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黄成彦,王雨灼,孙健中[1](1983)在《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和普查勘探工作的深入,对地层划分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地层综合研究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过去尚未给予重视的或没有被采用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正在逐渐加以应用。硅藻化石的研究工作就是其中一例。吉林省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含硅藻土地层发育良好、分布广泛的地区。这对于开展硅藻植物群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作者对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永吉县、浑江市
黄成彦,王雨灼,孙健中[2](1983)在《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文中提出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和普查勘探工作的深入,对地层划分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地层综合研究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过去尚未给予重视的或没有被采用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正在逐渐加以应用。硅藻化石的研究工作就是其中一例。吉林省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含硅藻土地层发育良好、分布广泛的地区。这对于开展硅藻植物群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作者对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永吉县、浑江市
谷白湮,周义平[3](1994)在《云南省寻甸先锋盆地中新世褐煤与硅藻土沉积特征》文中认为同沉积构造和盆缘古地貌,控制沉积盆地的分布与沉积物的性质。先锋盆地的同沉积断裂与盆内的冲积扇,控制褐煤与硅藻土的分布,也决定着煤与硅藻土的矿物质含量与组分。古气候和水体营养程度的变化,导致出现不同属种的硅藻组合带,进一步影响硅藻土的品位。
黄成彦,谷白湮[4](1995)在《云南腾冲上新世芒帕硅藻植物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西腾冲地区是我国硅藻土的重要产区之一,已知矿(点)有10余处之多,时代多数属于上新世,芒帕矿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依据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云南勘探大队(1988)的 ZK-4孔岩芯资料,经采样分析而得。共采样21块,除20 号样不含硅藻外,其它样品均含数量不等的硅藻化石,经鉴定有27属81种(含3新种1新变种3未定种),详见表1。
黄成彦,谷白湮[5](1995)在《云南腾冲上新世芒帕硅藻植物群》文中指出滇西腾冲地区是我国硅藻土的重要产区之一,已知矿(点)有10余处之多,时代多数属于上新世,芒帕矿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依据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云南勘探大队(1988)的 ZK-4孔岩芯资料,经采样分析而得。共采样21块,除20 号样不含硅藻外,其它样品均含数量不等的硅藻化石,经鉴定有27属81种(含3新种1新变种3未定种),详见表1。
施之新[6](1997)在《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的化石硅藻及其在古环境分析上的意义》文中认为江汉平原47号钻孔,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江陵县,在其上段的46.6-2.2m层位上,有丰富的化石硅藻,约有26属148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现存的淡水种类,并以附生性、沿岸带和浅水性的种类为主。种类较多的属有:Navicula(28种)、Cymbella(23种)、Achnanthes(15种)、Gomphonema(14种)和Eunotia(13种)。主要种类有Gomphonema tropicale var. nonpunctatum、Cyclotella comta、Cocconeis placemula vat. lineata和Stephanodiscus dubius等。硅藻中的种数(种/层)和数量(个/每克干沉积物)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再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反映了水体环境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河流(可能是长江古道)→边滩和河漫滩→泛滥平原的积水洼地(湖泊或沼泽)→水体变深加宽→水体消失。从不同沉积相中各种类型(适酸碱度不同)的硅藻比例(即硅藻种谱),可以推测当时水体的酸碱度的变化不大,在中性或中性偏碱的范围。由化石硅藻并结合孢粉的矿物分析,可以推测当时硅藻大量生长繁殖时期的水温较凉,气候可能偏冷。硅藻的数量与沉积物的平均粒度呈明显的相关性,硅藻的种数与沉积物的平均粒度也呈明显的相关性。
施之新[7](1991)在《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化石硅藻的新种类》文中研究表明在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的46.60—2.20m层位上(上更新统到全新统),含有丰富的化石硅藻,经鉴定有4个新种类,即Cymbella jianghanensis sp.nov.,C.tenuistriata sp.nov.,C.cistula(Hempr.) Grun.var.retcta var.nov.,Gomphonema tropicale Brun var.nonpunctatum var.nov..同时,对一个变种进行了重新命名和特征修改,即Eunotia clevei Grun.var.obliquestriata Qi,Lin et He,nom.nov.et char.emend..
黄成彦[8](1982)在《变异直链藻、尤氏直链藻和波纹直链藻的一些微细结构的新认识》文中认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中新世——第四纪地层中的变异直链藻、尤氏直链藻和波纹直链藻及其诺尔曼变种的一些微细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变异直链藻的壳壁由内、外二层。在外层壳壁上有大、小两种不同的孔纹;内层壳壁上只有一种小孔。尤氏直链藻的壳环面上具有稀密不匀呈斜向排列的线纹,壳面有很稀疏的小孔,复大孢子呈长圆柱形。波纹直链藻的壳环面上有二种差异很大的结构:一种为常见的与贯壳轴相平行排列的线纹;另一种只有在高倍率(5000倍以上)下才见到的微细线纹,10微米内高达90条左右。壳体的外围还保留旧壳套。波纹直链藻诺尔曼变种的壳壁有内、外二层,外层壳壁厚度均匀,内层则厚薄不匀。
二、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3)云南省寻甸先锋盆地中新世褐煤与硅藻土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2褐煤沉积特征 |
3硅藻土赋存状况 |
4硅藻土的古植物群 |
(1) Actinocyclus sp.cf.C.gorbunovaii-Melosira granulata(Ehr.) Ralfs.Ralfs带 |
(2) Actinocyclus Sp.cf.C.gorbunovii带 |
(3) Melosira ambigua (Grun) O.Mill带 |
(4) Melosira granulata-Melosira ambigua带 |
(5) Melosira ambigua带 |
(6) Fragilaria cf.pinnata及其变种F.construens var.venter带 |
(7) Melosira granulata带 |
(8) Actinocyclus Sp.cf.C.gorbunovii带 |
(9) Melosira cf.ambigua-Actinicyclus带 |
(10) Actinocyclus带 |
5古环境分析 |
6与邻区植物群的比较 |
7结语 |
四、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J]. 黄成彦,王雨灼,孙健中.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83(00)
- [2]吉林省长白、永吉、浑江和蛟河地区新第三纪硅藻植物群[A]. 黄成彦,王雨灼,孙健中.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辑), 1983
- [3]云南省寻甸先锋盆地中新世褐煤与硅藻土沉积特征[J]. 谷白湮,周义平. 地质论评, 1994(05)
- [4]云南腾冲上新世芒帕硅藻植物群[J]. 黄成彦,谷白湮.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95(01)
- [5]云南腾冲上新世芒帕硅藻植物群[A]. 黄成彦,谷白湮.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五辑), 1995
- [6]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的化石硅藻及其在古环境分析上的意义[J]. 施之新.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01)
- [7]江汉平原47号钻孔中化石硅藻的新种类[J]. 施之新.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1(04)
- [8]变异直链藻、尤氏直链藻和波纹直链藻的一些微细结构的新认识[J]. 黄成彦.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2(06)
标签:第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