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色谱仪提取微量组分的装置

一种气相色谱仪提取微量组分的装置

一、一种配合气相色谱仪提取微量组分的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文[1](2020)在《天然气中微量烃类化合物碳氢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及地球化学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微量烃类化合物富含着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微量样品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实验分析技术是地质学领域中的前沿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分析技术的原因,其稳定同位素分析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在固相微萃取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种对待测样品中微量及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富集的新型前处理技术—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Syringe-Solid Phase Extraction,SSPE),对该技术进行条件优化实验后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油气地质样品,初步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利用固定相的吸附剂对流动相的挥发性目标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吸附,通过加热脱附对微量或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富集的原理。可以完成样品中挥发份的提取、富集、解吸以及进样于一体。2.对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吸附剂类型、吸附平衡时间及温度、解吸平衡时间及温度等实验条件的系统优化实验,得出的结论为:最佳吸附剂为13X分子筛,最佳吸附条件为室温下吸附35分钟,最佳解吸条件为250350℃,解吸时间35分钟。3.应用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对烃源岩中吸附气和不同类型天然气样品进行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同位素数据精度符合分析要求,所有烃类化合物碳同位素值的误差均小于0.48‰,没有出现明显的同位素分馏,符合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测试系统的要求,与以往文献中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测试方法相比,在低含量水平上检测到更多组分的挥发性烃类化合物。4.应用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天然气中微量乙烷进行富集,对富集后的乙烷进行氢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对痕量烷烃化合物的萃取结果达到了仪器的最低检测限,满足痕量烃类的氢同位素值检测要求。

徐军[2](2019)在《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白酒历史悠久,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省份的酿酒工艺各有特点,使得中国白酒具有多种类型和风格。根据生产工艺、糖化发酵剂、贮存容器、发酵容器等不同将白酒香型分: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及其他香型等共10种。其中,浓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最大,每年消费量到达70%左右。浓香型枝江白酒产于我国长江中游,是浓香型白酒的新名酒品牌,是市场全国化的白酒产品。因此对枝江白酒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对掌握浓香型白酒呈香呈味物质,提高白酒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枝江浓香型白酒作为研究对象,对浓香型原酒香味成分及其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浓香型枝江白酒中的香味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4种分析方法总结得出了浓香型白酒重要特征风味物质,掌握了原酒中31种重要香味成分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枝江酒的特征风味进行提炼,由此建立了枝江白酒风味特征指纹图谱,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研究针对浓香型枝江白酒中香味成分的含量及性质特点,建立了系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性分离浓缩,根据极性分离浓缩,直接进样分析,一次性液液萃取浓缩等方法,精确地完成了对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离浓缩,并采用GC-MS对各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在选取的浓香型枝江原酒样品中共检测出908种香味成分。其中182种酯类化合物,78种醇类化合物,59种芳香类化合物,45种脂肪酸类,23种醛类化合物,29种缩醛类化合物,29种酮类化合物,11种萜烯类化合物,22种硫化物,23种呋喃类化合物,8种吡啶及吡咯类化合物,12种吡嗪类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108种,279种有色谱峰,尚不能确定的未知化合物。2、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研究在对浓香型枝江白酒定性研究基础之上,针对香味成分在酒样中的含量范围应用不同分析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采用气相色谱(GC)毛细管直接进样定量分析色谱骨架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质联用定量分析复杂微量风味成分;采用气质联用(GC-MS)定量分析含硫化合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相结合分析含氮化合物;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法定量分析有机酸和多元醇。使用以上方法对浓香型枝江白酒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定量香味成分156种。其中,能定量检出132种,大部分香味成分含量低于1mg/L,另有24种未检出或风味含量低于检出限。对定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统计,酯类含量最高约占香味成分总量的69.26%,其次是脂肪酸类,约占香味成分总量的14.42%,醇类化合物占总量的9.43%,羰基类化合物占总量的5.75%。其中己酸乙酯含量占总酯的41.96%,乳酸乙酯占总酯的28.27%,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4种酯类总含量占总酯的93.82%。乙酸、己酸、乳酸、丁酸4种酸类约占总酸量的91.60%。3、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研究了酒样前处理技术,包括酸碱分离、稀释等方法,并采用GC-O对浓香型枝江白酒进行分析,嗅闻到风味活性成分94种。总结出了这些风味成分的呈香特征。计算了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成分的OAV值,得出23种浓香型枝江白酒的重要香气成分。综合原酒直接进样分析、Osme分析法、AEDA分析法与OAV值分析方法等4种方法的结果,确定浓香型枝江白酒重要呈香物质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酯己酸、乙缩醛、乙酸、丁酸乙酯、丁酸、乳酸乙酯、2-乙基-6-甲基吡嗪、异戊醇、乙酸乙酯、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异戊酸、苯乙醛、2-甲基丁酸乙酯、正丙醇、己酸甲酯、异丁酸乙酯等共19种。结果发现辛酸乙酯OAV值仅次于己酸乙酯,这个结果对研究浓香型白酒重要呈香物质是一个重要发现和补充。4、不同酒度浓香型枝江白酒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变化的研究按照生产中白酒馏出时间顺序,摘取了72.7%vol,65.3%vol,55.8%vol三个酒样。对酒样中的31种重要的香味成分,跟踪检测27个月。结果表明:摘酒度数愈高,其主要醛类、醇类、直链低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就愈高,但其主要酸类物质含量反而愈低。总结为:“酒头”中醛类、醇类、直链低级脂肪酸乙酯含量高,“酒尾”中酸类物质含量高。不同酒度的酸、醛、醇和酯在贮存过程中各自的变化趋势大致是相同的,不会随摘酒度数变化而改变。整体来说低级脂肪酸乙酯在贮存期内含量是逐渐增加的,醇类物质含量绝大多数都呈上升趋势,大部分酸的含量在第24个月后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乳酸含量在检测期间含量上升了4倍。乳酸乙酯在贮存期内含量下降幅度较大,由此推断白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和酯化反应。5、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创新性的以嗅味觉在白酒中建立风味指纹图谱。以5种枝江白酒为研究对象,根据品酒师对酒样的品鉴和评分,确定了窖香、酯香、多粮香、醇甜味、回味、陈酒味、绵柔感、爽净感、丰满感、协调感等10项主要风味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风味指纹图谱,并开发设计出了特有的“风味特征分值判定评分表”和“产品相似性判定评分表”。通过建立的风味指纹图谱并结合酒样中主要常规成分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对白酒真伪鉴定和判定产品品质稳定性以及等级等方面进行了生产实践应用。对产品的风格特点的描述,产品缺陷的改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赵成[3](2020)在《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含油污泥,简称油泥,是在石油开采、储运、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具有数量大、难处置、毒性高、回收价值高的特点。油泥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石油应用领域的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势在必行。现阶段的油泥污染治理技术相对比较传统,比如固化/稳定化、生物降解、焚烧、热解等,都不能很好的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对新型治理技术的探究迫在眉睫。阴燃作为一种缓慢的、低温的、无火焰的燃烧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将热解的资源化和焚烧的无害化结合。同时,阴燃已被证实是一种处理高含水废物的有效机制,具有治理油泥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开展了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工作。本文首先介绍油泥样品的来源、基本物性参数以及预处理方法(预烘干和掺混);设计搭建了油泥阴燃实验台,并详细介绍每一部分的设计理念和功能作用;针对产物分析所涉及的检测设备(微量水分测定仪、自动量热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炼厂气分析仪以及紫外吸收烟气监测系统),全面的描述了功能、基本原理以及使用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物料配比(空心陶瓷柱与油泥的质量比)、空气流量、填充厚度4个参数对阴燃特性(点火温度、点火时间、阴燃传播的峰值温度以及传播时间)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油泥经过预烘干和掺混后,在实验装置内可实现自维持阴燃,说明阴燃方法治理油泥是可行的;(2)初始含水率是影响阴燃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初始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提高油泥阴燃的产生和传播速率;(3)采用空心陶瓷柱与油泥掺混可提高油泥的透气性,有利于阴燃的进行;但过多的空心陶瓷柱配比会降低阴燃传播的稳定性,过少的配比将增加阴燃传播的时间;(4)适量的空气供给是保障油泥阴燃的重要条件,空气流量过低不利于提高阴燃传播速度;但过大的空气流量将使阴燃向有焰燃烧转化或者由于热量被迅速带走而熄火,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5)适当的增加油泥填充厚度有利于阴燃的传播,但传播过程的峰值温度是有上限的。对油泥阴燃产物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发现:(1)经过阴燃后反应器中剩余的固体残渣只占处置前油泥总质量的14.6%,就废弃物治理而言,实现了油泥的减量化;通过对尾气的冷凝,回收了油泥中36.1%的油分以及大量的水分,实现了油泥的资源化;(2)油泥处置前呈黑褐色、粘稠状,散发刺激性气味,经过阴燃后的固态残渣为砖红色固体颗粒,无刺激性气味。经XRF检测可知,残渣主要存在的Fe、Ca、A1、Mn、Ti等金属元素和Si非金属元素,多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危害极低;经气相色谱检测可知,油泥中典型的污染成分石油烃(C10-C40)彻底消除;以上分析说明,利用阴燃技术处置油泥可达到无害化程度;(3)对阴燃尾气冷凝回收的油分,经气相色谱检测和热值分析,发现其成分与“黑柴油”类似,比煤油、柴油热值更高,预期经过一定的处理,具有资源化利用的可能;(4)经过紫外吸收烟气在线监测和炼厂气分析,发现阴燃尾气中的S02和NOx浓度较低,但是产生了部分H2、CO,以及大量的H2S,需要对尾气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

刘雨佳[4](2020)在《氢燃料电池用高纯氢气中关键杂质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氢气品质的优劣与氢燃料电池的寿命密切相关。与汽油发动机相比,燃料电池汽车需要更高纯度的燃料来防止燃料电池系统退化,因此对氢燃料电池中氢气纯度的检测尤为重要。为健全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的标准体系,进行对氢气中杂质标准物质的研制以及氢燃料电池中杂质分析方法建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选择适当的气相色谱,对氢气中部分杂质检测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重量法配制氢中氮气、氢中二氧化碳、氢中甲烷、氢中一氧化碳、氢中氦气、氢中氩气、氢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混合物、氢中氩气、氮气、氦气混合物、氢中氩气、氮气混合物和氢中氮气、氧气混合物共10种标准气体,所制备浓度为2μmol/mol的标准混合气,其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为0.3%。2.根据ISO 14687对氢中杂质的要求,选择高灵敏度的气相色谱仪,通过优化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检测各杂质的最佳分析方法,方法测定各杂质的重复性均小于1%,为研制高准确的相关标准物质奠定了基础。文中还选用安捷伦便携气相色谱仪对氢气中氦气、氩气、氮气标准气体进行了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良好,重复性可达到0.5%以内,该分析设备具有体积小和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有效缩短分析检测时间。3.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对不同底气中相同浓度的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定量分析,选出可替代底气氢气的惰性气体,便于后续定值。4.通过稀释装置对已制备的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进行稀释,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加甲烷转化炉对稀释气(高纯氢气)和发生的含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痕量杂质进行检测,再通过标准添加法推测出稀释气中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其结果为:甲烷浓度为3nmol/mol,一氧化碳为2nmol/mol,二氧化碳为6nmol/mol。通过该方法确认了氢气中微量相关杂质的含量,为研制气体标准物质的准确定值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楼毕觉[5](2020)在《微氧连续导入厌氧发酵系统实现H2S原位脱除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现阶段能源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有一种生物质能源——沼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且在近几年国内外沼气工程的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沼气中含有0.1%3%的H2S气体,在使用、运输等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沼气进行脱硫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与传统的脱硫方法相比,微氧法原位脱硫避免了投资成本大、运行费用高、更换脱硫剂麻烦、会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降低了负荷,提高了脱硫效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可将微量氧气连续导入的小试装置,采用了二次投料的方式进行发酵,并对沼气日产量的计量方式进行改进,可更准确地得到沼气日产量,并据此得到的日H2S产量控制通氧量。本实验以草坪草为发酵底物,沼液为接种物,在种中温(35±1℃)条件下,向发酵瓶中通入0、1、2、3倍于H2S含量的氧气时,探究了不同投料方式对沼气产气规律及日产量的影响,考察了通氧量对沼气产气量、沼气各组分、脱硫效率及沼液中VFAs浓度、pH的影响。发酵结束后,对沼液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通氧量对发酵体系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投料方式相较于一次投料,改变了产气规律,发酵中期的沼气日产气量及累积产气量均出现明显转折点,使沼气日产气量及累积产量均出现明显升高。在此投料方式下,向系统中通入1、2、3倍于H2S量的O2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沼气产气规律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在2、3倍氧条件下,沼气累积产气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约25.9%及16.8%。实验组的CH4体积分数及日产量从整体上均高于对照组。发酵末期2倍氧组的CH4产量达到最大值,3倍氧组略低于2倍氧组,但相较对照组分别高约4.2、2.4个百分点。发酵初期残留氧含量较高,随发酵进行逐渐降低,且保持在较低水平,二次投料后有所波动,但也逐渐降低。通氧量为3倍时,系统中的残留氧含量高于其他组,但并未超过0.5%,并未对发酵造成抑制作用。在发酵末期,1、2倍氧组的H2S脱除效率分别达到73.3%、93.1%,相比间歇通氧方式大大提高。3倍氧组H2S脱除效率达到96.2%,且有放平缓趋势,说明通O2量继续增加,脱硫率增加不明显。发酵初期总VFAs积累较明显,微量O2对产氢产乙酸阶段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随发酵进行逐渐消失,且随发酵的进行,异丁酸消耗最为明显。2、3倍氧组通入的O2并未对VFAs降解产生抑制作用,同时p H随VFAs的变化而变化,整体呈现升高趋势,但始终维持在6.58.5的范围内。微量氧气的通入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但并未破坏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且增加了产甲烷菌的群落丰度及多样性;Methanosaeta和Methanospirillum菌群占总产甲烷菌的80%以上,处于优势地位;微量氧气导入发酵系统可有效地扩大Methanospirillum、Methanocorpusculum和Methanosarcina等菌群在属水平上的优势。且微量氧气降低了H2S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提高产甲烷菌的活性,使得其生长繁殖加快,大大增加了沼液中产甲烷菌的含量,同时使得甲烷产量不断提高。

黄增柯[6](2019)在《110kV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变换电能的任务,变压器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随着运行电压的不断提高,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油色谱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目前通过提取变压器油中溶解的气体,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是分析确定变压器内部故障类型的重要手段。在智能化电网的背景下,开始逐步推广在线监测油色谱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远程传输处理器的引入,在线监测装置正不断更新换代,大部分变电站已经实现了安装试运行,是智能化电网的初步展示。本文主要研究油色谱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技术,根据变压器溶解气体(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的故障诊断方法,对南宁网区110KV长堽变电站进行在线监测,并对比离线数据,运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测量各组份气体的含量,由此分析变压器运行中潜在或存在的故障。结果表明准确,能够正确反映变压器的故障。本文结合南宁网区电网的运行方式特点,关注目前已经投入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试运行使用的110kV长堽变电站,根据其应用和实施情况,主要介绍思源光电有限公司开发的TROM-600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特点和技术功能,总结分析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与故障诊断变压器运行状态的数据,试验结果证明,TROM-600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视系统采用了完全脱气方式实现了在线油色谱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将监测周期从以前的一周缩短至2小时,对于特殊的监测对象尤其是带有潜在故障的运行的变压器,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并捕捉其运行中的潜伏性故障,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实现了在线变压器油色谱数据录入及检验报告、综合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平台。基本实现了实时监测变压器故障和运行状态,得到了印证。

裴张留[7](2020)在《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多地大型炼化一体项目逐渐投产,给下游产业链提供了大量原料,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石化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将石油裂解碳五馏分用于合成碳五石油树脂,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合成高端碳五石油树脂,要先对碳五馏分分离处理。碳五馏分成份复杂,各组分沸点非常接近,用常规精馏方法很难分离,本文先用加热二聚方法,使碳五馏分中环戊二烯生成高沸点的双环戊二烯,再精馏分离出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然后用二甲基甲酰胺改变异戊二烯与其它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用萃取精馏方法,抽提出异戊二烯。从抽余液中分离提纯异戊烯难度更大,先用醚化方法,使异戊烯与甲醇反应生成甲基叔戊基醚,然后精馏提纯,再高温催化醚解,水洗除去甲醇,最后在异构化催化剂作用下,使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得到较高纯度的异戊烯。在合成研究中,采用催化合成、热聚合成、加氢改性等多种方法,分别探索影响碳五石油树脂质量的因素。在催化合成配方中,双烯烃有利于提高树脂软化点,但颜色加深,其中异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会使树脂颜色和熔融粘度快速恶化,要尽量少用,单烯烃可以改善树脂颜色,但会使软化点降低,要平衡双烯烃和单烯烃的用量;另外,在合成配方中添加苯乙烯改性研究,进一步改善碳五石油树脂的颜色、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在热聚合成中,增加双环戊二烯用量、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会使树脂分子量增大,软化点上升,而增加间戊二烯或溶剂用量,则使树脂分子量减小,软化点下降,但分子量分布改善。热聚合成的碳五石油树脂颜色较深,因此对其催化加氢改性研究。经过催化加氢,树脂软化点升高,熔融粘度增大,增加镍催化剂用量或增大氢压都有利于提高加氢深度,树脂颜色逐渐趋于水白,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加快,但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树脂黄色指数先降低,然后回升。本文开发两款碳五石油树脂产品,质量对应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浅色碳五石油树脂E-2203LC和水白碳五石油树脂E-5300。成功开发出与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对抗的牌号,既是研究成果,又是对实验结论的进一步检验,对开发其它种类的石油树脂产品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华[8](2016)在《α-Fe2O3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选择性合成高品质邻甲酚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的邻甲酚生产均是焦化甲酚和磺化法甲酚,不能满足电子封装材料用合成树脂及医药中间体等领域高端精细化工生产要求,高品质邻甲酚(99.5%及以上)的供应依赖进口,受到跨国公司在制造技术上严密封锁。为此组织的国家技术攻关项目的成果一直未实现工业性运行。为了获得集催化剂、合成工艺与清洁化含酚废水处理于一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邻甲酚成套生产工艺技术,本文以工业苯酚和工业甲醇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α-Fe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和列管反应器上进行了苯酚-甲醇气相烷基化选择性合成邻甲酚的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深入地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通过考察影响催化性能的制备因素,发明了集成共沉淀法—微波干燥组合技术制备出高效、环保、邻位选择性优异的纳米级α-Fe2O3催化剂,并运用XRD、TEM、NH3-TPD、BET、DTA、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结构形态、活性中心及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深刻揭示了该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高及使用周期长在结构上的内在优势。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苯酚单程转化率达67.0%,邻甲酚选择性90%以上,邻甲酚和2,6-二甲酚总选择性高达99.7%。催化剂制备重复性好、再生容易,连续运转2000 h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二是系统地考察了 α-Fe203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和工艺热危险性。发现在300~350℃苯酚转化率符合一级反应的特征,通过Arrhenius方程求得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233.1 kJ/mol,指前因子参数lnA0值为46.3,首次提出了苯酚-甲醇气相烷基化合成邻甲酚的总包反应动力学方程,并得到了实验的充分验证。还获得了甲醇分解的动力学规律,为该工艺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从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理论研究对工艺创新的指导作用。三是全面地开展了邻甲酚5L规模固定床扩大试验和单列管反应器全流程中试。考察了中试规模的反应放大效应、热效应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活性稳定性以及再生性能,进一步验证了邻甲酚合成的工艺可行性和技术可靠性,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工业化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依据。四是充分地考察了工业规模分离过程中酚类物质结焦的原因和工业应用的运行情况。发现铁屑粉末催化和空气氧的作用是导致酚类物质发生偶联反应生成重质酚或结焦的主要原因。工业装置运行结果表明,1.5万吨/年邻甲酚工业装置开车一次成功,催化剂性能良好、稳定,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苯酚单程转化率达50%,邻甲酚选择性维持在90%的水平,邻甲酚和2,6-二甲酚的总选择性达99.5%以上,催化剂的单程使用寿命3000h以上。邻甲酚产品纯度稳定维持在99.8%以上。填补了我国精细化工领域邻甲酚合成的技术空白,经中石化巴陵石化、台塑集团南亚塑胶公司和日本旭化成公司产品检测和工业应用,优于进口产品质量,完全满足国内高档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要求。

赵智强[9](2017)在《厌氧甲烷化中互养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的构建与强化》文中提出厌氧甲烷化是实现污染物能源化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氢气作为有机物厌氧氧化的产物,必须依靠耗氢微生物的持续消耗,才能维持厌氧氧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氢气作为厌氧呼吸的电子载体,即种间氢气传递(IHT),被认为是厌氧消化的内在机理。然而,基于IHT的生物电子链接脆弱,相关微生物极易受环境条件(如pH、有机负荷、毒性抑制剂等)的影响,造成厌氧体系内氢气分压升高,破坏产甲烷代谢的平衡,最终导致厌氧甲烷化的停滞。近年来,由电活性微生物(如Geobacter等)驱动的产甲烷微生物电解池(MEC)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策略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在厌氧消化器中直接置入电极的单室产甲烷MEC拓宽了厌氧甲烷化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基于Geobacter和产甲烷菌构建的MEC有望形成另一种全新的厌氧甲烷化模式——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然而,DIET在常规厌氧体系内还存在诸多未知的问题,如DIET在厌氧系统的构建与强化、运行特性以及底物可利用性等。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在常规厌氧消化器内,通过引入外加电场、填充导体材料以及投加乙醇等方式,构建并强化产甲烷DIET,维持厌氧体系内酸性平衡和产甲烷代谢的稳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一对石墨电极内置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构成单室产甲烷的MEC反应器。在启动阶段,这种MEC反应器能够大幅度缩短厌氧启动时间。在酸性抑制阶段,对照反应器(无内置电极)的产甲烷代谢几乎停滞,而MEC反应器的产甲烷代谢仍可以稳定运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MEC的阴极周围富集了大量耗氢产甲烷菌,其丰度高于悬浮污泥和对照反应器20-30个百分点,这说明外加电场能够在阴极富集耗氢产甲烷菌,形成生物电化学阴极产甲烷,提高甲烷产量。采用这种单室产甲烷的MEC处理剩余污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剩余污泥中有机物(如糖类物质、蛋白质和有机酸等)的分解速率。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MEC阳极周围富集大量Geobacter和厌氧发酵微生物,其丰度明显高于悬浮污泥和初始接种污泥。阳极周围富集的Geobacter和厌氧发酵微生物形成的互养链接是该MEC反应器中复杂有机物分解速率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然而,基于电子守恒,生物阴极产甲烷仅贡献该MEC全部甲烷产量的13.5%,传统的耗氢甲烷化和耗乙酸甲烷化贡献该MEC全部甲烷产量的35%,仍有超过50%的甲烷来源未知。污泥电导率结果表明,MEC内污泥电导率提高30%。高通量测序和FISH结果显示,Methanosaeta是MEC阳极周围占主导的产甲烷菌。Geobacter与Methanosaeta形成的产甲烷DIET可能是该反应器甲烷产量的50%的主要来源,这可能是由于电极材料本身作为导体材料介入这两种微生物的互养代谢。(2)进一步验证导体材料对于厌氧消化中产甲烷DIET的促进作用,导体碳材料(石墨、生物碳以及碳布)被填充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随着进水负荷提高,不同材质的导体碳材料均可提高甲烷产量30-45%。当导体碳材料从厌氧消化器内被移除后,其表面附着的污泥被返回至原反应器,然而,该反应器的性能仍立即下降至与对照反应器(无导体碳材料填充)相一致,这说明反应器性能的提高与导体碳材料表面截留的生物量无关,而与导体碳材料本身较高的电导率有关。此外,导体碳材料表面富集了大量Geobacter和Methanosaeta,其丰度明显高于悬浮污泥,这说明导体碳材料能够促进由Geobacter和Methanosaeta形成的产甲烷DIET。当厌氧消化器遭受高负荷冲击或酸性抑制时,厌氧体系内在的IHT受阻,造成产甲烷代谢停滞。相反,导体碳材料促进的DIET能够取代IHT成为互养代谢的主要工作模式,维持厌氧甲烷化的稳定。针对水解过程受限的复杂有机物,仅投加导体碳材料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投加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于厌氧水解酸化段,能够富集Fe(Ⅲ)还原菌,并通过异化铁还原过程强化复杂有机物的分解;在此基础,投加颗粒活性炭(GAC)于产甲烷段,能够构建互养微生物的产甲烷DIET,加快有机酸的分解速率。(3)针对常规厌氧消化器内缺乏Geobacter,采用热力学上氧化并释放热能较高的乙醇作为碳源,驯化UASB反应器。驯化结束后,采用乙醇模式驯化的反应器表现出较高的丙酸/丁酸代谢性能。相比传统模式(没有投加乙醇)驯化的反应器,采用乙醇模式驯化的反应器能够承受更高负荷的丙酸/丁酸冲击。污泥电导率结果表明,采用乙醇模式驯化的颗粒污泥电导率是传统模式驯化的5-76倍。此外,采用乙醇模式驯化的颗粒污泥内微生物互养代谢对于投加GAC表现出积极响应,但却几乎不受高氢分压的影响。相比传统模式驯化的颗粒污泥,在乙醇模式驯化的颗粒污泥中,Geobacter的丰度提高2-3%,Methanosaeta和Methanosarcina的丰度之和提高10-20%。这些结果表明,乙醇能够富集Geobacter,并推动其与产甲烷菌形成的DIET,加快有机酸的分解速率。为了进一步促进乙醇模式构建的产甲烷DIET,生物碳被填充至乙醇模式驯化的反应器。结果表明,生物碳的投加能够进一步提高互养丙酸/丁酸代谢。在生物碳表面附着的污泥中,Geobacter 的丰度高达 15-20%,而Methanosaet 和Methanosarcin 的丰度之和高达 60%以上。然而,外源投加乙醇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整个厌氧工艺的运行成本。进一步的研究采用乙醇型发酵的pH调控手段,控制酸化相发酵pH始终维持在4.0-4.5,为Geobacter的富集提供充足的乙醇,并持续地推动产甲烷DIET稳定运转。

王鑫鑫[10](2020)在《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高效清洁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瓦斯抽采与利用是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的根本性措施,同时可以将瓦斯变害为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然而,低浓度瓦斯的甲烷浓度偏低((8CH4<30%)且波动大,存在爆炸危险性,因此其利用难度很大,导致低浓度瓦斯利用率普遍偏低(<40%),大量瓦斯被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有主要的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为内燃机发电,但其存在效率低(25%)、噪声高和NOx排放量大等缺点,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该技术具有效率高、清洁无污染(无NOx和噪音)、全固态无液体渗漏等优点,为煤矿低浓度瓦斯的安全、高效和清洁利用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煤矿低浓度瓦斯成分复杂,是目前研究很少的SOFC非常规燃料。本文采用实验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设计相结合的手段,针对低浓度瓦斯作为SOFC燃料时的反应机理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为控制低浓度瓦斯组分位于安全区间,避免其在SOFC高温环境中爆炸或引起电池阳极氧化和积碳,提出了利用碳分子筛吸附动力学的微压真空变压吸附脱氧提浓技术,并探讨了工艺参数对脱氧提浓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气体分离过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在20 kPa气源压力下可将低浓度瓦斯中O2浓度由19%降低至1.8%,CH4浓度由3.5%提高至8.6%,CH4回收率达到79.5%,处理后瓦斯组分满足SOFC利用要求;降低解吸压力和进气流量可减少产品气O2浓度、增加CH4浓度,增大气源压力将提高CH4回收率、降低O2和CH4浓度,分离过程中吸附塔内混合气体不具有爆炸危险性。(2)将氧气-甲烷浓度比Rmix作为反映低浓度瓦斯组分的关键变量,研究了其对SOFC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低浓度瓦斯中O2在阳极反应动力学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SOFC对H2S和高级烷烃的可容忍程度,从而论证了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的可行性,并为优化电池工况条件提供了重要参考。结果表明,SOFC对低浓度瓦斯的组分变化(0≤mix≤1.1)具有较强适应性,可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性能和长期放电稳定性;增大Rmix将使SOFC开路电压、内重整效率和高温下功率密度减小,使浓差极化和氧化风险增大,但也会减少阳极积碳、硫中毒和活化极化损失,综合各项性能的Rmix最优区间为0.25≤mix≤0.8;阳极低浓度瓦斯的氧化放热反应随Rmix增大先增强后减弱;低浓度瓦斯中O2的氧化作用可提高阳极对H2S和高级烷烃的容忍程度;增大Rmix有利于阳极表面传质和电荷转移,但会阻碍电化学活性气体H2和CO的产生和扩散。(3)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非均相基元反应动力学和电荷传输模型,阐明了低浓度瓦斯在电池阳极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含氧低浓度瓦斯在阳极入口区域主要发生CH4部分/完全氧化反应,但沿流动方向CH4的湿重整和水煤气变换反应逐步增强;O2可解离吸附在Ni金属表面促进Ni表面CHx转化并去除积碳。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0.25≤mix≤0.8时阳极不会出现积碳和氧化,提高瓦斯流量和增大阳极孔径、厚度和比表面积可提高电池放电性能。(4)针对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阳极积碳的问题,研发了新型抗积碳阳极重整层材料Mo掺杂的NiTiO3(Mo-NiTiO3),并分析了其抗积碳性能和机理。该材料在SOFC阳极高温还原气氛中可原位分解为纳米网状结构的Mo-TiO2-δ和Ni金属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吸水性和强催化活性以及数量众多的纳米级反应界面,因此可大幅促进CH4的湿重整和水煤气变换等反应,从而消除积碳,并产生大量H2和CO活性气体。利用TiO2-δ基体上的Ni金属进行积碳测试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重整层材料的抗积碳性能及机理。实验研究发现有重整层的电池利用低浓度瓦斯时电化学性能、阳极内重整性能、抗积碳性能和长期放电稳定性均大幅优于不含重整层的电池。(5)以实际工程中采用的较大功率燃料电池堆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其利用低浓度瓦斯时的发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以实验性能参数为基础进行了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设计,对于指导该技术的工程实践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以低浓度瓦斯((8CH4=13%)为燃料时电池堆可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性能,功率密度为150 mW/cm2,发电效率达到38.23%,最高效率工况下燃料利用率达到72.2%,电池堆不同区域温差较小,不会因瓦斯氧化放热而出现热失控,且可保持长时间的放电稳定性,由此证明了在实际工程应用条件下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堆发电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一定范围内燃料中CH4浓度降低对电池堆性能影响较小,减小N2含量和低浓度瓦斯流量可提高电堆功率密度,但当运行温度低于730 oC时电堆性能将大幅衰减。另外,进行了50 kW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设计,给出了关键工程参数,并分析了成本和收益,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研究成果为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实验和实践基础,对于该项技术的后续优化也具有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168幅,表16个,参考文献159篇。

二、一种配合气相色谱仪提取微量组分的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配合气相色谱仪提取微量组分的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中微量烃类化合物碳氢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及地球化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常见样品前处理技术
        1.2.1 传统样品前处理技术
        1.2.2 固相微萃取技术
        1.2.3 不同萃取技术对比
    1.3 烃类化合物稳定同位素
        1.3.1 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应用
        1.3.2 轻烃类化合物稳定同位素
    1.4 微量烃类化合物分析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
    2.1 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
    2.2 实验装置
        2.2.1 装置结构
        2.2.2 萃取操作步骤
        2.2.3 小结
第三章 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的条件优化
    3.1 吸附剂
        3.1.1 吸附原理
        3.1.2 样品
        3.1.3 实验步骤
        3.1.4 实验结果
    3.2 温度及时间
        3.2.1 吸附温度
        3.2.2 吸附时间
        3.2.3 解吸温度
        3.2.4 解吸时间
    3.3 置换体积
        3.3.1 实验原理
        3.3.2 样品
        3.3.3 实验步骤
        3.3.4 实验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进样器固相萃取技术地质应用
    4.1 烃源岩释气烷烃碳同位素测定
        4.1.1 样品
        4.1.2实验
        4.1.3 实验结果
        4.1.4 小结
    4.2 天然气微量乙烷氢同位素测定
        4.2.1 样品
        4.2.2实验
        4.2.3 实验结果
    4.3 不同类型天然气富集对比
        4.3.1空气本底实验
        4.3.2 生物气
        4.3.3 煤层气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中国白酒概述
    2 白酒的生产过程研究情况
        2.1 白酒的生产及蒸馏过程
        2.2 白酒发酵过程研究进展
        2.3 白酒的贮存过程研究进展
        2.3.1 白酒贮存的作用及意义
        2.3.2 白酒贮存老熟原理研究
        2.3.3 白酒贮存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变化研究
    3 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进展
        3.1 白酒中香味成分的种类
        3.2 白酒中香味成分的作用
    4 白酒香味成分分析技术的发展
        4.1 白酒中香味成分定性定量技术的发展
        4.1.1 气相色谱技术在白酒香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4.1.2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白酒香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4.1.3 GC-MS在白酒香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4.2 白酒中呈香化合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5 白酒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主要研究内容
        7.1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研究
        7.2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研究
        7.3 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
        7.4 不同酒度枝江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变化的分析研究
        7.5 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第二章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仪器与标样
        1.2.1 仪器及仪器条件
        1.2.2 实验用标样
        1.3 实验方法
        1.3.1 根据香味成分酸碱性分离浓缩酒样
        1.3.2 根据微量组分沸点及极性分离浓缩酒样
        1.3.3 液液萃取浓缩与直接进样分析
        1.3.4 香味成分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分定性分析图谱
        2.2 浓香型枝江原酒香味成分定性分析结果
        2.2.1 脂肪酸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2 酮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3 醛类和缩醛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4 醇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5 酯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6 萜烯类和硫化物定性分析结果
        2.2.7 芳香类定性分析结果
        2.2.8 其他类定性分析结果
        2.2.9 吡嗪、吡啶及呋喃类定性分析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3.1 实验条件优化
        3.2 样品前处理方法
        3.3 定性分析准确性
        3.4 定性分析结果与其他品牌白酒比较
        3.5 白酒中香味成分作用讨论
第三章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酒样
        1.2 实验标准品
        1.3 仪器设备及分析方法
        1.3.1 GC-FID定量分析色谱骨架成分
        1.3.2 HS-SPME结合GC-MS定量分析复杂香味成分
        1.3.3 GC-MS定量分析硫化物
        1.3.4 GC-MS定量分析含氮化合物
        1.3.5 离子色谱定量分析有机酸
        1.3.6 离子色谱定量分析多元醇
    2 结果与分析
        2.1 枝江原酒中色谱骨架成分结果分析
        2.1.1 酒样中色谱骨架成分GC-FID图
        2.1.2 酒样中色谱骨架成分定量分析结果
        2.2 枝江原酒中复杂香味成分结果分析
        2.2.1 酒样中复杂香味成分GC-MS总离子扫描图
        2.2.2 酒样中复杂香味成分定量分析结果
        2.3 枝江原酒中硫化物结果分析
        2.3.1 酒样中硫化物GC-MS扫描图
        2.3.2 酒样中硫化物定量分析结果
        2.4 枝江原酒中含氮化合物定量结果分析
        2.4.1 酒样中含氮化合物GC-MS扫描图
        2.4.2 酒样中含氮化合物定量分析结果
        2.5 枝江原酒中有机酸定量结果分析
        2.5.1 酒样中有机酸离子色谱图
        2.5.2 酒样中有机酸定量分析结果
        2.6 枝江原酒中多元醇定量结果分析
        2.6.1 酒样中多元醇离子色谱图
        2.6.2 酒样中多元醇定量分析结果
        2.7 枝江原酒香味成分结构分析
        2.7.1 酒样中香味成分构成比例
        2.7.2 酒样中同类香味成分含量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定量分析方法讨论
        3.2 定量分析香味成分的含量与其他品牌白酒比较
        3.3 分析方法的评价
第四章 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3 试剂与标样
        1.4 分析方法
        1.4.1 直接进样GC-O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1.4.2 Osme法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1.4.3 AEDA法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1.4.4 OAV值法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酒直接进样GC-O分析结果
        2.2 Osme法进样分析结果
        2.3 AEDA法进样分析结果
        2.4 OAV值分析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3.1 枝江原酒分析结果与其他品牌白酒对比
        3.2 Osme法分析结果讨论
        3.3 AEDA法分析结果讨论
        3.4 OAV值分析结果讨论
        3.5 风味物质呈香特征及作用
第五章 枝江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香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酒样准备与处理
        1.3.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醛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2 醇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3 酸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4 酯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4.1 低级脂肪酸乙酯变化曲线
        2.4.2 直链高级脂肪酸乙酯变化曲线
    3 小结与讨论
        3.1 酒度与香味成分含量的关系
        3.2 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
        3.3 基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第六章 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品的采集
        1.2.2 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数据的采集
        1.2.3 风味指纹图谱的数据分析
        1.2.4 样品气相色谱分析
        1.2.5 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枝江白酒风味特征品评结果
        2.2 风味特征品评结果图谱分析
        2.3 五种白酒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2.4 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建立与分析
        2.5 风味指纹图谱的应用探讨
    3 小结与讨论
        3.1 风味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3.2 风味指纹图谱的应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结论
    2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结论
    3 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结论
    4 不同酒度枝江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变化的研究结论
    5 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6 主要创新点
    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油泥的基本概况
    1.3 油泥的治理技术
        1.3.1 无害化技术
        1.3.2 资源化技术
    1.4 阴燃技术及其特征
    1.5 阴燃技术的发展概况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油泥阴燃实验系统及方法
    2.1 样品分析及预处理
        2.1.1 样品分析
        2.1.2 预处理——预烘干
        2.1.3 预处理——掺混
    2.2 实验系统
        2.2.1 空气系统
        2.2.2 阴燃反应系统
        2.2.3 尾气处理系统
    2.3 检测仪器及使用方法
        2.3.1 微量水分测定仪
        2.3.2 自动量热仪
        2.3.3 X射线荧光光谱仪
        2.3.4 气相色谱仪
        2.3.5 炼厂气分析仪
        2.3.6 紫外吸收烟气监测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油泥阴燃方法的可行性探究
    3.1 初始含水率
    3.2 物料配比
    3.3 空气流量
    3.4 填充厚度
    3.5 本章小结
4 油泥阴燃产物分析
    4.1 固体残渣产物分析
        4.1.1 XRF检测
        4.1.2 气相色谱分析
    4.2 冷凝液产物分析
        4.2.1 气相色谱分析
        4.2.2 热值分析
    4.3 不凝性气体产物分析
        4.3.1 紫外吸收烟气在线监测
        4.3.2 炼厂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氢燃料电池用高纯氢气中关键杂质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氢燃料电池的原理
    1.3 氢气杂质的来源及对燃料电池的影响
    1.4 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标准与检测现状
    1.5 常见微量杂质的分析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气相色谱仪的选择
        2.1.1 碳氢化合物(CH_4)
        2.1.2 氦气、氮气和氩气(He、N_2和Ar)
        2.1.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O和CO_2)
    2.2 实验所需标准气体
    2.3 仪器与设备
    2.4 载气的选择
    2.5 分析过程
第三章 单组分标准气体分析方法研究
    3.1 氢中一氧化碳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色谱柱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1.2 参数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1.3 色谱分析条件
        3.1.4 标准谱图分析
        3.1.5 分析方法重复性考察
    3.2 空气中一氧化碳分析方法的建立
        3.2.1 分析方法介绍
        3.2.2 色谱分析条件
        3.2.3 分析方法重复性考察
        3.2.4 标准谱图分析
    3.3 氢气中甲烷分析方法的建立
        3.3.1 色谱柱的选择
        3.3.2 色谱分析条件
        3.3.3 标准谱图分析
        3.3.4 分析方法重复性考察
    3.4 氢气中二氧化碳分析方法的建立
        3.4.1 色谱柱的选择
        3.4.2 色谱分析条件
        3.4.3 标准谱图分析
        3.4.4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3.5 氢气中氦气分析方法的建立
        3.5.1 色谱分析条件
        3.5.2 标准谱图分析
        3.5.3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3.6 氢气中氩气分析方法的建立
        3.6.1 色谱分析条件
        3.6.2 标准谱图分析
        3.6.3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3.7 氢气中氮气分析方法的建立
        3.7.1 色谱分析条件
        3.7.2 标准气体的谱图分析
        3.7.3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3.8 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组分标准气体分析方法研究
    4.1 氢气中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分析方法的建立
        4.1.1 标准谱图分析
        4.1.2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4.2 氢气中氦气、氩气和氮气分析方法的建立
        4.2.1 标准谱图分析
        4.2.2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4.3 氢中氮、氧气和氢中氮、氩气的重复性考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便携气相色谱TCD在线检测研究
    5.1 便携气相色谱原理
    5.2 氢中氦气重复性分析结果
        5.2.1 标准谱图分析
        5.2.2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5.3 氢中氩气重复性分析结果
        5.3.1 标准谱图分析
        5.3.2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5.4 氢中氮气的重复性分析结果
        5.4.1 标准谱图分析
        5.4.2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稀释气中杂质的定量研究
    6.1 甲烷的分析方法及检测结果
    6.2 一氧化碳的分析方法及检测结果
    6.3 二氧化碳的分析方法及检测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和作者简介
附件

(5)微氧连续导入厌氧发酵系统实现H2S原位脱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沼气发酵技术及利用
        2.1.1 沼气发酵原理
        2.1.2 沼气厌氧发酵微生物
        2.1.3 草坪草的综合利用现状
    2.2 沼气脱硫技术
        2.2.1 湿法脱硫
        2.2.2 干法脱硫
        2.2.3 新兴方法脱硫
    2.3 沼气微氧法原位脱硫国内外进展
    2.4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2.4.1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
        2.4.2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2.5 微生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
        2.5.1 微生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2.5.2 微生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装置
    3.3 实验条件及步骤
        3.3.1 实验条件
        3.3.2 实验步骤
    3.4 分析方法
        3.4.1 TS、VS的测定
        3.4.2 蠕动泵流量校验
        3.4.3 沼气产量的测定
        3.4.4 沼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的测定
        3.4.5 沼气中H_2S的测定
        3.4.6 发酵液中VFAs浓度的测定
        3.4.7 发酵液中产甲烷菌的测定
第四章 沼气微氧发酵H_2S原位脱除的实验研究
    4.1 投料方式对沼气发酵的影响
    4.2 通氧量对沼气产气规律的影响
    4.3 通氧量对沼气中CH_4及残留O_2含量的影响
        4.3.1 通氧量对CH_4含量的影响
        4.3.2 通氧量对残留O_2含量的影响
    4.4 通氧量对H_2S脱除效果的影响
    4.5 通氧量对发酵液VFAs浓度和p H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沼气微氧发酵体系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及定量分析
    5.1 产甲烷菌多样性分析
    5.2 产甲烷菌组成分析
    5.3 产甲烷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6)110kV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油色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变压器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2.1. 变压器故障原因
        2.1.1. 油质引发的故障
        2.1.2. 铁芯故障
        2.1.3. 放电故障
        2.1.4. 分接开关故障
        2.1.5. 引出线故障
    2.2. 故障类型分析
        2.2.1. 变压器油中气体特征
        2.2.2. 绝缘油中气体的其他来源分析
    2.3. 变压器气体对应故障的关系
        2.3.1. 变压器过热时产生的气体类型
        2.3.2. 受潮条件下产生的组分
    2.4.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法
        2.4.1. 产气率判别故障
        2.4.2. 气体的产气率判断故障
        2.4.3. 三比值法(IEC)
    2.5. 应用Duval三角法判断
        2.5.1. Duval三角法的概念
        2.5.2. 区域的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西南宁市 110k V长堽变电站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原理和构造
    3.1. 油色谱检测的工作原理
        3.1.1. 气相色谱技术
        3.1.2. 分离方式
        3.1.3. 气相色谱的基本参数
        3.1.4. 塔板理论的概念
        3.1.5. 速率理论的概念
        3.1.6. 检测器的功能
    3.2. 油色谱在线监测的硬件系统
        3.2.1. 控制系统
        3.2.2. 气路系统
        3.2.3. 远动通信系统
    3.3. 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3.3.1. 通讯服务软件
        3.3.2. Web应用服务软件
        3.3.3. 油中溶解气体趋势界面
        3.3.4. TROM-600 系统的现场安装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用实例研究
    4.1. 实验背景
    4.2.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4.3. 利用产气率推断变压器是否故障
    4.4. 判断变压器是否危害运行
    4.5. 判断故障种类
    4.6. 典型气体超标时的故障分析
        4.6.1. 事例一乙炔含量越限分析
        4.6.2. 事例二氢气含量越限分析
        4.6.3. 制定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分析计划
    4.7. 在线监测系统效果分析评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作者简介

(7)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五原料分离技术
        1.2.1 碳五馏分组成及综合利用介绍
        1.2.2 碳五馏分分离技术
    1.3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
        1.3.1 碳五石油树脂介绍
        1.3.1.1 混合C5石油树脂
        1.3.1.2 脱环C5石油树脂
        1.3.1.3 间戊二烯石油树脂
        1.3.1.4 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1.3.1.5 共聚石油树脂
        1.3.1.6 加氢碳五石油树脂
        1.3.2 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
        1.3.2.1 质子酸催化聚合
        1.3.2.2 Lewis酸催化聚合
        1.3.2.3 自由基引发聚合
        1.3.2.4 有机金属催化聚合
        1.3.2.5 热聚法合成
    1.4 碳五石油树脂应用
        1.4.1 用于胶粘剂
        1.4.1.1 热熔压敏胶粘接性能
        1.4.1.2 热熔压敏胶对碳五石油树脂质量要求
        1.4.2 用于油墨
        1.4.3 用于橡胶加工
        1.4.4 用于涂料
        1.4.5 用于造纸
    1.5 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1.5.1 配方和反应条件
        1.5.1.1 催化剂选择
        1.5.1.2 配方优化
        1.5.1.3 反应条件
        1.5.2 共聚改性
        1.5.2.1 C5/C9共聚改性
        1.5.2.2 苯乙烯改性
        1.5.2.3 萜烯改性
        1.5.2.4 极性基团改性
        1.5.3 催化加氢改性
        1.5.3.1 加氢工艺
        1.5.3.2 加氢催化剂
        1.5.3.3 加氢溶剂
    1.6 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6.1 国外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
        1.6.2 国内碳五石油树脂发展现状
        1.6.3 存在问题
    1.7 研究目的、意义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7.1 研究目的意义
        1.7.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7.2.1 研究内容
        1.7.2.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7.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7.3.1 研究方案
        1.7.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碳五原料分离研究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检测方法
    2.4 碳五原料分离方法
    2.5 碳五分离条件优化
        2.5.1 环戊二烯二聚反应
        2.5.1.1 二聚反应温度
        2.5.1.2 二聚反应时间
        2.5.2 异戊二烯萃取精馏
        2.5.2.1 萃取剂DMF用量
        2.5.2.2 萃取精馏温度
    2.6 异戊烯分离方法
    2.7 异戊烯分离条件优化
        2.7.1 加氢反应
        2.7.1.1 氢气用量优化
        2.7.1.2 加氢反应温度
        2.7.2 醚化反应
        2.7.2.1 甲醇用量
        2.7.2.2 醚化反应温度
        2.7.3 醚解反应
        2.7.3.1 醚解反应温度
        2.7.3.2 醚解反应压力
        2.7.4 异构化反应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Lewis酸催化法合成碳五石油树脂研究
    3.1 催化合成原料
    3.2 实验仪器
    3.3 检测方法
    3.4 催化合成方法
    3.5 配方和反应条件对树脂影响研究
        3.5.1 配方优化实验
        3.5.1.1 间戊二烯用量
        3.5.1.2 异戊二烯用量
        3.5.1.3 双环戊二烯用量
        3.5.1.4 异戊烯用量
        3.5.1.5 苯乙烯用量
        3.5.1.6 循环溶剂用量
        3.5.2 反应条件优化
        3.5.2.1 催化剂用量
        3.5.2.2 反应温度
        3.5.2.3 反应时间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4.1 目标产品选择
    4.2 配方设计
        4.2.1 苯乙烯用量
        4.2.2 间戊二烯用量
        4.2.3 异戊二烯用量
        4.2.4 双环戊二烯用量
        4.2.5 异戊烯用量
        4.2.6 循环溶剂用量
    4.3 反应条件设计
        4.3.1 催化剂用量
        4.3.2 反应温度
        4.3.3 反应时间
    4.4 合成结果
    4.5 结构表征分析
    4.6 应用性能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聚法合成碳五石油树脂研究
    5.1 热聚实验原料
    5.2 热聚实验仪器
    5.3 热聚实验检测方法
    5.4 热聚合成方法
    5.5 配方和反应条件对树脂质量影响研究
        5.5.1 热聚配方优化实验
        5.5.1.1 双环戊二烯用量
        5.5.1.2 间戊二烯用量
        5.5.1.3 溶剂用量
        5.5.2 热聚反应条件优化实验
        5.5.2.1 热聚反应温度
        5.5.2.2 热聚反应时间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碳五石油树脂加氢改性研究
    6.1 加氢实验原料
    6.2 加氢实验仪器
    6.3 加氢实验检测方法
    6.4 石油树脂催化加氢方法
    6.5 反应条件对加氢石油树脂质量影响研究
        6.5.1 加氢催化剂用量
        6.5.2 加氢反应温度
        6.5.3 加氢反应压力
        6.5.4 加氢反应时间
        6.5.5 基础树脂溶液浓度
    6.6 加氢实验小结
第7章 加氢碳五石油树脂牌号开发
    7.1 加氢石油树脂目标产品选择
    7.2 热聚基础树脂选择
    7.3 加氢反应条件设计
        7.3.1 催化剂用量
        7.3.2 加氢反应温度
        7.3.3 加氢反应压力
        7.3.4 加氢反应时间
        7.3.5 基础树脂溶液浓度
    7.4 合成结果
    7.5 加氢石油树脂应用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α-Fe2O3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选择性合成高品质邻甲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邻甲酚性质与用途
        2.1 邻甲酚性质
        2.2 邻甲酚用途
    3 邻甲酚生产现状
        3.1 国外邻甲酚生产现状
        3.2 国内邻甲酚生产现状
        3.3 邻甲酚主要生产装置
    4 邻甲酚合成技术现状
        4.1 国外技术现状
        4.2 国内技术现状
        4.3 其它技术现状
    5 苯酚烷基化反应催化剂
        5.1 分子筛催化剂
        5.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6 苯酚烷基化反应机理研究
        6.1 催化剂酸碱性质与反应性能的关系
        6.2 反应机理探讨
    7 催化剂制备与失活原因探讨
        7.1 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
        7.2 催化剂失活原因探讨
    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α-Fe_2O_3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 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表征
        2.4 催化剂评价
        2.5 产物分析与检测
        2.6 反应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3 结果与讨论
        3.1 溶液pH值的影响
        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3.3 老化时间的影响
        3.4 洗涤次数的影响
        3.5
    4 小结
第三章 微波干燥法α-Fe_2O_3催化性能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 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表征
        2.4 催化剂评价
        2.5 产物分析与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烘箱干燥α-Fe_2O_3催化剂性能
        3.2 微波干燥α-Fe_2O_3催化剂性能
    4 小结
第四章 α-Fe_20_3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的动力学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 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评价
        2.4 甲醇分解实验评价
        2.5 产物分析与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苯酚转化反应动力学
        3.2 甲酚生成反应动力学
        3.3 甲醇分解反应动力学规律
    4 小结
第五章 苯酚-甲醇烷基化的工艺热危险性分析
    1 引言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 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评价
        2.4 反应产物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物质稳定性
        3.2 热稳定性分析
        3.3 工艺反应热风险度评价
        3.4 工艺热危险度分级评估
    4 小结
第六章 α-Fe_20_3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的5L扩大试验
    1 引言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料
        2.2 催化剂制备
        2.3 反应器规格
        2.4 产物分析与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试验装置工艺流程
        3.2 反应器结构
        3.3 催化剂性能
        3.4 反应入口温度区间分布对比
        3.5 甲醇分解情况
        3.6 催化剂再生
        3.7 中型装置产物分离
    4 小结
第七章 苯酚-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单列管全流程中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方法
        2.1 试验原料
        2.2 催化剂制备
        2.3 反应器及塔器规格
        2.4 产物分析与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装置框架图
        3.2 装置工艺流程
        3.3 催化剂性能
        3.4 工艺条件优化
        3.5 原料对反应的影响
        3.6 回用物料杂质累积情况及对反应的影响
        3.7 杂质及副产物累积对反应的影响
        3.8 杂质与副产物外排出口考察
        3.9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3.10 生成气体考察
        3.11 分离工艺研究
        3.12 装置标定
    4 小结
第八章 工业规模分离中酚类物质结焦的催化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 反应评价
        2.3 产物分析与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新物质剖析与论证
        3.2 重质化物质来源查找与实验论证
        3.3 重质化影响因素考察
        3.4 重质化物质裂解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9)厌氧甲烷化中互养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的构建与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厌氧消化
        1.2.1 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
        1.2.2 种间氢气传递机制
        1.2.3 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主要因素
        1.2.4 两相厌氧工艺
    1.3 微生物电解池
        1.3.1 微生物电解池的基本原理与构型
        1.3.2 微生物电解池产甲烷技术
    1.4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1.4.1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机制
        1.4.2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产甲烷过程的研究进展
        1.4.3 导体材料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1.4.4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电场强化厌氧甲烷化中DIET路径的初步确认
    2.1 引言
    2.2 电场构建生物电化学阴极产甲烷路径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结论
    2.3 电场构建生物电化学阳极氧化有机物路径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3.3 结论
    2.4 电场强化厌氧消化中产甲烷DIET路径的初步确认
        2.4.1 实验部分
        2.4.2 结果与讨论
        2.4.3 结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导体材料构建的DIET对于厌氧甲烷化的强化机制
    3.1 引言
    3.2 导体材料促进DIET抵抗高有机负荷冲击
        3.2.1 实验部分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结论
    3.3 导体材料促进DIET抵抗酸性冲击
        3.3.1 实验部分
        3.3.2 结果与讨论
        3.3.3 结论
    3.4 导体材料强化复杂有机物的厌氧甲烷化
        3.4.1 实验部分
        3.4.2 结果与讨论
        3.4.3 结论
    3.5 本章小结
4 乙醇构建厌氧消化中产甲烷的DIET路径
    4.1 引言
    4.2 乙醇构建DIET路径强化互养丙酸和丁酸代谢
        4.2.1 实验部分
        4.2.2 结果与讨论
        4.2.3 结论
    4.3 导体材料促进基于乙醇构建的DIET强化互养代谢
        4.3.1 实验部分
        4.3.2 结果与讨论
        4.3.3 结论
    4.4 基于乙醇型发酵构建DIET强化厌氧甲烷化
        4.4.1 实验部分
        4.4.2 结果与讨论
        4.4.3 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摘要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高效清洁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矿瓦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原理
    1.4 利用氧气和燃气预混气体的SOFC研究现状
    1.5 SOFC利用低浓度瓦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低浓度瓦斯脱氧提浓预处理研究
    2.1 引言
    2.2 符合常规SOFC运行要求的瓦斯组分分析
    2.3 煤矿低浓度瓦斯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2.4 低浓度瓦斯微压真空变压吸附脱氧提浓实验
    2.5 低浓度瓦斯脱氧提浓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安全性评价
    2.6 本章小节
3 低浓度瓦斯组分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系统及方法
    3.3 低浓度瓦斯氧气-甲烷浓度比对SOFC性能的影响机理
    3.4 低浓度瓦斯中H2S和高级烷烃对SOFC性能的影响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反应机理的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模型建立与验证
    4.3 低浓度瓦斯在燃料电池阳极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4.4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的抗积碳阳极重整层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准备
    5.3 重整层材料抗积碳特性及机理研究
    5.4 含抗积碳重整层的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5.5 含重整层与不含重整层的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性能对比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面向工程的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堆性能评价及系统设计
    6.1 引言
    6.2 实验准备
    6.3 以低浓度瓦斯为燃料的单片电池堆性能研究
    6.4 以低浓度瓦斯为燃料的四片电池堆性能研究
    6.5 低浓度瓦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工程设计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一种配合气相色谱仪提取微量组分的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中微量烃类化合物碳氢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及地球化学应用[D]. 王凯文. 兰州大学, 2020(01)
  • [2]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D]. 徐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3]阴燃方法治理含油污泥的可行性探究及评价[D]. 赵成. 山东大学, 2020(11)
  • [4]氢燃料电池用高纯氢气中关键杂质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D]. 刘雨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微氧连续导入厌氧发酵系统实现H2S原位脱除的研究[D]. 楼毕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110kV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 黄增柯. 广西大学, 2019(06)
  • [7]碳五馏分的分离与高端碳五石油树脂合成研究[D]. 裴张留. 浙江大学, 2020(03)
  • [8]α-Fe2O3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选择性合成高品质邻甲酚的研究[D]. 黄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9]厌氧甲烷化中互养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的构建与强化[D]. 赵智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7)
  • [10]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煤矿低浓度瓦斯高效清洁利用研究[D]. 王鑫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一种气相色谱仪提取微量组分的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