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文选

中国农业银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文选

一、农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点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胡凯基[1](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刘莹[2](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徐云松[3](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刘玉能[4](2013)在《多重约束与行动体系:杭州异地商会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部分商会研究倾向于用某个概念来对商会的性质、功能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进行“单一的定型化”。这类研究由于忽视现实的复杂性而有失真之虞。本文以“行动体系”为分析单位,借助于“多重问题定位的行动体系”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杭州的异地商会的经验调查,探讨了在解决异地商会的合法化、权力关系治理和实质性功能的实现这三个关系异地商会生存的问题的过程中,相关行动者之间存在的利益结构以及所动用和面对的具体手段-条件组合,是如何形成相应的行动体系的。研究发现:1.在异地商会的合法化中,国家和异地商会之间存在一种分离性的利益结构,因此形成一种抗衡性行动体系类型。而国家管理部门所分别采用的法律-结果控制和政治-过程控制两种主要手段,导致监管对象——异地商会分别采用形式遵从和选择性遵从的应对方式。2.在异地商会权力关系治理中,国家、商会、商会官员和会员等不同行动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性的利益结构,因此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竞合性行动体系类型。在行动体系的具体形式上,一方面,来自国家的制度性压力使异地商会的正式权力关系表现出趋同性。另一方面,异地商会内部的制度性的和技术性的手段-条件组合的约束,则使权力关系的治理采用接力式授权、有限的权力控制、会长和秘书长集权、以及志愿主义与关联性补偿相结合的机制等具体形式,这些约束有:商会会员主要通过会费和参与或撤出来影响商会,但缺乏监督和控制商会官员的有效手段;商会官员缴纳比一般会员更多的会费,有时为商会提供活动经费补助,行使商会权力;商会具有评估和分配某些声望和资源的权力。3.在异地商会的实质性功能的定位中,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异地商会形成了集团利益、共赢利益和利他利益三类不同的实质性功能定位。而每一类利益的实现又由于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的制约而分别形成不同的行动体系具体形式。其中,异地商会集团利益的实现主要形成了联保信贷模式、矛盾和纠纷的调解者、社会支持网络、法人团体、沙龙、专业知识培训平台、信息沟通平台等具体形式;异地商会和地方政府之间共赢利益的实现采取互惠和交换的形式;而积极性利他利益的实现主要有引导式动员和主动奉献两种具体形式,但消极性利他利益的实现主要依靠国家、社会公众等力量的外部控制形式,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4.对两家杭州异地商会的活动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异地商会所开展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集团利益活动和共赢利益活动两大类上,而其他类型的活动则开展得少得多,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稳定的制度性因素(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管)、某些有利的技术性条件(资本网络、异地商会和地方政府间在招商引资领域的合作)和某些不利的技术性条件(商会运行主要依赖于等级化的会费)。这表明,组织会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依据现实的约束和条件来对活动分配进行调整。由此,本文的结论是,异地商会不仅在解决组织的合法化、权力关系治理和实质性功能的实现三个不同问题时形成了不同的行动体系,而且每一个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的行动体系在阵营关系、具体形式和活动调整三个不同层次上受制于不同的因素,其中,行动体系的阵营关系受制于行动者之间的利益结构类型,行动体系的具体形式受制于相关行动者所动用和面对的手段-条件组合,而组织活动的分配则根据行动者之间的利益结构和大家动用和面对的手段-条件组合两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刘敏[5](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李晓兰[6](2011)在《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文中研究说明《晨钟报》,1916年8月创刊于北京,先后为进步党、宪法研究会机关报,以“商榷时政得失,宣究民群疾苦”为立言标旨,以批判的眼光、反抗权势的勇气和普遍关怀的情结,审视和关注国计民生,试图自觉扮演政局稳定建言人、经济问题监督者、国家利益维护者、民生疾苦查究者的角色。对于《晨钟报》的研究,学术界鲜有涉及。从稳定政局出发,《晨钟报》对政治家形象、政治之正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政治家应以道德为体,才智为用,以为民谋福利为己任;欲达政治之正轨,应以稳定为基础,调和为手段,平息党争,固本治标为当前之要务。“固本之案,则制定宪法是;治标之案,则整理财政是。”制宪过程中出现的议员能否兼任国务员之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关注的重点;《晨钟报》高调报道涉及财政总长陈锦涛在内的财政部贿赂案,在其中扮演了案情揭发者、推动者直至促使立案审查的角色,鞭挞政府官员涉嫌贿赂之丑闻,高扬正义之利剑。竭蹶不振的财政困境,开源节流乏术的现状,使北京政府不得不以经常性的对外借款勉强维系。《晨钟报》强调涉外借款乃饮鸩止渴之举,然基于中国的现状,又认为此乃不得以而为之,默认了借款事实的存在;并对政府的借款行为提出三点原则性建议:防止日本包办借款,以维护国家利权为前提,严格限制地方借债行为。对于关涉财政金融命脉的币制改革问题,在报道日人的中国币制观时,重点推出了张仲琅的《中国币制改革论》,抨击现有混乱币制,赞同在中国实行金本位。《晨钟报》是典型的国家利益至上论鼓吹者,倡言息内讧,御外侮,同心协力,扞卫主权,呼吁国民外交。在郑家屯交涉中,追踪报道中日双方为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展开的博弈,亦将民众维护国权的舆情及时刊登报端,通过舆论导向的力量,试图在政府处理外交事务中扮演监督与建言角色。主张参加一战是《晨钟报》的基本立场,以德美断交为转折点,从断交前后的迟疑审慎到统一步调、力主参战,报方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借参战之契机改变中国孤立的外交地位,走上自主外交道路的愿望。关注民生是《晨钟报》的办刊宗旨之一。大到1917年夏秋之交爆发的天津大水灾,在对官方、民间、灾区自身展开的耗时长久、工程浩大的灾后赈济如实报道的同时,也披露了赈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小到常年生活在北京城乡、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的下层民众,亦给予较多的同情和关注。《晨钟报》还编排了颇能体现刊物主题的特色专栏——“警语”和“大鸣小鸣”。“警语”,以短小精悍、颇富寓意的文字诉求方式,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为处世的基本准则,以西学作为救国之良策,青年作为挽救国家危亡的主力军,倡导通过思想层面上的道德重建、制度层面上向西方寻求良药双轨并行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大鸣小鸣”,以格言体的方式、短小精悍的篇幅、工整对仗的格式、幽默辛辣的语句,有针对性地发表对时人时局的牢骚话、个人点评,尤其集中于对政局、政治家、政治事件等的关注,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关怀情结、是非好恶观和济世关怀意识。作为进步党中汤化龙派及研究系的机关报,《晨钟报》较为忠实地执行了进步党、研究系的政治理念,对执掌政权的段祺瑞政府一度保持合作姿态。《晨钟报》也是进步党、研究系知识学人民主理念的宣传主阵地,主张渐进的共和,即赞成共和,反对帝制和君主立宪;倡导中心人物领导下实践共和,主张在中国实施贤人政治;以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突破口,通过温和非暴力的渐进方式逐步向民主社会过渡。他们抨击对手,宣扬政见,对政府的诸多政治行为发表评论,进行商榷;他们渴望政局稳定,上下齐心,共建共和,但这些商榷、呼吁和监督,都只是在一个缺乏足够权威的政府有限度的、暂时容忍的范围之内进行,一旦触及到专制的武人政权的核心利益时,也就意味着这一局面的终结。只能说,《晨钟报》扮演了一个弱势监督者的角色。

许春晓[7](2004)在《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是伴随着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而发展起来的,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表现出研究课题选材覆盖面比较宽广,研究深度可观的特点。但发展不很均匀,具体考察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旅游活动史探究多,旅游思想史研究少;一般描述多,深入分析少。旅游规划思想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我们对于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是在较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认为旅游规划思想演进研究意义重大。对于问题的细致讨论,是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的。第一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进阶段的划分。在就学术界对中国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意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旅游规划思想发展阶段划分方法选择探讨,通过定性和定量基础上的中国旅游规划思想发展轨迹的综合描述得出划分结论。第二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萌芽时期研究。首先对旅游与旅游规划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然后分为古代旅游思想的朦胧孕育和近代科学旅游规划思想初步萌芽两个阶段进行研究。认为古代旅游规划思想在旅游活动中孕育,从园林规划、区域开发和城市规划等活动中产生。近代旅游科学思想则随着近代旅游业的起步而产生,具体表现为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初步认识、对旅游风景区规划的理论思考、注重六要素配套开发、开始对旅游业发展步骤和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对中国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系统思考几个方面。最后对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资源导向时 翔,师、大,.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鹅要 期研究。在分析了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规 划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研究的主流,旅游 产品及六要素配套开发渐渐成为热点、旅游市场研究逐渐起步并快速 发展、规划内容体系初步完善与规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这 一时期存在的盲目开发、多头管理导致管理矛盾、理论方法尚不成熟3大问题。第四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时期研究。在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成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的产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进行研究,在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产生期内,学术界全面关注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研究,“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理念成熟。在成长期,市场导向思想完全确立,规划技术研究深入,旅游地形象研究起步,规划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成熟期,旅游规划规范化,市场导向研究深入,多种市场导向观点提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归纳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指出了管理不规范导致的问题。第五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人本导向时期研究。通过对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考察,认为我国当前实际上己经形成了对“以人为本”的深切呼唤,国外有较多的“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经验可资借鉴,中国旅游学界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己经有了较多的探索。提出“人本导向”旅游规划时代己经到来。第六部分是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在界定旅游规划主导思想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接力式演进、浸透式发展、重叠式交接3条演进规律,认为其发展是基于社会需求拉力、.,师二大,.士论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摘要体制改革推力和学术发展浮力3个驱动力而实现的,同时,得出了学术主导思想发展的主导思想不排斥非主导思想的继续发展、成熟的主导思想催生新的主导思想、任何学术主导思想都应该与时俱进等3点推论。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界定旅游规划学者在旅游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己经取得的理论成就,仔细探讨旅游规划理论积累的过程与规律,极大地丰富旅游规划的理论建设内容,总结经验,促进旅游规划理论的成熟。进一步发挥旅游规划思想对旅游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使得旅游规划的现实意义更加明显。理论意义重大。 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发展规律性,提出要适时地推出新的指导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南。旅游规划思想直接决定着旅游规划的属性,标志着旅游规划的发展水平,促进旅游规划的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这一选题具有明显的边缘色彩,这就在客观上对我们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本底方面的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自己既要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要把握好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总体上体现综合的风格。在方法上,我们力图有些创新,既要考虑历史学研究的传统和特色,也适当融进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具体形成了多角度透视与主线分析有机结合、思辨与实证有机结合、定性描述与数理方法结合的特色。

戴建兵[8](2003)在《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文中认为本文依经济学理论,对中国近代的货币、货币与近代金融机构、货币与近代宏观经济,以及近代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论述。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本位,中国近代有的是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这种货币体系是动态、立体的,其发展的趋势是银本位。 由于货币制度对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而近代货币体系与中国近代的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格局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外商银行由于掌握中国近代白银的进出口从而具有一定的隐性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而钱庄由于对以清算权和货币市场定价权的掌握也分润中央银行的机制。近代国内银行是随着银元地位的日益强大及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而日渐发展起来的,同时这种发展表现着十分明显的财政性或政府属性。而近代中国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均是附属于白银市场的次级市场。 在中国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向银本位发展收缩的过程中,国际货币体系也经历了金本位的发展、成熟及嬗变的过程,因而国际银价与中国国内的货币宏观供给有着十分必然的联系,同时使中国经济在币制层面上与国际经济既有联系(如金银比价),又各有特性(如危机时滞)。银价过高引发白银外流及国内的通货紧缩,银价低则货币供给充裕,并伴发温和的通货膨胀。从而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近代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政府在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币制改革与政府财政收入刚性常常发生矛盾,在币制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在制度上的选择常常以保持财政收入为取舍,这是近代货币在制度层面上的演进,而1935年的法币改革则使近代中国币制步入了管理通货的格局之中,从而掀开了中国近代货币与经济史的新篇章。

葛鹏飞[9](1990)在《农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点选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当前信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贷款管理制度较乱;2.信贷决策还停留在传统的“凭经验进行决策”阶段;3.贷款规范化管理不严;4.信贷责任制不完善;5.信贷人员量不足、质不高。(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1.信贷管理制度纷繁杂乱,缺乏统一性、连贯性和系统性;2.受产品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和束缚;3.缺少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硬措施,信贷管理责权利严重脱节;4.对管好信贷资产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上岗信贷人员缺少严格的考核。(三)完善和改进信贷管理的对策:1.科学制定完整、实用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二、农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点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点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二) 沿海崛起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一、婚姻恋爱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二) 商业化加剧
    二、社会风尚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三) 消费增长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三、精神生活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一、农民心理变迁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一) 使命感勃发
        (二) 物质待遇影响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2)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3)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全文逻辑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2.1.1 区位理论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因素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4.1.3 财税体制改革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4.1.5 法律环境差异
    4.2 经济条件因素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4.3 客观环境因素
        4.3.1 区位因素
        4.3.2 资源禀赋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4.4.3 社会资本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3.1 引言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4.1 引言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7.2 建议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4)多重约束与行动体系:杭州异地商会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
    第二节 商会如何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相关文献研究
        一、 已有研究回顾
        二、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多重问题定位的行动体系
        一、 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组织分析中的多重约束视角
        二、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多重问题定位的行动体系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异地商会的合法化
    第一节 从合法性分析到合法化分析
    第二节 合法化中的分离性利益结构与抗衡性行动体系
    第三节 异地商会合法化的基本内容
        一、 异地商会的社会团体资质的合法化
        二、 异地商会的正式结构的合法化
        三、 异地商会的社会团体行为的合法化
    第四节 合法化中国家与异地商会相互抗衡的具体行动体系
        一、 形式遵从对法律-事后控制
        二、 选择性遵从对政治-过程控制
        三、 组织渗透和组织网络对组织楔入和组织隔离
第三章 异地商会的权力关系治理
    第一节 权力关系研究回顾及本章的任务
    第二节 多重利益结构与权力关系治理的多重行动体系类型
    第三节 权力关系治理的具体行动体系
        一、 权力关系治理面对的手段-条件组合
        二、 权力关系治理采用的具体行动体系
    第四节 异地商会组织结构“先制度后技术”的适应过程模式
第四章 异地商会的功能实现
    第一节 异地商会实质性功能的定位
        一、 已有研究回顾
        二、 异地商会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异地商会实现集团利益的行动体系
        一、 集团性利益结构与内部合作的行动体系类型
        二、 异地商会实现集团利益的手段-条件及具体行动体系
    第三节 异地商会实现共赢利益的行动体系
        一、 共赢性利益结构与外部合作的行动体系类型
        二、 异地商会与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手段-条件及具体行动体系
    第四节 异地商会实现利他性利益的行动体系
        一、 两种利他性利益结构与两种不同行动体系类型
        二、 实现积极性利他利益面临的手段-条件及具体行动体系
        三、 实现消极性利他利益面临的手段-条件及具体行动体系
第五章 异地商会活动的类型分布
    第一节 异地商会活动类型分布特征
    第二节 活动调整作为行动体系的一个重要层面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发现
    第二节 本研究的贡献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异地商会的访谈提纲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和出版的论着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完成的项目
后记——感谢、抱歉和怀念

(5)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众参与
        2.1.2 建筑遗产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3.1 存在问题
        3.3.2 应对策略
        3.3.3 小结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3.4.1 法律法规释义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3.4.4 小结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3.5.3.1 管理规定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3.5.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4.1 概念释义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4.2.1 知情权
        4.2.2 参与权
        4.2.3 监督权
        4.2.4 公益诉讼权
        4.2.5 小结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4.3.1 定义
        4.3.2 相关规定
        4.3.3 存在问题
        4.3.4 应对策略
        4.3.5 小结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4.4.1 定义
        4.4.2 相关规定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4.4.3.1 大众教育
        4.4.3.2 专业教育
        4.4.3.3 职业教育
        4.4.4 小结
下篇——天津篇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3 保护规划制定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5.5 小结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6.3 瓶颈期(2010——今)
        6.4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7.1.1 张强先生简介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7.2.1 穆森简介
        7.2.2 团队简介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4 比较分析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7.4.2.1 必然性分析
        7.4.2.2 问题分析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7.4.4 比较分析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7.5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写作缘起
    二、学术意义
    三、研究回顾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基本史料
    七、写作思路
第一章 新生命诞孕之努力
    第一节 《晨钟报》缘起
        一、相对自由的新闻环境
        二、办报经费来源
    第二节 栏目设计与发行
        一、栏目设计
        二、发行
    第三节 《晨钟报》主要撰稿人的构成与聚合途径
        一、基本情况概述
        二、李大钊时期《晨钟报》的主要撰稿人
        三、回归主流的《晨钟报》主要撰稿人群体
第二章 政局稳定的建言人
    第一节 《晨钟报》对政府形象的设想
        一、政治家形象之设想
        二、政治之正轨
    第二节 议员能否兼任国务员
        一、问题的出台
        二、论辩之展开
        三、民初之政治生态
    第三节 财政部贿赂观审案
        一、“财案”经过及其处理概况
        二、舆论之角色
        三、“财案”之反思
第三章 经济问题的监督者
    第一节 应否借款
        一、饮鸩止渴之举
        二、不得以而为之
        三、防止日本包办借款
        四、应以维护国家利权为前提
        五、严格限制地方借债行为
    第二节 关于币制改革问题的讨论
        一、币制改革的由来
        二、日人之中国币制改革观
        三、张仲琅与《中国币制改革论》
第四章 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观
    第一节 对郑家屯事件的回应
        一、事件回放
        二、驳斥日报歪曲报道,披露事件真相
        三、日方条件的提出与中方的据理力争
        四、披露日方的升级侵略
        五、中方外交总长的缺席对交涉进程的迟滞
        六、交涉结果及评价
    第二节 关于参战问题
        一、迟疑审慎阶段
        二、对德抗议后的舆论
        三、力主参战阶段
第五章 对民生的关怀:以1917 年京畿水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水灾进行时
    第二节 灾因
    第三节 赈济
        一、官方之赈济
        二、民间义赈及西方国家助赈
    第四节 余论
第六章 特色专栏研究
    第一节 警世恒言:《晨钟报》特色专栏之“警语”
        一、栏目的基本情况
        二、“警语”蕴含的主流思想
        三、“警语”之特色
    第二节 “大鸣小鸣”:《晨钟报》的读者畅言专栏
        一、栏目的基本情况
        二、栏目内容解读
        三、栏目之特色
第七章 《晨钟报》的立场
    第一节 身份的认同:《晨钟报》与进步党、研究系的关系
        一、机关报身份的认同
        二、政派“代言人”
    第二节 渐进的共和:《晨钟报》的理念
        一、赞成共和,反对帝制和君主立宪
        二、理想政治模式探讨
        三、实践民主政治的道路——新旧势力调和论
    第三节 舆论之力
        一、舆论角色之定位
        二、舆论之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致谢

(7)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研究的历史阶段
    1.1 关于当代中国旅游发展历史阶段的几种观点
    1.2 中国旅游思想的发展历史阶段划分方法选择
    1.3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发展轨迹的综合描述
第二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萌芽时期
    2.1 旅游起源与旅游规划起源
    2.2 古代旅游规划思想朦胧孕育阶段
    2.3 近现代科学旅游规划思想初步萌芽阶段
    2.4 历史意义及其经验教训
第三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资源导向时期
    3.1 背景
    3.2 旅游规划资源主导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
    3.3 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第四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市场导向时期
    4.1 背景
    4.2 学术思想表现
    4.3 市场导向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4.4 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第五章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人本导向时期
    5.1 背景
    5.2 学术思想的初步表现
    5.3 历史意义及其前景
第六章 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
    6.1 关于学术主导思想的学术内涵
    6.2 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
    6.3 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演进的驱动力分析
    6.4 几点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8)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导言
第一章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第一节 银两及其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银元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提高
    第三节 非辅币的制钱与铜元
    第四节 白银与纸介货币
    第五节 中国近代币制的特点
第二章 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
    第一节 货币制度与金融体系
    第二节 外商银行与白银
    第三节 白银与钱庄
    第四节 国内银行与白银
    第五节 由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派生的金市和汇市
第三章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
    第一节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
    第二节 1928-1930年银价下跌时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1933-1935年白银风潮-银价上涨的个案分析
第四章 不同发展道路下货币制度选择的路径
    第一节 政府与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节 银本位的建立和白银国有
结论
附录
    一、 主要参考资料:
    二、 常衡和汇率

四、农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点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2]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3]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4]多重约束与行动体系:杭州异地商会的实践[D]. 刘玉能. 上海大学, 2013(01)
  • [5]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6]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 李晓兰. 上海大学, 2011(10)
  • [7]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 许春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
  • [8]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 戴建兵. 复旦大学, 2003(04)
  • [9]农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点选登[J]. 葛鹏飞.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0(01)

标签:;  ;  ;  ;  ;  

中国农业银行桂林分行首届青年金融研讨会论文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