO3和电导率一定程度上影响养分的富集、代换等。土壤化学指标对物理性质的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特别是粘粒或物理性粘粒等小颗粒含量的多寡,不但决定着各速效养分的转化、淋失速度和释放能力的大小,而且对改善和提高CEC、CaCO3、电导率等具有重要影响。4.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乔木林地中土壤肥力质量香花槐、二白杨、小美旱杨三种林地较好,均属于二等地,新疆杨和旱柳林地属于五等地。灌木林地中土壤肥力质沙枣林地属于二等地,柠条和沙棘林地属于三等地;四等地(柽柳、沙拐枣)和五等地(花棒、霸王、沙木蓼)土壤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各类农田中,番茄地属于一等地,紫花苜蓿和籽瓜地为二等地,油葵和玉米地为四等地,花葵地为五等地。由此可见,对土壤肥力质量下降的林地和农田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韦环伟[9](2010)在《土地制度对沙漠化变化影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沙漠化治理相关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大量有关沙漠化的研究报告,国家管理部门的综合调查报告,科研单位的集中研究以及各种专业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大量涌现。但是,这些文章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多数可以归结为地理学或社会学,鲜见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入手,对制度因素如何影响土地沙漠化变化进行较为细致定量分析的研究论文。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该文认为,简单套用某一经济学理论框架并不足以解释较为复杂的中国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具体地考察制度因素对土地沙漠化变化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该文旨在通过分析建国以来乌审旗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沙漠化变化的影响,定量探讨制度要素对土地沙漠化变化的影响作用。近50年来,毛乌素沙地的变化特点与我国沙漠化总体变化趋势极不相符,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故此,该文选择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作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地区的自然条件、人文传统,该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沙漠化变化影响作用的分析,探讨现行沙漠化治理政策的优缺点,进而为沙漠化治理政策的调整提供详实有力的依据。在论文的主体部分,该文把建国以来的研究时间划分为四个时间段,即:建国前后至1977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阶段)、1977~1986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及发展阶段)、1986~2000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和深化阶段)、2000~2008年(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和法制化阶段)。在每个时间段内,逐个分析当地人口数据、农业相关数据、林业相关数据、牧业相关数据,进行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讨论。这些具体数据指标,可以反映制度因素作用于农牧民生活的情况,进而反映沙漠化治理政策对于土地沙漠化的影响作用。文章最后,总结得到乌审旗在沙漠化治理中的制度因素方面的经验,如政策保证、资金支持、林沙产业带动等。该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点体现在:一是以时间的顺序,结合史实考查建国以来历次重大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户经营土地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户行为随政策变动后对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影响;二是通过对研究区域沙漠化逆转的制度因素分析,具体化现有研究中沙漠化成因中“人为因素”方面的研究内容。
胡兵辉[10](2009)在《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文中研究说明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错、耦合发展的典型区域。由于处在森林-草原-荒漠的“生态应力带”上,加上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组成物质疏松以及易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系统的敏感性强、稳定性差,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极易造成生态系统环境的迅速退化。因此,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重点选择毛乌素沙地偏农区的榆阳区与偏牧区的乌审旗为比较研究对象,在近50a的时间尺度上,在区域、县域和户域研究的空间尺度上,运用区域调研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原理与机制、耦合环境、耦合效应及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体系及其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草地、绿洲、荒漠在没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前,是通过水资源分布及其可利用性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自然耦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农业社会经济活动对大系统的干扰,促进了各农业子系统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循环,从而使其农牧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及与外界系统实现了多途径耦合。同时,理想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格局,应当打破行政割据,形成半包庇式系统耦合带谱,带谱沿线有“陶乐-银川-永宁-灵武-盐池-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主要城市群,起着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2)在近50a里,毛乌素沙地气候逐渐趋于暖湿化,年内光温水等相对匹配,当地应在适当发展夏粮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充分利用夏秋气候资源集中的优势。研究发现,沙地东南缘的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B,0.57)最低;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属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带内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神木(K,0.77)最高;气候功能评价结果的大小顺序: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水分是整个毛乌素沙地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3)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内在根源和决定因素,是沙漠化的直接动力,但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讲,该区的土地沙漠化都处于整体逆转的阶段。研究发现,近58a在沙漠化的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中,耕地面积、蒸发量和大风日数对榆阳区沙漠化的影响较对乌审旗大,而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降水量对乌审旗沙漠化的影响较对榆阳区大,农牧业人口数量是对两地沙漠化影响均最大的重要因子;人为因子对两地土地沙漠化作用力的合力是持续增加的,且乌审旗人为因子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大于榆阳区,人为因子是两地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乌审旗沙漠化因子综合影响大于榆阳区,从长远看,乌审旗沙漠化发展驱动力强,沙漠化可能性较榆阳区大。(4)区域土壤水分结构特征是毛乌素沙地景观形成的本底要素。从田间景观尺度看,裸地比作物地日蒸发量和年蒸发量都大,受干沙层影响,裸地仅呈单峰曲线变化;作物地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剧烈变化层,且裸地水分保有量较作物地为好;农田水分渗漏量约为141.25mm,玉米与马铃薯的作物蒸腾量约为175.3mm与183.91mm,而农田实际蒸散量即作物耗水量约分别为306.48mm与303.29mm。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榆阳区种植业是主导产业,而畜牧业是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应处理好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适当控制其规模与结构,注意发展草食畜牧业,减少耗粮型生猪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压力;乌审旗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处于发展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加大畜群品种改良优化,提高饲草料的转化利用率,可适当发展特种养殖业;榆阳区和乌审旗林业、渔业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受重大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榆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表现为:林地和牧草地是总价值的主要构成,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服务价值均表现为急剧变化期和平缓变化期的阶段性特征;林地、园地、交通地及总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增加至缓慢增长方向演变,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减少至缓慢减退方向演变;退耕还林工程前后系统总价值增加了0.19×109元,单位面积增加值为254元;价值增加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北部两片,而减少的主要在中部和西部连片,且各乡镇价值及其单位面积价值的分布具有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的特点。(6)在近27a中,粮食生产在榆阳区初级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牧草始终是乌审旗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部分,说明两地偏农型和偏牧型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的特点;榆阳区有以耗粮型生猪、禽类生产为主的势头,乌审旗有以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为主的势头;榆阳区农牧系统比乌审旗较为开放,其与外界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交换较频繁,系统调控力度大,产出高;榆阳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能值转换率较高,畜牧业内部品种结构也较合理,品种的更新换代较快,其系统耦合度较高,而乌审旗发展系统耦合的潜势巨大。(7)毛乌素沙地偏农区偏重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而偏牧区偏重可更新有机能投入。模式Ⅱ(榆阳区偏农型典型农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在农、牧户经营层面,更具有竞争力和优势,其经济效益较模式Ⅰ(乌审旗偏牧型典型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为好,且经济发展程度和农牧业集约化程度高,对环境依赖性小,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反馈能力强,有较强自稳定性,抗外界干扰能力也较模式Ⅰ强,故应防止产业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同时由于其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荷力下,系统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模式Ⅰ和模式Ⅱ的可持续性指数均属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范畴,模式Ⅰ的可持续性较好,且优化调控空间较大,农牧耦合潜势尚待发挥。(8)近27a榆阳区和乌审旗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消耗REn(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在人口基数还不是很大的有利条件下,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以及滞后的SE(社会经济)很难形成良好的系统协调发展态势,且不损害REn承载力的发展模式又面临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多重约束。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榆阳区和乌审旗的SE发展度、REn承载力及SEREn(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度基本上均沿时间序列增加,SE与REn协调发展的类型也均逐渐趋于更高水平,农牧业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向以资金、科技利用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受人类活动强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影响,两地SEREn的承载力和发展度产生了相应时序演变特征,使得SE与REn协调发展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9)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改良优化必须着眼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的关系,积极搭建以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脆弱性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加强模式之间的互补、协调与整合。同时,农牧结合是系统的结构特征,农牧矛盾高度紧张是系统的功能特征,构建稳定、安全的农牧系统耦合结构是实现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对沙漠化农田能转化效率及潜力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沙漠化农田能转化效率及潜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近30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自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评价指标进展 |
1.2.2 沙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空间自相关研究进展 |
1.2.4 毛乌素沙地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毛乌素沙地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温条件 |
2.1.4 水资源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1.7 矿产资源 |
2.2 毛乌素沙地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社会基本状况 |
2.2.2 农牧业生产状况 |
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
3.3.2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
3.3.3 沙漠化分类体系 |
3.3.4 沙漠化土地类型提取 |
3.3.5 沙漠化土地年变化率 |
3.3.6 沙漠化指数计算 |
3.3.7 重心迁移模型 |
3.3.8 全局空间自相关 |
3.3.9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
4.1 沙漠化分布及面积统计特征 |
4.1.1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面积统计 |
4.1.2 各旗县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布 |
4.2 沙漠化面积比重变化趋势 |
4.2.1 沙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 |
4.2.2 各旗县沙漠化土地比重变化 |
4.2.3 沙漠化土地在各旗县分布比重 |
4.3 沙漠化土地年变化规律 |
4.3.1 沙漠化土地不同时段整体变化趋势 |
4.3.2 各旗县沙漠化上地年变化率 |
4.4 沙漠化指数 |
5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空间变化及其自相关性 |
5.1 沙漠化土地空间动态变化 |
5.1.1 沙漠化土地空间演变 |
5.1.2 沙漠化土地重心转移 |
5.2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空间自相关研究 |
5.2.1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全局自相关研究 |
5.2.2 毛乌素沙地乡镇沙漠化土地局部自相关研究 |
5.2.3 乡镇沙漠化土地空间自相关格局DEM分析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2 生物质发电产业社会效益评估 |
1.3.3 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 |
1.3.4 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发电 |
2.1.2 林木生物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林木生物质发电 |
2.1.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价值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 |
3.1 资源基础 |
3.1.1 沙生灌木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
3.1.2 沙生灌木平茬生物量 |
3.2 技术条件 |
3.2.1 平茬技术 |
3.2.2 生物质发电技术 |
3.3 政策环境 |
3.3.1 发展规划 |
3.3.2 现行相关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现状 |
4.1 企业运营概况 |
4.2 典型企业介绍——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 |
4.2.1 企业所在地地理及经济发展状况 |
4.2.2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发展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5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评价及比较优势分析 |
5.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 |
5.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指标描述与说明 |
5.3 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
5.3.1 评价方法简介 |
5.3.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 沙区发展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比较优势分析 |
5.4.1 与沙生灌木造纸、制板比较 |
5.4.2 与秸秆生物质发电比较 |
5.4.3 与风电、光伏发电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波特钻石理论及其模型 |
6.1.2 生产要素 |
6.1.3 需求条件 |
6.1.4 相关及支持产业的表现 |
6.1.5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
6.1.6 机会 |
6.1.7 政府 |
6.2 因素选取及其作用分析 |
6.3 基于ISM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 |
6.3.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简介 |
6.3.2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
6.4 ISM模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沙地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7.1 建立沙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 |
7.2 演化博弈论简介 |
7.3 沙区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
7.4 分析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外部性核算 |
8.1 沙生灌木能源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介绍 |
8.1.2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8.1.3 沙生灌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8.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 |
8.2.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系统 |
8.2.2 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
8.2.3 生命周期评价 |
8.2.4 沙生灌木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价 |
8.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分析 |
8.3.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定性分析 |
8.3.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测算 |
8.4 本章小结 |
9 沙生灌木发电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9.1 生态补偿的内容及标准 |
9.1.1 生态补偿的内容 |
9.1.2 生态补偿标准 |
9.2 其它相关问题 |
9.2.1 生态补偿对象 |
9.2.2 确定生态补偿责任主体 |
9.2.3 确定生态补偿方式 |
9.2.4 建立生态补偿的保障制度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之处 |
10.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洪水资源化利用及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 |
一、洪水资源化 |
二、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 |
三、洪水经营 |
第二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理论基础 |
一、水资源价值论 |
二、福利经济理论 |
三、水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
第二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
一、农田灌溉用水 |
二、工业用水 |
三、生态环境用水 |
四、发展多种经营用水 |
第三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水权不明晰 |
二、资源化洪水利用结构不合理 |
三、利益相关者权利模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明晰及分配 |
第一节 资源化水权分配模型 |
一、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二、用模糊决策理论构造方案层评价矩阵 |
三、确定各用水户的分水比例 |
第二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分配案例研究——以大庆地区为例 |
一、可资源化利用的洪水总量分析 |
二、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水权界定 |
三、水权分配及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大庆湿地补水为例 |
第一节 大庆地区湿地概况 |
一、湿地现状 |
二、湿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第二节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一、概述 |
二、判定准则 |
三、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三节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效益评估 |
二、成本分析 |
三、资源化洪水的有效配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洪水经营模式的探索 |
第一节 生态环境补水补偿的常态化模式 |
一、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二、补偿标准的确定 |
三、补偿分摊 |
第二节 水权交易模式 |
一、水权交易 |
二、水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原则 |
三、水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
第三节 政府、供水单位、用水户等风险共担模式 |
一、风险识别 |
二、风险应对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状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资源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民族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
3.1.1 数据源的选择 |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
4.1.1 野外考察 |
4.1.2 建立解译标志 |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
5.1.1 耕地的提取 |
5.1.2 林地的提取 |
5.1.3 水体的提取 |
5.1.4 盐渍化的提取 |
5.1.5 掩膜 |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
5.2.1 LSMM 简介 |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
5.2.3 LSMM 技术流程 |
5.2.4 LSMM 分类结果 |
5.2.5 LSMM 精度评价 |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
6.1.1 空间分布特征 |
6.1.2 面积统计特征 |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
6.1.4 转移矩阵 |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
6.2.6 总结 |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
7.2.1 物质基础 |
7.2.2 气候变化 |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
7.3.2 过渡放牧 |
7.3.3 政策因素 |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7.5 小结及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本论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
1.2 农牧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技术难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方案 |
1.4.3 技术难点 |
1.4.4 技术路线图 |
2 有关概念界定及财政支农理论基础 |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与计算 |
2.1.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 |
2.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 |
2.1.3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的一些指标 |
2.2 财政支农政策概念 |
2.2.1 财政支农政策解释 |
2.2.2 财政支农政策内容 |
2.3 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业及农民增收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
2.3.2 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
2.3.3 新古典经济学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
2.3.4 收入分配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
2.3.5 其它关于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等理论 |
2.4 财政支农有关理论基础 |
2.4.1 公平理论 |
2.4.2 公共财政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藏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战略背景分析 |
3.1 生态资源保护与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 |
3.2 社会经济发展与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 |
3.2.1 社会经济发展对带动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
3.2.2 农牧民收入增长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与西藏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 |
3.4 本间小结 |
4 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4.1.1 西藏农牧业发展基础 |
4.1.2 西藏农牧业发展现状 |
4.2 西藏农牧民收入状况及分析 |
4.2.1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阶段性特征 |
4.2.2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水平差异分析 |
4.2.3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城乡差异分析 |
4.2.4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5 西藏农牧民收入与GDP增长对比分析 |
4.2.6 西藏农牧民收入内部结构分析 |
4.3 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中存在问题 |
4.3.1 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滞缓 |
4.3.2 农牧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
4.3.3 农牧民收入增长动力缺乏 |
4.3.4 农牧民收入增长机制不活 |
4.4 成因分析 |
4.4.1 外部因素影响 |
4.4.2 内部因素制约 |
4.5 本章小结 |
5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对农牧民增收的效应分析 |
5.1 西藏特殊的财政制度 |
5.2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 |
5.2.1 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助政策 |
5.2.2 西藏区内财政支农政策 |
5.3 西藏现行支农税收政策 |
5.3.1 所得税优惠政策 |
5.3.2 营业税优惠政策 |
5.3.3 增值税优惠政策 |
5.3.4 其它税收优惠政策 |
5.4 西藏财政支农政策变动格局 |
5.4.1 西藏财政支农总体变动格局 |
5.4.2 西藏财政支农分项变动格局 |
5.5 西藏财政支农政策与农牧民增收效应分析 |
5.5.1 西藏财政支农与农业增加值增长之间的效应分析 |
5.5.2 农业增加值增长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效应分析 |
5.5.3 西藏财政支农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综合效应分析 |
5.6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成效评价 |
5.6.1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应大 |
5.6.2 带动当地特色农牧产业发展 |
5.6.3 促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
5.6.4 保障农牧民收入与生活水平 |
5.7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不足 |
5.7.1 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不灵活 |
5.7.2 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不健全 |
5.7.3 财政支农政策效益不突出 |
5.7.4 财政支农政策保障力较低 |
5.7.5 财政支农政策长效机制缺乏 |
5.7.6 西藏生态税种缺失 |
5.8 本章小结 |
6 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及经验借鉴 |
6.1 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6.1.1 财政支出政策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6.1.2 财政收入政策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6.2 财政政策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中的功能与作用 |
6.3 国内外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借鉴 |
6.3.1 国外有关财政支农政策介绍与借鉴 |
6.3.2 国内有关财政支农政策比较与借鉴 |
6.4 本章小结 |
7 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 |
7.1 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原则、途径和内容 |
7.1.1 政策目标 |
7.1.2 政策原则 |
7.1.3 政策途径 |
7.1.4 政策内容 |
7.2 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1 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2 提高农牧民增收潜力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3 改善农牧民增收环境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4 降低农牧民经营风险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5 提升农牧民增收软实力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6 创新农牧民增收途径的财政政策设计 |
7.2.7 保障措施与管理办法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气候变化和LUCC对内蒙古草地碳循环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陆地生态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进展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驱动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陆地碳循环的关系 |
1.2.4. 中国主要生态恢复工程的介绍 |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1. 以草地为主体植被地区的LUCC和NPP耦合研究较少 |
1.3.2. 对LUCC、植被-气候互作的研究尺度相对单一 |
1.3.3. 气候、人为因素在草地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
1.3.4. 生态恢复工程的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作用的评价尚属空白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区及主要模型概述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内蒙古自治区概述 |
2.1.2. 地形、地貌和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植被状况 |
2.2. 模型描述 |
2.2.1. CASA模型 |
2.2.2. 模型精度验证与参数评价分析 |
2.3. 参考文献 |
第3章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3.2.2.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
3.2.3.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的计算 |
3.2.4.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计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的分析 |
3.3.2. 植被覆盖度年际动态变化及空间格局的分析 |
3.3.3.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的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4章 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NPP的时空动态格局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2.3.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植被类型多年平均NPP空间格局的分析 |
4.3.2. 不同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的分析 |
4.3.3. 不同植被类型NPP变化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分析 |
4.4. 讨论 |
4.4.1. 本研究NPP模拟值与其他模型模拟结果的对比及验证 |
4.4.2. 气候因子对不同植被类型NPP影响作用的探讨 |
4.4.3. 内蒙古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5章 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NPP的时空动态格局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5.2.3.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草地类型多年平均NPP空间格局的分析 |
5.3.2. 不同草地类型NPP年际变化的分析 |
5.3.3. 不同草地类型NPP变化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分析 |
5.4. 讨论 |
5.4.1. 本研究草地NPP模拟结果与其他研究结论的对比及验证 |
5.4.2.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驱动作用探讨 |
5.4.3. 气候因子对草地NPP变化的驱动作用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2001-2009年内蒙古LUCC及其对NPP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6.2.3. CASA模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分析 |
6.3.2. NPP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变化的影响作用分析 |
6.4.2. 生态恢复工程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
6.4.3. 生态恢复工程对NPP变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
6.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作用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7章 草地NPP变化过程中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定量区分与评价 |
7.1.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
7.2.3. NPP的估算模型 |
7.2.4. 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草地覆盖类型转变的特征分析 |
7.3.2. 草地恢复对NPP变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
7.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相对贡献分析 |
7.4. 讨论 |
7.4.1. 气候变化对草地面积增加可能影响的探讨 |
7.4.2. 生态恢复工程对草地覆盖类型转化的驱动作用 |
7.4.3. 生态恢复工程对草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影响 |
7.4.4. 草地恢复对区域碳循环和沙尘暴防治的积极效应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8章 1985-2009年内蒙古草地植被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土地利用数据 |
8.2.3. 景观指数的计算 |
8.2.4. NPP估算模型及输入数据的准备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8.3.2. 草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8.3.3. 草地NPP的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8.4. 讨论 |
8.4.1.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地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2. 过度放牧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3. 草地开垦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4. 生态恢复工程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8.6. 参考文献 |
第9章 2001-2009年内蒙古和外蒙古LUCC与NPP变化的综合对比 |
9.1. 引言 |
9.2. 研究区概况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蒙古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分析 |
9.3.2. 蒙古植被NPP变化的特征分析 |
9.4. 讨论 |
9.4.1. 蒙古和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 |
9.4.2. 蒙古和内蒙古地区NPP变化特征的对比 |
9.4.3. 蒙古和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对比 |
9.5. 本章小结 |
9.6. 参考文献 |
第10章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草地群落NEP动态变化的研究 |
10.1. 引言 |
10.2. 材料与方法 |
10.2.1. 模型简介 |
10.2.2. 研究区概况 |
10.2.3. 研究指标选取 |
10.2.4. 模型初始化和参数本地化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草地群落年NEP年际动态的分析 |
10.3.2. 不同草地群落日NEP季节动态的分析 |
10.3.3. 不同草地群落WSI、RUE和CSE的比较 |
10.4. 讨论 |
10.4.1. BIOME-BGC模型的验证精度评价 |
10.4.2. 草地NEP对年降水量的响应分析 |
10.5. 本章小结 |
10.6. 参考文献 |
第11章 内蒙古草地退化治理及碳增汇途径与对策 |
11.1. 引言 |
11.2. 草地退化的概念及层次 |
11.3. 内蒙古草地的退化现状分析 |
11.4. 内蒙古草地退化的驱动力分析 |
11.4.1. 草地开垦 |
11.4.2. 过度放牧和频繁刈割 |
11.4.3. 草地系统利用的低投入 |
11.4.4. 气候变化 |
11.4.5. 药材采掘 |
11.4.6. 其他因素 |
11.5. 草地退化的碳效应 |
11.5.1. 草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基本过程 |
11.5.2. 草地退化对其碳蓄积作用的影响 |
11.6. 退化草地的固碳机制和固碳潜力 |
11.7. 内蒙古草地退化防治策略及碳增汇途径的综合探讨 |
11.7.1.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11.7.2. 建立、完善综合支撑体系 |
11.7.3. 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区域草业发展模式 |
11.7.4. 调整草业、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
11.7.5. 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牧民经营管理技术 |
11.7.6. 加强维护管理投入,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
11.7.7. 保证生态恢复工程的优化调整和可持续实施 |
11.7.8. 建立人工草地,推动沙漠化逆转 |
11.8. 参考文献 |
第12章 最后总结 |
12.1. 本研究的结论 |
12.2. 本研究的创新 |
12.3. 本研究的不足 |
12.4. 本研究的展望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农田和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土壤肥力质量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1.2.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2 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 |
2.3.3 野外采样 |
2.3.4 室内测定 |
2.3.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土壤物理性质的基本特征及分异规律 |
3.1 机械组成 |
3.1.1 乔木林地土壤机械组成 |
3.1.2 灌木林地土壤机械组成 |
3.1.3 农田土壤机械组成 |
3.2 微团聚体组成 |
3.2.1 乔木林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 |
3.2.2 灌木林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 |
3.2.3 农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化学性质的基本特征及分异规律 |
4.1 有机质 |
4.1.1 乔木林地土壤有机质 |
4.1.2 灌木林地土壤有机质 |
4.1.3 农田土壤土壤有机质 |
4.2 氮素 |
4.2.1 乔木林地土壤氮素 |
4.2.2 灌木林地土壤氮素 |
4.2.3 农田土壤氮素 |
4.3 磷素 |
4.3.1 乔木林地土壤磷素 |
4.3.2 灌木林地土壤磷素 |
4.3.3 农田土壤磷素 |
4.4 钾素 |
4.4.1 乔木林地土壤钾素 |
4.4.2 灌木林地土壤钾素 |
4.4.3 农田土壤钾素 |
4.5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
4.6 土壤电导率 |
4.7 土壤 CaCO_3含量与 pH 值 |
4.8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肥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1 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分析 |
5.2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6.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路 |
6.2 因子分析的基本过程 |
6.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6.4 分析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土地制度对沙漠化变化影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特色及创新 |
1.4 现有的沙漠化成因研究成果综述 |
1.5 探讨制度因素在沙漠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文献综述 |
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简介及其在本文中的使用方法 |
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渊源及概述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简述 |
2.2.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2.2.3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新之处 |
2.3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义与贡献 |
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本文中的使用 |
2.4.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于本文的适用性 |
2.4.2 土地制度变迁与沙漠化土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 |
2.4.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本文中的具体使用 |
3 建国以来制度因素对乌审旗土地沙漠化变化的影响分析 |
3.1 所选研究区域简介 |
3.2 制度因素的分析方法说明 |
3.2.1 时段划分方法及原因 |
3.2.2 分析的主要制度因素指标及其说明 |
3.2.3 数据来源说明 |
3.3 制度因素数据分析 |
3.3.1 第一时段:建国前后至1977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阶段) |
3.3.2 第二时段:1977-1986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及发展阶段) |
3.3.3 第三时段:1986-2000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和深化阶段) |
3.3.4 第四时段:2000-2008年(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和法制化阶段) |
3.4 制度因素分析总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有关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
1.1.1 土地荒漠化与沙漠化有关概念的剖析 |
1.1.2 土地沙漠化的分布特点 |
1.1.3 沙漠与沙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属性异同 |
1.1.4 “毛乌素沙地”学术称呼的统一化问题 |
1.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概况 |
1.2.1 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的研究 |
1.2.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方法 |
1.2.3 生态系统耦合模式与效益的研究 |
1.2.4 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历程 |
1.3.1 基础研究阶段 |
1.3.2 整治开发研究阶段 |
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
2.1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 |
2.1.1 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及资源 |
2.1.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性 |
2.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本底的脆弱性 |
2.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条件的脆弱性 |
2.1.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灾害的频发性 |
2.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
2.2.1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原理与机制 |
2.2.2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潜力 |
2.2.3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类型 |
2.2.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条件 |
2.2.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实现过程 |
2.2.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格局 |
2.2.7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现实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功能定量 |
3.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
3.1.1 气温走高与光照充裕 |
3.1.2 降水与蒸发同向缓慢趋减 |
3.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功能的定量 |
3.2.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
3.2.3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要素隶属函数的建立 |
3.2.4 草地畜牧业系统的气候指数 |
3.2.5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6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 |
3.2.7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多层次评价 |
3.2.8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定量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及其因子定量 |
4.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 |
4.1.1 土地沙漠化状况 |
4.1.2 土地沙漠化成因 |
4.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土地沙漠化因子定量 |
4.2.1 偏农区榆阳区与偏牧区乌审旗概况 |
4.2.2 土地沙漠化因子筛选 |
4.2.3 土地沙漠化因子的定量分析模型 |
4.2.4 土地沙漠化因子影响系数的对比变化 |
4.2.5 土地沙漠化人为因子、自然因子及其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分析 |
5.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微域土壤水分结构 |
5.1.1 沙地土壤水分结构试验的布置 |
5.1.2 沙地农田水分的测定方法 |
5.1.3 沙地农田水分平衡结构的计算方法 |
5.1.4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日变化 |
5.1.5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周年变化 |
5.1.6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垂直变化 |
5.1.7 沙地农田储水量的结构变化 |
5.1.8 沙地农田水分的平衡结构 |
5.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宏观农业产业结构 |
5.2.1 评价指数及方法 |
5.2.2 研究区选择 |
5.2.3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组分优势度 |
5.2.4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势度 |
5.2.5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说明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数据说明 |
6.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方法 |
6.2.1 土地利用变化 |
6.2.2 生态系统服务 |
6.3 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
6.3.1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6.3.2 县级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
6.3.3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变化 |
6.3.4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 |
6.4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
6.4.1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构成 |
6.4.2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
6.4.3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变与耦合状况 |
7.1 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能量与能值的研究方法 |
7.1.3 农牧系统耦合度 |
7.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分析 |
7.2.1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初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
7.2.2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次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
7.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状况的演变规律 |
7.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建议 |
7.4.1 榆阳区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稳健发展的建议 |
7.4.2 乌审旗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持续增进的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
8.1 研究区概况 |
8.2 能值分析理论 |
8.3 能值分析流程 |
8.4 有关能值的计算方法 |
8.5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
8.5.1 能值投入结构的对比分析 |
8.5.2 能值产出结构的对比分析 |
8.6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
8.6.1 净能值产出率 |
8.6.2 能值投资率 |
8.6.3 环境负荷力 |
8.6.4 能值功率密度 |
8.6.5 单位面积生产力 |
8.6.6 人均能值用量和人均能值占有量 |
8.6.7 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稳定性指数 |
8.6.8 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
8.7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策略选择 |
8.7.1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牧区牧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
8.7.2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农区农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
9.1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性理论体系 |
9.1.1 SEREn 构成理论 |
9.1.2 SEREn 协调机制理论 |
9.2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
9.2.1 SE 系统发展度与REn 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
9.2.2 SEREn 协调度 |
9.2.3 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 |
9.2.4 SE 与REn 协调发展基本类型的综合判定法则 |
9.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
9.3.1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
9.3.2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权重 |
9.3.3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功效系数 |
9.3.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度与承载力的时序演变 |
9.3.5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度的动态演变 |
9.3.6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演变状况的综合判定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及其稳健机制 |
10.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缺陷 |
10.1.1 耦合系统缺陷的内部特征 |
10.1.2 耦合系统缺陷的外部特征 |
10.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构建 |
10.2.1 防护型生态结构 |
10.2.2 节水型种植结构 |
10.2.3 稳定型畜牧结构 |
10.2.4 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 |
10.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
10.3.1 政策支持体系 |
10.3.2 法规制度支撑体系 |
10.3.3 资金保障体系 |
10.3.4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结论 |
11.2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四、对沙漠化农田能转化效率及潜力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30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自相关研究[D]. 韩雪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2]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罗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3]洪水资源化利用及经营模式研究[D]. 王建丽. 黑龙江大学, 2015(05)
- [4]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5]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D]. 沈宏益.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6]气候变化和LUCC对内蒙古草地碳循环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的影响[D]. 穆少杰. 南京大学, 2013(01)
- [7]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农田和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D]. 赵志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9]土地制度对沙漠化变化影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为例[D]. 韦环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10]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