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加工汽油催化氧化脱硫醇

二次加工汽油催化氧化脱硫醇

一、二次加工汽油催化氧化脱硫醇(论文文献综述)

栗静文[1](2021)在《双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用于燃油脱硫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足斌,陈学研,王海琴,曹琛,赵坤芳,杨亚吉[2](2021)在《轻质油品储存过程中实际胶质生成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不同加工方式下不同化学组成的油品,综述了油品组成、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对油品胶质生成的影响。实际胶质的生成速率与烃族组成具有明显关系,其中烯烃影响最大。油品中的微量含氮化合物、硫及其衍生物、金属离子和不饱和烃相互反应,对胶质生成起到催化氧化作用并导致油品变色。油品中实际胶质含量还受到温度、氧含量、储存时间、光照、水含量、金属离子浓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添加剂种类、加氢反应深度对油品实际胶质生成呈现抑制或促进的规律。胶质生成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加氢处理等新工艺,改善储存条件或加入适当添加剂,都可以达到减少实际胶质含量、延长油品储存时间的目的。鉴于氮含量对实际胶质含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应关注油品中氮含量。由于玻璃钢储罐具有耐腐蚀、机械密封良好、保温性好、防紫外线等诸多优点,用于长期储存油品时,有利于提升其安定性。关于成品油安定性的研究与应用,一方面从反应动力学和胶体化学方面深入研究实际胶质的生成机理;另一方面加强储存油品质量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实际胶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应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陈美丽[3](2020)在《不同维数纳米SiO2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燃油中硫化物燃烧后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SOx),SOx能直接导致酸雨的形成,加重雾霾的产生,因此,各国纷纷立法对燃油中硫化物的浓度进行的限制(<10ppm),对油品进行深度脱硫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科研问题。氧化脱硫技术(ODS)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噻吩类的硫化合物脱除效果强、投入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可替代加氢脱硫技术的脱硫方法。ODS通常需要与萃取脱硫(EDS)相结合才能达到深度脱硫的要求,而萃取剂会对油品造成二次污染,且使脱硫步骤复杂化。因此,开发同时具有催化氧化和吸附双功能的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吸附脱硫(OADS)体系将成为燃油脱硫催化剂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本论文分别以不同维数(0D、1D和2D)的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负载磷钨酸制备氧化-吸附脱硫催化剂,通过XRD、SEM、TEM、EDS、TG、XPS和BET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探讨其微观形貌、孔道结构、颗粒尺寸、活性组分和极性基团对催化剂的在催化氧化吸附脱硫中的催化活性、吸附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其反应机理及催化氧化吸附脱硫的原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磷钨酸(HPW)固载氨基功能化零维纳米孔道二氧化硅(HHSS)催化体系(HPW-NH2-HHSS)制备及用于催化氧化吸附脱硫:采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分级孔纳米级二氧化硅空心球(HHSS)作为载体,用硅烷偶联剂(APTEs)对其氨基功能化,通过将H3PW12O40(HPW)固定在其表面得到具有零维孔道结构的HPW-NH2-HHSS系列催化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HPW-NH2-HHSS催化剂具有纳米尺寸(~100nm),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磷钨酸高度分散在氨基功能化的HHSS载体上,而且载体完整的保持了原有小空心球@大空心球的层次复合空心结构,而且催化剂表面还含有大极性基团(-NH2和-OH),这些性质对其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有较大影响。同时,本论文对HPW-NH2-HHSS催化剂用含DBT的正辛烷溶液对其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oC、氧硫比(O/S)=2.5、催化剂质量mcatalyst=0.06g时,20%HPW-NH2-HHSS催化剂的脱硫效果最好,反应30min后,DBT的去除率高达99.36%。除此外,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7次后其脱硫性能不见明显降低。通过GC-MS和FT-IR方法对氧化产物进行分析,证明其脱硫机理为催化氧化-吸附耦合,-NH2和-OH极性基团能有效吸附含硫氧化产物,并且20%HPW-NH2-HHSS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砜(DBTO2)的最大平衡吸附值可达374mg·g-1。本研究首次将纳米级中空体系应用于高效氧化吸附脱硫,并提出了催化剂极性基团取代极性溶剂吸附含硫氧化产物的理论。(二)磷钨酸(HPW)固载氨基功能化一维纳米孔道二氧化硅(HSNT)催化体系(HPW-NH2-HSNT)制备及用于催化氧化吸附脱硫: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合成具有一维孔道的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管(HSNT)作为载体,用硅烷偶联剂(APTEs)对其氨基功能化,通过将H3PW12O40(HPW)固定在其表面得到具有一维孔道结构的HPW-NH2-HSNT系列催化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HPW-NH2-HSNT-7催化剂具有完整空心管状结构,孔结构由管壁的微孔(3.9nm)和空心管的管内径(49.74nm)组成,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磷钨酸高度分散在氨基功能化的HSNT载体上,并且载体保持了完整的空心纳米管结构,此外,催化剂表面还含有大极性基团(-NH2和-OH),这些性质对其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有较大影响。用含DBT的正辛烷溶液对其脱硫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证明:反应温度为60oC、O/S=3、mcatalyst=0.04时,HPW-NH2-HSNT-7催化剂的脱硫效果最好,反应15min后,DBT的转化率高达100%。此外,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10次后其脱硫性能没有明显降低。通过GC-MS方法对氧化产物进行分析,证明其脱硫机理为催化氧化-吸附耦合,-NH2和-OH极性基团能有效吸附含硫氧化产物。(三)磷钨酸(HPW)固载氨基功能化二维纳米孔道二氧化硅(LS:Layered silical)催化体系(HPW-NH2-LS)制备及用于催化氧化吸附脱硫:首先采用液体模板腐蚀法合成一系列不同形貌的层状二氧化硅(LS)作为载体,用硅烷偶联剂(APTEs)对其氨基功能化,通过将H3PW12O40(HPW)固定在其表面得到具有二维孔道结构的HPW-NH2-LSw(W是氨水的浓度)系列催化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HPW-NH2-LS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粒径、孔径、层间距随着载体的形貌的改变而变化。其中,形貌为均匀大片层状的催化剂HPW-NH2-LS13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其层间距介于500nm~1μm之间,并且催化剂表面还含有大极性基团(-NH2和-OH),这些特性对于二维孔道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活性是至关重要的。用含DBT的正辛烷溶液对其脱硫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证明:反应温度为60oC、O/S=3、mcatalyst=0.06时,HPW-NH2-LS13催化剂的脱硫效果最好,反应30min后,DBT的转化率高达98.82%,除此外,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7次后其脱硫性能不见明显降低,通过GC-MS方法对氧化产物进行分析,证明其脱硫机理为催化氧化-吸附耦合。

笪良国[4](2020)在《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结构特征及光催化脱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层状钛(铌)多聚酸盐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为了构建新型高效脱硫光催化剂并实现对其可控组装改性,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系列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深入分析了层间阳离子对层状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层状钛(铌)多聚酸盐光催化氧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有机硫污染物吸附与光催化氧化机理,为构建、开发绿色高效去除有机硫污染物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有益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CASTEP和DMo13程序,系统计算了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几何结构、能带组成以及态密度等相关性质,从理论上解释了不同类型层状钛(铌)多聚酸盐材料的结构特征与带隙成因。钛酸盐的带隙能量随着组成的变化而变化,价带主要由O2p和Ti3d组成,导带主要由Ti3d和O2p组成,同时,O2s、Ti4s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价带和导带的形成,对体系带隙能量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层状铌酸盐的价带主要由O2p和Nb4d组成,导带主要由Nb4d和O2p组成,同时,O2s和Nb5s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价带或导带的形成,从而使其带隙能量发生变化。层状钛铌酸盐的能带结构相对比较复杂,随着体系的变化其能带组成发生相应的变化。在K3Ti5NbO14和KTi6Nb5O25中,O2p、Nb4d、Nb5s、Ti3d和Ti4s都参与了价带的形成,Nb4d、Ti3d和O2p轨道都参与形成了导带,但在K3Ti5NbO14中,Ti3p、Nb5s和Ti4s对价带和导带的形成都有贡献,从而导致K3Ti5NbO14的禁带宽度比KTi6Nb5O25的要宽0.863eV。在几何结构上,K2Ti2O5、K2Ti3O7、K2Ti4O9、KNbO3、KNb3O8、K3Ti5NbO14、KTi6Nb5O25 这些体系中,阳离子处在开放或隧道较大的层间,可以在实验上通过离子交换等方式进行修饰和改性;K2Ti6O13、K2Ti7O15、K2Ti8O17、K2Nb4O11、K3Nb7O19 这些体系中,阳离子处在封闭的层间隧道中,不易被替换。深入讨论层间阳离子对层状钛(铌)多聚酸盐带隙结构的影响。库仑力场的影响。随着层间离子半径的减小,库仑力场增加,对八面体结构MO6(M=Ti、Nb)中O2p极化作用增强,导致M—O—M,键发生较大畸变,进而影响到材料价带和导带位置;随着层间阳离子电荷的增加,层间阳离子与层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高电荷的阳离子与多个MO6八面体相互作用,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层间阳离子与氧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弱,其价层轨道与O2p之间杂化变弱,禁带宽度变窄。阳离子杂化的影响。层间阳离子存在与O2p轨道杂化的现象,并且在价带和导带中都有一定的贡献,杂化程度不同,贡献大小不一样,对材料带隙能量的影响取决于阳离子提供杂化轨道的能级与O2p轨道能级的高低。阳离子电子结构的影响。层间离子的电子组态发生变化时,对价带和导带的贡献程度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材料的带隙能量不同。氢离子的特性。H+常常选择与O2-结合,对O2p极化作用相对于金属阳离子而言有所增强,导致带隙能量发生变化,光谱响应区间发生移动。在 KNbO3 和 HNbO3、KNb3O8 和 HNb3O8、K2Nb4O11和H2Nb4O11、K2Ti4O9 和 H2Ti4O9、K4Nb6O17 和 H4Nb6O17、KTiNbO5 和 HTiNbO5、K3Ti5NbO14和H3Ti5NbO14等这些体系中,由于H+的极化作用,导致其带隙能量比相应盐的带隙能量要小;在K2Ti2O5和H2Ti2O5、K2Ti6O13和H2Ti6O13等这些体系中的影响效果则相反,这主要与H1s参与能带形成时体系整体能量变化有关。运用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层状(钛)铌多聚酸盐对有机硫污染物吸附与光催化氧化性能。层板组成与结构对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材料的光谱响应随着组成层板主体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的不同而不同。材料对硫化物的吸附性随着聚合度(Ti/O、Nb/O或Ti/Nb)的变化而变化,材料的相结构变化对催化氧化硫化物的影响比较大。阳离子结构特征对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层间阳离子电子结构不同产生的光谱响应区间的变化,影响其对硫化物的吸附性能。在对SrNb2O6和SnNb2O6能带分析中发现,层间离子价层电子组态由4d0变化到4d105s2时,Sn2+的5s轨道参与形成了 SnNb2O6的价带,抬高了价带的位置,5s轨道上的电子优先填充在价带上,从而改变了 SnNb2O6的带隙能量,影响其对硫化物的吸附性能。提出层状钛铌酸盐对甲硫醇的可能氧化机理。根据半导体光催化剂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通过具体实验并结合大量实验数据的总结归纳,再通过有机硫污染物甲硫醇等活性位点的理论计算与分析,提出了层状钛铌酸盐对有机硫污染物(以甲硫醇为代表)的吸附和光催化氧化的可能机理。通过对层状钛(铌)酸盐结构特征、带隙成因及其对有机硫污染物吸附与光催化氧化的研究,为进一步构建、开发以及修饰新型层状光催化材料提供了理论参考。图129表18参265

金林鹏[5](2020)在《废弃活性白土处理工艺及其在油品清洁化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活性白土是以粘土(膨润土为主)为原料,经一定方法进行活化处理,再经洗涤、干燥等过程制成的漂白土,外观为白色或淡粉色粉末,能有效吸附色素及杂质,主要用在油脂脱色净化工艺。使用活性白土作为油脂精制工艺的脱色剂时,会产生两类固体废弃物:一类为油脂脱色后产生的失活废白土;另一类是为了减少脱色工艺中的白土油脂夹带量而筛分除去的细颗粒活性白土。本论文主要围绕两类废弃活性白土的回收利用及在油品清洁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XRD、N2吸附-脱附、XRF、ICP-OES、SEM、TG和Pyridine-FTIR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物化特性。首先,本论文以食用油脱色工艺中产生的含油废弃活性白土为原料,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合成了 NaY/方沸石复合分子筛。系统研究了凝胶老化时间,结晶时间,结晶温度和废粘土/NaAlO2质量比对合成复合分子筛的影响,并将合成的样品应用于混合芳烃脱除微量烯烃和油品脱硫。对复合分子筛中方沸石的成因以及合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对废白土碱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合成了复合分子筛中的方沸石以及Y型分子筛。其次,本论文以细颗粒活性白土为母体,在碱性条件下将其分散剥离,并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导向作用,向白土层间引入近程有序介孔SiO2,成功合成了片状介孔化活性白土。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对细颗粒活性白土和介孔化活性白土进行铜离子(Cu2+)改性。静态实验表明,铜负载量为25 wt%,活化温度为150℃时,介孔化活性白土催化模拟原料中丙硫醇的转化率接近100%。动态实验表明,介孔化活性白土具有更高的Cu2+承载能力,并且在相同的Cu2+负载量下,表现出比细颗粒活性白土更为优异的丙硫醇催化氧化性能。研究丙硫醇脱除机理发现,过量丙硫醇在Cu2+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二丙基二硫醚,实现了脱硫醇的应用目的。

左妙果[6](2020)在《氧化脱硫反应中的钛材料酸催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油中存在的含硫化合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们会引起腐蚀,催化剂失活,以及酸雨等现象。传统的加氢脱硫工艺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300-400℃、30-130 atm)进行,并且氢气的成本较高,而氧化脱硫因其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率高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催化剂中,含钛材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氧化脱硫催化剂之一。本文先以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伴有酸催化特点的氧化催化剂,且考察了 TiO2-TBOT在反应温度T为60℃,反应时间t为60 min,催化剂用量为0.100g,n(H2O2)/n(DBT)=4的条件下对OBT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最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了模型油中不同反应时间的DBT含量,证明在催化氧化过程中DBT完全氧化为DBTO2,达到深度脱硫。此外,通过拉曼(Raman)、红外(FT-IR)、化学吸附(NH3-TPD)及分子模拟计算等,对其催化氧化萃取脱除DBT机理进行了研究。DBT先进入萃取相,然后活性钛过氧化物种((?))在TiO2和过氧化氢反应过程中形成。钛过氧化物种((?))提供*[O]氧化DBT,初步生成DBTO并进一步氧化为DBTO2。最后,极性较高的DBTO2被保留在萃取相,使得DBT浓度持续下降。活性Ti过氧化物物种((?))回到TiO2+,形成催化循环,直到过氧化氢完全耗尽才停止。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二氧化钛材料反应速度较慢且选择性不好的问题,又以制备的TiO2-TBOT、商用TiO2、P25为前驱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钛纳米管。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红外(FT-IR)对其进行表征,且考察了催化剂NT-TBOT在反应温度T为70℃,反应时间t为30 min,催化剂用量为0.100 g,n(H2O2)/n(DBT)=4的条件下对DBT的的催化氧化脱硫效果接近于100%,反应速度明显变快。当在DBT模拟油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环己烷、1-辛烯、二甲苯模拟真实油品中的烃类化合物并进行氧化脱硫实验时,DBT的脱除率没有发生明显的下降,体现出了较好的选择氧化性,且NT-TBOT催化剂至少可以循环使用6次进行深度脱硫,寿命较好。最后通过拉曼(Raman)、化学吸附(NH3-TPD)及原子吸收表征,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以TiO2-TBOT为前驱体制备的钛纳米管同样具有酸催化现象,在催化剂上形成TiOH物种,然后再和过氧化氢反应过程中形成TiOOH活性物种。TiOOH活性物种提供*[O]氧化DBT,初步生成DBTO并进一步氧化为DBTO2。然后,极性较高的DBTO2被保留在萃取相,这导致了 DBT浓度的持续下降。最后,TiOOH活性物种回到TiOH物种,形成催化循环,直到过氧化氢完全耗尽才停止。

周易谦[7](2020)在《Ti-MOF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燃料油的利用也在成比例的增加。燃料油的大量燃烧导致含硫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这些硫化合物成为对环境最大的威胁之一,因此对燃料油的深度脱硫处理已成为当下环保研究一个热点。MOFs材料是一类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周期性晶态多孔材料。其中MIL-125(Ti)是以氧化钛八聚体为活性中心的钛基MOF材料,因具备高比表面积,形貌和孔尺寸可调节,Ti金属高度分散等优点,使其在催化方面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有关MIL-125(Ti)的可控合成与催化氧化脱硫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MIL-125(Ti)晶体,首先考察了溶剂比等合成条件对晶体生长规律的影响。然后考察酸的添加对MIL-125(Ti)晶体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催化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催化剂进行不同温度煅烧处理可以对孔结构有一定调控作用。将制备的催化剂通过各种表征来分析其结构及性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对MIL-125(Ti)催化剂进行酸改性处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HAc对MIL-125(Ti)晶体的颗粒大小有一定调控作用,酸改性后得到的MIL-125-n%(n=0,5,10,15)晶体的颗粒尺寸大小随着HA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比表面积随着HA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MIL-125-n%系列催化剂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对模拟油中DBT的脱除效果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研究发现催化剂的氧化脱硫速率常数与比表面积成正相关关系。其中MIL-125-10%催化剂的脱硫活性最高,并对MIL-125-10%催化剂的氧化脱硫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催化剂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保持较高的脱硫率。反应前后催化剂中Ti的价态保持+4价不变,并将DBT氧化为相应的砜类(DBTO2)物质,达到深度脱硫的效果。(2)对MIL-125(Ti)催化剂进行不同温度煅烧处理。通过将MIL-125(Ti)催化剂进行不同温度煅烧得到的“类-MOF”MIL-125-X(X=200,300,350,400)材料的孔结构由微孔向介孔发生转变。与MIL-125(Ti)催化剂相比,MIL-125-300在相同条件下对DBT的脱除速率提高了三倍,原因是介孔结构的MIL-125-300催化剂具有尺寸为22 A-30 A的中孔,这足以使DBT进入到孔内并接触更多活性中心。另外MIL-125-300表现出了高效的选择氧化脱硫性能,并且MIL-125-300具有高效选择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主要原因是Ti-η1-OOH构型的生成。

张豪[8](2020)在《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油品中含硫化物燃烧生成的SOx会引起空气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油品中的各项指标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国五标准中,明确规定硫含量要控制在10 ppm以内。因此,油品的深度脱硫势在必行。目前,常用的加氢脱硫技术存在操作条件苛刻且对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效果不佳等问题。近年来,氧化脱硫技术凭借其反应条件温和、脱硫率高、不消耗氢气等优势备受关注。本文制备了三种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对硫化物的氧化脱除进行考察。(1)以偏钒酸铵、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V2O5/g-C3N4催化剂。采用FT-IR,XRD,XPS,SEM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V2O5/g-C3N4为催化剂,乙腈为萃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模拟油中硫化物的脱除进行考察。在模拟油为5 m L,乙腈的用量为3 m L,温度为30℃,氧硫比为8,V2O5/g-C3N4的用量0.02 g时,反应时间为60 min,对DBT脱除率为91.9%,循环5次后脱硫率仍可以达到85.7%。(2)以己内酰胺、八水氧氯化锆为原料合成了C6H11NO-Zr OCl2·8(H2O)低共熔溶剂。分别将不同质量的低共熔溶剂超声溶解在正硅酸四乙酯与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凝胶,然后经烘干、煅烧后制备了n%-ZrO2/SiO2(n=2,4,6)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XPS、SEM与BET等技术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氧化锆的负载量、反应温度、氧硫比、4%-ZrO2/SiO2的用量及不同硫化物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模拟油为5 m L,氧化锆的负载量为4%,温度为70℃,氧硫比为4,4%-ZrO2/SiO2用量为0.2 g时,对模拟油品中DBT与4,6-DMDBT的脱除率分别为98.7%、93.0%。(3)以正硅酸四乙酯、尿素、二水合氯化亚锡等为原料制备了n%-SnO2/SiO2(n=2,4,6)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FT-IR、XRD、XPS、SEM与BET等表征。分别考察了氧化锡的负载量、反应温度、氧硫比、4%-SnO2/SiO2的用量及不同硫化物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模拟油为5 m L,氧化锡的负载量为4%,温度为70℃,氧硫比为6,4%-SnO2/SiO2的用量为0.2 g,对DBT与4,6-DMDBT的脱除率分别为99.5%和81.6%。4%-SnO2/SiO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使用5次后脱硫率略有降低。

王敏[9](2020)在《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装置中硫转移剂的制备、表征和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理念的不断深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在石油冶炼工业中,增加重质原料油会导致催化裂化(FCC)工艺反应过程中积聚到催化剂上的焦炭和杂质增多。原油中的硫50%以上都能够转化为硫化氢,继而随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一定的污染。这就对催化裂化工艺中硫化物排放提出了限制及更高的要求。目前能够有效控制硫化物排放的途径有原料加氢脱硫和烟气洗涤技术,但成本颇高,所以廉价的硫转移剂技术亟需快速发展并投入使用。然而,催化裂化硫转移剂技术的突破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纳米硫转移剂微观晶面的吸附机制研究少,探索性强。基于此,本课题拟开展硫氧化物在硫转移活性位晶面的微观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的基础研究,分析气态SOx在不同金属活性位的吸附位、吸附微观构型及能量结构性质,进一步加深硫转移剂内部结构与脱硫性能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了解。本课题探究了不同制备方式和添加不同活性组分Fe、Cu和Mn对硫转移剂的脱硫性能影响,通过射线衍射、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吸附、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等表征手段,考察硫转移剂的结构和性能差异,并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拟合得出相应的动力学方程模型,创新性地拓展了硫转移剂的研究思路,在硫转移剂的进一步发展方面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微波共沉淀法和葡萄糖软模板法相结合能够制备出比表面积大孔径多且小的硫转移剂,硫转移剂的有效脱硫效果提高了约31.9%;(2)与Cu2+相比,Fe3+在硫转移剂整个循环脱硫的过程中(包括氧化吸硫和还原脱硫两个阶段)均能有效促进硫转移剂的转化,还原阶段的促进效果尤为突出;(3)以含锰活性组分硫转移剂为研究对象,用伪二级动态方程式进行吸附动力学拟合验证,得到准二阶动力学方程dqt/dt=0.0072(30.21-qt)2。

徐乾[10](2020)在《模板剂与制备工艺对介孔HPMo/SiO2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降低燃料油含硫量是环保的重要措施,其中氧化脱硫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脱硫率高、可有效脱除加氢脱硫难以除去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等优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本论文选用三种不同模板剂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负载型磷钼酸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模板剂和不同制备工艺对催化剂结构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用模板剂制备的HPMo/SiO2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硫化物的过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比表面及孔隙结构分析等对加入模板剂前后制备的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BTAC)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三种模板剂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钼酸催化剂中,催化剂总体表现为无定型结构,磷钼酸均较好的分散在载体上,不同的模板剂改善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用这三种模板剂制成的催化剂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和孔容大小顺序为:DODMAC-HPMo/SiO2>BTAC-HPMo/SiO2>TTAC-HPMo/SiO2。2.考察了磷钼酸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TTAC-HPMo/SiO2、BTAC-HPMo/SiO2、DODMAC-HPMo/SiO2三种催化剂催化氧化DBT模型油活性的影响。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三种催化剂对DBT和BT模型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均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催化氧化脱除DBT和BT的反应动力学规律均与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相符合。三种催化剂对DBT均能完全脱除,对BT脱除活性的强弱顺序均为:DODMAC-HPMo/SiO2>BTAC-HPMo/SiO2>TTAC-HPMo/SiO2。在同一反应体系下,模型油中DBT和BT被氧化脱除由难到易的顺序为BT>DBT。3.TTAC-HPMo/SiO2、BTAC-HPMo/SiO2、DODMAC-HPMo/SiO2三种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对DBT的脱除率分别为:91.5%、91.8%、92.5%,对BT的脱除率分别为90.5%、86.5%、87.3%,展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二、二次加工汽油催化氧化脱硫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次加工汽油催化氧化脱硫醇(论文提纲范文)

(2)轻质油品储存过程中实际胶质生成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油品组分对实际胶质生成的影响
    1.1 直馏油品组分
    1.2 二次加工油品组分
        1.2.1 烃类物质对胶质生成的影响
        1.2.2 非烃类物质对胶质生成的影响
2 添加剂对胶质生成的影响
3 加工工艺对胶质生成的影响
4 储存条件对胶质生成的影响
5 玻璃钢储罐储存优点
6 结论与建议

(3)不同维数纳米SiO2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燃油脱硫的必要性
        1.1.1 燃油脱硫的意义
        1.1.2 燃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种类
        1.1.3 燃油中有机硫化物的分布
    1.2 燃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加氢脱硫技术
        1.2.2 生物脱硫技术(BDS)
        1.2.3 萃取脱硫技术(EDS)
        1.2.4 吸附脱硫技术(ADS)
        1.2.5 氧化脱硫技术(ODS)
    1.3 氧化脱硫催化剂(ODS)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1.3.1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2 杂多酸的结构
        1.3.3 磷钨酸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1.4 氧化脱硫催化剂常用的载体
        1.4.1 二氧化钛(TiO_2)
        1.4.2 分子筛负载磷钨酸的研究
        1.4.3 二氧化硅(SiO_2)
    1.5 二氧化硅的研究进展
        1.5.1 “0维”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应用
        1.5.2 “1维”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应用
        1.5.3 “2维”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应用
    1.6 催化氧化-吸附耦合脱硫技术(OADS)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3 创新点
第2章 试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用的所有药品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样品的表征分析手段
    2.3 模拟油的制备
    2.4 模拟油氧化-吸附脱硫(OADS)实验
    2.5 催化剂的再生实验
    2.6 催化剂的性能分析手段
        2.6.1 定量分析法
        2.6.2 定性分析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磷钨酸固载氨基功能化“0维”纳米孔二氧化硅(HHSS)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的制备
        3.2.2 模拟油的OADS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HPW-NH_2-HHSS)的表征方法
        3.3.2 催化剂(HPW-NH_2-HHSS)的OADS性能评价
    3.4 催化剂最大硫吸附容量计算
    3.5 催化剂的脱硫机理探索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尺寸“1维”二氧化硅空心管(HSNT)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HPW-NH_2-HSNT)的表征方法
        4.3.2 催化剂(HPW-NH_2-HSNT)的OADS性能评价
        4.3.3 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
    4.4 催化剂的脱硫机理考察(GC-MS)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形貌的“2维”层状二氧化硅(LS)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HPW-NH_2-LS)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5.3.2 催催化剂(HPW-NH_2-LS)的OADS性能检测
    5.4 催化剂的脱硫反应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结构特征及光催化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脱除有机硫污染物的常用方法
        1.2.1 加氢脱硫
        1.2.2 吸附脱硫
        1.2.3 光催化氧化脱硫
        1.2.4 其他脱硫方法
    1.3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3.2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途径
        1.3.3 半导体光催化的应用
    1.4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研究进展
        1.4.1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结构
        1.4.2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制备方法
        1.4.3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性质
        1.4.4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应用
    1.5 脱除有机硫污染物的理论研究现状
        1.5.1 加氢脱硫的理论研究
        1.5.2 吸附脱硫的理论研究
        1.5.3 光催化氧化脱硫的理论研究
        1.5.4 其它脱硫方法的理论研究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理论计算及实验方法
    2.1 密度泛函理论(DFT)基础
        2.1.1 Hohenberg-Kohn定理
        2.1.2 Kohn-Sham方程
        2.1.3 交换相关泛函
    2.2 超元胞模型和平面波赝势方法
        2.2.1 超元胞模型
        2.2.2 布洛赫定理
        2.2.3 平面波赝势方法
    2.3 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包简介
        2.3.1 VASP
        2.3.2 SIETA
        2.3.3 Materials Studio
    2.4 论文中选取的计算方法
    2.5 论文中的实验方法
3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研究
    3.1 层状钛多聚酸盐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研究
        3.1.1 K_2Ti_2O_5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1.2 K_2Ti_3O_7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1.3 K_2Ti_4O_9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1.4 K_2Ti_6O_(13)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1.5 K_2Ti_7O_(15)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1.6 K_2Ti_8O_(17)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2 层状铌多聚酸盐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研究
        3.2.1 KNbO_3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2.2 KNb_3O_8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2.3 K_2Nb_4O_(11)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2.4 K_3Nb_7O_(19)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3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研究
        3.3.1 K_3Ti_5NbO_(14)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3.2 KTi_6Nb_5O_(25)的几何结构与能带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层间阳离子对层状钛(铌)多聚酸盐能带结构的影响
    4.1 层间阳离子库仑力场的影响
        4.1.1 层间阳离子大小的影响
        4.1.2 层间阳离子电荷的影响
    4.2 层间阳离子杂化的影响
    4.3 层间阳离子电子结构的影响
    4.4 层间氢离子(H~+)的特性
    4.5 本章小结
5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对有机硫污染物吸附与光催化氧化研究
    5.1 层板组成与结构对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5.1.1 元素种类的影响
        5.1.2 聚合度与相结构的影响
        5.1.3 原子空间利用率的影响
    5.2 层间阳离子结构特征对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5.3 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光催化脱硫研究
        5.3.1 常见有机硫污染物的活性位点
        5.3.2 层状钛铌酸盐的光催化氧化性能
        5.3.3 层状钛铌酸盐光催化氧化硫醇的可能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废弃活性白土处理工艺及其在油品清洁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废弃白土的来源
    1.2 废弃白土资源化利用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活性白土
        2.1.1 活性白土的简介及制备方法
        2.1.2 活性白土的用途
    2.2 废弃白土的来源及资源化利用
        2.2.1 废弃白土中油分的回收利用
        2.2.2 废弃白土的活化再生
        2.2.3 废弃白土的资源化利用
        2.2.4 天然硅铝酸盐矿物合成沸石类材料
    2.3 芳烃精制脱烯烃
        2.3.1 活性白土精制工艺
        2.3.2 加氢精制工艺
        2.3.3 新型精制工艺
    2.4 油品脱硫
        2.4.1 加氢脱硫
        2.4.2 非加氢脱硫
    2.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主要试剂及主要实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含油废弃白土以及细颗粒活性白土
        3.1.3 脱烯烃原料油
        3.1.4 主要实验仪器
        3.1.5 脱硫模拟原料的配置
    3.2 样品的制备和改性
        3.2.1 含油废弃活性白土合成NaY/方沸石复合分子筛及改性
        3.2.2 细颗粒活性白土的介孔化合成及改性
    3.3 实验装置
        3.3.1 芳烃脱烯烃实验
        3.3.2 油品脱硫醇实验
        3.3.2.1 动态实验装置
        3.3.2.2 静态间歇实验装置
    3.4 样品的表征
        3.4.1 X射线衍射(XRD)
        3.4.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3.4.3 N_2物理吸附-脱附
        3.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4.5 热重分析(TG)
        3.4.6 吡啶-红外(Pyridine-FTIR)
        3.4.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ICP)
第4章 废白土制备NaY/ANA分子筛用于油品清洁化的研究
    4.1 复合分子筛合成条件的考察
        4.1.1 凝胶老化时间的影响
        4.1.2 晶化时间的影响
        4.1.3 晶化温度的影响
        4.1.4 废白土用量的影响
    4.2 SEM表征
    4.3 NaY/ANA复合分子筛在芳烃脱烯烃中的应用
        4.3.1 催化活性测试
        4.3.2 N_2吸脱附实验
        4.3.3 表面酸性的研究
    4.4 NaY/ANA复合分子筛在油品脱硫中的应用
        4.4.1 XRD表征
        4.4.2 N_2吸脱附实验
        4.4.3 铜离子改性的NaY/ANA的脱硫效果
    4.5 废弃白土合成方沸石及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4.5.1 碱用量对方沸石合成的影响
        4.5.2 碱浓度对方沸石合成的影响
        4.5.3 碱处理温度对方沸石合成的影响
        4.5.4 碱处理时间对方沸石合成的影响
        4.5.5 方沸石的SEM表征
        4.5.6 方沸石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4.6 废白土碱处理后收集的含硅溶液合成Y型分子筛的研究
        4.6.1 XRD表征
        4.6.2 N_2吸脱附实验
        4.6.3 SEM表征
    4.7 本章含油废白土处理工艺路线总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细颗粒活性白土的介孔化合成及其催化氧化脱除丙硫醇的研究
    5.1 介孔化活性白土的表征
        5.1.1 N_2吸脱附实验
        5.1.2 XRD表征
        5.1.3 SEM表征
    5.2 Cu~(2+)改性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丙硫醇的研究
        5.2.1 动态实验
        5.2.2 静态实验
        5.2.3 再生实验
    5.3 丙硫醇催化氧化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6)氧化脱硫反应中的钛材料酸催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燃油脱硫势在必行
    1.2 燃油中硫化物的种类
    1.3 国内外脱硫技术进展
        1.3.1 加氢脱硫(HDS)
        1.3.2 非加氢脱硫——吸附脱硫(ADS)
        1.3.3 非加氢脱硫——萃取脱硫(EDS)
        1.3.4 非加氢脱硫——生物脱硫(BDS)
        1.3.5 非加氢脱硫——氧化脱硫(ODS)
    1.4 钛纳米材料
        1.4.1 二氧化钛材料催化剂
        1.4.2 钛纳米管催化剂
    1.5 论文工作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5.2 研究的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2.2.1 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
        2.2.2 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
        2.3.3 N_2吸附-脱附表征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表征
        2.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2.3.6 拉曼光谱(Raman)表征
        2.3.7 物理吸附(NH_3-TPD)表征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
        2.4.1 萃取-氧化耦合脱硫反应
        2.4.2 催化剂的选择氧化性能
    2.5 分析方法
        2.5.1 高效液相色谱(HPLG)法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
        2.5.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法
3 二氧化钛催化剂催化氧化模拟油脱硫性能研究
    3.1 二氧化钛催化剂的表征
        3.1.1 二氧化钛催化剂XRD表征结果
        3.1.2 二氧化钛催化剂SEM表征结果
        3.1.3 二氧化钛催化剂的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3.2 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3.2.1 不同催化剂对DBT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影响
        3.2.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
        3.2.3 反应温度对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
        3.2.4 氧硫比对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
        3.2.5 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
    3.3 二氧化钛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的气相-质谱分析结果
    3.4 二氧化钛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3.5 二氧化钛催化剂对DBT氧化脱硫的反应机理
        3.5.1 二氧化钛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紫外表征结果
        3.5.2 二氧化钛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拉曼表征结果
        3.5.3 二氧化钛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红外表征结果
        3.5.4 二氧化钛催化剂掩蔽实验结果
        3.5.5 二氧化钛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NH_3-TPD表征结果
        3.5.6 二氧化钛催化剂分子模拟计算结果
        3.5.7 二氧化钛催化剂对DBT氧化脱硫的反应机理图
    3.6 本章小结
4 钛纳米管催化剂催化氧化模拟油脱硫性能研究
    4.1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表征
        4.1.1 钛纳米管催化剂XRD表征结果
        4.1.2 钛纳米管催化剂SEM表征结果
        4.1.3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4.1.4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红外表征结果
        4.1.5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固体紫外表征结果
    4.2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4.2.1 不同催化剂对DBT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影响
        4.2.2 反应温度对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
        4.2.3 氧硫比对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
        4.2.4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
    4.3 不同烃类的影响
        4.3.1 环己烷对DBT脱除的影响
        4.3.2 1-辛烯对DBT脱除的影响
        4.3.3 二甲苯对DBT脱除的影响
    4.4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4.5 钛纳米管催化剂对DBT氧化脱硫的反应机理
        4.5.1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拉曼表征结果
        4.5.2 钛纳米管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NH_3-TPD表征结果
        4.5.3 钛纳米管催化剂的原子吸收表征结果
        4.5.4 钛纳米管催化剂对DBT氧化脱硫的反应机理图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 致谢

(7)Ti-MOF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燃料油中硫化物燃烧的危害
    1.2 燃料油中所含硫化物的类型
    1.3 脱硫技术
        1.3.1 加氢脱硫(HDS)
        1.3.2 吸附脱硫(ADS)
        1.3.3 生物脱硫(BDS)
        1.3.4 萃取脱硫(EDS)
        1.3.5 氧化脱硫(ODS)
    1.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4.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介绍
        1.4.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催化和氧化脱硫领域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论文研究意义
        1.5.2 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MIL-125(T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2 酸改性MIL-125(T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3 “类-MOF”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2.3.3 N_2吸附-脱附表征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表征
        2.3.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2.3.7 热重(TGA)表征
        2.3.8 拉曼光谱(Raman)表征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
        2.4.1 萃取-氧化耦合脱硫反应
        2.4.2 其他烃类影响的测试
    2.5 分析方法
        2.5.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3 MIL-125(Ti)晶体生长规律的研究
    3.1 MIL-125(Ti)晶体的不同合成配方
    3.2 MIL-125(Ti)晶体生长规律结果讨论
        3.2.1 反应物比例对MIL-125(Ti)晶体的影响
        3.2.2 溶剂比例对MIL-125(Ti)晶体的影响
        3.2.3 醇溶剂类型对MIL-125(Ti)晶体的影响
        3.2.4 晶化温度对MIL-125(Ti)晶体的影响
        3.2.5 晶化时间对MIL-125(Ti)晶体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酸改性MIL-125(Ti)催化剂催化氧化模拟油脱硫性能研究
    4.1 酸改性MIL-125(Ti)催化剂表征分析
        4.1.1 酸改性MIL-125(Ti)催化剂XRD表征结果
        4.1.2 酸改性MIL-125(Ti)催化剂SEM表征结果
        4.1.3 酸改性MIL-125(Ti)催化剂的N_2吸附-脱附表征
    4.2 酸改性MIL-125(Ti)催化剂对模拟油的脱硫效果
        4.2.1 MIL-125-n%催化剂对DBT的脱硫效果
        4.2.2 MIL-125-n%催化剂的形貌变化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4.3 MIL-125-10%催化剂对模拟油脱硫性能的研究
        4.3.1 反应温度对模拟油脱硫活性的影响
        4.3.2 n(H_2O_2)/n (DBT)对模拟油脱硫活性的影响
        4.3.3 催化剂的加入量对模拟油脱硫活性的影响
        4.3.4 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催化氧化脱硫活性
        4.3.5 MIL-125-10%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4.4 MIL-125-10%催化剂反应前后分析
        4.4.1 质谱分析结果
        4.4.2 反应前后XPS分析结果
5 “类-MOF”催化剂催化氧化模拟油脱硫性能研究
    5.1 “类-MOF”催化剂表征分析
        5.1.1 “类-MOF”催化剂热重表征结果
        5.1.2 “类-MOF”催化剂XRD表征结果
        5.1.3 “类-MOF”催化剂SEM表征结果
        5.1.4 “类-MOF”催化剂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5.1.5 “类-MOF”催化剂XPS表征结果
        5.1.6 “类-MOF”催化剂FT-IR表征结果
    5.2 “类-MOF”催化剂催化氧化模拟油脱硫性能研究
    5.3 MIL-125-300催化剂催化氧化模拟油脱硫性能研究
        5.3.1 反应温度对模拟油脱硫活性的影响
        5.3.2 n(H_2O_2)/n(DBT)对模拟油脱硫活性的影响
        5.3.3 催化剂的加入量对模拟油脱硫活性的影响
        5.3.4 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催化氧化脱硫活性
        5.3.5 燃料中其他烃类化合物对模拟油脱硫活性的影响
    5.4 MIL-125-300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机理研究
        5.4.1 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紫外表征结果
        5.4.2 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拉曼表征结果
        5.4.3 催化剂与H_2O_2相互作用的XPS表征结果
        5.4.4 MIL-125-300催化剂选择性机理的探究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 致谢

(8)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燃油中硫化物的危害
    1.2 燃油中硫化物含量标准
    1.3 加氢脱硫技术
    1.4 非加氢脱硫技术
        1.4.1 吸附脱硫技术
        1.4.2 萃取脱硫技术
        1.4.3 生物脱硫技术
        1.4.4 光催化脱硫技术
        1.4.5 氧化化脱硫技术
    1.5 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5.1 离子液体催化剂
        1.5.2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
        1.5.3 有机酸催化剂
        1.5.4 无机非金属催化剂
        1.5.5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6 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论文的选题意义
        1.6.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论文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V_2O_5/g-C_3N_4催化剂的合成
        2.3.2 Zr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 Sn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模拟油中硫化物的脱除过程及硫含量分析
        2.4.1 V_2O_5/g-C_3N_4的氧化脱硫过程及硫含量分析
        2.4.2 ZrO_2/SiO_2与SnO_2/SiO_2的脱硫过程及硫含量分析
3 V_2O_5/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模拟油中硫化物的脱除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3.2.1.1 XRD表征分析
        3.2.1.2 FT-IR表征分析
        3.2.1.3 XPS表征分析
        3.2.1.4 SEM表征分析
        3.2.1.5 N_2吸附-脱附表征分析
        3.2.2 不同脱硫体系对脱硫率的影响
        3.2.3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2.4 V_2O_5/g-C_3N_4的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3.2.5 氧硫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3.2.6 乙腈的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3.2.7 不同硫化物对脱硫率的影响
        3.2.8 V_2O_5/g-C_3N_4的回收利用
        3.2.9 氧化脱硫机理
    3.3 实验小结
4 Zr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表征结果分析
        4.2.1.1 FT-IR表征分析
        4.2.1.2 XRD表征分析
        4.2.1.3 XPS表征分析
        4.2.1.4 N_2吸附-脱附表征分析
        4.2.1.5 SEM表征分析
        4.2.2 氧化锆负载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2.3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2.4 4%-ZrO_2/SiO_2的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2.5 氧硫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4.2.6 不同硫化物对脱硫率的影响
        4.2.7 4%-ZrO_2/SiO_2的回收利用
        4.2.8 氧化-吸附脱硫机理
    4.3 本章小结
5 Sn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模拟油中的硫化物的脱除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表征与分析
        5.2.1.1 FT-IR表征分析
        5.2.1.2 XRD表征分析
        5.2.1.3 XPS表征分析
        5.2.1.4 BET表征分析
        5.2.1.5 SEM表征分析
        5.2.2 氧化锡负载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5.2.3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5.2.4 氧硫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5.2.5 4%-SnO_2/SiO_2的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5.2.6 不同硫化物对脱硫率的影响
        5.2.7 4%-SnO_2/SiO_2的回收利用
        5.2.8 氧化-吸附脱硫机理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9)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装置中硫转移剂的制备、表征和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方法
        1.2.1 湿法、干法、半干法洗涤脱硫技术
        1.2.2 加氢预处理技术
        1.2.3 硫转移助剂技术
    1.3 硫转移剂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脱硫机理和性能要求
        1.3.3 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采用不同制备方式合成类水滑石及硫转移剂
        2.2.2 Fe-Mg Al型类水滑石和硫转移剂
        2.2.3 Cu-Mg Al型类水滑石和硫转移剂
        2.2.4 Mn-Mg Al型类水滑石和硫转移剂
    2.3 硫转移剂的脱硫效率评测
    2.4 硫转移剂的物化性质表征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3 比表面积及孔径吸附(BET)
        2.4.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
第3章 利用不同沉淀方式和添加模板助剂合成纳米级硫转移剂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制备
        3.2.2 活性测试
        3.2.3 样品表征
    3.3 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3.4 表征结果与讨论
        3.4.1 XRD分析
        3.4.2 BET分析
        3.4.3 SEM分析
        3.4.4 FT-IR分析
        3.4.5 热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Fe型和含Cu型硫转移剂的循环脱硫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制备
        4.2.2 活性测试
        4.2.3 样品表征
    4.3 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4.3.1 单次脱硫活性测试
        4.3.2 循环脱硫活性测试
    4.4 表征结果与讨论
        4.4.1 XRD分析
        4.4.3 SEM分析
        4.4.4 热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Mn型硫转移剂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样品制备
        5.2.2 活性测试
        5.2.3 样品表征
    5.3 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5.4 表征结果与讨论
        5.4.1 XRD分析
        5.4.2 热重分析
        5.4.3 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模拟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模板剂与制备工艺对介孔HPMo/SiO2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燃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布
    1.2 脱除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必要性
    1.3 脱除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方法
        1.3.1 催化加氢脱硫(HDS)
        1.3.2 吸附脱硫
        1.3.3 络合脱硫
        1.3.4 萃取脱硫
        1.3.5 烷基化脱硫
        1.3.6 生物脱硫
        1.3.7 催化氧化脱硫
    1.4 模板剂在燃油脱硫中的应用
        1.4.1 模板剂在燃油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1.4.2 模板剂在燃油吸附脱硫中的应用
        1.4.3 模板剂在燃油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5.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1.5.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主要仪器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2 X射线衍射(XRD)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3.4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
        2.3.5 气相色谱仪(GC)
    2.4 催化剂催化氧化模型油脱硫
    2.5 模拟油品中硫含量的测定
第3章 TTAC-HPMo/SiO_2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研究
    3.1 TTAC-HPMo/SiO_2的制备
        3.1.1 HPMo负载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3.1.2 焙烧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2 TTAC-HPMo/SiO_2的表征
        3.2.1 TTAC-HPMo/SiO_2的FT-IR表征
        3.2.2 TTAC-HPMo/SiO_2的XRD表征
        3.2.3 TTAC-HPMo/SiO_2的SEM表征
        3.2.4 TTAC-HPMo/SiO_2的N_2吸附-脱附表征
    3.3 TTAC-HPMo/SiO_2催化氧化脱硫活性
        3.3.1 TTAC-HPMo/SiO_2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3.3.2 H_2O_2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3.4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3.3.5 TTAC-HPMo/SiO_2催化氧化脱硫反应动力学分析
    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BTAC-HPMo/SiO_2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研究
    4.1 BTAC-HPMo/SiO_2的制备
        4.1.1 HPMo负载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1.2 焙烧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2 BTAC-HPMo/SiO_2的表征
        4.2.1 BTAC-HPMo/SiO_2的FT-IR表征
        4.2.2 BTAC-HPMo/SiO_2的XRD表征
        4.2.3 BTAC-HPMo/SiO_2的SEM表征
        4.2.4 BTAC-HPMo/SiO_2的N_2吸附-脱附表征
    4.3 BTAC-HPMo/SiO_2催化氧化脱硫活性
        4.3.1 BTAC-HPMo/SiO_2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3.2 H_2O_2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3.4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4.3.5 BTAC-HPMo/SiO_2催化氧化脱硫反应动力学分析
    4.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DODMAC-HPMo/SiO_2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研究
    5.1 DODMAC-HPMo/SiO_2的制备
        5.1.1 HPMo负载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5.1.2 焙烧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5.2 DODMAC-HPMo/SiO_2的表征
        5.2.1 DODMAC-HPMo/SiO_2的FT-IR表征
        5.2.2 DODMAC-HPMo/SiO_2的XRD表征
        5.2.3 DODMAC-HPMo/SiO_2的SEM表征
        5.2.4 DODMAC-HPMo/SiO_2的N_2吸附-脱附表征
    5.3 DODMAC-HPMo/SiO_2催化氧化脱硫活性
        5.3.1 DODMAC-HPMo/SiO_2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5.3.2 H_2O_2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5.3.3 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5.3.4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5.3.5 DODMAC-HPMo/SiO_2催化氧化脱硫反应动力学分析
    5.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5.5 用模板剂制备的HPMo/SiO_2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硫化物的过程探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二次加工汽油催化氧化脱硫醇(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用于燃油脱硫的研究[D]. 栗静文.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轻质油品储存过程中实际胶质生成的影响因素[J]. 张足斌,陈学研,王海琴,曹琛,赵坤芳,杨亚吉.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02)
  • [3]不同维数纳米SiO2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研究[D]. 陈美丽. 贵州大学, 2020(01)
  • [4]层状钛(铌)多聚酸盐的结构特征及光催化脱硫研究[D]. 笪良国.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5]废弃活性白土处理工艺及其在油品清洁化中的应用[D]. 金林鹏.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氧化脱硫反应中的钛材料酸催化机理研究[D]. 左妙果.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Ti-MOF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D]. 周易谦.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8]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D]. 张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9]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装置中硫转移剂的制备、表征和吸附性能研究[D]. 王敏.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10]模板剂与制备工艺对介孔HPMo/SiO2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D]. 徐乾.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二次加工汽油催化氧化脱硫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