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民族的灵魂——日本武士道及其传统

大和民族的灵魂——日本武士道及其传统

一、大和民族魂——日本武士道及其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宁宇安[1](2021)在《面磕子与和果子 ——中日食印图案造型比较与应用》文中指出食印艺术是我国从古至今食品艺术创作的文化传承体现,也是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食印文化分布广泛,从黄河流域到宝岛台湾都有其艺术的体现,只是地区的不同造就了食印艺术产物的不同命名。早在我国唐朝时期食印艺术就盛极一时,唐朝时期的人们更偏爱精致的东西,做出的糕点也更小巧精致,其命名为“唐果子”。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文化通过日本遣唐使不断的传入日本,促进两国交流的同时,也给日本带去了佛学文化。日本遣唐使带回的文化产物中“唐果子”便是其一,随着日本朝代的更迭,“唐果子”与日本当时的“和果子”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了现如今的“和果子”。不论是我国的食印艺术还是日本的“和果子”都是艺术文化传承的体现,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促进了两国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本文首先从中日食印艺术的起源与演变出发,对比中日食印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介绍两国食印艺术中图案造型与传播,继而阐述两国之间审美的异同之处,然后从中日食印艺术的题材上进行比较,包括图案、造型、技艺、形式以及功能,最后为中日食印艺术的创新研究。食印艺术是一种借助载体呈现的特殊饮食美学,它所承载的是从古至今劳动人民在新春佳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吉庆的图案拓印在食物上,从而祈盼新的一年变得更加美好,食印艺术是中日两国民间艺术的硅宝,也是两国民间艺术延续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对比中日食印艺术的异同之处,结合现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挖掘新的食印艺术形式应用到现代生活当中,并结合个人的毕业创作进行艺术分析,从而进行创新尝试。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弘扬国粹,也能为中日文化交流尽一些微薄之力。

田雪君[2](2021)在《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解构性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形象问题是石黑一雄长期以来善于思考、长于书写的问题。从创作背景来看,独特的国族身份与跨文化的成长经历,使他主动思考“国家”“种族”“国家形象”等概念,而积极投身于政治运动与社会工作的经历又在实践层面上使他加深了对上述概念的理解。从创作实践来看,在其迄今为止出版的七部长篇小说中,有五部涉及国家形象的书写,石黑一雄始终有着在小说中主动塑造国家形象的创作自觉。回顾以往英国文学史上的国家形象书写,可以发现国家形象的塑造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具有同构性,同时,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传统国家形象书写也形成了倾向于塑造理想典型,以及想象式与虚构性的特点,石黑一雄一反英国文学史中的国家形象书写传统,运用不同的解构策略拆解了传统的国家形象。本文以石黑一雄的五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其小说解构传统国家形象的方式与特征。第一,易变的记忆与流动的国家形象。在意识到传统国家形象书写的本质化特征后,石黑一雄在小说中力图扭转国家形象书写的本质主义倾向。他首先选取的解构策略是将传统国家形象呈现在主人公的流动性记忆当中,石黑一雄笔下主人公的主观记忆具有碎片化、任意性、不可靠性的特征,伴随着主人公的每一次回忆行为,传统国家形象都面临着能指与所指脱轨的危险,记忆的不确定性瓦解了形成传统国家形象的坚固基础,质疑了其意义的明晰性与确切性,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形象的解构。第二,复调的对话与多元的国家形象。石黑一雄在小说中解构传统国家形象的策略之二是将其置于文本内、外两个维度,通过对话产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消解了传统国家形象的统一性与同质化。在文本内,石黑一雄使其笔下的主人公各自阐发出于自身理解的国家形象观,在不断地争辩与交锋的过程中使得国家形象的内涵无限延宕,打破了传统国家形象意义的单一指向。在文本之间,石黑一雄将小说文本中的国家形象与历史文本、现实文本中的国家形象彼此阐发、相互观照,形成了互文的关系,从上述两个维度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形象的解构。第三,突发的事件与解域化的国家形象。石黑一雄将传统国家形象置于“不可知之事”当中,例如原子弹爆炸、战争爆发,这类具备突变性和断裂性特征的事件扭转了传统国家形象的既定发展轨迹,突破了其统一化图式,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彻底改变了传统国家形象的内涵,成为了国家形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同时,石黑一雄还将其小说中的主人公置于一系列“不可预想之事”当中,通过偶然的遭遇、迥异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主体的认知框架与期待视野,颠覆了其原本牢固的传统国家形象观,石黑一雄通过事件化写作的策略解构了传统的国家形象。石黑一雄正是通过反本质、反套话、反英雄与反神话的书写方式,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形象的解构,将其长久以来被遮蔽、掩盖的面向揭示出来,并在流动与生成中赋予国家形象全新的内涵。

张国良[3](2020)在《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文中指出尚武贯穿于中国武术的历史发展之中,深深影响武术人的技艺提升、武德修为、人生态度等,是与“崇文”相对的客观性存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尚武不仅是近代中国摆脱羸弱、实现强健的动力源泉,而且也是当下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力量之源。源于前轴心时代到轴心时代的尚武(军事、国家治理),韩非子以“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进行了概括。轴心时代尚武(军事、国家治理)的“德”、“智”、“力”三种文化形态不仅成为后世基本范畴和文化母题,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尚武意识形态和文化实践。基于此,本研究以尚武为对象,运用文化史研究方法,从“竞德”、“争力”、“逐智”三个维度,对应于“武”之“止戈”、“持戈”及其“持/止”张力的智慧化调适,提炼内在逻辑、行为特征和互动关系,梳理其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以此回应社会尚武认知的单维性,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践,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第一,轴心时代“武”的“德、智、力”文化内涵,蕴含着后世“武”的文化基因。一方面,在文武逻辑辩证的框架中,于学理上将“武”演绎为“武力”的“张”、“弛”而尽显“智慧”,渗透于中国政治、军事实践之中。例如,国家治理的“外儒内法”特征,其“儒”是“德”,其“法”是“力”,其“内”“外”组合体现为“智”。军事实践的“兵儒合流”特征,以“兵”体现“力”,以“儒”彰显“德”,以“合”追求“智”。另一方面,将尚武具体化为文化新系统。“德”对“师出有名”的注重、表现为“象征性打击、有限度打击”等,“智”以“以破求全”而实现胜利成果转化的“代价最小化”、追求“强己弱敌”之效及其优劣强弱态势的转化,“力”则注重“武备”“武风”“武艺”等战备物质基础的建设。第二,尚武具有“竞德、逐智、争力”三个维度的文化结构。尚武(军事、国家治理)的“德、智、力”文化基因,被武术细化为人与人的伦理、技术互动关系后,不仅以“竞德”方向性伦理的规定、“逐智”优化性策略的倡导、“争力”提升性技术的基础,型构了“力技术+德伦理+智策略”三维一体的尚武文化实践新系统,而且还将三维一体的尚武深入到“练以成人”的文化实践之中,形成了由德之竞、技之争、双修之逐智组成的“德技双修”文化特征,交织为“武德与功夫”两大主题,变奏为“武”之“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的平衡。第三,“竞德”更多是对强者“止戈”的期待。它的内在逻辑既规定了“武”的方向,也从“动作方式、力度、速度、幅度”对武术技术文化进行了多元化规制、在攻防效果上实现由打人而“放人、制人”的转变、在思维方式上确立由打败人到服人的新目标,还将商周敬祖之德改造以祖师信仰而为“武”之方向性提供正当性来源,最终形成了祖师信仰、制度安排、武技践行组成的三维一体的暴力治理文化形态。第四,“逐智”既是弱者智慧也是强者的艺术。它以兵家思维策略和道家智慧生成了“武”的配置优化性和向内求证性逻辑;其技术表征既表现为强者和弱者的方法之“巧”、动作视觉效果的“诈”,也将尚武“逐智”外显为强者和弱者的“指东打西”以及“拳打人不知”和“以小打大”三重技术境界,内隐于暴力冲突情境中“打”与“不打”的适度转换、“打”之良性结果的控制及其“打而不伤”所获得的“象征资本”;其冲突互动是对看似不可调和的“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进行平衡和调适。第五,“争力”更多是弱者“持戈”的追求。其内在逻辑是实力的提升;其技术文化系统是以劲力训练为主线,内化为提高打击力、追求周身一家的完整性,外化为提高抗击打力、提高对手劲力感知力和敏感性;其冲突互动是身心二元的同时“争力”过程,是在暴力情境“有人/无人”的预设中克服冲突性紧张与恐惧、锻炼“敢打性胆气”和“必胜性胆气”。第六,在“竞德、逐智、争力”中,贯穿其中的主旋律是保持“德/力”的合理张力。尚武的“德/力”张力,一方面形成了武术“力实践、德话语”文化系统,并以“竞德”统一武术拳种流派的“家族相似性”,保持武术文化的统一性、传承性,以不同的“逐智”、“争力”促进武术拳种流派的百花齐放,使武术文化呈现为个体性、多样性。另一方面,“德/力”张力也影响了尚武的方向性规定、优化性配置、实力性提升,决定其强者更为注重“竞德”、弱者更为倾向“争力”、强弱者均有或止戈与持戈智慧性运用的发展方向,对武术人“消费武术”的方式、“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其“练以成人”发挥了助力作用。

杨玮玉[4](2020)在《论日本传统伦理文化中“忠”的价值定位——以武士道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日本传统伦理文化之所以视"忠"为最高价值,与历史上武士政权六百余年的统治教化密不可分,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本土神道以及天皇制的影响。将"忠"的价值绝对化是叶隐武士道"死狂"哲学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不论是讲究义理的儒学武士道,还是追求"死狂"的叶隐武士道,尽管对"忠"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在坚持"忠"的最高价值定位上却高度一致。以"忠"为本是日本传统伦理文化的显着特征,"忠"在当代仍然是现代日本伦理文化的精神底色和道德文明的基础之一。中日伦理文化内部"忠"的价值定位差异是理解二战后中日政治关系症结的重要思想背景。

董烨寒[5](202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缅甸民众仇英亲日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缅甸民众仇英情绪尤为强烈,反英斗争此起彼伏。在以昂山等为代表的“三十志士”的带领下提出“英国人的困难就是我们的机会”,“只要能推翻英国,我们可以和恶魔联手”,他们选择与日本人合作,共同推翻英国的统治,加入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建立日本控制下的虚假独立,亲日心态得以发展。缅甸部分民众在这一时期表现出的仇英亲日心态值得探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缅甸民众仇英亲日心态,有利于对缅甸民族性格和心态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增加对民粹主义、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的认识,防微杜渐。文章分四个章节,第一、二章分别讨论缅甸民众仇英心态的形成与演变、缅甸民众亲日心态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笔者运用心态史学相关理论,并进一步通过精神分析、群体心理学、民族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方法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缅甸民众对英国有从“固结”到“认同”到遭遇“挫折”再到“压抑”最后“攻击”的心理转变过程,而对日本则始终有“投射”、“自居”等心理。从集体或群体心理学角度来讲,由于其民族精英引导的仇英亲日舆论使得“缅甸民众”这一群体在“领袖”带领下失去理性判断力,同时“小群体思维”又使得以昂山为首的民族精英误判形势、转向亲日。从民族心理学角度看来,缅甸民族的“利他主义”、“功德本位”的民族心理特征是其容忍侵略的重要原因。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来,其文化模式中“对所有权的强烈排他性”成为其强烈“领地”意识产生的重要文化心理因素。同时缅甸的神王崇拜作为一种民族心态影响了其对英、日的态度。最后,第四章分析了缅甸民众仇英亲日心态的影响,认为其在二战初期加速了英国在缅甸乃至太平洋战场的败退,在二战后期又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形成阻碍,甚至在二战后,依然对缅甸独立和接受日本赔款等产生影响。

王瑛[6](2019)在《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文学是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在创作实践上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叶广芩作为当代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以家族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系列小说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她的文学创作中持续保持用女性的视角对女性生命和女性生存的关注和思考。本文通过“女性视界”的概念,研究叶广芩小说中女性作为话语主体,既是叙述对象又是叙述人,表达女性视角下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本篇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叶广芩的文学创作内容及创作阶段,以及近年来对叶广芩小说研究的情况进行评述,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从第一人称为主体的叙事视角、女性主体的话语构建,以及艺术化的京戏叙事三个层面,分析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话语构建。第二部分:结合叶广芩的个人经历,一是对满族文化的女性书写进行探究,二是对叶广芩小说中贵族精神进行分析,三是对女性角度下对民族进行反思,通过文本分析、引用等方法,探究叶广芩女性视界的民族书写。第三部分:通过文本分析,分析女性视界下叶广芩小说的女性形象之美:一是女性意识的萌醒,二是“出走”家族的抗争,三是现代女性典范形象。结语:本文通过叶广芩小说女性话语建构、女性视界的民族书写和女性形象对叶广芩“女性视界”的丰富内涵进行了阐释,从女性书写、女性视角、女性观、女性形象多方面进行分析体察当代女性作家的多元化视界。

龚黎[7](2019)在《浅析《菊与刀》的现代意义》文中认为《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模式理论研究日本社会的典范作品。"菊"与"刀"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研究日本的性格,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菊与刀》总结了典型的日本人性格,如"双重性格""耻感文化"等。其写作的现实意义在于回答日本会不会投降和是否应该保留日本天皇制度

俞左平[8](2019)在《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的日本建筑在国际建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融合了现代性与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是西方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之外的国家进行现代建筑创作的成功代表,而这一切都是以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为前提基础的。从19世纪50年代日本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被西方国家强迫打开国门,传统建筑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革,到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日本现代建筑师在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获得广泛声誉为止,中间仅仅经历了短短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建筑就脱胎于过往上千年的建筑历史传统积淀,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以往对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史实陈述,而缺少对其转型能够顺利实现之原因的深入系统探讨。本文将日本建筑现代化视为日本社会整体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部分,通过对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分析,认为日本社会现代化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在于文化冲突,这种现象也同样表现在建筑领域,因此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日本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建筑现代化转型中所面对的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文的研究逻辑是一个纵横向展开的十字坐标轴,将日本建筑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置于原点位置。运用历史研究法,纵向往上追溯日本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探讨其作为转型基础的特殊性,向下延续至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文化融合,分析建筑现代化实现的方式对当代日本建筑创作的影响。运用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西方与日本的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分析两者在相互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特质。运用归纳研究法,将纵、横两向展开的研究结果归纳为四个方面:“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简朴性”——现代主义者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功用性、自然性、机械性和简朴性是日本建筑经过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后所具有的基本文化特质,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特质相契合,因而日本传统建筑最终得以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实现文化融合,完成了现代化转型。本文结论认为日本建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百年时间内脱胎于一千多年传统建筑的历史积淀,顺利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完成现代化转型,原因有三点:一是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本身就存在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极为相似的特质,即功用性特质;二是日本与西方的建筑现代化转型是同时期展开的,在相互文化交流中形成共同特质,即自然性和机械性特质,其中日本对西方现代的机械性建筑观念的认同尤为重要;三是通过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简朴性特质进行过滤修改,使其符合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准,从而为西方现代建筑赋予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使西方建筑在日本的发展获得了正当性。

宋玉[9](2019)在《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 ——以学生棒球为线索》文中认为现代棒球运动诞生于美国,美国棒球运动的发展史俨然可等同于现代棒球运动的发展史。然而,随着这项运动传入日本,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演变成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棒球文化。面对外来事物,日本人从来不缺少“本土化”的能力,而欲了解这项运动是如何在日本社会创造出非凡的吸引力,使整个社会对这一文化投去极大的关注度,必然要深入剖析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历程,了解其变迁的发生原因和有关机制。论文首先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体育文化及其子系统、运动项目文化、棒球文化的构成、文化变迁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时间的界定等。并从精神、制度和物质这三个层面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日本棒球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本文以日本学生棒球运动为线索,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法和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视角讨论了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日本棒球精神文化、以组织制度、竞赛活动为核心的棒球制度文化和以场地设施发展为核心的棒球物质文化的变迁情况。同时辅以明治、大正、昭和战前以及二战后各个时期日本的政治背景、经济环境和教育发展情况对其变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整个变迁方式和变迁过程予以归纳。本研究认为,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棒球传入初期(1872~1889年前后)、精英棒球时期(1890~1904年前后)、大众棒球时期(1905~1931年前后)、棒球统制阶段(1932~1945年前后)和二战后新阶段(1945年至今)。在整个变迁历程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经济环境和教育发展这三大外部因素是影响日本棒球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刺激传播和指导性变迁则是日本棒球文化变迁发生的两大机制。日本棒球文化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棒球文化和体育运动项目文化的启示在于:深度挖掘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积极探索运动项目理念与本土体育文化内涵的融合;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普及和传播运动项目文化。

乐丽君[10](2019)在《日本琳派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琳派”诞生于17世纪初期、兴盛于18至19世纪,是日本江户时代具有共同倾向及表现手法的造型艺术流派。它追求日本趣味的装饰美,影响波及日本绘画和工艺美术,特别是在染织、漆器、陶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琳派在实用的前提下重视工艺设计,具体形式以绘画为主,对近现代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建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琳派是由本阿弥光悦和俵屋宗达创始,经过尾形光琳与尾形乾山的集大成与确立,最终由伊藤若冲、酒井抱一、加山又造等的继承与发扬,成为日本美术的经典模式,对日本造型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近代以来,无数艺术家都在借鉴、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研究琳派艺术产生的江户时代社会背景、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民族审美意识是研究当下“新日本风”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课题以琳派艺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实地田野调查、访谈、资料整理、文献研究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阅读大量日文着作和文献资料,到日本各大博物馆实地调查原作,纵向梳理日本美术演变至琳派样式的生发、发展和确立、继承与发扬的400年历程,横向分析琳派代表艺术家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日本民族的文化形态、社会环境、历史认知以及日本美术的艺术特征。同时,琳派作为当代日本艺术语境下依然活跃的艺术流派,运用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日本美术史学家、当代艺术家、教授进行深入访谈,对日本民族精神下创造出来的琳派艺术特征进行全面论述和把握,以此来深入探讨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琳派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风土、审美特点、室町时代至江户时代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等因素密不可分。具体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纵向梳理琳派样式的生发、确立和继承的历程,结合社会文化根源与室町到江户的时代背景,分析琳派跨越400年的代表艺术家创作生平、代表作,指出其极具生命力的艺术根源在于加入各个时代的审美特征,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创作。需要指出的是,琳派艺术之所以出现在江户时代,与这个时代的特殊性有着紧密的关系,使王朝文化转向平民大众。第二,提炼琳派的艺术特征,分别从琳派艺术中体现出的华丽的装饰性、自然的世俗性、抽象的设计性、感伤与游戏性、多样化的工艺性等特征,对日本美术的发展规律进行解析,梳理其历史演变过程,寻找、比对和印证琳派艺术的主题表达与叙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重点在于探讨和风审美意识的成因与特点,通过对日本的自然风土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进行剖析,基于日本特殊的岛国季风性气候,它与日本人的自然崇拜,尤其强调其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本国风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日本民族“物哀”的独特情感、游戏的心灵、从大陆文化转化为日本本土艺术语言的受容过程。第三,从国际视野来讨论琳派在日本风时期对欧洲的影响,以及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尤其是19世纪后期西方美术受到日本美术的广泛影响。分析琳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的艺术价值。第四,以琳派四百年祭为切入点,通过琳派的创造与再生,探讨琳派艺术的当代表达以及日本当代艺术的新的可能性。通过研究认为,琳派艺术是日本民族重装饰和工艺性格的最集中体现。日本美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审美意识,它的发展确实长时期受惠于中国大陆文化,但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并加入日本民族独自的审美意识,形成日本美术的典型样式。我们研究日本当代艺术现象往往忽视了日本民族的内在精神性。因此,研究琳派艺术进而对日本美术脉络和特点加以梳理,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对地域性文化和全球化叙事的理解。

二、大和民族魂——日本武士道及其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和民族魂——日本武士道及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1)面磕子与和果子 ——中日食印图案造型比较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日民间食印艺术概述
    2.1 中日民间食印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1.1 中国食印艺术起源与发展
        2.1.2 日本食印艺术起源与发展
    2.2 中日民间食印艺术的分类
        2.2.1 中国食印艺术的材料分类
        2.2.2 中国食印艺术的样式分类及用途
        2.2.3 日本食印艺术的材料分类
        2.2.4 日本食印艺术的样式分类及用途
第3章 中日食印艺术比较研究
    3.1 中日食印艺术题材的内涵美
        3.1.1 中国食印艺术图案象征意义
        3.1.2 日本食印艺术图案象征意义
    3.2 中日食印艺术题材的题材美
        3.2.1 动物题材异同分析
        3.2.2 植物题材异同分析
        3.2.3 人物题材异同分析
    3.3 中日食印艺术题材的形式美
        3.3.1 食印图案造型的点元素
        3.3.2 食印图案造型的线元素
        3.3.3 食印图案造型的面元素
        3.3.4 食印图案的构成形式
第4章 食印艺术中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4.1.现代社会中面临的问题
        4.1.1 品种单一
        4.1.2 造型单调
        4.1.3 用途缺乏多样性
    4.2.通过形式审美创新的解决方案
        4.2.1 通过拓印技术传承食印艺术
        4.2.2 通过现代设计发展食印艺术
    4.3 通过文创产品开发应用
第5章 食印艺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5.1 创作的意义
    5.2 创作的思路及其过程
    5.3 衍生品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图片来源

(2)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解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价值
    五、研究现状
第一章 易变的记忆与流动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错位的记忆与日本形象的颠覆
    第二节 不可靠记忆与英国形象的瓦解
第二章 复调的对话与多元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文本内的多重对话个体
    第二节 文本间的类型化对话主体
第三章 突发的事件与解域化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原子弹爆炸与日本形象的裂变
    第二节 战争爆发与英国形象的崩塌
    第三节 主体的偶发性事件经历及其国家形象观的转换
第四章 石黑一雄解构性国家形象书写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英国文学史中国家形象书写的特征
    第二节 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历史独特性
结语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3)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述评
        1.2.1 “尚武”、“尚武精神”内涵的研究
        1.2.2 “尚武”历史传承脉络的研究
        1.2.3 断代“尚武”研究
        1.2.4 “尚武”其它方面的研究
        1.2.5 武术中涉及“竞德、逐智、争力”的相关研究述评
        1.2.6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基本概念厘定
        1.3.1 尚武
        1.3.2 竞德
        1.3.3 逐智
        1.3.4 争力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尚武之“竞德”
    2.1 逻辑生成:“止戈”对方向的规定
        2.1.1 轴心时代“竞德”文化基因的呈现
        2.1.2 以儒家为主的“德”本位王道思想规制
        2.1.3 “武”的方向规定性:尚武“竞德”的内在逻辑
    2.2 技术表征:技击原点旨趣中的“竞德”立场
        2.2.1 “进攻”的多元取径表现“德”之功效
        2.2.2 “防守”的多重表达凸显“德”之意象
        2.2.3 “控制”的境界追求表现“德”之愿景
        2.2.4 “展示”的功力注重寻绎“德”之路径
        2.2.5 器械的“柔化”取向表征“德”之理念
    2.3 冲突互动:尚武“竞德”的暴力规训
        2.3.1 祖师信仰为“竞德”方向规定性提供正当性来源
        2.3.2 制度安排为“竞德”方向规定性奠定合法性基础
        2.3.3 武技践行为“竞德”方向规定性进行实体化建构
3 尚武之“逐智”
    3.1 逻辑生成:“持戈/止戈”二元对立下配置的优化和向内求证
        3.1.1 轴心时代“逐智”文化基因的呈现
        3.1.2 兵家、道家“逐智”思维策略的文化植入
        3.1.3 “武”的配置优化性和向内求证性:尚武“逐智”的内在逻辑
    3.2 技术表征:技法内容特色中的“逐智”呈现
        3.2.1 动作内容设计时的“尚智求巧”
        3.2.2 外在风格特色上的“诡诈迷惑”
        3.2.3 内在劲力处理中的“明暗刚柔”
    3.3 冲突互动:尚武“逐智”的暴力优化
        3.3.1 外显层面:以“打”为价值旨归的“逐智”过程
        3.3.2 内隐层面:积累“象征资本”的“逐智”目标
        3.3.3 向内求证:对“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的平衡
4 尚武之“争力”
    4.1 逻辑生成:“持戈”对实力的提升
        4.1.1 轴心时代“争力”文化基因的呈现
        4.1.2 墨家、法家尚武文化中“争力”的历史影响
        4.1.3 “武”的实力提升性:尚武“争力”的内在逻辑
    4.2 技术表征:技术目标表现中的“争力”维度
        4.2.1 “争力”表现出由“力量”到“劲力”的探求理路
        4.2.2 “争力”表现出由“敏感”到“迅速”的攻守惯习
        4.2.3 “争力”表现为“击打”与“抗击打”的功力竞逐
    4.3 冲突互动:尚武“争力”的暴力适应
        4.3.1 冲突前:多维度适应暴力互动情境
        4.3.2 冲突中:深度认知暴力互动情境
        4.3.3 冲突后:延续暴力互动情境形成应对“惯习”
5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内在关系与文化作用
    5.1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内在关系
        5.1.1 “竞德、逐智、争力”三者一致的根本理路
        5.1.2 “竞德、逐智、争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5.2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文化作用
        5.2.1 “竞德、逐智、争力”微观上促成武术文化元素特性
        5.2.2 “竞德、逐智、争力”宏观上型塑武术文化共同体
        5.2.3 “竞德、逐智、争力”影响武术人个体生命
6 主要结论
7 主要参考文献
8 附件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4)论日本传统伦理文化中“忠”的价值定位——以武士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两种武士道源流的“忠”及其内涵
中日两种“忠”的差异及思想溯源
结 语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缅甸民众仇英亲日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的缅甸相关研究
        (二)缅甸与英日关系相关研究
        (三)缅甸民众心态相关研究
    三、论文结构与理论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选题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英殖民时期缅甸民众的仇英心态
    第一节 英殖民前期缅甸民众仇英心态的形成
        一、殖民前缅甸王朝的大国心态
        二、殖民后缅甸民众的压抑与自卑心态
    第二节 英殖民中期缅甸民众仇英心态的加深
    第三节 二战后缅甸民众仇英心态的持续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缅甸民众的亲日心态
    第一节 二战前缅甸民众亲日心态的形成
    第二节 二战初期缅甸民众亲日心态的发展
    第三节 二战后期缅甸民众亲日心态的复杂性
第三章 缅甸民众仇英亲日心态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仇英亲日心态精神分析解释
        一、缅甸民众仇英心态的“固结”
        二、缅甸民众对英国从“认同”到“挫折—攻击”心理
        三、缅甸民众对日本的“自居”与“投射”心理
    第二节 仇英亲日心态的群体心理学解释
        一、仇英亲日心态的群体动力学
        二、小群体思维的影响
    第三节 仇英亲日心态民族、文化心理学解释
        一、克己求善的民族心理与仇英亲日心态
        二、文化心理学分析
        三、神王崇拜与英国三次屠杀“神王”
第四章 缅甸民众仇英亲日心态的影响
    第一节 仇英亲日心态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一、阻碍盟军作战
        二、影响缅甸华人华侨抗日态度
    第二节 仇英心态对战后缅甸独立的影响
    第三节 亲日心态对战后日缅关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叶广芩小说发展及其创作
    1.2 叶广芩小说中“女性”有关的先行研究概况
    1.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话语建构
    2.1 第一人称为主体的叙事视角
        2.1.1 女性个体生命的重审——以《采桑子》为例
        2.1.2 新时期女性作家的第一人称叙事
    2.2 女性主体的话语建构:以《大登殿》为例
        2.2.1 女性主体话语的建构
        2.2.2 男性话语的缺失
    2.3 艺术化的京戏叙事
        2.3.1 京戏式的叙事模式——以《状元媒》为例
        2.3.2 传统戏曲文学的回归
第三章 女性视界下的民族书写
    3.1 全方位的满族文化书写
        3.1.1 尊崇女性的满族文化
        3.1.2 意趣盎然的满族民俗生活
        3.1.3 艺术化的满族戏曲文化
    3.2 “别是一家”的贵族精神表达
        3.2.1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3.2.2 内外兼修的贵族礼仪
        3.2.3 贵族精神品格的昭彰
    3.3 多元化的民族历史反思
        3.3.1 对民族命运的反省
        3.3.2 对民族劣根性的思考
        3.3.3 具有历史意识的民族观
        3.3.4 对“战争”的冷静反思
第四章 美在女性视界——叶广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4.1 女性意识的萌醒
        4.1.1 “母亲”萌醒的爱情婚姻观
        4.1.2 对女性意识的实践
    4.2 “出走”家族的抗争
        4.2.1 叶广芩笔下的“出走”女性形象——二格格、三格格
        4.2.2 对于“出走”女性形象的思考
    4.3 现代女性的典范形象塑造
        4.3.1 文明的知识女性:程立雪
        4.3.2 男女二元对立的解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浅析《菊与刀》的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菊与刀》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二、《菊与刀》研究的现代意义
三、《菊与刀》研究中的反思

(8)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日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渊源和相似性
        1.1.2 日本与中国遭遇西方建筑时的相似境况
        1.1.3 日本与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不同结果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重点
    1.5 研究意义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日本建筑从传统到现代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1.6.2 近代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
        1.6.3 日本建筑现代化转型文化碰撞的相关研究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1.9 研究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2 引子: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
    2.1 日本现代化前夕的社会背景
        2.1.1 二元政治
        2.1.2 商品经济
        2.1.3 武士文化
    2.2 政治经济转型与文化冲突
        2.2.1 皇权推动的政治转型
        2.2.2 战争刺激的经济转型
        2.2.3 两极分化的文化冲突
    2.3 建筑在日本现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2.3.1 明治政府权力象征
        2.3.2 西方先进技术载体
    2.4 日本建筑现代化中的文化碰撞
        2.4.1 日本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
        2.4.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
        2.4.3 日本建筑现代化文化碰撞的四个维度
    2.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维度一: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
    3.1 日本传统建筑的界定
        3.1.1 日本传统建筑的类型界定
        3.1.2 日本传统建筑的形式界定
    3.2 神社建筑的功用性
        3.2.1 造替制度反映祭祀需求
        3.2.2 简约形式反映原始崇拜
        3.2.3 自然材料反映现世观
    3.3 住宅建筑的功用性
        3.3.1 布局应对自然环境需求
        3.3.2 形式应对使用功能需求
        3.3.3 规格化应对军事性需求
        3.3.4 少装饰应对节约生产力需求
    3.4 茶室建筑的功用性
        3.4.1 俭朴风格阐释“佗寂”审美
        3.4.2 不对称形式阐释“佗寂”审美
        3.4.3 中性色彩阐释“佗寂”审美
    3.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维度二: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
    4.1 工业社会对西方传统艺术与建筑的冲击
        4.1.1 工业社会对传统艺术的冲击
        4.1.2 工业社会对传统建筑的冲击
    4.2 西方现代艺术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4.2.1 从古典艺术表现到自然本真呈现
        4.2.2 从自然本真呈现到纯粹内在表达
        4.2.3 纯粹内在表达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4.3 西方现代建筑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4.3.1 赖特与日本文化的渊源
        4.3.2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理念的影响
        4.3.3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手法的影响
        4.3.4 赖特对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维度三: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
    5.1 西方现代建筑“机械”审美的形成
        5.1.1 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审美的矛盾
        5.1.2 探索反映工业时代的新建筑形式
        5.1.3 机械性建筑的发展与成型
    5.2 日本对西方“机械化”建筑技术的引进
        5.2.1 政府主导的西式工厂
        5.2.2 正统西式建筑的传入
        5.2.3 美国建筑技术的引进
    5.3 日本自身对现代建筑机械性的初探
        5.3.1 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形式的初探
        5.3.2 地震火灾引发技术优先的考虑
    5.4 西方现代建筑的机械性形式对日本的影响
        5.4.1 表现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5.4.2 风格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5.4.3 包豪斯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5.4.4 柯布西耶式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维度四:简朴性——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
    6.1 日本对建筑全盘西化的反思
        6.1.1 对日本传统建筑“美”的肯定
        6.1.2 “进化主义”建筑的提出
        6.1.3 走向偏激的“帝冠式”建筑
    6.2 西方现代主义者发掘日本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6.2.1 陶特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6.2.2 格罗皮乌斯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6.2.3 柯布西耶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6.3 确立简朴性作为日本传统建筑特质
        6.3.1 对于“日本趣味”建筑的抨击
        6.3.2 以简朴性为核心的“纯正”日本建筑标准
        6.3.3 透过现代主义滤镜拣选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6.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7 维度统一: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7.1 现代主义建筑观下四个维度的统一
        7.1.1 现代主义建筑的四项基本建筑观
        7.1.2 注重功用性的功能观
        7.1.3 追求机械性的技术观
        7.1.4 讲求自然性的空间观
        7.1.5 偏好简朴性的美学观
    7.2 文化融合在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体现
        7.2.1 建筑创作中功能观的改变
        7.2.2 建筑技术应用中的文化融合
        7.2.3 建筑空间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7.2.4 建筑审美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7.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8 结语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表格
    图片
附录
    附录1: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日本近代建筑概览
    附录2: 西方现代建筑中简约观念的形成渊源
    附录3: 日本历代纪元表
作者简历

(9)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 ——以学生棒球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文化及体育文化
        1.4.2 体育文化的子系统
        1.4.3 运动项目文化
        1.4.4 棒球文化的构成
        1.4.5 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
        1.4.6 研究时间的界定
2 相关研究现状
    2.1 国内关于棒球文化的研究
    2.2 国外关于日本棒球精神文化变迁的研究
    2.3 国外关于日本棒球制度文化变迁的研究
    2.4 国外关于日本棒球物质文化变迁的研究
    2.5 国外关于日本棒球文化变迁原因的研究
3 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历史
    3.1 日本棒球精神文化的变迁
        3.1.1 棒球传入初期:提倡“公平竞争”的游戏
        3.1.2 精英棒球时期:“胜利至上、精神修养和集团主义”的武士道棒球
        3.1.3 大众棒球时期:“性格塑造”的新武士道棒球观
        3.1.4 棒球统制时期:“教育本义,运动精神;举国一致,尽忠报国”
        3.1.5 二战后新时期:突显教育价值的学生棒球
    3.2 日本棒球制度文化的变迁
        3.2.1 棒球传入初期:非正式团体与自发性“游戏”
        3.2.2 精英棒球时期:校友会棒球部与校际间竞赛活动
        3.2.3 大众棒球时期:区域棒球团体与赛事范围、数量扩增
        3.2.4 棒球统制时期:政府的统制与限制
        3.2.5 二战后新时期:学生棒球协会与历久弥新的赛事
    3.3 日本棒球物质载体的变迁
        3.3.1 棒球传入初期:场地设施简陋,介绍棒球运动的书籍出现
        3.3.2 精英棒球时期:专门棒球场地开始修建,棒球部部歌出现
        3.3.3 大众棒球时期:大型观赛型棒球场馆开始出现
        3.3.4 棒球统制时期:陷入停滞
        3.3.5 二战后新时期:完善的场地设施建设
4 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原因
    4.1 国家现代化对日本棒球文化变迁的影响
        4.1.1 欧化主义背景下棒球运动进入高等教育
        4.1.2 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4.2 经济环境对日本棒球文化变迁的影响
        4.2.1 经济发展成为棒球文化内涵重构的潜在动力
        4.2.2 新闻报社经营方式变革成为棒球价值观渗透的直接动力
    4.3 教育发展对日本棒球文化变迁的影响
        4.3.1 教育改革推动棒球运动的大众化
        4.3.2 教育理念对棒球价值内涵创新的影响
5 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机制
    5.1 刺激传播机制
        5.1.1 方式:“和魂洋才”的棒球文化重组
        5.1.2 过程:大众传媒推进了棒球文化的价值传播
    5.2 指导性变迁机制
        5.2.1 方式:美国占领军的民主化改造
        5.2.2 过程:理念法定化保障了棒球文化的发展方向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6.1.2 国家现代化、经济环境和教育发展是日本棒球文化变迁发生的原因
        6.1.3 刺激传播与指导性变迁是日本棒球文化变迁的两大机制
    6.2 研究启示
        6.2.1 深度挖掘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
        6.2.2 积极探索运动项目理念与本土体育文化内涵的融合
        6.2.3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普及和传播运动项目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日本琳派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琳派系谱溯源
    1.1 琳派的社会文化根源
        1.1.1 室町时代的市民文化胎动
        1.1.2 桃山时代与江户世风
        1.1.3 光悦与宗达
    1.2 尾形光琳—生活的艺术
        1.2.1 洗练的和风趣味
        1.2.2 承上启下的屏风画
        1.2.3 国宝《红白梅图屏风》
        1.2.4 匠心独运的工艺品
    1.3 琳派的继承与发展
        1.3.1 京都琳派的继承者们
        1.3.2 江户琳派的绽放
        1.3.3 近代琳派的复兴
第二章 琳派艺术特征研究
    2.1 华丽的装饰性
        2.1.1 绳纹装饰的“原始基因”
        2.1.2 平安贵族的风流
        2.1.3 金与银的奢华
    2.2 自然的世俗性
        2.2.1 日本的风土与四季
        2.2.2 王朝文学的主题运用
        2.2.3 月次绘中的自然观
    2.3 抽象的设计性
        2.3.1 平面的构造
        2.3.2 非对称与余白
        2.3.3 纹样之美
    2.4 感伤与游戏性
        2.4.1 “物哀”的情感
        2.4.2 世间的游戏
        2.4.3 “卡哇伊”琳派
    2.5 多样化的工艺性
        2.5.1 工艺创意的源流
        2.5.2 莳绘的工艺制作
第三章 国际视域下的琳派艺术
    3.1 从“日本趣味”到“日本风”
        3.1.1 跨越大海的日本美术
        3.1.2 席卷欧洲的“日本趣味”
        3.1.3 色与形的革命
    3.2 琳派与“新艺术运动”
        3.2.1 回归自然主义
        3.2.2 现代设计与琳派
第四章 琳派的创造与再生
    4.1 传统经典与全球化
        4.1.1 琳派四百年祭
        4.1.2 战后琳派的创造力
    4.2 面向21世纪的琳派
        4.2.1 琳派与文化艺术立国的日本
        4.2.2 琳派与“新日本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琳派主要人物年谱表
    附录二 日本时代与琳派大记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大和民族魂——日本武士道及其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面磕子与和果子 ——中日食印图案造型比较与应用[D]. 宁宇安.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石黑一雄国家形象书写的解构性研究[D]. 田雪君. 兰州大学, 2021
  • [3]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D]. 张国良.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论日本传统伦理文化中“忠”的价值定位——以武士道为中心[J]. 杨玮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03)
  •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缅甸民众仇英亲日心态研究[D]. 董烨寒.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D]. 王瑛. 西北大学, 2019(04)
  • [7]浅析《菊与刀》的现代意义[J]. 龚黎. 牡丹, 2019(32)
  • [8]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D]. 俞左平. 浙江大学, 2019(01)
  • [9]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 ——以学生棒球为线索[D]. 宋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10]日本琳派艺术研究[D]. 乐丽君.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大和民族的灵魂——日本武士道及其传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