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小康示范村建设不可盲目攀比(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新[1](2018)在《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农村处于普遍性绝对贫困之中,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下降为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正如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返贫也一直与反贫困治理如影随形。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脱贫攻坚责任考核压力客观造成中国反贫困治理实践中的减贫数量要求与脱贫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脆弱性脱贫时有发生。消除致脆因素,提高贫困户脱贫后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降低脱贫脆弱家庭的数量,减少返贫压力,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保障2020年小康社会质量的必要条件。论文以脱贫脆弱户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沿着历史到现实的维度,客观分析了脱贫攻坚时期中国反贫困治理中的返贫现象,认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部分临时脱贫户,因生计资产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欠缺、村级整体贫困未根本改善,加上反贫困治理制度的基层实效,其脱贫后的生计仍存较大不可持续性,本质上仍属于贫困群体。论文分析了脆弱性脱贫的生成原因、生计现状,以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反贫困治理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反贫困理论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了实现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一、分析脆弱性脱贫客观存在性贫困是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据不同角度,贫困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活贫困与发展贫困,生产性贫困和社会性贫困,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多种类型。导致贫困的原因往往也是引致返贫的原因,返贫被称为反贫困治理之谜,即原有贫困人口脱贫,新贫困人口又会产生,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可能包括原来已经脱贫的人口。中国对人类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同样在各个反贫困阶段存在返贫现象。随着中国脱贫攻坚进程的加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将大大减少,随后,因脆弱性脱贫造成的隐性返贫问题将上升为影响我国反贫困事业的最大威胁。当前的脆弱性脱贫主要表现为因病、因学、失业和经营失败型返贫等,具有隐蔽性、频发性、地域性和异质性特征。所以,应当客观对待返贫问题,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时期的脆弱性脱贫问题。二、探究脆弱性脱贫生成原因和测度方法脱贫脆弱性的生成既要回溯分析脱贫之前的贫困状态和致贫原因,还要分析脱贫过程中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以及脱贫后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的内外在制约因素。依据脆弱性脱贫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论文提出了贫困历史维度测度、生计资产状况测度、收入和消费信息测度、可持续生计能力测度、返贫持续时间测度五种测算脱贫脆弱程度的基本方法。认为,过去贫困不代表未来会贫困,但过去的贫困和未来的贫困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且过去经常贫困的农户在未来返贫的几率更大。因此,依据历史贫困状态,脱贫后再次返贫的次数和滞留贫困陷阱的时间,现有生计资产数量和质量,收入来源和结构,发展性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对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敏感度,可以预测脆弱性脱贫发生的可能性和脆弱程度,从而推动反贫困政策前移。三、描述脱贫脆弱户生计现状生计是一种生活状态,脱贫脆弱户因生计资产不足、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传统生计方式依赖性较大,可持续的替代生计方式未完全建立,整体处于由“旧”生计方式向“新”生计方式转变的过渡期,收入不稳定,收入来源单一,高收入占比少,家庭发展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偏低,非农性经营活动保守,在遭受外界不良环境冲击时极容易再次成为风险冲击受害者,经历由临时性脱贫到轻度贫困、由轻度贫困到深度贫困、从暂时性贫困到长期性贫困、从相对贫困到绝对贫困某一两阶段或多个阶段上的反复转变。纯农型脱贫脆弱户、兼业型脱贫脆弱户与非农型脱贫脆弱户,因生计策略不一样,在生计结果上也存在较大差异,非农型和前两种类型的脱贫脆弱户相比较,生计结果符合风险与收益正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社会制度、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市场决定作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是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外在环境。因适应和利用外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以及消除家庭生计脆弱因素的意愿和能力不同,不同生计资产和生计策略的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程度也不一样。四、提出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实现路径脱贫脆弱户生计不可持续在现象上表现为生计资产短缺,其根本原因则是内生能力不足,外部帮扶难以形成有效牵引力。因此,需要从脱贫脆弱户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究实现生计可持续的着力点。首先,脱贫脆弱户自身积极主动发展内生能力。主要依靠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实现家庭生计资本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其次,重建乡村促进脱贫脆弱户实现可持续生计。包括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传承乡村农耕文明,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盘活农村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乡村整体富裕带动脱贫脆弱户实现生计的可持续。再次,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反贫困效率,形成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合力。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脱贫纠偏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建立适度(有限)普惠的扶贫制度和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的机制四个主要方面。
王长江[2](2010)在《赵合就安居工程建设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和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文中提出本报讯 (记者 王长江) 7月25日,地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赵合就林芝地区安居工程建设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和新闻中心记者采访。在采访中,赵合全面介绍了林芝地区安居工程建设情况。 赵合说,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在全区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的重大决策?
顾栋[3](2007)在《草根政府建设和谐社区的可贵探索——江苏启东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发展极不平衡。江苏省启东市探索并且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已经形成覆盖全市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市320多个行政村建成公共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保障农民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产品,让广大农民渴望已久的梦想成真,这一可贵的探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开创意义。
任庆国[4](2007)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研究》文中指出2005年12月31日,新华社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正式拉开。目前,全国大多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订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部分市县也已经制订或正在制订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纷纷着书立说或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面、系统地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进行研究,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根据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运用政策科学的一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融和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提出并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框架体系,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修订和终结等环节入手,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运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科学地指导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依据。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为九个章节: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简要指明了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并对国内外对农村政策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简要论述了政策科学的主要内容,界定了政策分析、农村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几个主要概念,介绍了支撑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几个常用的经济学模型。介绍了韩国、日本、欧盟、东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建设过程,评价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过程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过程,评价不同阶段农村政策的得失,分析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研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坐标。第三部分,即第四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主要内容是根据西方社会科学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政策科学理论,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并对框架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环境,并提出了当前新农村政策环境的特点;研究了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主体客体构成、政策媒体通道,并分析了现行农村政策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研究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政策现状与政策取向。本部分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体系,并对框架体系各构成部分进行了初步分析,是整个研究的支撑和核心。第四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章。这一部分主要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运行过程中的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终止等各个环节。研究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建议;研究了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执行理论、执行模型结构,分析了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益建议;提出了新农村政策评估的目的、原则和三个基本评价的方法,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河北省农村政策效果为案例,对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新农村政策调整的依据、内容、形式和策略,提出了下一步新农村建设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并就新农村建设政策终止的障碍及其对策进行了讨论。本部分从政策科学角度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运行过程的一系列新方法,并分别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调整与终止等各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分析中引入了量化模型,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农村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新农村政策效果为案例进行计算分析,突出了运用数学方法评估新农村政策效果的新方法。第五部分,即第九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了本论文的主要观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下一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康秀梅[5](2007)在《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搞好农村居民点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研究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状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探寻改善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思路,对于陕西省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居民点建设基本理论及实践经验本章详细地叙述了有关农村居民点建设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人居环境理论、区域空间集聚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村镇规划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并介绍了韩国的新乡村运动、日本农村居民点建设、国内部分省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实践经验。第三章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概况本章从农村居民点分布、居民点用地、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和农村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的现状。第四章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本章首先指出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居民点建设超标准占地、农村建设“散、乱、差”问题严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设资金不足、住房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低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其次,进一步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识存在偏差、农村居民点规划滞后、公共基础设施资金筹措责任不明确、农村居民收入单一、政府在技术和管理上投入不足、农村住房金融市场发展落后、经济落后。第五章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思路本章提出了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要设定两级九项目标体系和遵循可持续发展、从实际出发、城乡统筹及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并从政府调整认知态度、科学规划、加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管理、加大农村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依托产业发展经济、建立农村居民点住房金融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建议。
赵蓉,沈蓓绯[6](2007)在《八大路线中断的原因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八大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但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贯彻。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和路线的宣传没有深入人心等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使八大的正确路线被迫中止。
李莉薇[7](2006)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钱从哪来”,即资金投入保障问题。本文依据党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对如何解决建设新农村的资金问题进行研究。文章认为,从1988年以后,鉴于“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财政体制基本上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因此,要解决建设新农村的资金问题,首先必须在财政体制上解决“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倾向;要十分明确并坚决贯彻中央和省一级政府是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主体的观点;要加大中央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的财政投入机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让各种公共服务更多地惠及农民。解决建设新农村的资金问题,除了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财政保障机制以外,还必须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为建设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持,鉴于目前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问题,要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我国取消农业税以后,县乡财政面临财政收入锐减,入不敷出的困境。为此,中央提出要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正在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试点工作。本文认为,建立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为了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建设新农村时,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等等。
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8](2005)在《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文中认为
康进[9](1997)在《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小康示范村建设不可盲目攀比》文中指出 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到乡下进行采访,记者发现近两年来农民的意识的确和前些年不一样了,前几年记者在农村看到的是虽然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许多,但不少村庄的村容村貌依然是破烂不堪,低矮的土房、坑洼不平的道路,垃圾、粪便随处堆放……许多村庄缺乏合理的规划,居民住房及各种建筑物十分零乱。最近又到了不少农村采访,感觉真的大不一样了。各地的党政领导都把狠抓农村小康建设,摆在了统揽农村全局工作的高度,许多地方还制定出让部分乡、村分批提前进入小康的规划,以利于在2000年到来时,各
王茂林[10](1997)在《坚定不移地贯彻稳中求进的方针》文中提出
二、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小康示范村建设不可盲目攀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小康示范村建设不可盲目攀比(论文提纲范文)
(1)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约束 |
二、脆弱性脱贫降低了脱贫质量 |
三、稳定脱贫是检验“三农”问题解决成效的重要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返贫现象和原因的研究 |
二、关于生计脆弱性的研究 |
三、关于生计脆弱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四节 主要观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观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贫困基本理论 |
一、贫困概念 |
二、贫困类型 |
三、贫困测量 |
第二节 脆弱性脱贫相关理论 |
一、脆弱性脱贫内涵 |
二、脆弱性脱贫生成与识别 |
三、脆弱性脱贫测度 |
第三节 可持续生计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二、分析框架和构成要素 |
三、运行机制 |
第四节 脆弱性脱贫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耦合 |
一、脆弱性脱贫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耦合的必要性 |
二、脆弱性脱贫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耦合的可行性 |
三、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脱贫成效与返贫现象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脱贫成效 |
一、改革开放之初贫困形势 |
二、改革开放以来减贫成效 |
第二节 重要反贫困政策与措施 |
一、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扶贫政策与措施 |
二、国务院扶贫规划中的扶贫政策与措施 |
三、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的扶贫措施 |
第三节 贫困治理中的返贫现象 |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减贫阶段的返贫现象 |
二、大规模减贫和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返贫现象 |
三、新世纪头十年的返贫现象 |
第四节 脱贫攻坚决胜期脆弱性脱贫的基本特征 |
一、隐蔽性特征 |
二、频发性特征 |
三、地域性特征 |
四、异质性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贫脆弱户生计分析 |
第一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外部环境 |
一、脱贫不脱政策 |
二、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机遇 |
三、新型城镇化推动 |
第二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资本 |
一、自然资本 |
二、物质资本 |
三、金融资本 |
四、社会资本 |
五、人力资本 |
第三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策略 |
一、纯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策略 |
二、兼业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策略 |
三、非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策略 |
第四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结果 |
一、纯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结果 |
二、兼业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结果 |
三、非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结果 |
第五节 脱贫脆弱户生计状况调查 |
一、发展性生计资产有限 |
二、传统生计方式依赖 |
三、家庭人力资本水平偏低 |
四、产业扶贫项目偏离 |
五、收入结构不优 |
六、存在支出型返贫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内生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内生能力界定 |
一、内生能力内涵 |
二、内生能力特征 |
三、内生能力理论对扶贫的启示 |
第二节 脱贫脆弱户内生能力形成机理 |
一、基本要求 |
二、影响因素 |
三、形成机理 |
第三节 脱贫脆弱户内生能力建设路径 |
一、健康救助恢复生计能力 |
二、教育培训提高生计能力 |
三、发挥基础设施牵引力作用 |
四、能力主体行为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村级重建 |
第一节 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必要性 |
一、乡村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 |
二、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乡村制约 |
三、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意义 |
第二节 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机制 |
一、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系 |
二、乡村建设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经验借鉴 |
三、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生计可持续过程分析 |
第三节 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着力点 |
一、乡村资源主导扶贫项目引进 |
二、重建农村集体经济 |
三、振兴乡村文明 |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制度反贫困基本内容 |
一、制度分析法 |
二、反贫困制度体系 |
三、反贫困制度绩效 |
第二节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制度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基本要素 |
三、效率导向 |
第三节 制度创新推动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对策 |
一、完善脱贫纠偏机制 |
二、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
三、建立适度普惠扶贫制度 |
四、构建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扶贫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部分研究成果 |
(3)草根政府建设和谐社区的可贵探索——江苏启东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启东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可贵探索 |
三、启东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有益启示 |
1、加快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政治支撑 |
2、加快农村物质文化建设, 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支撑 |
3、加快农村制度文化建设, 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制度支撑 |
4、统筹城乡发展, 为农民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保障支撑 |
5、开展社会帮扶活动救助困难家庭, 为弱势群体撑起遮挡风雨的保护伞。 |
(4)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农村政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农村政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农村政策研究情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 政策科学的理论内涵 |
2.1.1 政策的概念与涵义 |
2.1.2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外延 |
2.1.3 政策科学概念和特点 |
2.1.4 政策分析 |
2.2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政策 |
2.2.1 公共政策理论 |
2.2.2 农村政策 |
2.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 |
2.2.4 农村政策分析常用的经济学方法 |
3 国外农村建设实践与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 |
3.1 国外农村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 |
3.1.1 韩国新农村建设运动 |
3.1.2 日本农村振兴运动实践 |
3.1.3 欧盟国家农村建设实践 |
3.1.4 东欧国家农村建设实践 |
3.2 国内农村建设历程与农村政策演化 |
3.2.1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实验 |
3.2.2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建设与农村政策 |
3.2.3 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与农村政策 |
3.3 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 |
3.3.1 历史背景 |
3.3.2 战略意义 |
4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系统 |
4.1 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系统的构成 |
4.2 新农村建设政策环境 |
4.2.1 农村经济转型期特征明显 |
4.2.2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强约束性 |
4.2.3 亟待改善的微观政治环境 |
4.2.4 矛盾重重的社会文化环境 |
4.2.5 挑战日益增强的国际环境 |
4.3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主体 |
4.4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客体 |
4.5 新农村建设政策媒体通道 |
4.6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系统的运行特征 |
4.6.1 现行农村政策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 |
4.6.2 农村政策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 |
4.7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基础 |
5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制定 |
5.1 农村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
5.1.1 政策议程的构建 |
5.1.2 方案制定 |
5.1.3 政策合法化 |
5.2 我国农村政策制定过程的现状 |
5.2.1 农村政策制定过程的类型 |
5.2.2 农村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 |
5.2.3 农村政策制定过程中凸现的问题 |
5.3 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过程的完善建议 |
6 我国新农村政策建设政策的执行 |
6.1 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基本理论与模型 |
6.1.1 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 |
6.1.2 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的模型分析 |
6.2 新农村政策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
6.3 影响新农村政策执行的因素 |
6.3.1 政策本身 |
6.3.2 执行组织 |
6.3.3 执行对象 |
6.3.4 执行环境 |
6.4 新农村建设政策顺利执行的建议 |
6.4.1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
6.4.2 尊重农民的话语权 |
6.4.3 创新政策执行环境 |
7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评估 |
7.1 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的类型 |
7.2 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的主体分析 |
7.2.1 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的主体分析 |
7.2.2 克服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主体的干扰因子 |
7.3 新农村建设政策模型的选择 |
7.4 新农村建设政策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
7.4.1 新农村建设政策指标体系建立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
7.4.2 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指标体系 |
7.5 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 |
7.5.1 主成分分析法 |
7.5.2 AHP层次分析法 |
7.5.3 模糊综合分析法 |
7.6 河北省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政策评估案例 |
8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调整与终止 |
8.1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调整 |
8.1.1 政策调整的依据 |
8.1.2 新农村建设政策调整的内容 |
8.1.3 新农村建设政策调整的取向 |
8.2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终止 |
8.2.1 新农村建设政策终止的方式 |
8.2.2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终止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本文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5)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状况 |
1.3.1 国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居民点建设基本理论及实践经验 |
2.1 基本理论 |
2.1.1 人居环境理论 |
2.1.2 区域空间集聚理论 |
2.1.3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1.4 村镇规划理论 |
2.1.5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1.6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1.7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 实践经验 |
2.2.1 韩国的新乡村运动 |
2.2.2 日本农村居民点建设经验 |
2.2.3 国内部分省市农村居民点建设实践 |
第三章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概况 |
3.1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发展阶段 |
3.2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居民点用地状况 |
3.2.1 农村居民点分布情况 |
3.2.2 农村居民点用地基本情况 |
3.3 “十五”期间陕西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状况 |
3.4 “十五”期间农村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第四章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新增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较多,超标准占地现象严重 |
4.1.2 农村居民点建设“散、乱、差”问题严重 |
4.1.3 农村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4.1.4 农村居民点建设资金不足 |
4.1.5 住房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低下 |
4.1.6 农村住房金融制度不健全 |
4.1.7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4.2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
4.2.1 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识存在偏差,建房思想落后 |
4.2.2 农村居民点规划滞后 |
4.2.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责任不明确 |
4.2.4 农村居民点建设主体收入来源单一 |
4.2.5 政府在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技术和管理投入不足 |
4.2.6 农村住房金融市场发展落后 |
4.2.7 经济落后导致生态恶化 |
第五章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思路 |
5.1 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
5.1.1 建设目标 |
5.1.2 建设原则 |
5.2 加强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建议 |
5.2.1 各级政府调整认知态度,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积极引导 |
5.2.2 科学规划,加强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技术服务与监督管理 |
5.2.3 加大农村宅基地产权宣传力度,逐步实行宅基地商品化经营 |
5.2.4 加大对农村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点环境 |
5.2.5 依托产业发展经济,增强农民住房投入水平 |
5.2.6 建立农村住房金融制度和农村住房保障制度 |
5.2.7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5.2.8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八大路线中断的原因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理论准备不足, 对路线认识不深刻, 信念不够坚定 |
二、路线的宣传没有深入人心, 对社会力量的错误认识导致动摇群众基础 |
三、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 “左”倾错误严重导致“大跃进”运动 |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
(二) 建设新农村首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保障问题 |
(三) 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
二、文献简要综述 |
(一) 建设新农村的伟大意义 |
(二) “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 |
(三) 建设新农村的基本目标 |
(四) 建设新农村的投入保障问题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建立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
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滞后 |
(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二) 农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
(三) 农村公共卫生水平低下 |
(四) 农村社会保险缺失 |
(五) 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很低 |
二、1998年以来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绩效的评价 |
(一) 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投入 |
(二) 绩效的评价 |
三、财政资金投入体制存在的问题 |
四、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
(一) 中央和省一级政府是资金投入的主体 |
(二) 地方政府要求承担一定的财政投入 |
(三) 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公共财政要扩大到农村 |
五、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为建设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持 |
(一) 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
(二) 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三)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的设想 |
第三章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
一、县乡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一)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县乡财政 |
(二)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的县乡财政 |
(三) 分级分税预算体制下的县乡财政 |
二、县乡财政困境成因分析 |
(一) 不彻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
(二) 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凸显乡镇财政危机 |
(三) 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 |
(四) 机构臃肿,人员冗赘,乡镇财政成为“吃饭财政” |
(五) 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三、以增强县乡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一) 适度简化政府层级,合理划分事权财权,完善分级分税财政管理体制 |
(二)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弥补乡镇财政缺口 |
(三) 发展经济,开辟税源,优化乡镇财政收入结构 |
(四) 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压缩财政供养人员 |
(五)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财政监管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 |
第四章 抓住重点,搞好规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
一、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目标 |
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制定规划,分步推进,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五要五不要”的原则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
紧扣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现阶段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
四、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小康示范村建设不可盲目攀比(论文参考文献)
- [1]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研究[D]. 刘金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赵合就安居工程建设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和新闻中心记者采访[N]. 王长江. 林芝报, 2010
- [3]草根政府建设和谐社区的可贵探索——江苏启东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J]. 顾栋.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 [4]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研究[D]. 任庆国.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5]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研究[D]. 康秀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6]八大路线中断的原因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启示[J]. 赵蓉,沈蓓绯. 宁夏党校学报, 2007(02)
-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问题研究[D]. 李莉薇. 广西大学, 2006(05)
- [8]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J]. 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 中国经贸导刊, 2005(20)
- [9]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小康示范村建设不可盲目攀比[J]. 康进.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1997(12)
- [10]坚定不移地贯彻稳中求进的方针[J]. 王茂林. 学习导报, 1997(02)